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论金庸》 武侠小说大宗师——金庸 谈论金庸小说的人太多,提及他为人的甚少,发而为文的更绝无仅有。倪匡先生是他的挚友,由倪先生来写金庸,堪称最佳人选。 一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看官,这十四个字,一副对联,看来似乎并无出奇之处,但内中却包括了十四部惊天动地的武侠小说,用十四部武侠小说的第一个字,缀成这副对联。当初在写作这十四部小说之际,绝无日后用首字作对联的打算,但竟然天然浑成,可称有趣之极。各位如熟读金庸作品,可以知道每一个字,代表了他的什么小说,略化几分钟找一找,十分有趣。由此可知写这十四部小说的人,作这副对联的人,才情是如何之浩淼。此人非别,金庸是也。 曾向一位洋人介绍金庸,说:“这是一位名作家。”洋人追根究底,问:“有名到何等程度?”进一步介绍:“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金庸的小说,不但风靡了港、台、南洋、欧美,不知使得多少人废寝忘食,连中国大陆,高级干部,也都以能看到金庸小说为幸,这种情形,一直到如今不变。金庸的小说,能吸引每一个人,上至大学教授,国家元首,下至贩夫走卒,仆役小厮,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地卡,堪称是中国近代,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小说家。 这位大小说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虽然是“素描”,也绝不简单,要描得好,描得传神,描得正确。尤其是对金庸,这颗写作人中的天皇巨星,写得不好,不正确,不传神,读者表示不满起来,只怕会被骂死,所以,毅然执笔上阵,颇有大无畏精神焉。 金庸,姓查,名良镛,浙江省海宁县人。公元一九二五年生,那一年是乙丑,属牛。海宁查家,是声势渲赫的大族,历代人才辈出,全是极其出色的人物。在有清一代,海宁查家做过大官的人甚多,以书、诗、文名著于天下的,也不知凡几。雍正年间,出了一个考题,“维民所止”,被诬成文字狱的主角,查嗣庭先生,就是查家的人,也是金庸的远祖1。而查慎行先生,更是诗文并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人2。 金庸的家世显赫,但是他的成功,却和“祖荫”全然无关,完全是赤手空拳,打出来的天下,全是靠他本身的才能、学识、苦学、勤奋所得的结果。其实可以写一本传记,记金庸,作为成功人物的一种典型。 金庸在少年时期,在家乡附近就读,中学是著名的杭州高中学校,“杭高”是中国有数的好中学之一。中学毕业之后,适逢乱世,是日寇侵华的年代,金庸就在这时候离开了家乡,远走他方。据他自己的忆述,在离开了自己家乡之后,曾在湖南省西部,住过一个时期,寄居在一个有钱同学的家中,这一段青年时期的生活,当然相当清苦。再以后,金庸进入国立政治大学就读,读的是外文系。金庸在政治大学并未毕业,原因不明,可能是那时他虽然年轻,但已才气纵横,觉得传统的大学教育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之故。使得金庸和报业发生关系的,是当年大公报招考记者。当年,大公报是中国最有地位的一份报纸,影响深远,大公报在全中国范围内招聘记者两名,应征者超过三千人,在这三千人之中,金庸已显出他卓越的才华,获得大公报录取。 自此,金庸就进入了报界,而在不久之后,便被派来香港。那大约是三十年以前的事。金庸在香港的大公报工作了相当久,担任的是翻译工作。后来,大公报本身变了质,和当年大公报,不能相提并论了! 在这个时期内,金庸对电影工作有了兴趣。这种兴趣的由来,大抵是由于他在报上撰写影评之故。金庸曾用一个相当女性化的笔名写过影评,也用“林欢”的笔名写过影评。他所写的影评,只怕已全散失不可追寻了,但曾读过的人,都说文笔委婉,见解清醒,是一时之选。以后,金庸直接参加了电影工作,做过导演。 金庸参加电影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其成就,和他写作方面的成就来此较,也相去太远,时至今日,已经很少人知道他曾实际参加过电影工作,当过编、导了。 金庸的小说创作生涯,可说开始得相当迟,但是一开始,就石破天惊,震烁文坛。他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才发表到一半,武侠小说读者,已经惊为天人。再接下来的“碧血剑”、“雪山飞狐”,更是采声大作,人手一册。等到“射鹏英雄传”一发表,更是惊天动地,在一九五七年,若是有看小说的人而不看“射鹏英雄传”的,简直是笑话。 “射鹏英雄传”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人人公认,风靡了无数读者。在“射鹏英雄传”之后,金庸就脱离了大公报,和他中学时期的同学,沈宝新先生,合创明报。明报在香港,销数不是第一,但是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之中,它是第一大报,在国际地位上,是第一大报。连美国国务院,都会三番四次,请主持人金庸去商议国家大事,中华民国总统,也曾数次召见金庸。 明报不但使金庸的地位更提高,也使金庸的收入大大增加。可是明报在出版的初期,却是一份小型报,销数最差时,不过五六千份,工作人员不超过十人,全是凭藉金庸的才能和努力,合伙人沈宝新的干才,初创时期的工作人员如潘粤先生、戴茂生先生、雪坡先生等等的努力,才逐步创出了今日的天下,成为中文报纸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份报纸,是小资本,靠人才成功的一份报纸的典型。 曾在明报工作过的职员,大约都不会否认这一点,而明报网罗、培养的人才之多,也一时无两,许多在明报工作过的职员,离开明报之后,创立自己的事业,多能独当一面,成为香港报坛中的暄赫人物,例子甚多,也不必一一列举了。 明报草创之初,金庸在明报上撰写“神鹏侠侣”,接下来,大部分小说,也全在明报上发表,一直到“鹿鼎记”。在“鹿鼎记”之后,就未曾再撰写小说。而专注于明报的社评。 明报社评,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九),由金庸亲自执笔,见解之精辟,文字之生动,深入浅出,坚守原则,人人称颂。就算意见完全和他相反的人,也不能不佩服他的社评写得好,这是金庸在写小说才能之外的另一种才华的表现。 由金庸执笔的明报社评,其影响已可与当年的大公报相埒。由于坚持民主、自由的思想原则,金庸曾和大公报发生过一次极为剧烈的笔战,这次笔战,金庸所写的几篇文字之精彩,真令人叹为观止,只可惜这些文字,竟未曾结集出书。 二 以上所写的,是金庸在事业上的成就的简单素描。 金庸的苦学精神,更令人叹服。二十年前,他自己觉得英文程度不移好,进修英文,家有一个一人高的铁柜,抽屉拉开来,全是一张一张的小卡片,上面写满了英文的单句、短句,每天限定自己记忆多少字。据沈宝新先生说,金庸在年轻时,每天限定自己要读若干小时的书,绝不松懈。一个人能成功,绝非幸致,天分固然重要,苦学更不可或缺。 金庸爱书,私人藏书之丰,令人吃惊。他曾有一个超过两百平方米的大书房,全是书橱。近两三年来,精研佛学,佛学书籍之多,怕是私人之最。为了要能直接读佛经,他更开始学全世界最复杂的文字:印度梵文,毅力之高,简直是超人。 金庸个子中等,大约一百七十五公分左右,年轻时很瘦,后来发胖,如今体重约七十公斤,金庸的脸型相当罕见,走典型的四方脸(国字脸),国字脸有一股威严,他属下的职员,每以为金庸严肃,不苟言笑。但事实上,金庸本性极活泼,是老幼咸宜的朋友,可以容忍朋友的胡闹,甚至委屈自己,纵容坏脾气的朋友,为了不使朋友败兴,可以唱时代曲“你不要走”来挽留朋友。 金庸的头极大,笔者有三个大头的朋友:金庸、张彻、古龙。这三个大头朋友,头都大得异乎常人,事业上也各有成就,和这三个大头朋友在一起,常有一种极度安全感!就算天塌下来,也有他们顶着! 十余年前,金庸嗜玩“沙蟹”,“蟹技”段数甚高,查府之中,朋辈齐聚,由宵达旦,筹码大都集中在他面前。笔者赌品甚差,有一次输急了,拍桌而去,回家之后,兀自生气,金庸立时打电话来,当哄小孩一样哄,令笔者为之汗颜。又有一次也是输急了,说输了的钱本来是准备买相机的,金庸立时以名牌相机一具见赠。其对朋友大抵类此,堪称是第一流朋友。 金庸又曾对围棋着迷,但段数不高,已故名作家司马长风,称他为“棋坛闻人”,可知棋艺平平。现在,他对围棋的兴趣也大大减弱了。 金庸在年轻时,曾学过芭蕾舞,对古典音乐的造谙极高,随便拣一张古典音乐唱片放出来,唱上片刻,便能说出这是什么乐曲来。金庸十分喜欢驾车,更喜欢驾跑车。最早,用过凯旋牌小跑车,后来,改驾积架e型。他驾积架e型之际,经常的速度是二十六哩。 后来,又换了保时捷。保时捷跑车性能之佳,世界知名,到了金庸手中,平均驾驶时速,略为提高,大约是三十哩。曾有人问金庸:“你驾跑车超不超车?”金庸答:“当然超车,逢电车,必超车!”其性格中的“稳”字,由此可见。 金庸不嗜酒,号称“从未醉过”。根本喝得少,当然不会醉。他吸烟、戒烟,次数极多,如今一样大吸特吸,并且相信了中年人不能戒烟的理论。 金庸也略藏书画。如今书房中所悬的,有史可法的书法残片,曾在他处看到过不知是真是假的仇英“文姬归汉图”,也曾见过四幅极大的(超过五公尺长)齐白石精品,吴昌硕的大件等等。 金庸也集过邮,不过他集的是“花花绿绿”的纸而已。 金庸对吃并不讲究,穿亦然,衣料自然是最好的,但款式我行我素,不受潮流影响。 金庸……毕竟不是写传,只是简笔素描,金庸是怎样的?金庸就是金庸,是天皇巨星,是真正的作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1“维民所止”四字之所以会形成文字狱,是因为当时皇帝的年号是“雍正”。有奸谗小人?向皇帝告密,说“维”、“止”两字,正是雍正去了头部,是暗示要杀皇帝的头,于是龙颜大怒,兴起冤狱,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 2查慎行先生是清代大儒,字悔馀,所居初白奄,又称查初白,对易经有极深刻的研究,著书颇多,如“敬业堂集”等。 倪匡给金庸小说排的座位 倪匡给金庸小说排的座位是: 一、鹿鼎记 二、天龙八部 三、笑傲江湖 四、神雕侠侣 五、雪山飞狐 六、倚天屠龙记 七、射雕英雄传 八、书剑恩仇录 九、连城诀 十、侠客行 十一、飞狐外传 十二、碧血剑 十三、鸳鸯刀 十四、白马啸西风 谈《飞狐外传》 金庸的创作生活中,很少有两篇小说同时写的情形。《飞狐外传》是例外,是和《神雕侠侣》同时创作的。也就是说,金庸在那时,同时写两篇小说:替《明报》写《神雕侠侣》,又替一本叫《武侠与历史》的武侠小说杂志,写《飞狐外传》。 金庸的创作能力,完全可以应付同时创作两篇小说,《飞狐外传》在金庸作品中的地位不高,显然和“同时写两篇”无关。 《武侠与历史》这本武侠小说杂志,如今已经停办。但它不但曾刊载过金庸的《飞狐外传》,也曾首载过古龙的《绝代双骄》。在近代武侠小说的历程上,有重要地位。 《飞狐外传》补《雪山飞狐》之不足,写胡斐这个人的成长过程。在《外传》中,胡斐才是真正的主角。但是金庸为了要建立《雪山飞狐》已经写完的概念,在《外传》中,就处处受到牵制,所以胡斐在《外传》中,始终是乌云密布,不能霹雳一声,豪雨如注。除了胡斐遇到无尘道长,快刀斗快剑这一大段,可以令人眉飞色舞之外,像佛山镇上的情节,凤天南这个人,袁紫衣是凤天南的女儿这种情节安排,是金庸作品之中最沉闷而不动人的情节。 《外传》的主段,欲放不放,但旁枝却精彩纷呈。“红花会”中的人物,在《外传》中出场不多,但是却光芒万丈,比在《书剑恩仇录》中更好。常赫志、常伯志在天下掌门人大会中救人,倏来倏去,神出鬼没,在《书剑》中就没有这样精彩片段。甚至陈家洛,忧郁不言,坟前洒泪,也比《书剑》中可爱得多。 《外传》中有双生兄弟三对:倪不大、倪不小,常赫志、常伯志,马春花和福康安所生的一对双生子。金庸在写到倪不大、倪不小之际,十分传神,他们讲话,是一个讲一句,结合成为一段话的。年前,在台北遇到一对在电影界工作的双生子,发现他们讲话,是一个人讲半句,结合成一句话,比金庸的描述尤有过之,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再有机会改正时,倪不大、倪不小也可以每人说半句话?马春花所生的那对双生子,在《雪山飞狐》中已经成长,可惜金庸已经搁笔,不然,这一对玉雪可爱的人物,可以构成一部佳作。 