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空心语》 走进大自然,获得大自在 走进大自然,获得大自在 ——心灵自由之旅 现代很多都市人都喜欢旅游,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旅游将会越来越热,成为未来第三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旅游呢? 旅游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看些风景、吃顿美食、拍些照片,旅游在我们的心理承载着我们心灵的渴望——自由! 平日里我们被困在各种各样的“牢笼”里而不得自由,而心灵最渴望的就是自由。所以一说要去旅游,特别是风景优美、风情浪漫的地方,心就开始跃跃欲试,并开始张开了翅膀。 人们常说,旅游是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回归大自然,回到心灵的家园,远离世事的繁琐和束缚,尽情享受轻松、自由的快乐! 可是快乐总是短暂的,在旅游归来的途中,一想到又要回到“牢笼”中,快乐就开始悄悄地远离,旅途的劳累又加重了这种沉重感,不久之后,旅游带来的快乐就已经踪影全无,一切又回复了原样。只有在翻看照片或对朋友讲起时,才能重温一下那种快乐,重温的快乐却也消失地更加迅速。 有没有办法保持心灵的快乐和自由呢? 这世界上只要有问题,就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智慧者说:办法总比问题多。 只要你能在旅游的时候更多地去体悟大自然,体悟心灵的自由,而不是把时间全都用在了赶景点、拍照留影、美食购物等方面,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本文就是通过分享自己的感悟,希望给到朋友们一些启发。 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的,但心灵的快乐和自由别人永远无法给到你,只能靠你自己去寻找。 几年前,因为工作的机缘,我得以有机会去了威海,在那里,我见到了蔚蓝的大海,在那一刻,我已经知道不管大都市再怎么繁华,我的心已经找了它的家。为此,我把家安在了蔚蓝色的大海边,通过那个时候写的一首小诗,你就能体会到心灵的那种回归天堂般的快乐—— 银滩心情散记 放飞心情 在阳光与大海的气息里 自由地呼吸 在海天一色的蔚蓝里 深情地倘佯 我是一粒砂 在银色的海滩上 唱着渔歌 看着白云 在浪花的轻抚中 甜蜜入梦 梦里 有公主的白纱 王子的恋歌 我的家 在一片蔚蓝的天空下 白墙红瓦 映着海上的点点帆影 那是独属于我们的童话 世界在这里 其实只有两个人 却比天比海 更宽阔 在用金砂雕成的城堡里 你是公主 我是王子 宝贝是天使 每天陪你一起看日出日落 每天陪你一起漫步碧海银滩 每天每天是瞬间 也是永远 灵动的海 灵动的蓝 灵动的你 灵动的世界 海在你的目光里 海在我的生命中 我不期待 天长地久 我只期待 那无边的海 永远永远地蔚蓝…… 每当我盘腿坐在海边的沙滩上,闭上双眼,然后把自己融进大海、融进天空、融进白云,融进海风,融进沙粒……我已经忘记了自己,身体仿佛是空空的,世界也是空空的,已经分不清哪儿是自己,哪儿是世界,海风似乎可以穿过自己的身体而没有障碍,在一刻,我恍然明白了什么是“大自然”,那就是你的个人化的“小我”已经完全消融了,但你又明明朗朗地获得了一个“大我”,那个“大我”就是已经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的“大我”,而“大我”不就是“大自”吗? “大自然”,就是将自己融入整个世界从而“大自”显现出来后的那种状态,天人合一,无二无分,这才是“大自然”的深意呀!也只有获得了这种状态,才真正地“走进”了大自然,“回归”了大自然。 不仅如此,在那种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的状态里,你还获得了一种空灵感,你的心获得了真正的自由,那种深深的静,会保持很久,即使重新回到了都市生活里,那种感觉也已经深深地印进了你的心里,而且只要你愿意静静地坐下来,你就可以很快重新获得那种体验,不再需要借助外面的环境。 很快你就会在那种空灵的状态获得更多的感悟,不仅如此,你会发现你的心很容易静了,外在的环境再嘈杂,也很难再影响到你的心了。原来“牢笼”一样的感受逐渐地消失了,让自己情绪波动和烦恼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世界还是这个世界,生活还是这样的生活,但烦恼却越来越少,宁静和快乐越来越多。不仅如此,你还发现很多事情都可以应付自如了,灵感更多,办法更多,甚至外来的资源和帮助也更多了,一切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呵呵,正是心灵的宁静生发出了智慧的光明! 对了,“大自然”中的然,在古代是“燃”的本体字,是点燃、燃烧、照耀的意思。 所以“大自然”就是当你将个体化的“小我”融入整个世界从而回归“大自”,就点燃了智慧的心灯,当你时时保持着“大自”的状态,心灯的智慧光明就会不断地增长,直到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都如阳光朗照,你就获得了恒久的快乐和自由! 那种没有任何依赖、不受任何影响的快乐和自由被人们称为“大自在”,你不仅找到了“大自”,而且恒久地生活在“大自”的状态,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也不管做着什么样的事情,“大自”已经成为你生命的状态,当然你也就时时刻刻都“大自在”了。 呵呵,是不是动心了呀? 那就赶快为自己安排一次“走进大自然,获得大自在”的心灵自由之旅吧! 2011\/12\/17 打破生命的幻相 打破生命的幻相 ——从一艘“船”的故事谈起 引子—— 在人们的认识中,人们常常把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看成是实实在在的,包括我们的生命,包括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总认为有一个实在的、不变的自我,可这究竟是事实,还是只是我们的错觉呢? 我们总是在不停地追求,却忘记了停下来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才是人生值得追求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清晰、正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有一个关于“船”的故事,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特修斯船”的故事—— 故事来自霍布斯《利维坦》一书。 雷·诺斯还没有谈过这样的买卖。作为一名国际犯罪高手,他对自己的业绩洋洋自得。但他最近的顾客要他去偷着名的特修斯游艇,这艘船曾是英国报业巨头鲁卡斯·格拉布的葬身之地,也是最近在洛杉机发生的谋杀冰茶之父的凶案现场。 可是,当他来到了刚刚修缮完毕的船所停放的船坞时,却发现了两艘看上去一模一样的船。雷的帮手用手枪劫持了一名保安。 雷问道:“如果你想活命的话,最好告诉我哪一艘才是真的特修斯。” “这得看你怎么看,”保安紧张地说,“你瞧,当我们开始修船的时候,我们需要替换很多部件。可我们保留了所有老部件。但是随着工程的进行,我们几乎替换了所有的东西。工程结束后,有人提议说用这些老部件为这艘船重造一个版本。所以我们又重造了一艘。现在,左边这艘是用新部件修复的,右边这艘是用老部件重造的。” “那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呢?”雷不耐烦地问道。 他的帮手随即上紧了枪膛,保安尖叫道,“我已经把我知道的全告诉你啦!” 雷挠了挠脑袋,开始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这两艘船都弄走。 哪一艘船才是真正的特修斯呢—— 在这里,显然雷遇到了难题。 这个难题的本质是什么呢? 是人们认为“特修斯”船是实实在在的不变的一种存在,也就是说是“实在”的,但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 其实,不管哪一艘船,都已经不是“特修斯”了。换句话说,所谓的“特修斯”船其实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它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里。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利于人们去认识并区别事物,并用于沟通和表达,但这只是一种“方便”,而并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假如“特修斯船”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有一个前提——构成“特修斯船”的全部元素是永恒不变的。只要有所改变,就不再是“特修斯船”了。 有人说,假如不更换零件,那就还存在“特修斯船”。 不更换零件是不可能的,船是烧油的,“油”其实也是零件之一。 暂且将油不计在内,只要有腐蚀、磨损、老化的现象存在,“特修斯船”就时刻在改变。 虽然你可以仍然用“特修斯”去称呼它,但它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艘船了。 甚至可以说,下一秒的“特修斯”已经不再是上一秒的“特修斯”,腐蚀、磨损、老化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的。 更换零件只是相对小的变化而言更大一点的变化而已。 而且,更换了一个零件,人们还是会认为这艘船仍是原来那艘船,虽然实际上已经不是了。 如果这艘船仍在海上使用,每过段时间换一些零件,那么即使有一天全部的零件都已经换过,人们仍然会认为这艘船就是原来的“特修斯”。 什么是“原来”? 只有没有任何改变才能叫做“原来”。 如果借助一下数学概念就能更清晰地明白了。 假如特修斯船出厂的那一天是100%完整的话,我们称之为100%特修斯,我们假设每过一天,船就磨损了0.01%,那么第二天,船就变成了99.99%,我们还能够称它为100%特修斯吗?显然是不可以的。但由于这种很细微,所以我们忽略了这种变化,而想当然是认为它还是原来的特修斯。 这就是问题所在。 人们无视事物本体的实际变化,而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这不是错觉又是什么呢? 所以,特定的那个不变的“特修斯船”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人们眼中的“特修斯”之所以存在,是基于人们忽略了变化之后的主观认定,但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这种认定在本质上是不符合事物的真实情况的。 同理,用所有的老部件组装成的船也不是特修斯。 所以不管是哪一艘船,都不是特修斯,特修斯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它仅仅是为了交流上的便利而为某种因缘聚合的现象所取的代号。 “实在”本不存在,它通过“特修斯船”的故事得以让人们通过细密的分析见到事实的真相。 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无一例外,当你仔细地、深入地、严谨地去追究每一个所谓“实在”的事物的真相时,事实就是这样的令人大跌眼镜——万物都是每时每刻高速变化的,所谓的“实在”只是人们的错觉,如果你想要抓住“实在”,只会徒劳无功。 要知道,连地球和太阳也会有毁灭的那一天,更何况依赖地球和太阳而存在的其它事物呢。 打破生命的幻相—— 物质世界是如此,那么生命世界呢? 生命世界变化之快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人的生命为例,人体每一秒钟都有大量的细胞在死亡,同时也有大量的新细胞在诞生——正如用新部件换下旧部件一样,如果用显微镜来看,这样浩大的工程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当身体细胞全部更新之后,“我”还是原来的“我”吗? 试想,如果有一种奇妙的技术,可以将换下来的细胞按照它们原来所在的位置进行“组装”,就可以得到一个长相、身高、胖瘦与我“一样”的身体,那么它是谁呢?无疑它已经没有生命力了,形同一具尸体。这是我的尸体吗? 且人体细胞更新的速度非常惊人,据说平均每2.4年人体的细胞就全部更新一次,假如我今年已经24岁了,那么就可以组装出10个这样的“尸体”,而且它们的“年龄”都不一样,从幼年到童年到少年到青年都有。 没错,它们全部都是“我”的尸体! 你可能会说,没有必要说得这么吓人吧,现在的我不就是我吗? 其实当你说完这句话时,就已经不再是说这句话之前的你了。 细胞的更新是时刻都存在的,乃至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想法、念头、心情等等,也都在时时刻刻发生变化。 上面的分析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惊人的真相——“我”每时每刻都在“死去”! 你又在故作惊人之语了,那“我”为什么现在还“活着”? 那是因为“活着”的“我”仅仅是“我”的幻觉! “我”活着是“我”的幻觉?你不是神经出毛病了吧?! 不是我的神经出毛病了,这就是生命的真相。不过你也不必紧张,我们继续往下分析。 按上面分析的,既然那10具“尸体”都是“我”的“尸体”,说明“我”的确时时刻刻都在“死去”,按尸体的数量计算,也至少“死去”了10次。但另一方面,“我”还具有一项强大的“法力”,那就是通过“借尸还魂”从而得以“复活”! “我”通过不断地从外界获取新的营养物质,然后把这些营养物质转变成新的细胞,然后把对“我”的认知附着在新的身体上。 也就是说,虽然“我”时时刻刻都在死去,但也时时刻刻都在“复活”。 但这种“复活”的次数是有限的,当“复活”的次数用尽时,就无法再“借尸还魂”而“复活”了,那时生命真正的死亡就来临了。 从出生到死亡,那仅仅是更加明显的生和死,其实每时每刻“我”都在不断地死亡,也在不断地复活(出生),生死轮回不在别处,就在每一分每一秒里。 所以,这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实在”的“我”,也不存在一个“实在”的“你”。人类认为有一个“实在”的“我”,就和认为有一艘“实在”的“特修斯船”一样,都是一种幻觉、错觉、妄想和执着。 可能你会说,我和船不一样,我是有生命的,船是没有生命的。 船有生有灭,你的生命也有生有灭,这种生灭就在每一个瞬间。 你还会说,船没有灵魂,而生命有灵魂,生命虽然有生有灭,但灵魂还会继续转世投胎。 呵呵,你说的也许没错,但灵魂不灭就能证明“我”是“实在”的吗? 非也! 穿透灵魂的迷雾—— 什么是灵魂? 这真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但今天决心要揭开它的秘密! 其实灵魂并不是死后才有,也并不是死后才发生作用! 在上面的分析中,如果你够敏锐的话,其实已经摸到了灵魂的衣角。 “灵魂不灭”,是的,正是因为“灵魂不灭”,你的“借尸还魂”把戏才得以实现! “我”每时每刻都在“死去”,又在每时每刻重新“复活”,这“法力”来自何方?正是来自那不灭的灵魂。 正是由于“灵魂”不甘心死去,所以它强大的“求生欲望”才会转化成“法力”让“我”一次次复活。“我”一次次死去,又一次次被“灵魂”所复活,直到这具躯体实在无法继续使用下去为止。 “灵魂”的“求生欲望”以及由其转化而成的强大“法力”,如果你仔细体会一下就会明白了。 那么“灵魂”的本质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后面再论。 现在要论证的是,即使灵魂不灭,“我”就是实在的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个灵魂的记忆吧! …….“我”的灵魂已经不记得“我”是从哪里来的了,只有很多断断续续的记忆——有一世曾经做了王,那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带领着将士们踏着敌人的身体一路杀到了敌国的王宫,“我”被人们尊为大英雄,并最终成为了王。“我”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创下了一个千古称颂的盛世。但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我”发现一切全都失去了,再不会回来。虽然“我”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大功,但由于征战时杀人太多,还是无法逃避地狱的惩罚,“我”实在记不清在地狱的烈火里被焚烧了多久,只是一想起来那种极端又极端的痛苦就浑身战栗,出了地狱好像还在畜生道待过,但已经记不清了,接下来能记起的就是又投胎到了人世,天生又瞎又瘸,那是因为做国王时有一次听信了奸臣之言,将一个忠厚的大臣挖了双眼打断了双腿的缘故,再后来做过一世农夫,因为备受欺凌但又经常不忘行善之故,后一世生在一个大富之家,过了一辈子纨绔子弟的生活,因为贪恋美色经常出入烟花之地,没想到后来也有一世生为女身竟然被人卖入妓院受尽凌辱。后来还做过工匠、当做大臣,还有一世生在海边,做过渔夫,但又在一次出海时遇到风暴葬身大海......哎,很多记忆都很模糊,已经说不清是曾经做过的梦还是真的有那么一回事了,不过真的假的又有什么区别呢,时间长了,有些就淡忘了。再说了,即使记得又有什么意义呢?比如做国王的那一世,记得特别清楚,每次想起来都还有点激动,可是那终究已经是很多辈子以前的事了,哎,不想了,也不知道下辈子会投胎做什么?有一辈子听人说天堂不错,如果能去看看就好了。不过那个曾经跟我说过天堂有多好的人,现在好像已经不知道又投胎到哪里去了…… 假如你问“我”:你是谁?“我”就会把上面的故事讲给你听。每一辈子“我”都有不同的身体、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命运,甚至不同的生命类别。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我”是谁。你问其他的灵魂,他们也会这么跟你说的。灵魂和灵魂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除了拥有不同的记忆,和不同的想法之外,好像真想不出什么区别来。想法也是不断改变的,记忆也是不断改变的,新的来了,旧的去了,每一个记忆不过是个梦,每一个想法也不过是个梦,记忆是过去的梦,想法是在做新的梦,不管想法有没有实现,终究还是一场梦……对了,你问“我”是谁,或许“我”就是一场梦吧…… 聪明的你,虽然知道灵魂不灭,你所认为的那个“我”到底是谁呢? 就像这一秒的“我”已经不是上一秒的“我”,这一世的“我”也不再是上一世的“我”,所谓的那个不变的“实在”的“我”其实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包括这一世的生命以及下一世的生命,包括这一世的灵魂以及下一世的灵魂,都并不存在一个“实在”的“我”,如同人们认为有一艘“实在”的“特修斯船”一样,都是一种幻觉、错觉、妄想和执着。 既然并不存在一个“实在”的“我”,那么是谁在生?是谁在死?是谁在轮回?是谁在痛苦?是谁在快乐?是谁在上天堂下地狱呢? 如果这样告诉你,就像一个“实在”的“我”并不存在一样,你所说的这一切也同样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同样也是一种幻觉、错觉、妄想和执着,你会相信吗? 你总是说幻觉、错觉、妄想和执着,可是如果绝对地空无一物,那么是谁生出的这些幻觉、错觉、妄想和执着呢?总不是凭空出现的吧?! 呵呵,你终于来到了问题的本质。 其实答案特别地简单,简单地出乎你的意料——这一切都来自你的心。 心的奥秘—— 来自我的心?就是说“我”是虚幻的,是幻觉,但“心”是实在的?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心”的幻觉,但“心”也不是“实在”的。 那“心”也是幻觉吗? “心”不是幻觉,“心”是觉的主体。 你的意思是说“心”不是幻觉,可你又说“心”也不是实在的。 正是如此。 那怎么理解呀。 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用“概念”去认识事物,但人们忘记了,“概念”仅仅是概念,不能代表事物本身。 比如开头故事里的“特修斯船”,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一艘船——它的本质就是“特修斯船”,“特修斯船”只是一种代号,如果没有代号,所有的事物就无法分别,人们就无法沟通,使用代号是为了人们沟通的方便,因为事物的本体属性是没有名称的,更重要的是,就像我们上面分析的那样,所有事物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人们为了沟通,就创造了一套符号体系来指代事物。这样虽然沟通的问题解决了,但久而久之,人们就误把代号当成了事物的本体和本质。 实际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管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类制造出来的,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且这种构成是随时都在变化的。所以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属性。即使是钻石也是如此,当条件改变,事物就在改变。而条件是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的,只是有的剧烈,有的细微,剧烈的比如爆竹,细微的比如大山,比如地球、太阳、宇宙。但不管如何细微,改变了就是改变了,绝对不是未改变前的那一个了。所以如果给每一个固定的状态定义的话,一句话还没说完,状态就可能改变了,比如我问你现在是什么时间,其实不管你怎么回答,严格来说你的答案一定都是错的。因为我所说的“现在”在我一出口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你所回答的时间一定是有误差的。就算你在我说出口的“同时”来回答也已经过去了一点时间,因为你声音的传播、你听到声音后大脑的反应、动作的反应,你的回答等我再听到时,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尽管那非常非常短。 所以,最精准的事实是无法表达的,这也被量子力学所证实,也就是所谓的“测不准”原理。 人类所使用的概念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永远不能表达事物的本质。刚才我们说人类用符号系统来指代事物,但在客观实际上,符号和事物永远是两个平行的世界,永远不可能有交叉的时候。 不要说“心”,就是一个苹果,你都无法表达清楚。 举个例子,你可以把你吃到的某个苹果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不管你描述地多么详细,其实都不是那个苹果的本质。 而且,如果有100个人听你讲述,100个人听了之后,每个人理解的都已经不再是你讲出来的那个苹果,更不是你吃到的那个苹果。 甚至不用说描述清楚那个苹果的全部本质,即使只是描述某一个方面,都是无法描述清楚的,比如形状、颜色、香气、口味等等。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苹果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如果你用高倍显微镜就可以看到,氧气和细菌等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它,香气无时无刻不在向外发散,形状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还有,你眼中的颜色、你尝到的味道、你嗅到的香气,仅仅是你的体验,而且你还无法把这种体验100%表达准确。 所以,事物的本体属性,永远在人们的概念之外,在人们的思维之外。 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中,并无绝对不变的本质,只有“变化”这种本质从来没有变过,亘古永恒。 同样是为了思维和表达上的方便,我们把万事万物这种时时刻刻永远变化的本质称之为“空性”。 如果引入参照系的概念,对于“空性”的理解将更加透彻。 比如一块石头,在我们的认识里它是实实在在的。 那么“空性”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它并不“实在”,只是暂时存在,它也在慢慢被外界改变,比如几万年后就可能风化成一堆细沙了。如果落入了高温的火里,很快就会分崩离析,甚至发生化学变化,不再是石头了。 引入参照系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以超高频放射性射线来看,它可以轻松地穿过石头,对它来说,石头好像根本不存在,再比如对于构成石头的电子来说,石头就是一个宇宙。对于构成石头的量子来说,石头就是一片量子的海洋,对于构成石头的“弦”来说,石头就是“弦”振动产生的现象。对于蚂蚁来说,就是一座大山,对于地球来说,就是一粒微尘,对于银河系来说,就是“临虚尘”。 所以什么才是石头的“本质”属性呢? 所有的属性皆相对而存在,所有的属性“本质”皆为“空性”。 但我们也不能说这块石头不存在,石头是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认知来说,石头确实存在,因为它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认知即是“心”的作用之一。 是因为我们的心通过我们的视觉、触觉等“感受”到了石头的存在,所以石头才会存在,如果我们的“心”能够进入电子所在的世界,那时,石头就会变成“宇宙”,因为我们的心通过我们的视觉、触觉等“感受”到就是“宇宙”。 由此可知,并没有一个不变的本体属性叫做“实在”的石头。石头之所以在我们看来是实在的,只是我们的心感受到了这种所谓的“实在”,因为感受到了,所以是“实在”的,如果没有感受到,那么就“不在”。 就像科学仪器可以探测到我们所处的空间充满了无数的无线电波、辐射波、甚至宇宙射线等,但因为我们的心感受不到,所以这些事物就“不存在”。如果你能够把心训练得像探测仪那么灵敏,那么这些事物就存在了,就像你看到的阳光,听到的声音、感受到的冷热一样。 那有没有客观存在呢? “客观存在”是需要“客”通过“观”来认定的,如果没有“客”,没有“观”,如何来认定呢?所以没有脱离“观”的存在。而且即使你观到了“存在”就一定存在吗?比如,天文学家用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00亿光年的恒星,那么这颗恒星“现在”是存在的呢?还是不存在的呢?由于天文学家看到的这颗恒星的光其实是100亿年前从那颗恒星上发出的,也许这颗恒星已经于10亿年前就完全毁灭了,也许变成了一个黑洞。但在望远镜里,它依然是那样明亮、那样美丽。你能告诉我,天文学家看到的这颗恒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假如你要验证一下的话,你永远也验证不了,即使你坐着与光速一样快的飞船,去那里验证的话,等你赶到那里也是100亿年之后了,你又如何验证100亿年前的事呢?所以当你仰望星空,满天的繁星中其实有很多已经不在了,同时也有很多新诞生的星星要到亿万年以后你才能看见它。你看到的却是已经不存在的,你看不到的却是存在的,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呀! 所以归根结底,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都是“空性”,都不是“实在”的,所谓的“实在”只是我们心的“错觉”而已。 那么我们的“心”呢? 我们的“心”也是“空性”的。但心的空性与其他事物的空性有点差别。如果一样,我们就与一块石头没有区别了。 这种区别就在于心的空性中有一种智慧的本性。 而且,这种空性中的智慧正是心的本性。 太好了,我终于找到我了,我的心就是我嘛! 呵呵,你的“心”又开始出现幻觉了。 我的心不是我? 你不要总是在“是”与“不是”的概念上绕圈子。 啊??这是什么意思? “是”与“不是”都是人的分别心在分辨思维,这种分别心也叫做意识心,但它不是人的真心,真心也被称之为妙明真心,或者本元心,就是说真心才是本体,意识心只是真心所起的作用。 真心是超越思维、概念、分别、判断的,凡是心中所产生的思维、概念、分别、判断,都不是真心,都是意识心。 当你说“我的心就是我”时,你所说的“心”只是你的意识心,就是有分别、有概念、有念头、有情绪、有七情六欲的心,这个心并不是真心,这个意识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妄心,就是妄想分别的意思。 所谓的“我”就是意识心(妄心)产生的幻觉、错觉、妄想和执着。 你刚才不是在问“到底是谁在生?是谁在死?是谁在轮回?是谁在痛苦?是谁在快乐?是谁在上天堂下地狱?”吗?就是你的意识心(妄心)啊。 前面说的灵魂不灭,不灭的就是你的意识心呀。灵魂的本质就是意识心!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意识心“制造”出了一个看似真实、实际上却是虚幻的“我”,然后“我”就在“意识心”的“唆使”下,被“意识心”的欲望所引诱,行善作恶、流浪生死! 你可能会问,这个时候,真心去哪里了呢?真心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呢? 真心一直都在,但你却忘记了它,不仅如此,你还把“意识心”扶上王位,任凭“意识心”为所欲为,而真心早就被你打入冷宫了,但即使如此,真心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你,是你“看不见”它而已。 不管你是在地狱还是在天堂,不管你为人还是为动物,你的真心都从来没有任何的改变。 真心是超越一切的,是没有任何欲望和好恶的,真心是永远空明的。 但如果你不能摆脱意识心的魔掌,你是永远见不到真心的。 见不到真心,你就只能被意识心胁迫着,无休止地轮回下去。 一旦你见到了真心,意识心就不得不从王位上退下来了。真心的智慧光明就像喷薄而出的朝阳一样,瞬间驱散了所有的黑暗,一切幻相自然消散,从此你就超越了生死,超越了轮回,世界上任何东西再也无法遮住你的慧眼。 你会发现,一切皆是游戏,真心从来都没有动过,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都只是映在真心里的影子,影子永远是影子,对真心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真心的伟大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所有能想象到的最伟大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真心的伟大——你以为你在形容无限辽阔的宇宙,其实你只是在形容一粒微尘! 但同时真心也是无形无相的,要见到它,靠意识心是永远见不到的。 放下一切的分别与思维,放下一切的念头和妄想,放下一切的情绪和欲望,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放松、放松、再放松,放空、放空、再放空,不要昏沉,也不要执着,让自己进入那种深深地空、深深地静…..突然,一切都消失了,身体消失了,世界消失了,似乎连呼吸也消失了,只剩下了一片“空无”和能感到这种“空”的“觉”...... 如果你之前没有过这种感受,那么你就很可能会恐惧,而一旦恐惧生起,你的心就不再平静,甚至开始动了念头,随后不久就会恢复到正常感觉...... 那一切都消失后的“空”和能感受到“空”的“觉”,已经很接近你的真心了,虽然你的真心就在其中,但还不够纯粹,而且你还很难正确地认知它。但是,借由着这种向内寻找的体验,你已经向着你的真心走近了一大步…… 佛家有一句话叫做“见即解脱”,见到真心的那一刻,轮回的魔咒将开始失去效力,你将一步步走近最究竟的自由和光明,那时你会发现一个绝然不同的世界……继续向着你的真心出发吧!只要你从此矢志不移,你就一定可以见到它!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你见到了真心,就会发觉“世界的另一面”。 根据前面所分析的,意识心就是导致生死轮回的“罪魁祸首”,不过那是在你见到真心之前。 当你见到真心之后,你会发现意识心就变成了真心最得力的“宰相”,并在真心这位“圣君”的领导下,将真心的妙用发挥到远超过“庖丁解牛”亿万倍的超绝境地,真心这位“圣君”是“无为”而治,所有事务的处理全部由“宰相”一力承当,但在“圣君”那无上智慧光明的照耀下,“宰相”再也不会干以前的那些蠢事了,并且那个“我”已经在“圣君”的光明里转变成了“智慧的使者”。 所以当你见到了真心之后,你仍然存在,但你眼中的世界已经变了,你的“小我”已经消失了,所有的人都是你的亲人,所有的生命都是美丽的生命,一切都不可能再让你烦恼和痛苦,你也不会再去追求那些虚妄不实的东西,你会找到更有意义的活法,比如传播关于真心的智慧,让更多的人见到真心从而获得究竟的自由。真心的智慧,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智慧,这智慧是每一个人本自圆满具足的,每个人都应该见到并真正拥有它! 不管生命的长度有多长还是多短,只要能够为这个世界增加一分和谐和美好,传递一缕善良和真爱,留下一份真心和智慧,就足以无怨无悔! 亲爱的朋友,你听见真心的呼唤了吗? 2011/12/18自我对话笔记 真我何在 1、引子:真的有客观实在的世界吗 ——从一个皮球谈起 真的有客观实在的世界吗? 譬如,我看到了一个“皮球”—— “皮球”是因我的认识生成的呢,还是客观存在的呢? 唯识论认为:“皮球”的存在依赖于我的认识,在我的认识之外并无实质存在的皮球。 乍听之下,以为纯属“荒唐之言”,因为可以轻松反驳如下: 我离开这个地方,皮球依然在; 别人也可以看到这个皮球,而且看到的是同一个皮球; 即使下一秒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这个皮球依然在; 推理——即使所有的人都不在了,这个皮球依然在。 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且耐心看看如下的分析: 首先,“皮球”是那个物体的本质吗? “皮球”,首先是人们为这样的物体所起的名称,也即“概念”,这个概念只对人类才有意义,对于生活在皮球上面的细菌而言(以细菌的心识来认知),这不是“皮球”,而是它们生存的世界——相当于我们生存的地球。 我说——这是一个“皮球”; 细菌说——这是一个“地球”; 从更微观的心识来说,比如电子会“说”——哦,这是一个星系; 如果让量子来说,它会说——哦,这完全是一片“虚无”。 所以,“皮球”——只存在于“我”的认识里。 第二,即使不论及“皮球”之名,仅从这个物体而言,它是客观存在的吗? “客观”——是谁在观呢? ——如果有谁在观,那就变成了主观; ——如果没有谁在观,皮球就“不存在”,不仅皮球之名不存在,皮球之物之实亦不存在。因为“实”,是需要以参照系来确认的。 如何理解呢? “客观”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无主观何来客观? 所以如果没有观者,“客观”即不存在。 那换种说法:没有谁在观,那个“物体”存在吗? 要知道,所谓的“物体”是需要参照系的,也就是说是需要先有一个观者选择了一个参照系之后才能定义的。 因为对于“量子”级甚至比量子更微观的参照系来说,这个“皮球”是“虚幻”,其上的量子在一瞬间已经生灭变幻了无数次。 所以即使是“物体”也仍是人类思想认知概念的投射,而不是那个物体的本质。 所以,一切的一切均依赖于主观的“识”而“存在”,“存在”本身就是“识”的认知,在“识”的认知之外,没有“存在”可言。 什么是“存在”?对于有神论者,“神”即是真实的存在,对于无神论者,“神”从不曾存在。 “存在”一词的本质是我们能够“证实”的“客观事物”,谁来“证实”,当然是需要由“观者”来证实,“客观事物”如何来认知?当然是通过“主观的观者”来认知。 所以,归根结底,离开“主观”,是不存在“客观实在”的。 结论:所谓“客观实在”的“皮球”是不存在的。 推而广之——客观实在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感悟:万物因你而存在,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因为有了你,所以才存在——这是上天对你的无边恩赐!快快谢恩吧! 2、追问:“真我”何在? ——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与追问 接上篇《引子:真的有客观实在的世界吗——从一个皮球谈起》—— 既然没有客观实在的世界,那有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呢? 我们生命的“生、老、病、死”,是我们不能摆脱的宿命?还是我们借以悟道解脱的机缘? 我们永恒不变的“真我”到底在哪里呢? 为了深入剖析,首先需要把“我”的概念进行定义: 第一个定义:我——变化之我,即“生、老、病、死”的“我”——暂称为“身我”; 第二个定义:我——区别于他人的“我”——暂称为“名我”; 第三个定义:我——“永恒不变”的“我”——暂称为“恒我”; 哪一个我才是我(真我)呢? “身我”——若“身我”是我,未生之前,我在何处?百年之后,我又在何处?——如以“身我”为我,我即为“假有真无”,实为“无我”。 “名我”——我以何区别于他人?以“名”?以“身”?以其它?不管以什么,均不离“身我”之相,身不在时,徒留“空名”,“空名”为我否?——如以“名我”为我,我即为“假有真无”,实为“无我”。 “恒我”——只有“恒我”为我,我才有我,如无恒我,何以名“有”? “恒我”——“永恒不变”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我怎么才能“认识”它? 在“我”的认知里,我只看见了“身我”和“名我”,没有看见“恒我”。 在“身我”出生之前,“恒我”在何方? 在“身我”死亡之后,“恒我”在何处? 试论之: “恒我”的样子——没有确定的样子,或者说“恒我”没有样子;如果“恒我”有确定的样子,“恒我”就不再是“恒我”; “恒我”的所在——没有确定的所在,或者说“恒我”无处不在;如果“恒我”有确定的所在,“恒我”就不再是“恒我”; “恒我”的生死——没有生死,有生死即不是“恒我”; “恒我”的寿命——没有生死,何来寿命,“恒我”永恒,没有寿命; “恒我”从何处来——“恒我”自在,无来无去; “恒我”从何而生——“恒我”自恒,无生无灭; 既然如此,我为何见不到“恒我”? ——除了你,谁还是你的“恒我”? 当我死去,我的“恒我”是否依然存在? ——死去的只是你的“身我”,消散的只是你的“名我”,你的“恒我”未曾生,亦未曾死。 如何证明“恒我”不是虚幻的概念,而是我的真实所有? ——你何以生? ——父母以生 ——父母生的是你的“身我”,既言生,即会有死,生前死后,何处有你? ——我只有“身我”和“名我”,我没有“恒我”,“恒我”只是幻想罢了。 ——同为你的父母所生,为何你不是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当然不是。 ——为何不是? ——因为此身非彼身? ——你为何在此身而不在彼身? ——因为彼身非我。 ——此身就是你吗? ——此身不是我,是谁? ——此身是你的身体,但不是你,你的手不是你,你的脚也不是你,你的全身的血肉加起来也不是你。 ——我的全身的血肉加起来就是我。 ——你死去的那一瞬间,你全身的血肉是否还在? ——在 ——但你是否还在? ——我已不在了 ——如果你就是你的血肉,你的血肉还在,你就应该还在,所以你不是你的血肉。 ——我的血肉不是我?那哪个是我? ——再仔细想想 ——我的思想是我 ——你年轻时的思想可是你年老时的思想? ——不是 ——但你还是你 ——我的心是我 ——你的心可曾有过改变,甚至截然相反? ——是的 ——但你还是你 ——到底哪个是我? ——芸芸众生,你竟不知哪个是你? ——我当然知道我就在这里 ——是的,你就在这里,你的“恒我”亦在这里。 ——我为何见不到我的“恒我”却只见到我的“身我”和“名我”? ——正如你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一样,缺乏一面反观自照的镜子。 ——哪里有能够反观自照看见“恒我”的镜子? ——你的“慧眼”即是。 ——我的“慧眼”? ——是的,你本自具有的“慧眼”会让你照见你的“恒我”。 ——我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见到我的“恒我”。 ——请看我的手,你看见我的手了吗? ——是的,我看见了。 ——闭上你的眼睛,你现在看见了什么? ——我什么都看不见。 ——错了,你看的见。 ——我看的见? ——是的,你仔细的看一看。 ——闭着眼睛,眼前只是一片黑暗; ——现在请你确认一下,当你闭着眼睛时你是否看得见黑暗。 ——我看得见黑暗。 ——所以,不管你是否闭上眼睛,你都看得见,只不过所见不同罢了。 ——这又有何意义呢? ——“不管你是否闭上眼睛,你都看得见”,你小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当然 ——所以,不管你的年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实至少有一样是没变的,那就是“不管你是否闭上眼睛,你都看得见”,即使有人双目失明,但其实他所失去的也仅仅是眼睛,而他虽然看不到光明,但仍然看得见黑暗。而且一旦找到治疗的方法,他又可以重见光明。但重见光明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具有“看得见”的本性,否则,眼睛治好了也看不见。 ——你是说“看得见”的本性是永恒的? ——是的,因为“看得见”的本性始终没有变过。 ——那“听得见”、“嗅得见”应该也是如此吧? ——是的,的确如此。 ——那“看得见”、“听得见”、“嗅得见”的本体就是“恒我”吗? ——你终于找到你的“恒我”了。 ——可是,如果我的“身我”死了,我是否还能“看得见”呢? ——一个盲人,他的眼睛是不是已经死了呢? ——可以这么说。但他还没死呀! ——他虽然没死,但是他的“身我”的其它部分是不具备“看得见”的本性的。但他仍然“看得见“黑暗。 ——所以,虽然“身我”死了,但“恒我”仍然“看得见”、“听得见”、“嗅得见”? ——是的,的确如此。 ——这样说来,还真有一个永远具备“看得见”、“听得见”、“嗅得见”的功能的“恒我”?可是我为什么看不见这个“恒我”呢? ——因为“恒我”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你用眼睛看不到的,用耳朵是听不到的,用鼻子是嗅不到的。但是如果你静下心来,深深地静下心来,反观内照,就可以“见到”。 ——那我的“恒我”与你的“恒我”有什么区别吗? ——每一个人的“恒我”从本体而言,并无区别,如有区别,就不是完整的。虽然每个人的“恒我”是相同的,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每一个人的“恒我”都有着自己精彩的故事。就像是天下的水在本体上都是水,并无差别,但江河湖海雨雪冰霜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精彩一样。 ——那我的“恒我”和你的“恒我”是同一个“恒我”吗? ——不能说是“同一个”,但也不能说“有什么差别”,也就是说,是“不一不异”的。举个例子:一滴水和另一滴水,既不能说这一滴水就是那一滴水,也不能说这滴水和那滴水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当两滴水汇到一起,就更分不清彼此了。所有众生的“恒我”均是一体的,就像每一滴水回归到大海一样,都已经与大海融为一体,无有你我。 ——原来每一个人的“恒我”都是一样的啊 ——是的,所以所有的人,不仅所有的人,而且包括所有的众生的“恒我”,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没有任何差别的。 ——而且,每一个人的“恒我”都是不生不灭的,也就是说是永恒的。 ——是的,所以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既然每一个人的“恒我”才是真我,而每一个人的“恒我”又没有任何差别,不仅没有任何差别,而且都是永恒存在的,那么众生的“生、老、病、死、功、名、利、禄、爱、恨、情、仇”不都是一场游戏吗? ——呵呵,正是如此。 ——那么在游戏中产生的快乐与痛苦是真实的呢还是虚幻的呢? ——快乐与痛苦,说到底是虚幻的,因为快乐和痛苦只是身心的感受,而“恒我”永远是“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无动摇”的,众生追求快乐而逃避痛苦,却不知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没有快乐也就没有痛苦,痛苦和快乐是相伴而生的,只想得到快乐却想躲开痛苦,在心未解脱之前,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解脱了之后,就只有快乐没有痛苦了吗? ——解脱之后的快乐和解脱前的快乐是不同的,就像你知道了你是在游戏之中,游戏之中的酸甜苦辣依然存在,但你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而已,而且你随时可以结束这个游戏或进行另外一个游戏,不管如何你都是游戏的主宰,所以你就可以全心投入你所喜欢的游戏,并乐在其中。而如果你不知道这是一个游戏,却把一切当做真实,那你的心就无法从游戏中解脱出来,从而迫不得已在一场接一场的游戏中“痛并快乐着”,没有尽头。 ——这就是见到真我之前与之后的区别? ——正是如此。 ——那我还怕什么呢?既然我的“真我”永远都是不生不灭、具足一切、并且能生万法的,那我就能够做任何事,而不再惧怕“生、老、病、死”。 ——是的,虽然你可以不再惧怕“生、老、病、死”,但仍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什么呢? ——因为你虽然“知道”了“恒我”是不生不灭的,但你还没有“证到”,知道不等于证到,否则,你也就不会说为什么看不到“恒我”了,当你真正“见到”了“恒我”,才算究竟。没有“证到”“恒我”,那你就没有看透生死迷雾的力量,当你的“恒我”从“身我”中“离开”之际,你就又会忘记了你仍处在一个未结束的游戏之中,你无法超越生死游戏从而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如此一来将会被迫再次在永不间断的游戏中生死轮回。只有“证到”了“恒我”之后,并长久地保持“恒我”的觉知而不再迷失,你才具备了超越生死轮回的力量,从此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这样说来,人死了之后的“灵体”并非“恒我”? ——不能这样说,但也不能说“灵体”就是“恒我” ——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在灵体所处的世界里,仍有一个“身我”、“名我”、“恒我”的问题。 ——“灵体”也有身体? ——是的,虽然“灵体”已经失去了“肉身”,但还有一个“意身”且每一次进入轮回前的“意身”均不同。“灵体”生前没有“证悟”到“恒我”,则死后仍会执着于生前的“假我”(证悟到“恒我”之后,就明白了“假我”的虚幻),虽然恢复了多世的记忆,但尚未明白“众生一体、不一不异”,执“假我”为真实,不知“恒我’的存在,因此仍然没有超越生死,也没有认识到多生多世的轮回只是一场游戏,却深陷在多生多世的恩怨情仇中不能自拔(所谓业力者是也)。灵体只有认识到灵体的“身我”、“名我”是虚幻的,并证悟到“恒我”,才能超脱生死轮回,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但灵体在失去了肉体的“屏障”之后,由于外在环境的巨大变化,且灵体的各类感官“认知”更加的敏感,心中不能放下的恩怨情仇会在这种情况下加倍放大,而这种来自内心的情绪具有无比巨大的力量,使灵体很难“冷静”下来去证悟“恒我”,而且如果生前没有修行过,灵体就没有具体的方法来达成证悟。所以佛经中说“人身难得”,正是由于获得人身的期间才是“修证”“恒我”的最好的机会,如果没有好好把握,就要等到下次再得人身的时候,而是否能够再得人身,则取决于“善念”在“灵体”心识中的比重。所以“灵体”也还是“迷者”众生,不能直接等同于“恒我”。 ——我明白了,此生为人,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就是“证悟”到“恒我”,而不是“功、名、利、禄、爱、恨、情、仇”,而且沉溺于““功、名、利、禄、爱、恨、情、仇”,不仅智慧不会增长,而且“业力“反而增强,既浪费了“证悟”的机会,更增加了“证悟”的难度。 ——是的 ——怎样才能“证到”“恒我”(真我)? ——正所谓“知者弗言,言者弗知”,仅靠大脑思考是无法“证到”的,多言无益,还是精进修行体悟去吧! 2011年12月13日自我对话笔记 谁死了死的是谁 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有达官,有显贵,有名人,有富豪,还有无数不知名的草根平民。 当我们说一个人死了,到底是在指什么呢? 比如说,张三死了。 死了的到底是谁呢? “张三”这个名字,是无所谓生死的,只是一个虚拟的符号而已。 如果是指曾经被叫做张三的那个肉体,可是在张三死的时候,肉体还在。 但我们说,张三死了,那只是他的尸体。 也就是说,当我们说张三死了,并不是指肉体。 如果是指张三的思想、情感等等,则这些“非物质”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实体,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很快地变化,无所谓死或者不死。 那么死的到底是谁? 如果说是民间所说的张三的“灵魂”,可又说他的灵魂会重新去投胎。 灵魂如果死了,又怎么去投胎? 所谓的死,到底是指什么呢?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其实没有谁真正地死去。 但我们说,张三死了。 我们这么说,其实是指曾经存在的那个肉体与灵魂一体的活生生的叫做张三的人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肉体与灵魂分离了。这种分离使得之前存续的生命现象得以终止,所以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死”。 实质上,没有谁真正地死去。 或者说,死仅仅是对一个现象的描述,而没有其根本的实质。 但从现象变化的意义上来说,张三确实死了,那个活生生的一体化的生命已经分崩离析了。 当灵魂重新选择一个身体作为房子,并从新的母亲身体娩出,他又重新出生了。 但实质上,他并不是从完全的虚无中生出来的,他有一个来源。 从那个灵魂来看,没有死,也没有生。 死,是走向新的生。生,是走向新的死。 但前生的他和后生的他并不是一个人,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个人。 比如一杯水,被你喝了一半,而后又加了一些糖进来。加糖之后的水已经不是加糖之前的水,但也不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杯水。 所谓的“生、死”不过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而没有谁真实地出生和死亡。 如果将现象的生灭认定为出生和死亡,则现象的生灭其实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 一个人的全部,从生理到心理,从思想到情感,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每一个方面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发生着生生灭灭的变化。 而如果指一个人的灵性,则这个灵性又是没有实体的,不仅没有实体,而且没有任何可以定义的内容。一个人能看、能听、能说的那种灵性的能力,是所有人共同具备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且,这种灵性超越了一切概念,无所谓生死,也无所谓变化。从“出生”到“死亡”,从“今生”到“后世”,这种灵性一直没有变过。 所以当我们说某某死了,只是像在说一朵花谢了一样。 花开花谢皆是一种现象。 生、死,仅仅是对现象变化的一种表述。 对于那个灵性本体而言,没有生,也没有死。 对于从属于那个灵性的一切而言,只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化,没有一直存在的生,也没有从此断灭的死。 只有变化,没有生死。 a变成b,b变成c,c变成d.......无穷无尽。 正如卵变成虫,虫变成蛹,蛹变成蛾,蛾变成卵......无始无终。 虫不是卵,蛹不是虫,蛾不是蛹,卵不是蛾.....一切皆非。 卵即是虫、即是蛹、即是蛾......一切皆是。 是与非取决于看待问题的角度。 从整体来说,无须分别是与非,但有分别,即是执着,即是谬误。 真相在无分别之中。 一切都是宇宙本体自身的幻化。 本体为一,本无生死,而幻化为多,幻化生死。 一切都是幻化的游戏。 你我均是宇宙本体幻化出的影像。 你我的本体即是宇宙的本体,没有什么不同。 一切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幻化。 只不过我们自己忘记了,被自己幻化出的幻像蒙蔽了灵性的双眼。 开启智慧的灵性之眼,看清这幻象的虚假,回归唯一真实的本体。 本体,不在这幻象之中,幻象,却不在这本体之外。 对于本体,不可以描述它,只可以“融入”它。 说“融入”,其实也从来没有分离。 但需要去发现,需要去体验,需要去记起,需要去确认。 正是—— 空谈生与死,徒说虫与花。 欲明真实义,不如早还家。 2015/1/20 死亡是一个幻觉 古人云,人生如梦。其实不仅仅人生如梦,人之死亡亦如梦。 死亡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佛家常说,四大皆空。其实,死亡亦是空。 死亡是生命游戏最精彩的部分,却因为戴着一副假面具而骗过了无数的人。 于是死亡成了对生命最恶毒的诅咒。 其实世界上任何诅咒都是骗人的把戏。 但却常常十分灵验,灵验到你认为那是绝对的真实。 诅咒之所以会灵验,只是因为你相信了它,没有其它原因。 你相信诅咒的深层原因,是你相信死亡是真实存在的。 藉由着你对死亡的恐惧,诅咒才会发生效力。 试想,如果你百分之一万地确认死亡只是一个幻觉,你会认为诅咒能奈你何呢? 人类最大的恐惧,即是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所谓的对死亡的恐惧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是你认为死亡之后你“不在”了。 现在你“在”这里,死亡后,你从此“不在”了。你无法接受这个“不在”的临近。这就是恐惧的真正原因。 如果让你选,一个选择是从此“不在”了,一个选择是死亡之后你依然“存在”,但是进了地狱。你在地狱里会受尽千辛万苦,但却死不了。你会怎么选呢? 你可能会害怕地狱的苦,但你更害怕那从此以后没有了你的“不在”。 这就是死亡面具的绝杀技。 藉由着你对死亡的恐惧,死神牢牢地将你攥在了手心。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所谓的死亡只不过是一张吓唬人的面具,那么你会做何感想呢?那真是“天堂地狱随你去,你爱咋地就咋地”。 可是,人世间没有见过谁是永生的,即使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娶了一百多个老婆,也仍然难免一死。 在宇宙数以百亿年计的时间长河里,八百岁和八十岁其实没有太大差别。 那些成道的圣人,也没有见到谁活到了今天。老子、庄子、孔子、佛陀、耶稣等等,无一例外。 可是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人生如梦,生亦是梦,死亦是梦。 在人们难以想象的那个世界,他们是不死的。 死了的,是他们的肉身,永生的,是他们的精神。 可是在人们的理解中,所谓的精神,只不过是一种说法罢了。大多数的人们并没有当真认为他们“灵魂永生”。 但是他们的门徒坚持说:他们是不死的,他们已经获得了永生。 而佛陀更直接了当地说:其实每一个众生都是佛,都是永生的佛,众生与佛,无二无别。 耶稣说:信我者上天堂,不信我者入地狱。 呵呵,其实,耶稣说的是,不管你信不信我,你都将永生。 没有任何一个被尊为圣人的人曾经说过,人死后就绝对“不在”了。 任何一个圣人,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教的圣人,都明白无误地说,你将永生。只不过永生的形式有不同的说法而已。 而奇怪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全部来自于这些圣人,不管今天的科学如何地昌明发达,在人类思想的高峰上巍然屹立的依然是几千年前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名字。 科学一直不承认圣人们关于灵魂永生的说法,但也拿不出更好的证据证明圣人的说法是错误的。而科技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得益于这些圣人们伟大的思想。量子科学的发展则完全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知,却距离圣人们的论断越来越近。或许有一天,科学的发展,将与千年前圣人们的参悟结果殊途同归。 为什么死亡是个幻觉? 其实有一些很生动的案例。它们来自于动物界。 比如蝴蝶。 最开始,它是一只卵。 然后它变成了一只毛毛虫。 再然后它变成了一只蛹。 再然后它变成了一只蝴蝶。 你可以这样来看待这个过程,这种最后被称为蝴蝶的生命,经历了三次蜕变。旧的身体死去了,新的身体生成了,但生命一直没有停止。 或者你也可以这样来看待,每个生命阶段都是独立的,独立地生,独立地死。 但不管怎么看,死亡都不是终点。 或许你会说,当蝴蝶相互交配留下了生命之卵后,他们就真的死去了。 其实,蜕变还在继续,只是不再那么清晰可见。 如果你明白,在生的时候,其实死一直都在,你就能明白,在死的时候,生一直都在。 生死是一体于生命整体的。 如果生中没有死的因素,那就永远也不会死。 如果死中没有生的因素,那就永远也不会生。 而生命其实是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的。 生命在生死中延续、变化、流转,没有终点。 当生命在生中,是一种生命,当生命在死中,也是一种生命。 当生命在生中,其实也是在死,当生命在死中,其实也是在生。 生死是一对阴阳,相对而存在。 对于生命整体而言,生死其实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没有绝对的生,也没有绝对的死。生,即意味不断走向死,死,即意味着走向新生。 但人们执着于生,恐惧于死。 蝴蝶的幼虫如果恐惧于死,就难以化茧成蝶。 随顺于生命的河流,让生命自然地流淌,就会化茧成蝶,绽放出最美的生命。 恐惧会让生命的能量丧失,而无法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如果你从不曾存在,就永远不会存在。 如果你已经存在,就永远都会存在。 但存在的形式永远都在变化之中。 并非是“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你才会变化。 身体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每一个变化,其实都含有一对生死。旧的死去,新的出生。 但是,你,一直都在。 你是超越生死的。 如果你现在是超越生死的,那么你就永远是超越生死的。 因为,在生命中,只有现在。 生死就在这现在之中,而超越生死的你,亦在这现在之中。 未来,只是想象,从来不会成为真实。 为自己庆祝吧! 客观世界真的存在吗 有朋友问,主观消失之后,客观的实体究竟是否还存在?且“主观”亦可能是“客观”的“自我意识”。 我们就从本体的角度来探究一下。 其实对于本体来说,一切都是本体,一切都在本体之中。 对于本体自身,并没有主观与客观的分别。 只有当本体的“认知”功能发生作用时,从“认知”的角度,才会产生所谓的“主观”和“客观”。 “认知”把“认知”看作主观,把认知到的“对象”看作客观。 可是对于本体来说,唯一只有本体存在,除了本体,并无其他存在。 “认知”所区分的所谓的“主观”和“客观”都是本体自己而已。 “认知”仅仅是本体看到了本体自己。 但是,“认知”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产生“主观”与“客观”的分别,并把“主观”当成自己,把“客观”当成不是自己的“对象物”。 不管“认知”看到的“对象物”是什么样子的,但其本质仍然是本体自己。 一切都是在本体“认知”的作用下,本体自身幻化出的形象。 就像宇宙大爆炸理论所说,这无边无际的宇宙,在大爆炸前是一个极小极小的无比致密的点,在那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一切均未产生。 那么这个点难道不是唯一的本体吗? 难道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一切,不正是这唯一的点所幻化出来的吗? 对于那唯一的点来说,主观和客观,不都是那唯一的点吗? 人类、动物、植物、空气、水、阳光,不都是来自于那唯一的点吗? 在那唯一的点之中,难道还有什么不同的本质存在吗? 如果说那唯一的点中,皆是本质相同的存在,那么不管这唯一的点如何变化,由这唯一的点所变化出的任何事物,其本质不都正是那唯一的点吗? 就像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而不管水的形象如何变化,水分子这种基本结构是永远不会变化的,不管是水、雨、冰、雪、霜、露、云、雾、泉、溪、江、河、湖、海……等等,形象何止万千,但其作为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基本结构却从来没有变过。 但是当水分子的结构解体,就不能再称之为水了。 但是您有没有发现,其实所谓的“水”仅仅是对一种“结构现象”称呼,而并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 当水分子结构解体,水就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这种变化,仅仅是结构的变化,而对于氢原子和氧原子来说,并无变化。 如果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地深入,原子就会被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一路分解下去,就到了基本粒子这个层面。 而科学家们发现,对于基本粒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量子化的。 对于量子和量子化,百度百科中是这么说的: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 对于量子,如果没有一个观察者存在,就不能说量子是什么样子的。 即使对于同一个观察者,不同的观察方式,看到的量子的样子也是不同的。 那么量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科学家们说,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科学家们观测到的量子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显在”,表现为“粒子”,一种为“潜在”,表现为“波”,当表现为“粒子”时,有具体的位置、大小等,当表现为“波”时,没有具体的位置,也无所谓大小。 但其实,对于量子本身,难道会同时表现为两种状态吗? 对于量子本身,其实只有一种状态,虽然我们不知道这种状态具体是什么状态。 当我们去观测量子时,所观测到的“粒子”或者“波”,其实是“观测”所得到的“现象”,而不同的“观测”方式,观测到的“现象”是不同的。 而量子本身到底是什么状态,我们并不知道。 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观测”到的“现象”。 以这一点为基础,扩展到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一切,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我们不知道我们所了解到的一切,其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我们所了解到的“现象”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而这“现象”如何表现,则取决于我们自己,不同的“观测”方式,所看到的“现象”截然不同,同时,我们也不能判定哪种观测方式和所看到的现象是绝对正确的,这些观测方式以及所观测的结果,它们均处于同一层次,因此彼此是平等的。以一种观测方式去否定另一种观测方式,或是以一种现象结果去否认另一种现象结果,在本质上是不成立的。但如果人们不了解这种彼此之间的平等性,就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以自己的观测方式和观测结果去否认别人,形成对立和矛盾。 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人都生活在他自己所独有的世界。 人们所经历的一切,因人们自心认知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每个人都活在他自己定义的世界之中。 当他转变认知的角度,就会看到世界所呈现出来的新的意义。 这新的意义甚至与原来完全相反。 当然,他也可以再次转变视角,去发现世界所蕴藏的无穷的奥秘。 而站在那唯一的一点上,一切从未开始,所以也无从谈起过程和结束。 一切从未开始——那么时空竟然是一种幻相? 是的。我们从量子世界的另一个现象——“量子纠缠”,就可以真切地证明,时空,同样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对于处于纠缠态的两个量子来说,10万光年的距离、1万光年的距离、1光年的距离和0距离都是等同的——时空对于它们来说,没有任何物理学上的意义,等同于不存在。 比如当他们相距1光年远的时空距离时,其中一个量子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另一个量子竟然同时改变了运动方向。 “量子纠缠”这一现象打破了相对论的基本规则——任何物质的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相距1光年远的两个量子,一个量子要把信息传递给另一个量子,即使以光来传递信息也需要1年的时间。 可是它们却同时改变了运动方向——似乎它们是一体的,两个量子的分离状态以及1光年远的时空距离,如同从不同的角度现场直播同一个对象的画面一样——仅仅是看起来不同罢了。 当时空的存在等同于时空的不存在时,时空就不再是绝对的,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我们看来,它们相距1光年远,可是对于这两个量子来说,不管是时间距离,还是空间距离,都是不存在的——时空还没有开始呢。 时空还没有开始,但我们却看到了无尽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 就在此时此刻,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自己,不正是由量子构成的吗? 就在此时此刻,宇宙中所有的一切,从本质上讲,不正是那“唯一的一点”吗? 那么这无数的众生,所经历的一切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这一切,其实是那“唯一的一点”自己的“梦”。 它梦见自己发生了大爆炸,然后迅速地膨胀,并演化为无数的宇宙空间,在每一个宇宙中演化出无数的星系,在无数的星系中演化出无数的星球, 在无数的星球上演化出无数的万事万物以及各类不同的生命。 它沉迷在自己的梦中。 梦中的事物不管有多么不同,但都没有真实的本质。 唯一的本质就是它的梦。 它的梦,唯一的本质,就是它的意识的幻化。 但或许它的梦已经做了太久,它有些累了。 但梦境太精彩,它的意识已经深深地沉迷在了梦里,无法醒来。 但在它意识的深处,它知道自己不是这梦境,这种意识深处对自己本来的真实认知开始发生作用,促进它开始从梦中醒来。 就像它是从简单的梦开始不断深入地沉迷一样,从梦中觉醒同样也有一个过程。 于是它所幻化的某个具体的“拥有”意识的生命,率先开始了觉悟的历程。 科学有科学的路,哲学有哲学的路,宗教有宗教的路。 科学的路,通过不断深入地观察,发现所有的一切竟然没有实质! 在科学所能发现的最小的物理运动单位——量子这里,“实在”与“虚无”的边界开始模糊了起来,原来认为的一切实在,来到量子这个层面,从一个角度看还是“实在”的“有形”的“粒子”,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成了“虚无”的“无形”的“波”了。“波”是什么?“波”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在物存在。 比如我们看水波时,“波”仅仅是一种“波动”的“相”,它的本体其实是水。 可是如果所有的水也还原到量子呢? 那么不仅仅表面的波动是一种波动的相,水波的本体——水这种相,也是更深层的一种波动的相。 而关键是,我们并不知道量子这种“波”,它的本体是什么。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设想一下呢? 量体的本体,既然可以表现为“粒子”和“波”,可不可以表现为“平静”呢? 当然,我们是观测不到这种“平静”的。 因为只要我们观测,我们的观测就打扰了这种“平静”,不同的观测方式,使“平静”被打扰后展现出不同的相,或者是“粒子”,或者是“波”。 对于量子表现出的“粒子”形象,已经无法再进一步去分解它。 这是因为,我们并不是直接看到了这个“粒子”——没有,我们没有看到量子的粒子形象,而是通过实验设备的设置间接地认识到量子的“粒子”特征——在屏幕上留下了具有粒子特征的光点,我们通过光点来推论量子是“粒子”。 同样的,对于量子表现出的“波”的形象,也无法进一步分解它。我们并不是直接看到了“波”——同样,我们也没有看到量子的波的形象,而是通过实验设备的设置间接地认识到量子的“波”的特征——在屏幕上留下来具有波的特征的光点,我们由此来推论量子是“波”。 可是量子究竟是什么状态,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因为只要我们去看——不管用什么方式,就会打扰它原来的状态。 而不同的的方式,看到的状态也是不同的——这正好证明了看是一种打扰,如果看不是一种打扰,那么不同的看的方式应该看到相同的样子。 那么我们所设想的“平静”其本体是什么呢? 如果我说,“平静”的本体就是“平静”,您会认同吗? 比如我们设想,所谓的“量子”有三种状态,一种是基态,即“平静”,一种是“粒子”,一种是“波”。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就是“粒子”所层层叠叠构成的世界,而且是因为我们去“看”,并且并某种方式看,才看到的世界; 现在,我们也知道了,如果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看,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无形的波。 这是粒子的世界,也是波动的世界。 那么如果我们不去看呢? 那么这就是一个“平静”的世界。 我们能不能做到不去看呢? “看”就是认知,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等,所有感受世界的方式,都是“看”。 如果我们不去看,会发生什么呢? 会发生很重要的一件事——从梦中醒来。 什么是对梦的沉迷? ——觉醒的力量远远小于继续感受的力量,无法阻断对梦的感受,然后不断继续地产生新的感受,无法停止下来,即是沉迷。 什么是从梦中觉醒? ——觉醒的力量大于继续感受的力量,阻断了对梦继续感受的惯性力量,感受停止,幻相消失,觉性回复了最初的清明,即是觉醒。 所以,只要我们继续去感受这个世界,并受控于这种感受,认为各种感受是真实的,就无法觉醒。 上面,我们说,我们使用一个比喻——这所有的一切是“唯一的一点”的梦。 那么这个比喻有多少的真实性呢? 这个需要你自己去验证。 而佛陀已经验证了——这个比喻几乎就等同于最根本的真实。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什么是“有为法”?一切执着于“体验与感受”为“真实”的“看”均为“有为”,所“看”到的一切,皆是“有为法”。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当你安住于自心,而不再去“看”外面的一切,让心灵深深地静寂下来,当这种静寂到达某一个深度的时候,在某一个瞬间,突然,真相呈现了! 真相,并没有具体的相,但那就是心回到了“平静的本体”时的样子。 心突然感悟到,原来它所见的一切,不过是自心投射的幻影。 不管是量子的“粒子态”,还是“波动态”都是心灵能量波动所产生的“相”,当心灵静寂下来,一切归于最初的平静,世界和身心的真相就会自动展现出来。 这是否只是我们的主观臆想呢?让我们再次回到量子这里来,从理论逻辑的角度再来看一下。 为什么“看”会打扰到“量子”呢? 量子,是一种能量存在,“看”如果能打扰到量子,那么“看”必然也是一种能量的存在。 如果“看”对于能量来说是一种“虚无”,就无法打扰到它。 如果“看”是一种能量的话,那么这种能量来自于那里呢? 答案非常明显——来自于我们的心。 如果心是一种能量场,量子也是一种能量场,那么它们就在能量和能量场这个层面统一了起来。心作为更加精微的能量,对同样为能量的量子发生能量干扰作用,从而使量子表现出不同的干扰后的状态,于是我们或者看到了“粒子”,或者看到了“波”——或许这就是量子波粒二象性背后的真相! 如果站在“唯一的一点”的角度,心所看到的量子,就是“唯一的一点”看到了“唯一的一点”,心所看到的量子,就是心自己,或者说是心看到了心自己幻化出的量子的形象。 心用某种方式看自己,就看到了一个“粒子”——一个个体形象。 心用另一种方式看自己,就看到了“波”——一个“整体”形象。 如果心安住于自己,而不去看自己的话,个体或整体的形象就都不会展现出来,心只是保持这自己的原本状态——平静。 我们找不到“量子粒子状态”的本体,也找不到“量子波状态”的本体,同样也找不到“量子平静状态”的本体。 那么我们能找到“心”的本体吗? “心”有无数的状态,不同的“心”所看到了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但不管如何,从本质上看,都是“唯一的一点”看到了“唯一的一点”自己而已。 那“唯一的一点”不能用“实在”或“虚无”去定义它,所有科学定理在哪里也将失去意义,因为连时空都并存在,何论依时空而存在的其他事物? 那“唯一的一点”,说其是主观,也是它自己,说其是客观,还是它自己。 对于“唯一的一点”来说,“主观消失之后客观世界是否还存在”这类的问法本来就是错误的。主观与客观本是一体,无法分离。 说它是物质,也是它自己,说它是心灵,也是它自己。 对于“唯一的一点“来说,“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这类的问法同样也是错误的。物质与精神同样也是一体,无法分离。 从它所幻化的每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每一个生命,也同样是它自己。 对于“唯一的一点”来说,你、我、他,这种个体化的分别从来就不曾真实地存在。 从它所幻化的每一个微尘而言,每一个微尘,也同样是它自己。 对于“唯一的一点”来说,无尽的宇宙、星系、星球、天空、大地、海洋,所有不同类别的物质,其实在本质上皆没有任何区别,并且就是它自己本身。 除了它自己,没有什么其它的存在。 我们,正生活在它的梦中。 从梦中醒来,梦幻消失,它就醒了——或者说,我们就醒了。 但奇妙的是,佛陀醒了,为什么我们还没有醒? 我们为什么还在梦中? 甚至佛陀觉醒的消息以及佛陀对于如何觉醒的教导,都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梦里,为什么我们还没有醒来? 除非我们真的醒来,否则在这梦中,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不过是梦的场景罢了。 就在此时此刻,您所看到的这些文字,您对自己的认识,您对世界的认识,以及您对明空如月的认识,以及明空如月对这一切的认识,都同样如梦如幻。 除非我们愿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收回到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内心深处那深深的寂静,直到那寂静淹没了天,淹没了地,淹没了身心内外所有的一切,然后您就在那深深地寂静中清醒地用自己的心观照自己心灵的虚空,观照自己心灵的寂静,观照自己的观照.......而后,在酝酿到一个临界点之后,你就会蓦然发现,原来.....佛陀所言,真实不虚。 沉迷在梦中的人们啊,包括正在打字的这个所谓的我,快点醒来吧! 透视现象界 凡是可以去感知的对象,最终皆呈现为现象。 人们通常把现象的[呈现]视为现象的[存在]。 甚至更进一步,把现象的[呈现]视为现象的[客观独立的真实存在]。 但只要人们愿意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客观独立的真实存在],其实只是一种错觉。 因为真实的情况是,所有的现象,既没有真正的[独立],也没有真正的[客观]。 不管是什么现象,包括宇宙中的现象,地球上自然界的现象,有生命的现象,无生命的现象,身体外的现象,身体内的现象,以及发生在内心的各种念头、情绪、情感、感受、思想等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不断地变化,而在这种变化中,找不到一个不变化的本体。而每一个变化,都是在内部和外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新的变化产生,旧的变化消灭。即使是变化非常缓慢的现象,也对外界的条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事物就会随之变化。 因此,现象,不具备[独立]存在的性质。 而在更深的层面,人们对于[现象]的认识,更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性。 没有[主观]去认识[现象],就无法定义[现象]。 如果来到所有现象的微观层面,如果没有[主观],[现象]就等同于虚无。 比如,在量子层面,没有[主观]的介入,就无法定义[量子]到底是什么,而[主观]介入角度的不同,使得[量子]表现出的[现象]完全不同。 [量子]既可以表现为[粒子现象],也可以表现为[波动现象],在这里,[实有]和[虚无]仅仅是量子在[主观]不同介入方式下所表现出的[现象],而对于这两种现象的背后,那个表现出这两种现象的量子的本体,则无法定义。 因为这里,已经来到了逻辑思维的极限。 [有]和[无],[存在]和[不存在],在量子层面,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融合统一的。 这个时候,再去追问[量子]的性质到底是[实有]还是[虚无]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为[量子]是[实有]还是[虚无],取决于你自己。 当你盯着它看,它就是[实有],当你不再盯着它看,它就化为了[虚无]。 这个[实有]更像是意识的焦点在能量世界的一个展现,而[虚无]则是意识处于非焦点状态时的展现。 [量子]世界的本体,与[意识]世界的本体,在这里,相互融合了起来。 或者说,[量子世界],其实是[意识世界]的一个倒影。 也或者说,只有[一个]无法以具体概念名之的世界,[意识]就是[能量],[能量]就是[意识]。 [意识]的变化,即是[能量]的变化,同时这[能量]的变化,又映现在[意识]之中。 换句话说,是[意识自身的变化,映现在了意识之中]。 所以,在这里,没有[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客观]其实是[主观]的变化映现在[主观]之中的影子。 当我们真切地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所有一切的现象,都仅仅是现象,只有显现而无本质。 而对于产生这一切现象的那个本源,则无法以现象界中的任何语言概念去描述祂。 祂是超越的。 时间和空间,也是倒影在祂之中的一种现象。 祂,不在时空之中。时空,却产生于祂之内。 时空,以及一切发生在时空之内的现象,看似纷繁复杂,实际上却无比简单,简单到几乎等同于虚无。 如果你不喜欢[虚无]这个词,那我们就换个说法—— 时空,以及一切发生在时空之内的现象,皆如梦如幻。 世界如何,一切因[你]而定。 [你]即是[祂],[祂]即是[你]。 这无法以语言去描述的、超越一切现象的[祂],就是我们最终需要认知并体证的[真实的自己]。 回到当下 自觉地觉知身体和心灵的变化,是回到当下的一种方式。 每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似乎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但这种知道却又是很模糊的。 觉知,是将这种知道清晰化,强化“知者”的感受,你虽然同时是一个“做者”和一个“知者”,但通常的情况下,人们会沉浸在“做者”中,而“知者”是很模糊的。 “做者”和“知者”虽然都是你,并不是其他人,但当你做事的时候,你更像是一个“做者”,而非一个“知者”。 当“做者”占据主要地位的时候,这时的你不能被称为一个“知者”。 成为“知者”,就是要让“知者”占据主导地位,而让“做者”从属于“知者”。 这个时候,你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清晰地知道,自己身体的觉受,你清晰地知道,自己情绪的变化。 当你清晰地知道,你才能成为自己的主导。 清晰地知道,还意味着,除了当下,一切非真。 而当下,则不能用真或假或任何概念词语去描述。 当你描述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对当下的觉知,你已经离开了当下。 放弃描述。 不要尝试去描述。 当你不在描述,而觉知于当下的时候,才能把握住真实——唯一的真实。 当人们失去对当下的觉知,则不是沉湎于过去,就是梦想于未来。 过去已经过去,且永远不会回来。 未来尚未到来,且永远不会到来。 到来的,发生的,只有当下。 “做者”,可以属于过去,也可以属于未来。 “知者”,只属于当下。 “知者”所知的,不是知识,因为所有的知识都属于过去,“知者”所知的,也不是目标,因为所有的目标都属于未来。 “知者”所知的,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 “知者”所知的,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发生在“知者”之“内”。 “知者”所知的,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无法达到“知者”自身。 “知者”所知的,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每一刻都在变化,每一刻都是新的。 “知者”所知的,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唯“知者”不变。 “知者”所知的,是“知者”虽然知道当下这一刻发生的一切,但却无法找到“知者”的所在。 “知者”所知的,是“知者”在当下这一刻不仅找不到所在,而且“知者”除了仅仅知道“知者”是当下这一刻发生的一切变化的“知者”外,不知道“知者”到底是谁? 当“知者”仅仅觉知于当下而不去思考“知者”是谁时,“知者”才成其为“知者”。 当“知者”去思考“知者”是谁时,“知者”就已经不再是“知者”,因为,这一刻不仅失去了对当下的觉知,而且无论怎样思考也无法获得满意的答案,在这两个方面,“知者”都已经成了“不知者”。 回到当下。这是唯一的真实。 在唯一的真实里,生命才是真实的。 除此以外都会导致错过。 当你没有在觉知,其实你是生活在梦里。 或者说,与生活在梦里没有本质区别。 因为,你错过了唯一的真实。 你无法在当下之外找到真实。 你可以找到回忆,可以找到梦想,可以找到所有虚幻的一切,但找不到真实。 当你找到虚幻,你就是在梦中,在虚幻中,在轮回中。 在虚幻中,没有什么是真实的。连你也不是真实的。 当你做梦的时候,你的梦中有一个你,有其他人,有动物,有物质世界,但其实这些都不是真实的。 即使是梦中的你,也是一个幻影。 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梦,你就会醒来。 当你“知道”了“当下”这一刻你是在做梦,你就成为了“知者”,你就会从梦中醒来。 同样的,当你“知道”了只有当下这一刻是真实的,并且融入每一个当下,觉知于每一个当下,你就成为了一个“知者”。 当生命中任何一个当下均不会被错过,当“知者”贯穿于生命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知者”就成了“觉者”。 “觉者”是一个不会再错过的生命,“觉者”是一个不会离开当下的生命,“觉者”是一个不会再被虚幻迷惑的生命。 在觉者的生命中,只有当下。 而当下就是永恒。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知者”,乃至于“觉者”,并不是一项成就,他就是你,真实的你。 回到真实的你,回到当下。 无我:最美的生命乐章 所谓的“我”——这种自我认知的心理倒底是什么? 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的思索之后,终于可以确认,“我”其实只是一个“妄念”,所谓的独一无二的“我”其实真的是不存在的。 有一个电脑游戏中的故事,让我思考了很久。 角色c(男)在一个场景中遇到了一个幽魂b(女)变化成的厉鬼,该厉鬼要向c报仇。c不知道与b有什么恩怨,于是厉鬼讲述了c的前生作为a(男)时与b之间的故事。 c的前生作为a时,为了报年幼时父母被杀之仇,来到了b的家,b的父母曾经杀了a的父母。a为了报仇,在长大后来到了b家,并娶了b为妻。 结婚几年后,a终于找到机会杀了b的父母还有b本人。但b深爱着a,所以不理解a为什么这么做。被a杀了之后,b由爱生恨,不愿去投胎,只想找a报仇,并因为仇恨深重而化成了厉鬼。a后来被其他的江湖人士所杀。 a死后投胎出生为c,前生的a是一个杀手,从小练武就为了复仇。而c则出生在一个诗书之家,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书生,并且皈依了佛门,是一个佛门俗家弟子。 c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前生的事。c的身体、名字、性格、脾气与前生的a都完全不同。 对于c来说,a完全是另外一个不相干的人。 但b认为,c就是她要找的a。 作为电脑游戏,c和他的同伴们一起打败了b(b是电脑游戏中的一个boss角色)。然后c为b念经超度,终于化解了b心中的怨恨,b的形象也从一个厉鬼变为一个柔弱女子。c也说服了b重新去投胎,并念经助其投生。 虽然是一个电脑游戏,但却让我思考了很久,对生命真相的思考。 假定轮回是不存在的,那么所谓的“我”只是一个暂时的存在。如果是暂时的存在,存在时间的长短则并不会有实质的不同。 一个肥皂泡的生起和破灭,一颗流星的生起和破灭,一个细胞的生起和破灭,一个生命体的生起和破灭,性质其实是相同的。 肥皂泡在存在时的确是存在的,但它并没有一个“我”,流星在划过天空时也是存在的,但流星也没有一个“我”。一个细胞在生存期间是存在的,但它也没有一个“我”,如果它有一个“我”的想法,这个想法也是十分可笑的。 一个生命体在生存期间也是存在的,但就像肥皂泡、流星、细胞一样,其实它也并没有一个“我”,如果它有一个“我”的想法,就和细胞一样,这个想法也是十分可笑的。 假定轮回是存在的。如游戏中的故事,c是a吗?c只是c,而不是a。在a的存在过程中,是没有一个“我”的,在c的存在过程中,也是没有一个“我”的。从a到c的转变的过程中,同样也没有一个所谓的“我”贯穿其中。 不管你去定义哪一个是“我”,都会出现矛盾。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a,就不会有c。 c不能够没有来源。万物皆有来源。 即使是肥皂泡,它也有来源。 即使是流星,它也有来源。 但也不能等同于来源。不能说肥皂、水或是吹出肥皂泡的人或者风,任何一者是肥皂泡。他们加起来也不是肥皂泡。肥皂泡在这些相关因素和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诞生和存续,并在条件不再满足时破灭。 如果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所谓的“肥皂泡”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存在过,它只是人们对一种现象的“命名”,一切都是不同的因缘现象在生生灭灭,一切都是这生生灭灭现象中的一个片段影像,想抓住其任何实质都是徒劳的。 你不可能抓住肥皂泡。 你不可能抓住流星。 你不可能留住任何一个细胞。 你也不可能留住任何一个生命。 如果你看到了一个现象的生起,你必定会看到这个现象的湮灭。 现象湮灭后,将再也不会回来,如同它从来没有存在过。 它存在过的证据只能凭着你的记忆才能确认。 而所有的记忆终究都会被遗忘。 记忆同样是一种现象,它会生起,也会湮灭。 当记忆湮灭的时候,将再也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那曾经存在过的现象。 如果是一个肥皂泡,也许过不了几分钟,你就已经忘记了。 生命是一条河流,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有的时候他表现为小溪,有的时候表现为大河,有的时候表现为涓涓细流,有的时候表现为悬崖飞瀑。 你不能说,这小溪就是那瀑布,但也不能说他们全无关系。 没有那成千上万条小溪,就没有这瀑布,也没有这大河。 在这形态万千的长河里,没有一个所谓的“我”,但也离不开一个形态万千但本质相同的“水”。 水是无我的。 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态。 水一切随缘。 水可以变成任何颜色的水,也可以变成任何味道的水,也可以变成任何形态的水。 它可以是固体的冰,也可以是气态的云。 天下所有的水,本质并无不同,而且他们总会回到大海,并重新从大海走向地球的各个角落。 你的身体里,50%以上都是水。而且究竟而言,连那些固体的部分其实也来自于水。 在你生命的最初,你仅仅是两滴水的相遇,然后诞生了你。 有一天,你的一切也终将重新化为水。 其实你就是水。所有的生命都是水。虽然生命之水的形态是那样的不同。 但本质没什么不同。 你所谓的“我”在哪里呢? “我”其实只存在于你的思想里。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存在的只有水。而天下的水,其实都是一样的。 从以上的思考中,我知道了所谓的“我”其实并不存在。 当我仔细地对照自己的一切去寻找和验证,也的确找不到一个所谓的“我”。 我的名字不是我,那只是一个代号。 我的身体不是我,那只是一堆细胞。 我的思想不是我,思想总是在变化,睡觉的时候经常没有思想存在。 我的情感不是我,情感总是无常,睡觉的时候也经常处于情感缺失状态。 我在这一切可见、可思的对象中都找不到“我”。 我的心呢? 虽然我说我的心,可是我也找不到我的心在何处。 但却不能说,我没有心。 可是睡觉的时候,我也会忘记一切,忘记自己的身体,忘记自己的心。 但如果没有心,我就无法写下这些文字。 如果没有心,你也无法读出这些文字。 生命中发生的一切,如果没有心,就不可能发生。 没有心,生命就会死去。 有了心,生命才会重生。 心明明存在,但又找不到它的所在。 心比水更加地空灵,不仅舍弃了颜色和味道,而且连形体也全然舍弃了。 没有水,你活不了。 没有心,你更活不了。 你来自于水,更深的,其实你来自于心。 你就是水,更深的,其实你就是心。 心没有颜色,但可以看见七彩的颜色。 心没有味道,但可以品出千百种味道。 心没有形体,但可以进入亿万种形体,并成为那形体的主宰。 心找不到它的所在,其实是因为它无所不在。 即使是水,你也不能指出水的唯一所在。 而心的无所不在,已经超越了头脑的理解。 心看似在你的身体之内,但其实是你的身体在心之内。 一切都发生在你的心之内。 否则你将无法知道它。 一切都是发生在你的心之内的现象。 包括你一直紧紧抓在手里的那个所谓的“我”。 包括你为这个“我”所定义的一切。 只有你的心是真实的存在。 其它的,都是发生在你的心中的现象。 你的一生,不过是映现在你的心中的一场电影。 你的每一生,都是如此。 但你把电影里的那个带有生命迹象的影子当成了自己。 每一生,你把不同的影子当成自己。 你应该明白,那些只是影子,而不是你。 而对于心,却又没有什么可说的。 就像是水,天下的水没有什么不同。 所有生命的心,更没有什么不同。 天下的水是一体的。 所有生命的心,也是一体的。 天下的水,没有真实的你我分别。 所有生命的心,也没有真实的你我分别。 所以,能说什么呢? 你生活在“心”之内,而不是“心”生活在你之内。 “你”或者“我”,都生活在“心”之内。 在心的层面,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当我说我时,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达上的方便和习惯,而没有其实质。 我写这些文字,是自言自语,你看这些文字,同样也是自看自心。 但就像是花儿,玫瑰有玫瑰的美,荷花有荷花的美,那是花儿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 你可以有你的精彩,我也可以有我的精彩,我们也可以共同来彰显这妙明真心的神奇。 这是最精彩、美妙、神奇的生命乐章,在变幻无尽的旋律中,随着曼妙的心灵舞步而欢声歌唱,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彼此,没有你我,没有忧愁,没有恐惧,没有衰老,没有死亡,没有间断,没有来去...... 2015/1/14 心的相续 心的相续 ——勘破命运的迷雾 心的相续有两种,一种是意识心的相续,即念的相续,一种是本元心的相续,即真心的相续。 所谓轮回,即是意识心的相续。 所谓涅盘,即是本元心的相续。 意识心,即是念头。人们的念头像流水一样,不断地发生变化,也像是快速播放的幻灯片,构成了看似连续的影像。人们执着这影像为真实,从而被影像所影响,并根据影像来选择和应对,不断产生新的念头和行为。 生命的过程其实是念头相续构成的一部超长版的影片,只是“摄像者”、“放映者”、“观看者”以及“领衔主演”的四种角色,融合成了一体。 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并未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其实同时担当了这四种角色。 未能清晰认识的原因,则是入戏太深,而没能够让“观看者”这一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 举个例子。 一个农产品集团公司总部派到农村产业基地进行历练的管理人员,他本来的任务是将基地的状况搞清楚,获得基地管理的经验、认识,并进行总结,供公司总部出台基地政策进行参考,同时也提升自己的基层管理能力。 但是这个管理人员到了基地之后,发现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爱上了当地的优美环境,爱上了当地的美食,更爱上了当地的姑娘,并且与姑娘结了婚生了孩子。“考察”、“总结”、“管理”等等总部交给的任务刚开始还记得,后来就渐渐淡忘了。他完全成了当地群众的一份子,凭借当初从集团总部下来的优势,他成了基地的“土皇帝”,并且当得不亦乐乎。“土皇帝”当久了,发现比在集团总部强多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土皇帝”一手遮天,想干啥就干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且靠着当“土皇帝”的便利捞到了不少的好处,欲望越来越多,胆子越来越大,贪污受贿的金额也越来越高。 至此,他已经完全完成了从一个集团总部重点培养对象到一个贪污受贿分子的退化。 好运总有到头的时候,由于贪污受贿过甚,激起民愤被匿名举报,经查处后锒铛入狱。 在狱中又煎熬了十几年,出狱时已垂垂老矣。 出狱后才发现老婆早就跟别人跑了,儿子在外地打工,也不认他。 家里人去房空,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被老婆拿走了,只剩一些铺盖和他自己当初从城里带过来的一只旧皮箱,皮箱里稍微有点价值的东西也被翻走了。在一箱杂物中稍显完好但也已经破旧的是一本他年轻时的日记。他翻开了日记,看到了那一篇篇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文字,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那时,到基地来之前,他甚至有一个非常宏伟的人生规划..... 到底是谁葬送了他的一生呢?除了他自己,难道还有别人吗? 或许更多人的一生并没有这样的“荒诞”,但是又有多少人老了或者临死的时候是无怨无悔的呢? 在上述这个故事中,他既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演,也是摄像者,也是放映者,也是观看者。但只有到故事的结局,他才真正成为了故事的观看者,只是已经太晚了点,至少对于这一辈子是这样。 如果他从一开始,能一直保持“观看者”的角色,让这个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他就会时时生起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警觉,时时记得自己的真正身份。只要这位“观看者”时时在场,就不可能发生上面这样对他来说这么“残酷”的故事。 对于他,这一堂人生的课是不及格的,想要过关,只能等待下一次人生的机会。 因此对于人类生命来说,战胜自己的欲望,不要随顺自己的欲望,时时刻刻谨言慎行,从而完成对欲望的超越,获得心灵的宁静,是每一个人类生命的必修课程。 对于人类的心灵而言,有两种相续。不同的相续构成了不同的命运。上面的故事就是“意识心——欲望心”相续的故事。 当忘记了“观看者”存在的时候,心的相续就完全变成了欲望的相续。不管这种欲望是善的还是恶的,是高尚的还是卑劣的,生命就会成为欲望的相续。人总会在欲望里获得短暂的满足,继而不断地追逐欲望,而欲望的深渊是没有尽头的。当人不断追逐欲望而放弃了任何的反省的时候,就成了欲望魔掌中的玩物。从此被欲望所主宰,没有真正的自由。这里有的只是欲望的自由意志,而没有心灵的自由的意志。在欲望的主宰下,心灵是没有丝毫自由可言的。 心灵只有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才会有真正的快乐。而自由的心灵是宁静的心灵。只有当心灵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时,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而心灵的安宁,才是快乐幸福的根本所在。 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心灵的能量被不断地消耗,欲望的满足给人类带来的快乐其实是欲望对心灵的一种麻醉。 心灵的能量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被消耗,使人类陷入痛苦的深渊,欲望的满足不过是对心灵能量被消耗掉的“补偿”,但这种补偿并不能够真实地提升心灵能量,所以仅仅是心灵痛苦的暂时停止。欲望的快乐仅仅是感官的快乐和浅表的心理愉快,它掩盖了心灵的痛苦。所以本质上,感官和心理的快乐是一种麻醉作用。 但是生命的真相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是因为人类的感官优于其他物种,而是由于人类拥有异常强大的心灵。而感官反而是次要的,相比于某些动物,人类的感官非常地低能。 所以,如果心灵没有获得快乐,人终究是痛苦的。人不可能长期满足于做一个动物,因为人所拥有的心灵有它所特有的精神需求。饥渴的灵魂比饥渴的感官更加痛苦。感官的痛苦停留在感官那里,情绪的痛苦停留在情绪那里,而灵魂的痛苦却渗透进每一个细胞,深入骨髓。 如果心灵的能量被消耗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它将在下一个生命周期里无法继续人类的生命形态,这就像一个乞丐无法进入到守卫森严的皇宫里一样。低能量状态的心灵只能投生到低能量的物种之中。但心灵却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它对曾经达到过的能量状态保持了一种深刻的记忆。而这,将会加深灵魂的痛苦。 比如说,一只宠物狗,被主人宠爱惯了,因为一场变故主人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只宠物狗不得不去流浪。对于一般的流浪狗而言,流浪虽然很苦,但也是可以忍受的,偶尔找到一根骨头也会高兴好几天。但对于宠物狗而言,流浪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痛苦的。别的流浪狗争抢的食物,对它来说毫无滋味。被其它狗欺负时更没有人或狗来保护它。最难以让忍受的事,曾经拥有的主人对它的百般呵护,像对待小宝贝一样的对它的宠爱,如今再也感受不到了,到处都是刺骨的寒冷和其它流浪狗凶狠的威胁。最后,它默默地回到了主人曾经的房子前,静静地趴在那里,毫无进食的欲望,最后在耗尽生命的力量后走完了作为宠物狗的一生。 选择死亡,对这只宠物狗而言,比选择继续痛苦地活着,是更好地选择。 所以对于生命能量被消耗到一定程度而转生更低能量态物种的生命而言,比原先那种低能量生命物种更加痛苦。 如果一个天界的生命堕落到了人道,甚至是动物道、地狱道,那种痛苦将是无法形容的。 所以,如果你曾经成为过一个人,则代表着至少你在下一生还要能够维持作为人类的最低生命能量状态要求,否则与人间是无缘的。 而“欲望心的相续”将会把生命抛入欲望的深渊、痛苦的深渊、绝望的深渊。 与追逐欲望相反的生命状态是心灵的宁静,即放弃对欲望的追逐,注重心灵能量的提升。这就是“本元心的相续”。 心灵能量的提升,并不需要去做什么事情来提升。 相反,只要放弃了对欲望的追逐,让心灵归于宁静,则心灵能量的提升是自然而然的。 宇宙中充满了无穷的能量,越是纯净的高能量状态的能量,就却是宁静的。 追逐欲望,等于是关闭了摄取能量的心门,同时不断消耗自身的能量。 停止对欲望的追逐,让心灵归于宁静,就等于停止了自身能量的消耗,同时又打开了摄取宇宙能量的心门。 当心灵宁静的时候,宇宙能量会源源不断地注入人类的心灵。 而这将进一步强化心灵的宁静。 心灵宁静程度的提升则打开了更深层次的更高级能量的摄取之门。 由此形成了心灵能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所谓“本元心的相续”,就是保持心灵的空静状态,让这种状态相续不断。 在这种状态下生活,并不妨碍念头的生起和来来去去。 本元心的相续状态下,心灵的空静是基本状态,念头的来去是在心灵空静基础上的发生的。心灵是宁静的天空,念头是飘过的云彩。云彩的聚散影响不了天空本身。就算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乌云之上,天空仍然是蔚蓝的,阳光仍然是明媚的,而下方的乌云总是要散去的,雨后的天空因多了彩虹的装饰而更加美丽。 本元心的宁静和空阔就像是深远无际的天空,本原心的智慧就像是天空里的阳光。宁静空阔的天空可以包容一切,智慧的阳光则可以驱散所有的黑暗和乌云。 对于天空而言,万物影响不了天空的宁静,对于阳光而言,黑暗和乌云根本不值一提。 人类心灵的宁静与空阔更胜于天空,人类心灵的智慧更胜于阳光。这是每一个人本有的至高无上的宝藏。 发现它,认知它,融入它,成为它,就是人生的最高使命! 本元心——是每一个生命衍化成长最终极的依归。 意识心的相续,根据能量高低等级的不同,总体上被分为六大类别,即常说的“六道轮回”。 本元心的相续,则超越了六道轮回,而成为实现了终极自由的生命。 意识心与本元心,虽然差别如此之大,但却是同一本体。意识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本元心担当主宰的状况下,意识心就成了发挥本元心威力的得力助手。本元心运筹帷幄于内,意识心决胜千里于外,各得其所。 已经了悟本元心的生命,如欲帮助仍在欲望中挣扎的生命,则需要借助意识心的作用,与其它的生命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其走上正确的生命扬升之路。 除了这两种相续之外,尚有大量的生命徘徊于这两种相续之间。追求心灵解脱的修道者大多处于这种状态。本元心的相续尚不够稳定,欲望念头的相续也会时时带来干扰,但修身者会努力降低念头的干扰,不断增强本元心相续的能力。 也有很多的生命,注重善念相续,并对恶念保持警觉。但如果没有了悟到本元心的空明状态才是自己的真心状态,则这种注重善念相续的方法很不究竟,对于提升心灵能量水平作用较小。 这是因为本元心的空明状态是超越善恶的,本元心的相续才是超越轮回的决定性力量。善念的相续最多只能获得天界的生命能量水平,却无法超越天道。 而且,善恶总是相对的,善念和恶念,本质上都是欲望之念。 就像是爱情,两个人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对于人类生命来说,已经是非常幸福快乐的了,但没有本元心的空明智慧作为基础的话,则这种幸福和快乐的状态是无法获得长久保证的。即使这一辈子很幸福,也难保证后续的新的生命周期里继续幸福。 最根本的,别离、疾病、衰老、死亡等,对于这样相爱的人来说,仍是绕不过去的生命难题。 所以,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致力于发现和认知属于自己的生命宝藏,让自己的心融入到本元心的智慧光明中。 拥有了本元心的无上智慧,并不妨碍你游戏红尘,甚至是游戏六道,当然前提是,你真的已经拥有了它,并成为了它,而不仅仅是知道了它或想象成为了它。 除了当下,一切非真 在学习因明学时,其中对于“现量”的认识非常有利于帮助修行者建立甚深的正知正见。 现量,即在当下这一刻你真实体验到的无错乱的显现。 对于生命来说,只有在当下这一刻所经验到的无错乱的显现才是真实的,除此之外,毫无真实。 这是非常敏锐的知见。 仔细思考一下,这种说法是非常正确的。 比如从这一刻向前的所有记忆,其实都已经成为了记忆,都不再是真实的,如果你留恋过往,既无法留住过往,也无法回到过往,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正在错过当下唯一的真实! 比如从这一刻向后的所有期望、愿景、理想、未来、计划等,其实都还只是想象,都不是真实的,如果你总是在憧憬未来,则既无法穿越到未来,也无法真正地实现那些憧憬,而且同样的,你正在错过当下唯一的真实。 比如你在思维不在你身边的人、事、物,则你既不能真实地感受到他们,也不能把你所思维的内容变成现实。而且同样的你也正在错过当下唯一的真实。 “现量”还有一个含义,即它是过去因缘的一个结果,同时也是未来所有因缘的一个起因。 只有这当下一刻是真实的,它已经包含了三世因果。 这一刻你是快乐的,则一定是从过去快乐之因发展而来;这一刻你是痛苦的,则一定是从过去痛苦之因发展而来;这一刻你是宁静的,则一定是从过去宁静之因发展而来。 如果现在你是痛苦的,而希望转变为快乐的,那么就在这个当下来转变。你既无法转变过去,也无法转变未来。你的所有转变只能发生在当下。 事实上,除了当下,你其实从未生活在过去或生活在未来。 仔细地思考一下,难道不是如此吗? 有谁的生活是能够真实地活在昨天或明天的呢? 所谓的昨天不过是对每个当下所发生事件的记忆,所谓明天不过是对每个当下发生事件的预期和想象。 而且,如果当下不能改变,则导致明天之果的因没有改变,你怎么能够期待明天之果是另外的结果呢? 把改变推迟到明天,则有过不完的明天。 针对“现量”仔细分析发现,所谓的当下这一刻的真实也是需要商讨的。这一刻的真实,在下一刻就成了记忆。也就是说,这一刻是真实的,但真实产生的同时也就消灭了。在相续的当下之中新的真实不断地生起,旧的显现已经变成了虚假。 所以究其实际,真实是把握不住的,虽然被承许为真实,但这只是相对于过去未来更不真实而显得真实一些罢了。 虽然如此,但能够进行改变的却只有从当下这一刻开始,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真正意义所在。 “现量”的定义里,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但没有被“现量”所论及。 那就是谁是见到“现量”的主体呢? 在当下这一刻真实体验到的无错乱的显现,被视为现量,也被称为真实现量。 包括体验者当下实际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触到的事物。但不包括想到的。因为想到的事物不能真实地客观地显现出它的存在。 其实“现量”的真正深义,是指当下这一刻的“体验者”是真实的!如果“体验者”不存在、不真实的话,那么就根本不可能有真实的体验! 体验者的记忆是虚假的,因为不能现量显现故。 体验者的想象是虚假的,因为不能现量显现故。 体验者的当下体验是真实的,因为能够真实现量显现故。 正是在这真实的现量体验之中,证明了体验者的真实存在! 如果说你正在回忆,则不能证明你是真实的! 如果说你正在幻想,则同样不能证明你是真实的! 只有当你正在体验,且是无错乱的现量体验,才能证明你是真实的! 这样的推理有什么意义呢? 有很深的意义。 比如你在做梦。梦中有一个你,有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有你熟悉或不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发生着一些清晰或不清晰的事件。 用上面的推理即可知道,由于你在梦中见到的人和事是错乱的非现量的,所以梦中见到的人和事都是虚假的。同样的,由于是非现量的原因,梦中的你也是虚假的。 你在回忆,可能是你在做梦;你在幻想,也可能是你在做梦;你在做梦,这个梦不仅是梦,也可能是你梦中之梦;不管怎样,只要不是真实现量,你所见的内容就是虚假的,同时你也可能是虚假的。 只有当下现量无错乱的体验,才是真实的,并通过体验对象的真实证明了体验者的真实。 并且,只有在真实的现量体验下,真实的体验者才是“存在”的。 比如说你正在回忆过去。那么这一刻,你的生命中就出现了一个“空白”。假如你回忆过去用了5分钟时间。那么在这5分钟里,是缺少一个真实的现量体验者存在的。 如果用“现量”的逻辑描述这个场景,那就是,一个虚假的你在回忆虚假的过去,而由于缺乏真实的现量体验者,所以这段时间里既没有真实的体验者,也没有真实的体验对象,没有任何东西是真实的。 而如果每一个当下你都真实地存在,作为真实的现量体验者,那么体验者体验到的对象就是真实的。体验者一直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 由于当下是相续不断的当下,所以体验者也是相续不断当下存在的体验者。当下的相续不断超越了过去也超越了未来,体验者在相续不断当下存在的过程中也同样超越了过去超越了未来。 相续不断的当下这一刻是永恒的,无始无终。 体验者相续不断的当下存在也是永恒的,无生无灭。 除此之外,一切非真。 这就是因明学“现量”智慧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修行实践:在任何时候均要记得回到当下。 当你发现自己在回忆,就要用“现量”的智慧宝镜去照一下回忆,当下即可明白回忆的虚幻。 当你发现自己在幻想,就要用“现量”的智慧宝镜去照一下幻想,当下即可明白幻想的虚幻。 当你从噩梦中醒来,马上用“现量”的智慧宝镜去照一下梦境,当下即可明白梦境的虚幻。 当你在禅定中看到一些景象,马上用“现量”的智慧宝镜去照一下这些景象,当下即可明白这些景象的虚幻。 当你听到别人的侮辱,马上用“现量”的智慧宝镜去照一下这些侮辱,在你去照的那一个当下,别人的辱骂早已成为过去的记忆,所以并非当下的真实,这样即可明白别人辱骂景象的虚假。 在每时每刻回到当下,并善用“现量”智慧宝镜,将可以消除烦恼,回归心灵的宁静,享受当下的真实(安住在心灵的宁静里)。 慢慢地,你会发现——只有心灵的宁静才是能够恒久地安住于每一个当下的,其它的显现都是即生即灭的,想留也留不住的。这样宁静的心灵就会越来越宁静,越来越空灵,就像是无云的天空,而因缘事件的显现就像是天空里的云彩,来了又走了,聚了又散了,根本对宁静的天空没有任何影响。 这才是终极真实的现量!即心灵的宁静这一体验内容和体验主体是一体不分的,而又是在每一个当下真实无错乱地显现的,虽然别人不一定可见,但你自己可以确定无疑地自证自见——这就是真实的、本自具足的、明空无二的、无始无终的、不生不灭的、本自清净的、能显万法、能照万法、能生万法、能破万法的金刚心、本元心、真如心、妙明心——这就是我们生命最真实的本来面目。 认知世界的真相 有,可感知的,名为“有”; 无,不可感知的,名为“无”; 当事物从不可感知变为可感知时,名为“生”; 当事物从可感知变为不可感知时,名为“灭”; 感知的主体,名为“心”,亦名为“能知”; 感知的客体,名为“物”,亦名为“所知”; 而世界,就是“心”与“心”所感知的“物”的总和。 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就是他\/她所感知的对象的总和。 不同的人所感知到的世界并不相同,世界是什么样的,取决于感知世界的心。 除了心所感知到的世界,没有其他的世界,或者说,讨论心所感知到的世界之外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 在心可感知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有”,也没有绝对的“无”,一切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变化,即意味着,有些因素在“生”,有些因素在“灭”,有些因素在聚,有些因素在散。 在心所感知的世界里,没有永恒。 一切可被感知的事物,有生即有灭,有聚即有散。在生之后灭之前,似乎真实无伪地存在,在生之前灭之后,又了无痕迹,找不到任何一丝一毫的实质。 包括可被感知的人的身体、感受、思想、情绪、情感、意识等,均是如此。 既然在心所感知的范围内找不到永恒,那么作为感知主体的“心”呢? “心”是什么? 心是感知的主体。 心,从何而来? 如果说心是主体,就不能问心从何而来。 首先,心作为感知的主体,一定不是其所感知的任何一种客体对象。 如果心是其感知的某种客体对象,心就不再是主体。 或者说,如果心是客体对象,那么世界就是客体对象对客体对象自身的认知,这等同于说,世界是主体对主体自身的认知。当主客一体时,主客之分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世界是自身对自身的认知,则意味着,你感知到的所有一切,其实都只是你自己。 如果心不是客体对象,那么也不可能来自于客体对象。 心是主体,代表它没有来去。 心所感知到的世界时刻在变化,有“有”、“无”,有“生”、“灭”,有“来”、“去”,有“聚”、“散”,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作为主体,心的本体却没有变化,不能说感受这一切的主体,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什么不同。 但如果去寻找心的本体,却寻找不到。 作为感知一切的心,没有实体,没有方所,没有大小,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但其实也无须寻找,因为可感知一切的心,从未离开过你。 更准确地说,可感知一切的心,就是你自己。 作为感知主体的心,不能用任何概念来“定义”。 只有客体才能被定义,被主体定义。 被定义的对象永远是受限的,只在被定义的范围内存在意义。 主体是超越客体的,主体不能被定义。 因此,对于作为主体的“心”,不能用“有”、“无”、“生”、“灭”、“真”、“假”、“来”、“去”等概念来定义它。 “有”、“无”、“生”、“灭”、“真”、“假”、“来”、“去”,是发生在“心”的感知范围内的事件,而非其自身。 对于“心”而言,这些都是不断变化着的现象,对于不同的现象,“心”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至于其本质,则并无不同,一切皆无实质,一切皆在变化,一切皆无定论。 而心作为主体,超越一切概念。 这就是你的本质——超越一切。 超越一切,意味着没有时间的分别,没有空间的分别,时间和空间,都是发生在心所感知到客体世界中,而主体,超越时间和空间,不能用定义客体的概念去定义主体。 如果主体“心”没有来去,那么“客体”是否有来去? 从根本上而言,心所感知到的现象有来有去,但因为其并无实质,所以客体同样也是无来无去的,有来去的是现象,无来去的是本质。 另外,“意识”作为特殊的客体,在现象上展现了心的运动轨迹。 前面说,心不是一种实体,而且无来无去,怎么会有运动呢? 的确,就本质上而言,心,既无大小,也无方所,既无边界,也无来去,但这样的话,“心”就无法感知到“自己”。 “心”无法认知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心无法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就会认为自己“不存在”。 但实际上心是“存在”的,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存在。 矛盾产生的根源就在这里。 灵明的心无法忍受自己的“不存在”。 虽然这“不存在”仅仅是因为无法感知到“存在”,而非实际上不存在。 但心却希望证实自己的存在。 当心能够证实自己的存在时,心才会安宁。 心希望证实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心产生认知作用的原动力。 当心感知到客观对象时,心同时也认知到了自己的存在。 客观对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借由着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证实了自己的存在。不管是外在的物质世界,还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都是心借由认知到自己存在的“证据”。 证据的有无其实无关事情的真相,但一旦需要进行“证实”,证据就变得至关重要,以至于事情的真相是否成立,需要由“证据“说了算。 心由此对客观对象产生了依赖性。 这依赖性,就是一切痛苦与烦恼的根源。 从本质上而言,没有任何客体对象是可以被依赖的,它们只是映在心灵镜子中的幻影。 所有的客体都是生灭变化的,没有例外。 但心却希望在这生灭变化中寻找永恒。 只要心还在向外追寻,痛苦就没有终点。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其实,心只需要回过头来认真地看一看自己,就可以终止这无休止的荒唐游戏。 当心回观自己,照见自身的永恒时,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对客体对象的依赖,心灵自证永恒,就无须再去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据”。由此心灵就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从此成为自由的心灵。 自证永恒而实现了终极自由的心灵,则能够站在世界之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众生原本是佛的真相——所有众生的心灵皆是空灵、明净、智慧而永恒的。 但不明自心真相的芸芸众生,却在心湖镜面的幻像里无休止地轮回。唤醒在幻象里轮回的心灵是已觉悟的心灵最希望做的事情。 而对于已觉悟的心灵,在见证了自己的真相之后,就可以自由地游戏于幻象红尘之中,随缘自在,自在随缘…… 色即是空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对应外面的世界即是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房屋田舍等物质对象,对应生命即是生命的有形身体。 色的本质涵义是“相”,即“显现”。 因此扩展开来,色,不仅可以包括外在的物质现象、自身的生理现象,还可以包括内在的心理现象。 色不异空,即是说“显现”的同时并没有离开“空性”。 色为什么显现的同时也是空性的呢? 空性,即空无自性,自性,即不依赖任何其他事物而独立不变的本性或实质,空无自性,即是说没有恒常不变的本性或实质。 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之中,都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在事物之中找不到一个永恒不变的核心本性和实质。 宏观上来看,每一种事物都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产生,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消灭,没有例外;微观上来看,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最小物理单位是量子,而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量子最终表现为波还是表现为粒子,依赖于观察对象所采取的观察手段,且量子可以相互转化。 到目前为止,从科学上尚未找到一种独立的永恒不变的物质粒子。 所有的物质粒子都在运动之中,都在相互交换能量,都在变化之中。在物质变化的无穷多的状态中,没有一种状态是可以静止下来然后保持不变的。物质表现出来的静止状态、稳定状态仅仅是在某一个层面的现象,在更深的层面,则处于高速变化之中。 物质的变化其实是能量的变化。 能量,没有其本体,但有其作用。 能量,本体“空”而现象“有”。 世界表面上是物质的运动,更深一层,是能量的运动。 生命行为同样表现为能量的运动。 在客观世界,物质运动遵循质能守恒定律。 物质和能量只能相互转化,而总量不变。 即物质不灭、能量不灭。 不灭的另一面就是不生,变化只是现象,实质上不生不灭。 对于生命而言,同样如此。 在生命能量运动中,“心能量”在其中占据主导作用。 生命现象,即是“心能量”运动所显现出来的表象。 心能量不仅是生命现象的主宰,同时也是客观世界能量运动现象的主宰。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对于具体的某个生命而言,客观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取决于该生命主体的心能量的能量水平。 对于同一对象,不同的生命主体所感受到的“客观真实”是不一样的,甚至完全不同。 比如水,对于人类来说它是水,而对于生活在水中的鱼来说,水就是它生活的空间。 所以,没有独立于“心能量”感知的“客观真实”,所有的“客观真实”都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的生命主体显现着不同的真实。 这揭示了一个真理——客观世界其实是主观“心能量”世界的“倒影”,是主观“心能量”世界的“自我投射”——这才是客观能量世界的“空性”本质。 那么主观“心能量”的本质是什么呢? 当客观能量世界回归其“倒影”的主体“心能量”,则世界就只剩下了“心能量”,不再有主客之分。 而人类发明的所有语言都是用来“描述”现象的,当现象散去,那个最真实的本质就显露了出来,虽然显露了出来,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因为没有一个可供描述的对象,它是生命主体自己,而非一个“对象”。 对于这个生命主体的本质,无法用概念直接去定义它。 所有的概念都有内涵和边界,而生命主体,没有可供观察的内涵和边界。 那么该怎么来描述它呢? 可以用间接的方法。 注意,间接的方法,就是说,语言说出的并不是它本身,而只是指向它的路标。 比如我们说,它不是有形的,所有有形的皆不是它。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你所想到的无形的,就是它。 但一切有形的以及无形的,皆不离于它的作用。 世界是心的倒影。 倒影不是心,但也离不开心,没有了心,哪有心的倒影。 色,即是“倒影”。 空,即是“心”。 色不异空——一切现象,皆无实质,其本质皆是空性(心性的幻化); 空不异色——心性的幻化展现为现象; 色即是空——一切现象,都是心的倒影。 空即是色——心的倒影,展现为一切现象。 “空性”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的概念,通过“空性”这个概念,达到了语言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层次——对于主客观世界终极真理的高度统一所做的描述而言。 空性的涵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客观世界之快速变化的本质:时刻处在快速变化之中,没有不变的本质,名为空性; 2、客观世界依赖主观世界的本质:对于不同层次的生命主体,客观世界表现出不同的样子,这种“倒影”般的特征,名为空性; 3、主观世界没有可以把握的实体,这种无形无相的本质,名为空性; 4、主观世界的各种心理现象亦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没有不变的本质,名为空性; 5、主观世界心理现象的变化同样离不开客观世界的影响,没有客观,主观就失去了目标,也失去了意义,主观世界心理现象同样缺乏不变的独立性,名为空性; 6、主客观世界皆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同名为空性。 需要注意的是,“空性”是我们所追寻的那个本质的一种“描述”,但并非那个本质本身,且这种描述仅仅表达了本质的某一个方面。 之所以这样表述,就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自己对生命和世界的错误认识——我们认为世界和生命自我是真实存在的,是实实在在的,是不会变化的——但这些只是我们的错觉罢了。 真实的情况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中,不管是生命主体还是其生活的客观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快速变化之中,想让其中的任何一个生命主体或客户事物维持不变,都是不可能的。 看到了生命与世界的真实,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获得“出离”幻相世界的“智慧”: 1、所有的概念都是假立的概念。当世界回归其“心的倒影”的本质,一切用于描述“世界”的概念,就成了对“心的倒影”的素描,素描是静态的,是刻板的,是简化的,是平面的,倒影是动态的,是变化的,是复杂的,是立体的,素描不仅不能视为倒影,更不能视为倒影的本体来源——心。 2、所有的真实都是相对的真实,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是心的倒影,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取决于生命主体的心,而心的世界更是变化莫测,没有固定不变的“真实”。 3、真相是离于现象的。世界是心的倒影,所有可见可感的现象皆是幻相。 4、真理是离于言说的。即使是“空性”,也仅仅是表述了真理的某一个方面。同时,真理又内在于每一个生命,需要靠每一个生命自己去感悟自己。或者说,真理就是生命的真相,就是生命自己,感悟真理,即是生命感悟生命自己。 5、保持这种“于幻相中而无迷惑的清醒”,就是破除一切幻相的智慧,包括生死。生死也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概念,也是心的倒影,也是一种幻相。 6、破除了一切幻相,就没有了痛苦和恐惧,就获得了生命的终极自由,自在而解脱——如佛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知,于生命与世界的幻相相续中自在地游戏,并随缘帮助更多的生命获得智慧和自由,就是最快乐的生命。 人与机器人 (一)机器人 它们是一堆电池,可充电的电池,它们看起来是一堆死物; 然后它们被放进了高级机器人中; 在它们被放进去之前,那些高级的机器人也只是一堆死物; 但是当这两种死物相遇并结合后,高级机器人“活”了; 它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图像、声音、气味、温度等; 它不仅能够看、听、读、写,还可以快速地运算,在瞬间处理大量的数据; 它可以高效地完成各种工作,包括制造新的可充电电池和新的机器人; 只是有一点,它们需要在电量低的时候及时充电; 不过,预置的程序已经让它们学会了如何充电,它们可以利用阳光、风以及在快速行动中充电; 它们甚至学会了如何制造核能量电池,一组核电池可以用上几千年; 然后它们可以一直“活”在这个世界上,零件坏了就换零件,电池报废了就再换组新的电池(分组更换)。 所有人类的日常工作基本都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包括种植、纺织、冶金、建筑等,甚至很多高难度作业。 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所有的体力劳动以及一般程序化的脑力劳动,都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 甚至,机器人可以按照程序来合成创造新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世界上将出现人类从来没见过的植物和动物。 更甚至,机器人可以按照基因程序来培育新的人种,生产新的人类。 (二)人 那么人类呢?人类将何去何从? 在机器可以取代人类的生产性工作的时候,人类的价值在哪里呢? 如果不谈及人类的心灵和基于心灵的创造力,那么人就必将被机器所取代。 心灵,是机器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东西,因为它不是知识,不是逻辑,不是程序,不是机器人可以理解的任何东西。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爱你时,机器人无法理解所谓的“爱”到底是什么。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恨你时,机器人无法理解所谓的“恨”到底是什么。 机器人同样无法理解的,为什么一个人在上一秒还是快乐的,下一秒突然就痛苦了起来,相反也是如此; 机器人无法理解,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恐惧,什么是自信,什么是自卑? 机器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人流着泪但其实他是欢喜的,为什么一个人放生大笑却是痛苦的; 机器人无法理解,所谓的生和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也许对于它们而言,不过就是装上电池和没装上电池的区别,但他们永远找不到给死去的人装上电池然后让他复活的方法; 机器人也无法理解,对于同一种食物,有的人说好吃,有的人说很难吃,他们听不懂人类到底以什么为标准; 机器人也无法理解,对于同一个女人,有的人说她很美,有的人说她很丑,有的人很爱她,有的人却很恨她; 为什么机器人无法理解呢? 因为这些都不在逻辑思维的范畴。 这些都是超越了逻辑的,是没有逻辑的。 人们昨天还在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今天却突然恶语相向反目成仇。 机器人无法理解这些,不管这机器人的大脑如何发达,就算计算速度比今天最快的计算机再快上万亿倍,也还是无法理解。 所以人的本质,并不是逻辑的理性,而是心灵的感性与灵性,这才是人与机器人的本质区别。 即使机器人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人类,它们依然无法理解人类; 而如果他们生产出的人类没有心灵,那么就没有必要生产人类,还不如生产机器人更好些。 但是假如没有了人类的心灵,一切的存在就会失去意义。 幸福和快乐是人类追求的意义,而机器人无法理解什么是幸福和快乐。 幸福和快乐唯有对于心灵,才有意义。 而机器人的存在,正是因为人类的存在才有意义,它们的存在是为了将人类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和一般性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解放出来的人类,应该更加集中于心灵奥秘的探索,直至获得全人类的心灵自由。 宗教、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精神文明领域,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整体的灵性水平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追寻人类心灵本质的生命将会越来越多,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生命的觉悟者。 人类在心灵觉悟的道路上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期。 这一天,或许我们有幸可以见到~ 世界的维度 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所能感知到的身心内外一切现象,一般而言,均是由[物质、能量、信息、时间、空间]这五个维度构成。而[意识感知]属于第六维度,[道]则相当于第七维度。 就研究[客观世界]而言,[物质、能量、信息、时间、空间],这五个维度基本已经全部含括。 人类之所以研究[客观世界],是为了认识进而利用[客观世界]。 在农业时代,人类认知的总体维度基本处于[物质]的层面; 在工业时代,人类认识的总体维度深入到了[能量]的层面; 在信息时代,人类认识的总体维度进一步深入到了[信息]的层面; 物质,代表[认识对象]是什么,即[物]的[质]如何?(定性研究) 能量,代表[认识对象]如何变化,即[能]的[量]如何?(定量研究) 信息,代表[认识对象]有什么样的意义,即[信]的[息]如何?(定义研究) 时间和空间,代表[认识对象]所处的“位置”,即其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如何?(定位研究) 随着认识维度的深化,人类正一步步接近最深层的真相。 物质如何表现,取决于能量如何变化,能量如何表现,取决于信息如何变化。 信息如何表现,取决于意识如何变化。 意识如何表现,取决其[与道合一]的层次和深度。 时间和空间,则是[变化]的[量度]。 时间为[变化][感知频率]的[量度],空间为[变化][感知范围]的[量度]。 意识不是直接改变了物质,而是改变了自己,意识改变,带来信息改变,信息改变带来能量改变,能量改变带来物质改变。 意识改变,所带来的信息改变、能量改变、物质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变化]的[量度]——[时空]。 能量改变了物质,物质即是能量运动的表面现象,也就是说,[物质]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只有现象而没有本质,其根本性质为空性; 信息改变了能量,能量即是信息运动的表面现象,也就是说,[能量]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只有现象而没有本质,其根本性质为空性; 意识改变了信息,信息即是意识变化的表面现象,也就是说,[信息]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只有现象而没有本质,其根本性质为空性; 意识的改变,在逐层影响信息、能量、物质改变的过程中,也会同步影响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这时,时间和空间就不再是绝对不变的客观存在,而受限于意识的内在平衡度,因此时间和空间也仅仅是意识变化的一种[量度],而没有其不变的本性,其根本性质同样为空性。 而对于[意识],目前人类的[科学研究]还远远不够,尚无法像物理、化学、信息学那样获得精深的认识。 但是信息科技的发展,将会逐步使[意识]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 人类所有的创新、创造,其根本均来源于[意识]。 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其根本亦来源于[意识]。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一切认识皆离不开[意识]的认知作用。 对于[意识]本身,大部分的科学家们却多以力求[客观]为由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这个任务被交给了[宗教]。 而宗教经过了几千年的制度化建设之后,宗教体系日益发达,而最核心的宗教精神——对意识真相的探索和修证却已经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甚至,宗教也成了一门新的学问,宗教史、宗教现象、宗教体验、宗教心理等等都成了[研究课题],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纷繁的宗教现象,而未能深入到宗教的深层本质。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研究人员仅仅把[宗教]当作一个[研究对象],很少去亲身实践,在成为真正的宗教精神践行者的同时去做研究。大多数研究人员抱定了一个主观认知前提,即宗教的全部内容,都是人类精神愚昧的产物,仅仅是一种寻找心灵依赖的精神心理现象,并不承认在宗教中存在着关于生命的更深层的人类尚未认知的秘密。 这样的话,宗教研究就仅仅是一种浅表的、知识性的研究。 而那些真正的宗教精神的践行者,又深受宗教体验所束缚,同时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只是注重于小范围的传教式的宗教核心精神传承以及宗教修炼,因此难以被广泛认知、认可。 同时具备虔诚的宗教信仰、精进的宗教实践、客观的研究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够汇通科学语言与宗教语言进行相互转化进行精准表达和阐述,且愿意这样去做以利益更广泛的人类这样的心愿和行为而不被各种质疑、反对、打击所干扰,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但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客观真实]地向人们阐述清楚,隐藏在各种宗教现象背后的那个真实的核心精华到底是什么,对于人们的生命和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人,其精神实践所达到的境界必须能够触及、达到、安住于[道]的境界,然后以人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有效地进行指示和表达,以期让能够接受的人们可以按照其指示和表达找到属于自己的[修道]之路。 [道]的秘密,隐藏在[意识]的深处,同时超越了浅表性的[意识活动],只有通过专注集中地[观照]自己的内心,才能不断地穿透重重现象,最终看见[道]的本来面目。 在那时,[观者]即是[所观],[所观]即是[观者],只有一体无分的状态存在,那种存在无法用任何分别概念所表达,却可以被证者自证。 也只有在这样的维度(即[道]的维度),才能彻底了悟[意识]的秘密。 期待更多人拨开宗教名相的外衣,发现所有生命本自具足的智慧宝藏,这宝藏,值得每一个人去寻找、去发现、去开发、去实践、去体证、去运用...... 感恩所有的一切 认知世界的两种模式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大体上而言,有两种心智模式。 一种是[我]和[世界],这也是大多数人所习惯的心智模式。 在这种认知模式里,全部世界分成两个部分,即[我]和[世界]。 这里的[我],是有明显边界的、个体化的[我],而[世界],是独立于[我]之外的[世界]。 这两部分在这种认知模式里是相互独立的,当然[我]可以建立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建立与[世界]中各种具体人、事、物的关系,然后以这种关系的深浅、好恶等来建立相应的理性选择或情感选择。 基本上99%的人都是以这样的心智模式来认知自己的全部世界的。 另一种是[心灵]和[反映在心灵中的世界],这是一种极少数人的心智认知模式。 在这种认知模式里,全部世界分成两个部分,即[心灵]和[反映在心灵中的世界]。 但严格的说,在这种认知模式的底层,其实世界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世界就是[心灵世界]。 打个比方,这种心智认知模式下的世界,相当于[镜子]和[反映在镜子中的世界],而在[镜子]之外没有任何存在。 这两种心智模式对于人们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前一种我们称之为[二元心智模式],所认知的世界为[二元世界],后一种我们称之为[一元心智模式],所认知的世界为[一元世界]。 在[二元世界]里,[我]和[世界]永远处在相互对立的矛盾关系之中,而[我]要获得幸福快乐,就要不断地在[世界]中扩展[我]所能掌控的[领地],[我]所掌控的[领地]越多,那么自由度就越高,幸福度也就越高。但由于这种认知中,本质上[我]永远是一个独立于[世界]的个体,而[我]与[世界]以及[世界]中其他人、事、物的关系永远处在变动之中,那么[我]就永远无法保证[我]的[未来],而这将带给[我]深深的[不安全感]。本质上而言,[我]是缺乏对[世界]的[信任]的,除非[世界]能为[我]所掌控。 在这种心智认知模式里,[我]永远都无法找到[永恒的幸福],这就是这种心智模式所造成的最悲惨的[黑暗牢笼]。 而在[一元世界]里,[我]和[世界]是没有界限的,而且有从属关系,[我]是[心灵],而[世界]从属于[心灵],这里的[从属]与[二元世界]中[我所掌控的][从属]于[我]有本质的区别。 这里的[从属]其实是说,[心灵]位于中心主体地位,而[世界]仅仅是[心灵运动]所展现的[映像],不仅从属于心灵,而且本质上只有[心灵]是真实的,[世界]仅仅是一种[幻象],即心灵的倒影。这时候,要获得自由的唯一要点,就是心灵要避免使自己沉迷于幻象之中。当心灵沉迷于幻象就会失去自由,当心灵清醒地认知到自己的真相,就会从幻象中解脱,从而获得绝对的自由。本质为[幻象]的[世界]如何展现,完全取决于[心灵]的智慧境界。这里的[心灵]并非仅指个体化的心灵,而是含括了所有个体化心灵的全息心灵。 对于习惯于以[二元世界]来认知一切的人们来说,[一元世界]的认知方式是比较陌生的,甚至在他们看来是疯狂的、可笑的、滑稽的、愚蠢的、不可理喻的。 对于习惯于以[一元世界]来认知一切的人们来说,[二元世界]的认知方式是[愚痴]的,这种方式将导致生命被困在无法突破的[牢狱]、[苦海]、[轮回]之中。 那么哪种才是正确的认知方式呢?答案取决于每个人自己。 没有人会选择自己认为错误的答案。 当然,每个人也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起100%的责任。 但对于某一类人,却经常徘徊在两者之间,比如比较在意心灵修行的人。 从我们来到人间的那一天起,由于我们周围的人绝大多数都秉持第一种心智模式,所以导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习惯了以第一种认知模式来看待一切。但这种认知模式会不断地带来压力和挫折感,因此在希望获得心灵自由的迫切需求下,我们可能会寻求各种解决之道。直到某一天接触到第二种心智认知模式的相关知识或相关人。 一开始或许我们很难理解,我们总是觉得这种新的认知模式太不可思议了。 有些人直接拒绝了继续深入去了解这种新的认知模式。 有些人则抱着开放的心态开始逐渐去深入了解。 当然也有一些人很快就以巨大的热情投入了其中。 对于人们不同的选择,我只能说,一切随缘就好。 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生命有权力去选择他所愿意选择的一切。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第二种认知模式的不同版本。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去发现第二种认知模式的秘密,而不必受限于任何一种宗教。 甚至你也可以去创造独属于你自己的心智认知模式。 都没有问题,一切都由您自己而定,祝您好运。 一个虚拟现实游戏的故事 一天,去一个游戏城,游戏城里有一个虚拟现实游戏机。 我过去问工作人员怎么玩,工作人员说你只要坐在专用座椅里,系上安全扣,然后戴上虚拟现实思维控制器就可以了。 我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坐进了专用座椅,工作人员帮我扣上了安全扣(包括两只手臂),然后帮我戴上了控制大脑思维的控制器。 在开启控制器之前,工作人员对我说:“你一定要记住,你所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接触到的以及想到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幻像,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不要害怕。” 我说:“好的,我会记住的。” 于是工作人员按下了控制器的按钮。 我连同座椅一起开始向前推进,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句:“着火了!”我看到座椅前方的屋顶、墙壁开始冒烟,然后开始燃烧,四周响起噼里啪啦的爆炸声,然后屋顶裂了,被烧的黑乎乎的横梁等东西掉开始掉落,我觉得四周一片浓烟,鼻腔很难受,总想咳嗽。座椅也开始大幅震动起来,并被推向浓烟和大火之中。 这时我在心中不断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但一切都太真实了,仅凭感觉根本无法分辨出这是虚假的。 我曾经在深圳体验过所谓的“5d”电影,虽然感觉很“真实”,但还可以分辨出这只是“5d”的效果,而不是真实,仍然可以把自己从5d影片中所营造的虚幻场景中分离出来。 但这次实在分辨不出来了,我只能在心里不断地默念: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 似乎这默念起了作用,座椅带着我快速向前冲去,穿过了浓烟、火焰以及纷飞的掉落物,然后突然好像一切都静了,我感觉自己好像坐在座椅上被送入了时空隧道。一切都很空灵,但四周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听不到、闻不出,座椅在还是不在也不是很清晰了。 我在想,我会不会像《盗梦空间》里的男主角一样,会掉进一片海里,然后会沉下去,被水呛着。 这样想着没多久,就感觉“嘭”地一下,掉进水里了,水非常凉,我仰面躺在水里,并开始下沉。我不断地用手拍水,我不会游泳,沉下去会被淹死的。我不断地拍打,但效果不好,我的头已经没到了水面之下,我紧闭嘴巴和呼吸,但很快就难以坚持,不由自主地开始灌水。水从嘴里、鼻子、耳朵灌入,胸腔很闷,我大声地呼救,很快就感觉到有人在抓住我的胳膊把我从水里拖了出来。 我十分狼狈,衣服也不知什么时候被脱掉了。我赤裸着身体,想找一个可以冲洗并能换衣服的地方。 我走进了一片公园的一角,那里看起来是一个露天的厕所,有几个人在小便。我走过去问哪里能冲澡并换衣服,他们说你走错了,这里不是冲澡换衣服的地方。我继续往前走,发现有几个女人,好像是女厕。我赶紧护住了下身,并转身往其他地方走。我想这可怎么办呢,光着身子到处走实在是很不像话。 出了公园,外面是一片繁华的街区。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穿上了衣服,而且衣服造型有点像游戏里的银甲骑士。我向遇到的人问这里哪里,但他们只是对我笑笑,并不回答我。我明白了,这是国外,他们听不懂我说的话。从街面上女人的穿着打扮以及长相可以看出,这里似乎是印度。 我忽然想到了,这些人、这些街景都是假的吧?于是我扬起手,打了身边的人一耳光,但他似乎很麻木,自顾自地走了,也不理会我。我又打了几个人,同样也是如此。我更加确信这些人都是虚幻的。我想,既然是虚幻的,不如来一场游戏吧!而且我要看一看,能否控制一下这虚拟的场景。 于是我开始在心里想着,让周围的人的穿着打扮等变一下,然后再心里喊了一声“变”!果然,周围人的衣服装饰都在瞬间改变了,但风格与原来相近。 我抬起头将目光投向街区前方上空那片巨大的天空,天空里飘着几朵染着霞光的云彩。 我想,变一个怪兽出来打一打吧,这样想着,天空里就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的怪兽,张牙舞爪地从远处的天空里向这边走来。 我想,我是变一个骑着战马的银甲武士用长矛刺穿它呢,还是怎么着?但是似乎来不及了,还是用枪吧,不知何时手里已经握了一把枪,我拎起枪对着怪兽“砰砰”几下怪兽就死了。 我想着挺好玩的,再变个什么玩玩呢?不过又想到好像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应该回到现实里去了。 我一边走一边想,既然这一切都是假的,我为什么还要走回去呢?我直接在这里让自己“醒”来不就可以了吗?我突然又想到了,我应该没有变动过位置,我应该还在那个房间里。我问身边的人:“让我在这里醒来不就行了吗,何必要回去?”他们说:“不行的,这样有可能你会认知错乱的。”我自己也试了几次,闭上眼睛,拍拍自己,但还是根本“醒”不过来,也就是说,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仍然是在街面上。 我只好跟着他们一起走回去。 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刚开始来的那个房间。 房间里的一切都完好如初,座椅也完好如初,但上面是空的。 我再次坐进了座椅里,并扣上了安全扣。 然后我说:“等等,我要想个办法确认我待会睁开眼睛后是真的醒来了,而不是还在幻境中。” 