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創建。前對少室山後依五乳峰下群山環峙溪水長流林木茂盛景致通幽因其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跋陀到少林寺後長住於此傳授小乘佛教。小乘是以自解脫為目的的早期印度佛教。當時前來少林寺求法的達數百人高足弟子有慧光、僧稠等人。跋陀傳法之後傳燈轉移並不繼續展。北魏孝昌三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曆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麵壁九年創禪宗。佛教界稱達摩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譽為禪宗的“祖庭”。然而使少林寺真正揚名天下的卻並不僅僅是禪宗還有武術!尤其自十三棍僧救唐王後少林功夫更是名揚四海。自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冠天下。”一說。所謂萬流歸宗,少林功夫則是源頭。


    四川廣元有一地主老桂膝下無子早年曾對佛祖下宏願倘若老來得子願為佛祖重塑金身。不想來年九姨太便為其誕下一子。老桂欣喜若狂遂塑了尊一尺高的金佛這日帶上個仆人乘坐馬車不遠千裏去少林寺上香還願進獻金佛。


    一路風塵仆仆來到少林寺腳下。不料少林寺因故閉寺。往返千裏心有不甘。仆人這時獻上一計“少林寺仁愛之名遠播我們假裝被強盜劫掠少林寺焉有坐視不理的道理?到時山門一開我們便可講明來意進獻金佛,了了心願。”老桂一聽有理。遂命仆人將馬轅摘下車廂裏東西倒騰出來散落一地又將車廂推歪。然後自己抱緊裝著金佛的小木箱,叫仆人哭喊起來“快來救人哪有強盜。”


    少林寺山下官道東連鄭州西接洛陽是當時的交通要道時有車馬經過。不一時便停下一架敞蓬馬車。趕車的是名瘦高老者,叼著個一尺來長的大煙袋。車內坐著個滿麵病容的中年書生。老漢上下打量主仆二人吐著煙圈問:“光天化日之下此地又離少林寺山門不遠爾等怎麽會遇見強盜啊?”


    仆人伶俐接話道:“這位好心的老伯我們主仆二人不遠千裏來少林寺上香還願。不想眼見山門在望卻憑空跳出幾個蒙麵強盜將我家主人財務搜刮一空適才喊叫。”


    “哦那到奇怪了誰有膽量在少林寺門口打劫。”


    仆人道:“自四月前南少林莆田分寺被毀少林寺聲威大減已今非昔比自顧不暇哪裏還管得了外人安危啊。”


    “嗬嗬爾等也知南少林被血洗一事。”


    仆人道:“少林寺乃天下僧院之出了這麽大的事焉有不知的道理?”


    這時病容男子道:“唐伯趕路要緊。”


    唐伯點點頭不再囉唕一甩皮鞭“嘚駕。”馬車徐徐開走。


    仆人見他們拐過路口接著喊道:“救人哪強盜。”


    才喊的幾聲。前麵山腳處又出現一男一女騎馬而來。老桂示意仆人住口待二人走過再喊。


    不一時行得近了但見女的雙九年華眉似初春柳葉臉若三月桃花瓊鼻掩照櫻口月彎隱現清泉。一身紅衣嬌豔似火宛如盛開的玫瑰渾身上下透著蓬勃的朝氣火辣辣得美。


    男子一身青布長袍頭戴鬥笠帽簷低垂遮住鼻眼頜下三綹胡須清白參半體格健朗深沉肅穆氣勢不凡。


    紅衣女看著主仆二人問道:“你們怎麽啦?”


    仆人正要迴答老桂已然不耐道:“去去不關你們的事。”


    紅衣女不防“好心遇見驢肝肺”怒道:“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青袍老者道:“泠兒不可造次。”


    女子名叫紅泠聞言氣哼哼地瞪了老桂二人一眼打馬繞過繼續趕路。轉過山腳遙見少林寺山門在望。


    二人來到山門前下馬繞過東西兩座石坊但見山門緊閉門上羅網遍布。二人均心道:外界傳聞果然不假看來少林寺閉關已經數月了。青袍老者上前輕叩山門道:“裏麵有人沒有?在下求見少林寺主持方丈大師望通稟則個。”


    半晌毫無動靜。青袍老者隻好再說了一遍仍然杳無音訊。


    紅泠最是耐不住性子道:“師父裏麵看來沒人了我們不如跳進去來的省事。”


    青袍老者瞪了她一眼:“小孩子就知胡鬧天下功夫出少林我們在此顯露功夫豈不是班門弄斧?再說至善大師乃禪宗至尊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在此無禮那是大大的不敬。”


    紅泠頗為不服“哼什麽泰山北鬥難道師父您也……”見老者胡子翹起剩下的話隻好又咽下。這時聽見門內傳來極輕微的腳步聲離門尚有六、七丈距離走路之人顯然是內家高手。紅泠聽到抬眼看青袍老者。青袍老者嘉許地一點頭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請問施主有何貴幹?敝寺主持閉關中不能見客。”裏麵傳來一蒼老的聲音。


    “在下來找主持方丈至善大師打聽一個人的下落。”


    “可是本寺僧侶?”


