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憲字孝章,曾任尚書令,這可是不得了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總理。不過後來因為政治風暴被貶到吳郡擔任太守,曆史上用器量雅偉四字形容盛憲,說明此人胸懷寬廣,氣量非凡。
嚴輿對於上輩子讀過不少關於三國的書籍,雖然對盛憲了解不多,但卻是記住了這麽四個字。
不過嚴輿並不是第一次接觸盛憲,早在數年前的水災中嚴輿便是見過了盛憲。盛憲對於嚴輿賑濟災民一事很是欣賞,甚至打算舉孝廉讓嚴輿為官。隻是當時嚴輿還未滿十三歲,實在是太小了,所以此事便是擱淺。但是現在,聯軍伐董即將開始,嚴輿也已經十六歲,時機已經差不多了。
到了太守府,嚴輿見到了盛憲,說明了來意。當然,不能擺明了說要官。這種時候自然是要扯虎皮做大旗,說些什麽報效朝廷之類的話。
盛憲本來就對嚴輿印象不錯,在隨意與嚴輿交談了一番之後便說道:“我當舉安邦為都尉。”
“感激憲公成全。”嚴輿當即躬身道謝。
“國家值此危難之時,正是需要安邦這樣的青年俊傑。且老夫本身與軍事也不甚擅長,安邦此來便幫了老夫大忙。”盛憲摸了摸胡子,笑嗬嗬的說道。盛憲本乃漢朝名士,善於學問政事,對於軍事不能說不了解,但確實不是很擅長。而盛憲也知道嚴氏所練的那一千精卒,覺得嚴輿在軍事上還是能信得過的。更何況嚴氏還與山越交好,這更是盛憲選擇嚴輿的原因之一。
“小子定然全力輔助憲公保一方平安。”嚴輿再次鞠躬,心下頗歡喜。雖然舉孝廉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會有正式的任命下來,但是這個時候太守的權力已經很大了,盛憲既然已經同意推舉嚴輿,那麽嚴輿恐怕馬上就能夠走馬上任了。
吳郡本來就還有三千郡兵,雖然這三千郡兵的戰鬥力很渣,但是這仍然是讓嚴輿手中的力量提升了數倍。(..tw無彈窗廣告)嚴輿也不準備將這三千郡兵全部劃至麾下,隻打算挑選其中精銳與自己的部隊一同訓練,隻要有三千可戰之兵,嚴輿就有信心參與到伐董聯軍當中。要知道,曹操當初也不過舉兵幾千而已。雖然曹操作為發起者之一,不是嚴輿能夠比擬的,不過嚴輿本身也沒有打算成為一路諸侯。隻要能夠參與,而後撈到軍功便夠了。
果然,嚴輿的猜測沒錯,過了不到三天,盛憲便是讓仆人來到嚴府,讓嚴輿走馬上任。
吳郡的三千郡兵大部分駐紮在吳郡郡城三裏外的軍營裏,嚴輿來到了軍營裏。所有人都知道嚴輿是新上任的都尉,所以無論在軍營裏還是不在軍營裏的大大小小的將官都是早早到了軍營,迎接嚴輿的到來。
太平盛世文人強勢,但在亂世當中能夠掌握軍隊的武官卻是更受歡迎。所以這些人裏麵,不少當地氏族之人,而作為吳郡大族,嚴輿認識不少人。
“吾等恭迎都尉大人。”以一名中年文士為首的將官們向嚴輿行禮,嚴輿認識此人,是當地張氏族人名叫張玄。張氏在吳郡也算大族,張玄擔任軍司馬。以前盛憲兼職都尉,旗下隻設有這一個軍司馬,設有平時卻是此人管事,在眾人當中算是身份最高的。
“諸位不必如此客氣,請起,請起。輿受憲公厚愛,執掌一郡之兵,還需多多仰仗諸位。”嚴輿抱拳笑道。
眾人起身,其餘將官都站著沒動,隻有那張玄上前說道:“多謝都尉,不過今都尉前來是恐為公事,請容下官稟報些許事宜。”
嚴輿點點頭,他對於吳郡這三千郡兵了解其實並不是很多,有人介紹倒是正好。
“今我郡名有三千軍士,然實則隻有兩千七百三十四之數。其中軍司馬一人,軍侯十三人,屯長二十七人,隊長、什長、伍長若幹。”
漢朝軍製是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隊、百人一屯、二百人一曲,千人一部。(..tw無彈窗廣告)分別設伍長、什長、屯長、軍候、軍司馬或是校尉。其中屯長、軍候就是最基礎的指揮官,在軍隊中地位較高。
兩千七百人的軍隊,無論如何也至少有兩名校尉或軍司馬一級的將官,而現在卻隻有眼前這一名軍司馬,這不得不讓人覺得有些耐人尋味。