我记得开始坐进来的时候,我的手掌是自然伸开的,平放在扶手上的。现在我要把左手的食指弯曲起来,并压在其他手指的下面,然后待会睁开眼睛后,如果恢复了全然伸展自然平放的状态,我就知道自己真的醒过来了。 我在坐在座椅里把手指压好,然后对他们说:“我准备好了。” 他们再次按下了控制器的开关。 我睁开了眼。想看看自己的左手是自然伸展的,还是食指是弯曲的。 哦,是伸展的。但我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件事。 我现在躺在自己家中的床上,左手手掌伸展着,压在左脸脸颊与枕头之间。 原来这是一个梦!现在是梦醒时分,2014年7月11日早上5:00。 这个梦太真实了,而且也太奇特了,我想把它记录下来。 于是赶紧找来了纸和笔,将这个梦记录下来。很多细节在梦中都很清晰,但记录的时候有些已经记不清了,所以只能记录个大概。 记录完,现在是5点42分。 但是,我真的醒了吗? 雪漠老师说,生死皆是一场幻梦。一个小时前,我是在梦中的梦中的梦中,还是在梦中的梦中? 现在,我是在梦中的梦中,还是在梦中? 真正觉醒了的人被称为“觉悟者”,即“佛陀”。 看来自己仍在一场梦中。 但觉醒的那一刻,似乎已在向着我微笑...... 2014年7月11日晨 心气一元 首先非常感谢朋友屿木的推荐,在当当网上购买了尹真老师的《传统修身法理》和《针灸心法浅谈》两本书。 这两本书中,都非常重视[气],并把[气]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 其中《传统修身法理》谈到,一切皆是[气],包括[虚空]。 也就是说,不管宇宙有多大,或者有多少个数不清的宇宙,一切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已。除了[气]再无其它。[气]只会运动变化,而不会生灭增减,我们看到的一切生灭现象,都是[气]的变化形态而已。而这个[气]不仅具有物质性,同时也具有精神性,说[物]也是这个[气],说[心]还是这个[气]。[物]的一面即为[阴],[物性]即为[阴性],阴性的特点是沉静、凝聚、浊重,聚而成形;[心]的一面即为[阳],[心性]即为[阳性],阳性的特别是灵动、扩散、清轻,消散无形。 不管[气]的运动变化具体表现如何,其[物性]再重,[阳性]亦不灭,比如石头、金属等,看似为纯粹的物质,但在其微观层面,阳性能量的高速运动从未停止过。同样的,对于[光]来说,不管其[阳性]如何高超,其内秉的[阴性]、[物性]亦为不灭。比如[光],虽然具有每秒30万公里的运动速度,但仍然会被巨大天体的引力场所吸引,从而改变其直线运动方向而弯曲。 人类的生命也是如此。我们的身体由各种形态的[气]构成,我们的[心]同样也是一种[气]。 就本质上而言,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认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其本质,都是心性与物性一元无分的[气]而已,在最精微的层面,最本源的[气]是同一的,是不生不灭的,是不增不减的,心就是气,气就是心,气外无心,心外无气。更根本的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气外],也不存在所谓的[心外]。 [气外]或者[心外]仅仅是我们的一种分别妄想,只有心气一元的[气]存在,或者说,只有心气一元的[心]存在。更进一步地说,那最终的[本源]已经超越了[气],也超越了[心],不在任何概念之中。 道家文化,注重客观性,所以名之为[道],[道]即是[气]的异名。 老子《道德经》中对[道]的描述,即是对最精微、最本源的[气]的描述。 当人类生命能够将自己的身心通过修行主动回归于这种最精微的心物一元的气,就实现了[与道合一]。 佛家文化,重视主观性,所以名之为[心],[心]亦是[气]的异名。 当人类生命能够将自己的身心通过修行主动回归于这种最精微的心物一元的心,就见到了真心、如来。 最精微的[气]、[物]、[心]、[道],是超越于一切[粗重]的[气]、[物]、[心]的,对于最精微的[气]、[物]、[心]、[道]来说,这些名字也是多余的概念。 每个生命所感知的[世界]主要取决于其[根本生命气]所处的层次。 每个生命以其身心中能够成为主宰力量的[生命气]作为[主气],以其他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物气]、[生物气]、[生命气]作为[辅气],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生命存在的全部内容。 当然从宏观层面而言,一个人生命存在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包括了整个宇宙中所有一切的存在。 但当一个生命建立起[相对独立性]的自我认知之后,这个生命的世界就变成了以其相对独立的生命为中心以及与之有明显关联关系的一切的总和。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真是一针见血。 在其中一种[根本生命气]作为主宰的同时,与之有关系的其它[物气]、[生物气]、[生命气],也在时时刻刻不断地与其[根本生命气]发生着相互作用。 也就是说[根本生命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的。 [根本生命气]与其它[气]的相互影响,主要取决于[根本生命气]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表现在诸多方面,就人类来说,脾气、性格、习气、爱好等都属于这种[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的形成,既来源其精神性方面的主观选择,也来源于其所有相互关联的[气]的总体环境的相互影响。 如果我们没有自省、自警而一切放任自流的话,[物性]的沉积性、浊重性、凝聚性,就会使[根本生命气]中的阴性、物性越来越显化,阳性、心性越来越隐化。 而[生命性]主要来源于[阳性]、[心性]的一面。 当[物性]越来越明显,[心性]就会越来越[束缚]。 这让我想起了[贪吃蛇]的游戏,贪吃蛇,正是在不断地吃不断地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地越来越笨重直到最后再也无法动了,于是gameover。 生命的演化也是如此,虽然在最精微的层面,所有的生命都是由相同性质的[气]构成的,但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的[气]阳性的一面占据了主导,有的[气]阴性的一面占据了主导。而生命是由大量的气凝聚而成,生命的性质就取决于这个大气团的总体倾向性。 顺着阴性的一面发展,在生命的具体表现上,就体现为身体越来越粗重,精神上则贪嗔痴慢疑越来越多,一切以这个生命体的自我利益为准则,于是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纷争、痛苦、烦恼。 顺着阳性的一面发展,在生命的具体表现上,就体现为身体越来越细微,精神上则越来越清净,在生命体的总体表现上,就会表现为无私、无欲、无我、慈悲、智慧、安详、自在等方面的特征。 阴性一面的发展,顺从了生命的物欲,物欲性的影响力量如果占据了主导地位,生命就会不断地物化,物化,背离了生命本有的灵动性,代表了生命的堕落。 阳性一面的发展,则顺从了生命的精神需求,即获得超越一切的自由,精神追求的力量占据了主导地位,生命就会不断地精神化,精神化,符合生命的灵动本性,代表了生命的升华。 而生命要获得最究竟、最彻底的升华,不仅要升华自己的[根本生命气],而且要升华与自己有关联的[物气]、[生物气]、[生命气],只有这些都同时得到了升华,生命的整个世界才会达到全新的精神高度。 从整体角度而言,没有什么在[生命]之外,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例外。[自觉觉他]本来就是生命升华的内在要求。 对于[气]而言,所有的一切都是[气]自身,就像大海一样,大海里所有的水都是水自身。大海上的一个浪花如果自认为有一个与其他浪花不同的[我],那仅仅是这个浪花的[妄想]而已。 而现在的我们通常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与他人不同的[自我],同时我们认为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本性],在[现象]上也许的确如此,但在最深层的真相上却并非如此。一切物质和生命最深层的本质,皆是[气],皆是[心],皆是[道],皆是[如来]。 生命所经历的一切,皆是[过程],皆是[风景],皆是[游戏]。 连生命本身也是[气]的幻化和游戏。 这[气]无形无相,无边无际,无内无外,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善无恶,无增无减,却能化生一切、化现一切、感知一切、不住一切,自知,自觉,自明,自灵,自在,自由,自然.... ps: 写完此文之后,更清晰深刻地明白了[观心]修行对于[升华][根本生命气]的重要意义——[根本生命气]的运动倾向,取决于其总体倾向,沉溺于物欲,就会不断地物化,不断地削减物欲而专注于内心精神的追求,就会不断地增强其精神性。精,即精微,神,即灵明。观心修行,即是将整个生命的注意力专注地集中到自己的内心,不断地清除物欲的阴性能量,不断地增强觉知、观照的阳性能量,虽然[阴性]能量不能尽除,但当这种[阴性]能量达到十分精微的程度时,就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最精微的[阴性能量]同时恰恰是最灵动的阳性能量,这种[阴阳无分]、[心气无分]的状态,正是最本源的[气]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超越一切带有倾向性的心和带有倾向性的气的。而[观心]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觉知这种境界,就是验证这种境界,就是妙用这种境界。 显空无二 禅门经常用[真空妙有][镜花水月][如梦如幻]来启发修行者觉醒的智慧。 这些教言所指向的觉醒,即是认识到一切现象的[显空无二]以及能够认识各种现象的自心同样[显空无二],有了这样的认识且确定无疑,从而定于这样的智慧境界,不再被任何现象所迷惑,包括[生死],即是[生命的觉醒]。 对于[显空无二],不能问为什么,你只需要去深入地观察、观照、体悟,直到见到这个真相,了悟这个真相,体证这个真相。 所谓的大成就者,就是可以自由地、直观地展现[显空无二]能力的生命。 而一般的修行,则主要体现在对于[显空无二]真相的了悟,通过这种了悟,解除对于各种人、事、物的过分执着,看破放下,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但即使是一般的修行,要达到对一切现象以及自心[显空无二]真相的了悟,也是不容易的。 因为这一真相,颠覆人们通常所习惯的、根深蒂固的认识模式——二元模式。 比如真假、有无、虚实、善恶、生死等等。 我们通常认为这二元的两端,都是真实的,都是确定无疑的。 这是了悟[显空无二]真相的最大的障碍。 所以那些已经了悟了[显空无二]真相的前辈们,就借助一些人们能够理解的现象,来比喻[显空无二]的真相,启发人们去深入地观察和体悟,从而最终达到对这一真相的了悟。 所以镜中花、水中月、梦、海市蜃楼、眼中翳、幻术、彩虹等现象就成了常用的比喻。 比如[镜中花],这个现象的确[有],但这种[有]同时也是了不可得的[幻影],所以其本质上又是一种[空],这就是一种[显空无二]的现象。 对于镜花水月这一类显而易见的例子,人们很容易就可以体会到这些现象的[显空无二]。 可要是将[显空无二]推及到所有现象,就不那么容易体悟了。 所以为了促进人们达到对[显空无二]的体悟,先辈们又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以适应不同的人。 总体而言有两大类,一种是通过对现象的深入观察、分析、总结而了悟;一种是以自己的身心为试验田,按照一定的修行次第进行一步步地修行和实证。当然两种方法也可以同时使用,从而相互促进。 这两种大的类别,每一类中都有非常多的方法。现各举其一例说明之。 第一种方法中,[观照记忆]法是个比较容易体会的方法。 在这个方法中,有个体会的切入点——生命即是记忆。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自己以及世界所有一切人事物的认识,都是一种记忆。 如果一个人突然失去了所有的记忆,那么这个人就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任何人。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没有不会变成记忆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而记忆,就和[镜中花]一样,不能说[不存在],但也不能说[有实质存在]。 记忆的本质、真相即是[显空无二]。 如果你进一步问,那个[能记忆]的呢? 非常好! 那个[能记忆]的,其[能记忆]这种[能力]不能说[不存在],但当我们去寻找这个[能记忆]的本体,就会发现,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虽然找不到,但其[能记忆]的[能力]却真实不虚。 所以那个[能记忆的],其[能记忆]的[能力]即是一种[显],而其本体却是一种[空],这就是那个[能记忆的]其[显空无二]的本质、真相。 那么生死呢? 现象的聚散仅仅是表象,当你真切地了悟了那个[能记忆的]其[显空无二]的本质时,就会明白,那个[能记忆的],本无生死。生死现象,同样是[显空无二]的。 当你了悟到自心[显空无二],本无生死之后,再去观照其它的现象,就比较容易看透其[显空无二]的本质了。 第二大类的方法中,[以心观心]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方法。 但这里有一个难关,就是很多人无法做到[以心观心]。 这是因为[大脑]过于活跃,各种纷繁的想法、念头就像瀑布一样,无法停下来。 所以[以心观心]的重点,反而变成了如何让大脑停下来。 一旦通过训练降服了大脑,以心观心就变得非常简单。 因为,当身心都进入非常空静的境界时,在我们的感觉中,身体就[消失]了。 整个身心都会进行一种[空]的状态。 这种直接体验到的[空]比理论上的[空]要有效得多、深刻得多。 ([空]的觉受,仅仅是觉受,觉受是易变的,但这也是借以体悟[空性]智慧的良机) 在[空]中去[观],去体悟,就会发现一片大空之中,唯余[空觉]。 就是有一个[知道]一片大空的[知道]。 然后继续去反观这个[知道],看看这个[知道]的本体在哪里。 那时你就会发现,[你][空][知道]其实仅仅是同一个[存在]。 这个[存在]是[空性]的存在,同时也是[能知]的存在。 这个[存在]的本性、本质就是[显空无二]的[存在]。 这里说的[存在],并不与[不存在]对立,而是包含了[不存在]。 也就是说,这里已经没有了分别,分别已经失去了意义。 所以最好是不用任何概念去定义和形容,自己去体证它即可。 这两大类方法,最后也会汇归于一体,成为[空性智慧]的一体两面。 剩下的就是训练。 在一切现象、境界中去训练,不断地去体证这一真相。 直到这种体证变成太阳般的智慧光明,照亮身心内外的一切时空、一切现象。 甚至你可以去创造不同的因缘、不同的现象,直接地展现[显空无二]的智慧。 当你具足了这样的能力,就从一个[觉悟者]变成了一个[成就者]。 说起来总是容易的,做起来就需要一步步地去修行,去实践,去训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仅以此文自励自勉,并与有缘的朋友们共勉! 生命自由之路 上篇解开心灵的束缚 生命的自由与解脱,根本在于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可是对于心灵,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谁可曾见过自己或是他人的心灵是什么样子?有何实质可以把握? 心灵,到底是什么?难道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当我们说一个人变了,难道根本上是在说他的相貌、年龄等外在的东西吗?其实最终还是在说这个人的心变了。 心灵是生命的主宰,包括大脑和大脑所产生的思想,也都是为心灵服务的。 而心灵,虽然无形无相,却是我们生命的本质。 我们其实生活在心灵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心灵世界的映射。 同样的风景,不同的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人们看似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心灵世界里。 心灵最终极的追求是什么? 自由,快乐,幸福。 自由是第一位的,没有自由,就没有快乐和幸福。 快乐和幸福是自由绽放的花朵,是自由之花散发的甜蜜和芬芳。 什么是自由? 心灵不被任何东西所束缚,能够时时刻刻作为自己的主宰,就是自由。 而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心灵成为心灵自己的主宰,与心灵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人们对于自由本质的两种认知,前一种认知导向解脱,后一种认知导向束缚。 心灵成为心灵自己的主宰,意味着,心灵可以免受一切欲望的诱惑,而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而心灵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意味着,心灵可能会在欲望的诱惑下,去做看似有利其实却有害的事,如果去做了,则必然会承受那有害的后果。 心灵,想要获得自由,首先需要对自由的本质有清晰的认知。 将自由认知为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必将实现心灵的自由。 将自由认知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必将导致心灵陷入欲望的牢笼。 当树立了自由的正见——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接下来,心灵需要对自己的本质进行认知和体证。 生命自由之路,亦即心灵自由之路,只需要做三件事: 1、树立心灵自由的正见——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 2、认知体证心灵的本质; 3、恒久温习以上两项内容,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恒久保持以上这两项正确的认知和体证。 关于第一件事,通过理证即可轻松实现。 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有所为有所不为,只做对心灵自由真正有益的事情,不做对心灵自由实际上有害的事情,其结果必然会通向心灵终极自由。 关于第二件事,不仅需要理证,更需要体证。 认识心灵的本质,就是认识自己生命的本质。 认识自己生命的本质,如果你的体证结果与理论明显不同,那么理论就是无效的。 认知心灵的本质,理论上如何认知呢? 有一种方法,叫理体不二,就是理论上建立的同时,就在当下进行体认。 当下就可以体认的理论,就是真实的。 这和认知外在世界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认知外在的世界,仅靠我们的感官是得不到真实地认知的。 认知内在的世界,却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心灵。 心灵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只能依靠心灵自己,没有可以借助的仪器,别人的指导、分析、经验等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验证这个步骤,只能由自己的心灵来完成。 心灵怎样认知自己呢?——内观。 “观”在这里是一种比喻,就像眼睛看外面的世界一样,心灵向内自己“看”自己,而这个“看”并不是用眼睛看,但“看”的过程和功能是相似的。 心灵自己向内“观”自己,之所以可以实现,正是由于心灵本具这样的能力。 如果心灵像眼睛一样,不能自己“看到”自己的话,内观的方法就无法实行。 心灵之所以被称为心灵,正是因为心灵可以“看到”自己,比如你很清晰地知道,你心里是高兴还是悲伤,是痛苦还是快乐,这里的知,就是“观”的结果。 只不过,明显的情绪,不需要仔细的“观”,因为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它,而对于情绪背后那个更深的心灵真相,则需要集中注意力更加仔细地去“观”,就像科学家用显微镜去看微观下的世界一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找到了方法,那么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下篇照见心灵的自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内观我们的心灵。 我们的心灵,就像是无形的大海,没有形体,没有实质,没有内外,没有边际,没有大小。 当它平静的时候,好像是一个空无,虽然是一个空无,但并不妨碍你眼观诸色,耳听诸声。 当它不平静的时候,情绪就像是海面升起的波浪,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喜、怒、忧、思、悲、恐、惊,种种变化不可胜数,正是这些变化构成了生活中至为丰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那么平静和不平静,那一种状态将导向心灵自由呢? 答案其实很清楚,平静的心灵,导向心灵自由。 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情绪,是生灭法,而平静,却有着永恒的品质。 更是因为,情绪,带来的是束缚的牢笼,而平静,却拥有解脱的智慧。 情绪,仅仅是微小的波浪,而平静,则是无边的大海。 解脱,是心灵成为心灵自己的主宰。当心灵被情绪所主宰,就相当于“局部”主宰了“整体”,“整体”就被“局部”所束缚了,只有回到“整体”主宰“局部”的时候,心灵才能实现自主和自由。 心灵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将注意力放回到整体,而整体的深处其实是平静的,就像是海面上虽然海浪滔天,但海底却是深沉的平静与祥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思想。 思想,来自于心灵的认知和经验。 它很像是心灵,但其实只是心灵的影子。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这句话有很多个解读的角度。 如果这句话中的“我”,指的是心灵的话,就还没有表达出最深层的本质。 如果这句话中的“我”,指的是心灵的影子——思想或思想投射的那个主体的话,这句话则表达了真理的某一个面。 但我们经常把“思想”当成了自己的本质。 思想其实是心灵的游戏。 自由的心灵,不仅需要从情绪里解脱,更需要从思想里解脱。 从情绪里解脱相对容易,因为情绪的变化非常快,你可以很快恢复平静。 而思想,常常被当成伟大的知识和非凡的智慧而被人们所认同。 所以从思想里解脱,比从情绪里解脱困难的多。 心灵必须清晰地看到,思想仅仅是自己的影子,而非自己的本来。 或者这样说,你可以没有思想而仍然活着。 但你不能没有心灵而仍然活着。 最本质的那个东西是一直都在的,是无法被丢弃的。 即使是身体,也可以丢弃,但心灵,就是你自己,你如何丢弃你自己呢? 当然,你也可以丢弃你自己,但你会发现,你所丢弃的,都是本来就不属于你的东西,丢弃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会变成更大的自己,直到整个宇宙都成为了你自己,但你却没有“这就是我”的想法。 “我”的想法,是“局部”从整体中“分离”而产生的独立感,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当局部回归整体,“我”就成为了多余,因为只有整体存在,没有其他的相对物存在,“我”这个概念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在“我思故我在”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就会来到“心灵故心在”。 心,即是生命存在的本体和本质。 灵,即是心所具有的作用和表现。 心灵,即是对生命本质的表达,集“体、相、用”于一体。 心就是灵,灵就是心,心灵就是灵心,灵心就是心灵。 什么是灵?灵,空也,明也,觉也,通也。 灵,集灵空、灵明、灵觉、灵通于一体。 也就是说,空、明、觉、通,集这四大本质于一体,即是灵,即是心。 空——心灵,没有形体,没有实质,没有大小,没有内外,没有边际,这种性质与虚空类同,因此以“空”名之。 明——心灵,虽无形体,虽无实质,虽然“空”,但可以认知自己,可以认知万物,这种本质,就像是光明可以驱散黑暗能让眼睛看到世界一样,因此将这种性质取名为“明”。 觉——“明”是能“明”的本质,觉,是明的作用,是“明”发生作用的当下,如同眼睛看见了东西,看是眼睛的“明”,即能看东西的功能,见是眼睛的“觉”,即看见了具体对象的“见”。心灵觉知万物、感受万物的当下,表现出的这种作用,名之为“觉”。 通——心灵,不仅能够觉知万物,更可以通达万物,传递心灵的信息,正如古人所说“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种通达万物传递信息的能力,名之为“通”。 在古人的论述里,比较强调“空、明、觉”,而对于“通”则论述较少,这是因为,“通”,可通达万物,表现出来的“相”和“效果”是非常神奇的,超越了人们通常的认知,比如人们常说的“特异功能”、“神通”、“灵通”等,而一旦心灵执着于“神通”、“灵通”,就会被其束缚而不能解脱,但并非心灵本身没有“通”的能力。 当今世界是通信时代,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时代,“通”不仅在物理世界是一种高科技,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通”也是一种高科技。 对于自由的心灵,则可以凭借“通”的能力,通达万事万物,继而成就人世间的事业。 但对于心灵自由而言,“空、明、觉”这三项就已经足够。 其中“空”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或者说,虽然心灵的真相是“空、明、觉”同时具足,但对于心灵自由而言,“空”仍然是需要认知和体证的侧重点,这是因为人们通常把“空”执着为“实”的缘故,作为对治法,所以特别强调“空”。 为了避免人们执着“空”,或者把“空”绝对化,在认知心灵“空”的本质的同时,也需要认知心灵“明”的本质。 心灵,即是空而明,明而空。 空而明,明而空,体现在作用上,即为“觉”。 在觉知外在世界以及内心世界的同时,保持心灵的空而明,明而空,即是“正觉”,这样也就实现了心灵自由——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 第三件事,就是恒久地温习“心灵自由就是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以及“在觉知外在世界以及内心世界的同时,保持心灵的空而明,明而空”。 这种以心灵向内观察自己的本质,开发心灵本有智慧的方法,被称为“内观”,亦称为“观照”。 其实这也正是古今中外的圣哲所共同推许的方法。 在做第三件事——“恒久温习”的时候,会遭遇一些“敌人”,这些所谓的“敌人”是心灵久远以来所熏染的习气,比如贪、嗔、痴、慢、疑等。 这些习气来自于心,发生于心,同样的,也要降服于心,消散于心。 《金刚经》所言“降服其心”就是指降服这些带有习气的心——妄心。 降服妄心的方法,《金刚经》总结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空”其心,空去所有的执着,看清心灵的本质,安住于心灵的空明,即可降服妄心。 “恒久温习”的内容,既是方法也是目标。 这个目标并非是去达成一个什么新的目标,而只是回到心灵真实的自己。 简单地说,心灵自由之路,就是认识你自己,安住你自己,主宰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内观自心,明了自心,见证自心。 安住你自己——降服妄心,安住真心。 主宰你自己——认识你自己,然后安住你自己。 生命自由之路就是这样简单,我们无需借助任何的宗教名相,同样可以实现心灵的自由,而且因为少了宗教的束缚,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地实现心灵自由。 来吧,朋友,让我们一起在心灵的天空里自由地飞翔吧! 2015/12/28青岛 圆满的存在 此时此刻,每个生命,当下皆是圆满的存在。 即使一个生命正在感受着贫穷、匮乏、失败、痛苦、烦恼、疾病,甚至死亡。 但这些仍然不足以影响生命当下圆满的存在。 因为,生命圆满的存在,是自生命存在以来即是圆满的。不管生命经历了什么,本质上而言,这些经历仅仅是经历,改变不了生命本身存在的终极性质——圆满性。 但认识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总是会被我们对世界和生命的浅表性的认知所俘获,无法看得更深。 就我们感知的世界和生命而言,我们心中的“念相”在创造着一切。其中对于自己生命的认知,则集中于诸多认知聚合在一起的“心象”。 念相,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心象,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而阻碍我们看见生命圆满存在的,正是顽固的念相和心象。 所有的念相和心象,皆有一个基础——分别心——分别意识——分别视角。 所谓分别,就是将本自一体的东西分割成两面或者更多的面,以其浅表的不同而视为其根本的不同,从而形成彼此之间的鸿沟、对立、矛盾。 比如,在我们的认识中,有一个非常深的分别对立——【我】与【世界】。 我们总是认为,【我】,是不同于【世界】的,是独立于【世界】的。【世界】也是不同于【我】的,是独立于【我】的。 于是就有了【我】与【世界】之间深深的鸿沟、对立和矛盾。 正是有了这种不可解的对立和矛盾,才会从【我】之内产生深深的困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如果,如果这种【我】和【世界】的分割、对立、矛盾,仅仅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觉】呢? 如果,如果真相是,【我】和【世界】没有任何的分割、对立、矛盾,而是本自一体呢? 如果,【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呢? 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而再无其他呢? 或者,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而根本没有【我】呢? 连时空也不例外,连生死也不例外,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例外。 它们都是【我】,或者,都是【世界】。怎么称呼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切都是【一】,没有分割。 这时,会有什么问题? 这整个无限广阔的宇宙,从来都是【一】,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 这时,会有什么问题呢? 没有问题。 因为,【一】本身就是圆满的。 所有的不同都是【一】所呈现出的风景而已。 就像【万花筒】一样,晃一下,图案就变了。 但真的变了吗。没有变。万花筒还是万花筒。 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大的万花筒。而且在这个大大的万花筒里,还嵌套着无穷多的不同维度的万花筒。 如果总是被千变万化的现象所迷,就看不到整体性的【一】。 更奇妙的是,相对于不变的【一】,各种变化的现象,真的就像是万花筒里的图案,也像是电影荧幕上的光影。 包括生命所真实而鲜活地体验到的一切——富贵、贫穷、丰硕、匮乏、成功、失败、快乐、痛苦、平静、烦恼、健康、疾病、出生、死亡。 这些都是【一】变化出来的图案,也是生命大舞台上正在上演的剧情。 但【一】从未改变,【一】的圆满性存在从未改变。 这的确是奇异的。这的确是不可思议的。同时,这的确也是——真相。 所有不同的存在都是我们自己。如果你的目光看得足够深,就一定能看到这一点。 每个生命都是【存在】的【显化】。是【存在】之【心】,是【存在】之【眼】,是【存在】之【世界】。 每一个不同的【我】,都是以另一个视角而呈现的【你】。 你是宇宙的一双眼,通过你的双眼,宇宙看到了关于自己的一个不同的图案。 我是宇宙的一双眼,通过我的双眼,宇宙看到了关于自己的另一个不同的图案。 他是宇宙的一双眼,通过他的双眼,宇宙看到了关于自己的又一种不同的图案。 每个生命,都是宇宙的一双眼,宇宙通过每个生命的眼睛,看到了关于自己的不同的图案。 但是,【看】本身却产生了一种对立——能看的【主体】和所看的【客体】。 由此而产生的剧情遂无穷无尽地延展开来。 宇宙——生命——存在,本身是没有时间的。存在,只是存在。所有的时间,都是存在创造出的一种【错觉】。 所以,在存在中,100亿年,与一秒钟,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在存在中,时间从未真实地存在过。 既然都是创造出的【错觉】,那么100亿年的错觉与一秒钟的错觉,也就不可思议地“相洽”了——在一秒钟的错觉里,也可以同时创造出100亿年的错觉。 不仅时间是如此,空间也是如此。 【存在】是不占用任何【空间】的。洽洽相反,【空间】是【存在】创造出的一种【错觉】。 所以对于【存在】而言,10万亿光年的距离,与1毫米的距离,本质上并没有真实的区别。 【存在】,永远是零距离。但这个所谓的零距离,不是空间距离,而是存在本身为【一】的另一种表述而已。 存在,即意味着【遍在】。因为,一切都是以【存在】为基础的变化相。变化,也只是幻化。【存在】本身不变。 【存在】会变成【不存在】吗? 有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不存在】是个没有意义的词。因为【存在】已经【存在】了。 退一步而言,即使【存在】真的变成了【不存在】,那所谓的【不存在】也仅仅是【存在】的一个【变化相】。 在这个变化相的更深处,存在依然在那里,从未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并不是【某物】存在。正确的表述是,【某物】仅仅是【存在】的某个变化相之一。 那么【空】呢?【空】存在吗?正确的表述是,【空】也仅仅是【存在】的某种变化相之一。 只要你能想到的一切,或者是存在本身,或者是存在的变化相,然后就再也没有其他了。 包括生和死。生,是存在的变化相之一。死,也是存在的变化相之一。 一切变化,都是存在的游戏。 因为对于存在本身而言,从来都没有真正地改变过。 存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亦无死,无减,亦无增。 剩下的都是剧情。而剧情,则可以千变万化,奇幻无比。 剧情本身也不是问题。问题是身在剧情中的你,遗忘了自己真正的【存在】之本来面目,而把自己仅仅当成了剧中的一个小小的无比卑微的角色,并被剧情所欺骗,在其中痛苦烦恼不止。 那只是你所扮演的角色而已。而你本身,并不是那角色,而是无限的存在——同时也是圆满的存在,从来就不曾不圆满。 这是千万个角色中的其中一个角色,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剧情后,通过深入的向着生命内在的不断探索和观察,最终看到的生命的样子——因为那个样子本身没有固定的样子,也没有任何形象,也无法为任何语言所描述和定义,因此无法称呼它。但因为它并不是一种幻想——哪怕所有说出来的关于它的一切都仍然是一种幻想也没有关系,因为能够产生幻想的那个本源并不是梦幻泡影。因为正是有了它作为最根本的基础,所有的“幻想”才能得以发生。对于它,笔者将其称之为【存在】。 存在——圆满的存在,是你,是我,是他,是所有生命,在此时此刻的唯一真实的样子。除了这一点,其他的都是叠加在这一真实之上的“万花筒的图案”,或者“电影荧幕上的剧情”。对于这些图案和剧情,欣赏就好,不要太执迷——执迷,就必然会创造出无尽的苦海。当然,如果你喜欢苦海中的体验,那也是你的自由。 观照自己的心 如果一切都是我们心中的幻相,那么这颗心是我们平时能够思维作用的这颗心吗?我们又如何观照自己的心,如何认知妄念与真心的区别呢? 我们所说的心,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能够思维作用的这颗心,但不是思维的工具——大脑,也不是思维的内容——思想、念头,把大脑、思想、念头等当成真心,并不是正确的认识。 这里涉及到体、相、用的问题。 我们用大海与浪花来做比喻:大海平静的的状态,就相当于我们的真心,浪花涌动的状态,就相当于真心表现出的动态的现象。 大海是体,即本体,浪花是相,即现象,大海能够生起浪花的能力和作用,即是用。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真心呢? 当我们开始寻找生命的真相时,就已经走上了寻找真心的路。 当我们与佛结缘,并皈依佛陀与佛陀的教法时,就走上了寻找真心的正确道路。 我们需要谨记佛陀觉悟后的教导:众生皆圆满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所以其实我们的真心与佛陀之心,本无区别。 这样,我们就可以按照佛陀的教导,不断修行自己的心,直到真切地体认到自己的自性本心。 为了认知到真心,佛陀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人们讲说了很多种方法,佛经中说,人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妄心,佛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来对治这些妄心,妄心熄灭,真心即现。 我们在这里是无法讨论这么多种方法的,所以我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修行方法,供大家参考。 因为心是无形的,所以很难直接说清楚,但我们可以用比喻来说清楚。 分别心的心体,如果不是真心,难道还会是其它的什么心吗? 但我们也不能把分别心直接等同于真心。 比如别人喊了你一声,你听得见吗,会答应吗? 你听见并答应的那个瞬间,难道不是真心的作用吗? 真心时时都在发生作用,何曾有一刻离开过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当下来认识真心呢? 我的感悟分享,全部来自于自己观照内心的体会。 比如,如果在情绪生起的时候觉察到了它,并且去观照它,它就会自己消散,但如果没有觉察到它,就会被它带着走,生起更多的妄念。 而当我们陷入思辨时,其实已经远离了当下的真心。 真心,也被比喻为“月亮”。 一切语言,都只是指月之手。 但在指月之前,还需要先看见“月亮”。 有道友说,“月亮”永远在那里,但是我们的眼睛没睁开。 我们眼睛的睁开了,也看不见“月亮”。因为那个“月亮”没有任何形象。要看见“月亮”,需要睁开“内心智慧的眼睛”。 但如果没有月亮的作用,我们根本无法聊天。 所以,需要方法去发现它。 我们之所以无法发现它,就是因为有一个“我”挡住了它。 有道友说,知道它存在,和发现它不是一回事;或者说知道它更全面更广泛的存在,和最终发现它不是一回事。 的确如此,只有发现它的人才知道有没有发现它。 就像吃没吃过榴莲,榴莲是什么味道,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是什么滋味。 愿所有的众生都快点发现它。 可是我说,我真的发现了它呢? 从发现它到圆满的成为它,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但如果没发现它,你要向哪里走呢? 对于月亮,我已经没有任何的疑问了。 我也清晰地看到了如何才能圆满地成为它。 所以我也还在每一个当下,不断地清净自己,不断地走近那月亮。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月亮呢?因为妄念的阴云遮住了它。 就像有位朋友说的,月亮一直存在,但我们就是看不见它。 有一种场景,叫水清月现,当我们的妄念停息下来,就会蓦然发现,月亮,一直在那里,一直朗然光明。 如何才能停下我们的妄念呢? 所有的修行法门,都是为了息止妄念而达到真心自现的目的。 某位朋友说的皈依、戒律、禅定,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念佛也是很好的方法,观心也是很好的方法。 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让我们穿透乌云看见月亮。 在我们观照心灵内在的天空时,要仔细地观察和体悟——有生有灭的,都是乌云,无生无灭的,才是月亮。 所有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即凝心一处。 念佛,也需要凝心一处,念念不离佛号。 如果发现心跑了,就马上重新回到佛号上来。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很难,但只要坚持练习,慢慢地就可以达到一心不乱的状态了。 但一心不乱,还没有见到月亮。 当一心不乱地念佛,到某一天,发现连这声佛号也成了妄念,就可以进入无念的空静状态。 但这里需要注意,如果仅仅守住这个无念的空静是不够的。在无念的空静里,还需要保持鲜活的清明的觉知,要避免昏沉状态——念头是没有了,心也的确空静了,但觉性却没有生起应有的警觉作用,这是需要避免的误区,要以清醒的明觉扫除无念的昏沉。 但警觉起来了之后,却不能太活跃,警觉太活跃了,妄念很快就会生起。 这里是很细致的观心功夫,不要着急,着急了反而妄念越来越多。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有个观心的窍诀可以用上,即:反省并观照,警觉且放松。 这个窍诀是从雪漠心学大系的《真心》一书中学到的,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读读。 一方面需要放松心态然后反观自心,观照内心,看着内心有什么念头生起,看到念头后,就只是静静地看着它,但不要去干扰它,当然也不能追随它。而且,也不要想着去扫除它,因为想扫除它的想法,又成了一个新的念头。 你只需要静静地看着它,当你只是看着它,它就会自己消失了。 当念头不再生起,内心一片空静时,可以稍稍去听一下周围的声音,听声音的目的,就是生起警觉,但不要去打扰那个声音,那个声音和念头一样,很快也就消失了。 总体的原则就是,身心放松,自在地观照内心,看着念头来,看着念头去,无念时及时提起警觉,注意不要陷入昏沉,而警觉也不能过度以防止妄念生起。要在这中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然后安住在这种状态里。 以上这种训练,不仅需要专门的静坐观心,更需要在生活中时时观心。 刚开始以静坐观心为主,渐渐形成一定的定力,然后再把这种定力,应用到生活中,走路时,做公交车时,午休时,睡觉前,等等,都可以用来练习观心。 再慢慢地,和别人聊天时,甚至别人批评自己时,也要注意不要丢掉对内心的观照,同时,继续加强在静坐中的观修。 然后,这种定力就会慢慢增强,即使身处嘈杂的环境,但心,好像还和静坐中一样,仍然保持着那种空静和清明。 这样渐渐地,你就会发现,你的心,真的已经慢慢地从烦恼中岀离了。 因为,不管遇到任何环境,任何人和事,当你保持那种观照,保持心的空静,你就会发现,一切就像念头一样,来了,走了,一切就像声音一样,生起了,消失了…… 而自己,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 虽然自己说着话,但又好像没说,自己说的话,和听到的别人说的话一样,都像念头一样,生起了,又消失了。 那时,对万法空性的体会就会更真实,而不仅仅是理论。 当我们不再是念头的奴隶,生活就会展现出另一种面貌。 世界原本就是清净的。 这种状态,距离看到月亮已经很近了。 因为遮挡月亮的层层阴云已经逐渐散去。 你朦胧地能够感觉到月亮,但是还看不清它。 因为你还有一个“我”,这是遮住月亮的最后一层阴云。 那么,你就可以在静坐观心的时候,认真地观照“我是谁”? 你可以从你的身体、感官、感受、思想、情感、记忆、心灵等等逐一去观照它。 当你逐一去考察它们的本质时,你会发现,找不到它们的本质。 比如,身体在当下是存在的,虽然是存在的,但没有不变的本质,身体,有出生,有死亡,有生有灭,犹如水泡。 同时你也可以直接在静坐中体验身体的空性,当你进入内心深层的平静,身体就“空”了,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了。 你的家人仍然可以看到你的身体在那里,但你自己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 那是一种无边的空静,在没有念头的时候,似乎没有任何存在。 在那种状态里,身体、感官、感受、思想、情感、记忆...这些都已经没有了,这时,只剩下了“空”,和觉知到空的那个“觉知”。 那“空”是什么? 那“觉知”是什么? 你要深入去体会,那“觉知”和“空”是一体的还是分离的? 当你真切地体认到,那“觉知”即是能觉,那“空”即是所觉,但你却找不到能觉的的本体在哪里,“觉知”虽然存在,但却没有实质的本体,这时你就可以体认到,原来“觉知”的本体也是“空”的!虽然这觉知的本体是空的,但觉知的作用却历历分明。 当你继续深入体验,就会发现,“觉知”本体的“空”,与“觉知”所觉知到的“空”,是无二无别的,因为,你无法把“觉知”本体的“空”,与“觉知”所觉知到的“空”,分离开来,就像你无法把南京的天空与bj的天空分离开来一样,人为地去分离开来,只是一种生硬的干扰,而并非实际的真实。 这时,你就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真切地体认,能觉的“觉知”,与所觉的“空”,真的就是一体,这能觉的“觉知”是我们自己,这所觉的“空”也是我们自己,而这个“空而能觉,觉而本空”的一体无分状态,正是我们真实的自己,而现在,已经得到了真实的体证!(其实,那个状态是离于一切思虑言说的,如果在实修的时候还有这些概念的话,那您体验到的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当你真实地体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空而能觉,觉而本空”时,你就在那体证的当下明白了《心经》中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明白了《金刚经》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时,再去阅读佛经,则之前看不懂的地方也就很容易看懂了,因为,你不仅仅是用眼睛在看,也不仅仅是用大脑在看,你是在用整个身心在看,而且不仅仅是看,而且是用自己的身心去验证它。 当你还无法进入这种深层的空静时,就在平时多练习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在静坐观心的过程中,也可以逐一去考察,身体、感官、感受、思想、情感、记忆等等,它们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些内容,佛陀在阿含经中有“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梦幻”的教导,我们在观照中,要去逐一去考察、体证佛陀的教导。我们不仅仅要明白这些道理,还需要用自己的身心去验证它,验证佛陀真的所说不虚。 当这些内容都真实地体证到如梦如幻之后,再在静坐观心中去考察最核心的那个疑惑——我是谁?这个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 观照自心,是所有法门共同的方法,为所有宗派所共同认可,而各个宗派各自独特的方法,却不一定为其他宗派所认可。所以,虽然老师也教了很多其它的方法,但我却主修这一个方法。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一个宗教教徒,我只是一个信仰者,一个致力于追求真理的人。在我看来,所有的宗教都是平等的,只要是弘扬善的宗教,我都非常地尊重。 虽然观照内心的修行方法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但分享的内容基本都是自己的修行体悟。即使同样的修行方法,不同的人修行的体验和感悟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这些感悟分享并不是某种规范或指导,仅仅供大家参考,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观,即是转识成智 观,即是转识成智。 什么是识?就是心灵通过感官接触对象、攀缘对象、感受对象、分别对象,然后形成对对象的认识。 识的特点是片面性、孤立性、主观性、概念性。 什么是智?就是心灵在内心深处通过对对象所显现的现象的深入观察而看到对象最究竟的本质,从而看清事物的真相,当看清事物的真相后,心灵就解脱了对事物的攀缘,保持心灵的独立自主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 智的特点是全面性、立体性、客观性、超越性。 什么是观?就是从感官浅表性的看,转为深入的观察,观察现象如何生起?如何存在?如何消失?是否有恒常不变的本质?等等。 当深入地观察事物的本质,就不再浅表性地下结论,而是从本质上下结论,从而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 所有的事物,浅表性地看,和深入地观察,所得到的结论通常差异很大,甚至是天壤之别。 观,并不是去考察事物的细节,即不是在水平的方向去观察地更为仔细,而是纵向深入,从更多的维度去考察事物在不同维度下所表现出的性质。 当站在不同的维度,得出不同的结论时,就说明了事物没有恒常不变的本质,只是在相对的维度中产生相对的意义。 而当我们深入去追踪事物产生的条件时,会发现一个根本性的秘密,就是所有的事物其实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一个杯子,不论这个杯子的材质具体是陶瓷的,还是不锈钢的,还是塑料的,当你去追踪这个杯子产生的所有条件,以及产生这个杯子所有条件的所有条件,一直这样追踪下去时,你会发现,只要是这个宇宙中存在的,都必将会相互联系在一起。这个杯子只是各种条件具备后的一种显现。这种显现也只是暂时性的,并不能永恒。 包括我们自己也是如此。 没有水,不会有我们,没有空气,不会有我们,没有植物,不会有我们,没有动物,不会有我们,没有地球,不会有我们,没有太阳,也不会有我们。 你还会发现,水,直接或间接地存在于一切之中,阳光,直接或间接的存在于一切之中,空气直接或间接地存在于一切之中。 当一切还原为基本粒子,一切都是基本粒子的存在。 当一切还原为量子,一切都是量子的存在。 而量子,既可以说它是一种实有的粒子,也可以说它是一种虚无的波。 当我们的观察深入到量子这个维度,一切事物之间的分别就没有了。 甚至,连实有和虚无之间的分别也没有了。 实有和虚无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既可以展现为实有,也可以展现为虚无。 当我们用来定义事物真相本质的[实有]和[虚无]也只是一种现象的时候,实有和虚无背后的那个本质,就面临着语言无法表达的困境。 只要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一切都是现象。 而现象如何展现,则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角度、维度等等。 不同的方式、方法、角度、维度,看到的现象是不同的。 每一种现象都无法证明自身为真而否定其它为假。在现象这个层面,所有的现象皆是平等的。 而除了现象,根本找不到不变的本质。 或者说,一切只有现象,而没有本质。 我们唯一能够确定是真实存在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在看。 当我们来到量子的层面,我们的身体就成了虚空,或者说,我们的身体,在我们的“眼里”,既可以视为一种虚无,也可以视为一种实有,但不管是虚无,还是实有,都不能完全断定。 这虚无,本身就含着实有。 同样的,这实有,本身就含着虚无。 当构成我们身体的所有的一切,来到了虚无与实有不断变幻之境,我们除了知道自己在用心灵在观以外,无法下任何确定性的结论。 而我们的心灵,却并无一个可视化现象的展现。 它更像是一个虚无,因为没有可见之形。 同时它也并非是完全的虚无,因为我们正是因为心灵的存在才能观察这一切。 这一切一切现象的展现,都是因为心灵的存在,才会展现在心灵面前。 如果没有心灵的存在,那是谁见到了这一切一切的现象呢? 一切现象的展现,唯一取决于心灵的观察方式、方法、角度、维度。 而在最深的层面,一切现象全部都如同幻影般,没有任何实质。 心的变化,带来了现象的变化,一切现象,随心而变。 而心,除了能观见现象的变化之外,本身却找不到任何存在的痕迹。 因此,最终的结论就是,只有“观”能够被证明为确定的存在,而“观”的主体和客体,均是找不到任何实质的,同归于“空”。 这个“观”即代表了我们的心,除了我们的心,一切都只是心灵变化所产生的幻相,没有任何实质。包括生死,也是如此。 以空寂为体,以观为用的心,是离于任何现象的,不在任何现象之中。 生,是映在心灵中的幻相,死,也是映在心灵中的幻相。 只有幻相在不断的变化,而没有一个本质的东西真的出生、真的死亡。 这,就是超越生死的智慧。 观,既是心灵最根本的功用,也是超越生死幻相的根本方法。 观,即可转识成智。 自律即自由 对于自由,很多人有一个很深的误解,认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实自由的本质并非如此。 自由的本质是自律。 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这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 什么是自律?为什么自由的本质是自律? 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 万事万物皆有运动发展的规律,古人将这最根本的规律名之为道。 古人云,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道,即是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必然规律。 当我们能够以道的规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指导,这时即被称为自律。 自律,即自觉地遵守道的规律。 这时道的规律并非外在的规律,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 当我们自觉地按照道的规律指导处理生活中的一切时,即名为自律的生活,同时也是自由的生活。 相反,当我们不愿按照道的规律为人处事,而希望按照自己的私心私欲为所欲为时,道的运行规律必将其作用力体现在我们的身上,这时我们就会遭受束缚、打击和惩罚,从而陷入痛苦而失去自由。 人世间的法律、道德、社会公德等,均是道的规律的客观化体现。 而道的规律其最深远的作用力其实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内心深处最根本的道的作用力,其实就是我们无染的本心,亦名为良知。 我们可以逃过外界的惩罚,比如逃到原始森林中,远离法律、道德、社会公德的审判,但我们却永远也逃不过良知的审判。 因为良知,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只有当我们真实地认知到了内心的良知,认知到了内心的良知才是自己的真我时,才会反省和忏悔自己违背良知的行为。 遵循良知,即是自律。遵循良知,即是自由。 认知到良知才是真实的自己,即是觉醒。 良知,即是道于我们内心的显化,亦名为德。 外在世界的规律,名为道,内心世界的规律,名为德,而实际上内外皆是一心,合称道德。 宗教中,各种各样的审判其实皆是道德的审判、良知的审判,审判者并不是外在的某个神灵,而正是我们自己的良知。 如果我们总是违背内心的良知,则良知的审判永无止境,直到我们觉醒而后以良知为准绳进行自律为止。 对良知的觉醒和自觉地以良知为准绳而自律,即是自由的起点。 而全然的良知、全然的自律,也即是全然的自由。 代后记:寓言梦呓 虽然对于自性本心的了解不是那么容易,但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真实而理智地去观察、体验、思考、感悟,其实我们还是可以不断地拨开迷雾,逐渐看到世界以及我们生命的真相。 对于自性本心的真相,一个人坐下来仔细想了一想,又用心体会了一下,从本以来我们的心难道不是本来就是很安静的吗?如果没有人来打扰,就这样安静地看着远山和阳光,听着风声和鸟鸣,同时专注地体验并反观…… 这远山、阳光、风声、鸟鸣,既像是在我们的心外,又像是发生在我们的心内,再仔细地体会一下,其实这些不正是我们的内心与外缘的相互感应所产生的现象吗? 这些现象就像是映在湖面上的影子一样映在我们的眼中、耳中以及心中,如果突然去掉我们心的感知,那么这些影子又在哪里呢? 究其根本,除了我们的心所捕捉到的影子,又到哪里去找所谓的外在世界的本质呢? 这些影子有多种表现形式,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有味道、有触感、还有我们对这些影子的认知和解读。 当看着镜子里的一切,似乎是那么地真实,可是我们都知道那其实只是影子,而现在我们也知道了我们的心也是一面无形的镜子,而世间的一切,都映在我们的心镜中,只是,这些影子更有真实感更能迷惑我们罢了。 既然这一切都是影子,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呢? 世界既然是我们心上的影子,那么去外在的世界追寻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只有来到映现这影子的本源——我们的心,才能找到答案。 世界是心上的影子,那么心呢?心是什么呢? 虽然我们这样说着我们的心,可是我们又无法看见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感官怎么找也是找不到我们的心的。我们的心在哪里呢? 既然一切都是心上的影子,由此可以知道,其实我们的心并不在某一个特定的地方。天空那么辽阔,宇宙无边无际,可是这一切,都只是映在心上的影子而已。 所以我们的心其实远比我们认为的要大的多,我们即使可以用天文望远镜望到130亿光年那样遥远的宇宙星空,却仍未越过我们心灵之影的边界。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我们的心无处不在,无边无际,一切都发生在我们的心内,而非心外。 可是为什么我们却经常认为自己是这样藐小的一个个体呢? 这只能说明,这种认知其实是我们的错觉。我们错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小的个体,而忘记了,其实我们所能够想到的一切事物,其实都发生在我们自己之内。 我们如何才能穿透我们的错觉,而回归真实的本觉呢? 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这个问题。 这一切都发生在我们的心内,说明我们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生命,这宇宙就是我们自己,可是为什么我们会把这小小的身体当作是自己呢?这个小小的身体为什么会存在并成为我们的牢笼呢? 被困在这小小的身体之内,是我们自愿的呢?还是被谁胁迫的呢? 既然这无边无际的宇宙大生命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又会被谁胁迫呢? 如果说是我们自愿的,为什么我们要自愿被束缚在一个小小的身体里呢? 当我们这么去想,有一个答案会自动浮现出来——我们希望体验一下作为个体生命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我们本来是无边无际的生命,一切都发生在我们自己之内,但我们或许厌倦了这样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也许已经体验了几千亿年,于是我们希望体验一下一个小小的个体生命的生活,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基于我们自身无所不能的力量,我们的愿望就这样实现了。 在这一刻,我们的生命从一个整体的生命瞬间就化成了无量无边的个体生命,或许我们为了让这体验更加真切,我们希望每一个个体生命都需要暂时忘却他们原本是整体大生命这一事实,我们加持我们自己化成的每一个个体生命进入了“分离”的幻境。从此我们就以一个个个体生命而存在,体验着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悲欢离合。 我们这样体验着,我们体验得时间越久,我们就越沉迷于这幻境,我们再也无法想起我们其实都是一个整体生命。 但是幻境终究是幻境,不是真实,处在幻境中的个体生命们也终有厌倦的时候。 在这无量无边的个体生命中,也许最初是没有觉悟者的,当我们希望体验个体生命的愿望升起的那一刻,我们就被自己的这个愿望所分解,整体大生命就进入了梦境之中,每个个体生命不仅处在整体大生命的梦境中,更处在个体小生命的各种不同的梦境中。 这样的梦境也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又已经几千亿年过去了——所谓的时间、空间,其实不也正是梦境的一部分吗? 直到某一天,某一个个体生命对于这样的梦境体验厌倦了,于是他开始了反思。 他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他为什么会出生?他为什么又会死亡?生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他开始反思的时候,他就去寻找答案。 他询问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看起来十分有智慧的人。但他们都无法解答他的问题。他们的智慧其实是服务于他们的梦境的。但对于从梦中醒来,却没有丝毫力量。 他一旦开始了这反思,就不再停止。他把这追问视为他生命最重要的意义。 于是不管他在这幻梦里如何生死,如何变幻身体的样子,但他对生命终极答案的追寻从未停止,或许某些时候,他又会被幻梦迷惑,但他不获答案誓不罢休的心愿力量总会不断地把他从迷梦中唤醒,继续追寻。 开始他总是向外追寻,但总找不到答案。 他这样追寻了几千亿年,但仍未找到答案。 但他也在这追寻中发现了一些规律,比如黑夜与白昼总是在交替,春夏秋冬四季总是在轮转,没有什么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所有的生命总是有生有死。 他发现了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而每一个看法似乎都对又似乎都不对。 他从对外界的追寻,慢慢地转为对自己生命的追寻,他发现即使是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对于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他发现,没有什么可以被视为绝对的正确或真实。 当他静静地思考,他就获得了多一些的体悟。 于是他尝试让自己更深沉地静下来,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身外的事物上,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很快他就有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体验。 有一次他在静坐中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他发现自己的身体“空”了,他发现自己的心也“空”了。 他发现没有了自己,所谓的外在的世界,也全部融化在了这“空”里。 接着他进入了更为神奇的境界,他发现了世界可以随着他的愿望而变化,物质不再是外在于他的外物,而成了他心灵创造的工具,那物质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随着他的愿力而变化。 他发现每一个个体生命与自己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但他们都被“个体”的外相所欺骗了,他发现他可以感知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想法,可以看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命运历程。于是,他不断地追溯,于是,他来到了自己生命的本原,当他看到那个本原时,他笑了,原来…… 哎,这个玩笑真是开大了…… 他看到了自己的那个愿望,看见了那个愿望升起之前以及升起之后的所有经历。 原来追寻了这么久,就是一个长长的梦而已…… 而现在,他同时作为整体和个体而存在,他不再迷惑。 他望着那些仍在个体梦幻中轮回不息的生命,一个新的愿望产生了——唤醒他们,直到所有的个体都醒来——虽然他也知道,个体其实并不真实存在,他们就是他,他就是他们,但何妨开始一场新的故事呢。 于是他幻化成了不同的形象,对于那不可言说的整体,不同形象的他为这整体起了不同的名字,为了使这些沉迷在幻梦中的个体醒来,他甚至也会幻化成为很多令人恐惧的形象,在他的引导下,不断地有个体醒来,并加入到了觉醒众生的工作中…… 上面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它只是一个寓言。 其实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一切,都只是一种寓言。而那个真实的,则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和体证……… 感恩雪漠老师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一切 感恩一路陪伴致力于追求生命真相和心灵自由的朋友们 引子:如果没有视角,世界是什么样子 我们总以为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客观世界”,不管我们看还是不看,它就在那里,它就是那个样子。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其它内容,仅仅探析一下,如果没有任何一双眼睛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前段时间某个周末,在家中打扫房间的各个角落时,有了一个发现——即使对于同一个地方,视角的位置不同、方向不同,看到的“样子”大不一样。于是我就不断地变换不同的角度去看一盆花、一张桌子、一个角落,乃至整个房间,就像发现了新世界的孩子。 当看到一些小虫子的时候,我就试着从小虫子的视角来想象它看到的世界。然后,从小爬虫又想到了小飞虫…… 想着想着就突然体悟到,世界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不仅取决于世界,更取决于“看”本身。 以家中的场景为例,我所熟悉的样子仅仅是以我的视角所看到的样子。而且每一个具体的场景,都必然有一个对应的视角。视角变化的时候,场景就会变化。 如果我是一只蚂蚁,这个房间的场景就会像迷宫一样复杂。 如果我是一只苍蝇,那么这个房间的场景又会是另一种样子。 如果我是某个缝隙里的细菌,又会如何呢? 如果我是墙壁里面的一块砖或是一颗沙粒,我看到的房间又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永远漆黑一片? 如果我是无线电波,这个房间呈现在我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根本看不到房间,而只是漂浮着几朵云彩的虚空? 在不同的视角下,房间的样子差异实在太大了,它们之间的不同,就像是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 然后我的脑海里就跳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没有任何视角,这个房间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进行以上各种视角的想象之前,对于这个问题,感觉实在太简单——看不看,不都是那个样子吗? 可是现在当我慎重且仔细地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如果没有视角,房间就没有样子。 即使是“房间”这个概念,也是人类视角的一种体现。 当完全消除任何视角,一切皆不可说、不可想象、不可思议。因为,任何的说、想象、思议都离不开视角。 然后我的脑海里又跳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种“全视角”,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对于“全视角”,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全视角”。或者说“全视角”,即是一种无限可能性的视角,它同样不可说、不可想象、不可思议。 所以,世界其实是映现在视角中的视界。 当视角产生,对应的视界——世界,也就呈现出来了。没有视角,就没有视界,亦没有世界。 视角是无限的,视界是无限的,世界也是无限的。 你眼中的世界,其实只是你眼中的呈现。它仅仅是无量无边、无限可能的视角中的某一个特别的呈现。 而我们之所以会采取某一种视角,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意愿,也取决于很多条件或因缘。比如,我们出生的国家、年代、家庭,感官的生理条件,所受的文化教育,生活的环境,从事的职业等等。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每个人的视角看到的仅仅是他的视角下呈现出来的世界的样子。 如果再加上每个人的性格、脾气、兴趣、爱好、情感等,那么个性化色彩就会更为突出。 由此,我们也就明白了,理解是多么难得。因为只有放下自己的视角,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体会,理解才会发生。 要理解一个人,必须要明白他独特的视角。你只有站在他的位置,才能看见他所看见的,感受到他所感受到的。 而痛苦和烦恼的产生,往往也正是因为被某种习惯性的视角所困,而不知道或者忘记了,对于任何一件事,如何去看待它,其实有很多种视角。 不同的视角下,事件的意义可能会大为不同。 佛家常说,转识为智,化烦恼为菩提。从视角的角度来说,即是学会转变视角,从分别执着的视角转变为超越分别执着的智慧视角,用超越的智慧视角去看问题,这样就可以从原来被束缚的视角里解脱出来。 佛家之般若智慧,也被称为空性智慧。什么是空性?从视角的角度来看,空性就是让自己的心始终处于一种接近于“无视角”和“全视角”的状态。 “无视角”,意味着保持内心的“空”,不陷入自我视角的牢笼。 “全视角”,意味着保持内心的“明”,不陷入任何特定视角的牢笼。 然后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种既超越又灵明的独特视角——“空性智慧”的视角。 在这种视角下,任何一种具体的视角都是一种道具,也是一种方便,皆可随机而用,随用随收,不滞留,不陷入,不牵挂,不执着。 当我们学会了应用这种视角,并将这种视角的智慧变成自己的生命程序,久而久之,我们的生命就会与空性智慧视角融为一体。 不要小看这种视角,它将使我们的生命活出全然不同的精彩。 我不是任何宗教的教徒,但我是这种视角和这种智慧的追求者。希望自己能够与这种视角融为一体,并把这种独特的视角介绍给有缘的朋友们。 愿空性智慧之花绽放在每一位朋友的生命里! 视角系列之灵魂五问(代序) 一位做电商的朋友曾分享过“商业灵魂五问”,其内容对于写作同样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商业灵魂五问: 1)我们的用户到底是谁? 2)我们到底为用户创造什么价值? 3)我们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差异化是什么? 4)我们为用户提供的价值是否具备持续性? 5)公司的成本\/效率是否具有持续性? 拓展到写作,那么就变成了写作灵魂五问: 1)文章的读者到底是谁? 2)到底为读者创造什么价值? 3)为读者创造价值的差异化是什么? 4)为读者提供的价值是否具备持续性? 5)提供价值的效率是否具有持续性? 以此灵魂五问追问“视角系列”,就会发现,有些问题看似非常清晰,可是当深入思考下去的时候,却感觉答案越来越模糊,以致竟无法回答。 当我试图去清晰地定位某一类具体的人群时,就会发现,随着视角的不断变化,展现在视界内的人群也在不断变化,最后目标竟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了。 不读“视角系列”,人们有什么损失吗?没有。你的钱不会少,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没啥损失。 读了“视角系列”,人们会得到什么吗?说到底也没有。你的钱会不会更多?不知道。你的生活会改变吗?不知道。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读呢? 是的,你可以不读。至少,不读,你也没什么损失。 但即便如此,还是不能不写。为什么?因为总有一些心灵需要它。 什么样的心灵呢?不喜欢宗教名相,却一直在苦苦地追问生命、追问灵魂、寻找出路、寻找光明的心灵。 所以,从心灵和灵魂的角度,才能回答“视角系列”的灵魂五问,如果不从这个角度,就回答不了,即使回答了,也不是心里真正的答案。 下面试着从心灵的角度回答之—— 1、“视角系列”到底为什么样的心灵而写? 如果您有类似以下的情况,那么“视角系列”正是为您而写: 1)有解不开的心灵困惑; 2)有解不开的关系矛盾,而自己又很在意这段关系; 3)烦恼较多,痛苦较多,负能量状态较多; 4)想好好修行,但又对各种宗教名相太多的东西敬而远之; 5)面临着情感问题,非常纠结、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6)遭遇各种命运的打击,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不知道出路和光明在何方; 7)经常被情绪所困扰,希望改变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8)希望找到一种直接、简洁、有效、不复杂、不神秘的方法,用于心性智慧训练; 9)遇到了解不开的“疙瘩”,正面临某种难题或困境,或需要灵感的激发等等。 总之,当你有了需要解除的困惑和难题时,“视角系列”也许能够给你一些有益的启发。 如果你每天都很开心,很快乐,没有任何烦恼,每天都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幸福满满,那么“视角系列”对您来说的确没有什么阅读的必要,至少对于当下这个开心快乐的你来说是如此。 2、到底为有上述情况的心灵创造什么价值? 帮助有上述情况的心灵静静地回到自己的内在,去反省自己理所当然的习惯性视角,去深入地审视它,然后勇敢地尝试转变视角,从新的视角再来看看原来困扰自己的事现在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而如果你找到了智慧的视角,那么所谓的问题和困扰,就会在智慧视角的观照下渐渐地消融,以至于你想把它们再找出来都很困难。 对于有上述情况的心灵,这是否很有价值呢? 3、为有上述情况的心灵创造的价值的差异化是什么? 差异化即是视角智慧的独特性。目前此领域已成体系的文章极其少见(注)。 当然您也可以说,其实,你写的这些东西,经典里都有,不过就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嗯,我承认,的确如此。这“换了个说法”,其实就是换了一种视角。新的视角会创造新的视界,新的视界会创造新的世界。 这,还不够差异化吗? 4、为上述情况的心灵创造的价值是否具备持续性? 这的确是个好问题。而且这也是笔者希望将“视角系列”不断从广度、深度、维度等多个层面向更多领域进行拓展的根由所在。 所有传统文化经典以及经典中的智慧,在“视角”这个新的视角下,皆会呈现出一种新的“视界”。欢迎更多的朋友与笔者一起来探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将来会发生什么样奇妙的事。 5、为上述情况的心灵创造价值的效率是否具备持续性? 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其实才是最重要的问题。笔者没有千手千眼,两只手在键盘上码字再怎么快,速度和效率也是有限的。更何况人有生老病死,世事无常,很多事非笔者可以决定。所以笔者也只能尽心尽力而已。 但视角本身是“无我”的,如果你真正读懂了视角,那么你就可以成为视角的共舞者。你同样可以拿起笔来,抒写你眼中独特的视角以及呈现在你独特视角下的独特视界。 当越来越多的心灵读懂了视角,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心灵成为视角,成为视角的受用者和传播者。所有读懂视角的生命都是“视角系列”的写作者,哪怕你一个字也没有写,但只要你在自觉地运用视角的智慧,那么你就是视角的写作者——不,是比写作者更高一级的视角的创造者。因为当你运用视角的智慧开创出了新的视角时,一个新的视界——世界就同时诞生了。信息科学家们说,信息生成永不灭。视角即是一种高级的智慧信息,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一直被使用、传递、延续下去。不仅如此,它还会不断地派生出新的智慧视角。 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趣、更开心、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呢? 注: 目前,以“视角”本身(而非某种视角,如历史视角、文化视角、商业视角等)为研究对象的论述,可以搜到的信息比较少。 笔者在写完此文之后,为了言论的严谨性,专门搜索了相关信息,花了很长时间终于搜到了一本与“视角”有关的论着,即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卡斯滕?哈里斯于2001年出版的《无限与视角》一书。笔者在深入阅读此书后,对书中与“视角”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解读,并汇集成了《东西方视角学对话:哈里斯博士视角理论浅析》一书,另行发布。 生命哲学初探之:视角法则 1、一切皆是视角。 2、视角是无限的。 3、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 4、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视角。 5、没有永恒不变的单一视角。 6、视角是鲜活的,必然会变化,但不会生灭来去。 7、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 8、心=视角=视界=世界 9、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 10、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发现新的视角。 11、视角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等各方面的不同。 12、拥有不同的视角,即是自由;拥有无限的视角,即是无限的自由。 13、包容不同的视角,即是爱;包容无限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爱。 14、理解不同的视角,即是智慧;理解无限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智慧。 15、领悟并掌握无限的自由、爱和智慧三位一体圆融无分的超级视角,是获得终极自由、幸福、快乐的核心秘密。 16、拥有超级视角,是所有智慧生命本有的权利。 17、拥有并成为超级视角,与超级视角完全合一,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和最高目的。 18、学习、实践、掌握、运用以及传递超级视角的智慧,是生命存在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 19、“一切皆是视角”,这不是真理,而是智慧。 20、任何生命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这是生命本具的权利和自由。 视角法则(一):一切皆是视角 视角法则,是基于“视角”这一特殊视角提出来的视角学基本观点。 本文所说的视角学,全称“生命视角哲学”,亦名“生命视角学”“视角哲学”,是以生命宇宙之本体视角为核心研究及实践对象的生命哲学。简称“视角学”。 “视角”一词的原始本义是指,在观察物体时,视线在水平以及垂直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其引申义为人类一切感知、认知、觉知等精神活动所秉持的角度。在视角学中,视角不仅指代这种角度,还指向产生这些角度的生命宇宙之本体。当指向此本体时,通常称为“超级视角”。 所谓“超级视角”,即超越了所有一切局限后的究竟超越、终极超越的视角。在视角学的生命宇宙观中,超级视角被视为生命宇宙之终极本体,同时也代表着视角学生命实践的核心目标、核心追求、核心价值、核心意义、核心智慧。 超级视角所代表的生命宇宙之终极本体,从究竟意义上说,本无名字,离于一切名相,离于一切语言。因此,“超级视角”这一名词概念,也仅仅是一种假名,一种基于视角学思想而提出的假名。不仅超级视角是假名,视角学所有范畴、概念、名词等,皆是假名。 生命宇宙,是生命视角学视野下的世界观、生命观、宇宙观。所谓“生命宇宙”,是指生命以及生命所感知、认知、觉知的身心内外所有一切现象的总和。在生命视角学的世界观、生命观、宇宙观中,生命、世界、宇宙是一体无分的,因此称之为“生命宇宙”。 视角法则,是基于视角学基本思想总结归纳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观点,因其对于视角学的研究与实践有着最根本、最基础的指导意义,因此称之为“视角法则”。 视角法则,同时也是从生命哲学探索的角度,所提出的一种观照世界和生命的方法,以及依该方法所获得的基本观点。 视角法则,属于生命哲学,是服务于生命本身的。它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客观世界的问题,甚至也不是主观世界的问题。视角法则,揭示的是这样一个独特的智慧视角,即: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不同的视角所呈现的视界之间的差异,问题不在于视角和视界本身,而在于未能从更高的视角看清视角和视界的不同。在某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在更高层面的视角下,会自然地消失。因为问题本身并不存在,它仅仅是被视角和视界局限、束缚的自然结果。 在同一视角和视界内,问题基本上是无解的。所有的解,都需要新的视角介入。在新的视角下,问题的答案会自然浮现出来。 只是,如果新的视角仅仅是相同维度下的视角变换,那么问题的解决就只是治标而不治本。只有从更高的维度介入新的视角,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问题。问题不是被解决的,而是随着视角的转变自然消除的。 视角法则以及所有视角学基本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生命哲学领域,而且可以应用到非常广泛的客观物理世界以及哲学、科学、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涉及人类文明的领域。不过,笔者的主要关注点在于生命本身,所以将其列为生命哲学探索研究的内容。 视角法则,即视角学基本观点,一共二十条。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视角法则为视角学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其完整的表达为: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这里的“视角”不应局限于眼睛所看,而是所有可供人类使用的感官及感官辅助工具,都可以作为“视角”工具。视角学所说的“视角”,是广义上的视角。 二十条视角法则,虽然分列为二十条,但其实是互联共通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全息含摄的。即一包含着多,多包含于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十个分视角,共同汇聚融合为一个大视角。这个大视角,即是整个视角法则的灵魂——超级视角。 为什么说一切皆是视角呢? 我们对于世界和生命以及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所有认识,都是由“视角-视界-世界”构成的。而对于视角的选择,则源自于心,感官仅仅是心和视角的道具。因此,完整的认识过程体现为视角法则(八):心=视角=视界=世界。 这里的“=”不应机械地理解为全等,而是一种强关联关系的着重强调,即: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视角;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有什么样的视界;有什么样的视界,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这里的“世界”,代表着人类所感知的所有一切客观及主观现象的总和。 要掌握和运用视角法则,首先要学习视角思维。 所谓视角思维,是指关注的重点不是某一种观点本身,而是得出这种观点的视角。 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人们通常会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对于自己所使用的视角则表达甚少。 有的人会阐明自己观点的观察角度,但更多的人不会主动去阐述。 另外,即使对观察的角度即视角进行了阐述,这种阐述通常也比较粗略而不够精细、准确。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隐藏内心深处的动机,可能会对观点的出发点进行装饰、变形、遮蔽,而只把观点本身呈现出来。更多的情况则是,人们对于自己所使用的视角处在一种模糊而不自觉的状态,或者习惯性地认为理所当然即是如此,很少主动、自觉、有意识地去观察自己的视角。 所以,视角思维需要逆流而上,学会主动自觉地去观察观点产生的源头,从而还原其使用的视角。这个过程即是第八项视角法则的逆向过程:“世界=视界=视角=心”。 观点,是对世界的某一种表述和摹画,是视界的映像。视界是视角的投射,视角是心的投射。 之所以能够进行这样的逆向观察,是因为我们的心本来就具有灵明的智慧觉性,这种智慧觉性的体现之一就是可以变换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视角可变换的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以及层次,是无量无边的。而每一个不同的视角都会带来不同的视界,从而使我们获得更广阔、更深刻的洞见。 这种逆向观察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视角,进行逆向观察、思考的训练,即是培养视角思维的一种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当你学会用视角思维去观察一切,就会发现,一切皆是视角。 物质是视角,精神是视角,世界是视角,生命是视角,时空是视角,宇宙是视角。 政治是视角,文化是视角,科学是视角,宗教是视角,哲学是视角,艺术是视角。 身体是视角,心灵是视角,思想是视角,情感是视角,感受是视角,记忆是视角。 爱恨情仇是视角,功名利禄是视角,悲欢离合是视角,生老病死是视角,价值与意义同样是视角。 没有什么不是视角,没有什么可以离得开视角。一切皆是视角。 你和我,也不例外。你,是一种视角。我,是一种视角。 注意,视角=心,心=视角,视角=视界,视界=视角,视角=世界,世界=视角。 除了视角,再无其它。 “无视角”,是一种视角。“全视角”,也是一种视角。 客观,是一种视角。主观,是一种视角。唯物主义,是一种视角。唯心主义,是一种视角。基督教所说的神,或者上帝,是一种视角。老子所说的道,是一种视角。佛陀所说的佛、真如、空性,亦是一种视角。孔子所说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忠恕之道、中庸之道等,皆是一种视角。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亦是一种视角。包括易经之易、禅宗之禅等等,皆是一种视角。 这就是视角法则中的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 视角法则(二):视角是无限的 一切皆是视角。而“一切”是无限的,因而视角也是无限的。 这不仅仅是一种对事实的表述,它同时还启发着我们,不要局限于自己有限的视角,要学会不断地拓展和提升自己的视角。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不断地成长,我们的智慧才能不断地提升。 视角是无限的,意味着,看待同一件事,除了我们习惯性的视角外,还有很多新的视角。 特别是当我们在原有的视角下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与困惑时,这时就需要提醒自己,应该主动转换视角,尝试打开新的视角。 视角法则(十一)说到,视角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等方面的不同。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从更广、更深、更多层面、更多维度来开拓新的视角。 新的视角会打开新的视界,新的视界会带来新的发现,新的发现会激发新的思路,发现更多的新视角、新视界。 这时,原来看似无解的问题,答案很快就会浮现出来。 视角是无限的,它还代表着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梦想,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有些视角会为我们的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从而脱离红尘的漩涡,享受在蓝天上翱翔的自由。 有的视角却会捆住我们的手脚,甚至一步步把我们逼进死胡同,看不到任何出路和希望。 有的视角会增长我们内心的欲望,点燃我们的嗔恨,甚至可能会把我们推向悬崖、深渊和毁灭。 有的视角则会划破无边的黑暗,将明亮的天光投进我们几近绝望的双眼。 对于如此巨大的差别,也许你很难相信,这些竟然仅仅只是由于视角的不同。 是啊,只要换个视角,局面也许就会完全改观,甚至颠覆全局。但要转变视角,有时看起来易如反掌,但实际情况却总让人感觉难比登天。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顽固的习惯——执着。 转变视角,意味着必须先放下原有的视角,放空自己的心,让心博大起来,然后不带执着地去寻找新的视角。要做到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实在很不容易。 在很多人心里,放下原有的视角,就意味着对自己的否定。而自我否定是最难的事。其实他不明白,放下原有的视角,并不是对自我的否定,恰恰相反——是对自我的救赎。放下的、否定的,仅仅是束缚了自己、困住了自己的视角。但他看不到这一点,他把自己的视角当成了自己本身。于是,他的视角成了他无处不在、且异常坚固的牢笼。他不明白,他一直都有选择视角的自由。 很多悲剧就是这样造成的。悲剧的视角必将导致悲剧的发生,除非他能在悲剧的结果到来之前蓦然警醒。 视角决定命运。而视角的转换只在一念之间。有的视角,呈现的是暗无天日的地狱。有的视角,照见的是光明无量的天堂。在巨大的危机中快速转变视角的能力,即是一个人最需要、同时也是最难得的智慧。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才能获得这种难得的智慧呢?通过闻、思、修。也即学习、思考、训练。 一个人很难自发地发现超越自己当前视角的更高视角,所以学习非常重要。 可以说,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五千年而依然生生不息、青春勃发,正是因为中华文明中有着至高至广的智慧视角——道的视角。 中华文明,是大道文明,是圣贤文明。所谓圣贤,就是实修实证了至高至广的大道智慧视角的生命。 圣人的生命已经与道合一,始终以道的视角观照一切。 道的视角即是究竟超越的视角,不仅超越了其他所有视角,而且超越了自身,已经达到了最彻底、最究竟的无限境界。 所以,我们能够生在这片被称为“神州”——神圣智慧之州——的大地上,实在是无比地幸运。 在这片古老而智慧的大地上,傲然伫立着三棵并排而立的参天大树——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智慧之树。这三棵大树看起来也许有诸多的不同,各有其不同的特色,树干不同,枝叶不同,花果更不同。但其实,它们的根在地下却紧密相连,相互滋养,不断地越扎越深,彼此无分。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其中一家,也可以三家通学互参,互为补益。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土壤是道的智慧,空气是道的智慧,阳光是道的智慧,水亦是道的智慧。而于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心性智慧文化则是道的载体,是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文化必将育就智慧的心灵。智慧的心灵必将拥有智慧的视角。因此,最重要的学习,即是大道智慧的学习。最重要的训练,即是大道智慧的训练。 智慧,其实是视角的异名。智慧的视角,即是慧眼。视角是无限的,正是因为智慧是无限的,无限的智慧将成就无限的慧眼。不断地学习、训练和应用大道智慧,最终就会与大道智慧圆融合一,成为大道智慧的承载者、传承者。 有了智慧无量的慧眼,就可以依各种不同的生命情境而自如地应用智慧的视角,即使面临巨大的危机,也可以临危不乱,慧眼如炬。 行文至此,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的两句诗:“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在大智慧者的眼中,一切都是心的道具,应用随心而不受其所拘。 视角法则(三):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 一切皆是视角,这是视角法则的根本法则。这一法则意味着,对于人事物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关注认识对象,更要关注认识的主体——视角。因此,在视角学中,对于认知主体同样将其归纳为视角,而不再接受其它不同的归纳,比如,人、心、意识、思想等等。 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对于自身以及心、意识、思想等方面的所有认识,仍然离不开视角。 虽然我们说,一切皆是视角,但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一切都是单一的视角。本质上,并不存在一个永远固定不变的单一视角(视角法则五)。对人类的认识活动来说,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无比鲜活的生命视角系统。 在视角法则下,对于人以及所有的生命均可定义为:人类以及所有生命,皆是诸多视角的聚合体,是时刻不断运动变化的视角巨系统。 人属于复杂视角系统,人类的身体、精神、心灵、意识、思想、情感、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活动等等,皆是非常复杂的视角系统。但不管这些内容如何复杂,最终都可以还原为“视角-视界-世界”。人类生命以及生命活动的所有方面,都可以纳入视角范畴,没有例外。 将人类生命以及生命活动所有的一切都归纳为视角,还可以使哲学上最根本的哲学三问,依视角法则得到新的智慧洞见:我是谁?我是视角。我从哪里来?我从视角来。我到哪里去?我到视角去。 注意,从视角法则来说,“我”就是视角本身。当你从视角的角度去考察,一定会发现,你不可能不是视角,你永远无法脱离视角。 而且,如果你愿意深入仔细地考察,你一定会发现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真相——除了视角,其实你一无所有。你就是视角,视角就是你,除了视角,你什么都不是。你、我、他,所有的一切人类,皆是视角。这也是为什么将“一切皆是视角”作为视角法则之根本法则的原因。 “我是视角,我从视角来,我到视角去”,这意味着“我”一直都是视角,没有所谓的来,也没有所谓的去。视角会变化,但不会来去(视角法则六)。 视角的变化是相续不断的,而且视角永远在变化,只是有的变化比较明显,有的变化不够明显而已。 人的生命是鲜活的,视角也是鲜活的。或许真正的真相是,正是因为视角是鲜活的,所以生命才是鲜活的。生命的鲜活仅仅是鲜活的视角不断运动变化的体现而已。 因此,对于人的定义可以进一步完善为:人是鲜活的、时刻不断运动变化的视角巨系统。就连我们探讨视角法则本身,视角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 视角会变化,但不会来去。深入仔细地体会这一点,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不可能不是视角,你永远是视角,除了视角,再无其他。所谓的来去,只是视角变化的表征而已。 那么生死呢?视角会生死吗?再重复一遍:视角会变化,但不会来去。视角没有真正的生死。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视角在变化时,原有的视角“死”了,新的视角“生”了。但这并不符合视角的根本真相。根本真相是,视角会变化,但不会来去——即没有生死。 为了更加深刻地明白这一点,我们需要再次回到视角本身上来。 虽然一切皆是视角,但视角本身仍然有着某些非常特殊的性质。比如,视角并不是某种有形有相有实质的物质。视角是超越物质的。 人们对于任何物质的认知离不开视角,任何物质现象都是某一视角下呈现出来的现象。但视角是不受任何现象束缚的,视角永远是超越的。视角的束缚来自于视角自身,而非呈现在视角中的现象。 视角不仅超越于物质现象,同时也超越于精神现象。任何精神现象,仍然是某一视角下呈现出来的现象。 视角本自超越于一切现象,无限鲜活,变化无穷,但视角本具的超越性不变。而且,视角的超越性是彻底的、究竟的、没有任何瑕疵的。 一切皆是视角,同时视角超越一切。这一点,连上帝也无法否认。真正的上帝,并不是某个人格化的神灵,而正是究竟超越、究竟无限的“全视角”的异名。人与上帝的差别,仅仅是在视角境界上的差别,而非其它。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以及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差别,同样是视角境界上的差别。 前面说过,人是鲜活的、时刻不断运动变化的视角巨系统。这代表着,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视角系统。甚至可以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视角。 即使对同一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何况对于不同的人。而且所谓的“同一个人”,从视角的角度来考察的话,并非真实的存在,而仅仅是一种忽略了诸多变化后的概略性认识。 对于一个鲜活的、时刻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视角巨系统来说,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单一视角,视角永远在变化之中。这,也正是“无我”的含义。 我们通常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可是当你从视角的角度来考察的话,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我”仅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视角,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东西可以认定为“我”。“我”的真相是“无我”。“无我”,否定的不是视角本身,而仅仅是说,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视角。 本质上而言,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不断运动变化的视角巨系统,在这一点上,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你我皆视角。而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不同的视角,看见的是不同的世界。 每个人的视角及视角系统都是不同的,所以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人们视角相交的部分,就是“共识”部分。除了共识部分,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不共视角和不共世界。 由是,整个世界即成了生命视角竞相绽放的舞台,各种不同的生命视角相互交集、交流、冲突、碰撞……万象汇聚,精彩纷呈! 视角法则(四):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视角 这是从个体生命的角度而言的。每个生命都是一个视角,同时也是一个视角系统,由无数个细分视角构成。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视角。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其视角也是独特的这一个。 人与人之间,也许视角会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正是不重叠的部分构成了每个生命独特的精彩。 不仅个体生命所属的视角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即使是究竟超越的视角,在实际呈现上也仍然有很大的差异。佛陀、老子、庄子,其视角都是究竟超越的视角,但他们的教导仍然各有其独特性,由此而构成了他们的不可复制性。正是这些不可复制的东西与究竟超越的视角一起,构成了他们的伟大和独特,让他们成为了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存在。 有无数的人证得了与他们相似的境界,但每个证道的大师都是独特的大师,而不是他们的复制品。这正是生命的精彩之处,同时也正是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即“超级视角”的精彩之处。 没有一个脱离于生命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的超级视角,它一直就是生命本身,是生命完成了对自身的究竟超越,使得超级视角的智慧得以显现出来。它是生命本身的奇迹。 所以,我们不要期待去复制某个生命,而是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直到完成究竟超越,成为既究竟超越又非常独特的“这一个”。 明白了这一点,将会使我们更加尊重他人的视角,尊重他人的不同。这是生命本有的特性,也是视角本有的特性。生命就是视角本身,视角就是生命本身。不要在生命之外去寻找视角,也不要在视角之外去寻找生命。你只需要在你的生命之中去寻找视角,在自己的视角之中去体悟生命。 即使是你当下的自己,作为无比复杂而鲜活的生命视角巨系统,也时刻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今天的你已经不再是昨天的你,这一秒的你已经不再是上一秒的你,读了这篇文章的你已经不再是没读过这篇文章的你,就连在你自己之中都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视角,更何况其他?但,这不正是生命的神奇与精彩吗? 视角法则(五):没有永恒不变的单一视角 一切皆是视角,但却没有永恒不变的单一视角。永远固定不变的单一视角,仅仅存在于某种非现实的构想之中,且这种构想对其他可能的视角全部予以了忽略和排除。 就生命的现实情况而言,不存在永远固定不变的单一视角。因为,生命是鲜活的,视角永远在变化。 生命的视角,是由无数的细分视角构成的视角巨系统。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一个视角巨系统,更何况由这些视角巨系统相互叠加所产生的更加宏大复杂的视角巨系统呢。 我们对于任何一种人事物的认识,同样是基于这样一个视角巨系统而产生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视角发生了变化,都可能引起整个视角和观点的变化。这就是一个人常常陷入自我矛盾、自我冲突的原因。因为我们的生命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的视角,而是由多种多样的视角共同构成的。 特别是当我们的视角之中同时纳入了两种相互冲突的视角,而我们又没有在更高的层面找到其内在的统一性时,分裂、对立、矛盾、冲突就难以避免。而基于视角的平等性(视角法则七),我们就会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中不断地纠结,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取舍。最后只能按照我们更在乎什么而做出取舍。但因为我们在内心并未真正说服自己,并没有化解视角之间的冲突,就会导致分裂的矛盾被按压下来。当这种矛盾的力量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再次爆发。 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重新构建全新的视角,去弥合冲突视角之间的分别对立,找到更高层面的统一性,消除分裂,消融冲突,重新达到内在的、深度的和谐与统一,只有这样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不存在永远固定不变的单一视角——这一法则还意味着,你永远有机会做出改变,而不是一直让自己深深地困在某个视角之中。 当我们愿意主动做出改变——从努力寻求改变开始,那么改变就一定会发生。新的视角会打开新的视界,新的视角会继续激发新的视角,于是我们的生命和视角就会变得鲜活起来、自由起来。 我们能够成为自由的生命,能够自由地去创造和体验无限的视角、无限的世界,这就是这一视角法则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意义与启发。 视角法则(六):视角是鲜活的,必然会变化,但不会生灭来去 视角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视角。生命是鲜活的,视角也是鲜活的。而视角的鲜活,从更高的层面体现了生命的鲜活。 视角是鲜活的,就一定会变化,而且必然会变化。但变化的视角却不会生灭来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视角不是任何一种物质,甚至不是任何一种现象,而是显现所有现象的无形的投影源。这个投影源投出的影像是生灭变化的,投出影像的角度也是生灭变化的,但这个投影源本身却没有生灭变化,它是离于、超越于生灭变化的。 甚至你也不能说视角是变还是不变,它既千变万化,又从未改变。它变而不变,不变而变,如此奇特,但它一直在这里,永远不会消失。即使它隐没不显,也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隐藏起来了而已。 所以从本质上说,从最深的真相上说,视角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增减。它只会变化,且必然会变化,并在变化中保持永恒。 任何一个人,只要深入地去观察、观照、体悟这一点,就一定会发现这个真相。 当你发现了这个真相,就明白了你的生命本自永恒,无生无灭。你是无生无灭的永恒的视角,所有一切世界和现象,都显现在你永恒的视角之中。你以不同的视角看见并体验不同的世界,视角无限,世界亦无限。无限永恒的你,就这样在无限永恒的时空中体验着自己的视角所创造出的无限的世界。 这是生命的游戏,也是视角的游戏。这个游戏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只要你在游戏中能够保持清醒,不被游戏中的场景和故事所迷惑,你也就能自由自在地体验生命的游戏并享受其中无限的快乐了。 这就是视角法则带给我们的启发:不是不让你继续游戏,而是让你不管在什么样的游戏中,都能快乐地游戏、自由地游戏,始终有着自主权,可以自主决定随时停止一场游戏,或随时开始一场游戏,同时百分之百地承担起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这些后果同样属于游戏中的体验。但不管如何,你都依然可以保持究竟超越的视角。以这个视角为自己生命的主宰,你就可以始终既深入游戏之中,又超越游戏之外。你在生死中体验着无生无死,同时又在无生无死中体验着如幻的生死。至于在掌握了这个秘密技能之后选择什么样的游戏,选择权在你的手里,那是你的自由。 视角法则(七):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 1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这是视角法则中的第七条法则。虽然并不是非常靠前,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它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前半句: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这意味着不论什么样的视角,也不论此视角将带来何种视界以及由此导致何种后果,其视角本身与其他视角之间依然是平等的。 即使有的视角会带给你无尽的痛苦,有的视角会带给你无尽的快乐,它们依然平等。 这种平等性究竟来自于何处?如果仅凭视角带来的结果进行判断,很难明白其根本平等的性质。所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进行考察。 注意,不要被视角下的“视界-世界”所迷惑,而应把关注的重点放到“视角”本身。 当我们仔细地观察“视角”本身,就会发现,虽然可以说视角存在,但也可以说它并非“真实”地存在。 特别是,当我们仔细考察是否存在一个永远独立不变的视角时,就会发现,这样的视角根本无法找到。 一切皆是视角,同时也不存在一个永远独立不变的视角,连心也不例外。所有的视角,都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和存在。当条件变化,视角就会发生变化。而且,从本质上讲,视角只会变化,不会消灭。 视角的产生和消解,其实正是视角变化的表征,新的视角产生,旧的视角消解。但新旧视角之间是没有缝隙的,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同一个本体——“视角-心”。 视角,其实是心的“眼睛”。心的变化会带动视角的变化,视角的变化也会带动心的变化。心与视角既同为一体,又相互影响。看似为二,其实为一。看似为一,又表现为二。 更有智慧高超的人,可以多个视角同时起用。比如佛教里的观音菩萨,据说就可以千手千眼同时妙用而无碍。 空空一心,妙用无穷。生命就是这么奇妙! 如果我们直接去考察心呢?我们考察视角,或许还有个入手之处,如果去考察心本身的话,则犹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考察心,你只能见到念头——注意,其实念头就是视角!只要你仔细地去体会,就一定会发现这一点——所有的念头皆是视角,没有例外。 也许有朋友会说:“我可以见到无念之心,那时没有任何念头,空空如也。” 也许你的确可以见到无念之心。但其实,所谓的“无念之心”也仍然是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即使那是一个“空空如也”的视界。 空,同样是一个“视界-世界”,同样离不开“心-视角-视界-世界”。只是,这时的心以及视角是不可见的,是完全合一的,且远离了各种妄动之相。但极为细微的妄想仍然存在。比如,空。 当你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心灵,只感觉到一片大空的时候,这时就很容易被空相所惑。这是因为“心-视角”和视界贴得太近,甚至可以说为零距离,所以很容易将视界完全等同于“心-视角”。 但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了视角的超越性——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视角法则九)。“心-视角”,不在视界之中。所以,心其实是超越于空的,非有非空,离相离言,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当你深深地静下来,深入地去体会自己的心,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呈现在视界中的皆是心的某一种相。相,是会变化的,随因缘条件不同而变化。比如,在禅定中感觉到的无边无际的空,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觉受,是一种相,它很快就会变化。当你从禅定中出来时,这种觉受就消失了。 但凡你可以感知到的任何一种现象,不管是图像、声音、气味、味道、触感、语言、行为,还是内在的感觉、觉受、思想、情绪、情感、心念,甚至意识等等,皆是相。 相,即是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视界非本体。本体离于相,离于视界,不在视界之中。但本体与视角却无法分离。这里的视角不是具体的某种视角,而是“能视之性”。 心,本自无体,或者说以空为体。但同时,此空并非绝对空,还有一个“能视之性”无论如何也空不掉。“能视之性”,是心本自具足的性质。即使心可以闭上眼睛不看,“能视之性”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能视之性”为什么空不掉呢?因为“能视之性”就是以空为体的心本身。空而能视,即名为心。视而能空,即名为觉。空心本觉,觉心本空,空空之心,自空自觉。 空空之心觉,即是最究竟的“视角”——“视觉”,非视角,非不视角,名曰“究竟觉”,不仅超越视界,更超越视角。不仅超越视角,更超越于心,是心的终极超越。在究竟觉的超越视觉下,一切“心-视角-视界-世界”皆空无其体而妙相宛然。 一切视角,皆空无其体,本自平等。一切视角,皆为心之妙相,本自平等。一切视角,皆为觉之妙用,本自平等。 摄相归用,摄用归体,摄体归空,摄空归心,摄心归觉。心空觉明,心明觉空,明空心觉,心觉明空。了然一味,一性圆融。 至此,对于一切视角之平等性,尚有何疑? 2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 强调视角的平等性,是为了解除对于视角的某种误解——错误地认为视角之间从根本上就不平等。 为什么强调视角的平等性如此重要呢?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最顽固的视角——“我”。当一个人总是以“我”这一视角为中心,无视其他的视角时,就将“我”之视角凌驾在了其他视角之上。 特别是当一个人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时候,就更容易以“我”为主,傲视群雄。但其实,他本自自由的生命已经被强大而顽固的自我视角所绑架而不自知。 只有深深地明白,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那紧紧捆绑着他的自我视角的绳索才有机会松动,然后慢慢解绑。 “我”并非其他,而仅仅是一种视角。它与其他视角一样,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皆空无其体,皆无常变化,并无可以依恃的超越于其他视角的独特实质。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考察,就会发现,“我”其实仅仅是一种执着,本自无我,但却顽固地执着于有“我”。 所谓的“我”,就是执着于一种自他对立的视角,并在这种对立中不断强化对这一视角的执着。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场景:一只小狗总想抓住自己的尾巴,可是它的尾巴比较短,怎么也抓不到,但它总是不甘心,于是不断地绕着圈子追逐自己的尾巴,然后就这样不断地一圈接一圈地转着追,总是停不下来,直到累得不行了才停下来。 “我”,其实就是总是想抓却怎么也抓不住但还是忍不住要去抓的那个执念。 我们总想抓住更多的东西,用来充实“我”的欲望——我们嫌欲望不好听,于是将它打扮了一下,变成了快乐、幸福、事业、财富等漂亮的词。 可是不管我们获得了怎样的财富、地位、权力、名声等等,“我”总是难以被填满,反而会越来越不满足,总是希望抓取得更多、更多、再更多。 然而,一旦变故来临,这些看似非常真实的一切,就会像越吹越大的水泡一样,突然破灭,曾经的真实感被幻灭感所替代,就像正做着一场好梦却突然被惊醒,甚至还发现自己正身处险境危机四伏。 很多人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最后走上了绝路。但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被这个本自如梦如幻的世界欺骗了,更是被“我”欺骗了。 在“我”这个面具下,一直深深隐藏着的其实是不断膨胀的欲望,和越迷越深的执着!除非我们始终保持着警觉与反省,时刻守护着自己心中的净土,否则大概率会被戴着“我”之面具的欲望和执着所吞没。 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总是会把生命不断地引向欲望、放纵、执着、渴求、不满、烦恼、痛苦、愤怒、仇恨……所以,决不能让“我”一直凌驾于其他视角之上。 所有不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都是一种“无我”的视角。在“无我”的视角下,警觉、反省、自律、自强、精进、无私、大爱、奉献等引领生命不断升华的视角系统才会逐渐成长起来,从而引领生命不断成长、完善、升华,不断走向自由、智慧、圆满。 “我”与“无我”,这两种视角的确平等,但并不等效。每个人都有选择某种视角的自由,同时也需要完全地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所有结果。 明白视角的平等性,可以让我们不再执着于自我视角的“优势地位”——注意,这种“优势地位”并不是视角本身本有的,而是我们的心赋予它的。 明白视角的平等性,可以使我们的心平等地看待其他视角,从而为心之视角的转变创造机会。所有的视角均可平等地为自心所用,但任何视角都休想绑架自己的心灵,哪怕是“我”这一视角。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要学会审视自己的视角,时刻保持警觉与反省之心。 当一个视角能够帮助我们的生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充满自信、自强的正能量时,我们就可继续使用之。 当一个视角会加重我们的欲望,引起内心的不安、不满、烦恼、痛苦,甚至愤怒和仇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反省,深入审视这一视角,然后尽快转变视角。视角转变,视界以及生命的体验就会同步转变。当转变成充满爱和智慧的视角时,负能量就会得到转化,正能量就会增长。 对于转变视角,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做,可以请教自己信得过的老师,或者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不断学习和实践大道文化,开启大道智慧,即是训练和不断提升智慧视角的最好的方法。 在此,特别推荐雪漠老师的几本书,对于智慧视角训练有着非常好的帮助:《雪漠智慧课程》《真心》《老子的心事》《佛陀的智慧》《大师的秘密》《空空之外》等。 3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意味着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生命都可以依自己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世界,生活在自己的视角所呈现的世界里。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还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将自己的视角凌驾于他人之上。即使在你看来,你的视角属于更高的维度、更高的境界。那种所谓的更高,只对你自己有意义。你可以让它作用于自己的生命,享受它带来的一切,但你不可以用它来挤压别人。每个人都有依自己的视角生活的自由。 如果一个人在他自己的视角下,可以自由快乐地生活,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和困惑,那么他就没有改变现有视角的动力。除非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视角下的所谓自由和快乐竟然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如此的如梦如幻,那时,他自然会开始寻找出路——新的视角。这时,如果你能给他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对他来说或许才是一种帮助,而不是挤压。有效的帮助不仅需要缘分,也需要合适的时机。 视角是平等的,意味着我们可以分享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但只是分享就好,他人是否认可和接受是他们自己的事。比如,修行。修行只对认为自己需要修行的人才有意义,不认为自己需要修行的人,修行即与其无关。 当然,如果我们不被修行的概念所局限,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的话,其实所有的生命都在修行。生命的进化就是修行,不进化就会被淘汰。只要一个生命还在存活,那么它就必然在修行。 修,就是调整、转换视角。行,就是实践调整转换后的新视角。打破原有视角的束缚,转变视角,发现新视角,并训练自己用新视角去生活,就是修行。 没有生命在视角之外,没有生命在修行之外。除非它已经死去,不再活着。而视角是不会死的,只会变化。所以,生命和修行永远都是现在进行时。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开始修行——改变视角,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改变的动力,另一种是想要改变但不知道如何改变。没有改变的动力,意味着他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他认可的,或是可接受的,至少是可忍受的。如果忍受不了,他自然就会寻求改变。如果想要改变却不知道如何改变,如果你认识他,有机会与他交流的话,那么不妨跟他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一切皆是视角,还意味着:所有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视角而已。 生命是视角的体验,体验着视角下的视界——世界。 佛陀的觉悟,正是悟入了一种“超越性视角”,在这种超越性的视角里,生命本自自由,本自解脱,本自光明,本自圆满。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要开示的唯是他所悟入的“超越性视角”。 这一“超越性视角”,对于所有尚未达到“超越性视角”之境界的人来说,是他们目前所有的“心-视角-视界-世界”所无法企及的。这就是人们面临的难题。如果你没有吃过某一种水果,吃过这种水果的人该如何向你形容这种水果的味道呢?无论怎么形容,你还是不知道。 一切有、无、虚、实,一切真、假、善、恶,一切时间、空间、世界、宇宙,一切物质、精神、心灵、灵魂,都是“非超越性视角”下的视界。在“超越性视角”下,它们就像梦幻泡影一样。 佛陀总是站在“超越性视角”之中,不断地为我们描述“超越性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但因为我们深深地陷在“非超越性”的视角里,所以对于佛陀开示的“超越性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我们总是会悄然转变为“非超越性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这就是真正的难点所在。 除非我们能够放下原有的视角,否则我们就无法悟入佛的视角。一切皆是视角,连我们的“自己”也是一个视角,而且是最顽固的视角。你无法扔掉“自己”这个视角,因为,你就是“自己”这个视角本身。所以,真正的放下,不是扔掉,而是转变。视角可以转变,只要我们放下对原有视角的执着,改变就会发生。所以,破除执着就成了禅宗最核心的教导。 而最奇妙的是,一旦破除了所有的执着,“超越性视角”就会自动显现出来。于是,佛陀将“超越性视角”显现出来的那一刻称之为觉醒,亦名开悟。 所有非超越性视角及其呈现的视界,相对于超越性视角来说,即是梦,即是迷。学习佛法,即是学习悟入“超越性视角”的方法。如果你总在“非超越性视角”下的视界和世界里寻觅佛法,寻求觉醒、开悟,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许你会说,我目前所有的一切都是“非超越性视角”,这让我怎么办? 佛陀和所有历代的祖师们已经拥有了超越性的视角,甚至可以说,超越性的视角已经成了他们生命的全部,所以他们有着无穷的智慧。他们最擅长的智慧就是“度”——即搭桥,在“超越性视角”和“非超越性视角”之间搭建一个过度的桥梁。他们都是最伟大的搭桥师,号称可以搭建八万四千多种桥梁。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各种新的桥梁也在应运而生。 但不管哪种桥梁,其核心架构都涵括了“缘起性空”这一桥梁中的桥梁,如果缺失了“缘起性空”这一智慧的心髓,那么,你通过这座桥梁所到达的彼岸就绝不是“超越性视角”。 “缘起性空”是佛陀为“超越性视角”与“非超越性视角”之间搭建起来的最基础同时也是最核心的“渡桥”。其他所有看似不同的渡桥,都是“缘起性空”这座渡桥的变化相。如果没有“缘起性空”这个最根本的核心,那么这座桥,就不是佛法意义上的渡桥。 从视角的角度来看,“缘起性空”则更像是一副眼镜,是佛陀为我们准备的一个非常好的“观”的工具。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近似地观看和体验一下在“超越性视角”下,我们日常视角下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此,一定要记住,不要忘记了佩戴“缘起性空”这幅眼镜,否则你一定会被“非超越性视角”下的“视界-世界”所迷惑。要时刻记得戴上“缘起性空”这幅眼镜,当你戴上它,“非超越性视角”就变成了“半超越性视角”。 而随着你佩戴习惯的加深,慢慢地,“缘起性空”就会从借用的工具变成内化的工具,渐渐地与你的视角合一,当完全合一的时候,一个大事件就会在某个时点发生,它看似偶然,但其实只是瓜熟蒂落——你生命中的“超越性视角”诞生了!从此,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个拥有“超越性视角”的生命。 那时,虽然你拥有了超越性的视角,但你仍然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 至于“缘起性空”这一“眼镜”或者“视角”本身是怎样的,笔者将会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阐述,此处不赘。 视角法则(八):心=视角=视界=世界 1 心是视角,世界也是视角,一切皆是视角。 心,代表了所有主观的一切。世界,代表了所有客观的一切。 但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离不开观。观,即是视角。呈现在视角中的一切,即是视界。 雪漠老师说,世界是心的倒影。 将这句话拆解一下,就更容易理解了: 世界是视界的投影;视界是视角的投影;视角是心的投影。略去中间过程后,就变成了:世界是心的投影。倒影即是投影。 通常来说,科学以世界(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等)为关注的重点,宗教以心(包括心理、精神、意识等)为关注的重点。 而哲学要回答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则重点关注心以及心与世界的关系。 但无论是科学、宗教还是哲学,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忽略了“观”本身。 科学有科学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宗教有宗教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有哲学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家都在观,但关注的重点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都是某一种视角下的“视界-世界”。 包括心,也同样呈现为某种视角下的“视界-世界”。 大家都在观,都在使用视角,而且彼此的视角存在很大的不同。 但大家的关注点却始终没有从“视界-世界”中离开——几乎所有人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观”本身——视角。 视角,成了人人都在用,却人人都忽略了的盲区。这个被忽略的盲区,深藏着巨大的宝藏。 因此,笔者的“视角系列”将关注的重点紧紧地锁定“视角”,并试图开启一个全新的领域——“视角学”领域。 “视角系列”,已经开始并将继续进行一种全新的尝试——系统性地构建以“视角”为核心研究对象的“视角学”体系。 严格地说来,它不是科学,但秉承着科学的精神,它不是宗教,但汲取了宗教的智慧,它不是哲学,但洋溢着哲学的情怀。 由是,笔者将“视角学”称为“生命哲学”。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而是同时凝聚了科学之精神、宗教之智慧、哲学之情怀以及它自己独有的视角与视界、世界与梦想于一体的生命哲学。 它的梦想是什么?它的梦想就是,在汲取科学之理性、宗教之神性、哲学之智性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超越性的智慧视角,构建一个融“当下关怀”与“终极超越”为一体的智慧视角系统,汲取人类文明中最精华的智慧,超越民族、国家、语言、文化、历史以及科学、宗教和哲学的种种分野,使之成为人人可以学习,人人可以理解,人人可以实践,人人可以运用的智慧视角系统。换句话说,它是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拥有的“超级慧眼”。让所有的生命悉皆拥有“超级慧眼”,就是它最大的梦想。 不要以为这“超级慧眼”存在于你的生命之外。事实上,它就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依视角法则来说,你与“超级慧眼”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你在“超级慧眼”之中,“超级慧眼”,亦在你之中。当你的视角转变为“超级慧眼”时,“超级慧眼”也就同时转变成了你。在这一刻到来之前,你们均深藏在彼此之中、之内。 所以,寻找是相互的寻找,寻觅是相互的寻觅,相知是相互的相知,相契是相互的相契,相合是相互的相合,相成是相互的相成。 你见到了它,它就见到了你。那时你会蓦然发现,原来它一直都在陪伴着你,一直都在等待着你,等待着你认出它,认出它眼中的真正的自己。 2 “心=视角=视界=世界”,在这个表达式中,“视角=视界”是其中的核心。 心,可归于视角,世界,可归于视界。 而在“视角=视界”这一关系式中,视角处于主导地位。视角决定了视界,视界是视角的投影。 “=”除了表示关联关系、从属关系、决定与被决定、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即一体性。 在视角学的范畴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入五个基本范畴: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五个基本范畴共同构成了视角学视野下的“生命宇宙”。其中,由“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五种基本范畴共同构成的“生命宇宙”,在视角学中称为“全量生命宇宙”,而当超级视角隐而未显时——这也是绝大多数生命的常态,此时的生命宇宙由“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在视角学中称为“非全量生命宇宙”。 视角法则八,重点探讨的是由“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的“非全量生命宇宙”。 心、视角、视界以及世界,虽然它们看起来有诸多不同,但本质上并不是割裂、独立、对立的。它们只是同一个本体的不同功能体现。就像同一个人的感官一样,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看似非常不同,但都属于同一个人。 对于“心-视角-视界-世界”共同所属的那个本体,无法以语言去命名,它没有名字。 本体,不仅无名,而且无相。基于本体而呈现出来的相,必定体现为“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个呈现,是一体化的呈现——一现俱现,一隐俱隐。在呈现之前,所有各种不同的“心-视角-视界-世界”皆处于隐在的状态。 心是无限的,视角是无限的,视界是无限的,世界亦是无限的。这里的“无限”,既是指本体可以呈现的“心-视角-视界-世界”是无限的,也是指“心-视角-视界-世界”的变化是无限的。 我们每个人,以及所有的生命,即生活在基于本体而呈现出来的“心-视角-视界-世界”之中,同时亦生活在依自己的心和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世界”之中。 之所以选取“视角”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尝试构建生命哲学之视角学体系,是基于视角的以下特性: 1)视角的特殊性。 视角决定了“视界-世界”。可以说,人类文明、人类社会、人类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纳为某一种“视角-视界-世界”,没有例外。 包括心——人类的心理、精神以及意识的所有领域,同样可以归纳为“视角-视界-世界”,没有例外。 即使是对于超心理学、神学、佛学、道学等特殊领域,只要涉及到呈现,就必然可以归纳为“视角-视界-世界”。 即使这种呈现不是以外在的方式,而仅仅是以内在的方式呈现。比如,关于禅的内证和体悟。这时,“视角-视界-世界”即发生在禅者的内在。 即使对于这种内在的“视角-视界-世界”的任何思考和表述都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但那个“视角-视界-世界”的整体性呈现仍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而在这其中,视角则处于核心地位。也许你可以说,心才是真正的主宰者。但视角与心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心和视角的紧密程度几近于完全相等。特别是将心视为本体的呈现时,此呈现就必然可以归纳为某种视角。这时,心就是视角,视角就是心。 如果将心指向本体,那么这时的“心”,就不是“心-视角-视界-世界”中的“心”了。把指向本体的“心”还给本体。因为本体是不可说的,离言,离相,不可思,不可议。 剩下的心,皆是视角,没有例外。 正是因为视角的地位如此特殊,以及与心的关系如此紧密,甚至达到了无二无分的程度,所以我们才选择以“视角”来代替“心”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并由此构建起“视角学”的大厦。 当然,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体系,目前笔者只能以微薄之力先为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厦之地基垒几块砖头。 2)视角的便利性。 视角这一范畴具有天然的便利性——即剥离了心的“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的指向本体的那个面向,同时涵括了心其他所有的面向。这是视角最独具特色的优势,它为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所有不方便以“心”进行探讨的内容,都可以用“视角”来进行探讨。 视角是最接近主观的客观,同时也是最接近客观的主观。 说心时,则完全变成了主观;说世界时,则完全变成了客观。有的人锚定了主观,反驳客观。有的人锚定了客观,反驳主观。 而对于视角,锚定主观的人,会看到视角的主观。锚定客观的人,会看到视角的客观。两种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观点持有者,终于通过视角找到了双方共同认可的共识区。 这种特点,将为视角学体系的构建以及普及和推广带来巨大的便利性。视角本身所独具的这种特性,将使得视角学能够成为所有领域的人们共同认可的工具性学说。无论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视角和视角学都可以成为你拿来即用的工具。 3)视角的殊胜性。 视角最接近于心,视角是心的眼睛。视角源于心,体现心,作用心,转变心。 心的转变,带动视角的转变。视角的转变,带动心的转变。直接转变心,感觉难于登天,无从下手。通过转变视角来转变心,则易如反掌,手到擒来。转变心,通常意味着对心——自己的否定。转变视角,否定的仅仅是原来的视角,而没有否定心——自己。因此,让一个人转变心相对比较难,而让一个人转变视角则相对比较容易。 同时,转变过程带给人的内在体验也是不同的:转变心,感觉自己是被动的,带有一种挫败感;转变视角,感觉自己是主动的,带有一种超越了自己的成就感,感觉自己获得了成长和进步。因此,以视角为切入点,有利于迅速突破无形的心理抗拒,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不管是自我沟通,还是人际沟通以及大众传播等,选择从视角入手,都有着其他方式所无可比拟的特殊优势。 视角的殊胜性,除了以上所说的内容外,还表现在—— 视角的无限性。视角是无限的,你永远可以找到新的视角,无量无边,无穷无尽。 视角的灵动性。一个新的视角不仅会打开新的视界,同时还会在体验这个新的“视界-世界”的同时,犹如灵感的激发一样,对于新视角的灵感很可能会被不断地激发出来。于是就像连锁反应一样,一个个新视角、新视界被不断地打开,从而带给人非常强烈而奇妙的体验。生命的神奇和无穷的奥妙,在这不断激发的新视角、新视界里层层无尽地展现出来,就像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4)视角的超越性 以视角为核心研究对象时,对视角的审视同时即意味着对视角的超越。 审视,意味着更高视角的存在。所以,不管什么视角,当这种视角成为审视的对象时,我们所使用的视角就超越了作为审视对象的视角。不断地审视,即可不断的超越。 这是视角本身所独具的超越性——当你看到了你的视角,你就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它。看见,即超越。所以,从视角的角度反思问题、反省自己,是进步最快的方式。 5)视角的实践性 视角的实践性优势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说,视角本自具有知行合一性。 视角,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种东西,它是生命本具且时时刻刻皆在使用的俱生性工具。 所以,视角的转变,可以做到当下知、当下行、当下转变。而且,视角一变,“视界-世界”就变,转变的效果也是当下可见的。 “视角”之“魔法”,竟如此地神奇! 仅就以上五个方面的特性而言,已足以体现出“视角学”非常独特且无比巨大的价值,非常值得用生命不断深入地思考、探索和研究,并为构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视角学”体系而精进努力! 行文至此,屈大夫的那句一直回荡在历史时空里的心声,此刻正在自己的心里响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心=视角=视界=世界”,在这个关系式中,虽然“视角=视界”是其中的核心,但并不代表其他内容不重要,它们都很重要。比如,在这个关系式中还隐藏着这些关系式:心=视角,心=视界,心=世界,视角=世界,视界=世界等等。 先从“视界=世界”开始。什么是视界?视界有以下几种含义: 1)视界:视角的边界。 2)视界:呈现在视角下的、可被感知的世界。 3)视界:呈现在视角下的可被感知的世界的边界。 那什么是“世界”呢?这个词虽然我们经常说,可是想要清晰地表达,还真的不太容易。世,代表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构成了世。界,代表空间,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上、下等,构成了界。世界,即是时空,同时也涵括了所有时空中的一切万事万物。 我们说,“视界=世界”,意味着,所有的世界都在视界之内,视界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那么在视界之外,有没有世界呢?答案是“没有”。注意,这是生命哲学之视角学的答案。生命哲学是服务于生命本身的。 如果有一种世界从未被任何生命所感知,那么我们去讨论这个世界的存在与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个问题永远无法被证明。既无法证明为“真”,也无法证明为“伪”。 注意,这里并不是否认打开新世界的可能性。恰恰相反,视角学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为了促使人们不断地开创新的视角,从而打开新的“视界-世界”。 视角是无限的,所以可被打开的新世界同样是无限的。你永远拥有打开新视角、看见新世界的权利。而且这是你最重要的权利,任何人皆无法剥夺的权利。上帝无法剥夺,死亡也无法剥夺。 拥有无限的视角,是所有生命的第一权利。它比生命本身更重要!为什么?因为所谓的“生命”,当你剥去所有的外衣,最后剥到再无可剥的时候,剩下的就是视角本身。 如果你说剩下的应该是“心”才对。嗯,你说的的确不错,但心和视角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东西。在最深的深处,心的全体就是视角的全体,视角的全体就是心的全体,无二无别。 之所以强调“拥有无限的视角,是所有生命的第一权利”,是因为,假如一个生命只能被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视角里,那么这个生命就永远无法拥有自由。 自由是生命的第一权利。而无限的视角就是自由本身。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可以拥有无限的视角,可以打开无限的视界,可以体验无限的世界。 如果你处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视角下,即使你可以在这个视角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也只是一种虚假的自由。更何况生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100%的责任,你想做的一切,最终都会回到你自己这里,由你自己来承担。如果你不顾一切地肆意妄为,那么当后果返回到你自己这里时,你还会感到自由吗?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的确,你有亲手把自己送进牢笼的自由。 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视界-世界”。你全部的世界,就是你视界的全部。所以,你想体验新的世界,就要打开新的视界。 “视界=世界”,还意味着,当你发现,你的世界充满了问题时,不是世界本身有问题,而是你的视界有问题。这时,你需要进一步去审视自己的视角,同时学习转变视角,从新的视角去看待所谓的问题。 或许你很快就会发现,原来不是事情本身的问题,而是自己的视角被局限和束缚在了某一个固定的视角之中。视角一变,新的视界就会被打开,原来的问题在新的视界下很可能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你可以通过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视角,从而不断地打开自己的视角,超越自己的视角,直到你和你的世界呈现出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 世界,不在你之外,而在你的视界之中。当你的“心-视角”是和谐的,你的“视界-世界”即是和谐的。你的“视界-世界”,你做主。 4 “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个关系式,可以说是整个视角学的基本关系式。当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这个关系式时,也将带给我们不同的启发。 比如,在这个关系式中,含括了四大基本范畴:心、视角、视界、世界。当我们以其中一个为视角,就可以看到不同的视界: 心=(视角-视界-世界) 视角=(视界-世界)\/心 视界=世界\/(心-视角) 世界=(心-视角-视界) 心=(视角-视界-世界) 什么是心?心就是你的视角以及你视角下的“视界-世界”。除此以外,别无他心。心的境界如何,只看你的视角以及视角下的“视界-世界”的境界如何。反过来说,你的“视角-视界-世界”决定了你心的境界。 而这其中,视角最为关键。视角的境界,即是心的境界。一个人生命的境界如何,看看他的视角就知道了。 视角=(视界-世界)\/心 什么是视角?视角,就是呈现在心中的“视界-世界”的宽度、广度、高度、深度及维度等。 如果你的世界太小,其实正说明你的视角太小。如果你的世界太拘束,其实正说明你的视角太拘束。如果你的世界太低沉,其实正说明你的视角太低沉。如果你的世界太黑暗,其实正说明你的视角太黑暗。 如果你的视角足够宽广,你的世界一定足够宽广。如果你的视角足够善美,你的世界一定充满善美。如果你的视角足够诗意,你的世界一定充满诗意。如果你的视角足够光明,你的世界一定充满光明。 所有关于世界的问题,本质上都是视角的问题。视角没有问题的时候,世界也就没有了问题。 打开你的视角吧,你将打开新的世界。深化你的视角吧,你将深化你的世界。庄严你的视角吧,你将庄严你的世界。升华你的视角吧,你将升华你的世界。 视界=世界\/(心-视角) 什么是视界?视界是世界映现在“心-视角”中的投影。 当心比较小的时候,你的世界也很小,可是你眼中的世界却很大很大,大得你感觉自己在它面前非常地渺小。当心很大很大的时候,你的世界也很大很大,可是你眼中的世界却变小了,小到你感觉自己可以和它平等地对话。 让你的视角不断地更大、更高、更广、更深,世界就会在你的心里更清晰、更透明、更单纯、更简单。 世界=(心-视角):视界 什么是世界?世界就是“心-视角”所感知到的视界,除此以外,别无世界。心通过视角感知的视界,就是世界。所以,一切都在你的心中,一切都在你的视角里,一切都在你的视界里。 你感知不到、对你没有任何影响的世界,即与你无关。如果你想探索新世界,那么就探索你的新视角吧。 视角无限,世界无限,但是否与你有关,一切由你决定。 上面四种视角仅仅是“心=视角=视界=世界”诸多视角中的部分视角,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其他的视角,看看会带来怎样的启发。 视角学之于生命的意义,就是永远有新视角在等着你去发现。通过它,你就可以打开新的世界,体验新的神奇。 5 通常,我们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表述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离开这个世界。