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賢無法分辨尺子的刻度。
神機眼不可測量!
這件事聽起來荒唐,可它實實在在發生了。
牛玉賢迴到石室,又試了一次,結果還是一樣,他認不出刻度,如果強行分辨,不止會眩暈嘔吐,還對牛玉賢的氣機造成了極大消耗。
不能再讓牛玉賢去了,神機眼可能會對他造成嚴重傷害。
徐誌穹接過量具,準備獨自到神眼閣中測量。
牛玉賢搖頭道:“這些量具都是我親手做的,別人不會用。”
徐誌穹道:“我不會用,你教我就是了。”
“我就是教會了你,也測不準,偏差若是過了三絲,卻容易被看出破綻。”
絲,是大宣匠人的尺寸單位,所謂一絲,和一根頭發的粗細差不多,按照大宣的技法,一寸有三百絲!
這是個什麽概念?
按照徐誌穹熟悉的概念,十絲也就一毫米。
差了三絲能差多少?哪有那麽容易就看出破綻?
神機司裏沒幾個人熟悉神機眼,真正熟悉神機眼的,估計也隻有神眼匠人。
神眼匠人沉書良是混沌無常道的修者,無常道的修者都有些遲鈍,不會看出這麽細微的差別。
況且就算看出來又能怎樣?
守護神機眼是他的職責,現在神機眼被人調換了,他得承擔主要責任,要是敢說出來,我就治他個死罪!
徐誌穹學了量具的使用方法,牛玉賢畫了一張燭台的簡圖,圖上標明了需要測量的位置,徐誌穹拿上簡圖,重新迴了神眼閣。
這燭台就是神機眼!
徐誌穹先用軟尺測量燭台的長度。
這是三尺,三尺,三尺多少……
徐誌穹能看見最大的刻度是三尺,繼續往下看時,發現視線突然模湖了。
他揉了揉眼睛,仔細觀察刻度,一陣暈眩襲來,徐誌穹也有些嘔吐的衝動。
好詭異的手段!
這燭台居然不可測量的。
我有四品修為,尚且扛不住這暈眩,牛玉賢隻有六品修為,也難為他堅持了這麽久。
】
徐誌穹平複片刻,拿起軟尺,重新量了一次。
這次他沒急著看刻度,而是用畫石在尺子上做了個標記。
等收迴尺子,徐誌穹看了一眼,一尺六寸!
這不就是測出來了麽!
等等!
剛才測是三尺多,怎麽轉眼就變了一尺多?
徐誌穹看了看燭台的尺寸,光是從長度來看,怎麽看都不可能是一尺多,至少三尺往上。
改變量具的使用方法無濟於事,牛玉賢的工法高超,這還是他自己製作的械具,能用的方法,他肯定都試過了。
不能在方法上投機,就隻能在技法上硬鋼了。
這座燭台為什麽不能測量?
應該隻有兩種可能。
一是燭台本身的工法特殊,製作燭台的,是一個墨家高品修者,在尺寸之間用了特殊手段。
如果是這種情況,徐誌穹無可奈何。連牛玉賢都破解不了的墨家手段,徐誌穹更破解不了。
另一種可能是燭台本身沒什麽特殊,而是用的人特殊。
神眼匠人沉書良,這個人可能在燭台上留下了某種法陣。
在各類法陣之中,徐誌穹唯一無法理解的,就是混沌無常道的法陣,既想不清原理,也看不出規律。
但徐誌穹能化解混沌無常道的氣機,這是意象之力獨有的優勢。
徐誌穹重新拿起軟尺,把意象之力集中在尺身,重新放在了燭台之上。
視線立刻開始模湖,徐誌穹隻能看見尺子的輪廓,完全看不見刻度。
徐誌穹加大了意象之力,視線稍微有了些改變。
再度加大意象之力,隱約能看到一些刻度。
一股詭異的氣機先是湧動出來,隨即又在意象之力平抑之下,慢慢消失。
果真!
果真有混沌無常道的技法!