嚴輿既然準備接收這三千郡兵,便早已經打聽了一些消息。知道張玄一直想要補上都尉一職,隻是盛憲一直沒有答應。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嚴輿就知道,想要將這三千郡兵抓在手裏恐怕沒那麽容易。
“雖然我部人員不齊,但這些年來勉力之下還能維護一方平安。然近些年許多軍卒都已近年暮,若是再無人員補充,恐怕數年之後,我郡將無可戰之兵。”軍司馬說完退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倒是很謙卑的模樣。
隻是嚴輿明白,張玄一上來就扔給自己一個燙手山芋,對於自己這個突然出現的都尉恐怕不是那麽的高興。人員不齊、軍卒年邁,這些事情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既然一直這麽拖著,恐怕便不是那麽好解決的。
來著不善啊……
嚴輿看了看這張玄,又看了看下麵的將官,大多數都是低著頭,不與嚴輿目光相接觸。嚴輿明白,張玄在此經營許久,恐怕下麵這些屯長、軍候、大部分都是其心腹。
不過此人畢竟隻是一名軍司馬,想要讓所有人都服從還是不可能的。更何況,現在嚴輿手中還有兩顆重要的棋子。那就是兩名空置的軍司馬或校尉職務,想要拉攏與分化一批人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誰不想往上爬?若是張玄識相便罷,若是不識相,那嚴輿可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
暗自打量了下麵的軍官,將其中躍躍欲試的幾人記住後,嚴輿並沒有與張玄再多做糾纏,隻是淡淡的說道:“此事我已知曉,自會向憲公稟報。好了,今日乃我第一次入營,還是先看看眾將士操練如何。”
本來張玄見嚴輿年紀輕輕,會急功近利。自己一說就會去向盛憲反應這些事情,不過這些事情拖了這麽久,盛憲怎麽會不知道?之所以不解決自然是有難題,而嚴輿這麽冒失的就跑去,便會給盛憲留下不好的印象。
隻是張玄不知,嚴輿兩世為人,並非十幾歲的毛頭小子。他的計策自然是無法得逞,失望之餘聽著嚴輿想要看軍士操練,隻得對眾將士說道:“都尉大人要看操練,爾等還不下去準備?”
按說嚴輿在這裏,是輪不到張玄發號施令的。隻不過張玄大約是平時習慣了,下意識的便對所有將士下令。隻不過話音剛落,下麵便有一人冷冷說道:“都尉大人既已發令,哪用軍司馬再行複述,吾等自然曉得準備。”
張玄沒想到竟然有人找自己麻煩,心下一沉,順著聲音望去,見到一個魁梧的男子正冷笑看著自己。又是他!見到這個熟悉的麵孔,張玄火冒三丈。
“都尉大人今日初到,對此間諸事都還不熟悉,我為大人催促一下爾等又如何了?倒是你,朱三!爾不過區區屯長,多次頂撞上官,以下犯上,論罪當誅。大人,請將這狂徒推出去斬首!”張玄指著那名叫朱三的魁梧男子大喝,然後轉身向著嚴輿深深一躬沉聲說道。
“請都尉大人公斷!”張玄說得決然,他培養的那些心腹自然也是一起鞠躬附和,這一下將近三分之二的將官附議。
剩下三分之一裏有些人神色有些猶豫,隻有大約四五人勃然變色,其中一個較為沉穩的男子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都尉大人,朱三莽撞,但罪不至死,還請大人寬恕,下官願與朱三同領三十軍棍。”
“下官願同領三十軍棍!”其餘幾名將士也是上前一步說道。
三十軍棍,這可不是開玩笑,若是真打,十棍便能打死人的。嚴輿仔細打量起為朱三求情的男子,身型健壯,神色沉穩,臨時不亂倒是頗有大將風範,隻是眉間隱約有些不安,想來是在為朱三擔憂。
“一人做事一人當,朱二哥,此事與你們無關……”那朱三雖然莽撞,但倒是一個敢作敢當的漢子,不願意拖累其餘人,就想要走出來。隻是卻被那朱二一拉,差點一個趔趄摔在地上。
“閉嘴!”朱二低聲喝了一句,然後恭敬的對嚴輿說道:“請都尉大人法外開恩。”
嚴輿當然不會殺朱三了,老實說,經過剛才這麽一鬧,嚴輿已經決定要重用朱二、朱三一夥人了。不過倒也不能讓張玄下不來台,所以嚴輿思考了一下說道:“張司馬,此人雖然莽撞,但倒是頗為忠義。剛才你也說了,此時眾多兵卒軍將老朽,此幾人皆是壯年,不如留著他們將功折罪如何?”
