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與淩雲山、圖山三山相連,淩雲山在中間,圖山在左邊,白山在右,圖山與白山構成淩雲山的左右兩膀,遠處望去,三山形成一條橫畫於順慶城東麵的山脈,綿延二十幾裏,一遍蔥鬱茂密的樹林,真好像海島仙山。
八大王張獻忠與安西王李定國、定北王艾能奇衣著便服,沿崎嶇的小路爬上白山頂,一座肅穆的寺院屹立眼前,這就是有“小西天”之稱的白山寺。
張獻忠等人跨進山門殿,越過天井,登上石階,便聽到正殿裏有敲木魚聲、念經聲,交織在一起。
張獻忠等人走到正殿,見一個身穿銅青色袈裟的老和尚與兩名年輕僧人正在給一個中年婦女做法事,這個中年婦女抱著一個小孩,小孩病了,顯然這個中年婦女是來敬香求佛,乞求佛租保佑小孩平安無事,老和尚見門外走來三人,便起身,合掌道:“施主,就這樣吧,你這小孩準會無事的。”
中年婦女站起來,說道:“感謝法師頌經,改日我還要來還願。”說罷,起身離去。
平西王李定國上前一步說道:“請問你是慧遠大師否?”
那老和尚單手立於胸前道:“貧僧淨慈,人稱花和尚是也。”
艾能奇道:“請問淨慈法師,慧遠大師在嗎?”
花和尚道:“師父年事已高,不會見外賓,有什麽事找貧僧好了。”
張獻忠一聽,不耐煩了,大聲說道:“我就是大西皇帝,人稱八大王,我要求會見你們的高僧慧遠大師,為何這樣吞吞吐吐的?”
花和尚說道:“施主,此言差矣,佛門沒有什麽皇帝,眾生律平等,到這兒來的都是施主。”
張獻忠大喝道:“格老子,好不識抬舉,難道對八大王也講平等嗎?”
花和尚道:“八大王,殺伐太重,我勸你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不要在剿四川了。”
“你這是什麽話,難道要我八大王放下屠刀嗎?我放下屠刀,敵人就不殺我嗎?哈哈,真是天大的怪事!”
“誰在佛門淨地喧嘩呀,淨慈徒兒。”突然,一個大約年過百歲的老僧人從地下鑽了出來。
張獻忠一見,這個老和尚竟有此等本事,知道這必競是一個得道高僧,於是將態度軟了下來,雙掌合十,問道:“請問這位是白雲寺住持慧遠大師嗎?”
“大師不敢當,老衲本是一個僧人而已。”慧遠大師道,“淨慈,快去禪房領班,讓僧人好好做工。”花和尚退至了出去。
李定國道:“在下向慧遠大師施主致敬。”說畢,畢恭畢敬地跪下叩。
慧遠大師道:“施主,莫非前來上香,占卜吉兇否?”
艾能奇也跪下施禮道:“慧遠大師,在下陪大西皇帝前來上香求卜,請大師明示。”
遠大師道:“先上一拄香,在如來佛前靜心求測吧!”
李定國與艾能奇分別上了一柱香,雙手合十,向如來佛三拜,然後意念求測之事。慧遠大師道:“此位施主為什麽不跪?”
張獻忠道:“朕是大西國皇帝,跪誰呀!”
慧遠大師道:“大西國皇帝大,還是西天佛祖大呀!”
張獻忠一聽,恍然大悟,立即上了一柱香,跪在佛祖麵前意念求測之事。
慧遠大師見三位誠心求測,於是開口道:“好啦,貧僧給錦囊一隻,裏麵有你們問吉兇的偈語,你們須待於今晚方能啟拆,否則你們將見不到什麽!”慧遠大師說完,遞過一隻錦囊,由一位年輕僧人交與張獻忠,張獻忠將錦囊揣於懷中。
慧遠大師一晃不見了,隻有兩位年輕僧人守在正殿之中,“真是神人呀!”張獻忠道,“格老子朕還是頭一迴遇到這樣的高僧。”
張獻忠、李定國、艾能奇走出白山寺,下山坡走至山梁之上,李定國道:“皇上,不妨將錦囊啟開一瞧,如何?”
張獻忠從懷中取出錦囊,取出一張黃紙,拆開一看,黃紙上一個字也沒有。張獻忠道:“這真奇了,難道非要晚上才能看見字否?”
