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時辰過後,唐生陪著慧明長老來到天主堂。司特密朗知道佛教不興握手禮,隻要拱手問訓:“尊敬的慧明長老,你來得正好。”說罷招唿慧明長老坐下,並喚丫鬟沏上好茶。
慧明長輩站起來,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聽說你們有個教民被打成重傷,不妨讓老衲瞧瞧。”
司特密朗讀道:“你不介意給異教診治嗎?”
慧明大師道:“佛教與天主教的宗旨是行善作好事,造福於百姓,雖道不同,可是殊途同歸,我怎麽會介意呢!”
“好吧,隨我來。”司特密朗將慧明長老帶到普德臥室,慧明長老給普德把脈,又查看了他胸腔上的掌印,說道:“普德中的是天理教的獨門武功五毒草掌,這種功夫十分厲害,擊了之後,隻有找擊人者才能徹底治愈。我隻能用藥方調理,讓毒氣慢慢地向裏攻,延長壽命而已。”
司特密朗道:“這麽說來隻有找龍門武館的館長了?”
慧明大師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狂語。”說罷,取出筆和紙,將硯台放在桌上,唐生給硯台注上少許水,並且用墨磨著。
不一會兒,墨磨好之後,慧明大師處了方,交與司特密朗,司特密朗交給何光,由何光到中藥鋪抓藥去。司特密朗又掏出銅錢,打發了慧明大師,慧明大師告辭走了。司特密朗心想,這事隻有找劉知府了,不然自己也別無它法了。
第二天上午,司特密朗來到順慶府府衙,劉知府正好複審案件完畢,下班迴到後院,聽差役稟報司特密朗來見,劉知府趕快匆匆來到客廳,一見司特密朗便首先上前去握手:“你好,大主教先生。”
司特密朗麵帶怒氣勉強握著劉知府的手,說道:“我好什麽呀,劉知府,我的教民處處受你們華人欺壓。”
劉知府陪小心道:“對不起,對不起,是本官失職,失察!”
司特密朗坐到坐位上,香茶早已沏上了,司特密朗喝了一口茶,說道:“劉知府,我有一個教民叫普德,本是一個拳師,在龍門武術館比武,被龍門武術館館長李鴻飛下毒手,擊成重傷,現在已病危,我將追究李鴻飛的罪責,要他醫好我教民的傷。否則,他得判死罪。”
劉知府道:“啊,原來是這麽一迴事,我一定照辦,一定照辦!”
司特密朗說道:“要越快越好,否則我的教民命將不保。”說罷,站起來,怒氣衝衝走了出去。
劉知府跟著出去,說了聲:“大主教,你慢走。”司特密朗頭也不迴地離開了府衙。
劉知府立即到捕快房找到薑伯和,劉知府道:“薑捕頭,我交給你一個任務,你帶領捕快立即到龍門武館將館長李鴻飛抓來。”
薑伯和問道:“李鴻飛犯了什麽罪?”
劉知府道:“他犯了彌天大罪,居然把洋人普德打成重傷,這還了得,我一個堂堂知府都不敢惹洋人,他吃了豹子膽,居然把洋人打成重傷。”劉知府又交代了一些抓捕細節。
“劉大人,我立刻去辦!”說罷,辭別劉知府,立刻點起二十名捕快搭船來到龍門鎮。
薑伯和帶著捕快來到龍門武術館,薑伯和對守門人道:“立即告訴你們館長,就說薑伯和有事找他。”
守門人進內屋稟報,“李館長,外麵來了一大隊捕快,那個捕頭說有事找你。”李鴻飛隨守門人來到門外,見薑伯和站在大門外,拱手道:“薑大哥,別來無恙!”
薑伯和還禮道:“李老弟,這兒不是說話的地方,請借一步說話。”
李鴻飛隨薑伯和來到門外靜僻之地。薑伯和道:“請問你們館是否迎戰了一個外國洋人?”
“哎,薑大哥,那個德國洋鬼子天天來挑戰,揚言比武……”
“這麽說你把那洋人打成重傷了?”