張玄剛才那一番話也是怒極了,現在嚴輿擺明了要保幾人,他也沒什麽辦法,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不過無論如何,嚴輿也得給他一個說法。
“都尉大人打算如何讓他將功折罪?”張玄問道。
“我聽聞餘杭一帶有黃巾賊出沒,不若就讓他們帶本部人馬去討伐如何?若是不能將那些黃巾賊消滅,那便數罪並罰,斬首示眾。”嚴輿笑嗬嗬的說完,然後看了看朱二,隻見朱二臉上愁容消失無蹤,似乎是鬆了一口氣。
餘杭一帶的黃巾賊張玄是知道的,據說有數千之眾,雖然或許誇張了點,但憑朱二幾人那五六百人馬,想要消滅還是很困難的。
“既然都尉大人替他說情,那便如此吧。”張玄覺得朱二等人死定了,所以點點頭說道。同時有些沾沾自喜,本來他還以為嚴輿要強保朱二等人,現在看來,不過是換個方式讓幾人去死罷了。
“既然如此,此時暫且擱下,我們去看看眾將的士卒操練得如何了。”嚴輿笑了笑,便將此時揭過。
嚴輿對於上輩子讀過不少關於三國的書籍,雖然對盛憲了解不多,但卻是記住了這麽四個字。
不過嚴輿並不是第一次接觸盛憲,早在數年前的水災中嚴輿便是見過了盛憲。盛憲對於嚴輿賑濟災民一事很是欣賞,甚至打算舉孝廉讓嚴輿為官。隻是當時嚴輿還未滿十三歲,實在是太小了,所以此事便是擱淺。但是現在,聯軍伐董即將開始,嚴輿也已經十六歲,時機已經差不多了。
到了太守府,嚴輿見到了盛憲,說明了來意。當然,不能擺明了說要官。這種時候自然是要扯虎皮做大旗,說些什麽報效朝廷之類的話。
盛憲本來就對嚴輿印象不錯,在隨意與嚴輿交談了一番之後便說道:“我當舉安邦為都尉。”
“感激憲公成全。”嚴輿當即躬身道謝。
“國家值此危難之時,正是需要安邦這樣的青年俊傑。且老夫本身與軍事也不甚擅長,安邦此來便幫了老夫大忙。”盛憲摸了摸胡子,笑嗬嗬的說道。盛憲本乃漢朝名士,善於學問政事,對於軍事不能說不了解,但確實不是很擅長。而盛憲也知道嚴氏所練的那一千精卒,覺得嚴輿在軍事上還是能信得過的。更何況嚴氏還與山越交好,這更是盛憲選擇嚴輿的原因之一。
“小子定然全力輔助憲公保一方平安。”嚴輿再次鞠躬,心下頗歡喜。雖然舉孝廉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會有正式的任命下來,但是這個時候太守的權力已經很大了,盛憲既然已經同意推舉嚴輿,那麽嚴輿恐怕馬上就能夠走馬上任了。
吳郡本來就還有三千郡兵,雖然這三千郡兵的戰鬥力很渣,但是這仍然是讓嚴輿手中的力量提升了數倍。(..tw無彈窗廣告)嚴輿也不準備將這三千郡兵全部劃至麾下,隻打算挑選其中精銳與自己的部隊一同訓練,隻要有三千可戰之兵,嚴輿就有信心參與到伐董聯軍當中。要知道,曹操當初也不過舉兵幾千而已。雖然曹操作為發起者之一,不是嚴輿能夠比擬的,不過嚴輿本身也沒有打算成為一路諸侯。隻要能夠參與,而後撈到軍功便夠了。
果然,嚴輿的猜測沒錯,過了不到三天,盛憲便是讓仆人來到嚴府,讓嚴輿走馬上任。
吳郡的三千郡兵大部分駐紮在吳郡郡城三裏外的軍營裏,嚴輿來到了軍營裏。所有人都知道嚴輿是新上任的都尉,所以無論在軍營裏還是不在軍營裏的大大小小的將官都是早早到了軍營,迎接嚴輿的到來。
太平盛世文人強勢,但在亂世當中能夠掌握軍隊的武官卻是更受歡迎。所以這些人裏麵,不少當地氏族之人,而作為吳郡大族,嚴輿認識不少人。