    “不是。”


    “哦施主為何要到少林寺來打聽外人的下落啊?可知我少林乃是佛徒清修之地不問世俗?”


    “隻因這個人失蹤前曾接至善大師之邀前往貴寺。”


    “施主說的是?”


    “穀昭。”


    “哦。”裏麵老和尚明顯受到觸動“那施主您是?”


    “在下是他的師父。”


    “哎呀原來是白施主快快請進悟清還不趕快開門。”但聽一聲清脆的聲音答道:“是師父。”


    紅泠一驚原來還有一人怎地隻聽見一個人的腳步聲暗暗慚愧。老者似乎看出紅泠心思悄聲道:“這個小和尚一直就屏息站在門邊沒動你自然聽不見。”紅泠恍然大悟。


    隨後門嘎吱一響。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僧迎了出來“阿彌陀佛老衲耳拙讓白施主久等了快快請進主持方丈恭候多時了。”


    “嗬嗬至真大師別來無恙啊。”


    “唉老了老了施主二十年不見到是風采依舊啊。”


    “嗬嗬至善大師可好?”


    “唉一言難盡施主請……”


    待二人進了山門殿門又“咣當”一聲緊閉。二人心道:出了什麽事能讓少林寺都如此緊張?


    紅泠少不更事如今置身這千年古刹處處好奇一時間瞧得目眩神迷隻覺兩眼不夠使。看山門殿前麵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袒胸露乳笑態可掬讓人看一眼心情大好旁邊有副對聯上聯是: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下聯是: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無窮。“嗯不錯。”紅泠點頭讚道其實什麽意思她根本沒看懂。美滋滋地轉到山門殿佛龕後麵見供奉的是尊橫眉立目怒氣衝衝的菩薩不禁問至真大師:“大師少林寺裏怎麽塑個殺氣騰騰的佛像在門口讓人看得膽戰心驚的就不怕嚇跑香客嗎?”


    至真大師笑道:“這是人稱護法金剛的韋陀菩薩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出了山門殿走上一條筆直的碎石鋪就的甬道兩旁林立著無數的石碑正是少林寺聞名遐邇的碑林石刻。過了碑林來到天王殿至真大師見紅泠十分好奇便講解道:“此乃天王殿門外的兩大金剛是‘哼’、‘哈’二將負責守護佛法。”又一指大殿內側塑的四個雕塑道:“這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他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間。”


    說話間穿過天王殿行至一高聳的建築前但見橫匾上四個描金大字:大雄寶殿。


    至真大師介紹道:“大雄寶殿是敝寺的中心僧人每日在此進行佛事。殿內正中供奉的為現世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為過去佛——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彌勒佛殿內東西山牆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牆後壁懸塑的是觀世音。”紅泠看到十八羅漢雕像形態各異道氣深沉栩栩如生。便好奇問道:“難不成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十八羅漢陣?”


    至真老僧搖頭笑道:“非也十八羅漢陣乃是十六世祖師寧空大師自創出來的因為布置陣法需要十八人所以才叫十八羅漢陣。此十八羅漢乃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環衛僧負責佛祖的安全。”說著又指著十八尊羅漢一一講解道:“這是降龍、伏虎、笑獅、騎象、坐鹿、布袋、芭蕉、長眉、歡喜、沉思、過江、探手、托塔、挖耳、看門、開心、舉缽、靜坐羅漢。”


    紅泠指著開心羅漢問道:“這個坦胸露乳的羅漢不就是山門前供奉的大肚佛嗎?”


    老和尚再次搖頭道:“非也非也此乃開心羅漢戎博迦尊者出家前是中天蘭國王之太子後來跟隨佛祖成為佛祖的衛士。而大肚彌勒佛生於南印度一個婆羅門家後來跟從釋迦佛出家。佛陀預言他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繼承者後世尊他為未來佛。”紅泠頓時如墜霧裏指著大殿東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彌勒佛說:“他不也是未來佛嗎這兩個彌勒佛怎麽長得不一個樣子呢?”


