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孫策接旨。”太監特有的那種尖銳的嗓音在吳郡太守府的中堂響起。
孫策似笑非笑的看著麵前這位宣旨太監鬆垮的臉:“是袁術讓你來的?”[bsp;“大膽!”太監又急又怒,“陛下的名字可是你能叫得的?你這是大逆不道,要殺頭的!”刺耳的聲音攪得孫策心裏像被貓爪子撓了似的。
孫策雙手按了按耳朵,皺著眉頭道:“你要是識相,就現在乖乖的把袁術的狗屁旨意讀完,我還可以考慮讓你活著迴壽春。若是再在我這裏大吵大嚷,我就讓你分批次迴壽春。不知道閣下是想先讓自己的頭迴去呢,還是先讓自己的身子迴去?”孫策邊說邊拔出腰間的佩劍,用手指彈了彈劍鋒。
太監被嚇得臉色慘白,但仍然強裝著鎮定道:“你別嚇唬我,你可知道天下第一的呂奉先,他已經投於陛下麾下了,你要是敢動我一根汗毛,哼哼。”
孫策伸手搶過太監手裏寫著袁術旨意的黃色布帛,怒道:“呂布算什麽東西。不要以為有袁術和呂布在你背後撐腰我就不敢殺你!”孫策揚了揚手中的卷軸,又道:“若是袁術態度誠懇,謙恭下士,我還可以饒你,不然就先殺你立威!”說罷,一腳將這個不長眼的太監踢翻在地。孫策可算明白了袁術怎麽這麽大膽敢稱帝了,原來是得了呂布為援啊。
想必這時袁術的兒子已經娶到呂布的女兒了,孫策一邊小小的八卦了一下,一邊展開卷軸,見上麵寫著:皇帝術,昭告天下:昔漢高祖不過泗上一亭長,而有天下,今曆年四百,氣數已盡,海內鼎沸。袁姓出於陳氏,陳乃大舜之後。以土承火,正應其運。又讖雲:代漢者,當塗高也。朕字公路,正應其讖。朕祖上四世三公,功德昭於天下,又有傳國玉璽,若不為君,背天道也。朕應天順人,謹擇吉日,登壇告祭,受皇帝璽綬,正位九五,建號仲氏,撫臨四方。今特封孫策為鎮南將軍,日後為朕先鋒,剪伐逆賊,平定四海。
孫策讀了幾遍,隻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敢情袁術還當自己是當年那個孑然一身渡江的小子啊。孫策將手中的詔書遞給眾將傳閱,大家看後都哈哈大笑。孫策搖著頭笑道:“袁術真的是很有想法,我卷走了他的兵他的將,他卻還當我是他的部下。我實在是受寵若驚啊!”
周瑜把詔書遞還給孫策,也笑道:“想拉攏兄長好歹也封個大點的官啊,鎮南將軍,哈哈。”
孫策接過詔書,摔在袁術派來的太監的臉上,冷冷的道:“非常遺憾的通知你,袁術陛下的態度極不誠懇,而且十分囂張,我在萬般無奈之下,隻能借你的頭向他示威了。”言罷,厲聲喝道:“左右,給我拉下去斬了!”
“饒命啊!孫將軍饒命啊!”太監被嚇得屁滾尿流,死死扯著孫策的衣袖,跪在地上拚命的磕頭。孫策用力將衣服從他手中扯出,太監又不顧一切的撲了上來,抱住孫策的腿:“孫將軍饒命啊,小的也是奉命前來啊,孫將軍饒了小人這一次吧,小人再也不敢了。”
孫策斥退了上來的軍士,以手做刀在這位涕淚縱橫、屎尿齊流的太監頸上虛劈了一下,那太監早“呃”的一聲,嚇得昏死過去。孫策一腳蹬開了他,然後笑著走迴了幾案旁邊。
孫策攤開一張布帛,提筆寫到:討逆將軍、大漢吳侯孫策拜上袁公:董卓無道,**王室,禍加太後,暴及弘農,天子播越,宮廟焚毀,是以豪傑發憤,沛然俱起。元惡既斃,幼主東顧,乃使王人奉命,宣明朝恩,偃武修文,與之更始。然而河北異謀於黑山,曹操毒被於東徐,劉表僣亂於南荊,公孫叛逆於朔北,正禮阻兵,玄德爭盟,是以未獲從命,橐弓戢戈。當謂使君與國同規,而舍是弗恤,完然有自取之誌,懼非海內企望之意也。成湯討桀,稱:“有夏多罪”;武王討紂,曰“殷有重罰”。此二王者,雖有聖德,假使時無失道之過,無由逼而取也。今主上非有惡於天下,徒以幼小脅於強臣,異於湯、武之時也。又聞幼主明智聰敏,有夙成之德,天下雖未被其恩,鹹歸心焉。若輔而興之,則旦、奭之美,率土所望也。使君五世相承,為漢宰輔,榮寵之盛,莫與為比,宜效忠守節,以報王室。時人多惑圖緯之言,妄牽非類之文,苟以悅主為美,不顧成敗之計,古今所慎,可不熟慮!忠言逆耳,駁議致憎,苟有益於尊明,無所敢辭。(這一段是曆史上孫策寫給袁術的原文,真的十分精彩,不過害怕被說騙字數,就不仔細解釋了,大意就是說現在雖然天下混亂,群雄並起,但是大漢的天子並不像夏桀和殷紂一樣荒淫無道,勸袁術不要行篡逆之事)
