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是太上皇安葬的吉日。


    早在大半年前,大明就處於國喪時期,全國臣民皆戴喪掛孝,禁止一切宴樂、婚嫁等等。


    這種國喪,在大明已經五十年沒有了,上次還是天啟皇帝駕崩的時候。


    隻有皇帝、皇後、太上皇、太後的喪事,才能被從稱之為國喪,尋常妃子、王宮權貴死了,頂多大操大辦,跟這規模差遠了.......


    按大明典製,這一日,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浩瀚的隊伍如一條長龍。


    走在最前麵的是六十四位高舉萬民旗傘的引幡人,接著是皇帝的鹵薄儀仗隊,約有一千六百人,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浩浩蕩蕩,十分威風。


    抬棺木的杠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日人,分三班輪流抬送,將梓宮抬出東華門。


    在梓宮後麵是全副武裝的禦林軍,然後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皆是以極慢的步伐,慢慢地走著。


    當皇家出殯隊伍緩緩經過洪武大街的時候,路兩旁人山人海的民眾還是有很多都自佩戴了孝帶。


    長長的皇家出殯先導隊列打著靈幡,梓宮四周都是老朱家的皇親國戚,皆是太上皇的子孫輩,如永王、定王,及其子孫們。


    朱慈烺的幾個子孫也在其中,他們是最有資格扶靈柩的人,朱慈烺本人並未出現。


    作為駙馬都尉的徐明武,在這種場合隻能靠邊站,其他幾位駙馬爺同樣如此。


    外圍則是一圈普通的皇室成員,這些大明的皇室成員,主要是一些爵位較低的閑散宗室代表。


    因為流爵代代降爵,加上俸祿比較低,宗室子弟們已經支付不起奢華的生活,所以不少宗室都投身商海做生意了。


    現在這些人中有不少人既是皇室成員,也是商界大亨。


    此時漢王朱和墿低著頭,以極慢的步子緩步前行,不時地側目看向身旁的太子朱和陛,內心有些擔憂。


    根據漢王府掌握的情報,太子黨要在國葬後有所大動作!


    聽說,東瀛省征東都護府的人馬也出現了調動.......


    皇親國戚方隊後麵是,是軍機和內閣各部的大臣,在後麵就是文武百官,這些大明的官員神情肅穆地緩步前行,人人心中若有所思。


    文武官員後麵,是一些國家駐大明的使節,以及一些長期在大明流亡的外國貴族。


    最後一個送葬“方隊”,就是大明非官方的各界要人了,商界大亨、文化界名流、文學家、藝術家、還有宗教界人士,比如幾個得道的禪師、道長、師太......


    今天國葬的是太上皇,屬於大家都共同尊重的皇室老祖,這也是大明曆史上的第二位太上皇,又逢時代大變,所以這次國葬搞的形式比以往要大一些,更加開放一些。


    ……


    長長的國葬隊伍走了一個時辰才到南京城外的神烈山,來到了太上皇的思陵前,進行國葬的第二階段:安葬。


    參加葬禮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跟著進入地宮裏麵、看著安放棺槨和陪葬品的人,卻非常少,不會超過十個。


    因為徐明武的駙馬身份、和他在朝中的地位影響力日益加重,他有幸成為為數不多能夠進入地宮的人。


    他也成為為數不多的,能夠完整觀看大明皇家葬禮的人之一。


    思陵地宮內並不複雜,是按照標準帝陵的規模建的,大約在地下二十七米的位置,並沒有小說裏的各種機關暗道。


    陰涼、潮氣逼人的地宮裏點放著許多盞燈燭,無數點火苗搖晃著,地宮裏燈火通明,一行人走的很安靜。


    徐明武看到,在地宮的一些特定位置,已經按放好了陪葬用的物品和珍寶,每一件皆是稀世珍寶。


    玄宮內內室的正麵,是一座石雕的龍椅寶座,還有崇禎皇帝的畫像,寶座旁邊擺放著幾摞古籍,赫然是包羅萬象的《天武大典》。


    早聞崇禎上皇喜愛讀書,也不知道這陪葬書籍是他自己生前的意思,還是孝子皇帝的旨意。


    這不禁讓徐明武想到了一件事:傳聞後世失傳已久的《永樂大典》正本,或許藏在嘉靖皇帝的陵墓中,畢竟嘉靖皇帝喜歡看《永樂大典》,幾乎是愛不釋手.......


