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兵法上的初學者
天驕退婚,我提取詞條修行 作者:一直重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兵法之事上,沈寒隻是一個初學者。
自己長這麽大,甚至從來都沒有踏足過軍營。
對於那位先生著作中所寫,到底符不符合實際,沈寒心中是沒底的。
但沈寒單憑分析思慮,還是能看出其中這位先生的軍事造詣極深。
至少能說服自己。
一夜過去。
第二日,沈寒早早的便拿上那冊手稿,前去藏書閣。
手書稿,還是早些歸還的好。
看了看時辰,現在不過剛到辰時。
這個時間點,藏書閣來此看書之人都沒兩個。
沈寒還是往常坐的位置走去,昨日那位先生,竟然早已在此等候。
看著沈寒,今日的他要更和善些。
“怎麽這麽早就來,那本手書稿看完了?”
聞言,沈寒立刻便將手書稿遞還。
“昨夜研讀了一番,隻是學生對兵法的見識著實淺顯,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領悟到其中要義。”
這位中年先生聽到沈寒這麽說,心裏卻並不把這話當真。
他已經看出來了,眼前這個年輕人是那種偏內斂的性子。
分明本事不俗,卻不愛張揚。
說不定早就將自己手書稿中的深意想明白,卻還是這般謙虛。
“有沒有悟透先不論,來看看這則實例,看你能從其中品出什麽端倪來。”
說著,眼前的中年先生便拿出一頁兵解圖。
所謂的兵解圖,有些像是行軍打仗中,寫滿了計劃的行軍地圖。
而中年先生拿出來的這一張兵解圖很大,足有一張桌子那麽大。
記錄是七年前,大魏與齊國之間的交戰。
兵解圖上,詳細寫著這場耗時八個月的戰役。
事過境遷,雙方每一步如何在走,都在兵解圖上標注得清清楚楚。
沈寒見此,沒有推辭拒絕之意,立刻便坐下觀看這張兵解圖。
七年前的這場戰爭,大部分人都聽聞過。
當時的齊國軍,連破十城,一舉從邊疆侵入,距離京城僅兩百裏。
連大魏都城,都麵臨著危機。
而這場戰爭,按照坊間流傳,卻是以個人英雄式的收官,進行了完結。
也就是蘇今雨的大哥,蘇弘義。
帶精兵兩百,攀五座高山,越洶湧長河,奇襲齊國都城。
在都城馬場捆了齊國的三位皇子,全部帶迴了大魏。
三位質子從此留在了大魏,魏齊之間的這場仗,也就此結束。
民間評價這場交戰,對於齊國的那位將軍趙恆,都是極盡嘲諷之語。
可不隻是魏國人嘲諷,連齊國人對趙恆的評價也極差。
說他顧頭不顧腚,隻顧著攻城略地,連國都被短兵奇襲都不知道。
一些傳言中還說,原本這場交戰齊國是必勝的。
而且還應該是大勝,隻要推進一步,穩一步便可。
但趙恆卻偏要選擇突襲,進攻。
世人還給起了一個偏號,善言將軍。
其意,就是譏諷趙恆,說他提及行兵打仗,倒是能言善辯。
但真正帶兵上了戰場,卻是昏招盡出。
這些事情,沈寒其實也聽過,還從一些典籍上看過。
特別是當時徐知府與自己提到蘇弘義後,沈寒更是找了相關信息來看。
可那時候自己看的,都是其他人寫的評價轉述之語。
眼前的兵解圖,才是真正還原當時戰爭實情的。
沈寒看得很是認真,從雙方的戰前準備開始,細致的看。
這一看,就看了快兩個時辰。
那位先生坐在一旁,也不打擾沈寒,就這麽坐著。
此刻,沈寒已經進入了空靈狀態。
眼前似乎看的不是那幅兵解圖,而是七年前那場交戰中的情形。
一直到未時末,沈寒深吸一口氣,才迴了迴神。
足足看了三個時辰。
見沈寒似乎將兵解圖看完,那位中年先生臉上掛著一抹笑,稍稍挪了挪椅子。
“昨夜看了那本手稿,今日再看這張兵解圖,有何領悟?”