孫策心底裏還是不希望袁術謀反的,因為自己初定四郡,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袁術是自己北方的屏障,可以很好的幫自己牽製劉表和曹操,他越早稱帝,自己的戰線就越早被拉長,這對現在的孫策而言有可能是致命的。
孫策有些心煩意亂,瞥到暈倒的袁術使臣,心中也不禁有了氣。孫策提筆塗掉了“苟有益於尊明,無所敢辭”一句,寫到:若袁公執迷不悟,行此篡逆之事,策唯有行討逆將軍之事,望袁公深查之。
孫策扔掉手中的筆,吹幹了布帛上的字跡,命左右拍醒了昏迷不醒的“上國天使”。孫策拔出配劍,削掉了他的頭發,道:“今日本來應該殺你,但是得要你幫我把這封信給袁術捎迴去,所以暫且割發代首,給我滾!”
這太監撿了一條命,哪裏還敢再多廢話,帶著書信飛奔而去,唯恐孫策反悔,又想留下自己的人頭了。
孫策搓了搓手,以袁術的性格,看了自己的信除了大怒基本上還是會大怒,而且自己在最後也寫得很清楚了,隻要你繼續做皇帝,我孫策就和你袁術完全沒有關係了,日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看來這一次跟袁術兵戎相見是在所難免了,曹操不可能容忍他否定自己手上的天子正統地位。孫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到手的四郡,於是當即下令,封程普為丹陽太守,韓當為會稽太守,張昭為吳郡太守,張紘暫代豫章太守,等華歆授課完畢後再進行交接。孫策命四人勤修政理,積極儲備兵源,同時命魯肅攜自己的手書前去交州招降士燮。
其他的眾將則各帶本部兵馬,隨自己領軍前往丹陽,一旦接到來自許昌的討逆詔書,立刻開始對廬江和九江兩郡的攻擊。
“孫策接旨。”太監特有的那種尖銳的嗓音在吳郡太守府的中堂響起。
孫策似笑非笑的看著麵前這位宣旨太監鬆垮的臉:“是袁術讓你來的?”[bsp;“大膽!”太監又急又怒,“陛下的名字可是你能叫得的?你這是大逆不道,要殺頭的!”刺耳的聲音攪得孫策心裏像被貓爪子撓了似的。
孫策雙手按了按耳朵,皺著眉頭道:“你要是識相,就現在乖乖的把袁術的狗屁旨意讀完,我還可以考慮讓你活著迴壽春。若是再在我這裏大吵大嚷,我就讓你分批次迴壽春。不知道閣下是想先讓自己的頭迴去呢,還是先讓自己的身子迴去?”孫策邊說邊拔出腰間的佩劍,用手指彈了彈劍鋒。
太監被嚇得臉色慘白,但仍然強裝著鎮定道:“你別嚇唬我,你可知道天下第一的呂奉先,他已經投於陛下麾下了,你要是敢動我一根汗毛,哼哼。”
孫策伸手搶過太監手裏寫著袁術旨意的黃色布帛,怒道:“呂布算什麽東西。不要以為有袁術和呂布在你背後撐腰我就不敢殺你!”孫策揚了揚手中的卷軸,又道:“若是袁術態度誠懇,謙恭下士,我還可以饒你,不然就先殺你立威!”說罷,一腳將這個不長眼的太監踢翻在地。孫策可算明白了袁術怎麽這麽大膽敢稱帝了,原來是得了呂布為援啊。
想必這時袁術的兒子已經娶到呂布的女兒了,孫策一邊小小的八卦了一下,一邊展開卷軸,見上麵寫著:皇帝術,昭告天下:昔漢高祖不過泗上一亭長,而有天下,今曆年四百,氣數已盡,海內鼎沸。袁姓出於陳氏,陳乃大舜之後。以土承火,正應其運。又讖雲:代漢者,當塗高也。朕字公路,正應其讖。朕祖上四世三公,功德昭於天下,又有傳國玉璽,若不為君,背天道也。朕應天順人,謹擇吉日,登壇告祭,受皇帝璽綬,正位九五,建號仲氏,撫臨四方。今特封孫策為鎮南將軍,日後為朕先鋒,剪伐逆賊,平定四海。
孫策讀了幾遍,隻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敢情袁術還當自己是當年那個孑然一身渡江的小子啊。孫策將手中的詔書遞給眾將傳閱,大家看後都哈哈大笑。孫策搖著頭笑道:“袁術真的是很有想法,我卷走了他的兵他的將,他卻還當我是他的部下。我實在是受寵若驚啊!”
