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絲婆婆迴到譚家大院之時,已是冬月之初五更天,天還沒亮,這時譚詠梧與杜常春、杜彪帶領著四百餘名義軍隊伍早已住進譚家大院。(..tw)
杜絲婆婆吩咐杜長常春放出譚興萬的三十多名家人,仆人和十多名丁勇,但是不準他們走出譚家大院高牆之外。
杜彪提議道:“杜絲姑姑,我們在明清早大辦酒宴,一來犒勞義軍,二來為公孫軍師接風洗塵!”杜常春也道:“二頭領說得極對。”
杜絲婆婆道:“現在不是慶功的時候,何況一擺酒宴,必然要喝個痛快,許多義軍士兵都醉了,萬一王無忌領官兵殺來,我們豈不成了翁中之鱉了!”
杜常春道:“依姐姐之意,該怎麽辦?”
譚詠梧道:“譚家大院周圍是平地,易攻難守,不是久留之地。不如將隊伍帶到圖山寨,我在那兒跟青雲大師學過道術,熟悉那兒的地形,那兒才是義軍久留之地。”
杜常春道:“如此甚好,我們不應該放鬆警惕,不能讓官兵趁我們放鬆戒備來個突然襲擊。”
杜絲婆婆道:“那就兵分四路,由我、杜常春、杜彪、譚詠梧各帶一百名義軍,趁天未亮,快行軍,沿小路向南麵圖山方向前進吧!”
杜常春立馬整隊集合,兵分四路,撤出譚家大院向圖山寨方向前行。.tw[]
第二天,一大早王無忌收集了打鑼寨西麵的官兵,加上南麵東麵逃迴來的官兵,約六百多人,其中有一百名士兵身受重傷。
王無忌坐在中軍帳中責問牙將:“公孫堂,你為什麽按兵不動呀!”
公孫堂道:“我們西麵官兵沒有聽到東麵戰爭的任何消息,又沒有你的手令,怎麽動啊!”
王無忌道:“是呀,西麵和北麵、東麵有十裏之隔,你說得有理,你可知道公孫揚的消息?”
“我的堂兄公孫揚沒有來過,我怎麽知道他的消息。”
正說話間,有探子迴報說,義軍全部到達譚家大院,王無忌一拍手道:“這些烏合之眾,還是逃不了我的手掌心,公孫堂,馬上整理隊伍,向譚家大院進軍。”
王無忌、公孫堂領著五百多名官兵氣勢洶洶,殺氣騰騰地奔向譚家大院,當官兵走到譚家大院之時,現譚家大院高牆大門大開著。
王無忌馬上命令官兵停下,說道:“這些烏合之眾還會用諸葛亮的空城計,可惜我不是司馬懿呀!”於是下令將譚家大院團團圍住,向裏麵喊話:“喂,裏麵的山賊,你們被官兵團團圍住了,還不快快出來投降,免遭殺身之禍。(..tw無彈窗廣告)”
傳令兵接連喊了好幾次話,裏麵沒有任何動靜。王無忌開始狐疑了,莫非另有情況,於是命令一個百夫長帶領一百多官兵直接殺進去。這個百夫長也表現了他的勇氣氣質,高吼道:“殺呀,殺呀!”官兵們也呐喊著衝殺進去。
這一百多官兵衝進去,現譚家大院裏麵空蕩蕩的,隻有幾個仆人在一角嚇得直哆嗦,這百夫長忙抓起一個仆人問道:“裏麵的山賊呢?”仆人戰戰兢兢地說:“山賊開走了,天未亮就走了。”
“往哪個方向走的?”
“不知道呀,天那麽黑,我們又不敢出去。”
百夫長大喝道:“王總兵,裏麵沒有山賊,山賊一早就逃走了。”
王無忌道:“哎,我才是過後方知的人,我為什麽不在天未亮就組織人馬追擊呢?”於是帶領其餘軍兵進駐譚家大院,又命令兩個百夫長帶領兩百多名官兵去將打鑼寨北麵山腳軍帳、器件和傷員全部帶迴譚家大院。
杜絲婆婆與杜常春、杜彪帶著義軍隊伍一直走到中午時刻,才到達圖山腳下,杜絲婆婆對杜常春說道:“這兒到處綠樹成蔭,讓隊伍在大樹林下休息,派譚詠梧上山打探一下消息,我們再上山。”杜常春立即命令隊伍原地休息。
譚詠梧運用飛行術,不一會兒,飛上圖山南麵山坡長梁之上,在一座破舊瓦房外,見一個老太太正在洗衣服,雙手不斷地在木盆裏不斷搓洗。
譚詠梧走上前問道:“請問老大媽,山上的青雲大師還在嗎?”
