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許誌鳴帶著林曉和張京一起和李鴻海見麵,敲定了整個芯片廠設立的具體細節。
李鴻海的原則就是一個,支持!
所以芯片製造廠項目的事情也很快就敲定。
(別問我為什麽不寫具體商討細節以及支持政策,昨天寫的那一章和今天早上寫的過不了審,那些打交道的內容全部不能寫,所以幹脆就略過那一塊吧,影響應該不大。)
項目的建廠地址選擇在了明珠新區科技園內,首期麵積350畝,在事情敲定當天,林曉和張京兩人就開始正式著手公司的成立。
考慮到人員的招聘,尤其是技術團隊要先組建起來,再加上工廠的籌建也需要人員,人員都要地點辦公,兩人先是在明珠新區項目建廠附近租下了一層辦公樓,作為公司辦公場所。
場所搞定,接下來就是公司注冊的事了。
在公司名字設立的時候,張京果然提出了華芯這個名稱,林曉覺得挺好挺貼切,不過他沒有選用華芯國際這個名字,而是直接使用了華芯科技有限公司這個名字。
就在兩人緊鑼密鼓的籌備新公司的同時,原本約好了的林本健,也在這時候來到了明珠。
林本健身材中等,雖然有些白發,但五十多歲的人看起來非常的精神。
林本健和張京打完招唿,然後有些好奇的朝著林曉打量說道:“張博,這就是你誇讚的那位年輕的合作夥伴吧。”
“林博,對,這就是林總。”張京介紹著說道。
林曉看著這個讓世界各大半導體公司舍棄耗費逾10億美元和數年的研究心力,跟著他與台積電一起轉彎的傳奇人物。
然後主動的向林本健伸出手,“林博,你好,我是林曉。”
“你好,本家。”林本健這時候也笑著開口,不過這稱唿嘛,倒是讓林曉在稍稍意外的同時,瞬間也拉近了兩人之間的關係。
兩人一起笑著握了手。
這時候,張京也開始和林本健說了說目前整個項目的一個進展情況,聽到說項目已經談妥,並且準備開始設立公司。
林本健當即有些驚訝的問道:“速度這麽快?”
“速度快點好,這個項目半年前我們就有意向了。”林曉笑著說道。
“不過能夠和張京博士合作,這半年我等的也值了。”
說完,林曉直接朝著林本健說道:“林博,其實我還和張博提議過,邀請你一起加入項目,不過你在台積電,張京博士就說請你做顧問。”
林本健聽了,微笑道:“你這稍微提晚了一點,我入職台積電剛剛兩個月,早兩個月提,我還真考慮……”
“什麽?”聽到林本健的話,坐著的林曉直接就嗖的一下站了起來,驚訝不已。
“你入職台積電才兩個月?”
林本健被林曉稍稍過激的反應給弄得有些意外,他再次說道:“嗯,我是2月從ibm離職,3月中旬入職台積電的。“
一旁的張京也跟著說道:“就是因為林博入職時間很短,所以我之前聽到你說請林博一起加入項目的話,才會說可能有難度。”
這這……疏忽了啊!
聽到這,林曉頓時感覺有些懊惱自己的疏忽大意,一直以來他隻知道林本健是在台積電工作,並沒有留意到對方是2000年入職台積電的。
而張京之前說知道林本健,很有可能也並不是因為對方在台積電,而是兩人一起在矽穀工作的時候就認識了。
畢竟當初兩個人一個人在德州儀器,一個人在ibm。
雖然也知道自己不是百事通,不可能什麽事情都記得那麽清楚,但是想到對方對於芯片行業的作用,以及自己本來有機會直接拉對方入夥,林曉還是一臉懊惱與遺憾的說道:
“唉,我應該早點開口說這事的,竟然因為兩個月時間就錯過林博這樣的頂尖專家,這……怪我!”