如果用视角来表述,可以表示为——我\/世界,即一个作为独立个体的“我”,生活在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上。 这样的视角必然会产生着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因为世界不是“我”的世界,“我”只是一个过客。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向哪里去。 而这样一个不知来处、亦不知去处的“我”,更无法认清自己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来这里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等等。 但是基于视角法则(八),这三个问题就成了“伪”问题。我是谁?我是“心-视角-视界-世界”。我从哪里来?我从“心-视角-视界-世界”来。我到哪里去?我到“心-视角-视界-世界”去。 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一个无限的“心-视角-视界-世界”。世界,并不外在于生命本身,而正是生命之视角、视界的展现。因此,以视角学的角度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体验无限的视角、无限的视界以及无限的世界。 正是因为视角以及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和世界是无限的,所以生命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但这一点并不会被生命“天然地知道”。恰恰相反,通常呈现在我们心中和脑海中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而呈现在我们心中和脑海中的世界却是无限的世界。由此产生了一个最为突出而尖锐的问题:在无限广阔的世界面前,有限的生命是如此地卑微、渺小,以至于微不足道。 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类,那些人类中最优秀、最智慧的人,都在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今天依然在人类的头顶盘旋着,犹如巨大的黑洞,永远望不到底。而且,那黑洞的深处是无尽的黑暗,没有一丝光明。 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宗教、哲学都在追问,人类最伟大的文学和艺术同样在追问。 虽然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的道家和佛家,已经找到了答案,但上千年来,因为文化、语言、概念、名相上的种种不同,道家和佛家所找到的答案并没有成为中国以及世界上所有人类的共识。相反,道家和佛家一直处在非主流地位,而且始终摆脱不了“宗教”的名相,所以也就始终不能成为像数学、物理、化学那样可以为全世界所有人都愿意学习和接纳的文化。 所有的追问,都涉及最终的“本体”,而不同的文化,对于“本体”又皆有其各自独特的、不同的认知。每一种文化都执着于自己的认知,认为自己的所见才是真正的真理,其他文化的认知并不是真正的真理。 基于视角法则,则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一种文化其实都是一种视角。不同的文化代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角所看到的必然是不同的视界和不同的世界。视角是无限的,没有人可以穷尽所有的视角。视角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种视角可以自我主张凌驾于所有其他视角之上。 如果一种文化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视角,那么就必然是一种天生带有局限性的文化。如果一种文化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同时还能尊重和理解所有不同的视角,平等地看待所有的视角,不以自己的视角所看到的真理主张为所有视角都必须接受的普遍真理、唯一真理,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一种真正能够为人类带来和谐、为世界带来和平的文化。 “视角学”的梦想就是希望构建这样一种文化,并让它从星星之火逐渐燎原。笔者相信,“视角学”是一种蕴含着巨大生机和无穷潜力的文化,因为它第一次使人类看到了所有不同文化都可以共同接受的交集点——不管什么文化,都必然拥有属于这种文化的独特视角。而视角最基本的特性就是,不同的视角必然看见不同的视界。 因此,任何一种文化,想要走向未来,就必然要审视自己的视角,同时以开阔的胸襟去考察其他文化的视角,然后站在更高的视角上找到彼此共同认可的视角。即使彼此暂时尚未找到更高的、共同认可的视角,但也可以承认存在着更高视角的可能性。这将为彼此的平等交流、和谐共处开创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所谓的“文明的冲突”,只有在落后的、封闭的、低维的视角下才会成为“不可避免的宿命”。只要人类愿意承认视角的究竟平等性和视角的无限可能性,就必然能够找到先进的、开放的、更高维度的视角,从而使“文明的和谐”从梦想变为现实。这时再回头看看所谓的“文明的冲突”,那将是一种多么愚昧的视角! 我想,这也许就是“视角学”之所以令笔者无比激动的原因之一。因为从这里,笔者看到了人类彻底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民族和谐、文化和谐、国家和谐、世界和谐、文明和谐、人类和谐、生命和谐、万物和谐、天地和谐、宇宙和谐”的真理之光。有了“视角学”的哲学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可以看得见光芒的航标。 6 在上一篇中,有一条线的阐述尚未完成。 视角以及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和世界是无限的,所以生命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但这一点并不会被生命“天然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可能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生命、人生、命运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可能性(注)。 甚至从更宽广的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很可能某一个“心灵”,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扮演了无数种看似不同的生命角色,经历了看似种种不同的生活,但其实,其生命的“视角-视界-世界”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生命经历很可能只是在重复地上演着相似的剧本。 这就像一个人遇到了人生的瓶颈,他不是选择突破这个瓶颈,而是选择了退缩和逃避,选择了看似不同的另一条路,但终有一天,他还会遇到本质相同的瓶颈。除非他鼓起勇气去挑战自己,即使失败,也能够一次次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然后再次发起挑战,直到挑战成功,于是他的生命、人生以及命运从此展开全新的图景。如果他每次都选择了逃避,那么即使他的生命看起来是鲜活的,但其实已经停滞,被困在了一个他没有勇气去突破的牢笼里。 另外,如果他的视角一直被困在“我”与“世界”这种二元对立的视角之中,那么他就永远难以发现他自己生命中本自具足的无穷可能性。 为什么?因为那三个问题是他绕不过去的谜题。当哲学三问像无边无际的浓雾笼罩着一个人的生命时,他如何可能穿透浓雾,清晰地看见生命的无限可能与无限精彩呢? 包括那些为人类奉献了伟大的文学或艺术作品的高贵灵魂,他们中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地追问,苦苦地思索,虽然他们创造了令人震撼的伟大作品,但依然没有找到最终能让他们的灵魂得到自由与光明的生命的答案,于是他们选择了以死亡来终结心灵的痛苦。可是他们不知道,死亡并非真正的解药。当他们发现死亡只是让他们摆脱了肉体,而他们的灵魂再也无处躲藏时,他们该如何才能将灵魂的痛苦转化成智慧的甘露,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呢? 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不明白世界的真相,不明白灵魂的真相,这在佛教中被称为“无明”,即没有光明。没有光明,就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 “我”与“世界”二元对立的视角,相对于“心-视角-视界-世界”一体无分的视角来说,就是一种“无明”的视角。“无明”的视角所呈现的必然是无明的“视界-世界”。只要“无明”的视角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无明”的“视界-世界”就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因此,“视角学”的意义首先就在于,只要一个人接触到了“视角学”,他就必然会接触到“视角学”的世界观,即“心-视角-视界-世界”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的分隔与对立。他会了解到,原来,除了“我”与“世界”相对而存在的习惯性视角,还有一种全新的视角。当他走进“视角”的世界,就必然会发现——“一切皆是视角”,心是视角,世界也是视角。而视角是无限的,是超越的,是自由的,是永恒的。 没有什么能够永恒,除了视角。而生命,就是视角本身。当然,这里的“永恒”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永恒”,而是“永远鲜活地呈现在当下”的“永恒”。 通过学习视角法则,对于生命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将会产生全新的视角——以无限自由的视角创造无限自由的视界(世界),从而活出无限自由的生命。在这样的视角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哲学三问,那只是陈旧的、落后的、被深深局限的视角下的一个最荒谬、最荒诞、最黑色幽默的“陷阱”。 无数的人不知不觉中就掉进了这个陷阱,掉进去之后就很难再爬出来。甚至可能会在其中轮转千世万世而依然找不到出口。除非你有机会接触到超越二元对立的新视角,比如老子的道,佛陀的空性,或者生命哲学之视角学。 可能你会说,不就是一个视角吗?哪有这么严重? 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其实都是因为打开了一个新视角,从而开创出了一片新世界。每一次都是如此,没有例外。不要以为一个新视角的开创很容易。在长达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连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样一个今天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当布鲁诺公开宣扬这个观点的时候,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但视角是有生命的,特别是距离真理更近的视角。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这一视角看到了新世界的光明时,这一视角也将从此变得不可动摇。 每一次科学的创新都离不开视角的创新,每一次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视角的进步。 我们常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共识,但是即使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句话对于西方人来说,也依然非常地陌生。而它当初第一次被提出来的时候,同样遭受到了巨大的争议,在经过了无数人的努力之后,它才渐渐地站立了起来。 “解放思想”,说到底就是要解放视角,不要固守陈旧的视角,要敢于探索和尝试新视角。“实事求是”,说到底就是要用新视角下开创出来的新世界与旧视角下的旧世界进行对比检验,到底哪种视角更能代表鲜活的生命,更能代表生命不断发展、成长的方向,更能代表广大的人类生命乃至所有一切生命的希望和未来。 当今时代是文化繁荣、文明昌盛的时代,是积极倡导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时代。这本身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无限多元的视角共生共存、共融共创的时代。因此,视角学作为以“视角”为核心研究对象的新学说,正可谓生逢其时。 以“视角”为切入点的视角学世界,才刚刚打开了一道缝,可是从这缝隙中透发出的光芒却已令笔者深感震撼。这些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属于个人创作,笔者更像是一个信息的通道,视角学只是选择了通过笔者的手而来到这个世界。它有着自己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在它的深邃和广博面前,笔者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孩子,兴奋、激动,既想一下子跳进大海的怀抱,又对汹涌而来的波涛感到陌生、好奇,同时还有一种浓浓的对宇宙大道的敬畏…… 注:本小节所阐述的内容,不仅适用于个体生命,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生命的群体甚至整体——一个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会、民族、国家、世界…… 视角法则(九):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 1 依视角学的观点而言,你永远无须反对别人的观点,无须与别人争论,更无须想要说服他人。因为,一个人的视角决定了一个人的视界,视角不同,视界必然不同。当两个人分别采用不同的视角,而且未能理解对方的视角时,争论是没有意义的,说服也不可能发生。想要达成共识,需要先达成共同的视角,只在自己的视角下各说各话,是无法达成共识的。 一个有智慧的人,首先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所采用的视角,同时仔细观察对方的观点,然后逆向去考察对方的视角。当你理解了对方的视角时,也就理解了对方的观点。这时你可以尝试向对方阐明自己的视角。由于人们固有的执着,以及最根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差异,如果你的视角违背了他的“三观”,那么继续争论下去,就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而言,只有在“三观”趋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视角才有可能被理解。“三观”完全不同,却想要对方理解和接受你的视角,就有点强人所难。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即是“道”的具体体现。“三观”不同,还是彼此尊重更好,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因此,与人交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对方的观点迅速判断对方的“三观”。三观相同或相近,就可以继续深入交流;三观差异太大,甚至截然相反,即无需多言。 即使你有着以佛道智慧帮助有缘人的心愿,这时也要考察对方的心性和基本态度。如果对方没有向道之心,那就说明缘分不够,还是随缘更好。如果对方有较为恳切的向道之心,态度谦虚诚敬,那么就可以根据对方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帮助,没有这样的前提,所谓的帮助就不会发生。 三观相同或者相近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争论而弥合观点之间的差异达成共识呢?这时,你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明自己观点的视角,同时分析对方观点的视角。只要分析得客观、准确,就可以获得对方的认同。这时,可以尝试让对方理解自己的视角,如果彼此采用的视角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方一时难以理解,这时可以引入过度性视角——即双方都比较容易认同的中间性视角。在中间性视角取得共识后,再进一步让对方理解自己的视角,就比较容易了。 还有一种方法,即找到一种能够同时涵括彼此视角的更高视角,不仅可以让双方达成共识,还可以让双方共同获得提升和成长。能够找到这种更高的视角,交流和探讨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这时就不是谁说服了谁,而是共同获得了成长与进步。 视角决定视界,所以我们不仅要考察彼此的观点,更要考察彼此的视角。视角超越视界,当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彼此的视角时,我们就已经获得了成长。 为什么?因为当你看到了对方的视角时,你的视角就超越了对方的视角。同样的,当你看到了自己的视角时,你的新视角已经诞生,你也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当你同时看到彼此的视角时,你就同时超越了彼此原有的视角,从而站到了一个更高的视角上。 如果不仅能够看到彼此的视角,而且还能找到更高的、同时涵括彼此视角的新视角,这意味着你的视角和智慧已经实质性地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所以,时刻从视角的角度去观察身边的一切,同时不断审视自己的视角,不断发现更高的视角,不失为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任何领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当我们能够自觉地应用视角的智慧,并且将关注的重点主要用于不断发现自己视角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超越自己,那么我们生命的成长就会很快,可能会快到连自己都难以置信。 老子曰,圣人无争。为什么呢?因为圣人的视角涵括了天地宇宙、万事万物、天下苍生,一切都尽收眼底。人间的红尘万象,诸如生老病死、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等世人苦苦执着的一切,在圣人的视角下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生亦如幻,死亦如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又有什么值得去争的呢?当有一天我们读懂了老子,读懂了佛陀,当他们的视角真切地成为了我们自己的视角,那时,也就没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了。 人间四季风物尽,万丈红尘不染衣。与君相携醉朝露,昆仑明月照天心。 2 基于这一法则,如果你想帮助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恰当的引导让他看到并体验一种全新的视角。当他体验到新视角下的新视界时,他的“视界-世界”就永远地改变了。他会突然发现,原来,竟然还有这样的视角!同时他也会明白,原来,他之前的视角只是众多的视角之一。当他能够同时去观照这两种不同的视角时,一个超越的视角就产生了。这时,我们完全可以说,他的生命已经获得了“新生”。 在视角学的视角下,一切皆是视角。生命同样是视角,新视角的诞生,特别是超越了原有视角的新视角的诞生,意味着生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这怎么能说不是生命的新生呢?这也是视角学特别倡导和重视的——不断地发现、应用和传播新的带有超越性的视角,这应该成为所有视角学学习者经常自觉使用的视角。 为什么新视角的发现、应用和传播那么重要?下面以新视角的传播为例进行说明。 一个你所惯常使用的视角,其所呈现的看起来非常显而易见、理所当然的事实,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未必能够看到你眼中的事实。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视角,所以才会觉得显而易见,理所当然。但是,对于一个从未使用过这种视角的人来说,你看到的事实,在他的眼中却从来不曾存在。 比如,在与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引导他们去观照声音的特性“当下生起,当下消失”。声音本来不就是这样吗?可是当我问这些朋友,之前是否进行过这样的观照时,大多数的回答是没有。他们好像是第一次发现了声音的这个“秘密”——当下生起,当下消失。然后我会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化视角——去观照声音更深的特性——现象有,本体空。他们就会感到非常惊奇——真的是这样啊,现象有,本体空! 为什么如此“显而易见”的事实,如果缺乏特定的引导,就无法看见呢?这就是视角法则(九)所说的: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视角决定视界,意味着,你的视角已经决定了你能够看到的视界。不同的视角,才能看到不同的视界。虽然从一出生到现在,每个人每天都在听无数的声音,但如果你一直保持着同样的视角,那么声音对你来说就永远是同一种样子,哪怕声音的内容千差万别。 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还意味着,如果你不去关注你的视角,那么你的目光将始终被视界所吸引,这时,你是意识不到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视角的。当意识不到采用了何种视角时,其实正说明你只是在习惯性地使用着一种惯性视角,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惯性视角,而从来没有使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自发甚至自觉地发现全新视角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使用某一种视角,更不知道还有其他视角。这才是真正的“无明”。 视角的超越性,使得对视角的自觉不会天然地产生。只有在因缘的促动下才会产生。一种是自我反省,一种是从外界学习。自我反省,包括对事的反省,对他人的反省,以及对自己的反省。儒家就特别注重反省,佛家的忏悔也相当于反省。红色文化中的自我批评,也属于反省。而反省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视角的反省,假如缺失了这一点,那么反省的深度就不够。 另一种方式是从外界学习,比如从读书中学习,从社会实践中学习,从交往、交流中学习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新的视角,假如只是平面化的学习,而没有从视角的角度进行纵深方向的学习,那么这种学习的深度也是不够的。 而当你有了视角学的眼光,就会自动、自发、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观照视角的方法。这时不管是自我反省,还是向外界学习,都会事半功倍。在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使用的视角,同时也可以知道他所使用的视角所处的领域、角度、宽度、深度和维度。这样的话,对方的观点以及视角就会在你观照的视角下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 当你保持广阔的视角和清晰的敏感度时,不仅对方直接表述的内容会透露其视角,而且其间接表述的内容,比如态度、情绪、表情、语气、性格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特征等都可以为你提供丰富的信息,从而构建出其丰富立体的视角体系。当你在总体上对于对方有了一种比较全面的把握时,你就会清晰地知道,是否有继续沟通的必要,以及该如何与对方沟通等等。 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具备这些观察和感受的能力,但通常都是不自觉地运用,更没有自觉地从视角的角度进行考察。自觉地运用视角观察法,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沟通效率。 特别是当你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时,更需要学会灵活地运用视角学的方法,在清晰地看清对方视角的同时,还要找到对方容易理解和体验的新视角,这样对方就会在你的引导下,一步步打开新视角,看到新视界,获得新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引导的内容不能跨越过多的宽度、深度和维度。你可以引导他在其原有视角的基础上延展出新的视角,或者是稍稍提升一下视角的高度或深度。而所有这些都取决于你对对方目前视角系统的总体性把握,并在交流时随时根据获得的新信息进行更新、调整。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对机说法”,一个人的视角当前所达到的广度、高度、深度、维度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材”和“机”。对一个人视角的考察就像中医里面的“把脉”,只有把准了脉,才能对症施治。有的时候,一个全新的视角将为对方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甚至从此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和命运。 佛经中说,佛陀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从视角学的观点来说,所谓的“佛知见”就是佛的智慧视角,而“佛”是生命觉醒之意。所以佛的视角就是生命觉醒的智慧视角,也可称为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 佛陀辛勤说法四十九年,却又说自己一无所说。佛陀之所以这样说,其实就是为了表明,他希望人们能够打开生命觉醒的智慧视角,安住于生命觉醒的智慧视角,妙用生命觉醒的智慧视角,而不要执着于佛陀所列举的生命觉醒的视角所见到的具体的“视界-世界”。他所觉悟和一直在使用的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本身才是重点。 为什么视角难以表述呢?正是因为,视角本自超越视界。特别是究竟超越的视角,离言离相,非语言所及。 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视角学的方法,就不会再将重点放在佛陀在经中所开示的具体的“视界-世界”,而是通过其开示的“视界”去体会和领悟佛陀所采用的视角。而且不管佛陀开示的具体内容如何千变万化,佛陀所采用的最根本的那个视角是不变的。所以,每一部经都在启发着我们去参悟佛陀的视角。当你发现不同的经典中观点相互矛盾时,正好说明了我们所看到的视角还不够高,还需要继续突破。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佛经中佛陀的所有开示都是圆融的,包括那些看似矛盾的说法也依然是圆融的,那么就可以说明至少你已经接近了佛的视角。 而最究竟的视角,是已经究竟超越了的视角,没有任何的局限,同时具有无限的灵活性,甚至已经不适合再用“视角”一词来表达。此视角者,即非视角,是名视角。当你的生命与此视角完全融合为一、无二无别的时候,生命就获得了究竟的自由。 愿此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如莲花般绽放在每一个读到此文的生命里! 视角法则(十):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 视角法则(十):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发现新的视角 1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都是学习。从视角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学习,本质上都是在学习新的视角。特别是孔子说的这三句话,分别表达了三种学习的境界。 先说老子。老子的这句话是学习的总纲:人生在世,有两大学习内容,一是学问(为学),一是学道(为道)。这两种学习的根本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学习和研究学问、知识、技术、技能等,皆属于为学。为学日益,就是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积累会越来越多,越多越好。追求和升华生命自身的品格、德行、修养、智慧、境界,这些方面皆属于为道。为道日损。要学会减少而不是增多。减少什么?减少欲望,减少愚痴,减少执着,减少分别心,减少贪嗔痴慢疑。当这些垢染全部消除了之后,生命就恢复了本有的清净、光明、自在、和谐。 以视角学的角度来看,为学的重点是“视角-视界-世界”,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认知世界,更好地在世界上生活。而为道的重点是“心-视角-视界”,其目的在于修炼自心,获得心灵的自主与自由。但不管是为学,还是为道,“视角”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先说为学。这时就可以谈谈孔子说的三段话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这句话有两种解读:其一,学习了之后,经常温习巩固,不是很快乐吗?其二,学到了知识,并在适当的时候用得到,能够学以致用,这不是很快乐吗?对于这两种解读,笔者更喜欢后一种解读,毕竟学以致用的快乐,比只是温习巩固的快乐更真实、更入心、更持久。 但笔者也有自己的解读。学,相当于听闻。习,相当于实践。在孔子的时代,学习是非常生活化的,学了就要实践,就要应用,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这句话可以解读为:听闻了一种新的知识和道理后,时时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体味这种新的知识和道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妙处,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那为什么说,这样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呢?因为,知识是一种视角,道理也是一种视角,实践和应用同样是一种视角,体味其妙处更是一种视角。新的视角会打开新的视界,在新的视界里,世界于是变得不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学习的提升阶段。如果说,基础阶段学习的“视角性”尚不够明显的话,在提升阶段则已显露无疑。先翻译一下这句话。孔子对弟子们说,我教了你们一个方面,你们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就不再教你们了。这说明什么?学习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视角才是学习真正的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视角是一种智慧,它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很多方面。世界是变化的,事情也是变化的,但很多基本的规律却是相近的,因此仅仅学习一种具体的方法远远不如学习这种方法对应的视角更为有效。 从孔子的话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知识、道理和方法的学习仅仅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新的视角——“视角”是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出现才新产生的一个词,在孔子的时代上没有合适的词去表示,于是用“举一反三”的比喻来进行说明。如果你掌握不了孔子所教的新视角怎么办?“孺子不可教也”,以后就不再教你了——以笔者的理解,慈悲为怀的孔子说的不是以后不再教导你了,而是在你没有真正领会和掌握之前,就不再教你新东西,直到你领会和掌握之后,再继续教你新的内容。为什么有些弟子不会“举一反三”呢?这固然与这些弟子的智力水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本身。 对视角的领悟,需要一种“视角思维”,就是说,看问题的时候,不要只盯着问题本身,还要看这个问题所对应的视角。视角,并不是直接可见的,需要反向去思考、领会、体悟,然后才能渐渐地看清视角。以“视角-视界-世界”的视角学结构而言,大部分人的目光,完全被世界所吸引,看不到视界,更看不到视角。要看到视界和视角,必须把注意力从世界中抽离出来,反向溯源。这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认知习惯。有智慧的人,能够自发或是自觉地反向溯源——即古人说的反思、反省、自省。但对于如何反思,如何反省,在古代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但老师会在做人、做事中向弟子们做出示范,弟子以老师为榜样,先是“学而时习之”,继而学会“举一反三”。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和弟子了。 但这样还不够。弟子还需要进一步成长,成长为老师,才能去启发更多的人。学会举一反三就可以做老师了吗?以孔子的标准是不够的,至少还要再加上一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你能通过温习、反思、反省过去的视角,而发现新的视角,产生了新的领悟,那么你就可以做老师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超越了老师教你的东西,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创新了。所以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孔子对弟子成长为“师”的标准。只有这样,弟子才真正地成熟了起来,才能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即是视角法则之十的后半部分所说: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发现新的视角。当弟子能够在过往所学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应用创新的时候,就可以出师而为师了。 所有的创新,本质上皆是视角的创新。这种创新总体上涵括两大方面: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 人类所有的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本质上皆是创造或发现了某一新的视角。 所有创新的具体内容都是一个新世界,而对应这个新世界的,必定会有相应的新视界和新视角。没有新视角,就没有新世界。人类每一次技术与文化的进步和革命,本质上都是发现或创造出了新的视角,从而打开了新的世界。比如对火的认识,对磁的认识,对电的认识,对光的认识,对量子的认识等等。比如对礼的认识,对法的认识,对道的认识,对政治的认识,对经济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等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认识,而所有的认识,都离不开视角。正是认识的视角决定了认识的内容。 人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如此。生理、心理、身体、心灵、思想、情绪、感受、语言、行为、意识、潜意识…… 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文明。人类的认识没有止境,人类的学习没有止境,人类的发现没有止境,人类的创造没有止境。 所有的认知,本质上是认知新的视角。所有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所有的发现,本质上是发现新的视角。所有的创造,本质上是创造新的视角。 一切皆是视角,一切皆离不开视角。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世界,你的世界由你的视角所创造。如果你想要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的世界,那么就去改变你的视角,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2 下面说说“为道”。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之前我们说“为学”有三个阶段,在这里,“为道”也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道日损。这是基础阶段。 首先要说明,为道的视角,与为学的视角是非常不同的,之前已经提到了这一点。为道的视角,在“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一视角学体系中,基本不太关注世界,不仅如此,“为道日损”的“损”,其实就是对世界之损。在“为道”视角下的世界,不是西方文化视角下的客观世界,而是由“六根、六尘、六识”共同构成的世界,亦称为“十八界”。其实这“十八界”皆是视角,但却是需要出离、转化、损去的视角。 六根:即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这里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些感官的生理构造、物质基础,而是这些感官的功能作用。 六尘:即六种感官感知到的现象,也叫对境,即色、声、香、味、触、法。之所以称为“尘”,是因为这些现象具有“染着”和“遮蔽”的作用。所谓“染着”和“遮蔽”,是指我们的心容易沉迷于这些现象,使得这些现象就像灰尘一样蒙在我们的心上,使我们心灵本有的智慧和光明被遮住了,被隐藏了,我们的生命于是变得烦恼、痛苦、愚痴。何以会如此呢?六识在其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有认识、识知、识别、分别、判断、判定、决定等诸多含义。这些识的本源,皆是心识。六识,是心识的六种作用表现。 六根、六尘、六识,合称十八界。界,有界限之意。这种界限的产生即来自于心识的分别。 为道日损,首先要完成的功课就是把注意力从这“十八界”所构成的世界中抽离出来,抽离的过程,即是“损”的过程。 为了使人们认识到沉迷于世界的过患,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五色代表我们看到的一切,五音代表我们听到的一切,五味代表我们所有的饮食,驰骋田猎代表所有一切娱乐活动,难得之货代表我们在人世间追求的各种物欲,如金钱、名誉、地位、权力等等。 当一个人沉迷于花花世界,被物欲淹没的时候,哪还有机会和可能去追求成贤成圣呢?所以,要追求圣贤之道,就要将这些全部“损”去。因为一下子损去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就需要“为道日损”。每一天损去一点,不断坚持下去,各种欲望性的东西就会逐渐地远离我们的生命。 佛家则要求在更深的层次进行“为道日损”的训练。这时就要引入佛教所独有的智慧视角“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独特视角。这个视角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它的含义可以表述为:只要一种事物是在必须具备各种因缘条件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那么它就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这个视角的厉害之处在于,竟然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够经得起这一视角的审视后仍然可以骄傲地说:我有独立不变的自性! 没有。真的没有。世界经不起,宇宙经不起,天地经不起,“六根”“六尘”“六识”都经不起,甚至连天堂、地狱、轮回、烦恼、痛苦、死亡都同样经不起。你也经不起,我也经不起,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现象能够经得起。 为了让人们更直观地看清人类自己的“缘起性空”特性,佛陀给出了很多直观性的视角,比如: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梦幻。佛陀把人们能想到的构成人类生命的所有组成部分全部给透视了一遍,并把透视的结果展示在人们面前。只要人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去透视,就必然会看到同样的结果。这就是佛陀的伟大之处。佛陀开创了一系列透视世界、透视生命、透视自我的全新视角。而所有这些视角,都被置于一个总体视角之下,始终不离总体视角。这个总体视角即是“缘起性空”的视角。 佛陀不谈五色如何,五音如何,五味如何,而是直接引导你去考察和透视体验这五色、五音、五味的生命本身——也就是你自己。通过“缘起性空”的视角,你会发现,自己在“缘起性空”视角的透视下,逐渐变得透明,甚至逐渐变得虚幻,最终了不可得,没有一丝一毫的“立身之处”。因为,身渐渐地变空了。不仅身变空了,心也变空了。身心皆空之后,“我”也变空了。连我都变空了,更何况世界。于是“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都在“缘起性空”的透镜下一丝不挂,空空如也。 能够空到这种程度,“为道日损”基础阶段的训练就算圆满完成。 第二个阶段: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个阶段相比第一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视角学的角度而言,可以表述为:当一切都空了之后,注意,这时考察和透视的重点就转移到了空本身——空本身也是缘起性空的。就是说,空也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它依然是在因缘中变化的。有可以转变为空,空也可以转变为有。空和有,其实仅仅只是视角的不同而已。 比如,我们的“心”,从形相的角度去看,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的形相,所以其形相为“空”;从作用的角度去看,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的作用为空,而是有着无穷的功能作用,所以其作用为“有”。可是我们说的不都是“心”吗?“空”和“有”,说的都是“心”,只是视角不同而已。 所以,对于我们的生命,用“缘起性空”的视角深入观照、透视之后,就会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方面,构成我们生命的所有组成部分,物质的,以及精神的,都在“缘起性空”的透镜下原形毕露——根本找不到独立不变的自性。但另一方面,在我们生命最核心的部分——心灵,虽然其功能作用以及功能作用显现的现象,同样是“缘起性空”的,但心之本具的“空性”和“智性”,却离于因缘,超越了“空”与“不空”的分别。当悟入超越“空”与“不空”的智慧境界时,即名之曰“无为”。无为,是一种究竟超越的视角,是一种究竟超越的智慧,也叫无分别智。无分别,不是不分别,而是超越了分别。它是一种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 悟入“无为”,也叫“见道”。道,即是究竟超越的智慧。 第三个阶段: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让智慧生起妙用的阶段。不仅要见到这种智慧,还要能够安住在这种智慧境界中妙用这种智慧。换句话说,就是在发现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之后,“学而时习之”,然后“举一而反三”,再然后能够“温故而知新”。最后,你就是这种智慧视角本身,这种智慧视角就是你,它与你同心同体,你与它无二无别。 你可以使用任何一种视角,同时始终安住于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一切视角都是你的道具,皆可随机而用,随用随消,不留痕迹。一切世界皆是你的道场,一切经历皆是你的风景,一切相遇皆是你的良缘,一切故事皆是你的传奇! 视角法则(十一)第1小节 视角法则(十一):视角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等各方面的不同 1 对于视角法则,其实只有一个法则,那就是:一切皆是视角。其他内容都是对这句话的阐释和解析。比如,视角法则(十一)就是一例。 我们对各种人、事、物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在于我们有各种不同的视角,这些不同的视角,总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领域、角度、广度、深度和维度等各方面的不同。 首先是领域,不同领域的视角之间差异非常大。比如同样以“人”为研究对象,生理学、心理学、病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等不同的学术领域,其研究的视角差异巨大。 然后是角度。角度是视角的本有内涵属性。不仅非超越性的视角具有一定的角度,即使是究竟超越的视角,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智慧角度。角度的存在通常意味着局限的存在,但这一点并不绝对。当通过视角学训练将自己的视角提升到究竟超越的智慧性视角时,局限就会被彻底打破,不断趋向无限。视角之角度,在广义上涵括了领域、广度、深度和维度等,同时在狭义上与之并列。 然后是广度。广度与领域相关,但也有差别。比如,宏观领域广度会比较广,细分领域的广度就会相对小一些,但都属于同一个领域。当然,广度也是可以跨领域的,比如某一学术视角同时横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大领域。 然后是深度。深度同样与领域有关,一般指在某个领域所达到的深度。有的时候,当深度过深的时候,可能就会进入新的领域。比如研究物质运动规律,从宏观进入微观不断深入的时候,就会进入一个与宏观领域完全不同的微观领域。 还有一个是维度。比如从二维平面视角进入三维立体视角,就进入了新的维度。从局限性视角进入超越性视角,同样是进入了新的维度。 人们在交流时,相互理解的前提,在于双方视角的领域、角度、广度、深度和维度这五个方面的“重合度”。重合度高,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就比较大。重合度低,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一般来说,双方交流的内容属于同一领域是交流的基本前提。如果领域都不同,就无法交流。在交流内容属于同一领域的前提下,再看彼此视角在角度、广度、深度以及维度上的重合度。 需要注意的是,重合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交流。交流的过程其实是不同的视角相互碰撞、激发、扩展的过程。重合度过高,代表彼此虽然都很认同对方的观点,但通过交流进行相互学习的意义就会比较小。重合度过低,则缺乏交流的基础,难以达成共识,同样难以达到通过交流相互学习的意义。 当然,这一点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始终保持“空杯”的心态,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学习不同视角带来的知识、观点和智慧。 同时,领域是无限的,角度、广度、深度和维度也是无限的,即使一个人愿意保持“空杯”的心态,假如没有任何基础,也是难以学习的。就像给小学生讲微积分一样,再怎么讲他也听不懂。虽然笔者已经一把年纪了,对于微积分也同样听不懂。世界就是如此地奇妙,微积分的世界,对于笔者来说,相当于另一个宇宙里的世界。 以前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业即是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即是不同的世界。看似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世界。而所有不同的世界,都对应着不同的视角。 视角是无限的,不同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的视角,呈现出了不同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的世界。对于同一个生命来说,不可能穷尽所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和维度的世界,即使历经亿万年也无法做到。 但智者亦有智者的“通达之道”,这“通达之道”是什么呢?下面将选择一些非常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文化并结合视角学的思想进行阐释。 视角法则(十一)第2小节 2 一切皆是视角,而视角是无限的,领域无限,角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维度无限。 每一个独特的视角都对应一个独特的世界,视角无限,世界无限。 所以,如果一个人希望看遍所有世界独特的风景,是无法实现的。 但智者却有其“通达之道”,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们先以佛陀为例来进行解析。 佛陀,被称为“遍知者”,即遍知所有一切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人、事、物。对于佛陀的遍知,其遍知的内容是什么?他又是如何遍知的呢?对于这个秘密,佛陀在《金刚经》中进行了详细的开示。对于佛陀开示的核心精神,如果用视角学语言来表达的话,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视角法则的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一切皆是视角,意味着所有的世界皆是视角的投射。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有什么样的“视界-世界”。视角不同,“视界-世界”就不同。如果用《金刚经》中的句子来表达,即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呢?因为所有的相,皆是世界之相。而世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相的。 视角不同,看到的相就不同。不仅如此,当我们用佛陀开示的智慧视角——缘起性空的视角,去观照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世界是在因缘中不断变化的,根本找不到固定不变的实质。 所有的相都是变化相,因其没有不变的实质,所以称其为“虚妄”。佛陀所说的相,涵括了所有一切现象,没有例外,连佛陀自己也包括在内。佛陀在《金刚经》中开示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陀”这个称呼的本意是觉者,其核心所指即是“空性智慧”,也称为“般若智慧”。而所谓空性智慧,就是缘起性空的智慧。以视角学语言来说,“佛陀”这个称呼的核心所指即是缘起性空的智慧视角以及观照着缘起性空智慧视角的超越视角。 学佛,学的就是这种智慧的、超越的视角,听闻、学习、实践、训练、契入、安住、应用,最后达到与这种智慧的、超越的视角完全合一的境界,不仅自己使用,还可以教给他人,这就是最好的学佛了。 正因如此,所以不能把佛陀的身体、语言、行为等外相当成真佛,真佛是佛陀的智慧和智慧的心,在经中被称为“如来”。见如来,是指领悟佛陀所开示的智慧,并在自己的心中见到如来。以视角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将自己的视角转变为空性智慧的视角,并体悟到自己的本心本自超越于一切世界,究竟自由,究竟解脱,究竟自在,究竟圆满——它是我们生命中本有的如来。 在这种体悟中,我们还会发现,自己生命之中的超越之心与空性智慧的视角是无二无分的。超越之心就是空性智慧的视角,空性智慧的视角就是超越之心。在这种超越之心——空性智慧视角的观照下,一切世界以及一切人事物的真相和真性,皆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没有例外。这即是佛陀对所有一切世界的“遍知”其最重要的内涵——不管什么世界,其真相和真性皆是“空性”——我们不要误解了空性,空性不是虚无,而是鲜活、变化、无限、超越、不可定义…… 佛陀在《金刚经》的最后开示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位大觉者再次提醒我们说,所有的世界,和所有世界中所有的人、事、物,永远都在快速的变化之中,找不到固定不变的本质,对于我们的生命来说,所有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一般了不可得,都像露水和闪电一样很快就会消失,无论如何也是留不住的。这是所有一切的真相。当我们明白了这个真相,就可以放下对一切的执着,获得心灵的清净与安宁。为了不让自己生起执着,不因执着而烦恼、痛苦,我们要时时以这样的视角进行观照,让这种观照变成我们的智慧。 有了这样的智慧,我们的生命就可以获得最究竟的自由——不依赖任何条件的自由,同时也是生命本有的自由。为什么能够达到这样的自由呢?因为阻碍我们达到这种自由的最大障碍——死亡,在这种智慧的视角里,就像冰块掉进了沸水之中一样,完全消融掉了。 生,消融于空性。死,也消融于空性。生亦如梦幻泡影,死亦如梦幻泡影。而那个超越了生死的、不是梦幻泡影的智慧的超越的视角却前所未有地无比的清晰,从来未曾出生,也永远不会死亡,它永远在我们生命的当下,如太阳般朗然照耀,光明无量。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发现呢?这正是佛陀送给所有生命最珍贵、最美好的礼物。 佛陀自己是如何发现这个秘密的?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答案,视角不同,答案就不同。笔者尝试用一个新的视角去回答这个问题,仅供参考。 以视角学的角度而言,这其实是视角在不断自我超越后的必然结果——见到本自超越的自己。 视角法则(九):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一定要记住,超越性是视角本有的性质,也是视角最重要、最根本的性质之一。 当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视角时,你就同时超越了自己的视角。当你再次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新视角,你就同时超越了自己的新视角。当你发现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取决于视角是什么样子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雪漠老师经常会说,世界是心的倒影。 当你不断地去审视自己的视角时,你还会发现,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视角。真正的自己,不是肉体,甚至不是思想、情感、感受等等所有这些可以被定义的东西,而是一个无比鲜活而且永远鲜活的不可定义的视角。 你还会发现,当你去定义自己时,自己就会被局限在自己的定义里。当你不去定义自己时,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完全自由的视角。这时你会发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你随时可以通过一个临时性的定义去扮演这个定义下的角色;同时你随时有权利去更改定义,甚至完全推翻它。你还可以不再定义自己而保持完全的鲜活,遇到水你就是水,遇到风你就是风,遇到山你就是山,遇到海你就是海。你可以是一切,但一切都不是你——当然,你也可以说,一切都是你的某一种样子——随你怎么说吧,这是你的自由。 当你的视角转变为一个新的视角,你和你的世界都变了——你该怎么形容这种变化呢?你可以说旧的你死去了,新的你诞生了。你也可以说,no!no!no!只有视角的转变,而没有所谓的生死。怎么说都是对的,不同的说法只是视角不同而已。 你就这样一次次地打碎自己,一次次地超越自己,一次次地获得新生。而当你有一天突然发现,哪有什么打碎,哪有什么超越,哪有什么新生,一切都不过是自己定义出来的概念而已。 你还会发现,你本来就是完全自由的,你本来就是完全自在的,你本来就是什么都不缺的,所有无尽可能的世界都蕴藏在你无限的视角里——领域无限、角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维度无限。这时,你还会想要寻求什么呢?真的是什么都不缺,一无所求。于是,生命成了你的道具,生活成了你的游戏,世界成了你的舞台。 你在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中,重新体验着自己的无限,体验着自己的超越,体验着自己的鲜活,体验着自己的神奇。 你还看到,所有的世界,都是不同视角下的世界,所有的生命,都是不同视角下的自己。可是,那诸多的“自己”竟然被困在了每一个“自己”所定义的视角里! 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甚至荒谬至极的事啊!于是,你轻轻地开始了对“自己”的低语——嘿!不要被自己制造的幻相所迷,那迷住你的,仅仅是一个视角而已…… 视角法则(十一)第3小节 3 现在来说说庄子。 当我们说到道家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常常是老子,然后就是庄子。关于老子,在视角法则(十)的解析中对“为道”三个阶段的阐述,即是以老子《道德经》思想为基础的。下面说说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 首先说明一点,如果对中国古代“视角学大师”进行排名的话,在笔者心中,庄子的地位无人可比,当仁不让排名第一。可以这样说,要学习东方视角学智慧,《金刚经》《道德经》《庄子》都是最好的教材,其中《庄子》最有代表性。 在《庄子》中,能够体现视角智慧的句子随处可见,姑且摘录几句供大家欣赏。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至乐》 4)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庄子·秋水》 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6)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 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齐物论》 8)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9)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 10)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德充符》 《庄子》为何能够逾千载而光芒不减?以其视角之超迈、超越、超绝也!其中最能体现其超越精神与超越智慧的篇章,为历来皆推崇之《齐物论》《逍遥游》等篇。 这些篇章的确光辉璀璨,亘绝千古,不过笔者打算从另一些人们较少论及的文字中选取两段,来解析庄子其独特的“通达之道”——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内篇·应帝王》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外篇·天道》 这两段内容,一段选自外篇,一段选自内篇。关于内篇与外篇的关系,唐代学者成玄英在《庄子注疏·序》中写道:“内则谈于理本,外则语其事迹。事虽彰着,非理不通;理既幽微,非事莫显。”刚好这两段内容都是谈“心镜”或“镜心”的,一为理,一为事,理事合一,圆融无碍。 先说理。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何为至人?至人,是指智慧达到了至高无上境界之人。以视角学语言来说,就是其视角已经实现了终极超越,达到了无限自由的人。这样的人是怎样的呢?至人之用心若镜,其“心-视角”就像一面明镜一样,不将不迎,不念过去,不慕未来,应而不藏,应则当下即应,藏则不留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因此能够明察万象而不被其染,明照万物而不被其伤。何为物?所有一切世界以及世界中的所有一切人事物,皆为物也。物者,万物也,物象也,事相也。 用视角学语言来表述,心即是“心-视角”,物即是“视界-世界”。用心若镜,即是如镜之视角。若、如,皆比喻意,不可执实。心,本无形体,本无实质。视角亦如是。用心若镜,用,即是妙用,此用为超越智慧之用,为超越视角之用。此超越智慧之视角,若镜之明照之性,只是明察、明觉、明照,而卓然独立,了无挂碍。 将心以“心-视角”来代替,将物以“视界-世界”代替,来看看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先说普罗大众的通常情况。一般而言,甚少有人去关注“心-视角”,而是六根齐发,齐齐灌注于“视界-世界”,深陷于世界的罗网之中。世界是无限的,是没有边际的,是没有尽头的,领域、广度、深度、维度皆无限。所以,如果你想要遍尝世界之味,穷尽世界之“极”,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深陷于世界的罗网而迷途不知返的原因所在。 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看清了这一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世界无尽,知也无涯。“知”,不仅仅是知识,还代表求知,代表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深处即是欲望。欲望的深渊没有涯际。在无尽的世界里,追求无尽的知识、欲望、体验,就很难不掉进沉迷的深渊、牢笼、苦海。 有智慧的人,则不仅要“为学日益”,同时更要“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无不为”,即是“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心如明镜,世界则犹如映在镜中的影像,花来照花,树来照树,人来照人,事来照事,照而无执,不送不迎,不恋不留,永远安住于当下,鲜活于当下,明照于当下,清净于当下。 “故能胜物而不伤。”智者用这种智慧的视角面对“视界-世界”,就能超越“视界-世界”而不被“视界-世界”的幻相所迷、所陷、所困、所伤。胜物,胜,即为超越之意。超越即是真正的胜利。能够身处于万物之中,以万物为己用,同时超越万物,不被万物所拘,即为胜。也只有达到了这样的智慧境界,才能胜任在红尘中示现大道、传承大道、弘扬大道的使命。此为胜物之引申意。这即是庄子“通达之道”智慧之理。 那么“事”上该如何实践,以实现这样的智慧境界呢?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庄子真的是极简主义的大宗师!其理以“镜”之一字便已道尽,其事以“静”之一字更已道尽!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智者总是善于妙用比喻,“用心若镜”的比喻很妙,以水之静明譬喻精神,同样如是。当水面完全静下来的时候,就成了一面“明镜”;当精神(心)完全静下来的时候,也会变成一面“明镜”。这就是以水喻心的巧妙之处。水是灵动的,心也是灵动的,止水如镜,止心亦如镜。此“镜”,静而不失灵明,即“明镜”之意也。 圣人之心静乎!一个“静”字即是“事”功之要诀。此静亦有不同的阶段:安静、平静、宁静、定静、清静、虚静、空静、明静、灵静、寂静。此静能够空寂而灵明,灵明而空寂,即为圣心之静。 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鉴,不仅有镜之意,还有明察之意。万物之镜,这里的“镜”,同样有监察、鉴察、借鉴之意。鉴与镜,同时还有照耀之意。究竟超越的智慧之心、空寂灵明的如镜之心,映现天地万物,朗照天地万物,明察天地万物,超越天地万物。 如是,理与事,知与行,即实现了完全合一,“镜心”或“心镜”即功成矣。这就是庄子所开创的“通达之道”。 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心镜”或“镜心”,其实正是“心-视角”的高度浓缩。其中“心”代表生命的本体,而“镜”代表超越的智慧视角。“心镜”或“镜心”,即是生命本体与超越的智慧视角的完全合一。在这个智慧境界中,心就是镜,镜就是心,生命本体就是超越的智慧视角,超越的智慧视角就是生命本体。由此我们才可以说,这种超越的智慧视角是生命的本体智慧,是生命本有的智慧。 从“静心”到“镜心”的训练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发现生命本体智慧的过程。用视角学的语言来说,这个过程即是“心-视角”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静的过程,即是净的过程,即是损的过程,即是从有为到无为的过程。“镜”即是对达到无为、究竟超越后的智慧境界的譬喻。对于这种譬喻,我们要领会其精神,而不要执着其名相。 为此,庄子还特别开示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镜心”或“心镜”,是彻底无私无我的境界,是彻底无为无执的境界,是彻底无名无相的境界,是彻底自在逍遥的境界!庄子之“镜心”,亦如佛陀“指月之指”,见月而离指,得意而忘言,可矣。 佛道圣人虽然示现不同,其心亦有共通之处。佛之五种智慧中的“大圆镜智”与庄子之“镜心”,亦可比高山流水,伯牙子期! 正可谓—— 南华觅知音,镜智鉴镜心。 一曲逍遥游,请君侧耳听。 视角法则(十一)第4小节 4 对于智者的“通达之道”,前面分别阐述了佛陀和庄子的“通达之道”,他们分别代表了佛家和道家超越智慧的视角。接下来说说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儒家超越智慧的视角。 通常,我们习惯于将儒家归于“世间法”,而将佛家和道家归于“出世间法”。出,即是超越的意思。言下之意,似乎儒家没有究竟超越的智慧。依一般学者们常用的视角而言,的确如此。但在某些独特的视角下,对于这个判断或许可以商榷,下面试分析之。 笔者从阳明先生心学经典语录中选取了几段内容,并归纳成了三段话,以作为阳明心学心要之代表—— 1.心即理也: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在笔者看来,阳明心学核心精要的逻辑结构可以表述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阳明先生一生的教导与着述皆是对此逻辑结构的阐发。 先说第一个内容:心即理。 “心即理”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心性智慧视角下的世界观: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在这里,“心”是一切万有的本体,万事万物皆是本体之用。“理”,既有客观之理,也有主观之理,亦有理学家所言之天理。 自孔子开创儒家以来,不管其思想如何发展变化,其“仁”之圣心道脉皆无改也。所以,“理”即“仁之道”“仁之理”,合于“仁之道”“仁之理”,即为“天理”。 对于儒家修行而言,“心即理”,即是说以心性智慧训练为根本,将万事万物都纳入到心性智慧训练中,以此来“去人欲,存天理”,复归于“仁”。 从世界观的角度而言,世界乃是映现在心中的世界。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并不存在一个完全独立于人的生命感知之外的“他世界”。或者说,即使存在这样的“他世界”,也可存而不论。既然这个所谓的“他世界”与人类的生命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它。 儒家所关心的,是与人类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自他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人类生命的所有影响,皆离不开心的作用。从人类本身出发,人类感知到的所有一切世界、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皆存在于人类的认识之中。换句话说,就是皆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离开了心的认识作用,就无所谓世界。这与我们通常所熟悉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作用的客观存在——截然相反。这种世界观我们可以用“物即理”来代表。 那么,对于“物即理”和“心即理”,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呢?笔者在此引入视角学范畴“心-视角-视界-世界”作为参照系,情况即可一目了然。 “物即理”,其所言之“物”,对应的是此参照系中的“视界-世界”,而“心即理”中,所言之“心”,则对应的是此参照系中的“心-视角”。“物即理”,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视界-世界”,而较少关注“心-视角”。“心即理”,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心-视角”,而较少关注“视界-世界”。但其实,“心-视角-视界-世界”是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息含摄”的关系。 什么是全息含摄?就是说,任何其中一种范畴,都内在地涵括了其他三种范畴。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再来看“物即理”和“心即理”,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矛盾,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本自一体,相辅相成。所以,它们之间的不同仅仅是视角的不同而已。 当今世界,“物即理”仍然占据着主流话语权,这主要源自于西方文化的影响。科学、民主、自由等西方文化倡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目前仍牢牢地把握着整个世界的话语权。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已经使西方文化为代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面临着巨大的瓶颈、危机和挑战。整个世界都在重新转向东方,向着东方文明去探寻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智慧之道。在此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学习、借鉴将会越来越频繁。 以“物即理”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世界观,与“心即理”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世界观,如何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呢?从视角的角度所进行的一系列解析,就是促进这两种文化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一种尝试。“物即理”是一种视角,“心即理”也是一种视角,在两者皆是看待世界的某种视角的层面,即可以获得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空间。 更进一步地说,心是视角,物也是视角,心之视角与物之视角,虽然视角不同,但皆是视角。视角本自超越于心物之别,心物本自涵括于视角之中。心、物、视角,本自无分,一体圆融。 另外,通过引入“性”的视角,可以进一步打通彼此之间的壁垒,使其在“性”的层面获得统一。性,有性质、特性、属性、本性等含义。性与理,性更多的与“本体”有关。理,则更多的与“作用”“关系”有关。比如水之“性”,有无色性、无味性、流动性等。而水之“理”则需要基于具体的场景来论述,比如,大禹治水用疏不用堵,水在常温下达到100摄氏度就会沸腾,而温度降到0度就会开始结冰等等,这皆属于水之“理”。“性”与“理”的关系:性是本性,理是本性作用呈现的规律。理的具体体现,则需要在作用关系中体现。 为什么要引入“性”与“理”的关系说明呢?因为,代表西方文化的“物即理”,其完整的表达应为“物性即理”;而代表东方文化的“心即理”,其完整的表达亦应为“心性即理”。物性、心性皆为性,物理、心理皆为理,物用、心用皆为用,物事、心事皆为事。因此,即使不从视角学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将“物即理”与“心即理”统一为“性即理”。 “性即理”,即是说,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性。性外无理,性外无心,性外无物,性外无事。心与理,物与事,皆归于“本体之性、本性之体”,曰性体。心与物,理与事,皆归于“本性之体、本体之性”,曰体性。性与体,亦是全息含摄,性即体,体即性,无体则性无所归,无性则体无所显。体以性显,性以体存,体性性体,性体体性。 那么为什么说心、理、物、事皆归于性体呢?因为性为本体,心、理、物、事皆为性体之用也。用,则必然体现在关系中。关系之主体,即为心。关系之客体,即为物。关系之规律、法则即为理。关系之表现、影响即为事。所以,心、物、理、事皆为同一“关系之用”或“用之关系”不同视角所显现之“视界-世界”也。这四种不同视角下的“视界-世界”,各有其独特的精彩,其相之异,犹如不同维度的宇宙,各不相交。但反观其本源,皆是同一“用之关系”或“关系之用”。 而当我们继续溯流而上,诸多不同的“用之关系”和“关系之用”,其更深的本源则皆归于同一性体。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阳明先生提出的“心即理”不够究竟、不够透彻呢?不是这么简单。“心”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就中华心学文化而言,心学其实又叫心性学,心与性的关系本身就很复杂。传统文化中的心性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性的学问,更是一种需要用生命实证的智慧境界。性,通常对应着道。心则同时涵括了人心与道心。心性学的核心要旨即是转人心为道心,即由心归性,复归于道之本体、本性。心,除了有人心和道心的含义外,还有主体、主宰、主动、主观的含义在其中。而转人心为道心的过程,既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宰性和主动性,同时又要扫除其主观性。因此阳明先生所说的“心即理”,这里的“心”,首先指向的是“道心”,同时还要大力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宰性和主动性,转人心为道心,转凡心为圣性。 但由于“心”本身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容易被持“物即理”的人有意或无意地执着为“人心”及其“主观性”。如果持“心即理”的人对此不能有条理清晰地认知,被对方混淆了视线,那么就容易掉进“主观唯心主义”的陷阱而百口莫辩。 “物即理”的观点,其优势正在于其客观理性,包括整个西方文化,客观也常常与理性对应,主观与感性对应。因此,为了达到客观、理性,就需要扫除主观、感性,这与宋明理学所倡导的“存天理,去人欲”实属异曲同工。 正如笔者在《东西方视角学对话:哈里斯博士视角理论浅析》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强调“客观理性”的西方文化,过于推崇“客观理性”时,人类生命的主体性以及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会遭受到巨大的挤压,甚至陷入虚无主义的迷途和深渊。 “物即理”的观点,容易将人的目光引向外在的物相世界而忽视了人的内在主体世界,对人的主体性、主宰性、主动性的关注明显不足。为了矫正“物即理”的这种弊端,就需要东方文化的“心即理”来进行融合与平衡。 “心即理”,以“道心”“圣心”“光明心”为心之所归,探寻生命不断自我升华、自我超越的理论、道路、规律、方法、法则,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宰性、主动性,不断解除人的主观局限性,扫除人心的私欲性、欲望性、动物性。因此,“心即理”的“心”正是“道”与“性”的化身,犹如菩萨示现凡人之相,此正是普度接引之道也。正因如此,阳明心学才能自出世以来即以其极为夺目的光芒照耀着这片古老的神州大地,成为儒家正宗新的道脉法源,至今生生不息。 那么为何阳明先生不用更为究竟彻底的“性即理”,而用容易遭人诟病的“心即理”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性”也同样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性,不仅可以指向道性、圣性,也可以指向人性、凡夫心性、善恶之性等。儒家学者自古就有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不同观点。所以即便是阳明先生直接提出“性即理”,同样会面对诸多纷繁的争论。而且“心”之一字,涵括甚广。正所谓“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古往今来,天地人间,万事万物,万象万法,其理或繁或简,或浅或深,皆一心所包,无出其外。所以,阳明先生以“心即理”而概之,正显其含摄之广也。 回望“心即理”自诞生之后与各种不同观点激烈论辩中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历史,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所有反对派的板砖,最终都成了“心即理”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阶梯!以“性即理”为灵魂,以“心即理”为武器和战袍,阳明心学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巍然屹立于儒家泰岳之巅,成为一面灿烂夺目、闪耀于整个东方大地的光辉旗帜,至今仍在华夏神州的天空中高高飘扬,风采依旧!这是儒家文化的骄傲,同时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骄傲。 视角法则(十一)第5小节 5 “心即理”,其实是“性即理”。那么在“心-视角-视界-世界”的范畴里,“性”对应着哪个范畴呢?之前说,“心”对应“心-视角”,“物”对应“视界-世界”,“心即理”和“物即理”皆汇归于“性即理”。那么“性”和“理”,在视角学中应如何解析呢? 不要忘记了,我们其实一直还在一个大主题之中,即视角法则(十一):视角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等各方面的不同。 这里再次引入一个新的维度——静态视角与动态视角。 当我们观照“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一视角学范畴的时候,常常会习惯性地处在“静态视角”之中,但其实,心、视角、视界、世界这四大要素皆无时无刻不在动态变化之中。“静态”只是一种习惯性的错觉而已。 “性”与“理”,即是永远不断变化的四大要素其本体的根本性质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与法则。 之前对于“视角”的性质曾有论及,即“视角”具有五大特性:特殊性、便利性、殊胜性、超越性、实践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五大特性的论述,是对为何将“视角”作为四大范畴中的核心研究对象这一问题的回答,而不是本体论性质的回答。要深入地解析“性”与“理”,则需要从本体论的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其实,依视角学本身的哲学观,“性”与“理”都是至为简单的,那就是视角学第一法则所说的:一切皆是视角。“一切皆是视角”,这句话有着不可思议的、无限的包容性。所有“性”与“理”都已圆满地涵容于这一“法则”之中。虽然笔者以“法则”名之,但其实这只是为了适应于当代人熟悉的语言环境。“法则”,所指向的更深的含义,其实相当于老子所说的“道”,也相当于佛教中所说的“法”。 在视角学的哲学观——即视角学独有的哲学视角中,心、视角、视界、世界等四大范畴,它们的“性”与“理”,皆可以用视角学第一法则概括之——一切皆是视角。 而且,当以“动态视角”去观照这四大范畴的运动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时,这一点将更加明显——一切皆是视角。别无他言,亦无需他言。 这四大范畴,其本身皆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上的不同,其相互作用同样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上的不同。对于这四大范畴的哲学观照,同样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上的不同。这所有的不同,都汇归于视角的不同。而视角是无限的,是鲜活的,是灵动的,是动态变化的。 如果我们去追寻视角的“本体”,你会发现根本找不到视角的本体——你此时此刻明明正在使用它,甚至可以说你就是它,它就是你,但你却无法找到它的本体究竟在哪里——这是不是非常地奇妙啊!这就是视角其本体最重要的根本性质之一:空无其体!或者说其本体的所在是不可追寻的,是不可思议的,是彻底超越于“视界-世界”的。但它却不是空寂的虚无,更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着无穷无尽的妙用——以无限的视角,映现出无限的“视界-世界”!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之为视角所本有的“明性”——能够从“空”的本体中显发无量无边的“明”:心是一种“明”,视角是一种“明”,视界是一种“明”,“世界”同样是一种“明”。 “明”是一种光,也称为“性光”“明光”“光明”——它远比阳光更为尊贵、伟大,它不仅能够照亮“视界-世界”,还能够照亮“心-视角”!而这种“照亮”,也同样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的不同。这其中最重要的“照亮”,是照亮“自性”——空而能明,明而本空之性。这种“照亮”不仅仅是“理”上的“照亮”,更是“性”上的“照亮”——“性”之自觉、自照、自明——也可称之为“事”上的“照亮”,即这种“性”之自觉、自照、自明,是一种事实,且可以通过实践进行检验、验证,而非仅仅是一种理论设想。 当我们在理与事上皆了悟了视角之“性”时,这种了悟会同时涵括四大范畴——不要忘了,这四大范畴是相互含摄的关系,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不异多,多不异一。 因此,“空而能明,明而本空”之“性”,是“心、视角、视界、世界”共同的本性,而且是最根本的本性。在此基础上,它们各有其特色之“性”、特色之“理”。 比如视角法则(九):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将这一法则稍微扩展一下,将四大范畴全部涵括进来,就变成了:“心-视角”决定“视界-世界”,同时超越“视界-世界”。这即是在“空而能明,明而本空”之“性”基础上的最重要的根本之“理”。其他所有的“性”和“理”,都以上述根本之性和根本之理为基础,展现着无限的特色之性和特色之理。这些特色之性和特色之理,无穷无尽,无量无边,遍布于不同广度、深度、维度的领域之中。但不管如何无量无边,皆为根本之性、根本之理所含摄。 “性即理”,则进一步阐明了,根本之理为根本之性所含摄。至于“心即理”和“物即理”,则是对“心-视角”和“视界-世界”其“特色之性”“特色之理”高度凝练的阐述。只是,阳明先生的“心即理”暗含了部分“性即理”的视角,因此弥足珍贵。 为何说是部分而不是全部呢?首先,任何理论概念,皆有其特有的内涵和外延。心和性的内涵与外延,有重叠的部分,但并不完全相同。其次,人们对于“心即理”和“物即理”两种观点的高度区分,也说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性,不管这种对立在本质上是真对立还是假对立,但自然形成两种观点之间的对立已经是一种事实。如果换成思想界的通用观点,这一点就更加明显。心即理,即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物即理即是一种客观唯物主义。这两种思想之间的论战由来已久,其间深壑甚难填平。 当代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机会——很多前沿科学的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打破了心与物的边界,这种时代文化背景无形中促进了物理学与心性学在生命哲学领域的融合与发展。在阳明先生的时代,心与物的对立对于本性未明的人而言,是很难打破的。这既是一种时代的局限,也是一种文化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升华过程中的必然。 所以,“心即理”在那个深受“物即理”所困的时代,犹如霹雳之声,振聋发聩,一经提出,就光华满天,其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相互冲击在所难免。同时也正因为阳明先生的“心即理”暗含了“性即理”的内容,才使得阳明心学有了千古不易的灵魂,任人间沧桑巨变,而其光华与魅力不减。 视角法则(十一)第6小节 6 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面最核心的关键词是“致良知”。什么是良知?如何致良知?在《雪漠心学概论》中,雪漠老师曾专门论述过阳明心学里的“良知”与雪漠心学里的“真心”的关系。 所有向内寻求的学说,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心性,只在名相与概念上有所差异。佛学称之为“佛性”“如来智慧”“真心”“本元心”“本来面目”等等。阳明心学称之为“良知”。雪漠心学称之为“真心”,真心者,离妄归真,湛然莹彻,无所污染。——《雪漠心学概论》 圣者变凡夫,凡夫变圣者,也就是瞬间之事,在于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如何转?阳明言:“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阳明心学认为只要能致得人人本具的良知,便可转凡为圣。大手印文化认为,只要能认知人人本具的真心,使其智慧光明显发,凡夫即成圣者。因为认知真心之后,便明了一切事物之实相,不会迷惑于变化纷繁之现象,不因此而执着,无分别得失之心,处事能随缘任运,成为真正的觉悟者。——《雪漠心学概论》 无念或无情绪并不是判断真心的标准,甚至相反,真心是一种“活泼泼”的状态,有念不牵绊,有情绪不扰心体,时刻处于清明觉知。《景德传灯录》记载唐代无住禅师的一段话:“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念灭亦不依寂,不来不去,不定不乱,不取不舍,不沉不浮,无为无相,活泼泼平常自在。”指的正是真心之灵活自由,毫无矫揉造作,更非死寂。 阳明与学生坐在井边观水时,谈及良知,以水之特性与人心相类比,说道:“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流淌不息是水之体性,时时运用是真心之体性,水若静止,是为死水一潭,心若不用,则死寂空荡,何言智慧? 是故,儒家和禅门虽从不同源头处得到“活泼泼”的真心旨趣,但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肯定了心之自然、灵动、毫无造作的特性。——《雪漠心学概论》 最近,我们还谈到“致良知”,良知也是人类的本体智慧,而且跟真心是一个本体,只是因为用有不同,才会各有侧重——用于智慧,叫真心;用于道德与慈悲,则叫良知。——《雪漠智慧课程》 通过以上几段内容,大体上可以了解阳明心学之“良知”与雪漠心学之“真心”的异同。它们之间的同,是本体之同,它们之间的异,是同一本体的不同之用。良知侧重于道德,真心侧重于智慧。 那么“良知”中就没有智慧吗?其实,良知中也有智慧。“真心”中没有道德吗?其实,真心中也有道德。虽然如此,但两者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不同的,于是,一个名曰良知,一个名曰真心。 “致良知”,如何致呢?阳明先生提倡“格物致知”——格去物欲,良知即致。 对于如何“致良知”,阳明先生提出了“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先生在此明确提出了心之本体论——心之本体,无善无恶。无善无恶,即超越了善恶,非善非恶。 儒家学者对于心之本性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尤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为典型代表。 虽然在孟子的时代,告子亦提出了性之无善无恶论,但影响力始终不大。 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巧妙地避开了心之性,而用心之体来论述:无善无恶心之体,从而开创了儒家心性学本体论的新创见。。 体比性更为根本,性从属于体,因此从体的角度阐述“无善无恶”的性质、特点,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从“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表述即可看出,阳明心学以及整个儒家心性学,皆是注重心性或心体的道德属性的。佛教经典《心经》中对心之本体的阐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这里看不出任何道德色彩。龙树中观“八不”也是如此: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断不常,不一不异。 从论述心之本体超越二元对立这个角度看,儒家和佛家是一样的,但论述的切入点却各有其特色,儒家的表述道德色彩浓厚,而佛家的表述理性智慧色彩更浓。 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之本体虽无善恶,心之意念作用却是有善有恶的。不言自明的是,这里的善恶是以儒家道德观为评判标准的。意,即内心的动机、念头。意,是与具体的人、事、物相关联的,很自然地就会体现出利害关系的评判和选择。只要有所选择,就有善恶之别。 知善知恶是良知:对于内心所起意念的善恶之别,其实我们内心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判断,这种认识和判断的内在标准即是大公无私之心——良知,无私利他即是善,损人利己即是恶。良知对此能够清楚地认知和辨别,这种良知良能既有先天的纯良本心为基础,又深受后天道德教化所影响。因此这里的良知,其实是带有儒家特色的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对于内心所起意念,依良知而有善恶之评判。符合儒家道德的即为善,应发扬光大。不符合儒家道德的即为恶,应予以格除。这相当于佛教中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那么这四句教具体应该如何来实践呢?首先要找到“无善无恶心之体”,然后安住在此心体之中,观照“有善有恶意之动”,念动要有觉知,不能不觉,然后重点训练此观照。这个观照,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的良知。安住于本心,观照念头,但不陷入念头,不跟随念头,特别是不跟着恶念跑,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所以,这四句教其实是一体化的训练,是对同一个训练方法的不同侧重点的阐述。这个训练方法其实就是笔者最常论及的观心。安住本心,观照念头,不随念去,寂静清明,这本身就是善。如果被念头所迷惑,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只要迷于其中,那么就是一种无明、愚痴。 “致良知”,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知行合一”。如果只是知道这个道理,但不去实践,那么就没有意义。知就是明白道理,行就是如法实践。不明白道理,行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明白道理不去实践,也无法真正改变生命的境界。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事。心即理,是理。那么理和事是什么关系呢?理要体现在事上,事要实证理的境界。这也是一种知行合一。只不过是更高层面的知行合一。 当通过“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长期实践之后,此心能够一直安住于良知之心——空寂而觉照,觉照而空寂,这时,此心就与仁心天理合二为一了。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之后,才是真正的“心即理”。因为这时,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真实的智慧境界了。 从视角学的角度来看,“心即理”,有这样几个层次: 1、心代表“心-视角”,理代表“视界-世界”。心即理,即是说视角决定了视界。在这种情况下,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意味着获得了一种超越的视角,这种视角超越了善恶,但同时能够观照善恶,而且观照到善恶之后,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超越的视角不被具体的“视界-世界”所迷惑,这即是真正的善。这样的视角,即是真正的良知。 2、心代表“心-视角-视界-世界”的这一视角学的智慧境界,理代表“心-视角-视界-世界”的这一视角学的理论体系。心即理,即是说,智慧境界与理论体系的圆融一体,相互印证。在这种情况下,良知代表视角学究竟超越的智慧境界,致良知即是达到这一智慧境界的过程。 如何达到呢?首先要将视角学的理论体系学习透彻,彻底搞明白,然后进行实践。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地反观视角实现不断的超越,并在超越的过程中体悟视角的究竟超越性——视角本自超越于视界-世界。这个“视界-世界”,不仅包括了物质的视界-世界、客观的视界-世界,还包括了精神的视界-世界、主观的视界-世界。换句话说,凡是体现为某种相的,必然有“视界-世界”,然后我们要通过相去反观视角,发现视角。 注意,当我们发现视角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超越了所发现的视角,因为我们所发现的视角已经变成了全新视角下的“视界-世界”。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直达到究竟的超越,这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呈现在你的视角之中的“视界-世界”,而你的视角始终超越于“视界-世界”,它超越了善恶,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来去,超越了一切的一切。始终安住在此超越的视角之中,始终保持超越的视角,始终保持这种超越本身,同时观照视角下的一切视界-世界,观照而不涉入,不评判,不迷惑,不陷入,只是静静地观照一切,保持宁静清明的、超越性的观照。这就是真正的善,也是真正的良知。能够安住于此境界,即是理事一味,即是知行合一,即是“心即理”,即是致良知。 阳明先生留给世人最后的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即是说,当通过阳明心学的实践,最终达到了至善至美至真的良知境界时,这就是自孔子以来代代相传的圣心、仁心、仁德、仁道之光明!这种境界是人人皆可达到的圣心境界,是一种本自具足的智慧境界,是人人通过训练皆可实现的光明境界。而阳明先生已经以自己为样板,成功地达到了这种境界,所以说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将本性中本自光明的道德境界开显出来,让这种光明照耀我们的生命,并成为鲜活的智慧应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个方面,能够如此而学,如此而习,如此而修,如此而证,如此而用,如此而传,即是真正的儒家之道、圣贤之道、大人之道、天理之道、天命之道、天性之道、天心之道、圣心之道、仁心之道、光明之道!这也是儒家的通达之道。 视角法则(十一)第7小节 7 前面我们分别论述了以佛陀、庄子、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儒释道“通达之道”,下面简单谈一谈雪漠心学的“通达之道”。 雪漠心学的“通达之道”,可以用雪漠老师一套书系的名称“光明大手印”来代表。 1、光:超越之空性; 2、明:超越之明性; 3、大:超越之视角; 4、手:超越之行为: 5、印:超越之智慧; “光、明、大、手、印”,共同构成了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视角学之究竟了义的无上视角。 首先来看看雪漠老师在心学系列作品中关于“大手印”的阐述—— “大手印”三字,能涵括所有出世入世及心物现象。“大”字,象征大境界、大胸怀,大心大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手”字,是真心生起的妙用,代表姿态、运动、行为、入世以及诸多缘起和现象;“印”字系明空智慧,去机心,事本觉,任自然,明大道,象征佛之心印,代表出世间的本体智慧。“大”为根,“手”为道,“印”为果。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大”的境界,“手”和“印”只能自“了”,难生大力;没有“手”的行为,“大”易流于空谈;没有“手”的体现,“印”便易成为“狂慧”;没有“印”之明空,“大”和“手”便沦为世间法了。“大”、“印”只有体现在“手”的行为上,才有意义。没有利众行为的“大手印”,便不是真正的大手印。 ——雪漠 如果以视角学范畴来看这段话,则可以表述为: “大手印”三字,能涵括所有究竟超越以及非超越性的“心-视角-视界-世界”。“大”,即是究竟超越的视角,拥有这种视角的心即是大境界之心,大胸怀之心,此心拥有大心大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手”,是究竟超越性视角的具体妙用,代表超越的姿态、行为、运动,代表具体的视角、视界、世界。“印”,则代表了究竟超越视角所本具的超越智慧,既超越了“心-视角”,也超越了“视界-世界”,始终安住于超越视角本有的智慧境界中。这三者之中,“大”(究竟超越的视角)为根本,“手”(究竟超越视角的具体应用)为具体实践方法,“印”(究竟超越的智慧境界)为修行的目标和证悟的核心。一如雪漠老师所说,“大”“手”“印”三者缺一不可,真正的“大手印”就是三者圆融无分的境界。 那么这里为什么要加上“光明”两个字呢? 首先,雪漠心学的“大手印”其核心智慧以及智慧训练方法,即是光明大手印。在“光明大手印”系列书系中,雪漠老师对此有详细的阐述,此处不赘。其次,加上“光明”这两个字,有利于将雪漠心学的核心智慧进行更直接的表述。再次,加上“光明”,更加有利于从视角学的角度全面领会雪漠心学“通达之道”的精髓。 视角学的基本范畴为“心-视角-视界-世界”,那么雪漠心学“通达之道”——“光明大手印”,如何用视角学范畴来表述呢? 视角有领域、角度、广度、深度、维度等各方面的不同,这代表着视角的无限丰富性。“光明大手印”正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而这种视角与其他所有视角存在这样一种关系——“光明大手印”的视角可以透视其他所有视角,从而超越其他所有视角,达到了一种究竟超越的智慧境界。为什么呢?因为“光明大手印”并不是一个固化的视角,而是一个无限鲜活的视角,它不仅超越了其他所有一切视角,而且超越了自身。如果不能超越自身的话,就不能称之为“光明大手印”,只有完全超越了所有一切视角,包括自身,才能称之为“光明大手印”。 如前所说,“光明大手印”这一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具有五大特性:光、明、大、手、印。下面分别阐述之。 1、光:超越之空性。 “光明大手印”既是一种视角,也是一种“光”,什么光呢?究竟超越的空性之光。这种空性,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离于一切因缘、一切概念、一切二元、一切形象、一切束缚、一切限制的超越性、自由性、无限性。这里的“空”,是超越的意思,是自由、无限的意思。 这种视角,不在它处,就在你自己的生命之中,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就是真正的你。你,不是你的身体,不是你的思想,不是你的念头,不是你的情感,不是你的感受,不是你的情绪,甚至不是你的意识。你,真正的你,其实是一种究竟超越的视角,究竟自由的视角,究竟无限的视角。你,真正的你,是一种光,是一种空性之光,是一种究竟超越、究竟自由、究竟无限的空性之光。 当我们说“你”“你的心”“你的视角”“你的智慧”“你心中的光明”,其实都是在表述一件事——究竟超越、究竟自由、究竟无限的你。从主体性来称呼,就是你;从精神性来称呼,就是你的心;从观照世界的角度来称呼,就是你的视角;从应对世界的角度来称呼,就是你的智慧。但不管怎么称呼,你,其实是不变的,你永远都是你——究竟超越、究竟自由、究竟无限。 即使你原来不知道,即使你现在知道了也不相信,即使你现在相信了但还没有真正明白,都没有关系。“视角系列”就是专门为你而写,就是为了让你知道这一点、看清这一点、相信这一点、发现这一点、了悟这一点、体证这一点、安住这一点、实现这一点、妙用这一点。 西方文化经典中说: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光,就是你,你就是光。有了光,你就会在自己之中见到上帝——究竟超越、究竟自由、究竟无限。所以,其也是一本指引人们在自己的生命中发现光、发现自己、发现上帝、融入上帝的智慧地图。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同样是在指引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发现光,发现自己,发现大道,融入大道。 《道德经》更是通篇都在阐述发现光、发现自己、发现大道、融入大道的方法。 《金刚经》则以另一种不断看破放下、不断自我超越的方式引导我们看见光,看见自己,看见大道,看见如来——自己生命中如如不动的光明性体。 包括前面解析过的佛陀、庄子以及阳明心学的通达之道,其实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发现光,发现自己,发现大道,融入大道,成为大道。 什么是大道?大道即是究竟超越、究竟自由、究竟无限、永远存在、永远鲜活、永远光明的你。 2、明:超越之明性。 明,是光明、智慧、灵明的意思。明性,是“光明大手印”这种超越性视角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慧性、灵明性。 这种超越的视角具有这样一种非常独特的智慧——能够透视任何其他视角,包括自身。因透视而了悟,因了悟而无疑,因无疑而无忧。 这种透视的智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自于传统,即自佛陀悟道以来代代相传的缘起性空的智慧;另一个方面就是来自于视角学独有的智慧,即视角学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在这一法则之中,同时蕴含着视角学其他十九项法则,它们共同构成了视角学独有的超越智慧之眼——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超越性视角的明性与空性是圆融一体的,明性是空性之明性,空性是明性之空性,其本体皆是超越性视角本身。说是视角,其实就是这明空不二之性体的超越性智慧的妙用。超越性视角,以空性为体,以明性为性,以慧观为用,体、性、用三位一体,名曰视角。因为究竟超越,名曰超越视角,或曰超越性视角。在视角学中亦称为“超级视角”。 3、大:超越之视角。 大,指的是其无限广阔的涵容性。所有一切“心-视角-视界-世界”,皆涵容于此“光明大手印”之超越视角之内,没有例外。同时,此“光明大手印”之超越视角,不可思议地既涵容了自身,又超越了自身。另一方面,所有具体的某种视角,皆是此超越视角“降维”之后的“变化身”。换句话说,在此“光明大手印”之超越视角的智慧观照下,所有具体的某个视角,皆是此超越视角的“化身”。 反过来说,其实,任何一个具体的视角,其真正的本来面目,正是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但是由于其超越性被遮蔽而无法显现出超越性的作用,从而使视角呈现出了局限性、相对性、片面性、扭曲性。而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即是所有一切视角的“法身”。承载此“法身”的载体——“心-视角-视界-世界”,即为“报身”。这就是视角学范畴体系下的法报化三身的关系。 “大”与前面的“光”“明”之间的关系:有光有明才能成其大。大,同时也是光、明境界的具体展现。光和明,相当于理。大,相当于事。理事一味,理才是真理,事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4、手:超越之行为。 手,就更具体了,它是“光”“明”“大”的具体体现。体现在身、口、意的行为上,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修行中,体现在行住坐卧、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行为,是“光明大手印”超越智慧的学习、实践和传播,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在所有的行为中,都需要体现出“光”“明”“大”的智慧境界,这种智慧境界可以从听闻、学习开始,然后逐步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逐渐开显、增长、稳定、稳固,然后逐渐应用到各个方面,同时与自己的生命行为融为一体,变成自己本有的智慧。 5、印:超越之智慧。 什么是印?有了前面的“光”“明“大”“手”,而且这四个方面都达到了至善圆满的境界,然后就出现了“印”。 印是印证的意思,超越之空性要印证,超越之明性要印证,超越之视角要印证,超越之行为要印证,超越之智慧本身也要印证。 那是不是前面四个方面没有达到至善圆满,就无法“印证”了呢?不是这样的。在前面四个方面没有达到至善圆满境界的时候,可以进行阶段性的印证。但即使是阶段性的印证,所印证的空性、明性、视角、行为,仍然是超越性的。只是超越的程度(领域、广度、深度、维度)、稳定性、生起妙用的程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显现而已。最低层次的印(认可),即是在自己的生命中真实地见到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如果见不到,就无所谓印。只是理论性的学习、明白和体悟,是不能拿来“印”的。最初的印和最终的印,本质上是同一个印,只是层次、深度、稳定程度、妙用程度不同而已。 笔者多年来一直深受雪漠心学之教益,在笔者的心中,雪漠老师的智慧境界与佛陀、老子无二无别,永远是笔者心中高高矗立的精神丰碑。在雪漠老师雪山般的巍峨面前,笔者只是一粒微尘,在雪漠老师大海般的辽阔面前,笔者只是一滴露珠。“视角系列”之所以能够产生,亦深受雪漠心学之启发。借此机会特别向雪漠老师献上最崇高的敬意!感恩生命中有您! 视角法则(十一)第8小节 8 前面几篇中所说的儒释道以及雪漠心学的“通达之道”,可以说都是源自于中国这片土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来自印度瑜伽文化的智慧——《瑜伽经》的智慧。 在这本书里,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的一句话—— 解脱是真理的属性,它是独立、自在、创造、空性和觉照本身。 ——《瑜伽经》帕坦伽利 关于帕坦伽利,百度百科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大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订为八支体系。帕坦伽利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帕坦伽利开创了一个整体的瑜伽体系。所以帕坦伽利被尊为瑜伽之祖。 在瑜伽界,帕坦伽利是无人能及的,他跟佛陀、克里虚纳、耶稣、马哈维亚、默罕默德或查拉图斯特拉一样,都是成道的大圣人。就瑜伽的世界而言,帕坦伽利是最伟大的名字,这个人是罕有的,没有其他的名字能够跟帕坦伽利相比。瑜伽被带到一种科学的状态,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他使宗教成为一种纯粹法则的科学,信念是不需要的。 为什么要在视角学的文章里专门阐述帕坦伽利的智慧呢?原因有二:首先,上面引述的那段《瑜伽经》里的文字,曾经像一道光一样照亮了笔者的心,而且这道光一直都在照耀着,从未有减弱的迹象。不仅如此,随着视角系列文章的写作,这道光也将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明亮。其次,就是百度百科中所说的,帕坦伽利实现了一个突破,即将瑜伽这种原本属于宗教内容的训练仪轨变成了一种科学化的训练法则,只要按照法则去训练即可,而无需依靠宗教中所说的信仰来达成坚定的信念。科学,意味着法则是客观的,可重复,可验证。 所以在阐述完中国本土优秀文化的“通达之道”之后,笔者希望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帕坦伽利的智慧。 关于帕坦伽利和《瑜伽经》,其博大精深的智慧绝非上面所引述的这样短短的一段话所能概括,因此看完本文之后感觉对帕坦伽利和《瑜伽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通过网络了解相关信息。 那么为什么笔者选取了这样一段话——解脱是真理的属性,它是独立、自在、创造、空性和觉照本身——作为帕坦伽利和《瑜伽经》智慧的代表呢?既跟我们的主题“视角”有关,同时它也是笔者印象最深、初读时最感震撼的一句话。 解脱是真理的属性,它是独立、自在、创造、空性和觉照本身。这句话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呢?如果站在视角学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所表述的正是一种究竟超越、究竟自由、究竟解脱的超越性视角。这个视角被帕坦伽利称之为“真理”。这种“真理”正是瑜伽以及所有印度文化宗派的终极追求——解脱、自由。 这句话中有个非常重要的词——觉照。可以说,这是整个句子当中唯一可以用于实践的词。而其他词都是一种形容词或概念定义。 而觉照,不正是视角本身吗?觉照,不仅是一种视角,而且是一种超越的视角。 首先,照,就像阳光照耀万物一样,虽然照耀万物,但阳光本身是超越于万物的。阳光照亮了万物,万物得以在阳光下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而阳光本身只是照耀而不干涉、不攀援、不留恋、不挂碍。照,是一种视角,视角中呈现着“视界-世界”,同时视角本自超越“视界-世界”,只是静静地观照、照耀。 其次,觉照,觉既有对“视界-世界”的觉,也有对“心-视角”的觉——即对“照”本身的觉。觉对“视界-世界”的觉,是怎样的呢?从视角学的角度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视界-世界”如何,是由“心-视角”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心-视角”,就有什么样的“视界-世界”; 2、视角是无限的,所以,视界-世界也是无限的。 3、虽然视角是无限的,视界-世界也是无限的,但对于某个具体的视角和视角下的视界-世界而言,视角是有限的,视界-世界也是有限的。 4、视角是平等的,所以,视界-世界也是平等。但这种平等仅仅是本性上的平等,而不是效果上的平等。 5、视角是变化的,因此,视界-世界也是变化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视角,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视界-世界。 6、其实,一切皆是视角,视界-世界无法离开视角而独立存在,视角变化,视界-世界即随之变化。因此,视界-世界不具有独立存在、永恒不变的本性——换句话说,视界-世界其实是“空性”的。所谓空性,就是没有独立不变的本性。 以上是觉对“视界-世界”之觉的主要内容。那么,觉对“心-视角”(照)之觉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我们把帕坦伽利的原话稍微变动一下,就非常清楚明白了—— 解脱是觉照的属性,它是独立、自在、创造、空性和真理本身。 什么是解脱?解脱就是觉照,觉照就是解脱。觉照是本自解脱的,觉照本身就是解脱,不再依赖任何其他条件。这是觉照本身的属性。 觉照,不仅具有解脱的本性,还有具有独立、自在、创造、空性、真理的本性。这些本性如何才能证实是觉照真真实实的本性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或假设呢? 验证的方法就是觉照本身,即对“照”进行“觉”——即对觉照进行觉照。之前我们说,对视角的观照,将超越原有的视角而达到新的超越视角。对“照”进行“觉”,即是对观照本身的观照、对觉照本身的觉照。 所以,反观你的观,反照你的照,反觉你的觉,你就可以验证,可以证实,可以体悟,可以觉悟,可以了悟。通过对视角本身的观照,就可以超越视角。对超越视角的观照,则可以超越“超越视角”本身。这就是为什么究竟超越的视角,既可以涵容自身,又可以超越自身的秘密所在。 当你深入地进行这种观照,你必然能够发现帕坦伽利这位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大圣人所发现的秘密—— 1、究竟超越的视角,是独立的。卓然独立,不受任何其他条件限制。 2、究竟超越的视角,是自在的,本自具足,本无生灭,本无来去,本无增减,本无动摇。 3、究竟超越的视角,是鲜活的,是灵动的,是无限智慧的,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它是所有一切视角之法身、法则、法源,它可以创造任何“视角-视界-世界”; 4、究竟超越的视角,是超越一切“心-视角-视界-世界”的,是无形无相的,是离言绝虑的,其本体是究竟空性的。虽然本体究竟性空,但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同样是空性的密义之一。 5、究竟超越的视角,是解脱的,是自由的,是无限的,是圆满的,本自解脱,本自自由,本自无限,本自圆满。 6、究竟超越的视角,是独立自在而又无限鲜活的生命之真、之善、之美,是生命的至真、至善、至美,被自古以来的历代圣人们称之为真理。这真理位于何处?其实你不能这样问。因为,它就是你自己,你真正的自己。 如何去发现这真理呢?唯有觉照。觉之照之,照之觉之,其理自明,其真自现。至真之理,唯是觉照。 让我们再次用心念诵,用心体会,用心觉照这熠熠生辉的智慧真言,并向伟大的圣者帕坦伽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解脱是真理的属性,它是独立、自在、创造、空性和觉照本身。 视角法则(十一)第9小节 9 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孩子,却是国王的老师,他的身体多处畸形,却被称为圣人,他留下的智慧真言,被人们视为与释迦牟尼佛陀的《金刚经》同样伟大、了义、超越,人们把他与他的国王弟子之间的对话称之为《八曲仙人之歌》。 笔者第一次读到《八曲仙人之歌》时,那种惊喜的程度无以形容,书中的教言就像无上纯净的甘露般美妙、清凉。 先简单地讲一讲八曲仙人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下来身体就有八处弯曲畸形,因此得名“八曲”。 就是这样一个全身畸形的人,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当时的国王却拜他为师,希望他能够为自己开示最究竟的智慧。 这个全身畸形的孩子,竟然同意了,而在同意之前也给尊贵的国王出了一个大难题,让国王单脚跨在马背上,保持一个姿势很长时间。 奇怪的是,国王竟然也同意了,并拜在这个孩子的脚下,称他为上师、主。 而在其后简短的对话之中,在这个孩子的启发下,国王竟然真的悟入了最究竟的智慧! 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流传了下来,被称为《八曲之歌》,亦名《八曲仙人之歌》。 这真是地球人类史上的一件奇事。 而更神奇的是,他们的对话,也就是《八曲仙人之歌》,竟然穿越了历史,穿越了时空,穿越了地域,穿越了语言的障碍,穿越了重重叠叠的山川与河流,穿越了各种红尘迷雾,于此刻来到了我的笔下,这真的是因缘的奇迹呢! ——《八曲仙人之歌》体悟明空如月 以上是之前写《八曲仙人之歌》体悟系列文章时对八曲仙人的简单介绍。 《八曲仙人之歌》内容很多,笔者精选了其中的五句,并为这五句话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五朵金花”—— 1、你是万事万物的唯一观者。 2、你独立无侣,无形象,是万事万物的见证者。 3、善与恶,乐与苦,都与心有关,与你无关! 4、哦,遍在者,你不是做者,也不是受果者。你的确从来都是解脱的。 5、唯一的束缚就是你自认不是观者,而是别的。 ——选自《八曲仙人之歌》 这“五朵金花”就像五朵闪耀着金色光芒的莲花一样,将我们所有的无明和贪嗔痴慢疑所有迷惑之习气全部净除一空,转变成了无上的智慧光明。 当我们从视角学的角度来观照这“五朵金花”时,就会发现,这“五朵金花”其实是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自观、自照、自觉、自明、自悟的一花五叶。一花,即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本身——自性智慧之花。五叶,即从五个角度对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的阐述—— 1、你是万事万物的唯一观者。 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已经站到了“观”的绝顶之处——此顶无顶,名曰绝顶。此视角,是“万事万物的唯一观者”,所有的一切都在此视角之内,没有例外,包括此视角自身。而此视角,就是你自己——究竟超越的自己。 2、你独立无侣,无形象,是万事万物的见证者。 此视角卓然独立,无形无相,却是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的见证者——一切都发生在此视角之中,在此视角中生,在此视角中灭,包括时间,包括空间,包括天地宇宙,包括无边无际的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包括这所有世界中的所有生命。没有例外。 3、善与恶,乐与苦,都与心有关,与你无关! 此视角超越了一切善恶之心、苦乐之心、有无之心、常断之心、来去之心、生死之心、轮涅之心。善恶、苦乐、有无、常断、来去、生死、轮涅,皆与你无关——你见证一切,同时超越一切。 4、哦,遍在者,你不是做者,也不是受果者。你的确从来都是解脱的。 此视角永远遍在于你的生命时空,时空有生,此视角无生,时空有坏,此视角无坏。此视角觉照一切而无造作,不是做者,也不是受者,不造作善恶之业,不承受善恶之果,永远超越于业力与因果之上,独立,自由。此视角的确从来都是解脱的,无时不解脱,无处不解脱,当下解脱,时时解脱,处处解脱,永远解脱。 5、唯一的束缚就是你自认不是观者,而是别的。 唯一让你被束缚的,就是你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你自认为不是观者,而是别的。当你打破了错误的认识,回归于正确的认识上——这并非知识上的了解,而是对自己真相的体证——束缚就会立刻消散,重归于自由。 可以说,《八曲仙人之歌》是古印度“视角学”的集大成者,几乎没有其他的着作可以与之媲美。而且这本书中的核心词汇就是“观者”,也叫“见证者”,而这个词对应的现代语言正是“视角”本身。 《八曲仙人之歌》即是一部关于“超越性智慧视角”的专着,书中处处皆充满着独特的视角智慧,推荐对视角学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读读这本书,一定会使您大受裨益。 视角法则(十二):拥有不同的视角,即是自由 视角法则(十二):拥有不同的视角,即是自由。拥有无限的视角,即是无限的自由 其实,在阐述了儒释道三家的“通达之道”后,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首先,不同的文化皆有其独特的“通达之道”。所谓“通达之道”,即是自由之道。其次,我们解析不同文化的“通达之道”,也有利于建立更为广阔的视角,获得更大的自由。 拥有不同的视角,即是自由。 如果一个人一直被某种视角所限制,而无法拥有其他不同视角的话,他就被困在了固化的视角之中,这即是一种牢笼。如果他能够跳出原有的视角,打开新的视角,那么就可以打开并体验新的世界,相比于原来受困于固化的视角,他就多了一些自由度。这就是视角法则(十二)的基本内容:拥有不同的视角,即是自由。 以此类推,拥有的视角越多,生命体验的自由度就越大。 但不管拥有的视角有多少,假如最根本、最重要的那个视角是有局限的话,那么其自由度也是有局限的。除非达到无限——没有任何局限,我们才能说,这时才真正拥有了无限的自由。这就是视角法则(十二)引申的内容:拥有无限的视角,即是无限的自由。 这里的无限,是没有局限的意思。真正的无限,其实是超越。究竟的超越,即是究竟的无限。之前阐述过的儒释道以及雪漠心学的“通达之道”,都是超越性的视角。瑜伽圣者帕坦伽利和八曲仙人的“通达之道”,同样是超越性的视角。 即使在西方,最高智慧的视角也被称为“上帝视角”,并认为此视角为“上帝”所独有。 那么什么是“上帝”呢?以视角学的智慧来解读的话,“上”即为超越之意,而且是究竟超越,已经达到了最高的极致,再也没有更高的所在,名之曰“上”。“帝”是主宰意。即自己是自己的主宰,不受任何外在因缘条件的限制,不会因为任何条件的改变而失去主宰性和主宰地位。所以,“上帝”即是究竟超越的视角,即是究竟自由的视角,即是可以创造一切“视界-世界”同时又超越于一切“视界-世界”的无限视角。 道家对于老子的尊称有异曲同工之意。“太上老君”,太上,即是至高无上。老,代表古老,比天地宇宙更古老。君,代表主宰。“太上老君”,即是说,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个比天地更古老的至高无上的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祂才是我们生命真正的主宰者。 修行,修道,就是为了寻找祂,发现祂,见到祂,融入祂,安住祂,成为祂——祂,其实就是真正的你自己。不管这究竟超越的无限视角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有多少看似不同的名字,但其实,都是超越视角之异名。你喜欢称之为什么名字就称呼什么名字好了——你有将真正的自己称呼为任何名号的自由。重点不在于名字,而在于让祂真正在你的生命中“活”起来,活出祂的精彩,活出祂的自由,活出祂的无限! 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点,就看你喜欢哪一种文化了,儒家、道家、佛家各有其道。甚至,你信仰上帝之道也可以的。瑜伽之道和八曲仙人之道同样可供你选择。你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因为,只有你,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视角法则(十三):包容不同的视角,即是爱 视角法则(十三):包容不同的视角,即是爱。包容无限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爱 上一篇我们说,拥有不同的视角,即是自由;拥有无限的视角,即是无限的自由。其中“无限”的含义之中,不仅有超越,而且有包容。 能够包容不同的视角,即是爱。爱,即是允许对方拥有其独特的视角,即使在你看来,对方的视角是有局限的、片面的。这种包容性来自于对一切视角平等性的深深了悟——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视角法则七)。 视角的平等性,则来源于所有一切视角的究竟体性——空性。所谓空性,即是说,视角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视角。视角是无限鲜活的,是无限运动变化的。因为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所以名之曰空性。 视角的平等性,还源于这样一个更深的内涵——所有一切视角,皆是究竟超越视角的“变体”,或者说“化身”。其真正的本体,皆是究竟超越的视角,因此所有的视角究竟平等。 当你从这样的角度去观照各种视角的时候,就会发现,不管一个人的视角具体呈现出何种样子,就其本体来说,并无任何不同。 也可以这样比喻: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有局限的视角,仅仅是本体的一个面具、一个脸谱、一个角色、一个游戏、一个梦境。当你将面具、脸谱、角色、游戏、梦境当真的时候,你也就同时将自己的视角降到了那个被局限了的维度,失去了超越性。 这是一个学习过视角智慧的人应当尽量避免的。因为学习视角智慧的目的,就在于提升自己的视角,超越自己的视角,乃至超越所有有局限的视角,达到究竟超越、究竟自由、究竟无限。 能够包容不同的视角,即是爱。能够包容所有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爱。如果你说你爱一个人,但却不能包容他(她)的视角,那么,你所谓的爱,爱的只是你自己而已。没有包容的爱,不是爱,而仅仅是贴上了爱的标贴的赝品。 包容是最基本的,更进一步是理解,然后是尊重。有包容,有理解,有尊重,才有爱。当这种包容达到无限的时候,你的视角也达到了无限,爱,也达到了无限。这时,你会允许、尊重、理解、包容任何人拥有其各自的视角,同时保持你的超越。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帮助他人升华视角获得超越。只是,需要以尊重、理解、包容为前提,并且尊重对方的意愿。所有的帮助,都应以对方的意愿为基础,当对方有转变、升华视角的需要和意愿时,这时的帮助不仅必要,而且应当。如果对方没有表示出这样的意愿,甚至有明显的抵触心理,那么就应尊重对方的意愿。 当然,你可以活出你独特的精彩,让身边的人感受到超越视角的独特之美,以生起向往之心。当你活出了自己最美的样子,必然会打动与你有缘的人们——美,自会打动人心。 美,本身就是爱。美之中,那超越的芬芳,你闻到了吗? 视角法则(十四):理解不同的视角,即是智慧 视角法则(十四):理解不同的视角,即是智慧。理解无限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智慧 拥有不同的视角,即是自由;包容不同的视角,即是爱;理解不同的视角,即是智慧。 为什么说,理解不同的视角,即是智慧呢? 因为“理解不同的视角”,代表着,你至少已经: 1、理解自己的视角。这代表超越了自己原有的视角。 2、理解另一个不同的视角。这代表着你已经有了新的视角,并且理解了新的视角。 3、同时理解两个不同的视角。这代表着同时超越两个不同的视角而达到了更高层面的超越的视角。 如果你学过视角学的知识,那么你可能还会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的体悟——这种体悟不仅来自于理论上的学习,更是来自于自己的实践和验证: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视角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所以观点如何,取决于视角。 当你跳出原有的视角,用一种新的视角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时,你会受到较大的震撼,这会使你深刻地体验到视角理论的实用性。 当你同时理解两种不同的观点时,一种同时超越两种不同观点的视角已悄悄地诞生——如果你对此有所自觉的话,这也将是一个新的提升。 这些都是智慧的成长,将有助于你在面临其他类似问题时获得轻松面对及处理的智慧。 理解所有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智慧。 这个要求就比较高了,要理解所有不同的视角,需要将自己的视角升华为究竟超越的视角。究竟超越的视角,对于不同视角的理解,是多维度的,其最重要的维度则体现为视角法则的各项内容。 这里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对于某种视角或观点的“认同”,更多的是对其视角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理解——合于视角法则之理。比如,一切皆是视角,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视角是无限的,视角是平等的,平等但不等效;视角决定视界,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视界等等。 因为有了这种更高维度的理解,从而包容、尊重各种不同视角的存在,这将使我们生存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丰富、多彩。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即此意也。 有了视角学的智慧视角,你就可以去学习任何一种智慧文化,不管它来自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你都可以深入其中汲取精华,同时又保持一种超越的视角,不被其束缚,保持心灵的超越与鲜活。 当你始终以这样的方式去学习时,你就能够汲取一切人类智慧精华,并以超越的视角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独特的智慧。这就是视角学指导下的学习方式。 而更高维度的理解,则源于对视角本质、本性的深入体悟——深刻地体悟到视角的超越性、无限性、鲜活性、自由性,乃至于无限超越、无限鲜活、无限自由。这将会深入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真相,由此而产生对生命真相的深深了悟,并因这种了悟而获得深深的自由。 这将彻底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由此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不再是命运的被动承受者,而将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再是一种想象,而会逐渐变成生命的现实。 视角学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了一种非常适合当代人的超越之道、通达之道、智慧之道、自由之道。 视角法则(十五) 视角法则(十五):领悟并掌握无限的自由、爱和智慧三位一体圆融无分的超级视角,即是获得终极自由、幸福、快乐的核心秘密 拥有不同的视角,即是自由;包容不同的视角,即是爱;理解不同的视角,即是智慧。拥有无限的视角,即是无限的自由;包容无限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爱;理解无限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智慧。领悟并掌握无限的自由、爱和智慧三位一体圆融无分的超级视角,即是获得终极自由、幸福、快乐的核心秘密。 之所以用“掌握”而没有用“拥有”,是为了强调对超级视角的灵活运用。当我们不仅拥有超级视角而且能够灵活应用时,才能叫做“掌握”。 拥有无限的视角,包容和理解所有不同的视角,皆是无限超越的超级视角本有之义。如果还有不包容、不理解,怎么能称得上无限呢? 无限的自由、爱和智慧,也是超级视角本有的内涵。无限的自由、爱和智慧,即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即是无限的自由、爱和智慧。无二无别。 所以,一切一切的重点,还是在于实现视角的升华和蜕变,让生命本有的超越智慧的视角在我们的生命中显发出来,并成为我们生命的主宰。 注意,这里一直在说的视角,并不是在说某种理论,而是在说正在阅读的你自己。视角学,其实是生命学。之所以称之为生命哲学,是为了体现它的智慧性。哲学是一切学说之母,哲学即是智慧学。生命哲学即是生命智慧学。 视角学,就是这样一种非常独特的生命智慧学,它既是对东西方古老智慧的传承,又是一种结合当今时代人类文化特点的与时俱进的创新。也许从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上来说,视角学目前还比较稚嫩。但也正是这种稚嫩给了它无限广阔的成长空间,未来大有可为。当今时代,物质虽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幸福、快乐、自由、爱和智慧,却依然显得十分稀缺。而这些宝藏一直深藏在每个人的生命深处,要拿到开启这些宝藏的钥匙,说难,难比登天,说易,易如反掌——对于视角学来说,这钥匙就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视角而已。 对于这种特殊的视角,笔者将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名之曰“视角法则”——相当于打造“钥匙”的模子。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子”去打造自己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开启生命中本有的宝藏,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视角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理论性比较清晰,不需要你依靠某种宗教情感去建立对它的信仰,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你的真诚。你需要真诚地对待自己,真诚地对待自己的生命,真诚地对待自己的人生,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心。 你还需要真诚地学习,真诚地实践,真诚地体悟,真诚地验证。直到你十分确定,视角学的确可以为你提供打造开启生命本有宝藏的“钥匙模板”,然后继续用你的真诚去更加深入地学习和实践,不断地升华自己的视角,不断地超越自己,直到实现究竟的超越——自在、自由、自主地掌握无限超越的智慧视角。 其实,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幸福、快乐、自由、爱和智慧,就会一点点地从你逐渐超越的心里流出,并最终盈满你的生命。不仅如此,它还会继续充盈,然后从你的生命中满溢而流淌出来,流进与你有缘的生命的心里…… 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从你开始阅读“视角系列”的那一天开始,这一点已经如种子般种进了你的生命里。而且,这枚种子必定会在适宜的时机开始发芽、抽叶、开花、结果…… 无限的爱与智慧,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视角法则(十六) 视角法则(十六):拥有超级视角,是所有智慧生命本有的权利 这一条看起来不像是“法则”,但笔者仍然将它列为视角法则之一,其实就是想告诉朋友们,通往自由、幸福、智慧的超级视角,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而且这是所有智慧生命本有的权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就潜藏在你的生命里,潜藏在你的视角中。 前文曾经说过,所有的视角都是超级视角的“化身”——包括你自己。“化身”之所以未能恢复到“本尊”的样子,是因为你对自己加上了一个限制和束缚——“我”。 什么是“我”?从视角学的角度来说,所有加在超级视角上的限制和束缚,皆是“我”。 什么是限制?分别心就是限制。种种限制其实就是种种分别心。比如,“我”与“非我”。当你定义出一个“我”的时候,就画地为牢,将无限的视角加上了“我”的局限。 “我”是一个局限性的视角,然后你就一直使用这被深深局限了的视角去面对人生,面对生活。“我”被孤立成了一个有限的个体,从而失去了无限性和超越性。 要重新恢复无限性和超越性,就需要彻底看清“我”并非一种“固定不变”的“真实”,而仅仅是一种“局限性”的视角,只要看清和打破这种局限性,就可以一步步重新回归于无限和超越,恢复其本自无限、本自超越的真面目。 而视角学正是从“视角”这个角度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自我省察、自我观照、自我超越的独特方法体系,使得人们更容易看清和打破局限,恢复本自无限、本自超越的真面目。 本自无限,本自超越,本自自由,本自自在——这是你本有的权利。 当你拥有超级视角的时候,你还会发现,你的生命随时随地都可以很快乐,随时随地都可以很幸福。你想创造什么就可以去创造什么,因为你就是无限本身。无限的你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你可以开创出全新的视角从而打开全新的世界。 你想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去创造能够展现那种生活的“视界-世界”所对应的视角。只要能够打开对应的视角,就可以打开对应的世界。 一切都因你的选择而定,这是你的权利!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这是你的权利!一切都由你自己做主,这是你的权利! 视角法则(十七) 视角法则(十七):拥有并成为超级视角,与超级视角完全合一,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和最高目的 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蕴含着无限的自由、爱和智慧。 拥有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是所有一切生命本有的权利,包括正在阅读本文的你。 拥有并成为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与其完全合一,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和最高目的。 生命,即是爱。生命,即是智慧。生命,即是自由。 生命,即是以无限的爱,无限的智慧,无限自由地创造着无限的神奇。 生命,可以通过创造无限丰富的视角,体验无限丰富的世界。 生命,通过视角观照一切,创造一切。 生命,就是无限丰富的视角本身。 当生命超越了其最根本的限制性视角——“我”之视角,就达到了无限。 心之“我”从此消融。 视角之“我”从此消融。 视界之“我”从此消融。 世界之“我”从此消融。 “我”之视角被超越的时候,就变成了新的视角——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 祂卓然独立。 祂朗照一切。 祂遍布“四法界”——心、视角、视界、世界。 祂光明无量。 祂包容一切,大爱无边。 祂透解一切,智慧无量。 祂超越一切,自由自在。 祂蕴藏一切,妙用无穷。 祂遍及一切,至善圆满。 你是祂的化现,祂是你的本来。 你所有生命的历程,都是在向祂回归。 当你远离祂,进入“自我”的视角,就进入了一个无形的牢笼。 当你走近祂,融入祂,成为祂,就获得了无限的自由。 当你融入祂、成为祂之后,再次显现在世界中的你,就成了祂的载体,祂的脸谱,祂的道具。 你,以及无数个与你本自相同的你,一起在无限的视角中,演绎着无限的视角的传奇…… 视角法则(十八) 视角法则(十八):学习、实践、掌握、运用以及传递超级视角的智慧,是生命存在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 一切皆是视角。 学习,即是学习一种视角。 实践,即是实践一种视角。 创造,即是创造一种视角。 生命,即是不断学习、实践和创造新视角、新视界、新世界的过程。 不断学习、实践、掌握、运用以及传递超级视角的智慧,从视角哲学的角度而言,是生命存在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为什么呢?因为人类追求的所有美好的一切,其本源都源自于爱、智慧和自由。而这些,都全部含藏于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之中。 超级视角,蕴藏着真善美的秘密,蕴藏着生命自由的秘密,蕴藏着超越生死的秘密。 不管你想要追求什么,都必定对应一个世界,一个视界,一个视角。当你仔细地观察你追求的对象,并同时审视你观察的视角,就会发现,其实正是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看到的样子。当你改变了视角,视界就会改变,世界也会改变。恨会转变成爱,伤害会转变为喜悦,烦恼会转变为智慧。 超级视角,蕴含着一种非常独特的超越的智慧,既相当于“法”,也相当于“心”。这个“法”是“无有定法”,这个“心”是“无所住心”。心是法之体,法为心之用,心法合一,并达到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名曰“超级视角”。 超级视角,是一种心法,是可以直接进行生命实践的心法。超级视角的训练有这样一些特点(包括但不限于下面所列)。 1、寂静:超级视角是寂静的,这是超级视角的基本特征。如果是躁动的、纷乱的,不管看似多么有智慧,都不能视为超级视角。寂静不代表就一定是超级视角,但超级视角一定是寂静的。这种寂静不是身心平静的表象,而是内在于生命之中的一种本有的、不会动摇的寂静。因此,寻找内在的寂静、安住内在的寂静就是超级视角训练的一项基本功。 2、清净:超级视角是清净的。这种清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超级视角本自清净,因本自寂静,所以亦本自清净。另一方面是指实修训练时的要点,即要安住于本自清净的寂静之中,不被心中其他妄念、妄想、情绪、感受等所淹没。不被“淹没”的意思是,即使心中有各种妄念、妄想、情绪、感受等“乌云”,也不要紧,只要能同时保持对寂静的观照,不被妄念完全淹没而忘记了观照,就是清净这一要点的基本要求。如果忘记了观照寂静,要及时警觉,及时回到对寂静的观照中。随着对寂静观照的定力和深度不断深化,妄念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很少再生起妄念。这就是清净之果。清净训练的要点为:观而不随。即对各种妄念、妄想、情绪、感受等,看着其生灭来去,但不跟随、不评判、不陷入、不纠缠其中。 寂静是基础,是根据地,清净是与敌斗争之兵法。首先要找到根据地,然后以寂静为根据地,守住这个根据地。不管来了什么样的敌人,不管战斗如何激烈,甚至有时跳出战壕去战斗,但同时所有一切的目的都非常清楚——守住根据地,扩大根据地,直到最后根据地遍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才能结束战斗。 清净,集因、道、果为一体,本自清净,自清其心,自净其意,清净自在。 3、清明:超级视角是清明的。清明意味着清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昏昧的,不是模糊的,不是凌乱的,而是清明的。清明,一方面体现为安住在寂静之中时,其状态既是寂静的,也是清明的,不昏沉,不昏昧。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是否寂静”“是否清净”“是否清明”的动态觉知,发现有所偏离及时做出调整。 “清明”相当于“军师”,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敌情我情的动态掌握得清清楚楚,发现敌情,及时调兵用兵,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4、观照:超级视角中始终有一种观照,这也是“视角”的本意。观照什么呢?“心-视角-视界-世界”,都是观照的对象。但最重要的观照对象是视角本身——即“观照着观照”。开始训练的时候,要做到这一点是有点难度的。需要在安住寂静比较稳固了之后再进行这项训练。而在安住寂静的训练中,观照的重点就是寂静本身。通过观照寂静来安住寂静,在安住寂静中观照寂静,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增益,因此“安住寂静并观照寂静”就是最好的安住寂静的训练。在安住寂静观照寂静的过程中,发现心中生起了妄念,这个时候就要对妄念做到“观而不随”,静静地看着它生起,看着它消失,这就是最好的策略,也是观照妄念的要点。如此观照,即可名曰清净观照。清明,则是更高的对观照的要求,而且更加注重动态的观照和警觉,要求观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发现有所偏离,立即调整。如此观照,名曰正观。 5、觉照:超级视角中不仅有观照,更有觉照。而且觉照之觉、觉照之照才是“超级”“超越”的重点所在。觉照与观照,区别在哪里呢?觉是觉悟之意,即透彻地看破,没有任何迷惑、疑惑之处,穿透层层表象、幻相,直达真相、真性、真本质。觉照,则是说,始终以觉的慧眼观之、照之,时时觉,处处觉,事事觉,此觉圆满之时,即名为圆觉,佛教中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笔者对于觉的实修还在中途,所以这里不做深入探讨。作为视角学觉照之基本训练的内容和要点简述如下: 外观——观“视角-视界-世界”: 1)对于任何人事物的看法,都不离视角,都取决于视角,都由其视角所决定。 2)视角不同,视界不同,世界亦不同,无限丰富的视角呈现着无限丰富的世界。 3)所有视角都是平等的,平等但不等效。既平等看待并尊重所有人的视角,同时也要清晰地看清各种视角的局限性。 4)视角是变化的,视界和世界随着视角的变化而变化,三者皆没有不变的本体,本质上皆是无常的,皆无可执着,也无需执着。 