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啟航離島漸漸朦朧淡出視野。.tw[]不一時前方又隻剩下煙波浩淼天水一色。不知名的海鳥歡快地鳴叫著在頭頂盤旋飛舞。


    眾人經曆英雄塚內的一番惡戰雖說人人帶傷卻也總算都周全。綠笛兒忐忑的心終於得以安穩心中十分愜意一想到前麵未知吉兇的旅程不由大感慨:“鳥兒多好整日無拘無束無憂無慮逍遙自在。哪裏象人終年奔波披荊斬棘。人活得遠不如鳥兒有朝一日像鳥兒這樣生活該有多好?”


    穀昭聞言聽出她這是話裏有話便迴道:“鳥兒這樣的生活是好。可如果人人都象鳥兒一般吃飽了就玩玩夠了就睡。那麽跟那些豪門巨宅的紈絝子弟又有何分別?”


    綠笛兒怒視穀昭一眼道:“我隻是說鳥兒無憂無慮無拘無束逍遙自在。人心叵測險惡肮髒怎麽能跟鳥兒相提並論?”


    穀昭忙道:“綠笛兒姑娘莫要生氣。穀某隻是覺得大丈夫在世便要扶危濟困懲惡揚善救民於水火。若是一次碰壁便人生失意棄世隱居。滿腹經綸獨對茅蘆青燈一腔學問隻做漁樵耕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樣的所謂先賢聖者穀某並不佩服。穀某佩服的是象嶽鵬舉那樣‘苟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遭遇讒毀仍堅持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真英雄大豪傑。”


    綠笛兒道:“嶽鵬舉誠然是大豪傑真英雄。[..tw超多好看小說]為了個昏君盡愚忠殫精竭慮死而後已。結果呢?被昏君下旨父子棄世。在昏暗腐朽的朝廷憑一腔熱血便能為國為民嗎?陶公幽居於田園之中不問世事更不為五鬥米折腰‘一簞食、一瓢飲曲肱而枕之。’高風亮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活得衝淡清遠悠然自得‘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音?’這樣的生活有什麽不好?”


    穀昭道:“陶公便是不願折下尊貴的腰杆子以事權貴做了鄉隱逸士一腔學問化作清風給後代士大夫做了表率一遇困難便棄世圖一時快意置天下蒼生於不顧。然而他這一生一共做了幾件與黎民蒼生有益的實事呢?假如他肯為黎民著想敷衍權貴又能恩澤多少貧瘠百姓。比留下幾句清詩豈不來得實在?這一點他大不如劉夢得。劉公一生官場載沉載浮但他始終有一顆為民之心。不管官做到什麽程度始終如一‘人世幾迴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公次從高高廟堂之上被貶為僻遠的朗州司馬。他沒有自甘沉淪幾經宦海沉浮後來蘇州生水災哀鴻遍野。劉公被派往蘇州擔任刺史。他上任以後馬上開倉賑饑減免賦役很快使人民從災害中走出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蘇州人民無不感激零涕至今仍有祠堂供奉。假如劉公象陶公一樣一旦遭遇困厄便做縮頭烏龜還能在蘇州水患時救濟萬民嗎?”


    綠笛兒一聽穀昭說縮頭烏龜便更有些著惱道:“你是說我光想著自己自私小氣嗎?哼你也學會劉禹錫風格說話含蓄諷刺而不露痕跡了嗎?”


    紅泠本來一看他倆要咬文嚼字討論學問立即跑遠。不料這邊聲音漸大似乎有吵架的意思。急忙過來摻合道:“大師兄你太過分了你怎麽能這麽跟綠笛兒姐姐說話?你知不知道你掉下石台後綠笛兒姐姐差點要為你殉情呢?”紅泠話雖誇大但綠笛兒當時焦急心態下也確實有可能那麽做。綠笛兒聽紅泠說出粉臉立時羞紅對這個口沒遮攔的妹妹也實在沒轍。穀昭也是老臉滾燙窘道:“綠笛兒姑娘……這……以後……萬萬不可。”


    紅泠儼然一個小老虎咄咄逼人道:“不可什麽?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說句話都結結巴巴的還妄談拯救黎民於水火?快道歉。”


