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有声》 第1页 《掷地有声》作者:金星【完结】 文案: 真实是这世界上最稀缺也最强大的力量。 真话是这社会上最尖锐也最响亮的声音。 你想听真话,金星只说真话。 只有真话掷地有声。 金星10年来第1本散文集,告诉你精彩至极的女人该怎样做,淋漓尽致的人生该怎样活! 45篇智慧散文+2篇感人随笔,只谈你想听的,只说别人不敢说的。 男人世界潜伏了28年的资本,让她知道什么样的女人最有魅力。金星谈女人的美,谈到知心知底。她说,“性感不是摆出来的,是要让男人惦记着你,有冲动要照顾你,跟别的男人聊天时还能聊起你。性感是要男人追在后面跑的!” 附:本作品来自网际网路,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如侵权,请邮件联繫。 序:是坚持把我带到了这里 ============ “金星红了!”他们在说。 “我还是我”,这是我心里的声音。 我知道人们喜欢我,不是因为那层光环,而是因为我说的话实在、有用,我做的事靠谱、磊落。人们喜欢我,是因为我是一个真实的女人。 金星还是金星,往下跌的时候能为自己亮着,被人捧的时候也能为自己守着,一如既往。 我在皮包店当过售货员,给别人当过保姆,批发过运动服,在餐厅里洗过盘子……我都做过。 挨打受罚,饥寒交迫,背井离乡,半身不遂,被人误解,被人羞辱,被人中伤……我都经历过。 然后又从底层,慢慢站起来。不带一点阴影。脚底带的泥,都沾着力。 自从十九岁那年被国家派到美国去学现代舞起,我就建立了一个生活态度:不被动地活。从十九岁到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无论错误正确,成功与否,我都买单了,金星就是金星。 一路走来,我只是踏实地做我自己,我没有改变世界的野心,也不想被世界改变。这个信念,让我把“金星”这条路走到了底。 小时候的选择是舞台,我觉得只要把我放在舞台上,大幕一拉开我就是最幸福的人。至于在舞台上到底做什么,我还没想好,想唱歌,想跳舞,又想主持,特别不安分。直到我九岁时部队来家里徵求意见,说能不能把这个孩子送去学跳舞的时候,命运才替我选择了舞蹈。 一开始我妈是不同意的,她觉得我该上大学。领导一看家长不支持,又看看我单眼皮、瘦瘦小小的,基础条件也不是特别出类拔萃,也想说放弃。但那时候有一个人说,就是这个孩子才有出息,得要。那个老师就此成了我一辈子的恩师。我也不知道那时她看中了我什么,但我用自己的一辈子证明了:她是对的。 那时候挺懵懂的,就是想去部队学跳舞,心想离舞台又近一步了多好啊。那我妈不同意怎么办呢?我就绝食,绝食了两天,直到我妈妥协,她说了句对我影响终身的话:“你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我写了两封保证书,一封写着参加文工团是我自愿,以后不后悔,不怪罪父母,交给了我妈;一封写着一个九岁的孩子决定当兵跳舞,请努力培养他,给了部队领导。保证书写完,收拾行李进了部队,再回家的时候已经是两年后。 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在练功,而每一天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练功。什么叫做“科班出身”,就是往死里苦。挨骂挨打是家常便饭,进了部队就是交出去的人了,由不得你。东北大冬天的,一早上先出去跑个几公里当做热身。有时候地上刚融冰,冷气直往鞋底板里渗,跑完了身子是暖的往往脚还冻着。回到练功房后一个孩子一根柱子,脚尖向上,用绳子把腿往柱子上绑,捆得死死的。正腿、旁腿、后腿,一条腿十五分钟。前两分钟风平浪静,五分钟后就是一片鬼哭狼嚎。老师在一旁低头翻着报纸,喝着茶,不紧不慢地:“还有三分钟。”那个训练的名字叫做“吊腿”,太形象了,训练结束后我们真的是“吊”着自己的腿在走路。吃过饭,下午又是新的学习和训练。 再回家的时候,见着我妈的第一句话就是,太苦了不想学了。我妈看了我一眼,斩钉截铁:“想都别想。” “你既然选择了,就坚持走下去。如果这辈子一直这样不喜欢就换一个,那什么都干不成。当年你用绝食的方法来告诉我你选择舞蹈,现在这条路才刚开始走,你就要扭头换方向,不可以。” 回去的路被我妈堵死了,又回到部队。两眼一闭幻想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坚持!坚持什么,我也不知道。 在渖阳部队的时候,男孩子里我个子算小的,于是领导把我安排在了最角落的位置,后来又让我做后勤为台上的演员服务了一年。还好有我的恩师,就是当年把我选中的那个恩师,觉得这个孩子如果继续在这儿就可惜了,就把我送到了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继续进修。那时候挺乖的,听老师的话,至少是表面上全听老师的话,但心里那种自我的东西也开始萌发。我们在观看资料片时,老师总会指着苏联那些伟大的芭蕾舞演员教育我说,金星你以后要练成像他那样,我说:“好,我会努力。”但是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不,绝不。我永远跳不到像他们那样,但他们也跳不了我的舞。” 孩子气的话,如今我做到了。 很多外国朋友问我,在部队这样一个环境中,怎么会培养出像你这样的演员。的确,我受的是最传统的教育,这一点和所有同龄孩子一样。但往往是在最封闭的环境中,那种从角落里冒出来的思考和想像充满了渴望和热情,它是最自由、最鲜活的。当时我进部队年纪最小,所以没人会把个小孩当一回事,那我就男生、女生宿舍随便跑,一会儿听哥哥姐姐们讲故事,一会儿看他们谈情说爱,谁也没注意有个孩子在旁边听着。包括练功也是,白天在男孩这边练功,晚上去女孩那边学舞,还跳得都挺好。恩师说的那句话是:“金星是没有性别的。”我心中大喜过望,有人看透了我。 这样一种两头窜的生活造就了我的童年生活。部队的院子里,我望着星空就在那里想像:“我以后要做个漂亮的女人,会几种语言,周游全世界,给自己编舞……”完全是胡思乱想,每天想完以后,带着我的胡思乱想,甜蜜入梦。 幻想属于黑夜,白天的时间经不起浪费。当时我能做好的唯一一件事情,也是唯一一件能握在手里的事情,就是把舞跳好,跳到最好。我没有食言,十七岁那年在“桃李杯”上拿了第一名,王光美女士给我颁奖,她对我说:“你的舞怎么跳得那么好。” 我现在能把生活安排得特别好,特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在我十九岁踏上美国之前,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让我做到最好的时候我就做到最好。有时候不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以后,才会慢慢清楚自己要什么。
第2页 我带着一身技术被派到了美国。到了美国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改行。十九岁的年纪,第一次从部队生活逃离出来看到花花世界,摇摆得一塌糊涂。只想着快点学外语,学完赶紧改行,然后拿绿卡办移民,留在美国之后就再也不回中国了。 想得美。事实证明,当你一句英文都不会说,一个人都不认识的时候,你能干什么?你只能跳舞、练功。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进到美国学校的排练厅时,周围全都是俊男靓女,全世界好的舞蹈演员都在那儿。我那时候穿着最简单的衣服,上课一开始不自觉地就往最后一排站,跳了十五分钟以后,我发现我忽然在第一排了——外国的舞蹈演员一脸惊异地退到后面看我跳舞。那一瞬间我才感到,舞蹈是我最擅长的。当整个教室以我为中心的时候,我才惊觉我手里只有一个东西,就是舞蹈。哪怕我不会说英语,我什么都没有,我还可以凭舞蹈征服所有人。回家路上,改行的念头烟消云散。 那时候我已经清楚了,为什么要坚持。舞蹈是我生命里的东西,它能带我向前,年轻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有,只能靠着它向前。坚持就是一条路走到底。 国内支持的奖学金是到1989年7月结束,而那时候我正觉得事业刚刚起步,想要留下来。一开始向部队申请时部队没批,命令我必须回国。可就在我打包行李的时候,正巧碰上国内发生了“动乱”,部队也就没空管我,电话里急急忙忙地和我说:“你要实在想留那儿就留吧,不过奖学金没有了,你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没问题,我能跳舞挣钱!”两手一拍,感谢老天给我运气。 为了挣学费,我有时候一天吃一顿饭,做过各种兼职,受过各种白眼,但所有的一切到了跳舞的时候就都忘记了。当我兜里只有十元钱的时候我还能在街上一脸阳光明媚地走着,可能是老天爷被我这种生活态度所感动,然后就开始慢慢地给我机会。我要做的就是在这之前不要倒下。 当时千方百计要留下来的是我,到后来也是自己主动想走。我不要绿卡,小本子才不能框住我,我要去欧洲,去各种地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一直在后面推着我走。当美国人听说我要走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金星,你疯了?想在美国之外的地方去成就现代舞,怎么可能?”我心里知道,当时美国的现代舞是世界上最好的,凭我当时在美国的能力和基础,我可以有很多最顶尖的机会。但我心里有不安分的东西在跳,我摁不下去,就是要去欧洲,那里的文明更加古老更有魅力,它在叫我的名字。我性格很倔:“偏要去欧洲,我就不信全世界只剩纽约了。如果下次回来,我一定要带上我的舞蹈团,不然我自己都懒得回来。”我守这个约守了二十年,包括我姐姐现在在美国生活是个美国人了,我都没去看过她,二十年以后我带着我的金星舞蹈团去了美国。这也是我的坚持,绝不和自己的选择讨价还价。 回国的时候别人也不理解,从北京搬到上海的时候也是反对声一片,可我遵从我内心的选择。我从来没有说过自我坚持的路就一定更好走,或者说,不付出代价,就根本不叫坚持。果然,一回来就被好好地“招待”了一番。刚来上海时有家歌剧院请我去创作,四个月里,从重新培养舞蹈演员开始,我成功排演了两个作品,反响都不错。但有些人看到就急了,本来谁也不做事相安无事挺好的,但忽然来了个女人,折腾出点名堂,就会怀疑这女人是什么企图,担心自己受到威胁。他们开始处心积虑地赶我走。我说我只想有个空间去做我的舞蹈作品,不跟你们抢权力抢位置,我不在乎那些,得,白花心思解释,他们还是想方设法地在后面撵你。我脾气也倔,有地方想留我的时候我偏走,当有人想赶我走的时候,我偏留。“我还不走了,看谁在上海滩混得好!”我一拍桌子,撂下了这句话。当时我的倔脾气也感染了一些年轻的舞蹈演员,从歌剧院出来七名演员,我从北京又带了三名演员过来,他们十个人和我一起建立了金星舞蹈团。没地方住,我就带着小演员在小宾馆里住着。那时候我所有的东西就是存摺上的一万多元和三个箱子,装着我周游世界各个地方买的漂亮衣服和鞋子。就算是那样的境地,也必须像模像样。 到上海的时候我三十三岁,如今又是十多年过去,我的事业渐渐被大众认可,金星舞蹈团从一开始只能找世界巡演的机会来支撑维持,到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自家人愿意掏钱来看。 2006年,我拿到了我的第一个艺术博士学位,是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达廷敦艺术学院授予我的,校长对我说:“你是从这儿拿走博士学位的第四个中国人。”徐志摩、胡适、戴爱莲,然后是我金星。荣幸之至。比那更重要的是,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十八年前,我不可能做一个贤妻良母。这四个字和我没缘分,我只是想成为一个女人,单身女人,没有孩子的女人。我就已经知足。 十八年后,我很感谢我的先生我的孩子,可能是老天觉得我还值得拥有这份礼物,金星突然变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德国男人的妻子。生活对于我来说,落地了,真实了。我也特别享受。 坚持还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一样难,不过不再是之前那种咬着牙的“艰难”,而是叫做“难得”。金星还是金星,往下跌的时候能为自己亮着,被人捧的时候也能为自己守着,一如既往。 “金星红了!”那是我听到他们在说。“我还是我”,这是我心里的声音。我知道人们喜欢我,不是因为那层光环,而是因为我说的话实在、有用,我做的事靠谱、磊落。人们喜欢我,是因为我是一个真实的女人。 名利是一把双刃剑。在你还默默无闻的时候这把剑顶着你往上走,可当你到了高处无法再剥离这层光环时,这剑就会掀开你心里邪恶的东西。欲望迅速膨胀,自我的内核却越来越弱。我看得太多,很多所谓的名女人都是“国际物流”,背后就拖着几大箱货柜,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装”着。她们被抬得很高,可是经不起晃。我只想踏踏实实地走,对真实的坚持会成为我的保护伞。 社会天天在我身上附加东西,我得学会“往下摘”:什么是我该扛起来的;什么又是不属于我的;什么是承载不了得让给别人的。如果太贪心,把不是自己的东西都揽过来,你就会需要其他快速有效的武装来支撑自己,而那些在短时间帮你获得利益的东西又往往是假的、虚的。社会会把很多不是你的东西往你身上套,你要解开、放下,保持单纯继续走;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选择、穿上,依然保持单纯继续走。两手空空,内心丰满。 真实无法被消费。所以这个社会,消费不了金星。 1967年8月13日,是我爸妈给我的一个生日。 1995年4月5日,我把我自己又生了一遍。掐指一算今年我正好是十八岁成人,这个女孩长大了,可以见人了。 坚持把这个女人带了出来,带到你面前,和你分享一些她所经历的,她所看到的,和她所领悟的世界。
第3页 她不想告诉你们,“应该”怎样去做,而是想为你们提供一个“可能这样思考”的方向。如果人能学会思考判断,会主动领悟怎么面对生活,那他离自己的那个谜底就会越走越近;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社会会趋向成熟。 如果说每个人到这个世上走一遭,总有他的道理和理由,那我的使命就是传达这些信息:善良、真实、勇气和智慧。 第一章 落泪和微笑,都是女人最美的表情 =============== 1 我爱我的身体 ------ 要了解一个人的品质,就看他一无所有时是怎样的;了解一个人的美,就看他赤裸时的样子。最真实的最好看,最纯粹的最好看。 1 我爱我的身体 ------ 很多人说女人自恋,因为她们就连轿车的后视镜都不放过,只要能看得到自己身影的地方,必定放慢脚步。 女人自恋吗?才怪。 女人虽然经常照镜子,但镜子却是最大的敌人。“哎,又胖了。”“天啊,皮肤怎么那么黑那么暗!”……女人永远对自己不满意,在镜子前从不消停,不断审视自己哪里还不够漂亮。再看男人,照个镜子梳梳头发,领带没歪,就能自信满满地出门了,如果要说自恋,真正容易自我满足自我欣赏的,是男人。社会的价值导向决定了“以貌取人”这样的压力总是倾斜在女人身上,所以女人更多的是检视自己,怀疑自己。看上去是自恋,实际上却是彻底的不自信。 长相因人而异,五官各有性格,放在一起才是你的所得。这个平衡点是老天爷给你的,天生丽质永远是少数。当然,后天可以修,但整的是形,整不出那种天然真实的感觉,站在镜子前,得逞的虚荣成了自信的幌子。真是把女人的美看轻了,美绝不是一张精緻的五官图。 对美的自信不是靠弥补不足就一蹴而就,首先是要靠理解,你得先理解女人的“美”究竟从何而来。 所以与其说怎样去欣赏自己,不如说是接受,欣赏这个词是来自对立方,而“接受”,是从自己开始。真正地去理解自己的“美”,就应该把镜子扔掉,从头到尾接受老天把你扔在这个世界的样子。我一直觉得女人裸体的时候是最美的,因为那是人之初最自然的一种生命力,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公共澡堂,我就开始观察身体,各种各样的人围着我,各种各样的乳房形状,各种各样的身材……太多的肢体在这个空间里晃动,不同的身体传达出不同的语言。哪怕叠着肚子,肉松松地坠下来,但是毫不遮掩,毫不羞涩,自然而坦荡。最真实的最好看,最纯粹的最好看。 要了解一个人的品质,就看他一无所有时是怎样的;了解一个人的美,就看他赤裸时的样子。那时候只剩一个“人”了,你的人格魅力和体态之美融为一体,是真正属于“人”的美。 从身体出发去接受自己,再从身体开始释放各个部位的美。它和身材比例没多大关系,在乎的是肢体语言。 人在社会中的第一张名片,不是谈吐、教育背景或财富,而是肢体。印象分看似来自面容、身材,实则是身体的状态在左右。 十八九岁的时候,女人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因为它们给了她选择变得更好的机会,但到三十岁以后,身体开始因为年龄发生变化,当你敏感地发现哪块肌肉不是太理想的时候,你也不能抛弃它,它也是你的一部分,而且最弱的部分需要更多关照。你理解你的每一寸皮肤、每一块肌肉,它们就会配合着你内心的感受,去呈现你的美。 其中,腰是关键部位。中段主导了一个女人的转身、回头、曲线、韵律,腰肢的扭摆释放了女人的味道。那是女人最妖娆且最有力量的地方,也是随着女人成熟而不断变化的一种印记。当她是少女的时候,这腰是纤细、漂亮的;当她年龄增长时,人们又能从它的曲线看到她对自我的张弛把握;当她孕育时,身体的变化也是从这个部位开始,积攒力量,到最后选择自我破坏,创造出一个生命;当她年老的时候,无可避免地出现赘肉,就像是时间给它的回报,让它在释放了一切美丽和力量之后能好好放松。我觉得这依然很美,很性感。女人腰部的美,会让我看见作为女人本身的美。 但如果是谈到个人偏好就因人而异,我会说我最喜欢这双脚。上次做脚底按摩的时候我还在微博上晒过我双脚的照片,其实它们并不好看,甚至有点丑。因为练舞,我的脚已经变形了,还有很多老茧,但是我觉得它们很美。因为在舞台上,这双脚能够表达最美的东西,把我的美传递给了世界。我能在这双变形的脚里,看到我在舞台上的光芒。 可能这才是“自恋”,我爱我的身体,不是因为人们对它有多高的赞誉,而是因为我知道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里都有“我”,知道我为什么美。 2 女人让空气都性感起来 ---------- 性感不是摆出来的,是要让男人惦记着你,有冲动要照顾你,跟别的男人聊天时还能聊起你。性感是要男人追在后面跑的! 2 女人让空气都性感起来 ---------- 《舞林大会》当评委那段期间,“金星和‘性感女神’pk性感”的报导标题随处可见,不如就来聊聊“性感”。 “性感”本身很健康。不敢面对性、谈论性、享受性的,才是有缺陷的,是虚伪的。只是大多数人不见得理解真正的“性感”是什么。 “性感”被这个社会的“有色眼镜”贴了张标籤:前凸后翘,领口往下走。男权社会里的“性感”说到底,不过是以“性”释词,来满足男人对“性”的遐想。滥夸女人“性感”表面是一种溢美,无形间不过是哄着你连同你的“性感”一起消费了一把。好笑的是,越来越多的女人还拼命挤进那个“s”中乐意被消费。 “性感”不是靠露、靠摆,“性感”里的“性”,绝不仅仅是床笫上的“性”,而是要用人“性”中的一部分去支撑。性别也好,性意识也好,还有性格、兴趣,会将“人”撑得饱满。这种“性”带来的“感”才是丰富的,而且不狭隘、不猥琐、不廉价。 真正的性感不卑不亢,也不张扬卖弄,而是尊重一种自然存在,去释放它正常的光亮。 《舞林大会》上,我坐在评委的位子上看那个被称为“性感女神”的女星跳舞,直截了当就说:“看完你跳舞以后我有一个感觉,女人的性感和露多少肉一点关系也没有。”老天爷很公平,给了她近乎完美的身材和脸蛋,却没有给她舞动那一瞬间的性感。所有的媒体都在说她是性感女神,那仅仅是一种漂亮,得天独厚的财富本身是一件好事,当她带着自然的性感,站在舞台上的时候,她就是最漂亮的女人,但是如果她明知道这个性感自己已经有了,再刻意展示给我们看的时候就不值钱了,那仅仅是这个市场需要的性感,说白了就是男人的消费对象,你要用那个身价来沾沾自喜就有点傻了。漂亮的女人得明白,你的漂亮在你不去卖弄的时候才最宝贵,从你的漂亮里散发出的“性感”才带着“感”,和人们有交流。老天给了你漂亮,那就赶紧去做显摆漂亮之外的东西,才会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第4页 性感绝不只是漂亮的腿、丰满的胸,它们带出来的幻想只是关于“性”,或者干脆只是瞎想。“性感”不是摆出来的,不是男人夸出来的,而是要让男人惦记着你,跟别的男人聊天时能聊起你,有照顾你的心思,有愿意为你效劳的冲动。总之,性感是让男人追着跑的。 朱丽叶·比诺什就很性感。她的性感就是能激发人的联想,当男人见到这个女人的时候,不会直接代入肉体接触的臆想,而是浮想如果这人是我的老婆或情人会怎样,会有什么故事,如果一起生活,一起旅游,一起参与公共场合,是不是会很美妙。他们会不捨得让这样一种“性感”仅用于床笫之间的联想,他们尊重,甚至感激这个女人的美丽。话又说回来,有多少男人能意识到女人真正的性感,又有多少男人可以驾驭这种性感。这还局限于每个男人的想像力,如果遇见不懂性感的男人,所有的女人在他眼前都是一个样。 当一个女人带着你的尊重和想像站在你的面前,给了你那么多丰富美丽的画面,这才是性感女神。她周围的空气,都散发着性感的气味。 3 把心敞开,世界也对你敞开 ------------ 把心打开,生命自然会把练心的材料给你。那颗练就好了的心,会变成一把万能钥匙,它会打开世界上所有的门。 3 把心敞开,世界也对你敞开 ------------ 怎样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这问题的回答一点都不深奥,也没有捷径——就是把心打开了,生命自然会把练心的材料给你。 见多识广是一种方式,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对你的所见与所闻保持用心领悟的状态。练心的准备工作,就是把你的五官体验全部与心连接,才能和这个世界不断地“电”出火花。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处风景,或是一个人,都能激发我的思考。放下成见,敞开内心,不断地磨鍊自己的过滤、判断能力,往往可以看到更多、更深或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以及事情的不同面。 我之前看过一本小说,是奥地利作家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一本还没有完成就出版了的书。因为它没有完成,使我更加确信没有什么事物是完美的,残缺反而造就了它的伟大。我喜欢这样与书交流:充分展开触角,去感,去悟,享受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感悟方式,就像观众进入现代舞剧场时,他们最大的快感便是自由想像。我不是被动地将作者的文字装进我的脑子里,而是主动去思考,琢磨他想告诉我们些什么,琢磨他在写的时候是痛苦还是快乐,琢磨出属于自己的话外之音。这不仅是书对我的智力考验,也是我迎上去的交流。完全调动起人的感性和理性,这个过程会很过瘾,很有收穫。 我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摄影师邓肯镜头下的毕卡索,照片上他穿了个大裤衩在那里跳舞。你看他跳舞时那个专注度,还有视线的角度,你就全明白了,这个人在艺术上是那么地准确。他的画我也爱看,一幅画里往往有他许多不同的感触,通过各种各样的笔触、组合形式,把那些跳跃性的思维都放在一起,人们看那张画觉得很奇怪,是因为人们跟不上他的思维节奏,跟不上他的色彩变化。他创作作品的时候,脑海里十几个画面同时组合在一起,最后化成一幅画。人们觉得很疯狂,但那是毕卡索的思维方式。我看他跳舞的那一瞬间,会觉得这个人都是准确的,很多专业学舞蹈的人一辈子学不到他跳舞的那个状态,眼睛往哪里看,表情是怎样的,手放在哪里……浑然天成的准确性,是老天给了他表达的天赋。毕卡索之所以是大师,因为他的一幅画就能让你慢慢地理解几百年,里面的东西太丰富了,无穷无尽。大师和娱乐不一样,需要时间的历练,就像贝多芬、萧邦的音乐一样,千百年后你听着还是会有感觉。 这些可以练心的材料,历史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只是等你什么时候会遇见它,感受它。那些经过时间筛选还能有光泽的东西,经过那么多人的传阅和思考已经带着灵性,它们是最适合与你的心沟通的物质。只有主动积极地与这个世界不同的想法交流,才能吸收进这些最好的养料。 你走出门,目之所及也会一次次和心灵发生照应。行走中遇到的风景不一定多独特,重要的是那时候碰上这些风景的你会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里,就会思考出不同的东西。小时候在农村,看到人家为死去的人烧纸,我能看出美感来,别人觉得恐惧但我能看出美感。还有一次,我被看到的彩虹感动了。就在飞机起飞穿过云海时,好像有很多很骯脏的东西,有很多无奈和沉重,但就是那么戏剧性地,你忽然看到了一道彩虹。你突然就理解了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有当你经历过的时候,你才会觉得那个歌词是多么准确,原来光线是可以那样的,七彩的变化是没有边界的。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都是光线的一部分。 人也是一样,他的颜色就是跟着阳光走。阳光照出不同的颜色来,白色、香槟色、血红色都可以,那些颜色会来检验你的硬度和透明度。 真实的生活会比什么都好看。把心打开,功课自然就来了。生活会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但你别关着心,把心打开,淋淋雨,吹吹风,被人踩一下,被人捅几刀,被人捏来捏去……如果是一颗要变强的心,它不会碎的,会把那些经历都当做练心的资本。等你穿过乌云再见到彩虹的时候,你根本不用受宠若惊,你的经历会给你底气。在你生活中下的那几场瓢泼大雨,到最后都会成为水到渠成的源泉。 所以,想要练心,取决于你对生活有多敏感,而不是你要受多大苦,受多少压迫,才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苦难只是帮助你的可能性之一而已。你需要做的只是把心打开,准备迎接任何东西,好的坏的都有它的道理。 生命中每天遇见的人,发生的事,都是惊喜和运气。“运气”两个字,就是由“运”带来“运气”,不只是身体上的动作,心灵也需要运动,经常在吸收、排解、过滤,这就是练心。练心会把运气带给你。 那颗练就好了的心,到最后会变成一把万能钥匙,那就是我的生命钥匙,它会帮我打开世界上的一扇扇门,毫不吝啬地满足我蓬勃的好奇心。当心敞开了,这个世界也就对你敞开了。 4 孤独是灵魂的盛宴 -------- 人的孤独里,包含着与自己最丰盛的交流。 4 孤独是灵魂的盛宴 -------- 我从小就没有害怕过孤独,却好像是孤独的追求者,哪儿黑就往哪儿走,仿佛那里有神秘的东西在等着我。无论是世界上我不知道的东西,还是隐隐约约中另一个我,都在这神秘里融为一体,随着我的孤独感而来。 每个人都在和孤独打交道,很多人意识到孤独,很多人躲避孤独,很多人寻求孤独,而我觉得孤独就是我的朋友,孤独里会有更丰盛的交流。 2008年奥运时,我是“避运”一族,带着我舞团的人去内蒙古的大草原上和牧民们生活在一起。晚上,一个牧民就在草原上唱歌,方圆几里内没有其他人,就只有他的声音,嘹亮苍凉。那是一种孤独,特别饱满的孤独。他的孤独是可以对着云彩,对着羊粪,对着星星大声唱的。而城里人的孤独狭窄而冷,哪怕我们都挤在一起,但是相互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也是一种孤独,封闭的孤独。因为我们身处在两种环境,所以我们面临孤独的态度不一样。
