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杜絲姑娘在黃龍洞閉關四十九天,她學會了意守丹田,吐納功,導引術,加之青雲大師對她盡心盡力指點,她已學會了身輕如燕的輕功術。


    這四十九天裏,譚詠梧親自給她送飯、送水、送換洗衣服,她打心眼裏覺得這個小夥子不錯,不僅有高的武功和道術,還有一顆慈善的良心。她把這些感情隱瞞在心裏,她覺得作女人就應該遵從女兒經,但有時,她那顆赤熱的愛心也不得不使她越雷池。


    一天,譚詠梧在門外叫道:“杜絲姑娘,換洗衣服送來了。”杜絲姑娘道:“快給我送進來呀!”


    譚詠梧將門推開,杜絲姑娘正在閉目練導引術,譚詠梧隻好捧著衣服站在一旁。


    “過來呀,呆子!”杜絲姑娘道。


    “是,我給你送來。”譚詠梧道,把衣服捧至身邊,放在旁邊長凳之上,轉身要走。


    “別走呀!”杜絲姑娘,“你真是個呆鵝!”


    “對,我,我是呆鵝,你要我作什麽?”


    “快把我的外衣脫掉。”


    “這,怎麽好意思!”


    “你,你快脫呀,否則我不理你了。”


    譚詠梧用遲頓的兩手拉著杜絲姑娘的手,為她解扣,脫外衣。外衣去掉,現杜絲姑娘胸部內衣裏有兩個突出物,大概是少女特有的吧。


    他趕緊把臉朝外一邊,說道:“對不起,杜絲姑娘,這不是我故意要看的。”


    “你呀!”杜絲姑娘道,“笨牛一頭,來給我把衣服穿上。”


    譚詠梧又很聽話似的,把外衣給杜絲姑娘帶上,穿好之後,杜絲姑娘道;“譚大哥,我背上很癢,你在衣服外麵給我撓幾下吧!”


    “這個,杜絲姑娘,我一個大男人怎麽給你撓癢,這豈不犯了男婦授受不親的大錯嗎?”


    “你我之間,情同兄妹,你給我撓癢,有什麽錯,快撓呀!站著幹什麽,愚豬!”


    譚詠梧不得已,盡管杜絲姑娘罵自己是“呆鵝”、“笨牛”、“愚豬”,他都不怒,因為他內心中對杜絲姑娘也有說不出的喜歡,他是男人,具有男人風度,怎會計較女孩子的撒野和粗魯,於是就用右手在杜絲姑娘背後輕輕地撓癢,直到杜絲姑娘說滿意為止。


    就這樣,一對有情人的距離漸次拉近,直到四十九天即將結束,他們彼此的愛意,就如同高梁釀成的純酒一樣香醇,但誰也不願向對方公開表訴愛情的甜言蜜語,他們彼此內心所結果的愛情仙桃,越長越大。


    四十九天期滿,青雲大師來到閉關室。


    杜絲姑娘施禮,問道:“師父,這四十九天閉關期滿,我明天就可以下山了嗎?”青雲大師道:“你把這三粒仙丹服下吧!它有助於練功。(..tw無彈窗廣告)”杜絲姑娘服下三粒仙丹,覺得周身先是熱血沸騰,後是清爽幽涼。


    青雲大師道:“百日之內,你們有災難,這三粒仙丹算是解靈丹吧!”


    杜絲姑娘道:“師父還有什麽吩咐?”


    青雲大師道:“你與師兄譚詠梧一道下山去順慶城清泉山下雙女石處,那兒去解救杜樂山吧!”


    杜絲姑娘正要多問,青雲大師突然不見了,隻見譚詠梧還楞著,趕快說:“傻楞子,你還站著幹什麽?”譚詠梧道:“你要怎麽樣?”


    “怎麽樣,師父吩咐我們下山去解救人呀!”


    “啊!我們這就走吧!”


    “就這麽走了,也應該把這兒收拾一下,你呀,一點規矩不懂。”


    杜絲姑娘與譚詠梧雙雙在空中飛行,不到一個時辰,就來到清泉山雙女石下。


    這雙女石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據說在北宋年代,石木二匠的祖師爺魯班帶了個能幹的徒弟叫趙巧,這個趙巧心靈手巧,很快學會了師父魯班的手藝。


    他們師徒二人共同來到果州州衙,向主簿承包修兩座塔,一座在鶴鳴山上,一座在果州城南門,魯班與趙巧抓鬮,魯班抓到的是果州城南門,趙巧抓到的是鶴鳴山上。


    魯班心中暗喜,我修果州城南門白塔地勢平順,趙巧修鶴鳴山上的塔在山崖上,送石頭上去非常不容易。於是,他就對趙巧說:“為師要考一考你的手藝。”趙巧問:“師父,怎麽考法?”


    “這樣辦吧,我們比賽一下,看誰先修好塔,先修好塔必須多得一百兩銀子的酬金。”


    當然師父既然開口,徒弟不好不應允,於是在第二天,就開始在送離修塔一百裏路的嘉陵江上遊大山上去采石頭,然後用船載至果州城,還要用人工搬至修塔地點。


    魯班看見趙巧用人工搬運石頭上山,多麽費力勞神,心中高興,產生了驕傲自滿情緒,於是自己很少到工地上去監工,一天在果州望江樓玩女人,喝酒取樂。


    工期將到了,有工匠來報告魯班說:“趙巧的塔修到了最上一層了,我們的塔還有三層沒有完工。”魯班一聽,到工地上把工匠們喝斥一番。


    一個工匠說:“師父,都怪你前一段時間不來監工,這兒許多工匠消極幹活。”


    “那你們說,我們還差三層沒修,怎麽辦?”


    “這樣吧,我們不如少修三層,就在這頂上填石頭,你去運兩塊極大的石頭,我們填上去,不就成了嗎?”


    魯班一想,這事真成,於是在當天夜裏念動咒語,感化了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與魯班曾經是好朋友,便親自下凡問魯班道:“賢友喚我何事?”


    魯班便把自己與徒弟趙巧比手藝一事說了一遍,並且說道:“我一個師父,如果輸給了徒弟,豈不是臉麵喪盡嗎?”


    太上老君道:“賢友,別怕,我幫你一把,我派我的一個道童去嘉陵江上遊大山去趕運兩塊大石頭來,不就成了。”魯班說道:“好吧!”


    太上老君又囑咐道:“這事可千萬別被人瞧見,恐怕我的法術就不靈了。”


    於是,老君派的道童就在嘉陵江上遊大山上采了兩塊極大的石頭,用道法把這兩塊石頭趕下山,再趕到嘉陵江河裏。


    這兩塊石頭變成兩隻“大肥豬”,在水裏遊泳,道童駕一葉扁舟在後麵隨著,這兩隻“大肥豬”遊到清泉山下,天還未亮,外麵黑壓壓的,剛好停泊在清泉山下有一艘夜宿的小船,船家睡不著覺,便走出船艙,想取江水煮飯,突然聽見有水響聲,見前麵江水中有兩頭特大肥豬在遊泳,後麵跟一葉扁舟,就大聲問道:“喂,哪來的兩頭肥豬,怎麽有這麽大呀,真是天下的怪事。”


    這話音剛一落,兩隻“大肥豬”遊對嘉陵江邊,不動了,變成兩塊石頭,倚在岸邊,道童和小舟也不見了。


    太上老君見自己的法術被人破了,於是就對魯班說:“你別急,何不就地用生鐵鑄一個塔頂,不就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仙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白並收藏亂世仙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