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楊樹而言並不意外,他本來就是截胡了迪士尼,人家隻是按部就班發布消息而已。


    兩個月前和天仙談妥項目後,他第一時間就通知了媒體,把消息發出去搶先站位。


    當時消息熱度不算大,但迪士尼在大陸有公司有生意,不可能不知道,但沒有任何反應。


    過了兩個月突然宣布也拍《花木蘭》,如同宣布也聽牌了。


    消息一出,天仙當即打來了電話:“這也太巧了,迪斯尼動畫版都過去十七八年了,突然想起拍真人版,這是跟在屁股後麵要和我們打擂台?”


    楊樹看得很淡:“花木蘭的故事沒有版權,誰想拍都攔不住,我會盡快確定拍攝計劃,不會受到這消息影響。”


    看起來像是迪士尼受了刺激,不甘把花木蘭題材拱手讓人,畢竟國際市場知名度是他們打下來了。


    不過這好像不是老美的尿性,好萊塢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眼中沒有下麵不斷攀登的人。


    實際上以楊樹了解的時間線,對方原本就差不多這時候宣布真人版電影計劃。


    上一世天仙主演了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和楊樹的《三體》係列差不多同時2018年開拍,他當然記得很清楚。


    而天仙告訴過他,這部電影籌備時間很長,提前兩年就通過了試鏡並簽約。


    那麽她最遲是2016就簽約了,迪士尼這時候宣布計劃,其實是按部就班而已。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特效很多,投資三億多美元,以好萊塢的尿性,這樣的大項目至少得籌備個幾年,拉幾個投資商一起上陣。


    所以應該早就立項了,現在終於宣布計劃,並進入了挑選演員階段。


    所以楊樹當初宣布開拍《花木蘭》,對迪士尼恐怕觸動不大,甚至沒當迴事。


    動畫版《花木蘭》之後大陸拍了不少相關題材影視,並沒折騰出水花,多他一個再拍一部有什麽了不起?


    至於楊樹獲得過金獅獎,對迪斯尼而言也沒什麽大不了,好萊塢不缺這樣的人才。


    另外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影片發行,這個是長期建設經營的結果,楊樹並沒根基。


    個人的影響力是有限的,好萊塢依仗的是美利堅的影響力,這方麵大陸還差火候,在國際影視市場上基本沒多少競爭力。


    楊樹雲淡風輕地說不受影響,在天仙聽起來有點嘴硬,她特別提醒:“迪士尼的通告裏說得很明白,將全部選擇亞裔演員出演,這當然會影響我們選角。”


    這倒是真的,當年迪士尼拍真人版,把有些影響力的華人演員請了一大半,除了天仙飾演花木蘭,李連傑演皇帝,還有鞏俐飾演敵國的巫師,甄子丹飾演與花木蘭並肩作戰的將軍。


    有國際知名度的華人演員本就不多,掐指一算也就剩下成龍、張子怡、楊紫瓊等三五個沒上場。


    楊樹原本打算把迪士尼真人版的演員都請了,隻要這些人都用上,對方可選擇的餘地就不多了,這也是先下手為強的一個絕招。


    然而深思熟慮後他改變了這個筍想法,破壞了別人未必就能成就自己。


    這倒也不完全是思想境界提高,主要還是劇情方麵的考慮,他不打算走迪士尼那種公主故事的套路。


    那是美利堅風格的敘事,總是價值觀先行,這顯然和東方傳統不一樣,東施效顰不是好主意。


    據說最早乘坐五月花號到達美洲的第一批歐洲移民,十個裏有九個是牧師,搞價值觀是這個國家最原始的基因之一,功力非常深厚,最好別陪著玩。


    如果故事變了、人物設置變了,是否需要請那幾位熟麵孔撐門麵,得再看情況。


    迪士尼挑演員的要求很多,不僅僅得是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華人,還要求英語流利。


    因為這是好萊塢電影,台詞是英文寫的,大陸上映的版本是另外配音的。


    國內英語流利的人很少,從最終的陣容上也能看出這一點,隻有甄子丹一個中國籍的。


    在楊樹看來,隻要天仙不叛變,迪士尼很難在華人中找到適合飾演花木蘭的演員,找一堆好配角沒用,這才是真正釜底抽薪。


    實際上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總體上是失敗的,隻成就了天仙,在國際上提振了名氣,其他都乏善可陳。