    在寶座後麵,是由上等金絲楠木製成的巨大紅漆棺槨,質地堅固,哪怕是曆經數百年,也會完好無損。


    一頓操作後,太上皇的梓宮緩緩放進了石槨裏,然後由專業人士在棺、槨之間灌上特製的防潮、防腐材料,最後緩緩蓋上沉重的石槨蓋。


    徐明武在後世,隻有通過電視上的考古節目、還有旅遊景點的導遊介紹,才能想象出古代帝王下葬時的情景。


    但是他沒想到,此時此刻,自己能看到如此原汁原味的的帝王下葬,簡直大開了眼界!


    待安葬妥當,又是燒香,又是叩拜的,最後,關閉地宮的時辰到了,所有人都從地宮內出來,準備放下斷龍石封閉整座地宮。


    傳說中,斷龍石重達千斤,一旦落下,墓門既閉,自此陰陽兩隔。


    一陣隆隆之聲,斷龍石緩緩落下,整座地宮被完全閉合。


    緊接著,一隊穿著孝服的工部官員,神聖肅穆地在巨石和甬道邊緣最後抹上千歲泥,封閉縫隙。


    至此,整個安葬流程也算是完全結束了。


    眾人返迴供奉著崇禎皇帝神像的享殿,做最後的祭拜。


    享殿後是一片縱深一百餘米、寬數十米的空地,是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


    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


    正當此時,東廠督主吳忠不知從哪冒出來,麵色嚴肅的宣讀了一道密旨:“陛下口諭,著駙馬都尉徐明武,絞死逆賊吳三桂!”


    徐明武還在盤算著京城局勢,一聽這旨意,開始有點懵,仔細一想,立馬明白老丈人的意思了。


    不管曆史上還是這個時空,崇禎都被吳三桂給搞慘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朱由榔,更是被吳三桂絞死在雲南。


    現在抓到吳三桂了,穿越來的天武皇帝肯定要整死那個二五仔,像四十年前那般,在神烈山當著明太祖朱元璋的麵,把吳三桂當血食給祭了!


    或許因身體狀況沒法親自出手,要他這個同樣是穿越者的專業人士來完成?:筆瞇樓


    吳忠宣完旨意後,隨即命一隊禦林軍將披頭散發的吳三桂提到了享殿。


    徐明武也不廢話,看著滄桑落魄的吳三桂,搓了搓手,一本正經地道:“吳三桂,你可有話說?”


    吳三桂狀態不佳,氣色極差,眼皮微微抬了一下,打量了眼享殿周圍。


    身為“大周太祖”,吳老賊從美洲被武裝押運到大明京師,一路上漂洋過海數萬裏,自然有著千言萬語。


    可當他麵對崇禎的神位時,又一句話也說不出了。


    三十三年前,他以為崇禎皇帝自縊,為了家族利益背叛大明投降滿清,何曾想到未來諸事。


    又何曾想到自己的生命會在崇禎的帝陵前被終結?


    迴憶間,吳三桂隻覺得自己的脖子劇烈一疼,卻驚見姓徐的小兒,不知道從哪摸出一張硬弓套在自己脖子上.......


    “沒話說的話,就趕緊上路吧!”