周瑜把詔書遞還給孫策,也笑道:“想拉攏兄長好歹也封個大點的官啊,鎮南將軍,哈哈。”
孫策接過詔書,摔在袁術派來的太監的臉上,冷冷的道:“非常遺憾的通知你,袁術陛下的態度極不誠懇,而且十分囂張,我在萬般無奈之下,隻能借你的頭向他示威了。”言罷,厲聲喝道:“左右,給我拉下去斬了!”
“饒命啊!孫將軍饒命啊!”太監被嚇得屁滾尿流,死死扯著孫策的衣袖,跪在地上拚命的磕頭。孫策用力將衣服從他手中扯出,太監又不顧一切的撲了上來,抱住孫策的腿:“孫將軍饒命啊,小的也是奉命前來啊,孫將軍饒了小人這一次吧,小人再也不敢了。”
孫策斥退了上來的軍士,以手做刀在這位涕淚縱橫、屎尿齊流的太監頸上虛劈了一下,那太監早“呃”的一聲,嚇得昏死過去。孫策一腳蹬開了他,然後笑著走迴了幾案旁邊。
孫策攤開一張布帛,提筆寫到:討逆將軍、大漢吳侯孫策拜上袁公:董卓無道,**王室,禍加太後,暴及弘農,天子播越,宮廟焚毀,是以豪傑發憤,沛然俱起。元惡既斃,幼主東顧,乃使王人奉命,宣明朝恩,偃武修文,與之更始。然而河北異謀於黑山,曹操毒被於東徐,劉表僣亂於南荊,公孫叛逆於朔北,正禮阻兵,玄德爭盟,是以未獲從命,橐弓戢戈。當謂使君與國同規,而舍是弗恤,完然有自取之誌,懼非海內企望之意也。成湯討桀,稱:“有夏多罪”;武王討紂,曰“殷有重罰”。此二王者,雖有聖德,假使時無失道之過,無由逼而取也。今主上非有惡於天下,徒以幼小脅於強臣,異於湯、武之時也。又聞幼主明智聰敏,有夙成之德,天下雖未被其恩,鹹歸心焉。若輔而興之,則旦、奭之美,率土所望也。使君五世相承,為漢宰輔,榮寵之盛,莫與為比,宜效忠守節,以報王室。時人多惑圖緯之言,妄牽非類之文,苟以悅主為美,不顧成敗之計,古今所慎,可不熟慮!忠言逆耳,駁議致憎,苟有益於尊明,無所敢辭。(這一段是曆史上孫策寫給袁術的原文,真的十分精彩,不過害怕被說騙字數,就不仔細解釋了,大意就是說現在雖然天下混亂,群雄並起,但是大漢的天子並不像夏桀和殷紂一樣荒淫無道,勸袁術不要行篡逆之事)
孫策心底裏還是不希望袁術謀反的,因為自己初定四郡,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袁術是自己北方的屏障,可以很好的幫自己牽製劉表和曹操,他越早稱帝,自己的戰線就越早被拉長,這對現在的孫策而言有可能是致命的。
孫策有些心煩意亂,瞥到暈倒的袁術使臣,心中也不禁有了氣。孫策提筆塗掉了“苟有益於尊明,無所敢辭”一句,寫到:若袁公執迷不悟,行此篡逆之事,策唯有行討逆將軍之事,望袁公深查之。
孫策扔掉手中的筆,吹幹了布帛上的字跡,命左右拍醒了昏迷不醒的“上國天使”。孫策拔出配劍,削掉了他的頭發,道:“今日本來應該殺你,但是得要你幫我把這封信給袁術捎迴去,所以暫且割發代首,給我滾!”
這太監撿了一條命,哪裏還敢再多廢話,帶著書信飛奔而去,唯恐孫策反悔,又想留下自己的人頭了。
孫策搓了搓手,以袁術的性格,看了自己的信除了大怒基本上還是會大怒,而且自己在最後也寫得很清楚了,隻要你繼續做皇帝,我孫策就和你袁術完全沒有關係了,日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看來這一次跟袁術兵戎相見是在所難免了,曹操不可能容忍他否定自己手上的天子正統地位。孫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到手的四郡,於是當即下令,封程普為丹陽太守,韓當為會稽太守,張昭為吳郡太守,張紘暫代豫章太守,等華歆授課完畢後再進行交接。孫策命四人勤修政理,積極儲備兵源,同時命魯肅攜自己的手書前去交州招降士燮。
其他的眾將則各帶本部兵馬,隨自己領軍前往丹陽,一旦接到來自許昌的討逆詔書,立刻開始對廬江和九江兩郡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