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吧,杜將軍!”嘉陵城隍司令官將杜絲婆婆請進大殿。大殿兩旁站著牛頭馬麵、黑白無常、雞腳神各數名。
杜絲婆婆走到幾案前,城隍司令官命牛頭賜坐,牛頭端了一個凳子,讓杜絲婆婆坐下。
城隍司令官問道:“杜將軍,你在龍頭山斬了一隻巨蟒,可有此事?”
杜絲婆婆道:“實有此事,這巨蟒盤踞在龍頭山,專門荼毒生靈,是在下見義勇為,與它鬥了數十迴合,將它斬殺。”
城隍司令道:“你可知道巨蟒的來曆?”
“不知道。”
“這巨蟒的前身就是譚家大院譚興萬,他生前造孽不少,還意圖殺死你與你丈夫譚詠梧,因此被三殿閻王判到地獄接受煉獄後,生到牲畜道,變成了巨蟒。”
“啊!原來如此,它真是與我有冤呀!”
城隍司令道:“這巨蟒被你死後,陰魂不散,反告你枉殺生靈,要求本司令官治你的罪。”
“啊,這巨蟒不好隱居山林,反而到山頂耀武揚威,嚇得平頭百姓膽顫心驚,我才見義勇為呢!”
“既是如此,我因此派黑白無常來請你到這兒接受訓查,你簽字畫押吧!”
杜絲婆婆接過文案一看,寫道:“巨蟒不守規矩,盤踞龍頭山,企圖荼毒眾生,令百姓惶恐不安,實屬有罪。”
杜絲婆婆在文案上按了手印,城隍司令道:“說實在話,我原來是雲霧山土地,是張山峰向酆都大帝推薦,我才作了嘉陵城隍司令官,張山峰對這個案子十分關心,早以給我說明了巨蟒的死因,同時還說是他叫你殺死巨蟒的,這不關你的事,請你到這兒來隻不過要你提供一份證詞而已。現在你可以迴陽間去了。”
杜絲婆婆道:“司令官,我還有多少陽壽?”
“我已查了你的生死簿,功過簿,你一生做了大量好事,積了不少陽功,可以活到九十五歲。”
“多謝司令部了。”說罷,突然覺得自己一下跌入一個大空洞,嚇了一跳,一覺醒來,原來是南柯一夢。
果然,在杜絲婆婆九十五歲那一年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子時,杜絲婆婆在杜家祠堂參禪,突然聽到了仙樂,一個老仙姆帶來兩位仙女來到杜絲婆婆臥室,這時臥室異香撲鼻,杜絲婆婆趕快下跪在地,“不知老仙姆來到窮舍有何貴幹?”
“哈哈哈哈,杜絲麗呀,你該壽終了,跟我來吧!”
“我還沒跟我的兒子、媳婦告別呢!”
“你已經列入了仙籍,被玉帝封為川北蠶神,你還要迷戀紅塵世間嗎?”
“好,我跟老仙姆走,不知老仙姆領我到哪兒去?”
