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所行有成
惡女當道:我的相公是奸臣 作者:蘇染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談判之日定在三日後,於議政殿進行,顧相做好準備,劉翀屆時好生輔佐,不可再生事端。”天徽帝坐在尊位龍椅上發號施令,終將談判之事敲定。
“臣領旨。”
談判重提,提上日程,百官齊齊鬆了口氣。
祁國在京越久越不好,唯恐生變,大家都懸著一顆心,這會終於可以安心了。
最近京城頗多變故,一向忠於天徽帝的顧亦丞突然轉而助驍王得勢,而仍未在天徽帝麵前失寵,百官心知肚明,顧亦丞平日裏小打小鬧慣了,倒是不見有誰出來幫襯,而今驍王與蘇家一事生生敲響警鍾,顧亦丞雖未與百官親近,是乃他一人可撐起局麵來,至於暗地裏是否與人有勾結,還有待查證。
“萬事皆按顧相所想,按部就班的進行,顧相好本事。”向豐愷先一步上前道聲恭喜。
“比之明王,本相還差得遠。”顧亦丞單手負在後背,右手虛虛我我成拳擱在身前,得聞暗示好生歡喜的承認,毫無惺惺作態之樣。
“顧相客氣了,僅憑一己之力扭轉局麵,當今天下又能找出幾人可與顧相一較高低?”向豐愷毫不吝嗇的誇獎,眼底的讚賞更是不加掩飾的流露,讚賞有加,“若非顧相心中隻有顧夫人,本王當真想要與顧相結翁婿之緣。”
“以本相來看,之所以能成事皆因皇上乃明君,善帝王之道,本相不過是從旁出了份力而已,委實受不起明王的抬愛。”顧亦丞彎唇朗笑,話聽一半留一半,於後言盡數漠視,絕口不談。
“顧相,皇上宣您到禦書房談事。”馬連快步走來,見兩人話落之時趕緊插了句話。
“好。”顧亦丞應下,轉而對向豐愷客氣道:“今日有事無法與明王細談,改日有機會再論。”
“皇上之事重要,顧相趕緊去吧。”
兩人這會假惺惺地拱手告辭,一人往禦書房方向走去,一人則往宮門處離開。
宋疏瑾在旁將兩人的對話聽得清楚,顧亦丞一直以來的實力他還算了解,鐵騎軍倒是出乎意料,即便帥印送給了驍王,那些人恐怕還是會忠於顧亦丞,而顧亦丞此番把驍王拱出來,的確是好手段。
明知他與明王故意不勸阻天徽帝,就等著天徽帝犯錯,偏生在這時候生事,宣了個好時機。
宋疏瑾快走兩步,趕上向豐愷的步伐,“明王這是想要將女兒嫁入顧相府?”
向豐愷無奈搖頭掛起笑意,“本王家那丫頭,一門心思全撲在顧相身上,鬧得人盡皆知,身為人父著實有些不忍,有機會還是想要幫他一把,讓瑾王見笑了。”
“談情說愛乃人之常情,何來見笑一說?”兩人並肩而走,宋疏瑾目光始終平視前方,大方闊氣的說道:“要是有本王幫得到的地方,明王盡管提。”
“瑾王何出此言?”向豐愷心思一凜,眼神別具深意地看向宋疏瑾,精明流露。
“本王的心思,明王可莫要說不知道啊。”宋疏瑾難得展顏一笑,冰霜消融,臉龐輪廓柔和,眉眼間浮現出一抹似水柔情,如大地迴春,萬物複蘇。
向豐愷探究的視線鋒利無比,最終收迴眼神,點頭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確實是人之常情,兜兜轉轉,有緣者總會再聚首。”
“承蒙明王吉言,若心願得償,定備份大禮送至明王府,感謝明王今日祝福。”宋疏瑾嘴角愉悅地彎起,笑意在臉上清清淡淡,讓人覺得不真切,甚至是眼花。
蘇肅引朝前方並肩而行的兩人揚揚下巴,沒好氣的說道:“你們看,那兩人笑眯眯的,準沒好事。”
“還不準人高興啊?”程子驥不做議論。
“我又不傻,祁國這事拖至今日其中肯定有貓膩,好歹我也算是正正經經上早朝的人,朝中哪些人分撥還是看得出來的,聽聽發言,看看那些嘴臉,這事我在行,免不了看出端倪來。”蘇肅引無比自豪,且信心十足,話落之際老氣橫秋的歎息一聲,“作孽啊。”
“多事之秋有人渾水摸魚反而正常,太安寧來保不準時在憋大招,這樣也好。”徐慕眸色憂思,“罷了,天塌下來有能力的人頂著,我們這幾個蝦兵蟹將不添亂就好啦,喝酒去!”