老太太放下手中衣服,看了看譚詠梧道:“你為什麽找青雲大師?”
“我是青雲大師的徒弟,外出多年,想見他老人家一麵。”
“啊,原來是這樣,哎,青雲大師已經去逝十多年了,他可是一位好道長呀!”
“他是怎麽去世的?”
“老了,青雲大師活了九十五歲,無病而終呀!”
“我師父本是教長?”
“青雲大師晚年不再教書,在圖山修了一座青雲廟,當起了方丈。”
譚詠梧將話題一轉,問道:“請問老大媽,圖山寨的人過得幸福安康嗎?”
“哎,前五年還算平安,可是青雲大師的徒弟孫浩天號稱巨蟒大仙,帶一夥徒弟將山寨寨主孫福榮打敗,將他關押起來,這巨蟒大仙居然做起了山寨寨主。”
“他做山寨寨主後,表現怎麽樣?”
“哎,這個道人是一個邪道,他每年要喝一對童男童女的血,像這樣殘害了五對童男童女了,這些童年男女不過兩歲,而且要山上每家每戶輪流供給。”
“如果這家沒有童田童女呢?”
“他就強迫著這一家戶出錢到鄉場上去買。”
“多謝老大娘,在下告辭。”譚詠梧飛下山腳。立即向阿姑婆、杜常春、杜彪稟報了他了解到的信息。
杜絲婆婆道:“這圖山右連淩雲山,左連楊家嶺,我們不如暫時將義軍住在楊家嶺,楊家嶺離鄉場附近,好采購糧食和其他物品,等我們將圖山寨情況了解徹底之後,再向圖山寨進。”杜常春道:“姐姐說的極是。”於是命令隊伍向左邊楊家嶺進。
楊家嶺是一個又大又長的長嶺,有十五裏之長,海拔四百餘米,山嶺全是柏樹、黃桷蘭、榿木、旱蓮木、油桐、香降之類的喬木,柏樹占大多數,山上蔭鬱一片,空氣清新宜人。山嶺上地勢平坦、寬闊。
杜常春對杜彪道:“二頭領,我們今天下午及晚上好好休息,明天一早,你帶八十名義軍帶著普通老百姓衣服到東觀場去采購糧食和物品,別忘了買一些油布,好搭帳蓬。”杜彪道:“謹遵老大的吩咐。”
杜絲婆婆吩咐杜長常春放出譚興萬的三十多名家人,仆人和十多名丁勇,但是不準他們走出譚家大院高牆之外。
杜彪提議道:“杜絲姑姑,我們在明清早大辦酒宴,一來犒勞義軍,二來為公孫軍師接風洗塵!”杜常春也道:“二頭領說得極對。”
杜絲婆婆道:“現在不是慶功的時候,何況一擺酒宴,必然要喝個痛快,許多義軍士兵都醉了,萬一王無忌領官兵殺來,我們豈不成了翁中之鱉了!”
杜常春道:“依姐姐之意,該怎麽辦?”
譚詠梧道:“譚家大院周圍是平地,易攻難守,不是久留之地。不如將隊伍帶到圖山寨,我在那兒跟青雲大師學過道術,熟悉那兒的地形,那兒才是義軍久留之地。”
杜常春道:“如此甚好,我們不應該放鬆警惕,不能讓官兵趁我們放鬆戒備來個突然襲擊。”
杜絲婆婆道:“那就兵分四路,由我、杜常春、杜彪、譚詠梧各帶一百名義軍,趁天未亮,快行軍,沿小路向南麵圖山方向前進吧!”
杜常春立馬整隊集合,兵分四路,撤出譚家大院向圖山寨方向前行。.tw[]
第二天,一大早王無忌收集了打鑼寨西麵的官兵,加上南麵東麵逃迴來的官兵,約六百多人,其中有一百名士兵身受重傷。
王無忌坐在中軍帳中責問牙將:“公孫堂,你為什麽按兵不動呀!”
公孫堂道:“我們西麵官兵沒有聽到東麵戰爭的任何消息,又沒有你的手令,怎麽動啊!”
王無忌道:“是呀,西麵和北麵、東麵有十裏之隔,你說得有理,你可知道公孫揚的消息?”
