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龍離考場迴到王府,剛走攏王府,秋菊二姊妹剛好走迴王府,秋菊不好意思地瞟了葉小龍一眼,拉著秋華向西廂房走去。(..tw)
葉小龍大步走上去,“秋菊妹,真巧,又遇上你們倆。”
秋菊道:“葉大哥考得如何,能否高中?”
秋華道:“葉大哥風度翩翩,十拿九穩,考不上才怪呢!”
葉小龍道:“秋華妹別給我戴高帽子了,不過這次考試嘛,想來沒有問題。”
秋菊道:“好,今天晚上,我獎賞你幾曲。”
秋華道:“姐,你可要好好伺候葉大哥,保不準今後你就是浩命夫人了。”
“你個小妮子別來涮我!”秋菊嬌嗔道。
葉小龍心想,今晚她獎賞我聽曲,這機會又到了。秋菊妹,你是我心中的人兒,我的愛火在心中燃燒,我將衝破這禮教的籠子,讓我自由地愛一個心上人吧!於是答應道:“承蒙秋菊賞賜,大哥感激不盡。”然後告辭迴到臥室。
夜深人靜,葉小龍獨自一個人來到西廂房,現秋菊的房間燈還亮著,心中甚喜,立即扣門,門開了。
秋菊出來道:“姐姐等你多時了。”葉小龍道:“你怎麽還沒入睡?”秋華道:“我與她要為你彈曲呢!”
葉小龍心想,真掃興,真是想今晚成龍鳳之美,怎麽又殺出個程咬金,無法,隻好進屋。
“葉大哥,小妹等你好久呀!”秋菊道。
“我是怕來早了,吵著旁人睡覺,故意來遲一些。”葉小龍道。
“好,來,這邊坐,我與秋華妹共同獎賞你聽琵琶,好不好?”秋菊說。
“妹妹的琵琶彈得好極了,我豈有不聽之理!”葉小龍道。
“波”……“波”……,秋華先調整一下弦音,然後嘰嘰嘈嘈地彈了起來,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接著秋菊手握月牙板,唱著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歌聲清麗,扣人心弦,唱出了“同是天涯倫落人,相逢何必成相識”的哀怨悲涼之情。
一曲彈完,葉小龍頗懷感傷,說道:“我與二位小妹素未蒙麵,這琴音倒成了知音,把我們的心緊緊栓在一起。”
秋菊道:“我也時刻想念哥哥,隻可惜無緣份相聚。”說畢,眼淚盈眶。
秋華道:“姐姐,不必悲傷,俗話說,有情人終成卷屬,機遇是可以創造的。”
“對對對,機遇可以創造,隻要秋菊妹有這份意思,我們多接觸,互相多了解,就可以創造緣份。(..tw無彈窗廣告)”葉小龍道。
“那就請葉大哥多來這兒作客,今晚不早了,請自便,我們二姊妹要休息了。”秋菊道。
葉小龍本想多留一會兒,無奈人家下了逐客令,隻好起身告辭。
葉小龍迴到臥室,怎麽也睡不著,一閉上眼睛,秋菊的影子立即出現在眼前,他多麽想與她成鸞鳳之配,可是必竟有男女之別,而且還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呀!就這樣天天思念,加上晚上未睡好覺,竟然連飯都不想吃了。可是他又害怕再上西廂房,因為他已兩次試探,想親近秋菊,都被秋菊婉言拒絕,而被拒絕的失落感竟使他忐忑不安,他簡直沒有勇氣再與秋菊會麵了,就這樣思念兩三天,一個晚上他突高燒,趕緊唿喚杜大材為他請醫生,醫生來診斷說他是傷寒病,需服藥,解表汗。
葉小龍吃了兩劑解表藥,大汗淋淋,衣服全濕。
杜大才吩咐書僮照看他,為他熬藥,洗衣服。
葉小龍這時已全身無力,睡在床上,可心裏還有在思念秋菊,她該過來瞧我一眼,才好呀!
