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百四十六章向司馬國安借錢1
最終,謝媛因為這件事而鬱鬱而終,年僅二十六歲。
謝媛臨終的時候,叫來了陸元盛,希望他和沐廷元和好如初。可是,陸元盛心裏一直認為謝媛嫁給沐廷元而沒有嫁給自己,隻是因為自己的出身不如沐廷元,對沐廷元乃至沐家耿耿於懷;沐廷元看見嬌妻因年早逝,悲痛欲絕,把謝媛的死歸咎於陸元盛。兩人怎麽可能和好如初呢?但陸元盛和沐廷元又不願意違背謝媛的意願,於是決定在謝媛的生日和忌日那兩天,兩人坐在謝媛生前住的那間小屋子裏,拋開恩怨,做一天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你又想起了以前?想起了她?”沐廷元問道。
“難道你沒有想她?”陸元盛反問道。
“我無時不刻不在想她。她走了有五十四個年頭了吧?”沐廷元一想到謝媛的死,心裏好像掛著一塊鉛,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是五十四年零二百一十八天。今年,她要是活著,就應該有七十八了。”陸元盛說著,一向冰冷的眼神裏忽然變得那麽柔情。
“我們說了她半輩子,今天不說她了。”沐廷元對陸元盛說道。
“好!不說就不說!”陸元盛說著,舉起酒杯幹了杯中的那杯酒。
“我們說說楊家和金家吧!你覺得金家那個老不死的能夠拿得下楊家嗎?”沐廷元問道。
“你心裏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陸元盛反問道。
“我想聽聽你心裏的答案。”沐廷元追問道。
“我心中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陸元盛對沐廷元說道。
“什麽意思?”沐廷元不解地看著陸元盛,希望能夠從陸元盛的眼睛看出些什麽。
“我根本對楊家和金家的仇怨沒有任何興趣。”陸元盛不屑地說道。
“你的確不該對他們有興趣。無論他們誰輸誰贏,你都可以從中獲益。所以你真正感興趣的是應該是南京的柳家和我們沐家吧!”沐廷元緩緩地說道。
“不錯!真正讓我們感興趣的隻有你們沐家,隻有你――沐廷元。”陸元盛的眼神裏喊出一絲冰冷的殺氣。
沐廷元沒有被陸元盛釋放出來的壓力,淡淡地笑了笑:“能夠讓你陸元盛感興趣,看來我這把老骨頭還是有些價值。”
“哼!”陸元盛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你覺得楊帆那個人怎麽樣?”沐廷元又問道。
“那個到處傳著緋聞,和你孫女搞曖昧的小屁孩?”陸元盛冷冷地笑了笑,繼續說道,“一個能在幾個月的時間裏搞定金環那個老狐狸在楊家安的棋子;能在一個月內真正接受楊家的所有力量;能讓你那眼高於天的孫女和傾國傾城的孫媳婦都對他另眼相看的人還需要別人的評價嗎?”
沐廷元聽到陸元盛的話,雖然臉上還有笑容,卻已經沒有那麽自然了。
“女大不中留!你就不要為你的孫女杞人憂天了。我再告訴你一條你感興趣的消息。”陸元盛說著,嘴角不禁蕩漾著奸猾的笑容。
“什麽消息?”沐廷元問道。
“金環派他的孫兒金昭去楊家悼念楊玄。”陸元盛神秘地說道。
“那有什麽稀奇!”沐廷元臉上泛起不屑的神情。
“金昭不稀奇,可是金環要金昭帶去的一樣祭品,你一定很感興趣。”陸元盛奸笑道。
“是什麽東西?”