《外传》中另一枝精彩纷呈的旁枝,是有关“毒手药王”的一大段。“毒手药王”用毒,和西毒欧阳锋又全然不同,毒药、用毒的花样之多,看得人目眩心跳。在金庸作品中,写用毒最好的,占第二位。第一位是《倚天屠龙记》中的王难姑。 《外传》中有一件兵刃,凤天南使的黄金棍:“这金棍长达七尺,径一寸有半,通体黄金铸成,可算得武林中第一豪阔富丽的沉重兵器。”这条黄金棍,“豪阔富丽”只怕不如《神雕侠侣》中尹克西的那条镶满了宝石的鞭,但沉重则毫无疑问。有多重?很容易计算,算出体积后再乘比重,为88278kg。 凤天南的这条黄金棍,重八十八公斤以上。《隋唐演义》中,山东第一条好汉秦琼的黄金锏,只及它的三分之一左右,真是非同小可。 胡斐这了无缘无故的一个乡下人,而与凤天南这样武功高强的豪富同旋到底,确实可观。 《飞狐外传》在金庸作品中排名第十一。 谈《雪山飞狐》 在经过《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的初期摸索阶段之后,金庸创作了《雪山飞狐》。《雪山飞狐》是石破天惊的作品,突破了《书剑》的“群戏”,隐约继承了《碧血剑》中的双线发展和倒叙的结构。而将整部小说的结构,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通过一连串的倒叙,倒叙出自每一个人的口中,有每一个人之间的说法,有极度扑朔迷离的情形下,将当年发生的事,一步一步加以揭露。 在和《碧血剑》的相同之处的是,《雪山飞狐》中真正的人物,并不是胡斐,而是倒叙中的胡一刀夫妇。所不同的是,《碧血剑》中的倒叙人物,早已死去,而在《雪山飞狐》之中,苗人凤却留了下来。最后还和胡斐决战。 所以,《雪山飞狐》没有《碧血剑》的缺点,在倒叙的一条线结束之后,另一条线,一样极其精彩。 《雪山飞狐》发表至今,是金庸作品中引起争论最多的一部。引起争论处,有两点:第一点:多个人物叙述一件若干年前的故事,各人由于角度、观点的不同,由于各种私人原因,随着各人个人的意愿,而说出不同的事情经过来。 这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很有点调侃历史的意味,使人对所谓“历史真相”,觉得怀疑。每一个人既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为自己的利益作打算来叙述发生的事,那么,事实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少呢〉不单是历史的记述者,尤其是所谓“自传”,真实性如何,更可想而知。 这种写法引起争论之处是,许多人直觉上认为这就是“罗生门”。(“罗生门”是指日本电影“罗生门”而言,“罗生门”的原著小说极简单,电影到了黑泽明手中,才发挥得酣畅淋漓。)由于“罗生门”中的同样的结构,每个人在叙述往事的时候,都有一同的说法,而事实的真相便淹没不可寻。所以,《雪山飞狐》在读者心目中,就往往与“罗生门”相提并论。 关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雪山飞狐》在创作过程之中,金庸在一开始之际,当然受了电影“罗生门”的影响。但是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金庸在开始创作之后不久,就立即想到自己的作品,会被人与“罗生门”相提并论。所以,他努力在突破,不落入“罗生门”的窠臼之中,而结果,他的努力获得了成功。说《雪山飞狐》倒叙部分的意念来自“罗生门”可。说《雪山飞狐》是“罗生门”的翻版,绝不可。如果强要这样说,那是证明说的人,未曾仔细看过电影“罗生门”和未曾仔细看过《雪山飞狐》。 (在这里,如列举电影“罗生门”和《雪山飞狐》的异同之点。要这样做,可以写十万字,变成一种专门性的评论,而不是我原来的意图。各位可以注意,在行文中,我甚至竭力避免引用金庸作品的原文,只是就金庸作品发表我个人的意见,这才符合“我看金庸小说”这个大题目,也可以使文字的趣味怀提高。)(或曰:何不引用原著的文字,你说好或不好,怎么证明你说对了?答:这些文字,全是写给看过金庸小说的人看的,未看过金庸小说,请快点看。)(不看金庸小说,绝对是人生一大损失!)金庸在《雪山飞狐》中采取的倒叙结构,是武侠小说中从来也未曾出现过的,是一种断然的新手法。这种新手法的雏形在《碧血剑》,而成熟于《雪山飞狐》。奇怪的是,在金庸以后的作品中,却绝不再见。或许金庸认为那只是创作中的一种“花巧”,偶一为之则可,长此以往由不可之故。(未完待续)雪山飞狐(续)第二点引起争论的是:《雪山飞狐》写完了没有?《雪山飞狐》写到胡斐和苗人凤动手,两个人之间,已经有了许多恩恩怨怨,动手是非胜负、决生死不可的。而且金庸安排两人动手的地点,是在一处绝崖之上。背景地点写得这一段情节绝无退路,完全没有转寰、回旋的余地,非判生死不可。而从开始起,决斗的两个人,全是书中的正面人物,不论是作者或读者的立场,两个人之间,是谁也不能死的。 这等于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所有的读者,都屏气静息,等着金庸来解开这个死结,而且,读者也相信金庸可以极其圆满地解开这个死结。终于,决斗的双方,胡斐和苗人凤,可以判出高下了,胡斐捉住了苗人凤刀法中的一个破绽,在交手过招之间,一发现了这个破绽,只要再发一招,就要以判生死、定胜负了! 然而,金庸却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停笔不写下去,宣称:全书结束了! 胡斐的这一刀是不是砍下去?金庸的解释是:让读者自己去设想。 我认为,《雪山飞狐》不算是写完了,那是金庸对读者所弄的一个狡狯。 《雪山飞狐》如今这样的结局,绝不在创作计划之内,而是种种因素之下,搁笔之后的一种“灵机”。灵机既然触发,觉得就此结束,留无穷想像余地给读者,也未尝不可。开始时,只觉得“未尝不可”,随着时间的过去,灵机一触变成思虑成熟,由“未尝不可”也转变为绝对可以,所以就成了定局。 在和金庸交往之际,每以此相询,金庸总是一副“无可奉告”的神情,既然高深莫测,只好妄加揣度了。 《雪山飞狐》结局,金庸所卖弄的狡狯,也只能出自金庸之手,旁人万万不可仿效。 由于全书一步一步走向死胡同,在死胡同所尽之处突然不再写下去,读者的确可以凭自己的意念与想像,也可以去揣想金庸原来的意念是怎样的。在谈论金庸的作品时,可以平添奇趣,这也是金庸的成功之处。 《雪山飞狐》在金庸作品中,凭他创造了胡一刀夫妇这样可爱的人物,凭奇特、离奇的结构,本来可以排名更前,但由于未有了局,将解开死结的责任推给了读者,所以只好排名第五位。 谈《连城决》 《连城诀》是金庸作品中最独特的一部。初次发表时的篇名是《素心剑》,修订改正后,用现名。 如果说,《神雕侠侣》是一部“情书”,那么,《连城诀》是一部“坏书”。 “情书”写尽天下各色人等的情;“坏书”写尽天下各色人等的“坏”。 人性的丑恶在《连城诀》,被描写得如此之彻底,令人看了不寒而怵,茶饭不思。有心想反驳一下,人真是那么坏?可是都想不出反驳的词句来。只好在极不愿意的情形下,接受了这个事实:人真是那么坏! 师父教徒弟武功,故意弄错武功的口诀,坏! 为了争夺女人,设置周密的陷阱,陷害乡下少年,坏! 师兄弟之间勾心斗角,坏! 徒弟杀师,坏! 做父亲的狠心杀自己的女儿,将女儿活葬在棺材中,坏到不能再坏! 将女儿的情人陷在黑狱中,百般折磨,坏! 整部《连城诀》中,充满了人的各种各样的恶行。 而所有的恶行,为的是一大批宝藏,结果,人人都为宝藏癫狂。金庸在写尽了人的恶行之后,放了一把火,将这些恶行放在火里。但人的这种恶行实实在在的存在,火也烧不尽。 当然,《连城诀》中也有美丽的一面。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如此凄迷动人,在金庸所有作品的爱情描述之中,以此为最。其次才轮到《倚天屠龙记》中杨逍和纪晓芙。凌霜华也是金庸作品中遭遇最令人同情的一个女人,她是被她财迷心窍的父亲害死的。 父母害女儿,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为了自己而将女儿送进火坑之中,反倒沾沾自喜的父母,也屡屡可见,难怪有人叫出:“天下有不是的父母!” 《连城诀》也是最苦的一部小说。书中人物遭遇之苦,简直有令人掩书不忍卒读者。 狄云为了怕被人发现,躲起来,将自己的头发,一把一把,拨个精光,够苦了吧?但那还只不过是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苦,有比这更甚于十倍的。不但是正面人物的精神痛苦,连一直在做坏事的人,精神也处于极度痛苦之中。杀人毁尸灭迹之后,每天半夜,梦游起来砌砖,是陷在何等的苦痛之中。 《连城诀》中也写了一个人,面临死亡时的心理状态和表现。在武侠小说中,侠士总是不怕死的,视死如归。但金庸却来一个突破,一个一直在江湖闻名的大侠,在面临死亡之际,为了使自己可以活下去,比任何卑污小人更卑污。花铁干的所作所为,写尽了人性的弱点。单单为了活下去,不论活得好,或活得不好,甚至是为了毫无目的的活,人就可以什么都做得出来。 将人放在一个绝望的环境之中,使人性平时隐藏的一面,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很多小说家喜欢采用的题材,但未有如金庸在《连城诀》中所描述得如此深刻者。 还好,最后有水笙的一件用鸟羽织成的衣服,使人还可以松一口气。 金庸在《连城诀》的后记中,谴责了冤狱,这篇后记极动人,用淡淡的感触记述了童年时所听到的一件事,没有激烈的言词,但是却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整部《连城诀》,就是这样。 对《连城诀》中一切恶行,金庸所用的词句,甚至也不是强烈的,只是淡淡的旁观,唯其如此,感染力才特别强。口角挂着不屑的冷笑,一定比咬牙切齿的痛骂,更加有力。《连城诀》在金庸作品中,排第九位。 谈《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沉下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数十百丈在看《天龙八部》的时候,全然身不由主,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龙八部》,又是一个新的巅峰。 一个接着一个的巅峰,这是金庸创作力无穷无尽的证明,每一部小说,都有不同的风格,都带给读者新的感受。到了《天龙八部》,以为以后,总不能再有了,但是还有更新的巅峰。 《天龙八部》的想象力,比《倚天屠龙记》又进了一步。更不受拘束,更放得开,浪漫激情更甚,堪称是世界小说的杰作。 《天龙八部》一开始就释名: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罗迦。接着又解释了“八部”每一个的含义。照这样的篇名看来,金庸是想写八个人,来表现这八种道神怪物。 可是,《天龙八部》中,哪八个人,是代表这八种道神怪物的!哪一个人代表哪一种,曾经详细下过功夫去研究,都没有结论。 谁是夜叉?是“香药叉”木婉清?木婉清在书中的地位一点也不高,当然不能代表八部之一。段誉是什么呢?乔峰又是什么呢?我的结论是,金庸在一开始之际,的确有着写八个人,来表现八种道神怪物的意愿但是写作前的计划,意愿是一回事,写出来的小说是怎样的,又是一回事。 听起来好象很玄,但事实上,每一个从事过小说创作的人,几乎都有过同一经验:计划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无法实践,会中途突然改变,会有新的意念突然产生,会无法控制自己。 金庸写《天龙八部》之际,一定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所以结果,才有了这样一部浩淼如海的小说,已不能在小说中找到某一个人去代表一种什么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杂在一起,代表了一个总的意念。 这样的情形,比原来创作计划来得好,也使《天龙八部》更高深、更浩瀚、大气磅礴,至于极点。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后,再写另一个人,而又前后交错,将不同的人联结起来的一种独特结构。这种结构,《水浒传》用过。比《水浒传》每一段更有可观之处,整体结构新鲜。若还有人怀疑“古今中外,空前绝后”的八字解语,不必再与之辩论了。 