第三天傍晚,門“吱”一聲開了,葉小龍以為是書僮送藥來了,轉過身一看,原來是秋菊一人進來,手還端著一碗藥。
葉小龍一見,大喜,要坐起來。
“別動,”秋菊道,“我見書僮送藥來,就叫他把藥給我,我給你送藥來了。”
“難得秋菊妹這樣關心我。”葉小龍道。
“你別動,來,我一勺子一勺子喂你!”秋菊道。
葉小龍坐在床上,把嘴張開,秋菊一邊給他喂藥,一邊用手巾擦掉在嘴邊的藥水。
喂完藥,秋菊挪動身子,想要離開,葉小龍一把摟住秋菊道:“菊妹,你是我心上的人兒,我太想念你了,我老實給你說,我這病是想你想出來的。現在你來了,無論如何,我不準你走了,你走了,我的病恐怕會沉重的。”
秋菊聽葉小龍這麽一說:“好吧,我可以陪你睡覺,但你的身子虛弱,你要保證,不許亂來,否則我一定得走。”秋菊道。
葉小龍道:“既是如此說來,菊妹也是為了我好,我隻要菊妹陪我睡睡就是了。”
於是秋菊解衣,與葉小龍麵對麵睡在一起,現葉小龍身上在流虛汗,不時用手巾給他擦汗液。
在禮部閱卷廳裏,抽調來的一百多個官員,要閱五千多個舉子的試卷,責任重大,試卷是密封,閱卷時任何人不得測開密封,否則以違記論處,每五人一組,分了二十個組,每組閱卷兩百多份,一份試卷要五人都看,看後共同評等,等次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tw)有時為評一個等次小組成員竟爭論得麵赤耳紅。每個組一天閱二十多份卷子,花十天閱完,然後把所有的上上、上中、上下的試卷約五百多份集中起來,再選出四百五十份卷子參加殿試,這四百五十份卷子的考生算是高中貢士,即會試過關。
五百多份卷子必須一一拆開,再來由主考官、副主考官,加上從一百多閱卷官中精選8名,組成閱卷核審組,一一查看,有無犯禁忌,有無不忠不孝,違法亂紀之徒,先將這些人的試卷刷下來,然後又再精上選精,依次排名次,選出四百五十份。
這五百份試卷中,葉小龍排上第十二名,杜大才排上弟五十六名。
李侍郎是十名閱卷核審組成員,他一看見葉小龍的名次挪在杜大才前好幾十名,害怕第二次殿試葉小龍占先,杜大才落選,加上他又得了杜大才老子送來的銀票,於是在核審組說道:“這個葉小龍的文章鋒芒太露,不是國家經世濟民的棟梁,何況他的文章還有一些書生的清高傲慢之氣,這份卷紙可否挪下,另選一張。”
他的話音一落,楊尚書就把卷紙接過來,一看編號,知道是那天他監考的那個考場先交卷的舉子,他認真讀後,說道:“這張卷子雖鋒芒太露,可談的都是國家弊病,而且提了不少好的革新弊病的建議,此人若選中進士,定是棟梁之材,我與楊侍郎的說法略有差異。”
王尚:“既然副主考官楊尚書覺得這份卷子可選,我也就沒有異議,就選上吧!”
王尚書是主考官,一錘定音,其他核審官員自然沒什麽說的。
會試榜終於出來了。葉小龍、杜大才興致勃勃地看榜,杜大才一眼瞧見葉小龍排列第十二名,說道:“葉大哥,恭喜你呀!你瞧。”順手一指。
實際上葉小龍早已瞧見自己的名次,隻不過他在搜索杜大才的名字。“大才弟,你的名字就在這兒,你看。”
這時,杜大才才順著葉小龍的手指方向,現自己考了五十六名,一躍三尺說道:“哈,我也上榜了,真是老天保佑呀!”
葉小龍道:“大才弟,你我都上了榜,這是可喜可賀的大好事,我們不如迴去請書僮,還有秋菊兩姊妹一同上春風酒樓,吃喝一頓吧!”
“好呀,葉大哥,近來秋菊妹經常照料你,你與她是天生一對呀!你是好事成雙,我可沒有這份豔福呢!”
“大才弟,你別把我想像得這麽美呀,說不定我是好事多磨呢!我們還未過第二關殿試呢!”葉小龍一邊說,一邊打書僮,“你迴王府請秋菊二姊妹上春風酒樓,我們倆請她們吃午飯。
在春風酒樓上,杜大才要了雅間,他們一共五人甜甜蜜蜜地吃了一頓午餐,喜悅之情無以言表。
當天晚上,秋菊來到葉小龍身邊,說道:“葉大哥,恭喜你考中會試榜,並且還考了第十二名,今晚我成全你,了卻你的心事。”
說完,將葉小龍抱住,葉小龍道:“秋菊妹,我能得到你,真是我前世修來的福份,我從今以後再也不‘掛棹兮蘭漿,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說畢,雙手摟住秋菊的腰,秋菊的一股股粉香味直入他的肺腑,他覺得自己摟的不是一般美人,摟的是神仙仙子,自己多麽幸福,甚至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第二天,鐺鐺鐺的銅鑼聲接連傳來,是報喜的公差來了,王府院第住著十多位舉子,有六位考中了貢士。
第一報傳來,自然是葉小龍,報喜公差道:“誰是葉小龍?”