要說瑾王與明王沒在暗戳戳地謀劃大事,徐慕必然是不信的,能讓顧老大露出部分實力來,想必其中之事隻大不小,而他們三人官位在最末尾,這鞋事還插不上手,且顧老大已經姐姐了,多想無益。
禦書房。
天徽帝見到人語氣陰沉地問道:“今日早朝的安排可遂了你的意?”
“皇上說的哪裏話,臣自認所作所為件件以立國之本為考量,何來遂臣之意一說?”比之上座的天徽帝,顧亦丞行止足可用吊兒郎當四字來形容。
“驍王用鐵騎軍威脅朕退讓,太後突然倒戈勸說,你倒是說說,這兩件哪一樁與你無關?”天徽帝直言逼問,話音淩厲。
聞言,顧亦丞斂了斂神色,發出歎息,直麵相對,“自古明君者固其位,皇上坐下的那把龍椅有的是人想要,內政不穩,皇上還想著同時出兵兩國,臣隻是做了個選擇而已。”
“帝王將相,賢者居之,才與德,兵與法,缺一不可,驍王早已磨平棱角,拔苗助長,隻會死得更快,而你在背後欲意何為?”天徽帝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餅肥三言兩語可消除,何況立於下首的臣子勢力直逼皇位,更為讓人憂心,“自古以來,多少人扶持無用者等位,站在背後以輔佐之名,名正言順掌握天家大權,而此等王侯將相均落到亂臣賊子,不得好死的下場,你莫非想要做竊國者?”
“說句大不敬之話,四國之君難道不是竊國者嗎?”話音落地,一本折子直摔往顧亦丞的俊臉,離他隻有粒米之距時,被他雙指夾住。顧亦丞拿著折子,走到案桌前放下,“隻是成王敗寇而已,皇上何必一副做賊心虛的樣子,臣但求無愧於國,其他的皇上要那般想,臣也無可奈何。”
“臣領旨。”
談判重提,提上日程,百官齊齊鬆了口氣。
祁國在京越久越不好,唯恐生變,大家都懸著一顆心,這會終於可以安心了。
最近京城頗多變故,一向忠於天徽帝的顧亦丞突然轉而助驍王得勢,而仍未在天徽帝麵前失寵,百官心知肚明,顧亦丞平日裏小打小鬧慣了,倒是不見有誰出來幫襯,而今驍王與蘇家一事生生敲響警鍾,顧亦丞雖未與百官親近,是乃他一人可撐起局麵來,至於暗地裏是否與人有勾結,還有待查證。
“萬事皆按顧相所想,按部就班的進行,顧相好本事。”向豐愷先一步上前道聲恭喜。
“比之明王,本相還差得遠。”顧亦丞單手負在後背,右手虛虛我我成拳擱在身前,得聞暗示好生歡喜的承認,毫無惺惺作態之樣。
“顧相客氣了,僅憑一己之力扭轉局麵,當今天下又能找出幾人可與顧相一較高低?”向豐愷毫不吝嗇的誇獎,眼底的讚賞更是不加掩飾的流露,讚賞有加,“若非顧相心中隻有顧夫人,本王當真想要與顧相結翁婿之緣。”
“以本相來看,之所以能成事皆因皇上乃明君,善帝王之道,本相不過是從旁出了份力而已,委實受不起明王的抬愛。”顧亦丞彎唇朗笑,話聽一半留一半,於後言盡數漠視,絕口不談。
“顧相,皇上宣您到禦書房談事。”馬連快步走來,見兩人話落之時趕緊插了句話。
“好。”顧亦丞應下,轉而對向豐愷客氣道:“今日有事無法與明王細談,改日有機會再論。”
“皇上之事重要,顧相趕緊去吧。”
兩人這會假惺惺地拱手告辭,一人往禦書房方向走去,一人則往宮門處離開。
宋疏瑾在旁將兩人的對話聽得清楚,顧亦丞一直以來的實力他還算了解,鐵騎軍倒是出乎意料,即便帥印送給了驍王,那些人恐怕還是會忠於顧亦丞,而顧亦丞此番把驍王拱出來,的確是好手段。
明知他與明王故意不勸阻天徽帝,就等著天徽帝犯錯,偏生在這時候生事,宣了個好時機。
宋疏瑾快走兩步,趕上向豐愷的步伐,“明王這是想要將女兒嫁入顧相府?”
