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等我和孬蛋帶著笑睡著了的時候,爺爺看著我倆,對奶奶說:“老婆子,你別擔心太多,我讓他們去還有別的一層意思。”
奶奶鋪著被子說:“你還有啥意思?”
爺爺說:“你說咱倆還能看著孩子們一輩子?早晚不得走到孩子們前麵不是,現在燕兒這孩子咱都看見了,真的是個好兒媳。四兒這輩子沒白受罪。老大以後就是家裏的主心骨,讓他帶隊也是給他一個當家做主的機會,做的好與壞全在他自己,我也想考驗考驗他,還有也是對燕兒一個最大的考驗。以後他們出去的機會還多著那,咱能栓孩子一輩子?今後孩子們的日子還長著那。”
奶奶就笑了:“就你想的多,說的都在理,出去見識見識也好,就是可惜四兒啥也看不見。”
自從知道要長途旅行了,我和孬蛋就開始數著日子盼啊盼的,還不忘在小夥伴麵前炫耀著。
就在我們出發前幾天,外來修山路的施工隊就來了,開始建設一條從村裏到棗湖的山間公路,這條路要繞半個小山才能修到棗湖邊。
距離遠了,路好了,開車就方便了,路修好了以後,幾公裏的山路從村裏開車到湖邊最多二十分鍾。
終於出發了,一行七個人,四個大人三個孩子,其中還有一個全殘的大人。浩浩蕩蕩的隊伍就奔市裏火車站去了。
臨走的頭一天晚上,奶奶拿出一疊錢給燕姑,說讓他們路上花。
燕姑推著奶奶拿錢的手說:“娘,我有錢,咱家給的彩禮錢都在我這兒了,我爹娘一分錢沒要,都給我了。”
奶奶還是硬把錢塞給了燕姑。
我和孬蛋背著自己的書包,裏麵隻裝了換洗衣服,父親帶著一個大帆布包,還背著一個雙肩背包,燕姑也背一個小一點的雙肩包。
母親負責照顧妹妹,燕姑負責照顧小叔,各負其責,父親安排的很周到。
父母出門很有經驗,早早買好車票,都有座位。還讓三姑提前給在鄭州的瘸姑姑聯係上,讓她的春生哥幫著買了從鄭州到湖南老家的臥鋪票。那個時候車票還隻能在哪上車在哪買票,尤其是臥鋪。
一想到還能在火車上睡覺,我和孬蛋想想就激動。
我們七個人有五個都是第一次坐火車,最有新奇感的就屬我和孬蛋,整個車廂就是我倆玩耍的天地,在父親幾次嚴厲的警告下,我倆才算老老實實地的安靜下來。
四歲多的妹妹則安靜的像個布娃娃,上下車是母親抱著,直到到小叔坐下,就讓小叔抱著,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到處看。
我和孬蛋還有妹妹都是兒童票沒有座位,隻能靠在大人身邊,最多就是擠著坐一會。
這個時候的列車上人還不算太多。
到了鄭州,瘸姑姑和春生還在車站接到我們,一定是三姑告訴他們我們到達的車次的。
瘸姑姑說離換乘的下一趟車還有八個小時那,讓我們去她店裏休息,順便一起吃飯。春生一直說請都請不來我們一家,現在終於有機會了,怎麽也得在家吃飯。
<a id="wzsy"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飯團探書</a>
瘸姑姑看見燕姑攙扶著小叔,高興的一口一個嫂子。
燕姑被喊的臉都紅了,她也早已知道了瘸姑姑的故事。
瘸姑姑夫妻倆人那天給我們包的餃子,餃子餡都是提前弄好的,大家到了家就都動手,很快就吃上了熱騰騰的餃子。
大人們說話,孩子們玩耍,八個小時很快就到了。
瘸姑姑夫妻買了站台票一直把我們送上車,車快開了才下車,臨下車說迴來的時候一定要再來。
兩張下鋪,一張中鋪,一張上鋪。父親讓燕姑和小叔下鋪,燕姑摟著孬蛋,小叔和我擠;母親中鋪帶著妹妹,父親爬高。漫長的旅途就在列車‘咣當咣當’的聲音中開始了。
兩夜一白天的列車生活對於孩子來說始終都是新鮮的,在我和孬蛋覺得還不過癮的時候就下車了。
小叔一路上沒有奶奶擔心的那麽不適應,就像妹妹一樣安靜和聽話,能吃能睡,一切和家裏差不多。
