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見識了“魔刀”的厲害,既感歎那位在牆壁上刻下文字的前輩高人道行通天,也越發堅定了修煉“魔刀”的決心。</p>
難怪孫合悟讓他先通讀一遍,這才剛剛讀到第九刀而已,僅就原文而言,他不刻意領悟其中真意,隻是走馬觀花地用目光過了個數,沒有第一印象的數百刀那麽多,卻也絕不算少,剛好九十九刀。</p>
九為數之極,除了象征數之始的“一”,道門之人最是偏愛這個數字。</p>
從九到九十九,中間隔著一個九十,齊玄素想要通讀一遍“魔刀”原文,還差得遠呢。</p>
齊玄素入定片刻,恢複身上的傷勢和消耗的真氣還在其次,關鍵是恢複一番廝殺所花費的精神,準備下一次交手。</p>
先前那番交手,齊玄素沒有絲毫防備,失了先手,又貿然使用並不熟練的“先天神算”,等同是作繭自縛,一步錯步步皆錯,最終滿盤皆輸,所以齊玄素覺得若是做好充足準備再來一次,絕不會止步於第九刀。</p>
半個時辰後,齊玄素恢複完畢,隻覺得精氣神都調整到了巔峰狀態,也不再用手刀或者“鬼刀”,而是直接從須彌物中取出“飛英”,然後才沉浸到牆壁上的文字之中。</p>
不多時後,那個持刀身影再度出現在齊玄素的麵前,朝著齊玄素衝殺而來。</p>
齊玄素不閃不避,舉起手中的“飛英”,直接從正麵迎了上去。</p>
這一次,齊玄素不再刻意用取巧手段,而是憑借自己的經驗、直覺、本能與這道身影交手。</p>
兩人戰在一處,完全不能稱之為較技比試,根本就是生死相搏,不花哨,不好看,卻絕對要命。</p>
雙刀交錯之間,隻有基礎刀招的不斷變化組合,怎麽簡單怎麽來,怎麽直接怎麽來。</p>
齊玄素由此領會出“魔刀”的第一重真意——殺人術。</p>
這是一門純粹的殺人術,宋政之所以創造出這門功法,不是為了流傳後世,也不是為了傳授弟子,更不是印證什麽、探索什麽,純粹就是為了讓他能更加效率地殺人。</p>
殺一個血流成河,殺一個白骨如山,殺一個屍山血海。</p>
宋政生於亂世,那是一個人命賤如草的世道,饑荒瘟疫、兵連禍結,真正是赤地千裏、白骨盈野,乃至於十室九空、易子而食。他是見慣了生死之人,也是極不在意生死之人,此刀之中絕無一分一毫的道德負擔,故而也沒有一絲一毫的遲疑。</p>
沒有遲疑,擺脫束縛,才能有望將一個“快”字發揮到極致。</p>
不過比起上一次的手忙腳亂,齊玄素這次有了長足的進步,一直堅持到第十八刀才被一刀割喉,就此落敗。</p>
隻是齊玄素並不滿意。</p>
因為齊玄素和那個身影,並沒有實質的不同,境界修為相同,體魄、真氣、體力相當,結果齊玄素在二十刀內被人家手起刀落“斬於馬下”,這是純粹的技不如人,沒有任何借口可找,這也是齊玄素第一次遇到同境之中能在生死搏殺中碾壓他的對手。</p>
齊玄素坐在地上,慢慢迴想那道身影施展的刀招,嚐試著模仿一二,可齊玄素卻發現很難模仿。</p>
原因很簡單,這些刀招說得好聽些叫作隨機應變,說得難聽些就是雜亂無章,完全是根據齊玄素的變化而變化,倒像是專門為了破解“大衍靈刀”而創的一套刀法。</p>
由此,齊玄素大約明白一件事,“魔刀”的根本不在於刀招,而在於其真意,即根本理念和邏輯。所以這門大成之法的門檻相對較高,要有一定的刀法基礎,最好是生死搏殺經驗豐富,換成一個不會用刀之人,或是沒有經曆過生死之戰的花圃道士,根本無從著手。</p>
正巧,齊玄素就是那種有一定刀法基礎並且生死之戰經驗豐富的人。</p>
接下來的幾個時辰,齊玄素又嚐試了幾次,最長的一次堅持到了第二十四刀,殊為不易。因為那道自文字中生出的身影並非一成不變,不是齊玄素死記硬背他的招數便可過關,而是隨著齊玄素變招也生出新的變化,逼迫著齊玄素去揣度、模仿、理解、解構它的出刀邏輯和原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方能抵擋。</p>
雖說“魔刀”是如野獸一般,以本能為驅使,但野獸的狩獵本能也是從一次次捕獵中磨練出來的,沒有出生就會捕獵的。</p>
