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足定罪
惡女當道:我的相公是奸臣 作者:蘇染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朝前,官員齊聚議政廳,等待早朝開始。
百官齊聚,卻唯獨少了顧亦丞的身影。
眼見早朝時辰將至,那位高權重的左相仍不見人影,身為督察院禦史的吳宣閣皺了皺眉,道:“顧相這是又不來早朝了?”
督查院乃朝中言官,而言官分為監官與諫官,前者負責監督朝臣的行事作風,後者負監督皇帝行事作風,為言官者必須是正直,不愛錢財美色,嚴於律己之人,督查院在朝中地位算是尷尬,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員,甚至皇帝做出都能在直言批評,不是個很討喜的官職。
雖說言官品階不算高,這代都察院禦史今隻是從四品的官職,但權力之大,倒讓不少人眼紅。
吳宣閣是個古板的性子,身居朝堂剛正不阿,勤勤懇懇的做著本職,是把硬骨頭,朝中哪位官員行事有錯都得被他參上一本,顧亦丞更是首當其衝,光是他參奏顧亦丞的折子都夠堆起一撂,看著便心煩,可這塊永遠不見好,他參奏之路還漫漫無期。
“顧相可是比老朽先到,大概是與皇上商議要事給耽擱了。”劉伯郢坐在前方,替顧亦丞把這茬給緩過去。
“有何事不能早朝上說,非得在早朝前去見皇上?”劉翀尋思著與近日調查的事有關,眼神不禁朝最前麵那張案桌上的人看去。
宋疏瑾端著茶杯安心等待,偶爾與驍王談論起蘇家之事,轉而話題又偏向了茶水,未與劉翀有眼神接觸。
倒是驍王察覺到視線,與劉翀對了一眼,劉翀慌忙移開。
“顧相行事素來不按常理,可能是皇上私下所給的任務。”雲起南中規中矩說道,倒是看不出是在幫誰。
“話說如此,但顧相成親後早朝是越來越荒唐,動輒不來,無半點為官之樣。”禮部尚書辛正憶起那些荒唐事,不由得重歎一聲,連連搖頭。
百官對此是頗有微詞了,早前他還未成親,時常在早朝提不好的諫言,惹得官員與百姓都頗有苦楚,成親後雖說他鮮少在政務上折騰,但處處以妻子為重心,行事不分場合,時常早朝遲到,甚至不來,有時候幹脆直接失蹤上門都找不到人,百官對他的不滿已是罄竹難書。
百官心裏有苦難言,但不荒唐那就不是顧亦丞了,吳宣閣上書多次,天徽帝都隻是半斤撥八兩的駁迴,隻是小懲小戒,人還是穩住文官之首,奈何不得。
而這位讓百官為難的左相,此刻正在禦書房內交差。
顧亦丞連日調查,天牢被劫一事告破,隻是事關重大,該如何處置還得由天徽帝定奪,他早起整理好了折子,在上朝前呈給天徽帝,而後被召見。
顧亦丞踏進禦書房,抬眸看見那位站在天徽帝身邊的女子,眉目見冷意閃過。
“微臣參見皇上。”君臣之間,叩拜之禮。
“顧卿辛苦了,折子朕已然看過。”天徽帝把手裏的折子放下,裏麵詳細書寫了天牢被劫一案的全部過程,以及調查結果,“可有證據?”