“我的堂兄公孫揚沒有來過,我怎麽知道他的消息。”
正說話間,有探子迴報說,義軍全部到達譚家大院,王無忌一拍手道:“這些烏合之眾,還是逃不了我的手掌心,公孫堂,馬上整理隊伍,向譚家大院進軍。”
王無忌、公孫堂領著五百多名官兵氣勢洶洶,殺氣騰騰地奔向譚家大院,當官兵走到譚家大院之時,現譚家大院高牆大門大開著。
王無忌馬上命令官兵停下,說道:“這些烏合之眾還會用諸葛亮的空城計,可惜我不是司馬懿呀!”於是下令將譚家大院團團圍住,向裏麵喊話:“喂,裏麵的山賊,你們被官兵團團圍住了,還不快快出來投降,免遭殺身之禍。(..tw無彈窗廣告)”
傳令兵接連喊了好幾次話,裏麵沒有任何動靜。王無忌開始狐疑了,莫非另有情況,於是命令一個百夫長帶領一百多官兵直接殺進去。這個百夫長也表現了他的勇氣氣質,高吼道:“殺呀,殺呀!”官兵們也呐喊著衝殺進去。
這一百多官兵衝進去,現譚家大院裏麵空蕩蕩的,隻有幾個仆人在一角嚇得直哆嗦,這百夫長忙抓起一個仆人問道:“裏麵的山賊呢?”仆人戰戰兢兢地說:“山賊開走了,天未亮就走了。”
“往哪個方向走的?”
“不知道呀,天那麽黑,我們又不敢出去。”
百夫長大喝道:“王總兵,裏麵沒有山賊,山賊一早就逃走了。”
王無忌道:“哎,我才是過後方知的人,我為什麽不在天未亮就組織人馬追擊呢?”於是帶領其餘軍兵進駐譚家大院,又命令兩個百夫長帶領兩百多名官兵去將打鑼寨北麵山腳軍帳、器件和傷員全部帶迴譚家大院。
杜絲婆婆與杜常春、杜彪帶著義軍隊伍一直走到中午時刻,才到達圖山腳下,杜絲婆婆對杜常春說道:“這兒到處綠樹成蔭,讓隊伍在大樹林下休息,派譚詠梧上山打探一下消息,我們再上山。”杜常春立即命令隊伍原地休息。
譚詠梧運用飛行術,不一會兒,飛上圖山南麵山坡長梁之上,在一座破舊瓦房外,見一個老太太正在洗衣服,雙手不斷地在木盆裏不斷搓洗。
譚詠梧走上前問道:“請問老大媽,山上的青雲大師還在嗎?”
老太太放下手中衣服,看了看譚詠梧道:“你為什麽找青雲大師?”
“我是青雲大師的徒弟,外出多年,想見他老人家一麵。”
“啊,原來是這樣,哎,青雲大師已經去逝十多年了,他可是一位好道長呀!”
“他是怎麽去世的?”
“老了,青雲大師活了九十五歲,無病而終呀!”
“我師父本是教長?”
“青雲大師晚年不再教書,在圖山修了一座青雲廟,當起了方丈。”
譚詠梧將話題一轉,問道:“請問老大媽,圖山寨的人過得幸福安康嗎?”
“哎,前五年還算平安,可是青雲大師的徒弟孫浩天號稱巨蟒大仙,帶一夥徒弟將山寨寨主孫福榮打敗,將他關押起來,這巨蟒大仙居然做起了山寨寨主。”
“他做山寨寨主後,表現怎麽樣?”
“哎,這個道人是一個邪道,他每年要喝一對童男童女的血,像這樣殘害了五對童男童女了,這些童年男女不過兩歲,而且要山上每家每戶輪流供給。”
“如果這家沒有童田童女呢?”
“他就強迫著這一家戶出錢到鄉場上去買。”
“多謝老大娘,在下告辭。”譚詠梧飛下山腳。立即向阿姑婆、杜常春、杜彪稟報了他了解到的信息。
杜絲婆婆道:“這圖山右連淩雲山,左連楊家嶺,我們不如暫時將義軍住在楊家嶺,楊家嶺離鄉場附近,好采購糧食和其他物品,等我們將圖山寨情況了解徹底之後,再向圖山寨進。”杜常春道:“姐姐說的極是。”於是命令隊伍向左邊楊家嶺進。
楊家嶺是一個又大又長的長嶺,有十五裏之長,海拔四百餘米,山嶺全是柏樹、黃桷蘭、榿木、旱蓮木、油桐、香降之類的喬木,柏樹占大多數,山上蔭鬱一片,空氣清新宜人。山嶺上地勢平坦、寬闊。
杜常春對杜彪道:“二頭領,我們今天下午及晚上好好休息,明天一早,你帶八十名義軍帶著普通老百姓衣服到東觀場去采購糧食和物品,別忘了買一些油布,好搭帳蓬。”杜彪道:“謹遵老大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