《天龙八部》在一个一个写主要人物出场的前后衔接上,已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小说之中,可以比拟的,也只有宋江忽然一下子踢翻了一个烤火大汉的炭火,而这个大汉就是武松而已。 《天龙八部》中每一个人物都及其出色,其中写了一个悲剧人物,尤其是惊天动地这个悲剧人物是大英雄,大豪杰,有力量可以做一切事,但是却无法改变他自己的悲剧命运。 意外的遭遇,不是悲剧。 明知会朝这条路去走,结果是悲剧,但仍然非朝这条路去走不可,这才是悲剧。 《天龙八部》中乔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剧。 那样的悲剧,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并不多见。 《天龙八部》中,金庸将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写得更透彻。普天下敬仰的少林寺方丈,会有私生子。这种写法,在以后两部极重要的作品之中,更反复得到了发挥,而终于在《鹿鼎记》中,建立了“反英雄”的观念。 “英雄”必需是人,人一定有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不会受任何桎梏而改变。 虚竹和尚对神的崇仰,无人会加以怀疑,但是他终于还是做不成和尚,那无关于环境,而是虚竹根本上是一个人! 人的地位在英雄、菩萨的地位之上,就算将之目为神道妖魔,都不能改变人的地位。 论故事之离奇曲折,人物之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想象力之丰富,天龙八部在金庸所有其他作品之上。所不明者是金庸何以在“释名”中保留了“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这句话。整部小说,云南大理,至多只占了五分之一的地位。由此也可以证明,创作前的意念计划,和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泉涌是两回事。 用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始自《天龙八部》。“星宿派”是在隐喻什么组织,明眼人一看便知,知了之后,还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同样性质的隐喻,在《笑傲江湖》中又出现了一次,如果将创作的年代,和当时在中国大陆上发生的事结合起来看,更加有趣。 《天龙八部》中出现的武功,有丁春秋的“化功大法”,和段誉的“朱蛤神功”,都是能吸取他人功力以为己用。在《笑傲江湖》中,这种形式的武功得到发挥,在武功的想象力方面,也是一种突破。 到这里为止,一直很少提到金庸小说中的各种武功描写,而且在以后的篇幅中,也不准备详细提及。虽然武功是武侠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武侠小说中最容易写的一部分。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述部分,当然精妙绝伦,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来,似乎不必专门提出来详细讨论了。 看《天龙八部》,到乔峰率领燕云十八骑,马蹄翻金,直驱少林寺,视天下英雄为无物之际,当呼啸而狂吞烈酒。 看《天龙八部》到虚竹在冰窖之中,经不起天地间第一诱惑,而与梦姑共赴欢乐之际,宜遥思情人而饮蜜酒。 看《天龙八部》到小康将段正淳肩头上的肉咬下一块来之际,宜会心微笑而饮醇酒。 看《天龙八部》到梅、兰、竹、菊四少女大闹少林寺之际,宜开怀而呷香酒。 看《天龙八部》到段誉终于蒙王语嫣青睐之际,宜手舞足蹈而浮甜酒。 看《天龙八部》到少林寺老僧说佛,众皆拜服,慕容博和萧远山双手相握,互望而笑之际,宜心平气和而饮淡酒。 看《天龙八部》到一阵风风波恶种种行径之际,宜饮劣酒。 看《天龙八部》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至死搏斗,宜饮酸酒。 看《天龙八部》到乔峰大闹聚贤庄,为阿朱与群雄舍命相拼之际,可饮辣酒。 看《天龙八部》至虚竹误打误撞,解了珍珑棋局之际,可饮喜酒。 看《天龙八部》到虚竹、段誉、乔峰三人结义兄弟,联手抗敌之际,可饮陈酒。 看《天龙八部》到王夫人设计擒情郎之际,宜饮新酒。 看《天龙八部》,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废寝忘食,甚至床头人相对如同陌路,宜掩卷沉思,以书作酒,可以大醉。 《天龙八部》中的冰蚕,是天下最可爱的虫。 《天龙八部》中的游坦之,是天下最可怜的人。 阿朱最柔情万种。 别怪阿紫,她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赵钱孙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慕容复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乔峰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叶二娘、玄慈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天山童姥、李秋水心中有说不出的苦。 那么多人有说不出的苦,可是偏偏全书不苦,苦化为激情,洋溢在全书之中。 《天龙八部》中最快乐的人,是李傀儡,已经知道了人生如戏,应该快乐,不知道的,才会悲苦。 《天龙八部》的超绝成就,在于整部书包罗万有,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武功,有各种各样的情节,简直就象是包罗万有的汪洋大海。 《天龙八部》中的悲剧人物是乔峰。 《天龙八部》中的喜剧人物是段誉。 《天龙八部》中奇遇最多的人是虚竹。 《天龙八部》中失望最多的人是慕容复。 《天龙八部》中最幸运的人是鸠摩智。 《天龙八部》中最不幸的人是风波恶、包不同、邓百川。 《天龙八部》中最痴情的人是游坦之。 《天龙八部》中最无情的人是玄慈。 《天龙八部》中最滥情的人是段正淳。 《天龙八部》中最专情的人是叶二娘。 《天龙八部》中最诚实的人是南海鳄神。 《天龙八部》中最虚伪的人是耶律洪基。 《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极其特出的一部小说,在武侠小说中的地位,堪称第一,在金庸作品之中,排位第二。 谈《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作品中被普遍接受的一部,最多人提及的一部。自《射雕》之后,再也无人怀疑金庸的小说巨匠的地位。这是一部结构完整得天衣无缝的小说,是金庸成熟的象征。 《射雕》是金庸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在《射雕》中,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的揉合,又有了新的发展。虚构人物不再担任小角色,而是可以和历史人物分庭抗礼了。郭靖自小就和成吉思汗在一起生活,后来更曾统率蒙古大军西征。 从此开始,金庸笔下对创作人物的处置,更加随心所欲,有时甚至可以凌驾于历史人物之上了。 这样的安排,足以证明金庸对他所写的小说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研究和心得。 读者当可以发现,在历史和创作的揉合之中,是极度的水乳交融,不著痕迹的。 也有人认为金庸的这样写法,会有误导读者错误认识历史之可能。这种说法,当然不值一笑,也不值一驳。持这种想法的人,只怕要比一座高楼之下张上安全网,以防有人跳楼。 《射雕》最成功之处,是在人物的创造。《射雕》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是平铺直叙的,所有精彩的部分,全来自所创造出来的、活龙活现、无时无刻不在读者眼前跳跃的人物。金庸写人物,成功始自《射雕》,而在《射雕》之后,更趋成熟。 《射雕》在金庸的作品中,是比较“浅”的一部作品,流传最广,最易为读者接受,也在于这一点。 《射雕》中“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有传统武侠小说的影子,但也成了无数武侠小说竞相仿效的写法。《射雕》可以说是一部武侠小说的典范,在武侠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射雕》中,金庸还在强调群众力量,强调集体,尽在个人力量之上,这种观念,集中在君山之会,郭靖、黄蓉被丐帮逼得面临失败这一情节上。但是这种观念在一再强调中,实际上已出现了崩溃的迹兆,实在无法再坚持下去。个体的力量在前头,金庸用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接着又写了郭、黄二人,打败了丐帮的大批人。英雄人物,毕竟是个体的、独立的。和群众的盲目、冲动,大不相同。 这种群体观念崩溃的迹兆,始于《射雕》,而到了《神雕侠侣》,杨过在百万军中,击毙蒙古皇帝,已彻底转变完成。自此之后,金庸的小说中,始终是个体观念为主了。 爱情上的观念,一直到《射雕》金庸还是坚持“一男一女”的“正确恋爱”,这种观念,一直维持到最后一部《鹿鼎记》,才来了一个大突破,在轮到《鹿鼎记》,自会详叙。所以,在《射雕》中,郭靖尽管和蒙古公主有婚约,可是在遇见了黄蓉之后,他只好在两者之中择其一,当然,感情上的挫折,也变成了故事的丰富情节。 《射雕》热闹、情节曲折动人、人物生动丰富,是雅俗共赏的成功作品。 《射雕》在金庸的作品中,我将它排在第七位。 谈《白马啸西风》 《白马啸西风》是金庸作品中两个短篇之一,是专为电影创作的故事。初次发表和修改之后,有极大的差异,是金庸修改得最多的一篇作品。 《白马》在未修改之前,不通,修改之后,通了。 《白马》中描写师、徒之间的尔虞我诈,是《连城诀》的前身,在《白马》中未曾得到发挥的,在《连城诀》中得到发挥。 金庸只写了两篇短篇,就没有再尝试下去。而两篇短篇,在金庸作品中的地位都很低。 金庸的写作过程,是一种慢热的过程。精彩如《神雕》,开始时的一大段,热门如《射雕》,开始时一大段,都未到精彩的阶段。一定要在经过了缜密的安排之后,精彩处才逐渐呈现,终于到达令读者目不暇给的程度。而短篇的创作,根本没有这一过程,金庸的特异特点,就得不到发挥。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早达笑弹冠。 这一联,是《白马》的主题。金庸原意,可能想通过华辉的遭遇,写出世情的险恶,但是短篇完全不给金庸以发挥的机会,无可奈何之至。 《白马》在金庸作品中排第十四位。 谈《鹿鼎记》 《笑傲江湖》之后,金庸创作了《鹿鼎记》。《鹿鼎记》是金庸最后一部小说。在《鹿鼎记》之后,饮宴闲谈之间,常有熟捻或陌生的人问金庸:“你为什么不写了?” 在金庸未及回答之前,总不厌冒昧,抢着回答:“因为他写不出来了!”如是数十次之后,金庸也感叹:“真的写不出来了!” 任何事物,皆有一个尽头,理论上来说,甚至宇宙也有尽头。小说创作也不能例外到了尽头,再想前进,实在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再写出来,还是在尽头边徘徊,何如不写?所以金庸在《鹿鼎记》之后,就停止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大抵以后也不会再写了。所以,《鹿鼎记》可以视为金庸创作的最高峰、最顶点。 先引进金庸小说中的话,见于《神雕侠侣》。杨过在独孤求败的故居之中,所发现的留言: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紫薇软剑,三十岁以前所用。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以前持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独孤求败的留言,写的是武功渐进之道,也是小说创作上的渐进之道。 金庸以前的作品,是凌厉刚猛之剑,是软剑,是重剑,是草木竹石皆可为剑,虽然已足以横行天下,但到了《鹿鼎记》,才是真正到达“无剑胜有剑”的境地。 