在深入领悟视角学法则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视角-视界-世界”进行如上所述的观照,就可以获得对于“视角-视界-世界”的视角智慧之觉——当我们安住于内在的寂静,同时以这种视角智慧之觉,去观照世界和各种人事物的时候,就能够保持一种超越的视角。这即是超级视角其“觉照”的“外观”训练。 内观——观“心-视角-视界”: 1)仔细观察内心升起的各种念头、情绪、感受、情感、思想、观念等,这些都是呈现在内心的各种现象,构成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2)仔细观察、反思、反观、反省内心升起这些现象时,自心所依据的“视角”。 3)尝试转变视角,然后看看心中生起的各种现象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4)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体悟,心不同,视角不同,视角不同,视界不同。 5)所有视角都是平等的,平等而不等效。平等看待各种视角,同时看清其各自的局限性。 6)仔细观察并体会,心是变化的,视角是变化的,视界也是变化的,三者皆没有不变的本体,本质上皆是无常的,皆无可执着,也无需执着。 在深入领悟视角学法则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心-视角-视界”进行如上所述的观照,就可以获得对于“心-视角-视界”的视角智慧之觉——当我们安住于内在的寂静,同时以这种视角智慧之觉,去观照内心各种现象的时候,就可以保持一种超越的视角。这即是对超级视角其“觉照”的“内观”训练。 自观——“以心观心,以视角观视角,以观照观观照,以觉照观觉照”: 1)深深地安住在寂静之中,深入地观察和体会心之本体与寂静之间的关系; 2)深深地安住在寂静之中,深入地观察和体会心之本体的真相、真性; 3)深深地安住在寂静之中,深入地观察和体会视角与心之本体之间的关系; 4)深深地安住在寂静之中,深入地观察和体会观照与视角之间的关系; 5)深深地安住在寂静之中,深入地观察和体会觉照与观照之间的关系; 6)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体悟“超级视角”“超越视角”与觉照、观照、视角以及心之本体的关系; 7)安住于寂静之中,以超越视角之觉,观照一切,觉照一切。 在完成外观和内观训练之后,即可进行自观训练,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即可在此过程中显露出来——其实它一直都在,只是一直潜藏着而已。现在通过训练,最终唤醒了它。它醒来了之后,就需要通过对它的训练,让它逐渐从弱小慢慢变得强大,直到最终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 6、无我: 超级视角是“无我”的。所谓的“我”,就是各种有局限的视角。我们常常把某种有局限性的视角视为“我”并顽固地坚守这个视角。只有彻底打破这种局限,看破放下“我”之视角,才能实现究竟超越,达到无我——无我,即无限。通过对“我”之空性的深入观照即可破除“我”之幻相。 7、无求: 超级视角是“无求”的。所有的“求”,皆产生于某种“匮乏性”的视角。当了悟到一切皆了无所得、了不可得的时候,也就不再有有求之心。而扫除了有求之心时,同时会发现原来一切本自圆满,本无所缺。“匮乏”仅仅是一种错觉——某种“匮乏性”的视角所带来的“匮乏性”的“视界-世界”。 8、无执: 超级视角是无执的。所有的执,皆产生于对某种人事物的“执幻为实”。当了悟到一切人事物皆会变化,皆是无常,皆了不可得的时候,也就因看破而能够放下。因能够放下而不再执着,因不再执着而获得自由和解脱。究竟无执,即究竟自由、究竟解脱。 9、无为: 超级视角是“无为”的。所谓“无为”,就是非从因缘而生,不从它生,亦不自生,而是本来即在,无有生处,亦无灭处。唯有显隐之别,隐则难见,显可自觉。这是本体之无为。以本体而起用,觉照一切,虽觉照而无我、无求、无执、无争,始终寂静、清净、清明,照而常寂,寂而常照,随缘起用,无染无住。这是妙用之无为。本体之无为,生起妙用之无为,此能生之性本自具足,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此即妙性之无为。 10、离言、离相: 超级视角是“离言离相”的,即远离一切现象、名相、概念、语言,也不是任何一种思维、思想、观念,而是生命中当下的超越,是超越的生命中那个没有形象、没有名字却能够主宰生命、决定生命境界的智慧本体。即使是“视角”“超越性的视角”“超级视角”等这样的名称,也仅仅是一种指示性的概念,而不是它自身。它自身离于一切概念。如果你还被概念所束缚,就见不到它的真面目。 11、遍在: 超级视角是遍在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间和空间也只是映现在它之中的“视界-世界”,“视界-世界”可生可灭,而超级视角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增无减。它才是真正的你,本自无生无灭的你,你见到了它,就见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12、鲜活: 超级视角是鲜活的、灵动的、智慧的、灵明的。这种鲜活,就像大海中自由的鱼儿一样,永远鲜活于当下,自在、自由。所以你可以尝试着去寻找自己生命中最鲜活的东西,最自由的东西,最灵动的东西。在那里,你就能追寻到它的踪迹,当你深深地将自己消融于其中,去感受那种深深的寂静、深深的清明、深深的觉照、深深的自由,你就会发现它所有的这些特质,其实何止于此呢?它有无量无边的特质,比如至善、至真、至美、和谐、光明、圆满……不用着急,你可以安住于其中,慢慢地去体悟,慢慢地去发现…… 学习、实践、掌握、运用以及传递超级视角的智慧,是生命存在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当你体会到了它无量无边的美好德性之时,你就会由衷地发心发愿,将它的智慧、光明、美好、美妙传递给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有缘人。天下之大美莫过于此,哪里有丝毫的勉强和夸张呢? 视角法则(十九) 视角法则(十九):“一切皆是视角”,这不是真理,而是智慧 视角学第一法则曰:一切皆是视角。注意,这不是真理,而是智慧。世人皆追寻真理,而视角学更倾心于智慧。 何以如此呢?真正的智慧难道不是真理吗?也许在您的眼中,真正的智慧就是真理。但在视角学中,不做这样的定义和论述。原因如下—— 当你树立起真理的旗帜时,常常意味着所有与此真理不同的观点都是谬误。有真理,有谬误,就必然会引起对立和纷争。 而在视角学看来,不同的视角将看见不同的真理。 比如,研究科学的人,将看见科学的真理;研究政治的人,将看见政治的真理;研究文化的人,将看见文化的真理。研究艺术的人,将看见艺术的真理。研究西医的人,将看见西医的真理。研究中医的人,将看见中医的真理。 唯物主义者,将看见唯物主义的真理;唯心主义者,将看见唯心主义的真理;辩证唯物主义者,将看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历史唯物主义者,将看见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 信仰上帝的人,将看见上帝的真理;信仰耶稣基督的人,将看见耶稣基督的真理;信仰儒家的人,将看见儒家的真理;信仰道家的人,将看见道家的真理。信仰佛家的人,将看见佛家的真理。 相信物质的人,将看见物质的真理;相信能量的人,将看见能量的真理;相信信息的人,将看见信息的真理;相信气的人,将看见气的真理;相信光的人,将看见光的真理。 何以如此呢?因为视角决定了视界。有什么样的视角,就会看见什么样的真理。而视角是无限的。 在视角学中,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平等而不等效(视角法则(七))。所以,在视角学看来,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真理,只存在不同视角下各自所见的真理。 能够深入地了悟到这一点,并以包容的心态接受所有不同视角所看见的真理,而不执着于将任何视角所看见的真理确定为唯一真理,包括视角学之所见。这即是一种智慧。 有了这种智慧,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所见的真理中汲取智慧的营养,不断扩展自己的视角,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视角无限,智慧无限。 所以,在视角学中,对于视角学最根本的核心法则、核心思想、核心理念、核心智慧——“一切皆是视角”,并不视其为真理,而仅仅视其为一种智慧。 智慧,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彼此之间无需相互否定,而可以和谐共处,求同存异。这亦符合视角学之基本精神——和谐、包容、共存、共荣。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精神。 所以在视角法则中应该明确提出这样一条: 一切皆是视角——包括此视角以及基于此视角而提出的所有视角法则,不是真理,而是智慧。简而言之,“一切皆是视角”,这不是真理,而是智慧。 视角法则(二十) 视角法则(二十):任何生命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这是生命本具的权利和自由 “一切皆是视角”,不仅是一种智慧,同时也是一种精神——至善的仁爱、慈悲与包容。 在视角学看来,“一切皆是视角”,虽然有着独特的智慧,但并不强求人们的认同,而仅仅是提供一种生命在解决各种人生困惑和生命困惑时的参考视角、参考思路、参考方向。 当然,如果一个人愿意深入地走进视角学,深入地研究并躬身实践,必将能够发现意想不到的珍贵收获。但即使不从生命成长、升华以及终极超越的角度,视角学的基本思想依然能够为人们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比如,人们在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时——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是家庭,还是事业,不管是企业经营,还是社会治理,不管是国际关系,还是全球治理,乃至人类生命活动的所有领域,视角学基本思想都可以作为一种思想模式、思维模式、研究方法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帮助。 在更深的层面,视角学所关注的核心则是生命本身。视角学最核心的思想“一切皆是视角”,即体现了视角学的这样一种基本精神:所有的生命都是非常独特的视角系统,同时所有的生命在本质上皆是究竟平等的超级视角,因此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且本自拥有独属于自己的视角系统的权利,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其接受其所不认同的视角。所有的接受都应源自于生命内在的理解、接纳和自愿。 所以,在视角学看来,除非源于生命由内而发的高度认同和自愿,否则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将自己认同的视角强加给别人。生命与生命之间,应尊重彼此不同的视角,双方可以通过加强沟通交流来增进理解,扩大共识,提高认同,但不应有丝毫的强迫。这也是视角学对于人类社会和平、平等、民主、自由、公平、公正、正义、进步等普世价值观念理解的基本出发点。而且在视角学看来,这也是这些普世价值观念其内在的核心精神基础,否则就是以这些概念为名义但实质上却是一种压迫和侵略——可名之为“视角压迫”和“视角侵略”。 视角学反对任何形式的“视角压迫”和“视角侵略”,不管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哲学的、科学的、宗教的等等。视角学更加反对以所谓的“普世价值”为名义而施行“文化压迫”和“文化侵略”之行为。 视角学倡导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友好交流,在相互尊重各自独特视角的基础上增进沟通,增进交流,增进理解,增进共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为促进全人类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以及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视角学尊重所有有益于人类文明和谐发展进步的文明与文化,乃至尊重所有不同的视角。这并非出自某种个人意愿,而是源于视角学本有的思想与精神。 对于具体的每一个生命而言,视角学的所有观点,都仅仅是一种视角,包括“一切皆是视角”,也只是一种视角而已。你可以拥有与此不同的视角,这是你本有的权利和自由。视角学的价值与意义,也需要由每个生命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体悟、去验证。即使在笔者看来,视角学对于生命的成长和升华,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皆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但这也仅仅是笔者的视角。只有当这种价值和意义非常真实而饱满地呈现在你的生命中时,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否则,也就是一堆无用的文字而已,犹如梦幻空花。 在即将结束关于视角法则的阐述之前,笔者依然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静下心来去倾听一种声音,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一种来自鲜活而灵动的生命本体视角的声音,她正在悄悄地酝酿着无限的生机,等待着与你在生命的赤诚与本真中相遇。那时,你就会看到她神秘的微笑,听到她悄悄地在您耳边说出的秘语……从此,一个全新的、神奇的生命视角和生命宇宙世界,就会展现在你的生命里! 愿这一天早日到来,愿所有接触到视角学的生命都能发现这个秘密,发现这个神奇的新世界! 代后记 你的视角决定你的命运(代后记) “一切皆是视角。”这是视角学的第一法则。命运,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以视角学的观点来看,正是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命运。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其实是一种“固化”了的视角。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行为,其实正是其视角的具体体现。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一个人的学识和智慧。学识和智慧的不同,其实正是视角的不同。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心,别无其他,正是视角本身。 如果你仔细去考察,就一定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所有不同,最终会体现为视角的不同。 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视角决定命运。 贫穷的视角,造就贫穷的命运。富贵的视角,造就富贵的命运。 君子的视角,造就君子的命运。小人的视角,造就小人的命运。 圣人的视角,造就圣人的命运,凡夫的视角,造就凡夫的命运。 解脱的视角,造就解脱的命运,轮回的视角,造就轮回的命运。 个人如此,家庭如此,社会如此,国家如此,民族如此,整个人类皆如此。 看《红楼梦》电视剧时,对探春远嫁时的插曲《分骨肉》印象深刻,其中有一句“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为什么自古穷通皆有定?因为每个人基本上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视角,当这种视角成为一种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却根深蒂固的习惯时,通过该视角展现出来的“视界-世界”也就相对固定下来了。 就像探春的远嫁,与其说是她的宿命,不如说是她的选择。她看透了贾家从内到外已腐朽衰颓的必然命运,她不愿意为一群污浊的灵魂陪葬,而是清醒地选择了在山雨欲来大厦倾颓之前远离这一曾经渗透了她的青春芳华和美好梦想的家园——家园的梦已经破碎,只有此刻骨肉分离的痛楚在心中一边牵扯着最柔软的地方,一边仍不得不清醒而决绝地远离…… 这是探春最令人敬佩的地方,不愧为女中儿郎,巾帼丈夫! 正是一种极为透彻而清醒的视角,挽救了探春,使得她没有迷失在表面繁华却危机重重的“红楼梦”里。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曹雪芹采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并通过这种视角展现了个人的命运、家族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红楼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国家、社会、家族和个人命运的缩影。 “红楼梦”既有小人物的小视角,也有大时代的大视角,更有超越梦幻泡影般红尘众生相的大悲悯、大智慧的超越视角。 在这充满智慧与悲悯的超越视角下,所有的人物都在鲜活地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极少有人超越固有的视角,因此,也极少有人能超越固有的命运。 不要以为我们活在“红楼梦”之外。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其实正在于它一直在鲜活地演绎着,从未落幕。 剧中的各色人物,不过是换了服装和道具,新描了脸谱,在看似不同布景的舞台上演绎着看似剧本不同的戏。 但本质上其实并无太大的差别。 不信的话,您可以冷一冷双眼,放眼这红尘人间,有几人能逃得出这“飞鸟各投林”的命运——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幸好,我们还能读读书,读读《红楼梦》。 当你读懂了书,也就读懂了命运。 这时你会拥有一种新的视角,然后你可以用这种新的视角去观照自己的生命,观照自己的人生。 当自己的一切清清楚楚地映现在这全新的视角之中的时候,你对自己也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若你发现自己的方向正是你所要的,那就可以勇敢地继续走下去,主动去创造和迎接属于自己的命运。 若你发现目前的方向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勇敢地调整自己的方向,选择自己愿意走且选择了之后就无怨无悔的方向。 至于“命运”,已经不重要了,它不过是生命之旅必然会经历的风景。 你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忘记了这新的视角,时时安住在新的视角中,观照自己,观照世界,观照生命,观照人生。 也许有一天,当你听到别人在谈论命运时,会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然后继续健步于既定的方向,迎接扑面而来的鲜活的一切…… *** 2021年09月初稿 2023年03月第七次修改 引言 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学习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所谓的“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大学》原本属于《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北宋时期,程颢、程颐两兄弟将《大学》从《礼记》中单独抽出,然后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合称为《四书》。特别是南宋朱熹撰写了《四书集注》一书之后,《四书》作为儒家根本经典的地位就确定下来了。 对于儒家经典,之前读得并不多,所以这次也算是一种补课,同时结合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心性智慧的视角,从观心实践训练的角度来体悟这部经典,看看对于我们会有怎样的启发。 关于《大学》的作者,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观点。有部分学者认为《大学》是由多位作者共同创作并经过历代先哲不断完善而最终形成的一部作品。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它的作者是曾子。曾子和他的父亲曾点同时都是孔子的学生。先秦儒家有五位圣人比较知名,首先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然后是复圣颜回,亚圣孟子,还有就是宗圣曾子和述圣子思。子思是《中庸》一书的作者,曾子是《大学》一书的作者,孟子是《孟子》一书的作者,再加上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语录的《论语》,五位圣人,四部经典,就构成了先秦儒家最光辉灿烂的风景线。 曾子作为《大学》的作者,在儒家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的着作不仅有《大学》,还有《孝经》和《曾子十篇》。同时,对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论语》,曾子也是主要编撰人之一,对于《论语》最终成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子的主张主要包括孝、恕、忠、信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非常核心的儒家思想。同时,在《大学》一书中,他又提出了修行“大学”的“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子还非常注重“内省”和“慎独”这样一种心性修养功夫,以及提倡以孝为本的孝道观等等。对于曾子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一、《大学》题解 什么是“大学”?“大学”,其实是“大道之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这个概念本身就有“道”的含义。老子《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道德经》中,老子非常明确地将他所体悟到的,所有一切生命和宇宙最终极的那个本体,名之曰:“大”。在古代,一个人既有“名”也有“字”,比如《大学》的作者曾子,名“参”,字“子舆”。我们通常会把“道”作为宇宙万物终极本体的名称。但同时,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大”同样是这一终极本体的名称,名“大”字“道”,合称“大道”。 所以,大学即是道学,即是大道之学。这个“大”的本身,除了有“道”的含义之外,另外它还指与道合一的人,也就是“大人”。所以说,大学其实就是大人之学。 那什么样的人是大人呢?对于“大人”,北宋儒家中非常知名的一位学者张载,他的四句话对于“大人”是最好的注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人,即是一个已经完全超越了“小我”而成为了一个“大我”,成为了一个“无我”利众之人。这样的人,即是“大人”。 在《孟子》一书中,对于“大人”是这样说的:“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什么是大体?大体就是大格局,就是超越了自身利益的局限,我们经常说一个人顾全大体。就是他(她)所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更多的是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整个人类的利益。从这样的角度去考虑的,就叫做“大体”、“大人”。 汉代的扬雄,他有一篇着作叫《法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这就把大人和小人说得更明确了。追求道的人,追求与道合一的人就是大人。而在功名利禄中摸爬滚打,去追逐个人私利的人就是小人。所以,大人就是格局,格局之大,小人就是格局之小。 对于“大人”,三国时期的阮籍有一篇着作叫《大人先生传》。其中这样说:“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这里同样说的是已经得道、悟道、证道,与道合一之人,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大人”。 那么如何更加通俗的去理解什么是大人呢?有这样几点。 大人,一定是有大胸怀之人,也就是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有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志,有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格局,就是一个大人。 大人,是有大志向之人,就像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这样的志向并为之不断的努力实践,奉献自己生命的人就是大人。 大人还是自强不息的人,还是厚德载物的人。在《易经》中,最根本的两卦,一个是乾卦,一个是坤卦。对于乾卦,以“天”来代表:“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即是乾卦的精神。对于坤卦,以“地”来代表:“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就是说一个君子,应当像天地日月一样刚毅勇健自强不息,像大地一样包容一切,承载一切,涵养一切。 大人,是一个悟道之人,是一个觉醒之人,是一个心怀悲悯之人,也就是说具有大悲悯和大智慧。在儒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北宋名相范仲淹,他在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种大悲悯的体现。儒释道的圣人也都是悟道之人,具有超凡入圣的大智慧。 大人,还要有大担当。比如,儒家中就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也就是说,社会国家的兴亡发展,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种责任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当有这样的一种强烈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候,就是一个大人。 大人,还要有大的愿力,对于愿力在佛门中可能体现的更为清晰一些,更有代表性一些。最典型的就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就是大愿力的典型代表。 大人,还是指具有大成就之人。在儒家中这种大成就通常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立功,立德,立言。当这些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那么就是一位大人。 大人,他一定是一个有大境界的人。什么是大境界?大境界,对于儒家来说,就叫做天地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仅有这样的发心,而且在实践中真实地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比如儒家的诸位圣人所达到的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在道家中,大境界,即是与道合一的境界,逍遥物外的境界,身外有身的境界,大罗金仙的境界。在佛家的语言中,他就是一个觉悟的人,是一个自觉觉他的人,是一个无私利众的人,是一个觉行圆满的人。这样的人即是大境界之人,也即大人。 所以“大学”是大道之学,大人之学,它是一门大学问,这个学问是使一个小人,一个小格局的人,成长为大格局的人,成长为大境界人的学问,这即是大学。 然后从“大”这个字本身来看,它是由“人”和“一”构成的。“一”在中国的文化中,在所有的这种修行的文化中,它都代表最终究竟的无分别的境界,也叫做天人合一的境界。当一个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的时候,与道合一,与天合一,人合于道,名之曰“大”。 学,什么是学?“学”其实不仅仅是学问,在中国的文化中,这个学,它既有学问的意思,它还有学习的意思,还有践行的意思,学以致用才是真学。而不仅仅是了解,了解到了一些知识。这样不是真学,真学就是能够学习并践行之,最后能够成为之。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大学,所谓的大学,也就是说已达到了与道合一、天人合一的觉悟者、觉醒者的大境界之人。以这样的大人为榜样,以他们的道路为道路,学习之,实践之,践行之。最后成为与道合一的人,成为天人合一的人,成为道的化身,这就是大学。 学,还代表学习的处所,即学校、学堂、学院等。而大道之学、大人之学的学校在哪里呢?可以说大道之学、大人之学的学校无处不在,我们的整个生命、整个人生,都是学习大道之学的道场,都是学习大人之学的学校。大道之学、大人之学,需要用一生去学习和践行,使之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生活中。 所以说,大学它是大道之学,大人之学,同时它也是造命之学,所以也可以说是大命之学。同时,它也是一种大心之学,是大觉之学,成为一个觉悟的人。是大乘之学,为什么说是大乘之学,因为修行大学之道,不仅要修心修身证得智慧,还要能够自觉觉他,还要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是大儒之学,对于儒家而言,成为儒家之大者就是大学的精神。同时《大学》的内容,它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包含了人类社会中所有的内容,涵盖了生命中的全部事项。所以说它也是一个大治之学。治就是治理,不仅能够治理自己的身体,也能够治理自己的心,还能够治理国家,治理天下,是内圣外王的大学问。 综合来说,作为一部儒家的经典,《大学》它也是最终成长为一位圣人的学问。所以说它是大圣之学。 小结:《大学》篇题——大学,是大道之学,大人之学,大命之学,大心之学,大觉之学,大成之学,大乘之学,大儒之学,大治之学,大圣之学;是修学大道智慧的路径地图和实修指导,值得每一位追寻大道智慧的人深入学习和践行之。 感悟:虽然自己目前还只是一个“小人”——充满了小我之心的人,但始终应牢记自己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古代的圣贤们为了我们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智慧宝典,只要心怀向往之心,并勇敢地迈出学习和实践的步伐,那么小我就会一天天扩容变大,从“小人”慢慢地变成“大人”,从注重自我利益到自利利他,再到无私利众,逐渐成长和升华,不断超越自己,同时为这个世界增加一分善美,这也正是我们在当下这个时代学习《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的意义。 二、心性修行之总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这里的道,有这样几个含义: 第一,这个道,代表真理的本体,即身心内外所有一切现象以及生命的终极本体。 第二,这个道,指的是道路和方法,也就是我们要了悟大道,明悟大道,在自己的生命中去体悟体证大道所要走的一条修行之路,修行的道路和修行的方法。 第三个方面,它是指我们修行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其实就是指人的一生如何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就是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你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生命境界?如何将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等等。 所以说大学之道的道,它融真理的本体、以及修行的道路、方法、目标,同时还融合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代表着人的终极追求。 《大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在儒家学子看来,在儒家的修行者看来,人生最究竟的意义、最究竟的价值、最究竟的目标是什么呢? 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明明德 前面一个明,有明白、明了、明白的了悟这样的意思。 第二个明是[明性]。所谓明性,也就是觉性,在不同的宗教语言体系中,使用了不同的名词概念去代表。在佛家的修行中,更多地称之为觉性、自性、佛性,在道家就称之为道,或者道的本体性——道性。在其他的宗教中有其他的名词,比如说神性,灵性等等。 在儒家中除了明性,还有天性,在阳明心学中——阳明心学也是整个儒家的集大成者,将整个儒家的心性学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阳明心学中,这个明它就代表自心的本体,这个本体本自具有的性质。在整个儒家的体系中,特别注重道德属性,所有一切儒家的学说、教导整体上都偏重于道德性。在阳明心学中,这个[明],也就是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这个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有善有恶的时候,已经不是心灵的本体了,而是内心的念头的波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能够知道念头善恶的那个能知之性,就是良知。也就是这里的明——明性、觉性。在阳明心学中还有一句教导非常的重要,叫“此心光明”。这也是阳明先生在他临终前留给他的弟子们最后的教导。“此心光明”的这个明,就是明明德第二个明。 另外在孔子的学说体系中,[仁]是整个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那么这个[仁]也就是这里的[明]。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儒释道三家学说之异同的一篇文章,其中说到关于三家的“明”——儒家偏重于入世,以及入世做事的这种道德属性,所以说叫做“此心光明”;道家既侧重于出世,清修、清净、逍遥、自在,同时又注重道的奥妙、玄妙。所以说在道家中可以用“此心妙明”来表示;而在佛家中,对于这个明性,更准确的说法叫佛性,而在佛性中,空性和明性是一体双运的,空而明,明而空,它是一心的两面,自心本体的两面,一面就是明性、觉性,另一面就是空性。所以说可以用“此心空明”来代表。但不管是“此心空明”、“此心妙明”,还是“此心光明”,其实都是指自性本心的本体本自具足的明性之德。 明明德,这个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这个德是指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性德。什么是性德?就是它最根本的性质、本自具足的性质。所以说它是本有之性。这种本有之性体现在人的身上,就叫做本有之德。上面说的此心光明、此心空明、此心妙明,其实都是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性德。第二个层面就是自性本心的性德显化在一个修行者的生命之中,以他的身口意的言行体现出来,那么这就是德行。品德、功德、大德等,说的都是这个德。 也就是说性德一方面它是形而上的,它是自性本心的本体。而当它具体的显化到我们的生命之中的时候,显化到修行者的生命之中的时候,形而下的显现就被称为德——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性德。 除了上面说到的以外,在佛家的《心经》中,对于自性本心性德的表述更侧重于从自性本心的本体属性上去阐述。比如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对自性本心性德的描述。因为佛家的修行更侧重于从自性本心的本体去了悟它的空性,所以说它更侧重于从体的角度、体性的角度去进行观照和体悟。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自性本性的本体具有这样一些性质。比如,没有任何形象,离于任何形象,不属于任何一种生灭的现象。也就是说它本自无生无灭,它离于一切二元对立的概念。我们在认识所有一切现象的时候,通常习惯于用一种二元对立的这种逻辑性思维去认识现象,而自性本心的本体,它是超越这些二元对立的思维的。所有的生灭、来去、善恶、垢净、长短、增减、生死等等所有这些二元对立的这种认识的方法,都不能用于认识自性本心。 而如果我们一直不能放下对这种二元对立的执着,不能以一种超越性的眼光去体悟自性本心的话,那么你就很难明了、很难见到、很难悟透自性本心的真相、真性。在佛家心性智慧中,除了空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面外,明性其实同样非常重要。但是对于这个明性,在显宗里面一般没有作为一个重点进行阐述,但是在密宗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说心灵的明性,这个明性也就是觉性,也就是心灵本自具足的功能性。空性是说自性本心的本体离于一切现象,不在任何现象之中,不在时间之中,不在空间之中。因为所有的时间空间以及生灭的现象,都是因缘而生的现象。但是自性本心的本体,它是离于现象的。比如说你去观照自己的心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自心的本体,找不到一个有实质的内容。但空性仅仅是这个自性本心本体属性的其中一个方面。佛家之所以特别注重这个空性,就是要用对这个空性的了悟去破除人们对于所有一切现象的执着。这个目的在这里。因为只有破除了所有的执着,最终才能达到究竟解脱、究竟自由的境界。 但另一方面,这个超越性的自性本心,它又是所有一切现象的根源。佛家对于此方面的阐述相对而言会少一点,在道家中就会特别注重这方面的修行。因为所有的一切道家的法门,特别是法术类的,都是基于对这个明性功能作用的开发。自性本心,一方面它是空性的,但另一方面它又具足一切可能性,这个一切可能性在佛经中有这样的偈语,“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谓的法,其实就是指所有在因缘中产生的现象就叫做法。除非指向的是无为法,而无为法就是自性本心的另一个名字而已。 那么这个明性都具有哪些性质呢?自性本心的明性、觉性,具有能生一切、能显一切、能现一切、能感一切、能知一切、能觉一切的性质。所有的一切现象,能在自心中产生出来,并且能在自心中显现出来,而且能以自心的觉性感知它、觉知它,而且能够觉照它、觉悟它。这就是明性的作用。 但是如果你这种感知、觉知仅仅停留在现象的表面的话,就会产生一个错觉,这个错觉就叫做执幻为实。我们的心会把自心的能知能觉,执着为主体,而把觉知到的一切现象执着为客体。于是主客二元的对立就形成了。形成了二元对立之后,所有不同的现象,就在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中不断地分化出来了。 而佛家修行呢,就是在对各种现象的观照中,深入的去穿透现象的表面,进入到现象的深处,直到穿透所有的现象,看透所有的现象,彻底了悟这些现象其实是觉性的作用。这个时候在你的观照中就呈现为,所有一切现象皆是觉性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又映现在你的觉性之中,于是它们就达到了合一,达到了合一之后,就没有了自心与现象的对立。这个时候一切都消融于自性本心的本体之中,只剩下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觉性光明,这个觉性光明就这样赤裸地照耀着。这个时候就叫做明。 所谓“明明德”,就是让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觉性,这个觉性本自具足的自明性、自觉性,让这种性质它的功能性发挥出来,从而最终达到自明、自觉的目的。明明德,佛家有一个更常见的说法,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其实就是明明德。 在亲民 在不同的版本中,对于这两个字有不同的说法,有的是[亲民],有的是[新民],不管是亲民还是新民,最终它都可以回归到自觉觉他这样的修行之中。明明德就是内修,亲民就是外修,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亲民,在后面会有更具体的内容,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属于亲民的内容,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则都是属于明明德的内容。 中国文化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就是天人合一,自他一体。所有的内修,同时也包括了外修,所有的外修,同时也包含了内修,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明明德和亲民,是修行的两面,一方面要明明德,要觉悟自己的自性本心,要使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在自己的生命中显发出来,而修行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让这些显发出来的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要化为生活中实际的妙用,要把它用出来,要把这种光明性展现出来,化为鲜活的智慧,而这种鲜活的智慧就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行为之中。 在儒家中经常有这样的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就是指明明德,就是自觉,兼济天下,就是亲民,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的穷和达就是指不同的因缘条件。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那你就修好自己。当条件具备了之后,就去无私的利众。这种条件既包括各种外在的环境、各种不同的因缘条件,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修行者自身的条件——你首先要能够明明德,如果明明德做不到,就无所谓亲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没有明明德为基础为前提的话,那么后面所有这些都无法达成。 亲民,用儒家的另外一种说法,其实它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韩愈的《师说》里面,对于什么是儒家之师说得很明确。儒家之师,它就是将儒家的圣贤之道——大学之道、明明德之道、亲民之道,传授给更多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融入到儒家的圣贤之道中。还有一个词叫做经世济用,其实经世经用才是“经济”这个词的本意。所谓的经世济用,就是这里说的亲民,不管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它都是经世济用在不同范围内的体现。 经,就是经营,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那种智慧的妙用。将智慧融入到具体的事情之中,去利益这个世界就叫做经世济用,也就是将自性明德化为利益世界的智慧活水,应用到各种不同的领域,去利益更多的人,就是经世济用,也就是这里说的亲民。 对于亲民,还有一个版本叫做新民。新民的新,就是革新、新鲜、鲜活之意。可能用新字呢更能够体现出专注于内修的意蕴在里面,《大学》后面的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都会讲到“新”。 对于这个[新民]的新,新鲜的新,革新的新,用禅宗里面神秀禅师的那四句偈作为注解其实是非常合适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这个新,就是时时都是新的。你的心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的当下,不念过去,不慕未来,时时自觉,时时更新。当你这样去修行的时候,在你的生命中所发生的每一个当下,它都是鲜活的,它都是自心觉性当下的显现,从不会重复,这种显现是非常鲜活的。这个需要在每个人在观照自心的过程中,去深入地、仔细地体悟这一点。 民,对于[民],如果从外修的角度,就是指我们身外的所有一切人事物,一切与我们有缘的生命。在儒家的体系里,就是家国天下。 民,在内修中,它指向的是内心的各种现象,比如内心的念头、情绪、情感、思想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民”。而修行,就是让你生命中真正的那个君王把他解放出来,让他当家作主,而让那个“民”回归到民所应该所处的位置,所有的一切内心的念头、情绪、情感、思想,这些都是君王的辅佐,都是自性本心生起的各种智慧妙用的工具和道具,而不应让“民”成了自心的主人。 而与“民”相对的,就是“君”。什么是君呢?君就是自性本心,而所有基于自性本心在不同因缘条件下所产生的各种内心的现象就叫做民。如果你的内心中自性本心能够做主,就叫做君临天下。如果自性本心不能做主,而让那个民做了主,那么这就是迷妄,就是无明,就是苦海,就是轮回。 在止于至善 在不同的学者那里,对于大学开篇的这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不同的解读。 有的观点将这段话总结为“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认为这个是修行的三纲,即三个最重要的纲领;而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项内容就被称为八目,然后合称为“三纲八目”。“三纲八目”就是整个大学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其中的一种观点。 另外一种观点,是“两纲八目”。明明德是一纲,亲民是一纲,而止于至善,其实是指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也就是说止于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所以真正的纲呢,就是明明德和亲民这两纲,而这两纲与后面八目的关系是这样的,明明德对应的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四目,亲民对应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目。然后这两个方面八个内容的修行都达到了至善圆满的境界,就完成了大学之道的修行。 这两种观点呢各有其优势,我们可以分别去汲取他们不同的优势,吸收他们其中的对我们修行有用的东西就可以了。 [至善],如果从第一种观点三纲的角度,那么这个“至善”指向的就是自性本心本然的境界,就是自性本心本自自在本自圆满的那个境界,无增无减,不需要增加什么,也不需要减少什么。而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最终就是为了达到自性本心本然圆满的境界,这在道家中用“道法自然”来进行表达。 然后再说“两纲八目”,在这样的解读之下,那么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就相当于是对一种境界的形容,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最完善最圆满的境界。对于这种至善的境界,在儒家中还有一个词可以来表达这种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最圆满的那个境界,也就是孔子在《礼记大同篇》中所说的“大同”——天下大同,它既是指一种社会治理的境界,同时也是指一个儒家修行者内外兼修,所达到的至善境界。 大学开篇的这句话,是整个大学的灵魂所在,不管是三纲,还是两纲,都是整个大学之道修行的核心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修行,一个是内修,一个是外修。内修就是使自己本自具足的自性的光明、自性的明德显发出来。外修就是使这种自性本心的本自光明的性德,能够化为鲜活的智慧,体现在具体的言行之中,体现在具体的入世做事之中,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种经世济用之中。然后再进一步,将内修和外修这两个方面融为一体,内修之中有外修,外修之中有内修,直至达到至上圆满的境界。当一个修行者在内修和外修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至上圆满的境界,这样的修行者就成为了一个儒家所说的大人、圣人。这样的人,也就是与道合一的人,他本身就是道的载体,就是道的鲜活的化现。 三、心性修行之次第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这里的[止],有这样几个含义。 第一,止住妄念,回归正念。所谓的正念,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即是时刻铭记,大学之道的修行,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要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从外界收回到自己的内心之中,回到对自性本心智慧的追求之上。 其次,[止]还代表着止住私欲,回归公心。所谓的私欲,就是个人化的各种欲望;而公心就是一种无我之心,无私之心,无欲之心。这种公心具体的体现仍然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三,止,还代表着[戒]的意思,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儒家中倡导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其中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一种止,也就是止住恶,回归善。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四,止,从明明德的角度,从开发自性本心智慧的角度,那么这个[止]就代表着止住无明,回归智慧,回归到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本自具足的明德,回到自性本心的智慧之中。 止,即是说一切不符合大学之道的言行,都需要止,都需要戒,然后将自己的身口意集中到自己生命的内在,回归到大学之道的修行上来,回归到明明德,回归到亲民。知止而后有定,如果说不知止,那么我们的心就会跟随着各种不同的欲望去追逐各种欲望而无法进行大学之道的修行。 只有将我们的心收回来,止住妄念,止住私欲,止住小我,止住恶,止住无明,知止而后有定,定于明明德,定于亲民,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 在佛家的《坛经》中,对于定有这样的说法,于念离念,于相离相,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其实它与知止而后有定是有着内在精神相通之处的。 外离相为禅,外离相其实就是指就是离于各种妄念,离于各种欲望,离于各种概念,离于各种现象,离于各种执着;内不乱为定,内不乱,就是始终将自己的心定于对于自性本心的追求上,定于对明明德的追求之上,定于对亲民的追求之上,定于对大学之道的追求之上。 这就是外离相为止,内不乱为定。定,还意味着一个人将他整个生命最重要的方向定下来了,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定于去寻求大道,寻求圣贤之道。也就是说将自己的志愿和一生的目标定于大学之道上。这个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同样含有这样的含义。另外在实际的修行中,定,它既包括身体的定,就是要静下来,因为在儒家中同样有静坐修行这样的修身的内容,所以说身体要定,然后心要定,离于对欲望的追逐,而回到自己的内在上来,去开发自己的本心。 然后,定,还包括意要定。心要定,意要定,然后志要定,然后目标要定,然后一生的信仰和追求都要定下来,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 定而后能静 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心安定下来了,不再去攀缘外部的世界,不再去追逐各种欲望,然后以追求大道为唯一的方向,这个时候人的整个生命状态整个身心就能够静下来了。所以说这个静,它不仅是指身体的安静,也是指心的安静,这个静,有离欲也就是离于欲望的含义。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心中没有任何的欲望,离于贪嗔痴慢疑,离于所有不如法的身口意的行为,这样的状态就是静。 静,还代表着内心的宁静。这个宁静,代表离于散乱,离于昏沉。如果说虽然我们能够安静地坐下来,但如果我们的内心妄念纷飞的话,虽然身体坐在那里,但是心中仍然是散乱的,那么这就不能称之为静。静,是一种离于散乱的状态。 定而后能静的静,它同时还有一种离于昏沉的潜在的内涵在里面。如果说你虽然静下来了,但是昏昏欲睡。那么这样的状态并不是定而后能静的静。这个静,是一种清明的静,清清楚楚、明明朗朗的静。 静,在日常生活中,它还代表着离于攀缘,离于执着,时刻安住在内心的宁静之中。而这个静呢,它也是自心的明德本自具足的宁静。 另外在静坐观心的时候,这个静,它既包括身体的静,也包括内心的静,还包括念头的静,还包括呼吸的静。因为心和气(呼吸),它是相互影响的。当你的心静下来了之后,你的气息,你的呼吸就静下来了。同样的,当你通过对呼吸的调整,让呼吸静下来了,这种状况下心自然也会跟着静下来。所以说如果静坐观心的时候内心的念头很多,不容易静下来,这个时候对呼吸的观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你可以一边静坐,一边观照自己的呼吸,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通过深而长地呼和深而长的吸去调整,调整自己的内心,通过深呼吸就可以将自己的整个身心调整到松、静、自然的状态。 当呼吸进入一种若有若无的时候,这时候心必然也会进入一种非常宁静的状态。对于这种心灵的宁静状态,在不同的阶段它也有不同的表现。之前曾经针对这种静的状态,大致分成十个阶段。 安静。安静,就是刚开始静坐的时候,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收回来,收回到自己的内在。 然后接下来是平静。平静,就是不管是身体还是呼吸,还是心,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安静的状态。平静下来后,通过深呼吸继续去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当逐渐地更深地静下来了之后,就会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 宁静的状态呢,它是念头比较少的状态。如果说你处于修行的起始阶段,那么就需要花一定的功夫去观照念头。因为在观照念头的这个修行阶段,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降服自己的心。如果你内心的念头非常的多,而你的心又不能够定在对念头的观照上,很容易随着念头去攀缘念头跟随念头不断地升起更多的妄念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虽然看起来在那里平静的坐着,但其实内心并不安静,并不宁静。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通过对念头的观照,只是观,观而不随,做自己内心念头的旁观者,通过这样坚持不断地去训练,然后逐渐的念头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以至于你会发现念头已经很少升起了。这个时候就会进入到静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宁静。 在宁静之后呢,心里面已经基本上没有念头升起了。没有念头升起的时候,能够很平稳地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之中,长时间地安住在宁静的状态之中,形成一定的定力。这个宁静的状态是非常稳定的,那么这就是定静。 再接下来一步,你在这种定静当中,既不昏沉也不散乱,非常的清净,就进入到清静的状态。 很多人进入到定静的状态之后容易昏沉,这个时候念头没有了,但是容易昏昏欲睡。这也是修行者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阶段。而通过对内心提起警觉,当发现有昏沉的苗头的时候,要及时的去调整它。这种昏沉的习气,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轻,有的人重,如果说比较重的话,那就需要通过坚持去度过这样一个艰难的阶段。当度过这样一个艰难的阶段之后,就会进入到一种既非常宁静,即非常稳定的定在这种宁静当中,同时又是非常清明的状态,这就是清净。 再接下来的时候,在这个静坐当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虚化了,身体似乎不存在了,心似乎也不存在了。在这样一个状态里面就叫做虚静。《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虚极静笃,说的就是虚静。 如果说再继续深化,你真的感觉不到你的身体,完全是一片大空。就是说你在静坐当中已经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这个时候包括自己的心,也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痕迹,一片大空,不管是身还是心,都进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的状态,“自己”完全空掉了,但是仍然很清明,这就叫做空静。 在空静的状态下,深入的去体会和体悟,这个时候如果你对自心的空性和觉性能够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了悟的话,这个时候就可能会有一个质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明心。对于自己的心忽然明白了,明白了自己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就叫做明静。 当修行者对于自己的心性,对于自己生命的真相,再也没有任何疑惑了之后,而且还能够在生活中安住于自性本心本本有的这种宁静当中空明当中,并将这种空明化为智慧的妙用,也就是说你的心不仅是空的是静的,同时还是明明灵灵的,是光明的,是智慧的,是鲜活的,是灵动的,这样的一种状态就叫做灵静。灵就是心灵的灵,灵敏的灵,灵,代表智慧的鲜活,也就是鲜活的智慧的妙用。 然后在这样的状态中继续修行,直到达到完全破除所有的执着,连细微的执着也全部破除,就达到了寂静的状态。这个寂静就是涅盘寂静的寂静。 静而后能安 静而后能安的安,当修行者通过在长期的观心训练的修行中,特别是见到了自心的真相之后,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本自清明的状态,本自宁静的状态,这种状态能够稳定的相续,即是安。安,还有安心的意思。因为你已经见到了自心的真相,对自己的生命不再有这种根本性的疑惑,然后对于自己生命的方向也已经清清楚楚,不再患得患失,能够安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能够安于明明德的修行,能够安于亲民的修行。这个时候心安下来了,就是安心。 静而后能安的安,还有一种安详的意蕴在里面。当你的心安下来了之后,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心灵的愉悦,身心都很轻松自在,内心非常的祥和、安详、喜悦,在修行的过程中能够安享心灵的宁静与喜悦,就是安。 安而后能虑 安而后能虑,就代表着安并不是一种贪恋,并不是一种对于这种心灵非常宁静非常愉悦的状态的执着,不要停在这里,不要止步不前,而要继续深入的修行。继续深入修行的内容,就是安而后能虑。 这个虑,有思考、体察、体悟、观照、研究等等的意思在里面。安而后能虑,虑什么呢?所虑的内容就是大学之道本身,就是如何明明德,如何亲民。所谓的如何明明德,也就是如何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如何亲民,也就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如何自觉觉他,对于儒家而言,就是如何内圣外王。 虑而后能得 虑而后能得,这个得,就是体会、体证、体悟、了悟对于自觉以及觉他,如何自觉,如何觉他,如何正心诚意,如何格物致知,如何修身,如何齐家,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都有了自己的体悟,都有了自己独到的体悟。这就是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物,其实它不仅是指物体,也不仅是指事物,更贴切的一个词,其实是现象。也就是说,能够被我们所感知的所有一切对境、所有一切现象,都可称之为物。它既包括身外的现象,也包括身体的现象,还包括内心的现象。物有本末,本就是本质。末就是细节、表象、现象。物有本末,就是所有一切人事物的现象,它都有深层的本质和表面的现象。对于这种本质和现象,都需要在“虑而后能得”的“虑”的过程中去研究、去体证、去体悟“物”之“本”、“末”。 对于修行者自身而言,这个物,还特指修行者自己,特指修行者自己的心,特指修行者自心中的念头,以及由念头所产生的各种现象。这个时候对于这个物的体证,也即对于自心的本和末的体证就是整个修行的核心。所谓的明明德,就是指修行者自身自心那个内在的性德——天性之德,生命中本自具足的本然的性德。体悟清楚了,让这个自性的本有的觉性光明在自己的生命中显现出来,就是明明德。 事有终始 我们上面说,物是指现象,那么事呢?事就是各种不同的现象在不同的因缘条件下成住异灭、生灭变化的过程。这就是[事]。任何[事],都有终有始,有开始有结束,所以说,事有终始。 那为什么不说[事有始终]呢,而说[事有终始]呢? 事有终始,这样一个表述,它暗含着这样一种深层的意义,即,一个现象的结束同时就是另一个现象的开始。也就是说,现象是在相续不断的变化的。一个现象的生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现象的灭。同样的,一个现象的灭,同时也意味着另一个现象的生。而如果说[事有始终],虽然也把现象的生灭这样的一个特性表达出来了,但是我们在读这样的句子的时候,[事有始终],有开始有结束,就会将这样的一个过程片段化,而没有那种连续变化的这种意蕴在里面。而当说[事有终始]的时候,它既包含了[事有始终],同时还包括了这种相续不断变化的这种含义在其中。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所先后,这个[知],就是通过前面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知],就是虑而后能得的[得]。这个得就是这里的知。这个知,它不是知识,而是对于所有一切现象,对于所有一切人事物的了悟,对于究竟本质、究竟真相的了悟。 知所先后,不仅要能够通过表象看本质,而且还能够全面性的、深入性的,能够去关联性的对所有的人事物的现象更全面地进行把握。 知所先后,在不同的修身的内容中,在不同的修行的阶段,知所先后,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有所差别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而言,从宏观上而言,明明德为先,亲民为后,也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先自觉再觉他,没有明明德也就无所谓后面的亲民。然后,在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中同样有先有后。在大学后面的内容中,这些都会有更为具体的讲解。 比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的次第,就是一种符合大学之道修行规律的一种先后的次第。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也就是说,当一个修行者明白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时还明白了“止、定、静、安、虑、得”这样的修行次第,既明白了修行的目标,又明白了修行的次第,然后按照这样的修行路径、方法不断地去修行的时候,[则近道矣],也就是说,当我们这样去修行的时候,就比较接近我们的目标了,距离我们的目标就不远了,距离大学之道,距离大人之道,距离大道就不远了。 四、明明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古之],既是指古代的先辈、古代的圣贤,同时也对应着在修行大学之道当下修行的人。大学之道是一种圣贤之道,是先辈的圣贤们已经通过了自身的实践最终体证、验证了的修行的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不断地接近真理、证得真理,最后成为大人和圣贤的修身实践之道。《大学》通篇都是对于这种修身之道、实践之道的阐述,古代的圣贤先辈是这样修行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和实践大学之道,同样要遵循与古代圣贤们无二无别的修行之道,因为这是已经经过古代的圣贤们实践过、证明过的可行的道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里有个词叫天下,这个天下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修行者本身他生命时空中所有的一切就叫做天下;另外,当他将这种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应用到各种不同的领域中去的时候,这个天下也是指所有一切的领域,它并不特指某一个领域,而是指所有的领域。所以说这个天下它其实是周遍一切的意思。就像佛家经常用十方三世这样的一个词去代表一切的时间和空间。而在儒家中经常就用天下这个词来代表所有的领域。 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说修行者已经将自己的自性本心本自光明的性德完全显发了出来,这种光明的性德不仅充满了自己生命的所有时空,而且还能够让这种光明性德化为智慧的妙用,自然地应用到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情境、一切领域。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自觉、觉他这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圆满的境界。这样一种境界就叫做明明德于天下。 一个修行者要想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要先治其国。 这里的“国”,就相当于比“天下”这样的境界要低一级的境界,因为“天下”已经代表了他生命中所有的时空,而“国”就相当于还达不到这样的圆满,有一定的不足,有一定的界限,有一定的边界。如果用当今时代与时俱进的概念去看待什么是“天下”什么是“国”,那么“天下”就代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概念,它不仅仅是指国与国之间,同时也是指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世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而同归于道,同归于大人之道,同归于圣贤之道。这样的一种境界就叫做“天下”,即“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其实就是圣贤之道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先治其国,这个国的范围,在古代其实是指一个城,要比现在我们说的国家的概念要小一些。将这种圣贤之道、大人之道,应用到一个城市,应用到社会,应用到国家的治理当中,就是治国。 如果从观心修行的角度而言,那么这个治国的境界就相当于在已经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但是还达不到一天24小时分分秒秒都能安住在自性本心的境界,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就是“治国”,达到了就是“天下”。 虽然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基本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应对各种情境时,也都能够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应对。也就是虽然尚未达到自觉觉他圆满的境界,但是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应用自性本心的智慧。 治国的治,是治理的意思,在大学之道中,这个治,是从人的自性上,从本性的智慧上去进行这种智慧的应用。而在治国之中,其中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就是君王,就是这个君王怎么样,一国之君怎么样。而这个“君”在修身之中,其实就是指我们的心,这个君必须是明君,明君才能很好地治国,而不能是昏君。 那什么是明君呢?明君,就是明明德之君,如果尚未明明德,那么这个君就是昏昧的,无明之君就是昏君。当一个修行者见到了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之后,他的心——这个君王就从昏君变成一位明君了。而明君治理国家,治理我们的生,命,是以本心的智慧而治理,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治理,是一种道法自然的治理。它是合乎大道的治理,这种治理就是不断的深化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不断的深化明明德,不断的深化亲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六治之治》,对于这个“治”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简书中搜索一下。 以自性本心的智慧来进行修行和应对生命中的各种情境,这样的一种治理,它本身就是一种“道治”,而不是一种“人治”。同时这个“治”,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治理,它也是一种自治。这个自治就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自然的就会去利益万物、滋养万物一样。所以说这个“治”它又含有这种自然而治的意蕴。人们形容一个比较好的时代时就称为“天下大治”。“大治”在这里就代表一种境界,即“道治”。自治本身即是一种符合大道的自然而治的这种境界。 欲治其国者,先起齐家 家,相比国来说,它的范围就更小了。基本上就是你自己身边非常亲近的人,就是你的家人。在古代这个家指的是“家族”,九族以内都可以称为“家”。但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里,“家族”基本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家”也就从“家族”渐渐地变成了“家人”。 家,从观心修行上来说,其实就是指你的内心,你的内心以及自己的这个身口意的行为,也叫身家性命。 齐家,就是能够将“明明德”应用于自己的家庭,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去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心是否符合大学之道,是否符合“明明德”以及“亲民”修行的这种正念。如果说你能够基本达到这样的一种水平,那么就叫做齐家。 同样的,齐家的关键在于一家之主,一家之长。这一家之主,必须是一位“明主”,跟一国之君的“明君”其实是一样的。不管是明主,还是明君,其实都是指的我们的心已经见到了自心的真性和真相,就叫做明主,或者明君。那明主和明君有什么区别呢?主要就在于其力量的大小。你是一只小小的蜡烛,还是一个火把,还是一个火堆,还是一个更大的燃烧的光明,还是光明灿烂的太阳?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能力,虽然都是明心见性,但是它的力量和境界大小是不同的。 主明则家齐。在齐家的修行中,这个主一定要明。如果这个主不明,很快就会迷失在身心所遭遇的一切境界之中。主不明,就会被各种现象所迷。家齐,齐于什么呢?还是齐于明明德。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先修其身,修身的范围比齐家的范围就更小了。什么是修身呢?身,代表了身口意所有的言行。将所有不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都要修正为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修身。 修身是指,在刚刚见到自性本心也即初悟之后,这个时候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习气习惯还非常的重,虽然见到了自性本心,但是一遇到事情一遇到境界就忘掉了,无法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的去修。修身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消磨习气的过程,就是不断革除旧的习惯、树立和培养新的习惯的过程,将原来不符合大学之道的言行,按照大学之道的修行规范去进行修正,复归于道,将自己慢慢地修成大学之道的载体,这就是修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这个范围就更小了。修身,要去“修正”身口意的言行,那至少要知道什么是“正”。所以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如果心不正,那就谈不到修身。 什么是正?在儒家的修行中,这个正,经常用善恶去代替。同时这个心还代表发心、愿心,人的心念、念头,所谓的“正”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已生之恶,令熄灭,未生之恶,令不生。这样的一种对心念的修就是一种正心的过程。 而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正心还不仅仅是如此,这个只是最基础的正心。它还要求你要有这种大学之道的发心,发心去修行大学之道,才叫做正心。也就是我们上一次分享的,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而后有定就是正心,因为要止住妄念,止住邪念,止住欲望,止住小我,而定于善,定于正念,定于大人之心,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这样的发心就是正心,就是正心修行的过程。 而在观心修行中,这个正心,它其实是一种正念,保持正念就是正心。那什么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观心的观。不管你的心中升起了什么样的念头,你都要一直的观照着它,但同时又不跟随它,不攀缘它。如果说你能够做到仅仅是观照着,而不去攀缘,这就是正念,就是正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心和意的区别在哪里呢?心,是已经形成的念头,已经在你的心中产生的具体的一个念头,这个就叫做心,即心念。而意呢,它是指动机。这个意,更多的是指意愿、意志和动机。也就是在一念之间,内心决定念头发生发展的动机,就是意。 先诚其意,所谓的诚,就是真,就是专一,就是无杂,没有任何的杂染,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就叫做诚意。先诚其意,就是说要将自己的这种动机,内心的动机,内心的心愿和心意,专注地定于大学之道的修行上。 大学之道的修行,对修行者而言,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是修行者生命中仅仅占用其一部分时间、一部分精力的一件事情,它不是我们去处理的某一件事,它也不是我们的工作、职业甚至事业,而是我们的生命本身。 所谓的先诚其意,就是要将大学之道的修行,将大人之道、圣贤之道的修行,作为今生唯一的信仰,作为今生唯一的方向,作为自己用全部的身心性命去做的一件事,没有第二个想法,没有任何的动摇,这就叫做“诚其意”。 在诚其意的修行中,既然是内心的意愿和动机,在工作生活之中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就会面临不同的抉择,这个抉择其实就是在那一念之间的选择,你选择了什么?在儒家的日常生活修行中,体现为欲与礼、情与理、公与私之间的一念选择。欲代表欲望,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就是你不去管它自然就会产生的欲望。而礼就是对欲望的约束,使之符合礼(道德精神)的规范。也就是说要将欲望转化和升华,去除私欲,符合道德规范,就叫做礼。除了欲与礼,还有情与理。情就是情感,理,就是真理的理,理性的理。一种是感性,一种是理性。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选择。如果说你偏于这个情,被情所惑,那么就有可能违背了天理、理性的要求。而如果能够克制住情感,理性的面对和处理,使之符合道德理性,那么就是“诚其意”。还有公与私,在公与私的利益冲突之中,这一念的选择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个人,还是为集体?是为你自己的家庭,还是为整个社会?是为你自己的国家,还是为整个天下?这种利益的选择就在一念之间。再上升一个境界,就是道与义。义,包含着公的成分、理的成分,也包含着道德礼仪规范的那个礼的成分。但是“义”相比于“道”,它仍然是有私的,是有情的,是有执着的,是有局限的。而“道”,比“义”的境界更高更宽广,它所对应的是无私,是无欲,是天下,是无我,是无执着。在“道”与“义”的矛盾冲突之中,你的一念选择是什么?如果说在所有这些不同的情况下,你都能够守住大学之道,守住这个道,守住这个公,守住这个理,那么这就是一种“诚其意”的修行。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什么是知?知,这里指的不是知识,而是真知、真理、真性,也就是明明德。 致,就是达到的意思。达到明明德的这个境界就叫做致知。所谓的致知,就是指明心见性,见到了自心的本性、真性,见到了自心本自具足的光明的性德,达到了对真理彻底无疑的了悟。 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就是如何才能达到对自性本心的彻底的了悟?它的方法是什么呢?在格物。 格,有这样几个意思:有观照的意思,有辨察的意思,有体悟的意思。所谓的格物,就是观心悟心,最后达到明心。 物,格物的物,之前我们也分享过,物,用现象去代表是最贴切的一个词。物,对于修行者而言,就指代了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格物的物,它相当于佛教修行中所说的“法”,“色声香味触法”的“法”。佛经中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用法来代表。而在大学之道的修行中,在儒家的修行中,则把这所有的一切都叫做物。 格物,就是观察和体悟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观察和体悟,最终达到对这些现象其本质、其真相的最究竟最透彻的认识。而在这身心内外所有的一切现象中,对于我们内心现象的观照和体悟最为关键,所以在观心修行中,这个物就特指念头,特指我们内心中的念。这个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你的情绪,可以是你的思想,可以是你内心的情感,也可以是你内心生起的不同的想法和念头。 明明德的修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自心真相的体悟,而对自心真相的体悟,就从对我们内心中的现象的体悟为切入点,以对念头的体悟、对念头的观察、观照、体悟为修行的核心。而格物致知的“知”,在对念头的观照中,这个“知”代表觉悟之意。致知,就是达到觉悟。觉悟什么呢?觉悟到念头的真相,觉悟到自心的真相,觉悟到自性的真相,觉悟到自心本明的明德。明明德,就是觉悟的意思。儒释道三家虽然各有不同的概念表达,但其实三家修行的这个基点和核心其实都是格物致知,只不过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使用不同的语言名词去描述而已。 另外,对于格物致知,在阳明心学中有这样的教导——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以格物它不仅有观察念头、观照念头、分辨念头、体悟念头的含义在里面,它还有去改造念头、改变念头、革除念头的意思。在一念之间,用内心的力量去改变它,从“念”的修行上、从“意”的修行上进行修行,就是儒家的格物。 为什么格物就能够致知?是因为,当我们能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这个“虑”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有了前面的止、定、静、安,用“虑”来做格物致知的工夫,这个时候我们这种“格”的力量——也就是观照的力量,观察的力量,觉察的力量,觉照的力量,体悟的力量,体会的力量,觉悟的力量,它就能够达到自明自悟的这样的一个质的变化的临界点。当它突破了这样一个临界点,就可以达到格物致知。所以说格物致知,就是以心观心,以心悟心,当这种功夫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后,突破了内心的那个无明的障碍之后,自性本心的觉性光明本身,在那一刻朗然独照!这种本性的光明在那个刹那间赤裸地显露出来,展现在修行者的生命之中,这就是真知、真理、真性、真觉。这样一个过程,在佛家特别是禅宗的修行中就叫做明心见性。在大学中就叫做格物致知。真知产生的时候,真知呈现的时候,就是明明德的时候,就是生命本自具足的性德这种性德的光明显发出来的时候,就有了明明德这个大学之道的修行之根。 在佛家修行中,明心见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在明心见性之前,所有一切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明心见性,而明心见性之后,所有的修行都是安住在明心见性所明的那个本心之中,所见的那个本性之中。 在大学之道的修行中同样也是如此。这个真知,就是大学之道的核心。如果没有格物致知,这个知不能明的话,那么后面所有的修行就没有基础,就没有根源。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是明明德的核心,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不过是格物致知的应用,是自性本心本性智慧的应用而已。 通过格物致知的修行,最终这个知产生了,这个性德的光明显发了出来,有了这个本自光明的性德,你已经见到了他,然后一心一意的专注在这个性德上,就叫做诚意,一切身口意的言行都不离这个性德就叫做正心,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每一个当下,都让自己身口意的言行,不离这个自性本心,不离这个性德,那么这就是修身,将这种自性本心的光明,将这种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化为我们应对各种情境的智慧,在这种智慧的妙用之中,仍然一直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然后根据不同的范围,从较小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就是明明德于心,明明德于身,明明德于家,明明德于国,明明德于天下的过程。 五、格物致知 物格而后知至 物格,即通过对现象的深入观照,彻底了悟了现象的根本性质,再也没有任何的疑惑,就叫做物格。物格就是完成了格物的修行,达到了知至。知至,就是真知自然地了悟于心就叫做知至。而我们之前已经说到,“物”在观心修行中,特指内心的现象,以及能够观照现象的心性本身。 对于“物”,“格”清楚了之后,就代表对于“物”的相和性都已经彻底的观照和体悟清楚了。 “物”,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内心的念头。也就是说内心在不同的因缘下所产生的这种动相,对于动相的观照,已经彻底观照清楚了。在观心修行中,对念头的观照是一个基本功,是观心修行中最耗费工夫的一个修行的内容。对于自己内心的念头,要时时刻刻知道它的生起,知道它的变化,知道它的消失,并且在念头生起变化消失的过程中,去体悟念头的性质。 当我们仔细的深入的去观照我们内心念头的时候,就会发现所谓的念头在我们的观照中,它就像一个水波纹一样,生起、变化,然后快速的消失。其实念头是即生即灭的,在生起的同时就在消失。就像我现在所讲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其实就是一个念头。这每一个字在心中生起,生起的同时就在快速的变化,这所谓的快速变化,就是前念生,即生即灭,紧接着后念也是即生即灭,然后人的思想,人的内心的情感、情绪等都是由这种相续不断又快速变化的念头构成的。 但是当我们深入的去观照每个念头的本质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从心中生起,然后又无法留住它。它无法保持固定不变,你无法保持一个念头让它固定在这里。同时我们去观照念头的时候,你想在这个念头中找到一个不变的实质,当你这样去找的时候,也会发现根本就找不到这样一个不变的实质。所以念头的生和灭仅仅是一种现象,这个现象就像水面的波纹一样,水面的波纹,它并没有一个不变的实质叫做水波纹。水波纹,它仅仅是水运动的相,水波纹的生,没有真实的生,水波纹的灭,也没有真实的灭。没有真实的生灭的意思,是指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一个不变的实质被生出来,也没有一个不变的实质真的灭掉。因为水就在那里,水体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水的这种波动所产生的相叫做水波纹。同样的,念头就是我们内心的水波纹,我们要在对念头的观照中去体悟念头的这种性质。当你真切地看清楚每一个念头的生,它其实是幻生,每一个念头的灭其实是幻灭,也就是说只有现象的生灭,而无真实本质的生灭,对于这种最根本的性质,我们就称之为空性。念头的本质和真相,即是无常,无我,空性。这是格物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对念头的格物,以念头为对象进行观照和体悟。 格物的第二个层面,就是继续深入一步,穿透念头这个现象,来到“心体”的层面。就像是水波纹是水的运动的现象,念头是心的运动的现象。现在我们要把观照的重点放到对心体的体悟上。对心体的体悟有一个难点,这个难点就在于,念头你是能够感知的,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可以让你去感知,而心体却没有一个现象能够让你去观,让你去感知。 我们去观照水波纹时,可以很清晰的直接的看到,水波纹就是水的运动。因为我们能够看到水,但是对于心和念头,我们只能看到念头而看不到心。但是注意,水波纹当下就是水,不管它是静止的水还是波动的水,它当下就是水。同样的,对于心,念头当下就是心,只不过它是心的一个动态的相。我们要穿透这个动态的相去体悟不动的心。为什么对于心要去“悟”呢?我们从“悟”这个字的构成就可以看出,“悟”是由一个“心”加上一个“吾”,“吾”,也就是我的意思。“悟”就是“心吾”或者“吾心”。悟,即自己彻底明白了自己心的真相、心的真性,就叫做“悟”。而明白自己心的真相、心的真性的这种“明白”,不能靠感官去达成,不能靠眼耳鼻舌身意去达成,不能靠六根去达成,而只能靠自心本有的智慧去达成。自心本有的智慧,就是觉性自明的智慧。也就是说所谓的明白,是心的自明。所谓的格物致知,就是为心的自明创造一个绝佳的条件。心的自明、自悟,它需要一个不同于日常散乱状态的一个全新的状态,就像水面一样,当水面上有很多波浪的时候,你想在水面上看到一轮圆月是看不到的,而只有当水面所有的波浪都平息了,当水面像镜面一样的时候,水月自明。水对月的映现,是自明自现的。同样,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当我们内心的念头、情绪、思想等全部平息下来了之后,心就会进入一个自明的临界点。当我们的内心达到了这个临界点的时候,心的自明的觉性本身就可以达到自明自悟的状态。所以说格物致知、明明德其实是心的自知自明。虽然格物致知最终是心的自明,但是它却需要用一个方便法去创造自明的条件。对于这种方便法,儒释道各家各有不同的方法。我们既然是从观心修行的角度体悟大学,那么就以观心为修行的方法,为格物致知的方法。所谓的观心,就是以自心观照自心,以心观心,以心照心。 我们的心像镜子一样,映照着所有的一切现象。然后在这种映照中去体悟觉性的作用。当我们不断的去进行观心训练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强化觉性的作用。觉性的作用,就体现为观照。我们不断的去强化它,然后就可以对在观照本身的深入体悟中,最终了悟自心的真相,最终了悟自心的真性。 另外,之所以要使用这个悟字,是因为心不是一个对象物,不是一个有形物,不是一个有质物,也不是一个有限物,所以说无法像观照现象一样直接去观照,而需要一个“智性的悟”。 这个智性也就是智慧的意思,要能通过心性的作用去体悟心性本身。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要知道自己的眼睛在不在,需要靠照镜子来确认吗?不需要。因为只要你能看见,你能看见各种现象,就知道自己的眼睛在。这个“知道”,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是一种“自知”,就是说你自己就知道,自己就明白,即使别人举出无数的理由去证明你的眼睛不在,但你仍然会非常自信地确定你的眼睛是在的。为什么?因为你知道自己能看见,你自己正在看。 你自己正在看,你自己能看见,这个就是自知、自证。对于眼睛的在,我们每个人不用照镜子,不用别人告诉我们,我们就可以如此的确定。那么为什么对于心的“在”、对于觉性的“在”就不确定了呢?眼睛闭上的时候,眼睛就不在了吗?当我们的知觉、感觉隐没的时候,隐没而不显的时候,心的觉性就不在了吗?所谓的“不在”,仅仅是这种觉性功能的显现在这个时候“隐而不显”而已,而并非真的不在。但我们通常却习惯于通过现象去做判断、下结论,而非根据现象背后的真相和本质去做判断、下结论。所以说我们对于自己觉性的“在”存有一个疑惑,它到底在不在?当然,对于现在我们生命的当下,觉性正在鲜活地发生着作用,比如大家能听到我的声音,就能在听的当下确定无疑的知道,这个觉性是在的。但同时我们在内心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当一个人死了的时候,觉性还在不在呢?要将觉性在不在体悟清楚,就需要去深入地观照和体悟心体的性质。也就是说自心本体的体性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假设一下,假如心体它是像水波纹一样的幻像,那么依附于心体的觉性,就同样是一种幻像。因为所有的幻像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条件具备就显现,条件消失就消失。而我们自心的本体,我们能否找到它的生灭相呢?我们所能找到的一切,内心现象的生灭相,比如念头、情绪、思想、情感等等,这些都是心体的水波纹,而并非是心的本体。心的本体是无形的,没有任何形象,没有任何实质。对于心体的观和悟,需要我们深度的静下来,去深入的向内观照。当所有的这些水波纹平静下来了之后,去观照水波纹平静下来之后的自心的状态,那时你会发现对于这样的状态下的心体,它是彻底的无形,找不到任何实质,或者说你根本就找不到一个可以把握的东西,找不到一个明确的、明显的东西叫做心体,叫做心。这就是心体的性质。也就是说,心体的无形是彻底的无形,彻底地离于任何现象,同时也彻底离于任何一种语言能够去描述的东西。我们需要在对自心的观照中去深入地体悟这一点。虽然心体是彻底的无形,但它同时是鲜活的。因为你的心就在当下,在观照着你的心,这个在观照着自心的心体,虽然无形无相,但是这种观照的能力,这种能观照的本性,也就是能觉之性,却一直就在这里。 所以说心体有两个最根本的性质,一个是彻底的无形。彻底的无形也可以被称为彻底的空、彻底的虚、彻底的无。因为这种彻底的空、虚、无、无形,它不在任何现象之中,它甚至不是我们说的虚空这样的现象。因为虚空虽然是一种现象,但是虚空本身并没有鲜活的觉性,所以说心它既是彻底的虚空,但同时它并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那样的虚空。我们只是用虚空去比喻心体的这种空的性质。如果说你将自心本性的这种彻底的无形、彻底的空的性质体悟清楚了之后,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去体会,什么是空的生和灭?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地在自己的内心之中去体会它。彻底的“空”本身是没有所谓的生和灭的,所有的生灭,只有对于现象才是有效的。而对于超越了现象,离于现象的心体本身,生和灭已经失去了意义,不适用于对于心体的形容。而如果说彻底无形、彻底为空性的心,本自离于生灭,那么自心本体本自具足的觉性,它是空性之心的另一面,它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彻底的空性就是觉性本身,觉性本身同时就是彻底的空性。因为彻底的空性之心是离于生灭的,所以觉性也是离于生灭的。自心的这种能知能觉的性质——注意,我们说的不是感知的现象,不是感知的功能,不是发挥作用的现象,而是自心能知能觉的性质——这种性质是没有生灭的。而觉性的功能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它是随缘变化的。它既可以衍化为我们的视觉,也可以衍化为我们的听觉,可以衍化为眼耳鼻舌身意,可以衍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觉知的功能作用。所以说对自心的格物,对自心的观照和体悟,是格物最核心的内容。物格而后知至,就是将自己的心彻底地观照清楚了,体悟清楚了。 那么这时自心的智慧,自心的真相,自心的觉性光明就自然地显现出来了。因为所谓的智慧,其实特指对于自心真相的了悟,对于所有一切现象的真性的了悟。因为在观心的过程中,你不仅可以体悟清楚自心的空性和觉性,同时你也会体悟清楚所有一切现象的无常、无我、空性的本质。当我们对自心的“空而能觉,觉而本空”的这一最究竟的性质,在自己的心中彻底的体悟清楚了,那么我们就能够明白自心的真相本自超越生死,本自自由,本自解脱,本自自在,本自圆满。 而在这一真相的基础上,叠加在这个真相之上的所有的一切现象,都是映现在觉性中的现象,都是我们自心的觉性在不同的因缘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动相,就像水波纹一样,动相层层叠叠,而且展现为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不同性质的现象。但不管纷繁的万象如何的复杂,最终它最究竟的本质仍然是缘生缘灭,因缘具足而生,因缘消散而灭,而在生灭的过程中,所有现象都没有一个不变的实质,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就像映现在镜中的影子一样,就像映现在水面上的月亮一样。而能够映现这一切现象、能够感知这一切现象的心,却是远离生灭的,却是超越现象的,不在生死之中,不在现象之中,不在善恶之中,不在来去之中,不在任何的二元对立的概念之中,它就是那样的迥然超越,迥然独立,迥然照耀,迥然光明。 所以说在很多禅师的教导里,当一个修行者,去问禅师什么是佛的时候?禅师的回答千奇百怪,但其实最终的真相却至为简单,因为任何一个生命,其实都是同一个性质的觉性,任何一个生命都是觉性的现象,都是觉性的变化相,每一个生命本自具足的自性本心,本自无生,本自无死,本自觉性具足。唯一的区别,就是对于这样的一个真相,有没有真切地了悟,就是这样一个区别而已。悟就被称为觉醒,不悟不明白,就被称为迷惑,就被称为无明,就被称为轮回。 所以说当一个修行者了悟了自心的真性真相之后,他就站在了真理之巅。有句诗是这样说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了这样超越的慧眼,超越的智慧,就有了所有一切修行的根本。所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要成为一个大人,要成为一个圣贤,最根本的就是明明德,所谓的明明德,就是明白自心本自具足的觉性之光明性德。 《大学》是儒家的经典,而儒家有一个特性,跟道家和佛家有所区别,就在于儒家更倡导知行合一,也就是说这种智慧要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才是真智慧。所以“物格而后知至”,它又包含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对自心真相的了悟,第二个层面,就是将对自心真性了悟的智慧,应用于自己的生命之中,去清除我们生命中积累的各种习气,对于自己内心的念头,时时自知,时时自觉,时时能够为善去恶。为善,就像阳明心学中提到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注意,其实“无善无恶心之体”,就已经包含了我们在前面所分享的这些内容。因为儒家更注重于道德性,所以说他是从善恶的角度,更侧重于从这样的方面去切入去阐述。其实无善无恶心之体,在这个背后,它还隐含着无生无灭心之体,无来无去心之体,无垢无净心之体,无增无减心之体,无生无死心之体。但是所有这些内涵对于儒家不是其表述的重点,而在佛家那里是表述的重点。儒家的重点是落实到对当下心念的“格”。这个格还有革除的意思。所以说接下来说有善有恶意之动,内心随着不同的因缘、不同的情境产生动机动向的时候,特别是在牵涉不同利益的情况下,内心的动机,那一念之机,或是善,或是恶,它就会显现出来。而这个时候正是格物的用功之处。知善知恶是良知,知善知恶者,本身是超越善恶的,但是他却能够知道善恶,所以说在阳明心学里被称为良知。这个良知没有任何私欲,没有任何小我,他是一个无私无我的公道之心。这个公道之心就是良知,“为天地立心”,其实立的就是这个心。立良知之心,让良知之心这种警觉的作用在每一个当下,让它对念头的观照了了分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为善去恶是格物,能够知道自己内心念头的升起,能够知道自己内心的动机,到底是私还是公?到底是善还是恶?到底是小我还是大我?到底是为己还是为他?良知,都了了分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转化自己的内心,为善去恶,众恶莫作,众善奉行,能够这样知行合一的去做,方为真格物,方为真致知,也就是这里说的“物格而后知至”。物格,也可以被表述为,格是降伏之意,物是自心之意,就是一个修行者降服了自己的心,降服了自己的欲望。这个时候,知至的时候,真知的光明,真智慧的光明,就在他的生命中显现出来了。这个显现即是至,至就是到达,就是显现的意思。 所以说对于儒家的经典,我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很多儒家的经典乍一看上去,似乎没有佛家的经典那样的精深,但当我们对儒释道三家了解的越深,包括对自心的体悟,随着修行的不断前进,然后对儒家经典也会有越来越深的体悟。这种新的体悟,体现在儒家叫做极高明而道中庸。也就是说你要具备佛家的那种对空性智慧的了悟,要具备道家那种自然无为的精神,但同时还要有儒家积极入世、积极奉献、无私利众的精神,才能够成为一个儒家所说的大人和圣贤。所以我们不应轻视儒家经典的学习,对于儒家经典要去掉自己内心各种固有的知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去深入的学习和体悟这些华夏古代的圣人们所留下的智慧经典。当我们深入的去学习,深入地去体悟,深入的去实践,就会从中汲取到精华和营养,从而可以从儒家、道家和佛家都能够汲取到对我们生命有益的智慧,有益的营养,从而不断的去升华自己的生命,升华自己的心灵。 六、明明德之后的修行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知至,即我们对于自心的真性和真相,不仅在理上已经明白了,同时也在自己的内心通过对自心的观照体会到了,体悟到了,体证到了。虽然这只是一种初悟,但却真正地进入了大学之道的修行之门。在物格而后知至之前,所有的修行,就是为了达到物格而后知至,当真知、真理在我们的内心中显现了之后,我们就有了修行的根本,物格而后知至,它是修行的一个分水岭,一个分界线。这之前的修行相当于在打基础,在为“物格而后知至”做各种准备。当我们的修行突破了内心的无明迷惑,当内心的迷雾最终被穿透的时候,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个本质的变化就是当我们见到了自心的真相之后,对于如何修行,对于之后要走的修行之路就已经清清楚楚,不再有疑惑了。以前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没有进门之前,如果没有一个已经见到了自性本心的人去引领的话,那么仅仅靠自己的努力,很难找到那个门究竟在哪里。所以说老师的作用其实就是帮助和引导修行者进入真正的修行之门。 当进入修行之门之后,修行的道路、方向、方法就已经很清晰地展现在了修行者的面前。这个时候所有一切就取决于修行者自身如何去精进的修行,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要获得怎样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修行者自己。 知至而后意诚,意,意这个字它是由一个音加一个心构成的。意就是心之音,也就是内心的声音。心声,即我们内心深处的动机,内心深处的动机是非常隐秘的。在阳明心学四句教里面,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个“意”是非常鲜活的,它是自性本心的鲜活的作用。 在明心见性之前,意就是一种妄意,所造作出来的就是妄念和妄想。而明心见性之后,就是一种真意。这个真意是指,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的这种安住,就叫做真意,也就是这里说的意诚。所谓的诚就是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专注在真知、真心、自性本心上。诚,诚在修行中,不管是任何一种宗教,还是任何一种修行方法,诚都非常重要。诚,是信仰的根本。对于有一些修行的方法,比如说以信仰为主,因信得度这样的法门,比如说基督教中对于上帝的虔诚的信仰,包括净土宗中对于净土、对于阿弥陀佛的虔诚的信仰,它的核心都在诚上。 至诚就是信。所谓的信,就像我们一个人给另外一个人打电话一样,那个号只要拨对了,通信就建立起来了,而拨打的过程即是专一专注的过程,一心一意的只有这一条通道没有第二个通道,这就是诚和信。信仰也是如此。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修炼的这种对象,但信和诚是其中的根本。换句话说,所谓信仰的对象,其实从最根本上而言,它像一个道具,当然它既是一个道具,同时又是信仰的目的。这里的秘密就在于,在刚开始的时候它是一个道具,但是当修行者一心一意的这样虔诚地信仰,最终达到了自他一体,也就是说修行者自己和信仰对象完全合二为一的时候,无二无别的时候,道具就化掉了,而修行者的自我这个小我也化掉了,而合一的境界才是真正的信仰。 在“诚”之中还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敬。这个敬是指尊敬的敬,敬重的敬,敬畏的敬。在修行中,修行者一定要心存敬畏,对信仰以及信仰对象要有敬畏之心,它是比修行者更为伟大的一种存在,而修行的过程就是在仰望的过程中,在敬畏的过程中,不断地修去修行者小我的那些妄想、无明以及习气,而最终不断升华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最终达到与信仰对象完全合一无二无别的境界。 这就是以“信”为修行之法,以诚、以敬为修行道路的这样的一种修行法。另外,诚和敬以及信,是接通修行者和信仰对象之间能量信息通道的核心条件。诚、敬、信,即是建立信息通道,或者说,诚、敬、信其实就是信息通道本身。在观心修行中,修行者这样一个个体,它相当于自性本心智慧之海中的一滴水,而修行的对象以及信仰的对象就是自性本心智慧的大海,无边无际的智慧海洋,它是鲜活的,鲜活的海洋。修行者如何才能不断地接近、不断地融入自性智慧的海洋呢?在所有的观心修行的方法之中,都有一个核心的精神,这个核心的精神,就是诚,就是敬。 知至而后意诚,其实就是说,在静坐观心的时候,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性本心,在这种专注之中,同时含有一种敬畏,沉浸在里面,这种沉浸的程度越深,那么对于自性本心的契入程度就越深。“知至而后意诚”的修行,就是当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进入了大学之道的修行之门之后,就一心一意地心怀敬畏地以诚敬之心安守在自性本心之中。为什么要这样安守呢?《中庸》中说,诚则明,明则诚,诚和明,是修行的两个面,相互之间时互相促进的。所谓的明就是智慧。智慧如何增长?越是能够沉静地安住于自性本心,对于自性本心的契入度就会越来越深。而对自性本心的契入度越来越深,自性智慧的光明就会越来越显发,这种智慧光明就会更快的增长,修行者的智慧就会更快的显发出来。 意诚而后心正。其实有了前面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有了这两点之后,修行的根本和核心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后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物格而后知至,代表找到了修行的根本,而知至而后意诚,又明确了在找到这个根本之后如何去守住这个根本,如何去增长这个根本,让这个根本从一棵小苗茁壮成长,最后成长为参天大树。从自性本心的智慧的角度,“知至”点燃了一个小火苗,“意诚”则专注地让小火苗不断的增长,不断的放大,不断地成为更大的光明,最后成为照耀天地照耀万物的太阳。 意诚而后心正。所谓的心正,正,就是正念,就是始终保持对自性本心的安住,其心自正,心正,就是始终守住大学之道,始终让自己的身口意的一切言行都符合大学之道。而有了前面的意诚,心正自然就可以做到。 心正而后身修。心正更侧重于内心,身修更侧重于行为,就是侧重于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下所展现出来的身口意的修行,就是身修。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安住于自性本心,不断的清除过往所积累的习气,修,其实就是修正、修改。将不符合前面这种意诚心正的身口意的言行改正过来,回到大学之道的修行上,回到对自性本心的安住上,回到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清净、清明、觉性智慧光明上来。“修身”阶段是一个长期的修行阶段,前面所说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它相当于是一个一体化的修行阶段,也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它代表着内在的修行。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代表对自性本心智慧的外显和运用,而运用最根本的方面又在于自己的生命本身,也就是自己的身口意的修行,这种修行贯穿于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所以是念念修行,天天修行,年年月月按照大学之道修行的要求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去磨练、扫除自己的过往积累下来的习气。 身修,它也有不同的修行的阶段。修行的阶段,其实就是我们去观照自己,在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一个月30天,一年365天,在我们生命的时空当中,有多少时间是能够安住于自性本心之中的,那么这个比例就代表了身修的程度。这是其中一个维度。第二个纬度是稳定度。虽然也能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但是这种安住的定力、深度以及对于自性本心智慧的妙用程度,同样也是身修程度的一个体现。而这样的修行,它贯穿于我们生命的全部,生命不息,修行不止,直到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分分秒秒,而且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境,都能够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这样才算真正有了修身的功夫和境界,这才是真实的智慧。 身修而后家齐,这里的身修,并不是说要完全达到在我们生命时空的每一分每一秒,一年365天,都要能够安住在自心本心之中,而后才能进行“家齐”的修行,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每一项修行的内容,都有一个从起始,然后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大学》的一开始,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实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了。不管是明明德,还是亲民的修行,它都有一个从开始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身修而后家齐,对于不同的修身的境界,家齐的境界同样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仍然体现着这样一个逻辑——如果说你自己的身口意的修行都还没有修好,那么你就很难将这种智慧应用到对人事物的处理上,也很难去改变与自己比较亲近的有缘人。 “家齐”的修行,影响和改变的是与自己生命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当我们自己在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并且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不断地扫除自己的各种习气,让自己的智慧不断的提升,让自己的心灵和人格不断的升华,同时能够放下对各种事物的执着,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了一种面对各种情境的智慧,然后这样的智慧,它自然地就会体现在我们的为人处事之中,自然地就会影响我们身边的人,自然的就会影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所以,身修的程度,最后也决定了家齐的程度。 家齐,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层面。最基本的层面,在修行者的影响下,整个家庭文化氛围都比较和谐,相互之间能够相亲相爱,能够相互体谅,家庭和睦幸福,这是最基本的层面。然后在这个层面之上,如果能够影响和引导家庭成员共同走大学之道,共同追求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最终齐于大人,齐于圣贤,那么这就是更高层面的“家齐”境界。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首先修行者自身的修身水平又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也就是说修行者不仅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它还能够将自性本心的智慧应用到非常广泛的领域,应用到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方面。在当代社会,国治,它可以体现为一个公司的治理,一个城市的治理,一个行业的治理,或者是某一个领域的治理。所谓的治理,就是将大学之道的智慧,应用到相应的领域,让这个领域渗透着大学之道的精神,渗透着明明德的精神,渗透着亲民的精神。通过这种智慧的应用和浇灌,使所治理的领域能够自然的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使整个体系所有成员、所有构成部分均达到健康、和谐、均衡、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状态。当整个体系达到了最和谐、平衡、有序发展的这种状态就叫做国治。“治”就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 另外“国治”在自身的修行之中,它还指身国的治理,也就是人的身心整体这样一个国度,就叫做身国。“家齐”阶段主要还是指人的身口意的这种言行的修行,而“国治”又继续深化一步,它是指人自身的整个生命体系,从生理体系到心理体系,到精神体系,到灵性体系,所有的这些生命体系都在自性本心性德光明的照耀下,实现了超越性的升华,这种升华的境界,就叫做“国治”。 对于“身国”层面的“国治”,儒家经典可能体现的不是太多,而道家和佛家的经典,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就阐述得更多一些。道家的修行,以修道者身心灵系统的修行为核心,从内到外去彻底地改变人的整个生命状态,完全超越世俗生命的状态,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佛教的修行中也是这样,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国治”这个层面的修行,将会使人的生命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关于这一方面,自己目前还没有深入的实修,所以说在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提一下,更深的内容有待于我们每一个人在实际修行中不断的去实践去体证。 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平的境界,比国智的境界又大大的提升了。“天下”已经代指了所有的一切,在儒家的语境下,“天下”包括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包括了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对于儒家而言,达到了“天下平”,就达到了至善圆满的境界。对于修行者自身,天下平就意味着达到了最深刻的自他无分、完全平等一如的境界。修行者能够在所有的生命时空里始终安住于自性本心,在任何情境中始终安住于自性本心。不仅如此,修行者还能够将自性本心的性德光明化为各种随缘应用的鲜活的智慧,同时心中了无牵挂,在一切情境中,随缘应对一切,不惧一切法,不弃一切法,任运一切法,成就一切法,不着一切法,不住一切法。 天下平,对于儒家而言,它还代表着儒家整个大学之道修行理想的完全实现。儒家修行的最终理想是“内圣外王”,不仅修行者自身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即大人的境界和圣贤的境界,同时还要能够使这种修行的境界展现为社会治理的境界。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的修身,最终一定要外化为对整个社会的治理水平和治理境界,最终才能实现整个儒家修行之道的目的和宗旨。对于这种“天下平”的社会治理境界,可以用《礼运大同篇》中的“大同”这个境界来代表,在《礼运大同篇》中,对于“大同”如是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也就是说对于儒家修行者而言,它不仅要使自身的修行达到大人的境界,圣贤的境界,而且要将这种圣贤之道推行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使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达到一种高度和谐、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这样的一种状态和境界,才算完成了大学之道的修行。对于这样的境界,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种信仰,任何一种修行,其终极境界皆是一种理想的境界。这种理想的境界,就是宗教的信仰者和修行者终身去追求的一种境界。所以说这种境界通常情况下是很难在修行者的生命中最终彻底实现的,即是有人可以达到,也是凤毛麟角。但即使如此,对于这种境界的不懈追求,却是最为难能可贵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达到这样一个终极理想的境界,它不是靠某一个修行者的努力,而是靠千千万万修行者的努力,靠一代又一代传承不息的这种文化和精神,靠一代一代的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付出自己全部的生命去追求、去奉献,而这种精神才是《大学》最终要传达给我们的核心的精神。 七、本末厚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天子”,就是天之子。天之子,也即是道之子。道之子,也就是大学之道的修行者。“庶人”,与“天子”相对,本意为平民百姓,天子是君,庶人是臣。从相对的角度而言,这里的天子指的是已经明确了大学之道的修行道路,甚至已经达到了明明德的修行者,即自性本心的明德已经显明了的修行者。而“庶人”,是指尚未明明德的修行者。 在观心修行中,天子代表真心,庶人代表妄心,在见到真心之前,“庶人”的修行,主要以念头为观照对象进行修行,以期早日明心见性。“天子”,则代表已经见到了自性本心的光明本性,其修行的重点就是将这种自性本心的明德智慧应用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不同的领域中去从而利益更多的人。“庶人”修行的重点和核心,是通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修行,尽快地达到明明德。 但不管是天子还是庶人,不管是否已经明心见性,“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的“修身”已经包含了明明德和亲民,已经包含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也已经包含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的“修身”和修身齐家的修身,其含义有层次上的不同。“壹是”,这里的“壹”就代表一律、全部、没有例外。修学大学之道、圣贤之道、明明德和亲民这样的修身之道,是根本的、唯一的正道。所以不管是天子还是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大学之道整个修行的过程而言,“修身”这个阶段同样也是修行的核心和根本。所谓的修身,就是指以修行者自身为核心的修行,而这个核心的修行,对内就是明明德,对外就是亲民。这所谓的内外,其实是修身的两面,一面是内修,一面是外修,同时内修是根本。只有通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修行,达到明明德,使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智慧显发出来,之后才谈得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儒家的修行者而言,当修行者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在自己的生命中显发出来了之后,如果说没有后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行,那么这种明德对于儒家而言,在儒家圣贤们的眼中,仅仅达到这种内明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是没有很大意义的。 大学之道的“大学”,其主旨就是要通过修行成为大人、圣贤。对于大人和圣贤,明明德这种内明既是基础也是根本,但是仅仅只有这个基础和根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这种根本的智慧化为生活中的妙用,应用到各个领域,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不断地将这种生命本有的智慧应用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私地奉献自己,利益整个社会,这样的修行才是儒家大学之道的修行。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什么是本?什么是末?虽然说“修身”为本,但在不同的修行阶段,其“本”和“末”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总体上而言,明明德为本,亲民为末。不管是君主、国王,还是大臣、庶民,如果其“明德”尚未显明,对于自己“明德”还没有修明白,那么这个“本”就还没有立起来。“明德”未明,即是“无明”。以“无明”去进行“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也就是说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只会越搞越乱。 在明明德的修行中,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又是明明德修行的根本。在亲民的修行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又是亲民修行的根本。要达到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民众幸福的“天下大治”的境界,“天子”就必须是一位“明君”,具有与道合一的大智慧,其自身修养的境界决定了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如果是一个“无道昏君”,那么其“本”就是乱的,这样的人治理天下,必然是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里的厚和薄,是指对修行内容的重视程度以及所花费的功夫和心血的大小。 前面一句,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是从“横向的维度”去明确修学大学之道的“本”与“末”,明确修行的核心关键;而“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则是从“纵向的维度”去看待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 比如说你已经明白了格物致知是修行的根本,是所有一切修行的根本,那么你在格物致知上所花费的功夫和心血的多少,最终就决定着明明德修行境界的高低。如果说你在格物致知上花费的功夫比较少,而在亲民的修行上花费的功夫比较多,就会使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受到“根本比较薄”的限制,而无法达到很高的境界。而如果在明心见性方面,在明明德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和功夫,将这个修行的根本修得非常的深,明明德的境界就会非常的高。 同样的,如果明明德的境界很高,但如果“亲民”的修行比较薄的话,那么虽然这个根本很深,但是在枝条、树叶以及花果等方面就不会很茂盛。所以当明明德这个根本有了之后,对于亲民的修行同样需要投入很多的功夫和心血,使其逐渐地“厚起来”,最终才能在明明德和亲民这两个方面的修行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首先要明白对于修行而言什么是本?什么是末?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逻辑,是如何一层层递进的?对于这些我们都要非常的清晰。同时对于不同阶段修行的重点以及所需花费的功夫,同样也要有非常清晰的认知。 比如在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显发出来之前,在明心见性之前,修行的重点就需要放在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上,这个时候所花费的时间和心血,就要投入到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修行上,其中格物致知——以心观心,以心悟心,又是其中的核心重点。这时要以这种内修为主,以外修为辅。“亲民”的修行,在这个阶段则属于辅助修行的内容。 当经过精进的格物致知的修行,最终达到了对自心真相的了悟,对空性智慧的了悟,那么下一阶段的修行重点就变成了正心诚意。这一阶段的修行,就需要使自己时时刻刻安住于所见到的自性本心,始终专一专注地安住在自性本心本有的清明、清净和觉照之中。当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后,形成了稳定的定力,在不同的情境中,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这种对自性本心的安住,已经比较稳定了之后,那么修身齐家的修行就成了下一步修行的重点。 修身和齐家,其中又以修身为主,修身就是去磨练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去磨炼自己的习气,磨练自己的心性。当这一步的修行也比较稳定了之后,那么接下来齐家就成了修行的重点。然后一步一步地,随着自性本心智慧的显发以及定力和智慧的增长,修行的重点也随着不同阶段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管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阶段的修行都需要专一专注精进的修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修行阶段去把握自己修行的重点,以及时间和精力的安排,每个人的修行阶段不同,重点也不同,只有对自己的修行阶段和修行境界有着十分清晰的认知,才能知所先后,知其本末,知其厚薄,才能更好指导自己的修行。 八、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康诰曰,克明德。这里面所提到的康诰、太甲、帝典,这三篇典籍都来自于《尚书》。《尚书》是一部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所谓的“尚书”,是指上古之书,集结了古代的圣人们所留下来的经典教诲,在春秋时代由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当时所能够搜集到的上古历史文件中编选而成,最后定为《尚书》。 《尚书》在流传的过程中遭遇了非常多的磨难,有很多的文章都失佚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尚书》是西汉之后重新发掘出来的版本,叫今文尚书。康诰、太甲以及尧典都是在尧舜禹时代,也就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创始时代,那个时候圣人们所留下来的经典的教诲,这些经典的教诲是怎么说的? 康诰曰,克明德。克是能够之意,它还代表着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专心致志于这样的一个含义在里面。明德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明德。所以说儒家的大学之道,它其实是对尧舜禹这种上古圣贤智慧的一脉相承。克明德,即能够明见并显发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能够明心见性,能够了悟自己生命的真相,获得生命本有的智慧,让我们生命中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让它显发出来,化为智慧的妙用,化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 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顾,是念念不忘的意思。比如我们说的照顾,顾,其实就是目光一直盯着,就是眼睛一直盯着看之意。一直盯在什么上面呢?顾諟,这个“諟”就是“这”,就是“当下”,就是自己的生命中的当下具足的、本自具足的。本自具足的什么呢?天之明命。天之明命,就是天赋之性。天之明命,天,古人常将“道”以“天”来进行指代。“天”,即是指大道,同时它也是指自然之道。所谓的自然之道就是生命中本自具足的,而不是外来的东西,是天然的,是本有的。明命。“命”,上天之德、大道之德在人生命中的体现,就称为“命”。而这个“命”在人的生命中有怎样的显现呢?如果说你这辈子达不到对天地大道以及自身生命真相的了悟,无法使自心的明德发挥出来。那么这样的一个命是什么命呢?就不是天之明命了,而是一个无明之命,也就是迷惑,也就是无明。“顾諟天之明命”,就是说时时刻刻念念不忘地专注于生命中本自具足的自性明德。所以说这里说的仍然“明明德”。 帝典曰,克明峻德。帝典也被称为尧典,是对尧那个时代尧帝这位圣贤教诲的记录。帝典中说,克明峻德,克,同样是能够的意思。峻,康诰中是克明德,帝典中加了一个峻,崇山峻岭的峻,这个峻象征着自性明德的崇高、伟大和广博。克明峻德,就是能够明见并显发自己生命中本有的像山岳一样广博崇高伟大的自性明德。 这三篇上古圣贤所留下来的经典教诲中都有同一个字,“明”。而这个“明”正是明明德之明。所以在引述了上面三句古代圣人的教诲之后,大学的作者也就是曾子来了一句总结,“皆自明也”。也就是说这种“明”并非来自于外在,而是每个人自修自明。 自明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说这种明德,它是生命本自具足的,“明”是智慧之意,即生命本有的智慧,在雪漠老师的书中称之为真心,在佛教中也被称为佛性,也被称为真如。在儒家中就被称为明德。这个明在我们的生命中,在每一个当下,卓然独立,迥然独照,一直本自光明。但是由于这种自心本具的光明,它并非是一个有形的对象,所以古代的圣人们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所有的生命,天天都在用,都在使用“明德”的功能,都在发挥着明德本性的“明”的作用,但是却见不到这个“明”,无法将这个“明”更深厚、更广博、更崇高、更光明、更超越的智慧显发出来。所以自明的第二个含义就是将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显发出来。显发出来的前提是能够见到它,显发和应用就是“亲民”,发现和见到就是“明明德”,也就是明心见性,明白自己的心,见到自己生命的本性,见到自己生命的真相,见到这个自性明德的真相。 那么如何才能见到?“皆自明也”。所以说这个“自明”,还有一个自修、自参、自悟、自见、自明之意。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精进的修行大学之道,精进的修行圣贤之道,在我们的生命中自修自悟,通过修行去升华自己的品德,升华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生命从内到外都从一个“小人”成长为“大人”。 而要达到明心见性,就需要去做明明德的功夫。明明德的功夫即是前面我们说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最终落实在“致知在格物”上面。如何格物?格就是观照、体悟,物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心,我们的心灵,就是我们的念头,就是我们心灵的本体,就是我们心灵的本性。当格物的功夫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后,功到自然成,功夫到了,用功用到了一定的程度,定力和慧力就可以穿透生命中的那些无明,所谓的无明就是各种阻碍我们去见到自心生命真相的东西,包括贪嗔痴慢疑等这些生命的习气。当我们的定力和观照力,能够一层层地穿透这些乌云的时候,最终就一定能够见到自心的真相。而这个过程正是“自明”的过程。 虽然说“自明”,但同时也离不开聆听和学习这些圣贤们的教导。如果我们从一生下来就没有听说过大学之道,没有接触过这些圣人的教导,不知道“克明德”,不知道“顾諟天之明命”,不知道“克明峻德”,不知道“明明德”,不知道“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话,那么我们的修行就无从谈起,也就谈不上这里说的生命本性智慧的自明,所以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古代的圣贤们,将这种智慧的教导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在每一代传承的过程中,不仅有这种书面的语言的教导,同时还有真实的实证,也就是在每一个时代都有那样一批人,将这种教导化为融入自己的生活,化为鲜活的智慧的妙用,使自己变成这种智慧的鲜活的体现。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他们是文明的火种,也是文明的火把,是这种文明火炬的传递手,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而人类的这种最精华的文明,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在传承的过程中,它既是自明,同时也离不开师承,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指导。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汤,即商汤,也被称为武王,是商朝的开国君主。盘就是洗脸或者洗浴的这种盆。盘铭,古人为了提醒自己,他会将一些警示自己的语言铭刻在一些器物上面。盘铭,就是铭刻在洗脸盆或者是洗浴盆上的警语。武王在自己的浴盆上刻着这样几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就是说,如果说能够在某一天做到自新的话,那就应该天天都能够做到自新,“又日新”就是永远不断地天天岁岁年年不断的自新。而所谓的新,对于观心修行而言,就是时时刻刻地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没有任何的贪爱,没有任何的成见,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个当下都是新的,不仅是日新,其实是时新刻新,时时刻刻都是新的。因为当你处在这种没有任何执着又清醒清明的状态,接纳一切,包容一切,将一切都视为自己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时时刻刻从各种情境中得到学习和成长。所以说“新”就是更新、升华、提升、完善,不断地成长,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超越小我,不断的超越旧我,不断地成就一个更加完善的自己。 这个过程,即是“日日新、又日新”的含义。商汤将这样一句箴言警语刻在自己的浴盆上,就是为了在每天洗脸的时候都能看到这句警语,以此不断地提醒自己,永远不离于圣贤之道,永远不离于明明德之道,永远不离于“日日新又日新”之道。 康诰曰,作新民。作新民,即是要使自己的生命时时刻刻处在一种全新的状态,不被旧习所染,是一个没有任何杂染的、清醒的、不断提升、不断进步的这样的一个状态。为什么要作新民呢?作新民,也就是说永远不被旧有的、固有的思想、观念、习气所束缚,而能够成为自心的主人,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在每一个生命的当下,让自己生命中本有的光明智慧化为面对各种情境的智慧的妙用。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周,就是周朝。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旧邦,周朝有800年的历史,东周和西周都是周朝——周朝虽然已经经历了非常古老的发展时间,但是“其命维新”,周朝人,不管是君主、大臣,还是庶民,依然在遵循着圣人们的教导,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不断地去发现、发掘自己生命中本自具足的圣贤之道的智慧,然后用这种智慧去指导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和国家的治理。这种智慧的运用,从个人来说就是指导自己的生活,从国家来说就是指导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所有一切领域。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上面列举的所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古代的圣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圣贤之道的追求,对明德修身的自我警醒。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提醒自己,不断的提醒自己精进修行,即是“无所不用其极”。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使自己时时刻刻不忘圣贤之道,不忘明明德。 曾子所列选的这些内容为什么会带有这样的含义呢?曾子所选取的这几段文字,其实是从古代圣人们生活的不同的侧面去选取的。 比如说康诰,诰,就是相当于皇帝所发布的圣旨一样的,也可以说就是“圣旨”,是康王对天下臣民的训诫和教导,而且是以正式文书的方式进行发布的。这样的文书中说,克明德,还说作新民。这种官方文书,带有一种“法律意义”。 太甲和尧典,是这些帝王身边的大臣们对于这些君王的日常言行和以及对大臣们日常教诲的记录。 盘铭,则是作为君主或是王公大臣,在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每天能够接触到的日用物品上,刻上警醒自己的铭文。明德修身,圣贤之道,不仅需要说,更需要身体力行地去做。 古代的盘、鼎等器具上的铭文,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的意义,能够使古代圣贤的教导能够被传承下来,这是其中一个作用。对于器物的主人而言,这些铭文最主要的作用是在日常生活中提醒自己精进修行的。从君主大臣到平民百姓,在日常的生活中都要用到这样的器具,在这些器具上刻上修身箴言和警语,不断的提醒自己,这就是将文化融入生活。正是因为古人们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所以“铭文”也就成了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如果说不是古代的圣贤们将这样的修身经典和箴言,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点点滴滴随处可见的话,那么可能后代的人们,特别是经历各种战乱,各种文化会产生断层危机的时候,如果说没有这些器物作为载体的话,文化的传承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在古代的时候,书是非常珍贵的,在发明纸之前都是刻在竹子上或布匹上,很容易就会在战火中焚毁。正是因为这些圣贤的教导已经非常深地融入到了从天子以至于庶民的生活的点点滴滴,文明的传承,文明火种的传承才不会中断。后人们总是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历史文物中,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找到相应的经典的载体。 这种载体不仅以各种有形的,比如说盘、鼎等,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载体,无形的载体最典型的就是古代的诗。诗,风、雅、颂,这些诗经的内容都是配合着音律进行传唱的,就像我们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在那个时代人们就传唱着,特别是在民间,《风》就是流行于民间的这些诗歌。孔子为什么特别重视诗经?因为在诗经中,传承了大量的古代圣贤的智慧和文化精神,这些智慧和精神,以诗经为载体,保留在了诗经的文本中。而这个诗经的“文本”,并不是写在书上的文本,而是在民间,在不识字的普通老百姓的心中,在劳动人民田间地头的口头传唱之中,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传承的载体。“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里只是举了一个例子来代表和说明。 这样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大学的作者曾子总结说,“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作为修身者,要成为一个追寻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的君子,就需要想方设法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传承修身之道,传承圣贤之道,去发扬、传播、显发这种圣贤之道,因此而“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刚才我们讲的是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去体现如何进行修行和文化的传承。同时,“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也代表了修行者在自己的生命中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提升自己,去修行自己,使自己不断地趋近于修行的目标,也就是大人、圣贤,也就是与道合一,也就是明明德,也就是亲民,也就是大学之道所说的所有这一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九、有斐君子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在京城周围方圆千里的范围之内,皆是百姓安居之地。对于修行而言,它是一个比喻。邦畿,就是京城,代表了我们生命修行的核心,即我们的心。邦畿千里,其实就是指我们生命所及的一切时空。维民所止,民,在观心修行中,它指的是念头。在我们生命所及的一切时空,皆是念头生灭之地。维民所止,“止”,含有“止、定、静、安”的意思,即“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心于何处安?在观心修行中,在每一个生命的当下,念念止妄,念念归真,心于当下止,当下定,当下静,当下安。我们这样的解读并不一定符合诗经中这句话的本意,也不一定符合这句话在《大学》中的本意,但我们可以借着这样的语言进行引申,体悟其中所隐含的意义,作为观心修行的借鉴。儒家的修行是生活化的,它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所有的言行、修行归到核心就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内心念头的观照,对内心动机的警觉,对自心本性的体悟。所以说观心修行,特别是在修行的初期,就是要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去观照自己的心。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意思是山林间的小鸟也知道选择一个安全的角落作为它的巢穴。那么远比小鸟更加灵明智慧的人类,更应该明白何处才是安心之所。所以下面一句说,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子曰,这个子就是孔子,曾子引用孔子的教导——对于止,一定要知其所止。一个山中的小鸟尚且知道止于何处,安于何处,人怎么能够还不如鸟呢?作为儒家的修行者,作为大学之道的修行者,就要明白止于何处,也就是止于大学之道,止于明明德,止于亲民,止于至善。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一直就定在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上面。当一个修行者能够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用于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时,这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当一个人能够这样去做的时候,就叫做知其所止。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穆穆,形容文王的德行非常的深广、庄严。缉,有相续、继续之意,也代表始终如一的践行。熙,光明之意。敬,就是诚敬。熙敬,就是光明诚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德行深广的文王,始终如一地践行圣贤之道,光明诚敬,止于圣贤之道,止于光明诚敬。 “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儒家的修行有一个非常显着的特点,就是儒家它所倡导的精神,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这是与其他宗教教派所不同的地方。