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缺他之狀
惡女當道:我的相公是奸臣 作者:蘇染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連數日,天徽帝均派馬連到顧相府問候,帶迴來的結果依舊是顧亦丞離京未歸,顧相府內除了奴婢小廝外,連侍衛都不再了,最後顧相府幹脆閉門了,平日裏見不著一個出入的人,附近的鄰居見著顧相府門庭羅雀,門前無人打掃,百姓間紛紛暗地裏猜測起來。
有人是覺得是顧亦丞在朝中橫行多年,終於被天徽帝罷免了官位,那些在顧亦丞所提的政策下受過苦的百姓,心底裏高興,恨不得買串鞭炮當過年了。
亦有人覺得那夜遇刺,雲淺涼重傷不治身亡,而顧亦丞對妻子情深似海,難以承受喪妻之痛,想不開在府內殉情,隨之而去了,酒樓裏說書先生愣是編了段千古佳話,歌頌這段可歌可泣的愛情。
當然這隻是市井裏的謠言,京城那些有錢人裏流傳著的是另外的版本。
顧亦丞有心造反奪位,被天徽帝察覺,深夜派刺客入府行刺給其警告,望其收斂,顧亦丞受天徽帝之舉震懾,還未開始造反計劃便已被扼殺,而後在天徽帝的逼迫下,無臉在留在京城,這才突然之間帶著人離開了京城。
這些均是私底下的不實傳言,那些真正知曉情況的達官貴人,卻是因為顧亦丞的離開而焦頭爛額,忙得腳不沾地,全部給他收拾爛攤子去了。
顧亦丞身為左相,手裏不僅需要處理左相的事務,還管著文書庫,以及十萬兵權在手,事務繁多,每日裏光是處理各種事務已經忙得很了,平時還需要隨時聽候皇上調遣,他一走這些事務無人管,隻能稟報給天徽帝,再重新分配,命人代辦。
但顧亦丞身居左相一位多年,熟悉軍中要務與手裏事務情況,處理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換了其他人接手當真是處理不來,一人的事務分給了三人處理,卻依舊不如顧亦丞在時處理得漂亮,上交給天徽帝過目的折子,亦是讓天徽帝不滿意,當朝就給摔倒了地上。
少了個顧亦丞,朝中等同少根頂梁柱,讓百官叫苦連天。
驍王平日裏閑散無事,如今手裏有了顧亦丞給的帥印,雖然無需處理前鐵騎軍的軍務,但手裏還是有了權,天徽帝便把左相的事務交給了驍王處理,看似給了個接觸政事的機會,實則是等著驍王犯錯。
十萬大軍的軍務天徽帝忌諱著宋疏瑾與向豐愷的野心,握在手裏遲遲未交給人代管,但十萬大軍的兵權曆來是掌握在朝臣手裏,以免帝王隨意發動戰事,擾了百姓安寧。
督查院那群官員一再諫言,讓天徽帝挑選合適的人代管,讓天徽帝不厭其煩。
當初天徽帝將顧亦丞扶持上位,把十萬兵權交給顧亦丞,是篤定顧亦丞依附他而活,及其放心,而今顧亦丞的成長已經威脅到他,這十萬兵權迴到他手裏,若不交到合適的人手裏,會讓人蠶食掉兵力,必須謹慎決定。
“兵權暫時交由宋王代管。”思考多日後,天徽帝還是把兵權交到了陸家手裏。
“皇上,此舉恐怕不妥。”吳宣閣上還是堅定的立在中央,反駁帝王之意,“宋王之子陸琨,陸將軍已經掌握了萬宋二十萬大軍的兵權,再將這十萬兵權交給宋王代管,陸家等於有了三十萬兵權,萬宋百萬大軍,曆來是均勻分配交由……”
吳宣閣話未說完,天徽帝已然不耐煩再聽這些所謂的忠言,“朕意已決,無需再議。”
“皇上,兵權……”
“十萬兵權隻是暫交宋王管理,待顧卿迴來再移交,還有何不滿?”天徽帝連日來心情煩躁不已,壓根不想聽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此事就這麽定了,退朝。”
“退朝。”馬連尖著嗓子朗聲喊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跪拜恭送,直至天徽帝身影完全消失,才起身離開朝堂。
跨出殿門,官員們連連歎息,平日裏有顧亦丞在,看著礙眼,但沒想到他人走後,朝中還能亂起來。
陸振威父子走出來,立刻被官員們包圍了。
“宋王,您與顧相府親近,這顧相何時迴來?”
