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我們都愛江小樓?”這是微博中曾經發起的一個話題,數萬江小樓的粉絲參與討論。


    其中微博名為“逃離地球”的網友說道:“愛他的樸實無華,愛他的我行我素,愛他的純淨內心,愛他的瘋狂靈魂。”


    另一個名為“天下歌者”的微博用戶這樣寫道:“為什麽喜歡江小樓?大概就因為代表了很多人身上某塊不想被磨滅的東西吧:少年、理想主義、被這個世界繳械,又想天真地負隅抵抗。”


    江小樓的粉絲,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們對於偶像的喜歡一直沒變,心甘情願地把所有的期待和溫柔都給了他,願意等他幾年年甚至更久。


    時光帶來的變化,讓有人的鮮衣怒馬在紙上,有人的鮮衣怒馬在心裏。


    有人一騎絕塵,也總有人在後麵掩住口鼻遮擋馬蹄過處的煙塵。


    也總有人,和江小樓一樣,有咬牙堅持的韌勁,有無限彷徨的惆悵,有不願意和世界同流合汙的執念,也有妥協之後的無奈。


    江小樓和他音樂的背後,正是在改變的世界中巧妙周旋的你、我、他,小心把握著變和不變得平衡,這些人,就是江小樓音樂長盛不衰的原因,也是他音樂的價值所在。


    而就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歌手在停更了三年之後,發了一條‘這樣的歌,哪怕一首,是我寫的,我死了也甘願’這樣的微博。


    一個天才原創民謠巨星,發了一條這樣的微博,這引起的關注和轟動就不止是一點半點了。


    他的粉絲們近乎是虔誠地點開了這條微博下方的視頻鏈接;而那些網友也想看看被江小樓如此推崇的一首歌到底是怎麽樣的。


    點開視頻後,一個頭發短了,卻依然執拗,叛逆不羈的江小樓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沙啞卻不羈的聲音在第一秒就入侵的耳朵,他們用心去聽,覺得世界都要靜止了一樣。


    江小樓從不是一個單純的歌者,他和音樂融為了一體,唱的是自己,也唱出了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困惑、和迷茫。


    上了年紀的人,聽著江小樓在唱歌,總有一種提煉人生的感觸。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江小樓低頭淺唱著。


    在這一刻,他的歌聲仿佛可以穿越十餘載光陰的淬煉,唱出了人世羈旅與浮生若夢之感。


    一曲唱罷,大多數人都久久不能忘懷。


    驚豔、震撼!這首歌經過江小樓的演繹,能夠瞬間把聽眾瞬間拉進離別感傷的場景中。


    現在很多歌曲的情感基調、悅耳程度,基本都是靠曲子定下的。


    所以很多歌詞真的是不能稱得上是歌詞,不是哼哼唧唧,便是歇斯底裏,味同嚼蠟,無病呻吟。


    這樣的評價並不失偏頗,而這首《送別》則截然不同。


    長亭、古道、芳草、晚風、楊柳、笛聲、夕陽、遠山。


    幾個簡單的詞匯卻營造出古人離別時的場景,可謂是婉約精致,意蘊無盡。


    每個人都有送別時刻,隻是不再是古道長亭那種經典的傳統的方式,更多的是車喧人遠,轉瞬便離開視線。


    尤其是盛宴之後,愈是熱鬧,散盡之後愈是落寞。


    而這首歌曲把這種歡聚過後的落寞展現地淋漓盡致,讓他們心神顫動。


    “這首詞寫得太好了,韻味十足……”


    “小樓歌裏摻了酒,夜裏哼來哭成狗。”


    “聽一次哭一次,這樣幹淨的歌,這樣美好的歌,這樣痛徹的歌。”


    “本以為小樓微博有誇大之嫌,沒想到歌曲卻是這麽驚豔!”


    “我北大中文係的,剛拿這首詞給我老師看,連他都拍案叫絕……”


    “看小樓的意思,這首歌不是他寫,到底是哪位大才寫出了這首歌曲,膜拜……”


    江小樓的微博也不僅僅是粉絲們關注,那些華語樂壇的音樂人同樣關注著這位前輩。


    眾所眾知江小樓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他這麽推崇一首歌,必定是有打動他的地方。


    點開聽後,大部分歌手不禁被歌曲的意境和聲音打動。


    歌曲所謂的好壞,作為專業音樂人的他們更是一聽便知。


    這首歌的好不在於旋律多動聽悅耳,而在那令人迴味無窮的韻味。


    聽得越久,感觸越深。相較於那些口水歌,這首歌可以為歌手帶來無數忠實的擁護者,這才是他們真正看重的。


    “這首歌是誰創作的!”


    “這是哪位大師的作品,無論話多少代價都要買一首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


    “這首歌要是讓我來唱……我一定會名聲大噪!”


    許多音樂人心中暗下決定,一定要找到這首歌曲的原創作者。


    而那些網友和粉絲們同樣有這樣的困惑,這首讓江小樓如此推崇,韻味十足的作品到底是誰創作的。


    “樓主,這首歌曲是哪位大師的作品啊?”‘樓主’是粉絲們對江小樓的稱唿。


    “是啊,他還有什麽其他作品嘛?”


    眾人疑惑地問道,還沒等江小樓給出答案,很快就有人迴答了。


    “好像是一位山區老師創作的,我在一場直播中看到過……”


    隻是這個答案一說,眾人紛紛反駁。


    “簡直放屁,一個山區老師能寫出這樣的歌我頭給你砍!”


    “不可能吧,不說曲,光是詞的創作就要有足夠的文學底蘊,一個山區老師寫不出來吧。”


    “我也覺得不是,我倒覺得有點像方山的作品……”


    隻是當這個網友找來原視頻往評論區一放,所有人的都沉默了。


    盡管這個視頻中的男孩唱得和江小樓相差極大,但隻要不是耳聾,就能夠聽出這絕對是同一首歌!


    這首歌居然真的是一個山區老師創作的?


    所有人都震驚了,誰都沒有想到一個山區老師居然能夠創作出這樣驚豔的作品!


    《深居山林隱無聲,一曲唱罷天下驚!》


    《山區老師的歌曲,江小樓稱之是其創作死而無憾》


    《一首引發華語樂壇震動的歌曲竟是一個老師的作品》


    《讓人心神顫栗的歌曲》


    第二天,無數媒體報道了這個事情,這首《送別》竟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而對創作而來這首歌曲的山區老師,他們更是萬分好奇。


    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才能創作出這麽完美,讓人感傷的歌曲。


    “速度,我們要第一時間找到這個老師,我們要第一個采訪到他!”


    “第一手新聞!我要第一手新聞!”


    “那個小鮮肉的新聞別跟了,現在我要那個山區老師的新聞……”


    一大批娛樂記者朝著王家屯這個小山區奔赴。


    “什麽?是一個山區老師的作品!走,我們去找他!”


    “一個山區老師……這首歌我們要定了!”


    “給我買票去貴州……”


    “一個山區老師……歌曲要價一定不貴!我要他全部的作品!全部!”


    “簽下他,簽下他!這樣一個天才做老師實在是太浪費了!


    同樣不少音樂人和娛樂公司的工作人員同樣踏上了尋找山區老師的道路。


    而在他們之前,一個穿著隨意卻戴著帽子的中年人在一輛前往貴州的火車上麵向著火車外昏昏欲睡。


    帽子滑落,呈現在火車玻璃鏡上的麵容……正是那個無數人為之瘋狂的江小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巨星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白的小米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白的小米粒並收藏超巨星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