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传奇》 第八十三章 万人传递炎黄鼎 炎黄子孙凝深情 自黄帝离开熊湘后,黎上尤和熊湘的黎民百姓,把对黄帝的感激之情,全部溶化在炎黄宝鼎的铸造上。 为了铸造好炎黄宝鼎,熊湘的黎民百姓,捐出了最好的青铜。 为了铸造好炎黄宝鼎,南方部落联盟盟主黎上尤、桥国军事总教头力牧、部落长青杠树、牛角、阿坑、麻柳等人,更是吃在工地、住在工地,为炼好每一炉铜水、锻造好每一个模具、铸造好宝鼎的每一个花纹、每一个文字、每一个鼎腿、鼎耳,成了他们眼前的大事。 两个多月后,高九尺、宽五尺、重九百九十九斤的炎黄宝鼎,终于铸造成功了。 当炎黄宝鼎铸造成功的消息传出后,熊湘的黎民百姓,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先睹炎黄宝鼎的尊颜。 一个白发老者,带着一家五口人,围着炎黄宝鼎转了九圈,又一一抚摸宝鼎上的三只鼎腿、两只鼎耳和鼎肚上的纹饰,领着全家跪在炎黄宝鼎前,要儿孙们叩头发誓,认袓归宗、永不叛袓、永不背叛炎黄民族。 一个年轻母亲,抱着刚满一岁的儿子,久久站立在宝鼎前,对儿子说:儿子,你是炎黄宝鼎开炉那天生的,你一出生就赶上了轩辕黄帝来熊湘视察,赶上了炎黄民族大团结,赶上了铸造炎黄宝鼎;今天,娘又带你来亲见炎黄宝鼎,你记住:从今以后,不管你将来干什么,不管你将来走南闯北,你生是炎黄民族的人,死是炎黃民族的鬼。 一个孕妇,腆着鼓鼓的肚皮,在丈夫和公婆的搀扶下,来到炎黄宝鼎前;公婆让媳妇把大肚皮紧紧贴在炎黄宝鼎的第四幅图上,婆婆对着肚子里的孙儿说:孙儿,你还在你娘肚子里,为了让你记住炎黄宝鼎,婆婆让你娘的肚皮紧贴炎黄宝鼎,让你在娘胎里看看,让炎黄宝鼎印在你心里,印在你身上;将来,你长大了,就永远记住了你是炎黄子孙,你是婆婆的乖孙儿。十天后,这个女人生了个胖小子。在给孩子洗澡时,发现孩子背上留下了一个胎记,那胎记像龙;大家都说,那胎记龙,是在炎黄宝鼎上印下的,那孩子成了龙的传人;后来,不少孕妇纷纷效仿,再后来发展到凡是能生育的女人,包括未婚姑娘,也都去效仿;所以,后来出生的新生儿背上、屁股上,都出现了不同的胎记,有的像龙,有的像凤,有的像鼎,等等,传说这是黄帝给炎黄子孙留下的印记。 接连三天,参观炎黄宝鼎的人络绎不绝。 炎黄宝鼎在众人不断的抚摸下,由粗糙变得细腻,由黝黑变得红亮,变得十分庄重、十分威严,令人肃然起敬。 在众人参观炎黄宝鼎的同时,力牧和黎上尤,召集部落长开会,研究护送炎黄宝鼎去桥山的事。 会上,部落长大竹说:宝鼎很重,最少要十个人抬;宝鼎要送到桥山,路程远不说,还要爬山涉水,宝鼎的安全十分重要;我建议,我们大竹部落盛产兰竹,用兰竹扎一个结实的架子,把宝鼎固定在架子上,再在两边捆上两根长竹杠,就可以抬了,保证上坡下坎不散架,过江渡河保安全;我再在部落里选三十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轮流抬上炎黄宝鼎,安安全全送到桥山,送到黄帝面前。 大竹的话一落,遭到了全体部落长的反对。 田坑说:你说的第一点我赞成,用兰竹扎架,用两根竹杠抬,这办法好;你的第二点我坚决反对,为啥全体熊湘黎民百姓给轩辕黄帝送的礼品,由你们大竹部落抬? 麻柳说:对,炎黄宝鼎是全体熊湘人捐铜铸的,应由全体熊湘人抬着去送给黄帝。 大竹问:难道让几十万熊湘人都去抬宝鼎? 田坑说:都去也不行,我看每个部落派几个人去就行了。 麻柳说:整个南方有两百多个部落,一个部落去一个也有两百多,太多了,不行! 看大家争论得差不多了,力牧说:大家不要争了,黄帝临走前提出通过铸鼎、送鼎,宣传我们炎黄民族的团结友谊,为此制定了送鼎办法,请南方部落联盟黎上尤盟主,给大家讲讲送鼎办法。 黎上尤说:轩辕黄帝的意思是,通过送鼎,既要宣扬炎黄民族的团结友谊,又不能影响大家的生产、生活;具体办法是:由大竹部落长负责,組织能工巧匠、选择最好的兰竹,扎一个结实、美观的竹架;凡熊湘以南的部落,毎个部落的部落长参加,共同把宝鼎送出熊湘;根据去桥山的路线,沿途经过的部落,每个部落送一段,层层传递,一直传递到桥山结束。 大家听了,齐声赞成。 正当大家议论去桥山的路线时,夸父赶到,传达了黄帝迁都具茨山,要大家将炎黄宝鼎送往具茨山,作为新都城的镇国之宝,并参加具茨山新都城开城典礼的指示,大家听了,更是齐声欢呼。 力牧和黎上尤,立即修改了运鼎路线,决定五天后起程。 熊湘的黎民百姓,听说黄帝迁了新都,并将他们捐铸的炎黄宝鼎,作为镇国之宝,更是无比高兴,再次涌到宝鼎前,抚摸宝鼎,舍不得离开。 到了第五天,大竹部落扎的竹架扎好了,一百多个部落长也分成了十二批,整装待发;赶来给炎黄宝鼎送行的人,达到了上万人。 黎上尤爬到炼铜炉顶,对大家说:南方各部落的黎民百姓们,这炎黄宝鼎,虽是用我们熊湘捐的铜铸造出来的,但从现在起,炎黄宝鼎就是我们炎黄民族的标志,就是我们共同的国家桥国的标志,就是我们共同的领袖轩辕黄帝的标志;这鼎腿上的三条巨龙,分别代表天神轩辕黄帝、农神炎帝、战神蚩尤;是天神、农神、战神支撑着我们炎黄民族,我们炎黄民族从此成了不可战胜的民族!今后,若有人胆敢分裂我们民族、分裂我们国家、忘记祖宗,我们坚决不答应! 大家齐声高呼:我们坚决不答应! 炎黄宝鼎在万众的欢呼声中出发了。 力牧把带来的士兵,分成三队:一队在前边开路、修路,保证炎黄宝鼎顺利通行;二队随护宝鼎两侧,保护宝鼎安全;三队作为预备队,随时与一、二队轮换。 黎上尤应黄帝之邀,参加新都城具茨山的开城典礼,一路上与力牧前后奔跑,指挥炎黄宝鼎的安全运送。 当宝鼎离开熊湘,进入桑树部落时,桑树部落部落长桑果,早已修好道路,准备好了肉干、鱼干、饭团、茶水、青梨等吃食,带着全部落的人在路口等候。 当时正值盛夏,气候十分炎热,为了保护运送宝鼎人员的安全,力牧与黎上尤研究决定,运鼎队伍,白天休息避暑,晚上趁凉赶路。 桑果部落长十分赞同,他一边派人准备火把,一边派人通知下一个部落,就是青麻部落。 天刚黑,桑果部落长带着二十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各种火把的照耀下,抬着炎黄宝鼎上路了。 部落长桑果是个识文断字之人,他早就接到通知,准备迎送炎黄宝鼎,同时作好宣传工作。为此,他结合当地的採桑调,还新编了一首採桑歌。 当炎黄宝鼎被抬上路时,几百个火把一齐点起来,照亮了夜空,照亮了大路,照亮了炎黄宝鼎。 火把一亮,一百多个桑树部落的年轻姑娘,唱起了桑果新编的採桑歌: 轩辕黄帝是天神, 五十三战统黎民; 炎黄民族成一统, 纵橫天下谁能敌? 熊湘黎民铸宝鼎, 炎黄子孙铸忠心; 子孙万代忠炎黄, 世世代代忠祖宗。 在火把的照耀下,在歌声的伴唱中,炎黄宝鼎上路了,走过了桑陌小道,跨过了激流险滩,穿过了沉睡的村庄,爬上了险峻的高山 ,迎来了红彤彤的朝阳。 青麻部落的部落长麻杆,早就带着全部落的人,在山顶迎候;桑果部落长交接完后,带着桑树部落的人,恋恋不舎地回去了。 青麻部落的麻杆部落长,带领部落民众,把炎黄宝鼎抬回部落议事大厅,召集全部落的人开会,先给大家讲了炎黄宝鼎构造、意义,接着带领全部落的人,跪在宝鼎前,向宝鼎叩了三个头,然后宣誓:我们青麻部落的全体人员,子孙万代是桥国的黎民百姓,子孙万代是轩辕黄帝的臣民,子孙万代是炎黄民族的子孙;若有违背,天打雷劈! 部落集体宣誓完毕后,有的以家庭为单位,再一次向炎黄宝鼎宣誓;有的黎民百姓,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宝鼎;有的女人,不管是不是孕妇,撩起衣襟,把白嫩嫩的肚皮,紧紧地贴在宝鼎上,希望今后能生个儿女,背上都长有龙的胎记,当龙的传人。 晚上,从部落议事厅,一直到下一个部落的边界,全体青麻部落成员,人手一个火把,一直排了十多里长;二十个小伙子,在一千多把火把的照耀下,抬着炎黄宝鼎,离开了青麻部落,把炎黄宝鼎传递到下一个部落。 就这样,炎黄宝鼎从熊湘出发,经过两百多个部落的日夜运送,渡过洞庭湖、长江、汉江和淮河,翻过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终于来到了新都城具茨山的山下。 力牧派人上山向黄帝报告,其余的人在山下等候,等具茨山新都城举行开城典礼时,再将炎黄宝鼎送进会场,向黄帝和新都城献礼。 炎黄宝鼎从熊湘出发,在火把的照耀下,一个部落接一个部落的传递,直传到新都城具茨山;这种传递方法,后来不断发扬光大,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火炬传递仪式。 第八十四章 黄帝迁都具茨山 黎民百姓尽开颜 黄帝离开桥山时,前面的八支迁徙大军,早已顺利地到达具茨山;根据仓颉、大鸿、常先等人的事先安排,分别入住具茨山的不同地方;喜欢住山洞的入住山洞,喜欢住木架房的搬进了木架房;喜欢打猎的持猎叉进山,喜欢饲养家禽家畜的圈起了围栏,喜欢栽桑养蚕的开始栽桑,喜欢打鱼的撒开了鱼网,喜欢耕耘的开始恳荒播种,人们逐步开始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由于有前面的迁徙经验,黄帝带领的最后一批迁徙人员,在金秋之季也顺利到达了具茨山。 最后一批迁徙人员中的黎民百姓,安照仓颉等人的事先安排,都安居乐业了。 黄帝得知迁来的黎民百姓都安居乐业后,才抽出时间,去看看黄宫和亲人。 仓颉等人在前带路,黄帝来到了狮子洞,看到洞口两尊天然的石狮,十分高兴;进到洞里,黄帝看到寝宫内,摆设的物品与桥山黄宫一样,既堂皇又适用,十分喜欢;出了狮子洞寝宫,黄帝看了夏时避暑的白洞,冬时避寒的黑洞,四时休闲的黄洞,十分满意;黄帝来到办公、议事、开会的爱鹤坪,只见坪里绿树成荫,河水清沏见底,田里荷叶如伞,一群丹顶鹤飞来,落在黄帝前面的草坪上,一边昂头鸣叫,一边翩翩起午,像是迎接黄帝的到来;黄帝上前抚摸鹤顶,丹顶鹤群不仅不躲避,还一齐上前嘶鸣,围着黄帝起午;黄帝午兴大发,与鹤共午。 与鹤共午毕,黄帝看了他办公、议事、开会的地方,都十分满意;他望着一大块草坪,想,将来炎黄宝鼎运到具茨山,就将宝鼎安放到草坪中央,供炎黄子孙千秋万代地供俸,供桥国黎民百姓世世代代地瞻仰;我自己每天工作完毕后,就在炎黄宝鼎下,与民同乐,与鹤共午。 从爱鹤坪出来,黄帝来到逍遥观。这里山高林密,瀑布高悬,水声震天;这里原来是黄帝的修道处,怪不得这里仙风习习,百鸟齐鸣。 黄帝来到八卦洞,洞中的石桌上,供俸着女娲娘娘赐他的天河七彩贝壳;他净手焚香后,对天三拜,手捧贝壳,卜下一卦,卦云: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定位;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一刚一柔,一开一阖,一生一灭,一动一静,天地之道也。 黄帝离开八卦洞后,常先悄悄问仓颉:仓颉,黄帝刚才一卦,是啥意思? 仓颉小声说:太极至今,宇宙由混沌变成了今天的形状,基本定位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国家形成了,上上下下到位了,国家就安定了;今后世界的发展,就是刚柔并举,开阖并存,生死相伴,动静相随,这是世界发展的规律,必须遵循,不能违背。 常先听了,似懂非懂,只有点点头,又摇揺头。 黄帝来到具茨山顶的观星台,大仙华盖童子带着大批信徒,燃香焚纸,早已在此迎候。 黄帝上前叩拜大仙,大仙阻止道:你如今是黄帝,我是黄帝属下一黎民,哪有黄帝拜黎民之理? 黄帝说:你是天界大仙,我虽是桥国黄帝,仍是尘世间一凡人,凡人见天仙,岂有不拜之理?再说,上次在此间听你讲学,你讲道,治国犹如牧马,只有除掉害群之马,马好牧了,国好治了;我听了茅塞顿开,如雷灌耳;你为师长,我为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见老师,哪有不拜之理? 双方互不相让,让人感动。 风后见状,忙说:二位不要争了。大仙乃天上天仙,黄帝乃伏羲下派天神,二位都是上天神仙,神仙互拜一下了了。 众人赞成,华盖童子和黄帝互相一拜,执手上了观星台。 观星台上,登高望远,五湖四海、山川河流,尽收眼底;西方的夕阳,柒红了半边天;大地上的吹烟,连成烟海,一望无涯。 黄帝无限感慨地说:具茨山山高连天界,我就能直接接受伏羲帝、女娲娘娘教诲,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茨山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出发地,女娲娘娘遗留下的仙气,确保我炎黄民族、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具茨山留有先祖的石刻石书,夠我轩辕终生学习研究,将学得的本领,为我炎黄民族繁衍生息服务,为桥国国泰民安、国强民富服务! 华盖童子说:你说的,炎黄子孙相信,桥国黎民百姓相信,你会做到的。 当天晚上,黄帝来到嫘祖洞。嫘祖洞是黄后嫘祖的寝宫。黄帝吃了几条肉干,吃了一盘柿子、柑子等水果,又喝了两碗酒,就躺下呼呼大睡,直睡到第二天天大亮;黄后知道,自迁都以来,黄帝为新都城的建设、为桥山迁徙大军的安危,愁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如今,新都城建成了,迁徙任务完成了,他终于吃了一顿饱飯,睡了一夜安稳觉;黄后坐在床边,看着黄帝舒适的睡态,听着黄帝如雷的鼾声,幸福地坐了一夜。 第二天,黄帝带着仓颉、常先、大鸿等几个大臣,去具茨山的山上山下,看望了新迁来的桥山黎民百姓,问他们住山洞习不习惯,适不适应这里的气候饮食;新迁来的黎民百姓,见黄帝一到新都城,就赶来看望他们,十分感动。 一个老人说:黄帝呀,你为我们迁徙操了不少心,费了不少力,我们真是感激不尽呀!你又给我们找了个生产生活的好地方,你看这里山好水好,山里有野兽,地里有米粮,河里有魚虾,你替我们黎民百姓,想的真周到呀! 第三天,黄帝又带着几个大臣,下山看望了当地的黎民百姓;当部落长介绍他就是是桥国黄帝轩辕后,他对当地的黎民百姓说:乡亲们,我就是桥国的轩辕黄帝,我带着桥山的几万遭旱灾的黎民百姓,迁徙到具茨山,打搅了你们的平静生活,对不起了! 人群中,那个牧马少年大声说:天啦!他就是我们的轩辕黄帝?伙计们,轩辕黄帝真是我们的好黄帝,一点不摆架子,不耍威风!上次他路过这里,还与我坐在马棚边讨论过治囯安邦的道理;在具茨山大仙华盖童子讲学处,他还与我们这些放马的、採药的、打猎的一起坐在石条上,一起听大仙讲课;要是今天部落长不介绍他就是轩辕黄帝,我还以为他是个过路的看病大夫呢!好,轩辕黄帝好,我佩服! 一个老汉说:黄帝,我们早就听说你是一个好黄帝,爱民如子,奖励发明创造,听说你还发明了车?天啦,你把都城迁来具茨山,我们能天天看到你,高兴都来不及,还说啥打搅呢?黄帝太客气了! 中午,黄帝取出准备作午餐的肉干、鱼干、干果、酒,与当地民众共进午餐;当地民众从家中端来煮包谷、蒸红苕、野果、野味,与黄帝一起,席地而坐,边吃边笑,边喝边说,其乐融融。 晚上,黄帝路过神仙坡,去看了住在这里的二黄妃方雷氏、三黄妃彤鱼氏、四黄妃嫫姆,与她们打了声招呼,便回到了狮子洞黄帝寝宫。 第八十五章 炎黄宝鼎矗中原 新都庆典立誓言 黄帝太累了,在寝宮里刚刚休息了一个晚上,就坐不住了;第二天,他闭门谢客,专心思考未来的事情。 静下来后,黄帝觉得未来还有很多事情等他去做,迁徙来的移民生产生活还有啥困难?移民和本地黎民百姓能否融洽?国家彊域扩大沒有?国家人口又增加了多少?各个部落的部落长有五年没有换符了,他们干的怎么样?不打仗了国家还需要那么多军队吗?黎民百姓现在想些什么?等等问题,他都想了解和解决。 黄帝再也睡不着了,叫来风后和仓颉,商量办法。 风后和仓颉听了黄帝的想法,建议黄帝立即召集全体大臣开会,了解情况,商量办法;正在这时,力牧派的信使到了,说炎黄宝鼎已运至山下,请示何时运进黄宫! 黄帝听了说:让炎黄宝鼎暂存山下,何时运进黄宫,待大臣会后通知。 第二天的大臣会议,从早晨开到天黑,会议才结束。 会上,黄帝谈了自己的几点想法,大臣们听了,争先恐后地谈了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了如下决定,并通告全国执行: 一、为避开桥山多年的严重旱灾,黄帝决定把桥国都城从桥山迁到中原的具茨山,迁都的决定是正确的;黄帝从熊湘出发,沿途考察,终于选中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出发地、山险物丰的具茨山作新都城,新都城选址是正确的;在迁徙过程中,黄帝制定了大臣带队负责、分时分批的迁徙办法,办法是正确的、迁徙是成功的;在新都城的建设中,黄帝提出的励行节约、因陋就简的思想是正确的,黄帝、黄后、黄妃带头住山洞,给大家带了个好头,下面的大臣、兵丁、黎民百姓,纷纷住山洞、挖窑洞,加快了新都城建设的步伐,又节约了不少资金;由于黄帝事前进行了教育,新迁来的移民打消了黄城黎民、高人一等的思想,与本地黎民百姓能和睦相处,打成一片,为都城和国家,带来了安定团结;当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新迁移民,还不适应中原的气候和生产生活方式,部分移民的生产、生活出现了困难,要立即协助解决; 二、黄帝巡游四方,拜崆峒山广成子、峨眉山天真皇人、具茨山大仙大隗为师,虚心求教治国安帮之方、国强民富之术,用来治理桥国,才有今天桥国的强大;又用大师们和为贵、民为贵之理,顺利平息了熊湘之乱;黄帝还高瞻远瞩,册封蚩尤为战神,启用蚩尤之弟黎上尤为南方部落联盟盟主,不仅平息了熊湘之乱,还为桥国的统一、炎黄民族的团结、南方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黄帝为国家、为民族所作的巨大贡献,炎黄子孙要千秋万代牢记心怀;为感激黄帝为南方黎民百姓所作的贡献,熊湘黎民和南方百姓,涌捐青铜,为黄帝送了一件重礼,就是用青铜铸了高九尺、宽五尺、重九百九十九斤的炎黄宝鼎;炎黄宝鼎虽是熊湘黎民百姓送给黄帝的礼物,实际上是送给炎黄民族、送给整个国家的礼物;国家应该把炎黄宝鼎当镇国之宝,炎黄民族应该把它当成整个民族的传承信物,炎黄子孙应该把它当成藏在心里、流在血液中、千秋万代相传的民族灵魂;为此,黄帝决定:两个月后,当桥国新都城具茨山建成、举行新都城落成大典时,将炎黄宝鼎敬立在桥囯新都城具茨山的爱鹤坪广场上,供炎黄子孙子子孙孙、千朝万代地朝拜观瞻; 三、自桥国建国以来,分佈全国各地的部落长只来都城桥山开过一次会,给部落长颁发过一次陶制龙符,就是桥国部落长印信;时间已过去多年,老部落及部落长有些变更,新加入桥国的部落和部落长,还没頒发龙符;黄帝决定:当新都城开城之时、当炎黄宝鼎矗立爱鹤坪时,黄帝召开全国部落长大会,共同见证新都城开城、见证炎黄宝鼎敬立;之后共商国事,最后开展检验龙符和颁发龙符; 四、桥国建立十多年来,在黄帝领导下,国泰民安,民族团结;但是,隨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在统一战争结束后,军队的规模和任务;在国家建立后,如何处理部落之间、黎民百姓之间的争端和纠纷问題;如何处理部落之间、黎民百姓之间,物质交换、互通有无问题;国家之大、部落之多,如何管理;黎民百姓有吃有穿、安居乐业后,休闲时间怎么安排,等等问题,需要了解和解决; 五、迁都具茨山后,从桥山迁来的移民,生产受到了影响,生活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黄帝决定:免除移民三年的贡赋,让他们休养生息;生活还有困难的,从黄宫的库房中,给每户补助三只羊、五升包谷; 。。。。。。 通告发出后,全囯上下议论纷纷,欢欣鼓午。 两个月后,正是具茨山的金秋时节,山上树叶落了,柿子红了,栗子熟了,狸子肥了;山下,小米黄了,玉米棒子熟了,牛羊长膘了。 接到通告后,部落长们带着龙符,先后动身,直奔具茨山;一些黎民百姓,为睹盛世,三五成群,也不约而同地向具茨山走来。 开城那天,具茨山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当太阳在具茨山顶露出半张红彤彤的笑脸时,力牧和黎上尤带领二十个小伙子,抬的抬,拉的拉,推的推,将炎黄宝鼎抬上具茨山。 炎黄宝鼎一上具茨山,军乐队长常先,指挥五百名鼓手,敲起了震天动地的战鼓,迎接炎黄宝鼎进新都城。 在咚咚的战鼓声中,骑兵司令王亥,率领五百骑兵,骑着高头大马,手午铜刀,在宝鼎前开路。 