“就是啊,聽說他府內連侍衛都沒有了,官服官印全部收拾妥當,他到底還會不會迴來?”
“迴不迴那都是他們年輕人的事。”陸振威的迴答模淩兩可,擺明就是“我不知情,但我反對”的態度。
“我那外甥女傷得那般重,生死還沒個說法,事情過去多日,除了那些死掉的死士外,至今還未有個交代,迴來作甚?”陸瑋生得壯,性格秉性都和他身材相似,說話有點直白,倒是真切,完完全全是處於雲淺涼的安危做考量。
“顧相倒是個重情重義的男子,當日殿前拒婚寧丟官不願再娶,如今便當真帶著人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遠離了也好。”相較於陸瑋的灑脫,陸琨反而生出幾分感慨,讓人對顧亦丞的情況越發模糊了。
派死士刺殺雲淺涼,這個交代無論是顧相府,還是宋王府,都不可能善罷甘休。
顧亦丞離京是開始,逼著有心包庇者做出決斷,將心存僥幸的幕後者推出來,不把底掏幹淨了,隻會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的動蕩局,顧亦丞要的是把雲淺涼置於相對穩定的局麵裏。
顧亦丞在朝為官多年,不管做了多少荒唐事,在朝中紮根都是密密麻麻的,少了他許多事情都會不方便,那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全是顧亦丞一個人在處理,包括各國一些秘密行動,而他一走連送到天徽帝那裏的情報都少了。
那些顧亦丞建起來的情報網,天徽帝都無法接手,對萬宋而言,這無疑是斷了一臂。
在陸家父子那裏得不到消息,大家又轉向其他與顧相府走得近的人,就想有個準話,但這個準話無人能給,甚至是陸家都不知道顧亦丞何時會迴京來。
百官都盼著顧亦丞迴來,唯有向豐愷的心思是與眾人完全相反的。
向豐愷明白顧亦丞不可能丟下萬宋,徹底不問世事了,但迴來與否向豐愷更傾向於後者。
有人是覺得是顧亦丞在朝中橫行多年,終於被天徽帝罷免了官位,那些在顧亦丞所提的政策下受過苦的百姓,心底裏高興,恨不得買串鞭炮當過年了。
亦有人覺得那夜遇刺,雲淺涼重傷不治身亡,而顧亦丞對妻子情深似海,難以承受喪妻之痛,想不開在府內殉情,隨之而去了,酒樓裏說書先生愣是編了段千古佳話,歌頌這段可歌可泣的愛情。
當然這隻是市井裏的謠言,京城那些有錢人裏流傳著的是另外的版本。
顧亦丞有心造反奪位,被天徽帝察覺,深夜派刺客入府行刺給其警告,望其收斂,顧亦丞受天徽帝之舉震懾,還未開始造反計劃便已被扼殺,而後在天徽帝的逼迫下,無臉在留在京城,這才突然之間帶著人離開了京城。
這些均是私底下的不實傳言,那些真正知曉情況的達官貴人,卻是因為顧亦丞的離開而焦頭爛額,忙得腳不沾地,全部給他收拾爛攤子去了。
顧亦丞身為左相,手裏不僅需要處理左相的事務,還管著文書庫,以及十萬兵權在手,事務繁多,每日裏光是處理各種事務已經忙得很了,平時還需要隨時聽候皇上調遣,他一走這些事務無人管,隻能稟報給天徽帝,再重新分配,命人代辦。
但顧亦丞身居左相一位多年,熟悉軍中要務與手裏事務情況,處理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換了其他人接手當真是處理不來,一人的事務分給了三人處理,卻依舊不如顧亦丞在時處理得漂亮,上交給天徽帝過目的折子,亦是讓天徽帝不滿意,當朝就給摔倒了地上。
少了個顧亦丞,朝中等同少根頂梁柱,讓百官叫苦連天。
驍王平日裏閑散無事,如今手裏有了顧亦丞給的帥印,雖然無需處理前鐵騎軍的軍務,但手裏還是有了權,天徽帝便把左相的事務交給了驍王處理,看似給了個接觸政事的機會,實則是等著驍王犯錯。