只要有剑,就一定有招,就一定有破绽。金庸在《笑傲江湖》中已一再强调这一点说的虽然是武学上的道理,但也是任何艺术创作上的道理。这番道理,是“独孤九式”中的要旨──(又是“独孤”,金庸在小说创作上没有敌手,想来心里很寂寞没有了“敌强我欲强”的刺激,如果有,在《鹿鼎记》之后,可以有另一个高峰出现?)《鹿鼎记》已经完全是“无剑胜有剑”的境地。《鹿鼎记》甚至不是武侠小说,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才是武侠小说的最高境界。 所有武侠小说,全写英雄,但《鹿鼎记》的主角,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和你我一样,和普天下人一样。 所有武侠小说的主角,都是武功超群,都有一个从武功低微到武功高超的过程,但是,《鹿鼎记》的主角却一直不会武功。 金庸在创作《鹿鼎记》之初,可能还未曾准备这样写,韦小宝遇到不少高手,有不少际遇,只要笔锋一转,就可以是韦小宝成为武林高手。但金庸终于进入了“无剑胜有剑”的境界,韦小宝只学会了一门逃跑的功夫,一直不会武功,创自有武侠小说以来未有之奇。所有武侠小说的主角,都是超人,可以用各种道德规范来衡量,只有《鹿鼎记》的主角不是,是一个普通人,经不起道德标准的秤衡。但是谁也不能责怪他。谁要责怪他,请先用道德规范秤衡自己。耶稣基督曾说:你们之间谁没有罪的,就可以拿石头掷他! 《鹿鼎记》中,金庸将虚构和历史人物混为一体,历史在金庸的笔下,要圆就圆,要方就方,随心所欲,无不如意。可以一本正经叙述史实,也可以随便开历史玩笑可以史实俱在,不容置辩;也可以子虚乌有,纯属游戏。 《鹿鼎记》写一个一无所长的人,因缘附会,一直向上攀升的过程。但仔细看下来这个人又决不是一无所长,而是全身皆是本领。他的本领,人人皆有,与生俱来,只不过有的人不敢做,不屑做,不会做,不能做,而韦小宝都做了,无所顾忌,不以为错,所以他成功了。 从撒石灰迷人眼,遭茅十八痛打开始,韦小宝没有认过错,他坚决照他自己认为该做的去做。 这是金庸在《鹿鼎记》中表现的新观念,突破了一切清规戒律,将人性彻底解放,个体得到了肯定。甚至在男女关系的观念上,也释放得彻底之极,韦小宝一共娶了七个妻子之多。 反英雄,反传统,反束缚,《鹿鼎记》可以说是一部“反书”。 宣人性,宣自我,宣独立,宣快乐,《鹿鼎记》又不折不扣,是一部“正书”。 “神龙教”是“星宿派”的进一步,是“朝阳神教”的进一步。影子是中国大陆当时的政局,隐喻文学到这一地步,已是登峰造极。 《鹿鼎记》开尽了历史的玩笑,但绝不胡闹。康熙大帝在《鹿鼎记》中突出了这个中国历史上三个最英明的君主之一(柏杨《中国人史纲》中的结论),在书中可见他的英明之处。康熙在书中,是一个上上人物。 韦小宝什么事都干,唯独出卖朋友不干。但结果,他不免被朋友出卖,真是调侃世情之极。 若说《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它又是武侠小说,从洪教主所创的“美人三招”,就开武侠小说中未有之奇。 《鹿鼎记》中的败笔是刀枪不入的背心和削铁如泥的匕首,但又少它不得。 《鹿鼎记》中有各种各样的赌,参赌者有输有赢。 美刀王下的赌注是他的一生,赌的是莫名其妙的恋情,是胜是负,竟不可知。 吴六奇输得最不明不白。 吴三桂在长期苦战后输个精光。 康熙坐庄,结果各家皆输,庄家独赢。 陈永华跟人下注,赢了轮不到他,注定要输。 洪教主专落一门,结果连老婆都输掉。 韦小宝做帮庄,又见好就收,自然也是大赢家。 阿珂、双儿、洪夫人、曾柔、小郡主替帮庄收筹码,吃红钱,自然也各有所获。 吴应熊输得最惨。 冯锡范不肯认输,死磨到底,输得最不堪。 茅十八一上来就输完。 俄国人想出诈术,结果幸保首领而归,未曾输清。 陈圆圆只在一旁观赌。 九难也在旁观赌,她已无可落注,早已输光。 桑结喇嘛输了手指。 俄国苏菲亚公主是赢家,赢了人,赢了权力。 李自成赌品最差。 韦小宝的赌品最好。 康熙赌品最大方。 说《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但却又是武侠小说。试看洪教主的“美人三招”的详细描述,有哪一部武侠小说有这样好的有关“武术”的情节。所以,《鹿鼎记》是不是武侠小说,是武侠小说臻于化境之作,是武侠小说中的极品。 《鹿鼎记》是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说,在金庸作品之中,排名第一。 谈《笑傲江湖》 《天龙八部》之后,武侠小说,真正难以为继了,唯有金庸自己,才能再来突破,而《笑傲江湖》就做到了这一点。《天龙八部》之中,已经有了各种各样江湖人物的典型,可是却偏偏没有令狐冲。令狐冲一出,武侠小说又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在《神雕侠侣》中,郭靖、黄蓉所代表的理和杨过所代表的性起冲突,结果不分胜负,和平收场。但是在《笑傲江湖》中,岳不群所代表的理和令狐冲代表的性,在交锋之下,理溃不成军,性大获全胜。 岳不群被作为“君子”的代表,但事实逐步揭发是伪君子。然而,如果仔细印照岳不群所说的话和郭靖黄蓉所说的话,有何不同之处?一点也没有。 不同的是,郭靖和黄蓉说到了也做到了,岳不群却是说了而做不到。但是,不妨想深一层,说了而做到,是不是就一定合乎人的本性?是不是就比说了而做不到更高一层?是不是就可以成为人生的典范?人始终是人,有人的本性。种种加在人本性上的规范,结果无碍在人性本来面目之前溃败下来。 “岂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人的本性有丑有恶有善良,善良的一面始终占上风。善良不是作给人家看,而是要求无愧于自我的良心。 令狐冲尽管一手搂着蓝凤凰,一手挥剑,和天下正派人物为敌,但依然是一个可爱之极的人物,因为他本着自己的本性行事对于外界的评议一概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他为自己活着,不为他人的评议而活。 《笑傲江湖》中有“朝阳神教”(日月神教),地位和《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相若。令狐冲和任盈盈相恋,情形和张翠山与殷素素相恋也相若。“魔教妖女”在《倚天屠龙记》中令张翠山身败名裂,饮恨自尽。但是在《笑傲江湖》中,却“千秋万载,永为夫妇”。 魔教妖女大获全胜,江湖道统打败亏输,这是《笑傲江湖》的主旨。 武侠小说中,很少有关同性恋的描述,《笑傲江湖》中赫然有。朝阳神教的教主东方不败,“欲练神功,引刀自宫”之后,就成了人妖,这一大段,真是特异莫名,惊心动魄,而看来又绝不恶心,只觉得天下之事,无奇不有,真是神来之笔。 《笑傲江湖》中写了权力令人腐化的过程。任我行对属下本来是兄弟相称的,可是在听到了“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之后,在得到了教众的拜见之后,想要阻止,一转念间,觉得高高在上,也没有什么不好。先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继而觉得简直好得很,再继而觉得非次不可,这就是权力使人腐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的深刻描写,可以作为民主政治第一课的教科书。 任我行最后在仙人掌峰的顶上,直摔了下来,自此与世长辞,象征了一个在权力顶峰的人摔下来之后的下场,很有讽世意味。 《笑傲江湖》一开始,就是魔教长老曲洋和刘正风的友谊,两人琴萧合奏了一阕《笑傲江湖》,正、邪之间的分野究竟如何,是根据世俗的人云亦云来分野,还是根据个人的意愿来分野,还是照自己的判断来分野。正是什么?邪是什么?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连串发人深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全书中又各有了答案,这是《笑傲江湖》最不同凡响之处。 令狐冲坐着和田伯光对快刀一段,看得大汗淋漓。 桃谷六仙捣乱武林大会一段,看得令人大笑腹痛。 蓝凤凰献五仙酒一段,看得人不饭竟日。 田伯光被不戒和尚惩戒一段,看得人忍俊不住。 东方不败关注杨莲亭一段,看得人毛发悚然。 梅庄戏弄四个庄主一段看得人呼吸顺畅。 天王老子(向问天)独战群豪,令狐冲仗义相助一段,看得人热血沸腾。 武当掌门率领两大高手和令狐冲比剑一段,看得人呼叫击桌。 为任盈盈而率领三教九流,呼啸上少林一段,看得人恨不能参与其事。 看青城掌门余沧海穷途末路,面临死亡一段,令人不寒而栗。 看大力神斧在山洞中开路,到最后一斧力竭而亡一段,令人扼腕三叹。 看岳不群深谋远虑一段,令人知人心奸诈。 看小林子自宫练剑一段,令人知世途艰险。 《笑傲江湖》没有任何历史背景,纯叙江湖上事。金庸特意舍弃了他最擅长的历史和虚构相揉合的创作方法,表现了他创作上多方面的才能。在一连串的曲折、奸谋之中,逐渐暴露伪君子的面目,解决了正、邪的真正意义,这是一部写尽人性的小说。 《笑傲江湖》在金庸的小说之中,排名第三。 谈《书剑恩仇录》 金庸小说,一共十四部。 这十四部小说(其中两个短篇,或是能称“篇”而不能称部),每一部有每一部不同的风格、特色,必须将每一篇章提出来讨论。 以下就是我对这十四部小说的意见,只是对小说整体的意见,小说中的人物,分篇再详细讨论。 书剑恩仇录《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第一部小说。 第一部小说,有两个可能情形发生。一个可能是:第一部小说是不成熟的习作;另一个可能是:第一部小说光芒万丈,但无以为继。 金庸的情形,很不一样。 《书剑恩仇录》在金庸的作品之中,当然不是很好,但已经光芒万丈,而且,后继者光芒更甚,在举世作家之中,很少有这样的例子。 《书剑》在金庸作品中,不是特出的作品。原因有:其一,《书剑》是“群戏”,主角是“红花会”,而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而红花会一共有十四个“当家”,金庸虽然突出了其中的几个,但必然分散了感染力,以致没有一个最特出的人物。 武侠小说有一个特点,是相当个体的。读者看武侠小说,要求个体的心灵满足,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越浓,个体的形象越是突出,就越能接受。 虽然后来一直到《射雕英雄传》,金庸仍然在强调“群体力量”,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只有《书剑》一部是“群戏”,其余,皆摆脱了这一点,而色一个、两个人物为主。有可能金庸自己在创作了《书剑》之后,迅速地认识了这是一个缺点之故。 《书剑》采用了“乾隆是汉人”的传说,借乾隆这个人物,写出了既得权力和民族仇恨之间的矛盾,在表达这一点意念上,获得成功。《书剑》中几个主要人物,写得并不出色,反倒是几个次要人物,活龙活现,令人击节赞赏。 作为第一部作品,金庸在《书剑》中,已表现了他非凡的创作才能,众多的人物,千头万绪的情节,安排得有条不紊,而又有一气呵成之妙。 《书剑》的开始,李沅芷、陆菲青的师徒关系那一段,应该是明显地受了王度卢《卧虎藏龙》首段的影响。笔法也有刻意仿效中国传统小说之处。而几处在人物出场、提及姓名之际,俨然《三国演义》。 写人物方面的功力,在《书剑》中也已表露。对金庸而言,《书剑》是一个尝试,这个尝试,肯定是极其成功的,这才奠定了他以后作品更进一步成功的基础。 在《书剑》中,有一段,写周家庄中,周仲英公子冲突一事,第一次发表时,情节明显取自西洋小说。在修订改正之后,完全改去。这说明金庸有他的创作过程中,逐渐成熟,更致力于个人风格的建立,摒弃一切外来影响。 这种独特风格的逐步形成过程,是金庸的成功过程。 《书剑》是金庸成功的一个起点。 在金庸作品之中,《书剑》的地位、排名,在第八位。 谈《神雕侠侣》 《神雕侠侣》的创作年代,是一九五九年。这个年代,相当值得注意。金庸在五十年代的末期,已经创造出了两个极其突出的人物。一个是完全不通世道人情、种种社会规范的“小龙女”,一个是深诸人情世故、身怀绝技,但是却无视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的压力、一意孤行的“杨过”。这两个人,一个是自然而然,不自觉地反抗着社会,一个是有意要做社会的叛逆。 其所以要各位特别注意《神雕》的创作年份,是因为就在六十年代一开始,世界各地,青年人的主导思想,就是叛逆,而叛逆的类型,又都是脱不出自觉和不自觉的两种类型。