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趙國已經答應了加入聯盟,那麽作為與趙國暗地裏有著私下協議的魏國,他的加入也就並不奇怪了。
魏國地處中原,情況與韓國相似,周圍環繞著趙、燕、齊、楚、韓五國。可謂四麵環敵,其中趙國與魏國聯盟,免除了一部分的憂患,可是其他四麵,卻到處都是敵人危機四伏。
而如今,魏國唯一的盟友趙國也加入了這新一輪的合縱聯盟之中,魏國也就失去了唯一的支援。他的北方與西麵,都將是合縱聯盟的基本盤,魏國作為擋在聯盟麵前的一個國家,當其衝,承受著最大的壓力。
魏王可不會相信,麵對自己這個絆腳石,這個龐然大物的聯盟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如果自己拒絕了加入聯盟,很有可能聯盟的第一個試刀石,就是自己的魏國。至於自己那個所謂的盟友趙國,開玩笑,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所謂的信任早就殘缺不全,有的隻有利益的維係。
如果聯盟能夠給趙國足夠的利益,那麽趙國絕對不會介意在自己身上捅一刀,狠狠的咬下一塊肉來。
魏王完可沒有忘記,自己的邊境距離趙國的都城邯鄲,隻有區區一百餘裏的距離。如果大軍疾行的話,兩三天就能夠趕到,可以說是威脅到了趙國的統治根基。
並且為了防備魏國的突襲,趙國還特意修建了一道造長城,就處在趙魏的邊境,特意用來防備魏國突擊的。
因為知道長城,趙魏兩國在曆史上不知起了多少摩擦爭鬥。有著這種前科,哪怕趙王和魏王因為共患難過,感情深厚,之前也有合作的基礎。但還是不敢相信趙王會因為這些,而拒絕送到他眼前的利益。
反正如果換成魏王自己,他就不會拒絕。身為一個合格的王者,利益才是他們最為看重的,為此可以犧牲一切,哪怕是妻子兒女,父母親人。
反而,如果魏國加入了聯盟,雖然不知道聯盟的目標到底是什麽,因為他們的聯盟長,禦國,還沒有說出他的目的。
可是有一點能夠確認,那就是魏國不會受到攻擊,反而能夠得到聯盟的屁用,不用擔心南方的楚國,以及東方更加強大的齊國的攻擊。
並且,很有可能魏國這次總能夠撈到一些好處。就像之前痛毆秦國一樣,這次不管是繼續打秦國,還是打南方的楚國或者齊國。跟這三個大國鄰近的魏國,都能夠拿到直接的好處,擴張領土,掠得人口,都是增強魏國實力的直接手段。
至於因此而損失的一些人口,那就不再魏王的考慮當中了,在他們的心裏,隻要有了土地,人口還不是慢慢的會恢複。
隻要不是一下子把人都死絕了,人口根本不是問題,就像地上的草,割了一茬,還會再長出一茬來,根本不用擔心。
魏王這些統治者的逍遙日子,還能夠繼續維持,並且在未來維持的更好。因為到時候,就有著足夠的領土來給他們揮霍。
哪派就算又有一個大國崛起,也能像麵對之前的秦國一樣,靠著領土不斷的阻擋、拖延,魏國的壽命又能夠維持上百年。
而魏王,也將成為魏國的一代中興之主,地位媲美魏國的開國國主。
魏國的加入,使得聯盟的實力又恢複到了之前的大半,接下來隻剩下一個楚國了!