十萬大軍的軍務天徽帝忌諱著宋疏瑾與向豐愷的野心,握在手裏遲遲未交給人代管,但十萬大軍的兵權曆來是掌握在朝臣手裏,以免帝王隨意發動戰事,擾了百姓安寧。
督查院那群官員一再諫言,讓天徽帝挑選合適的人代管,讓天徽帝不厭其煩。
當初天徽帝將顧亦丞扶持上位,把十萬兵權交給顧亦丞,是篤定顧亦丞依附他而活,及其放心,而今顧亦丞的成長已經威脅到他,這十萬兵權迴到他手裏,若不交到合適的人手裏,會讓人蠶食掉兵力,必須謹慎決定。
“兵權暫時交由宋王代管。”思考多日後,天徽帝還是把兵權交到了陸家手裏。
“皇上,此舉恐怕不妥。”吳宣閣上還是堅定的立在中央,反駁帝王之意,“宋王之子陸琨,陸將軍已經掌握了萬宋二十萬大軍的兵權,再將這十萬兵權交給宋王代管,陸家等於有了三十萬兵權,萬宋百萬大軍,曆來是均勻分配交由……”
吳宣閣話未說完,天徽帝已然不耐煩再聽這些所謂的忠言,“朕意已決,無需再議。”
“皇上,兵權……”
“十萬兵權隻是暫交宋王管理,待顧卿迴來再移交,還有何不滿?”天徽帝連日來心情煩躁不已,壓根不想聽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此事就這麽定了,退朝。”
“退朝。”馬連尖著嗓子朗聲喊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跪拜恭送,直至天徽帝身影完全消失,才起身離開朝堂。
跨出殿門,官員們連連歎息,平日裏有顧亦丞在,看著礙眼,但沒想到他人走後,朝中還能亂起來。
陸振威父子走出來,立刻被官員們包圍了。
“宋王,您與顧相府親近,這顧相何時迴來?”
“就是啊,聽說他府內連侍衛都沒有了,官服官印全部收拾妥當,他到底還會不會迴來?”
“迴不迴那都是他們年輕人的事。”陸振威的迴答模淩兩可,擺明就是“我不知情,但我反對”的態度。
“我那外甥女傷得那般重,生死還沒個說法,事情過去多日,除了那些死掉的死士外,至今還未有個交代,迴來作甚?”陸瑋生得壯,性格秉性都和他身材相似,說話有點直白,倒是真切,完完全全是處於雲淺涼的安危做考量。
“顧相倒是個重情重義的男子,當日殿前拒婚寧丟官不願再娶,如今便當真帶著人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遠離了也好。”相較於陸瑋的灑脫,陸琨反而生出幾分感慨,讓人對顧亦丞的情況越發模糊了。
派死士刺殺雲淺涼,這個交代無論是顧相府,還是宋王府,都不可能善罷甘休。
顧亦丞離京是開始,逼著有心包庇者做出決斷,將心存僥幸的幕後者推出來,不把底掏幹淨了,隻會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的動蕩局,顧亦丞要的是把雲淺涼置於相對穩定的局麵裏。
顧亦丞在朝為官多年,不管做了多少荒唐事,在朝中紮根都是密密麻麻的,少了他許多事情都會不方便,那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全是顧亦丞一個人在處理,包括各國一些秘密行動,而他一走連送到天徽帝那裏的情報都少了。
那些顧亦丞建起來的情報網,天徽帝都無法接手,對萬宋而言,這無疑是斷了一臂。
在陸家父子那裏得不到消息,大家又轉向其他與顧相府走得近的人,就想有個準話,但這個準話無人能給,甚至是陸家都不知道顧亦丞何時會迴京來。
百官都盼著顧亦丞迴來,唯有向豐愷的心思是與眾人完全相反的。
向豐愷明白顧亦丞不可能丟下萬宋,徹底不問世事了,但迴來與否向豐愷更傾向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