金庸所写的叛逆,是杨过和小龙女对当时宋朝社会的叛逆。但是在人性上而论,放在任何时代皆可适合,这是《神雕》在创作上最大的成功。 《神雕》从头到尾,整部书,都在写一个“情”字。“问情是何物”,是全书的主旨。 书中所写的各种男女之情,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所遇到的不同爱情,有的成为喜剧、有的成为悲剧,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部小说中,有这么多关于爱情的描写。 《神雕》中不但有“情花”,可以致人于死,也的“黯然销魂掌”,成为至高无上的武功。甚至到最后线时,还有郭襄暗恋杨过的小女儿之情。 《神雕》是一部“情书”,对爱情描述之细腻,在金庸其他作品之中,甚至找不到差可比拟的例子。 《神雕》中,郭靖、黄蓉和杨过之间的冲突,是社会规范和人性的冲突。在冲突的过程中,黄蓉甚至运用了阴谋,本来已占上风的黄蓉尚且要如此,可知人性挣脱枷锁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神雕》中杨过历尽种种艰苦,而成为一代大侠,接受了郭靖“侠之大者”的训言,但是杨过还是杨过。郭靖替他取名字:“名过,字改之。”是一种希望,他失望了,杨过没有改变他的本性,这正是金庸在《神雕》中特别强调的一点。 《神雕》整部书的结构,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小龙女和杨过在不能不分开的情形下分开,黄蓉编了一个谎言,使杨过充满希望,等了十六年。这十六年,对一个深切认识到爱情是什么的人而言,是极度痛苦的煎熬。结果是十六年后,小龙女、杨过重逢,喜剧收场。 杨过在《神雕》中,自始至终,是一个悲剧性格的人物,小龙女也是,因为他们和当时社会,完全不能相合。杨过、小龙女重逢,对读者而言,是一个大喜讯,人人额手称庆,但对整部小说而言,却是败笔。试看小龙女再出现后,哪里还有什么江芒可言?远不如让杨过一直悲剧下去好得多了! 金庸原来的创作意图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就小说论小说,《神雕》从一开始起,就注定是一个悲剧,是不是为了迁就读者的意愿,硬将之改成喜剧,不得而知。 作为读者之一,如今说得口硬,但在看《神雕》时,也希望小龙女、杨过重逢,虽然在掩卷之后,一再认为悲剧可以使《神雕》更完整,也相信金庸在创作开始时,也以悲剧为主旨,不然,何必让小龙女给一个毫不相干的道士奸污?金庸在写《神雕》的时候,喜剧收场,绝对可以谅解,因为那时,正是《明报》初创时期,《神雕》在《明报》上连载。菲是小龙女忽然从此不见,杨过凄凄凉凉,郁郁独生,寂寞人生,只怕读者一怒之下,再也不看《明报》。但在修订改正之际,仍然保持喜剧收场,却有点不明所以了。 现在,因为《神雕》喜剧收场,所以谈论的人如区区,才能提出应该是悲剧,小龙女不应复出。但如果金庸真的这样写了,一定不答应,要他改成大团圆结局。谁真能忍受小龙女就此消失,杨过伤心致死?写小说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神雕》中,金庸表现了一种观念上的矛盾。一方面,是人性的自然发展,另一方面,是为国为民的传统思想。这种矛盾,在杨过的任性和郭靖的忠诚上,屡起冲突。但它应该如何,金庸并没有下结论,郭靖还是郭靖,杨过还是杨过,谁也改变为了谁。这当然是金庸在当时自己的思想方法上,只是出现了矛盾而未的结论之故。 《神雕》中有一只高傲的大鹰。《神雕》中巨雕是实,《射雕》中的雕是虚。 有人非义《神雕》中杨过在襄阳城外,击毙蒙古皇帝的情节:“与历史不符”。这种批评,拘泥不化之甚。在详细写了杨过的一生经历之后,杨过击毙蒙古皇帝的一节,正是雷霆万钧的力量。宛若郁郁之下的豪雨,何等酣畅,何等大快人心!或曰:历史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事!答曰: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杨过,外国历史上又何尝有一个王子叫哈姆雷特!《神雕》的主题曲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神雕》在金庸作品中,排名第四。 谈《侠客行》 在《天龙八部》之后,金庸写了《侠客行》。 《天龙八部》之后,在武侠小说的领域之中,大匠如金庸,也有难以为继之苦了。所以《侠客行》只是在表现几个新的观念上有突破,其余方面,成绩平平。 由两个面貌极度相似的人而引出故事,这种写法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的安排,虽然金庸已尽量写得曲折离奇,而又在结尾故弄玄虚,但仍然未成大器。 《侠客行》中最独特的一面,是女主角丁当对待爱情的态度。她明知所爱的是浮滑浪子,但仍然爱他,而不爱另一个外貌完全一样的正诚君子。金庸再一次通过女主角在爱情上的选择,不说明爱情和理智是两回事。 《侠客行》又写了一个完全不识字、完全不通世情的人,反而能领略到上乘武功的真谛,而许许多多博学之士,反倒钻进了牛角尖中,走不出来。拙中有大巧这一观念的形成,是后来《鹿鼎记》成为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的基础。 至巧不如拙,再蠢笨的人,也有自他的的际遇,《侠客行》中表现的哲理至深。 《侠客行》的情节,在相似的两个人上变化,已经可以说尽其所能。但如果读者看到一半,还不明白两个相似的人是兄弟,那么,不适宜看小说,更不适宜看金庸的小说,所以,和种种悬疑曲折,都有吃力不讨好的之感。反倒是张三李四,请人去吃腊八粥,写得出神入化。 张三李四这一类的“奖善惩恶”行动,和他们的绝顶武功,以及对武林中各门各派各帮各会的的情形了若指掌的情节,成为滥觞,以后在许多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 曾经询问一对分开了的男女双方的原因,问女的一方。男的一方不论人品、相貌、职业、学历,任何人看来,全是上上之选,但女的却弃之如败履,原因是什么?回答是:太闷。 寄语天下男子,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闷。 丁当没有法子使自己喜欢石中坚,就是因为石中坚闷。宁愿要石中玉,明知石中玉花言巧语,专门骗人,绝不专一,但却能得丁当欢心。 俗,不可耐;男人闷,更不可耐。 《侠客行》可以看是《天龙八部》后的小休。正如飓风过境,狂风骤雨之后,风眼来到,必有一番平静,《侠客行》在金庸作品之中,只能算是一个小品。当其时,忠实读者多人,相顾失色,以为金庸创作才华已尽,在那时就曾以这个比喻向各同好解释,如今看来,幸而言中,因为接下来的《笑傲江湖》、《鹿鼎记》,简直令人神为之夺,气为之窒!《侠客行》在金庸的作品之中,排名第十。 谈《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的主角是“明教” 金庸在《倚天》的著作上,有了新的突破,明教人物众多,一个一个介绍出场,直到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才总其成,其间过程繁复,头绪万千,但是一点点写出来,一个个出场,有条不紊,组织结构之佳,在任何小说中,皆属罕见。能看到这样,已经是空前绝后了,但金庸还不心足,像是有意在考验自己的创作能力,将一个重要人物,明教的光明右使,留在最后出场,石破天惊,叫读者不禁这样想:金庸的创作才能,究竟有没有尽头?《倚天》中的明教,比《书剑恩仇录》中的红花会,高出不知凡几,是金庸创作的又一高峰,因为在写成功明教的同时,他写成功了张无忌。形成了群戏中有个体、个体和群戏结合的最佳范例。 从《倚天》开始,金庸武侠小说的想像力更丰富,丰富的想像力,像大海中的巨浪一样,汹涌澎湃而来,一个巨浪接一个巨浪。这种想象力趋向丰富、大胆的结果,才孕育了他下一部浩淼不可方物的巨著《天龙八部》。 《倚天》是金庸作品更趋向浪漫、趋向超凡不羁的转捩之作,这可以从金庸作品在《倚天》之后又奔向另一高峰得到证明。 《倚天》写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全是暗峰,写阳顶天的夫人,更是暗笔之中,另有曲笔,著墨不多,但阳夫人的委婉凄苦,已令人心向下沉,各位读友千万请注意这位阳夫人。 《倚天》主题曲的明教经文: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生亦何欢,死亦何夺?为善除恶,能光明教,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在光明顶,要消灭明教的武当大侠,听了之后,不禁感叹:“……他们不念自己身死,却在怜悯众人,那实在是大仁大勇的胸襟啊!” 这是全书的主旨,金庸通过了《倚天》,将这个主旨表现得极透彻。 《倚天》最无可奈何的是结局。大仁大勇的胸襟,落在朱元璋这样的野心家手中,就像魔术师有了道具一样,喝一声:“变!”就变成个权术的基础。金庸无法改变这种事实,只好让张无忌去替赵明(敏)画眉。大仁大勇的胸襟,敌不过奸诈权术,真是造化弄人,莫可如何。 《倚天》中有一大段朱长龄为了要得到屠龙刀,不惜毁弃全家的情节。论小说情节是中,之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的深谋远虑的阴谋,可称无出其右。 这一大段情节,看得人气喘不过来,隐隐约约,觉得那是一个阴谋,但是却又不敢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阴谋!读者尚且如此,何况是入世不深的张无忌,自然非中计不可! 朱长龄的大阴谋终于暴露,是张无忌无意之中听到了朱长龄父女之间的对话,所以起疑。这样的安排,和朱长龄苦心设计的阴谋对比,是一个败笔。金庸既然安排了这样天衣无缝的一个大阴谋,应该更安排极其巧妙的破绽,让张无忌去揭露。偷听谈话而导致阴谋败露,是浪费了这个阴谋的设计,可惜,可惜。 (未完待续) 倚天屠龙记(续) 殷素素自杀之际,在张无忌的耳际讲了几句话:“孩子,你大了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这是全书中最不可解之处。 说这话的是殷素素,自己就是一个美女,她何尝骗过张翠山,非但不曾骗过张翠山,且和张翠山一起死。 如果说,这是为了小说的结构反照日后张无忌被朱小姐骗,被周芷若骗,那么,赵明不美乎?小昭不美乎?何以她们不骗张无忌?如果说,这表示金庸对女人的一种观点,更令人难以入信,金庸决非这样拘泥执著的人。在生活中,给女人骗骗,尤其是被“越是好看”的女人骗,那是何等乐事,固所愿也,无法请耳! 看来看去,弄不清殷素素临死前这样对无忌说,究意是为了什么。而且殷素素在说这几句话时,匕首已插进胸口了。 《倚天》中有一对欢喜冤家:王难姑和胡青牛。王难姑学用毒,胡青牛学医病,两人争强,王难姑甚至自己服了剧毒,要胡青牛去医。看到这里,掩书而叹:夫妻之道难焉哉!普天下之男子,请同情胡青牛先生。他应该怎么样呢?医好了妻子,妻子更加大怒;医不好妻子,没有了妻子。 子曰:唯…… 《倚天》中有一段动人的恋爱,男女双方是杨逍和纪晓芙。杨逍是明教的光明左使,正派心目中的大魔头。纪晓芙是峨嵋派的弟子。金庸并没有刻意写杨逍和纪晓芙相遇的过程,只是以联想写到,纪晓芙的武功不及杨逍,被杨逍在半强迫(?)的情形之下失身,给读者以极其丰富的想像余地:纪晓芙有失身时,究意有多少强迫成份?她和杨逍在一起时,得到了什么样的快乐,才使她将女儿命名为不悔?也使人想到:纪晓芙的未婚夫,本来是武当派的大侠,她为什么宁愿不后悔和一个魔教中的无行浪子在一起,也不去做殷大侠的夫人?这一段情节可引人深思的地方极多,也表示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根本是不能以常理来揣度的,是一种根本虚无飘渺、无可捉摸、没有道理可讲的事。 金庸在这段笔墨不多的爱情情节上,其实极其深刻地指出了一点:爱情是纯属当事男女双方的事,任何其他人,不论以何种理由、何种立场去干涉,结果只会产生悲剧。绝灭师太立场何等严正,结果是纪晓芙死去。所以后来,苦头陀硬说绝灭师太是他老姘头,替纪晓芙出了一口怨气。 杨逍、纪晓芙之恋,和一开始的张翠山、殷素素之恋前后相辉映,和张无忌、赵明之恋前后相呼应。金庸在《倚天》中,明白表示了一点!他人观点如何,无足轻重,当事人自己的恋情,才最重要。 