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元七年,3月。
以禦國為主的三國聯軍,在與齊國達成和解,雙方罷戰之後,繼續在齊國新占兩郡駐留了一月,確定沒有任何問題之後,這才解散各自歸國。
禦國派出的1o萬大軍,經過連番血戰,如今隻剩下8萬人,可謂折損頗多。
這損失的2萬人可不是各國那種烏合之眾,而都是擁有內力的精銳。別的不說,就這1o萬人,就已經是趙魏韓三國的所有擁有內力士兵的總和了。
如今折損2萬,哪怕對於趙魏這種大國來說,也是傷筋動骨,動搖國本了。
所以說,對於這2萬人的犧牲,鍾禦是頗為心疼的。
不過,這些犧牲都是有價值的,雖然犧牲了2萬士兵,但剩下的8萬人都經曆了戰火的淬煉,變得越的精銳。許多人因為殺戮,於生死之間獲得頗多感悟,修為越精進。
更何況,雖然折損了許多士卒,但在這個過程中,鍾禦所淬煉的1o萬神兵,卻也完成了足足2萬把,收獲頗豐。
總的來說,這一次齊國的戰役,各國都有損失,甚至很多人都賠了夫人又折兵,除了禦國達到了攪亂中原的目的之外,也就一個燕國,獲利頗多,賺得缽滿盆滿。
不過,雖然燕國獲得了兩個郡的地方,以及近百萬的子民。但這並不是說,他的實力就一下子擴張了一倍。
得到了這些東西是一迴事,但能不能用?能不能有效的驅使?那就是另一迴事。
不要忘了,之前聯軍在齊國土地上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天怒人怨,毫無半點收斂。
有多少齊國人在這場戰爭中死去,多少齊國的親人朋友,故鄉家園慘遭戰火的破壞,他們與聯軍的仇恨,縱使傾盡長江之水,亦難以洗刷。
所以說,燕國雖然得到了很多地盤,很多人口,但想要真正將他劃為燕國的國力,那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個時間起碼也要四十年以上,經過兩代人的繁衍生息,慢慢將他淡忘。
而在這四十年內,燕國需要屯駐重兵,以防這些地方作亂,還要施以仁政,投入大量的資源物力,以收買這些齊國人的人心。
為此,從如今燕國雖然結束了戰爭,但依舊屯住了1o萬大軍在這兩郡之內,對於南方的齊國,以及兩郡中的齊國遺民嚴加防範就可以看出。
不過,剩下的施加仁政,收買人心就沒有了。
畢竟,打了這麽久的仗,燕國的國庫早就空虛,連耗子都見不了一隻,自己國內的百姓都很多人餓肚子,甚至在這個冬天凍死餓死許多。
這種情況之下,哪還有什麽錢糧來接濟齊國?
而且與燕國國君的貪婪,朝堂上下的腐敗,以及燕齊兩國的世仇,燕國不但沒有撫恤,反而變本加厲地從這兩郡的土地上搜刮。
在燕國人的思維裏,齊國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個個都富得流油。
比起燕國這種土地貧瘠,常年冰雪覆蓋,地處北疆的貧窮之國,富裕了好多好多。
所以哪怕如今齊國經曆了戰爭的肆虐,許多財富就此流失,但還是有很多的財富,起碼比如今的燕國多。
所以,他們製定的一套套嚴苛的法律,以及無所不包的賦稅,從方方麵麵的地方考慮到了齊國人的每一個可以繳稅的地方,然後派出了一支支執法隊,上每一個齊國家庭強征納稅。
還別說,燕國人這麽做,不過一兩個月,就搜刮到了一筆極為龐大的錢糧。
這個結果讓燕國上下極為振奮,對於齊國的富裕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不由更有動力的添加各種名目的賦稅,好為他們的奢華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
至於齊國被燕國占領的兩郡之內,許多因為奪去過冬口糧,掠取過冬衣服,搶去家中存錢,因此陷入饑荒寒冷之中,凍死的諸多平民,則被那些上位者下意識忽略了。
在他們眼中,齊國這兩郡人口多的是,錢糧也多的是,仿佛不管怎麽搜刮,也永遠搜刮不盡。
而死去的一丟丟人,不就是幾萬人嗎?比起這兩郡之內的上百萬人口,根本不足一提,九牛一毛,九牛一毛!
