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頡利的後隊陸續到達了,突利部到了武功,契必何力在高陵紮營,對長安形成了三麵合圍之勢。接著,停頓多日的頡利軍主力開始向東進擊,他們先逼近了涇陽,尉遲敬德苦戰失利,頡利部不到一個時辰就攻陷了涇陽,這在長安城中引起不小的恐慌。
涇陽失陷後第一次正式的禦前軍事會議在這天夜裏舉行,李世民的幾位重臣,守軍的主要將領都被召到承慶殿。樂陽也有資格出席,不過他是個芝麻綠豆大的五品官,在這麽一堆朝廷大員裏顯得格外紮眼。
大殿裏一片紛亂,眾臣正紛紛議論著軍情,李世民登基未久,天子之威尚沒有深入人心,諸將還習慣把他看做從前的天策將軍,議論起軍情來,都很隨便。直到李世民抬起頭,掃了眾人一眼,大家夥兒才止住議論,安靜下來。
李世民開口道:“大家已經知道,今日午時,涇陽城破,尉遲敬德苦戰失利,部隊所剩不到萬人。現今,頡利部在正北,突利和契必何力在正西,頡利大將雅爾斤部在正東,敵軍已對長安形成三麵合圍之勢,形勢極為危險,現在大家談談,我們該如何應對?”
顯然,李世民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眾將沒有考慮周全,一時間也不敢輕言。
樂陽躊躇了一陣,站起身來,道:“陛下,臣有些看法……”
李世民就怕沒人開口,此時見樂陽張嘴,忙道:“你說。”
樂陽在腦中整理了一下語言,然後開口道:“武功是個小城,守軍也少,咱們且不去說它。可是涇陽的城防還算堅固,與長安城牆相較也不遑多讓,何況更有尉遲敬德這個久戰之將鎮守,卻仍然在一個時辰之內被頡利攻破。可見,頡利部隊的戰鬥力一定非常強悍。所以,我認為,長安城若是死守,一定是異常艱苦,而且,不太可能守得住。”
聽了樂陽的話,坐在邊上的裴寂冷笑一聲,有些不以為然地道:“哼,真是長別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頡利蠻夷之輩,無端犯我,輸理在先,又是孤軍深入,能不膽戰心驚?我軍是王之師,同仇敵愾,這一來一迴我軍長了多少戰力,敵軍又折損了多少戰力,你算過沒有?”
樂陽愣了一下,“算?這個,兩軍交戰和輸不輸理還有王之師有什麽關係?”
“關係大了去了!”裴寂得意洋洋地道:“他理虧在先,氣勢上就弱,氣勢弱,部隊就沒有鬥誌,沒有鬥誌,就沒有戰鬥力,而我們是王之師,占在理上,就有了鬥誌,更增加了戰鬥力,敵人沒有戰鬥力,而我們有戰鬥力,雙方一戰,結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樂陽望著裴寂,道:“按照大人這麽說,曆史上所有的戰爭,都是理虧一方輸,理正一方贏的話,那還打什麽仗,雙方開戰之前,先各派一個人去辯論,辯辯看,到底是誰有理誰無理。有理的就贏,無理的就乖乖認輸,該賠錢的賠錢,該獻物的獻物,該割地的割地,那還打什麽仗嘛!”樂陽這話一說,倒把好多軍官給逗樂了,紛紛應和著。“就是,就是,以後打仗不用靠刀槍了,直接靠嘴皮子算了。”“王之師,王之師打仗就不靠真刀真槍了麽?靠唾沫星子,能贏麽?”
裴寂找不出話來駁斥樂陽,隻得惱怒地說:“你、你、你這話什麽意思?”
“我沒什麽意思。”樂陽道:“隻是想向大人說明兩件事。第一:頡利很強大;第二,我方很艱難。”
李世民插口道:“那依你來說,我們該采取什麽策略呢?”
“陛下,臣以為,我們若采取死守長安,等待援兵的策略是不行的。因為援軍離我們的距離太過遙遠,等他們趕到長安時,估計城破已經多時了。”
“你的意思是不能采取死守的方式?”
樂陽點點頭,“正是如此。”
長孫無忌問:“如果明知守不住又必須要守下去,有什麽法子嗎?”
樂陽的目光在眾人麵上轉了一圈,最後落到李世民身上,緩緩吐出四個字:“以攻對攻。”
“瘋了!”旁邊的封德彝道:“守都守不住,還要采取攻勢,這不是自己找死麽?”
樂陽淡淡笑道:“封大人,我這兩個攻字的對象可是不同的。”
“有何不同?”
“敵攻我城,我攻敵心!”
“攻心?”李世民頗有興趣地看著他,“你說說怎麽個攻心法?”
樂陽道:“頡利挾雷霆之勢而來,據說兵力達到二十多萬,對於我軍的軍力,他自然也有個了解。他料定以我們的兵力,斷不會對他實行主動出擊。如若我們能重創其三路大軍中的一路,他遭此挫折,定會心生疑惑。他會以為我方有了援軍,才會對他進行主動攻擊。然後他就會重新部署兵力,紮穩陣腳,隻要他這麽一做。就可以為我方各路大軍的迴援贏得時間!”
“好!”李世民擊掌叫好,其餘幾個懂得軍事的人也紛紛讚歎。
“你的意思是打那一路呢?”