第5页 奔波于钢筋水泥里的人们,大多都忘了怎样去享受自己的孤独,他们甚至吝啬于为自己创造一些独处的时间,无暇聆听自己。 孤独是你留给自己的空间。你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更多的是配合,你们相互配合,两个人又在配合环境。而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有机会发现真正的自我。我是经常跟自己对话的人,什么都敢想,自己把自己难住了,再说服了,也就开拓了。独处的时候没有杂音,内心的真实就能听得格外清晰。一个人的孤独里,实际上是包含着你与自己的交流。 但有时候这种交流你无法说得清。你碰见的自己就是个孤零零的灵魂,带着混沌不清的情感体验,无法用语言去传递。但还好我还有舞蹈,可以说,我在跳舞的时候最孤独。 一旦在舞台上迈开舞步,生活中那些原本被具象化解的孤独全都沖了上来,一下子我就全都知道了,知道的那一瞬间,我也释放了它们。谁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跳舞的时候觉得是浮在云上,什么都摸不着踩不到,心里的感受被放大到每一个手势、眼神、脚步……都在表现我的孤独。那一刻的金星,可以跳得让人想哭,却又说不清自己在悲伤什么。 记得我儿子五岁时看我演出的时候,大幕一拉灯一亮,我独自从黑影里转过身来,我儿子就往外走。他不看了。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看妈妈跳舞吗?他说:“我不想看到妈妈那么孤独。” 我跟他说:“每个人都会有和孤独在一起的时候,不要怕,看你把孤独变成什么,当它是朋友时就不用害怕了。” 在舞台上我是最孤独的,也只有那一刻,我是真正地完全属于我自己。这也是我觉得最奢侈的地方,我在舞台上发挥我的孤独,那种孤独还带着美,还跟人交流着。那么多人看着你,但是不打扰你,他们和你产生的共鸣是因为他们也孤独,孤独在这个空间里相互感染,相互激发。 就算是高处不胜寒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孤独而感到凛冽。就算周围没有人可交心,没有人懂你,但我抬头能看见太多的同类了,虽然你不认识那些大师,但他们的作品会告诉你,他们想的东西跟你是一样的,这是一种来自另外一个空间的惊喜。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互相交流,不需要互相认可。 所以你并不孤独。具象的孤独是因为你存在的空间里,了解你的人很少。但心灵丰满的人,和一草一木都能有交流,根本不会孤独。 孤独实则是一场灵魂的盛宴,充满了各种冲破具象阻碍的交流,甚至没有绝对唯一的交流对象。有句话说得好:“热闹是别人的,孤独才是自己的。” 5 一个女人天马行空的旅行 ----------- 单身旅行是一次心灵上彻头彻尾的深呼吸。 5 一个女人天马行空的旅行 ----------- 我喜欢旅行,尤其喜欢一个人旅行。怎样给自己留出一个独处的空间?不如就挑在路上。 和老公旅行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分享,带着孩子旅行同时也带着责任,朋友之间是一个互相照应。动身时的动静越大,属于你自己的空间就会越小。可当你只有一个小小的自己时,你对这个世界敏感的空间就会被拉得很开阔。所以我会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小,然后就自由了。 一个人旅行,你周围的环境、气温、节奏等等如何形成都是不可规范的,你只能规范自己走得快走得慢,但是只要心敞开了,无论什么样的行径方式都能遇到意外的人和风景。惊喜随时发生,无处不在。 艷遇就是一种惊喜。别那么狭隘,一个眼神,一个示意,也会是一种艷遇。只要那是美的,我回了家之后还能把自己的艷遇故事津津乐道地给老公讲,给孩子讲。 一个故事就发生在机场,戴高乐机场。我在巴黎演出结束后,回国的时候在机场候机。我站在机场二楼,身着黑大衣,长发披肩,无聊的时候往下看,忽然看到一个男人的背影。他应该是这个机场里做地勤服务的工作人员,正指挥着别人搬运行李,一头捲发上戴了一个很大的耳麦避免噪音,身上穿着银光色的背心,看得出身材特别好。整个人从背面看上去,好看极了。我心里就不禁飘忽着:这个男人真帅啊,如果和他走在一起一定特别好,由他陪着做什么事都挺美的。 正当我想着的时候,一个奇妙的画面发生了。当时我在二楼他在一楼,他还带着耳麦忙着指挥别人工作,忽然间他就停下来了,转过头来对上了我的眼神,沖我笑了一下。我一愣。当他回过头又去忙自己的事时,那个动作已经不一样了,不再是那么漫不经心,而是知道有人在观察他的那种表现。那么远的距离,那么吵的环境,居然对上了,我只能感嘆人的意念真是太强大了。 又等了一会儿我该去登机了,等那男人再回头一看,那个女人不在了。他就在那里找,忽然看到我在飞机的窗口往外望,也在看他。对视间,他把耳机摘下来,晃晃头发,然后忽然给了我一个飞吻,我也用同样的手势回应了他。飞机开始缓缓启动,我把这个画面带回了国,它为我留下了一生的美丽回忆。邂逅和爱,就像个微电影,特别美。 旅行是太浪漫的一件事了。一路上把自己打开,放松自己,在哪里都能看到美,回去和老公讲,和孩子讲,那些讲不出来的还能保留在心里。飞机晚点就晚点了呗,和老天较什么劲,生意这一单签不成那就下一单签呗,婚礼没有如期举行那就再补呗,人生不急。老天安排晚点一定会有它的道理,说不定你就能碰上谁呢?这就是浪漫发生的时候啊。 去过很多地方,遇到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人,都会不断地思考,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会有不同的长相和性格?为什么他们交流感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建筑与市井又在传递怎样的信息?……脑子在拼命地转,充分体会这个地方给我带来的感受,用尽身心去理解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说的陌生地。当我需要创作灵感的时候,我就去看“人”。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我就是去当地人特别多的广场、酒吧,我就去那里看人,从城市的人流里我会知道这个城市的节奏、文化、气息……“人”是最好的灵感来源。 在欧洲旅行,对义大利印象很深。我从罗马机场下飞机之后的三天,行李根本就没沾过手,一群男人围着我:“小姐,我帮你拿。”“你要去哪儿?我带你一程?”因为义大利人很直接,他欣赏一个有魅力的女人,就会接近你和你聊天,心里也不希望怎么样,如果能吃个晚饭更好,单纯地聊一程也很好。义大利的男人会觉得,如果让一个美丽的女人单独在那儿站着是他们的失职。 中国男人不会,中国男人很少直接去赞美女人,更不会在第三个男人面前直接赞美你,这就导致了两个地方的女人也不一样。欧洲的女人活在男人的赞美当中,有动力变得更美,所以特别讲究打扮,就连我在国外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对自己挑剔,因为我会觉得我得对得起我自己,对得起那么多赞美我的眼光,到了中国,便是干净得体就行,马虎起来。
第6页 “性感”不是中国文化里被强调的那一部分,在任何一个中国的城市里,你没办法感受到那种男女荷尔蒙互相激发的性感。但站在义大利、西班牙、巴西、法国的街头,你会知道真正的“性感”是什么。 一个人在路上,把心放开,单身旅行就是一次心灵上彻头彻尾的深呼吸。别让想要一个人往外走走的冲动消失,一个女人的天马行空也是在支撑着她的饱满。 6 落泪和微笑,都是女人最美的表情 --------------- 被感动时流的泪是美的,而为自己哭是廉价的。 6 落泪和微笑,都是女人最美的表情 --------------- 很多人认为我很严厉,但也有很多人见过我哭。我经常因为感动而落泪,自认泪囊很浅,但怎么也掉不下自怨自怜的眼泪。 我对自己特别狠,困难甚至是灾难发生的当口我绝对不哭。也许事情过去了以后,我和朋友们聊起这事,边聊边笑,说着说着就有眼泪了,回头看看自己还是挺同情自己的,那时候哭一下算是对自己的安慰。但是事情发生的当口我绝对不哭,没时间哭,也不允许自己哭,一哭那个劲就泄了下来,就像一个士兵一样,没有一个临阵抹泪的兵能赢。既然遇上了生活上的一场恶斗,就别可怜自己,咬牙坚持着向前走,不能哭,也不能妥协。 从小到大遇上的逆境数不胜数,为自己的选择吃的苦那叫买单,根本没理由哭,有的时候也会无缘无故被人骗,被人误会,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反过来伤害我。当年养舞团办舞蹈节时,本来是想把房子卖掉用来周转资金,但到最后反而被人骗走了四五百万,雪上加霜。打过官司的人都知道,在官司里面处于弱势地位是件多么可怕的事。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是,感觉就是一只被宰的小白羊。我上午忙着跑东跑西打官司,下午回舞团安排工作,晚上回家门一关,孩子们眼前依旧阳光灿烂。官司打了三年左右,这三年里,我硬生生地没有掉过泪,都是在舞蹈房里流汗流掉了。越是委屈,我就跳得越用力。 官司打完了以后我再回过头看,想想那些日子自己快把法院的门槛踏平了,这边得集中精力打官司,那边舞蹈团的演员还等着钱发工资,家里孩子还在继续读书,不能让他们知道……想到那些的时候,我会小小地怜悯自己一下,像看一个别人的故事被感动那样,自然而然流下泪来。当我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过去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就能明白自己已经变得更成熟、更坚强。事情过去了我才能放宽了心哭:哭吧,再怎么哭都没事,该过去的都过去了。 不为自己哭,但那些眼泪全都流在了对他人的感动里。担当《舞林大会》和《妈妈咪呀》的评委时,那些哭的、号的不会打动我,我不收同情牌。就算生活对你不公,你一直哭诉无非是哭给别人看,如果你觉得你不该过这样的生活,那与其浪费时间在我面前表现它,不如站起来反抗它、改变它。可能是因为我吃过苦,我吃苦的时候也不想别人同情我。看别人吃苦就要怜悯别人,很可能只是你自我感觉太好。 真正感动我的是女性那种对生活报以微笑的善良和坚韧,她们在生命和命运前的态度和坚持最容易打动我。 有一天和团里面年轻的演员吃饭,有两个已经在舞团工作八年了的女演员,当初她们通过人才引进申请上海户口,办了三次都没办下来。和她们边吃边聊:“今天我接到电话让你们两个明天去开会,那个户口有希望了。”她们的脸一下子亮了起来:“太好了!”说完一个女孩就哭了。她说感觉终于有根了,可以和男朋友商量过几年在哪里买房,可以计划自己的生活,终于有底气想想在上海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她边说边哭,我也就跟着掉眼泪。其实那女孩平常和我一样,也是特别坚强,平时从来没有听见她提起过为户口的事发愁,上班下班都是一张笑脸,所以她突然哭的那一瞬间我很意外,也特别震动。生活有着落的消息终于可以让她把坚强轻轻放下来,这些年的委屈全都浮了上来,哭个痛快。原来每个人的需求真的特别小,为了那些哪怕在外人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愿望,他们也会命令自己一直乐观、努力着,直到实现那天,才把心里的苦给摊开来,慢慢抚平。 女人在逆境中的态度和个性,往往会通过一个最细微的表现,尖锐地触动到你,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时候的眼泪是把你内心的善良和温柔给表达了,而不像那些只会在自哀自怜中流的眼泪,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有多无助、多懦弱,廉价无比。 被感动时的不自禁落泪,就像微笑一样,都是女人最美的表情。 7 女人可以狠,但不能毒 ---------- 如果暂且得不到这个男人的身体,就先得到他的眼神。他的手可能在另一个女人的腰上,但他追随你的眼神写着欣赏。那好,你就让他欣赏得更加五体投地。 7 女人可以狠,但不能毒 ---------- “女人心机”四个字听上去有点让人心有余悸。但是当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背向女性的时候,她们用一些心机经营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表达奋力争取的态度,究竟是用“可怕”,还是用“可爱”来描绘更适合? 女人用心机为自己争取生活,一点错都没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人之常情。男人们在社会价值观的默许下可以正大光明地你争我夺,胜者为王,但“好女人”的概念定义里就势必是温柔贤良,一旦显露出男人世界里的那种争取姿态,却得不到支持,反而是饱受争议。聪明的是她们能够在劣势下化被动为主动,靠着暗自琢磨的心机来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和感情,很积极很简单,到了人们的议论里怎么就成了“人心险恶”? 聪明女人的一个代表就是上海女人,区域文化“逼”出来的聪明。上海女人经常会被说成是斤斤计较、工于心计,很物质很势力,我没来上海之前对上海女人也有类似的偏见。但你来到上海后会另有一番感想,你在上海女人中看到更多的是她们的聪明和韧性。她们时刻把自己调整在最好的状态,当生活有什么变化的时候,就冲上去把握住这个机会。一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外地女人就会怨天尤人为什么自己没这样的命,好事全让上海女人算计走了。上海女人的精明也是这个环境给逼出来的,这个环境开阔了她们的眼界,把她们推向更大的平台,她们为此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她们很早就知道生活是需要经营的,然后就不断地学习怎样经营,不断地调整自己。当你站在外面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算计;但当你设身处地去思考的时候,你会想到环境和环境里的人。偏见往往都是由于不了解并止步于不了解而来,要赶走偏见,就是在了解之前不轻易下判断。 我也会有我的小心机,且时时有“交锋”,但相互之间不存在恶意,各有各的争取方法而已。如果我跟某个好朋友对同一个男人都有感觉,她会观察这个男人,琢磨着怎么发挥所长引他注意,讨他喜欢;我不是,我是先观察对手,她有哪些弱项,那我就成倍地去表现她做不到的方面,而且是投男人所好地表现。既然别人所长我比不过,那就尽量让那个男人看到我可以比情敌做得更好的地方在哪里。就算我可能暂时得不到这个男人的身体,也能得到这个男人的眼神;我得不到这个男人对我的爱慕,但能得到他对我的欣赏。我很耐心,就算我爱的男人可能会先搂着我的情敌,但同时他也有追随我的眼神,写着欣赏。那好,我就要让他欣赏得更加五体投地。
第7页 我对我想要的肯定会想尽办法争取,这些小心机可以使女人更有味道,更具多面性。这就是女人之间互相争奇斗艳的方式,不要以为我白你一眼就是宣战了,那太小儿科,我要的是跟你比谁更美,或者说,我会让那个男人不知不觉就发现我比你美。我不跟你抢位置,更不可能去排挤你,我先把你托起来,把那个男人身边的女人都托起来,所有的女人都那么好看,但真正敏感的男人会知道,这些女人是谁给托起来的,那才是真正厉害的女人。我要表现给我爱的男人看,看到我有能力有魅力让我所有的情敌都一朵一朵地绽放,而她们的绽放,不过是为了衬托出开得最艷的那一朵。 狠吧?但不毒! 心机必须有善良的底线。损人利己的心机是毒针,伤了别人,也把自己变成了蛇蝎。伤别人一时皮毛,却把自己送进内心阴暗的角落,得不偿失。 生活奖赏的“心机”一定是善良、聪明、高水平的,它透露智慧、讨人喜欢。女人可以耍小聪明,可以狠,但绝对不能毒,这就是经营生活的底线。守住底线,生活才愿意给你更大的空间去发挥。 8 万种美丽,总有一种属于你 ------------ 女人的美如果缺了魅力,比到了头,也不过是谁更接近芭比娃娃一点。 8 万种美丽,总有一种属于你 ------------ 对美的认识永远应该建立在“人”的基础上。是一个精彩的“人”扩展了美的高度和深度,而不是让人云亦云粗浅的美去掩埋“人”的真正内涵。把塑造自我的态度发挥到极致,你就会成为那个唯一且最美的女人。 女人是很丰富的,她的美也同样丰富。万种风情,万种美丽,总有一种在你身上。但最终让美开花结果的,还是态度和智慧。 我刚做完变性手术后拍了张照,写了句话在照片背后:“我的女性形象复杂而又神秘……”在男人世界里观察了那么多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做一个美丽女人。女性的身体和身份给了我更能释放、更宜发挥的可能性,女人的可塑性比男人强,所以女人更容易为世界奉献美。我在排练时是个舞蹈演员,编舞表演时是个艺术家,在大街上我是风情万种的女人,在丈夫身旁成了携手相伴的妻子,在孩子面前又是尽心尽责的母亲……有时候我在买衣服的时候会想,这件衣服可以买来在我儿子的家长会上穿,那件可以穿着去见公公婆婆,这件性感,穿给老公看! 社会为女人提供的转身余地很大,在一个女人身上,你就能发现不同的美。认真把每一个形象都照料好,不同侧面的叠加会让你的韵味更加丰富,每一个层面都包裹着一种美,你的举手投足间再把这一层层美一点点释放。这样的美,能让人回味。丰富性是每个女人的美丽资本。 每个女人都能美,但属于一个人的美还是建立在一个唯一的“你”身上,这种唯一来源于个性和自信。 从来没有人定义过最美的女人应该是怎样的,也正因为女人有万种风情,这世界才美得如此精彩。单凭一副花架子挂不住“风情”二字,收在里面愈演愈烈再天然散发的,才是属于自己的独特之美。 金星的美就不可能是小家碧玉、温婉可人,但凭我的大气之美依然能获得认可。不做最美,但是要美得独一无二。大气首先得自信,自信来源于自知。我性格中最突出的一面就是真实,对别人真实,也对自己真实——问心无愧,从不虚伪待人;绝不后悔,一直在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和买单。真实是我最好的妆容,把坦然和自信全写脸上了。说到底,是我做人的态度成就了我的美,这其中包含的阅历、坚持、感悟让一个女人的美扎在了土壤的最深处,当别人想随便拿我和其他女人比美时,他会发现拿不动,也毫无可比性。 美丽与魅力是同样的拼音,两者不可分割。没有魅力的美你可以做到,别人也能,那个层面上比到了头也不过是谁更接近芭比娃娃一点。但如果美得有魅力,那除了“她是美的”这种声音以外,她还会听见,“美是她”。 9 撒娇是一种天分 ------- 女人可以撒娇但千万别撒贱。 9 撒娇是一种天分 ------- 女人天生会撒娇,但不是每个女人都有这样的天分。有则受用,男人帮她,女人也会帮她;无则也罢,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也没觉得多受累。 在《舞林大会》做评委的时候,我说过男人就爱傻傻的小女人。在男人世界“潜伏”了二十八年,我很清楚什么样的女人能借力多点,什么样的女人要多吃点苦。中国男人被崇拜的心理需要特别强,女人最好在他面前撒娇示弱,满足他高高在上的虚荣感。大男人心态和会撒娇的女人简直是相得益彰,女人会受到更多的宠爱和呵护,男人也通过这种方式垫高自己,互取所需,还有一幅“小鸟依人”的幸福画面。我也羡慕那种会装傻会撒娇的小女人,被男人呵护着,多好啊。我没那个命,但我鼓励女儿撒娇,还好,从小她在这方面的天赋就比我多。 但撒娇也有境界的高下之分。撒娇是在激发男人怜爱你、保护你,小女人的真情流露也好,聪明女人的欲擒故纵也好,那是一种你来我往的乐趣。会撒娇的女人只会让男人更爱惜你,因为他在你身上看到了你对他的需要和感谢,同时他也尊重你。女人会撒娇也不是时时都撒娇,对人就撒娇,任何东西滥了就会腻而廉价;更不是唯利是图地撒娇,那种被摆出来卖的撒娇,是撒贱。 有会撒娇的女人,就有不会撒娇的,甚至只能是被撒娇的女人。一身侠女风范,不仅扛自己的苦,还特别喜欢帮别人解决问题,我就是。我,我妈,我姐,都是不会撒娇的东北女人。一个女人在外面闯,有时候对着那些大老爷们嘴上服个软求个情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但我偏偏不会,连对自己老公都不太会撒娇。我回到家很累,不说话,洗洗刷刷看看书,把脚就放老公身上了,他就给我按按脚,在我眼里这就是撒娇了。说“哎哟老公我好累”那一套,我演都不会演。我不需要再去激励丈夫给我更多的支持和保护,他已经做得很好了。撒娇很能鼓励一个男人,但有时候也会在无意间勉强男人,随口就撒娇的女人不免会让男人觉得为难。 不会撒娇,可能也跟我要强的性格有关系。我生病的时候在家躺着,我孩子说,妈妈别演了,快起来吧!哎哟我心想,女人真是不能太要强了。太要强就是多吃苦,老天把撒娇的天分给了别人,到我这儿就把吃苦的天赋全给了我。 之前在家里在部队受的教育,到后来我从事的职业,经历的手术等等,生命在用各种阅历来教会我吃苦,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渐渐地无论生活再给我怎样的苦,我都能接受。吃苦对我来讲是一个消化的过程,也是再认识的过程,让我认清我要做什么样的女人。 女人的每一种天分都会帮助自己想清楚到底要做个什么样的女人。撒娇是一种,不会撒娇也会是另外一种。
第8页 当我选择做女人的时候,我有很多的想像和设计,但最后还是你的本能告诉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女人。那我就认命呗,老天把什么样的天分给了你,就相信它,用好它。 10 女人和衣服,是一种亲昵关系 ------------- “我”只有一个。穿对衣服,就是指这件衣服得像你。 10 女人和衣服,是一种亲昵关系 ------------- 我家有八个衣柜,五个衣柜都是我的,还整天嚷嚷着没衣服穿。天底下的女人是不是都一个样? 三分长相,七分扮相,在看待女人与衣服的关系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靠衣装”。每个女人都很依赖身上的这件衣服,“人靠衣装”,在社会的镜子面前,你穿的不仅是衣服,还有面子,还有你希望得到的关注度,希望被这个社会所认可的样子。 没有女人是翻着杂志把衣服穿对的。在“时尚”的背后,你是更容易抓住自己的美丽,还是会一不留神就掉进商家埋下的消费陷阱,你自己都没把握。真正能把衣服穿对的女人一定是把“人靠衣装”这四个字倒过来看——“衣靠人装”。所以别去看模特身上的衣服搭配,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看到的和穿在身上的不可能一样。那些衣服是好看,但不见得好穿,也不见得能把你穿“对”。眼花缭乱的“衣海战”中,你找到的衣服得像你。 出门一看,错误的选择满街都是,天天看得层出不穷。衣服太容易被塑造成一个符号,一件衣服在橱窗里的呈现,在杂志或t台上的展示,甚至它的那张标籤,都会成为混淆你的因素。你从这件衣服里看到时尚元素,看到身份地位,看到它所能代表的东西,但是你偏偏忘了看到你自己。观察女人的穿着甚至可以成为认识社会的一条捷径:你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在需要什么。女人很容易成为社会需求的一种体现,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气质和性格。 真正会穿衣服的女人,会知道什么样的衣服最像自己。比如在衣服颜色的选择上,人们都有自己对颜色的认知,这是从基因里面带出来的一种本能。这世界五彩斑斓,但只有一种颜色最适合诠释你,它能衬你肤色,扬你所长,避你所短,更重要的是,能带出你的性格和气质。可现在人们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经常忽视本能的选择,甚至不相信有这种本能存在。 你出生那天就已经把自己带给了世界,你只有一个“我”。穿衣服是帮助你在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地去发现、认识那个真实的“我”,并不断丰满。穿一套看上去特别漂亮的衣服,就好像是在这套衣服里面竭力去找到另一个“我”。推翻原来那个不尽如人意的,再去重新建立一个更漂亮更自信的形象,但永远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不会被重来,你只是重新套一个面具,套在自己看到的女人当中,疲惫也可怜。有的女人甚至一辈子就在不停地尝试新的面具,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是谁,让人看着恐怖。 一个女人能找到准确的“我”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当这个准确的“我”出现后就不要再轻易扔掉,改变不是扔掉从前的自己,而是在自我的基础上努力丰满,所以你才必须选好属于你的衣服,把这个“我”表现出来、释放出来。看别人怎么穿,不是为了效仿,而是为了保持清醒。 知道该为自己选择什么样款式的衣服了以后,女人才能逐渐建立起自己与衣服的亲昵关系。要让衣服有人情味儿你就得学会和人砍价。 我很爱逛小店,到哪个地方都爱逛,我太享受和人讨价还价的过程了。搬家之前我特别喜欢逛附近的一间小店,里面都是一二百块的花裙子,一直买一直穿,和老闆经常你来我往地还个价钱,这很开心。双方都开心,我买得高兴,我下次还来买。我不仅得到了这件衣服,还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那种交流。 另外,年轻时候也许会更注重衣服的式样、颜色,到了三十岁以后就该注重面料和质感,和其他选择一样,要选能经得住岁月考验的东西。特别是单身的女人,更应该选一些比较好的面料来呵护自己,这就像是对你独立生活的一种犒劳,舒服的触感能让你更温柔地和自己的身体交流,对待生活也会呈现一种柔韧的质地。 女人把衣服看得很亲昵,只希望这种亲昵是由准确而来,越准确,越亲昵。要让女人觉得衣橱满了,很难;但一个女人要将她的衣橱打理得没有一件多余,更难。希望有一天你打开衣橱的时候,能从每一件衣服里都看到默契。 别轻视一件衣服。但千万别用时尚和价格去重视,而是用一个真实的自己去重视。女人的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但如果你没有找到准确的自己,那再多的衣服也没用。 11 女人和年龄,越舞越美丽 ----------- 女人不必向年龄投降。聪明的女人不要去问,不要去怨,不要去追。魅力和幸福,永远是在自己手上。 11 女人和年龄,越舞越美丽 ----------- 女人的年龄越往上走,越怕掉下来,生怕那根年龄的线把自己重重地往下拉,就再也回不到年轻时候的状态。 我从来不怕老,我也不会让自己掉得太多,有人开玩笑说:金姐远看二十,近看三十,一问才知道四十呢。自信、从容、有魅力,我的状态从来没有向年龄投降过,这时候支撑你的就不仅是容貌、活力、青春,而是你的积累和心态。 我和我丈夫结婚快十年了,现在他看我穿丝袜的时候,还会沖我来句:“我对你还有想法,还有欲望。”这句说得我挺美的,我知道他在欣赏我。我每次买完衣服后,也会很兴奋地穿给他看,他会给我意见:哪件衣服更适合你,哪件衣服你会穿得比较多。他能有这个兴致,来看看自己的妻子怎么穿好看。他还会对舞台上的我丝毫不吝啬赞美,他看我跳舞的时候,看我编舞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女人真是一个舞蹈家,是一个有才华的女人,而且那么美。如果我这边穿丝袜换衣服,甚至在他面前跳舞时,他都视而不见,就太恐怖了。 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有魅力,而且很幸福。这女人身上就有一种学问。有两点对我来说可能会比较重要:一个是要运动,一个是学会放手。 运动不是那么狭隘的概念,关键是你的心要开着,要让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新陈代谢起来。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句口诀我让我女儿从小背到大。运动流汗能帮助你梳理你的身体,排泄掉一些不良情绪,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理解。运动更是一种流通,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得敞开着,随时与外界保持疏通和来往。就像旅行,旅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行走,关键是你和所到之处、所遇之人以及在路上的自己所做的交流,而且旅行也不是那么狭隘的,不一定非得找出一段时间买好一张飞机票去个很远的地方,哪怕是这个城市你没有去过的区域也很值得去发现。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节奏,你给自己一个时间去那些你之前从来没留意过的小地方,去梧桐树下或咖啡厅里走走停停,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收穫。女人要想不往下掉,就一定不能懒,老话最直接:人挪活,树挪死。一个从心到身都打开的女人,才能将这份流动和新鲜感带到家庭的经营里去。