楚國對於這個又一次重新組建的聯盟,心裏是抱著極大的警惕的,因為楚國上下,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聯盟就是衝著出國來的。
當今天下,按照傳統的觀念,天下大國不是秦就是楚,再次就是齊。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三個大國,地處於天下中心的邊緣處,遠離了戰火的漩渦,有著足夠的緩衝。
尤其是秦國和楚國,周邊有著足夠的蠻夷地盤可以擴張,有著無限的潛力,並且國土最為廣饒,有著足夠的戰略緩衝,並不存在一戰滅國的危機。
至於齊國,就差得許多了。
齊國的基本地盤,大概就是山東省的大部,外加一部分河北省,河南省,江蘇省,總的來說就是一個省的麵積。
這種麵積雖然說不小,但也不大,縱橫,也不過幾個郡,如果被大軍攻破邊境,肆虐國內。十幾天的時間就能夠率領大軍打到齊國的國都,到時候國都已破,齊國也就差不多滅了。
現在這種古代社會,國都就是一國的精華所在,精神的象征。
就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口七萬戶,百姓4o萬眾。u看書 ww.uuanshu這麽多的人口,幾乎相當於齊國的1/1o了。
如果說齊國的國都被占,其他各地也被敵國肆虐,那麽齊國靠什麽來繼續抵擋侵略?靠其他的窮鄉僻壤嗎?
更何況,齊國總共就那麽大的地方,大軍來迴兩趟也不過一個月,齊國的地形又都是平原,一路坦途,根本就沒有時間拖延,也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在加上齊國的周邊,北方是燕國,苦寒之地,並且有著胡人肆虐。東方是魏國,雖然如今沒落,但畢竟是戰國初期的霸主國,還是有著幾分底蘊的,大敗齊國或許不可能,但抵擋住齊國的進攻,還是綽綽有餘的。至於在南方的楚國,那是一個比齊國還要強大的國家,想都不要想。
可以說,齊國擴張的路已經被堵死了,很難再有實力大進的機會。齊國的地理位置,就注定了它的局限。
所以說,除非像秦國和楚國那樣地域廣大,有著足夠的戰略縱深,就算國都被攻破了,還能撤到其他地方繼續組織抵抗。
就像秦國滅六國一樣,打其他的國家用的兵力不過二三十萬,可是滅楚國卻要6o萬,在秦國的預算當中,齊國都沒有這種待遇。
這是為什麽?還不是因為楚國的地盤夠大,先別說機會楚國的主力,就單單說要對於楚國占領的地方實行基本統治,就要分散秦國大量的兵力。
並且楚王還可以憑借自己國土廣闊的麵積,利用秦兵大軍行動,度較慢的劣勢,逃到後方,組織起大軍節節抵抗,這就是大國的優勢。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魏國地處中原,情況與韓國相似,周圍環繞著趙、燕、齊、楚、韓五國。可謂四麵環敵,其中趙國與魏國聯盟,免除了一部分的憂患,可是其他四麵,卻到處都是敵人危機四伏。
而如今,魏國唯一的盟友趙國也加入了這新一輪的合縱聯盟之中,魏國也就失去了唯一的支援。他的北方與西麵,都將是合縱聯盟的基本盤,魏國作為擋在聯盟麵前的一個國家,當其衝,承受著最大的壓力。
魏王可不會相信,麵對自己這個絆腳石,這個龐然大物的聯盟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如果自己拒絕了加入聯盟,很有可能聯盟的第一個試刀石,就是自己的魏國。至於自己那個所謂的盟友趙國,開玩笑,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所謂的信任早就殘缺不全,有的隻有利益的維係。
如果聯盟能夠給趙國足夠的利益,那麽趙國絕對不會介意在自己身上捅一刀,狠狠的咬下一塊肉來。
魏王完可沒有忘記,自己的邊境距離趙國的都城邯鄲,隻有區區一百餘裏的距離。如果大軍疾行的話,兩三天就能夠趕到,可以說是威脅到了趙國的統治根基。
並且為了防備魏國的突襲,趙國還特意修建了一道造長城,就處在趙魏的邊境,特意用來防備魏國突擊的。
因為知道長城,趙魏兩國在曆史上不知起了多少摩擦爭鬥。有著這種前科,哪怕趙王和魏王因為共患難過,感情深厚,之前也有合作的基礎。但還是不敢相信趙王會因為這些,而拒絕送到他眼前的利益。