    穀昭瞪眼道:“你這個小鈴鐺胳膊肘往外拐看我下次還帶你來不?”旋即轉腆顏對綠笛兒道:“綠笛兒姑娘今日穀某沒有得罪的意思隻是有感而表表自己的想法。姑娘萬萬不可生氣。否則這個鈴鐺不得吵死我。”


    綠笛兒本就沒真和穀昭生氣聞言螓低垂道:“各抒己見對事不對人我怎麽能生氣呢。穀大哥你莫要生我的氣才好。”說道最後跟蚊鳴一般。紅泠道:“什麽呀沒聽清再說一遍。”綠笛兒一把掐住紅泠胳膊搔她腋窩道:“我叫你這個小鈴鐺使壞。”


    紅泠被咯吱的邊跑邊叫道:“哎呀不得了師嫂胳膊肘又拐到師哥那裏去了。”


    竹葉兒聞言跑來嬉鬧:“人家是兩口子自然一致對外活該你多管閑事。”


    三女打打鬧鬧甲板上一掃連日疲憊。老海在一旁捋須大笑。如此快樂地度過了一天。第二日黎明時分紅霞漫天。眾人吃點東西沐著融融霞光齊圍坐在舵旁聽何晃講琉球的故事。


    原來曆史上的琉球國位於中國大陸東方為一群島。早在隋朝之初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訪求異俗始至此國地界。萬濤間遠而望之蟠旋蜿蜒若虯浮於水中(虯是龍的一種)故起名琉虯。這就是說中國隋朝時該國始被稱為琉虯。以琉球群島散布在海中的形態而言謂之琉虯實在非常形象。


    到本朝洪武年間朱老大派使臣楊載攜帶詔書出使琉虯詔書中稱其為琉球從此成為正式名稱。可見琉球國的國名是中國取的。詔書上說:“朕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稱臣入貢。惟爾琉球在中國東南遠據海外未及報知。茲特遣使往諭爾其知之。”這份詔書並無威脅恐嚇的意思是一種和平外交。因此琉球國中山王察度先領詔並立刻派遣王弟泰期與楊載一同來中國奉表稱臣。於是琉球與中國開始往來。琉球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繼於翌年向中國皇帝稱臣入貢。當時琉球“三山分立”相互征戰。朱老大知悉後又下詔勸和:“使者自海中歸言琉球三王互爭廢棄農業傷殘人命。朕聞之不堪憫憐。”因此要求他們“能體朕意息兵養民以綿國祚”。後三王果然奉詔息兵。足見當時中國皇帝在琉球享有高度政治權威當時的琉球實乃是中國的屬國。


    紅泠問道:“既然三王互爭那麽雁南遷到底在哪個王的皇宮呢?”


    何晃道:“三王互爭那是生在洪武年間當時琉球分山南、中山、山北三個王國後來一個叫佐敷按司尚巴誌的人推翻武寧王自立為中山王隨後的二十年先後征服山北山南建立了琉球國。本朝宣宗賜琉球王姓為尚氏。至嘉靖元年尚真王統一了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尚真王效仿明朝製度確立了琉球的官員品秩、朝儀製度等等……琉球因此成為一個穩定並且法製較為完善的國度。國都就定在裏城。”


    綠笛兒道:“隻不知尚寧王之後現在是何人主政?本朝萬曆十四年尚寧王曾遣使通報‘東瀛有取雞籠之謀’。可惜皇帝昏庸對這個屬國不聞不問不知現在尚氏如何了?”


    何晃道:“你小小年紀竟也知道十幾年前東瀛薩摩藩王島津氏入侵琉球之事。現在的琉球王是尚元王之子尚豐王十餘年前東瀛薩摩藩王島津忠恆‘以勁兵三千入其國擄其王遷其宗器大掠而去’薩軍將尚寧王等百餘人俘至鹿兒島達三年五個月逼迫尚寧王向其稱臣進貢。同時還強占琉球北部五島。尚氏式微夾在兩大強國之間為求自保須臾委蛇端不容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幻海逐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夜孤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夜孤寒並收藏幻海逐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