艾能奇道:“皇上,趕快裝入錦囊吧,不然我們就白上白山寺一趟了。”
張獻忠趕緊將黃紙裝入錦囊,口中說道:“如果朕白上白山寺一趟,朕就把廟給那老和尚拆了。”說這話後,立即感到一陣心絞痛,張獻忠心想:“噫,給老子還真靈呢!好了,以後我不敢惹白山寺了。”他有此意念,心絞痛立即好了。
張獻忠在李定國、艾能奇的陪同下,來到圖山寨鎮北將軍府,這將軍府是原來的聚義廳改的,杜絲婆婆出來,跪下施禮道:“臣參見皇上。”
張獻忠道:“免禮,平身。”
李定國道:“杜大姐,皇上近來有些不適,特來圖山寨,望杜大姐用苗醫為皇上診治。”
杜絲婆婆道:“臣本應該盡忠皇上,為皇上效微薄之力,好吧,請皇上移蹋客房。”
張獻忠、李定國、艾能奇在杜絲婆婆的引路下,來到客房。杜常春與孫福榮也來到客房,孫福榮、杜常春跪在張獻忠麵前道:“微臣向皇上請安!”
張獻忠道:“好啦,大西帝國沒有這麽多的禮節,你們平身吧!”
杜絲婆婆道:“皇上,請躺在床上吧,臣為皇上把脈。”
“好吧,”張獻忠道,“愛卿一定要為朕好好診治一番,治好朕的病,朕重重有賞。”
張獻忠躺於床上,伸出右手,杜絲婆婆為其把脈,把了右手,又為其把了左手之脈。
杜絲婆婆道:“皇上,臣察你的心脈、肝脈洪大,腎脈、命門脈虛華,能否讓臣直言否?”
張獻忠道:“朕來治病,就是想你道出個究竟,卿直說無妨,朕先赦你無罪。”
杜絲婆婆道:“臣觀皇上酒色過度,傷肝傷腎,特別是腎水過於虧損,無法生肝木,使得肝上虛正旺,因此肝脈洪大。皇上有周身乏力,睡不好覺,一睡著就做惡夢,在驚恐中嚇醒。”
張獻忠道:“哎,卿說得對極了,我又沒有向你吐露半個病情,你怎麽知道得這麽詳細。”
“還不是從皇上的肪象反映出來的。”
“好吧,卿就為朕開處方吧!”
杜絲婆婆道:“皇上想徹底治好此病嗎?”“當然是徹底治好此病。”
“那好,皇上要徹底治好此病,必須在圖山寨住上七天,臣除了用中藥湯劑之外,還要施以針灸,每天紮針三次,紮針後還要用灸治,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張獻忠道:“好吧,卿給朕安排一處行宮,讓朕住下,平西王和定北王每天輪流迴順慶城為朕處理奏折吧!”
八大王張獻忠與安西王李定國、定北王艾能奇衣著便服,沿崎嶇的小路爬上白山頂,一座肅穆的寺院屹立眼前,這就是有“小西天”之稱的白山寺。
張獻忠等人跨進山門殿,越過天井,登上石階,便聽到正殿裏有敲木魚聲、念經聲,交織在一起。
張獻忠等人走到正殿,見一個身穿銅青色袈裟的老和尚與兩名年輕僧人正在給一個中年婦女做法事,這個中年婦女抱著一個小孩,小孩病了,顯然這個中年婦女是來敬香求佛,乞求佛租保佑小孩平安無事,老和尚見門外走來三人,便起身,合掌道:“施主,就這樣吧,你這小孩準會無事的。”
中年婦女站起來,說道:“感謝法師頌經,改日我還要來還願。”說罷,起身離去。
平西王李定國上前一步說道:“請問你是慧遠大師否?”
那老和尚單手立於胸前道:“貧僧淨慈,人稱花和尚是也。”
艾能奇道:“請問淨慈法師,慧遠大師在嗎?”
花和尚道:“師父年事已高,不會見外賓,有什麽事找貧僧好了。”
張獻忠一聽,不耐煩了,大聲說道:“我就是大西皇帝,人稱八大王,我要求會見你們的高僧慧遠大師,為何這樣吞吞吐吐的?”
花和尚說道:“施主,此言差矣,佛門沒有什麽皇帝,眾生律平等,到這兒來的都是施主。”
張獻忠大喝道:“格老子,好不識抬舉,難道對八大王也講平等嗎?”
花和尚道:“八大王,殺伐太重,我勸你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不要在剿四川了。”
“你這是什麽話,難道要我八大王放下屠刀嗎?我放下屠刀,敵人就不殺我嗎?哈哈,真是天大的怪事!”
“誰在佛門淨地喧嘩呀,淨慈徒兒。”突然,一個大約年過百歲的老僧人從地下鑽了出來。
張獻忠一見,這個老和尚竟有此等本事,知道這必競是一個得道高僧,於是將態度軟了下來,雙掌合十,問道:“請問這位是白雲寺住持慧遠大師嗎?”