七年前的魏齊之戰,最後是大魏勝了。
而且從那之後,七年再無戰事。
對於這場交戰,大魏的文人雅客,帶兵之人,早都給出了無數評價。
最主流的意見,都是認為,齊國輸在領兵之人趙恆的冒進。
再加上蘇弘義這位少年將軍,勇猛無匹,這才奪下了最後勝利。
可是沈寒這三個時辰裏,細致看完兵解圖之後,對趙恆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先生,我之所見,可能有些偏頗”
言談之前,沈寒先點了一下。
此話之意,便是表露自己的看法,可能與主流說法不同,稍有不妥。
但眼前的中年先生聞言,卻更來了興致。
“不過是先生與學子之間的閑談,隨意些便是。
兵法之辯,不必太多顧慮。”
沈寒也不再扭捏,開始闡述自己的想法。
“先生,學生初覽這兵解圖,所見或有疏漏,但從其中所見來看。
齊國的那位趙恆將軍,並非如坊間評價的那般差勁”
為別國的將軍開脫,這其實不太合適。
所以沈寒也並沒有繼續說,而是抬眼看了看麵前的先生。
而這位先生聞言,卻更多了份興致:“接住說~”
“一場幾十萬甚至百萬人的戰役,已經不是兩支軍隊的較量了,而是大魏與齊國之間國力的較量。
不少人說趙恆貪功冒進,沒有穩步推進。
可是在學生看來,這是趙恆不得不做出的決定。
從兵解圖上來看,輜重糧草的供給,齊國供給時間間隔越來越長。
其原因,大概是齊國籌集糧草愈發困難,整個國家並沒有足夠多的資源供給這場交戰。
與其說趙恆貪功冒進,倒不如說是整個齊國逼著他,必須冒進”
聽完沈寒的說辭,身側的中年先生臉上的興致更濃。
不等先生做出評價,沈寒再度開口說道。
“昨夜讀了先生手稿中所寫,更是覺得這位齊國的趙恆將軍有些本事。
齊國大軍侵入,被魏國包圍,斷其後路。
這種險境之下,整個齊國大軍卻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裏,與魏國兵士對峙。
若是帶兵的將軍實力稍弱,被包圍後,軍中兵士怕是早就嘩變。
可被困一個半月的時間,其軍仍舊戰力十足.”
沈寒說到這裏,身側的中年先生眼眸中便已經在發光。
他感覺自己似乎是找到了一塊不可多得的璞玉。
(本章完)
自己長這麽大,甚至從來都沒有踏足過軍營。
對於那位先生著作中所寫,到底符不符合實際,沈寒心中是沒底的。
但沈寒單憑分析思慮,還是能看出其中這位先生的軍事造詣極深。
至少能說服自己。
一夜過去。
第二日,沈寒早早的便拿上那冊手稿,前去藏書閣。
手書稿,還是早些歸還的好。
看了看時辰,現在不過剛到辰時。
這個時間點,藏書閣來此看書之人都沒兩個。
沈寒還是往常坐的位置走去,昨日那位先生,竟然早已在此等候。
看著沈寒,今日的他要更和善些。
“怎麽這麽早就來,那本手書稿看完了?”
聞言,沈寒立刻便將手書稿遞還。
“昨夜研讀了一番,隻是學生對兵法的見識著實淺顯,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領悟到其中要義。”
這位中年先生聽到沈寒這麽說,心裏卻並不把這話當真。
他已經看出來了,眼前這個年輕人是那種偏內斂的性子。
分明本事不俗,卻不愛張揚。
說不定早就將自己手書稿中的深意想明白,卻還是這般謙虛。
“有沒有悟透先不論,來看看這則實例,看你能從其中品出什麽端倪來。”
說著,眼前的中年先生便拿出一頁兵解圖。
所謂的兵解圖,有些像是行軍打仗中,寫滿了計劃的行軍地圖。
而中年先生拿出來的這一張兵解圖很大,足有一張桌子那麽大。
記錄是七年前,大魏與齊國之間的交戰。
兵解圖上,詳細寫著這場耗時八個月的戰役。
事過境遷,雙方每一步如何在走,都在兵解圖上標注得清清楚楚。
沈寒見此,沒有推辭拒絕之意,立刻便坐下觀看這張兵解圖。
七年前的這場戰爭,大部分人都聽聞過。
當時的齊國軍,連破十城,一舉從邊疆侵入,距離京城僅兩百裏。