從林曉剛剛的突然站起,再加上此時林曉臉上那無比懊惱的表情,都是無比真實,這讓林本健的心裏在驚訝之於,又有一些觸動。
畢竟,能夠被人重視,那是一件無比自豪的事情。
所以此時的林本健馬上笑著說道:“林總,我擔任公司的顧問也是一樣的,就憑你這麽看得起我,以後隻要是華芯科技的事,在我能力範圍內,肯定盡力而為。”
“這還是不一樣。”林曉搖了搖頭,然後滿臉誠意的朝著林本健說道:
“林博,我現在說這話可能稍晚了些,但我是真的很希望你能夠直接加入到我們華芯科技項目來。”
“你剛入職台積電,我這話還是有些冒昧,但是林博你要願意從台積電出來加入到華芯科技,薪資待遇我直接翻倍,如果合同裏約定了有什麽違約金之類的,可以全部由我來出。”
說完林曉怕張京有什麽想法,這時候轉而朝著張京說道:
“張博,我求賢若渴,直接這樣說希望你不要介意,如果是違約金之類的,不用公司出,我個人出。”
張京笑了笑沒有開口,而林本健這時候則忙著開口說道:“林總,你這太誇張了,我……”
“林博,我說的是真心話。”林曉打斷了林本健的話,真誠的說道:
“其實剛剛我還沒有說完,林博如果願意加入,我還願意直接從我持有的股份裏,直接拿一部分出來。”
如果林本健真的願意加入,帶來的後續影響以及對於林曉整個計劃的幫助是無比巨大的。
這意味著華芯科技完全有可能率先提出浸潤式光刻技術,代替台積電實現芯片製造的彎道超車。
所以拿股份出來,林曉絕對是願意的。
林本健這時候心裏是既驚訝又錯愕,心裏也更加的好奇。
“林總,你這太看得起我了,我很驚訝自己何德何能。”
“因為在這一塊有技術、有經驗、有膽識、有想法的華人太少了,你和張博一樣,是能夠助推這個項目的領軍式人物。”
“而我做這個項目,也有著自己的想法。”林曉說著,一雙星目無比明亮。
“張京博士曾經問過我,有沒有想過芯片行業高投資長周期。我當時的迴答是,沒關係我還年輕,10年不行那就20年,這條路確實很難,得總得有人去走!”
“張京博士舍棄高薪和舒適選擇迴國設立芯片製造廠,我放著好好的更賺錢的生意不做,幾乎是要把全部的身家都投入到芯片的計劃中,其實都是因為同一個願景……那就是打造華夏人自己的芯片!”
林曉的語氣依然沉穩,卻透露出一股子堅定。
“打造我們華人自己的芯片廠,甚至從落後完成追趕,生產我們華人自己的高端芯片,這是我的願景,也是這個項目的使命!”
說著林曉看向林本健,目光帶有期待。
“這個使命,光我和張京博士扛不起來,還需要更多的仁人誌士!”
7017k
李鴻海的原則就是一個,支持!
所以芯片製造廠項目的事情也很快就敲定。
(別問我為什麽不寫具體商討細節以及支持政策,昨天寫的那一章和今天早上寫的過不了審,那些打交道的內容全部不能寫,所以幹脆就略過那一塊吧,影響應該不大。)
項目的建廠地址選擇在了明珠新區科技園內,首期麵積350畝,在事情敲定當天,林曉和張京兩人就開始正式著手公司的成立。
考慮到人員的招聘,尤其是技術團隊要先組建起來,再加上工廠的籌建也需要人員,人員都要地點辦公,兩人先是在明珠新區項目建廠附近租下了一層辦公樓,作為公司辦公場所。
場所搞定,接下來就是公司注冊的事了。
在公司名字設立的時候,張京果然提出了華芯這個名稱,林曉覺得挺好挺貼切,不過他沒有選用華芯國際這個名字,而是直接使用了華芯科技有限公司這個名字。
就在兩人緊鑼密鼓的籌備新公司的同時,原本約好了的林本健,也在這時候來到了明珠。
林本健身材中等,雖然有些白發,但五十多歲的人看起來非常的精神。
林本健和張京打完招唿,然後有些好奇的朝著林曉打量說道:“張博,這就是你誇讚的那位年輕的合作夥伴吧。”
“林博,對,這就是林總。”張京介紹著說道。
林曉看著這個讓世界各大半導體公司舍棄耗費逾10億美元和數年的研究心力,跟著他與台積電一起轉彎的傳奇人物。
然後主動的向林本健伸出手,“林博,你好,我是林曉。”
“你好,本家。”林本健這時候也笑著開口,不過這稱唿嘛,倒是讓林曉在稍稍意外的同時,瞬間也拉近了兩人之間的關係。
兩人一起笑著握了手。
這時候,張京也開始和林本健說了說目前整個項目的一個進展情況,聽到說項目已經談妥,並且準備開始設立公司。
林本健當即有些驚訝的問道:“速度這麽快?”