“大師不敢當,老衲本是一個僧人而已。”慧遠大師道,“淨慈,快去禪房領班,讓僧人好好做工。”花和尚退至了出去。
李定國道:“在下向慧遠大師施主致敬。”說畢,畢恭畢敬地跪下叩。
慧遠大師道:“施主,莫非前來上香,占卜吉兇否?”
艾能奇也跪下施禮道:“慧遠大師,在下陪大西皇帝前來上香求卜,請大師明示。”
遠大師道:“先上一拄香,在如來佛前靜心求測吧!”
李定國與艾能奇分別上了一柱香,雙手合十,向如來佛三拜,然後意念求測之事。慧遠大師道:“此位施主為什麽不跪?”
張獻忠道:“朕是大西國皇帝,跪誰呀!”
慧遠大師道:“大西國皇帝大,還是西天佛祖大呀!”
張獻忠一聽,恍然大悟,立即上了一柱香,跪在佛祖麵前意念求測之事。
慧遠大師見三位誠心求測,於是開口道:“好啦,貧僧給錦囊一隻,裏麵有你們問吉兇的偈語,你們須待於今晚方能啟拆,否則你們將見不到什麽!”慧遠大師說完,遞過一隻錦囊,由一位年輕僧人交與張獻忠,張獻忠將錦囊揣於懷中。
慧遠大師一晃不見了,隻有兩位年輕僧人守在正殿之中,“真是神人呀!”張獻忠道,“格老子朕還是頭一迴遇到這樣的高僧。”
張獻忠、李定國、艾能奇走出白山寺,下山坡走至山梁之上,李定國道:“皇上,不妨將錦囊啟開一瞧,如何?”
張獻忠從懷中取出錦囊,取出一張黃紙,拆開一看,黃紙上一個字也沒有。張獻忠道:“這真奇了,難道非要晚上才能看見字否?”
艾能奇道:“皇上,趕快裝入錦囊吧,不然我們就白上白山寺一趟了。”
張獻忠趕緊將黃紙裝入錦囊,口中說道:“如果朕白上白山寺一趟,朕就把廟給那老和尚拆了。”說這話後,立即感到一陣心絞痛,張獻忠心想:“噫,給老子還真靈呢!好了,以後我不敢惹白山寺了。”他有此意念,心絞痛立即好了。
張獻忠在李定國、艾能奇的陪同下,來到圖山寨鎮北將軍府,這將軍府是原來的聚義廳改的,杜絲婆婆出來,跪下施禮道:“臣參見皇上。”
張獻忠道:“免禮,平身。”
李定國道:“杜大姐,皇上近來有些不適,特來圖山寨,望杜大姐用苗醫為皇上診治。”
杜絲婆婆道:“臣本應該盡忠皇上,為皇上效微薄之力,好吧,請皇上移蹋客房。”
張獻忠、李定國、艾能奇在杜絲婆婆的引路下,來到客房。杜常春與孫福榮也來到客房,孫福榮、杜常春跪在張獻忠麵前道:“微臣向皇上請安!”
張獻忠道:“好啦,大西帝國沒有這麽多的禮節,你們平身吧!”
杜絲婆婆道:“皇上,請躺在床上吧,臣為皇上把脈。”
“好吧,”張獻忠道,“愛卿一定要為朕好好診治一番,治好朕的病,朕重重有賞。”
張獻忠躺於床上,伸出右手,杜絲婆婆為其把脈,把了右手,又為其把了左手之脈。
杜絲婆婆道:“皇上,臣察你的心脈、肝脈洪大,腎脈、命門脈虛華,能否讓臣直言否?”
張獻忠道:“朕來治病,就是想你道出個究竟,卿直說無妨,朕先赦你無罪。”
杜絲婆婆道:“臣觀皇上酒色過度,傷肝傷腎,特別是腎水過於虧損,無法生肝木,使得肝上虛正旺,因此肝脈洪大。皇上有周身乏力,睡不好覺,一睡著就做惡夢,在驚恐中嚇醒。”
張獻忠道:“哎,卿說得對極了,我又沒有向你吐露半個病情,你怎麽知道得這麽詳細。”
“還不是從皇上的肪象反映出來的。”
“好吧,卿就為朕開處方吧!”
杜絲婆婆道:“皇上想徹底治好此病嗎?”“當然是徹底治好此病。”
“那好,皇上要徹底治好此病,必須在圖山寨住上七天,臣除了用中藥湯劑之外,還要施以針灸,每天紮針三次,紮針後還要用灸治,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張獻忠道:“好吧,卿給朕安排一處行宮,讓朕住下,平西王和定北王每天輪流迴順慶城為朕處理奏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