第9页 还要学会放手。过了四十岁以后,别把男人,乃至男人的细节和陋习都还牢牢抓着,欲擒故纵并不只是谈恋爱时候的技巧,也是一种生活的经营。可以敏感地发现它们,但你看到之后要学会包容。包容和将就不一样,将就久了,就会发酵成怨气,包容却仍然是在给予,是看到缺陷后选择接受和弥补。不是对男人好,而是对自己好。你越包容,你自己的生活越好过,你越计较,自己的空间越小。 我看到很多在婚姻生活里遭挫的女人,都喜欢去扮演一个“苦情”角色,“我在家做饭,在家带孩子,你怎么可以这么对我?”其实很傻。那不是你可以用来作为婚姻价码的东西,你可以不做这些,既然你选择了就不要抱怨,会把男人“怨”走的。 学会包容,首先得学会理解,理解你的丈夫。 男人比女人更怕老。无论是否成功,男人都面临着一个衰老的压力,于是他就要通过外边的东西来证明自己还有能力,性能力也好,社会能力也好,需要不断地证实这个。话剧《尴尬》里演的第二幕很现实,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有妻有儿,终究抵挡不住诱惑,有了个年轻的情人。“她就是桌上那盘清蒸的、冒着热气的菜”,其中男人对情人肉体的描写虽然露骨,但却真实。男人出轨并不是那么天理不容,他需要在性里面找到青春,那是生理的需要。当他的生理功能老化衰亡时,他需要用年轻的肢体来告诉他:他还年轻,还有这个能力。 男人的生理结构和女人的不同: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男人一个茶壶可以给四个茶杯倒茶,但女人这只茶杯只有这个茶壶倒不满的时候,才会找另一个男人。 男人到了中年去找青春女孩,是正常的。但是过不了社会的道德标准,他忘了他的责任。男人的责任可以抚平他的性慾所在,女人能做的就是看能不能通过自己作为妻子或孩子母亲的身份,去唤醒他心中的这份责任。当他想要越界时,他心里会产生愧疚,对这个家庭的愧疚,便会对自己有所控制。因为愧疚和责任绑在了一起。 也不要那么忌讳男人去那些社交场所,“红灯区”是正常的,换一个角度理解它,说不定就踩不到地雷了。男人到酒吧找年轻女孩喝喝酒说说话,找一找年轻的感觉,平衡了自己的荷尔蒙需求也就完事了。男人都具有叛逆性,你越不让我做什么我就越要做什么,拿的不如偷的过瘾。 不要埋怨男人,也不要给他压力,当他面对这个女人可以完全放松的时候,这个男人就在你手里头了。作为一个妻子,你能让丈夫回家时感到最舒服最松弛,那与他在外经受的种种压力相比,他会觉得家里的这种轻松是最珍贵的。男人不会轻易放弃那个东西,这是他的港湾,在抚平他,恢复他。这么大的一个心灵抚慰,跟一个几分钟的性冲动相比,男人自己心里会清楚这个分量。 男人一定有自己的小yy,聪明男人把它烂在肚子里,把责任放在第一位,不要毁掉这个婚姻。 而聪明的女人不要去问,不要去怨,不要去追。魅力和幸福,永远是在自己手上。 第二章 在爱情和婚姻里,女人收穫了自己 =============== 12 女人在爱情里收穫的是自己 ------------ 爱情让人明白自己是谁,爱情让人一次又一次地收穫了那个更准确的自己。爱情是了解自己和了解世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12 女人在爱情里收穫的是自己 ------------ 我的初恋是从二十三岁开始,起步晚,却算得上是倾情奉献。四年里三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十一年后一段真实的婚姻,其中火花无数。女人在爱情里收穫的,不一定是男人,而是自己。 “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就是我年轻时候的爱情。不断追求,完全付出,里面有我对生活毫无保留的热情。在情感上有人是开车的,有人是坐车的。生活中我特别坚强,是个开车的人,但情感上我是个坐车的人,谈恋爱的时候我特别小鸟依人,也特别痴情,能付出到十分我就付出十二分,也从不求回报。爱情就是开始于这样的冲动——你想要不顾一切付出的冲动。 初恋是在美国,遇到了一个德克萨斯州的牛仔。我们相爱,为了和他一起生活我甚至抛弃了当时在纽约已有起色的舞蹈事业。但也正因为我们相爱,到后来他又把我送了回来。熬不住异地相思,我们默契地提了分手,他对我说:“你爱我,我也爱你,可我们两个不是一路人。你需要聚光灯,需要中心,这些我不能给你。”是他告诉我,原来金星是不可能离开舞台的。 后来走入我生活的是一个义大利男人,他对我很好,我也沉浸在他对我的爱里,可他爱的是男人的我,但我知道我不是同性恋。差异让我们分手,也让我认清自己,原来金星是要做女人的。 之后是一个强势的男人,他是比利时最有权势的律师之一,也是义大利黑手党的家庭律师,他的名声甚至让布鲁塞尔多个餐厅的老闆都对他敬畏三分。可在我与他分别时,他能做的告别纪念只是开车载着我,流着泪,在城市的街头不停地转。原来爱情里的金星不是弱者,爱情里也没有强弱之分,相爱的人完全平等。 有了孩子后,当时陪伴我的是一个法国男朋友,我们互有好感,一起东奔西走,经历了很多。但我心里的感觉告诉我,这是情人,不是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不是能给我家庭的那个人。所以我还在寻找,直到我现在的丈夫出现,他给了我当时想要的生活。这时候的金星,是需要一个能帮自己照顾孩子的男人。爱情在帮助我明白我是谁,我也开始在爱情里准确地去寻找我需要的东西。 分手不是因为不相爱,只是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所以从开始到结束,我是一次又一次地收穫一个更准确的自己。每一次分手都很理性,仍有祝福在,最后我们彼此记忆,彼此理解。这就是一个从激情幻化到理智的过程,刻骨铭心过,尾声之后心里还有余音,都是美好的回忆。刻骨铭心的爱情里我从不后悔。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双方的,它计较的不是我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而是我对自己妥协了多少。我鼓励女孩子们都去全心全意地爱一次,受伤也好,甜蜜也好,最后分手也好,它能帮你去了解“人”。因为爱情而产生的交接,和社会其他层面上与人的交往不一样,他代表着一个最真实的“人”,能让你深刻体会“原来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想法”。爱一个人绝对不是平面接触,当你投入感情时,你会放弃很多自我去适应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自我,只有爱情能做到这一点。然后,又回归到一个理性的自我,你自己会衡量,哪一些是必须保留,哪一些是可以割让奉献。为什么不能妥协?为什么放弃自己?你在选择的时候就是在回答自己,重新发现自己。飞蛾扑火不是愚昧,而是在坚持和放弃的撕扯中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同时是在了解社会。哪怕最后没有形成持续的爱情,也是一个好过程。
第10页 一击即中的爱情很少,遇到那个值得让你全心付出的男人也是难得。别放弃尝试,阅人无数能让你知道自己会爱什么样的人。所以遇到自己欣赏的男生就大胆地迎上去吧,为什么要扭扭捏捏呢,怕被拒绝吗?被拒绝是很尴尬的事情吗?我觉得没有。无论男人们会不会接受你的爱意,他们都会觉得很开心的。你对他有好感,就主动说话,表现魅力,可以大胆放肆一点,也可以含蓄矜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表达魅力的方式,对于不同的男人也要用不同的方式。男人对于女人的主动大多会心中窃喜,甚至会更欣赏女人的主动。 不轻易放弃,也不轻易拒绝。寻找爱情的路上不需要背上太重的道德包袱,我脚踩过五条船,踩得稳稳噹噹。我没有轻易对其中任何一个人许诺过爱情,更不谈忠贞,只是亲昵地有来有往,偶有肌肤之亲,他们享受追求者的位置,我也一边了解他们,一边在心里权衡选择。我有这个本事,我还能把他们请到一个派对上,他们之间互不知情。倒是我身边的朋友替我捏了把汗,可我心里无愧就不怕,还没有到互相承诺的那一步,又何必用对错之分把自己锁上?我心里面很清楚那根线,看他们表现嘛,表现越多火花越多,过程就越丰富。 年轻时候多谈几场恋爱是好事,学会爱和被爱,是了解自己和了解世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真正爱过,才不遗憾。 13 全世界我只崇拜我先生 ---------- 一个男人有多强大,是他自己的事,但是一个男人能为你做多少事,才关乎他爱不爱你。 13 全世界我只崇拜我先生 ---------- 我无数次提起,这一生中我只崇拜我先生。尽管他只是个普通的德国男人,尽管外面的风雨都是我在扛着。我是个大女人,但不妨碍我们两个互相欣赏、互相崇拜。 我看好二人世界阴阳调和、强弱搭配的模式,强强联手、弱弱相依对于短期相处来说也许行,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不平衡。这个社会往往将小鸟依人的画面当成幸福的模板,使那些强势的女人落入尴尬。 “大”女人难当,不仅是挑战自身的能力,也在挑战社会的偏见——这种偏见里也包括自己对男人的定势期待。 在中国男人的心里,哪怕女人再强他们也不习惯崇拜女人。他们会怜悯女人,怜惜女人,我强你弱的心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我要保护你”,但缺少西方那种骑士精神。有时候看着挺浪漫,也挺可爱。相应地,女人也在期待这个东西。 内心真正强大的女人不会等着一个更强大的男人来给她“小鸟依人”的满足感,而是会自己经营。当我在跟一个社会地位不如我的男人谈恋爱的时候,我会把我身上的光环全抛掉,尽量不让他意识到那些东西的存在。我还会很努力地按他的社会地位找齐我们的关系,树立他的自信心。聪明的女人要让自己身边的男人感觉到,这就是他爱的女人,这就是需要他的小女人。男人的底气是女人给的,当他觉得他有能力照顾这个女人的时候,他会鼓励自己付出更多。当这个男人有自信了,我也会更爱他。 大女人的心态就是这样,我不指望男人保护我,相反很多时候我要保护男人。别人会说你干嘛要替男人做那么多,他多没面子啊。我也不能理解,如果他做不到那就别逼着他逞能,做不到岂不是害他更没面子?懂自己要什么的女人,也会懂男人真正需要的是怎样一种刚刚好的被期待。不将压力推向男人,而是激起男人的动力,这样的女人在获得男人爱慕的同时,也会得到尊重。 无论如何都要找一个更强大的肩膀,其实不一定会更幸福。一方面你会在情感选择的道路上给自己垒上了一道你自认为很重要的门槛,就算有合适的人,你也会对他施加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我觉得女孩子找爱情找婚姻,也不要非得冲着“依赖”去,就不会把“强大”当成了硬性标准。 一个内心独立的女人,可以为两个人制造一幅小鸟依人的画面,但她明白,这个画面背后不是她对一个男人要比自己强大的期待和依附需求,而是对这个男人的信任和欣赏。她内心的强大能使“小鸟依人”成为无数个幸福画面的其中一种,而不是全部。这样的女人不会给身边的男人太大压力,还会欣赏到她的男人身上别人欣赏不到的闪光之处。 在我眼里,我的先生汉斯就是个伟大的男人。 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里我和所有的女人一样,都在寻找着爱情,体会着爱情,那些经历让我知道女人该怎么做。见到汉斯之后,是另一种体会。 这个男人从一开始就是360°全方位地接触我。第一次见面是飞机上的偶遇,第二次见面,我抱着孩子出现在他面前,把我的身世经历全都告诉了他。等他考虑清楚,再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起点就已经嵌在了生活层面里。不再只是那个光鲜亮丽让他一见钟情的女人,不再只是爱情,而是连同婚姻、家庭一起去发展,这样的感情需要责任。之所以能维持那么久,也是因为我们对这个责任的认可。没有直面过生活的爱情是一把火,烧得炽热,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场大雨就给浇灭了,但如果两个人之间是亲情和爱情同时滋养,他们的感情便能长成树,因为有了根。有责任的感情才会走得长久,对自己负责任,对对方负责任,再对整个家庭负责任。你还要对生存的社会环境负责任。 我对汉斯很崇拜。他的心确实够大,能够包容我,要我说,我是个特立独行的女人算是好听的了,都可以说是独断专行的一个女人。但他能包容,能承载,能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这么一个有故事有个性的女人身边。这女人身上带着别人那么多猜疑的目光,他无所谓;这女人要求他抚养着三个和他没任何关系的孩子,他变成了一个称职的父亲;这女人不能给他一个亲生的孩子,他依然很知足;他为了我抛下自己的父母跑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圈子里来生活,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把积蓄全拿出来陪着我,放弃自己的工作来帮我管我的文化公司,四五年帮我做舞蹈节一分钱不拿,完全是以我为事业。他就在那儿,和我在一起,随时做好了和我一起过苦日子的准备,就是这样一种信任和坚持,还不够伟大吗? 有时候想想自己也会感嘆,真是一物降一物,我没有的,他有,才能一起过日子。以前我谈的男朋友都不是汉斯那个类型。我喜欢的是那种叱咤风云,充满激情的男人,但忽然来了这么一个文质彬彬,很绅士很儒雅的男人,他用他另外一种方法把我降住了。他爱写东西,爱拍照,有品位,有涵养,他那种静静渗出来的东西润物细无声,跟我在舞台上展现的华丽截然不同,和我之前那种风风火火追求高峰的生活态度也截然不同。我性格急,有时脾气一上来没法忍,但我和汉斯从来没对吵过。我发脾气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看着我,有时干脆不理我,等我自顾自地发了一通火自己都觉得无聊了,那个劲就过去了。他太了解我了,我就是那种战斗型的,越有人刺激越来劲,但没人给我燃料我自己就歇了。等我平静下来他才会在旁边冷静地帮我分析那个事,指出我哪里不对,我接受得特别好。
第11页 汉斯虽然不是社会上那种典型意义上的“风光”男人,我对他的依赖也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或财富,但他给了我最宝贵的东西——踏实感。一个女人最大的踏实,不是源于依赖,而是来自认可。我心有所属时,就不再寻觅,不再游离,我的生活重心终于可以在这里放下了,这比任何一种男人对你居高临下的保护都强。你真正认可的男人,是在一个真实的你之外又为你兜了一圈,不是用物质或地位去为你建筑一个堡垒,而是用他对你的爱带来的注视和包容,女人在这个男人的注视下对自己的生活会有更准确的态度。 我和汉斯之间,如果要说刻骨铭心,那是老了以后再去回味的刻骨铭心,回头看爱情是怎么在这个责任感里形成出来的,一定特别美好。 什么才是真正“强大”的男人?是那个能让你踏实的男人,能与你共同承担责任的男人,他的强大才是属于你的,为你而来的强大。而当你们携手走到最后,真正强大的不是你们各自的强大,而是你们之间的纽带,是你们一起建立起来的家。这种彼此不分的强大,就是最可靠的港湾。 14 筛选男人是一种自我修炼 ----------- 你经历的每一次感情,都在帮你筛选男人,也是筛选你内心的需要。“我喜欢你”,是一种表白;“我需要你”,是一种认定。 14 筛选男人是一种自我修炼 ----------- 也许你会发现,最后陪在你身边的那个男人,往往不是你当初吵着闹着“非君不嫁”的类型。女人渐渐成熟以后,她不再只是凭“我喜欢”的直觉去寻找男人,更多的则是靠“我需要”去取捨。 什么样的外表和性格是你欣赏的,什么样的又是你不能容忍的。这条线越低,越清晰,缘分就来得越容易。我喜欢高大、宽肩膀、手很干净、有很好的笑容的男人,他可以有脾气,但必须大方、善良。笑容特别重要,因为一个男人的笑容里会有很多信息,释放真诚和包容的那种笑容最能打动我。 男人也必须大方,那是一种能立于社会的修养,能照顾人的体贴。在一群人中抢着买单的,那是炫耀,不是大方。真正的大方低调而周到,比如一群朋友出去,大方的男人会留在最后帮你们开门、关门,小节处见真大方。至于其他的,他事业有多成功,能为我提供什么样的物质基础,我不去想。我不需要那些,我自己就有。 你三十岁欣赏的男人,肯定不同于十年前那个整天害你掉眼泪的男人。最经得起欣赏的性感女人是能带来感觉的女人,男人也是。你再来看一个男人是否“性感”,就不会再去数他的腹肌。 性感的男人是体贴的。他会静默无声地替你想着,在你不需要的时候,或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就已经为你考虑到了。性感也是真实。当他笑的时候,你能看到生活在他眼里的美;当他一语不发流眼泪的时候,你能看到他应该释放的感情。 我能在最普通的人群中,往往是在民工、农民里发现性感的人。因为他特别简单,干活时很专注,收工时也能满足地吃下一大碗饭,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体力继续工作,他做什么事都特别踏实。不伪装的男人会让身边的女人一点都不觉得累,这时候他的性感就毫无阻碍地透出来了。有时候面对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那你还得层层剥开他的武装,就算是个性感的人也要你花很长时间去发现,往往半途而废。 热爱生命的男人也性感。我看一个送快递、送外卖的人,每次都是笑着为你服务,他不觉得自己是为生活所迫才做这份工作,而是阳光乐观地过好每一天,我看着特享受。老是觉得委屈和生不逢时的人,不可能性感。 也会有人追寻成熟的男人。只是成熟不代表他的经济基础成熟,而是指责任感。 成熟的男人一定要负责任。对女人、对社会、对自己做的事负责,无论是对是错,都要承担。成功了就光明磊落大声宣布,是自己的过错就直面担当,好的坏的我都敢扛。哪怕是扛着一堆麻烦,一堆误会,但只要扛起来,时间就会告诉你,你担当着什么。我欣赏为自己错误买单的男人。 提醒一点,最好不要找正处在事业巅峰期的男人。他可能是你想要的那种成功男性,但你不一定会是他真正需要的女人。每个男人的精力、能力和荷尔蒙都有高潮和低潮,当他没有达到高潮时,他需要女人承载他帮助他;当他到达高潮时,就会无所顾忌;当他从高潮下落时,他才会清醒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女人。聪明的女人要学会在什么时候接触什么样的男人。在男人忘乎所以的时候就离他远一点,那时候的他不真实。 选择男人的过程也是女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当你自我意识不是很强烈的时候,外在的价值观会左右着你,你会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的男朋友是干什么的,要有怎样的背景、条件、谈吐,跟她的男朋友比起来怎么样?但女人一旦开始真正关乎内心感受时,价值观就会发生变化。我也有小虚荣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带出去的男朋友人家会说好帅啊好羡慕啊,我心里也挺偷着乐,但那个虚荣带回家以后很多毛病,根本合不到一块儿去,你会发现那个虚荣那么经不起风吹雨打,反而等你知道内心真正需要什么的时候,你选择的男人才会是准确的。这时候你也会更包容一点,如同自己一样,人无完人,你知道他是适合你的人,但不会是配合你的人。 这是个过程,急不来,只有去不断地遇见和体会,你经历的每一次感情,都在帮你筛选男人,也是在筛选你内心的需要。“我喜欢你”,是一种表白;“我需要你”,是一种认定。 15 婚姻就是爱情超脱的坟墓 ----------- 爱情和婚姻不在一座山上,它们之间有一个悬崖。下了这座山,才能登上另一座山。 15 婚姻就是爱情超脱的坟墓 ----------- 爱情是爱情,婚姻归婚姻,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走向坟墓不是走向死亡,而是走向超脱。 我在爱情和婚姻里的状态完全不一样,爱上一个人就是轰轰烈烈,与人相守就成了柴米油盐。爱情和婚姻不在一座山上,它们之间有一个悬崖。下了这座山,才能登上另一座山。不管这两座山上等你的人是不是同一个,但你自己的态度一定会发生变化,把它们分清楚是个聪明的决定。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也许会有很多人不同意,觉得没有爱情怎么走到一起?我同意人们在恋爱的时候有这种想法,事实上我也曾经想过要和我最爱的男人白头偕老,那是在爱情里的状态。从恋爱到结婚,如果能顺利将情人的关系转换到真实生活中去,变成亲情、伴侣,我觉得是很好、很幸运的事情,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个转化不是那么容易,那与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如选择理解生活。年轻的时候我享受热烈的爱情,现在我也享受我的居家日子。 爱情是很美,美在它充满浪漫和激情,美在它虚无缥缈无可把握,所以人们会说谈恋爱是在云端里的感觉。为了爱情我会飞蛾扑火,甚至为了初恋放弃了最爱的舞蹈。金星能放弃舞蹈,你就可以想像我爱上一个人时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像是一团火在燃烧,但是理智下来,我不会让它真的烧着了我的生活。爱情可以抛开生活去谈,但是婚姻不是,婚姻就是生活。