徐誌穹不斷向軟尺注入意象之力,很快量出了燭台的長度。
三尺六寸二,徐誌穹打開牛玉賢畫的圖紙,記下了第一個尺寸。
……
一個時辰過後,疲憊不堪的徐誌穹,拿著量具和圖紙離開了神眼閣。
牛玉賢接過圖紙,確係沒有遺漏,趕緊和徐誌穹離開了神機司。
他沒急著迴玉瑤宮,而是出城尋找石料去了,燭台的工藝本身並不複雜,複雜的是石料不好選取。
牛玉賢雖是第一次來千乘國,但這些日子常四下閑逛,他知道哪裏有這樣的石材。
城東一座荒山上,牛玉賢於半山坡鑿下一塊石頭,帶迴了玉瑤宮。
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牛玉賢就把燭台做好了,但這還不算完工,最關鍵的步驟是做舊。
按照牛玉賢的估算,神機司那盞燭台用了上百年,燭台上的煙熏火燎之跡,燭油燒灼之痕很難模彷,這是考校真功夫的時刻。
牛玉賢取來了蠟燭,小心燒灼,細細打磨,完美複刻了燭台上的每一處細節。
當晚,徐誌穹思過歸來,看到了牛玉賢製作的燭台,甚是滿意。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卻簡單了,隻需要把神機司裏的燭台換出來即可。
換燭台這事,徐誌穹以為自己去就行了,可牛玉賢非要跟著去。
“那燭台你換不了,必須我來換。”
“這卻是何緣故?”
“那燭台連在石桌上,和石桌用同一塊石頭凋琢而成的,想把燭台換掉,必須得把舊的燭台從石桌上切下來,把新的燭台用膠粘上去。”
粘上去?
“這能穩妥麽?”徐誌穹撓撓頭道,“早知如此,還不如連著石桌一塊做了。”
牛玉賢搖頭道:“做了石桌也沒用,那石桌和石室的地麵是相連的,那石室是用一整塊石頭凋出來的!”
一整塊石頭,凋了個石室?
徐誌穹迴想了那石室的規模,真不敢想象這工程的難度得有多大。
而建造這座石室的目的,就是為了保存神機眼,這個讓人難以捉摸的詭異法器。
牛玉賢帶足了械具,跟著徐誌穹再次去了神眼閣。
牛玉賢動手之前,先向苦極寒星禱祝一番,看得出來,換燭台的工作量比彷造一架燭台還要大。
最難之處,是要把原來的燭台完整的切下來,還不能出半點動靜。
牛玉賢有特殊的鋸子,鋼絲一樣的鋸子。
鋸子上麵塗著特殊的藥水,切在石頭上,就跟且在麵團上一樣,一點聲音都沒有。
牛玉賢一下一下,把燭台齊整的從桌子上切了下來。
桌麵的中央留下的燭台的斷麵,牛玉賢切的光滑而平整,用手摸過,幾乎感受不出變化。
看著那被切下來的舊燭台,徐誌穹放心了不少。
神機眼被切下來了,也就意味著千乘那位神君,被摳出了一隻最重要的眼睛。
至於這事情什麽時候敗露,徐誌穹並不擔心,他早就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牛玉賢把新做的燭台拿出來,上好了膠水,嚴絲合縫對在了石桌上。
接縫之處,能隱約看到些縫隙,牛玉賢取出一個布袋,裏邊裝著石粉。
把石粉繞著燭台底部抹了一圈,接縫被蓋住,看不出絲毫破綻。
牛玉賢擦擦汗水道:“今夜千萬不要觸碰這石台,待明日一早,膠就會凝住。”
今夜肯定不會有人碰這燭台。
沉書良早就迴家歇息去了,除非神機眼發現了判官,主動告警,否則沉書良不可能大半夜跑迴神機司,把神機眼請出來。
真的神機眼已經被牛玉賢切下來了,現在石桌上的是個假神機眼,假的神機眼就是個普通燭台,還怎麽可能告警?
以後隻要樞首大人不提起神機眼的事情,這假神機眼就會一直安安靜靜在石室裏擺著。
徐誌穹抱起了切下來的舊燭台,和牛玉賢一起迴了玉瑤宮。
牛玉賢甚是疲憊,迴去便睡了,徐誌穹則帶著真燭台,去了罰惡司,借乘風樓,去了平章軍國重事府。
他想看看這枚真正的神機眼,被切下來之後,還好不好用。
平章軍國重事府,是何芳的府邸,徐誌穹把燭台放在何芳麵前,奇異的蠟燭擺放方式,讓何芳眼前一亮。
“這應該是我道門的法器。”
“殿下好眼力,”徐誌穹點點頭,“這燭台名叫神機眼,能見一國之奇事,我且把它借來,讓公主試試。”
何芳訝然道:“從何處借來的?”
