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悶不樂地迴宮,直接去了太後那兒。本來準備跟她傾訴一番,再問問主意的,因為我心裏還是很不安。
可才走到院子裏,崔總管就迎上來打著千說:“公主您迴來了,太後正在芙蓉廳見客呢。”
“誰呀?”我隨口問了一句,腳步並沒有停下。太後有客,我就先去茗湘閣坐坐,喝口茶,也讓自己的煩亂心緒沉澱一下。
崔總管跟在後麵垂手迴道:“是祁將軍,他特地進宮謝恩,帶來了幾箱子海產,還有一套黑珍珠首飾,很稀罕的,奴才活了半輩子,寶貝見多了,就沒見過這麽大顆的黑珍珠,還泛藍光呢。”
我站住了,其實這消息不算突兀,今天是我們迴宮的第二天,估摸著祁雲海也該出場了。隻是,“他來謝什麽恩那?”
崔總管有些詫異:“公主還不知道嗎?太後病愈,皇上今兒早朝的時候已經下詔大赦天下,祁將軍也重新恢複了渤陽侯的身份,所以,奴才這會兒應該喊他祁侯爺了。”
“哦,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崔總管帶著人走了,我還在原地呆立,有幾次都差點掉頭迴自己的寢殿去,因為真的不想再見他。
可轉念一想,躲是躲不掉的,我這會兒避著他迴自己的寢殿去,萬一他從太後這裏告辭後又跑到我那邊去了呢?他又不是沒去過,都熟門熟路了,頂著我的“未婚夫”的頭銜,去探望剛從外地歸來的“未婚妻”,他的理由充分得很。
硬著頭皮走進芙蓉閣,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崔總管提到的那套黑珍珠,此刻正作為展品在鋪著白絲緞綴藕荷邊桌布的桌上展示著,是一個三件套:項鏈,手鏈和耳環。
太後喊我過去看,仔細一瞧。果然稀罕,因為它不僅僅是黑色的,轉動時還會依次發出紫藍、孔雀藍、海藍、天藍等光澤,祁雲海告訴我,這套珍珠有個名字,叫“彩虹”。
他沒提是多少錢買來地。想也知道價值連城。而且。我有種預感。他送這麽貴重地禮物。絕不僅僅隻是尋常地送禮討好太後。而是還有別地用意。
當著我地麵。他倒沒說什麽。隻是噓寒問暖了一番。再說了一些我們走後京城發生地奇聞軼事。我發現祁雲海地口才真地很好。而且特別注意場合。記得以前他拜見太後。基本上都在說軍國大事。現在看太後大病初愈。他就盡揀些好玩好笑地說來逗趣。逗得太後合不攏嘴。
如果我心裏沒別人。如果他地動機沒那麽複雜。也許。嫁給他。真是個不錯地選擇。
“皇上駕到!”外麵一疊聲地通傳。我頓時不自在起來。偷偷打量祁雲海。至少表麵上看不出任何異樣。皇上在我陪太後出去養病期間一直睡在我地寢殿。甚至昨夜。在我已經迴宮後。還在那兒睡了一夜。我不相信祁雲海沒聽說過。朝廷地權貴們。哪個在宮裏沒眼線?尤其是太後地春熙宮。更是整座皇宮地中心。最有價值地消息發源地。絕對是他們密切關注地地方。
皇上地表現也很自然。對跪在門口再次謝恩地祁雲海很親切地說:“起來吧。朕從益州迴京時。你護駕有功。本來就該把你地爵位還給你了。隻因太後一直纏綿病榻。朕內心憂悶。才把什麽都壓下了。現在太後終於大安了。朕想到地第一件事。就是恢複你地爵位。”
“臣肝腦塗地亦不足報皇上隆恩。”
兩人客套了一番,才進來分賓主坐下。這迴。氣氛明顯變了,也許是我太敏感吧。總覺得每個人的眼神都不那麽自然。
實在是渾身不自在,像爬了蟲子一樣,我起身對太後說:“聽說林太妃病了,兒臣過去看看。”
皇上也跟著起身:“朕跟你一起去。”
太後點了點頭:“去吧,她是長輩,你們是小輩,理當去看看的。”
走出宮門的時候,我輕輕籲出了一口氣。皇上瞅著我問:“你今天好像很不開心。”
“確實有點。”
“為了祁雲海?”
“不是”,我把前婆母來京的事跟他講了一下,然後問:“皇上您看,我這樣處理行嗎?”
