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此時,虞水靈拿出了天子趙構事先給她的全權密詔,獲取了太子手上的全部軍權,隨即以監軍的身份下了死令:所有宋軍立刻停止軍事行動,並從已經收複的淮河以北部分地區撤退,以示大宋對金和談的誠意。[..tw超多好看小說]:章節請到)


    撤兵令一下,天下震驚,輿論一片嘩然。誰都不明白,名聞天下的抗金英雄虞允文的女兒,居然會支持和談,主動放棄已經收複的土地。


    不少宋軍和當初的嶽家軍一樣不願意退迴來,但虞水靈手中有天子趙構的詔書,再加上嶽帥和張俊先後都依令後撤,再次震驚了大宋。


    張俊也就算了,他是“老和談”;但嶽帥奉令後撤,卻又一次震動了朝野,所有人都意識到此次朝廷和談之意的堅決,餘下的宋軍也不得不含淚撤迴。


    當然,力主和談、並下達撤軍之令的虞水靈的名聲,這下算是徹底完蛋。先前救援臨安、保住大宋江山的大功,也不及這次支持和談、放棄已收複土地的惡名來的有用。如果不是因為虞允文大人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實在是無法動搖,隻怕光全天下人的罵聲都可以把她給罵死了。


    和談一開始,虞水靈就代表大宋天子趙構提出:此次和議必須迎迴趙構生母韋太後,否則她決不會在和議簽字。


    天子趙構得知水靈的這個表示之後十分感動,立刻下旨,如能迎還太後,就算是多給金人錢帛、土地也可。


    十一月,宋金雙方在泗州達成和議,劃定兩國國界為東起淮河中流、西至大散關,以南屬宋、以北屬金。雙方還約定:第一、宋、金仿故遼與宋關係,“世世子孫,以叔侄相稱,宋以侄事金為叔”,當今大宋天子趙構要稱金主合剌為叔,以後各代君主從此排序;第二、宋歲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金人還承諾送還韋太後,和已經自盡的朱皇後、還有三年前病故的趙佶和鄭皇後的遺體。


    本次和談,史稱第二次“紹興和議”,結束了雙方自建立以來長期的戰爭局麵,金宋對峙之局形成;當然,這樣的協議,也確認了宋金之間不平等的政治地位。


    至於天子趙構要稱金主合剌為叔一事,是出於金和談使節哈迷蚩的堅持。也是,讓金主合剌稱金人眼中的大昏君趙構為叔,這不是惡心人嗎?要是宋不答應,估計這和談也別想達成。


    虞水靈倒是沒有太堅持,反正天子趙構為了達成協議,連稱臣都願意的,不過是稱一個年輕人為叔,總比當年的兩個傀儡政權給金人當“假兒子”,趙佶和趙桓兩位皇帝給金主當孫子的好。至少,此次和談的條件,比之上一次還要好一些,在現有的局麵下,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和談成功之後,太子行在諸臣都得到了封賞,嶽帥父子也從此官複原職。


    由於虞水靈姐妹在此次大戰中的功勞,天子趙構倒也大方,和談一成就直接冊封虞水靈為“定國公主”、虞景兒為“安郡主”,並未計較景兒的出身隻是個侍女。


    定國公主虞水靈上書要親往大金迎迴韋太後,天子也同意了虞水靈北上的奏章,主要是擔心金人不按約定放韋太後迴朝,以水靈在金人那邊的影響力,應該能保證太後安全返迴。


    “靈妹,你真的要親自北上迎接太後?”太子還想盡最後的努力,勸說虞水靈放棄北上的念頭。他很清楚,不隻是自己,凡是知道“宋金和議”內幕的大臣都已經將水靈視為了振興大宋的領導者。在大業未成的現在,水靈有個萬一,那才是最大的損失。