徐誌穹道:“從夜郎國借來的。”
話隻能說一半,神機眼太過特殊,是針對判官的存在,必須小心處置。
徐誌穹把觀察到的使用方法教給了何芳。
何芳先給燭台注入一段氣機,然後逐一把蠟燭點亮,等待多時,沒見神機眼浮現出來。
可能是氣機的數量不對,何芳又試了幾次,燭台始終不見反應。
何芳思量許久道:“應當是修為不濟,氣機來的不夠精純。
徐大哥,這燭台能不能多借我兩日,讓我好生研究一番。”
徐誌穹搖搖頭道:“這東西借出來了,還得還迴去,否則會招來千乘國懷疑。”
他要把燭台還迴去?
還是不會還的。
他隻是想把燭台藏到中郎院裏,日後在找機會和何芳慢慢研究。
之所以不能把燭台留給何芳,是因為神機眼是針對判官的利器。
倘若何芳真就研究明白了,把神機眼召喚了出來,讓神機眼直接展示出大宣所有判官的位置,卻該如何是好?
徐誌穹信得過何芳,但不能讓判官道陷入險境。
徐誌穹又迴了中郎院,小心將燭台收好,見夏琥不在,何青葉也不在,便知道她們還在百福縣做事。
徐誌穹獨自在中郎院睡了一夜,次日天明,從樞首府出發,坐著轎子去了神機司。
喝了兩盞茶,徐誌穹向李傑要了兩名罪囚,兩名神機將軍,和神眼匠人沉書良的卷宗。
李傑在卷宗房裏找了一個時辰,罪囚和神機將軍的卷宗都找到了,唯獨沒有找到沉書良的卷宗。
李傑這廂找的心急火燎,羅輝突然急匆匆跑到了正廳:“大人,呂樞首那廂出事了。”
他肯定出事了,夏琥和青葉自然不會輕饒了他。
徐誌穹故作驚詫道:“出什麽事了?”
“屬下一句半句也說不清楚,大人,您快去神眼閣看看!”
“好!”徐誌穹剛一起身,轉而問道,“去哪看看?”
“神眼閣啊!”羅輝道,“何青葉那妖女又出來作亂,被神機眼發現了。”
“被神機眼發現了?”徐誌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羅輝點頭道,“清晨就發現了,您一看便知!”
神機眼不可測量!
這件事聽起來荒唐,可它實實在在發生了。
牛玉賢迴到石室,又試了一次,結果還是一樣,他認不出刻度,如果強行分辨,不止會眩暈嘔吐,還對牛玉賢的氣機造成了極大消耗。
不能再讓牛玉賢去了,神機眼可能會對他造成嚴重傷害。
徐誌穹接過量具,準備獨自到神眼閣中測量。
牛玉賢搖頭道:“這些量具都是我親手做的,別人不會用。”
徐誌穹道:“我不會用,你教我就是了。”
“我就是教會了你,也測不準,偏差若是過了三絲,卻容易被看出破綻。”
絲,是大宣匠人的尺寸單位,所謂一絲,和一根頭發的粗細差不多,按照大宣的技法,一寸有三百絲!
這是個什麽概念?
按照徐誌穹熟悉的概念,十絲也就一毫米。
差了三絲能差多少?哪有那麽容易就看出破綻?
神機司裏沒幾個人熟悉神機眼,真正熟悉神機眼的,估計也隻有神眼匠人。
神眼匠人沉書良是混沌無常道的修者,無常道的修者都有些遲鈍,不會看出這麽細微的差別。
況且就算看出來又能怎樣?
守護神機眼是他的職責,現在神機眼被人調換了,他得承擔主要責任,要是敢說出來,我就治他個死罪!
徐誌穹學了量具的使用方法,牛玉賢畫了一張燭台的簡圖,圖上標明了需要測量的位置,徐誌穹拿上簡圖,重新迴了神眼閣。
這燭台就是神機眼!
徐誌穹先用軟尺測量燭台的長度。
這是三尺,三尺,三尺多少……
徐誌穹能看見最大的刻度是三尺,繼續往下看時,發現視線突然模湖了。
他揉了揉眼睛,仔細觀察刻度,一陣暈眩襲來,徐誌穹也有些嘔吐的衝動。
好詭異的手段!
這燭台居然不可測量的。
我有四品修為,尚且扛不住這暈眩,牛玉賢隻有六品修為,也難為他堅持了這麽久。
】
徐誌穹平複片刻,拿起軟尺,重新量了一次。
這次他沒急著看刻度,而是用畫石在尺子上做了個標記。
等收迴尺子,徐誌穹看了一眼,一尺六寸!
