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像對於這個即將要上線的音樂軟件很重視啊,不僅花了一千多萬購買音樂版權,還真的準備把自己錄的歌放上去做宣傳。”


    左蔓此時有些好奇的朝著林曉問道。


    “算是吧。”林曉點頭應道。


    “至於購買音樂版權,那目的可就多了,既是為了這款軟件,也是為了今後賺錢,而且還有其它好處,暫時我還沒有想到,但是應該還不少。”


    其實林曉哪裏是沒有想到,隻是現在不好說而已,畢竟以後的事他現在要解釋起來有點費勁。


    真到了後世,其實大家都知道互聯網產業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和娛樂聯係有一起,“泛娛樂”這個概念前一世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在布局,無論是企鵝、阿狸還是國外的穀歌、臉書等等,至於到了移動時代的短視頻平台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遲早要布局的話,晚布局不如早布局。


    說起來,這階段的數字音樂版權是真的便宜,林曉隻花了1200萬,就把華夏主流音樂公司的版權都拿到了手。


    雖然接下來每年還要按照這個標準逐年遞增10%支付版權費,但是考慮到這可是20年的長約,林曉依然願意出這個錢。


    別的不說,他記得曾經看過一組數據,在官方頒布“版權令”之前,大概是2011年,百度簽約環球、華納、索泥三家唱片公司的音樂版權,一年總價不過3000萬,但隨後就開始翻幾番的漲。


    在2013年後,官方開始聯合唱片公司打擊盜版音樂,而在2015年更是頒發了最嚴“版權令”,對於音樂平台的盜版歌曲要求一律下線,隨即引來了數字音樂版權的漲價潮。


    2017年達到頂峰,音樂平台為了搶奪獨家授權,一張新發行專輯可以開出2000萬的報價。


    從時間上來看這一切還很久遠,但是這一世,華夏互聯網因為自己的介入而改變,林曉也不確定版權令是否會提前到來。


    在林曉看來,前一世華夏互聯網的發展其實是很畸形的,可謂是野蠻生長。


    在很長的時間內,互聯網從業者沒有太多正版的概念,音樂、、電影……各種盜版遍地是。


    當然,這也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大環境有關係。


    而在電子商務領域,阿狸的網站上更是各種假貨橫行。


    這一世如果有機會,林曉希望能夠從開始就讓互聯網的發展更規範一些,他會盡可能去推動做這些事,但具體能不能成功,他不好說。


    但即便是按照前一世的時間,版權意識的覺醒要十幾年後,有20年的長約在手,林曉也覺得很賺了。


    如果可以的話,林曉覺得再簽長一點都可以,不過唱片公司們也都聰明的很,不願意簽得更長了。


    之所以現在願意簽這樣的合約,也是因為唱片公司們看到,現在這些歌曲在網絡上也是隨處可以下載,而亙古音樂願意花錢買,還願意每年漲價10%,他們也就抱著能賺一點是一點的想法簽了約。


    亙古音樂,這是即將上線的音樂軟件的的名字。


    林曉對於這個軟件的上線很重視,除了因為音樂版權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因這是旗下亙古網絡與亙古科技兩家公司的首次合作!


    亙古音樂,將會是以亙古集團的名義推出上線的首款產品!


    在米國,gyer就是直接由亙古科技發布的,和gpod的發布是同一家公司。


    而在華夏,林曉在考慮了一番後,選擇了由亙古網絡和亙古科技合作,兩家都能使用。


    林曉購買音樂版權使用的也是亙古集團作為購買方,而並不是兩家公司當中的任何的一家,這也有自己的考慮。


    首先,亙古音樂的歌曲需要支持亙古科技和亙古網絡兩家公司的產品。


    在亙古科技這邊,要可以支持gpod的下載,這是目前林曉所有生意當中最賺錢的,也是林曉要做音樂軟件的關鍵,而且再往後亙古科技是要做手機的,也需要音樂的支持。


    在亙古網絡這邊以後音樂的應用場景就更多了,qq、qq遊戲包括再往後,如果還要推出qq空間等等一係列的產品,都需要用到音樂。


    如果是由兩家公司當中的一家來購買版權的話,另一家就不能用了,所以最終林曉決定用亙古集團來購買。


    而與這些音樂版權持有公司簽訂的合約,林曉也都約定了,版權的使用由亙古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共享,包括但不限於亙古科技以及亙古網絡。