“它是……”
沐廷元聽完陸元盛的話,臉上寫滿了驚訝。
“真希望明年的時候,你還能在這裏和我聊天。”陸元盛看見沐廷元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放聲大笑地走了出去。
……
香港,楊玄的靈堂前已經聚集了很多前麵吊唁的人。其中不乏香港政界高官、名門顯貴。
“廣東金家金昭先生、山西劉家劉文凱先生前來拜祭!”這一聲通報猶如晴天霹靂,現在頓時嘩然。
眾所周知,金家和楊家是一對世仇,而且金家前不久還在商業上發動了對楊家大規模的襲擊,讓楊家遭到了很大的損失。楊玄的死,金家多少應該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是,此刻金家卻叫金昭前來為楊玄吊唁,多少有點像《三國演義》裏的諸葛哭周瑜,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在場的人雖然許多都是見過大場麵的人物,但臉上也不禁寫滿了驚訝。他們的心裏充滿了好奇,視線都聚焦在了楊家新的掌門人身上,想看看楊帆如何處理這件事,以此作為今後對楊家的政策的一個標準。
楊帆看了看周圍的人,心裏怎能不知道這些人的如意算盤呢?
“楊玄先生的過世讓我們金家少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手,為此我們深感難過。所以我特意前來看楊先生最後一麵。楊董,你不會不歡迎吧?”金昭的第一句話便充滿了挑釁和火藥味。
“歡迎,怎麽不歡迎?我們楊家一向大度。既然來了就是客,哪怕是一條正在狂吠的狗,我們也不會把它拒之門外,何況是我們的金大少爺呢?金少爺,裏麵請吧!”楊帆也毫不客氣地迴擊道。
金昭見嘴巴上占不上一絲便宜,臉上雖然依舊保持著笑容,可是臉上的笑容卻已經沒有剛來的那個時候囂張跋扈了。
“不用了!今天我來隻是為了看楊先生最後一眼,順便替爺爺帶一份祭禮給楊先生。把祭禮抬上來。”金昭朝四個黑衣大漢喊道。
隻見四個黑衣大漢抬著一副上等的楠木棺材走了上來,放在了靈堂的正中央。
死了人送東西的不少,可是直接送棺材的卻很少見。周圍的人都好奇地看著金昭和他帶來的楠木棺材,期待著故事的下文。
“這副棺材是用上等的楠木製作,手工精湛,楊董覺得滿意嗎?”金昭冷笑道。
楊帆摸了摸棺材,對金昭說道:“的確是上等的棺材!金少爺做的棺材一定費了不少勁吧?”
“不瞞楊董,這幅棺材的確費了很多工匠的心思。這幅棺材本來是我爺爺為自己準備的,可是楊先生卻先行一步。楊先生作為爺爺一輩子最好的敵人,這樣就去了,爺爺心裏深感難過。所以,爺爺特意將這副打算留給自己的棺材送來了,也算是對楊先生的一點追思,就當感謝楊先生這些年來為了不讓他寂寞吧。”金昭雖然說話的語氣雖然很客氣,但話中卻充滿了囂張和不可一世。
“想不到金老先生還惦記著他的老對手,千裏迢迢地送這個棺材來香港,也不怕麻煩。”楊帆淡淡地說道。
“麻煩談不上,就是有些費勁而已。希望楊董不要拒絕這份祭禮。”金昭說道。
楊帆沒有立刻表態,而是看了看站在身旁,一直保持著沉默的楊宛如。
楊宛如也看著楊帆,雖然沒有說話,卻用堅毅的目光向楊帆表達了她對楊帆的信任,好像在告訴楊帆:“無論你怎麽做,我都會全力地支持你。”
楊帆向楊宛如點點頭,算是對楊宛如的迴答。然後對金昭說道:“既然這樣,我就先替金老先生收下了。我會替金老先生留著,等著金少爺以後來替金老先生取迴去。既然金少爺不願意進去,那我隻好送客了。”
死亡是死者生命的消亡,卻不是死者所有東西的終結。當一個人走完了他(她)的一生後,他(她)對周圍的人的影響卻沒有完。好比薩馬蘭奇先生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但他的奧林匹克精神卻依然影響著我們;又如在地震中遇難的汶川和玉樹人民,他們雖然不幸地告別了這個世界,但他們卻沒有被我們所遺忘。
同樣,楊玄雖然走了,但是楊家還在,楊氏集團還在。楊帆也不會因為楊玄的辭世而忘記了楊玄臨終交代的話語。
楊玄的靈堂經曆了三天,除了金昭的那段插曲外,總的來說還算是很順利,並沒有出什麽岔子。在第四天清晨,楊帆和楊宛如安葬完楊玄後,也標誌著喪事的徹底結束。
之後,楊帆駕車帶著楊宛如迴到了久未迴去的別墅。由於連日來的疲倦和勞累,楊帆和楊宛如迴到別墅,就各自迴房休息了。
楊帆從床上起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了。楊帆懶洋洋地走出臥室,看見楊宛如臥室的門開著,卻不見她的身影,聯想到楊宛如這幾天因為楊玄去世而鬱鬱寡歡的狀態,心裏不禁擔心起來。
楊帆不顧身上隻穿著一條暴露的四角褲,急忙到處找楊宛如。
客廳?沒有!廁所?沒有!樓上?沒有!