具茨山的黎民百姓,在山上烧起一堆又一堆篝火,将各种竹子去枝叶,变成竹杆,堆在篝火旁;当炎黄宝鼎过来时,人们将竹杆放进火里烧;当竹节里的空气膨胀时,暴开竹皮,发出呯的一声巨响;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发明的鞭砲,这就是我们至今还把鞭砲叫暴竹的原因;山上燃起了无数堆篝火,篝火里烧起无数根竹杆,竹杆一节一节地暴炸,发出了一阵阵呯呯的响声,构成了远古的礼砲。 山上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家家都是顷巢出动;他们迎接炎黄宝鼎时,沒有战鼓敲,没有暴竹响,可人人都有一张嘴;于是大家张大嘴巴、亮开了嗓子,发出啊啊、嗬嗬的吼声;吼声与鼓声、曝竹声汇在一起,震天动地,地动三摇,构成了远古的迎宾交响曲。 黄帝头戴四方黄冠,表示统治四方;身穿黄色绸子缝成的三截黄袍,上截代表天,下截代表地,中截代表黎民百姓,表示黄帝一身负有三重责任;脚登黄牛皮靴子,表示黄帝像牛一样,脚踏实地为黎民百姓服务。 黄后嫘祖,身穿一身黄绸衣裙,显得端庄威严;二黄妃方雷氏,一身白衣白裙,显得妩媚妖绕;三黄妃彤鱼氏,一身红衣红裙,显得落落大方;四黄妃嫫姆,一身黑衣黑裙,显得肃穆老成;她们四人,依次排在黄帝身后,迎接炎黄宝鼎入城。 黄妃之后,是大臣们排队的地方。风后是这次迎接宝鼎和新都城开城曲礼的总指挥,仓颉是司仪,二人忙前忙后,把整个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 炎黄宝鼎上山后,常先的军乐队在前边击鼓开路,王亥的骑兵排成左右两行,保护炎黄宝鼎和黄帝、黄妃的安全;大臣队伍的后边,便是全国各地赶来开会的部落长;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宝鼎,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辉宏场面,深感黄帝领导有方,深感国家的强大,深感民族的自豪,深感作为囯家的一员、炎黄子孙的幸福。 部落长后边,便是成群结队的黎民百姓,他们有说有笑,有唱有闹,洋溢着满脸的幸福。 大队人马进了爱鹤坪。 爱鹤坪的大草坪上,用五采石修了一个高四尺、宽八尺的底坐,寓意炎黄宝鼎能给四面八方的炎黄子孙,带来平安和幸 福;黎上尤指挥二十个小伙子,把炎黄宝鼎安放到五采底坐上;去掉竹杆,去掉竹架,一个透着深红光泽的宝鼎,终于矗立在桥国的新都城具茨山上。 正当人们用敬仰的目光欣赏炎黄宝鼎时,奇迹出现了:三支丹顶鹤在空中遨翔一圈后,慢慢落到炎黄宝鼎上,在鼎沿上转圈长鸣。 黄帝见此,挥手叫鼓手停止击鼓,叫黎民百姓停止喧哗,专心听仙鹤长鸣。 仙鹤就像听懂了黄帝的意思,在鼎沿上转了三圈后,一边翩翩起午,一边昂头鸣叫;那午姿,就像顶天立地的天地之神,在鼎上交流;那鸣声就像天地之神,在向世人嘱咐:头上三尺有神灵,地下三尺有神魂,违天背地定遭惩。 仙鹤午毕,叫声停止,一齐在鼎沿上交胫喜戏。 炎黄宝鼎下的黎民百姓、上千个部落长和大臣们,见仙鹤落宝鼎,认为是吉祥之兆,一齐跪下。 司仪仓颉上前喊道:吉日吉时到,炎黄宝鼎落鼎新都城暨具茨山新都城开城盛典现在开始!击鼓、鸣砲! 霎时,五百面战鼓一起敲响,几百堆篝火上的暴竹一起响起,真是鼓声震天,暴竹动地。 鼓声和暴竹声,一直响了半个时辰。 风后一挥手,鼓声停,暴竹熄。 仓颉喊道:请桥国黄帝姬轩辕、黄后嫘祖,在炎黄宝鼎下就坐!请二黄妃方雷氏、三黄妃彤鱼氏、四黄妃嫫姆,在黄帝、黄后座位后依次侍立! 黄帝上前,坐到宝鼎下的虎皮墩上,黄后挨着黄帝,坐到凤尾凳上;二黄妃站在黄帝身后,三黄妃和四黄妃站在二黄妃两边。 仓颉喊道:在坐的黎民百姓、各位部落长、各位大臣,请向炎黄宝鼎、向桥国黄帝、向炎黄民族的祖宗,尊敬的轩辕黄帝跪下叩头! 在场的所有人,都向着黄帝虔诚地跪下。 仓颉大喊:一叩头,叩头认轩辕黄帝是上天之神、地下之灵,万民之首! 众人一边叩头,一边齐声大吼:轩辕黄帝是上天之神,地下之灵,万民之首! 仓頡又喊道:二叩头,叩头认轩辕黄帝是炎黄民族的开山祖宗,我们子子孙孙都是炎黄民族的后代! 众人一边叩头,一边齐声大吼:轩辕黄帝是炎黄民族的开山祖宗,我们子子孙孙都是炎黄民族的后代! 仓颉再喊道:三叩头,叩头认轩辕黃帝是桥国黄帝,黎民百姓之依托! 众人一边叩头,一边大吼:轩辕黄帝是桥国黄帝,是黎民百姓的依托! 三叩头毕,仓颉说道:炎黄宝鼎是採地下灵气铸成,空中仙鹤是传上天旨意;今日仙鹤落脚宝鼎,寓意黄帝乃上通天、下通地、天地结合之神灵,炎黄民族之祖宗,桥国黎民百姓之依托;今天,黎民百姓、各部落长、各大臣,已经当着炎黄宝鼎叩头认可;今日,有天地神灵作证,有炎黄宝鼎作证,我们子孙万代生是炎黄人,死是炎黄鬼,不得反悔!大家牢记:头上三尺有神灵,地下三尺有神魂,背叛炎黄民族者,定遭天遣,定遭地灭! 众人齐声发誓道:生是炎黄人,死是炎黄鬼;头上三尺有神灵,地下三尺有神魂,背叛炎黄民族者,定遭天遣,定遭地灭! 从此,生是炎黄人,死是炎黄鬼;背叛炎黄民族者,定遭天遣,定遭地灭的誓言,流传了五千年,至今仍深深地铭刻在炎黄子孙的心坎里。 第八十六章 验龙符彰显国威 赞黄帝天下归心 全体炎黄子孙,当着炎黄民族的缔造者轩辕黄帝,当着炎黄民族传承的信物炎黄宝鼎宣誓,在具茨山掀起了一个个高潮。 宣誓完毕后,仓颉大喊:请炎黄民族的缔造者、桥国黄帝讲话! 瞬间,鼓声震天,爆竹齐响,欢声雷动。 黄帝说:自统一三大部落、创建炎黄民族、建立桥囯以来,已历经二十年;这二十年来,我炎黄民族从一个茹毛饮血、赤身光腚的野蛮民族,发展成为今天有文字、穿衣裳、事农耕、善养殖、吃熟食、乘车船、住木屋的进步民族;从一个部落林立、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的四分五裂部落氏族,统一成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国家,这就是桥国!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庆祝具茨山新都城开城,迎接炎黄宝鼎入宫,向炎黄宝鼎宣誓,都说明我们炎黄民族在进步、我们桥国在强大!今后,我们炎黄民族更要进步,我们桥国更要强大,靠什么呢?靠天地赐福、靠神灵护佑,还要靠我们去学习、去研究! 黄帝讲完后,全场一片欢呼声。 仓颉宣佈:现在,开始新老部落合符。合符开始! 合符,就是验符。桥国建国之初,为了识别该部落是否是桥国管辖下的部落,黄帝亲自设计了龙符作为识别的标志。 黄帝设计的龙符,就是一条长五寸、宽三寸的黄龙;在黄龙的尾部,设计了一个凸凹并断开;黄帝令陶正宁封,照此设计,烧制了一千多个龙符,先后颁发给了各个部落长;黄帝规定,每隔五年,部落长要带上龙尾,到黄帝面前合符;合符时,要登记部落人口、物产、地理位置有无变化;若原来的部落长已过世,则由新任部落长持符到黄帝前合符。 平时,黄帝持龙头龙身,部落长持龙尾;合符时,黄帝持龙头龙身,部落长持龙尾,若龙头龙身的凸处与龙尾的凹处相合,合符成功,该部落就是桥国管辖下的部落,可享受桥国的国民待遇;否则,不是桥国的下属部落,享受不了这个待遇;新部落要想成为桥囯的下属部落,该部落长首先到仓颉大臣管的宣传、教育、秘书处登记,登记该部落的名称、部落长姓名、部落的地理位置、主要物产、人口数量、井的数量;登记完毕后,又到军师风后管的军政处,在桥囯疆域图上标出该部落的位置、名称;最后,仓颉领新部落长,到黄帝处领取龙符的龙尾,并领取黄帝给该部落的奖励、补贴,如虎皮、白绸、肉干、鱼干、包谷、小米、铜锄、铜刀等物质,从此,该部落正式成为桥囯的一员。 合符开始了。 一个头戴秸杆帽,身穿鱼皮服的红脸大汉,上前向黄帝和炎黄宝鼎叩了三个头,与黄帝合了符后,大声说道:我是太阳部落部落长阳光,向黄帝禀报,我部落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发展,扩大了九个岛屿,人口增加了八百六十三个,现向黄帝上交鱼干三千斤! 黄帝高兴地站起来,大声说:好!五年增加了八百多人口,扩大了九个岛屿,上交了三千斤鱼干,干得好!仓颉,奖阳光部落长虎皮三张,白绸五疋! 场子里,发出了阵阵叫好声。 黎上尤上场了,向黄帝和炎黄宝鼎叩了三个头,大声说道:我是南方部落联盟盟主黎上尤,过去我哥蚩尤,孤傲自大,自以为是,不听劝阻,招来杀身之祸,是他罪有应得;去年熊湘发生了骚乱,给囯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黄帝赶来熊湘,不到半月时间,不用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就平息了骚乱;黄帝不是用刀枪,而是用黄帝的崇高威望、感人的人格魅力、宽广的胸怀,平息了骚乱;为了桥囯南方的长治久安,为了炎黄民族的发展壮大,黄帝又高瞻远瞩,不计前嫌,册封我哥蚩尤为战神,推举我为南方部落联盟盟主,彻底打消了熊湘人和南方人的顾虑;从此,大家安安心心地作桥国国民,永永远远、世世代代作炎黄民族的子孙,为国尽力,为民族效忠;熊湘骚乱前,整个南方只有一百二十五个部落、七万三千五百六十一个人口,为桥囯黎民百姓;如今,有二百九十八个部落、有二十二万一千三百四十六个人口,为桥国的黎民百姓;囯家的疆域扩大到南海边,国家的人口增加了十多万;我的理想,就是打算将来,把南海岸边的许多岛屿部落也争取过来,加入我桥国国籍,成为我炎黄民族的子孙;到那时,我们桥国的疆域更大了,人口更多了,物产更丰富了!这次来新都城朝见黄帝,我带来了南方黎民百姓捐铜铸造的炎黄宝鼎;这是南方黎民百姓献给黄帝、献给炎黄民族、献给国家、献给新都城具茨山的礼物!南方盛产铜和盐,从明年起,我每年向黄帝上交铜刀两百把,用来改善军队的装备;上交铜锄三百把,用来改善北方和中原种地的工具;上交盐巴一千斤,用来改善新都城黎民百姓的生活。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黄帝上前,拉着黎上尤的手说:好!我们神农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紧密团结,组成的炎黄民族就不可战胜!这个炎黄宝鼎,代表了我们炎黄民族;宝鼎有三条龙腿,分别代表神龙部落、轩辕部落;宝鼎有三条龙腿的支撑,就永远不倒;炎黄民族有神农、轩辕、蚩尤三个部落的团結,就永远立于世界!你的理想,非常实在,又非常伟大,我十分赞同和支持;今后,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理想,只要这个理想是为囯家富强、为炎黄民族团结倡盛,我们大家都要支持!我决定:奖黎上尤虎皮五张、白绸十疋、杜康酒十二罐! 一个彪形的北方大汉,手持龙尾,上前向黄帝叩头后,与黄帝合了符,大声说道:黄帝,我是北海贝加尔部落的部落长白狐;去年,我父亲花狐病逝后,大家选我当了部落长;你两年前合符金山时,我们部落的边界还在贝加尔湖的南边,人口也只有八百人;现在,整个贝加尔湖都成了我们部落的领地,人口由八百人增加到一千二百多人;这次来新都城合符,我给黄帝送来了两百张狐皮,三百张貂皮;回去后,我把贝加尔湖北岸的十多个小部落合并过来,这样,桥国的疆域扩大了,人口也增加了! 黄帝说:年轻人,干得好!我要好好奖励你!你说,想奖什么? 白狐说:黄帝,你真好!我们那里有虎皮,你不用奖;北方天气寒冷,白绸穿不着;我知道你的酒好,就奖我十罐酒吧,带回去大家尝尝! 黄帝高兴地说:十罐太少了,奖你二十罐,带回去让大家尝尝! 白狐高兴地向黄帝叩了三个响头;草坪里的黎民百姓见了,也高兴地议论纷纷: 一个老头说:听说国家疆域扩大了、人口增加了,黄帝就高兴,真是个好黄帝! 一个小伙子说:上次,我去红发囯做生意,他们听说我是桥囯人,是炎黄民族的子孙,对我十分客气;我感到作炎黄子孙,十分自豪! 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人上前,向黄帝叩了三个头,跪着说:黄帝,我来自西边的大沙漠,我的部落叫沙维尔部落,我就是沙维尔部落的部落长买买提,来这里用了两个月时间;我们那里有十九个部落,有一万多人,都以牧牛羊为生;以前我们都不知道桥囯,也不知道黄帝,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囯人?前不久,崆峒山有个大仙叫广成子,要去天山拜佛,经过我们部落,见我们无依无靠,就叫我们来投奔桥国;他说桥国的黄帝叫轩辕,是个喜欢学习、又爱护黎民百姓的好黄帝;我们那里的人听了,叫我立即来桥囯,请黄帝收下我们!黄帝,请收下我们吧! 黄帝立即上前,扶起买买提,高兴地说:买买提,回去告诉你们那里的所有部落,我桥囯都欢迎他们!杜康,快拿一罐酒来,给买买提部落长解渇! 买买提将一罐酒一饮而尽,大声赞叹:好黄帝赏好酒,我买买提世世代代跟定黄帝了! 黄帝说:买买提走了几千里,才来到桥囯,为的就是加入我桥国;仓颉、风后,你俩当场给他完备入国手续,给每个部落长颁发一枚国符,以后就凭龙尾合符;买买提一下就带来十九部落、一万多人加入桥国,功劳巨大,除奖他虎皮五张、白绸十疋、好酒十罐外,我册封他为沙漠部落联盟盟主,立即生效。 买买提又跪下叩了三个头,大叫:谢谢黄帝!黄帝,我刚才听前面几位部落长说,他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你也夸他们是炎黄子孙,我和我沙漠部落联盟的人,也要当炎黄子孙,你同意吗? 黄帝扶起买买提,大声宣布说:我宣布,凡是加入桥国的人,都是桥国的黎民百姓,都是炎黄民族的子孙! 在场的所有人,听了一齐跳起来,高呼:好啊!我们都是桥国的黎民百姓,都是炎黄民族的子孙了! 黄帝主持的合符大会,一直进行到天黑才结束。 参加合符的部落长,参观合符的黎民百姓,从中看到了黄帝的英明、桥国的强大、炎黄民族的倡盛,信心更足了。 第八十七章 轩辕黄帝设夜宴 商议国事争发言 合符结束后,仓颉宣布:大家注意,为庆祝新都城落成,为迎接炎黄宝鼎进宫,今晚由黄帝设夜宴,招待全国各地赶来合符的部落长和具茨山的黎民百姓,以及大臣、护城官兵;今晚的夜宴,是黄帝与民同乐、国家強盛、民族兴旺的象征;夜宴由黄后带领三位黄妃、大臣眷属及黄宮宫女、侍从来操办的,请大家入席了! 原来,天黑前,根据风后的指令,力牧就带领大批官兵,运来了几百捆柴禾,并围绕炎黄宝鼎,用石块壘了一圈灶台;常先带来大批官兵,围绕着炎黄宝鼎,架了九九八十一堆篝火堆;四黄妃嫫姆指挥侍从,搬来煮食的铜鼎罐,架在灶台上,开始生火煮猪、牛、羊肉;三黄妃彤鱼氏,指挥宫女,在灶台旁铺上秸杆、稻草,摆上盘子,把各种鱼干、肉干、干果装盘;二黄妃方雷氏,带领大臣眷属,把一罐罐美酒和酒杯,摆在盘子旁。 这一切准备完后,天黑了,合符也结束了。 当仓颉宣布入席的号令后,常先指挥官兵,点燃了八十一堆篝火;霎时,爱鹤坪被照得如同白昼,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黄帝和黄后,坐在炎黄宝鼎下的灶台旁,由风后、仓颉作陪。 篝火通明,罐子里的肉喷出阵阵肉香,酒杯里的酒飘出浓浓的酒香,馋得人们口水直流。 黄帝端起酒杯,大声说:我桥国能囯泰民安,我炎黄民族能兴旺繁荣,全靠天神、地灵和先祖伏羲及女娲娘娘护佑;在此,我敬天神、地灵、祖宗酒三杯! 黄帝跪下,向天、地、祖宗叩了三个头,又向天、地、祖宗敬了三杯酒,把酒一一洒到地上。 在场的所有人,照黄帝的样子,向天、地、祖宗叩了头,敬了酒。 祭祀毕,仓颉宣布:夜宴开始,大家大块吃肉,大杯喝酒,不醉不归! 哗!人们手抓大块肉,吃得浑身流油; 咣!人们端起酒杯,互相一碰,一饮而尽; 。。。。。。 黄后嫘祖,率领三个黄妃,首先向黄帝敬酒; 黄帝十分高兴,连喝四杯。 风后、仓颉,率领十多个大臣,向黄帝敬酒; 黄帝又喝了十多杯; 东、南、西、北,四个部落联盟盟主,向黄帝敬酒; 黄帝又喝了四杯。 部落长们,有的三五组合,有的单打独斗,来向黄帝敬酒; 黄帝与熊湘的麻柳、水坑、大竹等部落长喝完后,黄帝醉了,往后一倒,呼呼大睡。 当时喝酒的规矩,不论男女、不论官民,找谁喝酒,你都要喝;不能不喝,也不能找人代喝;直到你喝倒下了,不再找你喝,就找你代喝的人喝;刚才,很多人向黄帝敬酒,黄后和黄妃都不能阻止,也不能代喝;现在,黄帝喝倒下了,黄后嫘祖就上阵代夫喝酒;敬酒的人,认为黄帝豪爽,喝倒就喝倒;认为现在敬黄后,就是敬黄帝。 一千多个部落长,几千个黎民百姓和官兵,不分男女、不分职位高低,都来敬酒。 黄后喝倒下了,三个黄妃也喝倒下了。 按顺序,由风后、仓颉等大巨代喝; 不久,风后、仓颉等大臣也喝倒下了。 爱鹤坪的人,都喝倒下了。 篝火还在熊熊燃烧,罐子里的肉还煮得咕咕响,空酒罐摆了满地,盘子里的肉干、鱼干、干果所剩无几;参加夜宴的人,上至黄帝、黄后,下至黎民百姓,一个个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呼呼大睡;有的说梦话,有的骂人,有的叭叽着嘴巴,有的把地上的秸干放在嘴里当肉干嚼,嚼得津津有味。 黄帝的头,靠在麻柳部落长的腿上;常先的头,枕在嫫姆的肚子上;力牧搂着常先的老婆,黎上尤手里还拿着一条羊腿,买买提的嘴巴还放在酒罐上;酒喝多了,火烤热了,男人们脱光了上衣,露出了黑黝黝的胸膛;女人们拉开了衣襟,露出了两个白嫩嫩的奶子;。。。。。。 太阳出来了,照在爱鹤坪上,照在横七竖八的醉酒人身上。 黄帝是第一个喝醉的人,也是第一个醒来的人;他看了看还躺在地上的人,什么也没说,起身整了整衣冠,回议事厅准备当天的国事讨论会去了;第二醉倒的是黄后,也是第二个醒来的人,她拉好衣襟,整了整头发,回去给黄帝梳洗烧茶去了。 场子里的人,一个个先后醒来;醒来后整整衣裳,该干啥的就干啥去了。 四黄妃嫫姆醒来,拉好衣襟,开始给煮肉的罐子熄火,再把罐子集中起来; 力牧醒来,光着膀子,撤出灶台石块,清理场子; 女人们一个个醒来后,加入了嫫姆收拾剩余食品、收拾餐具、打扫卫生的行列; 男人们一个个醒来后,加入了力牧搬石块、平土坑、扫地的行列; 人们离开爱鹤坪后,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太阳爬上具茨山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太阳照在炎黄宝鼎上,宝鼎闪着彤彤红光,与太阳的光辉混为一体,与地上的青山绿水遥相辉映。 爱鹤坪又恢复了原貌,几只仙鹤在炎黄宝鼎上长鸣,一群小鸟在爱鹤坪上,啄食人们昨晩丟下的残羹剩饭。 无论是黄帝举行的夜宴或囯宴,还是寻常百姓家举行的家宴或婚宴,模式就一个,把宫中或家中最好的食物,最好的酒全摆出来,让客人尽情享用,客人全部喝倒下了,这个宴会就成功了;至于客人,主人点名请的是主宾,一定要来;主人没有请的、凡是知道消息的,都可以去;开宴时有客商经过,客商也毫不客气地加入宴会;如果主人要请十个客人,你得准备一百个人的酒食;往往客人越多,主人越高兴,越觉有面子,这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黄宫议事厅,坐无虚席,部落长们一边互相打招呼,一边称赞黄帝的夜宴,对大家和自己昨晚醉倒一事,只字未提;在他们看来,醉倒是正常的,不醉倒反而不正常。 买买提说:这是我出生以来,参加的最大的、最好的宴会! 白狐说:对,我加一句,这是我看到的最强大的囯家! 黎上尤说:对,我再加一句,这是我们国家最好的黄帝! 大家齐声赞成:对,是我们最好的黄帝! 黄宫议事厅是园的,全由方形石块一层层建成,逐渐升高;园心位置,是黄帝的坐位,一块巨形园石墩,只是上面铺了张虎皮;这个位置,就是后来的以某某某为中心的常用语的来源地;黄帝坐在虎皮石墩上,方向可隨时调整,说话的人在东方,他即转身向东方;说话人在北方,他即转身向北方;议事厅是空旷的,他隨时能观天时,能察地况,能听各方声音,所以从这里产生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成语。 黄帝见太阳当顶,议事的时间到了。 黄帝说:各位部落长,你们不容易到都城一趟,我也不容易到你们部落去;大家既然来了,请把你们部落的,或把你听到的、看到的情况、问题、意见、建议都说出来,让我听听,能解决的,当面解决,不能当面解决的,以后研究解决,开始吧! 黎上尤说:黄帝,你五年一次与部落长合符,让部落长汇报情况,然后有奖有惩,这个制度好;但是,你推举我当南方部落联盟的盟主后,也应该给盟主颁发龙符,也应该让盟主向你汇报,也应该有奖有惩;这样,我们就会把事情办得更好! 其他三个盟主齐声赞同。 黄帝转身向着黎上尤,赞赏说:这个建议很好,马上给四个盟主颁发龙符;这个龙符应与部落长的龙符有所区别;力牧,这个事你马上去 办!为奨励黎盟主的建议,王亥,在黎盟主的石坐墩上垫一張狼皮,从示奖励! 