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作戰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用人在水中真刀真槍的廝殺,另一個就是用機關戰鬥。


    第一種需要將士有不俗的實力和很好的水性,第二種限製就小很多,隻需要製造出相應的機關,普通士兵操控起來也能發揮出不錯的戰力。


    而且水下機關一般都能體型比較大,在水中作戰比人有很大的優勢。


    鄧憶從未想過用第一種方案,因為神威戰艦作戰講究靈活,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停留,一旦把將士放下去,基本就沒有再救迴來的可能。


    第二種方案鄧憶原本的意思是用印心石操控機關,但是被韓聰否定了。


    因為印心石稀少,限製了水下機關的規模,而且一旦機關損壞,印心石完全沒有收迴的可能,用一顆少一顆,不是持久之計。


    韓聰的策略是以優且強代替數量和規模,鄧憶惜命,既珍惜自己的命,也珍惜手下將士的命,對比之後自然是全力支持他的策略。


    不管是戰艦更換還是龍梭的製造,都需要時間,鄧憶自然不可能幹等下去,於是一聲令下,逍遙號駛出華國區,直奔米國國區而去。


    這次掃蕩鄧憶目標明確,就是刷足10點國運,並盡可能多的獲取寶物、錢財和資源。


    僅以中小型勢力作為目標,大型勢力和天朝暫時能避則避,盡可能的不與他們發生衝突,一是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二是不想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掃蕩完了米國,逍遙號又馬不停蹄的奔向倭國,然後是越蘭、印尼、朦穀,一個不落的光顧了一遍。


    期間隻要獵場中這幾個國區的駐地刷新出來,鄧憶都會掐準時間,在最短的時間裏將其摧毀。


    在華國玩家的大力支持下,這幾個國區的獵場駐地一次次刷新,又一次次眼睜睜的看著它被摧毀,拚盡全力也不能阻擋分毫,反而還損失了大量功法,白白便宜了華國。


    徹底傷透了心,這幾個國區的玩家最後幹脆不管了,你愛摧毀就摧毀吧,反正隻有首次被摧毀時損失國運,大不了不進獵場,不要榮譽戰令。


    他們這麽想,其它有心的國區可不這麽想,逮住機會就一次次對他們發起榮譽之戰,反正你又不能還手報複,這麽好的刷國運的機會不用豈不是傻?


    所以他們接連遭受挑戰,敗多勝少,國運一點一點的減少,急得這幾個國區的玩家直跳腳,除了化身潑婦在論壇上罵個不停外,也隻能幹瞪眼。


    尤其是印尼和越蘭這樣實力不強的小國,更是慘遭蹂躪,短短幾年國運就被刷掉了不下二十點。


    雖然摧毀駐地不再有國運,但對鄧憶來說卻有驚喜,一是獵場的守衛每次刷新都會更強一點,正好滿足了他需要更強對手的需求。


    二是這些守衛的戰鬥風格和施展的武功都截然不同,讓他每次都有新的啟發和認知,一次次戰鬥讓他的武功境界節節攀升。


    在這期間鄧憶又參加了第四次九天論武大會,毫無例外的又一次獲得了第一名。


    麵對這樣的結果,全世界玩家都忍不住開始抱怨了,這樣一家獨大的九天論武大會有意思嗎?其它國區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希望,不是碾壓就是直接投降,甚至連讓人觀看的興致都沒有了。


    華國已經夠強了,逍遙閣已經可以與一流原住民門派媲美了,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這樣的九天論武大會還有意思嗎?質疑之聲越來越大。


    放下九天論武大會不說,麵對逍遙越來越猖獗的攻勢,幾個慘遭蹂躪的國區終於忍不住了,趁其正在朦穀區掃蕩的時機,發起了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報複行動。


    六萬艘戰艦,鋪天蓋地,就像是要覆蓋整個公海海麵一樣,攜氣吞天下之勢,向華國國門碾壓過來。


    當飛鷹斥候提前數天將敵襲的消息傳迴國門時,整個華國都沸騰了,但沒有畏懼和退縮,在開天中一直強勢慣了國人,哪怕麵對十倍於己的敵人也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戰!


    大量玩家改變計劃,第一時間奔赴前線,準備為守衛國區奉獻一份力量。


    前往國門的空運航線徹底被擠爆。


    盡管知道這些玩家十有八九趕不上戰爭的時間,但逍遙閣高層還是迅速下達命令,調派了五百架大型機關鳥增強國門航線的運輸能力,同時降低一半票價。


    因為上麵有逍遙壓著,華國官方其實一直很消極,隻顧埋頭發展自己的力量,但是此刻麵對滾滾民意,也不得不全力應戰。


    和逍遙一直以來追追打打的戰鬥方式不同,這一次,雙方就是絕對的力量碰撞。


    靈弩箭如雨,唿嘯來去,交替射擊,一秒鍾都沒有停歇過。


    轟轟轟轟!


    靈弩箭與靈弩箭相互碰撞,轟隆巨響一聲接著一聲,幾乎連成一片。


    但有更多靈弩箭落在了對方陣營中,擊穿了一艘艘戰艦,摧毀了一架架靈弩,絞碎了一個個將士。


    然而沒有人去在乎這些,眼中注視的,心裏所想的都隻有敵人。


    “殺!”


    猛烈的碰撞之後,雙方的戰艦擠在一起,慘烈的接舷戰開始。


    雙方都是原住民與玩家混合在一起。一方戰艦總數超過六萬,將士更是多達2.5億。另一方戰艦隻有六千,將士不足3000萬。


    按理說這是碾壓的局麵,實則不然,雙方反而進入了慘烈的消耗戰。


    因為一旦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同一時間裏,雙方能真正投入的戰力隻占很少的一部分,後方隻能等前方消耗了之後才能補充進去。


    這是無法避免的空間限製。


    “放快艇,把逍遙閣的十幾艘戰艦趕走。”聯軍依然以米國最強,所以這次大會戰的總司令依然由米國人擔任。


    “是。放快艇,驅趕不滅戰艦。”


    “放快艇,驅趕不滅戰艦。”


    命令一層層往下傳達,無數快艇被放出,它們穿出戰艦群,以弱小無比的姿態,卻強悍無比的氣勢向十五艘神威戰艦湧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威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燊並收藏神威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