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是对于世界上三大主流文明的一种分析。文章中说,古希腊文明主要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华夏文明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以佛教为代表的印度文明,研究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这种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在儒家的经典中,所有用于表述儒家核心精神的教导,主要都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包括这里说的仁、敬、孝、慈、信,说的都是在处理不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精神。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不管是仁还是敬还是孝还是慈还是信,其实都是自性本心之明德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也就是说“明德”为“体”,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为“用”,仁敬孝慈信,都是自性本心光明性德的作用,都是其功德智慧妙用的展现。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这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画面。翻译成现代文,意思为,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在静静地禅坐修行。他矢志不渝地追求大道真理,其深入参悟研究的精神,就像加工骨器,不断地反复切磋,修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如打磨美玉一般,反复地进行琢磨。他庄重而开朗,光明而庄严,这样的一位与天地合一充盈着浩然之气和仙风道骨的温文尔雅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这里面有几个词,切、磋、琢、磨。这些都是在古代加工不同器具时候所分别用的词,加工兽骨称为切,加工象牙称为磋,加工玉称为琢,加工石器称为磨。诗文中用切磋琢磨来代表修行者修身明德的态度和功夫。切磋琢磨,体现了在追寻大学之道的过程中,修行者非常深入切实的耐心、恒心、毅力以及非常精进的修行。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即追求大道之学的这样的一种态度。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对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这种内修的工夫,要像打磨玉石、雕琢象牙、加工骨器一样深入用心,且有毅力、有恒心。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恂栗,即敬畏之心、谨慎之心。恂栗,带有一种内心的戒惧、恐惧。这种恐惧是指唯恐自己的身口意的言行违背了大学之道,违背了圣贤之道的修行。所以说君子常保敬畏之心。在佛家的修行中也有一句话叫做“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即是说时时刻刻要警觉自心,当发现自己心中起了念头,要能够及时地觉察到念头的动机,为善去恶,时时刻刻去修正自己的念头。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当一个修行者在经过了长期修行,特别是将自己的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显发出来之后,就会带有一种清静而庄严、肃穆而安详的威仪。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当一个修行者在明明德的修行以及亲民的修行,都达到了盛德至善的境界——所谓盛德至善的境界,就是他的这种光明性德不仅在他自身的修行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而且将它应用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广大领域和范围——这样的修行者对于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其德行能够长远的造福于天下百姓,所以“民之不能忘也”,人民都不会忘记他。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盛德至善的君王、圣贤等先辈们,真是令人难忘啊!为什么人们对他们念念不忘呢?因为“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这些盛德至善的君王——这里的君王其实已经是与道合一的圣人——这样帝王明君,对于君子能够尊重其贤德,重用其才能,而对于一般的臣民也能够尊重并满足其追求世俗利益世间幸福的愿望。在儒家的语言体系中,“君子”是指追求大学之道圣贤之道的人,而“小人”则与君子相对,是指在世俗生活中追求世俗利益世间幸福的人。“小人”,是指其境界、胸怀、追求比较小,所以相对于追求大道真理追求内圣外王的君子,被称为小人。盛德至善的君王——已经达到了内圣外王至高境界的圣人,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能够蒙受到圣人的厚德之益,所以说即使这样的圣人离开了人间,整个社会还是忘不了他。这是其中的一种解释。还有一种说法,“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代表了追寻大学之道的修行者,以盛德至善的圣贤先辈为榜样,效法他们的明德修身的精神,效法他们亲民利众的精神,像这些圣人一样去进行明明德的修行和亲民的修行。“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小人”虽然不追求大学之道,只追求个人利益,但同样可以从圣人的厚德之中获得利益。所以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圣人的厚德都可以利益他们。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也。与道合一的圣人就是这样,其盛德至善的功德事业,对于各种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够使其获益。所以这样的圣人,将永远被人们铭记,被历史铭记,没世而不忘。 总体而言,对于今天的内容,首先是作为修行者要能够“知止”,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将自己的身心集中到大学之道的修行上。然后效法先辈圣贤,心怀敬畏,精进修行,致力于了悟天地大道和生命的真相,让深藏在自己生命深处的自性智慧光明显发出来,化为鲜活的智慧和无私利众的行为,应用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就大学之道、圣贤之道。 十、无讼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对于这句话一般的翻译是这样的,即听取诉讼审理案子,我的做法与其他人是一样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同的,不同点就在于要力争使争讼从根本上就不要发生。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也就是说,违背实情的人不敢在公堂上进行狡辩,或者说不能让他在公堂上进行狡辩,而要使其有所敬畏。大畏民志,使民心有所敬畏,此为知本,这就是孔子之道的根本。 然后我们从观心修行的角度来解读这句话。 听讼,讼就代表一种争辩,争辩是非曲直,在公堂上审案子,法官听取辩论的双方即原告和被告的双方在公堂上争辩是非曲直,叫做听讼。由于原告和被告双方都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与对方针锋相对,执着于自己正确对方错误。这一点就非常像我们心中的妄念。我们心中的妄念,正是因为对各种事物的分别、执着、攀缘、纠缠等,有各种分别对立,从而形成了各种妄念和妄想。 听讼,这个听,就是仅仅是专注的听,而不涉入,不攀缘,不评判,仅仅是客观的听。所以说这个听在观心中就代表观,特别是通过反闻闻性的方法去观心修行的时候,听就是反闻自性。听讼,就是静静的观照自己内心念头的各种表演,但是不追随,不攀缘,不涉入,然后让心中的妄念自消自融。你只要静静的看着它,让它自来自去,当你一直这样静静的听,静静的观,最终妄念就会自然地消融。 这个情形也非常像在公堂上相互辩论的双方将各自需要陈述的内容,全部尽情地诉说完了,想说什么想要表达什么都全部说完了,再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这个时候诉讼的双方原告和被告就安静下来了,然后静静地来听法官的宣判了。 在观心修行中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形。对于我们心中的念头,不要去压抑它,只需要静静地看着它,看着它在你内心中的各种表演,它想怎么表演都可以,但你不要去追随它,就像法官一样静静地听,诉讼的双方将他们所有想说的要说的全部都说完,说完之后就静下来了。当念头躁动不安的力量全部发散出来了之后,自然就会消融在内心的空静之中。 我们心灵的本体就像无云的天空一样,无限的深远、宁静、空寂。而念头就像天空中升起的云朵,云朵来来去去,当没有任何一种新的能量给到念头,念头就会自动自然的消融。但假如你在观照的过程中,对念头有所干涉,不管这种干涉是压抑、评判,还是想断掉念头,不让它表演,甚至忘记了观照而去追随、攀援念头从而生起了更多的念头和妄想,这些都是在为妄念增加能量。也就是说不管你是正向的干扰,还是负向的干扰,但其实都是在增强妄念的力量。因为起心动念想去干扰的这种心念本身就是妄念。所以说当我们去观照念头的时候,只要保持静静的旁观、静静的旁听而不攀缘就可以了,这也叫做观而不随。 “听讼,吾犹人也”,用观心的语言来说,就是观照内心的念头,看起来所有的修行者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观心,我也像别人一样在观心,但是虽然看似一样,但其实并不一样。就像每一个静坐修行的人,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一样的,静静地坐在那里,但每个人内心的状况是完全不同的。 “必也使无讼乎”,必定要使自己的内心达到“无讼”的程度才可以。无讼,就是“讼”不再生起,而且是自然地不再生起。在观心的过程中,当我们一直这样静静地观照内心的念头,观而不随地进行训练,一天天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这样长期训练之后,就会发现心中的念头越来越少了,最终就会达到一种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就是没有妄念但你的听或者观却依然灵敏灵明的状态。这就是无讼的状态,也叫做无念的状态。但这种无念的状态不是一种枯寂的状态,不是一种你的观照不清明的状态,如果你的观照不清明,而是昏昏沉沉的,这就不是无讼的状态,也不是无念的状态,而是昏沉的状态。一定要达到这种内心“无讼”却觉知清明的状态才是究竟。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换句话说就是“有情者必得尽其辞”。 有情者,对于诉讼者来说就是他有要说的话,对于这个案情有要陈述的内容,凡是跟案件有关系的内容都是要进行陈述的。情,在诉讼中就是指案情、情况。而在观心中,这个“情”即是指我们内心对各种现象的攀缘、分别、执着、贪爱等,各种贪嗔痴慢疑的习气都是“情”。 在一些禅宗祖师的教导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情生则智隔”,就是说如果你的内心生起了各种攀缘、执着、贪爱,那么你与智慧之间有了阻隔,情一生起,智慧就无法生起了,情阻碍了智慧的升起,离情近了,离智慧就远了。 “有情者必得尽其辞”,那么,如果我们刻意压抑自己的“情”,不让自己的各种习气有显现出来的机会,我们时时刻刻看守着自己的内心,一旦发现就压抑它,那么这样对不对呢?当我们总是不断地压制自己内心情感、欲望、习气的时候,它就会潜伏起来,这些习气,这些执着,并没有真正的消除掉,而是潜伏、隐藏起来了。当遇到合适的环境,它就会集中爆发出来。所以说观心修行,一方面要在静坐专修的过程中,去观照自己的心,观照内心的念头,不去攀缘它,让它自来自去而保持观照的清明,另一方面则需要在生活中训练观心,能够及时的警觉自心,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了什么样的习气?而对于这些习气的发生,同样需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既要保持内心的观照,不要给这些习气额外的力量,同时也不要去刻意地压制它,这其中的度需要我们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在生活中去慢慢的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度。然后经过这样长期的修行,当习气一生起,你就觉照到它了。当你静静的觉照着它,习气就会慢慢的消散。 “有情者必得尽其辞”,这个辞,相当于习气所蕴藏的力量。它的生灭来去,它的发展变化,它的各种表演,要在你静静的观照下自然的消融。当你的观照在的时候,所有的习气、所有的念头都有一个特性,叫做即生即灭,所有的念头,它的生灭是刹那生灭、即生即灭的。所以当你的觉照能够及时地生起,习气也就很容易消散。当“有情者必得尽其辞”之后,也就是在观心修行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经过在生活中的不断磨练,不断的调心,不断地将各种习气消磨掉,一方面不断地强化训练我们的觉照力警觉力,另一方面不但地磨练我们的习气,消磨这些贪嗔痴慢疑的习气。当这些习气慢慢的消散了之后,有情者就变成了无情者。无情者本身是没有“辞”的,“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无情者本身自然地就没有什么辞需要去尽,只有有情者才有“辞”需要去陈述,需要去表演。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就来到了一个质变转化的一个临界点、关键点,我们的心将会产生一个全新的突破——从“有情”变成“有智”,也就是自性本心智慧的显发。 “大畏民志”,在这个状态下——相当于诉讼的双方,法官已经给到了他们充分的时间去陈述双方想说的话,当争辩的双方已经全部说完了,就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之后,这个时候双方就需要转过身来,不再去跟对方纠结了,双方都要静下来,心怀敬畏地来专心地听法官的宣判。大畏民志,就是要生起敬畏之心。对于观心修行来说,要对什么升起敬畏呢?要对这种“无讼”的状态,无念的状态,但同时又觉知又非常清明的状态,对这种状态要生起敬畏之心,诚静之心,至诚之心。内心要保持一种庄重、庄严、沉静、专注,让自己深深地融入到这个状态之中。 大畏民志,这里的“大”还代表着“大道”,即“无讼”之心,是一种与道合一状态下的“大心”、“道心”。民志,民则代表后天分别心,代表妄心妄念以及有情的状态。志,代表妄念的意向、动向、动机、意志等。在观心修行中,大畏民志,即是说当我们的内心达到了“无讼”的状态之后,就要始终专注地保持在无讼的状态之中,而不要让后天的各种意识心各种妄想妄念去破坏无讼的状态。始终保持对于“无讼”之心的敬畏,就能够更有效地修正自己的言行,这一修行阶段也是对习气更深进行转化,转烦恼为智慧,转习气为道用。 所以在“大畏民志”的状态之下,当妄念自然消散了之后,要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生起一份敬畏之心,时时刻刻使自己保持这种无私无我无欲的灵明独照的状态,而不要让自己的妄想遮蔽了这份本有的光明。因为本有的光明就是明德,就是明德之光,而明德之光也刚好是在古代衙门审案的场所中审判官头顶上经常会悬挂的四个大字,叫明镜高悬。当我们把这样一个诉讼的场景,对照到我们的内心,对照到如何观心修行的时候,就能够非常清晰地指导我们如何修行。诉讼中双方的相互争辩相互争斗,就相当于我们内心的各种妄想,各种妄念,各种纠缠,各种对事物的攀缘,各种矛盾、痛苦、烦恼等等。而坐在听讼官位置上听讼的人,就是我们内心的观照,就是修行的正念,就是静静的、客观的、无私无欲的观照之心。当这份觉照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清明的时候,我们的妄想之心在消磨掉了各种习气之后,它也会对这种越来越清晰的觉照,带有一种本性自然的敬畏。也就是说,当听讼的听、观照的观在我们的内心之中树立起来了之后,妄想自然就会在觉照的光明中消融,而最终我们要达到的状态,就是明镜高悬的状态。通过这样一种修行,最终使我们的心成为一个高悬的明镜,这个高悬的明镜对于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这个高悬的明镜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在这样一种与大道合一的高悬的明镜的照耀下,我们的妄心妄想妄念,就不敢胡作非为。对于儒家来说,就是所有的身口意的言行都要合于“礼”的规范。当我们的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的时候,就是一个合格的儒家的修行者。 “此为知本”,这即是智慧修行的根本——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的根本,是明明德的根本,是亲民的根本,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对于观心修行来说,这也是观心修行的根本。 十一、穷理尽性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对于“格物致知”,之前在“物格而后知至”的分享中,对于如何格物致知以及观心悟心、悟明自心自性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享。所以对于今天这段内容,我们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体悟它。 先补充说明一点,就是我们分享所使用的《大学》的文本,使用的是朱熹修订的《大学》。这个版本并不是最早的《大学》的原文,《大学》的原文与朱熹修订的版本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说今天分享的这一段内容在《大学》的原文中是没有的,这段内容是朱熹在修订的时候增补的。 为什么要增补这一段内容呢?是因为在《大学》的原文中,对于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详细的阐述。而对“格物、致知”这部分却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所以朱熹在注解修订《大学》的时候,就增补了这一段内容,专门来阐述格物致知。《大学》的这两个版本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不足,学者对此也存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大家想了解《大学》的原文,也就是最早在《小戴礼记》中的版本,可以在网上搜索了解一下。同时,对于《大学》原文的讲解,特别推荐南怀瑾老师的《大学原本微言》,这本书的内容之前在清凉阅读公众号上连载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也就是说要获得真知,达到对真理的透彻了悟,与道合一,那么就需要深入地“即物而穷其理”。即物的这个物,它可以是任何一种现象,可以是我们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接触的任何一个事物,同时它更重要的指的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其最核心的“物”更在于我们生命的主体性,也就是我们的“心”。在我们的心中,最重要的又是我们心的本体、本性。即物而穷其理,即是格物致知,即是将我们自心的本体、本性彻底地体认清楚,体悟清楚。这就需要以我们自己的内心为观照、体悟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体察和体悟。 穷其理,理,最早的本意是指玉上面的纹路。这个理是个玉字旁,理,就是玉石上的纹理。玉上面的纹理究竟是怎么样的?将它彻底的弄清楚,然后才能下手雕琢。后来就把它引申为事物的本质、本性、规律,然后又延伸到对“道”的本质、本性、规律的认识,被称为道理。穷其理,即是对道的本质、本性、规律等获得了最究竟透彻的认识,再没有任何疑惑。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本自具足灵明之知,灵明之知,其实就是在佛教中所说的能知能觉的觉性,也被称为佛性。从本体的角度,在佛教中也被称为空性,空而灵明、灵明而空之性。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天下之物,这个“物”即是现象。不管是客观现象还是主观现象,是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最终都体现为现象。所有一切现象莫不有理,也就是说所有的现象都有它的表象和本质,都有它的一般性质和究竟本性,以及生住异灭的规律。 “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当我们对于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性质、规律,没有彻底搞明白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其知又不尽”,认知是没有穷尽的,因为还没有彻底的搞明白。这个时候还有一部分是未知,人类对未知的认识是促进科学和认识本身进步的动力。 “其知又不尽”,这里的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体悟,其一代表对现象的认识和体悟,对其性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体现为知识;其二代表对我们自身能知之心和能知之性的认识,同样有“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的状况。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当我们对于自心的本质、本性没有了悟清楚的时候,我们对于客观现象的认知就无法彻底的搞明白。这也是为什么科学永远没有尽头的原因。科学的探索、研究、认知、发现,永远没有尽头。 为什么永远没有尽头?因为科学家的眼光永远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当将所有研究的目光集中在客观对象上的时候,由于对于认知者本身没有彻底认清楚,没有彻底的体悟清楚研究明白的时候,对于客观现象的认知就会受到“主体不明”的限制。对主体性的认知有了全面透彻的全新体悟之后,对客观现象的认知也会发生质的变化。所以说一方面对于客观现象的认知没有尽头,另一方面,对于自心的认识,对于人类精神本体、心性本体的研究和认识同样没有尽头。 如果我们对自身的认识,用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去认识自心的话,那么将永远无法达到对自心真相彻底的认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认识客观对象的方法路径和认识自心、自性的方法路径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儒释道的修行,都是内修的方式,都是自心的自明自悟,而不是依靠什么科学仪器。 这种内修的方法,也就是大学之道所说的“明明德”的修行,与科学对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来说,中国文化是讲究天人合一的,没有所谓的内与外的绝对的分别,一切认识都是以内修为主,以对自身、自心的认识为主,当彻底认识清楚了自己的身心生命真相,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观察研究体认外在的现象,这时就会有一个更为深入性的、本质性的认识。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所以说在《大学》中,圣人们的教导就是要使大学之道的修行者,对于天下之物的认识,都要以对自性本心的认识为基础,最终才能达到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最究竟的认识。 这里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就是对于各种现象,包括外在的现象以及内在的现象,要根据已知之理去深入的体悟,也就是说“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对于圣贤先辈已经体悟到的东西,以文化传承下来的这些已知之理,修行者要深入的去学习和体悟。 但这仅仅是格物致知的其中一个层面,更深入的一层,就是要在传承古代圣贤所传承下来的这种文化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的去超越它,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古人的认识之上。所以说这个时候要进一步的去格物致知,对于自己的心性要在自己的生命内在达到最根本最透彻最清晰的体悟。 我们在读儒家经典的时候,凡是涉及到“天下之物”这一类的表述,它看似在表述一个外在的客观事物,但其实基于大学之道其本身的精神而言,天下之物,它已经包含了修行者自己的身心,而修行者自己的身心恰恰是这天下之物中最核心的、最需要去格物致知的核心内容,而在修行者实际修行的过程中更是如此。 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去学习修行的方法,认知自心认知自性的一些方法,然后通过这些已知的方法,去深入地观照自己的内心,观照自己内心的各种现象,包括情绪、念头、情感等,都需要作为观照和体悟的对象。然后一方面是通过修行实践的过程去体证我们原来学到的知识性的东西,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证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同时又要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已知的道理,突破自己思想观念里的这些文字概念,最终获得对我们生命真相生命实相的体悟。 如果说我们的修行仅仅是实证了已知之理,而不能超越它的话,那么就永远达不到“至乎其极”的境界。“至乎其极”的境界,是超越所有已知的道理的,超越文字,超越各种表述,超越这些传承的内容的。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按照圣人们在大学之道中教给我们的方法,专心专注的以自己的身心为修行的对象,深入的体察、观照和体悟,最终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 比如在佛家心性智慧训练中,有戒、定、慧的修行,在《大学》中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修行,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按照这样的修行方法和次第,一步步地更加深入地将自心本体的本质、本性彻底地体悟清楚。 而在修的过程中,随着静的程度越来越深,定的程度越来越深,观照的力量越来越深,那么就会逐渐地从量变最终达到质变。所以说修行一方面对于修行的道理和方法一定要思考透彻,没有疑惑。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付诸于实践实修,以自己的身心生命为实验室,将我们在道理上明白了的东西用自己的生命实证出来,而不仅仅是明白一种知识。对于实修实证,其中专一专注的观照和体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止与观的修行,也叫做定与慧的修行。 在深度的静定中,深入的去观照。当我们的内心一直处在深入的止观状态中,就会有一个类似于能量积累的过程,当我们的心越深入的静、定、清、明,那么这种智慧的力量就会增长的越快。当这种静定的力量和觉照的力量达到一个质变的临界点并且突破了临界点的时候,就会达到如这里所说的“豁然贯通”,突然之间我们身心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它不需要你去思考它是什么样的,它在我们的生命中直接展现出来就是那个样子,它是生命的本然,生命的真相本然如此,此时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无疑惑。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众物,就包括了我们的内心的各种现象,同时它也包括了所有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客观世界的所有现象。当我们心性的真相赤裸显现的那一刻,其实是没有内外的,没有主观与客观的区别的。它是一个完全一体化的状态,在那样一个状态中,所有一切的真相,赤裸的显露。所以说在那个时候就相当于所有一切现象从表到里,从内到外,从精(精微)从粗(粗大),所有一切事物的本性和本质都赤裸地展现在我们的心里。 “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对于自心的本性和本质,以及它与现象、与本体的关系也同样清清楚楚。虽然在这里是用两句话去表述的,“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但其实在所有一切真相在我们心里直观地展现的时候,是没有这些分别的。没有心与物的分别,没有主观与客观的分别,没有现象与本质的分别。在那个时候只有超越言说的唯一的真相。“豁然贯通”之后,我们对于自心的真相以及对于世界的真相,对于各种事物的本性和本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也没有什么疑惑了。 “此为物格,此谓知之至也”,这里的“物”包含了所有的心和物的一切现象。“知之至也”,对主观、客观所有的一切,再也没有任何的疑惑,已经获得了最究竟的认识,这就是“知之至”,即已经了悟和体证了最究竟的真理、最究竟的真相、最究竟的真性。 在修行中,儒释道三家修行基本上都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所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其实正好也是修行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穷理的阶段,首先要从道理上明白如何去修行,修行之道的原则、方向、方法、路线、纲要、关键等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穷理的修行。 尽性,就是按照已经明白了的修道之理,将这个理以自己的身心为对象,在自己的生命中将这个理实证出来,就叫做尽性。因为我们听来的学来的理仅仅是一种知识,只有在我们的自心之中,最终体悟到、体证到自心的真性和真相的确如此,使它直白地在我们的生命中赤裸的显露出来,真实不虚,就是如此,这就叫做尽性。 当这样一个真相在我们的生命中直接显现出来的时候,就不再需要那个道理了。因为那个道理仅仅是知识,而你生命的本然的状态就是如此,现在已经实际验证到了,时时刻刻自己生命的每个当下皆是如此,这才是真知、真理,而不再是学来的一种知识和道理,这就叫做尽性。 穷理尽性之后,就要用穷理尽性所得的智慧,穷理还是知识,尽性是见到了我们生命本有的光明、本有的智慧,然后“以至于命”,用自己生命本有的智慧去改造我们的生命,去升华我们的生命。 在大学之道中,“明明德”的过程就是“穷理尽性”的过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就是“以至于命”的过程。以至于命,在穷理尽性之后,以我们所见到的自心的真性为核心,安住于真性,安住于真心,不再被生命内外的任何现象所迷惑,在这种情况下去改造我们的生命,去磨练我们的智慧,去消除我们的各种习气。 因为我们的生命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各种习气,它并不会因为对自心真性的彻见,这些习气就自然的消失,所以还需要更加精进地去修行。所以说明心见性是修行的真正的起点,也就是穷理尽性是修行真正的起点,通过精进的修行去改造我们的生命,直到将我们的生命本身,将生命的全部时空都升华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即时时刻刻都是本然光明的境界,这时才算达到了修行的究竟。 而这个“命”也有不同的范围,在一开始,这个命是指自身,就是修身改造自己的生命。同时因为万物本自一体,所以说只修好自己的生命是远远不够的,修好了自己的生命,然后再进一步的修行就是齐家,要将修行的范围逐渐扩展到你的家庭、家族、家乡,要让你的性德光明发挥出来,然后再一步一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即是儒家大学之道的修行路线。 而如果是佛家还不仅如此,不仅是“平天下”,而是十方三世一切时空都是你修行的到场,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你修行的对象,皆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修行的内容。虽然所有一切众生看似在我们生命的外在,但其实它也同时内在于我们的生命,它是我们生命的本然的组成部分。 所以说修行是没有止境的,生命不息,修行不止。修行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儒家修行者,就需要让“大学之道”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明明德”以及“亲民”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每一个当下,在每一天都宁静、安详、清静、清明地生活,并将这种安详和清凉的生活带给我们身边的人,成为我们自己以及与我们有缘的人一种充满着宁静、安详、喜悦、幸福、自在、自由的生活,这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最好的生活。 十二、不自欺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黡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意,不要自欺,毋就是不要的意思,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就像人们在闻到臭的味道自然地会产生厌恶,对美好的人和事物自然会产生喜爱的心理一样。 “此之谓自谦”,自谦的“谦”有这样几个意思。一个是谦敬,就是内心的这种谨慎、诚敬。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动机和动向,自己不要欺骗自己,而时刻有一种谨慎诚敬之心,就称为谦。另外,这个谦在有些学者看来,它其实是另外一个字的通假字也叫慊。慊就是一个竖心旁加一个兼,也就是将言字旁换成竖心旁。这个慊它有满足的意思。当一个人能够如实的面对自己,能够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就可以对自己感到满意和知足了。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在儒家的修行中非常注重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当一个人自己独处的时候,也要非常谨慎,对自己修行的要求不能放松警惕,不能因为没有人监督自己就变得散漫。对于慎独,在古代有这样的两句话,一句话叫做“独行不愧影”,当一个人独自行走的时候,独自相处的时候,要无愧于自己的影子。还有一句话叫做“独寝不愧衾”,衾就是被子的意思。当一个人独睡的时候,独眠的时候,不要对不起盖在自己身上的被子。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说的都是慎独。通过这样的比喻来说明要自己警觉自己,特别是在独处的时候,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要更加的谨慎。能够做到慎独,就是君子。小人做不到慎独,小人是什么样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放纵自己的欲望,放纵自己各种不善的念头、言语和行为,“无所不至”,对自己没有任何的约束,肆意放纵自己,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小人。 同时,这样的人在见到君子之后,“而后黡然”,“黡”,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厌烦的“厌”,下面有一个黑色的“黑”,黡,代表无人的地方,黡然,就是形容一种刻意去隐藏,躲闪的这种心态,就是将自己所有那种不善的东西掩藏起来,所以紧接着说掩其不善而着其善,将自己所有不好的言行、所做的不好的事全部隐藏起来,对于自己没有做的善事,或者明明是不善的事,也要无理辩三分,把它扭曲成善的事。虽然小人这样去做,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但是因为他本身的言行就是不善的行为,所以说对于修身的君子而言,当他看到了之后,其实是一目了然的。所以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对于君子来说,就像能够透视一个人一样,看到他的心肝脾肺肾,他的言行,所有不好的言行,都可以看到。所以说即使想隐藏也是隐藏不了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内在是什么样子的,他的气质,他的言行,其实会体现在他的外表,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不管他如何去隐藏去遮掩,其实是遮掩不住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说“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通过这样的对比来说明,一个人的言行其实是掩盖不住的。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曾子就是大学的作者曾子,曾子所撰写的《大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来自于孔子的教导以及先辈圣贤的教导,而对于他自己所说的内容就会单独在文章中标示出来。 对于“君子必慎其独”曾子用自己的话举了一个比喻——就相当于有十双眼睛在看着你,有十双手在指着你,就是有这样的严肃和严厉。所以说对追求大学之道的君子而言,不管是处在众人之中,还是自己一个人独处,都要时时刻刻非常的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像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样。 “富润屋,德润身”,对于富贵的人家,可以从其房屋住宅以及装饰装修的状况就能够体现出来,装修得比较豪华的房子,一看就是富贵之家。同样的道理,德润身,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高尚的品德就会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之中,身就代表身口意的行为。“心广体胖”,代表一个人宽容、宽广的胸怀,心广体胖最典型的一个形象代表是在佛教寺庙中,在每一个寺庙进门处大多都有一尊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弥勒佛即是心广体胖最典型的代表。“故君子必诚其意”,通过上面的这些论述来说明,君子在修行中,务必要做到诚其意而不自欺,时时刻刻谨慎自己的言行,能够做到“慎其独”。 以上基本上就是按照通常的解读把这段话大致梳理了一遍,下面再从观心修行的角度进行一下解析。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对应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明心见性之前,在见到自性本心之前的观心修行中对念头的观照——如实的观照念头,而不自欺。如实地观照念头,这个念头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同时在如实观照的过程中,只是保持对念头的观照即可,而不要去干扰它,也不要去评判他。当念头升起的时候,你知道这是一个善念或者这是一个不如法的念头,只需要知道即可。然后让念头自生自灭,自然的生,自然的灭,只是保持着观照,如实地知道即可。“毋自欺”,还包括对于在这个阶段中自己修行的程度,定力和观照力等功夫境界等,也要有清晰的认知,而不要自欺。比如说自己心中的念头是处于那种念头纷飞的状态,还是念头很少的状态,是已经能够安住于自心的宁静去专注专一的观照念头,还是念头很多或是当念头来了很快会被念头带走的状态。 只有当我们在观心的时候对于自己观心的状态本身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这个时候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警觉,才能够增强对于内心观照的专注力,这同样是“诚其意”的修行。诚,就是专一、专注,同时不自欺。另外这个不自欺还代表一个理论的修行和一个实修实证的修行,我们要在内心对于自己在这两个方面的修行情况都要有很清晰的认知。比如说自己在理的方面是不是已经彻底地弄明白了,彻底地通透了,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在实修的时候,对于这些理,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实修实证去体验它,去体悟它,去体证它,最终确证无疑。 只有当我们在实修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身心为试验田,将我们在这种像《大学》之类的经典,也包括佛家的经典,或者是道家的经典,你所看到的这些理论的知识,最终要化为自己实修的内容和实修的境界,真正能够落实到自己的修行中,这即是“不自欺”。而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知道而做不到却假装自己能够做到的话,那么这也是一种自欺。 当通过这样的修行——“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修行,最终达到了对自性本心彻底的了悟之后,这时“诚其意”的修行,即是将内心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因为你已经见到它了,那么就安住在本心、本性之中,不被各种情境所动摇。那么这里的不自欺,其实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在面对各种情境的时候,你的心是回到了之前的那种妄念散乱的状态,还是在内心的深处始终安住于宁静的本心。对于内心的这种面对各种情境的状态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自欺,同时在修行中要不断的去加强这种训练,使自己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安住于自性本心。 对于诚其意,除了不自欺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谦敬,就是一种敬的态度,谦虚、谨慎、诚敬的这样一种心态。在修行中可以用对信仰以及信仰对象的敬畏之心来表示,来体现。当我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一直保持着这种谦虚和敬畏的心态时,我们就能够在观心修行中始终去提醒自己,警觉自己的身口意言行是否符合修行的规范和修行的要求。当发现自己的言行与修行的规范要求相背离的时候,就及时的去调整去修正。另外谦敬的这种状态是一个非常容易与自性本心相应的一个状态。也就是说,比如说同样是观心修行,假如说你的心中缺少了这样一种谦虚、谨慎、诚敬、敬畏的这样的一种心态,那么另外一个人他有这样的心态,这样两个人经过相同时间的修行,那么有这种心态的修行者,他的修行进步的速度就会更快,他也会更容易体悟到自性本心的状态,更容易进入到自性本心的状态。这是因为在谦敬和诚敬这样的心态中,有一种更深的相应、更容易相应这样的一个秘密在里面。在雪漠老师的书中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提倡破除对各种概念的执着,但是不能破除对信仰的敬畏,以及对信仰对象的敬畏,对信仰精神的敬畏。如果少了这样的一份敬畏之心,那么就不能称之为信仰。 诚其意的修行,除了不自欺和谦敬,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上面提到的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对于自己内心念头的观照,对于自己情绪、言行以及整个身心的观照,都要非常的谨慎,非常的警觉。因为当一个人自己独处的时候,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个时候各种念头以及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各种习气,就会随不同的因缘条件,不同环境影响,从心中显发出来。所以说这个时候对于修行者而言,就要更加的谨慎和警觉。对于这种警觉的观照,就像文中所说,“人之视己,如见己肺肝然”。对自己的整个身心,特别是内心的起心动念,特别是有习气生起的时候,有情情绪波动的时候,有各种烦恼痛苦这些习气冒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同时一定要有一个观照在这里,对自己的这些念头和习气要看的清清楚楚。对于这些念头和习气,要保持非常冷静的旁观,不遮掩,不隐藏,不刻意的忽视,也不要逃避,正视自己内心的状态,包括念头,各种习气等等,然后勇敢的面对自己内心的各种情况。同时要做到“观而不随”,不管是念头还是情绪,任其自然的来去,同时坚定地保持对自己整个身心的观照,念念保持警觉就是最好的修行。 另外文中说到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这句话也可以作为我们日常修行的一个参照系。不管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都始终观想着,或者说存有一个这样的警觉,就像有十双眼睛在看着自己,有十双手在指着自己指指点点,就以这样的情景去谨慎自己的言行。对自己身口意的言行和起心动念一直保持很高的警觉性,就可以做到慎独,就可以做到谦敬,就可以做到不自欺。做到了这些,也就做到了“诚其意”。 十三、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如何来正心?文中用“其心不得其正”的几种情况来进行说明,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情况属于“其心不正”,然后在修行中注意避免这样的情况,其心则正。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人在愤怒的时候,在言语、情绪以及行为上都会有非常大的波动变化,很多的悲剧也都是在激烈的愤怒情绪冲动下造成的。这个时候就属于“心不得其正”。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自己愤怒的情绪控制的时候,那么就失去了修行的正念,就失去了觉照,就失去了对内心的警觉,所以说当愤怒的情绪在心中萌生的时候,就要立即升起警觉,观照内心的情绪,观照它的生,观照它的灭,只是观照而不去放纵它,不去攀缘它,也不去评判它,这就是一种修行的正念。虽然这种正念不能称之为真心,但保持这种正念却是修行的正确方法,保持这种观照的正念,就能够在不断地修行的过程中降伏自己的情绪,降伏自己的妄心,慢慢的提升内心的定力和观照力,最终见到真心。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人在恐惧害怕的时候,内心是非常不安宁的,这个时候也是不得其正。特别是在恐惧情绪特别强烈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大量的有害的毒素,非常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导致生命的死亡。那么如何来克服恐惧呢?有信仰的人可以从信仰中获得力量,有信念的人可以从信念中获得力量,有智慧的人可以从智慧中获得力量。比如有信仰的人,你可以在恐惧的时候去观想信仰的对象,当你去观想信仰对象的时候,比如说念佛修行人以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为信仰为依归,那么如果能够想起念佛,一边念佛一边观想阿弥陀佛,这个时候就可以克服恐惧。对于观心修行者而言,也有一种克服恐惧的方法,就是在恐惧的情绪生起的时候,你在心中同时要有一个观照恐惧的旁观者,要冷静下来,静静的观照自己的心,同时体会自己内心恐惧的情绪。但是你不要希望能够将这种恐惧的情绪赶走,既不需要去赶走它,也不需要去强化它,更不要顺着恐惧的念头生起更多的念头。很多人的恐惧,其实是在自己内心不自觉地不断地强化这种恐惧的情绪,使这种恐惧越来越严重,最后就像一个黑洞一样,自己掉进去就出不来了。对于观心修行者来说,因为一直在培养和训练觉知觉照自己内心的习惯,那么当内心有恐惧情绪生起的时候,立即就让自己的观照、觉照生起力量,一边观照情绪,一边感受情绪,体会情绪。不管这个情绪是愤怒还是恐惧,都是可以静静地观照着它。当你通过这种观照,深入的去体会恐惧的情绪,体会它在你心中的变化,然后你就会发现,在这种静静的观照中,恐惧会慢慢的消融、消散、消失。恐惧其实就是一种情绪而已,所有的情绪都是无常的,所以最好的克服恐惧的方法就是观照恐惧、穿透恐惧,当你能够观照并且穿透它的时候,你就能够超越它,就能够消解它,就能够消除它。另外在观照恐惧的时候,还有一些很好的方便法门可以消除内心的恐惧。比如说你在感到恐惧的时候,将内心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心轮部位,观想在自己的心轮部位盛开着一朵洁白的莲花,这朵莲花像车轮一样大,整个莲花放射着祥和的白色的光芒,放射着白光的莲花,它所散发出来的光芒,透过自己的整个身心,放射到无穷远,充满整个宇宙,我们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沐浴在莲花的白光之中,沐浴在莲花宁静祥和的白光之中。你还可以继续深一步的观想,在白色的莲花上,化现出宝相庄严的观音菩萨,菩萨手持杨枝净瓶,口诵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真言的声音充满了自己的身心,并且穿透自己的身心,充满整个宇宙时空,音声所到之处,无不光明,无不祥和,无不宁静,无不安详。 当然,如果你有自己信仰的对象,也可以观想自己信仰的对象,如果你有非常信任的老师,非常敬仰的老师,你也可以观想老师的形象,或者说你觉得自己喜欢哪一位佛陀、哪一位菩萨,那么你就可以观想他。如果说你是基督教的信仰者,你还可以观想耶稣,观想耶稣的形象,都是可以的。 那么这里的秘密是什么呢?秘密其实就是心转则境转,在恐惧的情绪中,恐惧就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能够离境而转心,即可通过转心而转境,心转境则转。但如果你深陷于情绪之中而不知道去转心,心就会一直被境所迷,这种情境就成了牢笼,而且你会不断地不由自主地去强化这种情境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管内心的情境是什么,不管是愤怒还是恐惧,本质上都是无常、无我的,都是毕竟为空性的。但如果你不能通过转心而转境,你的心就会成为这种情境的力量之源,形成恶性循环,成为摆脱不掉的情绪的牢笼,内心的苦海。 但其实要解脱它其方法也非常地简单,你只要知道能够转心即能转境,心转则境转,则在情绪生起时立即警觉及时转变心念,心一转则境自转,即得自在。能够转心,就能够主宰自己的心,而警觉、观照、观想是转心的枢纽和关键。警觉是守护内心的守护神,而观照和观想则是法力无边的佛菩萨。观照是有力量的,观想也是有力量的,我们所观想的任何一个跟觉醒、跟信仰有关的这种形象都可以带给我们非常强大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既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也来自于整个法界,因为心与法界是无别的。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前面说的愤怒和恐惧经常是由于一些外在的情境所引起,好乐则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习惯和习气。从浅到深有偏好、喜好、爱好、嗜好等。比如有的人喜欢金钱,有的人喜欢权力,有的人喜欢名声,有的人喜欢美色,有的人喜欢追逐他所迷恋的那种人事物。如果一个人深陷于他的喜好之中而没有反省之心,没有警觉之心,就会迷失在其中,同样属于“其心不得其正”。那么如何才能从内心的这种好恶之中、从自己的喜好甚至嗜好之中脱离出来,摆脱好乐的控制呢?从大学修行的角度来说就是“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所以说首先要知止,就是持戒,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社会上有一些灵修的课程里也非常提倡一种叫“断舍离”的修行方法。断舍离,其实也带有从自己的这种喜乐好恶以及各种欲望中断除、舍掉、出离的含义在内。对于佛教修行者而言,除了持戒,还要离欲,要离于各种世俗的欲望。特别是对于出家修行人,不仅要持戒离欲,还要以更大的决心从世俗的家庭中、从世俗的生活中出离出来,专门到寺庙中去进行修行。之所以会有这些持戒、断舍离、离欲、出家等等这些修行的方式,都是为了使修行者从好乐中脱离出来,摆脱其缠缚,最终得以清净身心,清除隐藏在生命深处的各种习气的污染。如果一个修行者或者说一个人在世俗生活中深陷于功名利禄而不愿意出离,那么是很难修道的。对于真正的修行者来说,出离心、正见和无私利众的菩提心,三者都同等重要。如果没有出离心,不管是佛家的修行,道家的修行,还是儒家大学之道的修行,都是无法进行深入的修行的。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要入世,还要从欲望中出离,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对于出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儒家文化,还有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所以说如果能够汲取三教精华,那么就可以在深入了解道家和佛家文化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出世之心、离欲之心,同时积极做入世之事,以道家佛家之空性无为之心,而做儒家无不为之事。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既然要入世做事,就必然会有荣辱得失,有荣辱得失则必有忧患。那么如何才能够解除忧患呢?其实在上面已经说到了,有出世之心,有出离之心,有无为之心,有无住之心,有空性智慧之心,这些即是解忧之要,除患之方。儒家着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北宋宰相范仲淹有这样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一个儒家的修行者在致力于追求儒家圣贤境界的同时还能够去学习老子的智慧,学习道家的智慧,学习佛家的智慧,那么就可以在精进努力做事的同时,对于结果不生执着,尽人事以听天命。佛说,万法因缘起,万法因缘灭。所有一切事的成与不成,成与败,皆有其诸多因缘的影响。当因缘不具足的时候,无论你如何去努力也无法成功。当因缘具足了之后,你想挡也挡不住。所以说因缘条件已经决定了事情的结果。作为入世修行的人而言,要能够善巧地去洞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以及促成事物结果达成的各种条件,努力去推动各种条件,当条件圆满具足的时候,事情就自然而然的能够获得成功。而对于道家的智慧而言,《道德经》中则有这样的说法,“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也就是说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盛极而衰,否极泰来,静极生动,动极生静,事物永远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生发展。就像当一朵花在盛开之前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小小的种子开始萌芽,然后慢慢的生长,长出枝叶,长出花蕾,然后慢慢的长大、绽放。但是当这朵花全然绽放的那一刻,就是这朵花开始走向凋零的起点,慢慢的它就开始枯萎、凋谢,花瓣又会重新化为泥土。所以对于道家而言,一切都是道法自然。 “心不在焉”,通过前面举过的几个例子,包括心有忿懥、心有恐惧、心有好乐、心有忧患等这些情况都是“其心不得其正”的状况。那么如何才能够“心得其正”呢?方法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体悟。 正的方面,即是说心不要去攀缘执着,不要沉迷于各种现象之中,不管这种现象是身外的现象,还是内心的情绪、喜好、忧患、习气等现象,都不要沉迷于其中,这就是心不在焉。当能够做到于境而离境,于相而离相,能够静静地旁观这一切现象的发生,这时就会发现,一切现象在你的观照之中生起,然后又在你的观照之中消散,一切现象皆无常,而自心则可以离于现象的干扰,常在清净自在之中。通过冷静的观照,其心自正。这是从正面的角度进行解读。从反面的角度来看,心不在焉,这个心可以代表真心,就是真心不在了。所谓真心不在了,就是心被境转,本心不明,自心不能做主,被各种情境所困,这即是心不得其正。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与心不在焉一样,同样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体悟它。视而不见,就是对于身心内外的现象要做到视而不见,旁观而不涉入,观照而不攀缘,仅仅是看着,但是它不能干扰到你,仅仅是听着,但是它也入不了你的心,它在你的心中生起,然后又在你的心中消散,而你的心是不动的。当你在各种视觉现象和各种声音现象中,仅仅是客观的看,客观的听,但不去攀缘的时候,这就是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一种修行的方法。从反面的角度来看,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则带有这样的含义——其心不正之时,也就是当我们的心被外境所转的时候,虽然真心的觉性,其能看能听的作用就在当下时时在显现着在展示着,但是我们却被这种作用所转,在作用的情境中所迷,而且见不到自心的本体,见不到内心的主宰,见不到自心的真性和真面,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自己的真心却不明白、不了悟、不觉悟、见不到它,见不到它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真心的作用就在视与听之中,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真心在哪里,一直被各种现象所迷,其心不得其正。 “食而不知其味”,同样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体悟。从正面的角度,即是对于各种美食——这里的美食不仅仅是指食物,它也可以代表人世间的一切欲望,一切我们想要追求的我们喜爱的那些人事物——对于人世间所有的这一切人事物都要做到“食而不知其味”。食而不知其味,其实就是在禅宗中经常说的,“吃了一辈子饭,但没有咬着一粒米,走了一辈子的路,但没有踏过一片地”,在任何情境之中无为而无不为,心都是落落清净的。“食而不知其味”,虽然在品尝着各种味,不是真的不知,而是不被各种味所染。为什么不被各种味道所染?因为所有一切世间事物的真味是无常之味,是无我之味,是空性之味。当知道了真味的时候,那么那些虚幻的味道就仅仅是过眼云烟。“食而不知其味”,从反面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其心不正之时,真心能知能觉能知其味的作用虽然在显现,但是对于自性本心的真味却不明白不了悟,没有体会到,没有体悟到,没有见到它,没有契入它,从来没有品尝过自心的真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从上面所说的内容整体总结下来,如何去正我们的心呢?对于儒家修行而言,在《中庸》中的一些说法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比如“中和”。《中庸》中说,“七情不发谓之中,发而有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于前面提到的愤怒,或者是恐惧,或者是好乐,或者是忧患,这些情绪可不可以发呢?是可以的,对于儒家修行而言,它不是说你完全不要这些七情六欲,而是要发而有节即可。就是不要沉溺于其中,不要放纵自己的情绪,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要有所节制。而有所节制,即是止,知道要在哪里停止。止,就是发而有节。当然如果说能够进一步去提升自己,“七情不发谓之中”,如果能够守住七情未发之前的“中”的状态,那么这就是更进一步的修行。“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即是定于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些都是“七情不发谓之中”的修行,定于中,静于中,安于中。 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情境时,各种情绪难免会发生,这时该怎么办?叫“发而有节谓之和”。可以发,但要适度,要有节制,要保持足够的理性,这样才会和谐。中和之道,即是中庸之道。庸就是平常的意思,就是说这是很平常的事。所以说奉行中和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所提倡的。 所以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修行的方法。刚开始修行的人,不要对自己提过高的要求,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有情绪也可以稍微发一发,但是不要去放纵情绪,更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伤害别人,然后要学习去观照自己的情绪,旁观自己的情绪。观照自己的情绪在内心中是如何生起的,如何存在的,如何延续的,如何消融的,观照其生灭的整个过程,而同时保持冷静的旁观。这样观照的过程,既是提升自心定力和智慧的过程,也是降服情绪的过程。然后经常这样去观照自己的内心,不管是观照愤怒还是观照恐惧,或者说观照自己内心的喜好,甚至当没有任何情绪的时候,内心有各种念头生起的时候,也可以去观照念头。当这种观心修行成为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定力的时候,慢慢的就可以做到在各种情境中保持这种冷静的旁观。当能够保持这种旁观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转心而转境。当我们学会了通过转心而转境的时候,其实我们的修行就进步了,智慧就提升了。 在修行的过程中,这种由外在的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去转变的,更难转变的是自己内心的各种习气。对于各种习气,在修行中需要更深入的去观照它的生起,观照它是如何在你的内心中对你所产生作用的。然后当你觉知到它之后,就不要被习气所控制。如何不被习气所控制?你只是静静地观照着习气的生灭,那么这个习气就会一次比一次轻,慢慢的习气就会一点点地消散了。 另外,不管是专修,还是在生活中修行,对于儒释道三家的智慧最好能够相互结合起来,吸取其精华,然后应用到自己的修行和生活之中。比如对于佛家智慧中“缘起性空”的智慧一定要深入的学习和体悟,当我们对于缘起性空的智慧有了一个深入的体会和体悟之后,那么我们就不会再对各种现象产生很深的执着。当缘起性空的智慧与你的观照结合起来,你就能够在这种观照中体悟到一切现象的缘起性、无常性、无我性、空性。你就会明白,所有的现象皆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不变的本质,没有不变的本体。当这样静静地观照、静静地体悟的时候,自然就能够离于对各种现象和欲望的执着,达到内心的清净。通过修行止观,修行“七情不发”,修行“发而有节”,修行离欲离相,修行转心转境,就能够让自己的心真正地定下来、静下来、安下来。这时即可“其心自正”。只有心正,才能够进一步去修行“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才能够深入的去观照自心的究竟体性,发明自心的明德。当自心本性的明德智慧从我们的生命中显发出来了之后,对于这种自性本心的安住,对于本性明德的安住,才是真正的正心,才是真正的诚意,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在我们生命所处的一切情境之中,安住于真心,安住于你所见到的自己的自性本心,即是正心,即是其心自正。 十四、修身齐家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就是说要使家庭、家族成为贤善之家,和谐之家,圣贤之家,则需要以修身为本。家,在古代更多的是指一个家族,而不仅仅是指一个小家庭,而是指一个大家族。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代,家更多的是指小家庭。但不管是小家庭还是大家族,要使家庭成为贤善之家,家庭成员特别是一家之长都需要“修其身”。修身,身主要代表行为,而这个行为就体现在我们的语言、行动、为人处世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上。 那么为什么要修其身?这是因为通常人们受自己的喜好或者厌恶这种情感的影响,而不能够客观、公平、公正的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大学》里这段内容就把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种偏颇的情况列举了出来。 比如这里说,“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就是偏颇不正,就是有偏。不管是偏爱还是偏见,或者是其他的这种不正的行为,都是属于偏僻的行为,对于自己亲近和喜爱的人,我们的心里就自然的会有所偏爱,这样在处理事的时候,就会因为这种偏爱而不能公正客观的处理。“之其所贱恶而辟焉”,对于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人、感到厌恶的人,就会因厌恶而产生诸多的偏见。因为这些偏见的存在,那么在与这样的人相处的时候,就不能客观公正的去看待它,也不能客观公正的去处理与这样的人之间的关系。“之其所畏敬而辟焉”,对于自己尊敬、敬畏的人也会有所偏向。“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对于能博得自己同情和怜悯的人,也会对其有所偏向。“之其所敖情而辟焉”,对于自己看不起的人,觉得比自己差很多的人,对这样的人也会存有偏见。所以接下来说“故好而知其恶”,或者是“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好,即喜欢。特别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同时还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个人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特别厌恶、讨厌一个人,同时还能够清楚的看到他的优点和长处,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天下鲜矣,就是非常稀少的意思。所以说大部分的人都是被自己的好恶所左右,而不能客观公正地去看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所以古代就有民间流传下来的谚语说,人们很难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人们也很难看到自己地里的庄稼长得过于茁壮健硕。这是因为人们习惯性地偏爱自己的孩子,当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偏爱非常喜爱。这个时候当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好的时候,自己本能的就会不能接受,不能客观的去面对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比如说很多的父母,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出现争吵打闹的情况,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出现护短的行为,对自己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就会遮掩,然后会强调对方孩子的过错而忽视自己孩子言行不当之处。“莫知其苗之硕”,则是说人们因为对于收成的奢望,或者说希望收成越高越好,希望庄稼长得越壮越好,那么对于自己田地里的庄稼长得过于茂盛的问题也是看不到的。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以说,如果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情感好恶来进行处理,那么就无法客观公正的去处理家庭、家族中的事,特别是对于古代的大家族而言,一个大家族甚至有上百人、上千人,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凭着自己的好恶,对于自己亲近的人特别地袒护,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就给予不公正的对待,那么这样的家族就无法管理好,无法使整个家族和谐相处。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都有长处和不足,对于家族的管理而言,只有客观公正的看待每一个人,不论亲疏,都能够正确地评价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既能看到其优秀的一面,也能看到其不足的一面,对自己和别人都能够全面客观地看待,这样才能以一颗公正无私的心处理好家庭和家族的事务,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的氛围。以上是从世俗家庭生活方面进行的解读。 对于观心修行而言,家,指的就是身家性命,指的是我们整个身心,所以说修身就是修正自己身口意的行为。而且这种修身是在正心诚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先达到正心诚意,然后再进一步深化到身口意的修行。如果意不诚、心不正,就谈不上真正的修身。《大学》所说的修身,即是以大学之道的修行要求去观照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的地方就要进行修正。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比如说对于自己亲近喜爱的人是否过于偏爱、溺爱、纵容?在面对相关事情的时候,是否有这样的心理在影响着我们理性的判断?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自己是否存有主观的偏见?是否因为这种情感上的不接纳、不喜欢,最终成为一种主观的偏见和偏激的看法?对于自己敬畏的人,自己是否只是一味的尊重其权威,而缺乏一种客观冷静的认知和了解呢?对于自己同情怜悯的人同样也是如此,是否能够在同情怜悯的基础上更深入的了解一些细节和详情呢?对于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是否能够平等的去看待而不是以自己的优势地位过于主观地做出结论呢?这些都需要在生活中去观照自己和反省自己,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偏颇之处,然后去修正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这是在生活中修行的内容。 但是仅仅这样修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是一种相对较浅层面的修行,更深的层面则需要深入到自己的内心,深入到起心动念之中,去观照自己的念头,去修正自己的心。这样的修行就比上面所说的对言语和行为的观照、修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不同的情境中,在面对每一个情境的时候,都要时刻警觉和观察自己的心念,是如何起心动念的,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陷入了世俗的是非好恶之中,是否被自己的情绪情感带动而形成了偏见等等。自己的念头是不是一种偏见,在我们的觉照之中其实是清清楚楚的。要观察自己的心是否被念头带动而进入了“情”之“罗网”、“理”之“丝茧”、“法”之“森林”、“我”之“幻境”。 “情”之“罗网”:被情感所带动使自己偏离了修行的正念; “理”之“丝茧”:被过往耳熏目染的理论、观念、思想、文化、道德、习俗等束缚而离开了生命当下的真实; “法”之“森林”:被教法、法门、概念、名相、知见等束缚而不能回到当下之觉知; “我”之“幻境”:被强烈的自我感、坚固的个体自我的执着所迷惑,而看不清自我的虚幻不实; 以上这些都是在观心修行中需要去破除的束缚。相对而言,情和理的这种偏颇是比较容易观照清楚的。而知见、理念、观念,以及对我的执着,特别是对个体自我的这种执着,它是非常深的一种习气,而对于教法的过度执着也是一种难以破除的障碍,都需要在观心修行中,通过对内心各种念头深入的观照,通过对习气的观照,对自心本性的深入体悟才能破除。要彻底破除情、理、法、我的束缚,就要去观照和体悟这些对象的相对性、缘起性、生灭性,以及它的究竟空性。相对性,就是指某一种事物,不管是情和理还是法和我,都具有在某一种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特点,离开了相对的条件就无法成立。缘起性就是指这些对象的成立需要因缘条件的聚合,需要很多因缘条件的聚合,最后才能够形成的情、这样的理、这样的法、这样的自我,这是缘起性。生灭性就是指所有这些观照的对象,都是有生有灭的,无法永恒不变。当我们去深入观照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样的真相。当对情理法我的相对性、缘起性、生灭性观察和体悟得非常清楚的时候,那么也就清晰的见到了它们的究竟空性。只有见到了这些事物和现象的空性之后,我们才能够改变对它们的错误的看法,从而解脱对它们的执着不再被其束缚。 另外,在之前所说的关于格物致知的修行中,通过对念头的深入观照,通过对自心的空和觉这两种性质的深入观照和体悟,就能够明白自心的本性,它是离于一切现象的。而在这里,结合情理法我的观照和体悟,最终就可以清楚的观照到自心本性,本自离于情、离于理、离于法、离于自我执着的超越境界。同时当我们对自心的空和觉这两种本质体悟清楚了之后,就可以安住在自心的空寂灵明之中,去清明的观照和体悟,体悟什么?体悟自心本自离于情、离于理、离于法、离于我,体悟自心本自具足的宁静清明、离欲离相、本然自在的这种状态。 当我们安住于本心之中的时候,这个时候再去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事物在本心中都会清清楚楚的展现出它本然的样子。这时就不会因情感好恶而影响对人事物的客观的判断、客观的关照。这时对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以及所有相关的人,在处理这些事务的时候,就可以如实的观照人事物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会额外的去增加什么,也不会额外的去减少什么。 同时还因为我们安住在本心之中,通过这种清明的觉照使我们能够看清如何更加善巧地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时对于家庭事务的处理就会更有智慧,能更好地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所以说当修行者以这样的方式去修行,从自己内心的深处,从起心动念这样的点去切入,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去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去修正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不断坚持这样去修行,自然就能够使修行者自身时常安住在安宁祥和之中,同时使整个家庭也会被他的安宁祥和所感染,被他的宁静清明的智慧所带动,从而形成自然健康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这样充满温馨充满和谐充满阳光充满智慧的家庭,即是符合大学之道的贤善之家,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齐家”。 十五、儒家精神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如果自己的家庭、家族、家人都管理不好,想要把国家管理好是不可能的。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追求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的修行者,在修身齐家的阶段,就树立了治理国家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明明德,就是亲民,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对儒家的修行者而言,能把家族、家庭、家人管理好、教育好,那么就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治国——就像对父母的孝顺一样,以这样的心来辅佐君主;就像对兄长的尊敬一样,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上司;就像对子女的慈爱一样,以同样的慈爱之心去对待自己的下属,对待臣民百姓。 《康诰》曰:“如保赤子”。如保赤子,像爱护婴儿一样爱护自己的赤子之心、赤诚之心。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以发自内心的至诚,去追求大学之道,追求明明德之道,虽然暂时还达不到目标,但能够这样去做,距离目标也就不远了。 作者同时举例说明,“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没有哪个女人是先学会了抚养孩子、教育孩子,然后再出嫁的。对于儒家的修行者而言,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可以用齐家之道去治国。 下面我们再从观心修行的角度来体悟一下。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国,代表修行者的整个身心以及全部的生活。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就是我们的“国”。“家”的范围则对应着修道者自己的身心,即身口意的修行。如果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些最基础的方面还没有修好时,那么就谈不上“治国”的修行。就像很多人只是喜欢进行理论学习,却缺少对于身口意的觉照训练,陈旧的习气、习惯得不到清理、修正,那么生命的质量和境界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升华。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真正的君子,可以凭良好的道德修养而成为众人效法的典范;真正的修行者,可以时时刻刻觉照自己的身心,不令身心放逸,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的“家”中,以智慧应对生活中的一切,从而使自己的整个身心和每一天的生活都符合于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如果是初学者,则应训练对于自己身口意的观照,不断地清除妄念,扫除习气,争取早日见到本心。 “孝者所以事君也”。“孝”字的结构为上“老”和下“子”。“孝”,即是“老”“子”相处的智慧。“老”代表母体、本体、本源,即自性本心。“子”,代表由本体而产生的各种心的作用。即,“老”代表本心,“子”代表妄心、意识心、分别心。孝字的结构是“老”在上,“子”在下,代表“子”要尊“老”,以“老”为主。这也正是儒家伦理道德中“孝”的意义。对于观心修行,则意味着,一定要在本心智慧光明的觉照下,使意识心随缘生起智慧的妙用。即本心为主,意识心为辅。 一般人的状态刚好相反,“子”在上,“老”在下,甚至“老”隐而不显。本性的光明、智慧无法显现,完全是意识心在分别、妄想,生命的主体性就会在意识心的造作中迷失,把妄心当成了真心。 “孝者,所以事君也”。事,服侍之意。意识心是为真心这个君主服务的。君,代表自性本心。自性本心为君,意识心为臣。意识心能够臣服于本心,即是孝。就像孩子臣服于父母、大臣臣服于君王一样。 “悌者,所以事长也”。悌,它的本意是尊重兄长。悌,由一个“心”加一个“第”构成。心代表本心,本心为尊、为兄,意识心为卑、为弟。悌与孝的区别在于,孝是更深入的遵从本心。君臣关系是绝对的从属关系。而兄弟之间的关系则带有一种平等性。虽然有一种平等性,但仍然是本心为主,意识心为辅。孝和悌,代表着在不同的修行阶段对于本心的认识,以及本心主宰生命的强弱程度。 如果本心做不了主,本心不能成为生命中觉照一切生命情境的智慧光明,而完全是意识心做主,那么这样的状态就既不是悌也不是孝。要想实现本心做主,就需要学习大道的智慧,学习修心的方法,并且进行观心实践训练。观心训练,其实就是练习以本心为主,意识心为辅。 在训练的过程中,特别是前面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地见到本心。我们虽然希望以本心为主,意识心为辅,但这时本心还没有显露出来,还属于一种“如理作意”的阶段,这时的状态就类似于“悌”的状态。 观照的观,是本心的作用。以本心的作用为主,就是观。观照念头但不追随念头,观而不随,不攀缘、不分别,这即是观心训练。经过长期的“悌”的训练,妄念就会越来越少,清净的本心就会逐渐地显露出来。直到在某一天,本心全然地显露,光明朗照。 当本心的光明赤裸地显发出来了之后,我们就要训练自己一直安住在本心之中,时时刻刻让本心成为我们生命的主人。此后修行的核心就是训练自己时刻安住在本心之中,本心为君,意识心为臣。这个阶段的修行就是“孝”,这才是真正的孝。 “慈者,所以使众也”。什么是慈?慈是由兹加心构成。我们常说念兹在兹,兹,就是此,就是当下的意思。慈心其实就是当下之心,当下之心离于一切分别。当你的心在妄想的时候,不是沉湎于过去,就是幻想于未来,就没有在当下。当你的心完完全全地处在当下的时候,就是慈。这个慈,它并不是一种刻意的、造作出来的仁慈,也不是作意的善心,而是当下清净的本心。本然即是宁静的,即是安详的,即是慈柔的,是淡淡的从本心中自然显发出来的仁爱的光明。这就是慈。 慈也是当下关怀之心。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都具足当下关怀,即是慈。使众,众就代表众生。所谓的众生,就是我们内心之中生生不息的念头,非常的众多,生生灭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意识心不断生起,不断散灭,这就是我们内心的众生。内心的众生,在我们见到自己的本心之前,深陷在意识心的妄想、分别和执着之中,深陷于痛苦、烦恼之中,无法解脱。而在见到了本心之后,这个时候本心君临天下,以本心的慈柔,以当下之心的觉照光明再去看意识心,这时意识心就变成了本心的贤臣、助手。此贤臣、助手在真性明君性德光明的照耀下,随缘生起各种智慧的妙用。使,就是智慧的灵活应用。众,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时都变成了本心智慧光明的通道和载体。“慈者,所以使众也”,也就是说只有见到了本心,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当下,安住在本心自性明德之中,这时才能善巧地应用超越的智慧,使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为本心智慧光明的通道,才能随缘生起智慧的妙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本心智慧的妙用。 《康诰》曰,如保赤子。如保赤子,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赤子代表自性本心。就是说要像保护婴儿一样保护自性本心。刚刚见到本心之后,要非常地小心谨慎。这时本心还比较弱,我们心中的小火苗还非常小,它刚刚点燃,要非常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它,就像保护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因为这个婴儿还没有自保的能力,所以说需要父母去保护她。第二个层面,如保赤子,这个赤子就是赤子之心的状态。赤子之心的状态就是一种无分别的状态。它是用赤子之心的状态来比喻本心。如保赤子就是像赤子之心一样,常常保持在赤子之心之中。当然赤子之心,它仅仅是一种无分别之心,但并不是智慧之心。而自性本心除了像赤子之心一样无分别之外,还有妙觉的智慧在其中。所以在保持赤子之心的同时,还要保持智慧的观照。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心诚求之,就是像赤子之心一样,一片赤诚。赤诚之心,指的是追求大学之道的愿心和精进心,一片赤诚,像孩子对待母亲一样,没有任何的怀疑,完全百分之百的信任。像孩子把自己完全地交给母亲一样,修行者将自己完全地交给大道。在以一片赤诚之心进行修行的时候,虽然这种心还不是究竟的本心,但已经很接近本心了,距离本心已经不远了,只要一直这样坚持地修下去,很快就可以见到本心,融入本心,契入到本心之中。 “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从观心修行的角度而言,没有人能先学会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而后再明明德的。一定是先明明德,再安住在本心之中,然后保任自性本心。但是另一方面而言,如果说你对大学之道的修行,不能以一种完全至诚的心去追求的话,也就无法达到明明德,就无法实现明明德。所以说一方面从道理上要能够很清晰地明白,只有先明明德然后才能见到本心。所谓的明明德,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见到本心,见到自心的真面目。另一方面,在明明德之前的阶段,在致力于达到明明德的修行阶段,要以赤子之心、赤诚之心致力于明明德的修行,致力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能够始终坚持这样去做,也就在不断地接近明明德了。 通过格物致知的训练,当我们内心的定力和观照力,以及这种定的深度和观照的深度,达到了某个临界点之后,明明德——由迷转悟,这种质的改变就必然会发生。所以说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是“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其齐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最终落实在观心、悟心、明心,最终见到本心、安住本心、妙用本心。这就是大学之道修行的根本。 另外,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我所修行的儒家之道,有一个核心精神是完全贯穿下来的。这种精神是什么呢?然后曾子总结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就是忠和恕。 忠,我们经常用臣子对君主的忠心来解读这个忠。而从观心修行的角度中,它其实就如这个字的本体结构所示,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忠,就是不偏不倚之心,也就是佛家讲的中道,离于一切二元对立的概念,离于任何一种相。所以说这个“中心”其实就是本心,也是《大学》里面的正心诚意的正心。同时在儒家还可以用天心来代表。天心、道心、中心、本心,说的都是人的自性本心。当人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的时候,就是忠。忠于君,什么是君,我们之前分享过,君,就是自性本心,自性本心做主就是忠的状态。 恕,恕的结构是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如”,如心。如心,就是本心之用,忠代表本心,恕代表本心之用。为什么说是如心?恕,不是本心,但它相似于本心,它是从本心而发的一种离于相、但同时又是在各种相、各种境中去应用的这种智慧之心。“恕”,在不同的关系里有不同的体现,比如仁、慈、孝、悌、诚、敬等,都是“恕”的体现。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如如不动之心来解释这个“恕”。但是如如不动之心,是离相之心。恕,它本身是在现象中、是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所以将“恕”解读为本心的作用更为贴切。而且它是本心至诚之用,它是最贴近本心的用。所以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而把这个“忠恕”再进一步浓缩,即是孔子所倡导的“仁”。孔子所倡导的“仁”,一方面仁就是本心,同时又把本心之用涵容于其中。在孔子的教导中,对于“仁”的正面论述是非常少的。因为一旦用语言去论述这个“仁”,就会容易产生偏离,就容易落于语言之相。而用“忠恕”这两个字去代表的时候,就可以把人的自性本心的本体层面和自性本心的作用层面分成两个层面来论述,这样的话就不会偏颇。 儒者之道,就是仁,就是忠恕,就是孝,就是悌,就是慈。 通过《大学》的学习,我们也会发现,儒家的教导,包括对儒家核心精神的表述,都非常注重于生活中的应用,而很少去直指本心的本体。即使在论述自心本体的时候,它仍然是侧重于自心本体所显发出来的明德——光明性德,且这种性德要具体体现在亲民修行的入世之用上。在入世中去应用本心的智慧,使修行者自身以及修行者所在的家庭、家族、国家以及整个天下、整个人类,都向着儒家所倡导的大人之道、大学之道、圣贤之道,向着这样的方向不断的升华,使整个社会所有生命的境界都达到内圣外王的圣贤境界。 儒家倡导入世做事,倡导入世智慧,那么在儒家的入世智慧中有没有超越的智慧?其实是有的,但是儒家已经把这种超越的智慧融入在入世的智慧之中了。而对于这种超越性的智慧,以阳明心学为典型代表。阳明先生将其一生的体悟浓缩为一句话,也是他的遗言:此心光明!此光明之心是离于一切束缚的,是本自光明,是无生无灭的光明。在《论语》中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虽然在整个儒家经典中,对于超越生死这方面的论述非常少,但是通过这些记载可以说明,在儒家智慧的深处,其实已经包含了超越生死的智慧。 “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什么夕死可矣呢?当一个人觉悟了本心的真相之后,就会发现,本心是离于生死的,所以说夕死可矣。物质身体的生灭来去已经不影响他心灵的自由,这时即已参透了生死,看破了生死,放下了生死。也可以说,在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时,才是明明德的至善境界——“止于至善”。但对于儒家精神的践行者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将自己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将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天命中去,将亲民的事业同样推向止于至善的境界,天地和谐,人间大同,才是一个儒家修行者终极的追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像儒家的杰出代表人物文天祥一样,无数的儒家仁人志士,将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天地大道和所有世间的众生,以天地所赋予自己的性德光明,树立起红尘世间不朽的精神丰碑,虽死而无憾无悔,这正是真正的大学精神、真正的儒家精神! 十六、一念之机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一家能够做到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能够做到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而如果一个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其中的关系、联系、影响就是这样的紧密。一句话说不好也会坏了大事,一个处在重要位置上的人,他的作用足以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 注意,这里说的一家、一人,更多是指一国之君以及辅佐君主的大臣。大学之道倡导大人之道、圣贤之道,同时也是内圣外王之道。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其最主要的践行者就是一国之君,一邦之主。君主们要想安邦定国,就要从自身做起,践行内圣外王之道,内要明明德,外要亲民,所推行各种的政策、制度、规范要能够体现儒家的道德理念和精神,并且率先从自己做起,带头践行仁爱、礼让、忠恕等等。正所谓上行下效,老百姓是以君王的言行为风向标的,不仅要看他说什么,更要看他是如何做的。君主以及王公大臣们在道德行为上对于民众百姓的这种表率作用,是整个国家社会治乱走向的关键。 文中接着举例说明。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古代的圣人尧帝和舜帝用仁爱来治理天下,老百姓就会效法尧帝和舜帝崇尚仁爱的德行。 “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纣王用残酷的暴政统治天下,那么其统治下的老百姓也会受其影响同样崇尚暴力,社会就会非常的混乱,民不聊生。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如果君主言行不一,说的跟做的完全相反的话,那么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其号令。如果君王下达的制度、法令连他自己都做不到,那么就没有说服力。只作表面文章是无法获得民心的,无法治理好天下。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有诸己就是自己能够先做到。比如说君主倡导高尚的德行,那么君主自己就要先做到身体力行。君主能够先做到明明德、亲民、仁爱、礼让,臣民就会效法,这样就比较容易达到君主的要求。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希望百姓不要去做的事,那么作为君主也要先自律,不要去做。比如君主希望百姓遵纪守法,不要暴戾作乱,那么君王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度,律法的施行严格而公正,同时对百姓施行仁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社会文明昌盛,那么自然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如果说君主自己做不到却要求臣民们做到,那么他的政令就没有说服人心的力量,想要达到良好社会治理效果是不可能的。 “故治国在齐其家”,所以说要先从自己做起,修身、齐家,以此为根本,然后才能够治理好整个国家。 下面从观心修行的角度看看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一家仁,一国兴仁”,仁,是整个儒家之道的核心。仁者爱人,这里的[仁]其实有突破二元对立的这样的一层内涵在里面。我们从这个字的结构上看,是一个人加一个二,但是这个[人]是突破了人我对立实现了自他一体的人。消除了二元对立之后,从无分别的本心之中所发出来的这种慈悲,即是仁。仁者爱人的这种仁爱,是一种无我之爱,其中没有自我也没有他人,而是自他一体。也没有任何的执着,无执、无求。并不是说你付出了爱,然后就执着于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此为无执。无求,只是去奉献,付出而不求回报。对于这样的人,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话,“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对于对自己好的人也善待他,对自己不好的人仍然善待他,对好人善待他,对恶人也善待他,这就是“德善”。德善就是本心之善。本心之善即是仁。而仁的修行是一种无我利他的菩提心。所以在观心修行中,如果是在静坐观心,那么当你的心没有任何的执着,自然地处在一种柔和、雌柔、慈悲、祥和的状态,然后一直安住在这种状态之中,这就是[仁]。在生活中修行的时候,继续保持这种状态,让这种状态中的光明和仁爱自然地融入到与他人的相处之中,自然地应用到各种生命情境之中,内心一直安住在这个没有任何自我、没有任何执着、没有任何期盼的慈柔的本心之中,这就是[仁]的修行。当你能够在自己的身口意中,将这个仁的修行贯穿于自己整个生命的时候,就是“一家仁,一国兴仁”。国,代表了我们生命的所有时空。 “一家让,一国兴让”,让,即不争。老子在《道德经》中特别提倡不争、谦让、礼让。这里体现了一种凡事以他人为先以自己为后的谦让之德。“让”的修行可以消除我慢。因为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容易考虑自己的利益。“让”的修行,既可以消除我们贪心的习气,也可以消除骄慢的习气。“让”的修行,同样是以本心的自然无为和“仁”为基础的,“让”是“仁”的体现。如果你让了别人,但同时你又心里很不舒服的话,这就不是真正的让。真正的让是一种自然的谦让和利他之心,是本心的体现。在仁、让之中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欲望,没有所求,没有一定要怎么样的心,是一种无为、无执、无求的归于本心的平常心、清净心。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贪就是贪婪,戾就是暴戾,带有嗔恨的戾气。在修行中意味着,当心里出现了贪嗔痴之念,如果念起而不觉,则身心即乱。这些妄念生起来了之后,如果没有及时的觉察到它,修行者就会被念头所转而不断的生起更多的念头,然后这个念头就会化为具体的语言和行为,身心就完全乱了,不是本心而是妄心作乱的状态。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里的一家、一人,在观心修行中其实都是指一念。要在一念之间,在当下的一念中修行,时刻观照自己的念头。在当下一念中观照自己的心,是否安住在了本心之中;在待人接物时,是否本心起用,自然地展现出仁和让的本心性德,还是被各种情境牵引而生起了内心贪、嗔、痴的习气;在习气生起的时候,是否能够当下生起警觉之心,如果能够警觉的话,那么这些习气妄念就可以自然的消散,就没有作乱的机会。但如果念起而不觉,失去了修行的正念,就会迷失在妄念之中。 所以说“其机如此”,机,就是关键、枢纽、机关。我们经常说,机关在什么地方?核心的关键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是被念所转,还是能够转心转念,就是这个“机”。所以说一念仁、一念让即是本心的性德光明,而一念贪、一念嗔即是妄心的习气。修行就在这一念之间,不被念转,能够念起即觉,这就是修行的关键,也是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在关键时刻,特别是在一些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甚至影响生命方向和整个人生命运的关键节点上,内心一念以及一言一行,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有的时候因为一句话说错了就导致了整个事情的失败,而有的时候一念善心不仅可以救度他人,也可以救度自己。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尧舜,代表圣贤之心,代表践行大学之道、大人之道、自性本心之道的修行者。帅,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统率、统领、统治,另一个是表率,为天下做表率,带头遵行。如果修行者能够安住于自性本心,本心起用,那么就会自然具足仁德。这种仁德本自具足,而非刻意有为。《道德经》中说,“上仁无为而无以为也”,真正的仁是德的自然体现,是道的自然体现。当修行者安住在本心之中,仁德自然就会成为内心的主宰、统帅,这时即可“而民从之”。民,即意识心。当仁德光明之心成为内心的主宰,妄心、意识心就会遵从仁德而没有作乱的机会。这就是修行的正念。 “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桀、纣代表妄心,肆意妄为之心,它代表生命本能的欲望,这种欲望之心没有智慧,追求私欲的满足,放纵自己的欲望,这即是妄心。“而民从之”,当一个人放纵自己欲望的时候,他的思想、念头、情感、情绪等,都会顺从欲望使妄心做乱。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如果你内心的主宰是仁德之心,那么即使处在一个有所杂染的环境中,虽然这时你的妄心、意识心容易被环境所影响,但是只要你内心真正的追求没有改变,内心的主宰一直是仁德之心,觉照的正念一直都在,那么“民”——意识心就不会被环境所染。 同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一直在追逐各种欲望,那么即使在一个比较清静的环境中,他的意识、念头、情感等仍然会遵从他内心的欲望,根本感受不到真正的清静。一个人内心真正的追求和他的身口意其实是相应的,如果想故意作出相反的表现,就会很不协调,没有力量。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儒家的修行,都是先“明明德”,发明本心之后再“亲民”。明明德就是这里的“有诸己”,亲民就是这里的“而后求诸人”。儒家之道倡导以德服人。首先要有德,而这个德,不是刻意造作出来的虚伪的德行,而是从我们生命中最根本最本元的自性本心中显发出来的性德光明。这种性德光明会统领修行者的身口意,使整个身心从内到外是合一的,知行合一,言行合一,这样的德才能够服人,才能够影响人,才能够感化人。 然后所谓的“而后求诸人”,其实是不求而自得,有德之人自然会感化与他有缘的人。在观心修行中,本心能够做主就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妄心才不会作乱。本心做主,妄心自然顺从本心并作为本心的道具发挥它的作用。 比如说我们的六根,这六种感官的功能其实都是意识的作用,而这个意识只有回归到本心做主的时候,六根才能够成为本心起用的道具。如果本心不能做主,或者说没有见到本心,甚至不知道本心是什么,本心的光明还没有在修行者的生命中显发出来,这时的妄心是非常难以管束的。没有见到本心的时候,一切都是意识心的分别、妄想、执着,这就是妄心做主。妄心最容易随顺生命中各种贪嗔痴习气,这时仅仅靠一些外在的戒律和道德的要求去管束自己,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见到本心之前,持戒修行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持戒是不够的,重点是尽快发明本心,尽快“明明德”。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修行者要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即是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行者自己做到了有所不为,然后才能够以自己的戒行、戒德影响与自己有缘的人。对于观心而言即是安守本心,诸妄自消。“无诸己”,就是“没有”。没有什么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攀缘,没有贪嗔痴这些妄心妄念。这种状态其实就是本心的状态。当你能够安守本心的时候,所有的妄心都会自然地消散。所以叫做安守本心,诸妄自消。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只做表面文章是没有用的。比如我们倡导别人怎么做,但实际上自己却做不到,这就叫做“所藏乎身不恕”,就是说你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东西不是忠恕之道,不是儒家所提倡的仁、让、恕。“能喻诸人”,却要求别人做到,“未之有也”,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从自己做起,让自己成为道的载体、仁的载体,安住在本心之中,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仁、让、忠、恕之道,符合大学之道的精神,这时你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别人、感化别人,这是一种“感而化之”的过程。 当我们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不仅在看对方说什么,还会整体性地去感受对方的生命状态,还要看他的行为、动机等是否与他所说的一致。如果其所说的和他所体现出来的整个生命状态有很大差距的话,那么他所说的那些道理就没有说服力,难以打动我们,无法让我们从内心里信服。如果说一个人能够言行合一,其当下的生命状态正好体现了他所说的,这时就会产生非常强大的说服力,具有很强的感化的力量、感动的力量,这时我们自然地就会心悦诚服,放下自己的知见,而被这种从本心中显发出来的仁爱之光所感化,因为,这种光明同样也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故治国在齐其家”,国之治在于家之齐,家之齐在于我们能够发自内心至诚地践行大学之道,践行儒家之道,践行仁、让、忠、恕之道,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去感化与自己有缘的生命。在观心修行中,则需要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安住本心,念念觉照,觉照自己的念头,“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已生之恶令消灭,未生之恶令不生”。 就像阳明先生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即是格物致知的功夫,在念念觉照之中离妄归真、返本归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行功夫,同样也在这种念念观心之中,念念觉照之中,念念离妄归真之中,念念转迷为悟之中。当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精进修行的时候,则家国身心必然自修、自齐、自治、自平。 十七、让生命充满诗意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大学》中有很多句子会引用《诗经》的内容呢?通常儒家经典给我们的印象是非常严肃、规矩甚至有些古板的感觉,但其实在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在孔子的教导以及他本人的言行之中,都是非常倡导“诗意生活”的。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本书,叫做《孔子随喜》,作者是台湾作家薛仁明。他从生活化的角度解读了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孔子。在他的笔下,孔子是非常有诗意的,非常崇尚诗意的生活,是一位很诗意的圣人。孔子不仅是圣人,更是一个有诗意的人。 儒家之所以留给我们一种严肃、刻板的感觉,是由于后来的统治者将儒家思想定为了官方主导思想之后,不断体制化、教条化造成的。这种体制化和教条化使得一个非常鲜活的有诗意的生命,变成了在庙堂里高高在上的严肃、崇高的圣人。但其实在孔子本人生活的时代,孔子以及孔子所倡导的思想并不是这样子的。孔子非常提倡弟子们读《诗》,并把《诗》定为“六经”之首(《诗》、《书》、《礼》、《乐》、《易》、《春秋》),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诗经》的重视程度。 孔子为什么非常提倡弟子们去读《诗经》呢?《诗》在孔子那里,有一个精辟的阐述,叫做“思无邪”。也就是说《诗》代表了人们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超越的境界。这种境界远离了柴米油盐,远离了生活中的各种烦恼,达到了一种清明、自在、祥和、向上的非常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所以我们读《诗经》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句子非常优美,它不光是文字优美,而且它有一种韵律。在古代,《诗》其实是唱出来的,是一种民歌。在民间流行的这种诗歌广为传唱,被采集诗歌的官员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诗经》。而《诗经》中这些民歌所传达出来的精神风格,正是孔子希望能够传递给弟子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这样的精神之中,它并不是一种严肃刻板的,而是在内圣外王的境界之中,同时还有一种轻松的、愉悦的、超越的、诗意的境界。 这种境界相比道家的出世境界而言,没有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它是一种人间的感觉,而不是逍遥于世外。所以我们读来会感觉到很贴近我们的生活。 比如说这里面的句子,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段话如果把它翻译出来,就变成了形而下的一种语言。所以说诗最好是不翻译,如果把它翻译成白话,就失去了诗独有的诗意和韵味。但是因为古代语言跟现代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现在很多人读《诗经》已经读不懂了。《诗经》其实是古代的民歌,就像我们现在唱的流行歌曲一样。你不会不懂流行歌曲是什么意思,在那个时代,《诗》就是古代人的流行歌曲。所以对于这段从《诗经》中引用的内容我们可以简单地翻译一下以便于理解。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当桃花盛开的时候,桃林非常的茂密青翠,风景非常的优美。这时,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出嫁了,来到了她的婆家。由于这位姑娘贤良淑德,因此全家人都非常的和睦、和美,其乐融融。这就是这段话的意思。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当一个人的内在具足了这种本自贤淑的品格时,这种品格就会自然地流露在她的言行之中,能够使整个家人都很和睦。以具足了这种品格的人为典范,就可以教化、感化更多的人。国人,就是能够被其品德风范影响的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从《诗经》引用的这些内容,说的其实都是家庭关系。前面说的其实是婆媳关系,这里说的是兄弟关系。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引用《诗经》的时候是有先后次序的,说明即使在古代那个时候,婆媳关系对于一家人的和睦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把它放到了最前面。然后接下来影响家人和睦的关键因素就是兄弟关系,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互谦让,家庭才能和谐。以和睦和谐的兄弟关系为典范,就可以将这种品格和精神传向整个社会,使整个社会都崇尚这种相互谦让、互敬互爱的美德,从而使家庭、家族以及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非常和谐、太平。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仪不忒,仪,就是一个人的仪容、举止、威仪。一个人良好的言行风范看起来很有威仪感。特立独行的、不为大众所接受的奇怪的言行,则属于乖僻的言行。“其仪不忒”,就是说我们的言行举止要规矩、庄重,与人交往时注意尊敬别人,符合社交的礼仪。“正是四国”,四国,即四面八方,四面八方的地域,四面八方的乡村、城市、国家等;可以成为方圆百里所有人们的做人做事的典范。由于这种典范的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都能够保持良好的风气,彼此之间相互敬重,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得到很好的治理。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一个修学大学之道的人,不管他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不管是父亲还是儿子,兄长还是弟弟,他都可以作为人们行为的表率。足法,就是足以使人们去效法他。“而后民法之也”,这里出现了一个“民”字,说明前面所说的是指君王,或者是一家之主、一城之主,一邦之主,一国之主。当主导者能够身体力行的成为家族中的为人处事的典范时,就可以带动受其影响的所有人都去学习效法他的行为。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以说治国的道理与在家族中使整个家族和睦的道理是一样的。 以上是按照常规方式所做的解读,下面从观心的角度来体悟一下。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当我们读着这种非常优美的带着诗意的句子时,这时,我们的心本自就是离于各种贪嗔痴慢疑之染着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清净的状态,非常宁静的状态。不仅清净、宁静,而且还有一种喜悦在其中,有一种诗意的、超越的、自由的、祥和的喜悦在我们的心里荡漾着。 在禅宗的公案中就有一些禅宗的修行者,在见到桃花开了,或者在见到菊花开了,在见到某一朵山花开了,或者在闻到花的香气的当下,就开悟了。所以说桃之夭夭,其叶蓁蓁......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法身。那样的一种禅意和超越的境界自在其中。而这所有的境界,它不仅是自然的境界,更是我们的心所呈现出的境界。假如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各种痛苦和烦恼,即使桃花开得再茂盛,桃叶再翠绿,在痛苦和烦恼之人的眼中,也见不到花儿的美,也见不到叶子的美,所有自然景色的美在他的眼中都是看不到的。 所以说当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的这种诗意的美,在我们的心中呈现的时候,它其实是心的呈现。我们常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并且用莲花来代表那种超越一切万象的本自清净的本心,在佛教中就经常用莲花来代表本自无染的佛性。但其实所有的花都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难道不是这样吗?桃花明媚鲜艳,桃叶碧绿繁茂......当这样的美景在我们的心中映现的时候,大自然盎然的生机就鲜活的展现在我们的心里。当我们全然地、忘我地去感受着“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的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正是大道无比鲜活的生机吗?所以说道在哪里?道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将心中的各种私欲,各种与自我有关的纠结和欲望全部放下的时候,将自己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时候,道,就在这里。所以接下来说“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我们本来就是天地之子,本来就是大道之子,现在终于回到了道的家园,与所有的天地之子、大道之子一起其乐融融,和谐,安详,自在,自由,这本身就是道的体现。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一个回到了大道本源的生命,一个回到了道德家园的生命,就领悟了道的秘密,就体味了道的真味,道的智慧就会在他的生命中绚丽地绽放出来,就像明媚鲜艳的桃花,就像芬芳碧绿的桃林,他就可以将道的智慧,道的芬芳带给与自己有缘的人。而这种智慧和芬芳并不是刻意有为地要去教化谁,而是于回归大道的生命之中,道的智慧和芬芳自然的流溢出来,就像花儿一样,它并没有想着要把美丽和芬芳带给你,但是当这种美丽和芬芳自然地绽放出来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感动你,自然就能够感化你,自然就能够感化所有与其有缘的生命。 《诗》云,宜兄宜弟。当修行者回到了道的家园,就会明白所有的生命皆是大道之子,皆是天地之子,皆是大道的孩子,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平等的兄弟姐妹。这种平等是究竟的平等,是彻底的平等,是一体无分的平等,是相互融合、相互涵融、本自一体的平等。了悟了这种平等,见到了这种平等,以这种平等的态度去处理我们生活中的事,这种平等就成了一种智慧,这种平等的智慧在佛教中也被称为平等性智。它本身就是道的智慧,就是空性的智慧,就是觉醒的智慧。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了悟了这种究竟平等的智慧之后,这种智慧就能够显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在我们的为人处事之中,在我们的身口意之中,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工作之中,在我们的一切言行之中。不管对待家人,对待朋友,还是对待上司,还是对待下属,当我们内心了悟了一切生命本自平等的时候,就可以很好地去处理各种事。而《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都是这种智慧的运用,都是将道的智慧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回归于大道本源的修行者,其自性本心、自性明德的光明就已经显发出来了,这时他就会由内而外的具足一种威仪和庄严。《大学》之中所说的正心诚意,在这时并不需要特别刻意有为地去达成,而是本身就处在这种正心诚意的状态。 在前面的内容中,《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诚于内,而形于外”,一个回归了大道本源的修行者,一个见到了自性本心的修行者,自性本心本自清明、本自安详、本自寂静、本自光明的这种自性明德就会自然地由内而外地显发出来。这样的生命威仪具足,自在庄严,堪为四方之表率。对于这样的生命,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东南西北,于一切时一切处,皆能自在安住,不动威仪。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回归了大道本源的修行者,这样的修行者不管在社会中具体承担哪一种角色,都足可以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为人父母,具足其慈,为人子女,具足其孝,为人君,具足其仁,为人臣,具足其敬。角色或许有所不同,而其根本之道皆汇归于自性本心,皆汇归于自性明德,皆汇归于无私无我的赤诚本心,以及从本心所显发出来的无限鲜活灵动的智慧。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这就是治国先齐其家的道理。 所以,整个大学的修行时时刻刻皆不离其道。什么是道呢?大学之道的道,在儒家的另外一部经典《中庸》中说,“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天命,就是本自具足的上天所赋予我们的最根本的东西,就叫做性,就是自性本心,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之性,即是天命。“率性谓之道”,率性,就是要使此自性本心发明出来,显发出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宰。率性,就是说统帅我们整个生命的是自性本心,以自性本心作为生命的主宰,这种生命的境界,就叫做与道合一,就叫做道。“修道谓之教”,当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就需要不断地修行,不断地通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最终达到这样的境界,达到自性本心成为我们生命主宰的状态,这就被称为教。在前面的内容中有“如何教国人”的说法,教,即修道谓之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本自具足,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但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欲望、被自己的自我所障碍和迷惑,所以见不到天命之性,无法让自性本心成为生命的主宰。我们见不到祂,甚至根本不知道祂的存在。但,即使我们不知道,天地之道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祂是我们生命的本源,是我们自心的真性。所以说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可离非道也,我们借助这句话就可以去体悟,到底什么是道?可离非道也,能够离开我们的都不是道,不管是你所拥有的金钱、地位还是名声,所有的这些都会离开我们,包括由物质所构成的身体,也终将会离开我们。也包括依赖于肉体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官的工具,同样会离开我们,能够离开我们的都不是道,在我们心中所生起的各种思想和各种情感,它同样会离开我们。会离开我们,就是指这些思想和情感它是生灭的,它是变化的,它是无常的。那么什么才是究竟的?一直陪伴着我们,一直与我们同在,究竟不可离的那个东西就是。不管是儒家的修行,还是道家的修行,还是佛家的修行,都是为了发明本心,都是为了让我们见到本性,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大学之道同样如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首先就要使性德发明出来。所以说大学之道即是“顾是天之明命”,即是“克明峻德”,即是“正心诚意”,即是“格物致知”......当自性明德显发出来,当这种生命本有的智慧显发出来,那种显发就像《诗经》中所说,“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具有无穷无尽的鲜活的生命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不过是这种自性本心智慧的妙用而已。所以,使本心、明德、性德显发出来、显明出来、显现出来,即是所有一切修行的核心,这也是大学之道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和体悟《大学》最重要的核心意义所在。在此祝愿群中所有的老师以及所有与我们有缘的生命,都能够使自性的明德显发出来,显发在我们的生命里,达到这样一种非常美好的诗意的、超越的境界: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十八、絜矩之道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天下,对儒家而言,指的是整个人类生命所及的一切。对于君王来说,就是他所治理的整个国家,整个天下,王权所及的一切地方。对于修行者而言,我们生命的所有时空、身心内外的一切情境,即是天下。平,有两个意思,其中一个意思是指平等。在见到了自性明德之后,就能够明白天下一切万象皆不出于心性,而所有的生命其心性皆为道性,道性本自平等。因为在本性上是平等的,所以说天下一切生命皆是平等的。平的第二个意思是和平、和谐,使整个身心生命以及所处的一切情境都达到无为、自然而治的状态,就是天下太平的状态。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平天下的道理、方法就蕴含在对自己国家的治理之中。而对于修身者而言,治理国家,就是指自己的身国,把自己的身心性命治理好,把自己的生活治理好,将这种道理应用到各个领域,那么就能够达到天下自治、天下自平的效果。 在儒家的教导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儒者的安身立命之处,其内圣外王之道,皆通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方面来体现,它就是我们的生活,而不是脱离生活另外去追求一个什么样的大道。 “上老老而民兴孝”,这里讲的是治国、平天下,所以“上”是指君王、君主、一国之主。如果一国之君主能够尊重天下的老人,那么在民间老百姓就会上行下效,上面是怎么做的下面就会效仿上面的实际做法。所以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一国之君尊敬老人,那么在民间百姓就自然地会兴起孝道。 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字,有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说上老老,前一个老是尊敬之意。第二个老代表老年人。将天下的老人视为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去尊敬、尊重他,就叫上老老。 “上长长而民兴悌”,长,就是比自己年长的人。上长长而民兴悌,君王能够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那么悌之道就会在民间,在百姓之间自然地兴起。孝悌之道的“悌”,代表弟弟对兄长的一种尊重。这也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上恤孤而民不倍”,孤,是指孤儿,在古代主要是指没有父亲的孩子。当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当一个家庭失去了男人,整个家庭就没有了顶梁柱,就叫做孤儿寡母。当一国的君主能够体恤天下的孤儿,在民间就都会形成一种怜悯同情和帮助鳏寡孤独的道德风气。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絜矩之道,絜就是准绳、准则。矩就是规矩。絜矩,代表为人处事的一种道德规范和标准。就是说作为君子,作为践行大学之道的人,作为一国之君,一国之主,要在自己的内心以及言行之中有着清晰的准则——关于儒家之道的准则。 上面这段话非常贴近人们的家庭生活,每个家庭都有老人,都有长辈,都有孩子。作为一国之主,一国之君,如何去对待天下的老人,如何对待天下的长者,如何对待天下的孩子,这样的一种行为规范就会影响到民间,老百姓自然的会学习效法君主的行为。 接下来的一段则是从更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进行阐述。同时前面一段更多的是从正面的角度去进行论述,然后下面这一段则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如果一个人对于处在自己上位的人,比如自己的上司、领导,如果讨厌他们对自己的某种做法,那么就不要用这种做法对待比自己位置低的人,比如自己的下属或者晚辈等,也包括在彼此的关系之中处在弱势地位的人。 “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如果对于比自己位置低的人,不喜欢其某种言行,那么就不要用这样的言行去对待自己的上司和长辈。 之后的每一句话基本上都是类似的意思,“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如果前面的人对我们有一种自己不喜欢的言行,那么就不要用这样的言行去对待我们之后遇到的人等等,这段话从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角度就已经把与我们的生命和社会关系有关的所有的一起全部代表了。 “此之谓絜矩之道”。这两段话其实用两句儒家常说的名言来代表是非常贴切的。第一段内容说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儒家的仁道。第二段内容说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的恕道。仁和恕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恕就是宽恕别人,别人对你不好你要宽恕他,同时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其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宽恕,才是真正对仁和恕的践行。 下面从观心修行角度进行一下解读。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平天下,代表至高至善的修行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平天下,代表明明德和亲民都达到了至善的境界,即内圣外王的至善境界。如果用佛家的语言来说,就是获得了最究竟、最彻底的大自由、大自在、大解脱的生命境界。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其核心在于“治国”。 治国,就是使自己身心生命的所有方面都达到一种无为而治、自然而治的境界。治国的“治”,既有一种治理的含义,同时更重要的是指达到了一种“天下大治”的境界。一方面它代表了方法,另一方面代表了目的,而这个“在治其国“”则已经把方法和目的同时涵盖了。通过修行使自己的身心达到无为而治、自然而治的境界,这时的治即代表一种和谐、和平、祥和的状态,代表一种互利互益、共生共赢的这样一种状态,天人合一的状态。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代表心灵的君主,心灵的君主就是我们的自性本心,自性本心以无分别的大爱之心、慈悲之心,善待所有与我们有缘的生命,无私地利益所有与我们有缘的生命,这种善待和利益包括了世间利益,也包括了出世间的利益,同时具足,没有分别。 在《道德经》中对于这种精神有这样一段非常贴切的阐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因为所有的生命皆是同一本性、同一佛性、同一觉性、同一空性、同一道性,所以修行者就应该像《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自性本心的状态,就是自心明德显发出来的状态,体现在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中,就是一种在一切相中而又不被一切相所染的状态,在一切缘分中又不执着于一切缘分,同时又能够以缘分为契机进行亲民的修行,进行自觉觉他的修行,进行无私无我利众的修行。 “上老老而民兴孝”,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解读。一个层面代表了世间法。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已经见到了自性本心的修行者,了悟了一切生命本自平等,所有的生命其本性皆是佛,皆是如来,明白了这个真相的修行者,在进行利众修行、亲民修行的时候,他需要同时做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不违背世间法,随顺众生的心愿,随顺众生的需要,给予世间法上的帮助。就像人们对待自己家中的老人一样去对待所有的老人。这是在世间法的角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层面,出世间法的层面。所谓出世间法是指,由于自己已经见到了我们每一个生命它的本性皆是自由,皆是自在,皆是解脱,但是不明白这个真相,没有见到这个生命真相的人,却活在各种痛苦的幻相之中。比如说老年人会被衰老和病苦所折磨等等。如何才能脱离这种生老病死的苦海呢?只有生命觉醒的智慧,只有自性本心的智慧,只有大学之道、圣贤之道的智慧,只有大道的智慧,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说了悟了自性本心的生命有一个天然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将这样的智慧带给与自己有缘的人。从这样的角度去体悟这句话“上老老而民兴孝”,就有了新的意义在其中。就是将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都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当做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去体会他们的生命疾苦,致力于帮助他们领悟生命觉醒的智慧。如果说我们经常这样发心发愿,并且将这种心愿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之中,努力地去践行它。如果所有大学之道的修行者都这样去践行的话,那么真正的孝道就会在我们的生命中兴起,就会在家庭中兴起,就会在社会中兴起,就会在国家中兴起,就会在黎民百姓中兴起,这才是真正的孝。让我们的父母以及天下的父母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从幻相的苦海中脱离出来,达到生命的觉醒,获得永恒的自由,这是究竟的孝。 同样的,“上长长而民兴悌”,对于长辈,一方面应遵循世间法的规则,尊重他们,尊敬他们,另一方面可以在自己安住于自性本心的基础上,在与这些长辈交往的过程中随顺他们的心愿,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将关于生命觉醒的智慧,转化为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然后传递他们,在他们的心里种上一颗生命觉醒和解脱的种子。如果我们能够经常这样去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去践行无私利他、自觉觉他之道的话,那么孝悌之道就可以成为生命觉醒之道,比一般的尊重、孝敬就有了更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上恤孤而民不倍”,将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发心发愿使他们离于这种轮回的苦海,幻相的苦海,获得究竟的安乐,获得生命的觉醒,然后将我们的这种心愿和智慧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之中,那么这种究竟的菩提心就会在我们的心里不断的增长,不断的稳固,并且逐步影响到所有与我们有缘的人。孤,即孤儿。从生命修行的角度而言,每一个人只要他还没有觉醒,其实都是一个孤儿。因为每一个在幻相的苦海里轮回的生命,本质上都是孤独的。他孤独的生,孤独的死,没有人能够替代他所遭受的痛苦,所有的一切只能他自己一个人承受。很多人都在追逐各种各样的欲望,希望能够满足自己内心的那种不安和孤独,但只要没有从幻相中觉醒,没有打破这生老病死的幻相,这种深入灵魂的孤独感是无法被打破的。要真正地解决人的孤独问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让自性本心的光明显发出来,让本自圆满、本自自在、本自自由、本自解脱的智慧在我们的生命中像太阳一样燃烧起来,发射出无量无边的智慧光明。这个时候那种深入每个生命灵魂深处的那种孤独感才能够究竟的破除掉。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这种孤独是来自于我们见不到自己的本心,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本心,我们活在幻相里,而幻相有生有灭,所有的现象,包括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处在快速变化之中,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拥有的一切都会失去。因为一些因缘来到我们身边的,也会因为另一些因缘而从我们的生命中消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究竟的留住。我们每个人就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生命梦境中,不断的幻生幻死,生死流浪,找不到可以安放自己灵魂的家园。只有见到了本心,只有见到了本自超越生死的本心,只有彻底破除这种生死迷妄的幻境,只有见到自己本自圆满的真我,这时我们的灵魂才找到了真正的家。这个时候孤独自然就消失了。“上恤孤而民不倍”,民,即是我们的生命以及从属于我们生命的所有的一切。倍,既有遗弃的意思,又有违背的意思。只有真正的见到了自性本心,才能真正的体恤生命的孤独。我们的生命,我们身心所有的一切,对于自性本心而言,皆是他的臣民。只有见到了自性本心,所有的臣民才找到了真正的归属。就像迷失的孩子找到了父母,他才不会被遗弃,不再是孤儿。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以追求生命觉醒、以自觉觉他为己任的修行者,时刻不忘,永远地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树立起一个度量自己身口意言行的唯一的尺度,也就是衡量自己言行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大学之道,就是大人之道,就是圣贤之道,就是明明德,就是亲民,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自觉觉他。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从上下、前后、左右等角度来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修行之中,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内心的念头一动,就要知道它是否符合我们心中修行之道的规矩、准则、准绳。只要我们的念头偏离了准绳,那么就被名之为恶,当这个念头符合准绳、规则,符合修行的要求,那么就称之为善。当善念生起,我们就令其增长。善念未生,则令其生起。如果心中升起的念头不符合修行的准则、准绳、规范、标准,那么它就是一种“恶”。这里不是道德评判中的善恶,而是说它背离了我们心中的修道的尺度,违背了修道的初衷。对于这种念头,则“已生之恶令其灭,未生之恶令不生”。在观心修行中,就需要时时刻刻去觉照自己的念头,然后知道自己内心念头的动机,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对待,始终保持观心修行的正念。当我们这样去体悟的时候,“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的精神就体现在了观心修行之中,时时刻刻去觉照自心,保持正念不失。 另外从更进一步的角度而言,不管我们内心生起了什么样的念头,当你在专心专注地观心修行的时候,对于念头不生分别心,不生攀缘心,不生执着心,就被称为善。如《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即是无分别、无攀缘、无执着,此即名之为善。如果在观心中发现自己生起了某种分别、妄想、执着、攀缘,只要有这样的倾向,有这样的动向,就名之为“恶”。这时就要及时生起警觉,清醒的觉照力就要生起来,然后如如不动的观照着我们的念头,让念头自生自灭,不去分别它,不去评判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善恶,没有道德的评判,它仅仅是说在修行中什么样的状态是对的,什么样的状态是不对的,要始终按照正确的方法去修行就可以了。 “此之谓絜矩之道”,再一次来强调在我们的心中要时时刻刻清晰地树立起观心修行的准绳,不离于本心,安住于本心,让本心自然无为地安住,不被任何念头所染,不被任何情境所染,不被任何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的情境所染。这就是絜矩之道。 十九、入世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俱尔詹。”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上一次我们分享了平天下在治其国,主要讲了君子絜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就是在修行中树立的法度、规则、标准。对于修行大学之道的君子而言,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体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这种慈悲之心,仁慈之心。另一方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就不要用这种言语和行为对待他人。将这两个方面的标准贯彻在自己的行为中,就是絜矩之道。今天分享的内容讲的是如何在更深入地融入生活的同时进行修行,将自己完全放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亲民的修行中去。可以这样说,在上一节中,絜矩之道还有自他之分,有一个我有一个他,而今天所讲的内容则更进一步,将小我完全地消融掉,完全融入到无私利众的修行中去。下面我们先从一般的意义上进行解读。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它是一个词,在《诗经》中经常出现,它代表的是一种和美、快乐、发自内心的喜悦。“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就是说能使天下人都感到快乐、喜悦、心悦诚服的一国之君,是众生百姓的好父母。这其中无我的利众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下面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就是众生喜欢什么,那么作为修行者的君子就随顺众生的喜好,众生不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那么修行者就尊重众生的好恶,随顺众生而放下自己的喜好。所有已经见到自性本心的修行者,自性明德的智慧光明已经从心中显发出来的修行者,对善恶美丑已经没有这种二元对立的分别和执着了。因为所有一切二元对立的思想、认识、观念,都不是事物的真相,在道的层面是超越善恶的。但是对于已经见到真相的修行者,当他在人世间做事的时候,那么就要随顺世间,而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世间人的行为,要彻底放下自己的一切,和光同尘,融入到生活中,融入到世间,融入到人群之中。所以叫做“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样的君主才能作为百姓的父母。所谓百姓的父母有两层含义,其一,在世俗的层面,这样的君王是百姓的主心骨,要为天下众生谋求世间安乐,要使整个社会和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使人民安居乐业。其二,在智慧的层面,因为他已经见到了所有一切事物的真相,包括生命的真相,这时就需要随缘去引导有缘的生命走向觉醒。从引导与其有缘的生命走向觉醒的角度,他是众生的老师,就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一样。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气节不俗的南山——这里是用一个比喻,以自然界的山来形容一个人的气节——气节高雅不俗的南山巍峨耸立,而品德庄严、威仪显赫的尹太师——这个师尹是指当时在治理国家方面一位非常有名的圣人叫尹泰——对于这位品德深厚、威仪赫赫的尹太师,百姓就像仰望高山一样仰望着他。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拥有家国天下的君主,以及身处庙堂之上承担着治理天下重任的大臣们,不能不时时刻刻非常谨慎。辟,就是偏离、背离、偏颇的意思。我们常说一个人行为乖僻、不太正常就是辟。如果稍有不慎,这个路一旦走错了,那么“则为天下戮矣”。这个戮是个通假字,跟杀戮的戮是一个意思,这个戮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说有可能被天下人推翻,直接把君主的政权给推翻了,还有一个就是受到天下人的耻笑和侮辱。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殷,即商朝。在商朝刚开始还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也就是说君主能够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时候,就能够与上天所赋予的使命相匹配,叫克配上帝。