    首先是故事拘泥於動畫版,但改的地方都改得不好。


    比如去掉了動畫版最精彩的木須龍,沒了搞笑擔當,令老影迷失望。


    再比如為了迎合新時代政治正確,避諱職場騷擾,把將軍與花木蘭的愛情故事也改了,有些莫名其妙。


    這種故事如果往騷擾方向考慮,一個女人變裝進了軍營,算誰騷擾誰還不一定呢。


    另外為了彰顯女性主義,劇情到一半時花木蘭突然覺醒了,不肯再男裝出現,而是披散著大波浪長發穿著紅衣上了戰場。


    這些扯淡的劇情可能會討好歐美觀眾,可惜影片上映時歐美正肺炎咳嗽,票房沒指望上。


    而這部中國題材的電影因為隻有一張中國皮膚,黃皮白瓤大香蕉,也不受國內觀眾待見,豆瓣評分4.2,沒有及格。


    大陸票房將近3億,基本上看在天仙麵子上貢獻的。


    因為上映時除了大陸,其他地方都在咳嗽,票房加起來才1億多點,這部電影耗資人民幣24億,虧到姥姥家的姥姥家了。


    劇情改得不成功隻不過在大陸被吐槽,其實歐美觀眾並不在乎,反正也不了解中國曆史,迪斯尼怎麽拍都無所謂。


    票房失敗和生不逢時有極大關係,那麽不妨作個假設,如果沒有瘟疫影響,迪士尼在這個題材上投入20多億人民幣是否明智呢?


    這個對楊樹投資《花木蘭》是有很大參考價值的,其實不能說迪士尼頭腦發熱。


    第一世的情況就不用多分析了,立項是在川大爺上台之前,這部戲的市場重頭是大陸,在地球咳嗽之前關係並沒多糟糕。


    當時大陸電影市場發展和國家發展同一條曲線,全球一騎絕塵,好萊塢開始捧華人的大腿。


    《花木蘭》2016年選角,一直到2018年才開拍,有一部電影也起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那就是《摘金奇緣》。


    這一年描寫亞裔美國人的電影《摘金奇緣》橫空出世,交出了一張票房口碑雙贏的漂亮成績單,於是好萊塢大佬們義無反顧的把目光投向東方。


    隻是一部灰姑娘喜劇電影,講述的是新加坡最富有的華人家族繼承人帶上美籍華裔女友迴國參加婚禮,沒想到引發了一場鬧劇。


    這片子沒什麽營養,情節誇張與現實脫節,充滿西方人對東方人的好奇和刻板印象:別看這些東方人不起眼,其實在老家超有錢。


    但海外華人很喜歡,看慣了以白人為主角的好萊塢大片,對很多美國亞裔群體來說,《摘金奇緣》對於他們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


    大體就是:我們終於揚眉吐氣了。


    與許多人的想象不一樣,這部電影竟然是最近三十年來,第一部由好萊塢大廠出品、幾乎清一色由亞裔演員主演的電影,楊紫瓊主演。


    也就是說,好萊塢已經三十年沒有拍過華人陣容的電影,而全黑叔叔的電影每年都有好幾部。


    《摘金奇緣》這樣的電影對於中國本土觀眾來說沒什麽意思,故事有些陌生,仿佛是別人家的事。


    但對於美國華裔群體來說,卻足夠觸動他們的內心,是被老美主流社會接納的跡象。


    其實楊樹挺好奇,迪士尼是什麽樣的思路,竟然認為由好萊塢大廠打造東方故事的春天到來了,這樣的成功完全可以複製。


    迪士尼《花木蘭》動畫版、真人版在大陸市場的表現,隻說明了一個問題:迪斯尼閉門造車,連基本的調查研究都沒做好。


    楊樹前塵後事都門清,繼續拍《花木蘭》明智嗎?


    他覺得能行,迪士尼投三億美元,他投三億人民幣就能做出效果趕超的作品,市場壓力小了七八倍。


    另外他了解如何拍一個給全世界看的東方故事,能編能導,這方麵也比尾大不掉的迪士尼尾有優勢。


    他沒法對天仙詳細解釋,強調了本土作戰的優勢,最後說:“有個競爭者沒啥不好,至少能督促咱們抓緊時間開拍。”


    自己人考慮問題角度就是不一樣,天仙還是有些擔心:“幾億投資太大了,被他們一覺和,我壓力更大了。”


    楊樹早已不把錢放心上:“別想太多,為你花幾個億算什麽,我高興。”


    這種核彈級別的騷話沒多少人有資格說,何況楊樹還真這麽做著,即便是天仙也架不住。


    錢可以不放心上,不過楊樹年輕氣盛卻有些看不上迪士尼的傲慢,竟然無視他的《花木蘭》計劃。


    拍完《天國情書》就年底了,春節前就能做完後期,年中上映。


    《戰士》也在籌備中,這兩個項目都是迴鍋,拍出來是為了保持華語愛情電影票房紀錄和大陸電影票房紀錄,都已經激發不了大多鬥誌。


    “所以接下去的工作重點應該是《花木蘭》,必須交出了一張票房口碑雙贏的漂亮成績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導演能有什麽壞心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秦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秦兵並收藏導演能有什麽壞心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