    徐明武握著一張硬弓,站在吳三桂身後,邊說著,邊咬牙將弓弦一圈圈的旋轉,力道十足。


    吳三桂拚命掙紮,奈何年老體衰,一路旅途重病在身,根本無力反抗,隻是不停翻白眼。


    太子、漢王、秦王、定王、永王等幾位朱家皇族親王,在就邊上冷眼看著,漢王甚至擼起袖子要過來幫忙,被徐明武一口拒絕了。


    隨著徐明武的弓弦越轉越緊,吳三桂的老臉漲得通紫,氣息變得越來越弱,最後瞪大了眼睛終於斷了氣。


    徐明武將硬弓扔在一邊,向吳忠複了旨。


    吳忠微微點頭,重新打量了一番他,言道:“駙馬爺,陛下口諭,戌時與昭陽公主攜子入宮麵聖!”


    “臣領旨!”


    徐明武等人心頭一震,皇帝身體狀況能見人了?


    “吳伴伴?父皇如何了?”太子朱和陛第一個開口,麵露一絲緊張。


    吳忠對著太子微微行了一禮,道:“殿下放心,陛下無礙。”


    聽到“無礙”二字,有人寬心,有人鬧心,更多的人疑心。


    這種事情,往往問題越大,越說沒事!


    太子麵色無常,道:“那本宮與駙馬一起入宮探視。”


    吳忠卻是搖頭:“殿下還是等旨意傳召吧。”


    說著,便轉身離開了。


    太子麵皮微抖,不知在想什麽,又像是在下定了某種決心。


    楊士聰等人也是一臉凝重,皇帝這麽多天沒消息,突然傳召漢王黨的人,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轟轟轟——!!


    接連幾團像素火焰爆發,將幾隻“神秘”的身形徹底淹沒,在火光中分解為漫天的像素,消散無蹤。


    林七夜用精神力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對於衛冬的戒備放鬆了些許,他的精神力掃過前方,確認了幾隻從牆體中破出的“神秘”的位置後,迅速的選擇最優的突破路徑,繞開了它們的圍剿。


    “你真的不知道別的什麽線索了?”林七夜皺眉看向衛冬,“這些東西的數量太多了,如果再找不到出口,我們遲早會被耗死在這裏。”


    “這我真不知道……”衛冬苦笑著說道,“我隻知道這神社就是一處供奉妖魔的地方,那些石像都是日本本土的‘神秘’,不過我一開始以為這些隻是單純的石像而已,真的沒想到它們居然還能複蘇。”


    日本本土的“神秘”?


    林七夜若有所思。


    衛冬在進行日本“人圈”毀滅計劃之前,專門有研究過這方麵的內容,所以能認出這些是日本本土“神秘”,而林七夜在集訓營可沒有學的這麽細致,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


    但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腦中靈光一閃,像是想到了什麽。


    “你知道絡新婦嗎?”林七夜問道。


    “知道啊,也是日本妖魔傳說中的一種。”


    林七夜的雙眸頓時亮了起來。


    “你想到了什麽?”雨宮晴輝疑惑問道。


    “那句預言,‘絡新婦的石像底端,藏著離開死境的鑰匙’。”林七夜認真的說道,“這個地方沒有出口,後方還有大量的本土‘神秘’追殺,完全可以算的上是‘死境’,而這裏又有諸多石像複蘇……


    ‘絡新婦’,‘石像’,‘死境’三個要素都齊了,如果那句預言是指向這個情況的話,離開這裏的方法或許就藏在絡新婦的石像底端。”


    “前提是這個預言的結果是正確的。”雨宮晴輝提醒道。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雨宮晴輝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後,他點了點頭,“那就賭一把。”


    “把絡新婦的樣貌特征告訴我,我試著找一下它。”林七夜一邊飛奔,一邊閉上了雙眼。


    在雨宮晴輝和衛冬的描述下,林七夜很快就找到了絡新婦石像的位置,那是一個半身蜘蛛,半身妖嬈女人的存在,此刻正要從牆壁中破出,身上到處都是密集的蛛網,一雙血紅色的眼眸正瞪大了在環顧著四周。


    隻是,她的位置與林七夜等人的逃離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說林七夜想去到那裏,就必須迴頭殺穿那十幾隻正在窮追不舍的日本妖魔。