相反倒是燕姑一路上,吃不多睡不香,眼睛因為沒有休息好的原因略微有點腫眼泡。
母親說是一路上太操心小叔了,怕小叔吃不好、睡不好反而連累了自己,白天就逼著燕姑去中鋪補覺。
舅舅來接的我們,一見麵就抱著妹妹拉著我,說著湖南家鄉話,我們大部分聽不懂,母親就翻譯。
妹妹表現的比我大大方方,第一次見舅舅,被舅舅一抱,嘴裏脆生生喊了舅舅,還在舅舅臉上連親三下,高興的舅舅也使勁親了妹妹。
我就表現的唯唯諾諾有點陌生感,喊舅舅時候的聲音就像是在嗓子邊發出來的,聲音很小。
舅舅抱著妹妹、拉著我的手,和父母說著話往外麵走。
先是坐了長途車,下了長途車又開始步行走山路。
外婆家才是真真正正大山裏人,由於我們速度較慢,光山路就走了近兩個小時。
下了火車碾轉四個小時才到了外婆家。
母親家鄉的大山比我老家的大山要美麗許多,大山上到處鬱鬱蔥蔥,植被茂密,根本看不見大山的顏色,滿眼都是綠油油的,竹林、樹木都很高大。
一路上我和孬蛋就和舅舅親近了許多,舅舅也盡量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話和我們交流,
走在窄窄的山路上,我們行進的緩慢,母親就一路上介紹家鄉的風土人情和自己的童年往事。
燕姑的背包舅舅背著,她小心翼翼攙著小叔,小叔右手拄著棗木拐杖穩健的前進,遇到坑坑窪窪的地方。在燕姑的指示下也能安全走過。
說話聊天間,就來到了母親出生、成長的家了。
外婆家的村莊比我們村小了很多,幾十戶人家散落在這一片土地上,背後就是翠綠的大山,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猶如世外桃源,讓人流連忘返。
外婆一家人都早已等候多時了,母親看見外公外婆,哭著用家鄉話喊了爸爸媽媽,接著就抱著外婆抽泣起來。
父親和外公打著招唿喊了一聲爸。
等母親哭完了離別之情,又趕緊介紹我們,外公抱我,外婆抱著妹妹,高興的讓小叔和燕姑、孬蛋趕緊坐下休息,大家才坐下聊起家常了。
外婆家房子都是就地取材用木頭建造的,不像我的老家都是石頭和紅磚蓋起來的,木頭房屋寬敞、高大。
由於舅舅馬上就要結婚了,從裏到外都打掃的幹幹淨淨、整整齊齊,就差貼上紅色大喜字了。
孬蛋和我好奇的觀察著我們沒見過的各種稀罕物件。
母親不時的翻譯外公、外婆的話,一家人有說不完的離別情。
大姨還沒有到家,外婆說這一兩天就迴來了。
眾人正在訴說多年未見的離別情,籬笆院外就走來了一位英姿颯爽的姑娘,隔著籬笆牆就喊:“二姨,你可迴來了。”
進來的姑娘,個子不高,比燕姑還要略低一點,但是渾身上下洋溢著一股男人般的陽剛之氣,寬肩膀、結實的身材,女性的窈窕被掩蓋了不少,梳著齊耳短發,皮膚不黑透著紅潤,一雙大大會說話的眼睛,是那種耐看的女孩。
走路也是健步如飛,話音未落人已經站在母親身前,說話聲音脆亮,往那裏一站,透露著精明、強幹。
母親早已站起來了,拉著姑娘的手說:“小茹,想二姨了嗎?”
當我看見這個叫小茹姑娘的雙手時,很是納悶:人長得不醜,可這手也太難看了一點吧。我就看見她的手背很黑,手指的各個關節都被厚厚的老繭包裹著,甚至還發著黑亮。
小茹說:“還說那,這麽久都不迴來,你是不想我?”
母親就笑著給大家介紹:“這是小茹,我大表姐的女兒,從小和我最親近,現在都成大姑娘了。”
說完挨個介紹了父親、小叔還有燕姑,說到我的時候說:“初一,過來,喊姐姐。”
我這次大大方方的喊了小茹姐姐,她就樂的像個小孩子,說:“叫初一啊,好聽好聽。”說完了把我拉到她身前。
指著外婆懷裏的妹妹說這個是丹丹,是你妹妹。妹妹不等母親讓她喊,就大聲喊著姐姐了。小茹姐大聲答應著。
最後說到孬蛋了說:“這是你小嬸的弟弟,你應該叫叔叔了,這才是人小輩大。”
小茹姐就笑著沒有叫。孬蛋還不好意思的低下頭了。
奶奶鋪著被子說:“你還有啥意思?”