“跟我上天庭受封,我是王母的特使,走吧!”說罷,老仙姆在杜絲婆婆身上灑了幾點仙水,杜絲婆婆靈魂終於出竅,跟著老仙姆及兩位仙女,飄飄悠悠,升空走了。[..tw超多好看小說]
第二天,杜家祠堂的老奴打掃清潔,推開杜絲婆婆的臥室,現杜絲婆婆盤膝而坐,已氣絕多時。老奴趕緊到杜家村向杜絲婆婆的兒子、媳婦報信,這時杜絲婆婆的兒子譚雄、媳婦阿珍均已七十幾歲的人了,他們帶著兒子、孫子、重孫二十幾人,一起披麻帶孝,到杜家祠堂,現杜絲婆婆走了,可是滿屋芳香氣味。
譚雄、阿珍和兒孫們痛哭了好一陣子,跪下床前向杜絲婆婆施禮默哀。
譚雄試了眼淚道:“我們都起來吧,還是給老祖宗備辦後事吧,光哭一陣不是良策。”於是眾人紛紛起來,守孝的守孝,*辦後事的*辦後事,各人盡其責。
舉辦喪事由譚雄一人決斷,說了就算,終於忙了一天一夜,終於在杜家祠堂紮起了靈堂,請來了燈崗寺和尚無雲大師念經,做道場。村裏的人幾乎全來祭奠,臨近村人許多受過養蠶培訓的人也都來祭奠,杜家祠堂每天幾乎好幾百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靈柩在杜家祠堂停了十天,出殯前三天,族長杜長壽親自組織了一千多人前來吊念,辦了三天宴席,還請來川劇坐唱、皮影戲演出,熱鬧三天之後,第四天靈柩出殯,前來兩三千人送葬,場麵異常宏大。因為這裏的人們幾乎都學會了栽桑養蠶,使家家都過上了富裕的日子,幾乎沒有人討口叫化了。
杜絲婆婆葬在打鑼寨山下杜家大灣的一個奶頭土嘴之上,具說這種地形最好,它集中了地脈龍脈之真氣。杜長壽組織杜氏宗族的幾名石匠給她修了墳,列了碑,供作永久性紀念。過了七七,杜長壽組織杜家宗族長老開會,商議將杜家祠堂改為杜絲廟,將宗祠正殿改為供奉杜絲婆婆神像,宗祠祖先牌位改供在左偏殿之上。下麵廂房繼續設學堂,供孩童上學念書。
又過了半年,杜長壽睡在床上做了一個夢,夢見杜絲婆婆帶著兩位仙女童,來到房前,杜長壽道:“杜姑婆別來無恙!”
杜絲婆婆道:“杜長壽,我已被玉帝封為川北蠶神,主管人間蠶業,你好自為之吧!”說畢,帶著兩個仙女童飄然而去。
杜長壽醒來,清楚記得此夢,便在杜家家族先傳檑開,於是杜家村與臨近一些村都傳言杜絲婆婆現已為蠶神,紛紛在自己蠶房供上杜絲婆婆神像。說來也怪,養蠶房養蠶不僅順利,蠶兒不遭病害,而且絲蛹也做得大,能賣好價錢。
可是時過境遷,由於清朝康乾時代實行湖廣填四川的政策,將大量湖廣人遷居四川開荒種地。杜家村本來也很大,相當於現在三個村子那麽大,也遷來了張、王、劉、何、伍、周、熊等不同的姓氏,其中姓張的居最多,住了一個長山溝,稱為張家溝。由於人們從外地來,因此對杜絲婆婆不甚了解,隻是聽杜氏宗族的一些傳言,這些外來移民由於是最懷念自己的祖先,他們又各自修了自己的祠堂,因此造成杜絲廟一度香火不旺了。
可是自從第一章提到的那個張秀才遇屍魔遭殃後,杜絲婆婆顯靈,通知張秀才妻子去找張山峰驅妖魔之後,人們便又漸漸迷信杜絲婆婆了,許多人又紛紛上杜絲廟燒香,求杜絲婆婆保佑,據說還真靈呢,真是有求必應。
於是人們便在每年八月十五日杜絲婆婆歸天之日,在杜絲廟舉辦廟會,唱木蓮救母的大戲四十九本,以便驅除村裏的妖魔鬼怪。
以上杜絲婆婆的故事完了,可是仙俠的故事還沒有完呢!