第12页 人们为什么要讳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呢?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坟墓有什么不好?坟墓不是指死亡,而是指超脱!婚姻里,爱情已经成了亲情,成了习惯。讲爱情,就是要纯粹;而谈婚姻,就是要柴米油盐。 爱情让两个人因为爱的感觉走在一起,便是完成了它的使命,小天使飞走了,剩下真实的生活由你们两个人面对、承担、解决。当婚姻开始的时候,生活的酸甜苦辣才算是刚刚开了味。那是最平淡无奇的生活,具象而琐碎,谈情说爱使不上劲了,更重要的是彼此接受,彼此磨合。到头来婚姻就分两种,磨得好的和磨不好的。我和丈夫共同经营的生活就是越“磨”越顺,我带着一个特殊的经历,带着三个和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带着一个他完全陌生的文化和这个文化对我的偏见,这么大一个包袱一起扔给他,他统统都要消化。我也渐渐为了他收了自己的一些性子,本来我出门是从来不和家里打招呼的,还当是一个人过,后来相互交流后逐渐有“家”的意识,知道出门要留言,不然丈夫会担心;知道在开始投入下一份工作前,要和丈夫商量;知道工作再忙周末也要尽量陪着丈夫孩子,共度幸福时光……“家”能幸福地把你拴住。目前来讲我们感情很好,就这样熬过了七年之痒,彼此信任彼此理解,共同经历和承担,最难的日子两个人还在那里紧紧连着,一点一点从苦熬到甘,享受只有婚姻才能磨练出来的默契。 婚姻一定会把爱情的浪漫与激情埋葬。女人别在婚后抱怨老公:“结婚前你可不是这样对我的!”因为他已经埋头料理生活了。你嫁给他,而不是嫁给天花乱坠的浪漫。现在开始为生活添彩的,是婚姻里那些不露不显的浪漫,非常细小却无处不在,那就是贴心。老公知道我喜欢买鞋,家里的鞋子就能放几个橱,他在家的时候就一双双地给它们拍好照片,贴在鞋盒上,说是为了让我找起来方便些;生日的时候他开车带我去我平时喜欢逛的衣服小店,说今天你爱挑多少就多少,我请。我后来抱了一手的衣服,给女儿也买了,还不到一千块,可我觉得满足极了,还笑着逗他说,这生日礼物也太便宜了;他知道我喜欢孩子,就把孩子一年四季喜怒哀乐的照片都拍下来,圣诞节我就收到个大相册,感动极了……每晚睡觉时躺在床上,我们手牵着手,聊我们的孩子,老大最近又长高了,小三又调皮了;聊生活最细碎的东西,该买新家具了,周末该去哪儿放松下……有时候边说边笑,说累了就慢慢睡着了。我记得有一天晚上两个人都已经睡下了,我跟老公说肚子饿,能不能出去帮我买杯酸奶,他就穿好衣服下了楼。能找到一个半夜为你出门买酸奶的男人,女人还要什么呢? 我本来并没有奢望过婚姻,金星是一个那么嚮往自由的女人,还没想过要停在哪一个男人怀里,但是有了孩子以后,就寻思着给孩子找个好父亲。父亲能给孩子的东西,再优秀的单身母亲也做不到位,如果我有机会遇到这样的男人自然不该错过。跟老公的第二次见面,我就跟他说,家里孩子第一,你第二。那么霸道的要求他竟然也答应下来,我就认定他会是个适合过日子的男人。最后,老天给了孩子们一个很好的父亲,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丈夫。你可以凭着一腔热情去开始一段爱情,但拥有幸福的婚姻,必须要遇见一个对的人。 能就这样一辈子白头偕老吗?我从不问自己这个问题。从不会想那么多,就往前走嘛,生活中有内因,也有外因,你别想自己能够掌握全局,老天会觉得你太狂妄的。把每一段路认真走好,这就足够了。至于今后会不会有变化我也不知道,就算真的有变化了,我会去理解这个变化,然后接受,然后又会是下一段路,这很正常。从来不会害怕,因为我当初选择婚姻的时候就没有贪心,只是做好自己的角色,一直甜蜜顺利地走到今天。我很自信,在任何变化里都不会失去自我,新的变化只不过是新的课题而已。 爱情有它的痛苦和甜蜜,婚姻也有自己的困难和幸福,你的付出和收穫会不尽相同。在婚姻埋葬爱情的地方,撒上土,播种培育,牢牢扎在生活深处的根才能开花结果。爱情之火灭了,家里那盏等你回家的灯却亮了起来,帮你留着那个归宿之地。 16 红颜蓝颜,都是知己 --------- 除了情人,除了夫妻,男女之间一定存在着一种更智慧更深层次的交流。你要划清的不是界限,而是底线。 16 红颜蓝颜,都是知己 --------- 结婚前是主动出击,结婚后也拒绝变身“木头人”。爱情的火花还在迸发着,它依旧能让一个婚后的女人变得有滋有味,不一样的是,我释放的是魅力,而不是信息。 有很多男人怕我,更多男人追我。到现在也是,其中也不乏我格外欣赏的人。没问题,我能清醒地去处理就没问题。我能把由爱开始的感情都化成更深一步的友情,甚至是那种兄弟姐妹般的亲情。与其满足一个男人,不如成为让男人都惦记着的大众情人,这也是更能让我发挥魅力的方式。 和我打交道的男人也特别有意思,一开始会有点紧张:这个女人太了解男人了!但是越过那一层,便是缴械坦然:既然迟早会被看穿,那在这个女人面前还装什么呢?当他坦然的时候,他就会特别自在。如果是一种倾慕的好感,我能知道他对我好,他也知道我有家庭,那我就选择化解而不是回避。这就是我的魅力,能把带到跟前的男人再带过性的层面,超越床笫,一定还有其他更好的交流。当我们慢慢把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式全变成朋友,然后随着时间的增长甚至变成亲情时,他只会更珍惜、更尊重你。这种关系特别值得去保护。你会成为他在需要帮助时,无法跟自己的母亲或妻子情人开口时想要倾诉的人。 一个男人对你的信任,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拥有的财富。 感情并不狭隘,除了情人,除了夫妻,男女之间一定存在着一种更智慧更深层次的交流。不玩暧昧,不沾肉慾,干净利落地彼此理解彼此信任。我们可以聊天,聊得很深;可以一起吃饭喝酒,喝到很晚……内心坚定的人不会有暧昧的慌张,他能够把握和享受红颜蓝颜都为知己的关系。就像我丈夫对我的信任,不是因为我有多“绝缘体”,而是因为他知道,我心里有底。所以我和朋友玩到三更半夜他也绝对不会吃醋,我也丝毫不介意他和他的好姐妹喝到凌晨。这样的信任是好日子的基础,不然单凭我的社交量就能压垮这段婚姻。 我从来不怕婚后会变成“黄脸婆”,至少我可以从其他男人的眼神里得到证明:嘿,我还挺有魅力的。并不是说嫁人了他们就只是把你当做母亲、妻子或社会人物,而是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去欣赏你,我觉得挺好。至于我往不往他们身上靠是我的问题,有主动权,就有把持。我希望所有的女性朋友都是这个状态,被人追是好事情,被人惦记也是好事情,但是一越线,好事就会变成坏事了。
第13页 当婚姻和时间把爱情的激情埋葬,在别人那里找到欣赏和被欣赏的心动感觉是人之常情,坦然面对就是。你要划清的不是界限,而是底线。家庭带给我的满足感和责任心让这根底线特别清晰。用雷池里的激情去换我这边的美好生活,不值。如果是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男人是可以满足一个女人的。女人的不安分是这边缺了那边才会想补,这时候不如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婚姻出了什么问题。 在一次又一次的诱惑中,将心中不可逾越的底线看得越来越清。对于一个聪明成熟的女人来说,是为自己的魅力镀金;对于婚姻来说,这比任何一种处心积虑的保护都有用。 17 一家人就是一个“爱”的小宇宙 -------------- 家把人拽回了地面,有一天我们没有爱情没有事业的时候,这个家会告诉你有个“爱”在里头。 17 一家人就是一个“爱”的小宇宙 -------------- 为人妻母,组建家庭,其中的变化可能会让很多女孩子都措手不及。之前是被人宠着,之后就换到了为别人付出的角色。对于之前都一帆风顺的女孩子来说,婚姻可能将是你面临的第一次蜕变。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结婚。婚姻一定是建立在社会责任和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没有责任感的人或许适合爱情,但一定不适合婚姻。当你决定和那个人共同生活的时候,从恋人变成夫妻,从爱情变成亲情,你们之间的联繫就有了责任的重量。如果只是把丈夫、妻子、孩子当成一种组合归在一起,那是原始人的生活方式。人类建立起文明后,家庭的属性在责任意识里被突出。对彼此负责,对孩子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你当初组建家庭的选择负责。 爱情需要创意和设计,你来我往,互相吸引;而婚姻需要的是经营和管理,管理你的生活节奏,管理你的欲望,包括物慾、性慾、野心等各个方面的欲望,它们都必须得到妥善的控制。责任会帮你去重新调整它们。 没有家庭以前,我的性格是凡事都要争第一,我需要舞台上的掌声和肯定,为此付出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可以。但是有了孩子老公后,那种心态已经渐渐收回来了,心思开始向家庭转移:舞台上很多更好的机会,朋友们无数次的排队邀请,男人们抛来的橄榄枝……我都把它们换成了陪伴老公孩子的时间。一点都不觉得失落,家庭的责任感把我可能有的失落全抹平了。 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包括我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人的态度也好,是家庭告诉我要有责任感。你对社会付出多少,社会才会对你有所回馈,不可一味索取,而是共同付出。责任感会让你不再那么计较自己的得失,那就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规律,是一种你和世界必须进行的联繫。 不结婚的时候我活得也挺好,但是没有婚姻,我不会那么深刻地理解到一个完整家庭中的责任是什么样的。当你肩负起这个责任时,它会回报给你一个最真实的生活——只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才能给予你的真实生活。也许只有体会过才能明白那究竟有多幸福。 我本来是一个飘在空中的女人,家把我拽回了地面,人间烟火全在里面。当有一天你没有爱情没有事业的时候,这个家会告诉你有个“爱”在里头。这个爱不是简单的男女肌肤之爱,它是家庭给你一个爱的环境,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还有夫妻之间,那种最基本的需要与被需要。 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就连爱情也只是一种暂时的亲密关系,只有成为一家人的时候,其中的个体才找到了爱的归属。 18 和自己的儿子撒娇 -------- 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接下来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该享受的享受,该承受的也一定要承受。遇到什么事情过不去了,或者是累了,这里还有一个母亲在等着他们。 18 和自己的儿子撒娇 -------- 家有三宝:老大叫嘟嘟;女儿是妮妮;最小的那个,干脆叫小三。 不能怀胎十月是我生命中的缺憾,但还好我没有错过抚养孩子的机会。老大是从出生第三天开始抱大的;女儿在外面飘了五个月,最后落在我手里;小儿子是从第四天开始抱大的。非亲生,因此我比很多亲生的母亲都要更用心地待他们。这三个孩子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是我妈帮我带了一百天,之后就全从北京抱过来,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在上海开始生活。北京的午夜皇后不见了,从此以后金星就是一个母亲。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抱起嘟嘟的那一刻。 在我妈把这个孩子交到我手上时,我心里又惊又喜。之前我看别人做母亲的那种艷羡眼神,全被我妈看到了,有一天回家她就把嘟嘟交到了我手上。天上掉下个胖娃娃,一抱起他,我的整个身子都软了。那是生命中第一次出现了“我已经不重要了”的感受,舞蹈可以让位,自由可以让位,孩子就是一切。责任、放弃、妥协……这些原本不属于金星的词统统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以前我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女人,我的世界、我的能力、我的价值需要社会认可,一心想做“世界上最精彩的女人”,结果这点野心在给孩子换尿布、沖奶粉的忙忙碌碌中被抹得一干二净,我开始比较哪种尿布更舒服,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哦对了,还要帮孩子找个父亲。那几年什么事业都没做成,有人问金老师最近有什么新作品,我特骄傲地回答说:“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是生命给我的礼物。老天觉得这个女人这么多都经历过来了,还能善良、真实,挺好,可以把这三个生命交给她。我是在对这三个生命负有责任,这一份重量,把之前还在天上飘着的我,一下子拉回地面,踩得实实的。以前很难想像没有舞蹈的我会怎么样,我在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什么价值,但现在我不怕了,就算把那些东西全从我身上拿走,没有光环,没有社会角色,至少我还是个幸福的母亲。 我的孩子都知道我的故事,与其说是我告诉他们的,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去化解的。孩子四岁的时候,我开车带着他们,老大开始问我:“妈妈,我们从哪里来的?”我的手在方向盘上抖,一直琢磨着怎么开口但一直没准备好,但现在既然问题来了,就得接着。 “先说谁啊?” “先说妮妮吧。” “有一个阿姨在医院生了妮妮,后来……” “妈妈你别说了,是不是这样的?那个阿姨生了妮妮,但阿姨家里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根本管不了妮妮,她就把妮妮给你了。” 我心里一愣,他说的比我能想到的答案还要好。“……嗯,对!那小三呢?” “我知道,有个阿姨在医院生了小三,但阿姨要去很远的地方,没时间管小三,就交给你了。” “对,那你呢?” 老大这下吃惊了:“我不是你生的吗?” “孩子,妈妈原来是男人,怎么能生孩子呢?”心里又好笑又不安。
第14页 “我知道了,其实你特想生我,但你生不出来,你就找了个阿姨帮忙,把我生出来了。你谢谢她了吗?” “当然!”我爱死我儿子了。 后来我问过嘟嘟他最爱的人是谁,他说:“两个人,生我的妈妈和养我的妈妈。”他偷偷瞟了我一眼,还人小鬼大地补了一句:“不要嫉妒哦。” “不嫉妒,如果那个阿姨不生你,妈妈也养不了你。”总不能比孩子还不懂事儿吧。 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们健康成长给你的那种自信和满足,他们对你的那种信任,什么事都会想到妈妈,真是幸福死了;同时,他们也在每天带给我新的课题,帮我进一步成长。和孩子该怎么交流,该怎么教育,我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一有时间就琢磨。我的难度还在于,三个孩子三种性格,你根本不知道他们身上的那些性子是从哪种基因里带出来的,只能一边摸索一边教育,心里完全没底。老大比较懂事,我担心得少点,但有时又会顾虑是不是太早熟了;妮妮的掌控欲特别强,她属马,我得拴着她,等她十八岁了以后放开了才能跑得好;小三最聪明,所以更要引导,得把他的聪明用在对的地方。 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给他们量个子,比手掌大小的时候,才发现他们长大得太快了。以前叫孩子们起床时搂搂抱抱的,现在要是还这样,大儿子就会一本正经地说:“妈妈别过分啊。”他已经不让妈妈亲妈妈抱了,这个年龄到了。我继续争取,说你是妈妈的小火炉,妈妈冬天就要抱着你。嘟嘟说,那个人已经不存在了。好在有个小儿子,还在嚷嚷:“妈妈,抱我抱我!”想想都好笑,我不会跟男人撒娇,却和自己的儿子撒娇。 看着我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最欣慰的一点是他们在和同学谈到妈妈的身份也好,经历也好,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母亲是受人尊敬的。这是我必须为孩子们去努力的。再难听的非议都不会对我有任何影响,但是我怕孩子们要承受他们本不该承受的偏见。所以既然我选择抚养他们,就一定要他们为妈妈感到自豪。他们的出生已经与众不同了,那我就要给他们骄傲的资本,孩子会给一个母亲无穷的动力和能量。就算对我的偏见如今依旧存在,但当这个偏见走向孩子们的时候,他们心中的妈妈和社会上对妈妈的正面评价会把这个偏见打得一塌糊涂,那我就是在保护孩子。社会那么残酷,你不能光喊个几下“不公平”,什么都不做。每一个母亲,都有为孩子挺身而出的本能。 可能之前做女儿的时候还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受,直到自己做了妈妈,才明白这世界上什么都有代价,包括爱情、友情,都不是白来的,只有一样不计成本,就是父母给孩子的爱。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放手的时候特别满足。接下来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该享受的享受,该承受的也一定要承受。遇到什么事情过不去了,或者是累了,这里还有一个母亲在等着他们。 19 我绝不将自己的孩子拱手让给制度 --------------- 我不要你高尚,但要你有真情实感。表达的东西一定要真实,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会将虚假、浮夸当作习以为常。 19 我绝不将自己的孩子拱手让给制度 --------------- 抚养孩子也包括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何况是在中国。 三个孩子让我不得不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就是教育制度。不能怪老师、怪学校,我也不会去和整个体制对抗,那我就说“看谁抢得过孩子。”孩子接受知识面的那一部分我交给学校,跟所有的孩子看一样的教科书,上一样的课,也要做作业,要考试。但同时孩子对社会的价值观我必须抢过来自己培养。 我也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发过愁,但与其自己在后面逼着,不如让他自己懂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嘟嘟小学时成绩不太好,我跟他说:“60分以上就像头露出水面可以喘气,60分以下就要憋气,妈妈要求不高,你露出水面慢慢游就行了,如果可能就游快一点。这样你就可以多点时间去做其他事,如果你觉得慢慢游也没问题,那也可以,你自己选择。”他听懂了我的话,写作业变得自觉认真起来,成绩也在慢慢提升。学校里只会告诉你好成绩就是好学生,却不会让孩子明白,你得自己去选择一种努力的生活方式。 有一次学校定的作文题目是世博会、奥运会之类的话题,我就会问孩子你对这些事件有感觉吗?他皱了皱眉,我接着说没什么感情就不要编,不要唱高调。你把看到的真实的东西写出来就可以,我不要你高尚,但要你语言流畅,真情实感,把话说明白就行。表达的东西一定要真实,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会将虚假、浮夸当做习以为常。 每次在街上遇到寻求帮助的乞丐,我会教他们去辨别。如果是一个健康的人在那里跪着乞讨,哪怕哭得满脸眼泪鼻涕,我也会跟孩子说这样的乞丐不要施捨,他四肢健全还沦落至此是因为他懒。如果看到一些断手瘸腿的在那里乞讨,我会说,这个应该帮助,他确实没正常的劳动能力了。孩子们都很善良,但要从小让他们知道有些人该帮有些人却不值得,告诉他们同情心不能滥用。 我从小也灌输给孩子们,人别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到后来孩子反而给我上了一课。有一次我去接妮妮放学,旁边一家店里有个和嘟嘟同岁的孩子在帮爸爸妈妈看店,收钱招呼客人可能干呢,一回家我就把嘟嘟从房间里叫出来,我说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能干,你是不是学习上得再努力点。嘟嘟看着我,一脸不满意的样子,到后来他说:“不是你说不让我们跟别人比的嘛,他能看店,我还能做他做不到的事情呢。”当时我儿子的话就把我噎住了,理不在我,我老公也不帮我。然后,我跟我儿子鞠了个躬,说:“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把你跟别人比。” 还有一点我很重视,我希望能通过家庭教育将传统文化的根扎在他们心里。我女儿睡的闺床是小姐床,很古典,是从浙江乡下收过来的,上床还要踩着榻上去,我与其跟她讲一堆书本上的知识,不如让她每天睡在这种床上,感受传统的氛围。如果有一天她出国,睡觉的时候忽然感觉没那张床就不习惯了,我的教育就成功了。她认的是中国的床,她临睡前都会想起根在哪儿。 和儿子交流起中国的古诗时也会特地多说几句,当他按照作业要求把一首诗背下来,我会额外检查一步他是否理解这诗里面的意思,然后再亲自给他开个“小灶”,引导他:“你有没有发现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凝练,两个字、一个字就把意思表达清楚了。文言文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的简约、深奥。咱们现在啰嗦半天还说不明白怎么回事,是因为表达能力退化了,为什么呢?你自己想,以前哪怕是状元和平民百姓说话,老百姓都能听得懂,但现在一个大学教授要说半天才能说明一个观点,底下的人还都一知半解。之所以退化,是人自己造成的。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靠一个人两个人补救过来,但起码你要知道有个更高的东西在那儿,你要知道什么是更加高深的一种文字表达。”我想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华,让他们引以为傲,走到哪儿都不能丢了这种文化认同感。
第15页 这样注重,可能也和我打算把孩子送出国继续学习有关。老大就要在英国读高中了。 他问我:“你怎么可以让一个孩子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呢?” 我挺无奈的:“我也没办法。可高考你考得来吗?” 他摇摇头。 “你想上哪个大学呢?清华?复旦?” 他又摇摇头。 “妈妈也不知道。只能把你送出国。” 哪个母亲不想看着孩子在身边长大,但中国的教育体制太不给力了。我觉得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够全面,注重知识量,却把最重要的“德”和“体”给拉下了,本末倒置。知识应该为填充一个人的“德”而服务,帮助更好地塑造世界观、价值观,但现在应试教育下的学校教育恰恰是对“德”最为轻视。等大学毕业后把十几年填鸭式的东西全部扔掉了,没有一个“人”剩下来,太可怕了。我不敢苟同,这种教育观念简直是一种伤害,那就只能送出国,惹不起还躲得起。但我和孩子们约定,以后在国外必须一星期给家里写一封家书,还必须手写。 我特别看重教育,也特别看好教育,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也好,家庭也好,民族也好,如果缺乏准确合适的教育就走不远。更何况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一直说我是在对三个生命负责,努力教育他们,也是在为这个社会的将来尽责。 20 每一个父母都用心良苦 ---------- 这些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孩子们哪怕是哭着记住的也必须刻在脑子里,这是为了他们在以后的路上少让人瞧不起。 20 每一个父母都用心良苦 ---------- 独生子女的境遇往往是,一个宝贝六个宠,千依百顺地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孩子是要好好爱着,但也得好好地教。规矩出教养,家教好的孩子以后到哪儿做什么至少不会惹人嫌,这个本钱为人父母的得为孩子备着。 母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孩子出生那天起第一个面对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她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她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我妈就是特别会给孩子做规矩的人,她是朝鲜族妇女,礼教特别多,性格又倔,觉得该是小孩懂的规矩哪怕打得再狠再多也得让他记着。这些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孩子们哪怕是哭着记住的也必须刻在脑子里,是为了他们在以后的路上少让人瞧不起。 小时候看到别人有好吃的就很馋,想要来吃,但我妈说不行,不是你的绝对不能要,你一要就得挨打。现在想起来当时不就是小孩子馋嘛,但在我妈那里绝对不可以,她觉得小孩子馋是欲望的开始。还记得那时候邻居家买了黑白电视机,我就成天想去别人家看电视,但是我妈就绝对不准,不是你的就想都别想。这一点从小给我打的底,打得太结实了,所以我从来不觊觎别人的东西,后来到美国经济窘迫到每天只能吃一顿的时候,不是我的东西,就本能地不去碰。现在我也把这个观念传给我孩子,有一天嘟嘟专门打了个电话给我:“妈妈,阿婆今天给了我四十块钱,你说我收不收?可能阿婆看我的悠悠球玩坏了,给我钱去买悠悠球。”我特别欣慰,这就是老大要做的样子,然后弟弟妹妹也会跟他学,不是你的,谁给你钱都不能随便接受。从小给孩子建立这么一个价值观特别重要。 童年记忆里就是每天一小打,隔三岔五一顿揍。什么不写作业啊,贪玩啊,撒谎啊,我妈绝对往死里打。只有疼才能长记性,不变的真理。我也跟我孩子明确了禁止撒谎的家规,最痛恨撒谎的人,为什么要撒谎,生活中就算是善意的谎言也不要说,因为一定有后患,谎言就不是好东西。如果孩子撒谎就一定得罚,微博还留着:“孩子因作业太多写不完对我撒了谎。对谎话不能容忍的我坚持了我对说谎话孩子的惩罚,这个月不许碰任何游戏机!看着孩子答应接受惩罚时掉眼泪的样子我难受死了,但还得绷着……孩子一走我这眼泪就止不住了。我的惩罚太过了吧?唉!”惩罚孩子真是烧心,他哭我也哭。有时候碰上孩子撒谎我还会打,打完了我自己又哭,把孩子拉到跟前问打疼了没,孩子懂事:“没有啊,是我做错了。”如果能换他以后再也不敢撒谎,我的眼泪就没白掉。 小时候我还是男孩子,因为调皮挨打,我姐有时候会被我妈训得更狠,因为不懂礼貌。女孩子一定要懂礼貌,我在边上看着也记住了。礼貌很琐碎,比如抛头露面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得有家教;在别人家吃饭,再怎么好吃也不要狼吞虎咽,不能太大声,吃有吃相。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人没有好吃相是没有好结果的;公众场合里大人说话小孩不能插嘴,男人说话女人也不要轻易插嘴……这种规矩小时候不理解,挨打还觉得委屈,现在反倒成了我觉得该拥护的东西。走到哪儿别的不说,至少金星是懂礼貌的。别人请我吃饭,不该我说话的时候我绝对不插嘴,吃饭规规矩矩的,吃相不错。我都是在家里吃好来的,所以会客吃饭时从来不狼吞虎咽,饿是在家里饿,外面是社交场合,得顾虑别人的感受。有一次去一个地方开新闻发布会,领导请我们吃饭,有个女秘书,递过来的名片上写着博士的头衔,可刚开始上菜的时候,这个头衔就落地上了。不管不顾最先动筷的是她,吃饭发声音的也是她,也没考虑桌上还有领导和客人。我心里嘀咕这女孩也太不懂规矩了,这和教育程度没关系,是父母没教育好。有时候就是那么芝麻大点的细节,就能左右别人对你的印象。反过头来,也就特别感谢小时候我在我妈那儿挨过的打。 现在轮到我教女儿,也一样,不懂礼貌的女孩子在外面就是矮人三分。有一次在自助餐厅,你知道孩子们见到自助都特别容易兴奋,小三一看到就乐死了,拿着个盘子跑来跑去,说我要吃这个,吃那个。我女儿刚要跑就被我喝住:“女孩子跑什么跑,在餐厅里不会安安静静走路吗?” 小女孩立马剎住车,看着我,她在用她的眼神表达委屈:“为什么弟弟能跑我不能跑。” “因为你是女孩子,女孩子大庭广众下不能乱跑。” “这不公平,为什么和弟弟不一样!” “对了,就是不公平。在家里你们都一样,但在社会上对男孩和女孩的要求还真不一样。女孩吃要有吃相,走路慢点走,别疯跑。” 在家里我对女儿要求特别严,从小就告诉她女孩子不能懒,要勤奋,“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她现在口诀背得可顺熘。有一天女儿要写个作文,叫做《慈祥的妈妈》,她愣是写不出来,小心翼翼地问我能写个《慈祥的外婆》吗,我说行。我知道我是个严厉的妈妈,也用不着编。但我的严厉是我做母亲的责任。 现在哪怕不认识的人遇到我孩子,也会说你家小孩很乖,很有礼貌,我觉得我这个母亲算是做到位了。父母给孩子推的第一步我推得很扎实,至少以后孩子开始自己的人生时,能给人好的印象,也会少点阻碍。每一个想做好母亲的女人,大概都会这样用心良苦。