正當楊帆打算穿好衣服出去找楊宛如的時候,楊宛如的腦袋卻從廚房裏伸了出來,嚇了楊帆一跳。
“你一直都在廚房?”楊帆呆呆地看著楊宛如,傻兮兮地問道。
“我不在廚房,在哪裏。”楊宛如沒好氣地說道,心裏懷疑楊帆是不是睡久了,把腦袋睡傻了。
“你在廚房幹什麽?”楊帆疑惑地問道。
按照楊帆對楊宛如的了解,楊宛如基本上屬於那種寧上廳堂一萬迴,不下廚房一萬年的人。
“當然是做東西吃啊!難道你以為我在廚房睡覺啊?”楊宛如白了楊帆一眼,現在不是懷疑,而是確認楊帆的腦袋的確出了毛病。
“你會做飯?”楊帆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楊宛如。在楊帆的心裏,楊宛如做飯跟老母豬上樹沒有什麽區別。
“誰說我在做飯了?難道廚房隻有用來煮飯嗎?”楊宛如說道。
“那你在做什麽?”楊帆問道。
“本大小姐不會做飯,難道不會下麵嗎?麵要煮熟了,我不跟你說了。”楊宛如又走進了廚房。
“記得跟我來一碗!”楊帆說完,走進了廁所。
“對不起,本小姐今天煮的麵沒你的份。”楊宛如的聲音從廚房裏傳來。
第一百四十六章向司馬國安借錢1
最終,謝媛因為這件事而鬱鬱而終,年僅二十六歲。
謝媛臨終的時候,叫來了陸元盛,希望他和沐廷元和好如初。可是,陸元盛心裏一直認為謝媛嫁給沐廷元而沒有嫁給自己,隻是因為自己的出身不如沐廷元,對沐廷元乃至沐家耿耿於懷;沐廷元看見嬌妻因年早逝,悲痛欲絕,把謝媛的死歸咎於陸元盛。兩人怎麽可能和好如初呢?但陸元盛和沐廷元又不願意違背謝媛的意願,於是決定在謝媛的生日和忌日那兩天,兩人坐在謝媛生前住的那間小屋子裏,拋開恩怨,做一天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你又想起了以前?想起了她?”沐廷元問道。
“難道你沒有想她?”陸元盛反問道。
“我無時不刻不在想她。她走了有五十四個年頭了吧?”沐廷元一想到謝媛的死,心裏好像掛著一塊鉛,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是五十四年零二百一十八天。今年,她要是活著,就應該有七十八了。”陸元盛說著,一向冰冷的眼神裏忽然變得那麽柔情。
“我們說了她半輩子,今天不說她了。”沐廷元對陸元盛說道。
“好!不說就不說!”陸元盛說著,舉起酒杯幹了杯中的那杯酒。
“我們說說楊家和金家吧!你覺得金家那個老不死的能夠拿得下楊家嗎?”沐廷元問道。
“你心裏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陸元盛反問道。
“我想聽聽你心裏的答案。”沐廷元追問道。
“我心中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陸元盛對沐廷元說道。
“什麽意思?”沐廷元不解地看著陸元盛,希望能夠從陸元盛的眼睛看出些什麽。
“我根本對楊家和金家的仇怨沒有任何興趣。”陸元盛不屑地說道。
“你的確不該對他們有興趣。無論他們誰輸誰贏,你都可以從中獲益。所以你真正感興趣的是應該是南京的柳家和我們沐家吧!”沐廷元緩緩地說道。
“不錯!真正讓我們感興趣的隻有你們沐家,隻有你――沐廷元。”陸元盛的眼神裏喊出一絲冰冷的殺氣。
沐廷元沒有被陸元盛釋放出來的壓力,淡淡地笑了笑:“能夠讓你陸元盛感興趣,看來我這把老骨頭還是有些價值。”
“哼!”陸元盛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你覺得楊帆那個人怎麽樣?”沐廷元又問道。
“那個到處傳著緋聞,和你孫女搞曖昧的小屁孩?”陸元盛冷冷地笑了笑,繼續說道,“一個能在幾個月的時間裏搞定金環那個老狐狸在楊家安的棋子;能在一個月內真正接受楊家的所有力量;能讓你那眼高於天的孫女和傾國傾城的孫媳婦都對他另眼相看的人還需要別人的評價嗎?”