能够配得上上天赋予他的使命,也能够配得上上天赋予他的权利。 “仪监于殷,峻命不易”,但是到了商纣王末期的时候,国君荒淫无道,已经不再以百姓之心为心,无视民间众生的疾苦,只是一味地放纵自己的私欲,肆意妄为。这个时候老百姓就会起来抗议,然后推翻他的统治。所以说“仪监于殷”就是以殷商的灭亡作为一个历史的教训。峻命不易,就是说能够始终的守住那个底线,能够始终牢记上天赋予的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易,同时含有坚定不移和不容易的意思。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真正的大道是体现在众生百姓之中的,不是要到众生百姓之外再去找一个什么道,能够得到众生民心的人,这样的君主就能够得到全国人的拥护拥戴,就可以达到天下不治而自治的境界,即无为而治、自然而治的太平境界。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符合于大道的。“失众则失国”,失去了民心,就会失去国人的拥戴,众叛亲离,这个时候天下就会大乱,仅凭逞一己之私欲,然后想用各种暴政和严刑酷律达到一个太平盛世,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说“失众则失国”,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地偏离了大道,远离了大道,背离了大道。 对于这一章的内容,总体上可以用儒家的代表人物范仲淹——一位伟大的儒者,也是北宋有名的宰相——的一段名言来表达这段话的核心精神,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中是没有自我的。当一个修行者,一国之君主,将自己全部的生命都投入到利益众生的天命中去,即是合于大道的。而修行者自身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才实现了真正的无我,实现了真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使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不断趋向至善圆满的境界。至善圆满的境界不是说只要把自己修好了,没有痛苦,没有烦恼,获得了自由解脱,还要使整个天下苍生都能够享受到这种和谐和美、快乐无忧、自在安乐的境界,这才是修行者需要追求的至善的境界。 以上是从通常的角度进行的解读,下面从观心修行的角度体悟一下。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关于乐,佛陀在《大涅盘经》中说,在所有的生命本自具足的佛性之中,有常、乐、我、净四德。其中的乐就是四德之一。虽然佛陀在弘法初期主要向人们宣导了苦集灭道四圣谛,重点阐述人生是苦以及离苦得乐之道,但即使是四圣谛,最终的目的也仍然是为了使我们的生命从苦中解脱而获得生命本有的清净之乐、自由之乐、自在之乐。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观心修行中,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偏离了中道,偏离了这种智慧之道,偏于枯寂,偏于虚无,一切都很消极甚至陷入虚无主义的话,那么就背离了佛陀所教导的中道智慧,不符合佛陀示现于人间开示无上正等正觉生命觉醒之道的本怀,不是真正的智慧之道。 所以在观心修行中,一方面我们要离于欲望之乐,不要去追逐各种欲望,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习气去追求这种由欲望的满足所带来的短暂的快乐。所有的这种欲望性的快乐,最终必然会走向它的反面,变成烦恼和痛苦。当你沉溺在欲望之中,就自然的会生起贪婪和执着,而这种欲望的快乐又是无常的,快速变化的,必然会散灭。当这种欲望之乐从你的感官体验中消失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空虚,你想去留住它却留不住,想要抓住它却抓不住。这个时候你就会烦恼,就会痛苦,甚至会迁怒和怨恨与这件事有关的人。但其实问题的根源,让我们烦恼和痛苦的根源,不在于那件事,也不在于与这件事相关的人,而在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对代表欲望的人事物产生了贪恋,产生了执着,产生了攀缘。所以观心修行一定要有出离心,不断地发心从欲望中出离。 但同时观心修行也有喜悦快乐的一面,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自性本心之中,它本有的这种清净之乐。当我们离于欲望之后,心就获得了自在,获得了清明,获得了安宁,获得了安详,获得了自在,这是一种本自具足的快乐。不仅如此,在我们见到自性本心之后,自性本心,有着无比鲜活的觉性,这种鲜活的觉性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鲜活地发生着作用。当我们离于对任何事物的攀缘和执着,而让觉性自然地发生着灵动作用的时候,它就体现为一种鲜活的智慧。当我们安住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就会发现每一个当下都是新鲜的、鲜活的、喜悦的、自在的、安详的、清明的。所以说“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本有的清净、安详、自在、自由之乐中的修行者,那么他就是所有一切有缘的生命快乐的源泉、爱的源泉、智慧的源泉。这在文中就体现为“民之父母”这样一种比喻的意象。因为当我们能够将心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的时候,我们的心就成了我们自己生命的一个快乐的本源,喜悦的本源,智慧的本源,爱的本源。它就像一个无边无际的爱与智慧的大海一样,拥有着源源不断的力量。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性智慧海。当我们自己成为这样一个充满着大爱、充满着智慧的海洋,与整个法界自性智慧的海洋融为一体的时候,这时我们自然能够把这种自由、爱、智慧和光明带给与我们有缘的人,祂自然的就会体现在我们的言语行为之中。所以说被比喻为“民之父母”。民,在观心修行中,它指的是妄念、妄心,即众生心。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其实,对于追寻生命究竟自由之道的修行者,见到了自性本心的修行者,他是离于自我的,他已经见到了自我的空性。如果一个人见不到自我的空性,无法破除自我的执着,他就无法见到自心的真相。只有破除了对自我的执着之后,最终就会发现所谓“自我”的确只是一个妄想,只是一个妄念,只是一个执着而已。当看破了自我的虚幻之后,真正的本自自由本自解脱的真性、真心才会显露出来。而这个时候修行者就会把这种来自于自性本心的智慧光明自然地带到生活中,带到我们的生命中,带给与我们有缘的所有生命,融入到《大学》所说的“亲民”修行中去,融入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行中去。 这时虽然修行者已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明白了一切善恶好恶的这种二元对立的分别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对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还没有了悟自心真相的生命,仍然处在善恶好恶的对立之中,这时候就需要随顺世间的规则,随顺众生的根器和心愿,随顺其好恶去满足他们的所需。这个所需,一方面是世间的各种愿望和利益,但这仅仅是修行者利众的一个契机,一种方便,而真正要带给众生的究竟利益是觉醒的智慧,是自性本心本有的光明,而这个光明就在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当下本自具足,修行者要善巧地随顺各种机缘将这种光明开显出来,启发出来。当修行者以这样的心态,以这样的方式去待人接物的时候,其中所隐含的精神就是佛家所说的大乘的精神,菩萨的精神,也是儒家所说的仁的精神,恕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才能成为世间一切众生获得自由解脱的引路明灯。《金刚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善护念就是善于守护众生的心念。诸菩萨,众生从迷于自心妄念的状态,逐渐地达到对自心真相的觉悟,觉醒了的众生就被称为菩萨。而且不仅能够自己觉醒,还愿意把这种觉醒的智慧带给更多的生命,这就是菩提心。“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不仅善于从根本上去守护众生的心,还善于去付嘱,付嘱就是开示、引导、教导,使众生从迷妄中,从欲望中,从对各种幻相的执着分别中觉醒过来,通过智慧的教导觉醒过来,发现自己本自具足如来智慧、本来自在、本自自由的生命真相。 我们在世间法上说,父母都是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监护,就是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另外还有一个是监督,监督自己的孩子,监护,其中还含有教育培养的涵义。所以觉醒的生命——已经见到了自心真相、见到了一切生命真相的修行者,就是所有尚未觉醒者的监护人。已经觉醒的生命,不再将自己的利益看得那么重要,他已经了悟到了众生一体,没有一个独立的自己,一个绝对独立的自己根本就不曾存在过。所有的生命就像大海里的浪花一样,其实只有大海存在,每一个浪花从大海中生起,最终回归于大海。所以觉醒的生命一定会将守护众生、引导众生使众生走向觉醒作为自己的使命。在他的言行中就会体现出这种精神。 那么具体如何做呢?就如下面这段话所说,《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修行者一方面要高高山顶立,另一方面还要深深海底行。每一个修行者要实现究竟的觉悟,要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要获得自觉觉他的圆满,就要完全放下自我,按照菩萨修行的要求,修行六度万行。这种六度万行的修行,一方面是利众度众的过程,但其实更是菩萨成就自己的过程,是修行者在明心见性之后继续深入修行,提升自己、升华自己,修行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能避免的,是不能缺少的。 在很多古代大德的论述中常有这样的说法,即使一个人的智慧再高,他见到了自心的真性,见到了生命的真相,但是如果没有通过无私的利众积累足够的功德,那么他就无法在修行中获得进一步的突破,这是有非常非常深厚的背后的密意的。这个密意就来自于,每一个生命其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有着无数的数不尽的因缘。当我们在人世间以人类的角度来看,我们似乎是这样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即使在人世间我们也有诸多的关系,有家庭,有父母,有孩子,有爱人,有同事,有朋友,有各种各样的关系,而我们每一生都会有这样的关系,所以说有无穷无尽的各种生命的因缘。因为所有的生命皆是一体,特别是与我们因缘深厚的人,他们所处的境界,所处的生命状态,他们的信息场,同样会影响着我们自己。所以说一个人的修行并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修行,而是以他为中心的与他有缘的所有的生命在共同修行。他要实现究竟的解脱,不仅要自度,而且还要将与自己有缘的所有生命都引导到达觉醒的彼岸,都达到了解脱之后,才能真正的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即自觉和觉他都达到圆满。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说法,特别是道家里面说,“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如果你法力高强,就可以降服动物类的生命,比如龙、虎等。但是对于那种灵性很高的生命,你光靠道术高强是降伏不了的,必须要以自己厚重的品德,像大山一样巍峨的品德使他们臣服。所以在道家的修行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一个人在人世间积累了很多的功德,即使他在心性上还没有很深的智慧的觉悟,但是他仍然可以在离开人间的时候上升到天界,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神明。其原因就在于他有深厚的德行,这种德行让所有的鬼神都非常的钦佩他,敬重他。那么他就自然能够获得神仙的境界。 另外我们从究竟空性以及空、有两面来体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有一切事物和现象,虽然本性是空性,但是并没有一个独立的空性,所有的空性它必然要展现为万有,不是在万有之外有一个独立的空性,而是万有本身就是空性。所以说空性对于修行者而言最好的体现就是德。在智慧上觉悟了空性之后,那么剩下的所有修行功夫,就是不断地把这种空性的智慧转化为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光明,转化为品德,转化为超拔众生的力量。这也是儒释道三家都非常重视德行的原因。人们常说那种品德高尚德行深厚的人,他们在另外一个维度,在他们的生命中会有很多的守护神护佑着他,从“德重鬼神钦”的角度看的确是非常有可能的。对于在人间的修行者而言,走的是修行正法的道路,智慧觉醒的道路,那么当你的德行非常深厚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与法有缘的人成为护法者、护持者。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追求大道的修行者不可以不慎重,因为你所要追求的境界是生命的至高境界,是所有一切生命境界中最高的境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即能够将一切缘转化为善缘、道缘、觉醒之缘。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转化呢?一方面靠你的智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靠你的德行,靠你的仁慈,靠你的大爱,靠你的无私奉献,能够感动与你有缘的人,不管与你有缘的生命处在什么样的维度,他都能够被你感动,因为我们生命的信息场是相互交互为一体的,因此他就能够成为护持你、护佑你的力量。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古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当你的行为背离了大道,背离了道德,甚至背离了做人的底线的时候,那么这时因为你的行为已经偏离了大道,那么所有那些守护大道法理、守护大道尊严且还没有破除二元对立分别执着的生命——这类生命非常的多,他们被称为正法的守护者——那么就会在你的生命中发生作用。即使我们不从这种生命的多维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即使从人世间的生活说明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当我们的行为偏离了大道,那么你就会走上弯路,就会遇到一些障碍,就会遭受一些苦难,如果你触犯了法律的红线,就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其实这些都是在促使你反省和醒悟,让你意识到自己已经走错了方向,需要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能够安住于自性本心,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致力于践行大学之道,致力于践行圣贤之道,那么这就是符合大道、符合天命之道的。同时我们也应以反面的例子作为警戒,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背离了修行的正轨。要致力于在生命的全部时空中始终坚守正见、坚守正道,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保持清明的觉照,始终觉照着自己的身心、思想和言行,不被外境各种现象所迷,不被自己的欲望习气所染,同时不断地清除各种欲望习气,不断地破除各种执着,使自己的生命不断的得到升华。作为追寻大学之道的修行者,就要这样不断地自我勉励、自我激励,精进修行。当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一生这样去修行,就像这里说的“峻命不易”,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修行,选择了去走这样一条生命觉醒的道路,不愿意在苦海中继续轮回,那么就需要有所舍弃,有所选择,有所舍才有所得,只有舍去欲望,只有舍去对人世间各种世俗欲乐的追求,舍去所有会影响自己向下堕落的东西,生起强有力的出离心,才能真正走上生命觉醒之路,然后不断地激励自己按照正确的方向、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这是生命觉醒必经的历程,每个修行者都需要善于护念自己的修道之心,时刻警觉和照顾好自己的身口意,守护好自己的正见、出离心、菩提心、精进心。这就是之前所说的“慎独”的修行。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句话对于修行者而言,是说真正的大道,它不是你独坐在山中去安享山里的那种清净清闲之乐,而是要在心中保有一片清净安宁的净土,同时积极地入世利众,既要“明明德”也要“亲民”。也就是说“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次第,一步也不能少,大道就在世间,觉醒就在世间,菩提就在世间。 对于这一点,佛家最典型的代表是地藏菩萨,所有的修行者都应该像地藏菩萨那样,发愿去最苦的地方去救度最苦的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萨的精神,也是真正的大学之道、圣贤之道的精神。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已经明心见性的修行者,见到了生命真相、自心真相的修行者,已经破除了自他分别,如《金刚经》中所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在入世修行的过程中又执着于各种相,那么就偏离了修行的正轨,就偏离了空性正见,就偏离了真正的智慧——离于一切相的智慧。我们需要在空性智慧、离相智慧中去修行,以离相之心,以无我之心,去做一切利众之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将每一步的修行都致力于达到至善圆满的境界。这既是大学之道的修行次第,也是《大学》的作者曾子这位儒家的圣人旨在通过《大学》传达给我们的精神。 二十、君子先慎乎德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作为大学之道的修行者,首先要注重德的修行。具体包含内外两个方面,内即是明明德,外即是亲民。慎者,不仅有慎重之意,还暗指安住于真心、真心朗照的状态。这里的“德”,不仅仅是品德,更是真心的光明性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见到了真心光明性德的修行者,注重将明明德的修行融入到亲民的修行中去,这样的人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有百姓的拥护,他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有土此有财,拥有了一定的地位,才会拥有一定的资源。土,在古代主要指土地,同时也意味着其身份和地位。财,不仅指财富,也指代各种资源。拥有丰富的资源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叫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为本,财为末,没有德的修行,没有亲民的修行,那么就不会有人拥护,没有人拥护就形不成权势和地位,没有权势和地位,就无法拥有足够的资源,没有足够的资源,那么能做的事情就非常少,能发挥的作用也比较小。只有能够调配丰富的资源才能做成大事,成就大事业。 儒家修行是非常注重入世的,儒家思想也是历朝历代为官方所认可的正统思想。儒家倡导“学而优则仕”,所有入世的修行都要通过做官去做事,服务社会。因此“君子先慎乎德”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了“德为先”,而是通过各种权谋博得众人的拥护以及各种权势、财富、地位等,就变成了个人私欲。这并不是儒家圣贤们所倡导的,外在的一切只是实现儒家圣贤之道的资源和工具。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儒家的修行,德为先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少了德,那么就完全变成了一种世俗利益的追求,与修行没有关系。所以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外本内末就是将根本的东西当成了外在的,而把内在的根本却当作了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真正重要的是德,是自性明德。如果将自性明德的修行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变成了外在的细枝末节的东西,却把外在世俗利益的追求作为根本的话,那么就变成了与民争利。争民施夺,就是跟老百姓争权夺利,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大学之道的修行,违背了儒家之道的精神。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真正的儒家修行者仅仅是把财富地位以及各种资源作为服务社会、服务百姓、造福天下苍生的工具来使用。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贪恋执着这些东西,更不会违背大道去聚敛财富,否则就一定会失掉民心,被百姓所唾弃。只有将财富还于民、施于民,才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如果你所倡导的东西和你真正所做的不一致的话,别人就不会认同你,甚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货,代表财富资源,所有这些外在的物质利益,如果是违背大道而获得的话,那么终究有一天也会离你而去。因为来路不正当,所以也难以长久。 以上是从通俗的角度进行的解读,下面从观心的角度进行解析。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注意,慎,就是慎独的慎,慎重的慎。慎,是一个“心”加一个“真”。心真就是毫无虚伪之心,是天真无染之心,即朗然真心,时时刻刻注意保持此心,即是“慎”。慎独,就是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仍然时时刻刻保持此朗然真心。慎重,就是时时刻刻将观心修行的核心重点始终放在自己本自无染、本自天真的真心里面,即是“慎重”。 “君子先慎乎德”,大学之道的修行者,最重要的事,即是时刻安住在当下,安住在自性本心的性德光明之中,这即是“慎乎德”。那么这个“慎”与什么相对呢?心真的另一面就是心伪,伪就是虚假、虚伪的意思。而这个“伪”字刚好是一个“人”加一个“为”。人,代表人间、人道、人心,为,代表有为、有分别、有执着。人为之心就是世俗的有为之心,是一种浸染着各种私欲和执着的心,更有甚者,是一种为了一己私欲不惜违背真理、违背大道、违背良知的不善之心,这些都是一种“伪”,都是一种虚伪、虚妄的心,而不是真心。对于这种虚伪的心是需要不断扫除的。要让自己始终保持在真心之中,远离各种欲望的污染,远离各种分别执着,以无分别之心、无我之心、无欲之心精进地修行,这就是“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人、土、财、用这四个方面非常像佛道修行中经常说的四种资粮——财、法、侣、地。财,指的是修行的基本物质条件,同时也是指修行者的根器和信心等;法,就相当于这里说的用,法有理法、教法、方便法等等。这个法还代表着智慧的妙用、方便。什么是方便?道,本不可言说,最究竟的真理是离于语言、离于概念、离于一切相的。为了使不明白真理的人能够有所了悟,就需要采取一些引导的方法,这些引导的方法仅仅是一种教化的工具,所以称为方便法。严格说来,所有一切以语言表达的法皆是方便法。侣,对应着这里的“人”——“有德此有人”。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侣”是善知识,即引导我们修行不断升华自己生命的老师,在佛教中也被称为善知识或上师。除了老师、上师、善知识,“侣”同时还指同修道友以及与你有缘的所有一切善缘之人,比如能够护持你,对你的修行有帮助的人都是“侣”。“有人此有土”,土,就对应着财法侣地的地。地,最直观的就是修行的道场。对于观心修行者而言,所处的任何地方都是道场,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皆是道场。地,还代表不同的次第以及不同的境界。比如说在佛教中就有一地菩萨、二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等,代表着大乘菩萨修行的不同境界。地,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功德。比如在佛教中有一个非常着名的地方叫极乐净土。极乐净土既是一个道场,也是一种境界,同时也是一种功德。此净土是由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功德所成就。当我们回归到自性本心之中,自性本心就是无生无灭的极乐净土。地,从功德再进一步引申到我们所处的世界和生活,那么它还可以指我们所要完成的事业,也就是自觉觉他无私利众的事业,对于大学之道来说就是亲民的修行。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财、法、侣、地这四个方面都已经包括在内了,而有德才有后面的一切。就是说所有的财法侣地,或者说人土财用,均为自性本心性德光明所统摄,全部涵容在自性本心性德光明之中。所以接下来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自性本心的性德为本,财法侣地皆是末,所有的末皆从本而生,从自性本心的性德所化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如果颠倒了本末,将外在的财法侣地当做了根本,却把自性本心的明德当成了细枝末节,那么就掉进了迷妄的陷阱,然后就会“争民施夺”。民,即妄想心、分别心、执着心、意识心,这些心皆是迷妄之心,丢失了本心就会陷入迷妄,就会胡作非为,就会随着各种欲望习气而放纵,生命就无法得到安宁。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将身心的注意力集中于外部世界的世俗事物上,放纵于物欲之中,我们生命中真正的“财”——精气神就会耗散。“财聚则民散”,其实聚的是假财,不管你聚集了多少外在物质的东西,它终究是无常的,终究会散灭,缘聚而来,必定缘散而去。在道家修行中特别注重精气神的修行,称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等等。精气神也被称为道家修行的三宝,佛法僧是佛家的三宝,精气神是道家的三宝。这三宝与外在的事物有一种关系,就是你追求外在的事物,那么精气神三宝就会耗散。而精气神三宝才是真正的财,聚集了假财,真财就散掉了。“财散则民聚”,放下对外物的追逐,放下对物欲的追求,将心收回到自己的内在,精气神自然就会向内聚敛,这时我们的精气神就可以得到保养,得到凝聚,得到升华。精气神的修炼就是不断地深入内在,“致虚极,守静笃”,不断地返本归根,“复归于朴”。所以不管是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虽然其理论体系不同,彼此所说的语言概念不同,各种修行的方法也有很多不同,但是放下对外物的追逐,放下对欲望的追逐,将心收回自己的内在,去觉悟自己生命的真相,去修炼、升华自己的身心,在这一点上儒释道三家其实都是一样的。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悖,就是指背离了自性本心,背离了大道。当身口意的言行背离了自性本心的时候,那么就无法契入自性本心,就无法显明自性本心,就不可能与自性本心的智慧相应。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如果背离了自性本心,背离了大道,去追求各种外在的物欲的东西,即使你能够得到一些所谓的成功,即使暂时得到了一些欲望的满足,但你终究会失去这所有的一切,这些东西注定是无常的,所以说它终究会因缘而来,因缘而去。你在这些无常的东西中去追求,最终必定是一无所得。而更为可惜的是,你的心灵本来是自由的、自在的、快乐的,但因为沉溺于物欲,被物欲所迷,本自自由的心就掉进了欲望的牢笼,我们的心灵就被欲望、迷惑、执着的枷锁牢牢的桎梏着,从此不得自由。不仅如此,当我们的生命发生关键性转变的时候——当我们这一生的生命结束,另一个新的生命阶段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仍然被各种习气欲望牢牢地束缚,而看不透这一切皆为虚幻的话,那么在生死的关头我们的心就没有超越的力量,就没有出离的力量,就没有解脱的力量。没有这些力量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生命再一次地成了欲望的奴隶,成了习气的囚徒,然后被这些欲望习气捆绑着被迫进行生命的轮回,在生生死死中流浪沉浮,得不到自由和解脱。这才是追求物欲不知觉醒的最大恶果。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所有的一切,包括所有的物欲,所有的物质世界,其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善和恶,也并不是它们真的具有囚禁心灵的能力,其实没有。所有的不自由,所有的束缚,所有的这些牢笼,都是由于我们的心沉溺于物欲而导致的,是由于我们的分别、执着、妄想、攀缘、贪爱、贪恋、沉迷,不知道出离而产生的。所以这不是外部世界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选择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认知出了问题。因为不明白物欲的虚幻而去追求物欲,最终迷失在了这种由虚幻的物欲所编织成的牢笼里。不是别人困住了我们,是我们自己困住了自己。那么什么是修行之道呢?修行之道就是看透所有这一切物欲的虚幻,发现我们心灵的高贵,发现我们心灵中的光明,发现我们生命本性中本自具足的智慧!这种光明和智慧是超越一切的,它具足一切可能性,具足一切光明性德,具足自由飞翔的羽翼!它本自超越一切痛苦和烦恼,本自离于一切虚妄的幻相,它本自自由,本自解脱,本自超越生死,本自安乐永恒! 对于这样一个真相,虽然它一直就在那里,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但是我们还需要去认识它,更需要去体证它。对于《大学》的修行而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通过修行使本心本具的智慧光明显发出来。当自性本心本有的光明智慧显发出来了之后,生命中所有的一切情境就成了修行的道场。这时所有的一切就像雪漠老师说的,“世界是调心的道具”,所有事情的发生,包括所有的物欲,所有的欲望,所有的人、事、物,就成了一个考验的对境,都成了炼心的道场。红尘世间不仅是调心的道具,不仅是炼心的道场,同时还是自觉觉他利众修行的道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升华了自己,也自然随缘地利益了与我们有缘的生命,然后帮助与我们有缘的生命一起觉醒,一起脱离由各种幻境所构成的虚幻的苦海。当我们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大学》的时候,其中的道理就非常地清楚、明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安住于真心,安住于自心光明的性德,所谓性德就是本有的,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光明、本有的自由、本有的自在,体现在我们的生命中,即是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有了自性本心的性德光明作为我们生命的主宰,那么剩下的一切就都成了修行的道场、调心的道具,对于这些道具即拿即用,即用即放,了无挂碍,落落清净。所以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如果颠倒了根本,我们的生命就会陷入迷妄之中,而不是觉醒的生命。“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真财,什么是假财,要放下那些假财——功名利禄、爱恨情仇,要守住真财——自性本心以及精气神,守本真心,然后不断的去升华它,去凝练它,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升华到更博大、慈悲、智慧、光明的境界。“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既然已经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已经明白了自性本心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的主人,而其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幻境,那么这时的修行核心,就是在所有的生命时空中,唯一要做的就是始终安住于自性本心,在任何情境中守住本心的智慧和清明,不被外境所迷,不再执幻为实,不再去追逐欲望,始终合于本心,始终合于大道。当我们这样不断地训练自己,让自己安住在本心之中,然后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与我们有缘的生命走向觉醒,就是在践行大学之道,在践行明明德之道,在践行亲民之道,在践行自觉觉他之道。 二十一、护念本心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康诰中说,人的天命并不是始终如一的。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能够与道合一,从自性本心的角度去行一切利众之善就会符合天命,就能够得到天命。而与道相悖,那么就会失去天命。 所谓的天命,既是指自性本心,同时也是指人在世间的命运,包括人的寿命、福报等等。因为人的生命是内外一体的,当人的行为与大道相背离的时候,则为不善,不善则失之。所以人的天命并不是恒常的,“唯命不于常”,它取决于每个人的心。你的心处在什么样的境界,那么你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命运。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楚书中说,在楚国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宝物,如果说有的话,只是以善作为宝。注意,善就是“君子先慎乎德”这个德的具体体现,落实到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之中,就是善。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舅犯是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文公的舅舅,也是他的大臣,在历史上被称为舅犯。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亡人就是流亡的人,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仁亲以为宝,只是将仁爱亲民这种修行当作至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秦誓就是秦穆公时候的誓令之词。秦誓中说,如果有这样的一位大臣,忠诚老实,对国家忠心耿耿,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或优点,但是他心胸宽广,其心休休焉,休休是宽容的意思,其如有容焉。古人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就是这个有容,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所谓大人就是他有着超越一般人的胸怀和度量。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技代表本领、长处、优点。当看到才华出众的人,若己有之,就像他自己拥有这种才华一样,非常随喜,感到敬佩。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彦圣的彦,指有才能、有德行。圣,即圣贤。当见到德才兼备、品德高尚的圣贤之人,其心好之。好,就是喜好,愿意像这样的人学习,愿意接近这样的人,就是其心好之。 不啻若其自口出,实能容之,不仅仅在口头上是这样说的,他在心里面也是这样想的,他在心里面是真的佩服这样的人,能够接纳这样的人,并且愿意向其学习。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因为秦誓是秦穆公的誓令,作为一国之君,如果能得到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大臣——前面说若有“一介臣”,一介臣子,能够得到这样的人来辅佐自己的话,就能够保我子孙黎民,就能够使秦国的百姓黎民以及君王的子孙后代得到保护,这个保护是来自于深厚德行的荫庇;尚亦有利哉,这是多么有大利益的事啊! 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这是说另外一种人,如果一个人看到别人本领高强才华出众,就心生嫉妒和厌恶,媢,是嫉妒的意思,媢嫉以恶之,就是从心里感到深深的嫉妒、厌恶,不能容忍他人比自己强。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对于品德高尚的圣贤之士,想方设法地进行压制和排挤,与其对着干,制造各种障碍,使其没有机会展示才能,心里实在容不下这些比自己优秀的人。 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如果这样的人做了大臣,不仅不能保护黎民百姓和子孙后代,而且会使国家社稷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这段话从整体上来看,“君子先慎乎德”,这个德的具体体现,为善,为仁亲,为有容。就是说以善为德,以仁亲为德,以容为德。在之前的分享中说过,孔子之道,忠恕而已。“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这里的断断兮,有意志坚决之意,代表专一、守诚、忠诚不二、忠心不二的意思。这段话已经把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包括仁的思想、忠的思想、恕的思想全部涵括在内了。 以上是从通常的角度进行的解读,下面从观心修行的角度进行一下解读。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惟就是只有。命,对观心修行者,是指身家性命。唯命不于常,就是说仅仅注重我们在人世间的生命不是长久之计,生命是无常的。常即是道,与道合一即是常。常即是永恒。不于常就是得不到永恒,得到的只是一个暂时的、无常的、虚妄的东西。唯命不于常,从观心修行获得生命解脱的角度,就是说,如果仅仅围绕着我们在人世间的生存为核心去追逐各种欲望名利,其实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的,因为生死无常。当我们还不能真实的超越生死,还不能与无生无灭的大道合一的时候,这时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之中,不管你追求什么,得到的必然会失去,最终根本把握不住任何东西,死亡会毫不留情的夺走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生命本身。只有与大道合一才能够真正的超越生死,才能获得究竟永恒的自由。 那么如何才能够融入大道与道合一呢?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来说,有两个核心内容,一个是明明德,一个是亲民。明明德,就是明心见性,见到自己生命中那个本自无生无灭、本自超越生死的本性;亲民,就是将这种自性本心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整个身心生活中去,自觉觉他,将这两个方面都做到非常圆满的境界,就是“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就是这里的善。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这个“善”用佛家语言来说就是智慧和慈悲,明明德即是智慧清明,亲民即是慈悲。而智慧中有慈悲,慈悲中有智慧,它们是圆融一体的,将这两个方面作为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作为作为自己修行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指导自己的修行,永远走在追求解脱追求自由的与道合一的正道,这即是善,合于道即是善。反之,背离了这样的方向,背离了这样的轨道,背离了这样的原则的一切言行和思想,都是不善,不善则失之,那么就会在生死中轮转,在苦海中沉浮,唯命不于常。 这个善,从更深的角度来说,它已经超越了善恶二元对立的善,而是指我们生命的本体,它指的是自性本心、本源清净心、我们本有的佛性。善,就是这个本自能觉同时觉而本空之的自性本心。此自性本心,本自自在,本自圆满,本自自由,本自永恒,无生无灭,不去不来。这个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的善。从这样的角度而言,什么是至善呢?至善就是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时刻都不离开它,或者说这个时候我们的生命与自性本心已经无二无别,已经圆融一体,我们的生命就是自性本心的化现,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合于自性本心的智慧和精神,那么我们的生命就自然地合于大道,这即是至善。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楚书中说,楚国没有什么宝贝,如果说有宝贝,则只有至善的圣贤之道才是真正的珍宝。这个善,跟之前所说的善是一样的意义,只不过作者应用了更多《尚书》中的话来进行引证和旁证而已。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亡人,就是流浪在外没有家的人。什么是没有家的人?就是迷失了自性本心、找不到自性本心、见不到自性本心,甚至根本不知道自性本心的人。他在迷妄中流浪,在苦海里轮转,这样的人,就是亡人,也就是迷惑的众生。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为什么说对于众生来说没有什么宝,仁亲以为宝呢?因为“仁亲”就是大学之道,就是明明德和亲民,只有走明明德之道和亲民之道,才能破迷转悟,才能从无明的迷惑中走出来,才能够见到自性本心,才能够出离迷妄、出离轮回。所以说对于见不到自性本心的人而言,首先要学习关于自性本心的智慧。学习自性本心的智慧,对于中国人而言,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儒释道三家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教义、教法,但其实其核心都是心性学,都是自性本心之学,不管是儒家的仁、道家的道,还是佛家的佛,最终所要让我们了悟的都是每个人生命中本自具足的那个本自超越生死的自性本心。当一个人从无明迷惑的状态到找到了回家的方向,找到了回家的路,然后认准这个方向一直精进的修行,那么他最终就会来到生命当下一直皆在的那个家、那个本源,这个时候他就不再是亡人了,而是一个明白了生命真相的人,一个与道合一的人,也就是大人。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一介,就是一个的意思,但同时这个介还含有耿介、正直的意思。断断,就是专诚守一、精诚专一之意。专一于什么呢?专一于大道,专一于大学之道,表示追求大道的意志、追求大道的愿心始终不变。另外断断还表示一种决断、一种决心,就是牢固地树立起自己此生的志向,决定不变,即是断断兮。无他技,就是没有其他的技能和长处。也就是说,如果有这样一个人,非常的耿介、正直,专一守善,矢志不移的追求大道,那么即使他没有什么其他的技能和长处,只要有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休休,是宽容的意思,形容修道之人心怀宽广、气魄宏大。其如有容焉,就是说宽广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像天空一样能够含容一切。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非常的欢喜,非常的随喜,就像自己也拥有一样。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见到才能出众、品德高尚的圣贤,心生仰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有一个成语,专门来形容这种“人之彦圣,其心好之”:见贤思齐。见到圣贤就希望能够与其齐平,使自己的境界也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叫做见贤思齐。 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真心追求大道的人,对于圣贤的仰慕和敬仰不仅仅体现在口头上,更体现在他的内心和实际言行之中。他会以圣贤前辈为榜样,精进地实践大学之道,直到达到内圣外王的圣贤境界。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如果能得到这样的人辅佐自己,必定能够使社稷安定、百姓安乐,这实在是非常难得的利益和福分。这样的人即是儒家之道修行的典范,其精神即是儒家精神的写照。同时对于观心修行者而言,不应有外求之心,所以说,与其期望遇到这样的人,不如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所有的这些对于观心修行者而言,都是不断激励自己精进修行的力量。观心修行者,以经典中所说的这些标准作为自己修行的标准,以经典中所说的典范作为自己修行的标杆,作为自己生命和人格升华的榜样,最终使自己一步步地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以善为宝,才是真正的仁亲以为宝,如果寄希望于外在,那么这就不是一个修行者应该做的。 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相反,对于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仅没有欢喜心,反而心生嫉妒和厌恶;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对于品德高尚的人,不仅没有敬仰之心,反而与之对立,制造各种障碍,在心里面不能够容忍对方比自己优秀,那么这样的人“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这样的人不仅不能造福黎民百姓,而且对国家和社会都是有害的,这样的人非常地危险,一定要远离这样的人,越远越好。 在观心修行中,以上所说代表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妄念,一种是正念。前面说的那一种就叫做正念、善念,凡是符合修行之道的这种念头、修法都是正念、善念;凡是与正念、善念相违背的、不符合正念、善念的其他的念头、思想、言行都是妄念、恶念。这时,在观心修行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地警醒自己,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内心的念头是正念还是妄念,而修行就是保持正念,妄念来的时候保持警觉、觉照而不跟随之,在《金刚经》中有一句话,叫做“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行的窍诀,也是一种修行的法门,就是时时刻刻守护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安住在本自清净、本自清明的本心之中,然后去观照和守护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心中的念头如何生起,如何变化,这种念头是正念还是恶念,正念使之增长、稳定,妄念、恶念使之消灭、不生。同时对于正念也不要过于执着,不执着的意思,不是说你不要保持观心觉照的正念,而是要在保持正念的同时,不生法相,不生紧张刻意之心。而如果心里面升起了各种妄念,这个时候警觉之心一定要及时的升起,然后专心专注地观照着心中的妄念,让其自来自去即可。你只要清楚地知道它是妄念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去刻意地处理妄念。妄念本来就是无常的,即生即灭,只要观而不随,妄念自消。,这些妄念是我们生命中久远以来所沉积的习气欲望随着不同的因缘条件而展现出来的,这个观而不随的过程,就是在保持正念的觉照中消磨习气的过程,就是消除妄念的过程,只要不被妄念带走了,不被它所转,就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佛家常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仅仅是指我们外在的言行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为所有外在的言行都起自于内心的念头,而修行如果仅仅从念头的结果即言行上去修,其实已经晚了一步,要回到所有一切言语行为的最初根源,就是起心动念之处,从那里开始进行念念觉照,发现内心生起的念头是妄念,就只是观照着它而不跟随它,不要让它继续发展为言语和行为,这就是“诸恶莫作”的修行了。 念头,是修行的着力处、用功处。当妄念生起,而你的觉照一直在的话,那么这个念头就仅仅是无常的念头,它不会变成语言,更不会变成行为,那么,当它消散了之后,这个习气就消散了。如果失去了警觉和觉照,当妄念变成了言语和行为,那么这个言语和行为就会成为新的妄念习气的种子,妄念习气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因此,对于观心修行者来说一直保持念念觉照,对各种妄念观而不随,是最重要的修行的功课。 众善奉行,一方面是指,当你心中生起了善念的时候,就要把这个善念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去,无私的利益他人;另一个方面则是说,在觉照到妄念的时候,能够保持觉照而不跟随妄念,这本身就是善,正念即是善,保持住了这个正念就是众善奉行。 所以说作为观心修行者,说来说去所有的核心就是念念觉照自己心中的念头,保持观照的正念,保持觉照的正念,保持警醒的正念,保持警觉的正念,不被一切妄念所转,这就是观心修行的功课。坚持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心中那些纷飞的念头慢慢的就消散了,当心中的这些妄念消散的时候,我们的本心就自然地裸露了出来,这个时候你要在这种状态中去体悟自己的心,体悟它的空性,体悟它的觉性,体悟它的无形无相、离于生灭的本性,体悟它本自清净、本无来去、本无动摇、本自离于一切二元对立的空性本质,那么在某一刻就会在这样深入地关照和体悟的过程中,真切地明白自心的真相。 另外,今天分享的这段内容,对于我们还有一个特别的启发或者提醒,就是说一定要远离恶友。当我们的心还没有真正地达到在一切情境中如如不动、不被一切相所染的境界的时候,那么就需要远离各种污染,远离各种恶友。所谓恶友,就是那些不仅对我们的修行没有帮助,反而却会加重我们的欲望习气、污染我们的清净之心的人,在这个时候要注意远离这样的人。然后当你经过长期精进的修行,智慧和定力已经比较稳定,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再也无法染着你的时候,这个时候再返回来,回到红尘之中,然后随缘接触和引导所有有缘的生命一起走向觉醒,这时不仅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因为这也正是大学之道中亲民修行的内容之一。 二十二、善护念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为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对于这种不善之人,首先自己不能学他,不仅不能学他,还要将其“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就是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夷狄之地去,不让他留在中原。儒家的修行是融合在世间法之中的,这里仁人,指的是有仁德的君主,作为一国之君主,他需要将行为严重与道相悖的人放逐到边地去,因为将他留在国中就会祸害黎民百姓。注意,这里并不是说一般人犯了一点小错误就要这样来处理他,而是像前面所说的,根本容不下别人比自己优秀,嫉妒心非常强烈,总是想方设法阻挠别人,当别人做利众之事的时候,偏偏要为其设置很多的障碍,与其对立,搞破坏。做了很多的不善之事,却没有悔改之心。对于这样的人,一个有仁德的明君,一定会让这样的人远离朝廷,远离权力,将他流放到边地去。边地,既可以是指地理上的蛮荒之地,同时也是指权力、地位上的蛮荒之地。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因为有仁德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时需要爱憎分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打击什么,非常地明确。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儒家与道家、佛家的不同,虽然儒释道三家都是追寻大道、追求超越、追求利众、追求圣贤之道的,但是对于人间之事,在处理和面对具体事情的时候,三家的态度是不同的。比如,《道德经》中说“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老子站在大道的层面,对万物众生一视同仁,这是一种大道的根本的平等性和基于这种平等性而发的慈悲之心。佛家同样倡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是孔子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有他不同的观点,孔子倡导“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说对于仁德之人也以仁德对待他,对于不仁之人、不善之人则必须以正直的态度面对他,该惩罚的必须要惩罚。特别是治理国家,一定要赏善罚恶,奖惩分明。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因为这是在讲“平天下在治其国”,所以这里面说的都是一国之君的事——如果对于贤德之人而不能选拔他,选拔了他又不去重用他,这就是一种轻慢。命,这里是轻慢的意思。如果一个君主“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这是有失德行的,因为轻慢了贤德之人。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发现不善的人,不能够罢免他,或者罢免了他但不能把他赶得远远的,让他远离朝廷、远离权力,让他没有能力去做恶,如果一国之君做不到这样的话,就是一种过错。 这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平天下”的修行需要注意的地方。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如果修行者不能随顺世间的规则,善恶分明,这是违背人类的本性的,大道不违人道,如果违背了人道,灾难就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作为一国之主、一国之君,要能够在不违人道中坚守大道,坚守大学之道、圣贤之道、内圣外王之道。必忠信以得之——大学之道,体现在儒家的思想中,就是忠恕之道、诚信之道,如果能够做到“忠信”,就能将天下治理好。如果骄奢放纵,背离了“忠信”,那么就必然会失去民心,失去天下,不得太平。 下面再从观心修行的角度体悟之。 在观心修行中,所谓的善与不善,就是真心与妄心的区别,就是善念与不善之念的区别。所有的这些善与不善,都需要回到自心的当下,回到当下的一念之中,以一念为核心去进行观照、体悟和修行。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作为修道者,对于心中的各种妄念、恶念、不善之念,该如何处理呢?“放而流之”。注意,不是扼而杀之,而是放而流之。将其放逐、流放,任其自生自灭,而不是刻意地要去除掉它。所有的妄念、不善之念,对于修行者而言,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生命中所留存下来的习气,这种习气,随着不同的因缘情境会自然地显发出来,当习气未尽,想阻挡妄念的生起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面对不善之念呢?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即是“观而不随”。观而不随就是这里说的“放而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你只要静静地看着它,让他自然地流走,而不要留在你的心里。“迸诸四夷”,四夷代表四方,也代表我们生命所有的时空。迸诸四夷,就是说要把不善之念从我们生命的时空中驱逐出去。注意这个“驱逐”是“放而流之”的自然地放逐,你不要刻意的赶走它,你只需要静静的看着它,让它自然的流走,念头生于虚空,灭于虚空,自生自灭,即生即灭,本自无常,本自性空。然后经过长期训练之后,你就能够生起一种定力,这种定力不断增强,然后自然地就能够做到“已生之恶令熄灭,未生之恶令不生”。这里的令,不是一个有为的刻意的令,而是当你的定力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内心自然地清净,妄念自然不生,是一种本来如此的境界。即使偶尔冒出了一个不善的念头,因为觉照力和定力已经比较稳定,只要你不去攀援它,它当下就熄灭了。所以说“已生之恶令熄灭”是自然的熄灭,“未生之恶令不生”是自然的不生。经过长期的观心训练,定力和观照力都越来越强的时候,这时的情形就像在灿烂的阳光里根本不会有黑暗一样,妄念和不善之念也自然地无法生起来。 “不与同中国”,中,代表我们的心,国代表我们的身,“中国”就是我们的整个身心。不与同中国,就是不让不善之念留在我们的身心之中。这些习气生起的时候一直观照着它,它就消失了,消失了之后,就不再对我们的生命有所影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观照念头的时候,“观而不随”是最好的处理方式,而其他任何对念头的一种刻意有为之心都是在形成新的习气。比如另外起一个心要去灭它,要去评判它,甚至忘记了观照而去攀援它从而被念所转,追随这个妄念生起了更多的妄念,那么这就形成了一种妄念的习气。这样的话就不是在清除习气,而是在加强习气。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只有真正的仁者——以仁道为志愿、为志向的修行者,才能够知善知恶了了分明。这里的仁人,代表观照之心,代表自觉之心,代表良知之心。当此心生起大用,这个大用就是修行的正念,使自己的心始终安住在修行的正念之中,就能够知善知恶,就能够观善观恶,就能够照善照恶,但不管是知还是观还是照,仅仅是这样知、观、照而已。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现一切,而不去干扰一切的时候,就是真正的善。什么是能爱人能恶人?就是能够为善去恶。“为善去恶是格物”,当你面对心中的各种不善之念,不去追随它,保持觉照之心如如不动的时候,就已经是为善去恶了,而不需要刻意地造作一个善出来,也不需要再起一个念去除掉那个恶。观而不随,妄念自除。注意,这是在观心修行时如何对待妄念的一种修行的功夫。当把“为善去恶”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的时候,一方面要能够觉照自己内心念头的生起是什么样的情况,另一方面还需要对自己的言行按照修行的要求、规则、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多做利众之事。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到品德高尚的圣贤,不能将其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能作为榜样但不能将这个榜样放在自己的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不能将向这位榜样学习作为最优先的事,那么这就是一种轻慢。贤,还代表修行的正念。对于修行的正念,如果不能牢固地树立起来,或者树立起来之后但不能时时以修行的正念为先,那么这同样是一种轻慢。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对于心中生起的习气、妄念、欲望之心、不善之念,不能使其消退,或者能够使其消退但不能使其彻底的远离自己,那么,这就是一种过失。如果我们在修行中对于自己的习气欲望能够观照它,但在观照的过程中却不能够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话,那么这种消除习气的功课就没有做好。任何一种修行,都要落实到自心,且念念落实到每一个当下,这就是修行之所以难的地方。修行,说简单也非常简单,它没有很复杂的技术,没有很高深的窍门,都是非常简单的方法,但关键是要将这种简单的方法反复地去训练,一直坚持按照这种方法去训练,始终如一,坚持一辈子,始终去坚持,这是比较难的。我们生命中积累的这些各种习气,是非常非常久远以来所形成的很深重的习气,如果修行的力度、精进度不够的话,那么这些习气就很难清除掉,或者说清除地很慢。如果在这一生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的心还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还依然会让习气欲望主宰我们的心时,那么我们就没有把握从轮回里解脱。虽然从道理上我们都明白一切皆是无常、一切皆是空性,但是这种道理上的理解,最终无法成为真实的解脱的力量。最终的解脱的力量来自于我们的心对于空性智慧的定力。与这种定力密切相关的就是对习气的清除。如果说还有一大堆的欲望习气,那么就谈不上定力。只有将生命中的欲望习气彻底的清除掉,这个时候才谈得上定力。所以在佛家修行中,戒、定、慧作为修行的三大法宝是有其非常深刻的科学道理的。戒,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去放纵自己的欲望习气,而要有所戒,在戒的基础上通过定力和智慧的修行去清除自己的习气。定,就是说要能够在任何情境中保持修行的正念,如果忘记了修行的正念,那么就无所谓定。没有定,那么我们的心就会被境所转,被习气所转,被欲望所转。慧,指的是般若智慧、空性智慧。空性智慧,是穿透一切幻象和习气的利剑。如果没有智慧的利剑,那么深重的习气欲望就会像一座大山一样无法搬动它无法清除它,而且它还会一直生生不息,不断地增长。但是有了空性的智慧,能够了悟到一切习气欲望的究竟无实性,包括生死这种生命境界中最激烈的转变,它仍然是一种没有实质的幻相,以智慧穿透一切,扫除一切,那么定力就有了。所以戒、定、慧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使自己的心离于各种妄念习气的束缚,就能够防止自己的心偏离正道。戒定慧共同构成了一艘生命觉醒正法的航船,乘上这个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前行,那么有一天就必然会来到自由解脱的彼岸。当实现了究竟的解脱之后,那么这所有的戒定慧就成了一种工具,上岸之后就无需再执着于渡河之船。但是当我们还没有这种彻底解脱的力量的时候,戒定慧即是我们修行的依怙,时刻不能舍离。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如果不明大道,善恶不分,沉溺于各种欲望,被贪嗔痴习气牢牢地束缚,不知道从欲望中出离,不知道清净自心、清除习气,那么就背离了自性本心,就背离了自由解脱之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而不知道反省,生命就必然会堕落,灾难就必然会降临。对于修行者而言,最大的灾难莫过于迷失在轮回之中而不自知,迷在其中还不知道自己迷了,沉迷于欲望之乐而不愿意觉醒,这才是最可怕的灾难。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真正的修行者,坚定不移地践行大学之道,始终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时刻不离自性本心,以自性本心为依归,以戒定慧为依归,以大学之道为依归,以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为依归,矢志不渝地践行大道,将自觉觉他之道作为终生坚定不移的信仰。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就必定能够与大道合一,必定能够成为道的载体,必定能够合于道,成就大道。矢志不渝,即是忠,坚定不移,即是信。如果内心骄慢,贪图各种物欲享受,而将修行放到次要位置上,这就是一种骄慢。不能一心坚定地修行,就无法成就大道。无法成就大道,对于自身而言就失去了解脱的机会,就失去了觉悟的机会,就失去了让自己的生命获得彻底自由的机会。对于儒家的修行者而言,则意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种理想就付之东流、无法实现了。 在《大学》前面的篇章中,注重从正面的角度去阐述修行的纲领、核心、次第、方法,而今天分享的内容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诫修行者,在修行中需要注意那些方面,不要犯哪些错误等等,这样就从正反两个方面将修行方法和要注意的事项就全部涵括在内了,对于我们学习和实践大学之道以及在生活中修行,有着全面而深刻的指导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并落实到修行训练中。佛家经典《金刚经》中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今天所学《大学》的内容刚好可以视为对这句经文的详细注解,同时我们也需要清晰地明白,“善护念”需要以安住真心为前提,如果离开了真心,那就变成了世间法意义上的“为善去恶”了,那就不是大学——大道之学了。 二十三、智慧妙用 二十三、智慧妙用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今天分享的这段内容是《大学》的最后一段,这段内容非常贴合生活,讲的都是在生活中的修身之道,也就是如何将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体现了大学之道在生活中的智慧妙用。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对于财富的获取和积累,也有其需要遵循的正确的途径、方法、规律和准则,即多生产、少消费、开源要精进努力,使用要节俭,这样的话,财富就会经常的充足。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德之人仗义疏财,更加注重自身德行的修养,因为德行才是真正的财富。而不仁之人不惜以健康、品行、自由甚至生命为代价,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 这段内容对于修行和日常生活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者,不管处在什么样的修行阶段,或者在社会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于什么样的领域等等,都可以运用到这段话所蕴含的智慧。 仁者以财发身而不仁者以身发财,仁,其实是指一种生命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体现为外在各种关系处理中的仁慈、慈悲之心,同时还是指对自身的生命能否做到一种真正的仁——仁慈而智慧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即注重自己的品德的修养和人格的不断完善。如果对待自己都[不仁],那么就会以自己的生命健康、自由、人格等为代价去聚敛财富。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没有在上位的人非常仁慈、仁爱,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忠不义的。对于儒家的修行,始终要落实到社会现实生活中,落实到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而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掌握整个国家政治权力的君主和大臣,那么,对于君主而言必须要有仁德,然后下面的臣属和百姓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尽忠尽义。这里面的道理,不仅可以应用到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也可以应用到家庭以及所有的人类组织中,比如公司等等,也是非常适合。比如作为公司的老板以及高层管理者,能够以仁德之心对待员工和客户,充分站在员工和客户的角度考虑员工和客户的利益,那么作为公司的员工就能够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事情,作为客户就会认可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忠诚客户,这样的话就能够使这个公司充满活力,充满朝气,从而可以获得长远的发展空间。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一个人如果能够将忠义作为对自己品德的要求,那么他做事就一定不会半途而废,一定会尽职尽责努力将事情做到最好。 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府库就是国库,国库里所有的金钱财物都是属于这个国家的君主所能够支配的。这里的府库财,不仅仅代表物质上的财富,同时也象征着儒家修行者品德修行上获得的财富,这种德性上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孟献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外交家,是亚圣孟子的先祖。孟献子说,蓄养马匹车乘的士大夫之家,不认识或见不到鸡和猪,因为到了这个地位就不会去畜养这类家禽家畜了。 这里是用世俗生活中处于不同等级地位的人的生活场景的差异来比喻人在品德修行上关注重点的不同。比如士大夫之家已经属于[仕],也就是在官府任职的人,这样的家庭注重是官场的礼仪和规矩,所以出行需要乘马车,家里就需要养马,而养鸡养猪的家庭一般都是平民百姓的家庭。所以不同地位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平时关注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不需要去注重很多官场的礼仪,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小家庭的生活就可以了,他通过种田,通过养鸡养猪去解决自己家庭的经济问题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士大夫之家,就需要讲究官场礼仪、文化修养、社会名誉等等。比如在孔子的时代,他有一个习惯,如果没有车可乘,孔子就不出门,他说,如果没有车坐那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士大夫呢?接下来说的几个比喻皆是类似的意思。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家庭在丧祭的时候才可以使用冰块保存亡人的尸身,所以伐冰之家就是指卿大夫之家。卿大夫比士大夫要高一个等级,大多担任重要官职,这种家庭就不会再去养牛养羊了。 百乘之家,不蓄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拥有一百辆车乘的诸侯之家,不应该收养那些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养着这些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养着有偷盗毛病的家臣。古代的诸侯会眷养很多的的门客,也被称为家臣。这些门客各有各的才能,各有各的门道,既有那些品德非常正直的君子,也有各种品德不够端正的人,就像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类的人。所以诸侯之家有各种各样三教九流的门客家臣。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收留[聚敛之臣]。聚敛和偷盗有什么区别呢?聚敛损害的是道义,因为他并不缺乏金钱、财富,甚至已经拥有了很多,但却贪心不足,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搜刮百姓,这样的行为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儒家的道义。而偷盗东西的人,一般都是因为贫穷,因为要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活命而不得不偷盗偷东西,虽然这样的行为同样有损道义,但有情可原。这两种行为存在本质的差别,因为贪心不足而横征暴敛不可原谅,为了活命而偷窃财物可以酌情谅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一个国家不应该以物质财富为终极追求,而应以仁义之道为终极追求。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如果一个人做了国家的君主,掌管了国家的大权,却一心想着怎么去聚敛物质财富,其身边必然有小人在鼓惑和诱导。如果君主的身边都是贤德之人,就一定不会让君主这样做。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这个君主如果缺乏反省和警觉的话,不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看不清信赖和重用小人给国家带来的伤害,那么就会认同小人的看法,不以为恶,反以为善,并对这些小人委以重任,那么就会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灾难,祸害无穷。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这个时候,即使在他的辅臣之中有一些仁德贤能之人,但是也已经很难改变什么了。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通过上面所举的反面的例子更进一步地说明了,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政治清明天下大治,就一定不能以物欲的满足为追求,而必须以仁义之道的昌明繁荣作为最终的追求。 《大学》最后这一段的内容,仅从文字上看,我们或许感觉到跟之前的内容有一个较大的差异,就是说这段内容看起来似乎与[明明德]的修行、[亲民]的修行好像不是那么直接相关,但其实它是从最贴近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明,如何将大学之道、圣贤之道、仁义之道的修行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大学之道,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理念,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一门学问,它还是一种深入人们现实生活的文化和精神,其最鲜活的体现,就是使大学之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当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时,在不同的生命情境下,他一直秉持的那种态度、那种精神,这种态度和精神已经成了他自然而然的反应,成了他最真实的写照——他已经活成了那种境界。 所以最好的大学之道、儒家之道的修行,最好的明明德、亲民的修行,最终要把它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落实到我们时时刻刻的言行之中。而在现实生活中,最真实、最直接、最常见的方面,就是在面对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财富时是什么样的态度。特别是在这个商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内心所真正秉持的原则,他真正守住的到底是世俗的利益还是大学之道的精神,在面对金钱、权利、地位、名誉等各种利益冲突的时候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了。所以这段话所蕴含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特别贴合这个时代,如果我们想做一个真正的信仰者,真正的大学之道的践行者,就需要在面对各种利益冲突时时刻不忘以大学之道的精神为标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然后下面我们再从观心修行的角度来看一看这段话对于观心修行有什么样的启发。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财,对于观心修行而言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呢?真正的财富就是我们生命中本有的智慧,也就是自性本心的智慧。那么如何让我们生命中本有的这种自性本心的智慧能够生生不息一直非常地充足呢? 生之者众,就是说你要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的这个时间要多、要长。生之者众,就是说你要让自己能够时时刻刻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面对一切,去观照一切,去处理一切,那么当我们能够这样去修行的时候,自性本心的智慧就会源源不断的生起,就会一直非常地充足。 食之者寡,就是说对于影响自性本心智慧生起的欲望、习气、分别、执着等等,一定要使之越来越少才好。所以在观心修行中,要不断地清除各种贪嗔痴慢疑的习气,使之越少越好。当然,这个越少越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修行者习气都非常多,从踏上修行之路开始就要通过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欲望,清除自己的习气,包括《大学》中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等等,这样一步一步地去清净自己的心,然后自己的真心就慢慢地裸露了出来。见到真心之后,安住于真心,去观照各种妄想、念头、情绪、习气等,这些本自无常的云朵就会逐渐的消散。 为之者疾,这个[疾]相当于迅速、及时的意思,同时也包含着精进的意思。为之者疾,就是说我们的修行要精进,对于欲望习气的生起要及时迅速的提起警觉,能够当机立断,不给这些负面能量任何可乘之机。观心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妄心和真心相互斗争、此消彼长的过程,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这时还没有见到真心,或者对于真心的体验和认知还不够深不够清楚,那么这时修行的正念的力量相对来说就会弱一些,而欲望习气就强一些,这个阶段的修行要点就是[为之者疾],就是说修行一定要精进,时刻保持观照的正念,警觉的正念,妄念来了要清楚地知道,知道但是不干扰它,让它在你的觉照下自然地消失即可。 用之者舒,就是说对自性本心智慧的运用,在生活中的应用要灵活,要舒缓,要善巧,要随顺世间,要不着痕迹,要了无挂碍。 则财恒足矣,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自性本心的智慧就会源源不断的生起,充盈于我们的生命。 所以说如何让自性本心的智慧充盈于我们的生命呢?那就是生之者众,时时刻刻安住于自性本心,食之者寡,不断地清除影响自性本心智慧生起的各种欲望和习气,为之者疾,就是时时观心念念觉照精进地修行,用之者舒,然后在智慧起用的时候要舒缓、善巧、不刻意、不执着。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这里指的是本心的智慧,悲智双运的智慧。在观心修行中,仁,更侧重于智慧,他可以指仁德之道,但同时也是智慧之道。[仁者],就是见到了自性本心,深刻的懂得仁德之道,懂得智慧之到的修行者。 仁者以财发身,已经见到本心的修行者,时刻安住在本心之中,以本心的智慧来滋养自己的身心,以生命中本具的光明性德来滋养自己的生命,升华自己的生命,这就叫做以财发身。 不仁者以身发财,还没有见到自心本性的修行者,还不懂得仁德之道、智慧之道,就是说虽然在修行,但是对于自己生命中那个最根本、最深刻、最究竟的[自性]和[自性智慧]还没有透彻的了悟,这时就很容易被各种幻相所迷惑。很多的修行者在这样的阶段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执着于各种相,包括各种理论、概念,各种修行的法门、仪轨,各种不同的宗教名相等等,很容易执着于在各种外在的名相中去追求真理和智慧,而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无法达到对真理和智慧的了悟的。还有一些人不是以追求真理和智慧为目的,而是以养生,以求得神通,以求得各种神奇的感应境界,甚至法术、道术,或者以信仰为名追求各种世间利益等等,所有这些行为都不是[仁德之道],都可以叫做[不仁者]。不仁者以身发财,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仁德之道的修行者,以宝贵的生命去追求各种其性无常的财富和利益,将自己的生命耗费在了这些离道越来越远的所谓的修行之中,真的是太令人叹惋了。因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智慧之道,都不是真正的仁德之道。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上和下就是主和从的关系,主就是主宰,如果是真心做主,如果是本心做主,如果是自性明德做主,那么就叫做[上好仁]。如果真心能够做主的话,那么下就不可能不好义。下,即代表言语和行为。真心做主,落实到言语和行为上却不符合道义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你的真心做不了主,而让你的欲望成了你的主人,那么言行就会不符合道义。心合于道,言行也同样会合于道,如果心未合道,那么就要在修行中不断的去修正自己的言行,保持修行的正念。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如果一个人能够始终遵循修道的法则和规范,那么,他的修行最终就一定能够成功。假如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保持修行的正念,身口意都符合修行的规范,而且还能够始终精进的修行,最终却修不成功,这样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同样如此,只要严格按照大学之道修行的纲领、次第、方法、路径进行精进地修行,最终就一定能够达到《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行目标。 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当我们把财富解读为自性本心的智慧,那么这句话就更容易理解了。[府库财]就是你已经完全有把握掌控的自性本心的智慧,说明你已经见到了祂,已经能够安住于祂,而且还能够从祂生起妙用,那么这个财富就必定属于你。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如果我们从自性本心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句话就有了全新的内涵——当我们通过观心修行见到了自性本心,而且自性本心的智慧能够像士大夫的马车一样可以承载、驾驭我们生命的时候,那么那些营营苟苟之类的世俗欲望和琐事就不会放在心上了。 在不同的修行阶段,本心智慧的显发程度不同,体现在生命的境界上就有不同的表现,当这种自性本心的智慧刚刚显露还比较弱小的时候,就像一辆平常的马车一样,这时还只能承载一个人——修行者自己。但即使是这样,这时你也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那种追逐世俗欲望的那种生活。当本心的智慧在你的生命中显发出来之后,那种世俗欲望类的追求就会在你的生命中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伐冰之家,既然能够伐冰,冰是非常坚硬的,那就代表你的智慧已经像利剑一样能够穿透寒冰了。当你的智慧已经像利剑一样,能够斩断寒冰、穿透寒冰的时候,那么所有那些世俗的、欲望性的追求自然就无从生起了。前面一个阶段是[不察于鸡豚],就是那个鸡豚还是在的,但是你已经不怎么关注它了,所以说[不察]。当你的智慧像利剑一样能够穿透寒冰的时候,叫做[不畜],不畜牛羊,即使那些高级一点的欲望啊,你也已经不感兴趣了,这些世俗世界的玩具在你的心里已经没有了位置,所以它们就会从你的心里自然地消失。 百乘之家,不蓄聚敛之臣,当一个人的智慧啊,就像可以乘坐千百人的大船一样,能够普度众生、广利众生的时候,那么就不会再有贪恋聚敛之心。君、臣,在修行中代表真心和妄心。真心做主,妄心自然消散。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退一步讲,如果在你的内心之中还有贪求聚敛之心的话,不如将此心用于追求一种更高更广的境界——盗取天地之机,成就无上大道。就儒家而言,也有这样一句话——有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志。 在道家的修行中有盗天机的说法,就是当人能够去修行的时候,就可以盗取天地万物的能量,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修行,而且总是放纵自己的欲望的话,他就会被万物所盗——他的能量就会被万物盗走。但是如果一个人学会修行,他不仅能够保有自己的能量,还能够从天地万物中盗取其中的能量和生机。所以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是一种转妄念为道用、转世俗追求为修道之法的一种非常智慧的处理方式。 (注:《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相安。“)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国,从修行者自身而言是指自己身心生命的整体状态。从儒家修行来看,这个国不仅代表自己的身心,还代表整个天下苍生。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就是说,胸怀天下苍生的修行者,不以世间利益的追求作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是以圣贤之道、以究竟了义的智慧之道的追求作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能够主宰自己身心、始终安住在自性明德智慧之中的修行者,对于这样的人,如果在我们的眼中他的行为看起来是在追求世间的利益,那必定是因为你用世俗凡夫的眼光去看待他了,而实际上呢,[彼为善之],其实他只不过是用一种随顺世间规则和世俗习惯的方式去利益众生而已。 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而如果不明大道,以追求世俗利益之心去治理国家,那么就不是大学之道,不是圣贤之道,而是小人之道,以小人之道治国的话,将会祸害无穷,必定会导致灾难频发,即使有一些世俗行为上的善举善行,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就是说,对于一个不明白自性本心,自性明德没有显发出来的人,想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行目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你做了一些以世俗的标准而言属于利国利民的善事,但是这种善事仅仅是世间法的善,达不到出世间法智慧上的超越境界,无法带给天下苍生长久的利益。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而以义为利也,不管是修行还是治理国家,都不能以世俗利益为尺度为规则,而必须以大学之道、圣贤之道、以自性本性的智慧之道为修行的尺度和规则,这才是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大学》的内容到这里就全部解读完了,我们简单的回顾总结一下。 首先,《大学》在一开篇就提出了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着阐述了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次第,从格物致知,到正心诚意,到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前面四个方面是明明德的修行内容,后面四个方面是亲民的修行内容,这两个方面八项内容(即两纲八目)全部都达到至善圆满的境界,就是整个大学之道修行的次第;然后再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关于这八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如何去修行进行具体的阐述,有正面的立论,也有旁证和反证,有正面的指导,也有反面的提醒,在整体修行次第的逻辑和层次上都非常的精密,有本有末,有先有后,从浅入深,有理论有实践,有思想有生活,从而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非常完备的大学之道的修行体系,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并把它融入到我们的实际修行和生活中去。 《大学》虽然是儒家的经典,但是在学习和体悟的过程中,明显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大学》所蕴含的境界——如果你不被文字相所束缚,不被儒家经典的名相所束缚,能够跳出儒家理论的框架,站到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大学》这部经典,它所蕴含的境界——叫做“极高明而道中庸”。它所蕴含的智慧是完全可以比肩于佛家和道家的,并可与之相融相通。虽然它在空性智慧的境界上、在出世间法的超越性上,没有佛家那么究竟,但是在大学之道其核心精神里所蕴含的境界中仍然隐藏着或者说蕴含了空性智慧的境界在内,至少达到了[我空]的境界,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圣贤之道。 另外《大学》相对于佛家和道家的经典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充分地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所以《大学》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也更加地贴近当今时代,《大学》所蕴含的这种智慧,非常适合各种领域,包括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等,《大学》的智慧和精神,对于解除当今时代人们所共同面临的诸多的问题和困惑,都有着非常宝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而且《大学》没有任何宗教名相,不属于任何一种宗教教义,闪耀着鲜明的理性智慧的光芒,具有显着的普适性。《大学》的智慧看似经典、古老,但其实其蕴含的精神却亘古常新,对于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传承、创新、发展有着其他经典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大学》的这种特点和优势,未来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们所发现和认识。正是因为《大学》有着如此鲜明的文化先进性、亘古常新性、时代契合性、理念普适性,因此对于《大学》智慧和精神的弘扬,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进行传播、学习和研究,都不会有很大的障碍,因为人们很容易能够通过对《大学》文本的深入的学习和解读去领会它的精神。 《大学》是一部非常珍贵的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闪耀着耀眼光芒的智慧的明珠,作为中国人,不可不读《大学》,不可不学《大学》,不可不用《大学》。如果能汇通儒释道,将儒释道的智慧融为一体,终身学习之、修行之、实践之、推广之,那么从上古以来一脉相承的大学之道、大人之道、圣贤之道,就可以生生不息,永葆鲜活的力量! 第1章 “一切皆是视角”——在《视角法则》中,这是所有视角法则中的核心法则,也是整个视角学的基础法则,因此也被称为视角学第一法则。 此法则何以能够成立呢?这就涉及一些更为基础的问题:在视角学的视野中,整个世界以及所有的生命,其在本体层面,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个本体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够成为本体?或者说为什么可以将其视为本体?它与其他哲学中所说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本体有哪些共与不共的性质?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从最根本的层面阐释明白,那么“一切皆是视角”这一视角学核心思想就可能被视为一种哗众取宠、故作高深的奇谈怪论,而无法真正利益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本体论问题是视角学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 (一)视角——视角学视野下的生命宇宙之本体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生命宇宙”。什么是生命宇宙?这是生命哲学之生命视角学所持有的生命观、宇宙观、世界观——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生命宇宙,同时也是一个生命世界;每个生命同时作为自己生命宇宙中的主体和其他生命宇宙中的客体而存在;所有的生命宇宙皆是相互含摄的;无穷无尽的生命宇宙相互含摄,共同构成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宇宙场;每个生命宇宙既是与其他生命宇宙全息合一的,同时又有着各自独特的生命宇宙体验。在生命之外没有宇宙,在宇宙之外没有生命。生命和宇宙这两个概念所指向的对象是完全同一的,【生命】体现了其【主体性】的一面,【宇宙】则体现了其【客体性】的一面。但从根本上而言,生命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生命,因此最好的称呼是【生命宇宙】,本质上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这就是生命视角学视野中的生命观、世界观和宇宙观。对于生命宇宙,将在视角学认识论中进行详述,这里不再多言。 在此生命观、世界观、宇宙观下的本体论问题,就变成了生命宇宙的本体论问题。 什么是生命宇宙的本体? 对于此问题,生命视角学的基本观点是,【视角】即是生命宇宙的本体。 为什么不是物质、能量、信息、精神、意识、心而是视角? 在生命视角学的视野里,生命宇宙由五个维度构成——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视界。其中超级视角有隐显两种状态。大部分生命的超级视角处于隐而不显的状态,这时生命宇宙即体现为剩下四个维度:心、视角、视界、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四个维度已经完全涵括了我们日常所说的宇宙、世界、生命、物质、精神、能量、信息、意识、心等所有的一切内容。 但在生命视角学的视野中,仅有这四个维度还不够,还有一个更深的维度,即本体维度。此本体维度完全超越了“心-视角-视界-世界”的维度,在视角学中,称之为超级视角。 物质、能量、信息、精神、意识、心,这些范畴,皆涵括于“心-视角-视界-世界”这四个维度中,代表了由这四大维度所构成的非全量生命宇宙的某一方面的特质、特征、特性。 非全量?那什么是全量?由五个维度构成的生命宇宙即是全量生命宇宙。由四个或四个以下维度构成的生命宇宙即是非全量生命宇宙。 在全量生命宇宙中,只有视角才能成为生命宇宙的本体,且是唯一本体,此本体之外再无其它本体。 而这个本体性的视角正是超级视角。 由是,才有了视角学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 视角,这一看似无比普通的“东西”,竟然能够成为整个全量生命宇宙的唯一本体? 何以能够如此呢?且听下回分解。 第2章 (二)视角,何以能够成为生命宇宙之本体? 生命宇宙,是生命视角哲学智慧观照下的生命的样子、世界的样子、宇宙的样子。 生命视角哲学,简称视角学,是以生命之自由与觉醒为根本目的的实践性学问,其所有观点的目的均紧紧围绕着促进生命之觉醒与自由。任何背离此目的或者与此目的无关的内容,皆非生命视角哲学研究之重点。生命视角哲学提出的视角学原理、法则、实践方法等,或许可以扩展应用到与生命觉醒无关的其他领域,但那并非生命视角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重点。当然,如果有人愿意在其他领域包括生命觉醒领域,应用视角学原理、法则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我们都应该乐见其成。因为生命视角哲学所阐述的原理、法则、观点等,并非属于某个个体生命,而属于所有的生命。 在生命视角哲学的观照下,唯有视角且必须是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才能当得起【本体】这个最重要的核心。 本体的意义,即是说,一切的一切,回归到最根本之处,即是最终的本体,再无其他。 何以【超级视角】能够成为生命视角哲学视野中全量生命宇宙的本体呢? 说起来也特别简单,简单到难以置信——因为生命本身即是视角,即是超级视角。生命宇宙即是呈现在生命(超级视角)中的映像——生命的映像、世界的映像、宇宙的映像。 这所有的映像之基即是超级视角。 以【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的全量生命宇宙来说,只有超级视角是所有一切【心-视角-视界-世界】的本源、本原、本元。 同时,超级视角具有究竟的超越性,心、视角、视界、世界,皆有生灭性、变化性,而没有不变的本质、本性。 而超级视角却超越生灭,超越变化,有着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增无减、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一切的究竟超越性。 超级视角,虽然超越一切“心-视角-视界-视界”,却智慧朗然,不是虚无,不是顽空,不是枯寂、死寂,而是无限地鲜活、自由、自在、智慧、光明、圆满。 超级视角,正是所有一切生命、一切生命宇宙的唯一的、究竟的、超越的、真实的、不虚的本体! 注意,这里的真实的、不虚的,并不是说超级视角具有某种不变的实质——超级视角,不是任何物质现象,也不是任何精神现象,没有任何形相,也没有任何可以把握的实体、实质,这里的真实、不虚,是肯定超级视角作为生命以及生命宇宙的本体性的真实而非虚假、虚幻不实。 而且从根本上而言,从最究竟的真相上而言,所有的生命都是超级视角,本自具足超级视角——甚至连具足这种说法都是多余的,就像你不能说,西红柿具足番茄,因为西红柿就是番茄,番茄就是西红柿,名称不同,所指无二。生命和超级视角的关系,在本体上就是这种关系。但因为生命不仅有本体,还有呈现在本体中的纷繁复杂的“心-视角-视界-世界”,因此超级视角这一本体层面的真相就被遮蔽在了森罗万象的背后。生命,总是习惯于沉溺在“心-视角-视界-世界”所构成的非全量生命宇宙中,超级视角,虽然一直在背后默默无闻地、自动自发地工作着,但一直属于混沌、蒙昧的状态。生命也由此失去了其究竟超越的层面,而深陷于“心-视角-视界-世界”所构成的非全量生命宇宙中。在这个宇宙中,有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精彩世界,同时也有着数不清的泥潭陷阱。由于缺乏超越的智慧,无量无边的生命深陷于由生命欲望顽固习性所构筑的“轮回”陷阱中,境遇各有不同,但都深受束缚,不得自由。快乐、痛苦、幸福、烦恼,总是相互交织,既让人欲罢不能,又让人欲逃无路。这即是超级视角“失落”后的结果。 生命视角哲学,通过对生命宇宙的观照——其核心是对生命自身的内向观照,从而使观照的视角不断地深入生命自身的内在深处,层层穿透“世界-视界-视角-心”的遮蔽,直到最终抵达超级视角所在的维度——那一刻蓦然发现,原来超越视角其实一直都在,原来自己就是它,它就是自己。 所谓的觉醒,其实正是生命的自觉——超级视角的自觉。 所以,生命视角哲学所说的本体——视角——超级视角,并不是与生命无关的其他东西,而正是生命本身。 以超级视角的维度来看,什么是生命?生命,不过就是超级视角的一出戏而已。 生命宇宙是超级视角为自己创造的舞台,并在这舞台中演绎着‘非超级视角’——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视角所演绎的故事。 只是演得过于入戏就迷失在了戏之中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本自自由的超级视角。 直到有一天,生命厌倦了这种游戏,或者对生命自身的存在生起了诸多的疑问,而从开始向着自己的生命内在去追寻,只要不放弃追寻,那么终有一天会蓦然撞见自己本来的样子。 那时,对于视角——超级视角何以能够成为生命宇宙之本体,也就不会再有疑问了。因为,那时你一定会发现,这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性的设定,而是生命本然的真实。 第3章 (三)超级视角这一生命视角哲学本体,与其他学说本体之间的关系 先摘录几段雪漠老师《雪漠心学概论》中关于东西方文化本体论的文字—— 【西方宗教文化以诸神和上帝为本体,东方文化,印度教以“大梵”为本体,伊斯兰教以“安拉”为本体,道家以“道”为本体。】 【宋明理学产生后,儒家以“气”“理”为本体,最终借鉴了佛教,融合三教以归儒,确立了“心”之本体,如《传习录》说“心即性,性即理”。】 【佛学亦以“心”为本体,称之为“真如”“空性”“真心”“本来面目”等等。】 【雪漠心学以“心”为本体,名之为“真心”,含义正是上述阐释的真心,即清净之心。为何又称为智慧本体?在雪漠心学中,智慧正是真心的最根本特征,也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只有真正开启了本有的智慧,才是真心。】 从雪漠老师上述几段文字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本体论。包括我们常说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样蕴含着本体论的意义,即整个宇宙最终的本体究竟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 视角——超级视角,这一生命视角哲学之本体,与上述各种本体之间是何种关系呢? 以视角学的观点来看,是相互含摄的关系——就是说,上述的各种不同的本体论,其实都暗含着“视角”或“超级视角”这一本体;而视角学所说的本体——“视角”,同样也含摄着上述各种不同的本体——换句话说,各种不同的本体论,其实皆是因视角不同而观点不同而已。但无一例外的是,任何一种本体论,皆无法脱离其特定的视角——不管是这种本体论本身,还是本体论所说的本体,皆无有例外。在视角学的生命宇宙中,没有什么可以脱离视角而存在。那诸多不同的本体论概念、名相等,皆是超级视角在不同文化视角下的具体体现而已。 这并非笔者故意拔高“视角”的地位而将其置于其他各种本体之上,其实笔者并无此意。而“视角”也并非高居于其他本体论所说本体之上——与其说是之上,不如说是之中。 比如,上帝难道没有上帝的视角?诸神没有诸神的视角?大梵没有大梵的视角?安拉没有安拉的视角?道没有道的视角?气没有气的视角?理没有理的视角?心没有心的视角?空性没有空性的视角?真心没有真心的视角?唯物主义没有唯物主义的视角?唯心主义没有唯心主义的视角? 不管具体的观点、论点是什么,有何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任何一种观点、论点都必然基于一种视角才能产生。 视角,是比所有观点、论点更为基础的基础。当然,包括视角学以及视角学提出的各种观点,也同样离不开视角。 视角学视野里的生命宇宙,本质上就是由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各种不同的视角所构成的全量视角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生命、宇宙、视角,其实并无任何不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所称呼的不同的名字罢了。 同时,基于视角学原理,视角决定“视界-世界”,视角不同,“视界-世界”即不同。 各种不同的本体论,在视角学的观照下,所呈现的正是不同本体论视角下的不同“视界-世界”而已。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同的本体论之间,并不是是非对错的关系,而仅仅是视角不同的关系。 要理解任何一种观点,就要理解这种观点所使用的视角,当你理解了其视角,也就理解了其观点。 当然,这并不代表你必须认同、认可其观点和视角。因为你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在视角学中,这被视为每一个生命所本自具有的无上权利,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你的这种权利。不仅如此,开创独特的视角,进而开创出不同的“视界-世界”,正是生命宇宙中所有生命的共同价值观。当然,由于你自己就是自己生命宇宙的唯一主体,所以你开创出的任何一种视角以及与这种视角对应的视界-世界,你都是第一体验者,别人皆无可替代。因此,如果你尚未亲证并掌握第五维度——超级视角,那么建议你应该谨言慎行,甚至包括时刻警觉自己的念头,不要随意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否则所吃苦头最多的必定是你自己。 视角这本体,是其他本体论所说本体的“内核”,正是其独特的视角内核构成了其独特的本体,离开了这种独特的视角内核,其本体也就失去了本体的意义。 比如,如果上帝失去了上帝视角又何以能称之为上帝呢?道如果失去了道的视角,又何以能称之为道呢?真心如果失去了真心之视角,又何以能称之为真心呢? 这就是视角学将视角作为本体的最独到之处——视角,是不可离开的本体的本体! 退一步说,你的观点或许可能会很快改变,比如有的人一开始相信上帝是终极本体,后来思想发生了变化,认为真心才是真正的本体。但不管一个人的思想如何变化,包括其认可的本体如何变化,其实本质上而言,这些变化都只是视角的转变而已。但视角本身是不可离的。视角这一本体的终极性,之于生命而言,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此时此刻,包括您在阅读此文的时候,不管您是否认可本文所说的观点,您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您无法离开视角而单独存在,您的所有想法、看法、观点、认知,其实都是基于某种视角而产生的。当视角发生了变化,想法、看法、观点、认知就必定会发生变化。这一点您可以直接在当下去深入地体会它,看看是不是如此呢? 一切皆是视角。这是视角学的第一法则,也是视角学的本体论宣言。这一法则与宣言,与任何一种具体的观点都不矛盾,因为,这只是从另外一种角度——生命视角哲学的角度,所看到的本来如此的事实而已,并无任何奇特之处。 虽然如是,视角学依然有其独特的意义——当我们发现各种不同的观点其实仅仅是视角之不同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和平....... 感恩有您,感恩您在新时代的时光中阅读这些文字,愿您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多一些,幸福多一些,开心多一些,微笑多一些...... 第4章 (四)超级视角的主要特性 生命宇宙之本体——超级视角,具有这样几个特点:无限性、超越性、包容性、智慧性、平等性、妙用性。 1、无限性 在《视角法则》中,视角法则三的内容即是:视角是无限的。 对于超级视角而言,这个【无限】不仅是数量上的无限,也不仅是领域、广度、深度、维度上的无限,同时还是指内在本性上的无限——不被“心-视角-视界-世界”所局限。 “心-视角-视界-世界”的呈现,具有无限可能性,这种无限可能性,即来源于超级视角的无限性。任何一种“心-视角-视界-视界”的呈现,本质上而言,皆是超级视角的呈现。 生命宇宙之五大维度,每个维度从领域、广度、深度上来说都是无限的。但这种无限依然受制于维度本身,因此并不是真正的无限。 世界是无限的,视界也是无限的,视角是无限的,心也是无限的。但它们的无限相比于超级视角的无限,仍是一种有限。 超级视角的无限,是一种究竟的无限,是一种超越的无限。因无限而超越,因超越而无限。 2、超越性 超级视角,之所以称之为【超级】,正是为了突出其究竟超越性,从而与有局限的一般性视角区别开来。 一般性视角同样具有超越性,但其超越性仍有局限。比如,视角法则六——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 生命宇宙的五大维度,皆可以这样说,高维度决定低维度,同时超越低维度。 视界决定世界,同时超越世界。 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 心决定视角,同时超越视角。 超级视角决定心,同时超越心。 需要注意的是,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五种维度在生命宇宙中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圆融一体相互含摄的。 比如,当我们以世界为研究对象,即可从以上五个维度研究世界。当我们以心为研究对象时,同样可以从以上五个维度研究心——心之世界,心之视界,心之视角,心之心,心之超越视角。 因此,这五个维度的划分,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看待“生命宇宙”的视角,同时也是一种视角学独有的哲学思想范畴。视角学正是以此独特的哲学思想范畴去观照和体悟这整个世界,并将依此哲学思想范畴所得到的体悟内容分享给这个世界,希望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和谐与美好。 当然,这五个维度的划分同样也是一种视角而已。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划分维度,以及划分维度的数量和名称,只要划分地相对合理而且对于智慧的启迪有一定的意义,都非常地随喜。而且基于视角学的思想精神,视角学亦倡导和鼓励人们积极地进行不同视角的探索与创新,共同为促进世界的和谐美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超级视角的超越性,就其本源而言,正是来自于生命对自我超越永不停息的追求。因此,这种超越性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超越性,更在于生命自身对于这种超越性的实践和亲证。超级视角以及超级视角的特性,均需要在生命实践中进行体证,从而将理论变成生命中的现实,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意义。 关于超级视角的生命实践部分,将在视角学实践论中进行详述。 超级视角的超越性,不仅仅是对“心-视角-视界-世界”的超越,同时更是对其自身的究竟超越,并在这种究竟超越中体证生命本自具足的自由与圆满——这正是其超越性的真正意义所在。 超级视角的究竟超越性,还具有视角学所独有的不共智慧——对于【一切皆是视角】之深刻而殊胜的体悟。这种体悟必将带来最究竟的包容性——真正的和而不同的精神! 第5章 3、包容性 何以超级视角的智慧能够做到最究竟彻底的包容?这是超级视角其内在智慧本性的自然体现。 在超级视角的观照下,【视角】作为生命宇宙的本体,是其最独特的智慧体悟。而基于对【视角】的深入体悟,必将发现《视角法则》中所阐述的各项视角法则。这些法则并非源自于人为的规定性,而是源自于【视角】本自具足的自然属性。任何人只要如法观照,都会得到相同的结论。 在这些视角法则中,其中最重要的几项法则包括: 【一切皆是视角。】 【所有的不同唯是视角之不同。】 【视角是无限的。】 【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 【心=视角=视界=世界】 【视角有领域、广度、深度、维度等各方面的不同。】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视角。】 【不存在永远固定不变的单一视角。】 【所有的视角皆是平等的,但并不等效。】 【视角永远是鲜活的,只会变化,必然会变化,但不会生灭来去。】 对于这些视角法则深入体悟,就必然能够了悟到这样一点—— 每个生命都拥有其独特的视角,以及基于此视角而开显的生命宇宙。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视角,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生命宇宙。 即使两个生命宇宙从某种角度看起来高度相似,但其实在更深、更广的维度上,它们之间也并不相同。 每个生命宇宙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且无时无刻不在动态变化之中,其生命宇宙的展现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所有的生命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所以,我们没有权力否认任何一个生命基于其自身独特的视角而提出的任何一种观点。 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视角的观照而理解其所提出的观点。 也许那观点带有诸多的局限性,但是当对方尚未领悟到更深、更广乃至更高维度的视角时,我们应该包容和尊重其基于目前所持视角所得出的观点和结论。 每个生命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超越,只能来自于生命内生的需求和动力,我们可以要求并致力于使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视角之局限,却不能将这种要求强加在别人身上。超越的达成,不仅需要生命内在的意愿,同时也需要诸多的因缘条件,我们可以努力创造促进超越达成因缘条件,但对于其结果却不应执着。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因缘具足之时,一切自然达成。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同观点的挑战时,应尊重不同的观点,并尽可能观照其所持有的视角。当我们理解了对方的视角,也就理解了对方的观点。我们还可以同时观照彼此视角的差异,并争取在更深、更广乃至更高的维度上找到能够同时涵括双方视角的新视角。不管对方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一新视角,至少对于我们自己而言,通过对不同视角的观照以及对更高视角的探索,从而完成了对自己原有视角的超越。而每一次超越都必将带来更大的包容性。 而当我们实现了视角的究竟超越,也就同时可以接纳和包容任何一种视角,这种接纳和包容,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同时也是一种究竟自由的智慧。 4、智慧性 超级视角不仅具有无限性、超越性和包容性,还有智慧性、平等性和妙用性。 先说智慧性。智慧性是超越视角的核心特性。无限性、超越性、包容性,同时也是智慧性。 通常而言,【智慧】一词主要有两个含义: a.聪明才智:即迅速地正确认识、判断和发明、创造事物的能力; b.般若智慧:即佛教中所说的超越世俗认识,把握究竟真理的能力。 超级视角的智慧,则同时涵括了这两个方面,同时还特指对于深度领悟、实践和灵活运用视角学原理的能力。 而超级视角的智慧性,则是指超级视角本自具足智慧本性,此智慧性与超级视角是圆融一体、无二无分的。 这种智慧性,首先体现在“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的一体圆融—— 超级视角,本自能够生起、显现、化现、创造无量无边的“心-视角-视界-世界”,本自能够生起、显现、化现、创造无量无边的生命宇宙,这种能够生起、显现、化现、创造的能力和本性,即源于超级视角的智慧性。 超级视角,本自能够映现、觉知、觉照无量无边的“心-视角-视界-世界”,本自能够映现、觉知、觉照无量无边的生命宇宙,这种能够映现、觉知、觉照的能力和本性,同样源于超级视角的智慧性。 超级视角,本自能够自观、自照、自觉、自悟、自明、自证生命宇宙及超级视角之自性、真性、真相的能力和本性,亦源于超级视角的智慧性,且是这种智慧性的高级体现。 我们对于视角学的学习和训练,就是为了将超级视角以及超级视角的智慧从我们的生命中开显出来,超级视角以及超级视角的智慧在我们的生命中本自具足,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它就像沉睡的火山一样一直在休眠。通过视角学的学习和训练,就是为了让这座我们生命中本有的智慧火山重新复活,然后以其智慧之火烧尽所有的束缚、烦恼、障碍,让生命恢复本有的自由与光明,至善与圆满。 其次,超级视角的智慧性,还在于其以对视角智慧的深入了悟来解除内心对于生命、自我以及世界的各种执着。 “一切皆是视角”,这种对于生命、自我以及世界的深入了悟,将会使我们领悟到,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所有的观点皆取决于其视角,而视角是无限的。无限多的视角呈现出无限多的视界、世界。 包括生、死,也同样是一种视角而已。所有的定义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定义。换个视角去看,之前视角所见的一切即会改变。没有绝对的生,也没有绝对的死。生死仅仅是一种变化,生的另一面就是死,死的另一面就是生。万事万物皆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 而对于超级视角的领悟和体证,则可以见到生命中超越生死的一面,从而真正地看清,原来生死真的仅仅是一种幻相。不仅生死是幻相,所有的一切所呈现出来的相,本质上而言都是幻相。幻相本身不是问题,因为一切本来如是。有问题的只是不明幻相而被幻相所欺骗,把幻相当成了真相,而困在了幻相的牢笼中。 而视角智慧正是通过“视角”这一独特的“解剖刀”,将所有的一切层层分解,最后就会发现,一切都是“视角”,而“视角”是随时可以灵活变化的,视角一变,视界和世界就跟着变了。而视角与视角之间是平等的,彼此之间没有谁高谁低,谁对谁错的关系。视角虽然有维度的不同,但这种不同并不会改变所有视角本质上皆为平等的性质。关于这一点,将在论述平等性中详述。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将无数的视角像电视屏幕一样排列起来,每个电视屏幕中播放的画面都不一样。你能说,哪一幅画面比其他画面更“真实”?更“正确”?地位更“高”?所有这些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画面,都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相——没有哪个视角或画面是唯一真实、唯一正确的。这就是“一切皆是视角”的智慧观。 再继续深入,当我们将“视角”抽象出来,就会发现,“视角”既是抽象的,也是具象的,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既显现和映照着一切现象,同时又超越一切现象。而我们的生命,正是这个能够显现一切、映照一切、觉知一切又超越一切的没有具体形相的视角! 这个视角随时随地都在我们的生命中,但却找不到它的具体所在。而所有的一切都映现在它之中,遍于一切处,遍于一切时,遍于生命之宇宙! 当我们继续深入观照,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生命的根本正是这超越一切现象的视角,它不从任何其他东西所生,也不随其他任何东西而灭,它永远在鲜活地变化,但又永远在变化中永远不变!它本无形相,本无来去,本无生灭,本无生死,本自灵明,本自鲜活,本自无限,本自超越,本自自由,本自自在,本自智慧,本自圆满。它能展现出无穷无尽的视角、视界、世界。而心,就是视角,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视角,有什么样的视角,就会映现什么样的视界、世界。 所以,世界的真相是什么?世界的真相就是没有真相。没有真相就是真相。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的真相就是超级视角。 而超级视角这个名称也只是一个方便设立的假名,其本身并无名字。 生命,在现象上展现为相互含摄的无穷无尽的生命宇宙,同时在本质上,即是超级视角以及超级视角映现的如梦如幻的鲜活变化的一切。 所以也可以说,生命,是超级视角的幻化游戏。而你,是超级视角本身。 从超级视角本身而言,时间从未开始,空间也仅仅是映在超级视角中的幻相。 所有的一切在鲜活地发生着,同时也可以说,一切并未真实地发生。 这很像你曾痴迷的一款电子游戏,游戏中的一切不管看似如何真实,但本质上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切都是一堆代码,一切都是一堆光影,一切都是人们自心与自心的游戏而已。 生命也是如此,只不过生命宇宙这个超级大舞台实在是太大了,不仅大,而且其“真实性”无与伦比。就像现在正在热炒的“元宇宙”一样,在“元宇宙”中,一切体验都无比地真实,甚至与人们眼中的自然宇宙一样地真实。 但所有的“真实”都经不起智慧的观照,在智慧的观照下,一切“真实”都变得虚幻起来,最终的结论就是“不可定义”。 这与量子力学观照下的世界非常相似——一切看似非常真实的一切,不过就是一堆“量子泡沫”而已。 不过你也无需过度担心,即使所有的一切皆是虚幻,但能够映现这一切虚幻现象的【你】却并非虚幻。 这个【你】离于一切相,本无名字,既然本无名字,所以也就可以随缘而命名。 老子将【你】名之曰【道】,佛陀将【你】名之曰【如来】,还有无数的文化为【你】取了无数的名字。 有句话叫做“三句话不离本行”,视角学既然以视角研究为本,那么就不妨将【你】命名为【视角】,而这个视角又不同于一般的视角,所以为了突出这种不同,便称【你】为【超级视角】吧! 在超级视角的眼中,一切即是视角,一切皆不离超级视角,包括写下这些啰啰嗦嗦的文字的笔者,也只是映现在【你】之中的一个小小视角而已。 天上天下,唯【你】独尊! 这是向【你】致敬最好的表达了。 第6章 5、平等性 超级视角,具有最究竟的平等性: 1)超级视角,人人生而本具,无欠无缺,究竟平等。 超级视角是所有一切生命的本体,是所有人本自具足的本体,此本体本自圆满,无欠无缺,没有高低贵贱之不同,因此究竟平等。 西方文化有概念曰“天赋人权”,此超级视角即是所有生命之“天赋人权”,没有任何人能夺走他人的超级视角,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给予他人超级视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超级视角——至于自己能否把超级视角的智慧开显出来,亦取决于每个人自己。 2)超级视角,因究竟超越一切相,因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而究竟平等。 每个人的生命本体——超级视角,其性皆同,皆无限、超越、灵动、鲜活、智慧、光明、圆满、永恒!其妙用皆无量无边,无穷无尽! 每个生命的生命宇宙如何开显,完全取决于每个生命自己的选择——视角决定视界、世界。 善美的视角开显善美的视界(世界),自由的视角开显自由的视界(世界)。 大爱的视角开显大爱的视界(世界),光明的视角开显光明的视界(世界)。 智慧的视角开显智慧的视界(世界),超越的视角开显超越的视界(世界)。 世界是心的倒影,视界是视角的投射。 超级视角,人人本自具足,视角无限,世界无限,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取决于你自己的视角、你的心。 3)超级视角,因人人皆可自觉、自悟、自明、自证而究竟平等。 任何人,只要其愿意学习视角学并按照视角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均可以在训练中实现自觉、自悟、自明、自证,在这一点上,人人平等,且究竟平等。 你不需要信仰某个神,某个佛,也不需要依赖某个大师、上师、老师,只需要明白视角学的原理和训练方法,然后自己去训练和检验即可。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真诚——你需要对自己真诚,对自己的生命真诚,对于自己的心真诚,对自己的生命宇宙真诚,对自己是否真正达到了自觉、自悟、自明、自证真诚。 即使达到了自觉、自悟、自明、自证,其实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毕竟,只有从这时起,超级视角对你而言,才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生命中的真实。但即使如此,超级视角在你的生命中所显发出来的光明是一丝荧光?一线烛光?一盏灯光?还是如太阳般的光明?这中间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你从此不会再担心什么,因为最重要的核心已经显现在你的生命里,你真实地看见了它,体会到了它,感受到了它。你可以训练自己让超级视角逐渐代替原有的视角,你应尽可能地时时刻刻用超级视角去看待问题,看待生活,看代生命,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看待一切。 当你真实地见到了它,你就会明白,原来它就在每个人的生命里,甚至就是每个人真正的自己。人人即可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只要方法正确,经过如法的训练之后,每个人都可以真实地见到它——见到自己本来的样子、本具的智慧珍宝——本自超越一切的超级视角。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词,你也完全可以用其他的词——比如,道、空性、如来、真心、光明心、清净心、本心、真我,你喜欢用什么就用什么吧,反正它本无名字,一切名字都是假名。超级视角也是假名。 4)超级视角,因超越一切具体视角,而究竟平等。 这既是超级视角本具之平等性,同时也是视角学的梦想——希望全世界的人们能够因为了悟到这种最究竟的平等性而彼此尊重,和而不同,从而促进整个人类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视角学的基本原理,不是任何一种宗教,不带任何民族性的文化色彩,而仅仅是像数学、物理、化学一样的“工具”。不管一个人的信仰是什么,都不妨碍按照相同的数学规则进行交流,比如“1+1=2”,只要大家都是在讨论数学问题,那么就都可以认同这一规则。因此,数学、物理、化学是可以通行于全世界的。 视角学作为一种哲学,其基本原理同样是抽象的、形而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视角学研究的不是任何一种文化,也不是任何一种宗教教义,甚至不是任何一种哲学思想。而是任何人、任何文化、任何思想、任何观点都无法避开的一种非常基础性的“要素”。通过对【视角】这一人类生命及人类活动要素的深入研究,从而发现和总结关于视角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使人们在这一全新视角的观照下,获得有益于人类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启发,促进全世界全人类的和平、和谐发展。 当人们站在“视角学”的视角下,观照呈现在此视角中的“视界-世界”,就会产生一些新的体悟,比如“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同皆是视角之不同”,而“视角是无限的”,“视角决定视界并超越视界”。 人们在这种全新视角的观照下,就会发现人类各种不同文化之所以如此不同的秘密——不同的视角造就了不同的文化。 视角本质上平等的(即使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客观效果并不平等),因此文化本质上也是平等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没有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的理由。 不同的文化、文明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借鉴,但其基础前提是彼此地位平等,相互尊重。 当然,上面所说的文化、文明,有一个基础前提,就是其文化精神是引导人类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引导人类走向和谐、和平,而非导致人类走向黑暗和堕落。 超级视角,有着对人类文化、文明其平等性的究竟了悟,因其超越一切具体的视角,而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之不同皆是视角之不同”,从而为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和平、和谐的交流提供哲学上的基础思想支撑。这一点,是视角学基于自身特性而能够为世界和平人类和谐做出的基本贡献。 相比于个体生命的觉醒,视角学的智慧对于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进入新的和谐共生的发展阶段,从哲学上提供了可以预见的现实可能性,这也是视角学研究与传播的更大的意义所在。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一起来探索【视角学】这一新的领域,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7章 6、妙用性 超级视角,既是生命宇宙之本体,同时也是一种鲜活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够应用于人类生命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无穷无尽的妙用,这种妙用性与智慧性是一体化的,就其智慧面而称智慧性,就其妙用面而称妙用性。超级视角,智慧无限,妙用无穷。 1)个体生命,可以通过对超级视角的究竟觉悟而获得彻底的自由与解脱。 个体生命,可以通过对视角学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以自己的生命为实验室,以视角之观照为方法,层层穿透【世界、视界、视角、心】之表象,最终见到【超级视角】之真相。当个体生命见到超级视角后,就会发现原来【个体】也是一种视角,而通过超级视角就可以照见【整体】。整体虽然无法定义,无法言说,但依然可以通过超级视角之智慧观照而领悟到【自己就是整体】,在整体之中,没有任何的分别性,所有的二元对立皆背离了整体性的视角,超级视角却可以照见二元对立的虚幻性和整体的真实性。在整体的真实性中,其不可言,亦无须言,见者自见,觉者自觉,悟者自悟,明者自明。 此整体之中,无分别,无对立,无二元。所以,生死、善恶、来去、得失、增减、垢净、虚实、真假等等,对于整体而言,都是戏论,都是假名,都是虚妄言。 因此,对于超级视角的内在觉悟与体证,将使实践者清晰地了悟到生命的真相——本无生死,本无来去,本无轮回,本自自由,本自解脱,本自光明,本自圆满。 视角学之方法并非觉悟【整体】唯一之方法,儒家有儒家之方法,道家有道家之方法,佛家有佛家之方法,基督教有基督教之方法,印度教有印度教之方法。 乃至科学亦有科学之方法。只不过目前人类科学的探索之路尚在进行中,其二元性的思维仍是主流,有待量子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彻底打碎顽固的二元性思维,那时以科学研究证实超级视角之所见,亦可预见矣。而视角学作为基础性的哲学思想工具,对于打破二元性思维习惯,亦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2)人类生命的社会生命形式——民族、国家,可以通过对超级视角的究竟觉悟而获得真正的和平、和谐与自由。 人类社会中,所有的矛盾、冲突,乃至纷争、战乱,从根本上来说,皆来源于【分别心】。只要人类思想中顽固的二元对立的分别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和平、和谐与自由。 视角学是一种完全“中立”的犹如数学一样的思想工具,通过对这一思想工具的运用,可以使人们一步步深入地了悟到,原来,所有的不同其实都是视角的不同,而人们的视角则深受其国家的、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教育的、家庭的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除非其视角能够达到超级视角的超越境界,否则必定为其视角所局限。而视角学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即运用视角学的智慧去观照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文明,从而了悟到各种不同文化、思想以及文明之间的平等性——虽然其内容差异巨大,但皆为某种视角之体现——视角,平等而不等效。 当视角学成为像数学、物理、化学一样的基础工具之后,人类文明将会迎来全新的“视界”——真正的和而不同,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和谐、和平、自由,就会一步步变成人类生活的现实。 真的好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3)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创新与发展而言,超级视角的智慧可以提供强大的思想助力。 超级视角的智慧是一种鲜活的智慧,具有极强的思想与思维的开放性。人们对于视角学思想工具的熟练应用,将会极大地激发创造性思维,通过激发和创造新的视角而打开新的“视界-世界”。 4)在于国际关系,超级视角的智慧可以提供和谐和平发展国际关系的强大思想助力。 超级视角的智慧,将使国际关系中的各方既能够照见自己的视角,也能够照见各方的视角,既彼此尊重各自的视角,同时更能够在更高的视角上照见互利共赢的视角,这将为发展和谐和平的国际关系,促进人类整体和平和谐提供巨大的思想助力。 5)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超级视角的智慧同样可以提供有益的思想助力。 超级视角的智慧在人类中的逐渐普及,将使人类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获得更深更广的智慧洞见,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超越智慧的追求,将使人类获得强大的向上升华的力量,人类生命基因中的物欲性能量影响将逐渐消弭,而精神性能量影响将逐渐提升,这将使人类在整体上不断地超越物欲对人类心灵的控制,使得人类的心灵获得新的解放与升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将迎来全新的时代——人人皆可实现超越的全新人类文明时代。那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地球也将成为最美丽的星球。 6)依超级视角的智慧,人类可以开创出无限美好的新世界—— 首先,人类可以依超级视角的智慧而实现全人类真正永续发展的和平和谐新局面。 然后在此基础上,人类整体的智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视角学以及超级视角智慧学将进入由国家主导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就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一样,成为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视角思维、视角智慧将成为人类学生时代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大学时代,视角智慧以及超级视角智慧将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对超级视角的切实领悟(在自己的生命中见到此超级视角智慧本体)将成为大学毕业生毕业“答辩”最核心的课题之一。那时的“大学”将成为真正的大学——大道之学。 由此,接受大学教育并顺利毕业的大学生——明了超级视角智慧(大道智慧)的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不断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超级视角的智慧,与各学科的专业技能相结合,将带来人类社会的全新发展阶段——高级文明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皆高度发展,同时人类心灵在超越智慧发展方面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 对于这个美好的新时代以及人类将创造出的无限美好的奇迹,远超于我们目前所能想象,愿此美好新时代早日到来! 第8章 (五)超级视角的其他特性 前面,已阐述了超级视角的几大重要特性:无限性、超越性、包容性、智慧性、平等性、妙用性。 但其实超级视角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性质,其中有些性质对于在自己的生命中体悟超级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这些性质包括: 离相性、离言性、无生性、光明性、自在性、圆融性、鲜活性、临在性、永恒性、亲证性等。下面分别简要阐述之。 1、离相性 超级视角超越一切有形或无形的相——这种【相】,既包括【现象】,也包括【概念性认知】,即【名相】。 换句话说,一个人想要“寻找”和体悟超级视角,如果想要在某种【现象】中找到,是永远找不到的。不管这种现象是外界的现象还是内心的现象,超级视角都不在这些现象之中,即超级视角不是任何一种现象。 超级视角,也不是任何一种【概念性认知】,虽然在视角学中将其称之为“超级视角”,但这种名称仅仅是一种指代,所指向的生命本自具足的智慧本体,本无名字,只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假名为超级视角而已。 这一假名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即告诉我们说,我们所要体悟的真正的超级视角是离于一切相的。在有相的“视界”里寻找超级视角,无论如何也是找不到的,如果找到了,那也一定不是真的超级视角,而是赝品。 既然如此,该如何体悟它呢?其实也非常简单,超级视角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观】,任何现象、任何概念,都是映现在超级视角其【观】之中的现象和概念,只要我们把注意力从现象和概念上收回来,逆向去反观【能观】的本源,就可以见到它。 奇妙的是,那时你会发现,原来它就是自己,而平常我们认知中的自己却不是它——也并非完全不是它,或者可以说,平常我们认知中的自己,只是它扮演的一个角色。 当你见到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它真的是离于一切相的。所以,当有人将某种有相的东西当成它时,你就会知道,这个人搞错了。 同时你还会发现,虽然超级视角是离于一切相的,但所有一切相却不离超级视角。超级视角,就是这样既映现一切相又超越一切相。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生命中“找”到的超级视角,发现它的确是映现一切相又超越一切相的,那么其“找”到的超级视角才可能是真的,否则必定不真。 为什么说可能是真的,而不是必然是真的呢?因为仅仅具足【离相性】还不够,前面所说的超级视角所说的各种重要性质以及将要论述的超级视角的几项重要性质,都需要彻底地体悟明白,最终才能确定自己所见“超级视角”的真实性。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将超级视角比喻为纯金,纯金的含金量理论上为100%,但现实世界的黄金,含金量无法达到100%,因此人们将含金量达到99.6%以上的金子称为纯金。对“超级视角”的体悟也是如此,假定我们对于“超级视角”的体悟深度要求不得低于99.99%,那么当一个人的体悟深度达到99%时,就不可称之为“超级视角”,就像含金量为99%的金子不能称之为纯金一样。即使一个人对于超级视角的体悟达到了99.9%,仍然不能称之为“超级视角”。但每多一些对超级视角根本性质的体悟,都在不断地去除杂质,都在不断地接近真正的超级视角。因此超级视角的重要性质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指标”,用以检验自己体悟到的超级视角的“纯度”。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离相性】。而在【离相性】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离于我相】。 以上面举过的比喻为例,将【我相】——即对个体性自我的执着,相当于超级视角所扮演的一个【角色】,把【角色】当成演员本身即是一种“颠倒”。只有离于角色,离于我相,才能看清自己不是角色,不是个体性自我。 因此,当一个人执迷于个体性自我之中的时候,就无法见到超级视角——本自无限、本自超越、本自离相、本自自由的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离于我相继而离于一切相呢?这属于视角学方法论和实践论内容,将在阐述方法论和实践论时进行详解。 2、离言性 超级视角,本自超越一切语言,本自寂静无言,为一切语言所不及。若在语言中去探讨超级视角,只是望空清谈,无关乎其本。 所以,超级视角唯在自观,唯在自照,唯在自觉,唯在自悟,唯在自明,唯在自证,唯在自得,唯在自用。 自,即超级视角。我们对于超级视角的体悟和体证,本质上而言其实是超级视角的自悟、自证。 而在这种自悟自证实现之前,在其真面赤裸显露之前,自,即假名曰【我】。 此【我】非身体,非感官,非思想,非情绪,非感受。最接近者,【心】也。 然此【心】,非喜怒哀乐,非爱恨情仇,非思维思想,非情绪情感,却是能够产生这一切的本源之心,也是我们内心最坚固执着之【我】。 此【我】因执着于【我相】,所以深陷于【我相】之牢笼。既深陷于牢笼,则不得自由,不明真面,不见自性。此即【无明之我】。 然此【无明之我】,却隐藏着“超级视角”,破除无明,破除我执,荡尽一切遮蔽之物,则真面自显,真性自明,超级视角亦朗然赤露,当下自现。 朗然自现之超级视角,唯其自显、自现、自在、自明、自觉、自醒、自证、自得、自用、自化,化现一切,显现一切,映现一切,遍照一切,同时亦超越一切,离一切相,离一切言,当下见,了了见,见亦无见。 第9章 3、无生性 生命宇宙之本体——超级视角,为生命宇宙之根源、本源、根本、本体。超级视角,可以开创、创造、化现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生命宇宙——“心-视角-视界-世界”,一切皆从它而“出生”,而它则不从任何他物而出生。它是一切生命宇宙之母,而其自身无其母。超级视角,本自自在,本自无生。这即是超级视角之无生性。 对超级视角无生性的体悟,是超级视角最重要的体悟之一,如果尚未体悟到超级视角的无生性,那么即可以说,尚未真正体悟到超级视角的真面目。 对超级视角无生性的体悟何以如此重要呢?因为这一体悟正是彻底打碎生死幻相使生命获得究竟自由与解脱的核心关键。 超级视角,本自无生,本自无灭,本无生死,本无来去,本无增减,在所有的生命中本自具足,本自自在,本自解脱,本自自由! 对超级视角无生性的体悟,是生命献给自身的最宝贵的礼物! 当清清楚楚地体悟到超级视角无生性的同时,也就证得了超级视角无生智慧。在超级视角无生智慧的观照下,一切生死皆是梦幻,生是幻生,死是幻死,生死皆是幻相。只要不断地训练自己实在安住在超级视角之中,安住在超级视角的无生智慧之中,生死,就变成了映现在超级视角中的如镜花水月般似真如幻的风景。 对于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这是不是一个好消息呢?不要认为超级视角与你无关,恰恰相反,假名为超级视角的生命智慧本体,其实正是正在阅读的你——本自无生的你,本自自在的你,本自自由的你,本自无限的你! 当你不为自己添加任何概念、任何标签、任何名相的时候,清楚地看到这些文字的,正是它!你可以当下反观,是谁在看? 不要被身体、感官、思想、观念所束缚,把所有这一切放到一边,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看】,然后沿着这【看】一直向【能看】的内在和深处反观,一边静静地观照,一边静静地体悟。你有没有发现,有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东西”正在看! 这个【能看】的“东西”,没有任何形象,也不是任何一种外在的事物和现象,甚至不能说是【我们的心在看】。【心】却可以成为映现在【看】之中的“视界”——也许有无数的念头、思想、情绪,也许是没有念头只是一片寂静。是【谁】在【看着】这一切——世界、心、还有看本身? 注意,不要为这个【谁】赋予任何【定义】,任何【名称】,任何【名相】。 你只要静静地观照它——说是它,但又何尝不是你自己——同时静静地体会它,体会什么呢?