第16页 21 事业和家庭,从容相对 ---------- 准确的女人心里会有个遥控器,将所有的社会角色一一分好频道,待人做事时就把频道调清楚,就不会迷失在杂音里。 21 事业和家庭,从容相对 ---------- 女人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角色,选择、纠结、反反覆覆,很容易跑错位,自我就在忙忙碌碌的奔走换位中糊里糊涂地丢掉了。当女人们开始问“家庭和事业究竟能不能兼得”这样的问题时,往往已经是身心俱疲。 家庭和事业并不是不可兼得,只是分别得于不同的频道。准确的女人心里会有个遥控器,将所有的社会角色一一分好频道,待人做事时就把频道调清楚,就不会迷失在杂音里。 我有六七个频道。这些频道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我:父母面前是孩子,先生面前是太太,孩子面前是妈妈,公众面前是名人,朋友面前是好姐们儿,舞台上是舞者,公司里是管理者,还有最基本的,我是个女人……我知道在每个频道里他们需要我什么,我又应该做些什么。做母亲时就带着那个纠结劲儿,一边操心一边教育,尽到抚养责任;我做太太时就是太太的样子,恩恩爱爱,柴米油盐;聚光灯照下来,我就是公众人物,注意言行,把我看到的真实表达出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上了排练场我就是这个舞团的老师,至于下了班,我就可以变成所有人的朋友。可能今天还在和你开开心心地聊天吃饭,第二天排练时你动作做得不对我就能当场拉下脸来。云里雾里是在艺术创作那个频道上,碰到了舞团的具体事宜那我就是个严肃的管理者,查考勤,定规矩,界限分明。有的演员他自己转不过来,但我能分得清楚,只有分清楚频道的人才能同时干好几件事。 生命的不同阶段里,频道的轻重权衡也是不一样的。以前我是觉得事业第一,但当家庭的频道加了进来,事业就排在了后面。权衡清楚就不会再手忙脚乱,心里的天平一称,该做什么该放弃什么就都出来了。前几年的时候一心扑在家里,陪孩子吃早饭、吃晚饭,看着他们上学是我必做的事,后来有电视节目的邀约,我便和老公长谈了一个晚上,去参与电视节目肯定会消耗原来花在家里的时间和精力,但三个孩子以后读书都要用钱,我得先挣钱。达成协议,他支持我的工作,但工作电话不准带进卧室。有了决定后就努力工作呗,飞来飞去做节目,同时也学着更善于“挤”时间,逮着空暇就和孩子们在一起。事业和家庭不可能每样都要百分之百,但你可以学会安排,脑子里的那个频道线越清楚,就越利于平衡。 人无完人,有时候我的频道也会互相干扰。脾气急的人,上一个频道的情绪很容易就带到下一个频道,但幸好大脑比情绪理性,我能知道是我还没调整过来,为别的事受的气转移到了这,把别人弄得莫名其妙,心里想着不对不对,就赶紧给人道歉。如果还是没调整过来,那干脆不说话,一个人找个地方排解,过一段时间过滤好了再重新进入下一个频道。 女人很容易受干扰,当她无法从一个个频道里跳出来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周围都是杂音。一直在寻找,却一直没通,五花八门的串音里永远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人有时候就像生活的演员,只有把每一个角色应该做的事做到位了,你才会发现那些角色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对于另一个角色来说,又会有怎样的相对比较。心里的遥控器,是靠你慢慢练习出来的。慢慢地,无论有多少事需要你,你都会变得从容。事业和家庭不能兼顾,只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那个准确分格的状态。别急,踏实地去做每个角色需要你去做的事,一定会让你把掌握生活节奏的自信找回来。 22 任何一种生活里都能找幸福 ------------ 最平常的幸福,不是住在高楼大厦里,不是穿着西装革履,而就在最简单的生活和最丰满的心灵里。 22 任何一种生活里都能找幸福 ------------ 做母亲时我就是个最平常的女人,我对我孩子的期望也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像平常人家里的孩子一样,快乐、健康、以后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尽管他们的妈妈有点特殊,但我希望他们成长的时候就能学会用平常心看待世界,能与人真诚交流,希望他们能从最普通的生活里看到最真实的美好。 这是很多父母会忽略的一种教育,但在我眼里格外重要。 我经常在与普通人的交流中得到快乐。我不会用我的光环来罩着你,你也不用迎合我什么。所以我跟那个拉三轮的大爷,看门的保安,打扫卫生的阿姨关系都很好。每次带着孩子碰见他们,总会热情地招呼两句,孩子看在眼里就能知道该怎么尊重别人。 搬家之前我特别喜欢逛附近的一间小店,里面都是一二百块的花裙子,一直买一直穿,和老闆娘也熟了,拉拉家常,讨价还价,最后开开心心地做成了买卖,如果孩子在身边,他就会看到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妈妈虽然也会去旗舰店买名牌衣服,用来出席一些重要场合,但生活里更常去的是这样的街边小店,你来我往,物质的买卖间更有人情在。 陕西南路路口那边,晚上经常会出来一对安徽小夫妻摆着一个炒米粉小摊,过去我们是那里的常客,他们做的东西既干净又好吃。认识他们有六七年了,他们刚有孩子的时候我也知道,我们小三的衣服全都打包送给他们家。我说别嫌弃啊,都是些穿不下的,扔了怪可惜的。他们接过衣服,特别感激。也从不见他们四处说我和金星很熟,也不会因为这个不收我们家吃米粉的钱,该怎样还是怎样,特别踏实。许久不见了,关心一下我最近是不是太忙,别太累。有一年新年我把这小两口请到我们家的院子里来,那晚所有的客人都吃上了他们做的东西,炒面啊,炒饭啊,馄饨啊,都说好吃。我看着这小两口,到上海谋生,从没孩子到有孩子,一直就在那儿本本分分地生活,它成为了我在上海最重要的一个记忆和风景,心里特别珍惜这个画面。我经常带着孩子们去那里,就算现在搬家后离得远些,每个月也会特地跑过去吃点东西。人与人之间这种真实平等的关系真美,我想让孩子们从小就能理解这种美。 有一天我在录节目的时候收到老公一条简讯:“我跟你讲个故事……”,那天是我老公带着嘟嘟去一个弄堂里修大衣拉链,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妻在那里摆摊,他们俩一看,老伴儿给老头打下手,那老人特娴熟地就把拉链修好了。极其简朴的生活,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还带着一辈子留下的手艺在继续为别人服务,这个画面把嘟嘟感动坏了。回家一路上都在跟他爸爸念叨,那对老夫妻太幸福了,爸爸你看到了吗,他们真是太幸福了。到了家后又迫不及待地和我家阿姨说:“他们可会修拉链,过得可幸福了!”这种幸福感染了我儿子,也感染了我老公,他急着要把这种幸福和我分享。坐在化妆间的我也顿时被这种幸福传染了。还感到欣慰,那是我儿子发现的幸福。
第17页 我有能力的时候,会尽力给孩子们一个充分发挥的成长环境,但世事无常,我不保证这样的物质基础会一直都在。如果有一天妈妈突然住不起大房子,也没有那么多人认识妈妈了,我就想让他们明白,就算回到一个最普通的生活层面我们一样可以过得很好。他们已经在别的地方看到了那种最平常的幸福,不是住在高楼大厦里,不是穿着西装革履,而就在最简单的生活和最丰满的心灵里。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你推向任何一种层面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第三章 只有付出到头的舞者才配谢幕 ============= 23 舞蹈像生命一样热烈 --------- 找到一件事情可以为自己而付出,享受沉浸的感受而无所求。我的方式就是跳舞。 23 舞蹈像生命一样热烈 --------- 舞蹈是我的事业,却比事业丰富得多。 从小我就热爱舞台,然后是舞蹈选择了我,我就沿着这条线奋力跳下去,之后,我热爱它,再之后,我靠它为生,因它成功,最后,舞蹈塑造了今天的金星,也成为了我生命的另一半。感谢老天爷,把我的工作、兴趣和表现都放在了一起,金星似乎就是为了跳舞而生。 我九岁开始学跳舞,一直到现在。我对它完全付出不求回报,它也慷慨地餵饱了我的肚子和灵魂。台上一站,就算是演话剧,做主持,都带着跳舞的底子。很多人会感嘆:一个女人在台上怎么能这么美,这么优雅?那是因为她跳了半辈子舞。 有人说你之所以对舞蹈那么死心塌地,因为它能给你带来成功、荣誉、金钱,我想说因果关系反了,是因为我执着于我喜欢的东西,心灵丰满,才有机会成功。我从来不在舞台上计较功利得失,相反,为了舞蹈倾尽所有的事情我倒是做过。 热爱、投入、不计回报,是在为舞蹈付出,也是在照顾自己的精神自留地。练功房里,窗帘一拉,转身、跳跃、旋转……那就是属于我自己的天地。“排解”是个动词,遇到挫折时躲在房间里哭解决不了问题,要学会在“动”中缓解自己,释放自己。依靠着一种具体的方式或行为,得到和所有具象现实间的缓冲,那一点距离之中就能找到自我和生命的意义。就像国外有很多女人做义工也好,课外学习也好,她们需要在社会角色以外找到一件事情可以为自己而付出,享受沉浸的感受而无所求。我的方式就是跳舞。生活里觉得过不去的时候,我还能把我的痛苦、委屈创作到舞蹈当中,然后一遍遍跳出来,毒素就随着汗水从身体里跑出来。 人类最原始的艺术表现就是舞蹈和音乐,因为它不受任何载体或文化语言的限制,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的萌发和生长,都是人最里面的东西在给予力量。到头来,它也会回报在人的灵魂深处。 舞蹈带来的快感异常丰富,一定伴随痛感,就像有丑才有美。不仅是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接受训练时所受的煎熬和取得成绩之后的骄傲,后来在自己编舞时,体会到那种创作的纠结与兴奋,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舞蹈和自己。有时候我的灵感和完成都做到位,编出一段极其满意的舞蹈时可乐坏了,但两三天后这种快乐就烟消云散。这段舞蹈出来后那么好看,那之后呢?那之前呢?是不是经得起去给这段承上启后?兴奋过后就是痛苦,因为前面也不够,后面也不够,新的挑战带来又一轮自我折磨,再带来更高水平的作品。如果你对自己有要求的话,一小段起色会改变一整个作品。人生也是一样。 我就这样由舞蹈点拨着、引导着,再是提高我、拓展我,拉到另一个层面后又继续托着我,等我站稳了,它又开始新一轮的引向。老天爷就是让舞蹈来帮我,逾越了一切,包括障碍、迷惘、歧途,我都能跳着舞冲出来。现代舞演员只有将任何一个角色都演绎得准确,才能把观众带得更远,所以演员的思考和状态永远比客观的身体和年龄成熟。这点上,舞蹈是将我放在了一个准确的位置上帮我成长,同时还能为别人为这个世界奉献一点美,何等荣幸。 也有人会问我,有一天你跳不动了怎么办?我一点都不担心,年龄到了我便不会勉强自己。尽管现在还在舞台上跳,但练功的劲头和心态已经和年轻时不一样了。桃李杯获奖时我一身技术,能把腿噼得特别高,所有的部位都是软的,快变成了超人。现在练功,我追求的不是“达标”,而是“交流”。我会给自己放着好听的音乐,像对待朋友一样和身体的每个部位聊天。跟人有不同的情绪一样,肌肉的反应也不一样,我理解它时,它也会理解我。当你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成了你的朋友,从脚趾到发梢都跟你配合,你就不孤独了。如果有一天这个朋友和我说,我尽力了,现在想休息了。那好,咱们就停下来。我跟我很多好朋友说,如果真是朋友,看到我在舞台上不合适,赶紧让我下来,把位子让出来。我不希望有一天我站在舞台上别人却用一种回忆的目光看我,那太可怜了。 我不胡搅蛮缠霸着舞台,但也绝不可能彻底离开舞台。这么多年来,我生活中可能没什么特长,但只要和剧场有关的事我就有自信能做好,哪怕是服装管理员,化妆师灯光师,或者是为剧院看门,我也能成为最好的并且是最幸福的那个。 电视、主持人、话剧、电影……越来越多要做的事出现在我的事业线上,但如果没有那个跳舞的金星,就什么都不会有。舞台上深深鞠躬,是感谢来看我跳舞的观众,感谢一直在跳舞的金星,也是在感谢将舞蹈赋予金星的命运。 这舞步,如同生命一样热烈。 24 只有付出到头的舞者才配谢幕 ------------- 很多事只有在一心一意地真实付出后,才会告诉你付出的意义是什么。 24 只有付出到头的舞者才配谢幕 ------------- 去年年末在上海最后一次的舞蹈演出是《迷魅上海》和新作品《九宫格》,本来有一个外地的商演,邀请我们在演出前两天去那里跳一小时舞,收入可观。舞团里几个年轻演员都挺心动的,心想时间也不冲突,把钱挣完了回来赶上表演正好两不耽误。可这个邀请后来被我拒绝了,舞团里的老演员一点都不意外,这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放弃。 舞者,在剧场里奉献给观众的演出必须保证质量,前几天的彩排和休息怎么能马虎,一来一回体力消耗不说,心思也已经乱了。这样的状态对正式演出来说太冒险。我妈从小给我灌下一个观念:如果一件事没有做成功,那就是你自己的原因,别给自己藉口。所以如果我认定了我要去做这件事,就一定是付出到底的态度。 去部队学跳舞是我绝食了两天从我妈那儿换来的结果。第三年回家一进门,跟我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太苦了,不学了”,我妈毫不犹豫地又把我送回部队。从那天开始,我的命就跟舞蹈繫上了。所有的付出都沖它而去。
第18页 部队的基本功打扎实了,被老师送到解放军艺术学院,继续学技术。有时候回想起那年回家提出放弃的事,真觉得好笑,就那点苦,还好意思?十七岁那年拿了桃李杯的第一名,我第一次尝到了付出之后被人肯定的甜头。 也因为那次获奖,被派去纽约学现代舞。后来奖学金用完,可还是觉得自己没学够,就自力更生留在那里,继续学跳舞。我彻底爱上了现代舞,为了能够深造,我做过街头卖舞的,在餐厅里替人端过盘子,在别人家当过保姆……尽管如此,有时候还只能靠着一种本事过日子:扛饿。但只要能留下来跳舞,我心甘情愿。 后来回国回上海,建立金星舞蹈团,举办民间舞蹈节,入不敷出的时候是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才有本钱去做事。舞蹈和舞蹈团是我精神上的一块自留地,这个自留地给我很多养分,当周围不给我营养的时候我的自留地还有储存,哪怕是为它倾囊而出也不过分。我知道我可以不做这个事情,只是做个独立舞者,全世界会请我去教课、演出,我坐享最好的资源,用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多的东西。但这不是我要走的路,只有在更大的付出下舞蹈的生命力才会趁势生长,哪怕为了它倾其所有,也要用我自己理想中的方式把舞跳下去。把金星培养出来的是中国的老师和教育,那现在,我也有义务将现代舞的种子播在这片黄土地上。 付出了青春,付出了安逸,付出了物质,跳了半辈子舞,一直坚信只有付出到头的舞者才配在舞台上谢幕,才受得住观众的掌声。站在台上深深鞠躬的那一刻,心里在说:谢谢你们花了钱,花了时间在这一个晚上,看一个女人跳舞。而舞台上的这个女人不曾辜负。 为舞蹈付出的时候我不去想自己会得到什么,但我特别相信这两者间的因果关系。 我刚到美国人生地不熟,什么资本都没有的时候,只有舞蹈陪我;我痛苦难过,无法与外人诉说的时候,只有舞蹈陪我;当我处在人生低谷,遭受各种非议和偏见的时候,也只剩舞蹈陪我。我无以回报,只能保持我的真诚度,忠实于艺术,忠实于我的舞蹈。为什么我不怕晚年呢,因为我还有舞台,舞台永远属于我。它就像个可以忠诚一辈子的情人一样。 可如果在舞台面前动了贪念,想着就算前一天商演第二天登台观众也看不出多大差别来,不如马虎一下算了。这不行!我心里怕。那样一来,我就是在应付观众,早晚有一天我要还的。你为了利益对观众不负责任,玷污了舞台的神圣,反过来舞台也会对你失望,甚至会抛弃你。以后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不知道我还剩下些什么。 很多事只有在一心一意地真实付出后,才会告诉你付出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舞蹈演员来说,只有大幕拉开的那一刻,你才能明白为什么会站在这里,为什么台下那么多人在期待你的演出,为什么世界会静止在那一刻。是因为你付出了,付出到底后这个舞台会给你足够的回报,这才是最过瘾的事。 25 生命给了我那只老虎 --------- 当你一无所有还要决意迎接一切挑战的时候,你的最后一张牌,也是最强的底牌,就是信念。 25 生命给了我那只老虎 --------- 只有去过地狱的人,才会更清楚天堂应该是什么样子。只有曾经一无所有过,才能知道真正拥有的是什么,知道东西在你手上的分量,同时不忘继续走。灾难被消化后,就成了伴侣。 我带着孩子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己也特别触动。首先感谢李安,不去谈他想要表达什么,他的画面、拍摄手法、故事节奏就已经把我带到了那种身临其境的氛围里去,一个孩子漂在大海上,没有一点具象的东西在眼前,无边无际都是不可预知的灾难,身边还有一头老虎,那种心理张力会是多么强烈。当时派对老天爷喊:“我失去了我的家人,失去了一切,你还要什么呀?我什么都已经给你了!你还要什么!”我在荧幕前浑身一激灵,那个瞬间我也有过——问老天:“该受的东西我全受了,你还要什么?” 做手术的那个时候,我就像那个少年派。医生问我你有多大把握,我说百分之五十,他问百分之五十你就敢做啊?我说是,我把其他百分之五十交给老天,什么都不怕。后来变性手术成功了,却留下了医疗事故,因为护士的疏忽大意导致了左小腿瘫痪,能报二级残疾。躺在床上,我就问天,你究竟要我什么?父母、好友,甚至是医生都在为我哭,不能跳舞的金星还是金星吗?我只是困惑。做手术的时候我一无所有,没有惧怕,心想大不了你连我一起拿走算了,但是如果你把我留下来就一定有你的道理。可为什么你把我的命留下了,却把我想走的路抽走了?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你得证明给我看。你觉得我把你放在男人的性别里是放错了,我真错了吗?那我就看看你的决心有多大。”这是我问询的结果。 好,那我就来证明。如果我留下了这条命,再能留下我这条腿,那就是我金星值得老天爷为它的疏忽送礼。心里的那头老虎走了,恐惧消失了。当医生已经给我的腿宣判死刑的时候,我的最后一张牌,也是最强的底牌,就是信念——成为一个准确的“金星”,这样的信念无比强大。 出院不到半年,腿还是凉的,《红与黑》的排练已经找上了我。我想是时候去向命运验收了。从编舞,到练舞,我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冒着冷汗还在台上“一二,走!”,一起排舞的演员和来视察的领导都被我感动了,所以那次排练从头到尾大家的心都很齐。两场演出的票全部卖光,黑市从三倍票价开始炒起。演出完毕,谢幕时间长达二十分钟,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有人在说:“金星怎么没以前跳得高了?” “你不知道,她能重新站在台上已经是个奇蹟了!” 的确,是我为自己争来的奇蹟。化妆间里有个医师,我每跳完一幕,就得找他帮我按摩腿,只有这样才能跳完全场。可是我完成了,竟然完成了。站在台上谢幕的时候我左腿是凉的,右腿是热的,眼眶是烫的。但当观众全部站起来为我鼓掌的时候我心里就明白了,这个舞台依旧属于我,它没有抛弃我,它一直在那儿看我能不能站回来。那一刻所有的怀疑和困惑都烟消云散,我对自己说,我赢了。不服输、不认命,赢了自己,赢了心里的脆弱,还有一个巨大的“为什么”。从今以后我会扎扎实实地站在舞台上,舞台还是那么爱我。 好多年以后别人提起来,都会开玩笑似地说,金星在舞台上的那一瞬间真不是人。的确有那种奇妙的感觉,有人的形状,也有不是人的空灵,老天爷的眼睛就在我身上。我觉得宇宙之间有种力量特别奇妙,我只能把它描述为人的意念。有这样一种意念在,你就永远不会绝望。 每一次灾难都像是给人生的某个阶段盖了层顶,你得不断向上,拱破了这层顶,就到了另一个层面。你可以觉得医疗事故让你跳不了舞了怎么那么冤那么不幸啊,也可以认为那是因为你问老天讨了那么大的一份礼物,所以它必须安排你承受一些磨练,就像是和生命讨价还价,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再接着向上拱,你就会发现,那既不是惩罚也不是礼物,而是命该如此,所有的一切都在成就一个特殊的金星。
第19页 磨难会带你看到不同的东西。如果当时真瘸了怎么办?那我就到深山里的小山村里,教孩子们跳舞,跟他们讲外边的世界,或许能发现另一个“金星”。面对着青山绿水,最干净的空气,最清凉的水,同时也是最贫困的物质生活,继续去体会生命。那命运会把一个不一样的金星带给我,我也欣然受之。 我的脚到现在也没有全部恢复,不可能再像正常人的腿一样了。左腿上还留着疤,月牙形的,那是生命在我的腿上刻了个印记。我接受这个记号。每次看到它,我会特别安心,今天给我什么我都不会受宠若惊,拿走什么我也不会怅然若失,人生的最底端已经把我的生命拉宽了。谁都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我不说,我也说不出来,只有老天爷知道。所以从那以后它会慢慢地把你要做的事情交给你,因为它知道你有那个承受力。 我每天洗澡都能看到这个月牙形的记号,随时都在提醒我现在在做什么,为什么放弃,又为什么坚持。那是一个月牙形的勋章,从老天那里拿的。 如果说为什么之后我能熬过那么多偏见,那次经历也得记上一功。如果说我是少年派,那次手术是那场暴风雨,那我遭遇的社会偏见就像是那只老虎。我们在海上飘着,漂多少时间也不知道,但最后我活下来了,靠的是信念。面对老虎时我心里也有恐惧,有抵抗,但最后它成了陪伴我漂洋过海的伴侣。 生命给了我那只老虎,它把恐惧、孤独、坚持、信任都放在一个相对具象的东西上,陪伴着你成长,但当这些都过去了以后,你上岸时它的任务完成了,它走了。但是不会消失,少年派回忆起来永远有那只老虎,我们谈到那个少年派的时候,也永远不会忘记那只老虎。具象的存在给你那个经历,它走了以后还会一辈子在你脑子里,告诉你——你是谁,你经历了什么,你怎么过来的。 困难、灾难和幸运一样,永远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存在,但是灾难不属于你个人,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你往前走之后,灾难会在经历之后变成一种特别的伴侣。 26 越艰难,越历练 ------- 我很少挂在嘴上说自己爱国,可是我回来了,这还不够爱的呀! 26 越艰难,越历练 ------- 我保持我的中国国籍,我选择回中国发展我的舞蹈,不是因为中国的艺术环境比国外好,而是因为我知道这里有我的根,没有根的才华走不远。 当年在纽约学完舞蹈,美国人说,金星是他们培养出来的。我说不,我是个中国舞蹈演员,一直都是。这样说着好像还有点没底气,所以干脆就回来了。 回来我就傻眼了。那时候的中国,根本没有现代舞的生存环境可言。很多看上去气势磅礴的舞蹈其实只是在譁众取宠,什么内容都没有。被人捧得最高的春晚最恐怖,台上四五十个舞蹈演员,都沦为歌星的伴舞工具。对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乱,扛个摄像机就可以号称自己是做纪录片的,搞的是先锋艺术,却连自己的观点都说不出个一二三。业内不争气,官方对艺术的支持也可想而知。我在上海申办国际舞蹈节那会儿,要走很多五花八门的程序,每一道都是一个“坑”。占着位置不做实事的人最会向专做实事的人捞钱,办个文件就有手续费,钱收进口袋了还等着看你笑话。闭门羹我也吃过不少,拔腿出门的时候切切实实听到那么句话:“看这个女人能折腾到什么地步!”到底是没忍住,转身就沖他们开火。 原来这就是天壤之别。在国外,现代舞这一门类有着长年累月的认可度,拥有成熟的市场和支持体系,在那儿只取决于我想不想演的问题;到了自家地方,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演不演得起的问题。为了维持舞团经营,我还得经常到欧洲找演出机会,结果往往是出了国门的巡演才能救我们。我每年在国内最多能演十到二十场,一旦出去,却至少是三四十场。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是缺乏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力,想看的人买不到票,不想看的先揽一堆票,然后哄抬票价。艺术的供需没做好,想往上发展就特别难。 还有,别忘了中国是“山寨”大国,几句“保护艺术家权利”的口号哪里挡得住凶猛国情。中国有些舞蹈演员不喜欢动脑子,看到哪个舞蹈挺好的,就录下来,照着模仿再微调一下就拿来当自己的作品用。《红与黑》就被“拷贝小走样”了无数次,甚至篮球比赛中场拉拉队跳的舞里也有《红与黑》的影子,他们扒了张皮就能到处乱演。请金星舞蹈团跳一个作品十万,山寨版的三万,“差不多,就选一个便宜的吧”,中国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国外的艺术家出了个好作品就可以云游四海继续寻找好的灵感,中国的艺术家却很容易昙花一现,这之间的区别不取决于实力差距,而是看有没有合理的版税保证在支持,看这个社会是不是拥有对别人付出和思考的尊重。当你被生活逼得必须挣钱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会有更好的作品出来。在对艺术的权益保护上,国内外差距确实太大,同行们都没有想到我的舞团可以生存至今,简直是奇蹟。没那么玄乎,就是自己拼命挣钱呗,跳舞、演戏、讲课、上电视……这边挣的钱那边就投进了舞团运营,再一步一步靠着实力去获得认可。 我看事情特别准,又怎么会看不见国内国外两种生活的差距,物质层面不说,如果依赖着国外的艺术环境生长,一定能站在更高的舞台上表演。但那始终是别人家的舞台,别人家的文化,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属于我的根不在那里,我的野心也绝非仅限在别人家的名单里多加一个优秀舞蹈家的名字。回国,我可以做开创者,我可以把肩上的责任扛起来。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我偏偏选择在一个更艰难的环境下历练自己,历练出来了,我就能在中国现代舞的空白页上留下一笔,我就能成为那个肩负使命的人。既然金星回来了,她就会把责任连同所有的艰难都扛起来,往前走,总能走到新的一页。 记得去年年末我们舞蹈团的演出又碰上了减场次的事,有人在微博上问我,回来这么难,为什么非得回来。我的回答是: “这就是我存在于社会中的价值体现,我要告诉世界,中国有艺术、有艺术家。虽然我国的艺术创作、发展保护环境比不上欧美国家,但还是有可能去改变的。” 我是一名中国舞蹈家,正因为看到了什么是好的,那与其在别的国家坐享其成,不如带着种子回到这片血浓于水的土地上,成为种一棵大树的人。 27 现代舞是真实的人在跳舞 ----------- 被标榜的高雅,无非是为自己挂个好看的门牌,躲在里面孤芳自赏、无病呻吟。我做的作品也从不给圈里人看,就是冲着老百姓去。 27 现代舞是真实的人在跳舞 ----------- “艺术是圈子里的事,咱老百姓看不懂。”“是你们不会欣赏我的作品,我只做给懂它的人看。”大众和艺术的矛盾一直都在,甚至愈演愈烈。但这样的矛盾本身就很奇怪,艺术和“人”息息相关,何来对峙?