“行,朕覺得姐姐比剛來京城的時候更懂得跟人打交道了。”
“哦?你倒評議起姐姐來了,那皇上說說看,姐姐以前怎麽不會跟人打交道了。”
他還真的煞有介事地說了起來:“就比如說以前的蘭妃吧,她明擺著利用你,一天到晚纏著,目的無非是想借機見朕。你心裏明明也嫌她煩,可是不懂拒絕,任由她糾纏,弄得朕有苦說不出,每次去想跟你說說話,她就不斷地打岔,最受不了地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朕看,像要一口吞下去似的,為什麽朕容不下她,非要她死了才幹休?就是受不了她的眼神,現在想起來還惡心。”
“皇上……”我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原來我以為的善良寬厚,在給自己惹來麻煩的同時,還給身邊人帶來了這麽多苦惱。
“不懂拒絕”,也許吧,一直以為我好像都是如此。子孝那次納妾,如果我堅決拒絕,就算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起碼我表明了態度,子孝不會全無愧疚,起碼不會說出“你都親自幫我布置新房了,我不納妾反而對不起你的殷勤”之類叫人吐血的話。後來他的一直糾纏,也可以是我不懂拒絕造成地,不幹脆跟他劃清界限,口裏說不要見麵,手裏卻給人家大筆的錢,也許在他人眼裏,這就是“分明還念著舊情”的表示,因為“女人總是口是心非”的。若不是以為還有複合的希望,子孝不會一直追到京城。
子孝是自作孽,我又何嚐不是?包括對祁雲海,也是不懂拒絕,才一步步演變成了今天這種騎虎難下的局麵。
祁雲海以我的“未婚夫”自居,又送了那麽貴重的禮,我卻跟皇上一起走了,他會不會惱羞成怒?我呐呐地說:“皇上剛才不該跟我一起走的。”
“為什麽,你怕祁雲海有想法?”
“確實是!”我不怕承認這一點,“他現在可是皇上跟琰親王角逐地最大籌碼。”
“那又如何?”
我皺起了眉頭,“昨天我們不是說好了嗎?皇上現階段要忍耐。”
“姐姐”,皇上也換上了嚴肅地語調,“如果朕連跟你一起看個病人都要顧忌他的想法,看他地臉色行事,即使徹底肅清了琰親王的勢力又如何?隻不過換了一個人來轄製朕。朕就是要讓他明白,對姐姐,朕是決不會放手的,國政歸國政,感情歸感情,他如果連這都分不清,也隻是個蠢才,不值得倚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他助朕清除謀逆之臣,同時也是成就自己的功業。姐姐隻想著我們受了人家的恩,卻不想想他從中得到的。比如,今天朕就恢複了他的爵位,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封賞。做臣子的,有機會為主上效力,那是他的榮幸。”
我朝他豎起大拇指:“果然是皇上,一開口就氣勢非凡,相比之下,姐姐真是太小家子氣了。”我本來就是小家子出身的麽。
他一開始聽我誇他,得意地笑開了,再聽到我自責,又安慰道:“姐姐就是心太善,所以隻想著人家的好。”
我苦笑:“不要再說我心善了,這個詞對我,現在都變成諷刺意義了。”
“怎麽會?姐姐進宮的時間還不長,以後適應了就好了。有些很美好的品德,在民間人人稱頌,到了朝中和宮中,不是說就不好了,隻是容易被人利用。”
“我明白的”,我歎息著點了點頭,以前逃荒的時候,我們曾在街上被惡霸欺負,還記得當時父親憤怒地說了一句:“這個世界,惡人吃香喝辣,好人窮得要飯。”
皇上突然問我:“祁雲海是單純來謝恩的嗎?”
就知道!他不打探才奇怪呢。
我若無其事地答:“也許有別的用意吧,但皇上來之前我也剛迴宮,所以不知道。”
“聽說他送了幾大箱子禮物,還有一套很稀罕的珍珠?”
“嗯,黑珍珠,皇上沒看到嗎?就擺在桌上的。”
“黑珍珠宮裏的銀庫就有啊。”
“他送的那套,會依次變出各種藍色,所以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彩虹。”
皇上盯著我問:“你很喜歡?”
“呃,隻是就事論事,那種顏色的黑珍珠確實罕見,誰看了都喜歡的。”
話說出口我就知道要糟糕,這都什麽時候了,還實話實說。
這不,立刻杠上了,“比我送給姐姐的紫檀木浴盆和火焰夜明珠還好?”
“啊?當然不是,那怎麽能比呢,別說皇上送的本就是天下難尋的稀罕物,就是皇上送根馬尾巴草,那也是最好的,因為是皇上送的啊。”
又說了一大堆肉麻討好的話,那張俊美的臉還由陰轉晴,慢慢露出了迷人的笑容。
唉,說起為君之道,氣勢如虹,即使危機重重,也不肯看臣下的臉色行事。爭風吃醋的時候,怎麽又忘了自己的身份,像小孩子一樣計較呢?