話說四川北部一帶清軍追剿八大王張獻忠的大西軍和明朝的殘餘勢力,連年打仗。
八大王張獻忠喜怒無常,在快要完蛋之後瘋狂屠殺川北大小財主,及至不順眼的平民。清肅王王豪格奉行以級記戰功的錯政,導致許多清兵為了邀功請賞,濫殺無辜。這樣就使得川北一帶本來人口就稀少,從而就得越來越少,許多良田都荒蕪了,長了幾尺深的野草。
在康熙年間,當時朝庭實行了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政策,據說這移民是強製性的,不管你去與不去,隻要將你家的名冊報上去了,你不去也不行,官府會派軍隊將你綁押上路。
在搽耳鄉白玉村亂草溝裏來了五十戶移民,他們是從湖廣麻城縣高街陽鄉遷移來定居的,這五十戶移民均姓梁,他們家家都帶著老小,來到這雜草眾生,荊棘滿坡的山溝裏。其中梁鴻俊輩份最高,被推為五十餘戶移民的領頭人,梁鴻俊帶著五十餘戶約三百多民移民在當地裏正的指點下,選擇了這亂草溝,因為這兒的山溝地勢平坦,隻是兩邊有約三百米的山梁。
梁鴻俊帶著五十戶移民在山溝的一塊平地,搭了帳蓬,讓梁氏家族的人駐紮下來。他們把帳蓬搭好之後,已是農曆臘月二十九日,梁鴻俊召集梁氏另個兩個堂弟梁鴻光、梁鴻強,商量道:“二位常弟,我們三弟兄是梁家這三百多外來移民的長輩,凡事我們都可以領頭作主,我們可要給小輩們作出表率呀!這樣才不有辱梁氏的祖先呀!”
梁鴻光道:“大哥,你說的極是,明天就是臘月三十年除夕了,可是我們還沒有站穩腳跟,我們不如今天晚上各家各戶都備辦除夕餐,明天早上吃年飯,明天上午就去落實各家各戶的土地吧!”
梁鴻強說道:“二哥之言甚是有理呀!”
梁鴻俊道:“今天晚上就備辦除夕餐,這豬肉從何處而來?”
梁鴻光道:“裏正馬大爺不是說了,他給我們準備了五十隻肥豬,不防我們今天下午就去向馬大爺要來,不就有過年貨了!”
梁鴻俊道:“二弟去辦這事如何?”
“我早料到大哥會將這差事交與我,好吧,反正我是百事通,辦就辦吧!”
其料,到了傍晚梁鴻光與他兩個兒子趕著五十頭肥豬迴到駐紮地。
梁鴻俊便將五十頭肥豬分配到每家每戶,剛好一戶一頭。
當天晚上,這亂草溝的二十戶移民每人在各自帳蓬裏殺年豬,準備過年餐,足足忙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各家各戶在各自的帳蓬裏吃吃喝喝,他們都樂不思老家了。
第二天,梁鴻俊便拿著木尺、丈杆,帶領五十戶移民上山丈量田畝,按人分配,每人都得到了田土共十畝,足足忙活了一整天,哪裏有閑心過大年,也忘記了往日過年的歡樂。
自此以後,這兒的人們便養成了一種習慣,將吃年飯改為早上,頭一天晚上一家人忙忙碌碌,備辦豐厚的餐品,第二天早上便鞭炮其鳴,家家戶戶燒錢化紙,向天地眾神祈禱來年的幸福,然後一家人團坐在一塊,歡歡喜喜過年。
梁鴻俊給每家每戶丈量了田土之後,移民們由於自己所有的田土裏,都長滿了綠油油的雜草,山坡上都長著碗口大的青刺藤,到處是雜樹,他們哪有心情歡度春節,正月初一一大早,各家各戶便上山幹活,清除雜草,砍去刺藤,拔掉雜樹,就這樣前後忙活了十多天,才終於清出了一大片一大片未開墾的荒土。
這二十戶移民將土地雜草、青藤、雜樹去幹淨之後,便互相幫助,在山坡上砍伐樹木、竹子、然後蓋起了一座又一座茅草房。
人們便從帳逢裏搬進了茅屋裏住,這樣才算有了一個比較像樣的家。
春節過後,要開始春耕生產了,這二十戶移民便上山勞作,起早摸黑,艱苦創業,終於開墾了一片又一片荒地。
梁鴻俊一家老小四人,除了他的妻子之外,還有嶽父、嶽母。他的妻子馬小姣年方二十多歲,長得如出水芙蓉,漂亮大方,可是任性放縱,喜歡跟著男人逗樂。由於她的漂亮大方,那些男人總愛跟她說說笑笑,她也不防有時背著自己的男人與其他男人打打鬧鬧,逗得一些男人神魂顛倒。
這天,正值農曆二月十五日晚上,梁鴻俊吃了晚飯,服伺他嶽父、嶽母上床睡下之後,梁鴻俊對妻子說:“馬小姣呀,想我前妻劉氏病死之後,未給我留下一兒半女,我娶你之時大你十多歲……”
“夫君呀,別這麽說嘛,在麻城縣我父母三人流落街頭,被你好心收留了我們,我應該報你大恩大德,怎麽會嫌你大我十多歲呢?”
