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獎勵到手
大唐:開局與李二斷絕父子關係 作者:賽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恪按捺住心中的激動,默默念叨。
“領取獎勵。”
“恭喜宿主獲得名將常遇春、徐達。”
“恭喜宿主獲得名臣張居正、王陽明。”
“恭喜宿主獲得明軍十萬。”
“恭喜宿主獲得土豆、紅薯良種。”
“恭喜宿主獲得‘現代高強度合金鋼鐵’冶煉配方。”
“……”
李恪心中振奮,又是這麽多獎勵,土豆、紅薯這兩種高產作物可是撐起了後世所謂的‘康乾盛世’。
韃清那時候有上億人口,就憑著這兩樣作物,還讓底層的百姓勉強活了下去。
如今他手中的是更為高產的改良品種,想來在大唐能起到的作用隻會更大!
而明朝的這幾個文武大臣就更厲害了,李恪現在急需能夠鎮壓大唐朝中反對聲音的力量。
手中多出來十萬精銳,說的底氣又足了幾分,還有兩名良將。
文臣中的張居正,李恪對他的興趣倒不是很大,唐初的時候,政治家也不少,多她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主要是能有些新的執政思路。
王陽明可就太厲害了,文治武功都不在話下,更是一名儒學大師,把他放在大唐,幫著李恪梳理儒學,可比李恪自己下場來得方便得多。
李恪迫不及待的把這些獎勵全部領取了,讓徐達、常遇春帶著精兵到草原上,先掃蕩一圈草原再迴來。
兩名文臣,李恪趕緊讓他們來到了長安,到荀漢府邸上,由荀漢舉薦他們。
其他的東西,李恪就先放在空間裏,打算等著少府的人迴來了,再行領取,由他們來研究推廣。
可能是李恪愣神的時間太久,襲人不滿的撅著嘴,輕輕晃了晃李恪。
“殿下!”
李恪尷尬的笑了笑,說道。
“無事,隻是一時走了神。”
襲人有些幽怨的說道。
“殿下既然有事,還是去忙您的大事吧。”
李恪一看襲人有些不開心,連忙哄了半天,許了不少承諾,這才讓襲人滿意。
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高句麗了!
整個朝鮮半島,李恪都不打算放過,他是打算把那變成本土的,不過不是現在,最近這段時間確實動用的民力太多了,還是需要進行一番修整的。
等到明年,明年打下朝鮮半島,修建港口,將整個東北地區和江南聯係在一起,到了那時,朝鮮半島就逃不出大唐的手掌心了。
李恪的心很大,曆史上唐朝的版圖遠遠不能滿足他,ri本、吐蕃、中亞、東南亞他一個都不打算放過。
有了水泥,他不用擔心修路太過耗費民力,將來大唐打到哪,路就會修到哪!
有了紅薯。土豆,這些東西,他就能保證治下的子民吃飽,至於其他的總要一步一步的來,他還年輕,不急於一蹴而就,時間還多著呢!