这样的爱情观,直到如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轻男女接受的较多,种种旁观者、干涉者还会全然不能接受,继续在绝灭师太的角色。 《倚天》不但是金庸作品更趋向丰富想像力的一部力作,也是感情上更浪漫的一部力作。 《倚天屠龙记》在金庸作品中,可排在第六位。 谈《鸳鸯刀》 《鸳鸯刀》是金庸的另一短篇,情形和《白马啸西风》相类,在《鸳鸯刀》中,出色的是四个喜剧人物:太岳四侠。四个武功低微的小人物。 这是金庸小说中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喜剧性质的人物,虽然在《鸳鸯刀》中,一样未得到发挥,但已经奠定了一个基础。在以后的作品中,这类人物不断出现。当然大有变化,有武功高强而浑沌未开(《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有的深谋远虑而喜剧性至强(《倚天屠龙记》中的朱长龄),等等。 武功低微,一样可以成为武侠小说的主角,这一个意念的形成,极其重要。基于这一个意念,金庸才有了《鹿鼎记》中的韦小宝。《鹿鼎记》是金庸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小说。 《鸳鸯刀》在金庸作品中,排第十三位。 谈《碧血剑》 金庸在创作《碧血剑》时,已在寻求一个新的突破,他这部小说采取了一种特异的结构。书中真正的主角,金蛇郎君,是一个早已死了的人,一切活动,只在倒叙中出现。而另一个摆出来一本正经是主角的人物袁承志,相形之下,黯然失色。 所以,金庸在金蛇郎君和袁承志双线并叙的时候,虽然只是一线出色,还有可观之处。到了金蛇郎君那一线告一段落之后,就有溃崩的迹象。尤其是到了末段,是金庸小说中最差的一段,可称败笔。 那一段败笔,在金庸重新修订他的作品时,几乎整个改写,改写之后,自然比前次发表时变好得多,但在金庸作品中的“劣品”地位却不变。 在《碧血剑》中,金庸首先向正统的是非观念挑战。金蛇郎君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物,而金庸肯定了他的个性,将他写得极其动人、可爱。 《碧血剑》的另一个特色是金庸采真实的历史和虚构情节的揉合发挥得更成熟,崇祯的女儿长平公主,可以在江湖上行走。这都是虚构和真实的揉合,真真假假,成为金庸小说的一大特点,而到了《鹿鼎记》时,更是发挥到了淋漓殆尽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碧血剑》在金庸的作品中,是最乏善可陈的一篇,其地位、排名在第十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碧血剑》的单行本中,有一篇附篇:《袁崇焕评传》。 这篇评传,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写袁崇焕,对于明末的历史,作了极详实的叙述,也写出了一个历史上英雄人物,因为性格而铸成的悲剧的那种悲壮而无可奈何的境况,令人阅后沧然。 这篇文字中,对于群众的盲目性,虽然没有什么严重的字眼加以谴责,但是非议之意,跃然纸上。 《袁崇焕评传》是一篇极有价值的论文,而且可读性极高,近世堪与比拟的相类文字,只有柏杨的《中国人史网》而已。 倪匡煮酒论英雄 金庸大侠在《天龙八部》中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您同意以下的评价吗?您觉得电视剧中的人物和金庸所写的相符吗? 《天龙八部》中的悲剧人物是乔峰。 《天龙八部》中的喜剧人物是段誉。 《天龙八部》中奇遇最多的人是虚竹。 《天龙八部》中失望最多的人是慕容复。 《天龙八部》中最幸运的人是鸠摩智。 《天龙八部》中最不幸的人是风波恶、包不同。 《天龙八部》中最柔情的人是阿朱。 《天龙八部》中最痴情的人是游坦之。 《天龙八部》中最无情的人是玄慈。 《天龙八部》中最滥情的人是段正淳。 《天龙八部》中最专情的人是叶二娘。 《天龙八部》中最诚实的人是南海鳄神。 《天龙八部》中最虚伪的人是耶律洪基。 《天龙八部》中最快乐的人是李傀儡。 看《天龙八部》,到乔峰率领燕云十八坐骑,马蹄翻金,直驱少林寺,视天下英雄为无物之际,当呼啸而狂吞烈酒。 看《天龙八部》到虚竹在冰窖之中,经不起天地间第一诱惑,而与梦姑共赴欢乐之际,宜遥思情人而饮蜜酒。 看《天龙八部》到小康将段正淳肩头上的肉咬下一块来之际,宜会心微笑而饮醇酒。 看《天龙八部》到梅、兰、竹、菊四少女大闹少林寺之际,宜开怀而呷香酒。 看《天龙八部》到段誉终于蒙王语嫣青睐之际,宜手舞足蹈而饮甜酒。 看《天龙八部》到少林寺老僧说佛,众皆拜服,慕容博和萧远山双手相握,互望而笑之际,宜心平气和而饮淡酒。 看《天龙八部》到一阵风风波恶种种行径之际,宜饮劣酒。 看《天龙八部》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至死搏斗,宜饮酸酒。 看《天龙八部》到乔峰大闹聚贤庄,为阿朱与群雄舍命相拼之际,可饮辣酒。 看《天龙八部》至虚竹误打误撞,解了珍珑棋局之际,可饮喜酒。 看《天龙八部》到虚竹、段誉、乔峰三人结义兄弟,联手抗敌之际,可饮陈酒。 看《天龙八部》到王夫人设计擒情郎之际,宜饮新酒。 看《天龙八部》,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废寝忘食,甚至床头人相对如同陌路,宜掩卷沉思,以书作酒,可以大醉。 这部书一开始就释名: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罗迦。接着又解释了“八部”每一个的含义。照这样的篇名看来,金庸是想写八个人,来表现这八种道神怪物。 可是,《天龙八部》中哪八个人是代表这八种道神怪物的!哪一个人代表哪一种,曾经详细下过功夫去研究,都没有结论。 谁是夜叉?是“香药叉”木婉清?木婉清在书中的地位一点也不高,当然不能代表八部之一。段誉是什么呢?乔峰又是什么呢?我的结论是,金庸在一开始之际,的确有着写八个人,来表现八种道神怪物的意愿,但是写作前的计划、意愿是一回事,写出来的小说是怎样的又是一回事。 听起来好像很玄,但事实上,每一个从事过小说创作的人几乎都有过同一经验:计划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无法实践,会中途突然改变,会有新的意念突然产生,会无法控制自己。 金庸写《天龙八部》之际,一定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所以结果才有了这样一部浩淼如海的小说,已不能在小说中找到某一个人去代表一种什么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杂在一起,代表了一个总的意念。 这样的情形,比原来创作计划来得好,也使《天龙八部》更高深、更浩瀚、大气磅礴,至于极点。 《我看金庸小说》之人物榜 郭靖 郭靖是金庸小说中最出名的人物,这个四岁才会说话的蠢小子,浓眉大眼,就凭他的傻劲,不但练成了一身卓绝的武功,而且还和古灵精怪至于极点的黄蓉,一见钟情,金庸刻意安排,简直已到了极点。郭靖的一生,是毫无缺点的,极度完美。他对父母孝,对国家忠,对爱情贞,对朋友义,对子女爱,连杨康这样的坏蛋死了,他也耿耿于怀,将杨康的儿子,赐名“过”,字“改之”,希望杨过和他一样。郭靖是大侠,不但在江湖上称侠,而且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万民称颂。郭靖对敌时,虽死不屈,一生之中,未曾玩过半点花样,说过半句假话,行过半点诡诈。 郭靖不但维护江湖法统,而且也维护社会法统。杨过和小龙女要结为夫妻时,郭靖就差一点动手,要将杨、龙两人打死,因为杨、龙两人的行为,触犯了他的完美。 郭靖是一个完人,但是太完美了,变成了一个伪人。因为世上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完人,那是金庸塑造出来的一个伪人。郭靖当然是金庸小说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人物,但却不予评级,套一句惯用语:“无可置评。”黄蓉黄蓉和郭靖一样,也是完人,不过完人的方式不同,一个笨,一个聪明。黄蓉的聪明机智,也被安排尽了。这样的女人,也唯有郭靖这样的笨人,可以终生相对,别的男人,不妨掩卷想想,谁能受得了?黄蓉行诈、说谎,但全是为了好的目的而做这种坏行为,所以值得原谅。不过黄蓉不是伪人,是实实在在、聪明得过了头的一个女人。黄蓉在金庸的笔下,分成两个阶段,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在有些地方,相当可爱。至少,她在被江南七怪当作“小妖女”的时候,是很可爱的。自然,她在傻姑面前,也要摆出姑姑的款来,就一点不可爱。黄蓉在《射雕英雄传》中,能无往而不利,她父亲是黄药师,是原因之一。黄蓉在《神雕》中,已是中年妇女,护短、猜忌、自作聪明,连一点可爱之处都找不到了。 黄蓉只是中中人物。 杨过和小龙女杨过,字改之。名字是郭靖所取,因为杨过的父亲杨康,认贼作父,卖国求荣,不是好人。杨过自“……左手提著一只公鸡,口中唱著俚曲,跳跳跃跃走过来……脸上贼忒嘻嘻,说话油腔滑调”出场以来,一直是杨过,没有改什么。当然杨过有改变,他的改变,是为了对付加在他身上的种种压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过程中,他变得更成熟,反抗的决心也更强。杨过的一生,是对抗压力的一生。 杨过在出现之前生活如何,不得而知,但是看他住在窑洞时,日子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他手里提的那只鸡,多半是偷来的。 作为一个孤儿,和生活的压力对抗,已足以养成他日后对抗其他压力的本能。杨过在被郭靖收留之后,日子不会比自己住窑洞更好。武氏兄弟和郭芙欺负他,黄蓉歧视他,人家习武,他要学子曰诗云。郭靖的性格和杨过根本格格不入,而且一副要杨过作圣人的期望,使得杨过几乎无时无刻都要反抗,才能生存下去。杨过在这时候,虽然遇到过欧阳锋,教他“蛤蟆功”,但欧阳锋是一个失心疯,杨过在他那里,绝对得不到什么感情上的慰藉。接下来,杨过到了全真教之中,遭遇更是苦不堪言,受尽了欺负,终于逼得杨过,从心理上的反抗到行动上的反抗,出手伤了鹿清笃。 杨过在全真教中的那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极惨痛的日子,一个生性高傲的少年,处身于一群不知所云的道士之中,受到歧视,其惨痛可知。所以后来杨过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孙不二想借剑给他用,杨过连看也不看,便自拒绝。多少年以前的一口气,到今日才得吐出来。杨过可以借这个机会和全真教修好,但稍有个性的人,必不肖为,宁愿得罪到底,而杨过正是天下第一有个性之人!何况其中还有孙婆婆的恩怨。 杨过一生之中,直到见到了孙婆婆,才知道什么叫著人类的温情,而孙婆婆偏又死在郝大通之手,这对杨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孙婆婆是一个极度热心的人,小龙女是极度冰冷的人,但是杨过在她们处得到了温暖,孙婆婆死后,杨过心目中只有小龙女一人,在感情的发展上,完全可以理 解。 杨过日后,在神雕处得到了温暖,在郭襄处又得到了温暖,终其一生,和小龙女是分不开的。小龙女的恬淡和杨过的激烈,恰成对比,小龙女的不通世务和杨过 的洞察世情,也成对比。 正因为两人性格上有这样大的距离,所以当两人携手对抗社会压迫努力之际,也格外惊心动魄,精彩纷呈。杨过和小龙女的名分是师徒,但他们硬是非结成夫妻不可。在杨过的心中是这样想:你们不让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小龙女的心中是这样想:这又没有什么不对,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两人要做一件事的目的相同,但是想法各异。小龙女只是迷惑,杨过却是有意识的反抗,但却又配合无间,终于使得各色人等,全败下阵来。小龙女几乎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她和香香公主截然不同。在未曾遇见杨过之前,她已经不动心,决不是“天真纯情”,她另有自己在古墓生活的一套观念。小龙女的这种形象,是接近神仙境界,而不是接近白痴。