爺爺說:“你說咱倆還能看著孩子們一輩子?早晚不得走到孩子們前麵不是,現在燕兒這孩子咱都看見了,真的是個好兒媳。四兒這輩子沒白受罪。老大以後就是家裏的主心骨,讓他帶隊也是給他一個當家做主的機會,做的好與壞全在他自己,我也想考驗考驗他,還有也是對燕兒一個最大的考驗。以後他們出去的機會還多著那,咱能栓孩子一輩子?今後孩子們的日子還長著那。”
奶奶就笑了:“就你想的多,說的都在理,出去見識見識也好,就是可惜四兒啥也看不見。”
自從知道要長途旅行了,我和孬蛋就開始數著日子盼啊盼的,還不忘在小夥伴麵前炫耀著。
就在我們出發前幾天,外來修山路的施工隊就來了,開始建設一條從村裏到棗湖的山間公路,這條路要繞半個小山才能修到棗湖邊。
距離遠了,路好了,開車就方便了,路修好了以後,幾公裏的山路從村裏開車到湖邊最多二十分鍾。
終於出發了,一行七個人,四個大人三個孩子,其中還有一個全殘的大人。浩浩蕩蕩的隊伍就奔市裏火車站去了。
臨走的頭一天晚上,奶奶拿出一疊錢給燕姑,說讓他們路上花。
燕姑推著奶奶拿錢的手說:“娘,我有錢,咱家給的彩禮錢都在我這兒了,我爹娘一分錢沒要,都給我了。”
奶奶還是硬把錢塞給了燕姑。
我和孬蛋背著自己的書包,裏麵隻裝了換洗衣服,父親帶著一個大帆布包,還背著一個雙肩背包,燕姑也背一個小一點的雙肩包。
母親負責照顧妹妹,燕姑負責照顧小叔,各負其責,父親安排的很周到。
父母出門很有經驗,早早買好車票,都有座位。還讓三姑提前給在鄭州的瘸姑姑聯係上,讓她的春生哥幫著買了從鄭州到湖南老家的臥鋪票。那個時候車票還隻能在哪上車在哪買票,尤其是臥鋪。
一想到還能在火車上睡覺,我和孬蛋想想就激動。
我們七個人有五個都是第一次坐火車,最有新奇感的就屬我和孬蛋,整個車廂就是我倆玩耍的天地,在父親幾次嚴厲的警告下,我倆才算老老實實地的安靜下來。
四歲多的妹妹則安靜的像個布娃娃,上下車是母親抱著,直到到小叔坐下,就讓小叔抱著,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到處看。
我和孬蛋還有妹妹都是兒童票沒有座位,隻能靠在大人身邊,最多就是擠著坐一會。
這個時候的列車上人還不算太多。
到了鄭州,瘸姑姑和春生還在車站接到我們,一定是三姑告訴他們我們到達的車次的。
瘸姑姑說離換乘的下一趟車還有八個小時那,讓我們去她店裏休息,順便一起吃飯。春生一直說請都請不來我們一家,現在終於有機會了,怎麽也得在家吃飯。
<a id="wzsy"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飯團探書</a>
瘸姑姑看見燕姑攙扶著小叔,高興的一口一個嫂子。
燕姑被喊的臉都紅了,她也早已知道了瘸姑姑的故事。
瘸姑姑夫妻倆人那天給我們包的餃子,餃子餡都是提前弄好的,大家到了家就都動手,很快就吃上了熱騰騰的餃子。
大人們說話,孩子們玩耍,八個小時很快就到了。
瘸姑姑夫妻買了站台票一直把我們送上車,車快開了才下車,臨下車說迴來的時候一定要再來。
兩張下鋪,一張中鋪,一張上鋪。父親讓燕姑和小叔下鋪,燕姑摟著孬蛋,小叔和我擠;母親中鋪帶著妹妹,父親爬高。漫長的旅途就在列車‘咣當咣當’的聲音中開始了。
兩夜一白天的列車生活對於孩子來說始終都是新鮮的,在我和孬蛋覺得還不過癮的時候就下車了。
小叔一路上沒有奶奶擔心的那麽不適應,就像妹妹一樣安靜和聽話,能吃能睡,一切和家裏差不多。
相反倒是燕姑一路上,吃不多睡不香,眼睛因為沒有休息好的原因略微有點腫眼泡。
母親說是一路上太操心小叔了,怕小叔吃不好、睡不好反而連累了自己,白天就逼著燕姑去中鋪補覺。