黎上尤一个小小的建议,不仅当场解决了问题,还给提建议者当众奖励;奖的虽是一张狼皮坐垫,可它的鼓励、示范作用,却远远地超过了一张狼皮和一个坐垫。 一个部落长大声说:黄帝,我是崂山部落的部落长鲁八,现在部落与部落间,部落内部黎民百姓间,经常为争夺水井、争夺猎物、争夺女人发生争斗;争斗后没有人出面解决;即是有人出面解决,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一个判明是非的标准,最后不了了之;这样下去,造成了人多的、力气大的、嗓门大的、死缠烂打的、不要脸的人有理,老实的、听话的、讲理的无理,这很不公平;我建议黄帝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或者说制定一个规矩,即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该谁出面解决,用什么标准解决;有了这个标准或规矩,以后就好办了! 鲁八一说完,全体部落长和四位盟主,一致赞成。 黄帝转身向着鲁八说:鲁八部落长,你这个建议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也支持!仓颉、风后,你们记下来,会后由你们主持制定一个全囯适用的规矩,以后大家都照这个规矩办就好了!鲁八这个建议好,王亥,奖他一张狐皮坐垫! 这下,议事厅的气氛更热烈了。 一个中等个儿、干瘦的部落长说:黄帝,我是巴山部落的部落长桐子树,我那个部落人口多,面积大,统计一次人口,我要跑半年;等我把部落跑完了,前面统计过的人,有的已死了,有的又生了;这样统计,不仅速度慢,也不准确;我建议,在一个部落内,或以住地位置,或以住地形状,或以不同姓氏,划成几个或几十个小部落;再在小部落内,再划小小部落;毎个小部落或小小部落,任命一个部落长;今后无论是统计人口,或是其它事情,一层一层传达,一层一层统计,不仅时间来得快,统计也准确,不晓得行不行? 黄帝一听,大声说:行,行! 全场的人,也一齐说:行,行! 黄帝说:这个建议好。仓颉、风后,你们记住,会后编制一个部落设置表,我看后通令全国执行;王亥,奖给桐子树部落长一张狐皮坐垫! 后面的发言更积极,提的好建议越来越多,如建立市场、交换物品问题;又如买卖物品,统一货币问题,等等。 这次商量国事,用的时间不长,好的建议却很多;当时虽无民主一词,黄帝却开始发扬民主了;黄帝奖励提意见、提建议者,更是开历史先河! 第八十八章 轩辕黄帝立刑法 刑德相养执法度 黄帝与部落长共商国事之后,部落长们欢天喜地回部落去了,而黄帝却立即召集大臣们开会。 黄帝说:“去年我去崆峒山、峨眉山拜访几位大师后,大师们就提出,治理国家,一定要法治,不要人治。从那以后,我就考慮立法之事;昨天,部落长们又提出了立法问题,你们有什么想法?” 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知从何说起。 风后说:“黄帝,从伏羲帝以来,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可是,时间虽久,但那都是野蛮时代,都是氏族、部落时代,不仅没有立法,连文字都没有,我们立法无从参考和借鉴;黄帝你考虑立法之事已久,你先讲讲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内容、执法的尺度,我们根据你的想法,再来起草法律! 仓颉说:“黄帝,仓颉说得对,你先讲讲吧!” 大家齐声忻求说:“黄帝,你先讲讲吧!” 黄帝说:“好,我讲一讲。立法的指导思想,就是以道立法,执道治国;道者,天地行之规矩也;道生法,法治国;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不敢犯也,法立而不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知天下而不惑矣!” 黄帝的这番讲话,是记录在《黄帝经。法经》中的;黄帝讲话的意思就是,用道来立法,拿道来治国;什么是道呢?道就是天地运行的规矩,就是宇宙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全句话就是:用客观自然规律来立法,拿客观自然规律来治国;道就是客观自然规律;从客观自然规律中,产生出法来,用这种法来治囯;什么是法呢?法就是用来衡量轻重得失的称杆,法就是辩别是非曲直的尺子;所以,掌握客观自然规律的人,在客观自然规律面前、在法的面前,不敢违犯客观自然规律,不敢违犯法律;根据自然规律而立的法,谁也不敢废除;所以,掌握了客观自然规律的人,就能严格要求自己,随时隨地用法律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这样的人,就能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类;这样的人,就不会违背客观自然规律,就不会违法犯法。 黄帝又说:“在立法中,首立刑法;刑者,违道违德违法也;在立刑法时,同时应立道德;刑法与道德,是阴阳相存和相异,是阴阳相同和相反;故,刑、德同出一道,而道生德。” 黄帝讲话的意思,就是在立法中,首先要立刑法;什么是刑法呢?就是制定一部违犯了客观自然规律、违犯了人类道德、违犯了法律该怎样去惩罚的法律;在立刑法时,同时应立人类道德,就是提倡、宣传人类好的品质;刑法与道德,就是一对相铺相存、相同而又不同、相同而又相反的一对矛盾共同体;社会的道德风尚好,违犯刑法的人就少;社会道德风尚差,违犯刑法的人就多;相反,违犯刑法的人多,社会道德风尚一定差;违犯刑法的人少,社会道德一定好。所以,刑法和道德,同样产生于客观自然规律;客观自然规律,可以产生出良好的道德风尚;就是将客观自然规律,用法律的形式形成规定、形成法律,然后由国家执法机关强迫在社会上、在人类中执行;不执行的,将受到各种惩罚;这样下来,就是道生德了。 黄帝还说道:“立了法,就要执法,执法要有度,就是法度。规之内曰园,矩之内曰方,线之下曰正,水之上曰平,尺寸之度曰长短,权衡之度曰轻重,斗石之量曰多少,法度者,用之稽也!” 黄帝的意思是说,国家立了法,国家执法机关就要执行法律;不执法,立的法不起作用,就成了摆设;但是,在执法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分寸,掌握轻重与力度,这就是法度。法度,犹如用园规画园,在园规之内就是园;用尺子画线,在尺子内就是方;用墨线画线,在线的下面就是画正了的正线;用水来量平衡,水的上面就是平的;用尺寸来量物品就知道长短;用称来称重量就知道物品轻重;用斗用石来量米粮就知道多少;执行法律力度的大小轻重,是考查考核执法者水平的依据。 黄帝把立法的指导思想讲完后,风后、仓颉等豁然开朗,下去撰写桥国刑法,有了基础;常先、王亥等仍不理解,这就是知识的差距。 黄帝在当时的历史环境、自然条件下,提出了国家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内容、执法程度,可以说开世界历史、人类历史的先河;这些思想以及后来的立法,把炎黄民族领上了更加发达繁荣、更加文明的光明之道。 在黄帝立法思想的指导下,黄帝、风后、仓颉等人几易其稿,终于写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刑法,颁布后在全国执行。 这部刑法,截至目前为止,虽没有发现留下具体的文字,但执法后的效果,却留下了不少称赞黄帝立法、执法的赞誉: 赞誉一: “黄帝治天下,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 意思就是说,黄帝以法治国后,国泰民安,其他地方的民众响往桥国,不去叫他们他们自己就会来到桥囯;需要民众到某地居住或办事,民众不会推辞就自已去了;民众该做的事情,不用催促就能完成;民众不该做的事情,不用禁止民众也不会去做。 赞誉二: “黄帝时期,国无邪都,市无淫货,地无荒土,官无滥士,地无游民……。父子不背恩,夫妻不背情,兄弟不去义……。” 意思是说,黄帝以法治囯后,国内没有邪恶骚乱的城市,市场上没有歪物假货,田地没有荒芜,官员中没有贪官污吏,大路上没有游手好闲之人;父贤子孝没有忘恩负义之人,夫妻恩爱不会互相背叛,兄弟之间亲如手足,不会背信弃义……。 赞誉三: 《黄帝时,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正律百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欺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法令明而不嗟,辅佐公而不阿,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田者不侵畔,漁者不争岸,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嗟无盗贱,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粟于路,而无岔争之分……》 意思是说,黄帝以法治国时期,按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来制定法律,用刑法与道德相结合的规律,端正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执法和守法的自觉性,制定了一百多条法律;法律的内容很多,如男女有区别,雌雄有不同,上下有区分,无论贫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強势之人不敢欺侮弱小之人,使人多的不敢欺凌人少的,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国家的法律法令明确,人人都知道学法守法,各级官员要秉公办事,不能欺下媚上,季节一到农作物成熟,却没有人敢去盗抢,各级官员勤政廉洁不占不贪,官员们能上能下不用担心,种田的互不侵占土地,打漁的互不争抢地盘,大路上丟的东西无人私自捡回家,市场上不喜欢弄虚作假的商人,城市夜不关城门,放心吧没有小偷也没有抢匪,在边远地方旅游遇到困难,相互之间互相支持帮助,各种肉和粮食放心地放在大路边,别担心有人去偷抢去争夺,…… 赞誉四:“黄帝时,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熟……” 意思是说,黄帝时期,日月星辰运转正常,四季分明,风调雨顺,没有出现过重大的天灾人祸,所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从这些赞誉中可以看出,黄帝时期,以法治国,执法有度,因而带来囯泰民安,民族兴旺,达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首个太平盛世! 第八十九章 轩辕黄帝搞调研 管理囯家划州邑 轩辕黄帝在立法的同时,又启动了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工作;他想起巴山部落长桐子树的话,一个部落大了,统计一次人口,要花很长时间;前面刚统计不久,后面还未统计完,前面就有人死了或生了,永远统计不到准确的人口。 黄帝决心重新划分囯家区域。他站在白绸画的国家疆域图前,心想:“现在全国有二千六百多个部落;这些部落,是由于地域或祖辈代代传承下来的,不能轻易打破,打破了容易出乱子;因此,只有在保持原有部落的基础上,再按区域或习惯,划出层层小单位来,毎个小单位选一个头头,就好办了。” 黄帝向大臣们讲了划分区域的想法,大臣们都支持;但是,具体如何划分,大家争了半天,也统一不起来;黄帝决定,留风后在家主持研究立法,他带仓颉和伯益、王亥,找一个部落调查研究一下再说。 黄帝真是知人善任。他这次下去搞调研,要走村串户,因此,除了带足智多谋的仓颉外,还带了水利大臣伯益、骑兵司令王亥。 伯益发明了挖井,于是黄帝封他为水利大臣,常年带人在各地挖井找水,对下面的情况十分熟悉;王亥将野马驯成了战马,在打蚩尤部落中立了大功,黄帝封他当了骑兵司令;为了扩大骑兵,他常年在外捕野马,对山区平原的情况较熟悉;所以,黄帝带他二人隨他下乡调研。 黄帝找了个离具茨山有一百多里的部落,叫河山部落,部落长叫谷猎;这个部落有八百多人口,分布在黄河岸边;按地形,河山部落有山有水有平原;按职业,河山部落有猎户、魚民、农民,是个比较典型的中型部落。 谷猎部落长得知黄帝要来部落搞区域划分调研,十分高兴,并全程陪同,配合黄帝工作。 黄帝先到山区,这里多是猎户,以打猎为生;他走访了几个猎户村庄发现,凡是有井的地方,就有猎户居住。 伯益介绍说:“不管是山区打猎的,还是河边打魚的,还是种田的,都要喝水;水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井的多少,决定这里居住的人的多少;水的多少,要看这里井的多少,井是决定人口多少的关键。” 王亥说:“不光人是这样,连野外的野马也这样;有水塘的地方,一定有野马;水塘越大,野马越多。” 谷猎部落长说:“在种田的地方,井不仅管人们喝水,天旱时,还解决灌溉庄稼的任务。” 黄帝听了,沉思片刻,对仓颉说:“仓颉,你记一下,井是区域划分中最基层的单位。” 黄帝通过井发现,一口井一般可供八家人用水;尤其是在种庄稼的农村,人们选择居住地,都是以井为中心,分东、南、西、北四方修房居住,每个方向一般住两户,一口井的四方,一般住八户,形成了自然的村落。 黄帝还发现,凡是有井的地方,一般还有第二口井、第三口井,或第四口井;每口井旁,基本上都是分四个方向,住着八户人家,黄帝问伯益:“这是为什么?” 伯益说:“一般来说,每口井下面,都有一个水源;水源一般都是地下水库,或者是地下暗河;因此,在同一水源上挖几口井,非常正常。” 谷猎说:“对,有水的地方,一般会挖到几口井;有了井,有了水喝,人们会邀亲朋好友,或邀左邻右舎的人,围井居住;这样,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家族聚居地。” 仓颉说:“这些聚居地和住在聚居地上的人,与另外的聚居地上的人,来往多了,就成了朋友,朋友又交朋友,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村庄;村庄连村庄,又形成了乡邑,形成了部落,……” 黄帝说:“好呀,一个以井为最小单位的区域划分方案,就形成了!” 通过对山区、水域、农村的调研,黄帝对部落内区域的划分,心中有数了。 黄帝回到具茨山黄宫后,在大臣会议上说:“我这次去河山部落调研,终于对部落内的区域划分,心中有了数!” 黄帝接着说:“这次划分区域的指导方针是:第一步,先划部落内的区域;第二步,打乱部落地界,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划分全国的区域。第一步就是,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同井而饮,存亡更守,井为一邻,邻为三朋,朋三为里,里为五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第一步实施完成后,看看效果,再实施第二步。仓颉,你对大家说说第一步的具体划分方案。” 仓颉说:“根据黄帝划分区域的指导方针,第一步是划分部落内的区域;部落内的区域划分,最小的区域单位是井;也就是说,每八户人家为一井,一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八家人同饮一井水,井内设井长一人,管理八家;三井为邻,共二十四家,设邻长一人,负责管理二十四户;三邻为朋,共七十二家,设朋长一人,负责管理七十二户;三朋为里,共二百一十六家,设里长一人,负责管理二百一十六户;五里为一邑,共一千零八十户,设邑长一人,负责管理一千零八十户;这就是第一步的具体方案。” 黄帝说:“在管理人选上,釆取一级任命一级,层层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即部落长任命邑长,邑长任命里长,里长任命朋长,朋长任命邻长,邻长任命井长。” 风后说:“好,太好了!还有,刚才黄帝讲了,同井而饮,存亡更守,就是八家人同欣一井水,八家人的生死存亡,连在了一起;八家人联合起来,分时轮班值更守夜,一方面保护井水安全,另一方面保护八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为立法提供了一条好的法律条文!” 大臣齐声赞成。 黄帝责成风后负责,带领力牧、应龙、常先、杜康、岐伯等大臣,起草刑法; 黄帝又责成仓颉负责,带领伯益、王亥、宁封、共鼓等大臣,起草区域划分的第一部分;起草完毕后,黄帝审查通过,立即通告全国,开展区域划分工作。 不久以后,仓颉等起草的第一部分区域划分方案,黄帝审查通过了,并立即通告全国;紧接着,在全国范围内,在两千六百多个部落中,开展了层层区域划分工作,一个区域划分和基层政权建设,热烈展开了!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区域划分和基层政权建设,不仅开人类历史的先河,还为国家管理提供了更便捷、更快速的管理通道。 又过了不久,风后等人起草的桥囯刑法,加进了黄帝的‘同井而饮,存亡更守’的内容,经黄帝审查通过后,颁布全国执行了。 三年后,区域划分的第一步完成了,全国反响良好;黄帝乘胜追击,打破部落界限,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区域划分工作,即十邑为都,共一万零八百户人家,设都长一人,负责管理一万零八百户人家;十都为师,共十万零八千户人家,设师长一人,负责管理十万零八千户人家;十师为州,共一百零八万户,设州长一人,负责一百零八万户的管理工作;州以上就是国家,就是中央集权的、统一的桥国。 在实施第二步区域划分中,黄帝明确提出三点:第一,各州自守其土,互不相侵,井井有序;就是各州可招慕部分军队,守其州界,州与州之间,不得互相侵占,各守州土,达到秩序井然;第二,都长由师长任命,师长由州长任命,州长由黄帝任命;为保持国家稳定,为保证第二步区域划分的顺利进行,黄帝决定,过去的部落长和四个部落联盟盟主,观其身体状况、工作能力、民众反映,能当都长的当都长,能当师长的当师长,能当州长的当州长;确实不能当的,决不免强;第三,一級负责一级的管理,若出现不负责任者、贪脏枉法者、重大事故者,要撤销其职务,还要送执法机关依法处罚。 三年后,一个完全脱离了部落体制,进入了州、师、都、邑管理体制的国家――桥国,迈上了更加巩固、更加繁荣、更加先进的世界囯家行列;轩辕黄帝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九十章 轩辕黄帝讲哲学 天人合一承伏羲 轩辕黄帝迁都具茨山后,先召开了全国部落长合符大会,合了符,听取了民意,又与民夜宴同乐,黄帝声威大震;此后,黄帝又立刑法,以法治囯,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政权进一步巩固;在此基础上,黄帝又顺应民意,在全国重划行政区域,调整各級领导,使国家政权巩固,管理又走上了科学、快捷、方便的快车道,使国家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真是天遂人愿。黄帝迁都具茨山后,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看到国强民富,黄帝笑了;趁此机会,他决定把建国以来的思想理论整理一下,把伏羲帝研究《河图》、《洛书》、太极、八卦等重温一下,从思想理论上武装一下自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黄帝安排风后、仓颉,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他回到黄帝宫,只留黄后嫘祖在身边照顾自己的生活,闭门谢客,潜心研究学问。 黄帝用了近半年时间,重温了伏羲的思想理论,又将自己建国以来的思想加以总结提高,形成了比较系統的思想理论,即黄帝的哲学思想、黄帝的经济思想、黄帝的法治思想、黄帝的军事思想、黄帝的宗教思想等等。 当时还沒出现哲学、经济、宗教等名词,这些名词是后来出现的,但为了叙述方便,这里先借用这些名词一用。