第20页 人在社会的不同层面,但对艺术的感知不是说这部分人有而那部分没有,只不过是感知角度有差异罢了。有人觉得美术馆、歌剧院是我需要的,也有人会更喜欢某一张影碟、唱片,每个人对艺术趣味的选择不一样。艺术只是给了一个方向在引领,这个过程里有不同的层面,却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所以只是把艺术放在圣殿里的人,反而是自身狭隘了。有高雅,就一定有低俗,两者一定要并存,才会使双方有意义,有人非要一脚踩着低俗,一手举着高雅,那是因为他没有理解高雅,也没理解低俗。欣赏的角度和程度不一,表现的形式自然也有变化。高雅跟一个人的见识、阅历、积累有关系,是一个慢慢从浅到深的成熟过程,是一种变化,仅此而已。 我一点都不喜欢艺术圈子这个划分。无非就是为自己挂个好看的门牌,躲在里面孤芳自赏、无病呻吟,保留自由成了逃避问题的藉口。我做的作品也从不给圈里人看,就是冲着老百姓去。圈里人养不活艺术,不买票老蹭票的“圈里人”多得很,而且都心知肚明,“高雅”要活下去,也得有人捧场。2005年我在巴黎演出《卡尔米娜·布拉纳》,在巴黎最大的剧院连演十场,三千五百个座位场场爆满;在国内现代舞的概念还没有传播开来,可能会稍慢一点,但近几年我带着我的舞团也起来了。没求过人,官方没有给我肯定,是老百姓给了我肯定。 现代舞的生命就在于交流。自己在练功房里创作的舞蹈,永远不会有“对”的时候出现,最后那个“对”的时候,就是大幕打开的时候,等着观众的反应。创作的过程就是怀疑:“是这样吗?还是应该那样?嗯,不行,还得回到这样比较准确。”在你定下了空间、布景、音乐、你想要表达的情感后,那都只是框架,你只有不断地选择、判断、放弃,才能离你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近。 现代舞的创作永远是懵懂的,在排练时我完成了50%,还有50%是大幕拉开后,看观众什么反应。那种化学反应让我知道最后出来的是不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说我太清楚我自己在做什么,把它们全部精准排练出来,那是工厂,就好像出售的演出门票都是对艺术的标价,那不是创作。把初衷的感觉捕捉、呈现出来,然后与更多人有交流的时候,这才是创作。无法产生交流的艺术没有价值。 现代舞选择了一种最自由的语言。传统舞蹈追求的是雕刻美、修饰美,人只有远远欣赏的份,现代舞追求的是真实美,是真实的人在跳舞。一个社会在开始关注“我”的自由的时候,现代舞才会产生。外在的自由容易模仿,但内心的自由需要长期的思考和训练,当内心真正自由的时候,是意识不到自由的,因为自由已经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这时候,你可以起舞。自由的舞者也需要自由的观众。看舞蹈不用看它是谁编的,拿过多少奖,也不用看简介,看评议,只需要在乎自己是不是被感动。好的舞蹈不是来告诉你意义,而是能打动人、让人有感受的。现代舞不只是讲故事,就像我排演的《迷魅上海》,那都是一个个年代的画面而已,自由的肢体在那里律动,表情和眼神交错,音乐、布景都在灵动着这个画面,情绪、感觉从中流出,观众的记忆和联想也就被带出来了。 通过现代舞去了解艺术,会发现艺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激发和交流。人们平时的生活太具象了,那艺术就是把具象遮着的空间挑拨出来,邀请你一起来想像。一个艺术作品,它进入商业社会变成产品形态的时候,它自身的价值也必须独立存在,哪怕这个价值只是传递了一种态度:走进艺术,得用心交流。每个艺术家创作的时候,都只是将自己某一种感受用最擅长的方式表达、放大,不是强制性地施予观众,而是为了让观众产生交流、共鸣、甚至是反驳的冲动。我很欣赏李安,他和大陆那些导演的思考不一样。李安不做作,他要表达一个感情时,表达得准确、到位就行了,从不故作高深。影片是交给观众去体会的,不用设置障碍。不像中国有些大导演,恨不得把那些大道理都说出来,恨不得让别人以为他就是个哲学家。连一个画面都不会脚踏实地地去琢磨怎样呈现到位,就忙着往里面塞进他们的“大师”思考,着实可恨。说到底,艺术是在呼吁将人们自由判断和选择的权利归还于人。所以没有哪一种形式的艺术有资格说,我是高雅的,我是对的,由我来选择向什么样的人呈现。 除了跳舞,我演话剧、做脱口秀,都是因为喜欢那种与大众交流的感觉。之所以担当《舞林大会》的评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节目是跟老百姓挂钩的,它并不是一个专业人士在一个圈子里的自娱自乐,所以我愿意在这个平台上说话。艺术最终是要走向社会,产生关系与交流。作为舞蹈界的专业舞者,借着大众媒体的平台,将舞蹈的专业知识和态度与百姓共享,这是我的一份责任。 金星是通的,能上能下。我有我的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高雅和低俗间不设槛。生活里,我也是个普通老百姓,给自己的位置一直放得很低。我不是出身高贵,也不是靠社会外力给抬起来,我的高贵,是能从内心里看出高贵。 最美的艺术,一定是发生在和最平常的人碰撞的那一刻,忽视了别人反应的作品,不过是件半成品。 28 演话剧就是和角色发生一场化学反应 ---------------- 演话剧,从角色里退出来以后我就能找到一个准确的自己。 28 演话剧就是和角色发生一场化学反应 ---------------- 去年和关栋天老师的《尴尬》演得挺火,下台后有人会问我:“金老师,您碰到的尴尬是什么?”我一愣,才意识到我也已经四十几岁了,在很多人眼里算是“中年”。可我怎么总还觉得自己没到那份上,也没碰到什么“尴尬”。 我只是觉得自己在向“中年”的那个方向走,往前看着,有很多中年人的故事,也有各种中年题材的作品,包括自己的父母也都走过那段路。我只是看见,从来没有去深刻理解过,这下,突然有那么个戏剧有那么个角色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了。演话剧就是在舞台上体验另外一个女人的生活。感受人们对不同命运的不同态度,这个很过瘾。 “尴尬”不是指到了那个年龄后你遇到的事情尴尬,而是指大陆社会中整个中年的群体就是个尴尬的群体。他们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但是社会给他们的保护那么少,对他们个人心理诉求的关怀又是那么少。 我演的第一幕就反映了一个很典型的“失独老人”现象。一个女人,早就知道了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外遇,心底的怨气发酵成一天到晚不停的唠叨,儿子和丈夫都离她越来越远。直到一天,儿子为了救一个被人追赶不慎落水的小偷而丧命,这女人的天便塌了下来。我一直在揣摩那个女人,为什么要崩溃到那个份上。那场戏正好是女人的生日,也是她给儿子出殡的日子,丈夫没回来,还不知情,知道了又能怎么样,他还能回另一个“家”。可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回到家是一个空房间,从此以后都只是个空房间,她整个情绪就坍塌了:“我就是一朵泡久了泡烂了的白菊花啊!”那一刻,她想干脆把自己倒掉。安眠药都准备好了,药瓶上一张陈旧的贴纸却在最后一刻把这个女人拉了回来,回到一个女人一开始在爱情面前的那种执着。
第21页 “十八年前的那个坐在双槓上的男人还会回来的,他是需要我的。”她在给自己找活下去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那么一点点可怜的希望。女人的韧就是韧在这里,她会继续走,哪怕她什么都不确定。 这不是一个女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社会的群体规则是男人定的,天经地义是男人闯世界,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所以大多数时候女人在按家庭的规则走,是家里的主肋骨,但社会对一个家庭的保护却特别少。社会上没有约束,人们也不再有信仰、道德的约束,以前男人心里还有根“作风问题”的线在那儿绑着,现在全散了。何况以前一个家里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哪怕一个孩子没了,女人总还剩一个孩子可以安慰,有一个必须坚持下去的理由,也不至于那么崩溃。可是现在,丈夫出轨,失去孩子,对于一个中年女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第一次拍戏的时候我还找不到感觉,那句对孩子的呼喊“强子”哭不出来,后来导演说,你换个名字叫,叫“嘟嘟”,啊哟,我都没喊,那根弦一碰就哭了出来,全明白了,我甚至不敢想像。有一次拍完戏回家,还没缓过劲来,捧着腮帮子盯着老大和老三看,看得老公和孩子都莫名其妙。心里就是止不住地后怕。 我看新闻说现在中国有将近千万的失独家庭,没人照顾,他们最重要的都已经失去了,想想其实特别可怕。 演一部话剧除了塑造我的角色,挖掘我的表现能力外,我发现我真进步了。导演给你把门打开,他通过他的经验告诉你,有不同的房间,你需要按照自己的判断去选择其中一个。不同的画面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到最后这些不同的东西还是要串到一条线上,因为你要考虑那个人物是连贯的,要按着她的那条情绪线走。最有挑战的就是第一幕,有大量的台词,还有那么多那么碎的分裂情绪,一会儿暴烈,一会儿温情,一会儿独白的对象是儿子,一会儿又是另一个人。这靠的都是演员的节奏感和判断能力,怎么把观众死死抓住,一开场还有观众陆陆续续进场,自己怎么先进入状态,都很考验人。我觉得我是长进了,我暗地里给自己鼓掌,四十五岁还在进步。 到了第三幕会好演一点,我演的那个女人是一个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家庭出身,虽然丈夫去世,但生活安稳,她还能把自己拾掇得高雅体面,还没把自己弄乱,对于一些变故也能经由时间而变得淡定些。后来重逢一段青春的小骚动,面对那个二十二年前本该在一起却擦身而过的男人,她心里的那句“我愿意”还在,只是听到那男人要去接他老婆时,她就全明白了。宁拆十座庙,不拆一个家。虽然最后追出去了,是捨不得,但她没有强要那个结果。这个女人的教育和修养在支撑着她,她始终是个善良的女人。最后她说,“不要再来了。”“我祝福你。”“你是个好人。”“你会的。”面对男人眼里的爱慕和遗憾,她已经把所有的话都说出去了。本来开的小窗户又都关上了,心里的那种小惋惜,只是被放出来透透气而已。 爱情是不必在一起的。二十二年前没看到这个“我愿意”,二十二年后看到了,都很美好,不需要后悔,美好的爱情回忆本身就是宝藏。 演话剧就是一种“代入”,全心全意地去体会这个角色的此刻此景,能让我觉得我又多了解一点“人”。不同年纪的人,不同情况的人,准确拿捏每一个不同的角色,那从角色里退出来以后我就能找到一个准确的自己。我不知道自己真正遭遇中年“尴尬”会是哪一天,但至少现在预习了一次。舞台上,我是用“演”的,但这个角色与我自己发生的那种化学反应,却是真切而过瘾的。 29 做生意,以我的价值来尊重我 ------------- 人情不是用来卖的,也不该落到讨价还价的地步。无论对方是谁,只要是合作伙伴的身份,那就一切按规则来。 29 做生意,以我的价值来尊重我 ------------- 这个世界依旧是一个商人的世界。维繫舞团,演出签约,服饰、布景支持……都是在一笔笔交易中谈成。我不擅长谈钱,我也不认为好买卖仅仅是钱的事。 不是因为我是个艺术家就得端着这种姿态,别误会,根本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艺术家只是我精神层面上的一种表达和追求,把那扇窗户关上了我就是个普通人。脑子里追求的超脱应该是帮助你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更好地存在,当你的存在有了阻碍的时候,你的追求会帮你把存在看得轻一点,帮你抖一抖身上的灰,但同时你别忘了,是你的现实和现状,支撑着你更多的想像。所以当艺术遇上商业,我会尽量去谈个好买卖。在一个合理的艺术价值上,解决现实问题,才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和自由。 平时理财我都很少折腾,所以我不擅长谈钱。但我也不是在跟钱谈交易,而是在跟“人”交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你做事的人都在一个层面上,彼此心知肚明这规矩,就不会为了占那么点便宜而不择手段,得不偿失。中国老百姓所说的好买卖,不是你为自己赚了最多的钱,而是买卖过后人情还在,你我双赢,下一次我们还继续合作。如果你赚的钱带着别人的恨,这种钱装进自己口袋,也是带了一身晦气。 我从来不会因为我的“不太商人”而怯场。我是为自己的不精明买过教训,但也不只是我损失而已——这一次你算计成功了,我和你之间也不会再有交集。我知道我的艺术应该有怎样的市场价值,我希望和我在一张谈判桌上的人能够尊重我的付出。这才是游戏规则,好的东西应该有它应得的回报,这样才会有更好的作品出现,才会有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我不会跟不尊重我的人合作,在我看来互相尊重是与人交流的基础,商业来往也是这样。如果是我不懂规矩,狮子大开口,那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太不清楚我是谁了。自知之明也是尊重别人的前提。不过有时候开高价是个挺有效的策略,当我心里不情愿合作,直接拒绝又推脱不了的时候,那只能让对方知难而退。 和“人”做生意,但不是和“人情”谈生意。我基本不和朋友做生意,如果非要破例,那你一定要有承担这后果的勇气,到最后真是有可能连朋友也做不成。人情不是用来卖的,也不该落到讨价还价的地步。无论对方是谁,只要是合作伙伴的身份,那就一切按规则来。一是一,二是二,跟我做生意就是你一定要以我的价值来尊重我,这样的价值才会在商业的摸爬滚打里越磨越亮。 在商言商,而不是利益薰心,这样的一种游戏规则希望能在文化产业里变成一种共识。不仅是双赢,还能帮着推动点文化建设。艺术遇上商业,除了粉身碎骨,除了谄媚顺承,肯定有第三条路可以越走越宽。多碰撞出几桩好买卖,这条路说不定就有了。 30 他们只信任一个公正的老闆
第22页 ------------ 那些不尊重舞台的演员,我绝对不留情面。你自己不要的东西,我犯不着再帮你捡回来。 30 他们只信任一个公正的老闆 ------------ 我是个喜欢热闹的人,也可以一个人跳舞,但更喜欢大家一起碰撞,一起旅行,一起演出的感觉,所以我用自己的名字建了个舞蹈团,不容易,但更有意义,以后我跳不动了,还有我的学生在跳。 十几个人跟着你学跳舞,他们既是你的学生,也是你的属下。上了排练场我就是老师,坐在办公室里,也是个让人心服口服的ceo,艺术家要是当起管理者来也绝不含糊。 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其实是两层含义:必须有定死的规矩,也得有灵活的调整。朝九晚五的打卡考勤我每个月都会看;同一件事事不过三,当你第一次不会做的时候你就不耻下问,第二次再不会我给你机会反思,督促自己再勤奋认真点,如果三次以后还这样,对不起,你该想办法了;放松的时候你可以开着网页休息一下,也用不着一看我来了就把窗口关了,把活儿干清楚就没必要觉得尴尬。但是如果你纯粹是混日子的态度,事情还没做完就在办公室里放假,那这个舞团也不养闲人。 我的学生都清楚,千万别在排练场惹我。我尖刻是在排练场尖刻,看到演员排练不认真,心里的火气往上蹿得最快。排练场对我来说是有宗教氛围的,你要在里面跳舞,就要像对待信仰那样虔诚和认真。出了排练场我们可以是最亲密的朋友,但排练时可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是在排练场上和我讨价还价,我刀子都敢上。 更何况是那些不尊重舞台的演员,我绝对不留情面。你自己不要的东西,我犯不着再帮你捡回来。每次在国外巡回演出时,我都会再三和演员们强调不准在外面留宿,出来是工作而不是旅游,我必须保证你在舞台上的状态,那根弦怎么可以在还没登上舞台的那一刻就松下来。但有时候演员会带着男朋友或女朋友一起去,一到国外就兴奋了,风花雪月得不管不顾。这样的演员第二天首演就被我当场开除了。我不是不理解人之常情的人,但如果你把演出那么不当回事儿,我找不到你能继续跳好舞的理由。 舞团里还有一条碰不起的规矩:不准撒谎。你家里有事,生老病死要去处理一下,我自然会通融;或者干脆直说哪里有个商演,回报不错,能不能让我请两天假去那里兼顾一下,是真话我都愿意去理解,只要跟团里的演出没有冲突,我也很乐意让自己的学生通过跳舞让自己过得更好。不过,如果是谎话,还被我揭穿了,那对不起,我至少可以避免这样深恶痛绝的事发生第二次。家里的孩子要是骗我我就打,演员要是跟我撒谎,我就开掉。其他的,跳得不好的,我会给他机会,跳不好你就下来教教课,那如果跳也不行,教也不行,我也不会那么不留情面,自觉的演员会有这个自知,等新的演员来了,他自己会有新的打算。如果我能帮,就尽量帮。 规则和情理间的合理转换是一种好的运作方式,而让人信任的老闆必须是公正的。也只有在公正的环境下,他们才能安心跳舞。舞团的演出安排一向是谁表现得好谁上,凭实力说话。私下里可能有哪个演员表现出来的性格我很讨厌,平时很少接触,但一进入排练房,那之前的印象就全部扔在了外面,你跳得好就放前面来。别人都还觉得纳闷呢,我说一是一,二是二,跳得好没办法,不要因为我讨厌他生活上的举止就否定了他的舞台表现。同样地,舞台表现不到位平时跟我再熟也没用。正因为公正,我能把喜欢或不喜欢的人才都放在舞团里,他们也都愿意跟着我跳。这个环境很单纯,跳得好的人拥有更多机会。 我选的人也单纯。 我最欣赏那种真诚、踏实的员工,安于手头的这份工作,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做到,做不到的事也能坦诚相告,做不到没关系,有这样的态度现在做不到以后就能行,理想是一点点实现的。等你慢慢有了能力想飞得更高时,我会告诉你该往哪儿飞。看不上那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人,他们在我这里跳不好舞,在其他地方也做不好事;更看不上边拿着老闆的工资背过身还在外面诋毁老闆的人,我被这样的事伤过,伤得特别深,到最后听到道歉的时候,我说我不原谅。不可能再回到以前那种师生关系了,在我眼里,这种人做不好事也就罢了,可悲的是连人也做得龌龊。 金星舞蹈团,以我的名字命名。那在我的设想里,这个舞团中都应该是热爱舞台的人。我想把他们都留在这个圈子里,等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剧院和舞蹈学校,团里那些从舞台上下来的演员如果愿意,还能在这个领域里做着自己熟悉的东西,退居幕后教教课,或是参与行政,帮我一起管理些事务,只要你愿意,就还在金星舞蹈团,继续跟着我。 女老闆可以很“魔头”很严厉,也可以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不仅有魄力,更有魅力。反正跟着金星做事就不会错! 31 内心的骄傲终会让你浮出水面 ------------- 忍着十个小机会,这种积攒的能量帮你撑起一个更大的机会。 31 内心的骄傲终会让你浮出水面 ------------- 随心所欲是种境界,但很多事还没到你随心所欲的时候,就必须低头。“忍”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到最后看“忍”是塑造了你还是淹没你,完全取决于自己。 我是一个主动去活的人,但我也是个特别能“忍”的人。这不矛盾,“主动”是我内心自由,“忍”是我在为自己积累。 我从九岁就开始忍,十多年的部队训练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体制内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你想不想做,只有你必须做到的命令。 我还挺“逆来顺受”的,哪怕我不喜欢,但如果是硬性规定,那就执行,而且要做到最好。每一件事都是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对于不想做的事更是一种成本,只要认真去做总有收穫,哪怕只是一次深刻的经验也是好的。但如果只是因为不喜欢闹性子而马虎对待,你什么都得不到,只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以前做事,就算是不喜欢的事也会尽全力投入,起码在做人的态度上得到别人的认可:“嗯,这个人很敬业,不会掉链子,能信!”只要别人下次还会把别的机会给你,你就又多了一种选择。 十九岁以后我就尽量选择自己的生活,但现实环境所迫我还是得继续忍着,那时一天吃一顿,一有跳舞挣钱的机会就绝不放过,教人跳舞、在地铁站跳舞、替人顶个位置……无论多少钱我都接,就这样一步步跳了下来。当我兜里只有十元钱的时候我还在街上阳光明媚地走着,那才是我心里的自由,我知道我在为我的舞蹈忍,我愿意。 1995年回国做完变性手术,开拓现代舞那会儿能不忍吗?那时候的社会观念还很保守,如果经不起非议别人说什么我都要跟他吵,也许早就被定个什么罪给关进去了,为图个口舌之快而付出那么大代价,我跟自己说不值,只有忍,忍到我能抬起头说话的那一天。
第23页 我忍了十多年,别人说什么都可以,找不出毛病来就拿变性说事,什么事都扯到变性。包括某卫视的那个电视节目,找不到理由让我走人就提我变性这件事。现在都有这样滑稽的事,那你想想十多年前是什么样子,我只能忍。 但忍并不是不动,忍的时候你要更积极地充实自己,不断填充,才有爆发点。当有一天更大的压力下来,它不仅没有把你拍碎,而是将你激发。就像得把火药填充实了,最后才能开出火来,填得越满,爆发的力量越大。 我在忍的时候并没有闲着,看书旅行,学不同语言,坚持练功,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身体、内心、思想上都在填充我自己。所以我现在既能跳舞,还能主持、演话剧,别人都说这舞蹈演员怎么那么能说啊,怎么还能做那么多副业啊,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一番自我积累,我现在也不会在那么多领域做出成绩。 填充自己等待机会,表面上是忍,骨子里是不妥协。因为就算我忍的时候,我心里也清楚我是为什么忍,是为了更大的一个目标,能走得更远。 成功的道路上需不需要忍气吞声?太需要了,因为无奈无处不在。那么多可气的人,我不可能一个个斗过去,只会让自己遍体鳞伤。骄傲是内心的骄傲,永远不倒,遇事的智慧则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经过时间,才能让内心的骄傲浮出水面。在水底下的日子,就是锻鍊人的耐性、毅力。忍着十个小机会,这种积攒的能量帮你撑起一个更大的机会,那你前面的忍都有道理了。一个都不想忍,那就都是小机会,一个一个小机会立马在眼前“砰”地就碎了,永远不会有大机会。炸弹的原理,就是在巨大的压力下一下子爆发,势不可挡。 我把忍当做训练自己的功课。我相信这个世界有正的东西,邪不压正是亘古不变的天理。我在水底下憋气的时候,也是在给这个社会接受我的时间。我不为自己辩解,但我相信人们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我所做的事而慢慢了解我,会将注意力从我的变性经历转到我的艺术事业,转到我所表达的观点上。既然我向社会讨了一份大的自由,那我也得给社会一个消化的过程。 我可以忍,但忍一时,不是为了风平浪静,而是为了厚积薄发。 很多人说过《舞林大会》是金星事业的拐点,我还说我是《舞林大会》的救星呢。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名我做评委,可是那时节目觉得不合适,后来眼看着收视率下去了才想到要不就用金星赌一把,我还真就像速效救心丸一样把那届的收视率给救了。忍了那么久,现在我只是浮出水面,但那个巨大的爆发点至今没有来临,我还在等。等我可以做出更惊天动地的事来。 32 多的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 别拿商业社会当藉口。谁没穷过?关键是你的贪慾有多大,头脑有多清醒。不是每一个机会你都能要,不是每一笔钱你都能赚。 32 多的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 机会能让人成功,也能让人迷失。特别是当你有能力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往往会在一个又一个诱人的机遇中找不到自我。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懂得选择。 我一直说要遵从内心的选择,所谓选择,也意味着选择这个时必须放弃那个。别人眼里的求之不得不一定适合自己,底线和兴趣需要自知,时间和精力也有限,所以我不能允许自己浪费生命。 去年和关栋天老师一起演的话剧《尴尬》在各地的反响都不错,我特别欣慰,为我背后所做的“放弃”而欣慰。那个时候我投入在排练上,正巧电视台那边有个综艺节目请我去当主持,二十五万一集的开价,被我以话剧排演为由拒绝了。二十五万确实是个令人心动的数字,把它换算成我儿子以后出国念书的学费,就是一集一年。他们说金老师您白天主持,晚上过去演话剧,一切时间跟着您走。可我还是没办法点头答应。我顾不过来,白天录像晚上演话剧,这不是两边都打酱油,对谁都不负责吗?这边话剧本来排得好好的,那里突然出现了巨大的诱惑你就去了,这不是做事的方法。演话剧的时候,就该白天练练功,下午休息,晚上登场的时候才能保持一个好状态,舞台的规矩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可马虎。 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精力有限只能择其一时,你自己心里得清楚什么样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不是只看利益。那么多人来看我们演话剧,花了钱抽出时间赶那么多的路来看这一次演出;团队的人用了那么多心思和精力,他们是信任你的职业精神才会与你合作,如果到时候是因为我的懈怠而砸了场,这个损失是多少钱都弥补不回来的。有人说金老师,你那么多年功底,如果要兼顾也不是不可以啊,舞台上的表现有一点松懈其实很多观众看不出来。我说不可以,这和钱没关系,和结果究竟是怎样也没关系,我拒绝那个电视主持的邀请是出于我对自我付出的尊重。 我很开心我的放弃和选择最后带来了我想看到的结果,《尴尬》的巡演场场爆满。很多地方的剧院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了黄牛,观众座无虚席,叫好叫座。谢幕的时候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所有人。舞台依然在给我带来运气,是因为我一直在珍惜它,一直在为它守着底线。千百个二十五万都买不来这条底线。 我不拒绝自己能挣的钱,但并不是每一个机会你都可以要,不是每一笔钱你都能赚。就算忽然碰上一个能赚上千万的机会,我也要先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理由是不是能说服自己,那才是最重要的考验。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是舞台给了我最基本的生活和最富足的精神,为了钱对不起它,真怕以后遭报应。 这世界会为有才华的人留出机会,但那些机会的背后也藏了很多并不是真正在珍惜你才华的用心。那么多艺术家在商业面前丧失了自己的底线和初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成名谋利的欲望,抓住眼前的一切机会,也就是等于迎合所有东西,慢慢地,精神财富在物质财富面前溃不成军。 当原来没有物质的时候,他还在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他拥有的精神世界是最扎实的东西。当物质一膨胀,精神就没有了,一个一个都在金钱面前瓦解。在没有物质之前那是精神的假富有,等具象的物质一过来才是真正的考验,考验你能不能说“不”。那些崩溃得一塌糊涂的艺术家,我看不起。最棒的那群人应该有的态度是:钱我也挣得起,精神上也顶得上去。 谁没穷过,关键是你的贪慾有多大,你的节制有多少,要随时反省自己,而不是拿“商业社会”做藉口。当你只拥有精神、情感、理想的时候,那些东西很饱满,无形的饱满。而当有形的物质侵袭过来时,你反而把那些无形的饱满当做虚空,可有可无不要也罢,你怎么能忘了那些东西支撑了你多少时间,怎么能在下一次选择的当口就这么轻易地把它们抛弃。我不相信这样的人能走得远。 这样的事在同行身上看得太多了,所以我坚决保留自己说“不”的清醒。只有学会说“不”,才不会被提前消费,也不会掉进自己的欲望陷阱里。
第24页 33 真正的朋友就是亲人 --------- 越往上走越孤独,你最好的朋友只会远远地看着你,你越辉煌的时候她们站得越远,这是好朋友。 33 真正的朋友就是亲人 --------- 每个人都会和很多人打交道,但到头来真正的好朋友也只不过三四个而已,绝对“闺蜜”级别,就是那些心里一想到就从来没有觉得疏远过的人。 按字面意思定义“闺蜜”,就是那些整天“混”在一起的好姐妹:一起吃饭逛街,一起聊恋情聊近况,形影不离,互相支持。可能年轻的时候会是这种状态,可女人一旦进入社会角色,有了各自的家庭各自的事业重心,就往往各在一方,但我们比异地恋还忠诚。不需要刻意地制造见面机会,真正的感情不需要通过频繁联繫来维护,它一直在那个地方,只要你想到它就在,畅通无阻。 那些朋友都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在你努力的时候她们认识你,她们惊嘆于你身上还没有开始彰显的天赋,她们喜欢你身上的特质,了解你在什么时候需要她们……真正的朋友是因为“你”这个人本身而靠过来,气味相投,欣赏有加,或干脆只是莫名其妙的化学反应。而当你在追寻自己的人生时,她们愿意帮你。我创建舞团的时候缺资金,想方设法筹钱却因为自己的糊涂越筹越少,那时候,我那些老朋友什么话都没说,就把自己的私房钱摆在了那儿,问了句是不是需要暂时把孩子交给她们帮着带一阵子,就不再有多余的安慰话。 她们懂我,知道在最困难的时候我最需要什么,那是最实际的帮助。而且她们信任我,知道我能把这道坎顺过来,“金星可以做到”,她们对这句话从不动摇。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减轻我的后顾之忧,然后就是毫无保留地信任我,这种信任对我来说价值连城。我被千夫所指的那段日子,她们就在我身边,陪我一起喝个茶逛个街,这一种“与金星站在一起”的表态,就是我最受用的支持。最贴心的友情,不是手忙脚乱地来为你出谋划策,而是走到可以让你感受到她们眼神的地方,为你制造了一个让你更有信心自己会站起来的心理环境,这种体恤的情谊温暖而有用。 而当我成功的时候,当所有人都觉得是时候来联络感情了,她们不会,她们离这个热闹很远。越往上走越孤独,你最好的朋友只会远远地看着你,你越辉煌的时候她们站得越远,这才是好朋友。相反,那些在我取得一些成绩时靠过来的人我都是防范三分。在我最艰难的时候连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电话也没有,当别人对金星嗤之以鼻时,一个挺身而出都没有,当我境遇变好时,开始和其他人说我和金星很熟,在我耳边提起一些我真的是记不起来的“陈年往事”,每当遇到这些人,心里总是不自觉冷笑三声。我不知道他们想得到什么,他们也得不到。离得最近的永远都是乌合之众,他们在下面托着你,也想沾着你的光芒,我也懒得去筛选。所以我更不甘心看到我的好朋友也在离我最近的那个圈里,在我心中我和她们是平等的,她们不该在下面托着我。既然能想明白,那就承受这种孤独,远远地看着我的朋友们,她们永远和我在一起。这样的人我会相信一辈子。 我对自己说:无论你有多大成就,还是多落魄,在你最好的朋友面前,都只是金星而已。 34 我坦荡赤诚地站在这天地间,感受富有 ----------------- 富有无非是,就算住在救济房里,我还能依靠一颗强大而丰富的内心把日子过好。 34 我坦荡赤诚地站在这天地间,感受富有 ----------------- 你要看一个人是不是富有,就把男男女女都扔在荒郊野岭,全扒光了,赤条条地站在那儿,人们的神态会告诉你他是不是富有。 这就是富有。你知道这天地间你真正拥有的是什么,你不惧怕失去任何东西,命运夺不走你在生命中所沉淀的丰富内心。 物质社会来得很奇怪,本来物质是为人所创造、所得到,财富就是维持并激发这一种创造和得到间的关系,现在却成为无限膨胀欲望,却又永远不能使这欲望得到满足的魔鬼。 我们常常忘了其实我们已经“够”了,“够”的时候物质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我很喜欢看农民怎么生活,最简单的物质里面有最为真实丰富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踏实。那些水资源不丰富的地方,哪怕有人两个月没洗澡我也不会觉得他脏。那就是生活,环境赋予他这样的一种方式,我能看见他的生活线条。进到他们家可能会有一些异味,那也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只是你来自另一种环境会不习惯而已。你觉得城里人干净吗?每天洗一次澡,沐浴露护发素洗个好几遍,用化学产品把生命给你的保护膜一层一层地洗掉了,把生活真实的味道也洗掉了。老天已经把最珍贵的东西给了他们,他们却不知道珍惜。 物质应该是带来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把掩埋生活本身。我的车开了十二年,进了好几次修车厂,没坏,还准备继续开下去。别人看着有点“寒碜”,对我来说却是价值连城。这车里有我的记忆,它已经不是橱窗里那件谁都能花钱买到的商品,而是独一无二的与我的一种联繫。我一个人开着这车去其他地方的时候,看着车上那几个座位,都是回忆的画面:孩子们胡闹划的印子都在位子背后;我儿子三岁的时候看我和别人错车,擦坏了玻璃窗,把他吓坏了;孩子晕车吐在车里,我还得擦,他还不好意思地说妈妈对不起,把车弄脏了;还记得要给孩子换尿布了,忙着找地方停车,当时在高速公路上孩子还在一旁哭,到能停车的时候他撅着屁股,我赶紧给他换尿不湿,车子里臭臭的把窗户打开……这全是我的记忆。一样东西陪我经历了很多事后,它就是我的一部分,会有灵性,会保护我和我的孩子,帮我把孩子带起来。帮它加油帮它清洗,在它老化的时候帮它修补修补继续用,它会感受到你们之间的联繫。当它真不行了退休了,就给它好好找一个地方安放,人有寿终正寝,物也理应得到它的仪式,那它也会允许我接受一个新的物件进来。物质的富足不是不断地喜新厌旧,而是一样东西可以承载你多少生活。 这和一件东西究竟值多少钱有关系吗?不,只和你的内心是否丰富有关。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富有的女人。我有爱的对象,有释放我的爱的对象,这些对象也以爱反馈我,这个对象是人也好,物也好,就是我跟这世界的联繫,这种联繫也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感受: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从不匮乏。感动的、悲悯的、恶劣的、龌龊的、美好的、可及不可及的……我都能感受到,而且都能留住,留在心里、脑子里,所以我的世界从来都是越来越丰满。我是在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去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繫,而不是一个片面的身份。我不害怕有一天命运又突然拿走我的物质基础,就算住在救济房里,我还是能把日子过好。变故拿得走我的钱,拿不走我内心的积累和充实,这就是我的富有。而很多人正因为缺乏内心的丰富,才会用成倍的物质制造一个堡垒,才能觉得自己是丰满的,如果把这个堡垒撤掉,他里面空空如也。
第25页 设想一个画面,在那些富豪排行的颁奖礼现场,忽然把他们身上的东西全扒光,会看到什么样的表情。当他们什么都没有,全凭人格魅力站在那儿的时候,还同样能获得别人的欣赏和信任,这就是真正的领袖气质,是真正的“富人”。当你一无所有却坦荡赤诚地站在这天地间,才能感受这“富有”。 35 站在山顶,感谢那些曾经的善意与恶意 ----------------- 对付那些流言蜚语的最好办法就是:管自己向上走。你在山顶上享受日出日落的美丽景色,他们还在山脚玩着十年前的把戏,根本伤害不到你。 35 站在山顶,感谢那些曾经的善意与恶意 ----------------- 当年我被围攻的那段日子几乎只听得到别人的骂声,却很少出来辩解。那时候我只是忙着向前走。 面对外界各种充满恶意的误解时,我也曾经气愤得攥紧了拳头,可当我想反击的那一刻,心里在问自己:你反抗得过来吗? 我犹豫了。周围都是箭,与其说你要反抗这一个攻击的声音,那还不如不反抗。这边冒出一个声来,那是在告诉你,有这种声音存在,你还知道自己的困境是什么。之所以能攻击到你,是因为你比它弱,卯足了力气去反击只是以卵击石,浪费自己的精力,那些偏见还会因为你的回应而更加兴奋。我告诉自己,你要战胜的不是那个攻击你的人,而是这个你之所以会被攻击到的位置——当他们能够伤害你的时候,说明你们之间没有差距。 战胜这些偏见和非议,不是靠肉搏,而是需要时间,需要你在这个时间中为自己准备的实力和魅力。当你站在那些唾沫星子打不到你的地方,你走到了一个更高的地方时,那些东西自然就消失在你的视线里。 担任《舞林大会》评委的时候,离那段最不被理解的日子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我知道有很多人可能不接受我的评论风格,网上负面评论也挺多的,还被那些为明星出头的粉丝狠狠围攻过;直到现在,微博上还经常可以看到骂我的人,但我不在乎,他骂了我就删,我自家的地方保持干净就行了。做人积德行善,如果我的存在给了他们一个发泄的藉口,骂我就能使他们得到排解,算是我做了好事。继续骂去吧,这些都已经伤害不到我。什么流言蜚语我没听过,以前我还跟自己说要忍,但是现在哈哈一笑就过去了。那些难听的话无非还是十几年前的那一套,还揪着变性的事不放,我走远了,但那些偏见还在那儿留着,他们在吵:“男的?!女的?!”吵个不停,特别滑稽,我听都听烦了,他们还没争厌。连我儿子都说,他们到现在还在你的名字前加“变性”两个字,好无聊。 我一直都说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你不能浪费。如果我把精力全用在反抗那些无聊的事上,那真的毫无意义,我会觉得我一样无聊。你可以因为你对一个人的不理解不尊重浪费你的时间,但我不会跟你浪费我的时间,我走我的路。 当他们还在山底下找各种理由骂我的时候,我已经在山顶了,就清净了。我看到的是山外有山,根本听不到山底的人还在议论什么。所以对付那些流言蜚语的最好办法就是:管自己往前走。等你走到山顶了,他们还在山底嘴碎个不停,你享受日出日落的美丽景色,他们享受他们的唾沫星子,根本伤害不到你。 那一刻,你就会在山顶感谢那些声音。所以当我成功的时候,我要感谢所有支持我帮助我的朋友和老师,我也感谢我的敌人,因为你们告诉了我,周围环境是多么险恶,人有时候是多么不善良,还没体会过这些的我是多么浅薄。我反抗不了,我也懒得反抗,甚至觉得连反抗都是在轻贱自己,那我干脆逼自己快点远离,我管我向上走。 我相信邪不胜正,不是因为它们有具象的对抗,而是因为正比邪高。有时候不择手段的力量是能够暂时盖过正直善良的东西,但是正义能往上走,它能走到邪恶达不到的地方,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施展自身,卑鄙的永远只能在底下。你要做那个在山底精疲力竭地与之周旋的人,还是要做那个能站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人,那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是等这十年的历练过去了,那个“仇”在你眼里就成了芝麻大小的事,这个时候就说明你又成长了一大步。感谢那些看得见的恶意吧,你总有一天会站在山顶上感谢它们。 第四章 这个世界会好吗? ======== 36 这是个男人设计游戏规则的世界 -------------- 我不跟符号说话,也不跟官衔说话,我只跟“人”说话。 36 这是个男人设计游戏规则的世界 -------------- 记得2006年在耶路撒冷的时候,我参观“哭墙”,忽然就笑了起来:那一面墙的70%供男人在这里哭,还有30%用铁栏拦着,剩给了女人哭。这么神圣的一堵墙,大部分归男人,小部分留给女人,原来连宗教也是男人设计出来的游戏规则,太不平等了。 可不平等就是这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必有强势,也必有弱势,如何分配是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的文化选择,沉淀下来便如地基般牢固。 这个选择的结果显而易见。 男人浪漫,女人理性。男人们野心勃勃,天马行空,从古开始远征世界的任务就是由男人负责完成;女人包容承载,按部就班,她们会留守家园打点一切,等着男人回来。世界将主导的权力交付于征服它的人,男权社会变成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到了中国,更是如此。 但也仅此而已。虽然是男权社会,也不一定男必强,女必弱;也不一定只是男人在占着规则的便宜;相对的公平也可能在这不平等的规则里实现…… 男人被架上高位,最下不来的就是男人的自尊心,最难上去的却是自信。多少“皇帝的新衣”被女人看透却不自知——尽管是处于强势地位,但大多数中国男人都不自信。 古时候的皇帝开了个“好”头。皇帝要在自己的院子里转转,身边陪着照顾的太监宫女就有好几个,好一番大张旗鼓,必须人为地把他烘托出个天子模样。现在社会上也差不多,某省某县的一个小领导出去,得有车有司机有保镖,还得是名车护驾,阵势如果小一点就好像是给家乡人民丢脸了。要多大派头,其实就是有多不自信,自信的领导可从不扰民。为什么外国的领导人不需要那么大声势,因为他是靠着个人学识、人格魅力,由选民拥戴而来;而中国的官场文化里,那个位置比人更重要,人的背景也比人重要。没有自我的男人根本不可能自信。 因为不自信,他们那些可怜的自尊就格外容易风吹草动,更容忍不了在女人那里受到挫折。有个可笑的词叫“处女情结”,从中便能略知一二。他们把女人完全当成了自己的财产,如果女人之前跟别人发生了性关系,自己就好像拿到了二手货,特别吃亏、没面子,这种想法简直无耻极了。还有更滑稽的事:很多男人在和妻子或恋人发生性关系时,体位必须是男在上女在下,换过来就会有种被女人强姦的感觉。我听了心里直呼可悲,龙在上凤在下的观念根深蒂固,性爱哪有上下之分,在享受性爱的时候都要讲究这点可怜的自尊,这点没人在乎的自尊。更滑稽的在后头:和妻子或情人做爱时,必须我在上,我得驾驭她,但如果是花了钱去享受性服务,那就躺在下面什么都不干让她来服侍我。龌龊至极!