可才走到院子裏,崔總管就迎上來打著千說:“公主您迴來了,太後正在芙蓉廳見客呢。”
“誰呀?”我隨口問了一句,腳步並沒有停下。太後有客,我就先去茗湘閣坐坐,喝口茶,也讓自己的煩亂心緒沉澱一下。
崔總管跟在後麵垂手迴道:“是祁將軍,他特地進宮謝恩,帶來了幾箱子海產,還有一套黑珍珠首飾,很稀罕的,奴才活了半輩子,寶貝見多了,就沒見過這麽大顆的黑珍珠,還泛藍光呢。”
我站住了,其實這消息不算突兀,今天是我們迴宮的第二天,估摸著祁雲海也該出場了。隻是,“他來謝什麽恩那?”
崔總管有些詫異:“公主還不知道嗎?太後病愈,皇上今兒早朝的時候已經下詔大赦天下,祁將軍也重新恢複了渤陽侯的身份,所以,奴才這會兒應該喊他祁侯爺了。”
“哦,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崔總管帶著人走了,我還在原地呆立,有幾次都差點掉頭迴自己的寢殿去,因為真的不想再見他。
可轉念一想,躲是躲不掉的,我這會兒避著他迴自己的寢殿去,萬一他從太後這裏告辭後又跑到我那邊去了呢?他又不是沒去過,都熟門熟路了,頂著我的“未婚夫”的頭銜,去探望剛從外地歸來的“未婚妻”,他的理由充分得很。
硬著頭皮走進芙蓉閣,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崔總管提到的那套黑珍珠,此刻正作為展品在鋪著白絲緞綴藕荷邊桌布的桌上展示著,是一個三件套:項鏈,手鏈和耳環。
太後喊我過去看,仔細一瞧。果然稀罕,因為它不僅僅是黑色的,轉動時還會依次發出紫藍、孔雀藍、海藍、天藍等光澤,祁雲海告訴我,這套珍珠有個名字,叫“彩虹”。
他沒提是多少錢買來地。想也知道價值連城。而且。我有種預感。他送這麽貴重地禮物。絕不僅僅隻是尋常地送禮討好太後。而是還有別地用意。
當著我地麵。他倒沒說什麽。隻是噓寒問暖了一番。再說了一些我們走後京城發生地奇聞軼事。我發現祁雲海地口才真地很好。而且特別注意場合。記得以前他拜見太後。基本上都在說軍國大事。現在看太後大病初愈。他就盡揀些好玩好笑地說來逗趣。逗得太後合不攏嘴。
如果我心裏沒別人。如果他地動機沒那麽複雜。也許。嫁給他。真是個不錯地選擇。
“皇上駕到!”外麵一疊聲地通傳。我頓時不自在起來。偷偷打量祁雲海。至少表麵上看不出任何異樣。皇上在我陪太後出去養病期間一直睡在我地寢殿。甚至昨夜。在我已經迴宮後。還在那兒睡了一夜。我不相信祁雲海沒聽說過。朝廷地權貴們。哪個在宮裏沒眼線?尤其是太後地春熙宮。更是整座皇宮地中心。最有價值地消息發源地。絕對是他們密切關注地地方。
皇上地表現也很自然。對跪在門口再次謝恩地祁雲海很親切地說:“起來吧。朕從益州迴京時。你護駕有功。本來就該把你地爵位還給你了。隻因太後一直纏綿病榻。朕內心憂悶。才把什麽都壓下了。現在太後終於大安了。朕想到地第一件事。就是恢複你地爵位。”
“臣肝腦塗地亦不足報皇上隆恩。”
兩人客套了一番,才進來分賓主坐下。這迴。氣氛明顯變了,也許是我太敏感吧。總覺得每個人的眼神都不那麽自然。
實在是渾身不自在,像爬了蟲子一樣,我起身對太後說:“聽說林太妃病了,兒臣過去看看。”
皇上也跟著起身:“朕跟你一起去。”
太後點了點頭:“去吧,她是長輩,你們是小輩,理當去看看的。”
走出宮門的時候,我輕輕籲出了一口氣。皇上瞅著我問:“你今天好像很不開心。”
“確實有點。”
“為了祁雲海?”
“不是”,我把前婆母來京的事跟他講了一下,然後問:“皇上您看,我這樣處理行嗎?”