這便是齊玄素現在不斷練習的原因所在。</p>
對於齊玄素而言,練刀並非什麽苦事,被那個身影砍上幾刀,也算不得什麽,還不到咬牙堅持的地步,反而是樂在其中,渾然不知時間流逝。</p>
在此期間,孫合悟也來過幾趟,不過見齊玄素沉浸其中,沒有失控瘋魔的跡象,便也沒有打擾他,樂得在隔壁讀書。</p>
老人之所以痛快答應指點齊玄素,一是因為張月鹿的麵子人情,二是因為不耽誤他的正事,就算齊玄素不來找他指點,他也要將手頭上這部五代大掌教所著的《玄聖想爾注》讀完,讀書之餘指點晚輩,並不耽誤太多時間。</p>
至於他為何一大把年紀才來讀這本成書年代並不久遠的著作,主要兩個原因。</p>
一是因為活到老學到老,誰也不能將天下之書盡讀。</p>
二是因為“想爾注”是指研讀後有了新的領悟,並且不認同大眾的解讀。換而言之,就是五代大掌教讀了玄聖的著作之後,產生了許多新的想法,甚至與過去的正統解讀並不相同。</p>
如果五代大掌教隻是個尋常人物,這本書注定要成為一本禁書,無奈這位是代表了道門正統的大掌教,於是就成了道門正統官方有兩個互相衝突矛盾的解讀,後人也不好貿然評判,隻能說這本書頗有爭議,也隻有孫合悟這種想法理念已經完全定型的老學究才會去讀,年輕人們讀了之後,難免要產生迷茫。</p>
接下來的幾天,齊玄素一直都在此地嚐試通讀“魔刀”原文,最終止步於第四十八刀。</p>
然後孫合悟打斷了齊玄素的繼續參悟,因為六月十五到了,萬象道宮的上宮馬上就要迎來為期三月的全麵封閉,同時還要在乾園舉行一個典禮,主要是掌宮大真人進行訓話,明確未來三個月的意義和安排,勉勵這些後輩們砥礪前行,為道門盡心盡力。</p>
</p>
畢竟四品祭酒道士們已經可以算是道門的中流砥柱,他們離開上宮之後,大多會擔任一定職務,這是個必不可少的步驟。</p>
齊玄素隻能暫時離開此地。</p>
孫合悟幹脆把此地的鑰匙給了齊玄素,允許齊玄素自由出入,隻是叮囑齊玄素,不能去的地方不要去,若是鬧出什麽亂子,他可不會留情麵,必然嚴肅處理。</p>
這樣的場合,孫合悟也要出席,於是兩人順路同行,來到乾園。</p>
這一路上自然吸引了許多視線,一位年紀輕輕的四品祭酒道士,與一位在萬象道宮中位高權重的二品太乙道士同行,讓不少人開始猜測,這又是哪家的公子。</p>
來到禮堂,齊玄素發現道門的禮堂似乎都大同小異,全是模仿金闕的布局,哪怕他這種連紫府大門都進不去之人,也能大概想象出金闕是什麽樣子。</p>
齊玄素還發現他們的位置安排也是大有講究,四品祭酒道士全部在前排,大概相當於參知真人們的位置,預備祭酒和候補祭酒們就隻能坐在後麵,大概相當於一百零八位旁聽真人的位置。</p>
當然,此處禮堂的座位要比金闕多得多,絕不止一百四十四之數。</p>
齊玄素被安排在了最前排,他估摸著這要是在金闕,這個位置不是慈航真人的,就是清微真人的,在他斜對麵的位置就是麵無表情的姚裴,也多虧了姚裴,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使得關注他的人少了許多。</p>
姚裴一直在閉目養神,對於眾多探究意味很重的目光無動於衷,也沒有再去搭理齊玄素,這也在情理之中,好歹是與張月鹿並列齊名的道門俊彥,自有傲氣,有一個張月鹿對齊玄素感興趣就很逆天了,嚴格來說,李長歌這位李家小祖宗因為“玄玉”的緣故,多半對齊玄素也有一點興趣,如果再加上一個姚裴,真當他是六代大掌教的私生子了。</p>
與之相對的就是道宮高層們的位置了,放在金闕,便是對應大掌教、副掌教、大真人們的位置。</p>
如今的金闕之中,大掌教的位置一直是空著的,哪怕是輪值大真人主持議事,也隻是扶著椅背,而不能公然坐上去。</p>
萬象道宮的情形也相差不多,掌宮大真人的位置是空著的,看來掌宮大真人還未從金闕歸來,由一位輔理代表掌宮大真人進行訓話,不管怎麽說,這也是一位二品太乙道士,完全有這個資格。</p>
不過讓齊玄素失望的是,這些訓話並沒有太多實質意義,盡是些官話套話,枯燥乏味,說者無心,聽者也無意,也難怪如今的上宮變成個走過場的地方。</p>