虽然“哲学”二字是后来出现的,但黄帝讲的哲学与后来出现的哲学,内容基本一致。 黄帝拜会了大仙大隗,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与大隗交流,得到了大仙肯定,大仙高兴地说:“黄帝,你的哲学思想在继承伏羲帝的思想基础上,还有创新,还有发展,可喜可贺!不过,我建议,你应将你的这些思想,整理成书,留传后世,造福炎黄子孙;还有,你应开办讲堂,让你的大臣、州长、师长们,也听听你的思想,今后,他们办起事来,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这就叫一人执火,脚下明;人人执火,天下明呀!” 黄帝谢了大隗,回到爱鹤坪办公处,发现风后和仓颉,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十分高兴;黄帝在高兴之余,把自己的思想和大隗的建议,给大家讲了,风后和仓颉听了,急不可赖,要求黄帝明天就给全体大臣讲,黄帝答应了。 大臣们听说黄帝要给他们讲哲学,十分高兴,第二天天还未亮,爱鹤坪的园形会议厅就坐满了人;大臣们来了,副大臣和附近的州长、师长们也来了。 黄帝讲:“我们平时做事,要天、地、人、时合一,能合一者,事则成,不能合一者,事则败。” 黄帝的意思是,做一件事,要合天意,合地意,合人意,合时间实地情意,就能成功,否则就失败;天意、地意就是道,就是客观自然规律,人意就是民众的需求,时即是时机、地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做事能实事求是,就能成功,否则就失败。 黄帝又讲:“道,高而不可测也,深而不可测也,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形,独立不偶,万物莫能之令。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蚑行蛲动,带根之徒,皆取以生,道弗为少;皆反焉,道弗为益多;坚强而不溃,柔弱不可化,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极之所不能过。” 黄帝的意思是,客观自然规律,像山高,像海深,高深莫测,它明显地存在,你却看不见它,叫不出它的名字;它宽大无比,你却看不见它的形状;它是唯一正确的理论,世上没有第二个;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遵循它的规律、按它的指令生存发展;天地间的阴阳正负,四季的日月气候,天上的星辰、云彩、大气,地上的飞鸟爬虫,草树花木,都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就可以生存发展,不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发展的,基本没有;若不按客观自然规律运行,客观自然规律就不会给你好处,还会惩罚你;客观自然规律是铁一样硬的规律,经过无数检验,不会被摧垮,它看起来软弱无力,但不能被随意改变,它虽然看起来又小又细,但是它无处不在,什么地方都用得上,虽然客观自然规律是真理,是正确的,但是在运用中超过了极限,过了度,同样达不到目的。 黄帝又讲:“道者,天也!人者,顺而不能逆!” 黄帝的意思是,客观自然规律,就是天;所以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天的语汇:“天道”、“天德”、“天时”、“天功”、“天常”、“天理”、“天刑”、“天杀”、“天诛”;作为人类,只能顺天,不能逆天,就是只能顺应客观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客观自律,所以出现了一系列有关顺天的语汇:“顺天”、“应天”、“则天”、“得天”、“用天”。 黄帝又讲:“人,要畏天,用天,弗逆天,弗违天。明天地之道,而顺天,应天。” 黄帝再三强调的意思是,作为人类,要敬畏天地,敬畏客观自然规律,只能应用客观自然规律,不能倒行逆施,不能违背客观自然规律。要学习和掌握客观自然规律,这样就能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应天时,掌握和应用客观自然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在哲学原理上,黄帝讲:“亘先之初,道同太虚,虚同为一,亘一而止,芒芒昧昧,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必熙,故未有以,万物莫以。故无有形,大同无名,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腐,在阳不焦。一度不变,能适蚑蛲,鸟得而飞,鱼得而游,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见其形。一者,其名也,虚其舎也。” 在哲学原理上,黄帝认为,在宇宙形成初期,这个时候的道,就是这个时候的客观自然规律,就是太虚,就是太极原理,这就是事物规律性运动与变化的认识论,它与物质共生,一直到终止,由开初的不明确,逐渐明确起来。小的事物逐渐积累,最后充满世界,小的声音逐渐放大,必然响彻世界,看起来似有似无,但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按这个客观自然规律运行。它无始无终,却无处不在,又无影无形,可它是不杇的、永恒的,不论人们认识与否、反对与否,它都存在,都在起作用,都在推动自然与社会发展。万事万物按规律办就能生存发展,做任何事情就能成功,事物虽生也不会减少,它永远是可大可小、有形无形的“一”;世上万事万物虽千变万化,但变化的机理各不相同,但唯一相同的就是,都必须按客观自然规律办;就是爬虫飞鸟按规律办了,鸟儿就能飞上天,鱼儿就能四海游,虎豹犲狼就能跑;你若用这个理去研究宇宙,它就是宇宙;你若用这个理去研究国家大事,它就是国家大事;你若用这个理去研究蝼蚁,它就是蝼蚁,这就是道的“一元论”,这就是哲学的基本原理。 在黄帝开讲后,有很多人在后面旁听,其中包括大仙大隗。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黄帝讲得头头是道。 讲完后,黄帝见大仙在后面听,急步向大仙走来,说道:“请大仙提出宝贵意见,下次讲时纠正!” 大隗说:“黄帝论道,吸先祖伏羲太极、阴阳八卦之精髄,又创先祖伏羲未论之道,有继承,有新意,有创造,有发展,佩服!” 大臣们听了,个个伸出大拇指,连一向不喜学习的王亥也说:“听黄帝讲了,心中明了,今后干事按客观自然规律办,再也不能鲁莾了!” 仓颉说:“黄帝,下次讲什么?我想听呀!” 大家齐说:“是呀,我们等着听呀!” 第九十一章 轩辕黄帝讲经济 重视土地重民生 过了两天,黄帝要给大臣们讲经济。这次来听讲的,除了大臣,黄宫内的工作人员外,得到消息的黎民百姓也来了,把个议事厅挤得满满的。 黄帝的经济思想,是以他的哲学思想“道”为基础,“以民为本”这一治国理论为出发点而提出的。因为受时代的影响,受当时生产、生活发展的局限,他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发展理论,这对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强盛,起了重要作用。 黄帝讲:“执道循理,必从本始”。 黄帝的意思是说,执法治国,探讨一切治理国家的道理,必须以国家的最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属,这个“本”,就是“民为国本”。 “民为国本”,就是使国民富强、安定、幸福,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所以,黄帝认为,国之本在民,而民之生存之本在于土地。由此,执道治国,就必须注意对土地的保护、开发、利用,只有重视了土地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才是抓住了治理国家的最根本问题。不重视农业、不爱护土地,就是失去了根本。失去了根本的国家必衰,必弱,必亡。只有重视了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顺时而树,不误农时,节省民众的劳力和财力,让民众为国家,为自己做更多的事;同时,实行轻徭减赋的政策,使黎民百姓富裕,才能达到国家强盛、外寇不敢犯、内乱不能起、上下一心、政通人和、文明发达的目的。 黄帝讲:“人主者,重地则得其根”,“不重地,则失其根”。“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知地宜,顺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夫民仰天而生,待地而食,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 黄帝的意思,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一定要重视土地的开恳、利用和保护;黎民百姓有了土地耕种,他们就有了根,黎民百姓有了根,国家才有根;国家有了根,国家政权才巩固;不重视土地,黎民百姓无根,如何安居乐业?黎民百姓失了根,囯家政权犹如建在沙滩上的高楼,是要垮台的。 黄帝对于如何重视和利用土地,作了具体分析和安排。他说人民的根本是土地,土地的根本是在于适宜,适宜的根本是掌握时间季节,不误农时;时间和季节的掌握,在于人的经验和素质;农民对土地要花力气,要精耕细作,同时要节省劳力。农民知道何时给土地下种,知道什么样的土地,适宜种什么,这样既可以节省劳动力,又提高了农业产量,民众的财富就产生了。 黄帝说黎民百姓靠天生存,靠土地吃饭;天是黎民百姓的父亲,地是黎民百姓的母亲,现在,我想把土地、牲畜按人口平均分配给每个人,让人人有土地,个个有饭吃,这样就国泰民安了。 黄帝又讲:“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人焉,有地焉,三者参用之,王者而有天下矣”。 黄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当权者,要掌握治囯的道理和方法,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发展规律;因为,天、地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着自己的变化发展规律,且三者之间,又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无不受着这种天地变化的影响和制约。 黄帝讲:“蚑行喙息,扇飞蠕动,无不与天地总,无不庭顺矣。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天执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天明三以定二,则一晦一明。地正四极以立七法,天定二以建八正,则四时有度,动静有位,而外内有处。天建八正以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适者,天之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极而反者,天之性也。必者,天之命也。此之明、正、适、信、极、反、必者,天之所以为物命也,此之谓七法。七法各当其名,谓之物。物各有其本性,谓之理。理之所在,谓之道;失理之所在,谓之逆。逆顺各有命也,则存亡兴坏可知”。所以,“动静不时,种树失地之宜,则天地之道逆矣”。故言“静作得时,天地予之;静作失时,天地夺之。” 黄帝讲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包括小虫爬行、小鸟飞行,都离不开天地这个范围,都要按天地之道、按客观自然规律生存和办事。不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而成功者,是少之又少。掌握了一个客观自然规律,就明白了三个规律:太阳按时从东方升起,又按时从西方落下,地球的南北有极点,称之南极、北极,这个南极和北极,都有一定的经纬度,不会多,也不会少;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总是一个升起,另一个落下,总是一个明,一个暗,决不会同时升,同时落;也不会同时明或同时暗。宇宙中的天和地,都在按客观自然规律运行,一年有四季,山静水动有规律,虽同处一个地球,但环境、时间不同而不同。上天立了七法:正确掌握了客观自然规律的,就是掌握了治国的规律和生产规律。适应、顺应客观自然规律的,就能好好的生产和生活。相信客观自然规律,这是上天的希望。那种极力反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这是他的本性决定的。自觉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的人,就能掌握命运,就能成功。这就是明者、正者、适者、信者、极者、反者、必者七条法规,这就是世上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不得违背。这七法中,毎个法都有其名,名正言顺。每个物名,都有自已的特点和规律;失去了这个规律,就会走到相反的路上去。相信规律和不相信规律,都是由自己的命运决定的。所以,你得到了一个安靜的环境,那是上天给于的,你若失去了这个安靜环境,那是上天安排夺走的。 黄帝讲的,就是要顺应客观自然之道,因地制宜,真正做到“顺时而树”,发展农业,保护土地,繁荣经济,富民强国。 黄帝又讲:“毋苛事,节敛赋,勿夺民时,治之安。无父之行,不得子之用。无母之德,不能尽民之力。父母之行备,则天地之德也”。又说,“赋敛有度,则民富。民富则有耻,有耻则号令成俗而刑罚不犯。” 这是黄帝赋敛有度的观点,更是直接源于“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意思是说,帝王以道治国,以民为本,爱地亲民,赋敛有度,人民安居乐业,勤劳致富,民富国强,则太平盛世现。可见,赋敛有度,绝不仅仅是减轻一点黎民百姓负担的小事,而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一个社会团結和睦,一个民族兴旺繁荣,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长远的大事。 在富民強国问题上,黄帝认为,要做到富民富国是比较容易的,只要爱护人民,爱护土地,以民为本,以地为根,顺时而树,赋敛有度,百姓就会富足。民富自然国家富。但是国富却并不等于国强。若以为国富就是国强了,那就是一种愚蠢,弄不好还会因为头脑发热闹出祸患来。黄帝认为,要真正做到民富国强,就得“知王术”,依“术”而治,才能达到民富而国强。不知王术者,就可能会因国富而为所欲为,骄奢淫逸,或耗费国家资财,滥建宫室,广充美女;或听不进逆耳忠言,不用辅佐之助,拒纳圣慧之谏,穷兵而黩武,广为征伐,杀服民,戮降人,刑无罪等等。如此,则其国非但不会因富而强,反倒会因富而弱,因富而乱,因富而亡。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治国者不学道,不知道督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物极必反之理,即不知王术。 什么是“王术”呢?黄帝认为,就是做帝王的,一定要以法治国,严于律己,特别是要学哲学,掌握客观自然规律,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一整套治国方略,用以不断研究和解决各种新问题。也就是说,好的治国者,必须精通哲学,成为一位懂哲学的政治 家,能够纯熟地运用哲学理论分析、研究问题,制定出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办法。正因为如此,黄帝将治国者称之为“执道者”,所以在《黄帝经》一书的开篇中,劈头就讲“道生法。” 按黄帝的“道生法”,就是知王术者,就要以民为本,去私立公,尚贤重士,选贤任能,将各方面学有专长的人才都选拔出来,任用适当,信任他们,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与财富。这就是“轻悬国而重士,故国重而身安”的辨证道理;知王术者,就要贱财而贵有智,尊重知识,重视教育,不搞拜金主义。更要特别注重社会文化建设,就是要“贱财而贵有智,故功得而财生”的辨证方法;知王术,就要贱身而贵有道,不仅治国者要学道、用道,以道洗心,以道治国,更要播道于天下,以道教化人民,使忠臣良将、黎民百姓,都尊道而贵德。如此,则主惠而臣忠,父慈而子孝,上下交融,其志和同,各安其位而有度,长幼有序而相亲。如此,“贱身而贵有道,故身贵而令行。令行天下,而天下则之”;贱身而贵有道,便可民富而不淫,官富而不骄,国富而不暴,强兵而不伐,富而有志,富而思进,富而“与时偕行”而求变革,变而有序。如此才算是真正的富民强国。 …… 黄帝讲完后,众听者不愿离开,仓颉说:“今天黄帝太累了,大家回去,下次再来听吧!” 第二天,风后召集大臣开会,就黄帝讲的经济问题,对照桥国经济的现状,该增加的,如保护土地,增加了该项;该减少的,如减少赋稅,减赋两成;等等,作了修改,黄帝批准后,立即在全国推行,黎民百姓齐声叫好。 第九十二章 轩辕黄帝讲軍事 富民强国又强兵 过了三天,黄帝在议事厅讲军事,大臣和守都城的将士们都来听了。 黄帝一生经历了五十三战,統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桥国;他总结了过去在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富民强国又强兵的的军事思想。 黄帝讲“万民和辑而乐为主上用,地广、人众、兵强,天下无敌”。 黄帝的意思是,全国的黎民百姓,由于国家依法治国,又重视土地和农业生产,民众有吃有穿,生活幸福;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若遭受侵略,全国民众就会挺身闪出,听从黄帝调遣,为国杀敌立功;加之国家面积大、人口多、兵强马壮,可以天下无敌。黄帝的治国思想,明确地主张富民强国;他的军事思想,就是必须走强兵道路。强调只有民富才能国富,只有国富才能强兵,只有民富、国富、兵强,才能算是国强。才能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使国家立于安定和不败之地。 在战略战术上,黄帝讲:“因天之杀也以伐死”,“守弱节而坚之,胥雄节之穷而困之” 。 黄帝的意思是,在战争中,要学会掌握天气、地形等自然状况,利用客观自然规律,为战争服务,否则,是自寻死路。作为一个国家,即使是处于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之下,也要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念。这就要注重分析形势,掌握和利用好自然规律于战争,促使战争形势、军力对比,都向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转变,然后抓住有利时机,奋力战而胜之。 黄帝反对称霸与好战,他讲:“好凶器”,“纵心欲”,“伐无罪”,“杀服民”,“戮降人”。 黄帝的意思是,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他明确反对以强凌弱,穷兵黩武,肆意侵占别国领土、杀戮别国民众、杀戮缴械的战俘、抢掠别国财富的称霸行为,并将穷兵黩武、隨意侵略、倒行逆施的“好凶器”、“纵心欲”、“行逆德”列为治国之中的“三凶”。说“三凶”是:“一国而备‘三凶’者,祸反自及也”。