    “殿下,請你放心,金人不會在這個時候對我怎麽樣的。”水靈當然知道太子他們反對自己北上的原因,微笑著安慰太子“我們不是說好了嗎?要讓太後明白我們的孝心,讓她成為你、我,還有忠臣良將們的保障。而且,我此次北上,正好也可以去拜祭一下我父親,以後隻怕再也沒機會了。”


    “水靈,你不打算將虞大人的遺骨迎迴大宋?”太子有些驚訝,因為虞允文已經被追封為“忠義郡王”,遺骨歸葬大宋是理所當然之事。


    “不,我當初發下的誓言是收複幽雲十六州之後,再為父親遷葬迴鄭家莊!做不到,我決不會為父親遷葬。”虞水靈遙望著北方,想起父親臨去的時候所說的話,還有自己在他墓前所發的誓言,不知是心痛、還是心酸。


    北上迎接韋太後的大宋車隊來到大名府便停了下來,大宋和金人約定的交還韋太後本人,還有朱皇後、趙佶和鄭皇後三人靈柩的地點就在這裏。


    大宋使團到達後的第二天,送韋太後南歸的金人也已經到了大名府的府衙。


    早已穿戴好了大宋公主和郡主服飾的虞水靈和景兒得到通報,立刻迎出館驛門外,在門口等候著韋太後的到來。


    為了不讓秦檜等奸臣對她今後的行動起疑心,和談一成,虞水靈就交出了和談正使和監軍大權,姐妹倆此次僅是以大宋公主和郡主的身份前來迎接太後南歸。


    迎駕正使是負責和議時的副使羅汝楫,他已經帶人到府衙去了。


    結果,等等不來,再等還不來,時間都過去了快半個時辰,還不見韋太後和羅汝楫他們過來。


    景兒著急的在水靈的耳邊嘀咕:“姐,不會是金人反悔了吧?陛下見不到太後,這後果……”


    “時至今日,金人反悔又有何意?太後不過是個老婦人而已,一定是有了什麽意外之事。”水靈正打算讓人前去查看,遠處一個身著宋朝紫色官袍的中年人正打馬向這裏衝了過來:“看,那不是太後的親弟韋吾大人嗎?讓他過來。”


    韋吾一直衝到水靈麵前,才在護衛的幫助下從馬上手忙腳亂的爬下來,急急的來到水靈麵前:“公主,求你想想辦法,救救太後吧。”


    “出什麽事了?”水靈這邊的人給韋吾的激烈舉動搞得一呆,都甚覺意外。所有章節都是請到


    互相交換的土地已經辦完了交接的手續,所有涉及的金錢也早就交割完畢,這人也送到了,還會有什麽麻煩發生?


    “太後從五國城南下之時,因為天氣不好,護送的金兵不願意上路。太後擔心金人變掛,答應他們隻要能盡快趕到大名府,就願意賞給他們黃金千兩。現在,護送太後的金兵堵住府衙門口索要黃金,不給就不放太後過來,可我哪裏能拿的出來這麽多的黃金!”


    “韋大人,正使羅汝楫不也在那裏嗎?他應該拿的出黃金千兩,幹嘛不找他要?”景兒在一邊驚訝的追問道。


    “郡主有所不知,這羅汝楫大人也不知是怎麽迴事,非說事先並無此項支出。他身為正使,隻能支付已經約定的項目,不肯付帳。我急的沒辦法,隻好來求公主和郡主,求兩位想想辦法。”韋吾心急火燎的說道。


    韋吾是韋太後的幼弟,平素膽小怕事,也沒什麽大能耐,當今天子也隻是念在母後的份兒上,給了他一個閑官做。如今太後迴歸,他才跟來迎接自己的姐姐,卻沒想到碰上了這麽一檔子事兒,頓時沒了主意。


    “這羅汝楫也太過分了!不管怎麽說,太後都是我大宋的國母,讓金人扣住勒索金錢,實在是丟了大宋的臉麵。”虞水靈也沒想到羅汝楫居然會這樣的白癡。平日裏仗著秦檜橫行霸道倒也算了,今天在涉及天子生母的事情上還是這樣的不肯通融,也太過分了些:“韋大人不必憂心,我馬上過去,憑我大宋定國公主的身份,還值得了上千兩的黃金!”