第26页 当男人不懂得欣赏尊重女人的同时,女人也不会真诚地回报。有“处女情结”就有“处女膜手术”,看透了男人那点可怜可笑的自尊后,他想要的不过是虚假的自我满足感,你想要假的,那女人就给你假的。而一个懂得欣赏女人的男人,却能得到更多的爱,真实的爱。 男权主导规则的社会中有很深的文化毒瘤,就算是一个高学历高能力的男人也难免“中毒”,因为他们个人的“自我”太少了。我见任何一个领导时从不卑躬屈膝,也从不称呼他们为“××市长”,就叫“李先生”“张先生”……我不跟符号对话,也不跟官衔对话,我只跟“人”对话。 男权社会在给予男人更多所得时,也把更多的外在压力和符号束缚给了他们,男人的人性、人格就在这种捆绑中渐渐被磨损。自信无法在虚荣的欲望和社会化的符号里建立,男权社会不仅是对女人的挑战,更是男人的课题。如果男人从不反思自己的骄傲从何而来,那他永远要靠一种虚幻的自我想像来满足自己,永远找不到自信。 不该问谁会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而应该问人是怎么在男权社会里受伤害的。病态的文化观念谋害着每一个人,真正担心的问题是为什么它仍旧在继续谋害。 37 女人有两次机会改变世界 ----------- 女人的韧性和张力,都是改变世界的基础。每个女人都有两次机会改变世界:一是影响你身边的那个男人,男朋友或老公;二是教育你的孩子。 37 女人有两次机会改变世界 ----------- 女性的包容与承载,是这个社会的盘。没有这个盘,男人们的世界就是一盘散沙。 无论是在性行为中,还是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生理结构和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都决定了女性是在扮演包容男人的角色。 人们往往说母亲是最伟大的,因为她要照顾到一切,也要包容一切,无论是琐碎的、无理的、艰难的,她都会收容并且细緻料理,母亲的角色会将一个女人的潜力全部激发。这和社会义务无关,而是因为你是个女人——母性存在于每一个女人天生的荷尔蒙里,它让一个女人变得善良、宽容。不见得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会有母性,她对男人、对社会的包容就是一种母性的释放。往往最后你爱的那个男人不是情人也不是丈夫,而成了你的儿子。女人总会找到一个对象来释放她天生的母性:对他付出和包容,在一种“为他人”的行为中得到自己的幸福感。母性会让每一个女孩都蜕变成一个伟大的女人。 我从我妈妈身上就看到特别多这种包容与承载。父亲有个外号,叫“金马列”,一心为革命为国家,很少顾家。妈妈嫁进来之后,却一直得不到我爸爸家的认可,但无论遭受到怎样不公平的待遇,我妈对他们一直都特别好。她那时运气差,在我和姐姐还在襁褓里时就莫名其妙被说成是特务,白天上班,晚上挨批斗,期间有好心人会偷偷放她出来回家照顾我们。那时候她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却毫无怨言。妈妈被批成特务后爸爸就回家更少了,他是军人,很避讳。我妈妈不仅要照顾家里一切琐碎的家务,连重活累活也都扛了下来,还要负责拉扯我和我姐姐,并对我们进行教育。所以小时候的印象就是:我有个当军人的爸爸,是一个什么都不干的爸爸;我有个妈妈,是个什么都要干的妈妈。 女人默默付出的东西很多,一部分是社会文化造成,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心甘情愿,这种东西特别伟大。但看到这种伟大不仅不被珍惜,还常常受人糟践时,就格外心痛。看到李阳家暴事件时,我骂李阳骂得格外狠:你算个什么东西! 我不是个女权主义者,但我在女性角度上要把话说清楚。我可以相夫教子,可以忍让和退让,但你得明白,别把女人当傻子,男权社会男人设计的游戏规则我不给你打破,没必要跟你争个脸红脖子粗的,但起码你得知道,谁在承载着你,谁在包容你。 不过我特别抵制过三八妇女节。原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现在却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和半天施捨性的假期。呼唤“妇女解放顶半边天”呼唤了那么多年,其实什么都没实现,然后安慰性地来一句:“女人们,你们辛苦了一年,就放你们半天假吧。”再回头看那些层出不穷的拐卖妇女儿童事件、家暴事件、就业歧视等还是我行我素,监狱里那些因为杀了丈夫而被判无期的女人,很多都是因为你不把他杀了他就把你打死了,然后那些女人就要在一辈子的监禁中一年年过着这可笑的妇女节。 已然不平等,却还挂着伪善的皮囊。 当你暂时不能站在一个完全平等的位置上与男人们对话时,先学会理解他们。男人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这么做?在你理解的同时,你也会知道面对他们时你该怎么做,怎么让要做的事更顺利地进行。长期以往,你的心理会变得比男人强大。有很多人会觉得我比男人活得更精彩,是因为我“潜伏”在男人世界二十八年,他们让我知道女人该做什么事,能把什么事做好。 男人开拓世界,但女人也有改变世界的方式。男人有男人的力量,但同时表现出莽撞。莽撞时就不够大度,不够理性和周全,那女人的周到和仔细就可以弥补,这个社会是男性在主导,但也绝对缺少不了女性角色。女人就是要突出自己的“必不可少”。 2007年的时候我曾经在世界妇女大会论坛上说过,女人怎么改变世界?老天爷给你两次公平的机会,一是影响你身边的那个男人,男朋友或老公;二是教育你的孩子。女人的韧性和张力,都是改变世界的基础。每个女人都有这种能力。 与其头破血流,不如因势利导,清楚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了解自己可以做什么,才能真正为心里想要呼吁的那种公平做到些什么。 38 处男和处女都很珍贵 --------- 那是一根线,是你自己觉得什么时候该长大的线,在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别去越线,不然只会让你受到更大的挫折。 38 处男和处女都很珍贵 --------- 有一期《金星撞火星》做了关于性教育的选题,毛骨悚然,原来中国的性教育提倡了那么久依旧落后。家长如果躲着这些问题,为教训买单的就是孩子。 那期节目做完以后,嵴背发凉。那些十三四岁就做了人流的姑娘,在镜头前依旧嘻嘻哈哈,这事就好像被翻页了那般轻松。且不说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女孩子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么年轻就扼杀了一条生命,她们对人流会造成的伤害也是一无所知。当专家告诉她们可能会一辈子要不了孩子时,她们脸上才露出了微微吃惊的表情。我问那些女孩:“你怎么会呢,你父母没跟你讲吗?”她们茫然地摇摇头。没人教过她们该怎么保护自己,没人警告过她们在未发育成熟时就发生性行为会有什么危害,她们把恶果当成糖一样吞了下去。收集到的信息说,学校课程表上的“性保健”课,不过是老师走个过场,说一句“自己看书吧”就变成了自修课。父母以为学校在帮着教,不妨就省了自己这边的尴尬。
第27页 孩子有了懵懂的性意识后,他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苍井空在网上被尊称为“苍老师”并不是戴高帽子,她给中国的那么多小男孩上了第一节性启蒙课。可我不想我的孩子自己去瞎找信息,我可以教给他们适当的性知识,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关于性的价值观。至少,我能做得比苍老师好一点,她只是示范,我还能答疑解惑。 我女儿正值刚发育的阶段,她胸口疼,一开始只是和阿姨说不敢告诉我,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把她叫到身旁,慢慢告诉她:“当然是好事,你就要从小姑娘变成大姑娘了,一两年后你会来月经的,第一次的时候不要怕,那是女人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告诉你,女人的身体和男人的身体是不一样的,所以小时候你和哥哥玩啊一起洗澡啊,现在大了就分开了,要保护好自己的私密,不能跟兄弟姐妹讲,只能跟妈妈讲。就算以后你嫁人了,有些话也不能和先生讲,女人要守好自己的秘密。” 有次聊天的时候,我指着旁边的花问妮妮:“你看这个花开得好不好?” 她看了看,点头:“好啊。” “那这个花呢?” “不好,有点小。” “对了,前面那朵花到时候它才开,不乱开所以开得好,而这朵花开得早就显小了,以后谢得也早。记住了,女人也是。十八岁才是开花的时候,花开太早了,这朵花肯定不值钱。所以花一点都不能乱开,早开早谢,很多人想把那花早点挑开,但你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别让自己开太早了,明白吗?”我是在告诉她,性行为必须是十八岁以后。 教女儿,得让她明白要自重自爱,如何保护好自己;教儿子,就得让他了解正常的生理现象,让他明白怎样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 儿子问起我什么是处男:“没有结婚的男人都是处男吗?” “不是,只要没有和女人发生性行为时,你就是处男。不是只有处女珍贵,处男和处女都是很珍贵的。它证明你还非常单纯,证明你还能长得更高,出息成更大的一个孩子。但十八岁成人后,处男处女就不太重要了,就看你自己把握和选择了,但这和你的婚姻不会联繫在一起。这只是一个生理现象,而这个生理现象是人们给的名字。那是一根线,是你自己觉得什么时候该长大的线,在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别去越线,那样只会让你受到更大的挫折。明白吗?” 他多少听懂一些。以后等他大一点了有新的困惑时我还会告诉他,在男人的世界里,他们觉得性和爱情是可以分开的。百分之八十的男人在满足性慾的时候只是出于生理冲动,但还是有剩下来的那一部分男人,会因为责任感而克制住这种冲动。而你以后的太太会希望你成为那少部分的男人。 “性”不应该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特别是当它成为一种教育时。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节必须上的课;可能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这也是他们的一课。 39 大学里求包养就是贱! ---------- “学生”这个词是干净的,你要弄脏了我就把话说狠。 39 大学里求包养就是贱! ---------- 我曾在微博上对一条“女大学生求包养”的消息毫不客气地评上“乱世出贱货”,收到了很多回复,褒贬不一。我不反对“被包养”的个人选择,我恨的是她用了“女大学生”这四个字,她那么轻易地就玷污了教育本身。教育在我心里很神圣,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来说都关乎未来。 那个女大学生在网上拍了一组很暴露的照片,拿着个牌子写上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说白了就是“卖肉”。不管具体的信息是真是假,但社会上确实有这样的风气,有些女生放了学就钻进了“干爹”的跑车里。 “贱货”是一个很严重的词,我真是被“女大学生”四个字刺痛了。当你大学毕业了接受完一系列教育时,想好了你要寻求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做一个被包养的女人,那没问题。但当你还是学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决定了自己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就是“贱”!一边在接受教育,一边做出低劣的价值观选择,这两件事是相违悖的。那你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呢?父母花了钱,国家出了资源,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接受高等教育,可你偏偏把这些全部浪费了。 如果专谈包养问题,我觉得她还挺直率的。“你就包养我吧,我就这点本钱,全亮出来了。”那真的是比那些既做婊子又立牌坊的好多了。当你接受教育的过程结束,你的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形成了,如果求包养是你的最终选择,那完全没问题,又不伤天害理。我只能说是教育失败了,这个责任就不全在你。有想要被包养的人,就肯定有包你的人,这社会哪种层面都能找到一唱一和。 但是我反对的是你一边叫着我是大学生,一边叫包养,这个我不接受。“大学生”三个字就这么被你当成是筹码来卖了,还把“教育”本身的价值给糟蹋得让人心痛。我很尊重教育,我一生都在学习东西,就算离开了学校还没有放弃任何接受教育的机会,而真正坐在课堂里接受教育的人却放弃了教育可以带来的积极效果,我坚决牴触这种做法,见一个骂一个。 教育本身能让人有变得更好的可能,它在树立一些东西,无论是从知识层面还是从人格健全方面,都在帮你塑造一个更健全的价值观,所有的条件都在帮你,那你在这一阶段应该是努力吸收所有的正面能量,完善自己。以后出了校门才能有一个坚定的自我去面临各种挑战和诱惑,接受教育的意义应该体现在此才对。什么样的教育很重要,但你如何看待教育也一样重要。 所以,我见不得别人去糟蹋它,“女大学生求包养”侵犯了我心中一块很珍视的地方。与其说你放弃这些东西,那就别选择读大学,或者干脆退学,别玷污这个东西。人在接受教育的这一阶段,应该保持它的单纯和自由,这个自由以不违悖基本的正义为基础,我就是这个观点。“学生”这个词是干净的,你要弄脏了我就把话说狠。 这狠话也是说给其他大学生听的。教育不是一个流程问题,你必须充分尊重它,它才有可能帮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价值观。教育塑造“人”,“人”塑造社会,失去了教育能带来的积极效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简直不可想像。 40 “剩女”很优秀也很自由 ----------- “剩女”就是个现象,可以说是女人独立和自由的代价。古往今来,自由的代价也往往是孤独。 40 “剩女”很优秀也很自由 -----------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特别顽固,尤其对“女大当嫁”的要求格外严厉。 女大当不了嫁,明明是个人问题却在社会上炸开了锅。有人发愁,有人看热闹,也有人头头是道,加上“剩女”的帽子一盖,便成了打包的热闹。包裹翻开,是两方面的原因在打架:有宁死不屈的女人:她们独立了,开始有意识去争取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还有承受不起的男人:这个男权主导的社会规则还没有消化这群独立的女人。说白了,就是中国社会的观念没跟上这变化。
第28页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深入中国社会骨髓的传统价值观改变得特别慢,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先行一步。当女人开始受教育,开始在职场上和男人拼抢蛋糕,她们在社会上的自我选择和价值认定也会变化。女人独立了之后,就会有选择的自由,她们不甘将自己再置于一个委曲求全等待附庸的位置,婚姻成为她们的选择,而不是年龄上的倒计时。女人独立后带来的态度就是“我不妥协,我要活出自己的节奏”,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僵持在那儿,就成了“剩女”。 “剩女”就是个现象,可以说是女人独立和自由的代价。抛开婚姻这个层面,古往今来,自由的代价也往往是孤独。 为什么“剩女”大多数是优秀的?因为女人比男人强就会带来压力,而男人对这种压力很难买帐。 中国男人看女人,当然是随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走,女人要嫁人,要相夫教子,“女子无才便是德”,从几百年前开始中国男人的骨子里就带着这样的观念。男人有钱了会干嘛?组织选美比赛、选秀、选明星……他们觉得女人就像一盘菜一样,秀色可餐,不需要脑袋。男权社会为女人设计的游戏规则就是按部就班,贤妻良母:男人来了,该结婚了,该生孩子了。 当女人开始为自己争取进步的空间,不想再一味地为男人牺牲和付出时,男人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几百年来的婚姻结构造成了男人们这样一种思维:我娶了你,你就是我的人。但当女人独立了以后,他们就会担心独立带来的不安分,怕她们随时会转身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本来男权社会就已经让男人在承担社会角色时担当了大部分的压力,他就更不可能愿意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面临另一个挑战。有几个男人会骄傲地和别人说:虽然我没上过大学,但我老婆是个博士生,我太欣赏我老婆了。就算受过再高等教育的男人,也会想找一个可人的,听话的,漂亮的,能传宗接代的,他们想找一个可控制的女人,但从来不会把这个女人有多高学识当成骄傲的资本。男人的自尊心承受不起比他更强的女人。 我妈说过:女孩子没长相,有才,会经营出很好的婚姻;女孩子漂亮,没才,也能嫁得好;但如果女孩既漂亮又有才,就难嫁。老话有些偏颇,但不是没有道理。 另一方面,女人也有个误区:尽管我受了良好的教育,也能自食其力,但我必须找到比我更优秀的男人。她的自我意识增强了,拉升了她的能力、知识,却没有改变她对男强女弱的文化认同。为什么就不能找一个单纯的“人”呢,就非要是“比我强的男人”吗?很多优秀的女人都不愿屈尊,不问对方背景时还觉得合适,但如果得知对方只是个公司小职员时,立刻就成了淘汰对象。“我是个博士,他起码得研究生毕业吧,如果学历差我一点,那也必须是个部门经理……”虚荣的门当户对也是造成剩女的原因。高学历高能力的女人,到最后如果还是一心只想找一个能力比你强的人,那为什么还要选择去培养自己呢?那说穿了还是对自己不自信,你觉得在这个社会上还得靠个男人来替自己撑面子。强强联手,来巩固自己的光环,但是不可能,社会不这么安排,更强的男人更倾向于小家碧玉的女人。有这样的矛盾在,优秀的剩女就依然会很多。 当一个问题成为社会现象时,原因一定是两方面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左边一个巴掌是女人的独立、自由;另一个巴掌是社会的观念、伦理没消化。两个巴掌面对面地拍响了,一大堆女人就嫁不出去了。 “剩女”只是个现象,西方社会从来没有“剩女”这个说法,它尊重所有女人的所有选择,在那里女人四十岁结婚和十八岁结婚是一样的,都是美丽的新娘。就算离婚,带着好几个孩子再婚,她依然是美丽的新娘。这就是中西方社会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剩女”如此苛刻的背后始终是文化在作祟。所有的不平等,看上去都是“偏见”,其实就是文化问题。 41 把自己嫁给房子的女人,不会幸福 --------------- 现代婚姻被打造成了一个好看的红包,包着虚荣和欲望,还有想要不劳而获的命运转折。 41 把自己嫁给房子的女人,不会幸福 --------------- 我和丈夫两个人的婚姻是这样建立起来的:租着房子带着三个孩子;平时存款放一起不分你我;到现在也没有办婚礼,为了给孩子落户口我还把婚给离了。在外人听起来恐怕得大叫“荒诞”,但我看现在年轻人的婚姻却更滑稽。 当他们开始要谈婚论嫁的时候,耳边往往“警钟长鸣”:“对方做什么的?有没有前途?”“有房子了吧?结婚后房产证怎么署名?”……这些问题一窝蜂地堵在了婚姻前,把原本要结婚的两个“人”给活生生地堵住了。 宣扬自由恋爱那么多年,现在倒开始倒退起来。以前中国的婚姻是媒妁之言构成的社会属性,不管有没有爱情,组成家庭就是完成任务。到了年龄就该结婚,生了孩子家就完整,幸运的话,感情还能在责任里慢慢累积。后来冲出了句“自由恋爱”的口号,把这套规矩给打破了。那时候,能和自己相爱的人结婚是一种特别高尚的追求。现在,我们的物质财富、文化程度、信息流通都在节节攀升,婚姻却又回到了之前的怪圈。层出不穷的相亲一轮接一轮,开口就问门第身份、身家财产,跟过去一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太滑稽了。 不仅滑稽,还更虚伪。以前的媒妁之言干脆不谈感情,挑明了是为了家庭结构而结合,门当户对,由父母拿主意。说难听点就像谈生意,谈成了就成了,至于之后能不能产生爱情是另外一回事。现在的生意谈得可“委婉”,先把两个人推到前面来让他们谈感情,好像是爱得特别伟大,但其实背后物化的现实因素已经盖过了真实的感情,感情放在前面只不过是撑个面子而已。物化的大手把孩子们推在前面谈一场自由恋爱,但恋爱的结果是他们已经不自由了,一到了婚姻就各种放不下,心里的结在房产、家境上拧得死死的,以前能放下的东西现在反而成了天大的事。身边因为房子车子的事而最后分手的年轻人我也看了好几对,只能默默理解,心里却是一声嘆息。 当物质开始决定社会阶层差异的时候,婚姻就会被当成一个用来鑑定和比较社会身份的筹码,用来换算价值。而且这个筹码相当大,与其说是一段姻缘的结合,不如说是两个家庭的抗衡。好多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结婚,就先想好如果孩子离婚了我能有多少财产,这房子是不是我的。到后来孩子们自己也开始算计,他们不再反抗,而是在这不自由里舒舒服服地为自己谋最大利益。婚姻被打造成了一个好看的红包,包着虚荣和欲望,还有想要不劳而获的命运转折。至于“我爱你”,仅仅成了红包上的装饰。 我能理解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从整个社会的大变化来讲,是变异了,好像婚姻变成了能决定这人一辈子的事情,非赢不可。婚姻变异了,连累了两个人的感情一起陪葬,那才是荒诞。
第29页 当婚姻不再是两个人的事,承担的欲望越多,能担待的祝福也就越少。把自己嫁给房子的女人,真的会幸福吗?至少我做不到。对我来说,婚姻就是看中了对方的人,看中了两个人能互相支持着过日子。当两个人的感情基础足够稳固时,就不需要物质或形式来维繫安全感。“人”的因素越单纯,就越不需要外在的证明或约束。 将来孩子长大了,我要告诉他们妈妈眼里的幸福婚姻就是这样的。到时候我会补办一场婚礼,不用大场面,一个热闹的派对就足够。不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父母和孩子。所以我先要办个朝鲜式的仪式,因为我是朝鲜族。然后再回欧洲办一个西式的,给丈夫的家里一个交代,再回中国搞一个派对,请朋友们为我们见证和祝福。那时候,三个孩子已经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会领着各自的男女朋友回来参加爸爸妈妈的婚礼,他们能明白这就是婚姻,虽然爸妈平时在家里也吵架,但磕磕碰碰一起相守了那么多年,这就是婚姻的真正价值,也是婚姻的美。没有这个仪式前爸妈把你们抚养得很好,当你们长大了不需要爸爸妈妈操心的时候,妈妈可以安安心心做个美丽新娘了。当我想像那一幕的时候,我自己会感动,这样一场婚礼真是太有价值了。 42 关心政治就是关心自己 ---------- 我的立场很鲜明,就是一个普通公民的立场。我没有任何的政治背景,也不想袒护任何一方,《金星撞火星》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老百姓主持了一个节目而已。 42 关心政治就是关心自己 ---------- 政治与我有关,是因为它与我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我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真空的世界,我在这里的一举一动都受环境影响。和所有公民一样,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保持敏感,仅此而已。 之所以对政治民生关心,其实不是关心别人,而是关心我自己。我常常在微博上对各种时事发表观点,也经常和不同的意见针锋相对,再一鼓作气做了脱口秀主持,可能惹了很多人烦:“一个女人瞎掺和什么?”似乎对于时事褒贬是男人该干的事。但政治不仅仅是会议桌上的政治,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和性别没有关系,而和你有没有把自己当成个公民有关。我要对事情发表观点和态度,这就是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虽然我连电脑打字都不太会,但我喜欢上微博,因为我喜欢有那么个平台可以让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进行碰撞。他们会问你怎么那么爱在微博上跟那帮人聊啊,我说这其实不累,对我来说是一种消遣。我没把我架那么高,也不怕我说错话影响我的演出效益、知名度、公众形象等等,我不在乎我说出来的话会不讨人喜欢,会掉粉,根本没那么多顾虑。不像那些明星都有公关公司管理着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他下一个收入或是效益,这其中会牵扯到很多人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利益链条在我后面,就和所有人一样,我把微博当做接受信息和传递观点的平台而已,自由、直接地表达我的看法,畅所欲言。 在《金星撞火星》里,我的身份是主持人,会邀请各界的嘉宾跟我一起对谈问题,产生观点碰撞。开选题会时,会倾向那些老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或是这个话题能带来更多思考,再由我负责将话题引向“如何来改善”的方向,比如如何健全体制,如何建立更深入人心的人文观念,如何让社会进一步成熟等等,比如谈到食品安全,我就想知道我这个整天去买牛奶的人该怎么买到真正放心的牛奶。出现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我又该怎样应对或改善这些问题,才是和我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我的立场很鲜明,就是一个普通公民的立场。我没有任何的政治背景,也不想袒护任何一方,就是把问题摊开来,然后知道我们该怎么做。说白了,就是一个老百姓主持了一个节目而已。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公知,自己掂量着还没那个能力,也不敢妄担“公知”这份责任。但我觉得我有“愤青”的成分,这来自于我的价值观的本能表达,有对的地方,肯定也有偏颇之处。有时候也许我是太偏激了,那也是因为这个时候我的认知就只能到这个程度,我的偏激也属于我现有认知的一部分,我二十四岁有二十四岁的见解,四十四岁有四十四岁的见解,等我到六十四、七十四岁时可能又不一样了,再回过头来,可能会觉得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激进啊,太不妥了。但我现在也不会封杀我可能还不太成熟的观点,表达是一种权利,也是我的态度。 比我境界高的人有很多,但既然我现在的认识还不足以让我体会他的感受,那我就不会把他的话放在我身上以示我的高深,没必要,那太假了。别人说金星你不对你偏激,那我等着时间告诉我我的偏激和片面,等我再老一点,我看世界的方式肯定又会不一样。 关键是,我在思考,我在表达。我希望大家关注的是有这么一个女人,无论是作为老百姓还是名人,她意识到应该去关注自己的生存坏境,为它发声,为它抗议,为它寻求改变。我希望这样一种对待政治的态度可以影响到别人。民生民生,有了民声,才能有民生。要让这个国家的管理者听到你的呼吁。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微小的一部分做好,那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一份切实的力量。谁也没有这个权力说,我要代表什么,我能代表什么。 当你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时,也是在关心别人。政治并不宏大,它就是菜场里的时价,是晚上能不能安心地睡在自家床上,是你每次回家在路上需要花的时间……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是我永远要摇旗吶喊的。 43 微博是把双刃剑 ------- 有人与你同在的时候,你就会有坚持下去的理由。那么多相信“邪不胜正”的声音,便是对我最大的保护。 43 微博是把双刃剑 ------- “你这消息从哪儿来的呀?”“微博上都传着呢!”每次你抬头一看,总能看到好多人也在低头刷微博。我也喜欢上微博,尽管上面什么声音都有,有时也嫌吵,但这“什么声音都有”毕竟是个好的基础,至少说明这块地方还是相对自由的。 中国的社会这么多年以来都处在一种被官方掌控,不怎么透明的情形中,里面的怨气都憋出馊味来了,微博的出现是掀开了那个盖子,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社会的一种观念,也在推动政府变化。所以,尽管我也知道微博有利有弊,但它的存在是必然发生的事,社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就必须有那个掀盖子的大动作,不然就堵死了。 微博这个平台其实是为老百姓撑腰的。说白了就是给老百姓壮了个胆:至少有了“让别人知道”的途径,寻求到一种共鸣和支持,至于解决不解决是另外一回事。我就深有体会,在微博上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孤单了”。以前我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心里还有点顾忌,如果那些心存不轨并想要恶意伤害你的人比你强势,一旦他们占据更好的平台,说的话更大声,很容易制造些让老百姓信以为真的东西。表达的声音被淹没,会让弱者更弱,孤单者更孤单,这个时势就会陷在一个恶性循环里。