顧亦丞從袖間拿出證據,呈上到案桌前,“證據有,隻是不能用。”
屍體並非是從天牢劫走的犯人,而是與犯人身形相似的一具屍體,死者因挑唆罪入獄,剛收監入獄不久,看著身材魁梧,審訊時用了幾次刑就死了,自然死亡,牢頭把事情稟報給京兆府尹後,得了審批草席一卷扔到亂葬崗了。
而後調查過死著身份,又對打撈上的東西進行了調查,線索不多,顧亦丞對皇宮守衛展開了調查。
皇宮守衛森嚴,何況是關押重要犯人的天牢,對方來去不驚動皇宮內的禦林軍與守衛,必然是對皇宮守衛以及巡邏時間很是了解,且進入天牢時未引發打鬥,明顯劫人者偽裝成可以進入死牢的人,或者是拿到了可進入死牢的令牌,令牌在天徽帝手裏,需得在天徽帝身邊有內線者才可拿到。
緊接著,便是調查那些日在皇上身邊有辦法取得令牌之人,這便好查了。
皇宮不如外麵,死個人同樣正常,但在那麽巧合的時間裏有人斃命,一旦調查就會惹來注意,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對方要麽把人留在身邊看住,要麽已經放出宮,離開了京城或是離開皇宮後被殺。於顧亦丞而言,皇宮裏的肮髒事太多,他經營多年反而更容易查。
查來查去,查到了宋疏瑾身上,他倒是不例外。
在得知天牢裏被劫的犯人,與陸家有關係時,他已然料想到結果無非兩人。
寂棲遲不必冒這樣的風險,潛入皇宮劫人,再弄具屍體來偽裝被劫走的囚犯。
如此一來,隻剩下宋疏瑾會想要求證她的真實身份。
秦氏怕是隻曉得皮毛,而陸家才是真正知情人。
而恰巧在這些事發生後,陸家有人潛迴了京城,一切都太過於巧合了。
“為何不能?”天徽帝邊翻看證據邊問。
“推出來的人已死,死無對證。”顧亦丞抓到最後負責劫人的男子後,還來不及把人帶到京郊別院的牢房裏審問,對方已然咬破嘴裏的毒藥自盡,“雖說有其他證據指向瑾王,但都不是直接證據,強行問罪恐怕會適得其反。”
天徽帝看過那些證據後,眉頭皺緊,沒有萬全的把握,斷然不能對宋疏瑾發難。
見狀,溫夢斂起看向下首男子的視線,望向身邊的帝王,端起茶水送過去,“皇上不必擔憂,這些證據雖無法定罪瑾王,但還是對瑾王有影響,皇上握在手裏敲打敲打瑾王也未嚐不可。”
溫夢是第一次見到朝堂上運籌帷幄的顧亦丞,與府內的人有些不同,更加光芒四射了。
“諒他不敢掀起風浪來。”天徽帝放下證據,接過茶杯喝了兩口安神,而後想起那名犯人的身份,道:“劫走的人如何?瑾王為何會要冒險把一個與陸家有關的人從天牢劫走?”
“多半是被殺了。”顧亦丞如是答道。
不能讓天徽帝知曉其中內情,那人即使還活著,也必須得是死了。
天徽帝半信半疑,“退下吧,早朝時朕自有定論。”
百官齊聚,卻唯獨少了顧亦丞的身影。
眼見早朝時辰將至,那位高權重的左相仍不見人影,身為督察院禦史的吳宣閣皺了皺眉,道:“顧相這是又不來早朝了?”
督查院乃朝中言官,而言官分為監官與諫官,前者負責監督朝臣的行事作風,後者負監督皇帝行事作風,為言官者必須是正直,不愛錢財美色,嚴於律己之人,督查院在朝中地位算是尷尬,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員,甚至皇帝做出都能在直言批評,不是個很討喜的官職。
雖說言官品階不算高,這代都察院禦史今隻是從四品的官職,但權力之大,倒讓不少人眼紅。
吳宣閣是個古板的性子,身居朝堂剛正不阿,勤勤懇懇的做著本職,是把硬骨頭,朝中哪位官員行事有錯都得被他參上一本,顧亦丞更是首當其衝,光是他參奏顧亦丞的折子都夠堆起一撂,看著便心煩,可這塊永遠不見好,他參奏之路還漫漫無期。
“顧相可是比老朽先到,大概是與皇上商議要事給耽擱了。”劉伯郢坐在前方,替顧亦丞把這茬給緩過去。
“有何事不能早朝上說,非得在早朝前去見皇上?”劉翀尋思著與近日調查的事有關,眼神不禁朝最前麵那張案桌上的人看去。
宋疏瑾端著茶杯安心等待,偶爾與驍王談論起蘇家之事,轉而話題又偏向了茶水,未與劉翀有眼神接觸。
倒是驍王察覺到視線,與劉翀對了一眼,劉翀慌忙移開。
“顧相行事素來不按常理,可能是皇上私下所給的任務。”雲起南中規中矩說道,倒是看不出是在幫誰。
“話說如此,但顧相成親後早朝是越來越荒唐,動輒不來,無半點為官之樣。”禮部尚書辛正憶起那些荒唐事,不由得重歎一聲,連連搖頭。
百官對此是頗有微詞了,早前他還未成親,時常在早朝提不好的諫言,惹得官員與百姓都頗有苦楚,成親後雖說他鮮少在政務上折騰,但處處以妻子為重心,行事不分場合,時常早朝遲到,甚至不來,有時候幹脆直接失蹤上門都找不到人,百官對他的不滿已是罄竹難書。
百官心裏有苦難言,但不荒唐那就不是顧亦丞了,吳宣閣上書多次,天徽帝都隻是半斤撥八兩的駁迴,隻是小懲小戒,人還是穩住文官之首,奈何不得。
而這位讓百官為難的左相,此刻正在禦書房內交差。
顧亦丞連日調查,天牢被劫一事告破,隻是事關重大,該如何處置還得由天徽帝定奪,他早起整理好了折子,在上朝前呈給天徽帝,而後被召見。
顧亦丞踏進禦書房,抬眸看見那位站在天徽帝身邊的女子,眉目見冷意閃過。
“微臣參見皇上。”君臣之間,叩拜之禮。
“顧卿辛苦了,折子朕已然看過。”天徽帝把手裏的折子放下,裏麵詳細書寫了天牢被劫一案的全部過程,以及調查結果,“可有證據?”