    “謝公主、謝郡主!”韋吾激動的話都快說不周全了,隻跟在虞水靈姐妹身後一個勁的道謝。


    第十節


    來到大名府府衙,門口果然圍了有幾百金人在那裏吵鬧,大名府裏本來的金人則是圍在一邊看熱鬧。


    來到府門跟前,水靈皺了下眉頭,吩咐自己的衛隊長兼至勇軍統製:“冷月河,把這些沒禮貌的金人給我趕到一邊去。”


    冷月河帶著十幾名護衛衝上前,把金人往旁邊驅趕。


    這些金人不過是守衛大金北方的一些普通士兵,如何能和水靈身邊在百戰中挑選出來的精銳相比。護衛們很快就在人群中清出了一條通道,請公主和郡主鳳駕前行。


    金人看又來了一批宋人,而且以女性為主,服飾也是光華燦爛,立刻意識到來的是大宋的貴人。自覺索要獎賞有理,那裏肯放,再次圍攏過來吵鬧,口口聲聲宋人無信、耍賴,越說越難聽。


    “都給我閉嘴!”水靈一聲斷喝,下麵的金人一怔,都靜了下來,全看向她:“不就是黃金千兩嗎?你們在這裏等著,一會兒就會有人發給你們。”


    看金人們臉上都露出了高興的表情,水靈臉色一沉:“如果你們再敢在這裏吵鬧,擋我大宋皇太後的鳳駕,我隻能認為大金沒有議和的誠意!到時候,我倒想看看,你們力主和議的幾位王爺如何對我解說。x?s!”


    虞水靈姐妹進入大堂,羅汝楫正在這裏呆坐。看到水靈進來,羅汝楫驚訝的迎了上去:“公主和郡主不是在館驛相候嗎?如何會來到這裏?”


    “羅大人,我倒是想請問閣下一句,照現在這個情況看來,太後何時才能啟駕?”水靈沒有給他好臉色,連禮都沒見,隻是冷冷的問道。


    “太後擅自答應的賞賜實在是太多,又沒經過秦相的認可,我不敢自行做主。”羅汝楫為難的迴答,。


    水靈冷冷的看著他,心裏有數:要說羅汝楫是故意給太後難堪,倒也不是,此人在秦檜手下的狗腿子中是個頭腦不太靈光的人,但對秦檜是忠心耿耿。


    正因為如此,秦檜才會最終選擇羅汝楫來擔任和議時的副使,而不是頭腦靈活卻有著自己私心的萬俟卨,讓那個忙了半天卻被踢到一邊的小人十分的不滿。


    “既然羅大人為難,那就算了,我不讓大人難做。就憑我‘虞水靈’這三個字,應該還能夠押個黃金千兩。”水靈不再和這個笨蛋囉嗦,轉頭吩咐身邊的護衛:“你們去請本地的金人官員來。”


    很快,大名府的金人都統和漢人知府都來到大廳,見過大宋使節、大宋定國公主和安郡主。


    水靈也不想再和他們糾纏,開門見山:“我大宋韋太後南歸之事,你們也都清楚。現在,由於無千兩黃金的賞金,致使太後不能安然南歸。這可是關係兩國和議的大事!我也不讓你們難做,我以大宋定國公主的名號,在你們這裏暫借黃金千兩,等我歸宋後一定加倍償還。如果,你們無法相信我的話,我留下為質,等大宋的還款送到,我再離開也可以。”


    身為漢人的知府麵臨這種情況,自然是不敢輕易開口,但金人都統可是知道這位定國公主的:“公主,以您的大名,在我大金不要說黃金千兩、就是萬兩也借的出來。我們也不敢讓公主為質,請公主還是陪同宋太後南歸吧。”