齊玄素已經開始想念那間刻滿文字的石室了。</p>
難怪孫合悟讓他先通讀一遍,這才剛剛讀到第九刀而已,僅就原文而言,他不刻意領悟其中真意,隻是走馬觀花地用目光過了個數,沒有第一印象的數百刀那麽多,卻也絕不算少,剛好九十九刀。</p>
九為數之極,除了象征數之始的“一”,道門之人最是偏愛這個數字。</p>
從九到九十九,中間隔著一個九十,齊玄素想要通讀一遍“魔刀”原文,還差得遠呢。</p>
齊玄素入定片刻,恢複身上的傷勢和消耗的真氣還在其次,關鍵是恢複一番廝殺所花費的精神,準備下一次交手。</p>
先前那番交手,齊玄素沒有絲毫防備,失了先手,又貿然使用並不熟練的“先天神算”,等同是作繭自縛,一步錯步步皆錯,最終滿盤皆輸,所以齊玄素覺得若是做好充足準備再來一次,絕不會止步於第九刀。</p>
半個時辰後,齊玄素恢複完畢,隻覺得精氣神都調整到了巔峰狀態,也不再用手刀或者“鬼刀”,而是直接從須彌物中取出“飛英”,然後才沉浸到牆壁上的文字之中。</p>
不多時後,那個持刀身影再度出現在齊玄素的麵前,朝著齊玄素衝殺而來。</p>
齊玄素不閃不避,舉起手中的“飛英”,直接從正麵迎了上去。</p>
這一次,齊玄素不再刻意用取巧手段,而是憑借自己的經驗、直覺、本能與這道身影交手。</p>
兩人戰在一處,完全不能稱之為較技比試,根本就是生死相搏,不花哨,不好看,卻絕對要命。</p>
雙刀交錯之間,隻有基礎刀招的不斷變化組合,怎麽簡單怎麽來,怎麽直接怎麽來。</p>
齊玄素由此領會出“魔刀”的第一重真意——殺人術。</p>
這是一門純粹的殺人術,宋政之所以創造出這門功法,不是為了流傳後世,也不是為了傳授弟子,更不是印證什麽、探索什麽,純粹就是為了讓他能更加效率地殺人。</p>
殺一個血流成河,殺一個白骨如山,殺一個屍山血海。</p>
宋政生於亂世,那是一個人命賤如草的世道,饑荒瘟疫、兵連禍結,真正是赤地千裏、白骨盈野,乃至於十室九空、易子而食。他是見慣了生死之人,也是極不在意生死之人,此刀之中絕無一分一毫的道德負擔,故而也沒有一絲一毫的遲疑。</p>
沒有遲疑,擺脫束縛,才能有望將一個“快”字發揮到極致。</p>
不過比起上一次的手忙腳亂,齊玄素這次有了長足的進步,一直堅持到第十八刀才被一刀割喉,就此落敗。</p>
隻是齊玄素並不滿意。</p>
因為齊玄素和那個身影,並沒有實質的不同,境界修為相同,體魄、真氣、體力相當,結果齊玄素在二十刀內被人家手起刀落“斬於馬下”,這是純粹的技不如人,沒有任何借口可找,這也是齊玄素第一次遇到同境之中能在生死搏殺中碾壓他的對手。</p>
齊玄素坐在地上,慢慢迴想那道身影施展的刀招,嚐試著模仿一二,可齊玄素卻發現很難模仿。</p>
原因很簡單,這些刀招說得好聽些叫作隨機應變,說得難聽些就是雜亂無章,完全是根據齊玄素的變化而變化,倒像是專門為了破解“大衍靈刀”而創的一套刀法。</p>
由此,齊玄素大約明白一件事,“魔刀”的根本不在於刀招,而在於其真意,即根本理念和邏輯。所以這門大成之法的門檻相對較高,要有一定的刀法基礎,最好是生死搏殺經驗豐富,換成一個不會用刀之人,或是沒有經曆過生死之戰的花圃道士,根本無從著手。</p>
正巧,齊玄素就是那種有一定刀法基礎並且生死之戰經驗豐富的人。</p>
接下來的幾個時辰,齊玄素又嚐試了幾次,最長的一次堅持到了第二十四刀,殊為不易。因為那道自文字中生出的身影並非一成不變,不是齊玄素死記硬背他的招數便可過關,而是隨著齊玄素變招也生出新的變化,逼迫著齊玄素去揣度、模仿、理解、解構它的出刀邏輯和原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方能抵擋。</p>
雖說“魔刀”是如野獸一般,以本能為驅使,但野獸的狩獵本能也是從一次次捕獵中磨練出來的,沒有出生就會捕獵的。</p>
這便是齊玄素現在不斷練習的原因所在。</p>
對於齊玄素而言,練刀並非什麽苦事,被那個身影砍上幾刀,也算不得什麽,還不到咬牙堅持的地步,反而是樂在其中,渾然不知時間流逝。</p>
