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發展,鍾禦自身的力量增長得也極為快速,總體上雖然落於大明,但也差不了多少。


    首先,禦國的軍隊經過一番精簡編練,從中剔除了一些老弱以及原本大明朝中的兵痞,從而讓整個軍隊的戰鬥力並得精湛凝聚了起來,有了一些精兵的樣子。


    然後不斷的招募新軍,從全國各地挑選優異的兵員進行訓練,然後充實到各軍,極大的擴充了帝國的軍隊數量。


    並且在這三年的時間中,通過在諸天萬界的掠奪征服,鍾禦又收獲了一批軍隊。


    到了如今,經過三年的積累訓練,鍾禦已經組建了一支人數規模大概在150萬左右的大軍,與大明朝的軍隊總數剛好相同,不相上下。


    至於戰鬥力方麵,雙方各自半斤八兩,沒什麽太大的差距。


    甚至因為禦國是防守的一方,占有一定的地利優勢,並且大明朝也隻派了50萬大軍南伐,數量不多也不少。


    而禦國因為是本土作戰,麵對大明的進攻,除了要分出大概30萬左右的軍隊,防範南方的韓魏兩國進攻以外。其他邊境基本上沒有任何敵人需要防禦,唯一的敵人就是大明朝,所以禦國能夠抽出更多的軍隊來抵禦大明的進攻。


    當大明朝要南伐的消息傳來,鍾禦就開始了舉國的軍事動員。


    留了30萬邊軍防備韓魏兩國,再留20萬鎮守地方,剩下的百萬大軍被鍾禦親自率領,趕到了明禦邊境,打算禦敵於國門之外。


    敵人來得很快,當鍾禦剛剛布置好各地防線,大明的先鋒10萬人就已經趕到了最前線,與鍾禦的軍隊展開了小規模的交鋒。


    這些小規模的交鋒算不了什麽,對於整個戰局的勝負影響太過於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甚至就算鍾禦的前線30餘萬部隊戰敗,又或者大明的10萬前鋒戰敗,對於各自來說都算不了什麽。


    大明為何敢以區區50萬軍隊進攻擁有百萬之眾,並且還擁有地利防禦優勢的禦國,並且似乎絲毫不擔心自己戰敗。


    就是因為不管是大明朝還是禦國,他們心裏都明白的很,這場戰爭的勝負關鍵並不在於底層的士兵,而是在於雙方高層戰力的博弈。


    底層的士兵雖然重要,乃是一國統治不可忽視的根基。但主要作用也不過是用來鎮壓地方上的治安,維持帝國的稅負的征收罷了。


    像這種士兵招募起來極為容易,隻要有著足夠的資源,頃刻之間大明朝就能夠拉起一支幾十上百萬的軍隊,戰鬥力比起常規部隊也差不到哪裏去。


    同理,大明朝能夠做到的,終於也沒有理由做不到這點。從他之前解散遣退的40餘萬大明國降軍以及禦國原本的老弱就能夠看出。


    這些人可基本上都是三階的實力,而且實力還不弱,有相當一部分是打了好些仗的老兵。


    所以不管是大明還是鍾禦,對於這些炮灰一樣,隨時都能夠拉起來的軍隊根本不在意。


    真正決定他們不可能大肆擴軍的原因,隻是錢糧供應不上而已。


    隨著雙方各自前鋒的交戰,戰事變得越發激烈起來,前線各地隨時都發生的戰鬥。每天都有一場千人規模以上的局部戰鬥,甚至萬人規模的戰鬥也是隔幾天就打一次,戰況可謂焦灼。


    這種戰爭的焦灼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緩和下來,反而隨著後方各自大軍主力的到來,變得更加炙熱。


    尤其是大明的主力到來,因為是進攻方的原因,大明朝的攻勢極為猛烈,絲毫不顧忌底層士兵的傷亡慘重,也不在乎自身的軍隊數量的敵人少,不斷的催促著士兵進攻進攻再進攻。


    仿佛大明朝軍隊上下都隻有一個聲音,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的擊敗對麵的敵人。


    這些高層軍官的督促還是有些作用的。


    底層的士兵盡管內心中怨言極大,但在各自長官都支持進攻,甚至不少人都帶頭衝鋒的情況下,怨氣也消失了一些。


    更何況,每當有士兵一企圖從戰場上逃離,撤到後方安全的地方的時候。


    他們背後完全由那些軍官團組成的督戰隊,直接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訴了他們,當逃兵是沒有絲毫前途和希望的,隻會白白的丟了性命。


    能夠在一個軍隊中充當軍官,這裏說的是統率千人以上的士兵,起碼也要有著五階的實力。一些較為精銳的部隊,他們的千人將都是五階中期乃至後期的修為,uu看書 ukanshu.o在同階之中屬於極為強大的。


    而充當萬人將級別的將軍,一些普通的軍隊有五階巔峰的將領統帥,精銳的卻是由六階強者率領。


    如今大明足足50萬大軍,其中精銳人數不少,大概在10萬左右,這就代表著大明軍隊之中有著十名左右的六階將領。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將官,這一次大明的出征軍隊足足有著15名的六階,還有兩名七階初期的副將,再加上一名七階後期的主帥,共同組成了這一次南征大軍的豪華陣容。


    不過大明的陣容雖然豪華,但對麵的禦國軍隊,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有著統一國內所有宗派的底氣在,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培養和吸附一些流浪散人。三年的時間過去,鍾禦已經有著83名六階,加上自己還有三名拉攏過來的七階,實力比起大明的高手層次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不是就差了一名八階強者坐鎮,鍾禦早就率著大軍前去攻打大明朝,徹底的將這個腐朽的王朝給取代了。


    這一次,為了抵禦大明的侵略,鍾禦足足帶來了40名六階,加上自己還有兩名七階,隻留下一名七階強者坐鎮帝都,策應後方。


    這種實力用來對付對麵的大明朝軍隊,自然是綽綽有餘。鍾禦自從大明朝南京的消息傳來後,就根本沒將這些軍隊放在眼裏。


    他有這個自信,憑借自己強大的實力,用人堆也能夠對死對麵的大明朝軍隊。


    隻是真正讓他感到憂慮的是,將這些大明軍隊打敗之後,如果大明朝的那位開國太祖親自出手,自己該如何應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強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圖並收藏史上最強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