李鴻飛道:“哎,我根本沒有出戰那個德國洋鬼子。”
“為什麽那國德洋人一口咬定是你打傷了他。”
“你有所不知呀!第三天那個德國洋鬼子繼續挑戰,我館中教師黃金源代我出戰,後來被洋鬼子擊傷了,突然法悟大師從空中降下,是他出手打傷了洋鬼子。”
薑伯和道:“這麽說來,你還真沒傷著洋人。”
李鴻飛道:“我確實沒有傷著洋人。”
薑伯和道:“這洋人本是順慶府天主教堂教民,天主教大主教司特密朗已經告到劉知府那裏,說是館長將他打成重傷,劉知府叫我帶捕快來抓你。”
李鴻飛想了一下,說道:“既是這樣,我就跟你去一趟吧!”
薑伯和道:“李老弟,你應該協助我們盡快找到兇手,不要替人頂過呀!”
“這個法悟大師武功高強,而且又有許多天理教徒,我能抓得到他嗎?”
薑伯和道:“這樣辦吧,我與你聯手對付法性大師,如何?”
李鴻飛道:“好吧,這倒不失為良策,你將你的捕快暫居在我的武館,我倆今天就去闖一闖樟潼廟吧!”
薑伯和與李鴻飛來到捕快前,捕快還規矩地分成兩行站立著,薑伯和對捕快說道:“據探查,打傷德國洋鬼子的另有其人,我們為了抓到真正兇手,現在暫時住進龍門武術館吧!”薑伯和將二十名捕快安置在龍門武術館。
當天晚上,李鴻飛與薑伯和來到樟潼廟,他們一起進入山廟,來到大殿之上,見中年道士正在打掃殿堂,李鴻飛上前施禮道:“請問道長,我是川北女俠的好友,想見一見法性大師。”
中年道士說:“請施主稍坐一會兒。”說完,向裏麵去了。不一會兒,中年道士來到殿堂之上,對李鴻飛道:“施主,隨我來吧!”
李鴻飛與薑伯和隨著中年道士到第二大院右廂房客廳裏,法性大師光著頭,臉上留有虯須,身穿灰色長袍,坐在木交椅上,李鴻飛上前施禮道:“請問,你是法性大師嗎?”
“愚正是,施主夜晚來訪,有何見教?”法師大師閉目說道。
李鴻飛與薑伯和坐至一旁,李鴻飛說:“法性大師憂國憂民,深惡洋鬼子,值得讚揚呀!”
法性大師道:“讚揚不敢當,我更恨滿韃子,他們好軟弱無能呀!一片大好河山,全拿洋鬼子蹂躪。”
李鴻飛道:“法性大師的言論倒是高見,可是我認為法性大師有一個缺點。”
“什麽缺點?”“就是不懂得變通。”
法性大師睜開眼道:“我怎麽不懂得變通呢?”薑伯和道:“法性大師,我是李館長的好友,我認為你前次為李鴻飛擊敗洋人表麵上是幫了龍門武術館,實則為龍門武術館惹了禍。”
“那個洋鬼子氣勢洶洶,殺氣騰騰,我實在看不慣,才出手打抱不平。”
薑伯和道:“你雖然逞一時之快,為龍門武術館出了氣,可是他洋鬼子本是天主堂教民,他可以借助教會向府衙施壓,這樣府衙就會把你當成犯上作亂分子,你們不是在秘密組成天理教嗎?這樣你們還有好日子過嗎?”
“笑話,我與官府鬥了幾十年,官府又拿我怎麽樣?”法性大師輕蔑地答道,“總之,反清是我終身的意願。”
薑伯和道:“法性大師,你不想一想,你們天理教已被大清國宣布為邪教,一發現就會被取締。”
“他取締又能怎樣?我們還不是照常組建。”
李鴻飛道:“法性大師有非凡的本事,可是你的教徒卻大吃虧,如果府衙派兵清剿,恐怕你的教徒要遭秧呀!”
法性大師仔細一想,“道理上也是這樣,可是我已經打了洋鬼子,現在是無法彌補的了。”
薑伯和道:“法性大師完全可以彌補呀!隻要你給出解藥,救好洋鬼子讓他活一條命。”
法性大師想了一想,“這倒是一條補救良策,可是我本人不便去給洋鬼子治傷呀!”