    在合作的模式上,亙古集團也沒有采用gyer在米國與四大唱片公司的合作模式,因為在華夏,目前的版權意識並不高,如果亙古音樂一上線就直接收費,在華夏幾乎行不通。


    所以亙古音樂目前是購買版權,然後“免費”提供給用戶聽。


    但這個“免費”,林曉也是有自己的布局,接下來,亙古集團每年畢竟在這一塊的投入是千萬級別的,這個錢也不能白花出去了。


    當然,這些他也沒有和左蔓說得太仔細,隨後聽了聽自己錄的歌,感覺還過得去,他就離開了華娛娛樂。


    為了配合10月6日的亙古音樂上線,他還要去接受一個專訪。


    采訪林曉的是華夏計算機報的黃誌帆,這是林曉每一次想要在媒體上麵發布東西時第一個想到的記者。


    而媒體界的人士也知道黃誌帆和林曉熟,往往能夠拿到第一手的資料,如果涉及到亙古集團方麵的信息,好多人也會找黃誌帆要,連帶著黃誌帆業內的地位也都是水漲船高了。


    所以每一次,對於林曉這邊要發布的什麽消息,黃誌帆也都是很積極。


    兩人約好的是下午5點見麵,但是黃誌帆4點30就來到了亙古科技。


    林曉從華娛娛樂迴來的時候,發現黃誌帆已經來到了公司。


    “誌帆哥,你倒是來得挺早啊。”


    進到會客室,林曉笑著和黃誌帆打關招唿。


    黃誌帆起身,也是朝著笑道:“林總每次約我,都有好新聞,我這是聞著新聞的味來的。”


    “嘿,誌帆哥你這也是嗅覺驚人呐。”


    林曉打趣了一句,頓時引得黃誌帆笑罵,“你這是變著法罵我呢。”


    “我說的是你的新聞嗅覺,這也沒錯呀。”林曉笑嗬嗬的說道。


    老熟人的兩人開了幾句玩笑,黃誌帆馬上朝著林曉問道:“這一次約我應該是想和我聊聊亙古音樂的事吧。”


    亙古音樂10月6日要上線,因為之前林曉這邊已經安排了人做適當的宣傳,所以大家也都知道。


    “嗯,還有一些細節,是之前沒有對外公布的,等等吧,等人到齊了我們再一起聊聊。”


    林曉說完,黃誌帆有些好奇的問道:“還有其他人?”


    “嗯,華夏電視台的。”林曉點了點頭。


    “搞這麽大陣仗?”黃誌帆稍稍有些驚訝。


    林曉笑了笑道:“這倒不是我要搞這麽大陣仗,而是他們主動的找上門來,我也是剛剛接到電話,不是正式的采訪,他們就是來了解點素材。”


    林曉的確是剛剛在迴來的路上接到的電話,打電話來的是施月,之前做熱點訪談的那位女主持人。


    電話裏,施月說她有一個做綜藝頻道的同事想來了解一下亙古音樂的事情,收集些新聞素材看能不能用上,林曉一想正好約了黃誌帆要聊這事,也就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都是在燕京,距離也並不遠,兩人聊著天,沒過幾分鍾,任小雯帶著人走了進來,領頭的人正是施月,在她的身旁還站著個圓臉女孩,林曉倒是沒見過。


    “施小姐,歡迎啊!”


    林曉主動的朝著施月迎了上去,還是那番幹練模樣的施月笑著主動伸手和林曉握了握手,然後開口說道:


    “林總,我這次是冒昧領著我同事來的,介紹一下,我的這位同事叫吳欣雨,也是我的小師妹,最近調整到了電視台的綜藝頻道實習,她聽說你們的亙古音樂要上線,就想來了解一下有沒有什麽新聞素材。”


    說完,施月又笑了笑朝林曉說道:“忘記和你說了,欣雨還是你的崇拜者呢……”


    順著施月的介紹,林曉打量了一眼看著自己一臉好奇的吳欣雨。


    如果按施月的說法,吳欣雨已經畢業實業了,應該比自己大個兩三歲,不過吳欣雨長得有些娃娃臉,看起來比自己還要小一些。


    “你好,吳記者。”林曉主動的朝著吳欣雨笑著打了個招唿。


    “你好,林曉!你直接叫我欣雨吧!”