“那好呀,你應該給我生一大堆兒女,讓我不背上不孝之子的罵名。”
“夫君呀,生兒育女是人之命中注定,怎麽會說生就生呢?盡管你我感情這麽好,可是我們結婚一年多了,我還未懷上孩子呢!”
梁鴻俊道:“這沒關係,我們都年輕嘛,我有耐心等到我們有兒子的那一天的!”
“不用等了,將你這漂亮妞借我一用吧,我保管叫她懷孕生子。”說罷,隻見一隻大鳥,張開兩翼五六尺寬,從空中躍至地上。
“哪方來的怪物?”那鳥答道:“我是大鵬翅鳥,你這小娘子太漂亮了,讓我相中了。”
梁鴻俊厲害問道:“你要幹什麽?”說罷,順手抓起鳥銃,用鳥銃口對準大鳥,這大鳥道:“沒有用的,看我的手段。”說罷,雙爪提起馬小姣的衣領,展翅一飛,飛上空中。梁鴻俊趕快用鳥銃對準飛翔的大鳥開了一槍,可是大鳥越飛越高,消失得無影無蹤。
杜絲婆婆走到幾案前,城隍司令官命牛頭賜坐,牛頭端了一個凳子,讓杜絲婆婆坐下。
城隍司令官問道:“杜將軍,你在龍頭山斬了一隻巨蟒,可有此事?”
杜絲婆婆道:“實有此事,這巨蟒盤踞在龍頭山,專門荼毒生靈,是在下見義勇為,與它鬥了數十迴合,將它斬殺。”
城隍司令道:“你可知道巨蟒的來曆?”
“不知道。”
“這巨蟒的前身就是譚家大院譚興萬,他生前造孽不少,還意圖殺死你與你丈夫譚詠梧,因此被三殿閻王判到地獄接受煉獄後,生到牲畜道,變成了巨蟒。”
“啊!原來如此,它真是與我有冤呀!”
城隍司令道:“這巨蟒被你死後,陰魂不散,反告你枉殺生靈,要求本司令官治你的罪。”
“啊,這巨蟒不好隱居山林,反而到山頂耀武揚威,嚇得平頭百姓膽顫心驚,我才見義勇為呢!”
“既是如此,我因此派黑白無常來請你到這兒接受訓查,你簽字畫押吧!”
杜絲婆婆接過文案一看,寫道:“巨蟒不守規矩,盤踞龍頭山,企圖荼毒眾生,令百姓惶恐不安,實屬有罪。”
杜絲婆婆在文案上按了手印,城隍司令道:“說實在話,我原來是雲霧山土地,是張山峰向酆都大帝推薦,我才作了嘉陵城隍司令官,張山峰對這個案子十分關心,早以給我說明了巨蟒的死因,同時還說是他叫你殺死巨蟒的,這不關你的事,請你到這兒來隻不過要你提供一份證詞而已。現在你可以迴陽間去了。”
杜絲婆婆道:“司令官,我還有多少陽壽?”