“行,朕覺得姐姐比剛來京城的時候更懂得跟人打交道了。”
“哦?你倒評議起姐姐來了,那皇上說說看,姐姐以前怎麽不會跟人打交道了。”
他還真的煞有介事地說了起來:“就比如說以前的蘭妃吧,她明擺著利用你,一天到晚纏著,目的無非是想借機見朕。你心裏明明也嫌她煩,可是不懂拒絕,任由她糾纏,弄得朕有苦說不出,每次去想跟你說說話,她就不斷地打岔,最受不了地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朕看,像要一口吞下去似的,為什麽朕容不下她,非要她死了才幹休?就是受不了她的眼神,現在想起來還惡心。”
“皇上……”我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原來我以為的善良寬厚,在給自己惹來麻煩的同時,還給身邊人帶來了這麽多苦惱。
“不懂拒絕”,也許吧,一直以為我好像都是如此。子孝那次納妾,如果我堅決拒絕,就算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起碼我表明了態度,子孝不會全無愧疚,起碼不會說出“你都親自幫我布置新房了,我不納妾反而對不起你的殷勤”之類叫人吐血的話。後來他的一直糾纏,也可以是我不懂拒絕造成地,不幹脆跟他劃清界限,口裏說不要見麵,手裏卻給人家大筆的錢,也許在他人眼裏,這就是“分明還念著舊情”的表示,因為“女人總是口是心非”的。若不是以為還有複合的希望,子孝不會一直追到京城。
子孝是自作孽,我又何嚐不是?包括對祁雲海,也是不懂拒絕,才一步步演變成了今天這種騎虎難下的局麵。
祁雲海以我的“未婚夫”自居,又送了那麽貴重的禮,我卻跟皇上一起走了,他會不會惱羞成怒?我呐呐地說:“皇上剛才不該跟我一起走的。”
“為什麽,你怕祁雲海有想法?”
“確實是!”我不怕承認這一點,“他現在可是皇上跟琰親王角逐地最大籌碼。”
“那又如何?”
我皺起了眉頭,“昨天我們不是說好了嗎?皇上現階段要忍耐。”
“姐姐”,皇上也換上了嚴肅地語調,“如果朕連跟你一起看個病人都要顧忌他的想法,看他地臉色行事,即使徹底肅清了琰親王的勢力又如何?隻不過換了一個人來轄製朕。朕就是要讓他明白,對姐姐,朕是決不會放手的,國政歸國政,感情歸感情,他如果連這都分不清,也隻是個蠢才,不值得倚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他助朕清除謀逆之臣,同時也是成就自己的功業。姐姐隻想著我們受了人家的恩,卻不想想他從中得到的。比如,今天朕就恢複了他的爵位,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封賞。做臣子的,有機會為主上效力,那是他的榮幸。”
我朝他豎起大拇指:“果然是皇上,一開口就氣勢非凡,相比之下,姐姐真是太小家子氣了。”我本來就是小家子出身的麽。
他一開始聽我誇他,得意地笑開了,再聽到我自責,又安慰道:“姐姐就是心太善,所以隻想著人家的好。”
我苦笑:“不要再說我心善了,這個詞對我,現在都變成諷刺意義了。”
“怎麽會?姐姐進宮的時間還不長,以後適應了就好了。有些很美好的品德,在民間人人稱頌,到了朝中和宮中,不是說就不好了,隻是容易被人利用。”
“我明白的”,我歎息著點了點頭,以前逃荒的時候,我們曾在街上被惡霸欺負,還記得當時父親憤怒地說了一句:“這個世界,惡人吃香喝辣,好人窮得要飯。”
皇上突然問我:“祁雲海是單純來謝恩的嗎?”
就知道!他不打探才奇怪呢。
我若無其事地答:“也許有別的用意吧,但皇上來之前我也剛迴宮,所以不知道。”
“聽說他送了幾大箱子禮物,還有一套很稀罕的珍珠?”
“嗯,黑珍珠,皇上沒看到嗎?就擺在桌上的。”
“黑珍珠宮裏的銀庫就有啊。”
“他送的那套,會依次變出各種藍色,所以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彩虹。”
皇上盯著我問:“你很喜歡?”
“呃,隻是就事論事,那種顏色的黑珍珠確實罕見,誰看了都喜歡的。”
話說出口我就知道要糟糕,這都什麽時候了,還實話實說。
這不,立刻杠上了,“比我送給姐姐的紫檀木浴盆和火焰夜明珠還好?”
“啊?當然不是,那怎麽能比呢,別說皇上送的本就是天下難尋的稀罕物,就是皇上送根馬尾巴草,那也是最好的,因為是皇上送的啊。”
又說了一大堆肉麻討好的話,那張俊美的臉還由陰轉晴,慢慢露出了迷人的笑容。
唉,說起為君之道,氣勢如虹,即使危機重重,也不肯看臣下的臉色行事。爭風吃醋的時候,怎麽又忘了自己的身份,像小孩子一樣計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