就是说,若一个国家“三凶”齐备,那这个国家就会自取灭亡了。 轩辕黄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更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丰富战争经验的军事家。他在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中,以静制动,妙用天时、地利、人和,巧摆战场,密布伏兵,部层层天机、人谋、地利的神鬼莫测之术,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转危为安战例的先河,迄今仍令我国现代军事专家所折服。他除了在治国之策之中谈到一点战略战术思想外,他不专门谈军事,又很少谈战术。这实际上就是他视战争为“凶器”,恐遗战术理论于后世,被那种“好凶器”、“纵心欲”、“行逆德”者掌握,而危害人类社会的忧虑有关。所以,对于黄帝的军事思想,只能从他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称霸中去寻找;今天,中国党和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永远不称霸的思想,就来自于五千年前的轩辕黄帝。 在以“道”治军上,黄帝讲:“以有余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伐也。天有死 生之时,国有死生之政。因天之生也以养生,谓之文;因天之杀也以伐死,谓之武。文武并行,则天下从矣。” 黄帝的意思是,我有很多军队在防守阵地,这个阵地就固若金汤。用少量的人去攻防守严密的阵地,就等于自杀。自然界中有生有死,囯家之中的政策也有好有坏。因为适应客观自然规律,客观自然规律就任你发展生存,这就是文治;若果违背客观自然规律,客观自然规律就惩罚你,叫你无法生存,这就是武治。治国和治军一样,要文武结合,这样,大家就服从你的领导了,天下也太平了。 黄帝的治军,就是加强军队建设,其理同于治国之道。黄帝的以道治军观点,是建立在以民为本,以道治国的基础上的。他的治军观点是:顺应民心,施以德政,使民获利,选贤任能,连什为伍,严明号令,用刑法去惩罚罪犯、用政纪去纠正犯错的人。以及教育军队要遵守客观自然规律,审时度势,明“知己知彼之理”,懂得文武结合这些基本道理。 黄帝反对侵略,他讲:“用国而恃其强者,弱。兴兵失理,所伐不当,天降二殃:逆节不成,是谓失天;逆节果成,天将不盈其命,而重其刑”;“所伐当罪,其祸五之;所伐不当,其祸什之”。 黄帝的意思,一个国家恃强凌弱,实际是软弱的表现。出兵攻打别国,又没有理由,这就是侵略,必将遭到上天的双重惩罚:侵略失败,失去道义,遭天遣;侵略得手,上天不会承认你胜利,而将遭到更严重的惩罚;即使你出兵讨伐有理由,也要带来五倍的灾祸;如果无理出兵侵略,将带来十倍的灾祸。 黄帝认为,治国必须富国而强兵。强兵的最根本目的,绝非兴杀伐,行掠夺,图霸业,穷兵黩武。而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全,绝对不受强国之侵犯。假如因国富兵强而恃强凌弱,大兴杀伐,就是逆道之行,就是违天道而积人怨,祸反及己,谓之“自伐”,就是自杀。故言杀伐多祸。 在战术上,黄帝主张当机立断,他讲:“兵不刑天,兵不可动;兵不伐地,兵不可措;刑法不入,兵不可成。参之天地,正之雌雄,圣人则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因时秉天地,必有成功。圣人不达刑,不襦专,因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黄帝的意思,战争是双方的事,必须要了解双方的情况,不了解对方的国情,军队不要行动;不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军队不要随便调动;不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军队不要参于。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掌握客观自然规律,就要正视双方力量的对比,加之国家、军队领导人在战斗中,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天气、地形条件又有利,所以,聪明的领导人抓住时机,就会成功。聪明的领导人为什么能成功?就是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因为掌握了客观自然规律,必然成功。聪明的领导人不用严法浚律,也不胆小怕事,只要你抓住了天时地利,就应该当机立断。该决断时不决断,犹柔寡断之人,最后必遭祸乱。 黄帝是说,战争是交战双方的事,并不是你不想要战争,战争就不会发生。有时候,敌对的一方,就是要把战火烧到你的身边,将战争强加在你的头上,你想避也避不开。在这方面,黄帝的观点是,要想避免战争,只有强兵不懈,震慑敌人,遏阻战争的发生。若是做不到这一点,也要先礼而后兵,先雌而后雄。战争中要抓住有利战机,当机立断,坚决消灭对方,以战而去战。 黄帝讲:“战示不敢,能示不能”;“实者示以虚,不足者示以有余”。 黄帝的意思是,在战场上要把自己伪装起来,显示自己怯懦无能;本来有实力,却要显示出无实力,本来力量不足,却要显示出力量十足。 黄帝说,战争,不仅是交战双方政治、经济、军力、科技等方面实力的综合性较量,更是交战双方军队素质的较量,是双方指挥者勇与智的较量。战争与治国正好相反,治国用正道,战争用奇道;治国用明道,战争用诡道。所以,它要求指挥者,尽一切方法、手段,详细、全面、及时地了解对方的情况,而又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将自己一方的情况严密封锁,不使敌方知道。并要极其巧妙地利用敌方指挥者的心理、性格、弱点,欺骗对方,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造成其指挥上的失误。虚虚实实,因时、因事、因人、因情,变通而用,一切以诱使对方上当为准则,以最终战而胜之为目的。 黄帝还讲:“夫作争者凶,不争者也无成功。于是,出其将士,奋之戎兵,身提鼓鞄,以御蚩尤”。“立于不敢,行于不能”,“慎案其象,不擅断疑”,“守弱节而坚之,胥雄节之穷而困之” ,“其民劳而不怠, 饥不饴,死不怨……战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名声彰明,顺之至也” 黄帝的意思是,在强敌面前,要树立不畏敌,敢打敢拼的精神,沒这种精神,肯定不会成功。在战场上,无论是官或是兵,都要奋勇杀敌,手持武器,以打击敌人。在军事部署时,作最坏的打算;制定作战计划时,要十分谨慎;战争最困难时,要有信心坚持,等待时机反击;为了支持战争,黎民百姓支援前线积极,饥饿时不叫饿,战死也无怨言;这样,在外面取胜,国內平安幸福,用的财力人力少,却在国内外影响巨大,一切都会顺利到来。 敢与不敢,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一个辨证应用、同时交互作用的观点。黄帝认为,当战争强加在自己头上的时候,在强敌面前,在战略上一定要树立敢打必胜、一决雌雄的信念。在战前的一切军事部署,则是慎之又慎,,绝不能有半点轻敌思想。而是做最周密的军事部署,绝不给敌人留半点可乘之机。这,又是敢中之“不敢”。在整个战争的过程之中 ,则是敢与不敢的交互为用;既教兵以一当十,敢战敢拚,有以弱胜强的决心,又在每一战争发展环节上,善用敢与不敢,这就是黄帝把哲学思想,用在指挥战争上。 关于战争的性质,黄帝讲:“诸库藏兵之国,皆有兵道。世兵道三:有为利者,有为义者,有行忿者。所谓为利者,见(其国)民饥已极,国家不暇,上下不当,举兵而伐之。虽无大害,亦无大利焉;所谓为义者,伐乱禁暴,起贤废不肖。”对此,若“诛禁当罪,而不私其利,能令行天下,而莫敢不听。自此以下,兵战力争,(则)危亡无日,而莫知其所从来。”因为,此时之所谓“义者,众之所死也。是故,以一国攻天下,万乘之主兼并,稀不自此始,鲜能终之。非心之(不)恒也,穷而反矣;所谓行忿者,心虽忿,不能徒怒,怒必有为也。成功无以求也。即始兼并矣,非道也”。故,“天下有三死:忿不量力,死;嗜欲无穷,死;寡不避众,死。” 黄帝是说,世上所有拥有军队的国家,都有共同的用兵理由。这些理由有三种:有为谋利的,有为取义的,有为泄忿的。那些用战争谋利的,因为本国民穷国贫,黎民百姓处在饿死的边緣,国家又无力解决,各级领导又无适当办法,于是便派军队侵略别国。这种战争,对本国虽然沒有大的危害,但他却留下了侵略者的坏名声,后患无穷;那种为正义而战的,就是为讨伐暴乱、扶持贤君,废掉暴君的正义战争。这种正义战争,杀掉的和废掉的,是罪有应得,在战争中又不谋取私利,这样的国家和国君,就会受到世人的称赞,他们发的号令,天下人都遵循,没有人敢违背。除了正义的战争外,其他战争都是十分危险的,国破家亡随时都有可能,到那时后悔已经晚了。因为正义战争,大家知道为谁而战,就是战死,也死得其所。所以,一个国家用战争占领天下,一个国君用战争去统治全世界,希望今后不要再发生,从此结束这种称霸世界的野心。这种野心不去掉,世界就没有宁静的日子。那些为泄忿而发动战争的,心中虽有气,但不能迁怒于民众,这种泄忿,会造成严重后果,即使泄忿成功了,也没什么好处。即使你占领了别国,这确是违背道德的。所以,天下有三种人该死:一种人,因忿而冲昏了头脑,不自量力而发动战争,这种人该死;二种人,贪得无厌,为谋私利而发动战争,该死;三种人,明知自己力量弱小,明知寡不敌众,还发动战争者,该死。 黄帝对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不同性质之战,以及可能发生的性质转变及后果,进行分析,而将战争性质列为三种:为利,为义,行忿。认为:为利者,事实上得不到多大利益,甚至因此而受害;为义者,往往不容易把握分寸,因此而导致不断地扩张与兼并,最后所造成的是众之所死,和发动战争者的危亡;至于行忿者,不仅不合道义,还极其容易由此而丧失理智,因忿而自不量力,结果是自取灭亡。 在当时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局限下,黄帝对战争的起源、结果、性质、战略战术等,在“道”的指导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当时的战争有指导意义,对今天的战争与和平,仍有指导意义;我国现在宣布的不称霸的口号,就是黄帝五千年前不称霸的继承和发展。 第九十三章 黄帝建设具茨山 中华文化大发展 黄帝迁都具茨山,在具茨山生活了整整十二年;在十二年中,黄帝在政权建设、法制建设、军队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囯泰民安的盛景;但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黄帝审时度势,在文化建设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在建筑文化上,黄帝施展了规划才能,把具茨山打造成当时最完美、最坚固、最具想象力的都城。 具茨山有山有水,有川有原,有林有草,各种地貌应有尽有;要在这么复杂的地貌上建都城,规划十分重要。 根据黄帝的思想和追求,他在具茨山建设上的总体设想是:“天知城”。 什么是天知? 黄帝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地上来当黄帝的,那么自己在地上所作的一切,应该让天知道;怎样让天知道呢?就是在具茨山设计规划上,层层向上,向上天展示业绩;层层向天敞开心扉,表示他对上天的忠诚。 按黄帝的规划设计,在具茨山的一块平原上,修建了供黎民百姓居住的黄帝城,让上天知道,黄帝与民同住一座城,了解民间疾苦,才制定了以民为本的建国思想; 在具茨山中的一座园形山包上,修建了接待黎民百姓的轩辕丘,让上天知道,他与黎民百姓心连心; 在具茨山的几个风景美丽的地方,黄帝设计建造了仓颉造字台、风后岭、大鸿屯兵处、黄帝访贤任贤处、黄帝拜访大仙华盖童子处;这些都向上天表明,他是个尊重、重用有德有才的人的黄帝,才出现了黄帝任贤,五湖四海人才投奔的局面; 黄帝在几个风水宝地,设计建造了供黎民百姓烧香祈福的轩辕庙、黄帝祠、嫘祖祠、天寿宫,向上天表明,他为黎民百姓办事,黎民百姓为他祈福的和偕的君民、君臣关系; 黄帝在一块风水极好的山坡上,设计建造了少典祠;为父亲少典修造祠堂,是他向上天表明,他不是一个数典忘祖的不孝之子,而是一个尊宗孝祖的有孝道的黄帝; 黄帝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建造了黄帝修道论道处;他在这里,与大仙华盖童子论道;在这里,他创立了“尊天法祖” 、“天人合一”的道德教,他是道德教的始祖;道德教早于释迦牟尼佛教2180年,早于耶酥创建的基督教2793年;到了东汉时期,有些人打着道德教的牌子,利用邪术骗取钱财,东汉的统治者认为,用道德教的邪术骗取钱财,道德教失去了德;从此,东汉统治者取消了道德教中的“德”字,成为道教; 黄帝在具茨山的顶峯,在女娲娘娘登高观水台旁,选择了一块巨大的园石,取名天心石;每年的立夏、冬至之日,黄帝都要带领文武大臣,来天心石祈天;立夏之日,是黄帝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保佑黎民百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冬至之日,是黄帝向上天汇报自己一年的政绩,祈求上天来年给黎民百姓幸福;黄帝时期的天心石,发展到后来就成了祈天的天坛;西安和北京的天坛,就是从黄帝的天心石发展而来的; 黄帝规划设计的具茨山都城,就是一个层层向天祈求、层层向天汇报的天知城;天心石就是天知城的最好证明;天知城流传到后来,就有了“天知道”一词;再后来就有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的说法。 从那以后,不少人专门研究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建筑文化。 具茨山的建筑文化,对炎黄子孙、中华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岩画艺术上,轩辕黄帝作了大胆尝试。 黄帝在具茨山的十二年中,除了繁重的工作外,让他最揪心、最重视的是具茨山的石刻艺术;他多次与大仙大隗、风后、仓颉等同行,研究具茨山的石刻艺术; 在研究中,黄帝发现,这些岩画,不是画上去的,都是用坚硬、锐利的石器或铜器刻划上去的; 他还发现,刻的这些东西,不是山、水、花、鸟、草、虫、鱼或人的画,而是某个地方的江、河水域图,或某个地方的江、河、村庄、城廓规划图; 他还发现,有的刻画,可能是某个人准备发明创造的设计图; 他还发现,很多刻画内容,都与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 在一次大臣和州长会上,黄帝讲:“具茨山的石刻画,虽然我们没有完全看懂,但可以肯定,刻的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历史;我们都是女娲娘娘的子孙后代,我们要保护这些石刻,就是保护祖宗的历史;我听仓颉说,他也想去具茨山刻画,是吗?” 仓颉说:“是的,我想把黄帝五十三战、统一三大部落、建立桥国的历史,也刻出来,供后代子孙学习!” 大家齐声赞同:“好啊!……” 黄帝也说:“你想刻,我也想刻;我想把桥国的辽阔疆域、各地的风土人情、铸、送炎黄宝鼎的热烈场面刻出来;还想把桥国的刑法、各种发明创造刻出来;只是,这用刀具刻石,十分费时,不知有没有那么多时间!哎,要是有种东西,像写字的墨一样,画在石头上,风吹不掉,雨水冲不掉就好了!” 一个西北来的州长说:“黄帝,我们西北的贺兰山里,有一种红石粉,用水调了,在石岩上画画,风吹不掉,雨冲不掉!” 黄帝说:“好啊!你回去给我们挖些红石粉送来,大家都可以画岩画了!今后,愿意用刀具刻的,就继续去刻;愿意用红石粉画的,就用红石粉去画;想画马、牛、羊的,就去画马、牛、羊;想画男人、女人、小孩的,就去画男人、女人、小孩;……” 从那以后,一个在岩石上刻石画画、红石粉画画的文化运动开始了;这些画,历经五千年的沧桑,还保存至今,给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珍贵的、丰富的遗产。 黄帝迁都前,当时人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比如对一年的概念,就是从本年的下雪开始,到第二年下雪,为一年;当时桥国疆域辽阔,各地下雪时间不统一,对一年的起止时间也不统一;南方不少地方不下雪,一年的时间怎么算? 黄帝了解这一情况后,令管理祭祀、礼仪的容成,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容成领受任务后,研究过下雪结冰,也研究过烈日洪水,但都不理想;最后,他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日、月的运行,终于制定一年365天,四时八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一年有24个节气的历法;如夏至,就是夏天的白天,时间最长了,长到最长就得终止,就是夏至,夏天到了;冬至,就是到了冬天,白天的时间短得不能再短了,就是冬至,冬天到了。 容成从桥山研究到具茨山,化了几年的功天,终于将历法研究出来了;这部历法,不仅是中国的首部历法,也是世界的首部历法。 在一次大臣会上,容成向黄帝汇报了他的研究成果,黄帝肯定了这部历法,并颁布全国实行。 由于这部历法,是在黄帝执政时期下令研究成功的,又是黄帝下令颁布全国实行的,所以人们尊称它为“黄历”;到了秦始皇改“黄帝”为“皇帝”后,“黄历”也随之改为“皇历”,直到今天。 黄帝对历法研究成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历法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帝对中华文化中的音律的发明,起了促进作用。 黄帝建国后,国力日益强盛,黎民百姓的生活日益改善,加之杜康酒的酿造成功,人们急需丰富的文化生活,来改变单调、郁闷的环境。 黄帝任命伶伦发明音律。 伶伦是黄帝身边的侍臣,就是黄帝烦了、累了,给黄帝解闷的;伶 伦解闷,除了讲几个笑话,就是学几声动物的鸣叫,给黄帝逗乐;时间长了,伶伦还是那两套,不仅逗不了乐,还更叫人烦恼;于是,黄帝叫伶伦发明音律,像百灵鸟那样会唱歌,像画眉鸟那样声音好听。 伶伦接受任务后,学百灵鸟和画眉唱歌,学了很长时间,会了几声鸟鸣;他学给黄帝听,黄帝说:“我不是叫你学鸟叫,而是制定音律;要听你学鸟叫,我不如去树林里,直接听鸟叫好了!” 伶伦离开黄帝,去了很多地方,都未制定出音律来,他怕黄帝批评,躲进凤岭,不敢出来。 凤岭的梧桐树上,经常棲息着一对对凤凰夫妇,凤凰的叫声抑扬顿挫,悠雅好听;他天天躺在树下,听凤凰鸣叫;时间长了,伶伦发现,凤凰中的“凤”是雌鸟,“凰”是雄鸟;每次鸣叫,都有规律,那就是凤叫三声,声声悠扬悅耳;然后凰叫三声,声声雄状低沉;最后,凤凰合叫一声,声音悠长;凤凰共叫七声,声声不同;它们合叫起来,那声音一会儿像潺潺的流水,一会儿像电闪雷鸣,悠美极了,好听极了。 伶伦想把这些声音记录下来,可没什么工具,他十分着急。 有一天,他路过一片竹林,突然一阵风吹来,从竹林中传出几声像凤凰一样的鸣叫声,他十分奇怪,进林寻找,不见凤凰的影子,也不见人和其他动物的影子,他想:“这声音是从哪来的?我一定要找到这种声音!” 于是,伶伦坐在竹林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那声音出现。 等了三天,仍不见那声音出现,伶伦有些失望了,正准备起身离开;这时,奇迹出现了,一阵风吹来,他面前的一根半截断竹,又发出了凤凰鸣叫的声音;他围着断竹节研究起来;他发现,凡是有风吹来,那竹节就叫;风大,竹节叫声大;风小,竹节叫声小,他想:“这叫声跟风有关,而且,风的大小,跟声音的大小有关!” 