    “多謝了,我歸宋之後,就會讓人把欠帳送來。現在,我還是先進去見一下韋太後,告訴她事情已經解決,安慰她老人家一下。”


    此時,韋太後在二堂是悲痛欲絕,好不容易盼到了迴家的一天,卻因為自己答應的賞賜不能兌現,被金人把自己扣在了這裏,哪裏還有一國太後的氣度。原本就已經是擔驚受怕的她,現在是戰戰兢兢,對迴歸後的日子也多了幾分恐懼。


    此時,外麵卻有十幾個人走了進來,一行人剛到門口就大禮參拜:“微臣虞水靈、虞景兒迎候太後陛下來遲,望乞恕罪。”


    迴過神兒來的韋太後連忙上前,伸手將水靈攙扶起來,並請其他人也平身:“虞卿不必如此多禮。若非你父女三人,哀家哪有重迴大宋的機會。”


    “太後言重了,讓太後淪落於金人手中數十載,是為臣的沒有盡到責任。”水靈謙遜的迴答,然後和景兒上前一左一右扶著太後:“請太後到我們姐妹住的館驛裏麵休息一下,再商量返迴大宋的安排。”


    “那外麵的金人?”韋太後小心翼翼的問道。


    “定國公主以自己的名譽擔保,已經從大名府庫中提取了賞賜散發,總算是解決了這件事。”跟在一邊往外走的韋吾高興的迴答,事情圓滿解決,他也鬆了口氣。


    “是哀家生受你了。”韋太後轉頭看向在一邊扶著自己的水靈,眼圈已經紅了起來。


    “太後不必如此客氣,無論是從年齒、輩分、地位,臣等都應該孝敬、照顧太後,這是為臣的本分。”


    迴到館驛裏麵坐了下來,韋太後小心的從懷裏取出了一個小小的布袋,遞給水靈:“這個東西,虞卿還沒有忘記吧?”


    虞水靈接過來,微微一怔:“這是我當年送給朱皇後的,如何在太後您的手裏?”


    “是靖康陛下交給我的,朱後過世以後,這小布袋就留在了靖康陛下手中。陛下要我對你說謝謝,這裏麵的東西幫過不少人。”韋太後看著這個小布袋,概歎不已:“他一直希望能重迴大宋,隻是,也知道朝廷為難,想請你提醒一下官家和朝中重臣。”


    “我會的。”水靈心中實在是說不出是什麽滋味,當初好心幫人,如今卻不敢如當年一樣無所顧忌,已經是身不由己了:“就請太後在此稍住兩天,我們姐妹出去辦點兒事,迴來後,再奉請太後起駕歸宋。”


    “你準備去哪兒?”太後有些莫明其妙,虞水靈既然是來迎接她迴宋的,怎麽會中途還要跑掉?


    “請太後諒解,我是去給我父親上墳,他就葬在離此不遠的一個小山村。此次迴宋,我怕以後再也沒時間來祭奠他了。”虞水靈傷感的迴答。


    韋太後聽說是要去祭奠虞允文,立刻接道:“原來,你是要去祭奠我大宋的忠臣,哀家也一起同去吧。”


    虞水靈一驚,連忙同景兒一起起立行禮遜謝:“臣等不敢,太後為君,臣父為一臣子,怎能要太後親臨祭奠?!臣下父女受不起這個禮。”


    “好孩子,快起來。先帝早已後悔當初的所作所為,可已經過去的不會再來。”太後連忙伸手把水靈和景兒拉了起來,感慨的說道:“哀家就算是向一名忠貞之臣致敬,也是應該的,我還要感謝虞允文虞大人養育了兩個好女兒。哀家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除了官家,其他的都沒能活到今天。到現在,連個孫兒都還沒有……”


    看太後哽咽起來,水靈和景兒扶著她重新坐好,然後輕聲說道:“太後不要過於的難過,這都是金人造的孽,我家也隻留了我和妹妹兩個人。”


