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正準備應允袁尚前去安平國,辛毗卻提出異議,認為董昭才能出眾,袁尚不足以與之對抗,當派袁譚前去。
辛毗不清楚,自從袁紹慘敗於董昭之後,“董昭”二字便成了袁紹的禁忌,貶低尚可,如果稱讚,那便是拂袁紹的逆鱗了。
聽了辛毗的話,袁紹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父王,孩兒願去安平,為父王分憂!”袁譚也出列,向袁紹行了一禮。
“佐治先生的意思是,我不及那董昭了。”袁尚聽了辛毗的話,當然也不高興了。
“三公子誤會了,屬下隻是就事論事,並無此意,還望三公子……”聽了袁尚的話,辛毗明白,他的話說得有些直白了,剛準備解釋,卻又被袁尚打斷。
“那佐治先生的意思是我大哥的才能足以抗衡董昭,其他人都不行,是嗎?”
“這……”
“閉嘴,成何體統!”袁紹怒喝一聲,將眾人嚇了一跳,都住了嘴,“丟失青州,幾萬兵馬全軍覆沒,還有什麽資格在這裏說話,還有什麽能力守安平!”
袁紹的話既是說給袁譚,又是說給辛毗。
袁譚聽了,臉色煞白,趕緊低下了頭,袁尚恰恰相反,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得意的望了望袁譚。辛毗一臉沮喪,也默默地低下了頭。
“袁尚,令你帶領三千兵馬駐守安平!”袁紹對袁尚說話的時候,語氣稍微舒緩了一些。
“諾!”袁尚大聲應諾。
“主公,這常山的防守還需加強。”許攸對袁紹說,“糧草可是軍隊的命脈,淳於瓊那兒,隻有五千兵馬,顯得有些薄弱。”
“子遠,你有些小題大做了吧!”聽了許攸的話,郭圖站了起來,滿臉輕蔑地說,“常山周邊皆是主公天下,洛陽王的軍隊要想來,談何容易!難道五千兵馬還守不住嗎?”
“公則不要忘了,洛陽王麾下,可是有不少騎兵啊!騎兵若從涿郡奔襲常山,恐怕要不了兩三天時間便能趕到,而我們即使得知,想要從這裏支援常山,這兩三天時間夠嗎?”
“這周圍可都是我們的兵士,洛陽王的騎兵怎可悄無聲息的到達常山?”郭圖依然是不以為然。
“我們現在還有多少兵馬?”袁紹問。
“迴稟主公,趙國尚有兩萬。”麹義說。
“隻剩兩萬兵馬了?”袁紹吃了一驚,張遼有兩萬大軍,前不久,張飛又帶來五千騎兵,董昭派關羽帶來五千兵馬,也就是說,敵軍有五萬兵馬,而且個個都是精兵,自己卻隻剩下兩萬,這還如何決戰?現在哪有多餘兵馬再派往常山呀!“這裏已經抽不出兵馬了,常山有淳於瓊的五千兵馬足矣!”
“主公,這安平國隻是牽製董昭,隻要固守信都城,無需出城作戰,三公子所帶的三千兵馬,能否派往常山?”許攸試探著問袁紹。
“子遠先生,你難道讓本公子用五千兵馬去和董昭的兩萬大軍作戰嗎?”許攸說完,袁紹還沒有說話,袁尚就已經怒氣衝天了,“難道子遠先生有信心擊敗兵力是自己數倍的洛陽軍?”
許攸從小和袁紹就是好友,因此袁紹的三個兒子平時見許攸,都會行子侄之禮,可是沒想到,今天在大廳之中,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袁尚竟然怒斥許攸,讓許攸心中也非常不悅。
“三公子,董昭從鄴城出發時,的確有兩萬兵馬,可是廣宗一戰,他至少傷亡三四千人,又讓關羽帶了五千兵馬來支援張遼,如今他麾下將不過臧霸,楊奉,高覽,臧霸楊奉皆黃巾餘孽,高覽乃是主公手下敗將,兵力不過一萬。五千兵馬防守的城池,若要攻破,一萬兵士是萬萬不夠的,三公子若是沒有信心守住,可讓大公子去。”
“你……”袁尚被許攸噎得說不出話來。
“此事已決,不必再議!”袁紹對袁尚非常溺愛,因此給袁尚的三千兵馬,袁紹是不願意動的,“淳於瓊的五千兵馬,若是守不住一個常山,那他還有何作用!”