第30页 但是微博能改变这个状况。就好像之前某卫视因为我做了变性手术而封杀我评委资格的事,先发制人的媒体资源都在他们手里,“因变性经历而取消其评委资格”,说得多理直气壮啊!幸好我能有微博这个平台来阐明我的观点:“对此我深表愤慨!做不做评委对我来说不重要,但公然对一个公民的性别歧视我是决不接受的!”我的声音就这样传播出去了。我不在乎那个结果,但我不能让他们轻易就颠倒了黑白。 在微博上我很少说自己的工作,很少谈论自己,大多数是转发些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我想在普通老百姓的态度里知道真正的社会态度是什么,对一些丑恶的东西会有很多人跟我共同愤怒,对一些美的东西也有那么多人在肯定在欣赏,是这些“同在”的声音让我不敢妄对社会彻底失望,不敢妄下判断。真的感谢那么多和我一起相信“邪不胜正”的人,当那么多人跟你站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微博给了我自信和胆量,那种由人们内心发出的真实声音给了我肯定和保护。 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微博上发声,找到同类,找到帮助,就是越来越多公民意识的觉醒。微博不仅改变了老百姓的观念,也为官方和政府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社会走到这个份上需要改变,但不知道怎样改变,那民声通过微博这个平台来告诉你怎样改变,这几年如果没有微博,很多事情我们根本不会知道。因为微博的传播速度太快,所以它无法被权力彻底掌控,但这与其说是对权力的挑战,不如说是在帮助那些在位子上的人将权力用好。政府机构不透明的时候,这个平台是在推动这个必须有的环节,那识时务的官方就因势利导呗,干嘛不呢。从前都是官方对百姓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是换了个位置。百姓给你时间,可以慢慢变,但必须变,不变就是死路一条,但至于怎么变,往哪个方向变,这个得有无数双眼睛帮你盯着。 但也别老说什么“微博带来了民主”,还早着呢,微博只是给中国特色的民主开了个头。社会不同阶级不同层面对民主的认知和应用都是不一样的,一个成熟的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公正公平,并且大家都受过一定教育的基础上,但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条件,把别人家的民主引进来其实很危险。中国还没有准备好那样一个基础,话说白了就是,这个民族还享受不起完全的民主。中国需要的民主是相对的,但一定要有,百姓不把自己当公民的国家很难真正得强大,而微博就给了中国式民主起步的一个渠道。 微博肯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暴露了社会的病垢,另一方面,它也会肆无忌惮、毫不负责任地扼杀一个东西。微博的信息传播太快,你接收到了,只能说你知道了,但不一定是掌握了。微博上的信息量巨大,但不具备养分。所以不要因为看微博而把书丢掉了,这太傻,真正有养分的东西是经得起时间再留下的,一定是靠知识、书本才能提供。 微博很容易依赖人们的惰性滋生些负面力量。人们看微博,一条一条接收信息,却不过脑子不判断。别忘了,愚昧是一种多么可怖的力量,更何况中国观众恰恰有一种围观的心理,如果微博上有三四个比较有名的公知去骂这个人的话,他们就会“哗”地围攻上去,如果后来有影响力更大的人发表不同意见,又会立马转身附会。群起而攻之的效力一旦被某种居心所利用,会很麻烦,而且人们很难意识到这种麻烦。所以微博越往后发展,便越是考验一个民族自觉的判断力。这个判断力由每个人的责任心而来。 如果是发微博来抒情,怎么发都没问题,但如果是面对一个事件、一个人发表态度时,你必须过脑子,因为那牵扯到责任。社会责任也好,人与人之间的责任也好,出于这种责任意识,就得学会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特别是那些粉丝量很大的微博名人需要为他们的凝聚力负责,民众捧你是因为他们相信你,你一定要给一个真实、准确的态度,意识到微博是个为社会进言的途径,而不是一个广告或宣传,只为自己获利益而已。一旦变假了,那些原来信任你的人会随时把你底下的高台抽走。 到时候,那些被捧得越高的人,摔得更疼啊。 44 这个社会会越来越好吗? ----------- 中国不好我就不会回来了又留下来,但中国明明可以更好,我就会继续骂。 44 这个社会会越来越好吗? ----------- 我留着中国国籍,骂着中国贪官、中国劣根性、中国一些愚蠢的制度,我还真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中国不好我就不会回来了又留下来,但中国明明可以更好,我就会继续骂。 我也不知道我年轻时候为什么那么坚定,拒绝一切诱惑,冥冥当中就是不换护照。当时只是不想拿一张卡片锁住我这个人,我是个说走就走的人。后来我慢慢发现,之所以有说走就走的那份自由,是那份回家的归属感给你的,家里的门用不着锁你,因为你自己就会回来。 刚回国的时候,才发现中西方的差距原来那么大,不仅是硬体,还有整体素质、公民意识、法律制度、社会保障等等各方面,回国的飞机上,还因为一位国内乘务员的势利眼跟她吵了一架。可飞机上刚感慨完,落地的那一刻却感到踏实无比:这里才是我的家。我回来了。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确实很大,但中国有些传统瑰宝也是无可比拟的。在这些流传的文化里,我看到我的国家,也看到我自己。总有理由让我留在这儿。 这个国家应该为它的老百姓自豪,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老百姓。他们对生活永远抱着希望:艰难是暂时的,明天会更好的,这辈子好不了,下辈子也会好,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改善自己的命运。他们对此深信不疑,无论之前忍受了多少艰难和困苦,但给点阳光就灿烂,总是相信再加把劲胜利就在眼前。这不是傻,这是善良,是中国人一种“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良,伟大极了。中国要是没这群善良的老百姓走不到今天,无论什么事上面一说下面就一呼百应,有着惊人的凝聚力,所以一旦有什么需要老百姓去完成的任务,都可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在国外就是质疑你,把人选上来还质疑你,一天到晚就是质疑你,但中国人就是相信,可能时间长了就是愚昧,但你别忘了愚昧的底下是善良。 中国好的文化还有很多,比如对家庭的靠拢。我不喜欢西方那种模式,孩子大了就不管了,或是一个家里面算得一清二楚。我喜欢有家庭感,家是一辈子的东西,孩子大了独立了但也不是脱离你,会经常回来看看,这个太重要了。中国也从不欺负别人,不外侵的美德一直都有,就算被别人欺负也忍气吞声,这个民族很能忍辱负重,很能承载,而且自我癒合、自我安慰的能力特别强。但被人欺负到那份上也要开始恨了,甚至有时候欺负起自己人可来劲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还是有很多厚重的东西,沉淀下来刻在骨子里抹不去的东西,你想想就是会有由衷的自豪感。但有时候用得不好你就会恨,因为你心痛,那么好的东西被糟蹋了,那么好的老百姓被辜负了。
第31页 跟外国朋友说起这些的时候,我由衷自豪“我是个中国人”。中国好的东西太多了,正因为有这些好的文化,所以我不会绝望,就算平时抨击得再厉害,也是因为着急啊,为什么就不能好点呢?明明有那么好的文化底子怎么就非要丑陋成这样呢?我还是个中国公民,是个中国艺术家,是个中国妈妈,越有“切肤”之痛才叫得越大声。骂得狠,因为骨子里就和所有的百姓一样,是盼着它好。 我嫁了个德国丈夫,在英国拿过博士学位,法国赐予过我骑士勋章,世界各地都有个人专场的演出……所以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换个国籍?在外国大学教教课,或是做个独立艺术家,潇洒自由,也会得到更多赞誉和成就。但答案无非就是那句老掉牙的话:我爱我的祖国。所以我选择留在这儿,心里的爱让我留在这儿,从小到大受到的文化教育让我留在这儿。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告诉我,要知恩图报,还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者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别忘了本,得知道你是谁,从哪里来,自家的水土才能养得好人。 去过那么多国家,看到那么多好的东西,我只是想把它们都带回来进行反思。这才是你出去的意义,不要只知道买名牌拍照片,别人最贵的地方不是奢侈品或风景,而是好的文化和道德标准,该把那些带回来。别兜了一圈,好的没带回来,自己家的东西倒都丢了。一个中国人如果打心眼开始羡慕别的国家的环境,那唤醒的不应该只是你搬家的冲动,更应该是一种使命感:中国也可以更好的。 恨铁不成钢,恨的是时代在进步,很多好的东西却在消失,最可怕的是这个社会正在逐步失去信仰,但好在这个社会上的正能量一直都有,一直都在。 我看得见,我也相信正能量。只是很可悲,它们都在被歪曲和利用。价值观的扭曲再加上信仰的模糊,很多人会去利用人们的善良,利用人们本质里的单纯,因为那些人知道,大多数人是希望看到好的东西。所以他们套上“正直”和“美好”的包装推向大众,背地里却都是利慾薰心的勾当。 这种“利用”简直可恨,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总有一天会跌得鼻青脸肿。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间和自然会为这个社会的正能量清理空气。也许会很久,甚至久到我看不到,但没关系,我还是相信。这是最古老的道理,只有真的东西才留得下来。 所以我留在这儿,想见证这个民族是怎么变化的,我想知道我在这个变化中能做什么,我慢慢感觉到自己身上出现一种使命感:代表一个声音,一个态度。 这个社会会越来越好吗?会。但好是有过程的,就像盘山公路一样,在倒退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往前走。人类一直在往前走,区别就是走得合不合理,是不是违背人性,违背自然,是不是在健康发展。“烂”也是过程里的一部分,烂透了的果子都会掉在地上,变成重新生根发芽的养料。 我们都在往前走。我想为这种前进做点什么,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先做好自己。我希望你也是。 45 真实掷地有声 ------ 这社会上说真话的人少,但好在喜欢听真话的人还挺多。因为:听真话痛快! 45 真实掷地有声 ------ 我是个看到了事就要说,而且一定要说真话的人。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和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也是我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这个社会从上到下,特别是在公众视野里,不仅说真话的人少,连真正说人话的人也少,就是按照人的本能,从性格中自然流露的表达太少了。朋友送给过我一个绰号,叫“玻璃鱼”,就是特别透明,骨头、肉都看得清清楚楚。做人就是该有这个魄力。 这么多年我在我自己的舞蹈团里,或是跟朋友谈事,哪怕最好的朋友面前我都是就事论事,该说的话不会因为碍于面子就咽在肚子里。可能因此会得罪不少人,但巧的是我也不怕得罪人。 《舞林大会》那会儿媒体管我叫“毒舌”,到现在这个帽子还扣着,我从来不承认,但也不去吵。媒体自身的职业操守没有做到位,表达能力还那么匮乏,但我心里问心无愧,不跟他们计较而已。 家里的孩子也问我,为什么他们要把你叫成“毒舌”?我跟他们解释,妈妈只是把评委的工作做到位,从来没有对哪个选手进行过人身攻击,妈妈不是“毒舌”。我说话都有起承转合、前因后果的,电视上觉得我批评得特狠是因为电视台就把最严厉的那段给剪上去了,他们要靠这个挣看点。事实上我都是很真诚地告诫每个选手该怎么做,有些选手听不进去还顶嘴,这就是面前站了一个完全不可救药不可理喻的人,你跟他客气什么?我不去想那么多,也不会顾忌他可是个明星啊,这句话说了会被多少人围攻啊,说出去别人会觉得我金星很霸道啊……那些东西跟他表演本身毫无关系,如果我觉得我的点评在理,那我就把心里的真实建议告诉你。在舞蹈领域我完全有这个底气相信我的判断。台上的人在别的地方是明星,但在我面前班门弄斧来跳我的本行,那你就是个来讨教的普通演员,谦虚点就是个学生。我拿了做评委的钱,就尽评委的份内事,跳得不好我就要说,绝不对舞台上的事玩票,仅此而已。 如果有些媒体的职业操守和智商水平只能挑出个“毒舌”往我身上扣,那行,我就带着“毒舌”走。其实我不是“毒舌”,我觉得我是个“药”舌,良药苦口。我给你开方子,这个药你愿不愿意吃就是你的问题。有人不稀罕,也有人觉得药苦是医生的错,你把他往路上拉他还往沟里跳,你就让他跳去呗,他还在沟里骂你。都太把自己当明星了,一边想为自己增加点曝光率,一边参加了比赛还不许别人说,这可不是舞台的游戏规则。我也有我的脾气,当我们两个在专业方面无法对话的时候,那我就放弃对你的帮助,而不是妥协。 但也肯定是有人要吃这个苦药的。有人后来也是亲自点名要我批评,因为他知道金老师批评我,是为我好,而且我做评委有个底线,我尊重每个人的人格,我从不侮辱人,就事论事,跳得不好就说跳舞哪里有问题,哪句话说得不对就说他的态度,别把这个人全扯进来。可能有的选手站在台上觉得很难接受,但下去慢慢想就会觉得你说的有道理,那才是有用的东西。国内的比赛都习惯了精油按摩式的点评方式,而我是拿着针去扎,扎疼了就说明有效。药吃下去的时候是苦,过两天你好了,还谢那个药呢。 这社会上说真话的人少,但好在喜欢听真话的人还挺多。《舞林大会》让我在老百姓那儿得到了不少支持,就是因为我说了实话,我把老百姓想说的问题借我的身份说出去了而已,之后他们就开始喜欢听我说话。我想并不是因为我说的观点有多么精妙,只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听真话痛快! 真话就是良药苦口。多些说真话的人,也就会多些容不得假话的人,如果这成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很多的丑恶和虚假也就再无容身之处。
第32页 跋:是命运千锤百鍊着我 =========== 每个人到这个世上走一遭,总有他的道理和理由。 有人来了是为了还债,就有人来了是为了讨债;有的人是为了付出,就有人是特别容易收穫的;有人像浮游生物飘过,也就会有人喜欢观察……也许每个人只有等到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才会知道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来。那一瞬间,你经历的所有事就都有了明确的归宿。 那就是命运对你不虚此行的奖励,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他的“为什么”,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那么忠诚而拼了命地去完成自己。只有跟着心走的人才懂得向命运提问。 金星只是金星。就像太阳系中那唯一一颗逆向旋转的行星一样,之所以不一样,也是因为它是金星而已。我所做的任何事,必须做到最好的任何事,都是为了做一个准确的金星,结果必然独一无二。 至今仍有人追着我问,当初为什么选择变性。答案始终如一,是为了做我自己。从心理、性格、性意识的萌发开始,我察觉出自己更适合做女人,女性的身份可以让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所以我走上了手术台。动手术的时候打电话给我爸爸告知我的决定,这个传统的老军人竟然说了句:“这下总算对上号了。” 但大多数的人不会理解。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做一件那么“非主流”的事,不是心理有病就是居心叵测。但对我来说,他们眼里的“非主流”恰恰是我的“主流”。我身在他们以为的主流体系里只是试图扮演或是塑造一个角色,得不到自己内心的认可,后来我回到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却是跟整个社会闹了别扭。我问自己什么更重要,答案是内心。 那一年我二十七岁,命运让我尝到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的滋味。 误解会一直存在,我会一直为社会的“不习惯”付出代价。还好,这个代价没有压垮我,是因为我心有归宿,无比确认现在的这个我是准确的。之前的二十七年中,我一直在和内心的自己调焦距,直到现在有了准确的定位。而当我把我的人生位置调准时,对于社会那个镜头来说又成了一个虚像的焦距,他们还不理解,你同样要给它调距的过程。很多人一下子就调对了,金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也有很多人在那儿长焦短焦慢慢地对着,直到对上了就知道金星就是这么个人。社会在慢慢适应我,如今过去十八年,越来越多的人调对了,开始有人站在我身边一起对抗那些剩余的社会偏见。 在我变成女人之前,我会问老天:“为什么我是个男的?为什么你要把我放错位置?” 直到有一天我明白,老天没有错,它给我的所有经历都只是为了让我成为一个唯一的金星。命运就是这么安排的,先将我放在一个不准确的身体里,让我自己觉悟,让我自己去找到勇气冲破它,告诉自己金星是什么样的。我从男人的大陆世界,经过海洋,经过小岛,再来到变性者的一处落脚之地,这个过程里看到了太多的东西,它几乎能帮你理解这世界的所有声音。你忍耐并承载,理解并消化了以后,还要回到大陆上来发出最大的声音,面对任何质疑都不回避,向这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偏见挑战,靠什么?就靠你这个人,一个因为成为自己而无比自信的人。它甚至超越了性别区分的狭隘概念,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带着浴火凤凰般的人格力量。 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命运让你经历这个转变,是为了将挑战和使命赋予你。 原来成为女人只是一种方式,原来跳舞也只是一种方式,老天爷赋予我的使命是传递信息。具体是什么信息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说出它是美的、善良的,最重要的是,它是真实的。 无论美丑,无论是肢体还是语言,我要把我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没有任何顾虑。别人不敢说的我要说,别人看不清的我能看准,看准了就要说,我就是那个多么冒天下大不韪也要说真话的人。 在舞台上,我布道。人们走进我的剧场就像是走进一个庙宇,里面无形地传递着美、真诚、善良的灵魂,我在台上跳舞,激活了这个空间里的流动。那时候我专心跳舞,专心地吸收这个世界上不同思想的碰撞,但我很安静,因为我知道那还不是我大声说的时候,我必须吸收、蜕变,更成熟以后,才能发出更有力量的声音。 当我准备好了的时候,命运也就将说话的平台送到了我面前。《舞林大会》、《金星撞火星》、《妈妈咪呀》、《舞林争霸》……不要小看一个电视节目,一个娱乐评委,那也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大众会看到这个女人说话扎实、实在,我说的真话得到大家认可,从此这个女人就传递着真实、正直、善良。那就是力量。 力量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命运千锤百鍊着我。 四面八方的声音我都听过,各种委屈我也都尝过,我被别人往最底下踩过,他们使劲踩我,我就使劲历练自己,然后再从那个最底层慢慢站起来,这时候的强大可以征服所有人、征服全世界,克服过的那么多磨难此刻赋予了我排山倒海般的自信。从最黑暗的角落里走出来,内心里却没有一点阴影,这个女人说的话里有血有肉,还有邪不压正的自信,可以信。 力量是无形的,它在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可以通行。命运之所以用心良苦地赋予我力量,是因为它把交流力量的使命也赋予了我。说真话,是我找到的最直接有力的方式。真实产生力量,它能让别人愿意信任你,愿意跟着你走。 会有那么一天,我说的话能让所有人紧张,这就是真话的力量。那时候,我会成为虚假和邪恶的威胁,同时我也会面临它们的威胁。但我不怕,老天塑造我,也在保护我。所有人的眼睛都是我的保护网,他们喜欢这个女人,他们的注视就是对这个女人最大的保护。 我曾经望着星空胡思乱想:以后我要做个漂亮的女人;要一直跳舞,要有自己的剧场演出;去好多国家会五六种语言……现在实现了。 曾经抱着别人家的孩子时心里有一丝艷羡,现在我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 幻想的时候我也以为只是幻想,抬头想完,低头走路。只顾着把眼前的事做到最好,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到了。 没有遥不可及的事,只要你往前走,那些东西自然会到你眼前。 我以后会有一个自己的剧院,就像圣殿一样。这个剧院不是给富人独享的乐园,而是每个人都能走得进来。人们不是来娱乐,不是来受教育,而是获得感受和启发。演出有高端的也有亲民的,但一定是好东西,我会亲自去找这个剧场想要的作品——歌剧、戏剧、话剧、舞蹈等等,必须是能把人的心灵和思维打开的好作品。当人们走进剧院的时候他们知道,艺术在生活中是个什么角色,演出卖票不意味着艺术就是商品,艺术能给人带来精神层面的满足。 这个剧院还是三位一体的——剧院、博物馆、艺术学院,都在一起。剧院中有大中小三个不同的剧场,话剧啊,歌剧啊,交响乐啊都能各得其所;还有个展览厅,可以做艺术的展示;外面还得有个公共空间,用来做室外的展览和演出;然后后面有个艺术学院,我会请各种各样的老师,一定要是个能培养人才的地方。这些设想都在我脑子里不停转着。
第33页 等到那时候,一个老太太,应该不会拄着拐杖,腿脚应该还挺利索,那就是一个精神饱满的老太太坐在自己的剧院里,等演出结束观众散场的时候,她就坐在观众席的最后一排,享受着空荡荡的台上还亮着的光。那种感觉太好了。 我还在媒体前说过,“我将来会在政治层面有影响力”。多少年前有人说我以后会从政,我还不相信,现在突然发现我内心深处有这个激情,有对公平的诉求,也有侠胆义女的风范。等孩子们长大了,我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便可以施展拳脚。我一直想像着那个画面:拿把大刀,对贪官见一个宰一个。现在我做脱口秀,探讨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可能是老天爷通过这种很商业的方式来训练我,在这么一个平台上邀请各种专家,训练我的口才、思辨和判断能力,那我就好好上课好好锻鍊。观众也给了我更大的信心,他们爱看。所以不管制度是怎么运作,老百姓还是更喜欢听实话、听真话。 当别人问起我事业时,我总是说:“还没开始呢!” 孩子们在慢慢长大,生活在往前走,很多事都是不可预知的,社会也在随时给你新的课题,新的课题又带来新的解决方式和新的领悟,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信心满满。命运会把新的任务交到我手上,在此之前,它在检验我是否把眼前的事做到最好,把每一次历练都当成一种准备。 是啊,我还没开始呢。只是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力量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从来不会心累,不会绝望,向未来望去,还有那么多事等着我去做。什么时候又会是另外一个平台,另外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命运会给我信号。 我丈夫说,我是他遇见的活得最明白的女人。我也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但我也一直在思考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来这世上。 我不知道答案,但也从不会迷茫。每一刻有每一刻准确的金星,我每一刻都努力完成,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踏实。别人问你晚年要落个什么样,我说不知道。别人再问那你有没有想过墓志铭要写什么,我说,这我想好了: “一个活透了的人”。 世界从来没那么单纯过,人生永远是个半梦的状态。每个时间段你都会有自己不了解但渴望了解的东西,四十岁时把二十岁的想法撑满了,可四十岁时又会有新的一圈未知与渴望。宇宙是无穷无尽的,人永远有他的光晕,这光晕就是对世界还未触及但已经懵懂感知的东西。而光晕的大小,来自光源。 永远探索下去,永远在实现和完成自己。生活时时刻刻在给你谜语,有的谜底很快就能揭晓,有的要等十多年后才知道。 多好玩,永远都投入在这样一个过程里:谜面撕开了,找不到谜底,就把谜语放在手里捏着,不知道哪天老天爷就会把谜底告诉你。把自己的角色认真做好,然后等着谜底揭晓。 最大的那个“为什么”永远在前面,在终点,却是我出发和前行的力量。命运会把我带到哪儿去我也不知道,顺着它走吧,顺着每一次在命运里颠簸但又感恩的内心走,迎接即将到来的好与坏,不过都是一次次揭晓“我究竟是谁”的安排。我相信我是那个被命运奖励的人,一定能找到答案。但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 人世间走一遭,准确地活着,没有浪费一点时间。没有比这更棒的一生。 附:本作品来自网际网路,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如侵权,请邮件联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