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章暗劍
思想出軌鬼都難信,有罪無罪最當譴責。(..tw無彈窗廣告)
安曉芝收到第二封信的時侯,驚蜇都過去十天了。社會上街談巷議的事情都是知青被招工的各種消息,媽媽天天催她迴生產隊。雖然這是迫不及待的希望,但是沒有等畢思言來信的事情更重要。此前她幾乎每天都去看郵遞員的自行車,隻要朝宿舍區來的時侯,總是追隨其後。這樣煎熬地度過著日子,終於盼來了《瑪爾戈書簡》(注1)。
曉芝,我的娜塔麗亞(注2):我在虛幻的邊緣踏進堅實的土地,多舛的命運還要考驗我們的愛情。現在隔山隔水需要魚書雁翎相助,但是我們的心應該可以互相感應。上次所說的魔鬼正在接受懲罰,但是我又陷入另一方麵包圍。或許是一個溫柔的陷阱,讓我難以自拔,但是我會去抗爭。
如果你迴生產隊去,下月清明那天,我們可以在三省交界的界上小鎮相聚。並且由鄭明全幫助,跋山涉水的困難可以減少許多。關於我的情況暫時不宜公開,見了麵再細談。如果有困難,就寫信到百雅泉的阮家,按地址寫給阮長收轉。暗夜的羽翼覆蓋不住黎明!
你的思言如果上次來信還有將信將疑的話,這一次應該毫無疑問了。信封的下方有明確的寄信地址,還有一個代收人的名字。安曉芝的臉紅了,她真的要自責。從打探華僑的行為看,是為了落實那特供票的根源。但是聽說齊宗祖尋找配偶的消息後,不能說她沒有動心。那時侯覺得他是畢思言的化身,甚至以為是上天安排的一樁奇緣。她的生母劉茵雪也似乎有那層意思,女兒家的矜持使她沒有所行動,但是齊宗祖如果真的起進攻,她必定守不住防線,為其所俘。
這樣的思想出軌是一種什麽罪呢?先這決不是叛離,是在畢思言“死亡”後的無助中產生的一絲邪念。畢竟現代社會沒有森嚴的禁錮,蔑視變心不等於從一死人而終的時代。悲傷籠罩中破碎的甜蜜幻景,是慰藉孤獨的良藥。畢思言如穿紫色雲衣的幽靈再現,讓安曉芝受到來自地獄的暗箭所傷。她在菩提樹蔭下羨慕鴿子的純情擁抱,純真對於她是極為重要的人生信條,何況還有刻骨銘心的愛戀。
來自靈魂的壓力使她在抖,靈魂深處的思維對她在鞭撻。然而這些好像並不重要,畢思言的死裏逃生或者重生,至少讓她如同走出肮髒的囚室,在大自然的空間唿吸。她有過一閃念的靈魂出竅,卻依然純潔而癡心不改。晨光的步履帶著鮮花踏著朝露,恣意的歡欣讓她振奮。一縷淡淡的薄霧盤旋過頭頂,然而傾瀉的陽光驅散了霧靄,那光明和溫暖滲透於心中。在急切的盼望之中,她睜開雙眼望去,整個世界都在燃燒!暗箭不會傷害坦蕩,畢思言會理解她。
在美倫美奐的愉悅光環中,人生的樂章平凡中會見神奇。而單調平庸的愁苦日子裏,生活的樂章重複著變奏。雖然隻有一線之隔,再多的未知在生之後,也就順理成章了。一抔黃土或灰燼,調轉時空後可能春意盎然。安曉芝此時的心情便是這樣,她急於要見到真實的畢思言,除此而外別無所求。
媽,我明天就迴生產隊,他在等我。
你和思言到底生什麽事?過大年也不見他?
說來話長,以後再告訴你。
苦命的女兒,過了正月十五再走吧?也就兩天的時間。
不啦,媽媽知道我現在心神不寧,隻有見到他才會踏實。
你像原野上的風鈴草,等待那個最機靈的蜜蜂?
比風鈴草更迫不及待,我在等待他奏那一曲《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
好一個癡心女兒,那畢思言如果背負你我都不答應。
媽媽請放心,我去收拾簡單的行裝。
你爸爸也快走出“牛棚”了,希望你也快點跳出“農門”。
安曉芝整理了幾件衣裳,一下翻出畢思言給他的《普希金抒情詩集》,記憶的窗口敞開:畢思言對她朗誦過許多世界名詩,有原文也有翻譯。他那極富磁性的吐音鏗鏘有力,有時侯還故意改變原詩,讓她聽得更為舒爽。
你的親吻是靈丹妙藥,灼熱的唇汁如同美酒香醇。
他又接著解釋,這是歌德《新阿瑪狄斯》中的句子。有一次她們散步的時侯看見一群小孩在玩丟手巾的遊戲,畢思言馬上想到德國人愛玩的“狐死留皮”。這種遊戲不但少兒可以玩,成年人也有極高的興趣。將一個火炬吹滅後由大家傳遞,在誰的手中再沒有火星,這個人就要受懲罰,由他唱歌或跳舞。
畢思言的博學很多老師都不得不佩服,有一次去看望資深而受壓抑的英語老師,偶然談起一世界名歌《野薔薇》。英語老師說他隻曉得舒伯特的譜曲,其它的隻聽說過。實際上這名歌有百多種曲譜,萊西格、賴蓋利和貝爾克等都很有名。畢思言的大多數同學都不知道,他一下子唱出幾種曲調,滿坐皆驚。
注1:法國作家德.拉克羅的著作,1774年出版。
注2:托爾斯泰戲劇中農奴的女演員。普希金抒情詩中的人物。
思想出軌鬼都難信,有罪無罪最當譴責。(..tw無彈窗廣告)
安曉芝收到第二封信的時侯,驚蜇都過去十天了。社會上街談巷議的事情都是知青被招工的各種消息,媽媽天天催她迴生產隊。雖然這是迫不及待的希望,但是沒有等畢思言來信的事情更重要。此前她幾乎每天都去看郵遞員的自行車,隻要朝宿舍區來的時侯,總是追隨其後。這樣煎熬地度過著日子,終於盼來了《瑪爾戈書簡》(注1)。
曉芝,我的娜塔麗亞(注2):我在虛幻的邊緣踏進堅實的土地,多舛的命運還要考驗我們的愛情。現在隔山隔水需要魚書雁翎相助,但是我們的心應該可以互相感應。上次所說的魔鬼正在接受懲罰,但是我又陷入另一方麵包圍。或許是一個溫柔的陷阱,讓我難以自拔,但是我會去抗爭。
如果你迴生產隊去,下月清明那天,我們可以在三省交界的界上小鎮相聚。並且由鄭明全幫助,跋山涉水的困難可以減少許多。關於我的情況暫時不宜公開,見了麵再細談。如果有困難,就寫信到百雅泉的阮家,按地址寫給阮長收轉。暗夜的羽翼覆蓋不住黎明!