“我已查了你的生死簿,功過簿,你一生做了大量好事,積了不少陽功,可以活到九十五歲。”
“多謝司令部了。”說罷,突然覺得自己一下跌入一個大空洞,嚇了一跳,一覺醒來,原來是南柯一夢。
果然,在杜絲婆婆九十五歲那一年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子時,杜絲婆婆在杜家祠堂參禪,突然聽到了仙樂,一個老仙姆帶來兩位仙女來到杜絲婆婆臥室,這時臥室異香撲鼻,杜絲婆婆趕快下跪在地,“不知老仙姆來到窮舍有何貴幹?”
“哈哈哈哈,杜絲麗呀,你該壽終了,跟我來吧!”
“我還沒跟我的兒子、媳婦告別呢!”
“你已經列入了仙籍,被玉帝封為川北蠶神,你還要迷戀紅塵世間嗎?”
“好,我跟老仙姆走,不知老仙姆領我到哪兒去?”
“跟我上天庭受封,我是王母的特使,走吧!”說罷,老仙姆在杜絲婆婆身上灑了幾點仙水,杜絲婆婆靈魂終於出竅,跟著老仙姆及兩位仙女,飄飄悠悠,升空走了。[..tw超多好看小說]
第二天,杜家祠堂的老奴打掃清潔,推開杜絲婆婆的臥室,現杜絲婆婆盤膝而坐,已氣絕多時。老奴趕緊到杜家村向杜絲婆婆的兒子、媳婦報信,這時杜絲婆婆的兒子譚雄、媳婦阿珍均已七十幾歲的人了,他們帶著兒子、孫子、重孫二十幾人,一起披麻帶孝,到杜家祠堂,現杜絲婆婆走了,可是滿屋芳香氣味。
譚雄、阿珍和兒孫們痛哭了好一陣子,跪下床前向杜絲婆婆施禮默哀。
譚雄試了眼淚道:“我們都起來吧,還是給老祖宗備辦後事吧,光哭一陣不是良策。”於是眾人紛紛起來,守孝的守孝,*辦後事的*辦後事,各人盡其責。
舉辦喪事由譚雄一人決斷,說了就算,終於忙了一天一夜,終於在杜家祠堂紮起了靈堂,請來了燈崗寺和尚無雲大師念經,做道場。村裏的人幾乎全來祭奠,臨近村人許多受過養蠶培訓的人也都來祭奠,杜家祠堂每天幾乎好幾百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靈柩在杜家祠堂停了十天,出殯前三天,族長杜長壽親自組織了一千多人前來吊念,辦了三天宴席,還請來川劇坐唱、皮影戲演出,熱鬧三天之後,第四天靈柩出殯,前來兩三千人送葬,場麵異常宏大。因為這裏的人們幾乎都學會了栽桑養蠶,使家家都過上了富裕的日子,幾乎沒有人討口叫化了。
杜絲婆婆葬在打鑼寨山下杜家大灣的一個奶頭土嘴之上,具說這種地形最好,它集中了地脈龍脈之真氣。杜長壽組織杜氏宗族的幾名石匠給她修了墳,列了碑,供作永久性紀念。過了七七,杜長壽組織杜家宗族長老開會,商議將杜家祠堂改為杜絲廟,將宗祠正殿改為供奉杜絲婆婆神像,宗祠祖先牌位改供在左偏殿之上。下麵廂房繼續設學堂,供孩童上學念書。
又過了半年,杜長壽睡在床上做了一個夢,夢見杜絲婆婆帶著兩位仙女童,來到房前,杜長壽道:“杜姑婆別來無恙!”