舅舅來接的我們,一見麵就抱著妹妹拉著我,說著湖南家鄉話,我們大部分聽不懂,母親就翻譯。
妹妹表現的比我大大方方,第一次見舅舅,被舅舅一抱,嘴裏脆生生喊了舅舅,還在舅舅臉上連親三下,高興的舅舅也使勁親了妹妹。
我就表現的唯唯諾諾有點陌生感,喊舅舅時候的聲音就像是在嗓子邊發出來的,聲音很小。
舅舅抱著妹妹、拉著我的手,和父母說著話往外麵走。
先是坐了長途車,下了長途車又開始步行走山路。
外婆家才是真真正正大山裏人,由於我們速度較慢,光山路就走了近兩個小時。
下了火車碾轉四個小時才到了外婆家。
母親家鄉的大山比我老家的大山要美麗許多,大山上到處鬱鬱蔥蔥,植被茂密,根本看不見大山的顏色,滿眼都是綠油油的,竹林、樹木都很高大。
一路上我和孬蛋就和舅舅親近了許多,舅舅也盡量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話和我們交流,
走在窄窄的山路上,我們行進的緩慢,母親就一路上介紹家鄉的風土人情和自己的童年往事。
燕姑的背包舅舅背著,她小心翼翼攙著小叔,小叔右手拄著棗木拐杖穩健的前進,遇到坑坑窪窪的地方。在燕姑的指示下也能安全走過。
說話聊天間,就來到了母親出生、成長的家了。
外婆家的村莊比我們村小了很多,幾十戶人家散落在這一片土地上,背後就是翠綠的大山,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猶如世外桃源,讓人流連忘返。
外婆一家人都早已等候多時了,母親看見外公外婆,哭著用家鄉話喊了爸爸媽媽,接著就抱著外婆抽泣起來。
父親和外公打著招唿喊了一聲爸。
等母親哭完了離別之情,又趕緊介紹我們,外公抱我,外婆抱著妹妹,高興的讓小叔和燕姑、孬蛋趕緊坐下休息,大家才坐下聊起家常了。
外婆家房子都是就地取材用木頭建造的,不像我的老家都是石頭和紅磚蓋起來的,木頭房屋寬敞、高大。
由於舅舅馬上就要結婚了,從裏到外都打掃的幹幹淨淨、整整齊齊,就差貼上紅色大喜字了。
孬蛋和我好奇的觀察著我們沒見過的各種稀罕物件。
母親不時的翻譯外公、外婆的話,一家人有說不完的離別情。
大姨還沒有到家,外婆說這一兩天就迴來了。
眾人正在訴說多年未見的離別情,籬笆院外就走來了一位英姿颯爽的姑娘,隔著籬笆牆就喊:“二姨,你可迴來了。”
進來的姑娘,個子不高,比燕姑還要略低一點,但是渾身上下洋溢著一股男人般的陽剛之氣,寬肩膀、結實的身材,女性的窈窕被掩蓋了不少,梳著齊耳短發,皮膚不黑透著紅潤,一雙大大會說話的眼睛,是那種耐看的女孩。
走路也是健步如飛,話音未落人已經站在母親身前,說話聲音脆亮,往那裏一站,透露著精明、強幹。
母親早已站起來了,拉著姑娘的手說:“小茹,想二姨了嗎?”
當我看見這個叫小茹姑娘的雙手時,很是納悶:人長得不醜,可這手也太難看了一點吧。我就看見她的手背很黑,手指的各個關節都被厚厚的老繭包裹著,甚至還發著黑亮。
小茹說:“還說那,這麽久都不迴來,你是不想我?”
母親就笑著給大家介紹:“這是小茹,我大表姐的女兒,從小和我最親近,現在都成大姑娘了。”
說完挨個介紹了父親、小叔還有燕姑,說到我的時候說:“初一,過來,喊姐姐。”
我這次大大方方的喊了小茹姐姐,她就樂的像個小孩子,說:“叫初一啊,好聽好聽。”說完了把我拉到她身前。
指著外婆懷裏的妹妹說這個是丹丹,是你妹妹。妹妹不等母親讓她喊,就大聲喊著姐姐了。小茹姐大聲答應著。
最後說到孬蛋了說:“這是你小嬸的弟弟,你應該叫叔叔了,這才是人小輩大。”
小茹姐就笑著沒有叫。孬蛋還不好意思的低下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