沐廷元聽到陸元盛的話,雖然臉上還有笑容,卻已經沒有那麽自然了。
“女大不中留!你就不要為你的孫女杞人憂天了。我再告訴你一條你感興趣的消息。”陸元盛說著,嘴角不禁蕩漾著奸猾的笑容。
“什麽消息?”沐廷元問道。
“金環派他的孫兒金昭去楊家悼念楊玄。”陸元盛神秘地說道。
“那有什麽稀奇!”沐廷元臉上泛起不屑的神情。
“金昭不稀奇,可是金環要金昭帶去的一樣祭品,你一定很感興趣。”陸元盛奸笑道。
“是什麽東西?”
“它是……”
沐廷元聽完陸元盛的話,臉上寫滿了驚訝。
“真希望明年的時候,你還能在這裏和我聊天。”陸元盛看見沐廷元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放聲大笑地走了出去。
……
香港,楊玄的靈堂前已經聚集了很多前麵吊唁的人。其中不乏香港政界高官、名門顯貴。
“廣東金家金昭先生、山西劉家劉文凱先生前來拜祭!”這一聲通報猶如晴天霹靂,現在頓時嘩然。
眾所周知,金家和楊家是一對世仇,而且金家前不久還在商業上發動了對楊家大規模的襲擊,讓楊家遭到了很大的損失。楊玄的死,金家多少應該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是,此刻金家卻叫金昭前來為楊玄吊唁,多少有點像《三國演義》裏的諸葛哭周瑜,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在場的人雖然許多都是見過大場麵的人物,但臉上也不禁寫滿了驚訝。他們的心裏充滿了好奇,視線都聚焦在了楊家新的掌門人身上,想看看楊帆如何處理這件事,以此作為今後對楊家的政策的一個標準。
楊帆看了看周圍的人,心裏怎能不知道這些人的如意算盤呢?
“楊玄先生的過世讓我們金家少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手,為此我們深感難過。所以我特意前來看楊先生最後一麵。楊董,你不會不歡迎吧?”金昭的第一句話便充滿了挑釁和火藥味。
“歡迎,怎麽不歡迎?我們楊家一向大度。既然來了就是客,哪怕是一條正在狂吠的狗,我們也不會把它拒之門外,何況是我們的金大少爺呢?金少爺,裏麵請吧!”楊帆也毫不客氣地迴擊道。
金昭見嘴巴上占不上一絲便宜,臉上雖然依舊保持著笑容,可是臉上的笑容卻已經沒有剛來的那個時候囂張跋扈了。
“不用了!今天我來隻是為了看楊先生最後一眼,順便替爺爺帶一份祭禮給楊先生。把祭禮抬上來。”金昭朝四個黑衣大漢喊道。
隻見四個黑衣大漢抬著一副上等的楠木棺材走了上來,放在了靈堂的正中央。
死了人送東西的不少,可是直接送棺材的卻很少見。周圍的人都好奇地看著金昭和他帶來的楠木棺材,期待著故事的下文。
“這副棺材是用上等的楠木製作,手工精湛,楊董覺得滿意嗎?”金昭冷笑道。
楊帆摸了摸棺材,對金昭說道:“的確是上等的棺材!金少爺做的棺材一定費了不少勁吧?”
