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討完公司的下一步計劃後,隨即,大家又商定了再過一周,也就是放假前召開一次集團年會,然後才結束會議。


    會議結合後,其他人都各自離開,楊冠斌則是跟著林曉一起來到了辦公室。


    一邊進門,楊冠斌一邊開口道:“林總,如果零售體驗店全麵鋪開的話,市場部那邊,我想人員還有再充實一些。”


    林曉抬頭看了楊冠斌一眼,有些詫異的說道:“楊師兄,這個你直接決定就好了,人員不夠,那就再招一些。”


    “我的想法是把零售體驗店這一塊的單獨拿出來管理。”楊冠斌接上話說道。


    林曉聽到後,開始琢磨起楊冠斌的話來。


    “你的意思是在以前按省市片區負責的基礎上,從市場部專門分出一個組負責零售體驗店?”


    楊冠斌點了點頭道:“零售體驗店的經營模式和我們平常找銷售代理並不一樣,以前店少,各個店長有比較大的自主權,這倒無所謂。”


    “但是一旦店多起來,不可能給所有的店長都這麽大的自主權,還是要有人專門負責管理。”


    林曉聽完,心裏也基本上認同楊冠斌的話,這時候也迴過味來,朝著楊冠斌說道:


    “所以你說的人員充實,是指的這一塊管理人員的充實?”


    “對。”楊冠斌應道,“要管理好零售體驗店,還是要對這一塊的業務比較熟練的,我倒是有想法從幾個零售體驗店的店長中提拔起一個來負責。”


    林曉聽到後,笑著朝楊冠斌說道:“你這是看上了燕京和明珠體驗店的兩位店長,然後又不知道選哪個好,所以帶著難題來找我來了吧?”


    還有一點,林曉沒有說透,那就是他已經猜測到楊冠斌是摸不準自己更看重這兩位店長當中的哪一個,所以也不好開口。


    林曉小心想了想,其實燕京零售體驗店的魏曉菲以及明珠零售體驗店的何茜都不錯。


    這兩位店長自己都接觸幾次,無論是銷售能力還是管理能力都比較強,而且兩人也是同一時間來到公司的,資曆、經驗都一樣。


    這樣一琢磨,林曉發現,還真的不是特別好選,他相信兩個人無論哪一個提拔起來,應該都能夠勝任這個崗位。


    但是,也不可能一下子把兩個人都提拔到市場部當中,市場部空不出這麽多的崗位。


    至於把兩人當中的哪個放到別的部門,又有點浪費了。


    “林總,是不是不太好選?”楊冠斌這時候開口問道。


    “其實我之前也琢磨了一會,覺得兩個人選誰都可以的,偏偏這樣反而不好決定,要是哪裏還有崗位需要這樣的人挑擔子就好了。”


    林曉心裏一動,笑著迴答說道:“還真有!”


    迎著楊冠斌詫異的目光,林曉道:“我也是剛剛才想起來,前幾天我還一直琢磨著去哪裏找一個信得過又懂市場的人才。”


    “我的國光實業收購了萬佳連鎖後,我一直想找一個人去國光萬佳當副總,幫我盯著點,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才。”


    “如果叫她們兩個當中的一個人去,她們應該會願意吧。”


    “那當然會是願意了。”楊冠斌笑著說道,“這倒好,一下子倒是都解決了。”


    “兩人具體的崗位怎麽安排,這個還要林總你來決定了。”


    林曉點了點頭,其實兩個崗位都非常不錯。


    雖然國光萬佳隻是國光實業當中的一個子公司,但是國光萬佳的規模擺在那,去那邊當個副總,也算是邁入到公司的高層了。


    而且,是林曉親自安排過去的,這個職位的分量,以及在林曉心中的地位不一樣。


    當然,到亙古科技當個市場部的主管,自然也是非常的好,負責零售體驗店這一塊的業務,是現在亙古科技最重要的銷售業務。


    這一塊,之前可都是林曉和楊冠斌盯著的。


    而且主管的這個位置雖然沒有副總高,但是亙古科技的規模畢竟擺在那裏,體量是國光萬佳的規模不能比的。


    想了想,林曉道:“魏曉菲好像本身就是燕京本地人吧,幹脆就讓她留在亙古科技工作吧,何茜本身也不是明珠人,讓她去鵬城應該也不會拒絕,當然,具體的還是到時候再征求一下兩個人的意見。”


    “好的。”楊冠斌直接應道,國光實業那邊本身就和他是屬於兩個係統,他自然不會有其他的意見。


    林曉這時又朝著楊冠斌道:“楊師兄,按照目前的安排,接下來我們需要補充的人員很多,現在要開始謀劃了。”