杜絲婆婆道:“杜長壽,我已被玉帝封為川北蠶神,主管人間蠶業,你好自為之吧!”說畢,帶著兩個仙女童飄然而去。
杜長壽醒來,清楚記得此夢,便在杜家家族先傳檑開,於是杜家村與臨近一些村都傳言杜絲婆婆現已為蠶神,紛紛在自己蠶房供上杜絲婆婆神像。說來也怪,養蠶房養蠶不僅順利,蠶兒不遭病害,而且絲蛹也做得大,能賣好價錢。
可是時過境遷,由於清朝康乾時代實行湖廣填四川的政策,將大量湖廣人遷居四川開荒種地。杜家村本來也很大,相當於現在三個村子那麽大,也遷來了張、王、劉、何、伍、周、熊等不同的姓氏,其中姓張的居最多,住了一個長山溝,稱為張家溝。由於人們從外地來,因此對杜絲婆婆不甚了解,隻是聽杜氏宗族的一些傳言,這些外來移民由於是最懷念自己的祖先,他們又各自修了自己的祠堂,因此造成杜絲廟一度香火不旺了。
可是自從第一章提到的那個張秀才遇屍魔遭殃後,杜絲婆婆顯靈,通知張秀才妻子去找張山峰驅妖魔之後,人們便又漸漸迷信杜絲婆婆了,許多人又紛紛上杜絲廟燒香,求杜絲婆婆保佑,據說還真靈呢,真是有求必應。
於是人們便在每年八月十五日杜絲婆婆歸天之日,在杜絲廟舉辦廟會,唱木蓮救母的大戲四十九本,以便驅除村裏的妖魔鬼怪。
以上杜絲婆婆的故事完了,可是仙俠的故事還沒有完呢!
話說四川北部一帶清軍追剿八大王張獻忠的大西軍和明朝的殘餘勢力,連年打仗。
八大王張獻忠喜怒無常,在快要完蛋之後瘋狂屠殺川北大小財主,及至不順眼的平民。清肅王王豪格奉行以級記戰功的錯政,導致許多清兵為了邀功請賞,濫殺無辜。這樣就使得川北一帶本來人口就稀少,從而就得越來越少,許多良田都荒蕪了,長了幾尺深的野草。
在康熙年間,當時朝庭實行了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政策,據說這移民是強製性的,不管你去與不去,隻要將你家的名冊報上去了,你不去也不行,官府會派軍隊將你綁押上路。
在搽耳鄉白玉村亂草溝裏來了五十戶移民,他們是從湖廣麻城縣高街陽鄉遷移來定居的,這五十戶移民均姓梁,他們家家都帶著老小,來到這雜草眾生,荊棘滿坡的山溝裏。其中梁鴻俊輩份最高,被推為五十餘戶移民的領頭人,梁鴻俊帶著五十餘戶約三百多民移民在當地裏正的指點下,選擇了這亂草溝,因為這兒的山溝地勢平坦,隻是兩邊有約三百米的山梁。
梁鴻俊帶著五十戶移民在山溝的一塊平地,搭了帳蓬,讓梁氏家族的人駐紮下來。他們把帳蓬搭好之後,已是農曆臘月二十九日,梁鴻俊召集梁氏另個兩個堂弟梁鴻光、梁鴻強,商量道:“二位常弟,我們三弟兄是梁家這三百多外來移民的長輩,凡事我們都可以領頭作主,我們可要給小輩們作出表率呀!這樣才不有辱梁氏的祖先呀!”
梁鴻光道:“大哥,你說的極是,明天就是臘月三十年除夕了,可是我們還沒有站穩腳跟,我們不如今天晚上各家各戶都備辦除夕餐,明天早上吃年飯,明天上午就去落實各家各戶的土地吧!”
梁鴻強說道:“二哥之言甚是有理呀!”
梁鴻俊道:“今天晚上就備辦除夕餐,這豬肉從何處而來?”
梁鴻光道:“裏正馬大爺不是說了,他給我們準備了五十隻肥豬,不防我們今天下午就去向馬大爺要來,不就有過年貨了!”
梁鴻俊道:“二弟去辦這事如何?”
