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丕瑤年近五旬,老年得女,真是歡喜若狂,從看到女兒那一刻起,他的嘴始終都未合攏,須髯也隨著他不住的笑而顫顫抖抖,東倒西歪。


    為了便於唿延氏休養,楊老夫人早已領著兒媳兒孫們離開唿延氏的房閣,馬丕瑤便不再顧忌什麽,欠身坐在唿延氏身邊,用手撫摸著風姿綽約、柔情似水的唿延氏,又看看唿延氏身旁熟睡的愛女,所有的壯誌和使命便消失在溫柔鄉中,想起自己在鹹豐八年(1858年)考中舉人;同治元年(1862年)中進士。同治五年(1866年)初夏,被授任山西平陸縣知縣;同治七年(1868年),改任山西永濟縣知縣;同治十三年(1874年),署河東監掣同知,至今,雖為官多年,但上無愧於朝堂奉祿,下無愧於黎民百姓;雖無聚集橫財,倒落得個忠君愛民的“馬青天”之名。


    一時,馬丕瑤百感交際,不由得俯身吻著溫被暖枕裏的唿延氏,動情的說:“夫人,明天一早老夫便啟程,不過,老夫會讓母親和森兒娘關照你們母女倆。”


    唿延氏伸出玉胳臂,輕輕環抱著馬丕瑤,一臉的戀戀不舍和惆悵,嘴裏卻說:“嗯,老爺,你放心去赴任吧!母親和夫人一直對我很好,有了女兒青霞……哦不,母親叫她七丫,有了七丫,母親和夫人會對我更好的,再說了,母親也是側室……”“噓!”馬丕瑤立即唬著臉,非常生氣地舉起巴掌,重重地打下去。當他的手落在唿延氏的臉上時,卻變成了溫柔的撫摸了。輕輕地,柔柔地,在唿延氏的俊臉上、秀嘴上撫弄,並笑著輕聲責怪:“哼!你真大膽!母親雖不是老夫生母,老夫卻尊敬她勝似生母,馬府上下,哪個敢說這樣的話,今天夫人你是第一次說,但也是最後一次,以後,老夫再不要耳聞你說這話。”


    唿延氏滿臉通紅,羞愧不已,忙用香被遮住麵頰,慌恐的說:“再也不說了。”


    馬丕瑤見唿延氏如此,極為愛憐,欲伸手揭開她麵頰上的香被,親昵一番,忽然,又像想起了什麽,急忙起身,快步走出去,抬頭望望晴空下的陽春暖日,天地之間一片生機勃勃,百物欲吐青噴碧,於是,他喚來管家,興奮的吩咐:“已近巳時,快吩咐廚房準備,老夫中午要大擺酒宴,為愛女的出生慶賀,今天午餐,我們馬府上下,不分尊卑,並肩齊坐吃酒宴!”


    一時,馬府上下,舉府同慶,喜氣盈天,熱鬧非凡,一直把午飯延續的未末。


    春天的午後,天空是明豔的藍,地上是耀眼的黃。金燦燦的陽光,像絲絲縷縷的金線,齊刷刷地拋灑下來,在泛著黃綠的枝椏間交錯輝映。


    馬丕瑤帶領夫人及兒女們,齊聚到老太太房間,“撲通”跪在母親麵前,含淚說:“娘,兒明日一早起程,不能在家盡孝,求母親大人寬宥,萬祈您安康高壽!”


    老太太忙扶起兒子,含淚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你盡忠朝廷,造福百姓,有你這樣的兒子,是娘之榮幸,馬家列祖列宗之榮幸,我兒放心去赴任吧!”


    馬丕瑤與家人依次坐在老太太身旁,環望著眾人說道:“去年,山西大旱,至今無雨,百姓大饑,災荒特重,朝廷已在年前派京官到山西賑災放糧,今又命我速赴解州,我走之後,家中男女老少,大大小小都要事事聽從老太太安排,切勿無事生端,但求家和人興。”


    眾人不停的無聲點頭。


    馬丕瑤又把目光停在長子馬吉森臉上,語重心長的說:“森兒,為父這一去,定是艱難重重,你是長子,雖無意仕途,但在家要樹立長兄風範,尊老愛幼,好讓為父沒有後顧之憂。”


    馬吉森急忙趨前一步,說:“父親且放一百個心,吉森定謹尊父命!”


    “嗯!”馬丕瑤欣慰的點點頭,又對次子馬吉樟說:“樟兒,你自幼聰慧,靈氣十足,為人俠義,做事穩妥,從小的誌願就是長大入仕,造福百姓,為父走了之後,你不要貪玩懈學。”


    “父親放寬心,兒每日必苦讀經書,以求早日聞達,報效國家!光耀馬家門庭!”馬丕瑤話落,馬吉樟早已步近父親,拉著父親的手說。


    馬丕瑤一一囑咐了四子二女和家人之後,心中仍有千言萬語要說,但又不知從何說起,隻得把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萬事興,我走之後,一切事宜,聽老太太吩咐。”


    翌日卯末,晨曦微lou,東方翻滾著濃霞,澄清而高闊的天空上,稀稀疏疏的遺落著幾顆淡星;寒嫩的清氣,碰麵而涼,雖是春晨,卻熟似初冬。


    馬丕瑤在家人的護送下,起程出府。


    唿延氏不顧身體虛弱,不顧馬丕瑤及全家的勸阻,也懷抱女兒青霞,隨著家人到府門外恭送夫君。


    馬丕瑤再次給母親行辭別大禮,又從唿延氏懷中接過青霞,親了又親,看了又看,這才登車而去。


    老夫人望著年近五旬的兒子,步履漸衰的登上官車,探出身子向全家告別而去時,不禁淚水沾衣,她悲壯的轉身試淚,從唿延氏懷裏接過青霞,看著孫女嬌嫩的小臉,心想,兒子這一去,不知幾何再迴府弟,這剛來到人世的七丫,也許就是兒子的最末一個血脈,想到這裏,她用衣袖再擦了一下眼淚,高聲而果斷的說:“馬府上下張燈結彩,七丫九天時,我們要熱熱鬧鬧的大宴賓客,為我馬家喜添千金慶賀!從今天起,在府門前支鍋造飯,為周圍鄉村裏那些饑寒交迫的鄉鄰們施舍九天米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遺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詠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詠明並收藏遺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