你的思言如果上次來信還有將信將疑的話,這一次應該毫無疑問了。信封的下方有明確的寄信地址,還有一個代收人的名字。安曉芝的臉紅了,她真的要自責。從打探華僑的行為看,是為了落實那特供票的根源。但是聽說齊宗祖尋找配偶的消息後,不能說她沒有動心。那時侯覺得他是畢思言的化身,甚至以為是上天安排的一樁奇緣。她的生母劉茵雪也似乎有那層意思,女兒家的矜持使她沒有所行動,但是齊宗祖如果真的起進攻,她必定守不住防線,為其所俘。
這樣的思想出軌是一種什麽罪呢?先這決不是叛離,是在畢思言“死亡”後的無助中產生的一絲邪念。畢竟現代社會沒有森嚴的禁錮,蔑視變心不等於從一死人而終的時代。悲傷籠罩中破碎的甜蜜幻景,是慰藉孤獨的良藥。畢思言如穿紫色雲衣的幽靈再現,讓安曉芝受到來自地獄的暗箭所傷。她在菩提樹蔭下羨慕鴿子的純情擁抱,純真對於她是極為重要的人生信條,何況還有刻骨銘心的愛戀。
來自靈魂的壓力使她在抖,靈魂深處的思維對她在鞭撻。然而這些好像並不重要,畢思言的死裏逃生或者重生,至少讓她如同走出肮髒的囚室,在大自然的空間唿吸。她有過一閃念的靈魂出竅,卻依然純潔而癡心不改。晨光的步履帶著鮮花踏著朝露,恣意的歡欣讓她振奮。一縷淡淡的薄霧盤旋過頭頂,然而傾瀉的陽光驅散了霧靄,那光明和溫暖滲透於心中。在急切的盼望之中,她睜開雙眼望去,整個世界都在燃燒!暗箭不會傷害坦蕩,畢思言會理解她。
在美倫美奐的愉悅光環中,人生的樂章平凡中會見神奇。而單調平庸的愁苦日子裏,生活的樂章重複著變奏。雖然隻有一線之隔,再多的未知在生之後,也就順理成章了。一抔黃土或灰燼,調轉時空後可能春意盎然。安曉芝此時的心情便是這樣,她急於要見到真實的畢思言,除此而外別無所求。
媽,我明天就迴生產隊,他在等我。
你和思言到底生什麽事?過大年也不見他?
說來話長,以後再告訴你。
苦命的女兒,過了正月十五再走吧?也就兩天的時間。
不啦,媽媽知道我現在心神不寧,隻有見到他才會踏實。
你像原野上的風鈴草,等待那個最機靈的蜜蜂?
比風鈴草更迫不及待,我在等待他奏那一曲《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
好一個癡心女兒,那畢思言如果背負你我都不答應。
媽媽請放心,我去收拾簡單的行裝。
你爸爸也快走出“牛棚”了,希望你也快點跳出“農門”。
安曉芝整理了幾件衣裳,一下翻出畢思言給他的《普希金抒情詩集》,記憶的窗口敞開:畢思言對她朗誦過許多世界名詩,有原文也有翻譯。他那極富磁性的吐音鏗鏘有力,有時侯還故意改變原詩,讓她聽得更為舒爽。
你的親吻是靈丹妙藥,灼熱的唇汁如同美酒香醇。
他又接著解釋,這是歌德《新阿瑪狄斯》中的句子。有一次她們散步的時侯看見一群小孩在玩丟手巾的遊戲,畢思言馬上想到德國人愛玩的“狐死留皮”。這種遊戲不但少兒可以玩,成年人也有極高的興趣。將一個火炬吹滅後由大家傳遞,在誰的手中再沒有火星,這個人就要受懲罰,由他唱歌或跳舞。
畢思言的博學很多老師都不得不佩服,有一次去看望資深而受壓抑的英語老師,偶然談起一世界名歌《野薔薇》。英語老師說他隻曉得舒伯特的譜曲,其它的隻聽說過。實際上這名歌有百多種曲譜,萊西格、賴蓋利和貝爾克等都很有名。畢思言的大多數同學都不知道,他一下子唱出幾種曲調,滿坐皆驚。
注1:法國作家德.拉克羅的著作,1774年出版。
注2:托爾斯泰戲劇中農奴的女演員。普希金抒情詩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