这其间的分别,十分微妙,所差也不过一线而已。 小龙女是金庸笔下女角中最出色的一个,所遗憾者,是她在投崖十六年后再度出现,再度出现后的的小龙女,大是逊色。小龙女本来应该是绝顶人物,但由于末段逊色,所以只好是上上人物。杨过,是绝顶人物。 乔峰丐帮帮主,忽然身世秘密暴露,竟然是契丹胡人,乔峰的一生,注定是悲剧。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竟遭到命运如此的捉弄,造化弄人,莫此为甚,每次看完《天龙八部》中乔峰的情节,都不禁要狂浮三大白,以舒胸中郁气。金庸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但若论意气之豪迈,行笔之光明,胸襟之开阔,唯有乔峰。乔峰堪称是人中之龙,而且他和郭靖全然不同,郭靖完美,但看来看去是一个假人,乔峰完美,看来看去,总是一条凛凛大汉,就在你的面前。 乔峰一生悲苦,连一个他所爱的人都不能保留,身世的纠缠,江湖上对他的不谅解,逼得他在聚贤庄大开杀戒,他救过耶律洪基两次,但是君臣之间的矛盾,自一开始起,就是无可调解的,发生在乔峰身上的事,无一不是解不开的死结,这些死结一个连一个,终于令得英雄如乔峰,也不得不悲剧收场,天下人宜同声一哭。 乔峰悲苦的一生中,也有值得欣慰之处,他得到阿朱倾心的时间虽然短,但阿朱的柔顺和乔峰的刚强,形成对比,乔峰在那段短暂的时间中,至少是快乐的,像这种快乐的日子,终乔峰一生,也只不过是如此一段而已,而且,快乐光阴的终结,如此凄苦! 乔峰另外也有高兴的时候,少林寺前,面对群雄,只有段誉站在他一边,忽然有虚竹大步走出,自称是他的结义兄弟,这是何等快事!难怪他立时要解下皮囊,大口狂饮。 武侠小说中尽多嗜酒的大侠,但从来也没有一个喝酒喝得如此豪意格天的。金庸对这个豪侠,几乎一字也没有写过他内心之苦!只是写他的豪侠之处,但是一件事又一件事紧逼过来,在豪侠气概之下的内心凄苦,却又表露无遗,这是极其高超的笔法。 尤其因为乔峰是这样的豪侠,所以他内心的凄苦,也比常人更深一层。但也正由于他是这样的豪侠,凄苦深自埋藏就可以,何必逢人就哭哭啼啼?乔峰终于将断箭插入自己心口,结束了他的一生,就是内心深处无数凄苦积累的结果。“虚竹和段誉只吓得魂飞魄散”,读者看到此处,也一样。 令狐冲令狐冲的一生,前半生风平浪静,当他的华山派大师兄,但是后半生却惊涛骇浪,几乎没在江湖风浪之中淹死,好几次险死还生,居然得以不死,当其尼姑头,做其三山五岳人物的盟主,任性而为,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气概,又是金庸创造出来的另一种活龙活现的豪杰人物,而和杨过、乔峰等又截然不同。令狐冲的际遇,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几次皆是如此,以为万无生理,率性豁出去,结果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是一番境界。他自分必死,义助向问天,是死而复生。被囚在西湖底,忽然又学会了吸星大法,是死而复生;苦恋岳灵珊不遂,忽然又有任盈盈,也是死而复生。 令狐冲苦恋岳灵珊,而结果岳灵珊爱上了林平之,这是由于岳灵珊和令狐冲从小一起长大之故。大凡青梅竹马的男女,恋爱很少会有结果,因为大家一起长大,相处太久,双方之间就失去了神秘感之故,一有第三者介入,吸引力就会转移到第三者上面去。在武侠小说之中,男主角几乎全部在恋爱上无往而不利,像令狐冲那样,居然失恋,可说绝无仅有。 令狐冲性格最可爱处是在于不羁,名门正派的戒律,能使他在思想上有一定的约束,但是在行为上,他却处处在突破这种约束。在自然而然之中,流露他的真性情。他不执著,不在乎,潇洒浪漫之处,在金庸笔下所有男主角之上,允称第一。这一点,连任我行这样聪明绝顶的人都未曾看出来。任我行第一次邀令狐冲加入朝阳神教,令狐冲拒绝,任我行就不知道令狐冲是真的不想加入,心口如一。任我行还以为令狐冲是嫌他地位不稳。所以才有后来夺了教主之位,再邀他入教之争发生。而令狐冲仍然不肯,终任我行一世,无法了解令狐冲何以不肯,这是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之故,任我行热衷,令狐冲淡泊,近乎神仙中人。 令狐冲的这种什么都不放在心中的性情,和他的遭遇也有一点关系,他先是失恋,继以身中奇毒,朝不保夕,自然容易使他看得开。但主要还是天性使然。别的人有这样遭遇,一定痛不欲生,镇日里愁眉苦脸,哪里还会有这样的洒脱!令狐冲接近神仙境界,是绝顶人物。 韦小宝扬州妓院丽春院中,一个年华老去的妓女的儿子,不知父亲是谁,自小在市井中长大的小流氓、小无赖。在童年时,就学会了一切求活、求生存、求饱的方法。 在他的心目中,适应环境,如何使自己更好活下去,是最主要的目标。这种观念,实在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自然也反映在人这种高级生物的身上。 韦小宝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和郭靖是一个假人,是两个绝对的对比。 韦小宝几乎什么坏事都做,从赌钱骗人,酒不厌迷眼,偷、拐、骗,无所不精,而且做得心安理得。但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偏偏又被金庸写得如此可爱。如果要在韦小宝和郭靖之中,任择一人做朋友,别人怎样不知道,本人一定拣韦小宝,那是因为韦小宝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也有优点,他最大的优点是:懂得如何对付周围的人。 人要拼命抬高自己的地位,使自己活得更好,这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愿望。苦行者在如今世上毕竟已经绝迹,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心中想的可能恰好相反,行为也可能更不堪。人要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就一定要别人对自己好,韦小宝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人人都乐于与他结交。韦小宝就极看重朋友,出卖朋友,万万不干。 韦小宝有千百般坏处,全是人的坏处,在你和我身上都可以找得到,谁要谴责韦小宝的不是,请先在发言之前,扪心自问: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会怎么做!不必将答案讲出来,自己心里有数即可,只怕答案会是比韦小宝所作所为,更加不堪。 韦小宝这个人物,是完全反英雄的。传统观念上的英雄人物的作为,在他的身上,很难找得到。然而,他却是众人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物,以前未曾在任何小说中出现过,以后只怕也不会有了。 韦小宝颇受“妇解份子”的诟病:娶了七个老婆,真不像话。说这话的女权先锋,不妨熟看《鹿鼎记》,然后掩卷、发问:“我的床头人,是不是有韦小宝七分之一可爱?”很难有男人有韦小宝七分之一可爱,那么,做韦小宝七个妻子之一,就比别的女人幸福快乐得多。幸福、快乐才是人生要追求的目标;礼法、制度,只不过是一些人制造出来的,不是人的天性。 韦小宝是自由自在的典型、是至情至性的典型、是绝不虚伪的典型。 韦小宝撕破了许多假面具,破坏了许多假道学,扬弃了许多假仁义。 韦小宝是真。 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韦小宝是绝顶人物。 九指神丐洪七公 《我看金庸小说》第一章:射雕英雄 洪七公是上上人物 洪七公正直,豪侠,重民族大义,得到江湖上的尊敬,对朋友讲义气,有一切正派人物所应具有的优点。这些优点,郭靖也都有,可是洪七公和郭靖不同,洪七公是活生生的、有理性的真人,不像郭靖那样,看来看去,都是道德堆出来的,不像是真的一个人。 一句“撕作三份,鸡屁股给我”。九指神丐洪七公出场,不论是第一遍看《射雕》,还是第八次看,一看到这里,就禁不住大声酣呼,一如看《水浒》看到“一个胖大和尚赤条条跳将出来”时的反应一样。 黄药师出场,令人感到诡异悚然,洪七公出场,使人感到全身发热,就像是忽然有人在你身后拍了一掌,转头一看,竟是渴望一见的老朋友一样! 就美食而舍要事洪七公是金庸笔下众多生动人物之中,最能使人有亲切感的一个,他的脾气一样很古怪,郭靖在学了十五招“降龙十八掌”之后,向他叩头,他就点了郭靖的穴道,把四个头叩还给郭靖,还说:“住著,我教你武功,那是吃了她的小菜,付的价钱,咱们可没师徒名分。”(四八四页)想那降龙十八掌,乃洪七公毕生绝学:“一半得自师长──(洪七公的师长是谁?)一半自行参悟出来”,第一次华山论武之际,洪七公若是已会这套掌法,大可得到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其威力可知。可是却为了吃小菜,而当价钱付人,这真有点好吃得过了头。 洪七公好吃,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他可以为好吃而误了一件要事,事后砍下了自己的一只手指──那是表示惩罚,并不表示后悔,这一点不可不知,因为在断指之后,他好吃如故。以后,在美食和重大事务之间,叫他作选择,只怕他一样会就美食而舍要事,至多事后再砍一只手指,有什么大不了! 要注意的是:砍手指,在武侠小说人物的行为之中,是一件小事。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有他们独特的性格、行为,受伤当作等闲之事,整条膀子、整条大腿断下来,都不兴皱一皱眉,何况是手指之微。《天龙八部》之中,黄眉和尚为了在下棋时争下黑子,就二话不说,把自己的一只脚趾剁了下来,由此可知,断一只手指,稀松寻常之至。 但是在武侠小说人物之中,肯随随便便把自己生平绝学教人的,却绝无仅有,除了洪七公之外,只怕还找不出第二人来。 因为一个学武的人的武功,等于是他的生命,把自己的武功随便教人,那等于是在玩命了。可是洪七公却把生平绝学当作“价钱”,为的只不过是吃黄蓉煮的小菜! 这样看来,洪七公不是太糊涂了么?或问:如果煮得一手好菜的是杨康或欧阳克,洪七公会不会也以降龙十八掌去换小菜吃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问题。 洪七公在初识郭靖、黄蓉之际,是完全不知两人的来历的,而郭、黄两人的态度,也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不过是“心知有异”、“不敢怠慢”而已,这一点,杨康或欧阳克都可以做得更好。 等洪七公吃了一只叫化鸡之后,取出镶金的镖来作酬,郭靖拒收,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洪七公在这时,仍然无法知道对方人品的好坏。而黄蓉提出再请洪七公吃东西,这是别有用心的了,洪七公应该知道,但为了有好东西吃,一样欣然应之。 等到黄蓉初展手段,“玉笛谁家听落梅”和“好逑汤”吃得洪七公魂飞天外之后,要教两人武功,是洪七公自己提出来的:“你们两个娃娃都会武艺,我老早瞧出来啦。女娃娃花尽心思,整了这样好的菜给我吃,定是不安好心,叫我非教你们几手不可。 ”(四六五页)由此可见,就算摆明了,供给美食,是为了要他教武功,他还是一样答应的。 接下来,黄蓉一出手,洪七公立时认出了她的来历,在那一霎间,洪七公很有受骗的感觉,立时“冷冷地道”,那是心中大不高兴了,也不肯教武功了,只是后来又被黄蓉略使小计,大赞他的降龙十八掌,才又把他骗了回来。 黄蓉的几句话,若是真能令洪七公上当,那不是太抬举黄蓉,而是在小看洪七公了。洪七公若是那么浅薄,怎配做一代武学大宗匠?洪七公忽然又出现,答应教郭靖武功,原因其实只有两个,主要的一个是他实在舍不得黄蓉的烹饪,次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已知黄蓉来历,又看出了郭靖是一个“傻不楞的小子”,是一个老实人。 在授武之前,洪七公又进一步知道了郭靖的为人,洪七公对他的评语是:“傻小子心眼儿不错,当真说一是一。”(四七o页)能得到洪七公这样的一言之褒,那当真是难得之极,所以洪七公就开始授了郭靖一招“亢龙有悔”,一招既授,以后黄蓉的佳肴层出不穷,自然越教越多了。而这个经过之中,可以看出,谁只要有黄蓉的烹饪手段,谁都可以令洪七公教上一招半式,杨康也好,欧阳克也好,再大奸大恶的人,只要装得好,不漏底,都可以骗到洪七公的武功的。 