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禦國的那些軍隊,大明朝的南征大軍就好看的多了。


    那20萬舊軍就不說了,很多都跟外國軍隊打過仗,尤其是近段時間遭遇了大晉國的入侵,那打仗更是往死裏打,陣前的傷亡率那是大大的增加,能夠活下來的都無疑是精銳。


    再說說那30萬新軍,因為大明皇帝這些年的改善政策,讓得各地的名聲好了許多,老百姓的日子耶沒有那麽艱難,起碼能夠活下去。


    因此,得到了這些好處的地方百姓對於皇帝的好感又增加了許多,不知不覺中對於大明朝的凝聚力與認同感更是與日俱增。


    從這些人中選出的士兵,那忠心程度以及是氣質是不必說,遠不是鍾禦麾下那些認為自己在參加叛逆的士兵能夠比擬的,這就是大義的名分。


    哪怕鍾禦並不是大明朝的手下更是早早地打出了旗號要造反,你區分域禦國與大明的區別。並且在地方做出了諸多改良政策,讓得老百姓的生計好了許多,家底都有一些盈餘。


    可地方百姓依舊不買他的帳,認為他是一個反賊。


    大明朝上千年的經營不是說笑的,起碼在人心方麵就已經根深蒂固,所有的地方百姓都從心底裏認可自己作為大明子民的身份。


    這幾乎都形成一種傳統文化了,是刻在骨子裏遺忘不了的。


    有著50萬驍勇善戰,不怎麽怕死的軍隊作為南征大軍,在麵對上一群士氣低迷、軍心不穩,甚至有人想著倒戈的敵人,那戰爭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兩邊是各自30萬人的大軍團決戰,不過區區三天時間,就以禦國方麵的全線潰敗而告終。


    30萬軍隊之中,禦國有10萬人逃迴了後方,被收攏之後整編一番,重新成了一支軍隊。


    還有10萬左右的軍隊潰散之後被大明軍隊俘虜,然後稍加勸解就直接倒旗易幟,華麗麗的變成了大明朝的正規軍,代表大一的王師。


    還有5萬人更是在戰爭當中就倒戈,對自己的同伴下黑手。


    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背叛,才導致禦國堂堂30萬大軍,竟然在三天之內就潰敗完畢,連對大明軍隊的一點阻擋都做不到,簡直無能至極。


    真正死在戰場之上的,就隻有區區5萬的士兵。這些軍隊有兩三萬人是鍾禦從各界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心腹,也有兩三萬人是這段時間培養的軍隊,對於鍾禦的國家有這麽一點歸屬感與效忠心,才拚死而戰。


    整整30萬大軍裏麵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心向大明朝,剩下的也有10萬人搖擺不定,如同牆頭草,隻有5萬人才是可靠的,卻也全部戰死。


    從這就能夠看出,鍾禦的帝國根基究竟有多麽的不穩固。


    如果過上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鍾禦憑借自己的仁德政策、強硬的手段以及龐大的軍隊,慢慢的潛移默化下,說不定能夠改變這些大明朝底層人民的想法,甚至連高層也能讓他們真正的歸心。


    可,這明顯不現實,鍾禦沒有那麽多的時間休息,大明朝也不可能在這裏等那麽久。


    前線30萬大軍潰敗之後,鍾禦的防線全麵收縮,再也不跟大明朝進行野外決戰,轉而根據各自的第一利益城防堅守,打算慢慢的耗死大明朝。


    禦國在戰爭方麵趨於守勢。


    就在鍾禦打算堅守的時候,大明朝卻沒有停戰的意思。


    收編了10萬降軍,並且在地方上搜刮了一些錢糧,運到後方之後,朝廷用來組建了一批新軍,再加上這些日子來通過稅收等等手段匯集的錢糧,又10萬人的軍隊組建成功,並且慢慢的派上了前線。


    等到決戰結束後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後方的錢糧和援兵抵達前線,再加上收編的殘兵,大明的軍隊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擴增了一圈,足足70萬人的大軍朝著鍾禦的防線攆壓而去。


    而鍾禦經過之前那一場大戰,丟了20萬軍隊之後,布置在防線上的軍隊也不過是隻有80萬了,人數上還是有那麽一點的優勢,並且占據了守城的地利。


    不過這並沒有讓鍾禦感到安心,因為根據他的調查和估計,這80萬軍隊之中,20萬的大明原降軍,20萬新軍中的10萬人,基本上都不可靠。


    他們心裏都向著大明,在戰場上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隨時都有可能能夠投靠大明。


    剩下的人中還要剔除那10萬人的潰兵,他們的士氣已經泄了,再讓他們在戰場上碰到打敗他們的大明朝軍隊,u看書.uukans絕對會一觸即潰,從而引起整個戰局的崩潰。


    也就是說,鍾禦真正能夠信任的也就隻有30萬嫡係部隊,再加上10萬左右因為受過自己恩惠忠,忠心能夠保障的新軍。


    憑借這些實力,哪怕因為地利上有點優勢,想要對抗氣勢如虹。正值巔峰的大明朝南伐軍還是力有不殆的,隻能稱勉強而已。


    大明朝的進攻接連開始了。


    那些不穩定的軍隊鍾禦全部派了嫡係看守,作為督戰隊逼迫,誰有逃命與投降的想法,隻要有一點點跡象直接斬殺,以威懾軍心。


    如此高強度彈壓,倒也讓這些牆頭草軍隊真正開始發起力來,戰場上打得有聲有色,雖然經常吃敗仗,但也不像之前那樣一觸即潰,甚至直接倒戈了。


    不過接二連三的丟失地盤是免不了的,鍾禦早就有這個心理準備了。


    現在禦國的目標就是拖。


    利用自己的地盤以及雄厚的兵力,慢慢的將大明朝的軍隊牽製在戰場上,再通過大明朝源源不斷的補充援兵給他放血,從而耗盡大明朝的最後一絲底蘊。


    等到大明的實力消耗的差不多,財政就要崩潰的時候。估計北麵的大晉朝也要按耐不住,再次出兵南下侵略大明了。


    到時候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大明朝經過這麽久的戰鬥,雖然能夠培養出一批能征善戰的軍隊,但打起長久戰來,絕對不是休養生息的大晉朝對手,最終失敗肯定是擺脫不了的。


    而這個過程,鍾禦估計要3到4年。


    以禦國如今的地盤和底蘊,這點時間能夠拖得起,也拖得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強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圖並收藏史上最強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