体会它的无形性、无相性、无言性、还有最重要的——无生性! 进行这种观照和体悟的时候,一定要把【看的作用】和【能看之性】分开而不要混在一起。【看的作用】是鲜活变化的,看或者不看,看什么、如何看等等,有诸多的不同,但【能看之性】(本体及本性)是怎样的呢?它会生灭吗?它有来去吗?等等,一定要观照和体会清楚,不能留有一丝一毫的存疑之处。 而只要你采取了正确的方式去反观自照并不断深入地体悟,【能看之性】的无生性就一定能体悟得清清楚楚了无疑惑。然后在用同样的方式去体悟它的超越性、离相性、离言性、无限性......随着对每一种性质的清晰体悟,超级视角就会一步步褪去面纱而露出它的真容!那时,你就会发现,笔者说看着这些文字的其实正是它——原来的确是真的!果真如是的话,那么非常地随喜您!同时也希望您将超级视角的秘密分享给您的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一起来畅享这生命的喜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礼物呢! 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收到并畅享这份生命的礼物! 4、光明性 超级视角,本自光明,犹如太阳,遍照一切。佛经中常有【大日如来】【无量光如来】【超日月光如来】等名号,可以说,这些名号皆是超级视角之异名。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光明】不是眼睛看到的光明——物理光明,而是生命中的光明。 比如【正大光明】,比如【心有光明】,比如【此心光明】,比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等。 说的都是生命中的光明、精神性的光明、智慧性的光明。 前面已经阐述了超级视角的智慧性,那么这里的光明性与前面说的智慧性有什么区别呢? 依视角学方法来分析的话,光明性和智慧性虽然有相近的地方,但仍然属于不同的视角,它们属于两个有交集但依然有其各自不同视界的视角。 超级视角的光明性,更多的是指这样一种特性——这种本具的光明性一旦显发出来,就会成为遍照生命宇宙的明灯,生命从此不再迷惑,而有了坚定的自信——这种信心如定海神针一般矗立在生命中,生命从此获得了内在的坚定,不仅坚定,而且光明。 超级视角,本自光明,光明性是超级视角的本性之一,对超级视角光明性的了悟,将使我们的生命再也不会迷茫,从而坚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究竟要怎么活。虽然每个生命的具体活法千差万别,但都可以活出其独特的精彩。 视角学视野下的世界观和生命观,倡导所有的生命皆发挥出其无限的潜力,开创出无限可能的、丰富、精彩而美好的生命宇宙世界。 每个体悟到自己生命中光明本性的生命,都可以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并把这份美好与有缘的生命共享。 可是,有无数的人还活在迷茫中。他们不知道,在自己的生命中就有一个无比巨大的光明宝藏——超级视角以及隐藏在超级视角中的无限可能的精彩世界。他们被自己非常狭小而局促的视角所束缚,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即使他们在自己非常狭小而局促的视角所投射的“视界-世界”里寻寻觅觅,但只要不从根本上改变视角、扩大视角、提升视角、升华视角,所有的寻觅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因为,外面没有答案。 但只要一个人开始意识到,是自己的视角局限了自己,那么改变就有了可能。当一个人开始尝试改变视角、扩大视角、提升视角、升华视角,其所看到的“视界-世界”也就必然会随之变得不同。 视角学正是这样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如何改变视角、扩大视角、提升视角、升华视角。 不仅如何,视角学还将带给所有学习视角学的朋友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你的生命中本自潜藏着一个无与伦比的巨大的珍宝——超级视角!它就在你的生命里,一直在等着你去发现它、使用它!它是你生命中的太阳! 为什么你看不见它?因为有浓重的乌云遮蔽了它,而它就在乌云背后。所以,如果你想见到它,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驱散乌云,当乌云散去的时候,太阳就会显露出来。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你直接穿透乌云,上升到乌云之上!那时,光明灿烂的太阳就会赤裸照耀!这两个办法即是修行人常说的【渐修】与【顿悟】,大部分人则是两者结合,一边修一边悟,直到看见太阳。然后再接着修,慢慢让自己变成太阳。 除了这两种传统的办法,视角学还有一种属于视角学独有的方法——观照视角、体悟视角、升华视角、超越视角,直到达到究竟超越。 上面的比喻为例,视角学的方法相当于【发现光线】,然后沿着【光线】逆向去【寻找太阳】。 在这种方法中,有一种独特的视角学智慧贯穿其中——一切现象都是视角的投射。以上面的比喻为例,则可以表述为——一切都是光线的投射! 即使是乌云,也是光线投射的一种相!这时你就会发现一件很奇妙的事——乌云,变成了光线! 你也突然了悟到——光明,并不仅仅只有“光明的样子”,还有无穷无尽的各种不同的样子! 由是,你会发现,光明无处不在!哪怕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生命宇宙的光明也依然存在,只不过它显现成了【黑夜】! 于是,你笑了。你的笑成了黑夜中最灿烂的光! 当你沿着【有相的光线】最终来到【无相的源头】,你会发现,那源头的确是【一切光明之源】,它以无相之光遍照一切,化现一切,映现一切。它是真正的、无限的、超越的、无相的、“光明无量的”“太阳”! 超级视角——离于一切相的你,即是你生命宇宙的主宰、真主、上帝。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其实,上帝——你——超级视角,才是真正的光! 第10章 5、自在性 生命宇宙之智慧本体——超级视角,本自具足,本自自在,无时不自在,无处不自在,此即超级视角之自在性。 在,是对超级视角存在性的肯定,即超级视角是真实的存在,不是虚无缥缈的妄想,也不是如梦如幻的幻觉,也不是假设性的存在。 什么叫假设性的存在?比如【真空】。理论上,可以假设一种状态叫做【真空】,但实际上,真空状态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呢?以物理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能量的世界,如果某个地方出现了真空,周围的能量就必然会补充过去,填满那个空间,从而使整个区域的能量状态是相对均衡的。 而以视角学的观点而言就更简单了——“真空”仅仅是呈现在超级视角中的一种“相”。而超级视角是遍在的,因为有了超级视角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真空。 如果说,真的有真空的话,这真空就是超级视角本身,但超级视角不仅是真空,同时也是妙有。 空与有,其实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视角,而没有其独立存在的本体。其本体皆是视角——超级视角。 所有的在,归结到本体的时候,就会落在超级视角这里,没有例外。而超级视角之在,是所有一切存在的本源。 超级视角之在,不仅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圆满自足的存在——自在。自在,不依赖于任何他物而在。 前面我们说过超级视角的无生性,无生性和自在性,表述的角度不同,但互为表里。无生的内核是自在,自在的内核是无生。 当我们清楚地体悟到超级视角以及超级视角的无生性、自在性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有了真正的根。 从此,你再也不用担心任何事,因为任何事都改变不了自己生命内在真正的本质——无生性、自在性。 没有任何事可以改变你的【自在】。在生命自在性的真相面前,死亡只是一场变换角色的游戏。 生命是一个魔术师,而且是最伟大的魔术师。只是这魔术太过逼真,连魔术师自己也被自己的魔术欺骗了。 在生命中有两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一种力量叫做【梦想】,一种力量叫做【觉醒】。 正是梦想的力量使生命成为最伟大的魔术师。 但觉醒的力量更加伟大。因为它使生命得以摆脱魔术所创造的陷阱和牢笼,获得真正的、无上的自由。 但这两种力量的和谐合作,才是最最伟大的创造,它将使得生命既能够创造无穷无尽的梦想,同时又保持无上的自由! 而这两种力量和谐合作的智慧,即深藏在超级视角的智慧宝库中。 它就在这里,就在当下,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熠熠闪光!你,看见了吗? 6、圆融性 超级视角,其智慧的圆融性无与伦比。 超级视角,不拘泥于任何视角——包括自身。 在超级视角的观照下,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所有的视角皆是平等的,每个生命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超级视角,虽然有着高维的超越性,但对于所有视角都能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平等相待。 超级视角,不与任何视角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因为,所有的视角,本质上皆是超级视角的化现。 超级视角,致力于自身生命宇宙的和平和谐,同时致力于整体生命宇宙的和平和谐。 超级视角,没有其独立割裂的利益,而是以整个全量生命宇宙的和平和谐为其根本利益所在。 在超级视角的视野里,没有真正的敌人,只有存在局限、隔阂与障碍的视角。 矛盾、对立、冲突,并不能消除局限、隔阂与障碍,而只会进一步加重它们。 只有爱和智慧才能让它们得以消除,这其中,对于视角智慧,特别是超级视角智慧的领悟,是化解一切矛盾对立冲突的根本方法。 在超级视角的观照下,所有的生命宇宙皆是整体全量生命宇宙的一部分,本自具足和平和谐的爱与智慧,只要将这种爱与智慧开显出来,一切问题都将在爱与智慧的观照下自然解决,自动消散。 超级视角,本自具足爱与智慧,这爱,是圆融性的爱,这智慧,是圆融性的智慧。 爱与智慧的圆融,是生命宇宙之本体——超级视角内在之本性,因超越而圆融,因圆融而超越,圆融自在,自在圆融。 第11章 7、鲜活性 生命宇宙之本体——超级视角,本自灵明,本自鲜活,具足生机,具足灵机,通达任运,变化无穷,放则弥纶天地,收则潜隐无形。 超级视角,是一切“心-视角-视界-世界”之本源,无量无边的各色大千世界,皆无出于超级视角之外。 就生命宇宙之主观体验而言,一切世界皆是超级视角之投影,视角一变,世界即变。视角变化无穷,世界亦变化无穷。这种变化性,即是超级视角鲜活性的体现之一。 而更重要的是,【鲜活性】是超级视角的【内在本性】,所有“外在”的“鲜活性”,都是“内在”的“鲜活性”之投影! 不仅如此,超级视角之鲜活性,是“常在”的鲜活性,没有断裂、分割,更没有断灭! 换句话说,真正的你——以生命智慧本体超级视角存在的你,不仅是无生无灭的,而且是永远鲜活的!这种鲜活性是我们生命的本性,永远都在,永远鲜活——即是生命表现得不鲜活,鲜活性也并未改变!无生无灭永远鲜活的鲜活性,即是生命之所以鲜活的根本。 这代表什么?这意味什么?这代表你永远可以鲜活地存在,并且可以让这种鲜活的本性显发出来,变成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你永远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生命宇宙的呈现!而且你不仅有机会改变,更有能力改变! 而且这种改变并不难以做到,甚至不需要你去干预世界,而只需要你去改变视角,视角一变,视界-世界就会改变! 一定要明白,一切都是视角的投射。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视界,更决定了你的世界! 当你在更高的视角上去俯瞰你原来的视角、视界、世界时,你会发现,原来困惑自己的问题已悄然消散。 在超级视角的视野里,一切本来就没有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视角的局限。一旦视角的局限被打破,问题同时也就消失了。 这是视角学最神奇的“致胜秘笈”之一——无需解决问题,只需要改变视角,问题就会随之消失! 而你永远拥有时刻改变视角的鲜活性——无论何时何地,你随时都可以改变视角! 记住,真正能够束缚你的,除了你的视角,别无其他! 记住,真正能够解放你的,除了你的视角,别无其他! 这就是超级视角之所以无比珍贵的原因之一——拥有了它,你就拥有了彻底的自由! 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改变自己视角的权力——关于这一点,没有任何他者可以剥夺你的权力! 即使上帝也不能!即使死亡也不能!更何况其他! 永远鲜活地存在,永远鲜活地做自己生命的主宰,永远鲜活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永远鲜活地拥有无限自由的视角,永远鲜活地拥有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生命宇宙!——这,就是你生命本来的样子!这,就是你本自拥有的权力!这,就是你真正的天命! 我们总是向往英雄,我们总是梦想奇迹!但其实,真正的英雄就潜藏在我们鲜活的生命里,真正的奇迹就隐藏在我们鲜活的视角中! 活出真正的自己,活成真正的英雄,活出生命的梦想,活出生命的奇迹! 用神奇的视角谱写一曲响彻生命宇宙的属于你自己的传奇——你!可以! 8、临在性 生命宇宙之智慧本体——超级视角,是当下临在的,永远在当下,永远临在,这即是超级视角的临在性。 对于超级视角的体悟,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 当一个生命对于超级视角尚未觉悟到的时候,这时,超级视角在其生命中是以昏昧无明的状态而存在的。 但即使如此,从超级视角这一本体而衍生出来的【我】以及对【我】的执着,依然是遍于当下延绵不断的。 只是,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已经远远偏离了对超级视角本体真相与真性的认知,而把无数错误的认知叠加于其上,从而形成了非常丰富多彩的【自我认知】。 每一种自我认知都相当于一道涂抹在真面上的油彩,诸多的自我认知构成了各种不同的脸谱。 不管各种脸谱如何有个性,有特性,但本质上而言,都仅仅是脸谱而已。 欲见真面,须得洗掉所有的油彩,不留一丝一毫,那时,真面必然赤裸呈现。 但即使涂抹着脸谱,只要我们不执着于脸谱,不把脸谱当成自己,也能清清楚楚地“见到”那个不带任何脸谱的自己! 对于生命宇宙之本体——超级视角而言,身体、五官、长相、性别、性格、年龄、气质、喜好、学历、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情绪情感以及所有的感知、感觉、感受等等,全都属于脸谱的一部分。乃至于所有的功名利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以及所有的人生经历与记忆等等,同样都属于脸谱的一部分。 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脸谱,构成了我们对于【自我】的全部认知。 但,不属于脸谱的部分依然存在,不仅存在,而且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命里。 它当下存在,遍满于生命宇宙的每个当下。 所以,你无须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它,而且,只要你仍在向外寻找,就算你找遍整个宇宙,你也无法找到它。 但它却从未离开你,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你,你就是它。 但它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些脸谱,但你常常把自己错认为这些脸谱。 我们常常把身体的出生当成了自己的出生,把身体的消亡当成了自己的消亡。 但其实,身体也只是脸谱的一部分。 你不是脸谱。同时,你当下临在。 禅师们对前来问道的生命总是心怀深深地怜悯,有的时候甚至不希望在浪费任何一丝一毫的时间,而当下直指—— 问者问如何是佛?禅师答:问者即是! 是啊,脸谱如何能问能答?! 唯有脸谱背后的生命本体才是能问能答者! 但已经长期习惯于将脸谱当成自己的生命,对于禅师的当下直指,常常亦当面错过。 为什么会当面错过?因为缺少一种当下反观自照直透本来的视角! 当这种视角缺失的时候,尚在迷惑中的眼睛所能看见的,只能是脸谱。 但即使如此也不用担心,我们只需要记住,那个超越于脸谱的、深藏在脸谱背后的,其实一直都在! 即使在深眠之中,即使在身体消亡的过程中,即使身体完全消散,它也依然存在。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见到它呢? 有个办法不妨一试。 首先,你需要明白,脸谱仅仅是脸谱,而能够让脸谱鲜活的,不是脸谱! 比如,此时此刻,能够看到这些文字的、从你的眼睛中透射而出神光,不正是它的光芒吗?! 那清清楚楚地看着这些文字——不仅能够看见,并且能够看懂的那个生命本源、生命本体,不就在这里清清楚楚地看着吗? 但不要把它错当成了眼睛、大脑、甚至心灵。 在视角学的视野中,全量生命宇宙由【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心灵,的确与超级视角最为贴近。 甚至可以说,心灵与超级视角本自一体。但心灵有觉有迷,有真心有妄心,有可能穿透所有脸谱,也可能迷失在脸谱之中。 而超级视角之所以比心灵的维度更高,并且在视角学哲学范畴中强调超级视角而略谈心灵,就是因为,超级视角代表着超越的智慧。而心灵要实现这种超越,必须超越自己的局限性,升华为超级视角! 这种升华,并非是心灵的本体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而是蒙在心灵上的最后一层遮挡生命本有智慧的面纱被彻底除去。此时,生命的真面、心灵的真面、超级视角的真面,赤裸呈现!为使这一状态区别于常说的心灵,并突出其超越的智慧,因此名之曰超级视角。 超级视角,作为生命宇宙之本体,作为心灵最纯净最智慧的核心,一直都在我们的生命中,从来没有丝毫的分离。 它当下在,它一直在,它永远在——这就是它的临在性。 它的光一直临在,因它的光,我们看见一切,听见一切,感知一切。 这光,即是它的觉。 但它常常只记得【觉他】,而忘记了【自觉】! 当它不能【自觉】时,【觉他】就成了作茧自缚的牢笼。 只有完成彻底的【自觉】,才能真正的【觉他】——使每个生命都达到彻底的【自觉】! 那时,自觉就是觉他,觉他就是自觉。 自觉是超级视角之自觉,觉他,是启发超级视角之自觉! 那时,一切【心-视角-视界-世界】都映现在它之中,皆是它的智慧妙显。 它在一切中临在,如阳光普照大地,遍照环宇。 那时,它的临在就无须任何他人多言。 因为,一直于每个当下如太阳般临在的,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第12章 9、永恒性 永恒是人类的梦想,从古至今有无数的人在追寻永恒,可是所有的追寻最终都发现,这世界上没有永恒! 的确,在【心-视角-视界-世界】所构成的非全量生命宇宙中,是没有永恒的!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心在变化,视角在变化,视界在变化,世界亦在变化。 这种变化一直在持续,持续到永远——除了变化是永恒的,其他皆不能永恒。 但人类并不随喜这唯一的永恒,人们仍然希望找到不变的永恒。 超级视角,因彻底超越了【心-视角-视界-世界】,其无限、超越、离相、离言、无生、无灭、自在、自由、光明、智慧、圆融、圆满、临在、鲜活! 所有这一切,构成了超级视角之不变的永恒性! 超级视角,其无限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超越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离相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离言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无生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无灭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自在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自由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光明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智慧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圆融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圆满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临在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其鲜活性是永恒不变的! 超级视角,是生命宇宙中唯一不变的永恒!时空有始有终,宇宙有生有灭,而能够映现一切宇宙时空的超级视角,却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增无减,无动无摇,自在,临在,遍在,智慧、光明、圆满! 一切时空宇宙,一切天地万物,一切物质精神,一切生命有情,皆是超级视角所投射的“世界”,此世界有生有灭,有来有去,念念迁变,川流不息。 唯有投射这一切纷繁世界万象的超级视角,投射一切,同时超越一切,见证一切变化,超越一切变化,在变化中照见一切变化,随顺一切变化,映现一切变化,创造一切变化! 变化,是超级视角伟大的创造力,不变,是超级视角伟大的神圣性! 当生命宇宙从【非全量生命宇宙】——【心-视角-视界-世界】,觉醒为【全量生命宇宙】——【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时,整个生命宇宙就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切因超级视角的觉醒而展现出了其深藏的永恒性! 不仅超级视角是永恒的,作为超级视角【化身】的【心】【视角】【视界】和【世界】,在最终的本体性上同样是永恒的! 在全量生命宇宙的宏大视野里,一切皆是超级视角的展现。心是超级视角的展现,视角是超级视角的展现,视界是超级视角的展现,世界是超级视角的展现。这种展现无穷无尽,无量无边,但不管如何纷繁变化,其本质上都是超级视角自身的变化游戏! 如果我们不能令深藏于自己内在的超级视角觉醒,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找到永恒。如果深藏于我们内在的超级视角一旦觉醒,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命本自永恒,当下永恒,永远永恒!此永恒处处皆在,时时皆在,当下即在,永远都在! 对于寻找永恒的生命来说,这是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呢! 10、亲证性 超级视角,作为生命宇宙之本体,如果不能亲证其真实不虚,对于生命就没有究竟真实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亲证性】是超级视角非常重要的特性之一。只有亲证超级视角,才能真正契入它,成为它! 【亲证性】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亲证超级视角的现实可能性,二是亲证超级视角的真实不虚性,三是对于亲证超级视角真实性的可验证性。 1)亲证超级视角的现实可能性 超级视角作为生命宇宙之本体,作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之根本核心,是可以由每个人自己进行亲身体证、亲自验证的。我们将这种能够亲身体证、亲自验证的性质称之为亲证性。 对于尚在理论学习和摸索探索阶段的生命而言,只要其树立起正确的生命宇宙观,掌握了正确的视角学训练方法,并矢志不移地进行训练,那么亲证超级视角就是一件有着极高现实可能性的事。对超级视角的亲证不是一种揣测和臆想,不是一种思维和思辨,也不仅仅是领悟某种观点和视角,而是在自己的生命深处,将本自具足的本体性智慧开发出来,开显出来,并使其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所谓亲证,就是看见它、契入它、融入它、成为它。 这种可能性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更是一种实践上的现实可能性。对于超级视角理论的学习,其理论学习是否“合格”之评判,即包含着对亲证超级视角现实可能性的透彻理解以及基于这种透彻理解而建立的坚定信心——对超级视角生命实践理论指导体系的信心,对于超级视角生命实践方法体系的信心,对于自己如法训练亲证超级视角的信心! 以超级视角为核心实践体系的视角学,不是某种宗教信仰,而是一种蕴含着科学精神的生命实践哲学——这种生命实践哲学的所有理论,并非是为了构建某种哲学理论思想本身,而是聚焦于指导生命实践本身,致力于通过科学的生命实践训练,一步步提升和升华生命的境界,使生命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地提升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最终获得生命本体性智慧的彻底觉醒,实现生命的究竟自由、解脱、清凉、安详、至真、至善、至美、至乐、和谐、圆满!这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理想和生命追求,更是一种生命智慧和生命境界!这种智慧境界是可实现的,是可亲证的,它已经被无数的先辈亲证其真实不虚!因此只要方向正确,方法正确,精进努力地进行实践训练,那么亲证超级视角就一定会实现。 2)亲证超级视角的真实不虚性 对于如法训练到一定程度的视角学实践者,在某种机缘的激发下即有机会见到超级视角、契入超级视角,从而亲证超级视角的真实不虚。 亲证超级视角,才是视角学超级视角训练的真正开始,之前的所有训练都是一种基础性、准备性的训练,其训练的目的即是为了早日亲证超级视角。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种亲证还仅仅是一种初证,而不是终证(圆证)。初证后,对于超级视角训练就有了真正的基础和根本。以此初证为基础,不断提升超级视角在自己生命中的稳定程度以及覆盖面,然后以此为基础,继续不断提升超级视角在自己生命宇宙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广度、深度和维度,使得超级视角真正成为自己生命宇宙的核心主宰和无上慧眼,使其智慧之光遍照自己的生命宇宙,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不断趋于至善和圆满。 在此过程中,每一步成长都是对超级视角智慧的亲证,由此我们就会不断发现超级视角智慧的无穷妙用——可以说,这种亲证是永远没有局限的!而不管何时何地,对于超级视角的当下体证、当下亲证,都是无须任何其他依凭的。所以也可以说,对于超级视角的亲证,是一种一证永证。所证境界或许不同,但皆不离超级视角之本体,皆是超级视角之智慧妙用。 3)对于亲证超级视角的可验证性 对于超级视角之亲证,不仅需要修行者于自己生命内在之亲证,还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此亲证之验证: (1)以超级视角之本有特性进行验证。 深入观照自己所体证到的超级视角,看看其是否具备超级视角所应具备的重要特性,至少包括:无限性、超越性、包容性、智慧性、平等性、妙用性、离相性、离言性、无生性、光明性、自在性、圆融性、鲜活性、临在性、永恒性。 能够经得起这种验证,那么自己所体证的超级视角其真实性就比较高,如果经不起这种验证,那就说明自己所体悟到的所谓的超级视角还有较大的偏差。 (2)以超越性的智慧经典进行验证。 比如,以《道德经》《金刚经》《心经》《坛经》《庄子》《大学》《中庸》等儒释道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进行验证,这些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超越性智慧,以经典中的智慧对照自己所体证的超级视角,进行验证。如果这些经典皆能成为对自己所体证的超级视角的注解,那么自己体证的超级视角真实性就比较高。如果对于这些智慧经典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是一种关键要点,尚有诸多疑问,那么自己体证的超级视角其真实性程度就很低,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扫除疑惑,去伪存真。 (3)请亲证超级视角的前辈老师进行验证。 亲证超级视角并能稳定地安住于超级视角的前辈老师,对于如何进行基础训练以及经过基础训练后如何体证超级视角,包括体证到的超视视角是否正确,皆有着清晰的观照,因此请这样的前辈老师为自己进行引导、指点或勘验,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对于某些极为细微的盲区,修行者自己是难以发现的,而在前辈老师的眼中,修行者的问题和盲区是什么,是非常清楚的,其所体悟到的超级视角有没有偏差也是非常清楚的。因此请慧眼如炬的前辈老师帮助自己进行验证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验证方式。 (4)在生活中以家庭、工作、生活等为道场进行验证。 这种方式是非常好的验证方式,特别是在家庭与事业、工作与生活等各种人生情境中,能否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安住于超级视角的智慧,并用超级视角的智慧观照一切,应对一切,妥当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保持自己内在的寂静与清明,这是最好的验证方式, 使用这种验证方式,对初证者难度较大,因为初证时只是刚刚见到超级视角这一生命宇宙的智慧本体,还没有定力和智慧观照力,所以用此方法验证常常会使修行者信心不足。所以对于初证者,以前面三种方式的验证为主。这种方式的验证,则在于【动态验证】,即验证超级视角的定力和观照力,以及随机随缘应用的鲜活性和成熟度。因此这种方式更适合初证之后后续修行中的验证。 (5)以死亡幻境之终极考验为最终验证。 前面四个方面的验证,都无法替代这一验证,这是生命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直接面对的终极验证。如果前面四关都过了,那么这最后一关才具有通关的可能性。如果前面四关还没有通过,那么这一关通过的可能性就极低。即使前面四关都通过了,也不代表这一关就一定能通过。是否能够通过这终极考验,在于每个人自己对于超级视角实修训练所下的功夫,所获得的定力,所达到的智慧境界。这一关没有人能够帮忙,每个生命都必须独自去面对。以超级视角而观之,死亡仅仅是一个幻相,死亡的过程其实是整个生命宇宙进行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只要修行者能够始终安住于超级视角的观照,那么,死亡的过程也就会变成超级视角视野中一幕幕根本触及不到超级视角本体的鲜活的影像,这些影像不管如何鲜活,也终究是无常的幻影,根本影响不到超级视角生命本体的自在与自由。但如果失去了超级视角智慧之观照,就可能会掉进“死亡之幻境”,继而进入“轮回之幻境”,这就意味着没有通过终极考验,验证失败。如果是这样,那么之前的所有验证都会失去意义。新的生命宇宙诞生后,生命能否觉醒,以及何时觉醒,皆是未知之数。 所以这一终极考验的存在,应时时成为长鸣之警钟,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地精进训练,从而使超级视角的定力和智慧不断增长,直至可以彻底穿透生死之迷雾,在生死幻境中如如不动,安然自在,寂静清明。通过了生死考验,生命宇宙即进入了更高级的创造和进化阶段,至于那是什么样的境界,可以参考佛经中的相关描述,那并非笔者目前所能预想。目前的重点还是继续不断地训练好自己,以便顺利通过死亡幻境之考验,过不了这一关,想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愿与所有的朋友们共勉,祈愿所有的朋友皆能在死亡幻境来临时顺利过关,获得最究竟的自由与解脱。 第13章 六)超级视角与心、视角的关系 东方生命哲学,基本皆以【心】为生命之本体,以【道】为宇宙之本体。 当【心】合于【道】时,即实现了与道合一,心即成了道的载体。心能载道,即为道心。 在视角学的生命宇宙中,将生命与宇宙合二为一,宇宙非外在的宇宙,也没有外在的宇宙,唯有生命的宇宙。 所以这时,生命宇宙之本体,就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为【心】,亦不宜直接归结为【道】,而是将【心】与【道】融合,将【心】的生命主体性和【道】的智慧超越性融合起来,同时结合视角学的内涵特点,而名之曰【超级视角】。 从【视角】到【超级视角】的升华与超越,类似于从【心】到【道心】的升华与超越。 视角学,看似研究的是视角,其实研究的主体是生命智慧本体,而且是超越性的生命智慧本体。 只不过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视角的不断提升,不断升华,不断超越,超级视角即自然水清月现,水到渠成。 贯穿于这其中的,是视角学所独有的视角智慧。 在视角学的观照下,任何一种智慧,本质上皆是一种视角,没有例外。 即使是超越性的智慧,不管是西方的超越智慧,还是东方的超越智慧,仍然都是某一种视角。 其智慧的高下、层次、境界,所对应的正是视角的高下、层次与境界! 《金刚经》中说,如来有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这五眼分明就是五种视角。 佛之智慧为何只有佛佛能知?因为只有佛才有佛的视角。佛的智慧名之曰无上正等正觉,换句话说,佛的智慧是一种究竟、彻底、无限超越的视角,再也没有比这种视角更高的视角。这种视角,在视角学范畴中,即名之曰超级视角。 超级视角,无须任何宗教名相,但其究竟超越的智慧本性,没有丝毫的更改。 当然,叫什么名字本身就是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角,即有不同的视界。 超级视角的意义,即在于彻底扫除一切宗教名相及其形成的壁垒,而将智慧的活泉直接引流到每个人的生命里,让每一个接触到视角学的人们都可以依照其科学、透明、简洁、简单的方法而自我探源,向着自己生命的深处去发掘智慧活泉之源! 所以,你无需崇拜某一个神佛,你只需要对自己的生命保持足够的真诚、至诚、精诚!当你在自己的生命中见到这智慧活泉之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一个生命的内在都潜藏着同样的智慧活泉之源!这就是生命的伟大!如此伟大的生命,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我们怎能不心怀敬畏呢?没有任何一个生命比其他生命低贱,即使其外在的显现也许无比地低微。在本自一体、相互含摄的全量生命宇宙中,每个生命都是这全量生命宇宙的一部分,既是一部分,同时也是整体。 随着对超越视角以及全量生命宇宙的体悟不断深入,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生命的认识、对于自己的认识,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视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在视角的世界自然随之而变化。 对于生命的认知,从【生命】到【生命宇宙】的变化,将带来全新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人生观。 对于生命本体的认知,从【心】到【超级视角】的变化,亦将带来全新的本体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超级视角本体智慧观。 而【视角】是连接这一切的纽带——不仅是纽带,同时也是核心范畴——核心切入点、核心关键点以及核心实践方法。 在视角学的观照下,一切皆是视角。【心】是视角,【道】同样是视角,【超级视角】更是视角。 作为视角学基本范畴时,一般以【视角】进行表述;作为生命宇宙智慧本体而指称时,则以【超级视角】而名之。 同时,【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以及由这些构成的【生命宇宙】,共同构成了生命哲学之视角学基本范畴。 第14章 (七)超级视角的一体两面 1、超级视角与视角 超级视角作为生命宇宙之本体,按照其本体性智慧是否觉醒与显发,总体上分为两种状态,其一为本体性智慧呈现为觉醒显发状态,此状态即名之为超级视角,其二为本体性智慧尚未觉醒与显发之状态,此状态即名之为视角。此时之视角,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也是大部分生命其视角的特点。 这一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的视角,其本体仍然为超级视角,但因其超级视角的本体性智慧尚未觉醒,未能显发起用,因此此时不能称之为超级视角。 视角之作用,除了本体性智慧层面的作用外,其作为视角,依然具有无量无边的智慧妙用,此智慧妙用周遍于由【非全量生命宇宙】,此智慧相对于超级视角的本体性智慧、超越性智慧,可名之为【限相性视角智慧】,亦名【凡智】。与此相对,超级视角本体性智慧,则可名之为【超越性视角智慧】,亦名【胜智】,或曰【圣智】。 在视角学中,超越性视角智慧,通常称之为【超级视角】,其既有本体义,亦有本体性、超越性智慧义;限相性视角智慧,通常称之为【普通视角】,简称【视角】。 视角,普通视角,限相性视角,凡智,经过训练,可以升华为超级视角、超越性视角、本体性视角、胜智、圣智。 2、全量生命宇宙与非全量生命宇宙 超级视角处于觉醒、显发状态时,此时的生命宇宙即称为全量生命宇宙。超级视角尚未觉醒与显发时,此时的生命宇宙即称为非全量生命宇宙。 全量生命宇宙,生命的主体性体现为超级视角、超越性视角、胜智、圣智;非全量生命宇宙的主体性体现为普通视角、限相性视角、凡智。 通常我们所说的心灵,或者心,在视角学中根据其智慧境界分别称之为超级视角和心视角,通常所说的心理学以及精神健康学中关于心理、精神、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则全部涵括在心视角这一范畴中。在视角学中,也可用【心-视角】进行表示。 非全量生命宇宙,其【心-视角-视界-世界】,皆受【限相性视角】的制约;全量生命宇宙,其【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皆不受【限相性视角】的制约,而以【超越性视角】为主体。通过视角学生命实践训练,【限相性视角】可以升华为【超越性视角】,完成这种升华的同时,生命宇宙亦同时从【非全量生命宇宙】升华为【全量生命宇宙】。 3、觉者与迷者 超级视角处于觉醒与显发态时,此时的生命可称之为觉者;超级视角尚未觉醒与显发,处于隐而不显的状态时,此时的生命即称之为迷者。这里的迷,即特指对于超级视角的无明——不明白、不觉悟。迷者的生命本体依然是超级视角,但因超级视角的本体性智慧尚未觉醒与显发,因此其视角体现为限相性视角。限相性视角即是迷,超越性视角即是觉。限相性视角主宰生命宇宙时,即是迷者,即是非全量生命宇宙;超越性视角主宰生命宇宙时,即是觉者,即是全量生命宇宙。 4、烦恼与痛苦对于觉醒的意义 在超级视角的视野里,生命以及生命所开显的生命宇宙具有无限可能性,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开创新的视角,从而打开新的世界,获得新的生命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感受生命的神奇和创造的快乐。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生命而言,这种生命的意义是遥远的,甚至从未意识到生命还有这样的意义。更现实的问题反而是,生存、衰老、疾病、死亡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充斥着生命空间,生命更多的是在解决这一个又一个总是解决不完的问题中【痛并快乐】地活着,最后走向死亡。 印度文化将【苦】视为人生之常态,甚至视为生命之真理。从苦中解脱就成了整个印度文化最核心的命题。 的确,当超级视角的本体性智慧尚未觉醒时,生命深受【限相性视角】的局限,被牢牢地束缚在由【限相性视角】所开创的【非全量生命宇宙】中。在这一宇宙中,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确很不容易。特别是当生命的视角总是局限在【世界】这一维度,并将自己视为世界之中的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时,矛盾和冲突就总是层出不穷,痛苦和烦恼也就成了永远解决不完的问题。 换句话说,痛苦和烦恼之所以层出不穷,其直接原因则源于【个体自我】这一看似非常真实的【限相性视角】,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对【超越性视角】的不明白、不觉悟。 所以从视角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是在对生命的启示和提醒——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和痛苦?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到底如何才能彻底从烦恼和痛苦中出离和解脱?到底如何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快乐与幸福?生命到底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等等。当生命开始深入反省、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生命已经走上了探求生命觉醒之路的旅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坚持追寻,就一定会与生命觉醒的智慧相遇,直到深藏在生命深处的本体性智慧最终觉醒。那时,所有曾经经历过的苦难,承受过的痛苦,都将化为智慧的甘露,滋养与自己有缘的生命。 禅师们常说,烦恼即菩提。限相性视角下的烦恼与痛苦,在超越性视角下,就变成了菩提甘露。它们既是生命成长和升华所必须的淬炼,也是大道赐予生命的礼物——那礼物之中,正蕴含着生命觉醒的启示。 可以说,没有痛苦,就没有觉醒。痛苦是通向超越彼岸的路标。哪里有痛苦,哪里就是生命历练的道场,哪里有烦恼,哪里就是生命升华与超越的契机。 愿所有的生命早日觉醒,愿所有的痛苦和烦恼皆化为生命觉醒的助力和资粮! 第15章 (八)视角学本体与其他哲学本体之间的关系 超级视角,是生命视角哲学基于生命宇宙观所提出的生命宇宙终极本体哲学范畴。 在东西方各种哲学思想中,常见的本体概念有:在、存在、实在、客观实在、物、物质、能量、意识、心、神、上帝、真主、绝对自我、绝对精神、梵、太一、太极、无极、天、天理、气、仁、道、空性、真如、如来藏、真心、良知等等。 所有这些本体性的概念、范畴,皆源于人类对于生命和宇宙终极本体的某种认识,所以,也可以说,任何一种本体论,皆是人类认识的结果,这种认识结果,不能离于人类认识而独立存在。注意,这里说的不是【本体】不能离于人类认识而独立存在,而是人类对于【本体】的【认识结果】不能离于人类认识而独立存在。 作为生命和宇宙的终极本体,不管人类对于此本体的【认识结果】是什么,各种本体论之间又有着多么大的差异,但从本体本身的意义而言,各种本体论所指向的那个最终的标的皆是同一个标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本体论。暂且不管那个最终的标的究竟是怎样的,就各种本体论的【不同认识结果】而言,这些所有不同的认识结果,在视角学的观照下,都体现为【从不同视角而获得的对于终极本体的不同认识】。以视角学中的【视角-视界】范畴而言,各种本体论所提出的本体性概念、范畴,皆属于不同本体论视角下所呈现出来的【视界】,而决定【视界】的,正是各种不同本体论所秉持的【视角】。 由于人类对于【本体】的认识,永远无法脱离【视角】而独立存在——认识本身必然是基于视角的,所以不管是人类历史上已经提出的各种本体论,还是人类在未来可能会提出的各种不同的本体论,这所有的本体论,都必然基于某种【视角】而提出。而根据视角本身的特性,视角不同,视界即不同,因此除非【统一视角】,否则便无法【统一视界】。但无限性同样是视角的特性之一,不管是世界还是生命,人类认识的视角永远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同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皆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起源、基因和发展历史,因此形成了各具其独特特色的民族与文化。各种不同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但不能强求统一。而不同的文化即具有不同文化的视角。就算在同一种民族文化的不同领域,也同样具有各种不同的视角,比如科学有科学的视角,哲学有哲学的视角,宗教有宗教的视角,艺术有艺术的视角。不同的视角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皆具有其独特的指导意义,所以即使在同一种民族文化中,也不能强求视角之统一。视角,正是因为其本具的多样性、丰富性、无限性特点,才使得人类生活在不同的领域能够基于不同的视角获得各自不同的丰富多彩的体验。 同样的,视角学所提出生命与世界的终极本体——超级视角,同样是一种独特视角下的【视界】,即基于视角学生命宇宙观和视角学思想而获得的【认识结果】。这种认识结果,与其他本体论的【认识结果】,在【视角决定视界】这一性质上是一样的。因此视角学本体论与其他本体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参】的关系,而不是【此是彼非】的关系。之所以如此,也正体现了视角学的基本思想——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视角决定视界,视角是平等的,平等而不等效。 所以,超级视角作为视角学提出的生命宇宙之本体,不是对其他本体论观点的否定,而是一种侧面的“补充”,这种“补充”是基于一种新视角而呈现出的【新视界】。对于原本体论而言,超级视角既可以作为其原本体论的“工具”使用,也可以看做原本体论戴上【视角学眼镜】后所呈现的一个经过了“过滤”和“变形”的“新视界”、“新形象”。 而对于超级视角而言,其他各种不同的本体论观点,皆是超级视角基于某种特色文化视角而呈现出的特色文化视界。各种不同的本体论,对于不同国家、民族、领域的人们,皆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意义,皆是人类文化关于本体论的共同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包括与超级视角之间,皆可以平等交流,互参互鉴,共同为人类文明的和平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人类文化的总体视角而言,各种不同的本体论皆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视角学本体论所提出的超级视角,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本体论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对于视角学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促进人类文化不断开拓新的视角、打开新的视界、获得新的发展,同样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依视角学思想以及超级视角的观点而言,即使是【超级视角】这一概念、范畴,对于生命和宇宙的终极本体而言,同样是一种视角、一种带有人类认识特色的观点、一种哲学概念与范畴、一种临时性的假名。而生命宇宙的终极本体本身,本无形相,本无名称,离于一切相,离于一切概念,只能在每个生命的内在默默地体证其独特的况味。而从人类思想文化的角度而言,人类对于生命和宇宙其终极本体的认识是没有止境和终点的,超级视角以及已经存在的任何一种本体论,皆不是最终的本体论,随着人类文明、人类文化、人类思想、人类认识的发展,必将会诞生更多的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本体论思想。但即使如此,视角学本体论依然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因为不管未来人类提出什么样的本体论,从人类认识的角度而言,其皆是一种独特的视角,皆是基于其独特视角而呈现的独特视界。在这一点上,视角学有着自身独有的自信,因为在视角学看来,不管那种本体论具体是什么样的观点,其本质上皆是超级视角基于某种独特视角的独特呈现。那时,即使“超级视角”这个名称隐而不显又有什么关系呢?它正在其背后默默地照耀着,就像天空中那无量无边的星星中看似最不起眼的一颗,甚至你可能都看不见它,但它依然在那里照耀着人类的天空,照耀着每一个生命的生命宇宙!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直到永远的永远,永恒的永恒! 第16章 (九)超级视角与西方主要哲学思想的关系 超级视角,作为生命宇宙之本体,同时也是生命哲学之生命视角哲学之本体。 视角学,全称为生命视角哲学,其世界观和生命观为生命宇宙,而生命宇宙之本体为视角。 这里的视角有两层含义,在非超越层面,名之曰视角,在超越层面,名之曰超级视角。 西方哲学主要思想流派,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他各种思想,大体上都可以纳入这两类思想之中。 唯物主义之本体论可以用【客观实在】来表示,唯心主义之本体论可以用【绝对意识】来表示。 而在视角学范畴中,与【客观实在】对应的是【视界-世界】,与【绝对意识】对应的是【心-视角】。 它们之间并非不能相容,在视角学范畴中,它们皆是生命宇宙的一部分。没有独立于【心-视角】之外的【视界-世界】,同时也没有独立于【视界-世界】之外的【心-视角】,它们之间可以相对独立,但没有绝对独立,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体全息的关系。 虽然如此,从认知活动的主体性来说,【心-视角】居于主导地位,视角决定视界、世界,而视界、世界是视角的反映。 作为生命宇宙本体的超级视角,既不唯心,也不唯物,而是同时含摄心物,化现心物,统领心物。 在视角学智慧的观照下,一切皆是视角。心是一种视角,物也是一种视角。主观是一种视角,客观也是一种视角。物质是一种视角,意识也是一种视角。能够照见这些视角的,同样是一种视角。 当我们去梳理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一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其实都是不同的视角。视角不同,所见即不同。随着视角的不断深入、变化,哲学思想也在不断地深入、变化。可以说,视角的变化是其哲学思想变化的先导。每一次哲学思想的创新,其实都是视角的创新。 视角学,并不去探讨每一种具体的哲学思想的高下与深浅,而是从视角学独有的角度去观照哲学思想变化之先导——视角的变化。 以视角学的基本思想而言——当然,视角学本身也是一种视角——所有的视角都是平等的,平等而不等效。 从视角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一看西方哲学思想的变化。 古希腊罗马哲学阶段: 1、以探索和思考【宇宙本原——客观真理】的自然哲学思想,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类: 1)以某种物质元素作为宇宙本原的哲学思想。比如,以【水】【火】【土】【气】等作为世界本原等; 2)以某种物理概念作为宇宙本原的哲学思想。比如,以【种子】【原子】等作为世界本原等; 3)以某种抽象逻辑形式作为宇宙本原的哲学思想。比如,以【数】作为世界本原等‘; 4)以某种抽象概念作为宇宙本原的哲学思想,比如,比【存在】作为世界本原等。 2、在上述哲学思想基础上,侧重研究【人】本身的哲学思想,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侧重于人对真理的认知:比如【一切同样真】【一切同样假】【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等; 2)侧重于人的道德属性:比如【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等; 3)侧重于发展人类思想中的抽象理念: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理论等; 4)侧重于研究人的存在与生死问题:比如,伊壁鸠鲁学派的人死魂灭论,此学派也常被归纳为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派。 5)侧重于人类伦理学研究:比如,斯多阿学派的【宿命论】【禁欲主义】【悲观主义】等。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宗教神学占据主体地位,“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此阶段主要哲学思想包括: 1)为宗教神学信仰提供理性解释,研究内容包括神学本体论、精神实体、普遍与个别之关系等; 2)经院哲学中,唯名论与实在论关于共相与个别的争论,体现了对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辩; 3)宗教神学。宗教神学同样是一种视角,即神学视角。在神学视角中,【上帝(神)】是所有一切存在的终极本体。 西方近代哲学第一阶段 在经历漫长的神学思想统治之后,于近代迎来了【人的觉醒】,自然哲学、人文主义等开始成为西方哲学思想的主流。 1)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灵魂不朽之说和禁欲主义。 2)自然哲学:主张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包括物质永恒说、宇宙无限论、单子论等。 西方近代哲学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同时这两个派别又由于唯心与唯物的差别各分为两个细分派别。 1)唯物主义经验论:以f.培根和洛克为代表,认为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可靠的。 2)唯物主义唯理论:以b.斯宾诺莎为代表,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但是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觉经验不可靠。 3)唯心主义经验论:以巴克莱和休谟为代表,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4)唯心主义唯理论:以笛卡尔和g.w.莱布尼茨为代表,认为【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此派着名观点还有,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天赋观念】等。 此阶段还有百科全书派的【唯物论】等。 西方近代哲学第三阶段 此阶段也被成为【德国古典哲学】阶段,主要代表有康德、j.g.费希特、f.w.j.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1)康德 康德主要哲学思想有,【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批判哲学的认识论】【先验感性论(感性直观)】【先验分析论】【先验辨证论】【实践理性的公设(幸福他律、道德自律)】等; 康德第一次针对哲学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以及对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从更高的视角进行审视,从而使对【哲学】本身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西方哲学思想体系开始走向成熟。 2)费希特 费希特在康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自我的概念。这个绝对自我,不是经验的自我,也不是先验的自我,而是所有自我意识中的先验要素。这种自我意识提供了所有认识的先验根据,是一切知识和经验实在性的根据和先验的源泉,也就是认识论和知识学中的最高根据和出发点。在这里,他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融为一体,并给予了自我一种相当高的地位,赋予了自我创造性行动的可能。 非常赞叹费希特独特的视角与智慧,其【绝对自我】与视角学的【超级视角】有着某些相近之处。但【绝对自我】这一概念,仍深深地受限于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二元思维模式。或者说,费希特的【绝对自我】虽然有着打破二元对立的强烈意愿,但是由于其缺乏终极超越的智慧,使得其【绝对自我】看似完成了从二元到一元的突破,但其实并未真正的完成。如果费希特对于老子的【无为】智慧或者佛陀的【空性】智慧有所了解,那么就不会止步于【绝对自我】,而是进一步打碎【绝对自我】,完成真正的超越。费希特的【绝对自我】,本质上与【上帝】是一回事。只是作为人类,可以将【绝对自我】作为自我实现的目标,而【上帝】,则只能是人类融入其中的目标,而不能是直接成为其的目标。 3)谢林 谢林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时期,一,从费希特哲学过渡到强调客观自然的重要性,也就是自然哲学;二,对精神和自然的同一性、无差别性的思考,发展成同一哲学;三,对消极的和积极的的哲学的反抗,思想进而转变成和宗教密切相关的启示哲学。 费希特不满意康德的【物自体】,所以取消了【物自体】而提出了【绝对自我】。谢林则是不满意费希特的【绝对自我】,而侧重于强调【客观自然】,并致力于从新的角度寻找一条将【主观精神】与【客观自然】的融合之路。谢林提出了【绝对(存在)】作为终极的本体。而这一思想与宗教神学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谢林的思想其最终的结果,等于从哲学上最终证明了宗教神学的正确性。对于神学而言,【绝对(存在)】只不过是【上帝】在哲学中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可以说,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似乎只是完成了这样一件事:把对【上帝】的盲目的、迷信式的信仰,变成了理性的、智性的信仰。所有对【上帝】的反叛,在绕了一个大圈之后,最终又回到了【上帝】的怀抱。 何以如此呢?这是因为,只要其二元思维模式没有得到究竟彻底的超越,其哲学思想所对应的宇宙就被束缚在【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一非全量生命宇宙中,哪怕将【心】提升到了【绝对自我】【绝对(存在)】乃至提升到【上帝】的位置,【超级视角】仍然难以显露出来。 当然,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而言,【上帝】所对应的范畴,的确是【超级视角】。但【超级视角】中还有一种破除任何概念的层面,在这一层面,是没有【上帝】的位置的,也没有【绝对自我】和【绝对(存在)】的位置,不仅如此,连【超级视角】这一概念的位置也没有。在这一层面,没有名字,离一切相,离一切概念,离一切语言,但有所说,即是戏论。为方便交流故,假名其曰【超级视角】。而在这一层面之下,则可以分化出无数种视角,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所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随其缘。 4)黑格尔(上) 通常而言,【辩证法】为视为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辩证法】与其说是一种哲学思想,不如说是一种【如何更加深入有效地进行哲学思考的方法】。 【哲学】本身要回答的问题,本质上而言,是人类的终极困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只不过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在追问人类自身生命困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世界】的追问。而对【世界】的追问,本质上仍然是为了回答对人类自身生命的追问。 从西方哲学发展史看,哲学追问似乎是从追问【世界的本原】开始的。但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在【我是谁】尚难以回答的时候,对于【我从哪里来】和【我到哪里去】更容易成为追问的对象——追问世界的本原,同时就是在间接地回答生命的来源和去向。毕竟在人类最直观的感受中,每个生命包括自己,都是从这个【世界】中产生,又从这个【世界】中消失的。所以,追问【世界】本质上就是在追问生命本身。 古希腊哲学总体上而言都是在追问【世界】,而漫长的中世纪,人们的思想处于被宗教神学严重禁锢的阶段,甚至可以说这一时期,哲学已经休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哲学思考最重要的精神即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而当人们匍匐在神学威权的脚下瑟瑟发抖地祈求获得神的宽恕和救赎——甚至为此去购买赎罪券的时候,还有什么哲学可言呢? 直到文艺复兴,人类的思想才终于迎来了新的黎明。特别是自然哲学的发展开启了【科学】之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此走上了科学之路。 科学的逐渐独立化发展,使得哲学终于回到了对生命自身的追问上。西方近代哲学,即是对生命本身困惑的追问。在这些追问中,【世界】一词的意义,已经不再是【科学】分化独立之前的【世界】,同时也不是【科学】探索研究的【世界】,而是【生命感知的世界】。这个【世界】与视角学范畴【心-视角-视界-世界】的【世界】已经非常接近了。 所以,【世界】有两种,一种是【客观世界】,研究【客观世界】的任务属于【科学】的范围。还有一种是【生命世界】,在视角学中,其对应的是【生命宇宙】。 生命视角学的研究对象,更主要的是【生命宇宙】,而非【客观世界】。当然,从更宏观的角度而言,【生命宇宙】是一种【宇宙】或者【世界】,【客观世界】同样是一种【宇宙】或者【世界】,这两种【宇宙】和【世界】在更高维度上的统一,同样可以视为全量生命宇宙的其中一种视角。对于暂时不接受这种统一的人们而言,将这两种【宇宙】和【世界】视为【平行宇宙】或【平行世界】也是可以的。毕竟,在科学家的眼中,【平行宇宙】并不是完全的异想天开,而有其理论上的可能性。而以视角学的世界观观之,则【一切皆是视角】,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平行宇宙】、【平行世界】同样是一种视角以及这种视角下呈现的世界。 之所以这样辨析,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唯物,或者唯心。视角学的世界观、宇宙观、生命观,并不是割裂的,而完全是一体全息的。生命、宇宙、世界、视角、心、物等等范畴和概念,在视角学的观照下,本质上皆是对【生命宇宙】某一个面的【定格】和解读,但其实它们之间是相互含摄、一体全息的关系。 视角学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体全息式的【生命宇宙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视角学——生命视角学——生命哲学之生命视角哲学,其本身的目的,并不在于像科学一样去研究一个【客观实在】的【客观世界】、【物理世界】、【物质世界】——这一任务人类既然已经将其交给了【科学】,那么就应完全让【科学】去发挥其作用,完成【科学】之研究,并为人类造福。生命视角学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解决生命本身的困惑——比如,当一个生命身处无比繁华的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却倍感烦恼、痛苦、迷茫,不知幸福在何处,不知自己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不知自己的生命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不知自己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的时候,这些问题,已经不是【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而当代人大多受过中高等教育,对于宗教有一种近乎天然的排斥心理,而文学、艺术等又很难直接解答人们的困惑,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必须由【哲学】承担起来。而且这本来就是【哲学】本身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目前,作为【社会科学】分支的【心理学】,也在承担着这一任务,但【心理学】的【科学化】特性,一方面在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里有着非常专业、高效的优势,但另一方面,【心理学】所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而言,仍是【心理】问题,或者说【精神健康】问题,而非真正的【生命本身的困惑】。当某种心理问题,其根本原因不是某种【观念】【情绪】的问题,而是源自生命最根本的生死困惑的时候,【心理学】就会深感无能为力。而这正是因为【心理学】自其诞生以来,就属于【科学】的一部分,当把【心理】当成一种【客观实在】去研究的时候,生命的主体性却被忽略了。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在心理学的各种范畴中,被贴上了诸多的标签,不仅如此,当贴上了这些标签之后,这些标签就成了囚笼。标签定义了一切,人应该如何做,不是人说了算,而是标签说了算,而这些标签同时又打了一个更大更牢固的标签——科学。 这就是【心理学】并不能真正解决【生命困惑】的根本原因。生命困惑本质上不是一个心理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是生命自身对自身的追问。哲学,没有哪一种哲学被视为终极真理。哲学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不是问题,对于不同的生命来说完全是不同的。可以说,哲学问题是【最无用】的问题,属于很多人眼中【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才会有的问题。所以,研究【哲学】的人通常被当成异类。 但哲学又被称为一切学科之母。是人类对哲学孜孜以求的追问打开了一道道知识之门、智慧之门、世界之门。 所以,哲学的问题,其重点根本不在于某个哲学家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而在于他对于人类思想的发展,有没有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从而为人类打开一个独特的世界。当我们客观、历史地看待哲学的发展时,就会发现,不管某种哲学思想后来是否被推崇或者被批判,只要其哲学思想为人类的思想和智慧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启发,那么这种哲学思想就必定会在哲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因为这种独特的视角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能够启发人类进行更多类似的创新性的思考和探索,只此一点就足以值得历史铭记。 这也是为什么在具体阐述黑格尔的思想之前,要写下这么一大段看似与主题无关的文字。当我们站在哲学发展史的上空俯瞰这些熠熠生辉的思想时,你有没有发现,每一颗星都是一个闪光的心灵,都是通往一个独特世界的一道门。它们之间本质上而言,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他们都曾在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在基于他们所能掌握的信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启了其天才般的【创想】——哲学,永远不是在回答已知,而是永远满怀一腔热情与梦想探索未知!他们已经绘出了在他们那个时代最精彩的画卷——对生命,对宇宙,对璀璨的星空,对遥远的未来的畅想——同时也是他们对生命困惑的终极解答。 只是生命永远是鲜活的,世界永远是变化的。追问也同样永远没有尽头。没有任何一种思想能够天然地解决所有的疑问。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追问永远都会一直存在,追问的心灵,以及独特追问的视角,同样会一直存在! 这,就是哲学的魅力!这,就是生命的魅力!(这,也是视角的魅力!) 写了这么多,还没进入正题,正题就留待下一篇再写吧(笑)。 第17章 4)黑格尔(下) 在哲学史上,人们把黑格尔视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顶峰,同时也是传统哲学思想的“终结者”。他的哲学思想总体上被归纳为【客观唯心主义】,并被视为【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绝对精神】以及以其为基础的【辩证法】体系是其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在黑格尔之前,与【绝对精神】近似的概念有: a、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世界本原——【存在】; b、宗教神学中的世界本体——【上帝(神)】; c、康德的【纯粹理性】; d、费希特的【绝对自我】; e、谢林的【绝对(存在)】 黑格尔将【绝对精神】视为所有一切存在的本体,并对【绝对精神】演化的五种阶段性形式进行了阐述:意识、自我意识、理性、客观精神、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与上面所说的五种概念,有着内在的继承关系,可以说是上面五种概念的融合与凝练,从而使【绝对精神】成了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中最近乎完美的范畴。 【绝对精神】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切【存在】的【本体性存在】;【绝对精神】是世界和生命的本源,并以绝对的精神性为特征,与【上帝(神)】这一概念有着内在的相通性;【绝对精神】是【理性】的,而且是高度理性的——达到了【真理】之理性;【绝对精神】就是自身而言就是【绝对自我】,但却没有【自我】之局限,是对【绝对自我】的超越;【绝对精神】本身就是【绝对(存在)】性的,只是不仅是【绝对(存在)】性的,而且是【精神】性的。 作为哲学思想,【绝对精神】可以视为本体论范畴之本体;作为人类的现实精神,【绝对精神】则可以视为人类精神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绝对精神】正是【意识】发展的最高形式。 注意,黑格尔对于意识五大发展阶段的阐述,本质上仍在传统的西方思想模式之内,而不同于东方文化中对于心的论述。 特别是其【辩证法】的内容,更是一种【抽象概念】的【逻辑辩证】。所谓辩证,即是发现其内在的矛盾,从而进行否定,再通过否定对象之内在的矛盾,进行否定之否定,逐渐深化认识的过程。 黑格尔所提出的【意识】五个发展阶段,即体现了这种【辩证法】思想。 首先提出的【意识】发展阶段是单纯的、原始的【意识】,此意识在黑格尔的定义是关于对象的意识。 就是说,只要说【意识】,就一定是基于某种对象的意识。如果没有对象,就没有【意识】。 所以,这里的意识其实是【对象意识】,但这里隐藏这一个矛盾点,就是与对象相对的是主体。意识仅仅意识到对象,却没有意识到意识的主体本身。这就为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第二阶段,【自我意识】,即是以自我为对象的意识。处在这一阶段的意识,不仅能意识到对象的存在,而且还能意识到主体的存在,而且对主体存在的意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这即是【自我意识】。 当对象和主体都被意识到了之后,新的、深层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不管是对对象的意识,还是对主体自身的意识,这种意识是纯感性的意识呢?还是具有理性的意识呢?理性意味着认知更符合【客观真相】,而感性则意味着更符合【主观感觉】。 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更主要的是一种【主观意识】,其认知有着更多的主观性。于是这就为意识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客观、理性的空间。 所以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是【理性】。理性是对感性的突破和超越。比如哲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都是理性发展的体现。特别是数学、物理学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人类的理性认识。当某种理性认识不再是少数人的主观认识而变成了社会大众的共同认识时,这种认识的性质就不再属于【主观认识】,而变成了【客观理念】。比如数学公式,物理定理、定律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由此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观等精神性的认知,人类意识的发展就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客观精神】。比如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气质等等。 注意,黑格尔的【意识】五个发展阶段,其考察的对象总体而言是人的个体意识,所以即使是【客观精神】,其具体体现仍是体现在个体意识中。只不过由于【客观精神】高度的客观性,使得个体意识的个体性局限被一定程度地打破和超越。所以【客观精神】就现实性的人的精神而言,同时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只不过在考察【客观精神】时,其社会性更加突出,个体性较为微弱而已。 最后一个阶段,【绝对精神】则是理性特征、客观性特征、非个体性特征均达到至高境界的意识状态。这样一种至高无上的、完全客观的、完全理性的、完全非个体性的、普遍存在的、绝对存在的【绝对精神】,就成了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它也是一切意识形态最终的本体。这一本体性的存在,不以个体性意识状态、个体意识意愿而转移,从而成为一切存在之本体。 所以在哲学史上,通常都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视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以及整个【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顶峰。 也正是在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而扬弃了其唯心主义的基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使得唯物主义摆脱了机械式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所面临的困境,而进入了科学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新阶段。 前面曾说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及其五种发展阶段的论述,与东方心学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其根源来说,黑格尔的思想仍是西方的、抽象的、理论的、思辨的、逻辑的、求知的【哲学思想体系】,而东方的心学文化则是东方的、具象的、实践的、内求的、体证的、知行合一的【生命实践体系】。 视角学——生命哲学之生命视角学,则既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特征,同时更注重【生命实践】。其所有的哲学思想阐述皆是为了指导生命实践,生命实践则为哲学思想的不断完善提供效果反馈和实践验证,继而促进视角哲学思想的发展,用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在视角学的观照下,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其更多的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本体论概念,或理性理念,而缺乏实践性。而且从其概念的规定性上而言,作为现实的人类精神意识,目前尚无达到【绝对精神】的现实可能性,【绝对精神】只能作为一种高高挂起的哲学理念而存在,与人们当下的生活很难产生关联性。 视角学中的【超级视角】虽然也有着高度理性的、高度客观的、以及超越自我局限的特征,但【超级视角】的训练却是现实的、可操作的,是完全生活化的、与生命每个当下的活动紧密结合的,【超越视角】的内在体证也是完全可实现的、可验证的、可运用的。 何以如此呢?本质上而言,【超级视角】是一种生命本有的智慧,这种智慧之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显露,乃是因为其缺乏显现的条件——因对【世界】的沉迷而使这种智慧被遮蔽。这种沉迷,本质上是人对欲望的沉迷。 视角学中的【世界】,是生命的世界。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世界,也不是单纯的精神世界,而是心物一体的世界。 生命视角学的核心目标,也不在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而在于解除局限化的视角带给人们的心理与精神上的束缚,通过视角的不断提升从而不断升华人的智慧境界,促进人们感受和体验更自由、更美好、更快乐、更和谐的生活。 从这样的角度而言,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于促进人们不断反省和超越自己的视角、不断开创新的视角,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辩证法】思想对于视角学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启发,即在于,一切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永远不要拘泥于自己固有的视角,而要用发展的视角、变化的视角、辩证的视角去看待呈现在生命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通过发现事物内在矛盾的根本原因以及导致这种矛盾的视角,从而看清问题所在,从而寻求在更高的视角上获得新的和谐与统一,从而解除矛盾,达到更高的和谐。 在此,向为人类贡献了极其优秀的【辩证法】思想的黑格尔先生以及所有为人类思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东西方先哲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的名字将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天空中! 第1章 第二章视角学认识论 (一)生命宇宙观 生命宇宙观是生命视角学对于生命、世界、宇宙的基本观点。 所谓生命宇宙观,即是说,生命、世界、宇宙,这三者是一个整体,本自一体。对于这个一体化的整体,在生命视角学中将其称之为生命宇宙。 生命,是生命宇宙之生命,世界是生命宇宙之世界,宇宙是生命宇宙之宇宙。 也可以说,生命,是生命宇宙之【眼】,之【心】,之【视角】;世界,是生命宇宙之【眼】之【心】之【视角】感知到的【视界】之【映像】;宇宙,是生命宇宙之【眼】之【心】之【视角】以及所感知到的【视界】以及【视界】之【映像】之总和。 通俗一点说,生命宇宙就是生命以及生命所感知到的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总和。 而在视角学的观照下,上面所说的仅仅是一个概略性的观点,要更深入地了解生命视角学所说的生命宇宙观,我们还需要深入进去。 在视角学中,生命宇宙的总体结构由五大视角学基本范畴构成,以逻辑表达式的方式表述如下: 【生命宇宙】=【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 五大基本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为: 世界是视界的投射,视界是视角的投射,视角是心的投射,心是超级视角的投射。 以投射关系来进行表达,上面的逻辑表达式则可以调整为(<,代表投射关系): 【生命宇宙】=【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 本质上来说,生命宇宙是没有边界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的生命而言,其生命宇宙的显现通常是有边界的。 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个【多大】,既没有具体的边界,但常常也有其无法超越的局限,这种局限即是“边界”。 在视角学中,有局限的视角,通常称之为视角。而对实现了究竟超越的没有局限的视角称之为超级视角。这里的局限和没有局限,在视角学中通常指的是生命的智慧境界。生命宇宙同时也是智慧宇宙,在生命宇宙中,一切皆是生命智慧境界的呈现。 生命智慧境界,在视角学中,通常用【视角】这一范畴来进行表述,视角,既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既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既是某一种视角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生命智慧境界的呈现。视角学,是研究生命宇宙以及生命宇宙觉醒、生命宇宙智慧的实践性学问,其目的则在于促进生命宇宙智慧境界的提升、升华与超越,从而实现生命宇宙彻底的自由、和谐、快乐、圆满。 生命宇宙观是生命视角学的基本观点,如果将生命宇宙观的所有内容浓缩为一句话,即体现为整个生命视角学的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 因此也可以说,生命宇宙观是【全景图】,视角学第一法则则是演化出这一全景图的【原点】。 以生命宇宙“大爆炸”的时序来看,超级视角相当于大爆炸之前的【源点】或【奇点】。奇点“大爆炸”首先产生了无量无数的【心】,接着以心为基础产生了无量无数的视角,以视角为基础产生无量无数的视界,以视界为基础产生无量无数的世界。生命宇宙的图景于是便如此地丰富与繁荣起来。 以现代科学的视角来透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可以说,所有的一切无不是能量的运动。构成宏观物质形体的微观单位,从其最根本的真性来说,超越了【实有】与【虚无】的边界,科学称之为【量子态】。能量以量子态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能量交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当我们将所有的一切都以微观层面的量子态进行观照,就会发现,所谓生命,所谓世界,所谓宇宙,其实就是一个量子态的能量运动与信息交换体系。只不过这种能量运动和信息交换,有不同维度和高低境界的差别,发生在生命层面(即以心、视角为主的层面)的能量运动和信息交换,要远比物质层面和单纯能量层面(即以视界、世界为主的层面)的能量运动和信息交换更为复杂而已。而这两大领域,其实是一个整体,皆是整体化的生命宇宙的一部分。只不过,一个侧重于主观体验,另一个则侧重于客观现象而已。只要深入一点地去看,就会发现,所有的体验,都呈现为现象,所有的现象,都离不开体验。体验和现象,本自一体,只是视角不同而已。 生命视角学,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既不是客观现象,也不是主观体验,但同时也不离客观现象,亦不离主观体验。生命视角学,研究的是,人——作为生命主体性的人,或者更宽广一点说,作为生命主体性的生命本身——如何能够超越所有的客观现象以及所有的主观体验,从而实现绝对的自由,究竟的自由。 所以,生命视角学,不在乎你所感知到的客观现象究竟是什么样的现象,也不在乎你的主观体验是什么样的体验,不是说它们不重要,它们很重要,但不是生命视角学研究的重点。生命视角学,只在乎一点,就是你如何才能获得无条件的、真正的自由,永远拥有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不管某种现象或某种体验如何地神奇,但只要它局限了你的视角,就要毫不留情地打破它对你的局限。如果除了打碎它就再也找不到打破局限的方法,那么就只能选择打碎它。哪怕在它的头上冠以真理或各种无比神圣的名义。其实,当你真的打碎它之后,回过头来,你就会发现一个秘密——能被打碎的,悉皆无常,而任何无常的人事物,皆非真理。真理,是无法被打碎的。无论如何也打不碎的真理,才是真正值得尊崇和敬畏的。而且你还会发现一个秘密,那真理,其实也是一种视角——究竟超越的视角。 所以,生命视角学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呢?是你的视角。是你的视角有没有被某种东西所局限。只要没有任何东西局限你的视角,那么,你的视角就是无限的,就是自由的,就是鲜活的,就是充满着无穷可能性的。当然,也是智慧的,也是喜悦的,也是安详的,也是光明的,也是圆满的。 为何视角如此重要呢?因为,视角,不是别的,它就是生命本身,同时也是整个生命宇宙一切现象与体验的源始点。 第2章 (二)世界 生命宇宙观是视角学对于生命、世界、宇宙的基本观点。 在生命宇宙观中,【世界】相当于发生在生命宇宙中的所有一切现象的【投影】以及展现这种投影的【场域】。 在构成生命宇宙的五大范畴中,【世界】处在最低的维度。处在最高维度的是超级视角,然后依次是心、视角、视界和世界。 在这五大范畴中,只有【世界】是具象化的。虽然我们也可以说【视界】是具象化的,但【视界】在视角学中的核心意义不在于具象化的展现——这一内容已经全部涵括在了【世界】这一范畴中,而更在于体现【视角】与【世界】的关系,即由视角所产生的视界,决定了世界如何展现。因此在视角学中,所有具象化的内容全部纳入【世界】范围内,无有其余。 【世界】涵括了所有具象化的内容,但不代表【世界】就一定是具象化的。比如【视角】本身是非具象化的,但丰富多彩的视角同样构成了视角的世界。这时,具象与非具象的边界就不再那么清晰可分。但总体而言,世界仍然主要代表了所有具象化的一切。 每当我们说到世界这个词的时候,我们通常总是把它当成外在于我们生命的一种存在。比如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出生、生活、衰老,最后死去,离开这个世界。 但在视角学中,世界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命、世界、宇宙,其实都是生命宇宙的【异名】,同时也代表着观照生命宇宙的三种不同视角。这三种世界可以这样来表述: 生命:当生命宇宙以【向内的方向】去观照的时候,观照到的即是【生命】; 世界:当生命宇宙以【向外的方向】去观照的时候,观照到的即是【世界】; 宇宙:当生命宇宙同时以【向内的方向】和【向外的方向】进行整体性观照的时候,观照到的即是【宇宙】; 生命宇宙:当生命宇宙以【一体全息性的视角】无分别地进行整体性观照的时候,观照到的即是【生命宇宙】。 也可以说,第一种视角观照到的是【内世界】,第二种视角观照到的是【外世界】,第三种视角观照到的是【总体世界】,第四种视角观照到的是【一体全息世界】。 那么,那种观照结果是【正确】的呢?基于视角学的基本法则,这些观照结果皆是【平等】的,虽然平等,但并不【等效】。 所有的观照结果,皆取决于观照的视角。视角不同,结果即不同。 视角学尊重所有的视角,同时以有利于生命获得究竟自由为考量,提出自己所倡导的基本观点,即通过第四种视角所观照到的结果——生命宇宙观。 何以这种宇宙观能够得以成立呢? 这就是视角的神奇之处。 根据视角法则,视角决定视界,而视界决定了世界。所以也可以说,视角决定世界。 视角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而生命宇宙观这种特殊的视角——即一体无分的全息性视角,所照见的世界的样子正是一体无分的全息性的生命宇宙。 当你无法契入这种视角的时候,【生命宇宙】对你而言,就仅仅是一种新奇的名词而已,你不会认为与你的生命有什么关系。而当你契入到这种视角之中以这种视角去观照自己、观照世界、观照整个宇宙的时候,就会发现,【生命宇宙】就是你自己——以前从未看见的样子。 这时你就会发现,生命、世界、宇宙,就像一个人的乳名、学名、笔名一样,仅仅是不同的名字而已,其所指向的对象并无不同。 所以,【世界】这个词在视角学中,有其独特的意义,即【世界】是【视界】的具象化结果,是【视角】的投影,亦是【心】的投影。 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世界】的【非独立性】。是心、视角、视界,决定了世界。 注意,不是因为视角学对世界的定义才使得世界变成了非独立性。 在视角学生命宇宙观的架构内,世界的确依赖于视角,所以其不具备独立性。 那么即使不在视角学生命宇宙观的结构内,世界就具有独立存在的性质了吗? 视角学原理所揭示的【视角决定世界】,其实是不限于视角学本身的。 或者说,你仍然可以秉持【外向型】视角,从而将世界定义为【客观】【独立】的存在,但这种定义是否成立,依然被视角所决定。因为当转变视角的时候,呈现在视角中的世界就同时改变了。如果世界如何呈现因视角而转变,那么如何去定义一个没有视角的世界呢? 只要一个人愿意深入周密地思考,就一定会发现,没有视角,世界是无法定义的。因为所有的定义,都必然出自某一种视角。 人类常常以自己的视角去定义一切,但其实,人类的视角也仅仅是诸多视角中的一种。人类眼中的世界,和各种不同动物眼中的世界,和细菌眼中的世界,实在相差太大。即使同为人类,国家、民族、地域、行业、文化、教育、信仰等各不相同的人们的眼中,世界也大大地不同。甚至看似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一家人,每个人所感知到世界也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世界】所涵括的氛围并不仅仅陷于人们能够共同感知到的一切,还包括每个生命个体独有的感知。就算是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即是其“世界”的一部分。因为所有的看法,都是对“世界”的看法。甚至包括对自己的看法,也同样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 一个沉迷在各种欲望中不能自拔的生命,和一个超越于各种欲望获得心灵自由的人,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其各自的世界也大不相同。 所以,世界,其实是生命的世界,宇宙,是生命的宇宙。一个生命即是一个世界,即是一个生命宇宙。每个生命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独特的生命宇宙。这,难道不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吗? 世界的非独立性,还在于世界的变化性。世界永远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不变的。既然如此,哪里有一个独立不变的世界呢。 深入地揭示【世界】的【非独立性】,并不是为了增加我们面对世界时的彷徨和手足无措,而是为了揭示一个更深的秘密——通过视角学独特的视角所看到的秘密——世界虽然是永远在不断变化的,但变化的世界依然离不开观照的视角。不仅如此,不同的视角看见的是不同的世界。要改变你的世界,你无需去改变世界本身,只需要改变你的视角。视角一变,世界就变了。 对于视角决定世界、世界依赖于视角这一特性,以缘起的观点名之,则可以名之曰视角缘起。当然,在视角学的视角缘起观中还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将以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此处不赘。 而关于如何转变视角的问题,则是视角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视角学所有文章,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深入地领悟关于视角的智慧,从而不断地提升和升华自己的视角。这已经不是转变视角这么简单,而是不断地升级视角、升华视角,直到将自己的视角提升到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那时,以超级视角去观照世界,你定然会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世界!不仅如此,当你能够开创出新的视角时,就会开创出新的世界——这即是创造的秘密! 第3章 (三)视界 一个人的世界和生活,高不过他的视界,高不过他的视角,高不过他的心。 世界,是视界的投影;视界,是视角的投影;视角,是心的投影。(心,是什么的投影呢?喜欢参悟的朋友可以参一参。) 关于视界和视角,我们平时更常用的词是眼界和眼光。眼界相当于视界,眼光相当于视角。 视界,视代表的是感知、认知、觉知。界,既代表着感知、认知、觉知的范围,也代表着感知、认知、觉知的边界。既然是有范围和边界的,那么在范围和边界之外的是什么呢?是盲区。 注意上面所使用的三个词:感知、认知、觉知。 视界有感知的视界,有认知的视界,有觉知的视界。 与此对应的世界也是如此,有感知的世界,有认知的世界,有觉知的世界。 这三者的边界通常来说并不是相同的,有感知不一定有认知,有感知或认知,不一定有觉知。 一般而言,大部分人类皆生活在感知和认知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在感知和认知的同时,还活在觉知之中。 根据视角学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感知、认知、觉知,同样也是三种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角即有不同的视界,不同的视角即呈现出不同的世界。 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人,感知的能力有差别,认知的能力有差别,觉知的能力也有差别。 所以,如果两个人在感知、认知、觉知的能力与范围方面有较大差别的话,相互之间就难以沟通,除非沟通的内容处在双方感知、认知、觉知的能力与范围相互重叠的部分,超出这个范围,就很容易产生矛盾、冲突。 虽然一个人的感知、认知、觉知的能力与范围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提升的,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改变与提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当一个人尚未产生主动改变、主动提升的意愿时,就更为困难。 当我们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就不要强求别人能够与我们拥有相同的视界,而应接纳别人保持其自己的视界。 如果我们希望他人理解我们,不如我们先理解他人。 如何才能理解他人呢?这需要我们调整自己的视角——放下自己,调换位置,以对方的角度去观察,去体会,去感知,去认知,去觉知。 只有契入对方的视角,才能感知、认知、觉知到呈现在对方视角下的视界,才能理解他所感知、认知和觉知到的世界。 然后你可以将对方的视角与自己的视角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然后你还可以再做一件事——在同时理解对方与自己视角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视角去统摄这两种不同的视角。这时你就会发现一个新的秘密,这个新的视角既能同时理解两种不同的视角,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既不同于自己和对方原来的视角,同时也能理解和包容自己和对方原来的视角。 于是,我们不仅理解了对方的视角,还提升了自己的视角——这种提升即是一种智慧的提升,所谓智慧,即是一种圆融无碍的视角。 从视界的角度而言,即可以说,我们拓展了新的视界。 感知视界、认知视界、觉知视界,究竟有什么不同? 感知视界,即我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一切现象本身。 认知视界,即对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辨认、定义、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在认知发生之前,现象是无法表达的,所有的表达都是一种认知。没有认知就无法表达。 觉知视界,是对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究竟本质、究竟本性的深度体悟,依此体悟而不再被表象所欺骗,即是觉知及觉知视界。 基于上述对觉知和觉知视界的定义,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很多觉知的内容,大部分皆属于认知。 比如,不管科学研究如何地精微、深入,其所获得的所有科学研究成果,皆属于认知,而非觉知。 但同时,感知、认知和觉知,又并非截然分割的,特别是其作用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其中一种能力和范围的提升,会同时影响其他两个方面。 本质上而言,感知、认知和觉知,虽然是三种不同的视角,但也都是视角,皆是从生命宇宙本体视角而生,是本体视角在三种不同层面的作用之体现。 对于视界,当我们的关注点侧重于其边界、界限的时候,则有利于我们认知到自己视角和视界的局限性。在《视角法则》中曾说过,视角有领域、广度、深度、维度的不同。与此相对应,作为视角投影的视界,同样有领域、广度、深度、维度的不同。视界的边界、界限、局限,亦同时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但是我们常常处于一种习惯性的心理状态——既无法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视角和视界,更意识不到自己视角和视界的局限性,甚至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的视角和视界默认和等同于他人的视角和视界,甚至默认和等同于所有人的视角和视界,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视角和视界仅仅是自己的视角和视界,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视界。 当我们通过视角知识的学习了解、明白并彻底看清这一点时,就能从内心深处逐渐理解和接纳别人的种种不同——因为这种种不同,皆是其独特的视角使然,且这是所有生命的共性,没有例外。 在这种共性面前,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平等地拥有着各自的视角和视界,这也是每个生命天生的权利与自由。 生命的独特性,即在于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视角,他者无法替代。 所以,每个生命都生活在其自己的视角、视界以及世界之中。 视界的边界虽然是无形的,难以捉摸,但同时又客观存在,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生命。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够接受自己视界的局限,也接受他人视界的局限以及与我们视界的不同。 即使我们难以理解他人不同的视界,但我们仍可以接纳和包容他人的不同。 和谐,源于接纳和包容;更深的和谐,源于深入地理解、融和与超越。 接纳是基础,没有接纳,理解就不会发生,融合与超越更无从谈起。 那么,有没有一种视角可以包容所有不同的视角与视界呢? 有的。在视角学中将这种视角称之为超级视角。 超级视角下呈现出的视界即是超级视界。超级视界超越了一般视界的局限性,是一种超级广大的视界。在超级视界中,所有有局限的视界都被超级视界所涵容,无有其余。 在超级视界中,所有有局限的视界之间都是平等的,超级视界尊重每一个生命宇宙的视界,并随顺机缘帮助每一个生命宇宙提升其视界的宽度、广度、深度和维度——通过提升其视角的方式。 本节内容虽然说的是视界,但其实,视界是视角的投影,真正决定视界的,是其视角。 第4章 (四)视角 1、视角的含义 在生命视角学和生命宇宙观中,视角是核心范畴。“一切皆是视角。”此为视角学之核心法则。 在视角学中,视角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而不仅仅是看待问题的某种角度。 其中,视角最重要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生命本身。 生命,即是视角,视角即是生命。生命不离视角,视角不离生命。而且就生命的核心而言,唯一就是视角。就视角的核心而言,唯一就是生命。 这是正确理解生命视角学的基础前提。 对视角的研究,其实是对生命的研究。通过对视角的学习、研究、实践,从而获得生命智慧的领悟、升华和超越。 而且在视角学中,视角是真正的核心,传统哲学中所说的各种范畴,如自我、意识、精神、心、自性,乃至于道、空性、如来、梵、上帝、神等等,皆为视角所涵括、含摄,无有其余。 虽然在构成生命宇宙的五大范畴中,视角看似只是其中之一,但其实这仅仅是一种分析上的方便。五种范畴,其实都是视角或直接或间接的体现。 超级视角本身即是一种视角,而且是最究竟的本体性视角。 心不仅仅代表生命的心灵,同时也是一种视角,即心视角。 视界是视角的投射,没有视角就没有视界,视界源于视角,根植于视角,始终不离视角。 世界是视界的具象化,是视角投影的具象化。世界如何显现,本质上取决于视角。 所以五大范畴的本质与核心,皆是视角。 视角,如何能从看待事物的某种角度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直白的甚至看上去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具”,上升为整个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核心呢?甚至连各种宗教文化中最高的本体性范畴都无法超越这个小小的视角,而视角却超越它们呢? 这就像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一样,再怎么恢弘、高大的宏观事物,也离不开非常微小的基本粒子。如果基本粒子变化了,那宏观事物就必然会变化。甚至基本粒子没变,只是基本粒子的排列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宏观上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就会导致煤炭和金刚石的巨大差异。 所以视角虽然看似非常不起眼,但却是生命认知世界、认知自己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的核心。甚至可以说,生命最核心的东西,不管是灵魂,还是心,还是意识,依然离不开视角。 甚至可以说,没有视角,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一切。 特别是在视角学的生命宇宙观中,生命和生命宇宙,从视角的角度而言,即是一个多维度复合视角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视角-视界”来表述。而视界其实是视角的投射。所以本质上而言,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一切皆呈现在视角之中,一切皆是视角的呈现。这也是为什么生命视角学将视角作为核心范畴进行研究的原因。 不仅如此,在视角学中,视角更上升为生命宇宙的终极本体,关于这一点,在《视角学本体论》中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此处不再重复。 视角,就是这样的神奇,竟然从一个不起眼的工具一跃而成为生命宇宙和生命视角学的灵魂! 如果有哪个人可以离得开视角而能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才是真正的奇迹。 虽然一切皆有可能,但要让一个生命离开视角而继续存在,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连万能的上帝也做不到。因为如果上帝失去了上帝的视角,他就不再是上帝,如果他彻底失去了视角,那么也可以说,他彻底失去了生命。 生命,即是视角。生命,永远与视角同在。 在生命视角学中,视角的含义与视角这个词的原始含义相比已经有了大大的扩展。视角不仅代表了某种看问题的角度,还代表了生命智慧的境界,这种境界即体现为智慧的视角。 当这种智慧的境界达到究竟超越的时候,其视角同样也达到了究竟超越。 比如道的视角,空性的视角,如来的视角等等。这时,视角和智慧,即具有了同等的含义。 在视角学中,视角同时涵括了以下几种含义: 1)视角是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看待人事物的某种角度。 2)视角不离生命,生命不离视角,视角是生命的核心,生命是视角的核心,视角即生命,生命即视角。 3)视角是生命宇宙的终极本体,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4)视角是生命视角学的终极本体和核心范畴,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5)视角是生命智慧境界的呈现,视角即智慧,智慧即视角。 6)视角是抽象与具象的高度合一,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高度合一,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合一,是知与行的高度合一,是主体与客体的高度合一,是本体与体用的高度合一,是当下与终极的高度合一,是观照与体证的高度合一,是临在与永恒的高度合一。 关于前五个方面,在之前的论述中,如《视角法则》《视角学本体论》等篇章中已经进行过比较详细的论述,所以下面仅就第六个方面再进行一些补充说明。 2、视角的特性 作为生命宇宙本体的视角,除了《视角法则》和《视角学本体论》中所说的特点、特性外,还有如下这些特点、特性—— 1)视角是抽象与具象的高度合一 视角是抽象的,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现象,无法以我们的感官直接去感知它。关于视角学的理论体系,是对视角这一研究对象进行高度抽象后研究其内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具有鲜明的抽象性。 但同时视角又是具象的,具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足于生命,二是具足于万象。生命是具体的,不管一个生命是否对视角有着清晰的认知,但其本身却一直在使用各种视角,其中最基本的视角就是各种感官感知的视角。比如眼睛的看有很多种视角,耳朵的听也有很多种视角。意识与思想的视角更是无量无边不可尽数。每一种感知、认知、觉知,都有着非常具体的视角。从主观而言,视角具足于生命,从客观现象而言,视角具足于一切现象。任何一种现象要呈现为现象,都必然有呈现这种现象的视角,而且视角不同,现象即不同,现象不同,视角亦不同。 视角,即是生命之眼,即是宇宙之眼。生命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和一切现象,皆不离视角,皆在视角中呈现,皆是视角的呈现。 视角,既如此地抽象,又如此地具象,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定义视角到底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借鉴量子力学中对量子的定义“波粒二象性”,我们也可以说,视角同样具有“抽具二象性”,是抽象性与具象性的高度合一。深入地领悟这一点,是进入生命视角学大门的基本前提。 2)视角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高度合一 这一表达其实仅仅是将上面的表达换了一个说法,其内在的涵义基本相同。同时这种表达方式也揭示了这样一点,即视角以及以视角为核心研究内容的视角学,同样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高度合一。其中最直接的例证为,当你在看这些关于视角的形而上的论述文字的时候,你正是在使用形而下的视角(注意,它同时也是“形而上”的)在看着这些文字,并在你自己的内在产生了某种或认同或不认同的感想,这些感想同样是基于某种视角而产生的,而产生这些感想的某种视角同样具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高度合一性。仔细深入地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3)视角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合一 对于视角,对它的思考和研究越是深入,就越是会发现它的奇异性。本文所说到的十二个方面的高度合一,皆是这种奇异性的体现。包括现在要说的,视角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合一。 视角既是某种抽象的形式,比如某个角度——这个角度本身是非常抽象的,如果我们不对这个角度进行描述,那么这个角度就无法被清晰地认知。而一旦对这个角度进行详细地描述,这个角度就不再那么抽象了,而具有了其独有的内容。这些内容即是此视角的内涵。有的视角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无论其内涵多么丰富,却都被统摄在某一个特定的抽象化的视角之中。这时你会发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在视角这一独特的领域中,是如此和谐自然、本然如是地呈现着。“一”即是视角之形式,“多”即是视角之内容,一与多,形式与内容,高度合一,无与伦比。 4)视角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合一 视角学所研究的视角,不是单纯的理论性的视角,而是生命视角。所有关于生命视角的理论,都是对生命本身的探索,这些理论既是来自于生命实践,而且也终究要回归于生命实践。视角,每个人时时都离不开,且时时都在用,视角之理论皆可当下应用当下实践。之所以能够如此,正是因为视角具有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合一性。而且在视角学的学习中——学即是理论,习即是实践,只有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当下学习,当下实践,才会获得最佳效果。 5)视角是知与行的高度合一 视角,代表了一个人的智慧境界,其一言一行皆是其视角和智慧境界的体现。体现在一个人视角中的知代表了其知的真正水平,并以其言行为作为最直接的体现。视角变了,其认知就会改变,言与行皆会改变。 6)视角是主体与客体的高度合一 一个人的视角,既具有其客观性,也具有其主观性。客观性主要指其具体内容,此具体内容即为客体。主观性则指向其视角的本体——生命本身。视角的客观性、客体性与主观性、主体性,高度合一。 7)视角是本体与体用的高度合一 上面说的主观性、主体性,指向的即是生命的本体。而客观性、客体性的内容,即是从本体所生起的作用。在视角学中,本体亦是视角,体用亦是视角,视角是本体与体用的高度合一。 8)视角是当下与终极的高度合一 视角,永远在生命的当下鲜活地发生着作用。我们无法将自己的视角拿到昨天或者拿到明天。不仅时间上无法移动视角,空间上也无法移动视角,我们无法将自己的视角拿到除当下所在的另外一个地方。本质上而言,时间和空间皆是投射在视角之中的某一种“相”。不是视角在时空之中,恰恰相反,是时空映现在视角之中。视角之所在,即是当下。此当下离于时间相,也离于空间相。视角本身就是当下,当下本身即是视角。视角不离当下,当下亦不离视角。当下其实是视角的根本属性之一。当我们去观照自己的视角时,就一定会发现这一点——视角永远在当下,永远不离当下。我们的思想或许可以投射到过去或者未来,也可以投射到千里万里之外,但投射本身却发生在当下,而投射正是视角在投射。视角可以穿越时空,投射到任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视角本身依然不离当下,从未动摇。 视角之本体,没有形象,没有实质,没有实体,只有鲜活的当下之用。此鲜活的当下之用,妙用无穷,遍及我们生命中的所有一切生命活动。视角,没有出生之处,其本体犹如虚空,没有生灭,其妙用随因缘显化,无穷无尽,无量无边。视角,永远独立于时空之外,时空却显现于视角之中。视角之当下,即是永远的当下,即是终极的当下。当下与终极,并无二致,高度合一。 通过对自己生命中视角本体的观照,即可照见自己生命中的永恒——既是永恒,亦是当下。 9)视角是观照与体证的高度合一 视角是看待事物的角度,这种看待其实亦是一种观照,观察的角度和照见的内容高度合一。照见,即是体证。只是在一般性的视角中,这种观照和体证是缺乏自觉与自明的。 学习视角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即是引导和开启对视角的主动观照、主动体证,即有意识地、自觉地观照与体证。这时就会发现,视角是观照与体证的高度合一。以什么样的视角进行观照,照见和体证的内容即是此视角所独有的,并为此视角所含摄。 比如,缘起性空的视角,通过此视角照见的所有一切人事物,都必然是缘起性空的,没有例外。这就是视角的秘密——视角决定视界。 而对视角本体的观照,将会使我们领悟到关于视角和生命的更深一层的秘密——视角,是超越的。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局限视角,除了视角本身。这时,要打破视角之局限,就要不断地提升和升华视角,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视角。视角的超越,甚至可以说是无限的。因为关于视角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视角不仅决定视界,而且超越视界。当我们观照自己的视角时,一个新的视角就诞生了,原有的视角就变成新视角下的视界。而这种观照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你永远可以通过观照自己的视角而产生新的视角。 随着这种观照的不断进行,一个新的领悟也会渐渐萌生——所有的新视角从哪里来?在我们生命的内在,似乎存在着一个不可见的永远可以诞生新视角的本源,而这个本源是超越一切视角的!它无比地神秘而不可测,它永远不会显露它的真面,而只会显现它的化身——当下的视角。我们一直在说观照,其实观照即是视角。 当我们静静地去体会那个本源,就会发现,虽然它不可见,但就像视角永远在当下一样,本源也一直在当下。此本源无名,无相,难以用语言去描述它。但我们可以静静地体会它,因为它永远都是静静的,是静默的,永远不说话。但它并不是没有任何信息传递给我们。比如,我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宁静,它的神秘,它的安宁,它的和谐,它就像一个无边无际的寂静之海,以无言的柔波静静地包围着我们。当我们消融掉对自己的执着,将自己融入它之中,就会发现,我们本身就是这寂静之海的一部分,我们感知的所有的一切,其实亦是这寂静之海在感知。我们似乎就是这寂静之海的视角,正在观照着、体会着各种各样的“视界”,这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视界”,犹如万花筒,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却又根本留不住,犹如梦幻泡影.......当我们观照着这个难以言说的“视界”时,你有没有发现,只有那寂静之海和从寂静之海中睁开的眼睛——视角,是超越一切“视界”和“视界”中如梦如幻的现象的?当你看到了这一点,也就体悟到了这一点,而这种体悟指向的并非其他,而是你自己——超越于一切幻相而究竟自由的自己。只是在体悟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同时还会发现,“自己”也只是一个语言符号。那寂静之海无边无际,遍布一切,哪里是自己,哪里又不是自己呢? 10)视角是临在与永恒的高度合一 所谓临在,即是当下的自觉。视角虽然一直在当下,但如果缺乏当下的自觉,便不能称为临在。我们经常说“欢迎光临”,注意,光临,即是光的临在。什么光呢?觉照之光。当视角觉照自身的时候,即是临在。同时这种临在中还有一种对“在”的觉悟——这个“在”,即是离于一切相的视角之本源。在临在的自觉中,照见永恒之在——这时的视角,即是临在与永恒高度合一的视角。 虽然,理论上也可以说,所有的视角其实都是临在与永恒的高度合一——因为所有的视角其本体皆是视角之本源——临在与永恒高度合一是本源本具之性,但如果没有照见这一点,就没有实际的意义。同时,这也会带给我们一种深刻的启发——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回到当下,去观照自己的视角,通过深入的观照,照见临在与永恒。这是最直接的超越之路。只是,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太多的其他想法,那么这些想法就会成为阻挡觉照之光的乌云,而无法照见临在与永恒。如果还想继续走这条路,那就需要先清除各种固有的观念,彻底放空自己的心,然后再如法观照。 11)视角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合一 经过上面的解析,我们就会发现,视角学所研究的生命视角,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合一。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这既是视角学的世界观,也是视角学实践训练的方法论。以视角观照世界,以视角观照生命,以视角观照自己,以视角观照自己的生命宇宙,以视角观照自己的视角。越是如此观照,越是能够清晰地照见,一切皆在视角之中,一切皆是视角的映现,一切不离视角,一切皆是视角。世界是视角中的世界,生命是视角中的生命,宇宙是视角中的宇宙。所有的一切,尽皆收摄在视角之中,而视角却超然独立,超越一切,不可思议。既然不可以思议,那就放下思议之心,静静地观,静静地照,静静地觉,静静地悟,静静地融入那无言的寂静,静静地体会那寂静无言中的光明...... 12)视角是能量与信息的高度合一 那无言的寂静中有生生不息的大能,那寂静无言的光明中,有深邃隐秘的信息。那大能无穷无尽,随顺因缘而化现万象,那信息悠远而幽深,穿越亘古而不改精真。你只有彻底地放下自己,闭上双眼的同时睁开心灵的眼睛,向着自己的心灵深处去探寻。那探寻的视角要保持宁静,那探寻的视角要保持清明。那探寻的视角要保持观照,那探寻的视角要保持清醒。在清醒中放松,在放松中清醒。对于呈现在视角下的视界,要有智慧的洞察,其重点在于观照其最根本的真性——能否不变?能否永恒?只要如是观察,就会发现一切都经不起这追问,看似鲜活真实的一切,究其真性,却犹如幕布上的电影。彻底看清了这一点,就任那电影自己去演那戏里的故事,且将观照的重点从视角下的视界,转变为视角自身。这当然有一定的难度,做任何事都有个适应的过程。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视角就会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明。清明还不是终点,只要沿着视角本源的方向去观照和体会,要不了多久,就会蓦然撞进一片巨大的寂静。那巨大的寂静无边无际,所有的一切都一片虚空。觉照也似乎失去了目标,却又无时不在那目标之中。这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巨大的空寂吓到,而是将自己融入那空寂之中。虽然如此,但不要将自己认同为一片虚无,注意体会空寂中觉照的清明。清明的觉照虽然也融入了空寂,但那空寂却不失鲜活的灵明。虽然已经找不到视角之所在,看起来视角也融入了那虚空,但其实那巨大的空寂仍然是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只是视角与视界贴得太近,涨满了天地,亦涨满了虚空。这“视界”实在太少见所以容易产生错觉——将虚空之“视界”当成了一切却忘记了视角才是主人。不管那视界如何呈现,本质上仍是无常的幻影,当你提起智慧的觉照,就会照见虚空的真容。那仅仅是一种虚空之相,虽弥漫了一切却不会永恒。虚空的觉受仅仅是觉受,当心中生起诸种念头,那虚空就瞬间不见了踪影。说到底依然还是无常,却可以借机体会我空。那一片大空之时,自我也融入了空寂,想要找出一个我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那一刻,无我是当下的呈现,所有的执着都变成了虚空。于是很多人错认了菩提,将虚空之相当成了空性。却不知这是个巨大的错觉,虽然那空性就在那虚空背后,但差之毫厘却谬以千里。沉溺于虚空就会落入无记,顽空枯寂之中丝毫也生不起智慧的火星。因此务必要提起觉照,专注于觉照才能点燃智慧之灯。此时的觉照不比往日,所有的执着已在虚空中消融,只要粉碎这虚空之幻相,智慧的性光就会遍照苍穹。那觉照本身就是觉性的妙用,视角是它的另一个异名。此时要专注于视角本身,深入体悟它那无生的本性。那无生的性体超越一切,其中的妙味只能自尝。若用语言去形容便觉勉强,无论如何称呼也只是假名。有人说那即是大道,有人说那即是空性,有人说那即是本心,有人说那即是神明。其实它没有名字,也从未承认过任何一种虚名。它亘古以来就无言静默,静默中却有妙意无穷。那妙意被世人称之为智慧,那智慧能够点亮心灵之灯。我却看到了一双慧眼,那是一泓静寂的深潭,潭底有一双明眸如星,那星眸中有隐隐的笑意,那笑意中的韵味奥妙无穷...... 怎么说呢?虽然它本无名字,但那遍照一切的慧眼却穿越万古劫波,亘古清明...... 第5章 (五)心 在生命宇宙观,【心】属于构成生命宇宙的五种基本范畴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和心性一直都是儒释道文化共同的核心。 在视角学中,【心】不再作为核心范畴,而是将视角作为核心范畴,并将使【心】同样视为一种视角。这种变化其背后的逻辑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合理?下面即对此进行说明。 将【视角】作为核心范畴,并将【心】视为一种【视角】,即【心视角】,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在视角学以及视角学的生命宇宙观中,【视角】之所以能够成为比【心】更重要的核心范畴,是基于【视角】的以下特性: 1)视角是生命的核心本体。 视角是生命永远无法脱离的存在,生命无法离开心而存在,同样也无法离开视角而存在。视角的具体作用可以隐匿而不显,比如感知、认知、觉知,但视角之本体却并未消失,不会变成彻底的虚无,只要有触发视角作用的机缘,视角的感知、认知、觉知作用即立刻随缘显发。这是生命之根本,如果没有视角之本体,也就不可能发生感知、认知、觉知的作用,也就无所谓生命和生命的存在。 2)视角是心的核心内涵。 生命之所以离不开心,也离不开视角,乃是因为视角与心并非是不同的本体,而是本自一体。甚至可以说,心与视角是同生命本体的两个不同的名字。心,强调的是主体性,视角,强调的则是这个主体性之中的最核心的“智慧之眼”。只是,此“智慧之眼”被映现在自己视角下的各种现象迷惑而看不到自己的超越性时,生命即会在一种妄心造作的梦境中沉沦、流转,只有当此“智慧之眼”恢复了本有的清明,不再被“视界”迷惑时,心才会从幻境中解脱出来,生命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3)视角是达成生命究竟超越的核心路径。 视角学,其研究核心即是生命觉醒的智慧,所谓生命觉醒,就是生命主体性之中最核心的智慧之眼的自觉、自明。尚未觉醒的生命,此“智慧之眼”虽然本自具足,但一直在沉睡,或者说进入了一种类似于梦境的幻境之中。这时的视角就是普通的视角。视角学,即是以普通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视角的观照,不断扫除蒙蔽智慧的迷惑之尘。以视角观照视角,是一种强有力地扫除迷惑唤醒智慧的方法。当通过对自己视角的观照不断地超越和提升自己的视角,智慧的光明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开启。这既是向生命本体智慧回归的过程,也是不断超越自我扫除迷惑达到觉醒的过程。当扫除了所有的迷惑,本心的光明赤裸呈现,生命本有的智慧之眼也恢复了它本有的清明。这时就会发现,本心和究竟超越的视角,同样是同一生命智慧本体的不同名字而已。而超越的视角——在视角学中称之为超级视角,同样也是一种视角,而且是最究竟的智慧视角。这样一条生命自我提升、自我升华、自我超越之路,正是以视角为核心,以不断地观照和超越自己的视角而实现的。 基于以上三点,在视角学中,【视角】比【心】更重要,更值得深入研究。 2、用【视角】取代【心】作为核心范畴,还在于,与【心】相比,【视角】具有巨大的便利性。 1)【心】总是那么难以把握,而【视角】却具有了很大的客观性。视角一词最原始的含义——看待事物的角度,一直伴随着生命视角提升、升华、超越的各个阶段。这一点看似简单至极乃至微不足道,但却正是这一点赋予了视角巨大的便利性。所有对视角的讨论,都不会视为对生命主体本身的否定——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视角一词的原始含义,使得我们总是将视角看成一个人所使用的“工具”,这使得改变视角、提升视角、升华视角成为改变生命、提升生命、升华生命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视角是可把握的,可观照的,可分析的,可鉴察的。当我们说,要改变【心】的时候,会感觉难以下手,当我们说,要改变视角的时候,目标一下子就清晰起来。 2)视角的便利性还在于,对【视角】的讨论,不会变成对生命主体的否定。当我们说一个人的心如何时,相当于对一个人整体性的评价,如果这种评价带有否定性,就相当于在整体上否定了一个人。而当我们说一个人的视角如何时,看上去就变成了某种局部性的评价,不涉及生命的整体。而且不同的视角皆具有其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引导一个人转变视角也不是对这个人本身的否定。这使得视角成为非常便利的工具,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生命的改变,同时将可能造成的抗拒性阻力降到最低。 3)视角的客观性以及视角的多样性、变化性使得人们能够普遍地意识到不同视角存在的合理性。这使得以视角为桥梁进行沟通,可以将沟通的阻力和障碍降到最低。特别是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文明、文化之间,以视角为桥梁,可以使彼此照见各自不同视角的平等性。不同的视角所见必然不同,而视角本身就是多样化的。各个国家、民族、文明、文化,其独特的视角与这个国家、民族、文明、文化的国情、历史发展过程、人们现实需要有关,不同的视角之间是平等的,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共同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和谐。视角学,为这样的交流提供了哲学思想上的支撑和交流工具上的便利。 4)视角本身所独具的主观与客观高度合一的特点,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便利性的桥梁。东方文化以生命主体性文化为核心,心学、心性学特点突出,西方文化以科学理性文化为核心,物质性、客观性、实用性特点突出。而视角则同时具有高度的生命主体性和高度的客观理性,它一头连着东方心学核心智慧,一头连着西方科学理性精神,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绝佳通道与桥梁。视角与视角学的这一特点,必将在未来发挥出其无比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视角学虽然是以东方智慧为核心,但却始终着眼于整个人类,并致力于打通东西方文化的隔阂,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而促进整个人类增进沟通理解,增进宽容包容,增进互学互鉴,增进友爱友善,增进和平和谐。 3、将【心】视为一种视角——心视角,并以视角作为智慧训练的核心,开辟了心性智慧训练的新视角、新方法、新道路。这种新的方法,冲破了东方文化中神秘性的障碍,如宗教名相以及传统心性学固定的概念体系等,使得心性智慧能够以当代人(不仅是当代中国人,还包括当代全世界所有的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易于学习、易于实践、易于传播、易于推广的方式,与时俱进,服务当今时代的人们。 4、以【视角】取代【心】作为核心范畴,并没有降低东方心性学所本具的超越智慧境界,而是以此超越智慧境界为基础,对承载这种超越智慧的形式和训练方法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无损于东方心性学的核心智慧、核心精神,而且将这种核心智慧和核心精神以更具时代特色的载体进行了创造性地诠释,适应的人群更广,更加贴近当代人的根器和需求。视角学彻底摆脱了宗教名相的束缚,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和具有这种精神的载体,同时承载古老而鲜活的东方心性智慧,以人为本的特点更加突出,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亦更加突出。 5、在视角学中,经过智慧训练之后,将本体性的【超越之心】,以【超级视角】进行表述,用于专指究竟超越后的生命智慧境界。这使得超越智慧的表达更加清晰,指向性更加明确。在视角学中,对【心】这一比较宽泛、比较模糊的概念,从视角的角度进行了更深入地分解,对于其具体的视角功能作用以【视角】名之,对于尚未达到超越境界时的生命本体以【心】名之,而对达到了超越境界的生命本体以【超级视角】名之。这使得【心】这一综合性概念按照其内涵构成进行了细分,消解了其模糊性和神秘性,更加有利于有志于学习、研究和实践心学智慧的人快速地把握要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对于意识、思想、心理等传统上归属于【心】的内容,在视角学中,需要以视角为核心,重新进行疏解。同时,在视角学和生命宇宙观中,不再明显地区分主观和客观,外在和内在,而是以全新的维度重新统摄所有的一切,即【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在这一全新的架构中,原来属于【心】的内容,如意识、思想、观念、心理、情绪、感受等等,都要按照新的架构进行解构。有的内容属于【心】,有的内容属于【视角】,有的内容属于【视界】,有的内容属于【世界】。而有的内容则需要进行分解后分别归于各个范畴。比如某种思想,在视角学中,就需要研究其思想的视角与视界,还要研究这种视角所折射出的世界观、生命观,即更深的视角和视界。对于任何一种研究对象,皆以视角为工具进行逐层扫描、层层透视,这样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这种思想。不仅如此,从视角的角度照见各种思想之间的不同,并在更高的视野看见不同思想之间的相通之处,这也是视角学研究比较独特的内容。不管研究内容是什么,视角学研究的目的都不在于评论谁是谁非,谁高谁低,而是为了丰富生命的视角,为了提升生命的视角,为了升华生命的视角,从而不断提升生命智慧的境界,促进和平和谐。 雪漠老师常说,一个人的世界高不过他的心。以视角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则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世界高不过他的视角。一个人的世界,其实正是其视角下视界的投影。 心的高度,取决于视角的高度,心的境界,取决于视角的境界,心是否超越,取决于视角是否超越。 在视角学里,之所以继续保留【心】这个概念,是为了与传统心学智慧体系进行语言上的对接。【心】这一范畴,一头连着传统心学,一头连着新生的视角学,这既代表着视角学对传统心学智慧的传承,同时也代表着对东方文化思想习惯的尊重和继承。视角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立基于优秀的东方心学文化的根本,汲取信息科技时代的活水,而开出的新的智慧之花。愿这新的花朵为人类世界带来新的美好,新的善美,新的芬芳,新的精彩! 第6章 (六)超级视角 关于超级视角,在《视角学本体论》中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里,我们换个视角来了解一下关于超级视角的更多内容。 在传统文化中,对于生命实现超越后的智慧境界,不同的文化体系皆有其不同的表述。比如儒家之‘仁’、道家之“道”、佛家之“禅”等。这些概念属于哪种文化一看可知,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与西方文化之间就更加难以融通。 所以视角学在汲取东方文化核心智慧与精神的同时,将承载其智慧和精神的载体进行了彻底的更换,这个载体有个全新的名字——超级视角。 超级视角,首先是一种视角。而视角,即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角度。超越的智慧,不管其具体叫什么名称,其智慧的境界如何,本质上而言,皆是一种智慧的视角,是一种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角度。而且越是高超的智慧,其视角的独特性就越加明显。一般普通大众之所以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智慧,就在于这种独特的视角与人们常用的视角之间,差别实在太大,乃至于甚至完全相反。 从视角的角度,这一点即可被透视得清清楚楚。而何以会有如此巨大的不同,其秘密就在于视角本身。视角最基本的特点即为,视角不同,所见即不同。视角差异巨大,所见必然差异巨大。 所以,以视角为镜,可以深入透彻地照见各种思想、观念以及智慧产生的本源——视角。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视角的观照,就会逐渐领悟到全新的视角——一种能够照见各种视角之异同、能够含摄各种视角并超越各种视角的新视角。这甚至是以视角为切入点进行观照和领悟的必然结果。基于这一点,视角学于是有了最普遍的意义和价值——既尊重各种不同的视角,同时又能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并在更高的视野上超越之! 基于视角学的特点与精神,在视角学的视野里是没有“敌人”的,只有“朋友”和“老师”。以视角学观照任何一种思想,其同者即为“朋友”,其不同者即为“老师”。因为这种不同将引导和启发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而我们也不必认同其观点,只需要以其视角而理解之。我们可以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与自己原有的视角进行结合、融合、创新,从而形成更高的视角,既超越了对方,也超越了原来的自己。如果所有的人类都秉承这种方法进行交流、相处,那么战争、犯罪、破坏环境等问题就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人类社会就会从善美走向更大的善美,从和平走向更大的和平,从和谐走向更高的和谐。这样的人间,难道不是最美的生命宇宙吗? 所以,视角以及超级视角,看似仅仅是一种工具性的方法,但同时也是全新的哲学思想。 这种思想对哲学三问做出了最具视角特色的回答: 我是谁?我是视角。 我从哪里来?我从超级视角中来。 我向哪里去?我向超级视角而去。 在视角学的视野里,一切即是视角。生命、世界和宇宙皆不例外。 视角学视野里的生命宇宙,即是以视角为核心的生命视角巨系统。超级视角,即是生命宇宙的终极本体,也是视角学学习和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 视角学的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为学】与【为道】的高度合一。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与为道,看似相互矛盾,但在视角学中却有着内在的圆融性。为学,学的是各种不同的视角,为道,则要放下一切牵绊,只为在生命的内在去发现和开启超越的视角。学,代表的是视角的妙用,道,代表的是视角的本体。妙用无穷无尽,所以学无止境。本体别无他家,所以抱一守中。在为学中为道,在为道中为学,道为学之本,学为道之用。无本,学无所归,无用,道成枯寂。以体起用,摄用归体,为学为道,不离视角,体用一如,学成道亦成,道成学亦成,是为道学之成。 第7章 除此之外,超级视角还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超级视角,是慈悲与智慧的高度合一 在《视角法则》中曾说,爱就是尊重和包容各种不同的视角,智慧就是理解各种不同的视角。在超级视角的视野里,所有的视角皆是平等的,皆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超级视角不仅尊重和包容各种不同的视角,而且能够以超越的智慧观照和理解各种视角。如果没有宽广慈悲的胸怀,那必定不是超级视角,不如没有超越的智慧,同样不是超越视角。超级视角,是慈悲与智慧的高度合一。 2、超级视角,是觉性与空性的高度合一 觉性,即能感知、能认知、能觉知、能观照、能鉴别、能体悟的本性。超级视角,在本体意义上来说,是觉性的异名。超级视角即是觉性,觉性即是超级视角。 空性,是无限性,是超越性,是变化性,是鲜活性,是妙用性。超级视角,亦是空性的异名。超级视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超级视角。 超级视角,本自具足空性与觉性,是觉性与空性的高度合一。 3、超级视角,是寂静与觉照的高度合一 超级视角是寂静的,这种寂静是超级视角本有的属性。觉照则是超级视角最基本的功能作用。 在实修训练中,深入观照和体悟内在的寂静,并在寂静中保持清明、清醒的观照,这是进行超级视角训练的基本方法。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在视角学实践论中详细阐述。而当我们契入超级视角时,亦必定会发现,超级视角,是寂静与觉照高度合一的,寂静是显发着觉照光明的寂静,觉照是浸透着寂静底色的觉照,它们本自一体。 4、超级视角,是止与观、定与慧的高度合一 传统心学智慧训练中,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是核心要诀。在超级视角中同样如此。超级视角基本训练方法中,对寂静的安住,即是止,即是定,同时保持清明的觉照,即是观,即是慧。在深度的静定中深入地观照,才能不断地层层穿透各种有局限的视角,最终达到究竟超越的视角。在究竟超越的视角——超级视角中,止与观,定与慧,是本自无二一体双运的。 5、超级视角,是自律与自由的高度合一 对于超级视角的训练而言,自律即是自觉地遵守视角学的内在规律,比如《视角法则》中说到的十八项基本法则。自由,即是因自律而超越,因超越而自由。在视角学中,所有与视角法则之精神相违背的思想及言行,都将使生命受到束缚和局限,从而掉进烦恼的漩涡。只有彻底明晰并自觉地遵从视角学揭示的规律,才能一步步超越自己的局限,逐渐达到自由之境。在自由之境中,自律与自由是高度合一的。此自由之境,即为超级视角的智慧境界。 6、超级视角,是始觉与本觉的高度合一 始觉,即是通过视角学的训练所获得了觉悟与智慧。 本觉,即生命本体之超级视角所本具的觉悟与智慧。 始觉是不断发现和开启本觉智慧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渐回归本觉智慧的过程。 本觉是始觉的本源、方向、目标、归宿。 超级视角的训练,即是始觉与本觉的合一,当超级视角的训练彻底达成之时,始觉和本觉也就无二无分。 7、超级视角,是心之本体与超越智慧的高度合一 心之本体,在传统心学中有多个名字:本心、真心、本元心、道心等等。在视角学中,心之本体,不仅有本体的意义,还有本体智慧的意义,这种本体智慧是一种究竟超越的智慧,所以,在视角学中以【超级视角】名之。超级视角,不仅是生命宇宙之本体、心之本体,还是究竟超越智慧之本体。在超级视角中,这些本体性的意义高度合一,无二无分。 8、超级视角,是当下妙用与终极超越的高度合一 当下妙用,主要用于应对当下的生活,解决当下遇到的各种问题。终极超越,则在于彻底地超越生死幻相带来的迷惑,使生命获得终极的自由与解脱。这两个方面在超级视角的智慧中一体双运,相互助益。究竟超越的超级视角,其智慧的觉照永远在当下,永远不离当下,永远只有当下。当下妙用,当下超越。不离当下,不离超越的视角,不离智慧的觉照,终极超越即在每一个当下渐渐达成。 在生命宇宙观中,超越视角位居最高维度,含摄着生命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包括心、视角、视界和世界。当超级视角的智慧尚未显发时,超级视角即隐没不显。此时的生命宇宙在显现上由【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在视角学中称之为“非全量生命宇宙”,此时,【心】是“非全量生命宇宙”的主宰。当超级视角的智慧显发之后,“非全量生命宇宙”就变成了“全量生命宇宙”,此时的生命宇宙在显现上由【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其中超级视角是“全量生命宇宙”的主宰。 学习视角学,即是为了从全新的角度观照自己的生命,观照自己身心内外所有一切现象,并以观照视角为方法和路径,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视角,不断地升华自己的心,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直到开启究竟超越的视角,拥有究竟超越的智慧,并以这种智慧作为自己生命的主宰,妙用于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生活,并将这种智慧随缘传递给与自己有缘的人,共享和谐、美好、快乐、智慧的人生。 第8章 (七)我是谁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这里的“世界”是所有的一切,包括世界、生命、宇宙以及人本身。而其中,对于人类生命自身的认识是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已经成了永恒的哲学三问。对哲学三问的不同回答,即构成了不同的哲学流派。 生命视角学是如何回答哲学三问的呢?之前其实已经有所涉及,本节内容再详细阐述一下。 即使在生命视角学中,视角不同,具体的回答也有所不同。 比如,生命宇宙观是视角学中关于世界、生命、宇宙的基本观点。在生命宇宙观中,世界、生命、宇宙本自一体,是一个整体性的生命宇宙。所有的人类也不例外。所以从生命宇宙观的角度来回答哲学三问,回答即为: 我是生命宇宙,我没有来,也没有去,来去皆是错觉。我是生命宇宙,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是,一直都是,永远都是。 将【我】这一生命宇宙展开,即是【心-视角-视界-世界】。 而当【我】在某一天突然明白了【我其实本自无我】,【我】就超越了自我,变成了【超级视角】。于是,生命宇宙的全景图就变成了【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 这时,从超级视角的角度来回答哲学三问,回答即为: 我是视角。 我从视角中来。 我到超级视角中去。 这时,如果依然从生命宇宙的角度来回答,答案就变成了: 我是生命宇宙。 我从“非全量生命宇宙”中来。 我到“全量生命宇宙”中去。 如果综合以上两种回答,以视角为核心,则可以这样回答: 我是视角。 我从未超越的视角中来。 我向究竟超越的视角中去。 纵观以上所有的回答,就会发现,其实不管“我”如何变化,“我”都是一种视角,有我是一种视角,无我是一种视角,超越是一种视角,未超越是一种视角,生命宇宙是一种视角,视角还是一种视角。 所以也可以这样回答:我是视角,我会变化,但没有来去。来去仅仅是一种错觉,也是一种视角。我是视角,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是,一直都是,永远都是。 不仅【我】是视角,所有的一切都是视角,都不离视角,都是映现在【我】这个视角中的现象,世界如是,生命如是,宇宙如是,一切如是。所以,你也可以将【我】观为生命宇宙。这种世界观、生命观、宇宙观,即名之曰生命宇宙观。 第9章 (八)生死 上一节说,【我】是生命宇宙,【我】是一种视角,而且一直是,永远是。那么人们所说的【生死】又是什么呢? 注意,在视角学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法则是永远不会改变且需要始终铭记的——一切皆是视角。 【我】是一种视角,【生死】也是一种视角。 当【我】了悟到【我本无我】【我只会变化而不会来去】的时候,就可以同时了悟到,【生死】其实仅仅是一种错觉,同时也是一种视角——被生死假象深深迷惑的视角。 在此,我们先以生命宇宙观中的【非全量生命宇宙】为例进行解析,因为【非全量生命宇宙】代表了大部分人类生命的状态。 【非全量生命宇宙】由【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这时,【心】是生命宇宙的主宰。只是因为缺乏究竟超越的智慧,所以此时的【心】仍然是迷惑的。其中最大的迷惑就是【我】和【我】之【生死】。 在这种迷惑的视角中,【我】在某一个时间点,在【世界】里出生,然后逐渐长大,然后又渐渐老去,最终离开这个世界,即死亡。出生为生,离开为死。生之前,没有我,死之后,也没有我,我就生活在生死之间。 但这种看法和观念经不起深入地透视——关于透视的方法,最典型的视角就是佛教中缘起性空的智慧。 在小乘的观法中,先是逐一地在组成身体的各个局部中寻找【我】,比如头发是不是我?四肢是不是我?五脏六腑是不是我?骨头是不是我?肌肉是不是我?然后在如是思维:如果每一个部分都不是我,那么它们合在一起仍然不是我。所以,死亡的时候,只是这个身体的坏灭,我却不会跟着身体一起坏灭,因为我本来就不是身体。 然后再深入一步的观法,是观与心理和精神方面有关的各种现象,比如情绪、感受、情感、思想、观念、行为、语言等等。情绪是我吗?比如高兴是我吗?愤怒是我吗?这里的观照比较细微,需要深入进去仔细甄别。最后就会发现,情绪不是我,感受也不是我,所有这些与心理和精神有关的现象,都不是我。这些现象发生在【我】之中,但却不是【我】本身。因为这些现象,都是在因缘而起,因缘而散,就像天空中的云彩。 当【我】陷入到这些无常的现象中,迷于其中的时候,不管是喜爱、贪恋,还是讨厌、愤怒、恐惧,【我】都会成为这些现象的奴隶,深深被其束缚而不得自由。 所以,通过对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观照,彻底看清这些现象无常、无我、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真相时,【我】就逐渐摆脱了对各种现象的执着,而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寂静、清净、安详、自在、自由。 