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养生汤一本就够了》 前言 养生喝汤美味健康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导致身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如何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保持一个健康的体质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自我保健观念的日益提升,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曾言:“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而在具体的饮食养生中,尤以喝汤养生最为大众所喜爱,因为养生汤在让人享受美食的同时补充了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正所谓“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现如今,各种功效的养生汤,已成了餐桌上一道永恒的风景,人们“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 汤在我国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菜品,可谓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例如,广东由于地处炎热而潮湿的气候之中,出汗是当地人的一种生理反应,为了适应这种生活环境,广东人都喜欢在进餐时喝汤。广东老火靓汤即是在主要汤料下锅煮沸后再煲数小时的汤,具有生津止渴、祛湿下火、滋补强身的功效。小火炖汤以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汁原味、清而不浊的特点,得到食客们的一致推崇。小火炖汤讲究的是小火慢炖,尽可能地让食材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且完整地释放出来,炖的时间越久,汤的味道就越浓越香。符合中医“阴阳和合、水火相济”养生理论的蒸汤,是以水为热媒,没有油烟熏制,不让食物中原有的营养成分流失,将食物完全与“硬火”隔绝,采用温和的火候慢慢蒸制而成的,既能让人品尝到天然美味,又滋补营养。快速滚汤是适应现代人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节奏的一个汤种,它是采用一些易熟的食材快速烹制而成的,在兼顾速度的同时,具备了美味与食疗的功效。 本书共分七章,向各位读者朋友介绍了各种养生汤。第一章主要介绍喝汤和煲汤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16道最受大众欢迎的养生汤;第三章从养生汤的不同功效出发,介绍分别具有养肝明目、滋阴润肺、补肾壮阳、益气补血、活血化淤、提神健脑、养心安神、清热解毒功效的养生汤;第四章按照人的九种体质介绍相应的养生汤;第五章根据对症喝汤的原则,介绍不同症状适合的养生汤;第六章从不同人群方面入手,介绍儿童和青少年、老年群体、女性群体、男性群体、上班一族各自适合的养生汤;第七章则是从四季养生的不同侧重点入手,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的养生汤。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所列食谱均按营养分析、原料、做法、食用宜忌等几个方面做详细介绍,让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轻轻松松达到养生的目的。

煲汤须知之食物的四性 寒性和凉性食物 热性和温性食物 平性食物 中国的传统养生讲究药食同源,就是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历代医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只有掌握这些,才能煲出健康的汤。 食物的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食物除“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平性”食物。 所谓寒性和凉性食物即是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例如适用于口渴、烦躁、发热、尿赤等症状的西瓜,适用于口干、口疮等症状的柿霜糖,适用于咳嗽、胸痛、吐黄痰等症状的梨。寒和凉的食物能起到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选用绿豆汤、西瓜汤、苦瓜茶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热性和温性食物,即是与寒性和凉性食物相反的、适应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例如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的生姜、葱白,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状的辣椒、酒,适用于腹痛、呕吐等症状的干姜、红茶。热性和温性食物能起到温中除寒的作用,如严冬季节选用姜、葱、蒜之类食物,以及狗肉、羊肉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 平性食物是相对于寒性和凉性食物以及温性和热性食物而言的一类食物,其寒热性质不明显,比较平和,适用于一般体质,且寒证和热证都可选用,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煲汤须知之食物的五味 甘味食物 辛味食物 酸味食物 苦味食物 咸味食物 与食物的四性一样,掌握食物的五味对于煲出健康营养的汤也至关重要。食物的五味即辛、甘、酸、苦、咸。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区别。 甘味食物可起到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的作用。如白糖可助脾、润肺、生津;红糖可活血化淤;冰糖可化痰止咳;蜂蜜可和脾养胃、清热解毒;红枣可补脾益阴等。 辛味食物可起到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如生姜可发汗解表、健胃进食;胡椒可暖肠胃、除寒湿;韭菜可行淤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可发表散寒等。 酸味食物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可消积解毒;乌梅可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可健胃消食;木瓜可平肝和胃等。 苦味食物可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可清热、解毒明目;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可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可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可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可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可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可软坚化痰、利水泻热;海蜇可清热润肠。 传统医药理论认为,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味。因此,我们只有全面认识“五味”,才能使煲出的汤配比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药食兼备的功效。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如有的食物同为温性,但有辛温、甘温、苦温之分,例如姜、葱、蒜。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否则食之不当。如莲子味甘微苦,有健脾、养心、安神作用;苦瓜性寒、味苦,可清心火,是热性病患者的理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