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元12年,1月初。


    四國聯軍攻楚的局麵終於消弭,各國守著自己占領的地盤開始了消化,楚國也終於得到了緩口氣的時間。


    楚國經過這一戰之後,丟失了四個開發充足的人口大郡,實力大損。舉國上下隻剩下六郡之地,人口更是隻有150萬左右,兵馬也隻剩下15萬人,淪落為二流國家。


    3月,打敗了趙國之後,信心膨脹的燕國發兵10萬,南下攻擊齊國。


    齊國舉國之兵8萬人抵擋,無奈師老兵疲,難以阻擋燕國的攻擊。


    齊國國都所在的膠東郡迅速被燕國攻破,齊王又一次遷都南方的琅琊郡琅琊城。


    4月,攻破膠東郡後,燕國除了留下一萬人駐守,剩下5萬大軍繼續南攻琅琊郡。


    齊王組織5萬齊軍相迎,大戰五次,小戰無數,最終不敵燕國鋒芒,又一次敗退。


    3萬燕軍包圍齊國國都琅琊城,連續三天猛攻,琅琊城岌岌可危。


    4月末。


    為了自身安全著想,齊王率領城中兩萬守軍突圍,再次難逃到薛郡的魯縣。


    5月初,3萬燕軍在齊王棄城而逃之後,很快的就占領了琅琊城,並且攻占了琅琊郡全境。


    5月中旬,被燕軍攻占藍牙全郡的消息傳來,齊王很快就感到薛郡也不安全,轉而再次將國都遷徙到南方剛剛占領的泗水郡郡治相縣。


    5月末,3萬越國援軍趕到薛郡,阻擋了準備再次南下侵略齊國的3萬燕軍鋒芒。


    雙方大戰幾次,越國感到討不了好處之後無奈退兵,齊國終於徹底的安穩了下來。


    經此一役,燕國英勇善戰之名聞名於中國,成為北方一小霸。


    同時燕國暴漲到八郡之地,兩百萬的人口。同時攝於燕國的威勢,齊趙兩國被燕國占領的五郡中有不少人參加了燕國的軍隊,讓燕國的軍隊人數達到了20萬之眾,傲視諸國。


    而齊國上下卻隻有40萬人口,以及隻剩下5萬的老弱殘兵,徹底的淪為了底層的墊底小國。


    隻能靠著自己的盟友越國幫扶,才能維持自身的存在。


    7月。


    趙魏兩國合兵20萬,向著被秦國占領的代郡反攻。為了應對兩國的進攻,秦軍集結10萬兵力於代郡一地布防。


    8月。


    兩方大戰連連,秦軍終究不敵兩國聯軍,丟了剛剛到手不久的代郡,勢力龜縮於太行山以西。


    9月。


    拿下代郡之後,趙魏兩國重整旗鼓,又一次集結15萬兵力進攻被秦國占領的太原上黨兩郡。


    秦軍集結10人抵禦,不過終究有著人數上的劣勢,盡管最後抵擋了下來,但卻丟了太原郡,防線龜縮於上黨一地。


    10月。


    5萬趙軍北上進攻雁門郡,郡內百姓裏應外合,雁門郡破。


    11月。


    收複雁門郡後5萬,趙軍繼續西進,進攻雲中郡。雲中郡百姓與秦國有的深仇大恨,聽聞趙軍來襲,欣喜之下紛紛投靠。雲中郡秦軍不敵,全郡盡沒。


    12月。


    在丟了雲中之後,秦國徹底的與上黨郡失去聯係,秦王意識到上黨已經不可能再為秦國占有,於是下令守軍撤退,借道韓國河東郡迴歸秦國本土。


    不過臨走之時,秦王密令守軍對郡中百姓多加屠戮,以此削弱趙國的實力。


    上黨郡徹底殘破,淪為鬼蜮,隨後被聞訊而來的趙國收複。


    帝元13年,3月。


    燕國再次發兵10萬南下,進攻齊國的薛郡以及越國的東海郡。兩國為了自保,集結8萬聯軍於兩郡布防,抵擋燕國的進攻。


    同月,楚王在穩固了局勢之後,出兵8萬北上,與著上一次對付他的聯盟發起人韓國,展開了殊死對決。


    這一次,楚國是要收複失地,將南陽郡奪迴來,順便給韓國一個狠的,讓他明白惹了楚國的下場。


    韓國搜集全國兵馬,最終抽調了10萬人南下與8萬楚軍對抗。


    兩軍於南陽郡宛城展開對決,數次交戰,有著複仇之心的楚軍終於擊破了軍心不怎麽齊的韓軍,韓軍敗退,南陽郡再次歸楚國手中。


    不過韓軍在撤退的時候,執行了秦國在上黨郡同樣的命令,整個南陽郡遭受了兵災,人口折損十之八九。


    7月。


    隨著南陽之戰剛剛結束,在關中的秦國看到了韓國的虛弱,無顧著自己同樣的虛弱,出兵5萬進攻韓國的河東郡。


    河東郡太重要了,是秦國國都的屏障,u看書 .ukanshu 拿到它對於六國的進攻就可以有一個十分好的地形阻擋。對於秦國來說,是絕不能掌握在自己敵人手中的。


    聞此噩耗,韓國無奈之下隻能同樣集結5萬韓軍抵抗。不過韓軍蘼弱,難敵秦軍驍勇,兵敗。


    同樣,韓軍在河東郡屠戮一番,寧肯將它化為廢墟,也不能留給秦國變成他的實力,來更好的進攻韓國。


    河東郡化為焦土,秦軍隨後攻占全境。


    至此,韓國終於安穩了下來,龜縮在三郡之地,靠著他10萬大軍倒也能夠勉強防守下來。


    8月,燕國與齊越兩國的戰爭終於分曉。


    齊越兩國聯軍兵敗,燕國攻破越國的東海郡。至於齊國的薛郡因為太過殘破,倒是沒有被燕軍當成首要的目標,幸存了下來。


    帝元13年2月。


    為了應對實力越發強大,漸漸有著侵吞各國心思的燕國。以魏國為首,趙國齊國越國加入的聯軍組成。


    25萬聯軍從各方進攻燕國各地,20萬燕軍難以阻擋,接連丟城失地。


    5月,巨鹿郡被趙國收複。


    7月,東海郡被越國收複。


    9月,濟北郡被魏國攻占。琅琊郡、膠東郡、臨淄郡被齊國收複。


    燕國的勢力徹底龜縮迴原本的三郡之地,兵力更是隻剩下5萬人,全國的人口加起來不過40萬,實力降到最低點,瀕臨滅國。


    不過,到了這一步,聯軍也沒有繼續攻下去,不久就解散了。


    而與此同時,在燕國的更北方位於遼東郡的遼寧城,裏麵高踞於王座的男人。在沉靜了數年之後,終於準備向天下人發出他的聲音怒吼。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上最強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圖並收藏史上最強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