“吾等恭迎都尉大人。”以一名中年文士為首的將官們向嚴輿行禮,嚴輿認識此人,是當地張氏族人名叫張玄。張氏在吳郡也算大族,張玄擔任軍司馬。以前盛憲兼職都尉,旗下隻設有這一個軍司馬,設有平時卻是此人管事,在眾人當中算是身份最高的。
“諸位不必如此客氣,請起,請起。輿受憲公厚愛,執掌一郡之兵,還需多多仰仗諸位。”嚴輿抱拳笑道。
眾人起身,其餘將官都站著沒動,隻有那張玄上前說道:“多謝都尉,不過今都尉前來是恐為公事,請容下官稟報些許事宜。”
嚴輿點點頭,他對於吳郡這三千郡兵了解其實並不是很多,有人介紹倒是正好。
“今我郡名有三千軍士,然實則隻有兩千七百三十四之數。其中軍司馬一人,軍侯十三人,屯長二十七人,隊長、什長、伍長若幹。”
漢朝軍製是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隊、百人一屯、二百人一曲,千人一部。(..tw無彈窗廣告)分別設伍長、什長、屯長、軍候、軍司馬或是校尉。其中屯長、軍候就是最基礎的指揮官,在軍隊中地位較高。
兩千七百人的軍隊,無論如何也至少有兩名校尉或軍司馬一級的將官,而現在卻隻有眼前這一名軍司馬,這不得不讓人覺得有些耐人尋味。
嚴輿既然準備接收這三千郡兵,便早已經打聽了一些消息。知道張玄一直想要補上都尉一職,隻是盛憲一直沒有答應。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嚴輿就知道,想要將這三千郡兵抓在手裏恐怕沒那麽容易。
“雖然我部人員不齊,但這些年來勉力之下還能維護一方平安。然近些年許多軍卒都已近年暮,若是再無人員補充,恐怕數年之後,我郡將無可戰之兵。”軍司馬說完退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倒是很謙卑的模樣。
隻是嚴輿明白,張玄一上來就扔給自己一個燙手山芋,對於自己這個突然出現的都尉恐怕不是那麽的高興。人員不齊、軍卒年邁,這些事情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既然一直這麽拖著,恐怕便不是那麽好解決的。
來著不善啊……
嚴輿看了看這張玄,又看了看下麵的將官,大多數都是低著頭,不與嚴輿目光相接觸。嚴輿明白,張玄在此經營許久,恐怕下麵這些屯長、軍候、大部分都是其心腹。
不過此人畢竟隻是一名軍司馬,想要讓所有人都服從還是不可能的。更何況,現在嚴輿手中還有兩顆重要的棋子。那就是兩名空置的軍司馬或校尉職務,想要拉攏與分化一批人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誰不想往上爬?若是張玄識相便罷,若是不識相,那嚴輿可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
暗自打量了下麵的軍官,將其中躍躍欲試的幾人記住後,嚴輿並沒有與張玄再多做糾纏,隻是淡淡的說道:“此事我已知曉,自會向憲公稟報。好了,今日乃我第一次入營,還是先看看眾將士操練如何。”
本來張玄見嚴輿年紀輕輕,會急功近利。自己一說就會去向盛憲反應這些事情,不過這些事情拖了這麽久,盛憲怎麽會不知道?之所以不解決自然是有難題,而嚴輿這麽冒失的就跑去,便會給盛憲留下不好的印象。
隻是張玄不知,嚴輿兩世為人,並非十幾歲的毛頭小子。他的計策自然是無法得逞,失望之餘聽著嚴輿想要看軍士操練,隻得對眾將士說道:“都尉大人要看操練,爾等還不下去準備?”