    “林總放心,這一點我也早就有考慮,去年那一批畢業招進來後安排在了不同崗位曆練,今年應該陸續可以發揮作用了。”


    “同時,我也會組織各個部門,迅速的把人員招聘計劃拿出來,趁著年前的時候,把招聘的公告發出去,招一些有經驗的人進來。”


    說到這,楊冠斌笑了笑,“我們亙古集團的名氣目前已經完全打開,要挖人招人,也相對來說容易一些。”


    林曉聽完也是微微一笑,這點倒也是,在國內,因為他本人去年頻頻亮相成為輿論熱點的原因,亙古集團也是跟著出圈,名氣大增,這對於吸引人確實有相當的好處。


    在國外,亙古集團雖然沒有這種名氣,但是恰逢納斯達克泡沫,大量互聯網企業倒閉,不少科技企業紛紛裁員,招起人來也相對容易一些。


    而且,相對來說,人力資源成本也低一些。


    就以喬磊之前在矽穀那邊招工程師來說,如果不是過去2000年的納斯達克泡沫,不僅要聚起上百人的研發團隊非常困難,就算能夠聚起,挖人的成本也至少要提高50%。


    想到今年米國那邊形勢不僅不會好轉,而且影響還會持續提升,林曉朝著楊冠斌說道:


    “一些海外尤其是米國那邊的人才,不管是工程師也好,管理、財務等方麵的人才也好,可以依托獵頭公司,多挖掘一些。”


    “我雖然一直也喊,要多自力更生,但是一些在海外鍛煉過的人才,確實眼界和能力都比較突出,我們有條件要引進來。”


    說完,林曉又趕緊補充道:“但是楊師兄也要叮囑多注意,並不是說海歸就一定是好的,一些拿著父母的錢出去外麵混日子,然後找個公司刷刷履曆,隻會紙上談兵的人,公司這邊堅決不要。”


    “對於海外人才的引進,我們追求的是頂級的,能夠獨擋一麵的。”


    楊冠斌點頭笑道:“那是,林總,這一點我心裏有數,怎麽說我也在米國那邊呆了這麽長時間,對於這其中的門門道道,也了解一些。”


    林曉聽到楊冠斌這樣說,也就放下心來。


    他是覺得趁著這個機會,能夠引迴來一些人才不錯,不過剛進入21世紀初,國內對於海歸還有些盲目的追崇,他可不想在公司裏有這樣的風氣。


    接下來的大半天時間,林曉開始詳細的看起了公司的各項報表,雖然剛才在會議上,楊冠斌他們都已經看過了,但是說的畢竟沒有這麽仔細。


    而且,透過這些報表當中,林曉也能夠看出很多在匯報中沒有體現的東西。


    比如,在u盤的生產過程中,生產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這一塊,已經明顯有所下降了。


    林曉看到這個數據,自然也會試著分析背後的原因。


    這當中,最重要的一塊在於閃存的價格在降低,當初u盤剛推出來的時候閃存容量的主流還是16m,而去年的主流已經是32m。


    按照摩爾定律,微處理器的性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半,這種規律放在閃存上也基本適用的。


    大概今年下半年,64m的閃存芯片應該就會成為主流。


    林曉一邊想著,一邊開始在本子上記錄,16m的u盤首先是要降價,按照之前價格來賣,對於消費者來說,就太沒有誠意了。


    而且本身16m的u盤接下來估計銷量也不會多了,應該適時的抓緊清倉。


    16m容量的u盤,還可以從金屬的外款換成塑料外殼,開始走低價路線,這樣可以繼續保持u盤的市場占有率。


    u盤的技術含量畢竟不複雜,根據反饋,市場上已經又有一些仿製u盤在銷售。


    不同於之前索泥的大牌子,這些很多是國內的小公司生產的,隱蔽性強,而且零散,以目前華夏的環境,很難杜絕。


    亙古科技的態度依然強硬,這兩個月,已經幾次報案查處,起到了一些震懾效果。


    不過亙古科技也確實需要一些相對低價的u盤投放市場,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同時,64m容量的u盤開發,也要提上日程,這樣才能夠搶占先機。


    畢竟,u盤技術專利授權給了不同的廠商,如果自己公司作為技術擁有方,在這方麵還落後其它公司,其實說不過去。


    看完u盤,林曉又看gpod,gpod的生產成本,較之剛上市時,也是有所下降,這個更多的則在於生產規模的提升後,降低了單價成本。


    對於gpod,林曉倒也沒有想過要降價,畢竟上市時間還不到一年,還可以等到下一代產品推出後,再來調整。


    至於下一代的更新產品,林曉也早就已經布置下去準備了,所以也沒有在今天的會上討論。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帶著一百萬重生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梁很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梁很正並收藏我帶著一百萬重生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