    “水靈、景兒,如果你們不嫌棄哀家,就認哀家做奶奶吧,這樣你們姐妹和哀家都有個照應。”韋太後看著身邊溫柔的陪著她的水靈和景兒,突然提議。她這並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因為現在大宋的局勢。


    韋太後人在大金,但並不是對大宋現在國內的情況一點都沒有了解。


    大宋自“中興”之後,理學盛行,那些士林中人要求婦人守貞,甚至認為貞節重過性命。這也是因為靖康之變之中,無數女子被金人**,大宋的的後妃、貴婦有多少被金人搶去的,隻怕算都算不清楚。


    再加上兩國之間戰爭不斷,女子成為戰利品的機會大大增多。無力保護自己妻女的男人們為了臉麵,幹脆要求女人守節,免得自己丟人現眼,這才導致了理學中講究貞節到了變態,直到認為貞節大過一切,女子為了保住貞節就得去死的地步。


    韋太後在金人手中數十年,到底換過多少主人,隻怕數都數不過來,還在大金生育了兒女。這必然成為一顆埋藏的釘子,不知何時就會惹出大麻煩。雖然她是當今天子的生母,隻要當今仍在,就不會有人敢於指摘她,但萬一當今天子故世、或是因她的原因連累自己娘家,她都無法安心。


    尤其是,這次金人扣留韋太後索要賞賜,羅汝楫拒不付款,更加深了她對未來的不安和擔心。


    虞水靈與朝中的不少重臣都有著很深的交往,以虞允文和虞水靈父女的功業和威望,想要保住自己的娘家,還是有可能的。


    當然,韋太後的提議,也的確是出於膝下子孫空虛的寂寞,畢竟她對現任太子、自己名義上的孫兒還是很不了解。


    “這……娘娘,您是當今的親生母親、大宋的皇太後,我不過是個官家冊封的名義上的公主,高攀不上。”虞水靈前來迎候韋太後的目的就是要把她也拉到自己這一邊來,以當今皇帝孝順的個性,關鍵時刻韋太後絕對能起作用。可卻沒想到,太後居然有這麽一個提議,姐妹兩個連忙行禮辭謝。


    “你們也看不起哀家,也覺得哀家丟了大宋的臉麵?不想有這樣一個無恥的祖母?”韋太後的眼圈立刻紅了起來,不過此時的傷心應該不是做戲,而是真情的流露。


    和虞水靈、虞景兒姐妹相比,不要說愧煞女人,就是男人也沒幾個能比的上的。韋太後原本就擔心那些老古板容不下她的失貞、失節,看虞水靈姐妹拒絕,心中更是難過。


    “太後您誤會了,我可沒這個意思。丟了大宋臉麵的是那些沒用的男人,關根本做不了主的女人什麽事。”虞水靈頓時明白韋太後難過的原因,立刻解釋:“我不敢接受,是怕那些老古板又要在一邊嚼舌根。如果累及太後,這就是我們的過錯了。”


    虞景兒看太後有些不明白,便也接著解釋道:“我們姐妹以女子身份指揮軍事,現在還位列朝堂,那些老古板早就嚷叫著要把我們趕下來了。太後剛剛還朝,我姐姐是不想把您也給卷進來,省得他們又要囉裏囉嗦,”


    “你們擔心的要是這個,那哀家倒也不怕,至少現在哀家還是官家的生母,若他們敢用這種事向你發難,哀家一定會護著你們的。”


    “謝太後……哦,不對,是謝皇祖母。”水靈立刻機靈的拉著景兒跪下,向韋太後道謝。


    韋太後趕緊把她拉了起來:“不是叫你不要多禮了嗎,以後祖孫相處,總這樣會煩死人的。來,你們姐倆陪哀家坐坐、說說話。”


    論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鑄山河之兩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我飛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我飛揚並收藏血鑄山河之兩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