薑伯和道:“法性大師隻要肯給解藥,我可以叫洋鬼子的一個徒弟來取,你隻要說服藥的方法就行。”
法性大師道:“我看這樣吧,我把解藥送到順慶城順河街望江茶樓,你叫他弟子來取就是。”
薑伯和真沒想到法性大師這樣開明,於是告辭法性大師,與李鴻飛一道迴到龍門武術館。
第二天,薑伯和對捕快們說:“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可以迴順慶城了。”
一個捕快問道:“我們還沒有抓到一個罪犯,怎麽叫完成了任務呢?”
薑伯和道:“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策,我們抓罪犯,目的是要叫這罪犯治好洋人的病,現在人家願意治好洋人的病,我們還不放過人家嗎?”
“可是罪犯也得與我們一道前行呀!”
“這個,你們別擔心,我自有安排!”
這個捕快道:“好吧,你是捕頭,我們聽你的。”可是捕快們還是心存疑虛,他們中個別人還誤以為薑伯和與罪犯竄通一氣呢!
迴到順慶府,薑伯和暫不迴府衙交差,獨自一人來到天主教,找到大主教司特密朗。
薑伯和對司特密朗說道:“我要見普德武師。”
司特密朗道:“薑捕頭,我認識你,你不是被府衙派下去抓罪犯了嗎?罪犯抓來沒有?”
薑伯和道:“大主教,這事關係到普德武師的生命安全,我必須見到普德武師,與他商量一個兩全齊美的策略。”
司特密朗一聽,說道:“好吧,我這就帶你去見普德武師。”
司特密朗將薑伯和帶到普德的臥室裏,普德臉上呈現一團烏黑之氣,兩個徒弟正在給他服藥。待服完藥之後,普德將徒弟叫至屋外,然後問道:“大主教,你們來找我有事嗎?”
司特密朗說:“這是府衙薑捕頭,大名鼎鼎的捕盜能手,他想見你一麵。”
“好吧,我樂意見到薑捕頭。”司特密朗退出臥室。
薑伯和開口道:“普德武師,我有一條能救你命的好法子。”
“請薑捕頭說出來,我喜歡聽。”
“其實擊傷你的不是李鴻飛,是一個和尚橫樣的人,叫法性大師。”
“對呀,我見他滿頭沒有長頭發,就是他,他不是李館長?”
“不是,但是法性大師心地仁慈,他願意幫你,給你解藥。”
“那你為何不把他請來,我要活命呀!”
“不過,法性大師有一個要求。”
“什麽要求,請講。”
“法性大師說比武必有勝負之分,大清法律也沒有規定比武被打死是犯罪呀!可是府衙口口聲聲要治法性大師的罪呀!”
普德武師道:“這個你放心,隻要治好我的傷,我保證不治他的罪就是。”
“普德武師真有這個本事?”
“有呀,劉知府最怕天主教大主教呀,隻要大主教出麵說一聲,劉知府還不是規規矩矩聽他的。”
薑伯和道:“好吧,既然普德武師這麽說,我就相信你一言九鼎!”
普德武師道:“請薑捕頭放心,我完全可以為你們擔保。”
“好吧,將你的一個徒弟叫來,我帶他去取解藥。”
薑伯和帶著唐生來到順慶城順河街望江茶樓,上了茶樓,發現法性大師已經坐在窗口邊,向外望嘉陵江風景。
薑伯和走至法性大師身邊,說道:“法性大師,久等了。”
法性大師頭笑道:“黃道君行早,更有帶行人,我就做個早行人,事先來這兒等著。”
薑伯和介紹道:“這是普德武師的徒弟,叫唐生。”
“啊,後生晚輩可畏!”唐生上前拱手道:“久仰大師高名,今日一見,才知大師名副其實,真令後生晚輩欽佩呀!”
法性大師從行囊取出一個藥瓶和紙袋,將藥瓶的藥丸倒了一些,裝入紙袋之中,然後對唐生說道:“這些藥丸每次吃十粒,每天兩次,用童便服下。”
唐生為難了,說道:“我在哪裏去找童便呀!”
薑伯和道:“天主教不是有個童嬰院嗎?可以到那兒去找!”