不過,雖然燕國的統治極為暴虐,但從這兩郡之地掠奪的足夠財富,卻大大的防不了燕國全國上下。
燕王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統治著燕國的根基,以及維持齊國兩軍統治的力量,主要還是自己手裏這15萬的大軍。
沒有錯,在拿下這兩郡之後,原本隻剩下1o萬大軍的燕國,又利用兩軍的錢糧,繼續招了5萬人,擴充了一下燕國的戰鬥人數。
所以燕王將掠奪的財富,分了一些給這些士兵,雖然不算太多,僅僅隻有1/3。
但對於這些苦哈哈一樣的士兵來說,哪怕就算是1/3,uu看書ww.ukansh 但也是一筆極為可觀的數字,甚至很多人活到現在都沒見過這麽多的錢。
於是乎,燕國上下的軍隊對燕王的忠心大大提升,士氣也提高到了一個較為可觀的地步。
有著這些士兵的支持,所以哪怕在這兩郡的統治暴虐萬分,許多百姓站起來反抗。但在這些士兵的幫助下,這些為了自由和生存奮起反抗的義士,在封建王權的正壓下,不足為題。
於是乎,齊國上下的搜刮大業繼續進行,隻是苦了那兩郡的齊國百姓,剛剛受到戰火的肆虐不說,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結果他們的新任統治者比那些亂軍更加雁過拔毛。
那些亂軍因為是軍隊,有著距離的約束,雖然也會搶劫,但不過是大略的搜刮一番。
哪像得他們的統治者,方方麵麵要收稅,詳細到了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甚至連喝口水都要收他們的喝水錢,真真是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活都難活下去。
對於這兩郡之內的百姓生活,躲到了琅琊的齊王自然知曉。不過他卻沒有感到半點傷痛,反而十分欣喜。
他明白,如果想要收迴這兩郡,單靠自己的實力是萬萬不足的,所以需要更多的力量。如果到時候能夠動起郡內的百姓支持,那麽絕對會事半功倍。
自然,如今燕國的暴行,齊王不但不感到難過,反而欣喜。
燕國越殘暴,那就越襯托了齊王的英明仁慈。到時候王師歸來,百姓還不簞食壺漿,四方來投。
所以,兩郡的百姓注定要過上一段艱難的日子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以禦國為主的三國聯軍,在與齊國達成和解,雙方罷戰之後,繼續在齊國新占兩郡駐留了一月,確定沒有任何問題之後,這才解散各自歸國。
禦國派出的1o萬大軍,經過連番血戰,如今隻剩下8萬人,可謂折損頗多。
這損失的2萬人可不是各國那種烏合之眾,而都是擁有內力的精銳。別的不說,就這1o萬人,就已經是趙魏韓三國的所有擁有內力士兵的總和了。
如今折損2萬,哪怕對於趙魏這種大國來說,也是傷筋動骨,動搖國本了。
所以說,對於這2萬人的犧牲,鍾禦是頗為心疼的。
不過,這些犧牲都是有價值的,雖然犧牲了2萬士兵,但剩下的8萬人都經曆了戰火的淬煉,變得越的精銳。許多人因為殺戮,於生死之間獲得頗多感悟,修為越精進。
更何況,雖然折損了許多士卒,但在這個過程中,鍾禦所淬煉的1o萬神兵,卻也完成了足足2萬把,收獲頗豐。
總的來說,這一次齊國的戰役,各國都有損失,甚至很多人都賠了夫人又折兵,除了禦國達到了攪亂中原的目的之外,也就一個燕國,獲利頗多,賺得缽滿盆滿。
不過,雖然燕國獲得了兩個郡的地方,以及近百萬的子民。但這並不是說,他的實力就一下子擴張了一倍。
得到了這些東西是一迴事,但能不能用?能不能有效的驅使?那就是另一迴事。
不要忘了,之前聯軍在齊國土地上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天怒人怨,毫無半點收斂。
有多少齊國人在這場戰爭中死去,多少齊國的親人朋友,故鄉家園慘遭戰火的破壞,他們與聯軍的仇恨,縱使傾盡長江之水,亦難以洗刷。
所以說,燕國雖然得到了很多地盤,很多人口,但想要真正將他劃為燕國的國力,那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個時間起碼也要四十年以上,經過兩代人的繁衍生息,慢慢將他淡忘。
而在這四十年內,燕國需要屯駐重兵,以防這些地方作亂,還要施以仁政,投入大量的資源物力,以收買這些齊國人的人心。
為此,從如今燕國雖然結束了戰爭,但依舊屯住了1o萬大軍在這兩郡之內,對於南方的齊國,以及兩郡中的齊國遺民嚴加防範就可以看出。
不過,剩下的施加仁政,收買人心就沒有了。
畢竟,打了這麽久的仗,燕國的國庫早就空虛,連耗子都見不了一隻,自己國內的百姓都很多人餓肚子,甚至在這個冬天凍死餓死許多。
這種情況之下,哪還有什麽錢糧來接濟齊國?