這不就是測出來了麽!
等等!
剛才測是三尺多,怎麽轉眼就變了一尺多?
徐誌穹看了看燭台的尺寸,光是從長度來看,怎麽看都不可能是一尺多,至少三尺往上。
改變量具的使用方法無濟於事,牛玉賢的工法高超,這還是他自己製作的械具,能用的方法,他肯定都試過了。
不能在方法上投機,就隻能在技法上硬鋼了。
這座燭台為什麽不能測量?
應該隻有兩種可能。
一是燭台本身的工法特殊,製作燭台的,是一個墨家高品修者,在尺寸之間用了特殊手段。
如果是這種情況,徐誌穹無可奈何。連牛玉賢都破解不了的墨家手段,徐誌穹更破解不了。
另一種可能是燭台本身沒什麽特殊,而是用的人特殊。
神眼匠人沉書良,這個人可能在燭台上留下了某種法陣。
在各類法陣之中,徐誌穹唯一無法理解的,就是混沌無常道的法陣,既想不清原理,也看不出規律。
但徐誌穹能化解混沌無常道的氣機,這是意象之力獨有的優勢。
徐誌穹重新拿起軟尺,把意象之力集中在尺身,重新放在了燭台之上。
視線立刻開始模湖,徐誌穹隻能看見尺子的輪廓,完全看不見刻度。
徐誌穹加大了意象之力,視線稍微有了些改變。
再度加大意象之力,隱約能看到一些刻度。
一股詭異的氣機先是湧動出來,隨即又在意象之力平抑之下,慢慢消失。
果真!
果真有混沌無常道的技法!
徐誌穹不斷向軟尺注入意象之力,很快量出了燭台的長度。
三尺六寸二,徐誌穹打開牛玉賢畫的圖紙,記下了第一個尺寸。
……
一個時辰過後,疲憊不堪的徐誌穹,拿著量具和圖紙離開了神眼閣。
牛玉賢接過圖紙,確係沒有遺漏,趕緊和徐誌穹離開了神機司。
他沒急著迴玉瑤宮,而是出城尋找石料去了,燭台的工藝本身並不複雜,複雜的是石料不好選取。
牛玉賢雖是第一次來千乘國,但這些日子常四下閑逛,他知道哪裏有這樣的石材。
城東一座荒山上,牛玉賢於半山坡鑿下一塊石頭,帶迴了玉瑤宮。
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牛玉賢就把燭台做好了,但這還不算完工,最關鍵的步驟是做舊。
按照牛玉賢的估算,神機司那盞燭台用了上百年,燭台上的煙熏火燎之跡,燭油燒灼之痕很難模彷,這是考校真功夫的時刻。
牛玉賢取來了蠟燭,小心燒灼,細細打磨,完美複刻了燭台上的每一處細節。
當晚,徐誌穹思過歸來,看到了牛玉賢製作的燭台,甚是滿意。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卻簡單了,隻需要把神機司裏的燭台換出來即可。
換燭台這事,徐誌穹以為自己去就行了,可牛玉賢非要跟著去。
“那燭台你換不了,必須我來換。”
“這卻是何緣故?”
“那燭台連在石桌上,和石桌用同一塊石頭凋琢而成的,想把燭台換掉,必須得把舊的燭台從石桌上切下來,把新的燭台用膠粘上去。”
粘上去?
“這能穩妥麽?”徐誌穹撓撓頭道,“早知如此,還不如連著石桌一塊做了。”
牛玉賢搖頭道:“做了石桌也沒用,那石桌和石室的地麵是相連的,那石室是用一整塊石頭凋出來的!”
一整塊石頭,凋了個石室?