身体的生死,已经被彻底地看清与【我】无关,所有心理和精神现象的变化,也已经彻底地看清与【我】无关。 而我们关于自我的认知,总是与身体和各种心里、精神现象有关,但现在已经明白,所有这些现象中都没有【我】。 注意,这时还需要放下的一种执着,就是对【我】之“名”的执着。如何破除这种执着呢?这需要进入深入的禅定状态,这种禅定的状态中,没有妄念生起,但依然保持静静地观照,然后对这个状态的自己不再命名,不再定义,不再以【我】来名之。只是本然如是地体会那个本自寂静本自清明的状态,并安住在这个状态中,致力于始终安住于这个状态,不被外界发生的事干扰。 对于此状态安住的时间越长,越是能体会到一种本然的无我——即【我执】消散后的状态。不仅如此,还能深切地体悟到,这个状态是所有生命本然的状态,没有你我他的区别。这时就会明白,【无我】的状态才是生命最好的状态。而所有的痛苦烦恼,皆因【我】而起。有我即有漏,无我即无漏。有漏皆苦,无漏即乐。 大乘的观法中,则以小乘的观法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地体会【法无我】。 【法】,可以涵括宇宙间所有一切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生命现象,文化现象,还包括佛法本身。 【法无我】,其观照的主要视角依然是【缘起性空】。首先观照【万法因缘起,万法因缘灭】。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缘起性空】的视角下永恒不变。经过这种观照,就会了悟一切万法的空性本质,从而不再执着万法为真实。然后观照【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其实,这正是一种视角学的观法——心视角的观法。只是视角这个词是现代摄影技术兴起后才诞生的一个新词。古代没有视角这个词。但佛陀的教法中渗透了视角的智慧。缘起性空即是一种非常伟大而智慧的视角。各种不同的观法,其实就是通过不同的视角去开启人们超越原有视角的智慧。 新的视角必定带来新的看法,有了新的看法,原有的看法就必然会改变。不断地用新的视角去看见更多、更深的真相,就会一步步破除固有的视角所形成的执着。 所谓牢笼,所谓束缚,本质上就是深陷在原来固有的视角中,看不到世界和生命还有更多、更深的真相。所以佛陀在觉悟了世界和生命的究竟真相后,创造了大量的引导人们走出原有视角的新视角。借助这些新视角,人们只要如法观照,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原有视角的相对性、局限性、缺陷性。当人们的视角改变了之后,生命的“视界-世界”也就随之改变了。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其内涵就是视角学的核心智慧——一切皆是视角。有什么样的视角(心),就会看见什么样的视界(法)。视角生则视界生,视角变则视界变,视角灭则视界灭。 将这一点观照清楚后,所有观修的重点就不再放在【法】上而是转移到【心】上。 转移到【心】上后,就需要深入地观照【心】本身,观照【心】的状态。 到这一步后,重点来了。首先是【观心无常】。比如妄念纷飞时,比如各种情绪情感生起时。这时就可以体悟到【心】的无常性。注意,这种观是在禅修训练中的观。是在【止】和【定】的基础上的观,所以随着修行功夫的提升,心的状态会逐渐从散乱变得宁静。纷飞的妄念会逐渐消散,内心会逐渐变成宁静、寂静。这种状态下观与悟就显得非常重要。【心】虽然是无常的,可是那是妄想的心。当妄想消散之后,【心】就没有了生灭。虽然没有生灭,但依然有观照。 这是观的重点即为此妄念消失后的【无念之心】的【超越性】。对于这种【超越性】,龙树菩萨用【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来概括。此内容,正是对这种【超越性】的观照与体悟的内容。妄念消失后的无念之心,已经没有了生灭相,所有不生不灭。不断不常,则这种状态既不是断灭,也不是恒常。因为清明的观照一种都在,所以不是断灭。不是恒常,是因为这种无念之心随时都可以随缘生起念头。即使生起了念头,念头也只是一种幻化之相,了无实质。所以心虽然会变化,但本体究竟无生无灭。会变化,所以不一,本体究竟无生无灭,则不异。念头之生灭来去仅仅是表面现象,心之本体没有生灭,也没有来去。通过深入地观照,将心之本体的超越性彻底观照清楚,这时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照见本心的真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无垢无净,能生万法。最后还有一步,对观照本身的观照。观,正是心之自观。心的本体之超越性,正是观之本体的超越性。心的本体无生无灭,观的本体亦无生无灭。心为观之体,观为心之用。心之本体,了无实质,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能观之性却是这虚空之心本自具足之性,若无能观之性,何名为心?所以,心之体性空与心之觉性明是同时倶足一体无分的。什么是观?什么是觉?什么是能觉之性?其实它们都是视角之异名。 在对【心】之【明空之性】彻底观照和体悟清楚明白之后,【生死】还什么真实的意义呢?生死,其实就是现象的变化。一个现象的产生,名曰生,一个现象的消失,名曰死。而所有的现象,都是映照在【视角】中的【视界】,视界不管如何变化,【视角】皆始终超越其上,未曾生灭,未曾来去。视角也会变化,但视角之本体却在变化中始终不变。变化,正是视角的智慧妙用。 在视角学中,超越于一切变化,于一切变化中始终不变的视角本体,名之曰超级视角。以超越的智慧观照一切,照见一切现象皆在超级视角中生灭来去,而超级视角本身无来无去无生无灭,这种智慧以及这种智慧的观照,皆名超级视角。换句话说,超级视角的体、相、用,皆以超级视角名之,这一点也是超级视角的不共特色,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上面主要是以佛家传统观法为脉络,说明了【生死】是如何一步步被打破、被超越的。那么如果以视角学本身的方法,又是如何打破和超越生死幻相的呢? 首先说明一点,所有的观法,都是视角之观,都离不开视角。所以上面所说的方法同样是通过视角之观照逐步打破和超越生死幻相的方法,不过由于这些方法比较古老,所以可以名之为古典视角学方法。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新时代,视角学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以下几种新的观照方法——也是新的视角,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第10章 1、量子观 根据量子科学研究成果,科学家们发现,整个世界,不管是物质还是生命,其最小的能量交换的单位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量子是能量交换的最小单位。而整个世界就是能量的世界,世界的运动即是能量的运动,而能量运动的基础就是能量交换。没有能量交换,就没有能量运动。是能量交换在推动着能量运动,是能量运动在推动着所有一切的运动。不管宏观上世界看上去如何丰富多彩,差异巨大,但在微观层面,在最基础的能量交换层面,是一个个的量子在进行着能量交换和能量运动。这时重点来了。可以说,没有量子,就什么都没有,什么事也不会发生。所以,一切的秘密都在量子这里。而这个量子,却实在太神秘,神秘到科学家发现了量子的秘密后不敢相信量子的秘密。为什么不敢相信呢?因为这会对人们的世界观造成巨大的颠覆。科学家们发现,关于量子,有四个秘密最为神秘而不可思议: 1)量子的波粒二象性。 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反复地实验,最终发现,量子既不能简单地定义为粒子,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波。而是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而什么状况下显现粒子特性,什么状况下显现波的特性,则与实验方式有关。可以说,量子实验的过程,就是不断以新视角超越旧视角的过程。人们最开始发现,量子是一种粒子。这是一种视角。后来,人们在另一些实验中又发现,量子具有波的特性。这又是一种视角。为了彻底搞清楚到底哪种情况是真相,人们反复不断地实验,最后发现,无论如何也不能简单地定义量子只具有粒子特性或者只具有波的特性,而是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这就是一种新的视角。科学家们其实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论,可是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论,因为新的视角一旦打开,此视角所打开的视界-世界,就再也不会关上。粒子,代表了【实】,波,则代表了【虚】。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则意味着,量子既不是【实】,也不是【虚】,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是超越虚实的第三态。 注意,量子观,即是将所有的一切都观为超越虚实的“量子海”,一切都是“量子海”的变化,实的现象也是它的变化,虚的现象也是它的变化。量子和量子海,只有变化,而没有“生死”。 为何没有生死呢?因为量子是超越虚实的第三态,没有真正的实体,也不是真正的虚无。量子已经是最小的能量单位,没有更小了。所以,所有的【生】,其实是【量子海】呈现出的某种现象的【出现】,所有的【死】,其实是【量子海】呈现出的某种现象的【消失】。某种现象的出现和消失,其实都是量子海的变化,是量子海的变化所呈现出来的影像。量子海本身没有所谓的生死。生命也是一种量子海,生命会变化,但没有真正的生死。将这一点观照和体悟清楚,就能明白生死的如幻性。 2)量子突变。 科学家们在研究量子的能量交换和能量运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更奇特的现象。即单个量子可以从【此处】消失,而在【彼出】突然出现。而此处之消失与彼处之出现,在物理上找不到任何的关联性。而由于量子的不可标志性,即量子本身无法区别是不是【同一个量子】,就像一滴水在此处滴入水面,而另一处的水面紧接着弹起来一个水珠,无法判定这两个水珠是否是同一个水珠或者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消失】和【出现】,其实是就【粒子态】而言的。对于【波态】的【消失】和【出现】是难以观测的。或者我们可以换个视角,量子的【出现】,其实正是量子从【波态】的隐而不显在某种条件下转变为显而可见的【粒子态】,而量子的【消失】,其实正是量子从显而可见的【粒子态】转变为隐而不显的【波态】。所以本质上而言,所谓的出现和消失,都是以粒子态为参照系的视角。若以量子本身为视角,则只有状态的变化,而没有所谓的出现和消失。 这一发现揭示了世界在量子维度下的“真相”,即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即是各种事物,【有】即是粒子,【无】即是波。波,即是无边无际无形无相的能量场。从无中可以生出有,有构成了万物,但最终万物仍然归于有,有仍然归于无。以更全面的视角来观照和体悟,就会发现,【有】只是临时性的现象之有,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实有】,而且也不存在真正永恒不变的【实有】;【无】是蕴藏了无限生机力量的能量之海,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也不存在什么都没有的【虚无】。世界和生命以及所有一切现象的真相就是如此奇妙,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而是在有无之间永远循环往复地不断运动变化的量子魔术师所表演的魔术。当我们看不清魔术的真相时,就会被魔术的幻相所欺骗。其中最大的幻相就是生死。以量子海为基础的生命,同样是量子海的运动变化,只有变化,而没有真正的生死。 3)意识影响。 科学家们还发现,对于量子呈现出【波】的特性还是【粒子】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实验的方法,而且取决于实验者的【意识】对实验过程是否介入!介入是一种结果,不介入是另一种结果。这让科学家们非常难以接受。因为科学素来皆以【客观性】为根本,不承认任何带有主观因素的结论。可是量子实验却清楚地表面,实验者意识的参与与否,结果会变得不同。而这里的所谓意识参与,仅仅是【观察】。就是说,在实验的某个环节,观察与不观察,整个实验的结果是不同的。这说明,【观察】改变了实验结果。如果观察能够改变实验结果,这是否可以说,【观察】其实也是一种“能量”呢?注意,量子实验中的【观察】,并不是人类眼睛的直接观察,因为人眼无法看到量子这么小的维度。所以,这里的观察,仅仅是在某个位置设置观测点。然后通过仪器连接到人类可以观测的电子仪器上。就这样也不行。只要你设置这个观测点,结果就会变化,撤掉这个观测点,结果又变回去了。科学家甚至想出了很多绝妙的方法,比如【延时观测】。就是说按照理论计算的时间,预测量子已经通过了某个观测点之后,再进行观测介入,这样总没有问题了吧。可是奇妙的事发生了,即使延时观测,量子也像提前预知了实验者会延时介入一样,照样输出有观测介入的实验结果。这让科学家们彻底折服了。【时间】这个东西也许对人类是有意义的,对于量子来说,【时间】也许根本不存在。于是,通过这样的实验,科学家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即观测会影响观测结果,不同的观测方式会得到不同的观测结果。——写到这里不禁莞尔,没想到视角学的基本原理在量子力学里也能找到坚实的验证呢。 注意,不管在实验的某个环节是否设置观测点,其实整个量子实验的过程不都是人类对量子的观测吗?观测会影响观测结果——难道整个量子实验的观测过程就一定不会影响对量子的观测结果吗?由于观测一定会影响观测结果,已经被量子观测实验所证实,所以整个量子实验的观测也同样一定会影响观测结果——相对于未被观测的状态而言。 换句话说,世界是什么样的,唯一取决于【观测】,观测的方式不同,结果即不同。而世界本身是什么样子的,根本无从定义。因为所有的定义,都来源于【观测】。【观测】是科学语言,换成视角学的语言,就是【视角】。 所以,即使是量子的波粒二象性,依然是人类科学家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观测而得到的观测结果。而量子观测中的发现,对于我们思想和哲学上的启发则在于,量子科学观测进一步揭示了这样一个秘密——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视角不同,视界即不同。 如果观测会改变观测结果,这意味着藏在观测结果背后的那个“真相”永远是神秘的。注意这个【神秘】,我们不应将其定义为【不可知】,因为【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即是一种【知】,人类对世界和生命的所有探索成果,都是一种【知】。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这种【知】是永无止境的,这才是真正的【神秘】。【神秘】意味着无限可能。就根本上而言,这宇宙间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可以说,已经完全地发现了整个世界的全部【神秘】。即使真有这么一个人,真有这么一个生命,也无法将所有的【神秘】全部展示出来。 但【智慧】可以有另一种【全知】【遍知】。比如,佛陀所开示的缘起性空的智慧。量子观测结果同样是一种缘起法,在量子科技诞生之前,量子观测结果根本就不存在。假设未来人类有了更先进的科技,那时人类也许就会发现,新的科技观测结果会超越量子观测结果,就像相对论超越了牛顿力学,而量子力学又超越了相对论一样。但不管科学研究如何发展,缘起性空的智慧始终皆是有效的。为什么呢?因为缘起性空不是某一种观测结果,而是一种智慧的视角。 视角学的智慧也是如此。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视角决定视界。这同样不是一种观测结果,而是一种智慧的视角。 综合第三点阐述的内容,可以带给我们如下启发—— 观测决定观测结果,视角不同,所看到的结果即不同。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如果构成整个世界的量子本身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只是能量交换和能量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变化,那么现象的生灭就仅仅是一种浅表性的显现,就能量本身而言,哪里有真实的生死呢?如果观测会影响量子的表现,那是不是意味着,【观测】是一种更精微的能量呢?如果观测没有能量,就不会对量子实验产生影响。可是,即使已经产生了影响,对这种影响也无法明确地进行量化。因为这种影响不是改变了量子运动变化的位置、速度等可衡量的物理量,而是直接改变了量子的“存在状态”。这说明,人类意识的能量场是比量子能量场更高级的能量场。在人类意识的能量场影响了量子能量场的“显现状态”时,人们根本无法清晰地观测到人类意识能量场是【如何】影响量子能量场的“显现状态”的。科学家们只是通过量子实验观测实验结果,发现了被改变的结果,却不知道这改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内在的机理究竟是怎样的。目前人类科技的水平,连量子在【波】的状态下那个量子海的世界尚知之甚少,更何况比量子能量场更高级更精微的生命意识能量场呢? 量子以及量子能量场已经超越了【实】和【虚】、【生】和是【死】,已经可以让我们比较直观地领悟到什么是超越虚实,什么是超越生死。比量子能量场更高级的生命意识能量场,更不能简单粗暴地用有无、虚实、生死等非常表面化的概念来进行定义。而当我们打开自己的视角,打开自己的心,就可以领悟到,世界是心的倒影,不同的心,不同的视角,感知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视界。而智慧的视角则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自己固有的认知,为我们打开全新的视界。 在诸多的智慧视角中,有一些视角是究竟超越的视角,比如佛陀的视角,老子的视角,庄子的视角等,都深藏着超越生死的智慧。视角学中的超级视角,也同样有着超越生死的智慧。通过各种超越智慧的学习和训练,就可以逐渐在自己的生命中点亮超越智慧之灯。一灯能破千年暗,生死也是一种无明,当智慧之灯在自己生命中朗然照耀的时候,生死也就变成了一种游戏。那时就会发现,所谓生死,就像游戏中游戏人物的生死一样,仅仅是一种游戏而已。游戏者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参与游戏,是否重新开始,或者从此退出游戏,那都是游戏者自己的选择。 4)量子纠缠。 关于量子的第四个秘密,也让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至今尚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个秘密就是量子纠缠。关于量子纠缠,可以这样进行表述:当若干个量子产生了“纠缠”关系之后,所有的量子就同时处于“纠缠态”,然后这些量子向不同的方向运动,不管运动多远,这些量子都始终处于“纠缠态”——所谓纠缠态,相当于叠加态,这个叠加态不是单个量子的叠加态,而是所有量子共同叠加后的叠加态。处在纠缠态的量子,在没有进行观测之前,不能确定其具体的状态,而是处于整体性的叠加态中。当其中一个量子被观测时,其状态就从叠加态变成了确定态,同时其他量子也“同时”从纠缠态变成了确定态,而不管它们相距的距离有多远。所以,“纠缠态”可以视为一个“整体”,而不管处在纠缠态的各个量子在空间距离上相距有多远,其纠缠态依然是一个整体。比如处于纠缠态的两个量子相距1光年。当其中一个量子因被观测而失去纠缠态时,另一个量子也“同时”失去了纠缠态。如果这时把它们看成是两个独立的量子,就无法理解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因为即使以光为载体进行信息传输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送达。但实际情况却是,只要其中一个失去了纠缠态,另一个也会同时失去。这说明,纠缠态与空间距离无关,不管多远,纠缠态都是一个整体性的状态,一旦被破坏,就整体性地被破坏了。而这样一个事实可以充分地证明,某种【关系】比如量子纠缠,是整体性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只要没有发生破坏这种关系的事件,这种关系就一直存在,而不管处在这种关系中的个体之间相距多远。而一旦发生了某种事件破坏了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也就瞬间被破坏了,对所有个体都一样。 关于量子纠缠的秘密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a.时间和空间,对于【纠缠关系】是无效的。我们所认为的生和死,都是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中、被时间和空间所制约的事件。而当生命建立起与某种超越性的智慧生命本体的【纠缠关系】后,只要此【纠缠关系】不被破坏,那么这种关系以及处在这种关系中的生命,就会超越时间和空间,从而具有了超越生死的可能性。 b、【纠缠关系】虽然可以超越时空,但仍然有开始有结束,仍然会在因缘中生灭而不能永恒。比如信仰,在坚信、虔信的时候,信仰者即可以凭借信仰的力量获得救度——比如对上帝和天国的信仰,对佛菩萨和佛国净土的信仰等。但是一旦这种信仰因为某种原因受到破坏,救度的力量也就同时失去了。所以,在传统修行中,修行者关于修行的某些核心内容是需要高度保密的,只有自己和教导自己的老师知道,对其他任何人均需要保密,并将这一条作为最严格的核心戒律进行守护而不允许破坏。从【纠缠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对【纠缠关系】的严格保护,不让这种关系发生被破坏的可能。因为有些修行的内容以及内在的原理一般人很难理解,如果轻易告诉了别人,就可能受到别人的非议,如果修行者自己也不够明白,这时就难免受到影响而产生各种妄想,甚至会产生怀疑之心。一旦产生了怀疑,【纠缠关系】就被破坏了,要重新修复【纠缠关系】是非常困难的。有的时候机缘一旦错过,也就终生错过了。因此,在修行者自己尚未成就之前,需要严格守戒,严格保密,以防止自己与信仰对象之间的【纠缠关系】被破坏而消失。 c、既然【纠缠关系】有生有灭,不能永恒,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地超越生死呢?的确,一般性的纠缠关系的确是有生有灭的,但还有一种纠缠关系,会渐渐地由【有生有灭】转变为【无生无灭】,这就是与自己生命中本体智慧的纠缠。注意,与信仰对象以及与老师之间的【纠缠关系】是为了创造一个【环境】,然后在这个【环境】中建立起一个更深入的【纠缠关系】——与自己生命中本体智慧的纠缠,也可以说,是建立与自己生命中【永恒之道】的【纠缠】。这个纠缠的建立是从在自己的生命中【见到】【永恒之道】开始的。而且由于这时生命中的各种习气还非常顽固,经常性地会阻断自己与内在永恒之道的纠缠。这时,只要依然保持自己与信仰对象之间的纠缠不被破坏,并坚持按照正确的方法训练,就很容易重新建立起与自己内在永恒之道的纠缠。而且在此过程中,因为对内在永恒之道的体悟越来越深刻,因此对信仰对象的信仰也会越来越坚定。最后,当自己生命内在的永恒之道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时——即完成了自我与生命内在永恒之道的完全合一时,这时纠缠关系就消失了——或者说,纠缠关系已经变成了永恒。 因为【纠缠关系】这一表述,意味着存在多个对象,虽然【关系】本身具有整体性,但多个对象之间的【分离相】依然存在。当这种【分离相】彻底消失的时候,【纠缠关系】也消失了。虽然纠缠关系消失了,但已经不影响【超越生死】的达成。因为生命的核心本体是本自超越生死的,当这一核心本体成为生命真正的主宰时,【超越生死】即成为了一种本然如是的状态。 对【量子观】的四种观法稍作一下总结: 1)通过深入观照和体悟量子的波粒二象性,体悟生命“量子海”的究竟超越性——本自超越生死。 2)通过深入观照和体悟量子海【波态】与【粒子态】的相互转化,深入体悟生命“量子海”只有变化而没有生死的真相——生死仅仅是变化的表面现象,是变化的一体两面。 3)通过深入观照和体悟【观测】对量子观测结果的影响,深入体悟【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世界是视角中的视界,生死亦是视角中的视界,视角超越视界,超越生死。】 4)通过深入观照和体悟量子纠缠关系超越时空的特性,同时致力于在自己的生命中建立两种纠缠关系,一是与代表究竟超越智慧的信仰对象之间的纠缠关系(坚定的信仰),一是与自己生命内在永恒之道(智慧本体)的纠缠关系(见道、修道、证道、成道)。这两种关系一内一外,外为强有力的辅助与保护,内为真正要培育的核心。最后内外合一,圆融一体,无二无分。 第11章 2、视角观 视角观是视角学所独有的观法。观修者将自己观为一个没有具体形相的视角,而自己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感知到的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呈现在这个视角中的视界。然后在此总纲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视角分别进行观照: 1)将【眼】观为总体视角的一个子视角,并将眼睛看到的一切现象观为【色相视界】; 2)将【耳】观为总体视角的一个子视角,并将耳朵听见的一切声音观为【声相视界】; 3)将【鼻】观为总体视角的一个子视角,并将鼻子闻到的一切气味观为【香相视界】; 4)将【舌】观为总体视角的一个子视角,并将舌头尝到的一切味道观为【味相视界】; 5)将【身】观为总体视角的一个子视角,并将身体感觉到的一切触受观为【触相视界】; 6)将【意】观为总体视角的一个子视角,并将意识中的一切思想、情绪、观念等观为【意相视界】; 7)在每一个子视角中不断地变化视角,同时观照和体会【视界】的相应变化。仔细体会,视角变化的同时,视界必然变化。 8)将【回忆】观为总体视角的一个子视角,并将回忆中呈现的画面观为【回忆视界】,仔细观照并体会,【回忆视界】中呈现的一切,仅仅是一种虚幻的影像,而不是当下的真实; 9)仔细观照并体会,映现在眼、耳、鼻、舌、身、意这些子视角中的所有视界,都在快速地变成【回忆视界】,这些【回忆视界】或者被遗忘,或者隐没不显,或者在【回忆】的视角中被呈现出来,但即使如此,它们依然虚幻不实。 10)仔细地观照并体会,过去经历的一切,已经变成了回忆,现在正在经历的一切,正在变成回忆,未来将要经历的一切,同样必将变成回忆,没有例外。 11)仔细地观照并体会,所有的【视界】都随着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断地从当下的视界变成回忆视界,没有例外。我们想要留住任何一种视界,让它永远不变,皆无法做到,因为变化才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些变化的视界中找到不变的、超越生死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找到。 12)既然在视界中找不到永恒,那么就把我们的目光从视界转向视角本身吧。注意观照和体会,眼、耳、鼻、舌、身、意,这些视角皆是一个总体视角的组成部分。如何去体会这个总体视角呢?观照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当这样去观照的时候,这个观照即是从总体视角而来。回忆是一种视角,当观照回忆的时候,这种观照即是从总体视角而来。 13)静静地放松自己的整个身心,然后静静地仔细体会这个观照。体会什么呢?体会这个观照其本身的宁静,体会这个观照其本身的无形无相——这个观照,没有任何实体,没有任何实质,没有任何形相,体会这个观照其本体的超越性——这个观照的本体,不是任何一种现象,也不呈现成任何现象,只呈现出观照的作用,这个观照的本体,没有实体,没有形相,犹如虚空,什么是虚空的生灭?虚空无生无灭。这个观照的本体,即如是而在,无生无灭,无来无去。这即是此观照之本体的超越性,超越生灭,超越来去,无生无灭,无来无去。 14)接下来进一步观照此观照之本体本自具足能观之性。仔细体会这个观照,这个能观能照能体会的本性,是这个观照之本体本来具足的本性,观照即是从从本体之能观之本性而生起的作用。将这一点观照和体会清楚特别重要,与体会清楚观照之本体的超越性同等重要。在观照和体悟的过程中,注意辨别观照之功能作用与能观之本性的区别。首先,能观之本性,是观照作用生起之根源、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也就不存在观照之作用。其次,观照之作用是变化的,因为你可以观照,也可以不观照,你可以觉知,也可以不觉知。但能观能觉之本性,却是始终具足,无生无灭的。为什么呢?如果能觉之性灭了,那么觉的作用就再也无法生起。而能觉之性之所以不灭,正是在于其本体的无生无灭。因为其本体具有究竟超越的超越性,超越生灭,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所以能觉之性同样无生无灭,无来无去。将这一点彻底观照和体悟明白,即可对观照之本体的本自超越生死的真相再无疑惑。 何为观照之本体?此本体本无名字,在视角学中,将其名曰:超级视角。 超级视角,即是究竟超越的、本自超越生死的、无形无相的、无来无去的、无生无灭的、具足觉性的、能观能照的生命宇宙之无上慧眼。 15)安住于超级视角,以超级视角的慧眼观照一切,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映现在超级视角中的视界——心也是,各种视角也是,各种视界也是,各种世界也是。甚至连超级视角自身也清晰地倒影在自己视角下的视界中。以超级视角的智慧观照一切,就会发现,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视角是无限的,视界是无限的,世界亦是无限的。只要清醒地安住在超级视角的智慧观照中,不被呈现在视界中的各种现象所迷,超级视角就可以自然地成为生命的主宰,自在,自由,和谐,圆满。 超级视角是谁?在哪里?和正在阅读的你是什么关系?其实,祂的光明正从你的眼睛里投射在这些文字上,你看见了吗? 第12章 (九)命运 【命运】是很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当然也是很难说清的话题。谁能说自己未来的命运一定会怎么样?因为,除了主观因素之外,还有诸多的客观因素在影响着命运。但是,虽然如此,对于命运,生命视角学却依然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独特观点,下面试解析之,供朋友们参考。 在视角学和生命宇宙观中,生命宇宙由五大要素(也称为五大基本范畴)共同构成——【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 在这五大要素中,影响命运最重要的要素为【超级视角】。由此,以超级视角的显发与否,分成两种大的命运,一种是超级视角显发之后,以超级视角的智慧为生命主宰之命运,另一种是超级视角未能显发或显发之前,以心为生命主宰之命运。 对于第二种以心为生命主宰之命运,仍需要继续细分。 比如,有的人能够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种命运。 比如,有的人心胸狭窄气量不足其生命历程总是起起伏伏跌跌宕宕,这也是一种命运。 比如,有的人能够主动自觉地转变视角看待问题,遇到困难总会有解决办法,这也是一种命运。 比如,有的人深陷于自己的视角和认知之中,不知道跳出来,始终被自己的固有观念所困,从而一生深陷于观念的牢笼,这也是一种命运。 比如,有的人总是把世界看得太真实,把欲望看得太真实,沉迷于欲望的追逐之中,心灵却深陷于各种烦恼之中无法解脱,这也是一种命运。 那么,主宰每个人命运的力量和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在视角学的眼中,这种神秘的力量说透了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一个人的【视角】。 视角,是一个生命其智慧境界的集中体现。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世界,高不过他的视角。或者也可以说,一个人的视角,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对一个生命来说,其视角是时时处处都在的,一个人的言行以及面对各种人事物的态度和选择,皆是其视角的体现。不同的视角,对应着不同的态度和选择,不同的选择构成了不同的命运。 根据视角所处的维度,在视角学中将【命运】分为六种类型,下面简要说明之。 1、视角主要处于【世界】这一维度——欲望主宰型命运 当一个人的视角被【世界】深深地局限时,会把【世界】看得无比真实,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甚至连【梦境】都是真实的。这时,人就犹如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命运把自己带向哪里,自己就只能去向哪里,完全无法自己做主改变命运。所以,对这一类人来说,命运基本上的确是注定的,难以改变。这一类人容易深陷在欲望之中,把财色名利都看得非常真实,对于自己喜欢的一切总是穷追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追上了之后很快又会失去新鲜感,重新去追求更大更多的目标。这种追求看似是一种非常积极进取的上进心,但其实只是在欲望的旋涡里越陷越深,生命成了欲望的奴隶。 2、视角主要处于【视界】这一维度——情感主宰型命运 视角主要被【视界】深深地局限时,会把呈现在自己生命中的【视界】看得无比真实。比如,把自己的感受、情绪、念头、梦境、感觉等看得无可置疑,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断和行动。这一类人过于看重自己的感受,容易进入情绪叠加和情绪循环,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方面容易出问题。这一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相信【世界】(在其内心仍然认为世界是真实的,但因为与自己对立、冲突,所以有深深的不信任感),对外在的一切都持有戒备心理,容易和世界发生对抗,但由于自己的力量不足,所以总是挫败感强烈,容易陷入精神危机。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抑郁症患者大多属于这一类。 3、视角主要处于【视角】这一维度——思想主宰型命运 视角主要被【视角】深深局限时,会把自己的思想观念看得比较真实。在这类人的眼中,世界和视界虽然也很真实,但思想更为真实,并认为思想才是生命的主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视界、世界。所以这一类人对于各种人事物总是有着自己的观点,并习惯性地执着于自己的观点。这一类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评判一切,即使遭遇各种打击依然难以改变。这一类人喜欢读书,喜欢获取各种知识和思想,但由于缺乏超越的智慧进行融通,所以也非常容易在各种看似矛盾的知识和思想中产生难解的纠结。对于各种新的思想观念,比较习惯于使用自己固有的视角去评判,符合自己心里预期的即积极热情地进行学习,不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即产生抗拒心理,并赋予其负面评价以维护自己的思想。 4、视角主要处于【心】这一维度——心灵主宰型命运 视角主要被【心(自我)】深深地局限时,容易产生生命的迷茫。因为这是生命最深层的困惑,所以只要这种困惑没有得到解决,其内在的痛苦就无法排解。这时【世界(欲望)】【视界(情感)】【视角(思想)】就会成为其心灵的寄托和内在痛苦排解的通道。这一类极易成为某一种心灵文化的崇尚者,但由于缺乏超越的智慧,所以也常常容易陷入偏执和执迷。一旦在这种文化中身心受到某种伤害,就会产生巨大的痛苦甚至嗔恨,既难以谅解,又难以摆脱。这一类人已经不再把【世界】看得那么真实,对于【视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明白其无常和虚幻性,对于【视角】有一定的自觉,但常常比较模糊。这一类型的生命,或者追求艺术,或者追求文学,或者追求生命的觉醒,是各种宗教文化和生命觉醒文化的拥趸者。这一类的生命,一旦接触到与其相应的生命觉醒文化,很容易投入巨大的热情,甚至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大部分的艺术家、诗人以及各种修行文化中的修行者,基本都属于这一类。 5、上述各种类型的复合型,以其中某种为主,同时带有其他类型的典型特点。 如果细分的话,会有很多的细分类型。这里皆通称为复合型。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属于复合型,只是有的人更看重欲望,有的人更看重情感,有的人更看重思想,有的人更看重心灵,也有的人一会掉进了这种漩涡,一会而就掉进了那种漩涡,还有的人所有的漩涡都体验过了,或者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或者正在努力寻求从漩涡中出离的智慧和力量。 6、视角主要处于【超级视角】这一维度——智慧主宰型命运 当视角彻底突破了上面各种局限之后,就获得了超越的智慧,生命就获得了主宰自己生命的自由。这时其生命即为其愿力而服务——以爱和智慧创造自己的人生,并自觉自发地为其他生命的觉醒而服务。 在视角学看来,命运究竟如何更多地掌握在于每个生命自己的手里。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只要不向命运屈服,不向自己的欲望、情绪、固有思想、心灵的习气等屈服,有自省、自律、自强的精神,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视角,不断超越原来的自己,那么命运就一定会改变。而且,当生命在心性智慧的训练上实现了真正的突破,就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并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到无限的为生命智慧觉醒的事业中去。那时自己改变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还有无数的人的命运。这才是真正的修行者的命运——道命天运,天命道运。 ps:关于【命运】,以上仅仅是基于视角学思想而做的初步探索和思考,还很不成熟,后续可以作为专题继续深入研究,同时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共同探讨。 第13章 (十)生命的意义 在《视角法则》中,曾经探讨过这个话题(视角法则15:学习、实践、掌握、运用以及传递超级视角的智慧,是生命存在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这里再稍作一点补充。 在视角学和生命宇宙观中,对于生命的意义,总体上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实现生命的觉醒 如果没有生命的觉醒,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一直【被主宰】而无法成为自己真正的主宰。 如果我们的生命一直【被主宰】,那么生命的状态就是一种被奴役而没有自由的状态,生命必然会充满烦恼、痛苦,一直在苦海里沉沦。 这里的【觉醒】,指的是生命本体智慧的觉醒,是生命本体超越性智慧的觉醒,在视角学中,即超级视角的觉醒。 2、创造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体现为对社会的贡献,对他人的贡献,对这个世界所带来的善美、温暖和智慧。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这即是我们生命的价值。 对于视角学而言,就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的基础上,不断地开拓创新,开创新的视角,打开新的世界,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3、传递爱与智慧,促进所有的生命更和谐,更美好 爱和智慧的文化,是永远能够温暖和照亮人类的优秀文化,永远值得继承、发展、传播、弘扬。视角学,即是在汲取人类各种爱与智慧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致力于为全人类的和平和谐发展提供新的思想桥梁与文化通道,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人们增进理解,增进共识,增进友谊,增进爱与智慧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整个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第14章 (十一)文化的意义 雪漠老师说,文化是生命的程序。而从更广的范围来看,文化,同时还是主宰所有人类共同命运的生命程序。因此,人类倡导什么样的文化,就决定着人类未来走向什么样的命运。 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向来倡导和平文化、和谐文化、天人合一文化、仁爱道德文化、君子圣贤文化、心性智慧文化等,这些文化对于整个人类的和平和谐发展皆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语言概念体系形成的鸿沟,使得这些非常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障碍,如何打通东西方文化的隔阂,如何构建能够取得双方共识的桥梁和通道,已经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亟需解决的课题。 而在进行视角学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渐渐地发现,视角学理论体系具有一种为所有领域的人们所共用的工具性性质,同时在视角学的哲学观照下,不同的文化皆有其不同的视角,这些不同的视角之间有其视角本体上的平等性——这种平等性源自于不同的视角所见必然不同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最容易为人们所共同认可和接受的,因为其不带有任何人为加上去的文化色彩,不持有任何人为的立场。视角学的这一特性,使得视角学中其不涉及东方心性文化的部分——即视角学纯理论部分的哲学思想,能够成为各种不同文化都可以共同使用的思想工具,这为不同文化之间建立平等对话的桥梁提供了新的思想工具,并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可能性。 视角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天然地蕴藏着以【平等性】为核心的和平和谐文化基因。所有的文化冲突,都来自于自视为具有天然优越性的不平等性。如果这种不平等性能够在某种天然的平等性面前自然消弭,导致文化冲突的最根本的诱因就消除掉了。以真正的平等性为基础进行文化交流,人类文明必然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全人类的和谐和平发展。 视角在生命本体意义上的平等性是更为深刻的平等性,它比文化、文明的平等性更为基础,当这种生命本体意义上的平等性被深刻地揭示出来,并以其自然属性被全世界的人类所认可和接受,逐渐成为人类共识的时候,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平等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就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思想认知上的潜在障碍,而成为全人类共同认可和拥护的理念。 文化,有时看起来其力量非常微弱,但有时又显得极为强大。文化,是人类的灵魂。人类可能会在某些具体的行为上违背灵魂的方向,但这种违背必然是暂时的,短期的,只要灵魂的方向是正确——文化是正确的,那么人类的行为终究要回归正确的方向,因为那正是灵魂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愿平等性成为全人类文化共同的灵魂,愿视角学能够为促进平等性成为人类文化的灵魂贡献一份有益的力量。 第15章 (十二)平等性 在这样一个网络与信息皆非常发达的时代,整个人类中应该很少有人会公然提倡与【公平、正义】背道而驰的观点,即使有人心里崇尚丛林法则,但也要将【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门面以掩盖住内心真实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知道,公平、正义是全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追求。 但难点也在这里,虽然人们在口头上高喊着公平、正义,可以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很快就会被欲望、情感、思想、观念等左右,将公平正义等抛到了一边。 特别是在某种情况下,由于分别心导致的巨大的偏见与傲慢便成了思想和心灵的主宰,哪里还有公平正义的影子?比如种族间的仇恨与矛盾冲突。还有诸如宣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的文化,几乎在赤裸裸地煽动着矛盾、冲突、对抗、纷争乃至战争。这种情况在宗教领域更加明显。信仰上帝的人,自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而不信上帝的人皆是异教徒。“异教徒”三个字的标签一贴,就将所有对“异教徒”的歧视、对抗、迫害乃至罪大恶极的种族灭绝罪行堂而皇之地“合法化”了。政治领域也是如此,西方民主思想在历史上固然有其积极、进步、先进的一面,但将这种思想变成一种僵化的量尺,然后将所有超出此量尺的思想与政治制度皆纳入声讨、批评、反对甚至谋求颠覆的范围,这时的民主哪还有一点点民主的精神呢? 导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从最深层的根源来说,则皆是源自于对【不平等性】的深深的执着。 而其所有的【不平等性】,其实皆是某种标签化的概念,但正是因为这些概念渗透着人类对世界、对于生命、对于人类社会的固有认知,因此要消解这些概念加在人类思想上的魔咒,需要更有力、更直接、更易理解、更易接受的智慧视角,从而逐渐凝聚新的共识,清除腐旧的思想。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在视角学认识论中专门增加了一节关于【平等性】的论述,希望对改变人类固有的认识,清除不平等性思想的影响,增进对生命平等性的认知和理解,尽一点微薄之力。 视角学认为,平等性是所有一切生命本体性的最本质、最核心、最重要的自然属性。这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或者观点,而且有其严格的内在哲学逻辑,无可颠覆。 首先,在视角学的视野里,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一切皆是视角的映现,生命也不例外。 在生命视角学中,视角不仅仅是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更是生命宇宙的终极本体——即所有生命的本体。在视角学中,之所以用【视角】代替传统文化中的心和心性作为生命的本体,是因为【心】和【心性】所涵括的范围太广,容易产生歧义,而且其东方文化色彩浓厚,不利于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而【视角】,不仅更容易理解,而且抓住了生命最核心的能觉之性,并将这种能觉之性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概念“视角”代之,并将其他所有模糊性的内容一并过滤掉,只留下高度浓缩、具有高度形而上意味的核心本体,使得生命的本体性得到了既简单明了又直击要害的概括——视角。 从视角这样一个特别的角度去观照所有的生命,就会发现,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个鲜活的视角,虽然其视角的具体“角度”各有不同,但不妨碍其作为视角的本体性。视角是一个既高度抽象又能当下体验的哲学范畴,甚至可以说,【视角】这个词仅仅是一种指代,其所指正是每个人当下可以体验的那个没有任何形象却又一直都在从未离开的生命本体。当一种哲学范畴能够当下体验、当下验证的时候,这种哲学范畴就有了真正的生命力。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还是一个路标,时时刻刻所指的方向一直不离生命,不离当下,不离生命的当下观照,当下体会,当下验证。 其次,基于视角其最基本的自然属性——视角不同,所见即不同,而每个生命的视角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别人无法替代,所以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视角——这里的没有完全相同,其核心所指即是生命本体的不可替代性——即使两个人的视角和观点看似相同,但其实这种相同仅仅是某种条件下的相同,就其生命本体之视角而言,没有任何两个生命之间的视角完全相同,正像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替代的一样,一个人的生命视角同样是不可替代的。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人类对于任何事物的认知,都离不开生命视角本身,离开了生命视角,就无所谓认知,认知就不可能发生。不管具体的视角和观点如何不同,其观点皆是其视角的反映,这一点是任何人皆无法否认的。视角不同,观点必然不同。视角相同,观点必然相同。因此,所有不同的观点,本质上而言,皆是因为视角的不同。而视角的不同,不仅在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还在于每一个生命视角的独特性——因其不可替代而本自不同。而这一点是所有生命共同的性质,没有例外,在这一点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例外。所有的生命,都平等地拥有独属于自己的生命视角,都平等地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感知、认知、觉知着所有的一切。每个生命对所有一切的感知、认知、觉知,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可以替代另一个生命进行感知、认知、觉知。生命视角是不可替代的,通过生命视角而感知、认知、觉知的“视界”与“世界”同样是不可替代的。由此,我们就能够明白,每一个生命宇宙都是独特的生命宇宙,每一个生命宇宙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感知,独特的认知,独特的觉知,没有任何其他生命可以替代。 在这一点上,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区别,也没有任何不同。 这就是视角的平等性——这种平等性是一种自然属性,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 所以,当人类彻底看清了这一点时,就会明白,所有的生命本自平等,平等地拥有着属于每个生命自己的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视界、独特的世界——独特的生命宇宙。 在此基础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起源、文明起源,文化在塑造人们的文化视角时起到了非常关键而核心的作用。所以,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视角和文化视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但人们不应该在交往和交流中忘记了生命本体层面的平等性——所有生命都平等地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当人们始终铭记这一点并以之指导自己的言行时,社会就一定会和谐很多。当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始终铭记这一点并以之指导自己的言行时,世界就一定会和谐很多。因为对这种生命本体平等性的尊重,即是对真理的尊重,即是对生命的尊重,这种尊重即是和谐的种子,即是和平的种子。 愿生命视角的平等性为地球上所有的人类所深深地理解,愿和谐和平的种子种进所有人的心里,并在和平和谐文化的滋养下开出绚烂的和平和谐之花! 第16章 (十三)主宰自己的生命 视角学认识论,不仅仅在于学会一种新的看待世界和生命的视角,而且还在于通过视角学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地深入训练,让视角学的世界观以及不断提升视角、超越自己的视角学方法成为自己的一种生命程序和生命习惯,而从彻底改变自己的生命,让智慧的自己、超越的自己逐渐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重新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导权。 这种生命的主导权,其目的不在于达成某一种外在的目标,也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在于始终让自己的生命处在一种超越的【自由之境】,避免掉进幻相的漩涡,被幻相迷惑和欺骗。 何为幻相?当我们将某种视角下的视界-世界作为唯一真实,而不知道当视角改变时,视界-世界就会改变。我们内心所执着的那个真实,就是幻相。世界是变化的,视角不同,世界亦不同,世界是什么样子,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样子。不同的人,不同的生命,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世界有着很大的不同。将某种视角下看到的世界的样子当成世界唯一真实的样子,其实是一种错觉。那个唯一真实的样子,是一种假象,是一种幻相。 自由,即是能够照见不同的视角下世界所呈现的不同的样子,从而了悟到世界没有固定不变的样子,世界的任何一种样子,都是某种视角下的呈现,视角不同,世界不同。这时,就不会再被世界所呈现的表象所欺骗。不被世界的表象所迷惑、欺骗,不因之而烦恼、痛苦,始终保持心灵的超越、自在、安宁、祥和,即是自由。 在此基础上,生命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体验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皆由自己做主。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一定要明白,在视角学和生命宇宙观中,一切的一切,都源于自己,自己为自己生命中的一切境遇负责。所有的境遇都源于自己的选择,即使对于自己无法选择的因素,比如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时候出生,是男是女等等,也依然可以选择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些无法选择的因素,也依然可以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些无法选择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但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仍然隐藏在每个人自己的心里,隐藏在每个人自己的视角中。最简单的,认命是一种视角和一种选择,不认命也是一种视角和选择。认命就必然有认命的命运,不认命亦必然有不认命的命运。 什么是命?命,即是一个人在心中绘就的对自己生命和人生图景的宏观蓝图。这一蓝图究竟如何,是一个人的视角决定的。视角不同,蓝图就不同。蓝图不同,选择就不同。选择不同,命运就不同。 一个人真正的天命,是活出无限的人生,活出精彩的人生,活出自由的人生,活出奇迹的人生。 所有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都只能决定生命这出戏如何开场,但永远不能决定生命这出戏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收场。 当然,如果一个人总是深陷在将外部世界看得过于真实、过于强大的牢笼中,那么他就很难超越外部世界的牢笼,从而无法活出无限精彩的自己。 可是有人说,外部世界的确很真实、很强大啊!是啊,如果你的视角不改变,你看到的外部世界将永远很真实、很强大!因为,这是你的视角决定的。 本质上而言,不是外部世界很真实很强大,而是你将自己的这种认知(视角)看得过于真实、过于强大。 当你学会用新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竟然还有另一种样子——在新的视角下,世界竟然如此地虚幻,犹如梦幻泡影! 不仅如此,慢慢地你还会发现一个更加令人惊异的事——连自己曾经认为那个最真实、最无可置疑的“我”——一个独特的、与所有人都截然不同的“我”,竟然也开始变得虚幻起来。 慢慢地你会发现,“我”其实是自己的一个“梦”,“世界”也是自己的一个“梦”,如梦如幻的“世界”里,生活着一个如梦如幻的“我”,在经历着各种如梦如幻的故事,如幻地来,又如幻地去。不仅自己如此,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是如此!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梦幻舞台,无数的角色在演绎着无数的故事,开场,收场,开场,收场.......无始无终。 有一天,你突然明白了,所谓主宰自己的生命,并不是在这个游戏般的世界里,放纵自己的欲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是突然看清了一切皆是游戏,从此游戏里的一切再也不会绑架自己,从此学会了清醒地看戏,学会了让自己的心离于游戏中的种种诱惑,不再掉进各种游戏的“魔桶”——掉进去之后就会把游戏中的一切当成真实,而忘记了这一切其实只是游戏。 再后来,你慢慢地发现,游戏就仅仅是游戏而已,虽然你不在乎游戏,但游戏却成了你的道具——你可以凭借各种游戏而传递你想传递的声音,移花接木,乃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你在编织着、创造着一种新的游戏——当某些生命走进这种新的游戏中,慢慢地就会从“世界”和“我”的梦中醒来。 但你只是随缘地、快乐地游戏着,至于结果——结果就不管它了,反正是游戏,何必在乎结果呢。 时间似乎停止了,而一切又在快速的变化之中。“变化”,真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所有的一切都是它的幻变,你却无法确定,它的真身到底在何处。 但是,慢慢地,连变化或者不变,你也懒得去管了,变也是这样,不变也是这样,你一直就这样,始终在变化之中,又似乎一直没有变过。是不是什么主宰,你也不在乎了,因为没有什么能够主宰你,你也不愿意主宰任何东西,一切都在自然的运化之中,任一切云聚云散,月缺月圆,冬去春来,花落花开...... 第1章 第三章视角学方法论 (一)概述 视角学,顾名思义,是以视角为核心研究对象的学问。只是,视角不仅是核心研究对象,还是核心研究方法。视角学,就是以视角为方法研究视角,不断提升和升华视角,最终使视角达到究竟超越、究竟自由的实践性学问。 对于视角学方法论,同样需要牢记视角学第一法则: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这是视角学方法论的核心总纲。 可以说,所有《视角系列》的文章,都是在使用【视角】这一方法在阐述,阐述的核心内容亦是【视角】本身,通过系统地阅读视角系列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视角】这一方法的运用,即是最好的学习视角学方法论的方式。 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视角】这一方法的特点,下面即对此方法的内在机理进行初步解析,供朋友们参考。 1、视角学的核心方法,其研究的重点,不是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世界】,而是【视角】本身。即研究的重点,不是【视界-世界】是怎样的,而是能够产生此【视界-世界】的【视角】是怎样的。 2、视角学的核心方法,其研究的重点,不仅仅是看待某件事的【视角】,更是能够映现整个生命宇宙之【视界-世界】的【视角】,即生命本体之视角。 3、视角学的核心方法,是以对【视角】的观察、观照、审视、体会、体悟、理解、超越为基本方法和路径,实现【视角】的不断提升、不断升华、不断超越。 对【视角】的观察、观照、审视、体会、体悟的过程,即是不断理解此【视角】的过程,同时也是超越此【视角】的过程。 这一点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基于【视角】这一方法所本具的特性——当把某种视角作为对象进行观察、观照和审视的时候,客观上,即已经超越了此视角——此视角已经变成了更高视角下的“视界”。正是【视角】本有的这一特性,使得对【视角】的观照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不断提升和超越原有视角的方法。这种方法即是视角学的核心方法。 4、视角学的核心方法,本质上是采用了双重视角甚至多重视角的视角学特色方法。 在对【视角】进行观察、观照、审视、体会、体悟的过程中,研究的对象是【视角】,研究的工具和方法是更高层次的【视角】,即观察、观照、审视、体会、体悟之视角。更高层次的视角,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观照、审视、体会、体悟,这些不同的角度,皆是不同角度的视角。 5、视角学的核心方法,将导致新的视角不断产生,不断提升,不断超越。 在对【视角】进行观察、观照、审视、体会、体悟时,所获得的结果,会产生诸多前所未有的理解、认知、觉知、觉悟,这些前所未有的理解、认知、觉知、觉悟,同样皆是新的视角。相对原来的视角,这些新视角一定会有所提升,有所超越。当我们以此方法不断地观察、观照、审视、体会、体悟的时候,我们的视角就在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升华,不断地超越。 6、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西方哲学文化,重点学习其智慧的视角,是视角学学习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提升视角学理论及实践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视角为核心,学习和实践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智慧成果,是提升和升华视角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其中儒家阳明心学的视角、道家老子和庄子的视角、佛家缘起性空以及禅宗智慧的视角、当代雪漠心学智慧的视角等智慧视角,都是非常值得重点学习的视角。通过这些智慧视角的学习,能够迅速地掌握这些伟大智慧的核心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命视角之中。 7、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任何人事物,皆从观照其视角的角度进行观察、体会、理解,同时与自己原有的视角进行融合、提升,从而形成新的更高的视角,这即是在生活中进行视角训练的方法。 8、对超级视角的学习、训练、体悟、悟入、安住,是视角学方法论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部分,也是视角学训练所要达成的基础目标。如果完成了基础目标呢?那么更高的目标即是将超级视角的智慧变成自己生命中的太阳,不仅能够照亮自己,还能照亮更多与自己有缘的生命。 9、在对各种视角智慧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现实需要,借助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不断开创出新的智慧视角,从而帮助人们提升视角,升华视角,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生命的觉醒与自由,促进社会、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和谐,这即是视角学方法论最终的目标。 第2章 (二)观照 之前我们说,视角学的核心方法,是以对【视角】的观察、观照、审视、体会、体悟、理解、超越为基本方法和路径,实现【视角】的不断提升、不断升华、不断超越。 如果将视角学的核心方法浓缩一下,则可以表述为:以观照之视角观照视角。 再进一步浓缩的话,即为:观照视角。 如果只留两个字的话,那就是【观照】。 为何不留“视角”而留“观照”呢。因为当说“观照”的时候,这“观照”本身就是一种视角。 强调“观照”,正是为了强调视角方法论的核心要诀——观照。 观照,包括了【观】和【照】。何为观?何为照? 观:观察、审察、审视,皆属于观。 照:观而不随,名曰照;照见其全体、局部、细节及其各种因缘关系,名曰照;照见其优势、劣势、长处、短处等,名曰照;照见其局限、盲区,名曰照;照见其本质、本性、内在之规律,名曰照;照见其可以进一步提升、升华的空间,名曰照。 观与照结合,即为观照。 观照为视角学方法论之核心方法、核心要诀。 何以如此?这乃是因为,观照是超越的核心秘密。甚至可以说,观照即是超越。 在视角学中,观照生命宇宙五个基本维度——世界、视界、视角、心、超级视角,即是观照训练之次第。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基本维度,同时也是五种视角。观照这五个基本维度,即是对这五种视角的观照和超越。 观照世界,即可超越世界;观照视界,即可超越视界;观照视角,即可超越视角;观照心,即可超越心;观照超级视角,即可超越超级视角。 观照超级视角之观照,其实是超级视角之自观自照,其超越亦是超级视角之自我超越。 在传统心性智慧训练中,观心——观照自心,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在视角学中,更是将观照——时时刻刻主动自觉地观照,作为视角学实践训练的核心内容。 在进行【观照】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静观 观照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静静地观照。静不下来的话,观照就难以深入。通过深呼吸,观照呼吸,慢慢地就可以让心静下来。心静的程度越深,观照的效果越好。 2、净观: 观照的时候,不仅要让心静下来,还要让心逐渐达到清净的状态。什么是不清净呢?当各种纷飞的妄想以及烦恼痛苦的乌云充满了心灵的天空时,就是不清净的状态。如何才能让心清净下来呢?静静地观照这些乌云,但不评判,不陷入,任其自来自去,自生自灭。注意力和重点始终放在静静地观照本身。在训练的过程中,乌云就会逐渐散去,心灵的天空就会渐渐地恢复清净。心清净了,在清净心中进行观照,即是初步的净观。 更深一步的净观,则是借助“缘起性空”的视角观照一切现象的空性本质。空性,本无垢染,本自清净。这时在清净心中以空性的慧眼观照一切,即是真正的净观。 3、敬观: 观照的时候,心的状态除了要宁静、清净,还要有一种诚敬、虔敬。即对天地、宇宙、自然、大道的敬畏之心,对先圣先贤的敬仰之心,对生命智慧传承法脉的虔敬之心、对追求生命彻底觉醒的至诚之心。有了这种敬心,心就更容易进入宁静、清净的状态,观照和体悟也会更加深入。 4、境观: 【境】,即【视界】。境观,就是将呈现在观照视角下的一切显现都观为视界,观为一种境。对于视界(境),需要明白,不管这种视界(境)是什么,是怎样的,其都是会变化的,会随着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要将【视界(境)】视为【真实不变】,而应视为一种临时性的、有条件的显现。这样就可以始终保持对视界(境)的观照而不会认假成真。这就是境观的重点。 5、镜观: 【镜】,即【视角】。镜观,就是始终保持观照的独立性,使观照像镜子一样,既可以清晰地照见万象,但同时又不为万象所干扰,始终保持观察的独立和清明。 在实际训练中,即可以将自己的心和视角观想为一面无形的镜子,将照见的一切观为镜中之影像,人来照人,事来照事,物来照物,但任其自来自去,心和视角不为所动。 【镜观】的要点,不仅在于不动心,还在于保持观照的清明,清楚,清晰,不昏沉,不散乱。 在进行【观照】时,可以灵活地调整观照的角度,以便更加深入全面地进行观照和体悟。 比如: 1)宏观:总体性、全体性、整体性地观照; 2)微观:深入地观照其细节; 3)纵观:观照其生、住、异、灭的全部过程; 4)横观:观照其构成要素和各个方面; 5)正观:正面观照其视界; 6)反观:反向观照其视角; 7)静观:观照其静态呈现; 8)动观:观照其运动变化; 9)透视:立体化地透视; 10)俯视:以更高的视角进行俯瞰; 11)缘起观:观照其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缘生性。 12)无常观:观照其无常变化性; 13)无我观:观照其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本性; 14)如幻观:观照其现象因缘生灭,本质本性无常无我的如幻性; 15)无生观:深入观照和体悟其生为幻生、灭为幻灭,本质为无生无灭的无生性; 16)超越观:深入观照【视角】本身的超越性——不在现象中,映现一切现象,同时超越一切现象;没有任何形象,超越任何形象;不是任何概念,超越任何概念;本无名称,超越名称;所有语言皆无法形容,超越语言。 17)智性观:深入观照【视角】本身的智慧性——本自灵明,本自能知,本自能觉,本自智慧,本自光明,这种智慧性本自具足,本无生灭,本无来去,本无增减。只有迷悟之不同。 18)明空观:深入观照【视角】其明空不二一体圆融的性质——空为超越性,明为智慧性,这两种性质本自一体,圆融无分。 19)当下观:深入观照【视角】本身的当下性——一直在当下,只会在当下,永远在当下。 20)平等观:深入观照所有生命皆平等地拥有此【视角】——明空不二一体圆融之视角,在此视角最根本的真相、真性上,所有生命所拥有的视角并无任何不同,悉皆平等。 21)视角观:深入观照所有的生命其本体皆是【视角】,生命中呈现的一切皆映现在生命的视角之中,所有不同的视界,皆有其不同的视角,生命本体之视角虽然其性无异,但其随缘而生各种具体的视角却千差万别,无量无边。 在视角观中,视角法则的十八项内容均可以成为观照的内容。通过深入地观照和体悟,就会发现,所有的视角法则其实只是对视角特性以及基于视角特性所得出的规律性的结论,这些结论没有任何的奇特之处,而是对视角进行深入观照后自然得出的结论。 观照,是视角学方法论的基本方法,也是核心方法和核心要诀,同时也是视角学实践训练的基本功,这种基本功越扎实越好。所以如果您对视角学感兴趣,就一定要培养自己观照的习惯,长期坚持观照训练。 观照,即是慧眼,能洞穿一切幻相,让真相自显。 观照,即是慧剑,能斩断一切烦恼,令菩提花开。 观照,即是慧光,能驱散一切无明,令光明朗照。 时时观照,处处观照,念念观照。 观一切世界变化无常,观一切视界如梦如幻,观一切视角悉皆平等,观一切心法其性本空。 照见一切世界不离视界,照见一切视界不离视角,照见一切视角不离于心,照见一切心即视角。 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无形,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无相,深观心与视角本体非实,深观心与视角本体非虚,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无生,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无灭,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本自寂静,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本自清明,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本自能觉,深观心与视角本体妙用无穷,深观心与视角本体离言离相,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无减无增,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永在当下,深观心与视角本体清净光明........ 当心与视角彻底打碎了所有的执着,当心与视角彻底看清了自己的真容,当心与视角升华为究竟超越的慧眼,当心与视角在明空无执中一体圆融,生命宇宙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此就点亮了一盏心灯,这心灯将从如萤如豆,逐渐燎原成漫天火红,直到最终成为一轮朝日,从此遍照大地苍穹。这一切皆从观照开始,观照即是智慧的火种。愿所有有缘的生命都能将这火种种进自己的心里,只要如法训练精进不怠,生命的时空终会遍照无上的光明...... 第3章 (三)观照训练注意事项 当我们明白了【观照】是视角学方法论的核心方法后,我们就可以对构成生命宇宙的五大范畴逐一进行观照:观世界、观视界、观视角、观心、观超级视角。这个观照的过程,同时也是让自己的视角不断提升、不断升华、不断扩展、不断深入、不断超越的过程。此过程可以视为视角学观照训练之次第。 另外,在观照的过程中,不管观照对象是什么,都需要始终牢记,在所有的观照中,深入地体悟以下几点: 1、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2、视角是无限的,视界是无限的,世界是无限的。 3、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 4、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视角。 5、没有永恒不变的单一视角。 6、视角是鲜活的,时时在变化,必然会变化,但只会变化而不会生灭来去。 7、所有的视角皆是平等的,但并不等效。 8、心也是一种视角,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视角,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有什么样的视界\/世界。 9、视角决定视界\/世界,同时超越视界\/世界。 有的朋友也许已经看出来了,这些都是视角法则的内容,而且基本上都是视角法则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则。 的确如此,视角法则一共有十八项,其中有前九项为基础法则,其余九项是在前九项基础上的扩展和推演。所以前九项是更为基础的法则,只要把这些基础法则体悟清楚了,后面其他九项法则是非常容易理解和体会的。 可以说,这九项法则已经涵括了整个视角学最核心的智慧,在观照训练中不断地深入观照和体悟这些智慧,就是将知识不断内化为智慧的过程。 在进行观照训练时,有一些基础功课是必须先完成的,如果缺少了这些基础训练,观照和体悟就难以深入下去。 这些基础训练包括: 1、静心基础训练。 1)方法一:观照呼吸静心法。放空大脑思维,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呼吸,静静地跟自己的呼吸在一起。不要控制自己的呼吸,只需要自然地呼吸,松、静、自然即可。在观照呼吸中让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慢慢地静下来,进入一种非常宁静的状态。 2)方法二:放松冥想静心法。选一个舒适的姿势静静地坐着或者平躺着,先深呼吸三次,然后过度到自然呼吸。然后从头顶开始,依次逐步放松全身每一个部位。可以跟随放松冥想音乐来做。通过放松冥想,让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进入到一种非常宁静而放松的状态。 3)方法三:聆听颂钵静心法。静静地盘腿而坐,在自己的面前放置一个声音浑厚而悠长的颂钵,然后敲击颂钵,专注地聆听颂钵的声音,等一次敲击的声音完全消失后再进行下一次敲击。通过专注地聆听颂钵的声音,也可以很快地让自己的整个身心都静下来。 4)方法四:观照寂静静心法。通过某种方式引导或者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到自己内在不动的寂静,然后将自己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此寂静之中,安住于寂静,同时静静地观照寂静。 5)其它方法:诵经、抄经、持咒、念佛、诵读、读书、静坐等,感觉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最容易让自己快速地进入宁静的状态,就可以选择哪种方法,然后长期修持。 2、定心基础训练。 上面各种静心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作为定心的方法。 静心,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定心,就是让自己的心一直保持在宁静的状态,不被其他因素干扰。当静的状态比较深入而稳定的时候,就会进入定的状态。定,即是心定于一处。定于何处呢?在视角学定心训练中,定于宁静、寂静、清静、明静之中。就是既非常地宁静,没有纷飞的妄念,又觉知清明的状态。 3、观心基础训练。 在静心和定心的训练中,其实已经有观心的训练在其中。最基础的观心,就是反观、体会自己心的状态,看看自己的心处在什么状态,宁静还是不宁静,清明还是不清明,有妄念还是无妄念,已经定下来还是尚未定下来等等,都要有清楚的照见。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妄念,注意不要跟着妄念走,不要陷入到妄念之中,而是静静地看着念头生灭来去,只是静静地看着就好。如果没有妄念,注意这时要继续保持清楚的观照,不要让自己陷入昏沉的状态,发现自己昏沉了,要及时调整。观心基础训练要点:静、净、清、明。静为身心宁静,净为无念清净,清为清晰清楚,明为明白明了。 以上三项训练,当训练到能够迅速地静下来,定下来,能够在静定中保持观照,并能让这种状态相对稳定地持续一段时间,这时就有了继续深入观照的基础。然后就可以进入视角观照训练第一步:观照世界。 第4章 (四)观照世界 在视角学五大范畴中,从某种角度说,【世界】处于最低维度。但却是在我们的感觉中最为真实的维度。而生命之所以难以觉醒,就是因为把这个世界看得太过真实。对于这样的生命,如果你说世界只是一个巨大的梦境,他一定会怀疑你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或是精神不正常。而当他遭遇各种生命中的困境时,因为缺乏照见这个世界虚幻之一面的视角,所以当你希望帮他走出困境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世界啊,你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视角学中,一般并不直接用“如梦如幻”去形容“世界”,而是通过视角学独有的视角照见“世界”的另一种样子。 视角学所有的观照都基于某种视角而展开。不管具体的视角是怎样的,也不管视角如何变化,重点在于我们能够清晰地认知到这样一点——我们所有的认知,都离不开我们所使用的视角。 有没有一种观点、一种观念、一种认知、一种感知是可以离开视角的呢?说到底是没有的。 所以,这就是视角学的根本立足点——一切皆离不开视角,一切都为视角所呈现。 对这一根本基础清晰明了了之后,一切就变得简单了——只要去观照心、视角、视界与世界的关系,就可以发现,我们对于世界的所有一切感知、认知、觉知,都离不开我们的视角,离不开视角呈现的视界——世界,其实正是视界的具象化。 这即是观照世界的第一个重要的观照点——世界不离视角,是视角下视界的具象化。 接下来第二个观照世界的观照点为——视角变化,视界和世界必然变化。 对于这种观照,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视角进行观照——不同领域、广度、深度、维度等。还可以借助不同生命的视角进行观照。 通过这种观照,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一个“秘密”——视角是无限的,世界是无限的,视角不同,世界亦不同,视角变化,世界必然随之变化。 使用的视角越多,观照得越深入、越广泛,就会发现,“世界”是无限丰富的,根本无法定义。 这时,我们原先观念中的那个【客观存在、真实的、不变的世界】,突然变成了万花筒中的世界,只要稍微晃动一下(改变一下视角),世界就全变了。 这时,如果再引入量子科学的发现,从量子科学的角度去观照这个世界,世界就变成量子的海洋。所有现象表面上的不同,相对于量子层面的真相而言,都成了一种假象,犹如高级魔术师的魔术,虽然明知道是假的,可是却看不出任何破绽,一切都无比地真实可感。 当你经过了这一系列的观照之后,回过头来再去看看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真的就像一个无比天真的孩子,总是轻易地把魔术当真一样。 对世界的观照还没有结束,还需要继续深入。 下一个观照世界的观照点为,在上述两种观照的基础上,深入观照和体悟,“世界”是视角的“投影”,视角决定“世界”,“世界”被视角所决定。 有了前面的观照,这一步的观照其实相当容易。当你不再把“世界”看成外在的、独立的、不变的客观存在时,你就会发现,世界其实就是当下映现在自己觉知之中的所有一切。觉知,即是视角,世界,即是映现在觉知中的影像。改变视角,影像即随之而改变。“世界”如何呈现,取决于使用什么样的视角。当把这一点彻底观照和体悟明白了,那么观照世界最重要的一步就已经完成了。剩下的观照和体悟,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 下一步,即是在上述观照基础上深入观照和体悟“世界”最根本的本性、本质、真相。 也许你会说,既然“世界”只是“视角”的“投影”,哪里还有不变的本质、本性、真相呢? 是啊,的确如此。不同的视角下,世界完全不同,视角一变,世界也就变了,哪有不变的本质、本性、真相呢? 注意,世界没有不变的本质、本性、真相,这本身就是世界的本质、本性和真相啊!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人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梦境。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观照和体悟之后,你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其实正是对世界真相的一种比喻、比拟,而且竟然是如此地贴切!中国是诗的国度,这句话其实正是一种对世界真相的诗意的表达。 在视角学中,对于“世界”还有一种独特的视角,即“生命宇宙观”。这是一种将心、视角、视界、世界全部涵括在内的新视角、新视界、新世界。 在这个新世界中,以生命视角为核心,将生命感知、认知、觉知到的所有一切都纳入生命视角下的视界,心在此视界中,视角在此视界中,视界在此视界中,世界亦在此视界中。当然,你也可以说,心在此生命视角中,视角在此生命视角中,世界在此生命视角中,世界亦在此生命视角中。 以此视角观之,每个生命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生命宇宙”,各自以其不同的视角体验着不同的世界。而无量无边的生命宇宙相互交织,构成了无量无边的生命宇宙全息场,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舞台,所有的生命都在这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精彩的故事。而这一切,此时此刻,正呈现在你的生命视角之中........ 通过对世界的观照,再次体会、体悟以下九项最为基础的视角法则,就会发现,一切本来如是—— 1、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2、视角是无限的,视界是无限的,世界是无限的。 3、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 4、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视角。 5、没有永恒不变的单一视角。 6、视角是鲜活的,时时在变化,必然会变化,但只会变化而不会生灭来去。 7、所有的视角皆是平等的,但并不等效。 8、心也是一种视角,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视角,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有什么样的视界\/世界。 9、视角决定视界\/世界,同时超越视界\/世界。 宇宙是你的宇宙,世界是你的世界,生命是你的生命,视角是你的视角。整个宇宙、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舞台,至于你想跳出怎样的舞蹈,展现出怎样的精彩,选择权,尽在你自己的手中...... 第5章 (五)观照视界 在视角学中,视界是视角的投影,同时也是世界具象化的来源。 可以说,视界和视角是一体之两面,视界和世界也是一体之两面。 视界,犹如桥梁,一边连着视角,一边连着世界,通过视界,我们得以更清晰地照见视角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本质上而言,即是呈现在视角下的视界。 所以,对视界的观照,第一个观照点即为——视界,是视角与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对视界的观照,即可清晰地照见视角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是视角下的视界,世界不离视角。 特别是对习惯于将世界看成客观独立的外在世界的人,如果从视角的角度去观照世界,通过对视界的观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过渡方法。可以说,这是【视界】最独特的价值之一。 观照视界,第二个观照点为——视界是世界的“取景框”,世界是“取景框”中的风景。 注意,“取景框”,同时暗含着视角和视界,“取景框”本身相当于“视界”,“取景框”取景的角度相当于视角,取景框内的风景即是世界。 观照视界,第三个观照点为——视界是视角的“取景框”,视角是“取景框”取景的角度。 这三个观照点,均可通过对“取景框”的观照来完成,视角、视界、世界的关系,皆可借助对“取景框”的观照得以清楚明白地了知。 观照视界,第四个观照点为——视界源于视角,是视角的投影,视角不同,视界即不同,视角变化,视界即变化,视角无限,视界亦无限。 观照视界,第五个观照点为——视界,从智慧的角度而言,即是眼界,即是境界。一个人的视界、眼界、境界,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 观照视界,第六个观照点为——视界决定世界,同时超越世界。世界是具体的人事物以及各种现象,视界是这些人事物和现象所呈现的“界面”、“边界”,同时还是对“世界”形而上的“抽象”。这其中观照和体悟的重点为视界对世界的超越性。 观照视界,第七个观照点为——观照生命宇宙的视界。生命宇宙的视界,是生命宇宙视角下所呈现的视界——在这一视界中,生命宇宙由【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我们原来习惯性的生命与世界、物质与精神、身体与心灵等二元分别的视角转变为视角学的生命宇宙观的视角,通过这一视角,得以照见整个生命宇宙全新的视界。注意,这一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视界,是以生命视角为核心的,此视角是整体性的、全息性的生命宇宙之视角。在生命视角学中,时时刻刻不离此视角,所有其他的视角,都被置于此视角之下,被此视角所涵括。观照生命宇宙之视界,即是不断强化此视角的方法之一。让生命宇宙观成为主动自觉的生命视角下的视界,是观照视界之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观照生命宇宙之视界时,注意体悟以下几点: 1)不同的视角照见的视界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不同——二元对立的视角照见的是二元对立的世界,而生命宇宙视角照见的是一体无分的世界——心、视角、视界、世界是一体无分的。这个世界在生命宇宙观中称之为生命宇宙,心是生命宇宙之心,视角是生命宇宙之视角,视界是生命宇宙之视界,世界是生命宇宙之世界。 2)不同的视角照见的视界对于生命来说,其作用差异同样非常巨大——二元对立的视角所形成的生命与世界的对立、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身体与心灵的对立,使得生命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难以解脱,而生命宇宙视角将引领生命走向本然的自在、自由、解脱、解放——这是生命最为自然的权利,而不是任何他者的恩赐。 3)不同的视角照见的视界,其差异之巨大,使得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视角的重要性——在视角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要改变固有的观念十分困难,而一旦学会以全新的视角去进行观照,其所照见的全新的视界,自然就会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只要不断训练一全新的视角去进行观照,观念之改变就成了必然的结果。这也是视角学始终倡导的最重要的核心——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改变视角,必然改变视界。 4)在生命宇宙之视界中,“世界”是现象化的,是影像化的,是呈现在生命视角下的视界的具象化。视角无限,视界无限,世界亦无限。视角千般万化,视界万变万化,世界亦千变万化。在生命宇宙观中,“世界”根本不具备独立性,永远在鲜活的变化之中——引发这些变化产生的根源,除了变化的视角和视界以外,还有无处不在的鲜活运动变化的能量。此能量从根本上而言非实非虚,无形无相,一切如何显现,唯取决于生命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不同的生命视角,不同的因缘际遇,所呈现出的视界-世界也大不相同。而生命视角是其核心,生命视角决定生命视界。生命视角的境界决定了生命宇宙的境界。升华生命视角,即可升华生命宇宙。生命视角升华了、超越了,生命宇宙中的一切也就同时升华了、超越了。彻底明白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改变生命、改变人生、改变命运之核心关键——改变视角,扩展视角,升华视角,超越视角。 观照视界,第八个观照点为——观照一体互摄的生命宇宙全息场,即所有生命宇宙的总体视界。注意观照和体会,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生命宇宙的视角,不同的生命宇宙之间其“视界”是相互含摄的关系。比如,当你看到本文的时候,你就照见了我的生命宇宙的一部分。同样的,当我看到你或者跟你有关的信息时,就照见了你的生命宇宙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即很多的水晶球聚在一起,每个水晶球中都有其他水晶球的影像,而这些影像中,同样含摄了所有的水晶球,如此重重无尽。 在完成前七项观照的基础上,深入观照第八项,即可对所有的生命进行全景式的观照和体悟: 1)所有的生命,本质上皆是生命之视角,皆拥有其独特的生命宇宙,依其不同的视角而照见不同的生命宇宙世界。 2)所有的生命,不管其生命宇宙的呈现如何不同,其生命宇宙皆是由【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生命宇宙之间,相互交互含摄,却又相对独立;虽然相对独立,却本自相互含摄,全息一体。 3)所有的生命,其生命宇宙显现之不同,本质上皆为视角之不同。此视角为生命之视角,不仅有着看待问题之角度的不同,更有着生命智慧境界的不同。每个生命都依自己生命视角之智慧境界而体验着相应的视界和世界。 4)要改变生命宇宙之视界(世界),就必须改变生命宇宙之视角。要从根本上改变生命宇宙之视界(世界),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生命宇宙之视角。 5)二元分别的视角,会使生命深陷二元对立的世界而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痛苦,生命宇宙之全新视角则可引领生命走向本然的光明与自由。 6)基于生命宇宙相互含摄、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生命的转变,必将影响与其有生命交集的其他生命的转变,所以,主动、自觉、深入地学习和实践生命宇宙以及超越智慧的视角,带来的不仅仅是某个生命宇宙的改变,还将使这种改变如火炬传递一样不断地延续下去,从而使更多的生命点亮超越智慧的火炬,拥有超越智慧的视角。这亦是研究、学习和传播视角学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愿生命宇宙及超越智慧之视角、视界、世界,遍满于所有的生命,遍满于每一个读到此文的生命,遍满于此时此刻正在阅读的您的生命! 第6章 (六)观照视角 视角,是视角学之核心;观照视角,是视角学方法论之核心。 对世界和视界的观照训练过程,其实也是在间接地进行观照视角的训练。 对世界和视界的观照,一直都是在视角和视角学智慧的观照下进行的。当对世界和视界的观照完成之后,即可直接从观照视角的角度进行训练。 在观照视角的训练中,对以下十二种视角的观照可以体现出视角学独特的方法论特色——不断地提升和扩展视角的维度,从而获得更深刻的领悟。 1)看待世界以及各种人事物的某种角度(a); 2)对a的观照(b); 3)正在观照的主体(c); 4)对c的观照(d) 5)生命宇宙之本体(e); 6)对e的观照与体悟(f); 7)对f的观照与体悟(g); 8)对abcdefg的纵向统合观照(h); 9)对abcdefgh的视角学观照——【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i); 10)对abcdefghi的视角学观照——一切皆是视角(j); 11)对超级视角的观照与体悟(k); 12)对生命宇宙观的观照——【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l)。 1、a视角和b视角 在没有进行视角学训练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的视角停留在a视角层面,少数人会主动自觉地将视角提升到b视角层面和c视角层面,能够达到d视角以上的人主要集中在非常稀少的心性智慧实修者,但一般也会止步于d、e、f、g。h、i、j、k、l这五种视角和对这五种视角的观照,则是视角学独有的训练内容,通过对这些视角的观照训练,将极大地提升生命对于视角智慧的领悟,使自己拥有一双能够透彻观照一切同时亦能够超越一切的慧眼。 首先,对这些视角的观照,是在完成了观照世界和观照视界两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实际训练中,a和b其实是对前面两项训练内容的【温故】同时【而知新】。a视角和b视角虽然是最简单的观照视角的训练内容,但与【观照世界】和【观照视界】仍然有很大的区别。对世界和视界的观照,其中重点尚不在于视角本身,但a视角和b视角,其重点却在视角本身。通过前面两项基础训练后,训练者已经初步领悟到了,世界和视界之所以纷繁复杂,人们之间的观点差异巨大,其根源乃是源于视角的不同。因此接下来的训练就将注意力和重点集中于视角,通过观照视角去领悟更深的奥秘。 对a视角和b视角的观照,是最基本的观照视角的训练。同时这两项训练内容也会贯穿于观照视角的训练。而且随着观照的不断深入,对a视角和b视角的观照和体悟会不断更新a视角和b视角,更新后的视角,则既继承了原来的视角,又超越了原来的视角。就像一个孩子从婴儿长大成人,其每一步成长,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成长。从相续性来说,孩子似乎还是那个孩子,是同一个人,而从内涵性来说,孩子已经不是那个孩子,不再是同一个人。从发展的视角来看,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孩子、固定不变的人。视角的成长也是如此。 2、c视角和d视角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视角c——正在观照的主体,和视角d——对主体的观照。 视角学训练有个特点,就是任何一种视角,比如a和b,比如c和d,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其实其观照和体悟到的内容差异巨大。那么哪一种是对的呢?视角学一般不以对错去评价某一种视角。因为在视角学的视野里,所有的视角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同的视角之间也是平等的。而要消除某种视角的局限,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视角,打破局限,消除盲区,当以新的视角照见新的视界时,一切已然尽在眼底,无需多言。 这里先以一般大众视角来看一看视角c和视角d,以大众视角来看,视角c即是【我】,视角d即是【我知道是我】。在视角学训练中,则需要从视角的角度进行观照和体悟。 以视角学范畴而言,在观照视角的训练中,a视角,相当于【视界-世界】,b视角,相当于【视角】,c视角——正在观照的主体,相当于【心】,d视角——对主体的观照,相当于【心】的自观自照。对于观照【心】的训练,我们将进行专章阐述,这里所要达成的目标是通过视角学训练,彻底解除一般大众性视角的束缚,即【我】的束缚。 如何打破【我】的束缚呢?其实也很简单,就对c视角——正在观照的主体,仅以视角去看待、去观照,去体会、去体悟,而不要掉进【我】的习惯性视角中。 正在观照的主体,不是【心】,不是【我】,而是单纯的正在观照的【视角】!这即是c视角和d视角观照训练的核心关键。 在此基础上,深入地体悟c视角——生命主体之视角的本质、本性。这就是d视角要完成的任务。 d视角最基础的任务,即是在深入观照c视角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领悟,从而促成e视角的产生——生命宇宙之本体视角。从生命主体,到生命宇宙之本体,这其中最需要突破的就是习惯性的自我视角。虽然一直在进行视角学训练,但是由于自我视角的顽固性,这种顽固的自我视角总是会不自觉地占据主导地位。而d视角的训练,就是为了用视角学的强化训练方法,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自我视角,将自我视角转变为单纯的视角——视角还在,但【自我】却消弭掉了。 在这里,除了坚持按照视角学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外,还可辅以其他各种智慧性的训练方法,以加速修行者看清【我】的幻相,加速扫除对【我】的执着。这些方法同样是一种智慧性的视角。 1)参照传统修行训练方法,如四念处、五蕴观等,深入观照和体悟物质性的身体之因缘聚合性、无常性、无我性、变化性、空性,深入观照和体悟心理和精神现象的因缘聚合性、无常性、无我性、变化性、空性,包括感受、思想、情绪、情感、心意、记忆、念头、语言、行为等身心活动。 2)结合现代科学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研究结果,按照之前介绍过的量子海观照法,将整个世界和自己的生命从量子微观层面观为不断运动变化的量子能量海,所有一切都是量子排列组合和能量运动变化而呈现出的现象。这些现象瞬息万变,从根本上而言,都是量子的变化,而非我们日常所看到和认为的那样。 3)将自己的心观为一面镜子,将所有的现象观为显现在镜子之中的现象。镜子无形无相,却可以映照一切。一切现象虽然看似真实不虚,但其实一直在不断变化,如梦如幻,了无实质,亦究竟不可得。 方法3),其实是视角学训练的形象化,镜子即是视角,现象即是视界。正在观照的主体,即是一无形无相的、犹如镜子一样映照一切的视角。 以此方法长期训练,既可不断深化对于生命主体性视角的体会——生命主体,即是视角本身,再无其他。视角虽然可以千变万化,但视角的主体性永远不变。视角永远是生命的主体,视角在变化中不变,在不变中呈现各种纷繁复杂的变化。各种变化的视角是视角的功能妙用,而不变的视角之本体,则永远是生命之本体,此本体为生命之主宰,所以亦可称为主体。 当训练者清晰明白地体悟到,心、视角、主体、本体,其实都只是一体之异名时,就诞生了新的视角——生命宇宙本体之视角。 3、e视角和f视角 在这种视角中,整个生命宇宙中的所有一切现象,都如镜显影般显现在本体视角之中,此视角已经涵括了整个生命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因此称之为生命宇宙本体视角,即十二种视角中的e视角。 对生命宇宙本体视角(e视角)的观照与体悟,即是f视角。 其观照和体悟的内容之重点为: 1)e视角之【本体】的特性:有没有实体?有没有实质?有没有形相?有没有边界?有没有生灭?有没有来去?有没有增减?有没有善恶? 2)e视角之【本体】的另一些特性:注意深入观照和体会其本有的【静】【净】【清】【明】之性。静,即宁静、寂静。净,即清净无染。清,即清静、请醒。明,即清明、光明、明白。 3)观照e视角的【超越性】:超越一切现象,超越一切名相,超越一切语言、超越一切概念。超越逻辑,超越思维,超越思想,超越“世界”,超越“视界”,要见到它,只有深入地观照和体悟它。 将这些全部体悟清楚了之后,对于e视角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即是f视角要完成的任务。 第7章 4、g视角 下一步的观照,即是对f视角的观照与体悟,即g视角。g视角,也可以说是f视角的反观自照。 g视角与f视角的不同点在于其观照和体悟的内容有所差别。 g视角观照和体悟的内容其重点为: 1)f视角之【本体】,与e视角之【本体】,是同是异? 2)f视角的主要功能是【观照】与【体悟】,【观照】与【体悟】,其实就是【觉】,【觉】就是观照和体悟。只是【觉】,不仅代表方法和路径,也代表方法和路径所通向的目的地。注意深入地观照和体悟,【视角】,即是【觉】的载体,【觉】,即是【视角】所使用的方法、路径,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地。【觉】,就是【视角】,【视角】就是【觉】。 3)重点观照和体悟【视角】的【能觉之性】:本自具足能觉之性,此能觉之性,与e视角所见之本体为同一本体,因本体是超越性的本体,因此能觉之性亦同样是超越的。——注意,这不是在大脑里进行理解的结果,而是在g视角的观照和体悟下直接“看见”的“视界”。 4)重点观照和体悟【视角】的本体之【空性】(超越性)与【觉性】(能觉之性)的一体无分性、一体圆融性。 5)重点观照和体悟此【空性觉性觉圆融一体】之【视角】的无限性、自由性、解脱性、圆满性、当下性、永恒性。 将这些全部体悟清楚了之后,对于e视角、f视角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即是g视角要完成的任务。 5、h视角 下一步的观照,是对abcdefg的纵向统合观照,即h视角。 h视角观照和体悟的重点内容为: 1)这其中视角虽然各有不同,但其最终的本体并无不同,皆是e视角照见的生命宇宙的本体。 2)这些视角在生命宇宙哲学范畴中,分别属于不同的哲学范畴。而具体属于哪种范畴,仍然取决于辨别其归属时所采用的视角。 3)通过对这7种视角的统合观照,深入体悟:一切皆是视角;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不同的视角从根本上而言是平等的,但平等而不等效;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视角有领域、广度、深度和维度等诸多层面的不同; 4)通过对这7种视角的统合观照,深入体悟:观照视角,即可看清视角、提升视角、超越视角、升华视角。 5)通过对这7种视角的统合观照,深入体悟:所有的局限都是视角的局限,所有的烦恼和痛苦,也是来自于固化视角的束缚。打破视角的局限,不断提升和扩展视角,就可以获得智慧和自由。而要实现究竟的超越、究竟的无限、究竟的自由,就需要深入地学习和实践生命宇宙观以及视角学智慧,并按照视角学的方案,不断提升自己的视角,直到完成e视角、f视角和g视角的观照与体悟。通过这些视角学的训练,将极大地提升视角的维度,照见生命中本有的智慧、光明、自由与超越。 6)通过对这7种视角的统合观照,深入体悟:所有的生命,其生命之本体皆是本自超越的视角,但因为生命的视角被“世界”所迷、所惑、所困,所以总是难以超越“世界”的束缚,获得生命本有的自由。生命,就其最根本的真相而言,乃是一绝对超越、无限自由、无限灵动、无限鲜活、妙用无穷的超级视角,但大部分的生命却不知道这一真相,深深地深陷在自己固有视角的狭小的“世界”里。但其实,超级视角是无限的,心是无限的,视角是无限,视界是无限,世界也是无限的。生命,具有无穷的可能性,可以创造无限丰富多彩的世界,活出每个生命独有的精彩,却依然始终保持究竟的自由,不被任何“视界”以及“世界”所迷惑,始终超越、自在、自由、解脱、鲜活、灵动、创造、无限。因彻底看清这一真相而心生悲悯与大爱,愿意尽自己所能而唤醒更多有缘的生命,使其走出“作茧自缚”的牢笼,进入自由超越之境。 将这些全部体悟清楚了之后,对于生命被困而不自由的根本之因,以及如何打破樊笼重获自由,就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些体悟的内容不仅可以自利、自觉,亦可以用于利他、觉他。 6、i视角 下一步的观照即是对视角学哲学范畴及方法论体系的观照,此观照即i视角。 i视角观照和体悟的内容: 1)对前面8种视角,以【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视角学范畴体系进行观照,大体上可以作如下归纳:a视角对应的是世界和视界,b视角对应的是视角和视界,c视角、d视角对应的是心和视角,e视角、f视角、g视角、h视角对应的是超级视角。 注意,这里说的是大致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严格的归属关系。比如e视角,作为生命宇宙的本体性视角,对应的是超级视角,但在尚未完成f视角和g视角的观照时,e视角仍然不是真正的超级视角,但在完成f视角和g视角的观照后,e视角即同时获得了升华,从而变成了真正的超级视角。 以此8种视角和5种范畴,观照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思想观念、语言行为,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人的生命视角其所处的维度——包括其所能达到的维度和日常所处的维度。 以此8种视角和5种范畴,观照一种文化、一种思想,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种文化和思想其核心、重心侧重于哪种维度,其智慧境界又处在什么样的维度。 注意,这种观照和辨析,不是为了“评判”,而是为了从更加宽广的角度进行学习、认识和了解,学习其优秀与精华之处,认识和理解其本然。通过这个过程从而使自己获得视角的扩展与提升。 2)在完成了f、g、h三种视角的观照和体悟后,就会发现,视角学提出的【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一独特的哲学范畴体系,完美地涵盖了整个宇宙、世界以及所有生命现象的认识论体系(包括本体论和世界观),以及为实现生命自由与超越所必须具备的方法论和实践论体系。所有的生命其本体皆为超级视角,由于对此本体真相的明白与否以及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视角局限。此不同的视角局限,即呈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非全量生命宇宙——【心-视角-视界-世界】。 这种观照和体悟,将加深对于生命视角学的认识,认识以及理解生命视角学其独特的价值、优势和意义,从而增进学习和实践视角学的兴趣与信心,促进更加自觉深入地学习和实践视角学。 3)视角学对于宇宙、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体系,以及为实现生命自由与超越而提出的方法论体系,其核心智慧皆浓缩于【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一哲学范畴体系中。整个视角学的训练,即是紧紧围绕这一范畴体系展开,从低维到高维,层层推进,使训练者的视角不断扩展、提升、升华、超越,直到最终达到究竟超越。此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同时还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次第性,可以很好地指导实践训练。 虽然超级视角内在的智慧本身是超越逻辑的,但作为一种哲学,生命视角学其理论性、逻辑性、科学性、实事求是性,仍然是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验证的。对于已经达到究竟超越智慧境界的人们来说,视角学可以成为承载其智慧的一种道具、工具,而对于尚在寻找生命自由之路的人们来说,生命视角学则可以作为其进行心性智慧训练的指导书和工具书,对其心性智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助益。而如果一个人愿意更加深入地走进视角学的世界,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目前才刚刚打开了一道门缝,至于里面将有何种精彩,期待这有缘的朋友一起共同去探索。 第8章 7、j视角 完成了i视角的观照训练后,即可进入下一个视角观照,即从视角学的角度,观照之前所观照的所有视角,从而深入地体悟所有的视角法则(共十八项),其中最重要的核心体悟内容为“一切皆是视角”。此视角名曰j视角。 从a视角到i视角,虽然视角各不相同,但都是视角。 其中a视角已经涵括了所有观照世界的视角,b、c、d、e、f、g六种视角则已经涵括了所有主体对客体的观照以及主体对主体的自我观照。h、i两种视角则属于视角学视角。 一般而言,从a到g这七种视角,就已经基本上涵括了人类所有的认知活动。 比如,三大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总是上而言皆属于a视角,当以视角的角度研究这些视角时,即属于b视角。 注意,很多内容看似属于c视角(正在观照的主体)和d视角(对主体的观照),比如哲学中对于思维、意识、精神等方面的研究,但其实严格地说来,仍然属于a视角和b视角的范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c视角和d视角,并不是将【主体】作为一种哲学研究对象去研究,而是【主体】和【主体】的自我观照,是鲜活的、当下的观照,而不是观照【某一个研究对象】。 所以,不管某一种哲学、心理科学、精神科学,在研究精神、思维和意识的领域如何精深,但本质上仍然是在研究某一个【世界】,仍然属于a视角。如果对这种视角进行考察、观照、反思、反省,则属于b视角。 所以,a视角虽然是最基础的视角,但其涵盖面非常广泛。a视角以及对a视角进行考察、反思、反省的b视角,基本涵盖了人类生命活动99%以上的视角。 我们平时所说的【我】,属于什么视角呢?一般而言属于a视角。难道不是应该属于c视角吗? 如果这个【我】正在“观照”,那么可以说这时的视角是c视角,而如果【我】并没有在观照,而只是处在一般性的生命活动中,那么这个【我】就属于a视角。 c及以上的视角,只有在特定的观照中才有其视角的意义,当没有生起特定的观照时,就不属于特定的视角。 所以如果缺乏主动自觉的视角观照训练,而希望自己的视角自动自发地实现升华和超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生命会习惯性被局限在固化的视角里,当没有一种机缘“打开”新的视角时,生命无法自动自发地“打开”新视角。 “法”的珍贵之处,就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打开新的视角,看见新的视界。“法”是什么?法,其实就是视角。比如佛陀为人类奉献的最大的“法宝”就是“缘起性空”的智慧视角;老子为人类奉献的最大的“法宝”就是“道”的智慧视角。 视角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不同的视角,呈现的是不同的视界,不同的视界即对应着不同的世界。世界看似相同,但不同的视角照见的视界和世界并不相同。 以生命而言,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世界,而且不是单一的世界,而是由无数个视角、无数个视界、无数个世界共同构成的生命宇宙。 所以,生命的世界总是有着无限的丰富多彩。但从a视角到i视角逐一观照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视角”本身也是一个“世界”,而且是运行在我们日常所感知的“世界”之上的“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之间有一种特定的关系,即日常感知的世界,是视角世界的投影。 所以关于视角的十八项法则,既适用于独特的视角世界,也适用于日常感知的世界。这些法则,其实也可以说是对这两个世界之间关系的揭示。其中最基本的关系为,视角世界代表了视角,日常感知的世界代表了视角世界所投影的“视界”。以此关系为基础,就会发现视角法则皆是对这种关系不同角度的阐释: 1)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所有的“世界”,都有一个投影源,即“视角”。没有“视角”,就没有“世界”。 2)视角是无限的。 “世界”是无限的,对应的“视角”也是无限的,无限的视角投射出无限的世界。 3)所有的不同皆是视角的不同。 “世界”的不同仅仅是表象,这种不同其更深的根源,源于“视角”。 4)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视角。 这是从生命视角而言的。每个生命都是一个极为丰富的视角系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因此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视角。 5)没有永恒不变的单一视角。 这同样是从生命视角而言的。生命是鲜活的,是不断变化的,生命在变化,视角也在变化。生命视角,永远都在鲜活的变化之中,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生命视角。 6)视角是鲜活的,必然会变化,但不会生灭来去。 这是从生命视角的本体属性而言的。生命视角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本体却又有一种不变的东西。这种不变的东西,没有任何实质,没有任何形体,犹如虚空,但鲜活灵明,这种犹如虚空的体性是不变的,这种鲜活灵明的本性也是不变的,这两种性质不会生灭,不会来去,不会增减,不会动摇。但基于这两种性质而产生的各种具体的视角却是鲜活变化的,永远在变化之中,无穷无尽。 7)所有的视角皆是平等的,但并不等效。 所有的视角,其本体犹如虚空的体性和鲜活灵明的本性,皆是一样的,所以平等。而各种不同的视角展现出的却是各种不同的世界,所以其功效并不相同。 8)心=视角=视界=世界 这是用视角学的眼光去观照“视角”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描述。心与视角,是一体两面。视界和视界也是一体两面。而视角和视界同样也是一体两面。这样就把传统心性智慧中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用视角学的语言进行了更易于理解的阐释。 9)视角决定视界,同时超越视界。 我们之所以深入地研究视角,就是因为视角具有本自超越于世界的关系。作为投影源的视角,决定了投影出的世界,同时本自超越于投影出的世界。对这一事实、本质、真相的深入观照,将可以使我们借助视角的超越力量,实现对“红尘世界”的超越。 可以说从a视角,到b、c、d、e、f、g、h、i视角,这种视角观照的训练,即是对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而且这一训练的过程,也证实了这一法则的确是一种“自然法则”,即本来如是之法则。这是一种普遍性的法则,掌握了这一法则,善用这种法则,就能够不断升华自己的视角,从而不断升华自己的生命。如果说要评选整个视角学最具有“价值”的法则,那么笔者认为,虽然每一项视角法则都弥足珍贵,但这一项法则更加珍贵。因为这一法则蕴藏着生命实现终极超越的智慧火种,只要你沿着这一法则不断深入,就会获得这火种,从而点亮生命智慧之火,烧尽所有的束缚,获得究竟的自由。 10)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发现新的视角。 生命即是一个视角体系,生命视角的境界决定着生命的境界,所以最根本的学习和创新即是不断地提升视角,升华视角,扩展视角,不断地提升生命视角的智慧境界。视角是无限的,学习与创新,也是无限的,永远保持谦虚好学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视角,就可以不断地打开和创造全新的世界。 11)视角有领域、广度、深度、维度等各层面的不同。 从a视角到i视角,从对这些视角的观照,就可以发现这一点。另外,记得佛经中有个故事,说佛陀有一种特殊的“相”,叫“无见顶相”。话说有位菩萨具大神通力,有一天想验证一下到底能不能见到佛之“顶”,于是飞身向上,但他飞了很久,却发现佛之“顶”永远比他所在的位置更高,无论他怎么飞,都见不到佛之“顶”。对于这个典故,其实从视角的角度很容易解释。“无见顶相”,其实是对佛之超越智慧的形象化比喻。就像对视角的观照一样,是永远找不到“视角”之“顶”的。为什么呢?因为当你看到“顶”的时候,你的【看】必定已经比此“顶”更高。所以哪里有“顶”呢?此顶不可见,名曰无见顶。“视角”的超越是没有止境的。但同时也可以说,此“无见顶”之视角,人人本自具足,只在觉与不觉,见与不见,悟与不悟而已。 12)拥有不同的视角,即是自由;拥有无限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自由。 自由,其实也是一个虚妄的词,是相对于束缚而言的。可是哪有人束缚你呢?唯是你自己的视角束缚了自己而已。只要你打开眼界,打开心,全然地接纳一切,永远保持谦虚好学的心,永远安守在生命内在本有的宁静与清明之中,一切本来自在,本来自由。无限,不仅是数量上的无限,更是心态上的无限,即不局限、不执着、不死板,鲜活,灵动,永远保持一种鲜活的生机。 13)包容不同的视角,即是爱,包容无限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爱。 爱是什么?爱是包容,是接纳,是允许,是给对方自由。生命是爱,同时生命也是视角。如果没有包容、接纳、允许,爱就成了一种“绑架”和“牢笼”。这样的爱,谁会喜欢呢?谁会永远喜欢呢?生命,从视角的角度而言,其实就是各种不同视角的集合体,如果抽掉了所有的视角,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从生命视角的角度而言,生命即是视角。爱,即是对视角的包容、接纳、允许。你可以扪心自问,你希望自己所得到的爱是这样的吗?其实,你的答案就是所有生命的答案。 14)理解不同的视角,即是智慧,理解无限不同的视角,即是无限的智慧。 如果缺少了基本的理解,那么包容就难免会带有一种勉强。所以,理解非常重要。包容是爱,理解是智慧。爱与智慧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增益。智慧如何获得?深入学习和实践视角学的方法,深入地观照视角,就能理解视角、提升视角、超越视角,智慧也会在此过程中同步提升。 当自己的视角实现了某种突破性的超越之后,就能够理解所有的视角,同时包容所有的视角。你会清楚地看到,每一个生命的视角为何是那样的视角,为何会局限在那样的视角里。因为看得清,所以能够理解。因为理解,所以能够包容。超越的视角既有理解的智慧,也有包容的胸怀。 15)领悟并掌握无限的自由、爱和智慧三位一体圆融无分的超级视角,是获得终极自由、幸福、快乐的核心秘密。 超级视角具有无穷的力量,其最核心的力量是超越。这种超越的力量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还能够通过训练从“可能”变成“现实”。这种超越的力量中,有智慧,有定力,有慈悲,有大爱,有无限的鲜活与灵动,有无穷的大机大用。人世间的词其实很苍白,自由、幸福、快乐,这些词在这种巍峨的超越面前,实在显得太过单薄。 16)拥有超级视角,是所有智慧生命本有的权利。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视角,每个生命视角都有着内在本具的超越性,只是需要把这种超越性给开显出来,然后去善用它。因为这是生命内在本具的,所以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可以夺走它。它只会被遮蔽,而不会真正失去——虽然它被遮蔽的时候,就像似乎不存在一样。视角学的意义就在于让每个生命从视角的角度去发现自己内在本具的超越性,并把这种超越性变成真正能够用得上的智慧和力量。没有人能够阻止你这样做,除了你自己——不知道、不相信、不去做,或是没有足够的坚持。 17)拥有并成为超级视角,与超级视角完全合一,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和最高目的。 何以如此呢?因为超级视角即代表着最究竟的超越、自由、快乐、幸福、大爱、智慧。 生命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都含摄在超级视角的“世界”里。 18)学习、实践、掌握、运用以及传递超级视角的智慧,是生命存在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定义。这里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视角法则进行推演的自然结果。即使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另有其定义,亦不妨碍其从视角学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智慧和启发。当然,如果一个生命愿意将学习、实践、传播视角学的智慧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那么这种使命的实现对其来说就具有终极性的意义和价值。自从开始“视角系列”文章的写作以来,这种使命感就在笔者的心中愈加地强烈。所以笔者愿意以此为使命,终身学习、实践和传播视角学的智慧,并将从古今中外的人类智慧成果中不断汲取营养,然后注入到视角系列的写作中,以视角为载体,不断丰富视角学理论与实践体系,不断打开新的视角,呈现新的“视界-世界”! 愿原来越多的生命能够走进视角学的世界,共同探索和发现视角世界更多的奥秘与神奇! 第9章 8、k视角 完成了j视角的视角学观照后,对超级视角的观照与体悟即呼之欲出,接下来就开启这一观照,此视角名曰k视角。 超级视角的观照与体悟如何进行呢? 其实并不复杂,因为在从a视角到j视角的视角观照训练中,“超越”一直都在进行中。 这种“超越”何以能够实现呢? 这时就要深入地体悟视角本具的“超越性”: 1)当观照“世界”的时候,“观照”是超越于“世界”的; 2)当观照“视界”的时候,“观照”是超越于“视界”的; 3)当观照“视角”的时候,“观照”是超越于“视角”的; 4)当观照“心”的时候,“观照”是超越于“心”的; 5)这种“超越”是“观照”本具的特性,与“观照”一体无分; 6)深入地观照“观照之本体”,会发现“观照之本体”同样是“超越”的——超越于任何现象,超越于世界,超越于视界,超越于视角,超越于心!此“观照之本体”不可见,无形体,无实质,无色无味,无形无相,超越于一切现象,究竟超越!此即是“观照之本体”的究竟超越性!对于这一点务必要体会得清清楚楚,了无疑惑。 7)深入地观照“观照之本体”的超越性,深入地体悟这种‘超越性’,是永远不变的超越性!“观照之本体”是超越生灭、超越来去、超越善恶、超越垢净、超越增减的。“观照之本体”的超越性,同样是超越生灭,超越来去、超越善恶、超越垢净、超越增减的。所以,“观照之本体”是永远超越的,这种超越性是永远不变的。对于这一点务必要体会得清清楚楚,了无疑惑。 8)深入地观照“观照之能观之性、能照之性、能知之性、能觉之性”——此性,以视角学语言名之,即“视角之能视之性”,是“观照之本体”本自具足之性,若无此性,则观照必不能发生。观照之发生,即可反证此性之本自具足。本自超越的观照之本体,本自具足能视之性。对于这一点务必要体会得清清楚楚,了无疑惑。 9)深入地观照“观照之能视之性”(能观之性、能照之性、能知之性、能觉之性),同样是究竟超越的,同样具足究竟超越性,此究竟超越性同样永远不变。本体如是,本体本自具足的能视之性亦如是。对于这一点同样务必要体会得清清楚楚,了无疑惑。 10)深入地观照“本自具足能视之性、究竟超越的观照之本体”,此本体为生命所本自具足,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增无减,无动无摇,是生命宇宙之本体,是生命宇宙之核心,是究竟超越之超级视角!对于这一点同样务必要体会得清清楚楚,了无疑惑。 11)深入地观照此究竟超越之超级视角,可观一切,可照一切,可知一切,可觉一切,一切都映现在此视角之中,而此视角却不在一切之中,它卓然独立,遍照一切,同时超越一切。 12)深入观照此究竟超越之超级视角,可以随缘化现出无量无边无数种具体的视角,但不为任何视角所局限,始终超越于一切视角之上,卓然独立,遍照一切,同时超越一切。 13)深入观照此究竟超越之超级视角,可以随缘开显出无量无边无数种具体的视界和世界,视角不同,视界和世界即不同,但不为任何视界和世界所局限,始终超越于一切视界、世界之上,卓然独立,遍照一切,同时超越一切。 14)深入观照此究竟超越之超级视角,可以随缘开显出无量无边无数种生命宇宙,但不为任何生命宇宙所局限,始终超越于一切生命宇宙,卓然独立、遍照一切,同时超越一切。 15)深入观照此究竟超越之超级视角,与“心”的关系,其本质上是一体之两面,心即是视角,视角即是心。然心有迷悟之不同,觉醒的心,觉悟的心,充满超越智慧的心,即是超级视角之异名。迷惑的心,不明自心真相的心,其视角之中亦有迷惑,亦有无明。因此,超级视角即是觉醒的心灵之觉醒的慧眼,此慧眼常在,智慧常明,即名超级视角。 16)深入观照此究竟超越之超级视角,人人本具,个个无缺,唯在见与不见、觉与不觉、悟与不悟、明与不明!见、觉、悟、明者,则当下见,当下觉,当下悟,当下明。时刻不离当下,不离当下之见、当下之觉、当下之悟、当下之明。时时训练,时时安住,时时警觉,时时保任,功夫到时,则时时见,时时觉,时时悟,时时明,乃至常见、常觉、常悟、常明! 17)以此究竟超越之视角,观照一切现象之变化与自身之超越,即可随顺一切之变化,不离自身之超越。于变化中不离超越,于超越中观照变化、随顺变化、显现变化、创造变化。 18)安住于此究竟超越之视角,静静地体会生命内在本自具足的宁静、清净、清明、安详、自在、自由、快乐、圆满...........所有的这一切,永远与究竟超越之超级视角同在,一体无分...... 第10章 9、l视角 在完成了k视角的观照和体悟之后,即进入到了观照视角基本训练的最后一项训练——对生命宇宙观的观照,此视角名之曰l视角。 1)依视角学的哲学观照,将生命以及生命所感知的所有的一切,以【生命宇宙】而名之。此即是视角学视野下的生命宇宙观。生命、世界、宇宙,本自一体无分,相互含摄,共同构成了无量无边的生命宇宙全息能量场。此生命宇宙的构成,从视角学的角度将其概括为【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由此五大范畴共同构成的生命宇宙也称为全量生命宇宙。当超级视角隐而不显时,生命宇宙由【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也称为非全量生命宇宙。此为l视角观照的基本基础。 2)l视角的第一项观照为基于视角学哲学观的缘起视角——依超级视角智慧的开显与否,缘起不同的生命宇宙。即,依超级视角智慧的开显,而生起【全量生命宇宙】,当超级视角的智慧未开显时,依无明之心而生起【非全量生命宇宙】。这是生命视角学所独有的不共缘起观。 3)l视角的第二项观照为,超级视角智慧的开显与否,取决于生命是否主动自觉地追寻超级视角的智慧,以及是否有缘与蕴含超级视角智慧的文化相遇。 4)l视角的第三项观照为,生命宇宙与生命宇宙之间,有三种关系:平行关系、相交关系、一体全息相互含摄关系。当两个生命宇宙没有任何明显的互动交集时,即名曰平行关系。当两个生命宇宙有明显的互动交集时,即名曰相交关系。同时从生命宇宙的本体性和一体性而言,所有的生命宇宙皆有本自一体、相互含摄的关系。 5)l视角的第四项观照为,超级视角虽然无比地珍贵,但能够开启超级视角智慧的文化更加珍贵——特别是鲜活的、能够以生命开启生命、以生命点亮生命、以生命照耀生命的超级视角已经觉醒了的生命最为珍贵。这样的生命是真正的火把,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他们,更为难得的是,可以直接在因缘具足时激活另一个生命的超级视角,点亮另一个生命的超越智慧之灯。发心发愿遇到这样的生命,发心发愿成为这样的生命,发心发愿让更多的人成为这样的生命,应成为所有视角学践行者的大心大愿。 6)l视角的第五项观照为,全新的视角一旦被打开,其对应的视界和世界就会被打开。生命宇宙从此即已变得不同。此过程为不可逆的过程。一种视角除非从未被打开过,只要其被打开了之后,就再也不会关闭,而且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生命打开这种视角,由是越来越多的生命宇宙将会从此变得不同。超级视角更是如此。一个生命一旦打开了超级视角,就会体验到超级视角的美好,这种美好将激发出极大的生命力,使得超级视角的智慧不断地像星星之火一样逐渐燎原。因此遇见超级视角,遇见超级视角的智慧,打开超级视角,享受超级视角的美好,将会是这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无量无边的生命宇宙中新的传奇! 7)l视角的第六项观照为,以超级视角智慧为生命核心主宰的“全量生命宇宙”,是每个生命皆可“打开”的“世界”,这一“世界”就蕴藏在每个生命的内在。当生命的视角被固化在日常感知的世界中时,本自自由的生命就会掉进“世界”的“牢笼”而不得自由。而通过视角学观照视角的训练,就可以一步步超越“世界”、“视界”、“视角”乃至于“心”带来的束缚,从而使超级视角的智慧逐渐在生命中显现出来,依此智慧的力量即可恢复本有的自由。于此同时,“非全量生命宇宙”也就转变成了“全量生命宇宙”。 8)l视角的第七项观照为,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束缚源于视角,自由亦源于视角,全量生命宇宙源于视角,非全量生命宇宙亦源于视角。视角即是生命智慧境界的体现。视角决定一切,视角亦超越一切。视角是所有一切的终极密码,包括生命、命运、人生、梦想、价值、意义,皆为视角所含摄、所定义、所决定。包括爱、慈悲与智慧,亦是如此。视角的境界,决定了爱的境界、慈悲的境界、智慧的境界。如果你想改变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即是改变你的视角。视角一变,一切都会改变。 9)l视角的第八项观照为,你,当下就是视角,当下唯是视角,当下超越,当下无限,当下自在,当下自由,当下永恒,当下圆满。你,没有名字,没有形象,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增减,没有得失,至空至无,至灵至明,至纯至真,至善至美,遍照一切,超越一切,智慧无尽,光明无尽,离相,离言,无执,无住,本无名字,假名曰真心、光明心,亦名超级视角。 另外,对于观照视角的训练,除以上从a视角到l视角的训练外,还有一些比较简便的方法可以作为日常性的基础训练,用于培养观照视角之习惯的养成。这一类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仅列举几个视角学训练常用的方法: 1)看着你的看; 2)听着你的听; 3)体会着你的体会; 4)觉察着你的觉察; 5)观照着你的观照; 对于这些方法,只需选择其一,一门深入,长期训练,则必有大益。 第11章 (七)观心 1、传统观心训练法 观心,在传统心性智慧训练中,是非常重要且非常核心的训练方法。 在视角学方法论中,基于视角学思想,对心的观照则有了独特的视角学特色。 视角学中作为观照对象的【心】,主要是指【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中的【心】。 在传统心性智慧训练中,【心】包括【真心】和【妄心】,在视角学中,与【真心】相对应的是【超级视角】,所以,视角学中作为观照对象的【心】,更多的指的是【妄心】,或者说是【无明之心】,即超级视角智慧隐而未显状态下的心。而观心的目的,正是为了通过深入的观照看清这种心的虚幻性,从而超越这种心,继而继续深入到真心的层面,让超级视角的智慧开显出来。而在超级视角的智慧开显出来之后,这种心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也是视角学观心训练所要观照的内容。因此视角学方法论在借鉴传统观心训练方法时,亦包括了三方面的观心训练:超级视角智慧开显之前的观心训练、实现超级视角智慧开显突破的观心训练以及超级视角智慧开显之后的观心训练。 a、超级视角智慧开显之前的观心训练 主要内容包括: 1)观照心中的念头、情绪、感受、情感、思想、思绪等心中生起的各种现象。 这是最基础的观心训练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项训练的重点是训练“观照”本身,而不是去观心中的各种现象其具体内容如何,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对是错等等。这些都不是重点,而且还是需要在训练中需要注意避免的地方,即不陷入,不跟随,不干扰,不评判,随其自来自去。 此项观心训练的目的,重点在于培养对各种现象的【观而不随】,即培养和训练“观照”本身,不断强化“观照”的力量,让“观照”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宁静,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清明。这一阶段的训练口诀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观而不随、静净清明。即对念头等现象要观而不随,而观照本身要静、净、清、明。关于观心训练,笔者在《观心实修》一书中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2)观照这些现象在心中的变化——即生、住、异、灭的过程。 当第一步的训练比较稳定了之后,即“观照”稳定了之后,就可以进入这一步的训练。 这一步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看清心中各种现象的变化性、无常性,从而使我们的生命逐渐从这些现象中超越出来——看清是超越的前提,能够看清就能够超越,看清即可产生超越的力量。 所以这一步的训练非常重要。 在这一步的训练中,观照的主要对象是念头和念头的变化过程。 当我们去观照内心的念头时,会发现,念头在心中的生灭是非常迅速的。 念头总是倏忽而生,倏忽而灭,而我们心中的思想、情绪等,就是由一个个念头构成的。 对念头的观照,最重要的就是彻底看清,念头从心中生起,又快速地消失于心中。不管念头如何纷繁复杂,在心中生起又消失于心中的这一特点却是相同的。念头生起之前、消失之后,念头都不存在。其短暂的生起,又快速地消失,根本无法留住。注意体悟,这就是念头的变化性、无常性。然后再深入一步,深入体悟,【念头不是我】。念头就是念头,快速地生灭来去,就像水泡一样,刹那生灭。我们常常把念头当成了自己,但其实,念头不是自己,它只是我们心中来来去去的过客而已。 3)反复训练前面两步,直到发现心中的念头越来越少了,甚至没有念头生起,这时就进入到了第三歩的观心训练——观照无念之心。 自然地达到无念之心,一般而言需要经过很长的训练时间。所以为了加快训练速度,可以采用念诵观心法进行训练,这样更容易进入无念之心——当刻意拉长念诵内容的字与字之间的时间间距时,可以通过观照这个间距状态下的心体会无念之心的状态。另外,像持宝瓶气、呸字诀、聆听寂静等方法也可以用于引导自己进入对无念之心的观照。 对于无念之心的观照,其观照的重点包括: 仔细体会无念之心的状态,与有念之心状态的区别; 仔细观照无念之心的“本体”——看看这无念之心,有没有形相,有没有边界,有没有实体,有没有实质,有没有生灭,有没有来去,有没有善恶...... 仔细观照无念之心的“本体”状态,仔细体会——它是宁静的,它是清净的,它是不动的,它是不变的,它一直都在,时时在,处处在,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却一直在我们的生命中,默默无语,寂静清明...... 当观照到无念之心的“本体”之后,就静静地观照它,感受它,体会它,让自己的心一直安住于“本体”,形影不离。 4)在观照无念之心的同时,深入体悟无念之心的本体之性——无我、无生。 对于无念之心的体悟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即体悟其无我、无生的本性。 先说无我。仔细观照并体会,这无念之心,是心的“基态”,始终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不离我们的生命,但它却没有“自我”,它更像是一种“天空”般的存在。而所有的“我”和对“我”的认知,都是这无念之心中生起的念头,倏忽而生,倏忽而灭。当所有关于“我”的念头消失之后,宁静、清净的无念之心,就像没有云彩的天空一样,“在”而“无我”...... 然后再继续深入一步,此无念之心,不仅“无我”,而且“无生”。所谓无生,即本来就在,不从他生,不从己生,没有生处,也没有灭处。此无念之心,可生起无量无边的诸多念头,但其本体却本自具足,本自自在,本自无生,无生亦无灭。将这一点观照和体悟清楚至关重要。 可以说,对无念之心的本体——也即心之本体,其无我之性、无生之性的体悟,是超越视角智慧开显之前观心训练所要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 第12章 b、实现超级视角智慧开显突破之观心训练 对无念之心本体之无我性、无生性的体悟,和对观照之本体的空性、觉性结合起来,就会实现超级视角从隐而不显到觉悟而显明的突破—— 1)首先,观照心的本体与观照的关系。 仔细观照和体悟,心之本体即是观照的本体,观照的本体即是心之本体,是同一本体。 此本体之“眼”(视角)呈现为“观照”,“观照”所照见的“本体”是心之本体的“映像”。 “映像”可以反映出本体的某些特性,比如寂静、清明、无生、无灭等。但这种“映像”仍然仅仅是本体的某种“侧影”,“观照”的视角不同,“映像”即不同。虽然“映像”不是整体,但可以通过某些视角透视此整体最重要的性质,比如无生、无我、空性、觉性等等。 2)观照和体悟心的本体本自具足能观、能照、能知、能觉之性。 在观照视角的训练中,是从观照视角的本体进行体悟的。而心之本体,与视角之本体是同一本体。所以从观照心之本体的角度,同样可以进行本自具足觉性的体悟。 3)观照和体悟心之本体本自具足的觉性,同样是无我的,是无生的。 4)观照和体悟心之本体的超越性——超越现象,超越语言,超越名相,超越一切。 5)观照和体悟心之本体与超级视角的关系——已经彻底觉悟了自心本体之真相、真性的觉悟之本心,即是超级视角,无二无别。但是,当心尚未觉悟到自心本体之真相、真性时,虽然此心之本体仍然存在,无欠无余,但因为智慧尚未开启,所以不能称为超级视角,只能称之为心。即使单纯地处在无念之心的状态,如果尚未产生对自心真相、真性的透彻了悟,同样不能称为超级视角。 c、超级视角智慧开显之后的观心训练 在超级视角智慧开显之后,当继续进行以下观心训练: 1)安住在觉悟的本心状态中,观照本心,体会本心,感受本心,体悟本心,致力于不断增强安住于本心的定力和观照力。 2)安住在觉悟的本心状态中,当发现生起念头时,继续安住本心,观照念头而不跟随,任念头自来自去,自生自灭。 3)安住在觉悟的本心状态中,当发现自己被念头所转而忘记了安住本心时,要及时警觉,及时回到醒觉的本心状态中。 4)越来越清晰地明了自心觉与迷的状态,及时转迷为觉。在红尘中炼心,化烦恼为菩提。 5)观照自己从迷到觉的过程,总结训练的方法和其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不断深化自己对于生命觉醒之道的理论和实践认知,用于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6)以心的真性、真相观照所有一切生命,深入观照生命之所以迷而不觉的根本原因——对心之真性、真相的无明,对世界的真相、真性的无明。换句话说,即是超级视角的智慧没有被开显出来,无法看清真相而被假象所迷。 7)安住在觉悟的本心状态中,观照有缘的生命其生命所处的状态和修行所处的阶段,善巧地引导其将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内在,选择合适的观心修行方法进行观心训练,促使其早日达成生命的觉醒。 第13章 2、视角学观心法 前面所讲的观心方法,主要还是比较传统的观心法。在视角学中,对于心的观照则有视角学所独有的特色: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 在视角学观心法中,心,同样也是一种视角,对心的观照,同样要从视角的角度进行观照和体悟: 1)仔细地观照和体悟,我们在生活中所生起的任何一种“心”,都是一种视角。 传统观心法中,这样的“心”被称为“念头”。在视角学中,则需要从视角的角度去深入体悟,我们所生起的任何一种“心”或者“念头”,都是一种视角。 所有的念头,都有其所指向的“对象”,不管这个“对象”是人,是物,还是事,都是一种“对象”。“心”或者“念头”,其内容即是对这个“对象”的看法、感受、情感、评判等等。同时,这种“心”或者“念头”之所以能够生起,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基础,即对“对象”的分别、攀援、执着。有时,这个对象甚至是“自我”,一般情况下则是“非我”。 所以,从视角的角度进行观照和体悟“心”或者“念头”,就会发现,“心”或者“念头”,本质上皆是一种视角—— 对“对象”的看法、感受、情感、评判等,是一种视角; 将“对象”看做一种“非我”,然后建立一种“我”与“非我”的关系,这同样是一种视角; 当“对象”是“自我”时,则体现了一种“自心与“自我”的互动关系,这同样是一种视角; 对于没有进行过视角观心法训练的人,刚开始进行这样的观照会有一点点难度,当逐渐习惯了这种训练之后,就能快速地体会到,所有的“心”、念头,都是一种视角。 2)基于上面的体悟,结合视角法则,进一步深入观照和体悟:“心”、“念头”是一种视角,视角不同,“心”、“念头”就不同,当视角转变的时候,“心”、“念头”就会转变,当视角不变的时候,“心”、“念头”就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视角”决定了“心”,决定了“念头”。在实际训练中,还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同一件事,然后观照在不同的视角下,自己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自己的“心”和“念头”有什么不同。不断地切换视角,同时观照“心”和“念头”的变化,然后就会发现,视角一变,“心”和“念头”就变了。有的时候,两种不同视角下的“心”和“念头”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但因为对于视角的观照非常清晰,所以你会深刻地体悟到——即使是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观点”、“心”、“念头”,也可以在瞬间通过转变视角而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仅仅是视角的不同而已。甚至你可以继续提升视角,用更高的视角去观照,就会看到更深刻的一面——比如当你用缘起性空的时候透视一切时,就会发现,事情、对事情的不同观点、不同的“心”、不同的“念头”、不同的“视角”,其实都只是一种“因缘”所生法,根本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因缘”一变,所有的一切就都变了,哪有什么能够执着的呢?这时你就会发现,有的视角将会“束缚”我们的心,增加我们的执着、烦恼、痛苦,而有的视角则会“解放”我们的心,解除我们的执着、烦恼、痛苦,让我们的心获得清凉、自在、自由。这时你就会深深地惊叹于视角的力量——看似不起眼的视角,竟然有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3)基于上面的体悟,致力于学习能够让我们的心得以“解放”的视角,并让这种视角与我们的“心”结合起来,让这种视角成为我们的“心”,成为我们的念念不忘的“念头”——此即为视角学之观心“正念”训练。 能够让我们的心得以“解放”的视角有很多,结合传统心性智慧训练和视角学特点,推荐以下几种视角作为视角学观心正念训练的主要视角: a、观心如镜:将自心观为一面无形的明镜,将自己感知到的一切现象观为镜中之影,镜中之影总是不断地生生灭灭、来来去去,但究其本性却了无实质,究竟不可得。所以对这些镜中之影则一直保持静静地旁观,包括自己的身体、语言、行为、情绪、念头、感受等,同样观为镜中之影,观而不陷入、不执着。而最重要的核心则是在观照镜中之影的同时观照“自心之镜”,不断深入地观照和体悟这“自心之镜”的宁静、独立、清明、明照,以及其永远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的特性。 b、观心如水:将自心观为无形的水,将感知到的外界的一切观为映在此水中的影子,将感知到的内心的所有一切,观为无形的水面生起的浪花。在这种观心训练中,观照的重点是要穿透水面的影子和浪花,而向水的更深处观照,直到观到水的深处那种无动无摇的宁静。然后安住在这种宁静中,一边体会这种宁静、融入这种宁静,一边静静地观照水面上的影子和浪花,任其影子生灭变化,任其浪花生灭起伏,而自己生命的重心和观照的核心一直深深地沉浸在心灵之海宁静的深处。并在这种观照中体悟,不管影子如何变化,不管浪花如何起伏,但其实,心灵之海始终如是,不管是影子,还是浪花,都只是心灵之海的海面上随缘显现的风景而已。而无边无际、无限深远的心灵之海的整体,从未生灭,从未动摇,从未增减,从未来去....... c、将心观为无形的视角:将自己生命的核心——心,观为无形的视角,将感知到的所有的一切,包括外界的现象和内心的现象,皆观为呈现在视角下的“视界”。这时,所有的一切都涵括在“心视角”和“心视界”之内。心,即是“心视角”,心感知到的一切即是呈现在“心视角”中的“心视界”。这里的重点在于,不管呈现在“心视界”中的现象如何变化,观照的重点都始终集中在“心视角”上——即不断地向内观照,观照心视角的“本体”。此“本体”是无形的,是宁静的,是不动的,是永远“立在”我们生命中的,犹如“定海神针”,永远不动不摇。同时“心视界”中的各种现象,外界的、内心的,都在一种发生着、变化着、生灭着。这些现象无比鲜活,但却永远都处在“心视角”的“觉照”中。当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掉进了“心视界”而忘记了保持“心视角”的“觉照”时,就及时提醒自己,重新回到“心视角”的觉照中——观照“心视角”,融入“心视角”,安住“心视角”,从“心视角”出发观照“心视界”,观而不涉入,随顺“心视界”中各种现象的变化,不生执着。 d、将心观为“缘起性空之智慧视角”: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将“缘起性空之智慧视角”观为一幅“眼镜”,然后让我们的心戴上这幅无形的“眼镜”,通过这幅“眼镜”去观照世界,观照自己,观照一切。为了强化“佩戴”习惯,可以经常念诵【万法因缘起,万法因缘灭】,或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里的“心”其实就是各种具体的视角。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始终不忘用“缘起性空之智慧视角”透视一下,只要一透视,就会发现其在因缘中变化、生灭、无常的本质。这时,我们就会接纳这些现象的自来自去,不生执着。当经常这样训练后,“心”与“缘起性空之智慧视角”就融为了一体,心就是此视角,此视角就是心。 4)经过以上的训练之后,进一步提升视角——观照这些训练,深入体悟——“心”是一种“万能视角”、“无限视角”,“心”,本自不可定义,无限鲜活,无限智慧,“自由”、“解脱”等仅仅是它本来如是的样子,而它远远比这些更加博大,它是无限的无限,是创造的创造,是自由的自由,是奥妙的奥妙。可是我们竟然将如此伟大、尊贵、不可思议的“宇宙之王”,囚禁在了“我”的“错觉”里。所有所有的一切,皆是它的创造,皆是它的游戏,皆是它的幻变,皆是它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