葉小龍上前道:“在下便是。”
報喜公差道:“恭喜葉貢士高中。”
葉小龍道:“葉某謝恩。”說畢施了一禮。見公差不肯將報貼遞過來,心下明白,趕緊從錢袋掏出二兩銀子道:“這二兩銀子是葉某賞賜的喜錢。”
公差這才將報貼遞與葉小龍,轉身走了。
不一會兒,輪到杜大才接報貼,杜大才從身上掏出兩錠銀子共十兩獎賞公差,公差當即誇獎道:“杜貢士真是禮義之士,祝殿試高升。”轉身離去。
殿試要在接到報貼後二十多天舉行,是在皇宮金巒寶殿舉行,由皇帝巡考,內閣輔、次輔親自監考,主持閱卷,這一次當然比頭次會試嚴肅多了。
秋菊對葉小龍道:“葉大哥,這次考試,你可要加油呀,力爭高中金榜。”
葉小龍道:“我一定竭力複習,力爭考好,嶄露頭角,可是你必須天天晚上陪我,因為我需要你,愛情能幫我增加信心,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的,有時甚至比生命還重要。”
秋菊道:“你我反正不是頭一迴了,天天陪你,我也樂意,我心中也深深愛著你,但是你不必把心思花在我身上,你必須把心思花在複習應考上。”
“說得對,我的小美人,我聽你的。”葉小龍一把摟住秋菊,秋菊道:“你聽我的,現在就打開書來複習吧,到了睡覺時刻再摟我不遲。”
“是,是,是,我怎麽就口是心非了。”於是就打開書本複習,秋菊順便把葉小龍的衣服收了一把用盆裝著,拿到陽台去洗,因為陽台有水缸,備滿了水。
殿試就設皇宮大殿裏,分五個考場,雖是皇帝主持考試,可是這時的嘉靖皇帝是一個昏憒不堪的皇帝,他身居帝位,不留心政事,卻醉心於崇拜仙道,祈求長生。他當皇帝第二年,便在太監崔文的誘惑下在宮中搞起法場祈禱活動,他當了四十五年皇帝,便搞了四十四年法場祈禱活動。
前二十年他還能夠上朝,過問一下政事,但他上朝不穿皇帝服,而穿道袍,戴道冠,甚至把道冠作為對朝中重臣的賞賜,真是荒唐之極。
目前皇帝幹脆不上朝,整天躲在西苑裏和一班道士一起煉丹製藥,講求長生之術。因此朝中大權落到嚴嵩手中,嚴嵩與他兒子嚴世蕃勾結,貪汙受賄,陷害忠良,無惡不作。
嚴嵩堪稱明代第一大奸臣,他擁有許多幹兒子,都安插在朝中重要位置,其中王尚書就是嚴嵩的一個幹兒子,他職掌禮部,利用會考之機,收取了許多受賄銀兩,駝猴王為了讓兒子駝二公子考中進士,居然行賄十萬兩白銀,王尚書與嚴嵩各五萬兩。由此可見這次殿試的人才選拔將是多麽不公平,而這次殿試雖然皇帝是主考官,可是監考官是嚴嵩,副監考官是王尚書。
杜大才編在第三考場,葉小龍編在第五考場,第五考場的考生基本上是家中貧寒或經濟不太富裕,而家中無法拿錢去行賄,或者有的家雖有錢,但思想正直不屑行賄。
葉小龍在家中從來沒有說考功名還要行賄,隻是到京城來才打聽到要行賄才有考中的把握,可是他的家底,哪有那麽多銀子來行賄,杜大才的老子因為當過二任官,後來因為受賄被貶迴家,因此懂得官場內情,可是他為了要自己兒子一舉考中,就把自己暗中行賄李侍郎一事瞞著葉小龍父子倆。
殿試的考題為《論興國家略》,明朝科考規定必須用八股文考試。
葉小龍那個考場監考特別嚴,幾手一個官員監考六個考生,考生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考員的掌控之中,盡管這樣嚴格,可是葉小龍還是一帆風順,根據八股文的行文格式,一一作下去,沒有輟筆思考,久而提不起筆的情形。像這樣,葉小龍仍然提前半個時辰,離開考場,因為殿試規定,不實行交卷,要等考生全部離開之後,才由監考員按編號收試卷。
葉小龍大步走上去,“秋菊妹,真巧,又遇上你們倆。”
秋菊道:“葉大哥考得如何,能否高中?”