反正如果換成魏王自己,他就不會拒絕。身為一個合格的王者,利益才是他們最為看重的,為此可以犧牲一切,哪怕是妻子兒女,父母親人。
反而,如果魏國加入了聯盟,雖然不知道聯盟的目標到底是什麽,因為他們的聯盟長,禦國,還沒有說出他的目的。
可是有一點能夠確認,那就是魏國不會受到攻擊,反而能夠得到聯盟的屁用,不用擔心南方的楚國,以及東方更加強大的齊國的攻擊。
並且,很有可能魏國這次總能夠撈到一些好處。就像之前痛毆秦國一樣,這次不管是繼續打秦國,還是打南方的楚國或者齊國。跟這三個大國鄰近的魏國,都能夠拿到直接的好處,擴張領土,掠得人口,都是增強魏國實力的直接手段。
至於因此而損失的一些人口,那就不再魏王的考慮當中了,在他們的心裏,隻要有了土地,人口還不是慢慢的會恢複。
隻要不是一下子把人都死絕了,人口根本不是問題,就像地上的草,割了一茬,還會再長出一茬來,根本不用擔心。
魏王這些統治者的逍遙日子,還能夠繼續維持,並且在未來維持的更好。因為到時候,就有著足夠的領土來給他們揮霍。
哪派就算又有一個大國崛起,也能像麵對之前的秦國一樣,靠著領土不斷的阻擋、拖延,魏國的壽命又能夠維持上百年。
而魏王,也將成為魏國的一代中興之主,地位媲美魏國的開國國主。
魏國的加入,使得聯盟的實力又恢複到了之前的大半,接下來隻剩下一個楚國了!
楚國對於這個又一次重新組建的聯盟,心裏是抱著極大的警惕的,因為楚國上下,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聯盟就是衝著出國來的。
當今天下,按照傳統的觀念,天下大國不是秦就是楚,再次就是齊。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三個大國,地處於天下中心的邊緣處,遠離了戰火的漩渦,有著足夠的緩衝。
尤其是秦國和楚國,周邊有著足夠的蠻夷地盤可以擴張,有著無限的潛力,並且國土最為廣饒,有著足夠的戰略緩衝,並不存在一戰滅國的危機。
至於齊國,就差得許多了。
齊國的基本地盤,大概就是山東省的大部,外加一部分河北省,河南省,江蘇省,總的來說就是一個省的麵積。
這種麵積雖然說不小,但也不大,縱橫,也不過幾個郡,如果被大軍攻破邊境,肆虐國內。十幾天的時間就能夠率領大軍打到齊國的國都,到時候國都已破,齊國也就差不多滅了。
現在這種古代社會,國都就是一國的精華所在,精神的象征。
就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口七萬戶,百姓4o萬眾。u看書 ww.uuanshu這麽多的人口,幾乎相當於齊國的1/1o了。
如果說齊國的國都被占,其他各地也被敵國肆虐,那麽齊國靠什麽來繼續抵擋侵略?靠其他的窮鄉僻壤嗎?
更何況,齊國總共就那麽大的地方,大軍來迴兩趟也不過一個月,齊國的地形又都是平原,一路坦途,根本就沒有時間拖延,也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在加上齊國的周邊,北方是燕國,苦寒之地,並且有著胡人肆虐。東方是魏國,雖然如今沒落,但畢竟是戰國初期的霸主國,還是有著幾分底蘊的,大敗齊國或許不可能,但抵擋住齊國的進攻,還是綽綽有餘的。至於在南方的楚國,那是一個比齊國還要強大的國家,想都不要想。
可以說,齊國擴張的路已經被堵死了,很難再有實力大進的機會。齊國的地理位置,就注定了它的局限。
所以說,除非像秦國和楚國那樣地域廣大,有著足夠的戰略縱深,就算國都被攻破了,還能撤到其他地方繼續組織抵抗。
就像秦國滅六國一樣,打其他的國家用的兵力不過二三十萬,可是滅楚國卻要6o萬,在秦國的預算當中,齊國都沒有這種待遇。
這是為什麽?還不是因為楚國的地盤夠大,先別說機會楚國的主力,就單單說要對於楚國占領的地方實行基本統治,就要分散秦國大量的兵力。
並且楚王還可以憑借自己國土廣闊的麵積,利用秦兵大軍行動,度較慢的劣勢,逃到後方,組織起大軍節節抵抗,這就是大國的優勢。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