按說嚴輿在這裏,是輪不到張玄發號施令的。隻不過張玄大約是平時習慣了,下意識的便對所有將士下令。隻不過話音剛落,下麵便有一人冷冷說道:“都尉大人既已發令,哪用軍司馬再行複述,吾等自然曉得準備。”
張玄沒想到竟然有人找自己麻煩,心下一沉,順著聲音望去,見到一個魁梧的男子正冷笑看著自己。又是他!見到這個熟悉的麵孔,張玄火冒三丈。
“都尉大人今日初到,對此間諸事都還不熟悉,我為大人催促一下爾等又如何了?倒是你,朱三!爾不過區區屯長,多次頂撞上官,以下犯上,論罪當誅。大人,請將這狂徒推出去斬首!”張玄指著那名叫朱三的魁梧男子大喝,然後轉身向著嚴輿深深一躬沉聲說道。
“請都尉大人公斷!”張玄說得決然,他培養的那些心腹自然也是一起鞠躬附和,這一下將近三分之二的將官附議。
剩下三分之一裏有些人神色有些猶豫,隻有大約四五人勃然變色,其中一個較為沉穩的男子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都尉大人,朱三莽撞,但罪不至死,還請大人寬恕,下官願與朱三同領三十軍棍。”
“下官願同領三十軍棍!”其餘幾名將士也是上前一步說道。
三十軍棍,這可不是開玩笑,若是真打,十棍便能打死人的。嚴輿仔細打量起為朱三求情的男子,身型健壯,神色沉穩,臨時不亂倒是頗有大將風範,隻是眉間隱約有些不安,想來是在為朱三擔憂。
“一人做事一人當,朱二哥,此事與你們無關……”那朱三雖然莽撞,但倒是一個敢作敢當的漢子,不願意拖累其餘人,就想要走出來。隻是卻被那朱二一拉,差點一個趔趄摔在地上。
“閉嘴!”朱二低聲喝了一句,然後恭敬的對嚴輿說道:“請都尉大人法外開恩。”
嚴輿當然不會殺朱三了,老實說,經過剛才這麽一鬧,嚴輿已經決定要重用朱二、朱三一夥人了。不過倒也不能讓張玄下不來台,所以嚴輿思考了一下說道:“張司馬,此人雖然莽撞,但倒是頗為忠義。剛才你也說了,此時眾多兵卒軍將老朽,此幾人皆是壯年,不如留著他們將功折罪如何?”
張玄剛才那一番話也是怒極了,現在嚴輿擺明了要保幾人,他也沒什麽辦法,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不過無論如何,嚴輿也得給他一個說法。
“都尉大人打算如何讓他將功折罪?”張玄問道。
“我聽聞餘杭一帶有黃巾賊出沒,不若就讓他們帶本部人馬去討伐如何?若是不能將那些黃巾賊消滅,那便數罪並罰,斬首示眾。”嚴輿笑嗬嗬的說完,然後看了看朱二,隻見朱二臉上愁容消失無蹤,似乎是鬆了一口氣。
餘杭一帶的黃巾賊張玄是知道的,據說有數千之眾,雖然或許誇張了點,但憑朱二幾人那五六百人馬,想要消滅還是很困難的。
“既然都尉大人替他說情,那便如此吧。”張玄覺得朱二等人死定了,所以點點頭說道。同時有些沾沾自喜,本來他還以為嚴輿要強保朱二等人,現在看來,不過是換個方式讓幾人去死罷了。
“既然如此,此時暫且擱下,我們去看看眾將的士卒操練得如何了。”嚴輿笑了笑,便將此時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