“速度快點好,這個項目半年前我們就有意向了。”林曉笑著說道。
“不過能夠和張京博士合作,這半年我等的也值了。”
說完,林曉直接朝著林本健說道:“林博,其實我還和張博提議過,邀請你一起加入項目,不過你在台積電,張京博士就說請你做顧問。”
林本健聽了,微笑道:“你這稍微提晚了一點,我入職台積電剛剛兩個月,早兩個月提,我還真考慮……”
“什麽?”聽到林本健的話,坐著的林曉直接就嗖的一下站了起來,驚訝不已。
“你入職台積電才兩個月?”
林本健被林曉稍稍過激的反應給弄得有些意外,他再次說道:“嗯,我是2月從ibm離職,3月中旬入職台積電的。“
一旁的張京也跟著說道:“就是因為林博入職時間很短,所以我之前聽到你說請林博一起加入項目的話,才會說可能有難度。”
這這……疏忽了啊!
聽到這,林曉頓時感覺有些懊惱自己的疏忽大意,一直以來他隻知道林本健是在台積電工作,並沒有留意到對方是2000年入職台積電的。
而張京之前說知道林本健,很有可能也並不是因為對方在台積電,而是兩人一起在矽穀工作的時候就認識了。
畢竟當初兩個人一個人在德州儀器,一個人在ibm。
雖然也知道自己不是百事通,不可能什麽事情都記得那麽清楚,但是想到對方對於芯片行業的作用,以及自己本來有機會直接拉對方入夥,林曉還是一臉懊惱與遺憾的說道:
“唉,我應該早點開口說這事的,竟然因為兩個月時間就錯過林博這樣的頂尖專家,這……怪我!”
從林曉剛剛的突然站起,再加上此時林曉臉上那無比懊惱的表情,都是無比真實,這讓林本健的心裏在驚訝之於,又有一些觸動。
畢竟,能夠被人重視,那是一件無比自豪的事情。
所以此時的林本健馬上笑著說道:“林總,我擔任公司的顧問也是一樣的,就憑你這麽看得起我,以後隻要是華芯科技的事,在我能力範圍內,肯定盡力而為。”
“這還是不一樣。”林曉搖了搖頭,然後滿臉誠意的朝著林本健說道:
“林博,我現在說這話可能稍晚了些,但我是真的很希望你能夠直接加入到我們華芯科技項目來。”
“你剛入職台積電,我這話還是有些冒昧,但是林博你要願意從台積電出來加入到華芯科技,薪資待遇我直接翻倍,如果合同裏約定了有什麽違約金之類的,可以全部由我來出。”
說完林曉怕張京有什麽想法,這時候轉而朝著張京說道:
“張博,我求賢若渴,直接這樣說希望你不要介意,如果是違約金之類的,不用公司出,我個人出。”
張京笑了笑沒有開口,而林本健這時候則忙著開口說道:“林總,你這太誇張了,我……”
“林博,我說的是真心話。”林曉打斷了林本健的話,真誠的說道:
“其實剛剛我還沒有說完,林博如果願意加入,我還願意直接從我持有的股份裏,直接拿一部分出來。”
如果林本健真的願意加入,帶來的後續影響以及對於林曉整個計劃的幫助是無比巨大的。
這意味著華芯科技完全有可能率先提出浸潤式光刻技術,代替台積電實現芯片製造的彎道超車。
所以拿股份出來,林曉絕對是願意的。
林本健這時候心裏是既驚訝又錯愕,心裏也更加的好奇。
“林總,你這太看得起我了,我很驚訝自己何德何能。”
“因為在這一塊有技術、有經驗、有膽識、有想法的華人太少了,你和張博一樣,是能夠助推這個項目的領軍式人物。”
“而我做這個項目,也有著自己的想法。”林曉說著,一雙星目無比明亮。
“張京博士曾經問過我,有沒有想過芯片行業高投資長周期。我當時的迴答是,沒關係我還年輕,10年不行那就20年,這條路確實很難,得總得有人去走!”
“張京博士舍棄高薪和舒適選擇迴國設立芯片製造廠,我放著好好的更賺錢的生意不做,幾乎是要把全部的身家都投入到芯片的計劃中,其實都是因為同一個願景……那就是打造華夏人自己的芯片!”
林曉的語氣依然沉穩,卻透露出一股子堅定。
“打造我們華人自己的芯片廠,甚至從落後完成追趕,生產我們華人自己的高端芯片,這是我的願景,也是這個項目的使命!”
說著林曉看向林本健,目光帶有期待。
“這個使命,光我和張京博士扛不起來,還需要更多的仁人誌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