向豐愷無奈搖頭掛起笑意,“本王家那丫頭,一門心思全撲在顧相身上,鬧得人盡皆知,身為人父著實有些不忍,有機會還是想要幫他一把,讓瑾王見笑了。”
“談情說愛乃人之常情,何來見笑一說?”兩人並肩而走,宋疏瑾目光始終平視前方,大方闊氣的說道:“要是有本王幫得到的地方,明王盡管提。”
“瑾王何出此言?”向豐愷心思一凜,眼神別具深意地看向宋疏瑾,精明流露。
“本王的心思,明王可莫要說不知道啊。”宋疏瑾難得展顏一笑,冰霜消融,臉龐輪廓柔和,眉眼間浮現出一抹似水柔情,如大地迴春,萬物複蘇。
向豐愷探究的視線鋒利無比,最終收迴眼神,點頭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確實是人之常情,兜兜轉轉,有緣者總會再聚首。”
“承蒙明王吉言,若心願得償,定備份大禮送至明王府,感謝明王今日祝福。”宋疏瑾嘴角愉悅地彎起,笑意在臉上清清淡淡,讓人覺得不真切,甚至是眼花。
蘇肅引朝前方並肩而行的兩人揚揚下巴,沒好氣的說道:“你們看,那兩人笑眯眯的,準沒好事。”
“還不準人高興啊?”程子驥不做議論。
“我又不傻,祁國這事拖至今日其中肯定有貓膩,好歹我也算是正正經經上早朝的人,朝中哪些人分撥還是看得出來的,聽聽發言,看看那些嘴臉,這事我在行,免不了看出端倪來。”蘇肅引無比自豪,且信心十足,話落之際老氣橫秋的歎息一聲,“作孽啊。”
“多事之秋有人渾水摸魚反而正常,太安寧來保不準時在憋大招,這樣也好。”徐慕眸色憂思,“罷了,天塌下來有能力的人頂著,我們這幾個蝦兵蟹將不添亂就好啦,喝酒去!”
要說瑾王與明王沒在暗戳戳地謀劃大事,徐慕必然是不信的,能讓顧老大露出部分實力來,想必其中之事隻大不小,而他們三人官位在最末尾,這鞋事還插不上手,且顧老大已經姐姐了,多想無益。
禦書房。
天徽帝見到人語氣陰沉地問道:“今日早朝的安排可遂了你的意?”
“皇上說的哪裏話,臣自認所作所為件件以立國之本為考量,何來遂臣之意一說?”比之上座的天徽帝,顧亦丞行止足可用吊兒郎當四字來形容。
“驍王用鐵騎軍威脅朕退讓,太後突然倒戈勸說,你倒是說說,這兩件哪一樁與你無關?”天徽帝直言逼問,話音淩厲。
聞言,顧亦丞斂了斂神色,發出歎息,直麵相對,“自古明君者固其位,皇上坐下的那把龍椅有的是人想要,內政不穩,皇上還想著同時出兵兩國,臣隻是做了個選擇而已。”
“帝王將相,賢者居之,才與德,兵與法,缺一不可,驍王早已磨平棱角,拔苗助長,隻會死得更快,而你在背後欲意何為?”天徽帝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餅肥三言兩語可消除,何況立於下首的臣子勢力直逼皇位,更為讓人憂心,“自古以來,多少人扶持無用者等位,站在背後以輔佐之名,名正言順掌握天家大權,而此等王侯將相均落到亂臣賊子,不得好死的下場,你莫非想要做竊國者?”
“說句大不敬之話,四國之君難道不是竊國者嗎?”話音落地,一本折子直摔往顧亦丞的俊臉,離他隻有粒米之距時,被他雙指夾住。顧亦丞拿著折子,走到案桌前放下,“隻是成王敗寇而已,皇上何必一副做賊心虛的樣子,臣但求無愧於國,其他的皇上要那般想,臣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