    老僧雙手合十口出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紅泠被一頓佛事聽得頭昏腦脹。待老和尚說完急急向前竄去。


    過了大雄寶殿前麵十幾丈之地又一座樓閣矗立在眼前抬眼一看三個大字:藏經閣。紅泠心下一喜暗道:莫非這裏就是少林寺武術心經匯聚之地。紅泠是個小武癡心下不由為之向往。希望老和尚能帶他們進去。結果二老說笑著繞過藏經閣直奔後麵的一間禪室。老和尚對二人道:“二位稍等片刻老衲進去通稟一聲。”


    但聽一聲蒼老孱弱的聲音從室內傳來:“至真帶他們二位進來吧。”


    三人魚貫進入禪師。隻見禪室空空蕩蕩四壁雪白唯有正牆掛了張巨大的禪子禪字下麵端坐著一位須眉皆白、年逾古稀的老僧。青袍人上前鞠躬道:“至善大師可好?”


    至善大師道:“白施主自二十年前一別想不到今日還能相見。”原來這青衣人正是二十年前的武林六大高手之一的白筱天。


    白筱天歎道:“此次白某負誓涉足中原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至善:“天下間老衲想不出還有什麽事能讓白施主為難哪?”


    這時有個小沙彌送來三個蒲團眾人盤膝而坐。白筱天道:“還不是為那劣徒。數月前劣徒捎信說方丈大師找他有急事便一路風塵仆仆奔向中原誰知一去半年至今音訊全無。近日更有傳說劣徒在少室山被人一掌震斃劍斷人亡。”


    至善大師道:“敝寺前段時間出了件大事所以想請貴徒穀昭幫忙不想等到現在也未見人來原來是出了這樣的事。唉……老衲難辭其咎啊。”


    白筱天忙道:“大師怎能自怨自責劣徒吉人自有天相白某此次負誓出關便是要尋找那劣徒生要見人死要見屍還望大師提供一些線索。”


    至善才要說話隻覺嗓子麻癢難忍劇烈咳嗽起來。


    至真這時插話道:“白施主有所不知我們給穀大俠了請函後便一直閉寺等待他其他情況一概不知。”


    “哦。”白筱天看了眼至善奇道:“至善大師似乎是受了很重的內傷白某實在想不出當今天下何人能以內力傷了大師?”


    “白施主此事說來話長這也正是要請穀大俠幫忙的原因。”


    “大師但說無妨既然白某來到這裏就絕沒有袖手的道理。”


    至善大師白眉微揚深感欣慰緩緩地道:“若不是當年白施主山海關外下重誓餘生不履中原老衲早去相請啦。白大俠此次出關隻不知那人可有難為白大俠?


    白筱天麵上一囧道:“果瞞不住大師她雖準許我迴中原但是不許我輕易出手。”


    “嗬嗬還是那麽霸道。想必天下也沒幾人能逼白施主出手老衲隻好委以重任了。”


    “大師不必客氣白某必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這件事情說來話長得從十七年前老衲的一段善緣講起……


    自二十年前白施主與古大俠在山海關決戰之後。老衲觀戰完畢便一路化緣一路行些善事漫遊江湖行走的極為緩慢足足三年時光才行至山東吳莊一帶。一天老衲行至一個村莊隻見漫天火光屍橫遍野。老衲從死人堆中聽到嬰兒的啼哭聲現一個婦女身體下麵壓著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嬰兒滿身鮮血小嘴兀自吸允婦女傷口。似乎是那婦女故意用鮮血哺育嬰兒。老衲非常感動盡最大努力挽救婦女然而那婦女鮮血缺失過多已經奄奄一息。婦女姓吳臨終時隻求老衲一件事就是將孩子養大並取名為吳忘仇意為‘勿忘仇’。並告知仇家姓名。老衲答應她將孩子養大。但是老衲隻給孩子取名為忘愁。白施主自當明白老衲用心良苦。”


    白筱天道:“如果一個人自懂事起便背負一身血海深仇那麽這一生都將活在痛苦之中。大師慈悲為懷自是不希望這個孩子這樣痛苦一生因此叫忘愁忘記憂愁和仇恨。”


    紅泠道:“忘愁忘愁好順嘴的名字隻不過有點象女孩的名字。”


    白筱天瞪了紅泠一眼道:“大師請繼續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幻海逐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夜孤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夜孤寒並收藏幻海逐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