这样说来,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到洪七公的武功了?非也非也,别忘记有一个大前提:要有黄蓉这般的烹饪手段才行。而要有这样的烹饪手段,那比什么都难。《射雕》中一流武功不知多少,降龙十八掌、弹指神通、七十二路空明拳、蛤蟆功、一阳指……但是会炮制美食的,就只有黄蓉一个。 烹饪,是一种艺术,和其他任何艺术一样,烹饪是需要天才,不是硬学得会的。一个烹饪高手在煮菜,普通人在一旁,完全照做,一点也不差,从材料、调味品、火候、时间,完全一模一样,可是结果煮出来的东西,味道硬是不同,是无可摹仿,无可偷学的。要学会煮得一手好菜,比学会绝顶武功还要难得多,除非像黄蓉一样,有天生的烹调本领,不然,就无法令洪七公拿他的“降龙十八掌”来当价钱! 郭靖的武功,本来十分低微,虽然服了蝮蛇宝血,也无济于事,直到遇到了洪七公,才算是得窥上乘武功的门径。所以黄蓉的烹调术,影响了郭靖的一生,世事之奇妙,往往如此。当郭靖在大漠放牛牧羊之际,怎么想得到,万里之外一个小岛上一个会烧菜的小姑娘所烧的菜,会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也幸好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合了郭靖的个性,若是遇上黄药师,要教郭靖“落英神剑掌”,什么五虚一实,八虚一实,不但教的人七窍生烟,学的人也必然痛苦不堪,不欢而散了。 率性而为,宽厚仁侠洪七公肯随便把自己的生平绝学来换美食,真正是率性而为,这种自然而然的潇洒,比起黄药师的处处做作来,一个高,一个低,再明显也没有。洪七公的可爱之处,也在这里。不过洪七公的洒脱,还未曾到极点,他对于当年未曾得到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就“后来他常常叹息”(四八三页)。还是未能完全放得开。 洪七公生性相当懒,不怎么肯教徒弟,“一生从没教过人三天以上的武功”,他自己练功不知怎样?只怕有好东西吃,也是吃了再说,吃第一,练功第二,若当年降龙十八掌未曾练成,只因贪吃而耽搁了练功,那也大可不必常常叹息! 洪七公后来,终于收郭靖为徒,那是由于月馀相处,洪七公已深知郭靖为人之故! “凭郭靖这小子的人品心地,我传齐他十八掌本来也没什么。”(四九五页)他接受郭靖为徒弟之际说:“老叫化不耐烦跟小姑娘们磨个没了没完,算是认输,现下我收你做徒儿。”(六二五页)那当然只是随口说说的笑话,这是洪七公的优点之一,他言谈极其风趣,没有黄药师的故作高深,也不像一灯大师的道貌岸然,又绝不是周伯通的夹缠不清。不是一个头脑清醒、豪侠爽直的人,不可能有这种令人如沐春风的谈吐。他的言语,不必掩饰什么,自然令人感到亲切。 而且,看洪七公救欧阳克这一段,可知他心胸之宽:“我跟他叔父是老相识,这小子……伤在我徒儿手里,于他叔父脸上需不好看。”(六三一页)洪七公当然不是怕黄蓉杀了欧阳克,欧阳锋会找上门来报仇,但是西毒的武功,洪七公还是欣赏,不但欣赏,还要处处替对方维护武学大宗师的身分,这种气度,真是浩瀚如海,无与伦比。有这样风度的武学高手,更是少见。后来洪七公手下容情,未对欧阳锋下毒手,也是基于他的气度太宽宏所致。终于吃了欧阳锋的大亏,他也绝无后悔之意,天生性格这样宽厚仁侠,真是上上人物。 洪七公和黄药师比较,黄药师是做作的,洪七公是自然的,黄药师要做了准备,费了功夫,才能勉强在表面上做出来的事,洪七公自然而然就做出来了,两人的最大差别在此。黄药师装模作样,要考欧阳克和郭靖的文才,洪七公就直斥其非:“咱们都是学武之人,不比武难道还比吃饭拉屎?”(七二四页)当真是痛快之极矣! 洪七公一生为人,就是得到痛快两字的真髓,吃要吃得痛快,喝要喝得痛快,骂要骂得痛快,打要打得痛快,天地之间,自在游戏,真神人也! 阿紫、阿朱和乔峰 精彩片段 节录自第二章:天龙八部中的一文 [阿紫阿朱的身世] [英雄美人的悲剧] [极度自我中心] 阿紫阿朱的身世 《我看》问世之后,各方反应热烈,对人物的评价,也各有不同,其中有对阿紫大抱不平者,说阿紫自小便遭遗弃,身世孤苦,长大了之后,行为乖僻凶残,情有可原云云。 环境虽然可以造成一个人的性情,但是天性绝不可以忽视。如果环境可以决定这一切的话,那么,在同一环境之中出身的人,应该每一个人的性格、行为都是一样的了?可是事实上,却大有差异,绝不一致。性格有天生的成分在,而且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一点,研究出来,和“染色体”有关,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说不出具体的所以然来。 阿紫的性格极坏,这是天生的。她在星宿派,会揭开乌龟的壳来看看乌龟没有了壳会如何,就是她一直在镇南王府长大,她也会做同样的事。 奇怪的是,段正淳的几个私生女儿,不能跟父亲,也都跟着母亲,如锺灵、木婉清(她为什么姓“木”?),如王语嫣。唯有阿朱和阿紫,段正淳不管,阮星竹竟然也不管,只在她们项间,挂一块金牌,肩头上刺了一个字便算数了,似乎十分不合情理。 不合情理的理由是:“外公家教很严,要是知道了这件事,定会杀了我妈妈的。我妈妈不敢把我姐妹带回家去。只好分送给人家……”这解释了阿紫、阿朱被弃的原因,但是一样十分不合情理。“外公的家教很严”,这位阮老先生的家教,不知如何严法?严到了女儿跟男人在外面生了两个女儿也不知道,可称糊涂之极了。而阮星竹只要将两个女儿送走,回家之后就可以打马虎眼打过去,也可说奇妙。少女和少妇的样子不同,除了瞎子,谁都可以看得出来,阮老先生莫非视力真有问题乎?而且,“家教很严”,阮星竹小姐如何有机会可以和段正淳相识,还生下了两个女儿,这其间不是十天八天过程可以了结的,两番怀孕,至少要有一年多时间,不能在她父亲面前露眼,“家教很严”的父亲,能一年多不见女儿而不加查问吗?所以,这一节写得十分含糊,属于不可深究这一类。 结果是阿朱和阿紫两人:十九年来弃于他人,生死不知……妙的是,段正淳其馀情人,只有一个女儿,阮星竹却有两个女儿——段正淳和情人,只生女儿,没有生过儿子——两个女儿全都“弃于他人”,可以算是忍心之至了。 两个女儿,阿紫流落到了星宿派,在青海。一个流落到太湖,在苏州,相隔十万八千里。当日所托的是什么人家,为何会这样,也全然不可考。 其所以费了许多笔墨,去追究当年阮星竹遗弃阿朱、阿紫的经过,是因为当年的这段经过,在若干年之后,影响了一位大英雄大豪杰的一生。令得这个悲剧性的英雄豪杰,悲上加悲,亲手打死了自己最爱的爱人!大英雄大豪杰是乔峰,死在乔峰手下的是阿朱。如果不是阿朱幼年被弃,流落在慕容复家当丫环,如果不是命运恰好安排在事件发生的前夕,阿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英雄美人的悲剧 阿朱是金庸笔下几位可爱的女性之一,她不但相貌出众,而且聪明伶俐,兼有易容妙术:……一脸精灵顽皮之气……鹅蛋脸、眼珠灵动。 阿朱和乔峰相遇,十分偶然,第一次,是丐帮内部生变,慕容家一伙人恰在一旁,这时候,阿朱看到了乔峰。这次相遇对阿朱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者金庸甚至未有一字写当时阿朱见到了乔峰之后的情形。但是阿朱这个江南小姑娘,见到了神威凛凛的北方大汉乔峰,不一定说立时心仪,有了感情,但印象极其深刻,殆无疑问。因为接下来——阿朱就假扮乔峰,扮得连丐帮中人都认不出,连乔峰也怀疑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自己的背影。 固然阿朱的易容乔装之术天下无双,但如果不是对一个人有极深刻的印象,如何能扮得这样惟妙惟肖。阿朱再次和乔峰相遇,是假扮了少林僧人,中了玄寂的一掌,身受重伤,那一掌,叫作“一拍两散”,重伤后的阿朱,被乔峰带走。乔峰发现她受伤,是因为:伸手到他胸口去探他心跳,只觉着手轻软……乔峰活了偌大年纪,只怕那是他第一次碰到异性的身体,感觉自然奇妙,书中并未细表,反倒写了乔峰“要剥光你衣裳来查明真相”。那自然是笑话,乔峰不会做这种事,只不过当时阿朱身分不明,出言威胁而已。 而乔峰在初时,对阿朱还是全无爱情可言,他发现了阿朱受了重伤之后:他心中好生看重慕容复,爱屋及乌,对他的侍婢也不免青眼有加。“她所以受此重伤,全系因我之故,义不容辞,非将她治好不可。”乔峰不过是为了“爱屋及乌”、“义不容辞”而已。 可是在救伤的过程之中,却风光极其旖旎:伸手便解开了她衣衫,将一盒寒玉冰蟾膏尽数涂在她胸脯上。此情此景,阿朱自然“羞不可抑”,乔峰只怕也未能全然无情。经过这一件事,阿朱的芳心之中,除了乔峰之外,已不可能再有别的异性。一向不好女色的乔峰,毕竟也是生理正常的男人,而且正当青年,后来不断向阿朱输送真气,甚至闯聚贤庄,那就不单是为了“爱屋及乌”和“义不容辞”了。 在阿朱受伤的时日内,她曾要乔峰“唱支歌儿”,也曾要乔峰“讲几个故事”,引乔峰讲起儿时的伤心事,再触及近日的伤心事,阿朱软言安慰,句句在心——两人的感情,自然又进了一层。及至乔峰不顾一切,带着阿朱闯聚贤庄。一个小姑娘,能得到大英雄大豪杰这样旷世罕有的照顾,那比一个贫家少女忽然被一位王子带进了宫殿还要震撼心弦,阿朱对乔峰的爱情,自然至此而成定局。 等到乔峰在雁门关外以掌击石,阿朱再出现,乔峰在悲苦、激动之中,唯一能欢慰、开解、了解他的人,天地之间,只有阿朱。大英雄大豪杰也是人,爱意陡生,也就极其自然。 乔峰和阿朱的恋情,金庸写来,又细腻又动人,而又处处合乎乔峰的身分,当阿朱情不自禁,纵身入怀而又害羞之际,乔峰说:咱俩是患难之交,同生共死过来的,还能有什么顾忌?英雄人物这两句话,比诸其他男人的千言万语,更有力,更直接。乔峰的英雄刚强,和阿朱的委婉温柔,就成了奇妙的爱情结合。 这一对男女的爱情结合,是金庸笔下意境最高的一组结合之一。唉,小阿朱千不该万不该,做了一件傻事:假扮了段正淳去会乔峰,被乔峰一掌打死。 看《天龙八部》看到这里,真是肝肠寸断,不知如何才好。金庸有时也真忍心,为了加强乔峰这个悲剧人物的悲剧性,不但让他在聚贤庄杀了许多平日肝胆相照的江湖好友、丐帮旧人,而且还让他打死了阿朱!乔峰打死阿朱,自然是一个误会,但是误会的结果,其实可以不必令阿朱致死的。在打死阿朱的三个多时辰之前,乔峰:心中一片平静温暖,心道:“得妻如此,复有何憾?”心中的平静温暖,难道就不能使乔 就算面对着大仇人,出手也不能稍轻一点么?照常理是可以的,但乔峰是天生的悲剧人物:左手一圈,右掌呼的一声击了出去。 这“左手一圈,右掌击出”一招是“亢龙有悔”?这一掌:具天地风雷之威! 于是,小阿朱在大雷雨之下,青石挢之上,闪电雷声之中,死在她最爱的男人掌下。呜呼,愿天下有情人,同声一哭!阿朱,虽然做了这一件傻事,仍然是上上人物,她令得乔峰只有极短暂的甜蜜,而带来了长期的悲苦,但是,没有阿朱,乔峰的一生之中,只怕连这一小节短暂的快乐都没有,只好沉醉在烈酒之中。而沉醉在烈酒之中,万万及不上沉醉在美人的情怀之中。 短暂和永久,很难有分野,阿朱还是可爱的。 极度自我中心 和阿朱的可爱恰好相反,是阿紫的可厌。 阿紫这样的人,她的可厌之处,还不在于她的残忍,而是像阿紫这一类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之下,只当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她自己。 那是一种极度自我中心的典型,除了自己之外,心目中永远不会有别人,不会帮别人想一想,更不会为别人做点事。 这种人,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可以毫不考虑,毫不犹豫地去牺牲别人的大利。 这种人,永远以她自己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而全然不理会别人的感受。 这种人的自私,是恶毒的,如同毒蛇一样,一被这种人缠上了,比被毒蛇噬咬,还要痛苦。 阿紫就是这种人的典型。 为了阿朱临死之际的嘱咐,乔峰一直对阿紫很好。阿紫对乔峰也有情意,可是她是怎么表达情意的?她用毒针去射乔峰! 照她自己说,令乔峰不能动弹之后,再去服侍乔峰,这种鬼话,谁会相信。当她想到服侍乔峰很好玩之际,或许会做上三天五朝,以后呢?为了照顾阿紫,连乔峰有时,也变得窝窝囊囊,但乔峰的窝囊,可以原谅,因为他是多么爱阿朱! 阿紫在《我看》中许为“中中人物”再看之后,越看越不是味,要降为“下下人物”才对,并且很怀疑,《我看》中的“中中人物”,是排错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