在此期間,孫合悟也來過幾趟,不過見齊玄素沉浸其中,沒有失控瘋魔的跡象,便也沒有打擾他,樂得在隔壁讀書。</p>
老人之所以痛快答應指點齊玄素,一是因為張月鹿的麵子人情,二是因為不耽誤他的正事,就算齊玄素不來找他指點,他也要將手頭上這部五代大掌教所著的《玄聖想爾注》讀完,讀書之餘指點晚輩,並不耽誤太多時間。</p>
至於他為何一大把年紀才來讀這本成書年代並不久遠的著作,主要兩個原因。</p>
一是因為活到老學到老,誰也不能將天下之書盡讀。</p>
二是因為“想爾注”是指研讀後有了新的領悟,並且不認同大眾的解讀。換而言之,就是五代大掌教讀了玄聖的著作之後,產生了許多新的想法,甚至與過去的正統解讀並不相同。</p>
如果五代大掌教隻是個尋常人物,這本書注定要成為一本禁書,無奈這位是代表了道門正統的大掌教,於是就成了道門正統官方有兩個互相衝突矛盾的解讀,後人也不好貿然評判,隻能說這本書頗有爭議,也隻有孫合悟這種想法理念已經完全定型的老學究才會去讀,年輕人們讀了之後,難免要產生迷茫。</p>
接下來的幾天,齊玄素一直都在此地嚐試通讀“魔刀”原文,最終止步於第四十八刀。</p>
然後孫合悟打斷了齊玄素的繼續參悟,因為六月十五到了,萬象道宮的上宮馬上就要迎來為期三月的全麵封閉,同時還要在乾園舉行一個典禮,主要是掌宮大真人進行訓話,明確未來三個月的意義和安排,勉勵這些後輩們砥礪前行,為道門盡心盡力。</p>
</p>
畢竟四品祭酒道士們已經可以算是道門的中流砥柱,他們離開上宮之後,大多會擔任一定職務,這是個必不可少的步驟。</p>
齊玄素隻能暫時離開此地。</p>
孫合悟幹脆把此地的鑰匙給了齊玄素,允許齊玄素自由出入,隻是叮囑齊玄素,不能去的地方不要去,若是鬧出什麽亂子,他可不會留情麵,必然嚴肅處理。</p>
這樣的場合,孫合悟也要出席,於是兩人順路同行,來到乾園。</p>
這一路上自然吸引了許多視線,一位年紀輕輕的四品祭酒道士,與一位在萬象道宮中位高權重的二品太乙道士同行,讓不少人開始猜測,這又是哪家的公子。</p>
來到禮堂,齊玄素發現道門的禮堂似乎都大同小異,全是模仿金闕的布局,哪怕他這種連紫府大門都進不去之人,也能大概想象出金闕是什麽樣子。</p>
齊玄素還發現他們的位置安排也是大有講究,四品祭酒道士全部在前排,大概相當於參知真人們的位置,預備祭酒和候補祭酒們就隻能坐在後麵,大概相當於一百零八位旁聽真人的位置。</p>
當然,此處禮堂的座位要比金闕多得多,絕不止一百四十四之數。</p>
齊玄素被安排在了最前排,他估摸著這要是在金闕,這個位置不是慈航真人的,就是清微真人的,在他斜對麵的位置就是麵無表情的姚裴,也多虧了姚裴,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使得關注他的人少了許多。</p>
姚裴一直在閉目養神,對於眾多探究意味很重的目光無動於衷,也沒有再去搭理齊玄素,這也在情理之中,好歹是與張月鹿並列齊名的道門俊彥,自有傲氣,有一個張月鹿對齊玄素感興趣就很逆天了,嚴格來說,李長歌這位李家小祖宗因為“玄玉”的緣故,多半對齊玄素也有一點興趣,如果再加上一個姚裴,真當他是六代大掌教的私生子了。</p>
與之相對的就是道宮高層們的位置了,放在金闕,便是對應大掌教、副掌教、大真人們的位置。</p>
如今的金闕之中,大掌教的位置一直是空著的,哪怕是輪值大真人主持議事,也隻是扶著椅背,而不能公然坐上去。</p>
萬象道宮的情形也相差不多,掌宮大真人的位置是空著的,看來掌宮大真人還未從金闕歸來,由一位輔理代表掌宮大真人進行訓話,不管怎麽說,這也是一位二品太乙道士,完全有這個資格。</p>
不過讓齊玄素失望的是,這些訓話並沒有太多實質意義,盡是些官話套話,枯燥乏味,說者無心,聽者也無意,也難怪如今的上宮變成個走過場的地方。</p>
齊玄素已經開始想念那間刻滿文字的石室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