徐誌穹迴想了那石室的規模,真不敢想象這工程的難度得有多大。
而建造這座石室的目的,就是為了保存神機眼,這個讓人難以捉摸的詭異法器。
牛玉賢帶足了械具,跟著徐誌穹再次去了神眼閣。
牛玉賢動手之前,先向苦極寒星禱祝一番,看得出來,換燭台的工作量比彷造一架燭台還要大。
最難之處,是要把原來的燭台完整的切下來,還不能出半點動靜。
牛玉賢有特殊的鋸子,鋼絲一樣的鋸子。
鋸子上麵塗著特殊的藥水,切在石頭上,就跟且在麵團上一樣,一點聲音都沒有。
牛玉賢一下一下,把燭台齊整的從桌子上切了下來。
桌麵的中央留下的燭台的斷麵,牛玉賢切的光滑而平整,用手摸過,幾乎感受不出變化。
看著那被切下來的舊燭台,徐誌穹放心了不少。
神機眼被切下來了,也就意味著千乘那位神君,被摳出了一隻最重要的眼睛。
至於這事情什麽時候敗露,徐誌穹並不擔心,他早就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牛玉賢把新做的燭台拿出來,上好了膠水,嚴絲合縫對在了石桌上。
接縫之處,能隱約看到些縫隙,牛玉賢取出一個布袋,裏邊裝著石粉。
把石粉繞著燭台底部抹了一圈,接縫被蓋住,看不出絲毫破綻。
牛玉賢擦擦汗水道:“今夜千萬不要觸碰這石台,待明日一早,膠就會凝住。”
今夜肯定不會有人碰這燭台。
沉書良早就迴家歇息去了,除非神機眼發現了判官,主動告警,否則沉書良不可能大半夜跑迴神機司,把神機眼請出來。
真的神機眼已經被牛玉賢切下來了,現在石桌上的是個假神機眼,假的神機眼就是個普通燭台,還怎麽可能告警?
以後隻要樞首大人不提起神機眼的事情,這假神機眼就會一直安安靜靜在石室裏擺著。
徐誌穹抱起了切下來的舊燭台,和牛玉賢一起迴了玉瑤宮。
牛玉賢甚是疲憊,迴去便睡了,徐誌穹則帶著真燭台,去了罰惡司,借乘風樓,去了平章軍國重事府。
他想看看這枚真正的神機眼,被切下來之後,還好不好用。
平章軍國重事府,是何芳的府邸,徐誌穹把燭台放在何芳麵前,奇異的蠟燭擺放方式,讓何芳眼前一亮。
“這應該是我道門的法器。”
“殿下好眼力,”徐誌穹點點頭,“這燭台名叫神機眼,能見一國之奇事,我且把它借來,讓公主試試。”
何芳訝然道:“從何處借來的?”
徐誌穹道:“從夜郎國借來的。”
話隻能說一半,神機眼太過特殊,是針對判官的存在,必須小心處置。
徐誌穹把觀察到的使用方法教給了何芳。
何芳先給燭台注入一段氣機,然後逐一把蠟燭點亮,等待多時,沒見神機眼浮現出來。
可能是氣機的數量不對,何芳又試了幾次,燭台始終不見反應。
何芳思量許久道:“應當是修為不濟,氣機來的不夠精純。
徐大哥,這燭台能不能多借我兩日,讓我好生研究一番。”
徐誌穹搖搖頭道:“這東西借出來了,還得還迴去,否則會招來千乘國懷疑。”
他要把燭台還迴去?
還是不會還的。
他隻是想把燭台藏到中郎院裏,日後在找機會和何芳慢慢研究。
之所以不能把燭台留給何芳,是因為神機眼是針對判官的利器。
倘若何芳真就研究明白了,把神機眼召喚了出來,讓神機眼直接展示出大宣所有判官的位置,卻該如何是好?
徐誌穹信得過何芳,但不能讓判官道陷入險境。
徐誌穹又迴了中郎院,小心將燭台收好,見夏琥不在,何青葉也不在,便知道她們還在百福縣做事。
徐誌穹獨自在中郎院睡了一夜,次日天明,從樞首府出發,坐著轎子去了神機司。
喝了兩盞茶,徐誌穹向李傑要了兩名罪囚,兩名神機將軍,和神眼匠人沉書良的卷宗。
李傑在卷宗房裏找了一個時辰,罪囚和神機將軍的卷宗都找到了,唯獨沒有找到沉書良的卷宗。
李傑這廂找的心急火燎,羅輝突然急匆匆跑到了正廳:“大人,呂樞首那廂出事了。”
他肯定出事了,夏琥和青葉自然不會輕饒了他。
徐誌穹故作驚詫道:“出什麽事了?”
“屬下一句半句也說不清楚,大人,您快去神眼閣看看!”
“好!”徐誌穹剛一起身,轉而問道,“去哪看看?”
“神眼閣啊!”羅輝道,“何青葉那妖女又出來作亂,被神機眼發現了。”
“被神機眼發現了?”徐誌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羅輝點頭道,“清晨就發現了,您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