李恪稍作休息,就又迴到書房,批閱起了奏折。
自從李恪逼著李世民‘修養身體’,到了現在朝中的動蕩漸漸平複了下去。
這也是因為李恪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朝政,而是把自己從吐穀渾帶迴來的臣子們,都安排在不太起眼的位置,或者是中書省的小官,或者就是派到地方。
宰相這些都沒有進行變動,他的這些舉措也是讓大臣們鬆了口氣,他們最怕的就是李恪剛一執政,就大肆提拔親信。
如今就連戰事也隻剩下西北還在用兵,日常清剿草原,動用的兵力也不多。
這也是房玄齡極力促成的,這兩年大唐連續征發了將近六十萬人次的兵馬,對糧草的消耗極大,甚至造成了國力虧空。
雖然李恪也很想一天就平定大唐邊疆各國,但他更是深知三年耕作,才能有一年的貯備,這還是在沒有天災的時候。
所以李恪迫切的想要把手中的良種推行到全國耕種,以此來增加朝中儲備糧草。
至於未來幾年的邊患,李恪已經決定,由兵將們帶上一定的糧草,因糧於敵,盡量減少對朝廷的消耗。
大唐的疆域太大了,裏麵的耕地更是數不勝數,隻要李恪能暫緩對外戰事,深耕幾年,帶來的迴報絕對高於連年征戰,開疆擴土的迴報。
這也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區別,遊牧民族若是想打仗,就極為方便,帶兵南下,一般總能越打越富,一路打下來,補給不是問題。
可若是換成農耕民族出兵北上,麻煩就大了,草原上沒有糧食,牛羊雖多,但也不一定每次都能遇上。
因而補給線越拉越長,糧草補給會變得非常困難。
總的來說就是,遊牧民族南下輸了損失不大,贏了血賺;而農耕民族北上,贏了都沒什麽好處,能得到的戰利品太少。
不過這也是一般的大臣們的想法,在李恪看來,草原也是一個天然寶庫,全都是牧場,能養牛羊,中原最缺的就是耕牛,若是能夠從草原得到耕牛,對中原也是一種好處。
羊毛可以用來紡織,可以說是冬天必備的保暖衣物,更何況草原上還有那麽多礦產,雖然遊牧民族不能善加利用,可是不代表中原的農耕民族不能利用。
李恪相信隻要自己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肯定是能把草原上的民族同化的,就連滿清都能做到這一點,沒道理大唐反而做不到了。
曆史上大唐雖然有安祿山叛亂,可是還有更多的胡人將領忠貞不二,比如高仙芝、黑齒常之等等等等。
隻要把大唐的文化製度切切實實的落實到草原上,就現在這群突厥人、奚人的文明形態,怎麽和大唐比?
落後文明向先進文明融合,這也是文明演變的一種大趨勢,不是一兩個人就能阻擋的了的。
吐穀渾這才多久,底層就有那麽多人心向大唐,忠於李恪了,換成高句麗這些地方,他們又能撐多久?
隻要大唐內部不先出亂子,李恪覺得這些地方就很難再逃出大唐的掌控了。
就算有朝一日,大唐內部腐敗,導致改朝換代,這些地方也會成為大唐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說不定還會有這些地方的歸化漢人揭竿而起,成為中原的統治者呢!
“領取獎勵。”
“恭喜宿主獲得名將常遇春、徐達。”
“恭喜宿主獲得名臣張居正、王陽明。”
“恭喜宿主獲得明軍十萬。”
“恭喜宿主獲得土豆、紅薯良種。”
“恭喜宿主獲得‘現代高強度合金鋼鐵’冶煉配方。”
“……”
李恪心中振奮,又是這麽多獎勵,土豆、紅薯這兩種高產作物可是撐起了後世所謂的‘康乾盛世’。
韃清那時候有上億人口,就憑著這兩樣作物,還讓底層的百姓勉強活了下去。
如今他手中的是更為高產的改良品種,想來在大唐能起到的作用隻會更大!
而明朝的這幾個文武大臣就更厲害了,李恪現在急需能夠鎮壓大唐朝中反對聲音的力量。
手中多出來十萬精銳,說的底氣又足了幾分,還有兩名良將。
文臣中的張居正,李恪對他的興趣倒不是很大,唐初的時候,政治家也不少,多她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主要是能有些新的執政思路。
王陽明可就太厲害了,文治武功都不在話下,更是一名儒學大師,把他放在大唐,幫著李恪梳理儒學,可比李恪自己下場來得方便得多。
李恪迫不及待的把這些獎勵全部領取了,讓徐達、常遇春帶著精兵到草原上,先掃蕩一圈草原再迴來。
兩名文臣,李恪趕緊讓他們來到了長安,到荀漢府邸上,由荀漢舉薦他們。
其他的東西,李恪就先放在空間裏,打算等著少府的人迴來了,再行領取,由他們來研究推廣。
可能是李恪愣神的時間太久,襲人不滿的撅著嘴,輕輕晃了晃李恪。
“殿下!”
李恪尷尬的笑了笑,說道。
“無事,隻是一時走了神。”
襲人有些幽怨的說道。
“殿下既然有事,還是去忙您的大事吧。”
李恪一看襲人有些不開心,連忙哄了半天,許了不少承諾,這才讓襲人滿意。
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高句麗了!