樂陽微微一笑,“陛下,這就要從敵方的戰力和心理上分析了,我的意見是集結精銳兵力從長安南門出,繞到東方,突襲雅爾斤部!”
涇陽失陷後第一次正式的禦前軍事會議在這天夜裏舉行,李世民的幾位重臣,守軍的主要將領都被召到承慶殿。樂陽也有資格出席,不過他是個芝麻綠豆大的五品官,在這麽一堆朝廷大員裏顯得格外紮眼。
大殿裏一片紛亂,眾臣正紛紛議論著軍情,李世民登基未久,天子之威尚沒有深入人心,諸將還習慣把他看做從前的天策將軍,議論起軍情來,都很隨便。直到李世民抬起頭,掃了眾人一眼,大家夥兒才止住議論,安靜下來。
李世民開口道:“大家已經知道,今日午時,涇陽城破,尉遲敬德苦戰失利,部隊所剩不到萬人。現今,頡利部在正北,突利和契必何力在正西,頡利大將雅爾斤部在正東,敵軍已對長安形成三麵合圍之勢,形勢極為危險,現在大家談談,我們該如何應對?”
顯然,李世民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眾將沒有考慮周全,一時間也不敢輕言。
樂陽躊躇了一陣,站起身來,道:“陛下,臣有些看法……”
李世民就怕沒人開口,此時見樂陽張嘴,忙道:“你說。”
樂陽在腦中整理了一下語言,然後開口道:“武功是個小城,守軍也少,咱們且不去說它。可是涇陽的城防還算堅固,與長安城牆相較也不遑多讓,何況更有尉遲敬德這個久戰之將鎮守,卻仍然在一個時辰之內被頡利攻破。可見,頡利部隊的戰鬥力一定非常強悍。所以,我認為,長安城若是死守,一定是異常艱苦,而且,不太可能守得住。”
聽了樂陽的話,坐在邊上的裴寂冷笑一聲,有些不以為然地道:“哼,真是長別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頡利蠻夷之輩,無端犯我,輸理在先,又是孤軍深入,能不膽戰心驚?我軍是王之師,同仇敵愾,這一來一迴我軍長了多少戰力,敵軍又折損了多少戰力,你算過沒有?”
樂陽愣了一下,“算?這個,兩軍交戰和輸不輸理還有王之師有什麽關係?”
“關係大了去了!”裴寂得意洋洋地道:“他理虧在先,氣勢上就弱,氣勢弱,部隊就沒有鬥誌,沒有鬥誌,就沒有戰鬥力,而我們是王之師,占在理上,就有了鬥誌,更增加了戰鬥力,敵人沒有戰鬥力,而我們有戰鬥力,雙方一戰,結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樂陽望著裴寂,道:“按照大人這麽說,曆史上所有的戰爭,都是理虧一方輸,理正一方贏的話,那還打什麽仗,雙方開戰之前,先各派一個人去辯論,辯辯看,到底是誰有理誰無理。有理的就贏,無理的就乖乖認輸,該賠錢的賠錢,該獻物的獻物,該割地的割地,那還打什麽仗嘛!”樂陽這話一說,倒把好多軍官給逗樂了,紛紛應和著。“就是,就是,以後打仗不用靠刀槍了,直接靠嘴皮子算了。”“王之師,王之師打仗就不靠真刀真槍了麽?靠唾沫星子,能贏麽?”
裴寂找不出話來駁斥樂陽,隻得惱怒地說:“你、你、你這話什麽意思?”
“我沒什麽意思。”樂陽道:“隻是想向大人說明兩件事。第一:頡利很強大;第二,我方很艱難。”
李世民插口道:“那依你來說,我們該采取什麽策略呢?”
“陛下,臣以為,我們若采取死守長安,等待援兵的策略是不行的。因為援軍離我們的距離太過遙遠,等他們趕到長安時,估計城破已經多時了。”
“你的意思是不能采取死守的方式?”
樂陽點點頭,“正是如此。”
長孫無忌問:“如果明知守不住又必須要守下去,有什麽法子嗎?”
樂陽的目光在眾人麵上轉了一圈,最後落到李世民身上,緩緩吐出四個字:“以攻對攻。”
“瘋了!”旁邊的封德彝道:“守都守不住,還要采取攻勢,這不是自己找死麽?”
樂陽淡淡笑道:“封大人,我這兩個攻字的對象可是不同的。”
“有何不同?”
“敵攻我城,我攻敵心!”
“攻心?”李世民頗有興趣地看著他,“你說說怎麽個攻心法?”
樂陽道:“頡利挾雷霆之勢而來,據說兵力達到二十多萬,對於我軍的軍力,他自然也有個了解。他料定以我們的兵力,斷不會對他實行主動出擊。如若我們能重創其三路大軍中的一路,他遭此挫折,定會心生疑惑。他會以為我方有了援軍,才會對他進行主動攻擊。然後他就會重新部署兵力,紮穩陣腳,隻要他這麽一做。就可以為我方各路大軍的迴援贏得時間!”
“好!”李世民擊掌叫好,其餘幾個懂得軍事的人也紛紛讚歎。
“你的意思是打那一路呢?”
樂陽微微一笑,“陛下,這就要從敵方的戰力和心理上分析了,我的意見是集結精銳兵力從長安南門出,繞到東方,突襲雅爾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