袁紹的話說到這個份上,許攸自然不會再說什麽了,隻好作罷。
既然要與洛陽王的軍隊決戰,因此,袁紹的大軍自然沒有駐紮在城中。兩軍在城外一處曠野之地,各自紮下營寨。袁軍本來在數量上就處於劣勢,現在袁尚帶走了三千兵馬,而袁紹又在城中,留了五千兵馬,因此大營中隻有一萬五千兵士,他們所麵對的張遼有兩萬大軍,在張遼大營的兩翼,分別紮著兩處營寨,左翼是張飛的鐵血營,共計五千騎兵,他是黑虎營,飛虎營,餓虎營三營兵馬合起來組建的。雖然人數沒有以前三營總兵力多,但是個個都是精銳,這些兵士全都是從屍山血海中爬過來的,足以以一擋十。
右翼是關羽的五千兵馬,他和左翼遙相唿應,仿佛兩把利劍,直指麴義的大營。
麴義的兵馬雖然少,但是他占據著地形的優勢。麹義當初退守趙國的時候,就將這裏選擇成與張遼決戰的戰場。
這裏的地形呈斜坡狀,麹義的大營紮在高處,張遼若要強攻,必須向上衝,雖然坡度很平緩,但依然會影響到衝擊的速度。
而麹義也針鋒相對,紮下了三處營寨,中間是他最強的五千大戟士,雖然人數比張遼的少得多,可是他布的是防守陣形,每一名大戟士的兵士都配有一把強弓硬弩,前麵是三層箭塔,互相唿應。攻擊的軍隊要想衝過箭塔,肯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而衝過箭塔之後,又會碰到縱橫交錯的壕溝,箭塔上的兵士往迴撤時,肯定會將壕溝上的木板帶走,然後在壕溝邊上,再次列成防守陣型,密集的箭矢會對準壕溝,要想衝過這些壕溝,就必須用兵士的屍體將它填滿。
衝過壕溝,才能與麹義的大戟士進行短兵相交。
而在主營的兩翼,顏良文醜,分別帶著五千兵馬紮下下兩處大營,與主營遙相唿應。
張遼帶著眾將士探查過幾次,知道若是強攻,這三萬兵馬即使全部搭上性命,也未必能攻破,因此做了幾次試探性進攻之後,雙方在這裏對峙起來。
辛毗不清楚,自從袁紹慘敗於董昭之後,“董昭”二字便成了袁紹的禁忌,貶低尚可,如果稱讚,那便是拂袁紹的逆鱗了。
聽了辛毗的話,袁紹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父王,孩兒願去安平,為父王分憂!”袁譚也出列,向袁紹行了一禮。
“佐治先生的意思是,我不及那董昭了。”袁尚聽了辛毗的話,當然也不高興了。
“三公子誤會了,屬下隻是就事論事,並無此意,還望三公子……”聽了袁尚的話,辛毗明白,他的話說得有些直白了,剛準備解釋,卻又被袁尚打斷。
“那佐治先生的意思是我大哥的才能足以抗衡董昭,其他人都不行,是嗎?”
“這……”
“閉嘴,成何體統!”袁紹怒喝一聲,將眾人嚇了一跳,都住了嘴,“丟失青州,幾萬兵馬全軍覆沒,還有什麽資格在這裏說話,還有什麽能力守安平!”
袁紹的話既是說給袁譚,又是說給辛毗。
袁譚聽了,臉色煞白,趕緊低下了頭,袁尚恰恰相反,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得意的望了望袁譚。辛毗一臉沮喪,也默默地低下了頭。
“袁尚,令你帶領三千兵馬駐守安平!”袁紹對袁尚說話的時候,語氣稍微舒緩了一些。
“諾!”袁尚大聲應諾。
“主公,這常山的防守還需加強。”許攸對袁紹說,“糧草可是軍隊的命脈,淳於瓊那兒,隻有五千兵馬,顯得有些薄弱。”
“子遠,你有些小題大做了吧!”聽了許攸的話,郭圖站了起來,滿臉輕蔑地說,“常山周邊皆是主公天下,洛陽王的軍隊要想來,談何容易!難道五千兵馬還守不住嗎?”
“公則不要忘了,洛陽王麾下,可是有不少騎兵啊!騎兵若從涿郡奔襲常山,恐怕要不了兩三天時間便能趕到,而我們即使得知,想要從這裏支援常山,這兩三天時間夠嗎?”