而且與燕國國君的貪婪,朝堂上下的腐敗,以及燕齊兩國的世仇,燕國不但沒有撫恤,反而變本加厲地從這兩郡的土地上搜刮。
在燕國人的思維裏,齊國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個個都富得流油。
比起燕國這種土地貧瘠,常年冰雪覆蓋,地處北疆的貧窮之國,富裕了好多好多。
所以哪怕如今齊國經曆了戰爭的肆虐,許多財富就此流失,但還是有很多的財富,起碼比如今的燕國多。
所以,他們製定的一套套嚴苛的法律,以及無所不包的賦稅,從方方麵麵的地方考慮到了齊國人的每一個可以繳稅的地方,然後派出了一支支執法隊,上每一個齊國家庭強征納稅。
還別說,燕國人這麽做,不過一兩個月,就搜刮到了一筆極為龐大的錢糧。
這個結果讓燕國上下極為振奮,對於齊國的富裕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不由更有動力的添加各種名目的賦稅,好為他們的奢華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
至於齊國被燕國占領的兩郡之內,許多因為奪去過冬口糧,掠取過冬衣服,搶去家中存錢,因此陷入饑荒寒冷之中,凍死的諸多平民,則被那些上位者下意識忽略了。
在他們眼中,齊國這兩郡人口多的是,錢糧也多的是,仿佛不管怎麽搜刮,也永遠搜刮不盡。
而死去的一丟丟人,不就是幾萬人嗎?比起這兩郡之內的上百萬人口,根本不足一提,九牛一毛,九牛一毛!
不過,雖然燕國的統治極為暴虐,但從這兩郡之地掠奪的足夠財富,卻大大的防不了燕國全國上下。
燕王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統治著燕國的根基,以及維持齊國兩軍統治的力量,主要還是自己手裏這15萬的大軍。
沒有錯,在拿下這兩郡之後,原本隻剩下1o萬大軍的燕國,又利用兩軍的錢糧,繼續招了5萬人,擴充了一下燕國的戰鬥人數。
所以燕王將掠奪的財富,分了一些給這些士兵,雖然不算太多,僅僅隻有1/3。
但對於這些苦哈哈一樣的士兵來說,哪怕就算是1/3,uu看書ww.ukansh 但也是一筆極為可觀的數字,甚至很多人活到現在都沒見過這麽多的錢。
於是乎,燕國上下的軍隊對燕王的忠心大大提升,士氣也提高到了一個較為可觀的地步。
有著這些士兵的支持,所以哪怕在這兩郡的統治暴虐萬分,許多百姓站起來反抗。但在這些士兵的幫助下,這些為了自由和生存奮起反抗的義士,在封建王權的正壓下,不足為題。
於是乎,齊國上下的搜刮大業繼續進行,隻是苦了那兩郡的齊國百姓,剛剛受到戰火的肆虐不說,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結果他們的新任統治者比那些亂軍更加雁過拔毛。
那些亂軍因為是軍隊,有著距離的約束,雖然也會搶劫,但不過是大略的搜刮一番。
哪像得他們的統治者,方方麵麵要收稅,詳細到了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甚至連喝口水都要收他們的喝水錢,真真是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活都難活下去。
對於這兩郡之內的百姓生活,躲到了琅琊的齊王自然知曉。不過他卻沒有感到半點傷痛,反而十分欣喜。
他明白,如果想要收迴這兩郡,單靠自己的實力是萬萬不足的,所以需要更多的力量。如果到時候能夠動起郡內的百姓支持,那麽絕對會事半功倍。
自然,如今燕國的暴行,齊王不但不感到難過,反而欣喜。
燕國越殘暴,那就越襯托了齊王的英明仁慈。到時候王師歸來,百姓還不簞食壺漿,四方來投。
所以,兩郡的百姓注定要過上一段艱難的日子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