連大魏都城,都麵臨著危機。
而這場戰爭,按照坊間流傳,卻是以個人英雄式的收官,進行了完結。
也就是蘇今雨的大哥,蘇弘義。
帶精兵兩百,攀五座高山,越洶湧長河,奇襲齊國都城。
在都城馬場捆了齊國的三位皇子,全部帶迴了大魏。
三位質子從此留在了大魏,魏齊之間的這場仗,也就此結束。
民間評價這場交戰,對於齊國的那位將軍趙恆,都是極盡嘲諷之語。
可不隻是魏國人嘲諷,連齊國人對趙恆的評價也極差。
說他顧頭不顧腚,隻顧著攻城略地,連國都被短兵奇襲都不知道。
一些傳言中還說,原本這場交戰齊國是必勝的。
而且還應該是大勝,隻要推進一步,穩一步便可。
但趙恆卻偏要選擇突襲,進攻。
世人還給起了一個偏號,善言將軍。
其意,就是譏諷趙恆,說他提及行兵打仗,倒是能言善辯。
但真正帶兵上了戰場,卻是昏招盡出。
這些事情,沈寒其實也聽過,還從一些典籍上看過。
特別是當時徐知府與自己提到蘇弘義後,沈寒更是找了相關信息來看。
可那時候自己看的,都是其他人寫的評價轉述之語。
眼前的兵解圖,才是真正還原當時戰爭實情的。
沈寒看得很是認真,從雙方的戰前準備開始,細致的看。
這一看,就看了快兩個時辰。
那位先生坐在一旁,也不打擾沈寒,就這麽坐著。
此刻,沈寒已經進入了空靈狀態。
眼前似乎看的不是那幅兵解圖,而是七年前那場交戰中的情形。
一直到未時末,沈寒深吸一口氣,才迴了迴神。
足足看了三個時辰。
見沈寒似乎將兵解圖看完,那位中年先生臉上掛著一抹笑,稍稍挪了挪椅子。
“昨夜看了那本手稿,今日再看這張兵解圖,有何領悟?”
七年前的魏齊之戰,最後是大魏勝了。
而且從那之後,七年再無戰事。
對於這場交戰,大魏的文人雅客,帶兵之人,早都給出了無數評價。
最主流的意見,都是認為,齊國輸在領兵之人趙恆的冒進。
再加上蘇弘義這位少年將軍,勇猛無匹,這才奪下了最後勝利。
可是沈寒這三個時辰裏,細致看完兵解圖之後,對趙恆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先生,我之所見,可能有些偏頗”
言談之前,沈寒先點了一下。
此話之意,便是表露自己的看法,可能與主流說法不同,稍有不妥。
但眼前的中年先生聞言,卻更來了興致。
“不過是先生與學子之間的閑談,隨意些便是。
兵法之辯,不必太多顧慮。”
沈寒也不再扭捏,開始闡述自己的想法。
“先生,學生初覽這兵解圖,所見或有疏漏,但從其中所見來看。
齊國的那位趙恆將軍,並非如坊間評價的那般差勁”
為別國的將軍開脫,這其實不太合適。
所以沈寒也並沒有繼續說,而是抬眼看了看麵前的先生。
而這位先生聞言,卻更多了份興致:“接住說~”
“一場幾十萬甚至百萬人的戰役,已經不是兩支軍隊的較量了,而是大魏與齊國之間國力的較量。
不少人說趙恆貪功冒進,沒有穩步推進。
可是在學生看來,這是趙恆不得不做出的決定。
從兵解圖上來看,輜重糧草的供給,齊國供給時間間隔越來越長。
其原因,大概是齊國籌集糧草愈發困難,整個國家並沒有足夠多的資源供給這場交戰。
與其說趙恆貪功冒進,倒不如說是整個齊國逼著他,必須冒進”
聽完沈寒的說辭,身側的中年先生臉上的興致更濃。
不等先生做出評價,沈寒再度開口說道。
“昨夜讀了先生手稿中所寫,更是覺得這位齊國的趙恆將軍有些本事。
齊國大軍侵入,被魏國包圍,斷其後路。
這種險境之下,整個齊國大軍卻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裏,與魏國兵士對峙。
若是帶兵的將軍實力稍弱,被包圍後,軍中兵士怕是早就嘩變。
可被困一個半月的時間,其軍仍舊戰力十足.”
沈寒說到這裏,身側的中年先生眼眸中便已經在發光。
他感覺自己似乎是找到了一塊不可多得的璞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