秋華道:“葉大哥風度翩翩,十拿九穩,考不上才怪呢!”
葉小龍道:“秋華妹別給我戴高帽子了,不過這次考試嘛,想來沒有問題。”
秋菊道:“好,今天晚上,我獎賞你幾曲。”
秋華道:“姐,你可要好好伺候葉大哥,保不準今後你就是浩命夫人了。”
“你個小妮子別來涮我!”秋菊嬌嗔道。
葉小龍心想,今晚她獎賞我聽曲,這機會又到了。秋菊妹,你是我心中的人兒,我的愛火在心中燃燒,我將衝破這禮教的籠子,讓我自由地愛一個心上人吧!於是答應道:“承蒙秋菊賞賜,大哥感激不盡。”然後告辭迴到臥室。
夜深人靜,葉小龍獨自一個人來到西廂房,現秋菊的房間燈還亮著,心中甚喜,立即扣門,門開了。
秋菊出來道:“姐姐等你多時了。”葉小龍道:“你怎麽還沒入睡?”秋華道:“我與她要為你彈曲呢!”
葉小龍心想,真掃興,真是想今晚成龍鳳之美,怎麽又殺出個程咬金,無法,隻好進屋。
“葉大哥,小妹等你好久呀!”秋菊道。
“我是怕來早了,吵著旁人睡覺,故意來遲一些。”葉小龍道。
“好,來,這邊坐,我與秋華妹共同獎賞你聽琵琶,好不好?”秋菊說。
“妹妹的琵琶彈得好極了,我豈有不聽之理!”葉小龍道。
“波”……“波”……,秋華先調整一下弦音,然後嘰嘰嘈嘈地彈了起來,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接著秋菊手握月牙板,唱著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歌聲清麗,扣人心弦,唱出了“同是天涯倫落人,相逢何必成相識”的哀怨悲涼之情。
一曲彈完,葉小龍頗懷感傷,說道:“我與二位小妹素未蒙麵,這琴音倒成了知音,把我們的心緊緊栓在一起。”
秋菊道:“我也時刻想念哥哥,隻可惜無緣份相聚。”說畢,眼淚盈眶。
秋華道:“姐姐,不必悲傷,俗話說,有情人終成卷屬,機遇是可以創造的。”
“對對對,機遇可以創造,隻要秋菊妹有這份意思,我們多接觸,互相多了解,就可以創造緣份。(..tw無彈窗廣告)”葉小龍道。
“那就請葉大哥多來這兒作客,今晚不早了,請自便,我們二姊妹要休息了。”秋菊道。
葉小龍本想多留一會兒,無奈人家下了逐客令,隻好起身告辭。
葉小龍迴到臥室,怎麽也睡不著,一閉上眼睛,秋菊的影子立即出現在眼前,他多麽想與她成鸞鳳之配,可是必竟有男女之別,而且還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呀!就這樣天天思念,加上晚上未睡好覺,竟然連飯都不想吃了。可是他又害怕再上西廂房,因為他已兩次試探,想親近秋菊,都被秋菊婉言拒絕,而被拒絕的失落感竟使他忐忑不安,他簡直沒有勇氣再與秋菊會麵了,就這樣思念兩三天,一個晚上他突高燒,趕緊唿喚杜大材為他請醫生,醫生來診斷說他是傷寒病,需服藥,解表汗。
葉小龍吃了兩劑解表藥,大汗淋淋,衣服全濕。
杜大才吩咐書僮照看他,為他熬藥,洗衣服。
葉小龍這時已全身無力,睡在床上,可心裏還有在思念秋菊,她該過來瞧我一眼,才好呀!