    吳欣雨很是高興的跟林曉握了握手,語氣中帶著些小興奮。


    她是典型的林曉小迷妹,當初不僅一個個字的把林曉接受熱點訪談的內容敲出來發到了網上,後來百度上線的時候,當網上有人對於林曉說出的百度技術數據提出質疑時,她還特意的專門用笨辦法去測試了數據發到網上作為反駁。


    因為林曉的原因,吳欣雨本來想成為一名報道科技類的記者,可是事與願違,在台裏呆了一段時間完成見習後,進入實習階段,卻把她安排在了綜藝頻道。


    “這一次想看看能否收集新聞素材,純粹是我自己想起的,也沒有和台裏匯報,我本來請施月姐幫我提一提,沒想到你這麽快就同意了。”


    吳欣雨一臉驚喜的說道,對於她來說,突然接到這個消息,確實有些感覺幸福來的太突然。


    林曉聽完,笑嗬嗬的說道:“說來也巧,正好我這邊就要接受一個專訪,也是談亙古音樂的。”


    說著,林曉把黃誌帆介紹給了施月和吳欣雨。


    施月聽完,馬上說道:“林總,黃記者,既然這樣的話,那你們的專訪繼續,我們等一等都可以。”


    施月在這個行業呆得久了,自然也知道第一手消息對於一名記者的重要性。


    林曉剛剛其實已經和黃誌帆溝通過這個事情,此時便笑著說道:


    “沒關係,這也不是什麽特別隱秘的事情,而且吳……欣雨這次來是自己出來收集素材的,就算帶迴去了,也不會馬上播出吧,黃記者這邊明天就能直接出稿子了。”


    施月看向黃誌帆,後者點了點頭,像吳欣雨這樣出來收集素材的,而且亙古音樂還沒有正式上線,華夏電視台哪怕是綜藝頻道,會上新聞的概率也不大。


    本來也不是多大的事,何況施月兩人還是華夏電視台的,他自然也不至於在這種事上有什麽介懷。


    看到林曉和黃誌帆都這樣說,施月當即再次笑著開口說道:“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和欣雨就得個好處,在這聽聽第一手消息,黃記者你和林總聊。”


    幾人聊完,專訪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說是專訪,畢竟最後是以文字形式呈現,所以現場其實也並不是有多正式,都是熟人了,林曉隨即把他花了1200萬購買了音樂版權,然後準備“免費”給用戶聽的事說了出來。


    聽完林曉的介紹,黃誌帆頓時兩眼盡是詫異的說道:“你的意思是,亙古音樂的音樂,是得到了這些唱片公司正版授權的?而且準備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


    “也不是全免費,還收1分錢。”林曉笑嗬嗬的說道。


    亙古音樂支持qq登陸,但是登陸後隻支持試聽,如果要下載,就需要成為會員,而會員的價格是線上支付0.01元,如果是已經注冊了支付寶,則是可以自動成為亙古音樂的會員。


    每年1000多萬花出去,短期內林曉也不指望能夠迴本了,如果能夠帶來一些支付寶的用戶,那對於林曉來說,就算是收獲了。


    當然,這一點黃誌帆是不會去理解的,他隻是很驚訝的朝著林曉說道:


    “為什麽會去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要知道,你的亙古音樂就算是和其它的軟件一樣,盜版使用音樂,也沒有人會指責你的。”


    黃誌帆這話出口後,吳欣雨不停的點頭,就連施月也是一臉不解。


    在這年頭的人看來,在互聯網上有各種盜版的東西出現,實在是太正常了。


    看到這,林曉不由歎了口氣,感慨說道:


    “確實,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互聯網上這樣盜版使用是正常的。”


    “但是,那對於創作和演唱者來說,太不尊重了,我想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互聯網行業也有尊重公司,至少亙古旗下的公司都尊重版權以及所有的知識產權。”


    說到這,林曉一臉正色的朝著三人道:


    “雖然我這樣做的支持力度還不算很大,但是,如果……我是說如果能借此機會,倡導和唿籲人們支持正版,我想這件事就是非常有意義了!”


    林曉這話說得其實並不誇張,現階段,他出錢的其中很重要一個意義就在於此了!


    引導互聯網良性發展,總得有人去做,他希望自己能夠做一些推動的事。


    聽到林曉這話,現場的三名媒體人臉上的表情頓時微微動容。


    就因為一個支持正版的理由,就要砸出去1200萬,而且還是每年最少這個數,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完全就是人傻錢多啊,可是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林曉這樣的行為卻讓他們感到敬佩。


    吳欣雨此時的眼中更是開始冒小星星了。


    林曉,不愧是你!偶像!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帶著一百萬重生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梁很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梁很正並收藏我帶著一百萬重生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