“這周圍可都是我們的兵士,洛陽王的騎兵怎可悄無聲息的到達常山?”郭圖依然是不以為然。
“我們現在還有多少兵馬?”袁紹問。
“迴稟主公,趙國尚有兩萬。”麹義說。
“隻剩兩萬兵馬了?”袁紹吃了一驚,張遼有兩萬大軍,前不久,張飛又帶來五千騎兵,董昭派關羽帶來五千兵馬,也就是說,敵軍有五萬兵馬,而且個個都是精兵,自己卻隻剩下兩萬,這還如何決戰?現在哪有多餘兵馬再派往常山呀!“這裏已經抽不出兵馬了,常山有淳於瓊的五千兵馬足矣!”
“主公,這安平國隻是牽製董昭,隻要固守信都城,無需出城作戰,三公子所帶的三千兵馬,能否派往常山?”許攸試探著問袁紹。
“子遠先生,你難道讓本公子用五千兵馬去和董昭的兩萬大軍作戰嗎?”許攸說完,袁紹還沒有說話,袁尚就已經怒氣衝天了,“難道子遠先生有信心擊敗兵力是自己數倍的洛陽軍?”
許攸從小和袁紹就是好友,因此袁紹的三個兒子平時見許攸,都會行子侄之禮,可是沒想到,今天在大廳之中,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袁尚竟然怒斥許攸,讓許攸心中也非常不悅。
“三公子,董昭從鄴城出發時,的確有兩萬兵馬,可是廣宗一戰,他至少傷亡三四千人,又讓關羽帶了五千兵馬來支援張遼,如今他麾下將不過臧霸,楊奉,高覽,臧霸楊奉皆黃巾餘孽,高覽乃是主公手下敗將,兵力不過一萬。五千兵馬防守的城池,若要攻破,一萬兵士是萬萬不夠的,三公子若是沒有信心守住,可讓大公子去。”
“你……”袁尚被許攸噎得說不出話來。
“此事已決,不必再議!”袁紹對袁尚非常溺愛,因此給袁尚的三千兵馬,袁紹是不願意動的,“淳於瓊的五千兵馬,若是守不住一個常山,那他還有何作用!”
袁紹的話說到這個份上,許攸自然不會再說什麽了,隻好作罷。
既然要與洛陽王的軍隊決戰,因此,袁紹的大軍自然沒有駐紮在城中。兩軍在城外一處曠野之地,各自紮下營寨。袁軍本來在數量上就處於劣勢,現在袁尚帶走了三千兵馬,而袁紹又在城中,留了五千兵馬,因此大營中隻有一萬五千兵士,他們所麵對的張遼有兩萬大軍,在張遼大營的兩翼,分別紮著兩處營寨,左翼是張飛的鐵血營,共計五千騎兵,他是黑虎營,飛虎營,餓虎營三營兵馬合起來組建的。雖然人數沒有以前三營總兵力多,但是個個都是精銳,這些兵士全都是從屍山血海中爬過來的,足以以一擋十。
右翼是關羽的五千兵馬,他和左翼遙相唿應,仿佛兩把利劍,直指麴義的大營。
麴義的兵馬雖然少,但是他占據著地形的優勢。麹義當初退守趙國的時候,就將這裏選擇成與張遼決戰的戰場。
這裏的地形呈斜坡狀,麹義的大營紮在高處,張遼若要強攻,必須向上衝,雖然坡度很平緩,但依然會影響到衝擊的速度。
而麹義也針鋒相對,紮下了三處營寨,中間是他最強的五千大戟士,雖然人數比張遼的少得多,可是他布的是防守陣形,每一名大戟士的兵士都配有一把強弓硬弩,前麵是三層箭塔,互相唿應。攻擊的軍隊要想衝過箭塔,肯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而衝過箭塔之後,又會碰到縱橫交錯的壕溝,箭塔上的兵士往迴撤時,肯定會將壕溝上的木板帶走,然後在壕溝邊上,再次列成防守陣型,密集的箭矢會對準壕溝,要想衝過這些壕溝,就必須用兵士的屍體將它填滿。
衝過壕溝,才能與麹義的大戟士進行短兵相交。
而在主營的兩翼,顏良文醜,分別帶著五千兵馬紮下下兩處大營,與主營遙相唿應。
張遼帶著眾將士探查過幾次,知道若是強攻,這三萬兵馬即使全部搭上性命,也未必能攻破,因此做了幾次試探性進攻之後,雙方在這裏對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