整個朝鮮半島,李恪都不打算放過,他是打算把那變成本土的,不過不是現在,最近這段時間確實動用的民力太多了,還是需要進行一番修整的。
等到明年,明年打下朝鮮半島,修建港口,將整個東北地區和江南聯係在一起,到了那時,朝鮮半島就逃不出大唐的手掌心了。
李恪的心很大,曆史上唐朝的版圖遠遠不能滿足他,ri本、吐蕃、中亞、東南亞他一個都不打算放過。
有了水泥,他不用擔心修路太過耗費民力,將來大唐打到哪,路就會修到哪!
有了紅薯。土豆,這些東西,他就能保證治下的子民吃飽,至於其他的總要一步一步的來,他還年輕,不急於一蹴而就,時間還多著呢!
李恪稍作休息,就又迴到書房,批閱起了奏折。
自從李恪逼著李世民‘修養身體’,到了現在朝中的動蕩漸漸平複了下去。
這也是因為李恪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朝政,而是把自己從吐穀渾帶迴來的臣子們,都安排在不太起眼的位置,或者是中書省的小官,或者就是派到地方。
宰相這些都沒有進行變動,他的這些舉措也是讓大臣們鬆了口氣,他們最怕的就是李恪剛一執政,就大肆提拔親信。
如今就連戰事也隻剩下西北還在用兵,日常清剿草原,動用的兵力也不多。
這也是房玄齡極力促成的,這兩年大唐連續征發了將近六十萬人次的兵馬,對糧草的消耗極大,甚至造成了國力虧空。
雖然李恪也很想一天就平定大唐邊疆各國,但他更是深知三年耕作,才能有一年的貯備,這還是在沒有天災的時候。
所以李恪迫切的想要把手中的良種推行到全國耕種,以此來增加朝中儲備糧草。
至於未來幾年的邊患,李恪已經決定,由兵將們帶上一定的糧草,因糧於敵,盡量減少對朝廷的消耗。
大唐的疆域太大了,裏麵的耕地更是數不勝數,隻要李恪能暫緩對外戰事,深耕幾年,帶來的迴報絕對高於連年征戰,開疆擴土的迴報。
這也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區別,遊牧民族若是想打仗,就極為方便,帶兵南下,一般總能越打越富,一路打下來,補給不是問題。
可若是換成農耕民族出兵北上,麻煩就大了,草原上沒有糧食,牛羊雖多,但也不一定每次都能遇上。
因而補給線越拉越長,糧草補給會變得非常困難。
總的來說就是,遊牧民族南下輸了損失不大,贏了血賺;而農耕民族北上,贏了都沒什麽好處,能得到的戰利品太少。
不過這也是一般的大臣們的想法,在李恪看來,草原也是一個天然寶庫,全都是牧場,能養牛羊,中原最缺的就是耕牛,若是能夠從草原得到耕牛,對中原也是一種好處。
羊毛可以用來紡織,可以說是冬天必備的保暖衣物,更何況草原上還有那麽多礦產,雖然遊牧民族不能善加利用,可是不代表中原的農耕民族不能利用。
李恪相信隻要自己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肯定是能把草原上的民族同化的,就連滿清都能做到這一點,沒道理大唐反而做不到了。
曆史上大唐雖然有安祿山叛亂,可是還有更多的胡人將領忠貞不二,比如高仙芝、黑齒常之等等等等。
隻要把大唐的文化製度切切實實的落實到草原上,就現在這群突厥人、奚人的文明形態,怎麽和大唐比?
落後文明向先進文明融合,這也是文明演變的一種大趨勢,不是一兩個人就能阻擋的了的。
吐穀渾這才多久,底層就有那麽多人心向大唐,忠於李恪了,換成高句麗這些地方,他們又能撐多久?
隻要大唐內部不先出亂子,李恪覺得這些地方就很難再逃出大唐的掌控了。
就算有朝一日,大唐內部腐敗,導致改朝換代,這些地方也會成為大唐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說不定還會有這些地方的歸化漢人揭竿而起,成為中原的統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