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昌老爺子現在的心情可謂是格外的好。


    在亙古科技對外公布了雙方和解協議的具體內容時,他正在外麵出差,得到消息後,老爺子特意打了電話給林曉,也沒有說太多,隻是很激動的朝著林曉說了那麽一句話。


    “好,做得好!”


    而這兩天,他終於迴到學校了,走在學校裏,也都能聽到別人對林曉的議論。


    因為不僅是互聯網,連帶著傳統媒體也在對亙古科技的報道評論中,加上了國貨之光這樣的字眼。


    一時間,亙古科技和林曉再一次的成為了全國熱議的對象。


    而年輕人對於林曉的崇拜,也再次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燕京理工大學就更是如此了,走在校園各處,經常都能夠聽到這樣的議論聲。


    唐興昌還接到了不少老朋友的電話,那都是來和他說索泥侵權又下架產品的事情,他們對於最終的處理結果,對於索泥的服軟都紛紛感到驚訝。


    老爺子當然也不忘誇誇亙古科技,誇誇林曉,把前因後果說出來,告訴自己的這些老友們,正是因為林曉強硬態度,才能夠有最後這樣的結局。


    這個年輕人了不得啊!


    每當聽到那些老朋友們對林曉誇讚,唐興昌就非常開心,他感覺這比誇自己還要開心。


    甚至過個半天沒有人打電話來,唐興昌還會主動打電話跟人聊聊。


    今天聽到林曉說要找自己和王明江,他第一時間來到了王明江的辦公室。


    當林曉和楊冠斌來到校長辦公室時,王明江和唐興昌兩人都在,林曉走進去打了聲招唿,唐興昌立即滿臉笑容的朝著林曉說道:


    “林曉,這一次,你可是大大漲了我們華夏人誌氣,最近和我打電話那些老夥計,都誇獎你呢。”


    說完,唐興昌還不忘又加了一句。


    “很好!這一次,你和冠斌做得很好!”


    林曉笑了笑迴答道:“確實也沒有想到,索泥會這麽快就選擇服軟,這背後可能還有些別的原因。”


    “原因當然可能有,但是關鍵還在於我們自己!”唐興昌立即揮了揮手。


    “無論是克服困難,科研攻關,還是麵對競爭對手,隻要自己這邊站住了立場,你強硬一些,對手就會軟弱一分。”


    “老唐說得沒錯。”王明江在一旁也是讚同著說道:“這一次你們展現的不僅僅是強硬的態度,還是一個企業的氣節!”


    王明江沒有用民族的氣節,而是用企業的氣節這樣的評價,這是因為他也不想把太大的擔子一下就放在林曉的身上,畢竟現在外麵這樣的聲音已經非常多了。


    林曉也聽出了王明江用企業的氣節這個說法,他將目光看向了校長,卻見王明江此時已經再次開口問道:


    “我看到有很多評論稱亙古科技是國貨之光,你們覺得呢?”


    “確實有很多人在用這樣的評論,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林曉感慨完,和楊冠斌對視了一眼,然後實話實說道:


    “老實說,對於這樣的評價,我和楊師兄都感覺受之有愧。”


    他想了想,這才接著說道:“u盤是一個很好的發明,也是很不錯的產品,但是它的技術含量確實還擔不起這樣的榮譽。


    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很出色的公司,很多很出色的技術,隻是因為一些原因並不被外人知曉而,而恰好我們公司最近趕上了這樣的風頭,所以才會被大家這樣評價。”


    “好!好!”這一次,說話的卻是王明江。


    “你能有這樣的覺悟和清醒的認識,難能可貴啊。”


    唐興昌就更不用說,一直在那不斷的點著頭,目光中盡是欣慰。


    林曉這時候,轉而微微一笑,帶著豪情說道:


    “不過,既然同胞們對亙古科技充滿期待,我們也不能辜負別人的期待,現在公司產品的技術含量達不到,但是我有目標,也有信心,在未來,公司的產品會成為真正的國貨之光!”


    “目前,亙古科技在矽穀研發中心的產品,是下一個拳頭產品,但是在u盤這一塊,我們也並不想就到此為止。”


    “u盤的係列技術已經申請了發明專利,但是這些專利的技術含量並不是特別高,公司的下一步計劃,是研發掌握更核心的技術,這就需要組建一支強有力的技術團隊。”


    說到這,林曉看向了王明江和唐興昌,說道:“所以這一次,我和楊師兄來找唐老和校長,其實是希望你們能幫亙古科技引薦一些人才!”


    唐興昌這時候立即開口道:“你說說看,你們公司都準備做什麽方向,都想要什麽樣的人才?”