    當然,林七夜也可以直接【夜色閃爍】過去,但雨宮晴輝和衛冬不行。


    “在反方向。”林七夜深吸一口氣,“我們必須要闖過去。”


    雨宮晴輝將手放在了刀柄上,眸中閃過鄭重之色,雖然他無法使用禍津刀,但自身的刀術功底還在,不至於毫無戰鬥之力。


    而衛冬則從包中又掏出了一枚彈夾,塞進了手槍之中,同時左手握著一枚像素風的手雷,用牙咬下了保險,將銀環吐出,說道:


    “你開路,我們掩護你。”


    林七夜點了點頭,“好。”


    話音落下,三人同時停下腳步,迴頭麵對那十數隻咆哮衝來的日本妖魔,雙腳猛踏地麵,身形如箭般衝刺而出!


    林七夜將右手的直刀甩出,斬向為首的那隻妖魔,同時伸手在空中一招,一座龐大的召喚法陣再度張開。


    一抹白光閃過之後,一隻滿身繃帶的幼小身影落到了林七夜的肩膀上,抱住了他的脖子,微微歪頭。


    “木木,幹活了。”


    “嘿咻——!!”


    哢嚓嚓!!


    木木背後的繃帶飛快的鬆開,一枚枚鋥亮的掛載式導彈懸在它的身後,刺目的火光自導彈的尾端噴湧而出,唿嘯著飛向身後廊道中蜂擁而來的十數隻妖魔。


    “臥槽!”


    衛冬看到這一幕,瞪大了眼睛,脫口而出就是一句國粹,然後猛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轟——!!!


    三枚掛載式導彈在狹窄的空間內同時爆炸,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周圍密密麻麻的房間撕成碎片,洶湧的火焰如浪潮般瞬間淹沒了那十幾隻妖魔的身影。


    與此同時,木木自林七夜的脖子一躍而下,身形急速膨脹成一座巨大的鋼鐵堡壘,橫在了三人之前,將熾熱的火浪隔絕在外。


    雨宮晴輝是親眼看過林七夜動用導彈的,但眼前的這一幕對衛冬來說,屬實有些超出理解範圍了……


    抬手就發射空對地掛載導彈?這生猛程度已經堪比會長了啊!


    待到火焰基本散去,鋼鐵堡壘如氣球般縮小,又變成了一個掛件般的木乃伊背在林七夜的身後,三道身影急速的穿行於火浪之間。


    幾道寒芒自火海中閃爍而出!


    即便木木的火力已經拉滿,但依然有幾隻妖魔自爆炸中存活,這些妖魔的故事傳播越是廣泛,力量便越強,此刻能夠從火光中衝出的妖魔,都不是像林七夜之前輕鬆秒掉的那些雜魚。


    一個手中提著青燈的幻影迎麵撞上林七夜,燈盞間的青光大作,這一刻林七夜周身突然彌漫出無盡的死氣,像是擁有生命般,瘋狂的鑽向林七夜的七竅。


    林七夜眉頭一皺,正欲有所動作,一聲槍鳴便從他的身邊響起。


    一枚像素子彈精準的擊中了幻影手中的青燈,將其直接化作漫天像素分解開來,環繞在林七夜周圍的死氣也隨之消散,林七夜轉頭看了一眼,衛冬正握著手槍,對著林七夜微微一笑。


    鏘——!


    刹那間,一抹刀芒自雨宮晴輝的腰間閃出,在火浪中劃過一道圓弧,斬下了那失去了青燈的幻影頭顱。


    緊接著,又是幾隻妖魔從不同方向的火焰中閃出,咆哮著衝向跑在最前麵的林七夜。


    “比人多……”


    林七夜喃喃自語,他伸出手,在空氣中一按,九道絢麗的魔法陣光輝在他的身前閃爍,一道道穿著深青色護工服的身影自魔法陣中閃出,向著那些妖魔攔截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當大帝朱慈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全文免費閱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全文免費閱讀並收藏迴到明朝當大帝朱慈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