他又发现,其他竹子不叫,偏这半截断竹要叫呢?他研究了很久发现,半截断竹节上,有三个小园孔,那是竹节虫啃的;风从小园孔吹进去,便发出声音来;他等风又吹时,用手指堵住一个小孔,那声音变了;堵住两个小孔,那声音又变了;堵住三个小孔,就没有声音了。 研究到这里,伶伦一下倒在竹叶上大叫:“我找到音律了!我找到记录音律的工具了!” 用了一年多时间,伶伦砍了几大堆竹管,终于吹出了音律:1234567;那记录音律的竹管,后来取名竹笛。 伶伦用竹笛吹出了不少优美的声音,像凤鸣,像鸟叫,像狂风暴雨,像黄河咆哮,…… 伶伦赶到具茨山,在爱鹤坪的炎黄宝鼎下,吹起了竹笛;那笛声引来成群仙鹤,在炎黄宝鼎上空盘旋,与笛声合鸣;笛声引来了群群小鸟,棲在枝头,与笛声合唱;笛声引来具茨山的黎民百姓和大臣,为笛声叫好;…… 黄帝听到笛声,寻声而来,也为笛声叫好。 伶伦见到黄帝,笛声“嘎”然而止;他上前跪到黄帝面前,说:“黄帝,我是伶伦,你叫我研制的音律,我研制出来了,我给你吹一曲!” 黄帝扶起伶伦,见伶伦的头发、胡子又白又长,人又干又瘦,感动地说:“你用十年时间,吃尽苦头,终于研制出音律和记录音律的竹笛,立了大功!仓颉,你记下,任命伶伦为黄宫乐正,派人在黄宫给他收抬几间好房子,再派二十个人给他当学徒,学制竹笛,学吹笛子;等徒弟们学会了,就可以当众吹奏了,大家都来听!” 伶伦创立的1234567七字音律,是中华民族的首创,也是世界的首创。 黄帝为音律的研制成功,起了催化和促进作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功不可没,永载史册。 第九十四章 国事之余仍猎熊 黄帝常问有熊否 黄帝迁都具茨山后,在繁忙的国事之余,经常从事狩猎活动,特别是喜爱猎熊。 黄帝喜爱猎熊,有其攸久的历史。还在部落时代,黄帝的父亲少典,所在的部落,特别崇拜熊;他们认为熊力大无比,既能在地上跑,又能在水里游,还能树上爬;它既吃草、吃水果,又吃肉和鱼;食物丰富时,它们敞开肚皮吃,长得肥滚滚的;冬天食物缺乏时,它们钻进洞,不吃不喝,呼呼大睡,进入冬眠,直到春天来临。因此,这个部落的人,不仅喜吃熊肉、喜穿熊皮,还把部落取名熊部落,把熊作为熊部落的图腾;黄帝的父亲少典,就是个猎熊英雄,被选为熊部落的部落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黄帝喜欢猎熊、喜欢吃熊肉是不言而喻的了。 黄帝迁都具茨山后,国事繁忙,但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上山狩猎,当然,他就想方设法去猎熊;但是,熊不会儍等着让黄帝去猎杀,因此猎熊不仅要勇敢,还要有经验;黄帝在猎熊上,创造了挖陷井、熏熊洞、设套索等方法。挖陷井,就是在熊经过的道上,挖一深坑,上面用树枝杂草掩蓋,并在中间放上熊喜欢吃的蜂蜜、水果、肉等食物;熊去吃食物时,就掉进了陷井;熏熊洞,就是熊钻进石洞不出来,黄帝发明了在洞口堆上柴禾,点上火,浓烟钻进洞里,呛得熊受不了,必然会出洞呼吸;设套索,就是熊爬上树不下来,人若上树,定遭熊攻击,非死即伤;黄帝发现,熊下树时,是熊抱着树干,一步一步往下溜,于是黄帝在树干上系一绳扣,熊下溜时,后腿进了绳扣,被倒吊树上。 要猎熊,必须先要找到熊。 黄帝寻找熊的经验就十分丰富。 按熊觅食特性去寻:春天,蜜蜂酿蜜最多,熊喜食蜂蜜,去蜜蜂多的山崖、树林寻熊;夏天,野草青青、野花盛开,熊喜食青草、野花,去青草、野花多的草坪寻熊;秋天,山果、坚果成熟,熊喜食各种果子,去野果林、栗子林、核桃林寻熊;冬天,熊要冬眠,去林中树洞、石洞寻熊。 按熊的生活习性去寻:熊是杂食动物,碰见啥吃啥,边走边吃,而且体形大、动作笨拙,撞断、折断树枝,用断枝觅熊;熊身上毛很多,易长寄生虫,毛皮发痒,经常在树干、岩石上擦痒,留下毛发,找熊毛发觅熊;…… 黄帝空闲时上山猎熊,风后都要派人护卫;黄帝坚决反对,风后却说:“黄帝,你以前去猎熊,是你一个人的事;现在,你是桥国黄帝,管轄几千个部落,治下有几百万人口,你现在的安危,已不是你个人的事,而是全国的大亊!” 黄帝听了,没有办法;毎次去猎熊,要么应龙,要么力牧,带七八个士兵,既是黄帝的警卫,又是黄帝猎熊的帮手。 黄帝喜欢吃熊肉,又喜欢猎熊,所以,当黄帝遇见猎人或山民时,他总是要问一句:“有熊否?” 黄帝的意思,一是问,你们今天猎到熊了吗?二是问,你们打猎时,遇到熊了吗? 有一年秋天,黄帝遇见几个猎人,问:“有熊否?” 一猎人说:“有熊。我们在栗子岩遇见了一头大公熊,十分厉害,还伤了我们两个人,跑了!” 黄帝一听,忙说:“有熊,有熊!回去抄家伙,去栗子岩猎熊;这头熊不除掉,不知以后还要伤多少人呢!” 赶到栗子岩,黄帝看到,小碗粗的栗子树,被折断了不少;看来这头熊确实是力大无比,十分凶狠,要猎杀它,却非易事。 黄帝在附近察看了一阵,说:“这里栗子树很多,这头熊还会回来;走,去挖个陷井,这样危险小一点!” 陷井挖好了,树枝把陷井掩蓋得严严实实,陷井中央,放着一条羊腿,散发出阵阵的羊肉香味。 等了一天,还不见熊的踪影,有几只嘴馋的狐狸、灰狼,羊肉没吃着,先掉进陷井里。 第二天,太阳当顶时,熊来了,老远就抽着鼻子,显然它已闻到了羊肉的香味,向陷井走来。 远远看去,这头公熊比一头牛还大,两腿站起来比人还高,怪不得很多猎人猎杀不了它,黄帝用陷井猎杀它,方法选对了。 公熊离陷井越来越近了,但它走到陷井边,停步了;它望着羊腿,抽了抽鼻子,终于经不起羊肉的诱惑,向羊肉走去,“卟嗵”一声掉进陷井里。 又有一次,黄帝遇见几个山民,上前问:“有熊否?” 山民说:“有熊。昨天傍晚,我们在兔儿岩的小河边,遇见了一头在水中抓鱼的熊,天快黑了,我们只好放弃了捕杀。” 黄帝听了,兴奋地说:“有熊,有熊!快,回去抄傢伙,猎熊去!” 黄帝带人赶到兔儿岩,小河边不见熊的踪影;他们分散开来寻找,终于在一石洞内,发现了那头熊。 黄帝叫人找来柴火,准备用火把熊熏出来杀死。 正要点火时,黄帝突然听到了洞内有小熊仔的叫声,他急忙叫人停止点火,并从洞口望进去,看见母熊正在给三只熊仔喂奶;黄帝轻轻离开洞口,并要大家退到附近的小山上。 力牧不解,问:“黄帝,好容易才找到一头熊,咋个不猎杀它?” 黄帝说:“我听到洞内有熊仔的叫声,看见母熊正在给三只熊仔喂奶;我们若把母熊杀了,那三只熊仔只有饿死!” 力牧说:“干脆连熊仔一起杀了,今天大家还能多吃几块熊肉!” 黄帝说:“只想到今天多吃几块,就不想想明天吃什么?今天把母熊留下,洞里的三只小熊就能长大;三只大熊与三只小熊仔相比,哪个的肉多?” 大家明白了,齐声说:“是呀,不能只顾眼前,还要考虑明天呀!” 黄帝说:“力牧,回去告诉风后和仓颉,叫他们发个布告,告诉全国黎民百姓,从现在起,任何人不准猎杀已经怀仔和正在喂奶的动物!” 五千多年前,黄帝从长远利益出发,不准猎杀怀仔和喂奶的动物,多么值得人崇敬啊! 黄帝遇见人就问:“有熊否?” 当时具茨山熊多,人们多数回答:“有熊!” 因此,具茨山除了是桥囯的新都城之外,还留下了“有熊之墟” 的别名。 第九十五章 天有不测风雨云 黄帝迁都回桥山 黄帝迁都具茨山后,以民为本,依法治国,国家日益强盛,黎民百姓日益富足,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 黄帝37岁建立桥国,登上黄帝大位;40岁时桥山大旱,黄帝迁都具茨山,在具茨山生活了十二年,对具茨山的建设,对中原的各项建设,作了具大贡献。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正当黄帝在具茨山顺利推进各项工作时,中原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瀑雨和洪水,具茨山被洪水围困,变成了一座孤岛。 瓢泼大雨整整下了一个多月,具茨山损失惨重。 具茨山山上,山洪暴发,冲毁了刚建不久的房舍,冲毁了大片良田,冲垮了山洞,无数的黎民百姓被淹死、被垮塌的泥石流掩埋洞中;饿死、病死的人,彼彼皆是;淹死、病死、饿死的牲畜,发出阵阵腐臭味;免强活下来的人,还在饥饿、病疼之中痛苦挣扎; 具茨山的黄宫,也损失惨重。 黄帝办公的爱鹤坪,早已变成水乡泽国。议事厅淹没水中,不见踪影;滔滔洪水,刚刚淹到炎黄宝鼎的底座;炎黄宝鼎就像汪洋大海中的定海神针,洪水涨到宝鼎的三条金龙鼎腿时,洪水就不涨了,好像那洪水被三条金龙吸住了;炎黄宝鼎上,站着两只仙鹤,引胫长鸣,与天对话,询问大雨何时停? 黄帝住的山洞黄帝宫,还完好无损,这里成了防洪抢险指挥部,大臣们都在这里,在风后、仓颉主持下,商量防洪对策;这时的黄帝,正带着应龙、力牧、伯益等大臣,在具茨山察看灾情,安置灾民;大鸿接受黄帝命令,正带着军队,抢险救人;黄帝下令,凡无家可归者,都安置到黄宫里暂住;黄帝叫二黄妃方雷氏、三黄妃彤鱼氏、四黄妃嫫姆,一齐搬到黄后嫘祖洞中居住,腾出神仙坡安置灾民;黄帝巡视完山上后,又到山下巡视。 具茨山下,变成了汪洋大海。 村庄被洪水扫荡,房屋不见踪影;还活着的人,有的抱住树枝树干,有的躲在较高的小山山顶,盼着洪水早退;洪水中,飘着大人、小孩、男人、女人的尸体;那些淹死、饿死、病死的家禽、家畜,也在水中飘浮,开始腐烂,散发出阵阵恶臭。 黄帝下山后,站在水边瞭望;由于没有船只,只有望洋兴叹,为受灾的黎民百姓着急。 终于熬过了两个月时间,大雨停了,洪水慢慢消退了,具茨山的山上山下,一片狼迹。 黄帝拖着疲被的身体,听从医药大臣雷公的建议,分派大臣奔赴灾区各地,安慰灾民,安葬淹死的黎民百姓,掩埋各种动物尸体,防止瘟疫流行;然后,组织灾民,修建简易茅舍,渡过难关。 黄帝派人调查后得知,这次的瀑雨和洪水灾害,幸好只局限在具茨山方园几百里以内,其他州、邑,仍是风调雨顺。 黄帝和大臣们商量后,下令灾区周边州、邑,向灾区支援粮食、肉干、衣服、种子、家禽家畜,帮助灾民渡过灾荒。 各州、邑接到黄帝命令后,北方各州、邑支援了不少的肉干、兽皮衣裳;东方各州、邑支援了不少魚干、家禽家畜;南方各州、邑支援了不少大米、盐巴、农具;西方各州、邑支援了不少小米、小麦、玉米等种子。 灾区的生产和生活,总算安顿了下来。 冬至那天,黄帝带着全体大臣,跪在具茨山顶的天心石前,三拜九叩后,黄帝向上天倾述道:“苍天啊,我姫轩辕自迁都具茨山后,对上天忠心耿耿,对黎民百姓百般呵护,对自己严格要求,从未触犯过天规天条,也未触犯过国家制定的刑法,勤勤恳恳,忠于职责,为什么还降下天灾惩罚我?要惩罚就惩罚我一个人,让我被熊咬死,让我走路摔下山崖摔死,不要殃及黎民百姓呀,他们是无辜的!上天呀,我今天率文武百官,在天心石向你祈求,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呀!……” 这场天灾,既不是黄帝的工作没作好,也不是上天的惩罚,而是一种自然现像;可当时的人们,咋能认识到这点! 这年的冬天特别冷,好在有各州、邑的支援,具茨山和灾区的黎民百姓,平安地渡过了灾后的第一个寒冬。 春天来了,百花又开了,百鸟又鸣了,灾区的黎民百姓,又下地播种了。 正当小米结籽、包谷背娃娃时,正当黄帝和黎民百姓的脸上又绽放出笑容时,又一场瀑雨笼罩着具茨山,又一场大洪水席卷了具茨山的山上山下;眼看到手的庄稼又被淹了,眼看刚修好的房舎又被冲垮了,眼看刚绽放笑脸的黎民百姓又被洪水冲走了,黄帝跪到天心石前,还未张口说话,一大口鲜血冲口而出,黄帝病倒了,当场昏迷不醒! 黄帝被抬回黄帝宮,脸色煞白,躺在床上还昏迷不醒;身边围着黄后和三个黄妃,以及黄帝的儿女,个个哭肿了眼睛;黄后和黄妃后面,跪着几十个文武官员,个个脸色凝重,盼望黄帝快快苏醒;官员后面,跪着黑压压一大片黎民百姓,他们是听说黄帝病倒后赶来看望黄帝的,个个心急如焚。 医药大臣雷公,给黄帝把脉后说:“黄帝自去年水灾以来,操心国家和黎民百姓的安危,心力交瘁,身体虚弱,一直没有恢复;这次,具茨山又遭瀑雨和洪水,黄帝的身心又遭重创,一时急火攻心,瘀血上湧,导至吐血和昏迷!” 风后说:“雷公,有什么办法让黄帝苏醒过来?” 雷公说:“有,用艾炙!” 雷公掏出一把艾草,把艾草拧成绳状,用刀切成一寸长的五截;然后,将艾草短截点燃一头,另一头分别贴在黄帝的额头、两手掌心、两脚掌心;过了一会儿,艾草绳燃到贴近皮肤的地方,黄帝的眉头抽动了一下,嘴角也咬紧了,四肢开始颤动;又过了一会儿,黄帝一声长叹,睁开了双眼。 雷公急忙取下艾草,黄帝坐起来,望了望大家,问:“我怎么了?” 黄后嫘祖说:“你在天心石吐了血,后昏迷不醒,雷公用艾炙把你治苏醒了!” 黄帝想了想,问:“你们围着我干什么?” 风后说:“你病了,大家着急,都来看你了!” 黄帝说:“谢了,我没什么!大家快去救灾,这个时候,黎民百姓最需要我们!大家快去吧,多救一个人,就多一个劳动力;多抢出一袋粮食,就能救活几条人命,人命关天呀!” 大家又救灾去了。 黄帝把风后、仓颉留下,对他俩说:“接连两年水灾,具茨山不宜再作都城,我打算迁都!” 风后说:“黄帝迁都的决定是正确的,不知迁往何处?” 黄帝说:“我想迁回桥山。” 仓颉说:“我同意迁回桥山。黄帝,我们离开桥山十二年了,不知桥山的情况,我建议先派夸父回桥山看一看,再作决定!” 黄帝说:“好,仓颉你去办!这件事先不要对任何人讲,以免动摇救灾的人心!风后,走,我们去山下看看!” 一个月后,夸父从桥山回来,报告黄帝,说黄帝离开桥山后,桥山的黎民百姓,相信黄帝还会回来,于是把黃宫保护下来,每年还进行了修缮,黄宫设施完好,回去就能居住;桥山这几年风调雨顺,黎民百姓生活富足,大家欢迎黄帝回桥山;这几天,桥山的黎民百姓十分激动,开始修路、打扫卫生、酿酒、准备吃食,准备隆重欢迎黄帝回桥山! 黄帝听了,十分感动,决定召开大臣会议,研究回桥山的具体事项。 具茨山的瀑雨停了,洪水退了,但大地一片狼迹。 具茨山的黎民百姓,听说黄帝要把都城重新迁回桥山,十分赞成 ,并表示要跟着黄帝迁回桥山。 第九十六章 回桥山如魚得水 採众议政企分开 黄帝在黄帝宫召开了大臣会议,研究迁都问题。 大臣们一致赞成迁都,赞成迁回桥山。 当时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遭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等,人力又无法抗拒,只有迁徙;有的部落或国家,两三年迁徙一次是常事;像黄帝在具茨山建都十二年,在桥山先后建都达六十年,直到最后去世在桥山、安葬在桥山,在当时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黄帝开会,要研究的是,迁徙中的具体问题;由于有十二年前从桥山迁都具茨山的经验,加之又建立了井、邻、朋、里、邑、都、师、州、中央的中央九级管理办法,黄帝提出了一个具体迁徙方案,他说:“由大鸿带一千军队,提前十天出发,在前逢山开路,遇水撘桥,保证道路通畅,到达桥山后,整修黄宫和桥山房屋;由常先带一千二百名军人,在大鸿出发五天后出发,在沿途设十二个移民接待站,解决移民沿途的吃、住和医疗问题;十二个接待站所需物质,由当地里、邑、都、师、州解决,年终在上交国家物质中扣除;在大鸿出发后五天,移民开始出发;移民出发的顺序,按具茨山山顶、山腰、山下、平原,分期分批出发;移民出发时,按井、邻、朋、里的组织机构、由井长、邻长、朋长、里长带队,有组织、有秩序地迁徙;凡愿留下不走的黎民百姓,要给他们留足吃的和种子、工具;迁徒队伍到达桥山后,基本按原来的居住地居住,井、邻、朋、里的组织和领导不变,保证机构正常运转;炎黄宝鼎是国家和炎黄民族的象征,这次迁都,炎黄宝鼎也要隨迁桥山,安放在桥山黄宫外广场,供炎黄子孙世代瞻仰;力牧带两百军人,在大鸿出发五天后,按迁徙路线,运宝鼎回桥山;风后带农业、粮食、水利、酿造、医药、陶正、火正、造房、牧魚等大臣,与宝鼎同行;我和仓颉、王亥等最后离开!” 黄帝的这套迁徙方案,十分慎密,简直是天衣无缝。 大臣们一致赞成。 力牧建议说:“黄帝,这个方案我完全赞成;我有个建议,不知可否?” 黄帝说:“你说!” 力牧说:“这次运送炎黄宝鼎,可否像上次那样,组织沿途黎民百姓欢迎和参观?” 黄帝说:“力牧的建议是个好建议,可这次不能这样搞;这次,具茨山连遭两年洪灾,黎民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有的人一家全被泥石流掩埋,或全家被洪水冲走;有的人家人虽未全冲走,但留下孤儿寡母,日子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心思去搞这种活动;一切从俭,一切为了灾民;等回到桥山后,待国家缓过气来,一定要隆重地搞一次欢庆活动,把炎黄宝鼎高高地树起来,供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瞻仰,子子孙孙繁荣昌盛!” 黄帝的意见得到大臣们的一致赞成。 迁都桥山的行动,按黄帝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黄帝离开具茨山前,专程去大隗洞拜访了大仙华盖童子。 黄帝感谢大仙大隗,十二年来对他的支持帮助,邀请他今后去桥山讲学,愿意再当他的学生。 大隗知道,在洪水期间,黄帝认为自己工作没作好,上天惩罚他而降下瀑雨;于是黄帝带领大臣去具茨山天心石拜天,请求上天宽恕;黄帝还未开口说话,却大口吐血,昏迷不醒;现在病未全瘉,又要迁都;此时,黄帝对上天仍心存内疚,便安慰说:“天降豪雨,乃自然也,你有何过?回桥山后,多习‘道’、多讲‘德’,桥国之福也!” 大仙大隗的意思,具茨山遭遇两年洪水,是自然现象,不是你的过错;今后回桥山后,多研究客观自然规律,多宣讲、提高人的品德,桥国就国泰民安了。 黄帝谢过大仙,准备动身回桥山了。 一个月后,黄帝回到了桥山。 这时的桥山,山更青,水更秀,人更热情;隨着时间的推移,具茨山洪水的阴影,逐渐在人们心中,慢慢淡出。 黄帝回到桥山后,又闻到了桥山山顶的松柏枝香,又喝到了沮水河里的水,又吃到了黄土地上长出的小米、包谷,又尝到了沮水河里的鱼虾,又遇到了一起长大的玩伴,又到祖坟前叩拜了祖宗;他一身轻松,在具茨山吐血后的身体,也得到恢复;他如鱼得水,决心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把桥山和桥国建设得更好,把炎黄民族引导到更加繁荣、辉煌的文明大道上去。 黄帝回桥山后,接连开了几次大臣会议。第一次大臣会议,全体大臣到齐;第二次大臣会议,陶正宁封缺习;第三次大臣会议,除陶正宁封继续缺习外,火正祝融、建房大臣狄货、造船大臣共鼓、制衣大臣胡曹、伯余、制帽大臣胡巢、制鞋大臣于则等也缺习会议。 黄帝十分生气,要处分这些大臣。 仓颉建议:“黄帝,先别处分,去问问他们为什么缺习会议,再处分不迟。” 黄帝接受了仓颉的建议,一起去问陶正宁封,他为什么缺习会议? 一到宁封的陶瓷厂,只见这里到处是人;陶正,就是陶瓷厂的厂长;厂里,制陶人员有的和泥,有的制丕,有的烧陶,忙得不亦乐呼;厂外,购买陶器的人很多,有的人提着小米或包谷,有的抱着兽皮,在外等待;当时,还未发行货币,买、卖东西,靠的是以物易物,如用一张狐皮,可换五个土碗;一袋小米,可换三个陶罐。 宁封见黄帝来了,来不及梳洗,带着浑身泥巴来见黄帝,叩头后说:“黄帝,从具茨山迁徙回来的人,都是两手空空回的桥山;回桥山安家后,急需陶罐盛水,又需碗、碟吃饭;你看,来购陶器的人很多,我们只有没日没夜地干;这两次没来开会,请黄帝处分我!” 黄帝看了陶瓷厂的现状,又看了看忙得团团转的宁封,心中逐渐明白了一个问题,安慰宁封说:“你身为陶正,就是解决黎民百姓用陶器的问题,我处分你干啥?” 黄帝又去了用火石制火的制火厂,缝制衣裳的制衣厂,缝制帽子、鞋子的帽鞋厂等,情况与陶瓷厂一样;黄帝看了心想,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不但不应该处分他们,还应给他们松绑,让他们甩开膀子干。于是,黄帝心中的一个改变计划,日趋成熟了,这就是:制陶、制火的事,是具体的一项工作,技术性很强;这些具体工作的领导,不能天天开会,他们只要搞好他们分管的具体工作就行了;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政企分开。 回到黄宫后,黄帝与风后、仓颉等大臣商量,决定将陶正、火正的大臣职位去掉,专职从事制陶、制火工作;他们不再参加大臣会议,但还是享受大臣的待遇;黄帝还决定,将原来的制衣大臣,改为衣正,由胡曹、伯余任正副衣正;将原来的帽鞋大臣,改为帽正和鞋正,由胡巢任帽正,于则任鞋正;将原来的造船大臣,改为船正,由共鼓任船正;将原来的建房大臣,改为房正,由狄货任房正;将原来的酿酒大臣,改为酒正,由杜康任酒正;……这些人与陶正、火正一样,享受大臣待遇,不再参加大臣会议,专职从事他们的技术领导工作。 