顧亦丞從袖間拿出證據,呈上到案桌前,“證據有,隻是不能用。”
屍體並非是從天牢劫走的犯人,而是與犯人身形相似的一具屍體,死者因挑唆罪入獄,剛收監入獄不久,看著身材魁梧,審訊時用了幾次刑就死了,自然死亡,牢頭把事情稟報給京兆府尹後,得了審批草席一卷扔到亂葬崗了。
而後調查過死著身份,又對打撈上的東西進行了調查,線索不多,顧亦丞對皇宮守衛展開了調查。
皇宮守衛森嚴,何況是關押重要犯人的天牢,對方來去不驚動皇宮內的禦林軍與守衛,必然是對皇宮守衛以及巡邏時間很是了解,且進入天牢時未引發打鬥,明顯劫人者偽裝成可以進入死牢的人,或者是拿到了可進入死牢的令牌,令牌在天徽帝手裏,需得在天徽帝身邊有內線者才可拿到。
緊接著,便是調查那些日在皇上身邊有辦法取得令牌之人,這便好查了。
皇宮不如外麵,死個人同樣正常,但在那麽巧合的時間裏有人斃命,一旦調查就會惹來注意,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對方要麽把人留在身邊看住,要麽已經放出宮,離開了京城或是離開皇宮後被殺。於顧亦丞而言,皇宮裏的肮髒事太多,他經營多年反而更容易查。
查來查去,查到了宋疏瑾身上,他倒是不例外。
在得知天牢裏被劫的犯人,與陸家有關係時,他已然料想到結果無非兩人。
寂棲遲不必冒這樣的風險,潛入皇宮劫人,再弄具屍體來偽裝被劫走的囚犯。
如此一來,隻剩下宋疏瑾會想要求證她的真實身份。
秦氏怕是隻曉得皮毛,而陸家才是真正知情人。
而恰巧在這些事發生後,陸家有人潛迴了京城,一切都太過於巧合了。
“為何不能?”天徽帝邊翻看證據邊問。
“推出來的人已死,死無對證。”顧亦丞抓到最後負責劫人的男子後,還來不及把人帶到京郊別院的牢房裏審問,對方已然咬破嘴裏的毒藥自盡,“雖說有其他證據指向瑾王,但都不是直接證據,強行問罪恐怕會適得其反。”
天徽帝看過那些證據後,眉頭皺緊,沒有萬全的把握,斷然不能對宋疏瑾發難。
見狀,溫夢斂起看向下首男子的視線,望向身邊的帝王,端起茶水送過去,“皇上不必擔憂,這些證據雖無法定罪瑾王,但還是對瑾王有影響,皇上握在手裏敲打敲打瑾王也未嚐不可。”
溫夢是第一次見到朝堂上運籌帷幄的顧亦丞,與府內的人有些不同,更加光芒四射了。
“諒他不敢掀起風浪來。”天徽帝放下證據,接過茶杯喝了兩口安神,而後想起那名犯人的身份,道:“劫走的人如何?瑾王為何會要冒險把一個與陸家有關的人從天牢劫走?”
“多半是被殺了。”顧亦丞如是答道。
不能讓天徽帝知曉其中內情,那人即使還活著,也必須得是死了。
天徽帝半信半疑,“退下吧,早朝時朕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