    王明江這時候也朝著林曉點了點頭,於是,林曉也跟著向兩人說道:


    “有u盤為基礎後,我們圍繞這個繼續深耕拓展,主要是做兩個方向,一個是繼續做移動存儲。”


    “因為矽穀研發中心那邊的技術需要,我之前花了1000萬米元,從東之那裏購買了一項小硬盤技術,我想組建一支團隊圍繞這項技術繼續研發。”


    林曉開始把他和楊冠斌之前已經商量好的事向王明江和唐興昌講述。


    其實在當初購買東之的小硬盤技術時,林曉就已經決定,要對這項技術進行再開發。


    原因也很簡單,現在mp3是5g的容量,自己購買了硬盤技術,那如果接下來要擴容到10g的呢,難道又出錢讓東之去做吧?


    自己已經在做移動存儲領域了,這方麵的團隊總是要搭建起來的。


    畢竟這麽大的硬盤,也不僅僅是可以用在mp3上,還可以做成移動硬盤嘛。


    繼續開發這個技術,不僅可以讓自己在移動存儲領域多一個產品,也能為自己後續的mp3產品服務,這是一舉兩得!


    聽完林曉說完後,唐興昌和王明江都紛紛點頭,唐興昌更是直接喊話說道:“這個事,我就可以來做,我來帶隊研發!”


    “老唐,你先別激動!”王明江趕緊說道,“林曉他的公司要長遠發展,肯定還要搭建起一支專業的技術團隊,也不能事事都靠你啊。”


    頓了頓,王明江又接上話說道:“而且,學校這邊甚至國家的一些項目,都還在你手裏負責。”


    唐興昌聽完,臉上略帶著可惜的表情,不過他也意識到王明江說得是對的。


    無論是本著對自己手裏項目負責,還是對亙古科技負責的態度,整個項目直接由他來做,似乎都不合適。


    於是,唐興昌立即朝著林曉說道:“校長說得也對,你還是要建一支專業的隊伍,不過在一些關鍵技術攻關時,我還是可以參與的。”


    “謝謝唐老。”林曉道謝完,接著說道:“這是其中的一個方麵。”


    “另一個方麵,我想要搭建一支芯片設計研發團隊。”


    “你說什麽?芯片設計研發?”林曉這邊話音剛落,唐興昌便緊跟著問道,那驚訝程度,可比剛才林曉說做移動存儲技術,要大得多。


    林曉這時候則是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沒錯,芯片設計研發。”


    “其實我目前已經在和一個人談合作,計劃在明珠投一家芯片製造廠,但是要做芯片,光是布局製造還是不夠的,還是得從設計做起。”


    做芯片大的階段分成三塊,設計,製造和封測。


    比如華為、高通、蘋果這些都是會做芯片設計的,台積電等主要是做製造的。


    這兩塊的技術要求都非常高,相對來說封測好做一些。


    “我的想法是先從u盤的主控芯片做起,這個芯片技術和工藝比較基礎,哪怕時間花長一些,也沒有關係,從這裏慢慢的積累經驗。”


    說著,林曉的目光看向了兩人,緩緩的說道:“我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芯片自給自足!”


    隨著林曉說完,王明江和唐興昌兩人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震驚。


    原本他們已經對於林曉的各種表現無比驚訝了,也一直在感歎,林曉作為一名年輕人,眼光和魄力實在是少見。


    但是此刻,在聽到林曉的未來願景後,他們都發現,林曉的格局比他們想象中,還要大!


    芯片自給自足!這得是多大的布局,才能夠完成這樣的事情!


    而在一旁,楊冠斌看到王明江和唐興昌兩人的反應,則是絲毫不覺得意外。


    他到現在都還記得,前些日子,當林曉和他第一次談這個想法時,自己內心的震驚,當時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林曉怕不是瘋了吧。


    然後,他就聽到了此刻,林曉對王明江和唐興昌兩人說得那番話:


    “你們可能很驚訝,但是我確實經過了認真的思考,我知道這個決定可能吞掉我公司賺得錢很大的一部分。”


    “但是,既然公司已經把科技永恆作為理念,那我們要追求的,就是更高端的技術!我們要真正讓華夏科技產品在世界打響名聲,並且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芯片是一個繞不開的東西!”


    林曉此時的臉色無比認真,語氣緩慢而堅定:“我知道這條路很難,但是我也知道,這條路上,亙古科技作為一家華夏公司並不寂寞,終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一點,加入到這個隊伍裏來!”


    他知道,再過些年,在鵬城有那麽一家公司、有那麽一位真正的企業家,就會開始悄悄的走上這條路。


    “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做一個先行者!”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帶著一百萬重生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梁很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梁很正並收藏我帶著一百萬重生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