后来,黄帝还任命了专门炼铜的铜正,专门熬盐的盐正,…… 陶正、铜正等不属大臣,他们今后归谁领导、黄帝的命令谁向他们传达呢?根据风后和仓颉的建议,什么正实际就是什么厂,如陶正就是陶瓷厂厂长;这些厂与黎民百姓的生活习习相关,又是国家提取贡赋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今后,应设一经济大臣专管这些工厂。 黄帝采纳了风后和仓颉的建议,设立了经济大臣一职,由风后兼管;并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将此任务一一落实;宁封、祝融、胡曹等十分满意,他们都集中精力办厂,厂越办越好,黎民 百姓满意,黄帝也非常满意。 五千多年前的黄帝,就把经济工作和行政事务分开,是一伟大创举。 第九十七章 轩辕黄帝定集市 制金刀又立五币 黄帝迁都回桥山后,时逢桥山风调雨顺,经过三年时间的恢复发展,具茨山洪灾的阴影在人们心目中基本散去,桥山的城市建设得到发展,黄宫的房屋得到改造。 沮水两岸,新建了不少新房,新房和旧房相连,形成了桥山的都市市容;桥山亍上,人来人往,十分闹热。 黄宫围绕桥山,修了不少新房子。 在桥山正南方,修了黄帝办公、议事的大厅,这里是黄帝接见黎民百姓、与大臣的开会议事的地方。 桥山的正北方,修了一间道德教学堂,是黄帝宣讲、修炼道德经的地方,隔三岔五,黄帝要在这里讲学,讲的内容,一是道,就是客观自然规律;二是德,就是人的品德、品行;黄帝成了道德教的创始人,听讲的学生,后来成了道德教的道士;隨着道德教的发展壮大,到东汉时教中有少数人利用歪门邪道骗钱,失去了“德”,东汉统治者下令,将道德教中的“德”字去掉,成了道教,流传至今。 桥山的正东方,是黄帝的黄宫,除原来的房子外,还修了不少新房子;到此时,黄帝已有了十四个儿子和几个女儿,孙子也长大了,该有自己的房舎了。 桥山的正西方,也修了不少房舎,是大臣们的居住区。 桥山山顶,黄帝下令修了天心台;具茨山有天心石,供黄帝与上天交流;桥山顶没有巨石,黄帝只有修了一座高二十丈的天心台;还是每年的夏至,黄帝率大臣在天心台祈雨,祈桥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冬至那天,黄帝率大臣在天心台向上天汇报,汇报自己一年的政绩,求上天保佑来年万事如意。 黄帝迁都回桥山五年了,各方面工作走上了正轨,但还是有不少问题。 有一天,黄帝去桥山亍市视察,一猎户向黄帝反映,他昨天下午跑了几十里路,带着兽皮到桥山市场换小米,等了几个时辰,市场无人,小米未换成,天就黑了,以为自己来迟了;今天早上又来,市场还没人,又跑空路了,真气人。 黄帝问风后,这是怎么回事? 风后说:“现在实行的是以物易物的交易制度。张家早上发现自家无米了,便带着自家多余的包谷去换小米;李家下午发现家中无肉了,便带着家里多余的兽皮去换肉;这种啥时缺啥时才去换的办法,没有统一的时间规定,肯定很多人会跑空路;再说,现在只有邑、都、师、州府才设市场,离得远的,要走几天才能到市场;要是大热天,农夫的菜、鱼夫的鱼、猎人的肉,早臭了!” 黄帝听了,抬头望天,太阳正当头顶,说:“现在太阳当顶,太阳神正盯着地上所有的人,监督人们公平交易;从今天起,日中为市;原来设立的市场太少,不便黎民百姓交易,从今天起,凡需要设立市场的地方,都可设立市场,立即通告全国执行。” 通告一出,黎民百姓欢声雀跃,都说黄帝为黎民百姓想的周到。从这以后,各地的男女老少,凡是有交易意愿的,拿上自己的产品,中午太阳当顶时,聚到一块,以物易物,各取所需,相互交换,互通有无;这种交易,逐渐演变为后来的“赶集”、“赶场”、“赶墟”、“赶摆”,…… 集市兴起后,促进了桥国的农业、畜牧业、鱼业、陶瓷、织绸等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 集市的发展,又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 风后在大臣会上说:“自黄帝颁布日中为市、黎民百姓需要为市以来,市上交换物品的人越来越多,交换物品的范围越来越宽;有人反映,带着大量的物品去外地交换,十分不方便,请黄帝解决!” 雷公说:“对,有病人来桥山治病,本来身体就不好,还要带大量物品来桥山,支付医药费用,使病加重了!” 仓颉说:“黄帝,风后和雷公的意思,就是今后出门,不必带那么多的物品,只带一种大家都认可的东西;拿着这东西,想去东边换鱼,或想去西边换马,都可以!” 大鸿说:“这东西是啥?哪里有?” 黄帝说:“我明白了,这东西啥也不是,又啥也是;你说它是虎皮,可它不是虎皮;但你拿着它,可以换虎皮;你可以拿着它去熊湘换靑铜,又可以拿着它去东海换鱼干!” 大鸿急了,问:“这是啥东西呀?简直是万能呀!” 黄帝说:“大鸿,你说对了,它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就是万能!至于它是什么,我还未想好!大鸿,你说我们桥国,什么东西最宝贵?” 大鸿脱口而出:“金刀最宝贵。一把青铜金刀,可换六张虎皮,也可换二十张熊皮,也可换三十袋包谷,你说它宝不宝贵!” 黃帝大声叫好:“好!就叫它金刀!风后,通知铜正青杠树,叫他立即来黄宫!” 青杠树就是原熊湘之地的青杠树部落的部落长,他是冶铜、铸铜高手;黄帝在政企分开、设立铜正的时候,把青杠树调来桥山任铜正;还有,在撤消部落、新建井、邻、朋、里、邑、都、师、州、中央九级管理体制时,黄帝任命原南方部落联盟盟主黎上尤,为熊湘州州长,都说黄帝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青杠树来到黄宫,听明来意后,高兴地说:“黄帝,你这个办法太好了,有了这个金刀,走遍天下也不难!只是,这金刀太大了,又费铜,路上带着又不方便,造小点就好了!” 黄帝说:“青杠树,你与大家想到一起了!这种金刀不是用来打仗杀人的,是用来代替所有物品的;打造一把打仗的铜刀的铜,起码要铸造一百把小金刀,你说行不行?” 青杠树说:“行!我马上回铜厂计算一下,看一把小金刀有多重;然后制模具,炼铜水,浇铸小金刀;打磨好后,明天给你送来!” 黄帝说:“好,你去忙吧,我明天等着看你的小金刀!” 第二天,青杠树把铸造好的一百把小金刀送来黄帝过目,黄帝看了十分满意。这种小金刀,長约两寸,宽约零点二寸,厚约零点零一寸,重约零点零五两;打磨后呈古铜色,十分好看。 黄帝手拿一把小金刀,对大家说:“从现在起,这把小金刀就值六张虎皮,或就值二十张熊皮,或就值三十袋包谷;也就是说,你拿六张虎皮,或拿二十张熊皮,或拿三十袋包谷,就可得到一把小金刀。” 大臣们齐声说:“我们明白了!” 黄帝问:“风后,我们要造多少把小金刀,全国才夠用?” 风后回答:“黄帝,小金刀造多了,国库里的物质几下就被买光了;小金刀造少了,国库里的物质卖不出去,时间长了要坏;到底要造多少,要等黄宮总务大臣隶首,报出国库库存物质总数后,就能算出。” 总务大臣隶首,取来帐薄,把黄宫库存总数一一报告后,风后和仓颉不久就算出来,全国要造一百万把小金刀才流转得过来。 黄帝一听要造一百万把小金刀,忙说:“百万把?那要多少铜呀!这样吧,先造十万把小金刀用用,不夠以后再说!” 力牧说:“铜正负责造小金刀,以后铜正随便取几十把小金刀揣在怀里,想买啥就买啥,好安逸啊!” 青杠树大声说:“我是那样的人吗?好,你不相信我,你就带兵在炼铜厂监督我!” 黄帝从中受到启发,说:“你俩吵得好,我从中受到启发;这小金刀虽然不能用来打仗杀人,可它能买很多吃的、穿的、喝的、用的东西,这下很多人都想拥有它;所以,是要派军队保护炼铜厂,防备歹人偷窃。” 仓颉说:“黄帝,不仅要派兵保护炼铜厂,防止偷窃;还有,总务大臣隶首,每天应派两个人去炼铜厂,负责监督 铸造小金刀;如果每天规定造三百把,就要监督炼铜厂,不能多造一把,也不能少造一把;晚上还要把造好的三百把小金刀,押送回黄宫国库,登记交接。” 黄帝说:“好,就这样办。” 大鸿说:“黄帝,这小金刀十分好玩,请黄帝送我们几把玩玩!” 黄帝想了想,说:“好。今后大臣们的薪酬,我不再给你们发实物,而把实物折算出小金刀,发给你们小金刀;你们再用小金刀去买吃的、穿的、用的、喝的东西;大鸿想留几把玩,我发给你了,小金刀就是你的,想留多少玩都可以!” 大臣们笑了。 风后建议:“黄帝,我建议,今后不仅大臣们的薪酬不发实物,改发小金刀;而且,从邑长起的各級国家官员,一律改发小金刀;黎民百姓要用小金刀的,先用自己家的实物,去黄宫囯库换小金刀,然后,他拿着小金刀,去市场买任何物品;这样,小金刀就会在全国流行开来;再以后,各州上交国家的黄粮国税,也可以上交小金刀。” 黄帝高兴地说:“好,就这么办。风后和仓颉,散会后立即将刚才研究的结果,通告全国执行。” 小金刀在全国施用后,大家都说好;但过了三五年后,又有意见反映上来。 一个从西部沙漠来的养驼人,在桥山卖了十峰骆驼;骆驼在这里十分金贵,每峰驼值一百个小金刀,共卖了一千个小金刀,把养驼人高兴忙了;可高兴了一会儿后,养驼人又愁了:这一千个小金刀,又重又不好携带,怎么才能带回西部沙漠呢? 还有,有一个猎人猎了一头大黑熊,连皮带肉卖了一个小金刀;他怀揣小金刀,又去打猎;在追杀一头鹿时,被石块拌了一跤;他倒下去时,不知咋搞的,小金刀插进肚子里,差点要了猎人的命。 还有,小金刀面值太大,买卖小物品不方便。 再有,铜正青杠树向黄帝反映,这几年造小金刀用铜过多,影响了犂铧和锄头、镰刀的制造,不少地方缺乏农具,影响了农业生产,吃饭是个大问题。 …… 面对这些问题,又无办法解决,黄帝十分着急,便出了黄宫,沿沮水岸边溜达,化解忧愁。 走到小树林边,见几个小孩在玩“过家家”。 黄帝停下来,高兴地看着:一个大点的女孩,用沙子、土块、花瓣煮了一锅饭,大声叫卖:“肉米饭,一金刀一碗,快来买哩!” 一个男孩捡了块石片当金刀,买了一碗。 一个女孩摘了片大树叶当金刀,买了一碗。 一个小女孩从地上捡了片小树叶当金刀,买了一碗。 一个刚会走路的小男孩,地上的树叶被别人捡光了,树梢上的树叶他又夠不着,只好从胸前的烂衣服上,撕下一小片衣襟当金刀,也买了一碗。 黄帝看着小男孩撕下的衣襟,如梦初醒,大叫一声:“有办法了!” ,说完,笑着跑回黄宫。 第二天的大臣会上,黃帝取出五张大大小小的白绢,说:“近来大家反映,小金刀过重,使用不慎还伤人;还有,小金刀面值过大,使用不方便;小金刀造多了,影响造农具,影响吃饭;这些都是问题,咋办呢?我昨天从小男孩撕襟当小金刀用中受到启发,决定用又轻、又耐用、又不伤人、还便于携带、便于使用的白绢,代替小金刀;为了方便使用,我把白绢分成大小五种,最大的白绢,扺一把小金刀。” 按现在的说法,大小五种,就是一分,一角,一元,十元,百元。 总务大臣隶首说:“黄帝,我是管理小金刀的,仅管现在把小金刀由铜的,逐渐改为白绢的,但金刀这个名称未变;我对金刀这个名字,有些看法。刀,是用来打仗的、杀人的,但用来代替财物,我觉得不吉利,请黄帝取个吉利点的名字!” 黄帝点点头说:“有道理。小金刀是刀,打仗的,杀人的,不吉利!取个吉利的,好,就叫钱币,或单独叫钱也可,叫币也可!仓颉,你马上造出钱币二字!” 仓颉想了片刻,说:“‘钱’字,左边一个‘金’旁,右边两个‘戈’字;‘幤’字,上面一个‘敝’字,下面一个‘巾’字。” 大家问:“为什么?” 仓吉说:“‘钱’是金属铜造的,左边应该是‘金’旁;钱是国家和黎民百姓都需要的,十分重要,所以左边要派两个兵持‘戈’防守,这就是钱字;‘幣’字呢,按黄帝说的,是从小男孩撕衣服上受到的启发,衣服是来遮敝身体的,而且衣服是帛巾;所以,上面一个‘敞’字,下面一个‘巾’,组合成‘幣’字。” 黄帝听了,大加赞赏:“这两个字造得好,通告全国,今后把‘金刀’就叫‘钱’或‘幤’;金刀今后逐渐少造少用,最后不用。” 这个金刀币,从桥国退出后,但民间收藏了不少;几千年后,战国时期的齐国,又制造了刀形币,这个刀形币,就是从黄帝时期用的金刀币演变而来的。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黄帝“日中为市”和“范金为货,制金刀,立五币” 的历史。 第九十八章 黄帝创造度量衡 市场买卖有标准 有了集市和钱币,桥国市场有了快速发展;但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接锺而来。 在集市上,白绢是最好的上等衣料,也是当时最贵的消费品;以前买卖白绢时,买多买少,完全凭人们的感觉,为此,买卖双方经常争吵不休,有时还动手动脚; 在制衣厂,人们缝制衣裳时,衣有多长,裳有多宽,没有统一的标准,全靠裁缝在人的身体上比比划划,这就是量体裁衣成语的最初来源;这样缝衣,不仅费时,有时比划不准确,缝出来的衣裳,穿在身上,叫人哭笑不得; 在修房子时,房子修多高,屋子修多宽,全凭木匠的经验;要是木匠经验不足,修出来的房子,不是垮塌,就是东倒西歪,咋个住人? …… 情况反映到黄帝那里,黄帝开了几次会解决,也没个结果。 黄帝回到黄宫,还是心事重重,在房里踱来踱去,思考问题。 黄后嫘祖见黄帝回宫,十分高兴,说:“黄帝,我亲手织了一疋白绢,想给你缝套衣裳,坐下来,我给你比划比划!” 黄帝心烦地说:“以后再说!”说完,坐在木墩上继续思考问题。 嫘祖见黄帝心烦,不敢打搅他,更不敢拿白绢在黄帝身上比划,便在一旁想办法。她想:“既不打搅黄帝思考问题,又要把衣裳的长短比划好,怎样才能办到呢?” 突然,嫘祖见桌上有一双吃饭用的竹筷,便拿起其中一根竹筷,在黄帝身上上下比划起来,比划完了,她小声说:“黄帝的衣长四个半竹筷,袖长两个半竹筷,身宽两个竹筷,……” 嫘祖在床上铺开白绢,按黄帝的衣长、袖长、身宽,用竹筷比划起来。 刚才,黄帝见嫘祖用竹筷在自己身上比划,开始没在意;后来,嫘祖的小声说话,又在白绢上用竹筷比划后,他一下惊醒过来,站起来从嫘祖手中接过竹筷,大笑起来:“哈哈哈,黄后,你又立功了,帮我解决难题了!” 嫘祖得知黄帝的难题后,也跟着一起笑了。 黄帝与嫘祖又研究了一阵,问题彻底解决了。 第二天,黄帝在大臣会上,拿出一长一短两根竹筷,说:“下面反映,买卖白绢没个长短标准;修房子的高矮没个统一,这个问题,被这两根竹筷解决了!” 说到这里,黄帝用短竹筷在一块白绢上量起来:“一筷、两筷、三筷、……” 黄帝说:“以后在市场上买卖白绢,只要用这筷子一量,就知道白絹长几筷子;如果一筷子白绢值十个钱币,五筷子白绢就是五十个钱币了!” 大家齐声叫好:“好啊!黄帝解决大难题了!黄帝,那根长筷子干啥用的?” 黄帝拿起长筷子,量起议事厅的长宽来。 议事厅的长宽量完了,大家醒悟过来:“啊,明白了!短筷子量白绢,长筷子量房屋,这下好了!” 黄帝拿起短筷子,介绍短筷子上刻的十个刻痕,每个一样长,专门解决不足一筷子的长短问题;黄帝又拿起长筷子,介绍一根长筷子等于十个短筷子,专门解决不足一长筷子的问题。 大家听了,更是心服口服。 仓颉问:“黄帝,你是咋想起用筷子来量长短的?” 黄帝讲了嫘祖给他缝衣服的事。 风后说:“用筷子量长短的发明,应该是黄帝和嫘祖的共同发明!” 仓颉说:“对。不过,量长短用筷子,这筷子的名字得改一改!吃饭用筷子,量长短也用筷子,听起来容易混淆,请黄帝给量长短的筷子,另起个名字吧!” 黄帝想了想,说:“对,专门吃饭的筷子,还是叫筷子;把量长短的筷子叫吃子,吃子上的十个刻痕,每个都很短,像钉子长,就叫寸;那根长筷子立起来,与长得高的男人一样高,男人长高了要娶女人,叫丈夫,长筷子就叫丈吧!” 大家一致赞成。 仓颉把长吃子和短吃子放到地上,组成了直角;根据这个直角,创造了像形字“尺”,尺子诞生了;又根据黄帝说的尺子上的刻痕很短像钉子,又造了形意字“寸”;根据黄帝说的长尺子像高大的丈夫,又造了形意字“丈”;从此,量长短的“度”,就是寸、尺、丈了。 市场上反映米粮买卖没标准的问题,也被黄帝看三黄妃彤鱼氏煮饭解决了。 一天, 黄帝回黄宫后,感觉肚子饿,便去厨房找吃的。 三黄妃彤鱼氏是后宫分管膳食的,在勤俭办膳食上,她是行家里手;这时,她正在厨房量米;黄帝见米缸前摆了大大小小三个陶罐,彤鱼氏先拿大罐舀了十九罐米,又用中罐舀了二十五罐米,又用小罐舀了三十八罐米,最后将米交给厨子去煮饭。黄帝看到这里,问彤鱼氏:“煮饭用三个罐子做啥?” 彤鱼氏说:“人的饭量有大小,煮多了浪费,煮少了不夠吃;我通过观察,发现男人一大罐米,女人一中罐米,老人和小孩一小罐米,这样不多不少,刚夠吃!” 黄帝从中受到启发,令木匠做了大小两个木框,小木框与彤鱼氏的大陶罐一样,装的米夠男人吃一顿;十个小木框的米,刚好装满一个大木框。 在大臣会议上,大家一致赞成用大小木框,作为米粮买卖中量米的标准;黄帝还给小木框取名“升”,给大木框取名“斗”;还规定,十角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仓颉不久也造出了“角”、“升”、“斗”“石”四个字。 黄帝与黄后嫘祖,发明了量长短、高矮的“度”,即寸、尺、丈;黄帝与三黄妃彤鱼氏,发明了量米粮量多少的角、升、斗、石,在全国传为美谈;聪明、好胜的二黄妃方雷氏,这下坐不住了;她想:“嫘祖和彤鱼氏,都有了发明,我这么聪明,咋还不如她们?” 方雷氏去找黄帝帮忙,黄帝说:“嫘祖和彤鱼氏发明的‘度’和‘量’,是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我只是从中提高了一下;发明靠自己,我帮不上你的忙;不过,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发明方向;如今市场上反映,量长短的尺、寸有了,量多少的升、斗有了,还差一个量肉呀、铜呀轻重的东西,你若发明出來,就与嫘祖、彤鱼氏一样了!” 方雷氏回房后,心想:“差个量肉、量铜轻重的发明,这肉和铜的轻重,咋量呀?嗬,嫫母是打猎出身,又分管宫里的吃肉,怎样量肉,她一定清楚!” 方雷氏找到嫫母,嫫母先开口了,说:“二姐,黄帝叫我与你一起搞发明,发明一个量肉轻重的东西,是吗?” 方雷氏原打算从嫫母那里套点东西,自己一个人搞发明;看来不行了,就一起搞吧! 嫫母把切得的一块块肉,放在桌上,问:“二姐,这几块肉,哪块重,哪块轻?” 方雷氏把肉块看了又看,掂了又掂,分不出轻重,问:“四妺,你们原来的部落,是咋个分肉的?” 嫫母说:“就这样切成块呀!” 方雷氏又问:“要是有人说他们打猎出力一样,而分肉时他的肉块轻,别人的肉块重,这咋办?” 嫫母说:“肉多的是,不会争!对了,我想起来了,有一年下大雪,猎物少,肉不夠吃;一个年轻人说自己的肉块轻,别人的肉块重,不公平;吵到部落长那里,部落长看了看,掂了掂,还是分不出轻重;部落长请我爷爷出面,我爷爷答应了;爷爷找来一截树棍和一条短绳,在树棍中央系上短绳,树棍两头挂上肉;然后提起中央的短绳,发现树棍朝一头倾斜了;爷爷把倾斜的那块肉割下一块,树棍平衡了,两块肉一样重了,爷爷把这个东西叫衡。” 方雷氏听了,大 叫:“有门了!” 方雷氏和嫫母,也照葫芦画瓢,制了一个衡;挂上两块肉,一头重,一头轻;把重的割掉一块,就平衡了,两块肉一样重了。 方雷氏见了,高兴地大叫:“成功了,成功了!” 一直观注此事的黄帝,看到这里,进来说:“你们只成功了一半,还要继续搞。为啥呢?两块都是肉,没个标准;要是换块铜,咋办?” 嫫母说:“是呀,咋办?” 方雷氏撒娇说:“黄帝,你帮了大姐和三妹,也该帮帮我们呀!” 黄帝想了想,说:“好,你们去河边,捡十几个拳头大的鹅卵石回来,我有用!” 鹅卵石捡回来了,黄帝取下一块肉,分别把鹅卵石挂上去,其中一块挂上去,与肉块平衡;黄帝说:“这块鹅卵石就是标准,挂在一头不动;另一头挂肉、挂铜、挂泥巴都可以,一挂就知道这东西的轻重了!” 第二天,黄帝把这套东西带到大臣会上,给大家演示了一番,大家齐声说好;黄帝为纪念嫫母的爷爷,把这个量轻重的东西取名“衡”,就是现在的称;黄帝认为那块鹅卵石十分重要,称什么都离不开它,取名“权”,就是现在的称砣;那树棍就是衡杆,就是现在的称杆;仓颉不久就创造岀“权”字和“衡”字。 又过了几十年,人们在黄帝与方雷氏、嫫母发明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才逐渐成为后来使用的称。 第九十九章 炎帝神农中毒亡 黄帝闻讯向南泣 当黄帝在为桥国的市场发展日夜操劳的时候,炎帝神龙正在衡山尝百草。