唐生又說:“我師父是洋人,最講清潔,他不會喝童便的。”
薑伯和道:“你瞞著你師父,就說是一種藥。”
法性大師交代完畢之後,便告辭走下茶樓。
慧明長輩站起來,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聽說你們有個教民被打成重傷,不妨讓老衲瞧瞧。”
司特密朗讀道:“你不介意給異教診治嗎?”
慧明大師道:“佛教與天主教的宗旨是行善作好事,造福於百姓,雖道不同,可是殊途同歸,我怎麽會介意呢!”
“好吧,隨我來。”司特密朗將慧明長老帶到普德臥室,慧明長老給普德把脈,又查看了他胸腔上的掌印,說道:“普德中的是天理教的獨門武功五毒草掌,這種功夫十分厲害,擊了之後,隻有找擊人者才能徹底治愈。我隻能用藥方調理,讓毒氣慢慢地向裏攻,延長壽命而已。”
司特密朗道:“這麽說來隻有找龍門武館的館長了?”
慧明大師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狂語。”說罷,取出筆和紙,將硯台放在桌上,唐生給硯台注上少許水,並且用墨磨著。
不一會兒,墨磨好之後,慧明大師處了方,交與司特密朗,司特密朗交給何光,由何光到中藥鋪抓藥去。司特密朗又掏出銅錢,打發了慧明大師,慧明大師告辭走了。司特密朗心想,這事隻有找劉知府了,不然自己也別無它法了。
第二天上午,司特密朗來到順慶府府衙,劉知府正好複審案件完畢,下班迴到後院,聽差役稟報司特密朗來見,劉知府趕快匆匆來到客廳,一見司特密朗便首先上前去握手:“你好,大主教先生。”
司特密朗麵帶怒氣勉強握著劉知府的手,說道:“我好什麽呀,劉知府,我的教民處處受你們華人欺壓。”
劉知府陪小心道:“對不起,對不起,是本官失職,失察!”
司特密朗坐到坐位上,香茶早已沏上了,司特密朗喝了一口茶,說道:“劉知府,我有一個教民叫普德,本是一個拳師,在龍門武術館比武,被龍門武術館館長李鴻飛下毒手,擊成重傷,現在已病危,我將追究李鴻飛的罪責,要他醫好我教民的傷。否則,他得判死罪。”
劉知府道:“啊,原來是這麽一迴事,我一定照辦,一定照辦!”
司特密朗說道:“要越快越好,否則我的教民命將不保。”說罷,站起來,怒氣衝衝走了出去。
劉知府跟著出去,說了聲:“大主教,你慢走。”司特密朗頭也不迴地離開了府衙。
劉知府立即到捕快房找到薑伯和,劉知府道:“薑捕頭,我交給你一個任務,你帶領捕快立即到龍門武館將館長李鴻飛抓來。”
薑伯和問道:“李鴻飛犯了什麽罪?”
劉知府道:“他犯了彌天大罪,居然把洋人普德打成重傷,這還了得,我一個堂堂知府都不敢惹洋人,他吃了豹子膽,居然把洋人打成重傷。”劉知府又交代了一些抓捕細節。
“劉大人,我立刻去辦!”說罷,辭別劉知府,立刻點起二十名捕快搭船來到龍門鎮。
薑伯和帶著捕快來到龍門武術館,薑伯和對守門人道:“立即告訴你們館長,就說薑伯和有事找他。”
守門人進內屋稟報,“李館長,外麵來了一大隊捕快,那個捕頭說有事找你。”李鴻飛隨守門人來到門外,見薑伯和站在大門外,拱手道:“薑大哥,別來無恙!”
薑伯和還禮道:“李老弟,這兒不是說話的地方,請借一步說話。”
李鴻飛隨薑伯和來到門外靜僻之地。薑伯和道:“請問你們館是否迎戰了一個外國洋人?”
“哎,薑大哥,那個德國洋鬼子天天來挑戰,揚言比武……”
“這麽說你把那洋人打成重傷了?”