第三天傍晚,門“吱”一聲開了,葉小龍以為是書僮送藥來了,轉過身一看,原來是秋菊一人進來,手還端著一碗藥。
葉小龍一見,大喜,要坐起來。
“別動,”秋菊道,“我見書僮送藥來,就叫他把藥給我,我給你送藥來了。”
“難得秋菊妹這樣關心我。”葉小龍道。
“你別動,來,我一勺子一勺子喂你!”秋菊道。
葉小龍坐在床上,把嘴張開,秋菊一邊給他喂藥,一邊用手巾擦掉在嘴邊的藥水。
喂完藥,秋菊挪動身子,想要離開,葉小龍一把摟住秋菊道:“菊妹,你是我心上的人兒,我太想念你了,我老實給你說,我這病是想你想出來的。現在你來了,無論如何,我不準你走了,你走了,我的病恐怕會沉重的。”
秋菊聽葉小龍這麽一說:“好吧,我可以陪你睡覺,但你的身子虛弱,你要保證,不許亂來,否則我一定得走。”秋菊道。
葉小龍道:“既是如此說來,菊妹也是為了我好,我隻要菊妹陪我睡睡就是了。”
於是秋菊解衣,與葉小龍麵對麵睡在一起,現葉小龍身上在流虛汗,不時用手巾給他擦汗液。
在禮部閱卷廳裏,抽調來的一百多個官員,要閱五千多個舉子的試卷,責任重大,試卷是密封,閱卷時任何人不得測開密封,否則以違記論處,每五人一組,分了二十個組,每組閱卷兩百多份,一份試卷要五人都看,看後共同評等,等次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tw)有時為評一個等次小組成員竟爭論得麵赤耳紅。每個組一天閱二十多份卷子,花十天閱完,然後把所有的上上、上中、上下的試卷約五百多份集中起來,再選出四百五十份卷子參加殿試,這四百五十份卷子的考生算是高中貢士,即會試過關。
五百多份卷子必須一一拆開,再來由主考官、副主考官,加上從一百多閱卷官中精選8名,組成閱卷核審組,一一查看,有無犯禁忌,有無不忠不孝,違法亂紀之徒,先將這些人的試卷刷下來,然後又再精上選精,依次排名次,選出四百五十份。
這五百份試卷中,葉小龍排上第十二名,杜大才排上弟五十六名。
李侍郎是十名閱卷核審組成員,他一看見葉小龍的名次挪在杜大才前好幾十名,害怕第二次殿試葉小龍占先,杜大才落選,加上他又得了杜大才老子送來的銀票,於是在核審組說道:“這個葉小龍的文章鋒芒太露,不是國家經世濟民的棟梁,何況他的文章還有一些書生的清高傲慢之氣,這份卷紙可否挪下,另選一張。”
他的話音一落,楊尚書就把卷紙接過來,一看編號,知道是那天他監考的那個考場先交卷的舉子,他認真讀後,說道:“這張卷子雖鋒芒太露,可談的都是國家弊病,而且提了不少好的革新弊病的建議,此人若選中進士,定是棟梁之材,我與楊侍郎的說法略有差異。”
王尚:“既然副主考官楊尚書覺得這份卷子可選,我也就沒有異議,就選上吧!”
王尚書是主考官,一錘定音,其他核審官員自然沒什麽說的。
會試榜終於出來了。葉小龍、杜大才興致勃勃地看榜,杜大才一眼瞧見葉小龍排列第十二名,說道:“葉大哥,恭喜你呀!你瞧。”順手一指。
實際上葉小龍早已瞧見自己的名次,隻不過他在搜索杜大才的名字。“大才弟,你的名字就在這兒,你看。”
這時,杜大才才順著葉小龍的手指方向,現自己考了五十六名,一躍三尺說道:“哈,我也上榜了,真是老天保佑呀!”
葉小龍道:“大才弟,你我都上了榜,這是可喜可賀的大好事,我們不如迴去請書僮,還有秋菊兩姊妹一同上春風酒樓,吃喝一頓吧!”
“好呀,葉大哥,近來秋菊妹經常照料你,你與她是天生一對呀!你是好事成雙,我可沒有這份豔福呢!”
“大才弟,你別把我想像得這麽美呀,說不定我是好事多磨呢!我們還未過第二關殿試呢!”葉小龍一邊說,一邊打書僮,“你迴王府請秋菊二姊妹上春風酒樓,我們倆請她們吃午飯。
在春風酒樓上,杜大才要了雅間,他們一共五人甜甜蜜蜜地吃了一頓午餐,喜悅之情無以言表。
當天晚上,秋菊來到葉小龍身邊,說道:“葉大哥,恭喜你考中會試榜,並且還考了第十二名,今晚我成全你,了卻你的心事。”
說完,將葉小龍抱住,葉小龍道:“秋菊妹,我能得到你,真是我前世修來的福份,我從今以後再也不‘掛棹兮蘭漿,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說畢,雙手摟住秋菊的腰,秋菊的一股股粉香味直入他的肺腑,他覺得自己摟的不是一般美人,摟的是神仙仙子,自己多麽幸福,甚至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第二天,鐺鐺鐺的銅鑼聲接連傳來,是報喜的公差來了,王府院第住著十多位舉子,有六位考中了貢士。
第一報傳來,自然是葉小龍,報喜公差道:“誰是葉小龍?”