几十年来,炎帝神龙走遍了桥囯的山山水水,在天山尝过雪莲,在崂山尝过拳头菜,在黄山尝过蕨菜,在武夷山喝过岩茶,在神农架尝过七叶一枝花,在大巴山尝过何首乌,在富春江尝过河豚,在莲花山尝过五步蛇,在二郎山尝过冬虫夏草,在嘉陵江尝过雪梨,…… 神农尝百草,为黎民百姓寻找食品和药物;神农尝了百草后,也使神农的身体、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三十岁起,神农的胸部、腹部肌肉逐渐变薄;到了五十岁,整个胸部、腹部,变成了透明体;胸腔、腹腔里的五脏六腑,在外面用肉眼看得清清楚楚;那红彤彤的、大大小小的血管,就像一张渔网,遍佈全身,把五脏六腑紧密连接起来;那胸腔里的气管和两只肺页,那两肺中间的红彤彤的心脏,就像秋天的一根柿子树树枝上,长着两片红柿叶,柿叶中间夹着一颗红彤彤的柿子;那柿树枝就是气管,那柿叶就是肺,那柿子就是心脏;腹腔里的胃、肠、肝、脾、腎、胰等,从上到下,层层叠叠,井井有条地摆在腹腔里;随着心脏的跳动,把五脏六腑也带动起来,肺一张一合,肝不停地微微颤动,胃、肠不停地一收一缩,在外面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吃食物时,食物从食管进到胃里,再进入肠道的过程,也看得清淸楚楚。 炎帝神农身体里的这些变化,是由于神农几十年来,在尝百草中,不断地吃进各种动、植物;这些动物、植物中,有的是无毒无害的食物,有的确是有毒有害的毒药;当然,吃了食物长身体,吃了毒药是要命的。 神农尝百草时,不只是品尝一点点;他为了掌握药性,品尝每一种动植物时,先品尝一点,再品尝多一点,最后大把品尝,这样就能取得同一种药物的、不同份量的药性效果。 在长年累月的品尝中,神农不知中过多少次毒,也不知他死过多少回,最后都奇迹般地活过来了;他之所以能活过来,得益于一种植物“查”,就是现在说的“茶”。 当他尝过马前子毒草时,中毒了,昏迷了三天三夜,最后是老鹰茶给他解了毒; 当他尝过河豚鱼后,中毒了,他熬了几大锅龙井茶喝了,解了毒; 当他尝过五步蛇后,中毒了,他喝了不少乌龙茶,解了毒; …… 神农的胸、腹部皮肤、肌肉,以及肠胃和各种器官,几十年来一直处在中毒、解毒之中;几十年来,各种动、植物,尤其是各种茶叶对神农的皮肤、肌肉的作用,使他变成了一个透明人。 当神农发现自己变成透明人后,他不但没有惊荒,反而还为自已的透明身体高兴;因为他每品尝一种草时,就能通过自己透明的身体,观察这种草在消化、吸收中的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这种草或动物若是可吃的食物,就能观察到这种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况,以及此种食物对什么器官有什么帮助作用;这种草或动物若是有毒动植物,就能观察到这种有毒动植物,对人的什么器官有损伤,捐伤程度有多大;若是中毒后,用茶水冲洗毒物的情况,都历历在目。 由于有了透明的身体,神农对尝百草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兴趣。 神农一开始尝百草,就有两个目的。 开初,他看到当时的人们,吃生肉,喝生水,生病的人很多,死亡的人也多,于是他决定尝百草,找到给人治病的药;在尝百草、找药治病的同时,他发现当时的各个部落,都是以狩猎为生,靠吃动物肉生存;一个部落驻一个地方,一年或几年后,这个地方的所有动物,大至大象,小至老鼠;天上飞的小鸟,水里游的鱼虾,地上爬的壁虎,统统被杀光、吃尽,然后又去另一个地方杀光、吃尽;长久下去,世上的所有动物都将被人们杀光、吃尽;人口众多,鸟兽有限,一旦鸟兽尽,民众将无以为生,最后人们也会步鸟兽后尘,一个个饿死,世界又回到洪荒时代。神农想到这里,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但是,人不吃东西就得饿死;不吃肉,又吃什么呢? 神农观察猴、熊等动物后,发现它们是有肉吃肉,有草吃草,有果吃果的杂食动物;他想,人可不可以学学熊和猴,也吃吃杂食呢?不过,世上的草呀、籽呀、果呀、根呀,有的能吃,有的有毒,不能吃。 要叫人们吃草、籽、果、根,就得先弄清楚哪些无毒能吃,哪些有毒不能吃;要弄清,就得自己先来尝尝;这样一尝后,既能找到能吃的食物,又能找到治病的药,真是一举两得。 从那以后,神农尝百草,身上总是掛着三个口袋,左边的口袋装能吃的百草,右边口袋装不能吃的毒草,中间口袋装能治病的药;等把三个口袋装满后,他就回到临时住的山洞,把三个口袋里的东西晒干,制成标本;然后,把每样东西的生长地、性能、功能、形状,品尝后的结果,一一画图登记,留给子孙后代生存或治病。 神农尝百草,实际上,他用八十多年的时间,基本尝尽了桥国境内所有的草,何止万种?这个“百”字,是个概数而已;还有,神农尝百草,他尝的岂只是草?他用八十多年时间,尝尽桥囯境内的各种果实,有桃、梨、桔等水果,也有栗、核桃、松子等干果,也有野稻、野麦、野粟等草籽;还有,他还尝了天上飞的各种鸟,地上跑的、跳的、爬的兽和虫,这个“草”字,也只是个概词而矣。 神农更伟大的地方,他不仅仅停留在“尝”字上,在尝过后,又进行更大的尝试;他把尝过的野稻籽、野麦籽、野粟籽,撒到黄土地上,第二年,收获了更多的野稻、野麦、野粟籽;几年后,成了水稻、小麦、小米,逐渐成了人的主食;在尝过飞禽走兽后,神农教人们把活捉的动物圈起来饲养,把带崽的动物留下来饲养,逐渐地把野牛、野马、野猪、野羊等动物,变成了家养的牛、马、猪、羊,变成了人们的副食;他把尝过的野菜,移栽到黄土地上,逐渐变成了蔬菜,变成了一日三篒不离口的营养品。 神农还有更伟大的地方,就是不断观注人类的生存。当他发现人类生病,就去尝百草找治病的药;当他发现人类只吃肉、动物要遭灭绝时,他从尝百草中发现了可食的植物,开辟了人类的农业和饲养业;当农业发展起来后,当时的刀耕火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他及时发明了犁和耙,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当人们用火煮食吃的时候,却不会藏火;每次都去找火种或从新钻木取火,十分费力;神农及时发明了焐火方法,为当时的人们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神农一百一十岁时,还在衡山尝百草;那天,他尝到一株开着像云朵一样的白色花草时,这种花草的巨大毒性,将神农的肠子一节接一节地、像刀切似的切断;神农来不及熬茶解毒,就被毒死了。 神农被毒死后,人们将这株草取名“断肠草”,一是警示这草有巨毒,二是纪念为炎黄子孙幸福捐躯的炎帝神农。 神农去世时,刚过一百一十岁。 神农去世后,当地黎民百姓为怀念他,根据当时的风俗,人死在什么地方,就安葬在什么地方,将他安葬在现在的湖南省炎陵县炎陵山;熊湘州州长黎上尤和当地黎民百姓,在炎帝下葬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并立碑作纪念。 传说神农去世后,动物世界的动物们,感谢神农尝百草,尝出了几百种可食植物,尤其是将野生稻、野生麦、野生粟培养成了水稻、小麦、小米,彻底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才没将动物斩尽杀绝;为此,动物们得知神农去世后,鸟儿们在炎陵上空盘旋哀鸣,兽、虫们在炎陵山上哀嘶;人们白天为神农守灵,鸟兽们晚上为神农守墓;天长日久 ,一对仙鹤站在墓碑上哀鸣而死,一只千年乌龟爬在碑座上不食而亡,两只雄狮守在墓前悲伤而死,老虎、犀牛、白象、白马、梅花鹿、山羊等动物,先后在墓前气绝而亡;这些动物为了能长期给神农守灵,它们死后,化成了永远不变的动物石雕,为神农永世守灵。 从那以后,凡帝王将相,或大户人家,人死后都要在墓前刻碑,碑上要刻一对仙鹤,表示仙鹤延年;碑座要刻千年神龟,表示基业万年;墓前要雕一对雄狮守墓,表示神圣不可侵犯;雄狮后要雕虎、犀、象、马、鹿、羊等动物,表示子孙后代繁荣兴旺;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神农安葬后,神农的孙子到桥山报信,黄帝得知神农仙逝,痛哭一场,并率文武大臣和后妃及子孙,在桥山顶设灵拜祭。 黄帝在神农灵前焚香后,向南三拜,说:“兄长神农,自幼聪慧;立下大志,治病救人;遍尝百草,九死一生;惠及黎民,关爱百姓;发明犂耙,造福子孙;炎黄联盟,远见卓识;共战蚩尤,一统炎黄;丰功伟绩,子孙不忘;乌呼哀哉,我心悲伤;遥祭兄长,思念久长!” 遥祭毕,黄帝回宫后大病一场。 第一百章 开天辟地创中华 炎黄子孙祭黄陵 黄帝在桥山顶遥祭神农后,回宫大病一场,两个月后,才逐渐康复。 此时的黄帝,已是百岁高龄的老人;一生的争战和国事劳累,耗尽了他全部的精力;然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黄帝在具茨山迁都回桥山时说过,当时具茨山遭受水灾,十室九空,黎民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次迁都,一切从俭;炎黄宝鼎运回桥山后,先放置黄宫门口,待国家恢复元气后,再重修底座,隆重置鼎;现在,修建底座的时候到了。 黄帝一说,上下一齐动手,只一个月时间,一座高四尺、宽八尺的彩石底座修好了。 在黄帝及大臣们的周密安排下,炎黄宝鼎上座那天,附近州、师、都、邑的黎民百姓,扶老携幼,赶来参加庆典。 根据安排,炎黄宝鼎擦洗一新,重新扎上了竹架;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竹架上的抬杆加长,每次有二十个年轻人参加抬宝鼎;除抬鼎的人外,炎黄宝鼎的四面,加了八根彩色长绳,毎根绳由男女老少各十人负责牵引;毎走一百丈路程,换一次人;从黄宫门口出发,绕桥山城一圈;这样下来,每个人都参与了进来,都有了作炎黄子孙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根据安排,大鸿带一千士兵、手持铜刀,在前面开道;常先带一千名鼓手、伶律带一千名乐手、王亥带一千名骑兵,依次排列;二十人抬的炎黄宝鼎,披红挂绿,紧随骑兵之后;宝鼎后面,依次是黄帝、黄后、黄妃、大臣、州长、师长、大臣眷属、黎民百姓,一队接一队,依次排列。 黄帝一声令下,队伍启程。 霎时,鼓声、器乐声、马蹄声、欢呼声,响彻云天。 炎黄宝鼎在众人的簇拥下,绕桥山城一圈,回到黄宫门口;黄帝在底座上铺上黄绸,众人将炎黄宝鼎捧上底座,炎黄宝鼎落座桥山黄宫大门,标志炎黄民族永永远远都是黄土地上的主人,炎黄民族将在黄土地上永永远远生根、开花、结果! 黄帝了确了这件大事,会心地笑了。 黄帝一生,十分重视“至道”和“养德”;“至道”,就是了解、掌握自然客观规律,要“尊天法祖,天人合一” ,就是在生产、生活和管理国家中,都要按自然客观规律办,不按自然客观规律办,必遭上天惩罚;“养德”,就是培养人、教育人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只有掌握了“至道”,又有“养德”之人,才是完人,才能管理国事。 用现在的话来说,“至道”就是才,“养德”就是德;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管理国家,才能当领导者。 为了做好这件事,黄帝一方面在桥山北的道德教堂上,给道德教弟子讲至“道”的规律,讲养“德”的道理和方法,希望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传授更多“至道”、“养德”的弟子,把道德教世世代代传下去;另一方面,黄帝准备将自己过去拜访和求教的大师广成子、天真皇人、华盖童子的思想理论,与自己几十年来的实践相结合,写一部《道德经》的书,将“至道”和“养德”,进行理论阐述,加以总结提高,传承后人。 在最后的十年中,黄帝为此而日夜操劳,耗尽了他毕生精力;他的精力没白费,终于培养了上千弟子,成为道德教的传人;他撰写的《道德经》一书,写了近半,在后来的大地震中,佚失了! 黄帝过了百岁之后,明显感觉精力不如以前,疾病也不断找上门来,他知道自己老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快到了。知道了这点,黄帝加快了手中工作的步伐。 黄帝三十七岁时,统一三大部落,建立桥国,当了桥国黄帝,至今已经六十三年了;如今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老,今后权力如何交接,是该考虑了。 黄帝一生,娶了四个妻室,共生二十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二十五个儿子,得到黄帝赐姓的只有十四人,其中两人为重姓,他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苟、僖、姞、儇、衣。 黄后嫘祖,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玄嚣(重姓),次子叫昌意。 黄帝观察了十四个赐姓的儿子,都不中他的意,于是将他们封为诸侯,分封全国各地;其中,玄嚣分封到长江,昌意分封到蜀地的若水;昌意在蜀地娶了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他们生了个儿子叫颛顼,号高阳;颛顼从小聪明好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长大后,大德于民,深受蜀地黎民百姓拥戴。 黄帝派人对所有子孙进行了考察,他发现只有在蜀地的孙子颛顼,属于德才兼备的人才;于是,他下令将颛顼从蜀地若水接回桥山。 颛顼回到桥山后,黄帝将他留在身边,协助自己工作,达到进一步考察和教育的目的。 黄帝将颛顼留在身边,让颛顼看他怎样处理日常事务,怎样与大臣一起议事,怎样接待黎民百姓的来访;颛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黄帝教颛顼识《河图》、《洛书》,又教他太极、阴阳、八卦; 黄帝去道德教堂讲道,颛顼在堂下认真听讲,回宫后还继续研习黄帝撰写的《道德经》书稿。 黄帝在办完国事之余,专门给颛顼补上法治、哲学、经济、军事等课程。 在给颛顼补依法治国一课时,黄帝说:“国家要管理好,重要的是要依法治国;要依法治国,首要的是要立法;立法的指导思想,就是以道立法,执道治国;道者,天地行之规矩也;道生法,法治国;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不敢犯也,法立而不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知天下而不惑矣!” 颛顼听了,点头称是。 在给颛顼讲哲学时,黄帝讲:“我们平时做事,要天、地、人、时合一,能合一者,事则成,不能合一者,事则败。” 颛顼听了,牢记心怀。 在给颛顼讲经济时,黄帝讲:“执道循理,必从本始;探讨一切治理国家的道理,必须以国家的最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属,这个‘本’,就是‘民为国本’;‘民为国本’,就是使国民富强、安定、幸福,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所以,国之本在民,而民之生存之本在于土地。由此,执道治国,就必须注意对土地的保护、开发、利用,只有重视了土地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才是抓住了治理国家的最根本问题。不重视农业、不爱护土地,就是失去了根本。失去了根本的国家必衰,必弱,必亡。只有重视了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顺时而树,不误农时,节省民众的劳力和财力,让民众为国家,为自己做更多的事;同时,实行轻徭减赋的政策,使黎民百姓富裕,才能达到国家强盛、外寇不敢犯、内乱不能起、上下一心、政通人和、文明发达的目的。” 黄帝最后说:“我给你讲经济讲得多一点,就是让你牢记: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就是要让他囯家的黎民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 颛顼重复说:“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就是要让他囯家的黎民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 在给颛顼讲军事时,黄帝讲:“万民和辑而乐为主上用,地广、人众、兵强,天下无敌; 这意思是,全国的黎民百姓,由于国家依法治国,又重视土地和农业生产,民众有吃有穿,生活幸福;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若遭受侵略,全国民众就会挺身而出,听从国家调遣,为国杀敌立功;加之国家面积大、人口多、兵强马壮,可以天下无敌。我的军事思想,就是必须走强兵道路;只有民富才能国富,只有国富才能强兵,只有民富、国富、兵强,才能算是国强。才能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使国家立于安定和不败之地。” 颛顼听了,神情凝重 ,说:“爷爷,我明白了!” 在忙完囯事之后,黄帝带颛顼进山猎熊,教颛顼在什么地方挖陷井,在什么地方下套,才能猎到熊;还给他讲曾祖父少典猎熊的故事。 黄帝还带颛顼到黄土地上,拜种地的老农为师,学会了耕地、播种、收割;又去河边,拜鱼民为师,学会了捕鱼。 颛顼在黄帝身边,经过几年的学习、培训,人逐渐长大了,思想逐渐成熟了,成了黄帝的得力助手。 各位大臣,见黄帝这样安排,也心知肚明,积极协助黄帝,培养颛顼。 黄帝过了一百一十岁后,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对儿子昌意和大臣们说:“我已过一百一十岁,往后的时日不多了;今后,我要是升天了,就由我孙子颛顼接位;颛顼是个德才兼备之人,我把国家交给他来领导,才放心!昌意,你虽是颛顼的父亲,今后只许你辅佐他,不许你篡位;各位大臣,拜托你们今后好好辅佐颛顼,不许谋逆!颛顼,你要好好干,我升天后,每天都要在天上看着你!千万不要忘记,头上三尺有神灵啊!” 颛顼、昌意及大臣们,一齐跪下,说:“我们牢记在心,永世不忘!” 九月九日,黄帝一早起来,沐浴更衣后,带领后妃和大臣,要去桥山顶天心台祭天。 颛顼预感不对,哭着说:“爷爷,今天才重阳,离冬至还早,咋去祭天?” 黄帝说:“昨晚我作一梦,梦见伏羲帝和女娲娘娘招我上天;颛顼,爷爷大限已到,该上天休息了,这付担子,该你挑了!爷爷成就了一番事业,又培养你来接担子,活了一百一十岁,什么都满足了,还追求个啥?今天我无病无痛地升天,这是喜事,还哭啥?快为爷爷高兴呀!” 黄帝骑马登上桥山顶,下马后没上天心台,而去天心台不远的一块平地上,向南站立,微笑着闭上双眼,站着与世长辞了。 黄帝用站着与世长辞,喻意炎黄子孙,人活着要有骨气,任何时候都不要当软骨头。 昌意和颛顼跪在黄帝面前,为黄帝送终。 大臣和赶来的黎民百姓,跪滿桥山,哭声震天。 黄帝崩,颛顼帝高阳继位。 颛顼帝主持了黄帝的葬礼。 按当时的风俗,黄帝在那里去世,就在原地修墓安葬,这就是司马迁《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 黄帝崩,葬桥山。 轩辕黄帝一生,历经53战,结束了部落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成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他的丰功伟绩,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民族丰碑上;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根。 五千多年来,黄帝陵成中华民族及炎黄子孙祭祀黄帝、认祖归宗的圣地。 商周时期,商周文人祭祀黄帝时,为尊敬黄帝,将“黄地”改为“黄帝”,沿用至今; 秦始皇时期,他自称“始黄帝”,迫于社会压力,他不得不将“始黄帝”改为“始皇帝”,不敢凌驾黄帝之上;从那以后,不管是哪朝哪代,不管是皇帝还是总统,不管是主席还是总理,都要去黄帝陵拜祭黄帝,祈求国泰民安;从那以后,不管是官宦富贾,还是凡夫俗子,都要去黄帝陵拜祭黄帝,祈求幸福安康;从那以后,海外游子归来,都要去黄帝陵拜祭黄帝,作为认祖归宗的标志。 2011。11。1。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