李鴻飛道:“哎,我根本沒有出戰那個德國洋鬼子。”
“為什麽那國德洋人一口咬定是你打傷了他。”
“你有所不知呀!第三天那個德國洋鬼子繼續挑戰,我館中教師黃金源代我出戰,後來被洋鬼子擊傷了,突然法悟大師從空中降下,是他出手打傷了洋鬼子。”
薑伯和道:“這麽說來,你還真沒傷著洋人。”
李鴻飛道:“我確實沒有傷著洋人。”
薑伯和道:“這洋人本是順慶府天主教堂教民,天主教大主教司特密朗已經告到劉知府那裏,說是館長將他打成重傷,劉知府叫我帶捕快來抓你。”
李鴻飛想了一下,說道:“既是這樣,我就跟你去一趟吧!”
薑伯和道:“李老弟,你應該協助我們盡快找到兇手,不要替人頂過呀!”
“這個法悟大師武功高強,而且又有許多天理教徒,我能抓得到他嗎?”
薑伯和道:“這樣辦吧,我與你聯手對付法性大師,如何?”
李鴻飛道:“好吧,這倒不失為良策,你將你的捕快暫居在我的武館,我倆今天就去闖一闖樟潼廟吧!”
薑伯和與李鴻飛來到捕快前,捕快還規矩地分成兩行站立著,薑伯和對捕快說道:“據探查,打傷德國洋鬼子的另有其人,我們為了抓到真正兇手,現在暫時住進龍門武術館吧!”薑伯和將二十名捕快安置在龍門武術館。
當天晚上,李鴻飛與薑伯和來到樟潼廟,他們一起進入山廟,來到大殿之上,見中年道士正在打掃殿堂,李鴻飛上前施禮道:“請問道長,我是川北女俠的好友,想見一見法性大師。”
中年道士說:“請施主稍坐一會兒。”說完,向裏麵去了。不一會兒,中年道士來到殿堂之上,對李鴻飛道:“施主,隨我來吧!”
李鴻飛與薑伯和隨著中年道士到第二大院右廂房客廳裏,法性大師光著頭,臉上留有虯須,身穿灰色長袍,坐在木交椅上,李鴻飛上前施禮道:“請問,你是法性大師嗎?”
“愚正是,施主夜晚來訪,有何見教?”法師大師閉目說道。
李鴻飛與薑伯和坐至一旁,李鴻飛說:“法性大師憂國憂民,深惡洋鬼子,值得讚揚呀!”
法性大師道:“讚揚不敢當,我更恨滿韃子,他們好軟弱無能呀!一片大好河山,全拿洋鬼子蹂躪。”
李鴻飛道:“法性大師的言論倒是高見,可是我認為法性大師有一個缺點。”
“什麽缺點?”“就是不懂得變通。”
法性大師睜開眼道:“我怎麽不懂得變通呢?”薑伯和道:“法性大師,我是李館長的好友,我認為你前次為李鴻飛擊敗洋人表麵上是幫了龍門武術館,實則為龍門武術館惹了禍。”
“那個洋鬼子氣勢洶洶,殺氣騰騰,我實在看不慣,才出手打抱不平。”
薑伯和道:“你雖然逞一時之快,為龍門武術館出了氣,可是他洋鬼子本是天主堂教民,他可以借助教會向府衙施壓,這樣府衙就會把你當成犯上作亂分子,你們不是在秘密組成天理教嗎?這樣你們還有好日子過嗎?”
“笑話,我與官府鬥了幾十年,官府又拿我怎麽樣?”法性大師輕蔑地答道,“總之,反清是我終身的意願。”
薑伯和道:“法性大師,你不想一想,你們天理教已被大清國宣布為邪教,一發現就會被取締。”
“他取締又能怎樣?我們還不是照常組建。”
李鴻飛道:“法性大師有非凡的本事,可是你的教徒卻大吃虧,如果府衙派兵清剿,恐怕你的教徒要遭秧呀!”
法性大師仔細一想,“道理上也是這樣,可是我已經打了洋鬼子,現在是無法彌補的了。”
薑伯和道:“法性大師完全可以彌補呀!隻要你給出解藥,救好洋鬼子讓他活一條命。”
法性大師想了一想,“這倒是一條補救良策,可是我本人不便去給洋鬼子治傷呀!”