“不瞞楊董,這幅棺材的確費了很多工匠的心思。這幅棺材本來是我爺爺為自己準備的,可是楊先生卻先行一步。楊先生作為爺爺一輩子最好的敵人,這樣就去了,爺爺心裏深感難過。所以,爺爺特意將這副打算留給自己的棺材送來了,也算是對楊先生的一點追思,就當感謝楊先生這些年來為了不讓他寂寞吧。”金昭雖然說話的語氣雖然很客氣,但話中卻充滿了囂張和不可一世。
“想不到金老先生還惦記著他的老對手,千裏迢迢地送這個棺材來香港,也不怕麻煩。”楊帆淡淡地說道。
“麻煩談不上,就是有些費勁而已。希望楊董不要拒絕這份祭禮。”金昭說道。
楊帆沒有立刻表態,而是看了看站在身旁,一直保持著沉默的楊宛如。
楊宛如也看著楊帆,雖然沒有說話,卻用堅毅的目光向楊帆表達了她對楊帆的信任,好像在告訴楊帆:“無論你怎麽做,我都會全力地支持你。”
楊帆向楊宛如點點頭,算是對楊宛如的迴答。然後對金昭說道:“既然這樣,我就先替金老先生收下了。我會替金老先生留著,等著金少爺以後來替金老先生取迴去。既然金少爺不願意進去,那我隻好送客了。”
死亡是死者生命的消亡,卻不是死者所有東西的終結。當一個人走完了他(她)的一生後,他(她)對周圍的人的影響卻沒有完。好比薩馬蘭奇先生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但他的奧林匹克精神卻依然影響著我們;又如在地震中遇難的汶川和玉樹人民,他們雖然不幸地告別了這個世界,但他們卻沒有被我們所遺忘。
同樣,楊玄雖然走了,但是楊家還在,楊氏集團還在。楊帆也不會因為楊玄的辭世而忘記了楊玄臨終交代的話語。
楊玄的靈堂經曆了三天,除了金昭的那段插曲外,總的來說還算是很順利,並沒有出什麽岔子。在第四天清晨,楊帆和楊宛如安葬完楊玄後,也標誌著喪事的徹底結束。
之後,楊帆駕車帶著楊宛如迴到了久未迴去的別墅。由於連日來的疲倦和勞累,楊帆和楊宛如迴到別墅,就各自迴房休息了。
楊帆從床上起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了。楊帆懶洋洋地走出臥室,看見楊宛如臥室的門開著,卻不見她的身影,聯想到楊宛如這幾天因為楊玄去世而鬱鬱寡歡的狀態,心裏不禁擔心起來。
楊帆不顧身上隻穿著一條暴露的四角褲,急忙到處找楊宛如。
客廳?沒有!廁所?沒有!樓上?沒有!
正當楊帆打算穿好衣服出去找楊宛如的時候,楊宛如的腦袋卻從廚房裏伸了出來,嚇了楊帆一跳。
“你一直都在廚房?”楊帆呆呆地看著楊宛如,傻兮兮地問道。
“我不在廚房,在哪裏。”楊宛如沒好氣地說道,心裏懷疑楊帆是不是睡久了,把腦袋睡傻了。
“你在廚房幹什麽?”楊帆疑惑地問道。
按照楊帆對楊宛如的了解,楊宛如基本上屬於那種寧上廳堂一萬迴,不下廚房一萬年的人。
“當然是做東西吃啊!難道你以為我在廚房睡覺啊?”楊宛如白了楊帆一眼,現在不是懷疑,而是確認楊帆的腦袋的確出了毛病。
“你會做飯?”楊帆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楊宛如。在楊帆的心裏,楊宛如做飯跟老母豬上樹沒有什麽區別。
“誰說我在做飯了?難道廚房隻有用來煮飯嗎?”楊宛如說道。
“那你在做什麽?”楊帆問道。
“本大小姐不會做飯,難道不會下麵嗎?麵要煮熟了,我不跟你說了。”楊宛如又走進了廚房。
“記得跟我來一碗!”楊帆說完,走進了廁所。
“對不起,本小姐今天煮的麵沒你的份。”楊宛如的聲音從廚房裏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