“我早料到大哥會將這差事交與我,好吧,反正我是百事通,辦就辦吧!”
其料,到了傍晚梁鴻光與他兩個兒子趕著五十頭肥豬迴到駐紮地。
梁鴻俊便將五十頭肥豬分配到每家每戶,剛好一戶一頭。
當天晚上,這亂草溝的二十戶移民每人在各自帳蓬裏殺年豬,準備過年餐,足足忙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各家各戶在各自的帳蓬裏吃吃喝喝,他們都樂不思老家了。
第二天,梁鴻俊便拿著木尺、丈杆,帶領五十戶移民上山丈量田畝,按人分配,每人都得到了田土共十畝,足足忙活了一整天,哪裏有閑心過大年,也忘記了往日過年的歡樂。
自此以後,這兒的人們便養成了一種習慣,將吃年飯改為早上,頭一天晚上一家人忙忙碌碌,備辦豐厚的餐品,第二天早上便鞭炮其鳴,家家戶戶燒錢化紙,向天地眾神祈禱來年的幸福,然後一家人團坐在一塊,歡歡喜喜過年。
梁鴻俊給每家每戶丈量了田土之後,移民們由於自己所有的田土裏,都長滿了綠油油的雜草,山坡上都長著碗口大的青刺藤,到處是雜樹,他們哪有心情歡度春節,正月初一一大早,各家各戶便上山幹活,清除雜草,砍去刺藤,拔掉雜樹,就這樣前後忙活了十多天,才終於清出了一大片一大片未開墾的荒土。
這二十戶移民將土地雜草、青藤、雜樹去幹淨之後,便互相幫助,在山坡上砍伐樹木、竹子、然後蓋起了一座又一座茅草房。
人們便從帳逢裏搬進了茅屋裏住,這樣才算有了一個比較像樣的家。
春節過後,要開始春耕生產了,這二十戶移民便上山勞作,起早摸黑,艱苦創業,終於開墾了一片又一片荒地。
梁鴻俊一家老小四人,除了他的妻子之外,還有嶽父、嶽母。他的妻子馬小姣年方二十多歲,長得如出水芙蓉,漂亮大方,可是任性放縱,喜歡跟著男人逗樂。由於她的漂亮大方,那些男人總愛跟她說說笑笑,她也不防有時背著自己的男人與其他男人打打鬧鬧,逗得一些男人神魂顛倒。
這天,正值農曆二月十五日晚上,梁鴻俊吃了晚飯,服伺他嶽父、嶽母上床睡下之後,梁鴻俊對妻子說:“馬小姣呀,想我前妻劉氏病死之後,未給我留下一兒半女,我娶你之時大你十多歲……”
“夫君呀,別這麽說嘛,在麻城縣我父母三人流落街頭,被你好心收留了我們,我應該報你大恩大德,怎麽會嫌你大我十多歲呢?”
“那好呀,你應該給我生一大堆兒女,讓我不背上不孝之子的罵名。”
“夫君呀,生兒育女是人之命中注定,怎麽會說生就生呢?盡管你我感情這麽好,可是我們結婚一年多了,我還未懷上孩子呢!”
梁鴻俊道:“這沒關係,我們都年輕嘛,我有耐心等到我們有兒子的那一天的!”
“不用等了,將你這漂亮妞借我一用吧,我保管叫她懷孕生子。”說罷,隻見一隻大鳥,張開兩翼五六尺寬,從空中躍至地上。
“哪方來的怪物?”那鳥答道:“我是大鵬翅鳥,你這小娘子太漂亮了,讓我相中了。”
梁鴻俊厲害問道:“你要幹什麽?”說罷,順手抓起鳥銃,用鳥銃口對準大鳥,這大鳥道:“沒有用的,看我的手段。”說罷,雙爪提起馬小姣的衣領,展翅一飛,飛上空中。梁鴻俊趕快用鳥銃對準飛翔的大鳥開了一槍,可是大鳥越飛越高,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