葉小龍上前道:“在下便是。”
報喜公差道:“恭喜葉貢士高中。”
葉小龍道:“葉某謝恩。”說畢施了一禮。見公差不肯將報貼遞過來,心下明白,趕緊從錢袋掏出二兩銀子道:“這二兩銀子是葉某賞賜的喜錢。”
公差這才將報貼遞與葉小龍,轉身走了。
不一會兒,輪到杜大才接報貼,杜大才從身上掏出兩錠銀子共十兩獎賞公差,公差當即誇獎道:“杜貢士真是禮義之士,祝殿試高升。”轉身離去。
殿試要在接到報貼後二十多天舉行,是在皇宮金巒寶殿舉行,由皇帝巡考,內閣輔、次輔親自監考,主持閱卷,這一次當然比頭次會試嚴肅多了。
秋菊對葉小龍道:“葉大哥,這次考試,你可要加油呀,力爭高中金榜。”
葉小龍道:“我一定竭力複習,力爭考好,嶄露頭角,可是你必須天天晚上陪我,因為我需要你,愛情能幫我增加信心,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的,有時甚至比生命還重要。”
秋菊道:“你我反正不是頭一迴了,天天陪你,我也樂意,我心中也深深愛著你,但是你不必把心思花在我身上,你必須把心思花在複習應考上。”
“說得對,我的小美人,我聽你的。”葉小龍一把摟住秋菊,秋菊道:“你聽我的,現在就打開書來複習吧,到了睡覺時刻再摟我不遲。”
“是,是,是,我怎麽就口是心非了。”於是就打開書本複習,秋菊順便把葉小龍的衣服收了一把用盆裝著,拿到陽台去洗,因為陽台有水缸,備滿了水。
殿試就設皇宮大殿裏,分五個考場,雖是皇帝主持考試,可是這時的嘉靖皇帝是一個昏憒不堪的皇帝,他身居帝位,不留心政事,卻醉心於崇拜仙道,祈求長生。他當皇帝第二年,便在太監崔文的誘惑下在宮中搞起法場祈禱活動,他當了四十五年皇帝,便搞了四十四年法場祈禱活動。
前二十年他還能夠上朝,過問一下政事,但他上朝不穿皇帝服,而穿道袍,戴道冠,甚至把道冠作為對朝中重臣的賞賜,真是荒唐之極。
目前皇帝幹脆不上朝,整天躲在西苑裏和一班道士一起煉丹製藥,講求長生之術。因此朝中大權落到嚴嵩手中,嚴嵩與他兒子嚴世蕃勾結,貪汙受賄,陷害忠良,無惡不作。
嚴嵩堪稱明代第一大奸臣,他擁有許多幹兒子,都安插在朝中重要位置,其中王尚書就是嚴嵩的一個幹兒子,他職掌禮部,利用會考之機,收取了許多受賄銀兩,駝猴王為了讓兒子駝二公子考中進士,居然行賄十萬兩白銀,王尚書與嚴嵩各五萬兩。由此可見這次殿試的人才選拔將是多麽不公平,而這次殿試雖然皇帝是主考官,可是監考官是嚴嵩,副監考官是王尚書。
杜大才編在第三考場,葉小龍編在第五考場,第五考場的考生基本上是家中貧寒或經濟不太富裕,而家中無法拿錢去行賄,或者有的家雖有錢,但思想正直不屑行賄。
葉小龍在家中從來沒有說考功名還要行賄,隻是到京城來才打聽到要行賄才有考中的把握,可是他的家底,哪有那麽多銀子來行賄,杜大才的老子因為當過二任官,後來因為受賄被貶迴家,因此懂得官場內情,可是他為了要自己兒子一舉考中,就把自己暗中行賄李侍郎一事瞞著葉小龍父子倆。
殿試的考題為《論興國家略》,明朝科考規定必須用八股文考試。
葉小龍那個考場監考特別嚴,幾手一個官員監考六個考生,考生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考員的掌控之中,盡管這樣嚴格,可是葉小龍還是一帆風順,根據八股文的行文格式,一一作下去,沒有輟筆思考,久而提不起筆的情形。像這樣,葉小龍仍然提前半個時辰,離開考場,因為殿試規定,不實行交卷,要等考生全部離開之後,才由監考員按編號收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