薑伯和道:“法性大師隻要肯給解藥,我可以叫洋鬼子的一個徒弟來取,你隻要說服藥的方法就行。”
法性大師道:“我看這樣吧,我把解藥送到順慶城順河街望江茶樓,你叫他弟子來取就是。”
薑伯和真沒想到法性大師這樣開明,於是告辭法性大師,與李鴻飛一道迴到龍門武術館。
第二天,薑伯和對捕快們說:“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可以迴順慶城了。”
一個捕快問道:“我們還沒有抓到一個罪犯,怎麽叫完成了任務呢?”
薑伯和道:“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策,我們抓罪犯,目的是要叫這罪犯治好洋人的病,現在人家願意治好洋人的病,我們還不放過人家嗎?”
“可是罪犯也得與我們一道前行呀!”
“這個,你們別擔心,我自有安排!”
這個捕快道:“好吧,你是捕頭,我們聽你的。”可是捕快們還是心存疑虛,他們中個別人還誤以為薑伯和與罪犯竄通一氣呢!
迴到順慶府,薑伯和暫不迴府衙交差,獨自一人來到天主教,找到大主教司特密朗。
薑伯和對司特密朗說道:“我要見普德武師。”
司特密朗道:“薑捕頭,我認識你,你不是被府衙派下去抓罪犯了嗎?罪犯抓來沒有?”
薑伯和道:“大主教,這事關係到普德武師的生命安全,我必須見到普德武師,與他商量一個兩全齊美的策略。”
司特密朗一聽,說道:“好吧,我這就帶你去見普德武師。”
司特密朗將薑伯和帶到普德的臥室裏,普德臉上呈現一團烏黑之氣,兩個徒弟正在給他服藥。待服完藥之後,普德將徒弟叫至屋外,然後問道:“大主教,你們來找我有事嗎?”
司特密朗說:“這是府衙薑捕頭,大名鼎鼎的捕盜能手,他想見你一麵。”
“好吧,我樂意見到薑捕頭。”司特密朗退出臥室。
薑伯和開口道:“普德武師,我有一條能救你命的好法子。”
“請薑捕頭說出來,我喜歡聽。”
“其實擊傷你的不是李鴻飛,是一個和尚橫樣的人,叫法性大師。”
“對呀,我見他滿頭沒有長頭發,就是他,他不是李館長?”
“不是,但是法性大師心地仁慈,他願意幫你,給你解藥。”
“那你為何不把他請來,我要活命呀!”
“不過,法性大師有一個要求。”
“什麽要求,請講。”
“法性大師說比武必有勝負之分,大清法律也沒有規定比武被打死是犯罪呀!可是府衙口口聲聲要治法性大師的罪呀!”
普德武師道:“這個你放心,隻要治好我的傷,我保證不治他的罪就是。”
“普德武師真有這個本事?”
“有呀,劉知府最怕天主教大主教呀,隻要大主教出麵說一聲,劉知府還不是規規矩矩聽他的。”
薑伯和道:“好吧,既然普德武師這麽說,我就相信你一言九鼎!”
普德武師道:“請薑捕頭放心,我完全可以為你們擔保。”
“好吧,將你的一個徒弟叫來,我帶他去取解藥。”
薑伯和帶著唐生來到順慶城順河街望江茶樓,上了茶樓,發現法性大師已經坐在窗口邊,向外望嘉陵江風景。
薑伯和走至法性大師身邊,說道:“法性大師,久等了。”
法性大師頭笑道:“黃道君行早,更有帶行人,我就做個早行人,事先來這兒等著。”
薑伯和介紹道:“這是普德武師的徒弟,叫唐生。”
“啊,後生晚輩可畏!”唐生上前拱手道:“久仰大師高名,今日一見,才知大師名副其實,真令後生晚輩欽佩呀!”
法性大師從行囊取出一個藥瓶和紙袋,將藥瓶的藥丸倒了一些,裝入紙袋之中,然後對唐生說道:“這些藥丸每次吃十粒,每天兩次,用童便服下。”
唐生為難了,說道:“我在哪裏去找童便呀!”
薑伯和道:“天主教不是有個童嬰院嗎?可以到那兒去找!”
唐生又說:“我師父是洋人,最講清潔,他不會喝童便的。”
薑伯和道:“你瞞著你師父,就說是一種藥。”
法性大師交代完畢之後,便告辭走下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