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老謀深算的參謀長
吳佩孚輕嗯了一聲便不再說話,低頭審閱起了案牘,韓百航識趣的躬身告退,出了司令部,卻被一個佩戴著少將軍銜的儒雅中年人攔下,他愣了一下,忙立正敬禮道:“長官好。”
來人目光含笑的打量著他,問道:“你是韓百航?”
韓百航挺胸道:“正是卑職。”
“我是李濟臣。”來人自我介紹說。
“參謀長!”韓百航啪的打了個立正。
“不要拘禮,放輕鬆點。”
李濟臣和藹的擺了擺手,他似乎對韓百航很感興趣,道:“跟我來。”
說完走入了隔壁的屋子裏,韓百航心懷忐忑的緊隨其後,進了屋子後李濟臣摘掉帽子,韓百航忙接過小心的掛在衣帽架上,隨即束手而立著,等著李濟臣開口。
“玉帥讓你去河南,你心裏有什麽想法,說來聽聽。”李濟臣坐下後,目光炯炯的看著韓百航,頓了一下道:“我要聽實話!”
韓百航心念急轉,在李濟臣這樣智謀過人的人麵前,說謊話隻會適得其反,他壯著膽子道:“我以為玉帥讓我去河南剿匪,未免太大材小用了。”
“大材小用!”
李濟臣輕笑了一聲,淡淡道:“年輕人有傲氣是好事,但謙虛一點對會更好。”
韓百航並不認為自己是傲氣,不卑不亢道:“我想請問參謀長,以我大戰中的功勞,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自然是功大於過了。”李濟臣道。
“那既是功大於過,我之前便已經是連長,此刻不僅原地不動,還被發落到偏遠山區,說實話我想不通。”韓百航坦露心聲,抱怨道。
李濟臣笑了笑道:“想不通就慢慢想,總會想通的。”
韓百航默不吱聲了,李濟臣緩緩道:“你可懂簡在帝心的意義,你的所作所為都看在玉帥眼裏,又何必要執念有沒有得到晉升。我是看你是可造之材,這才有意提點你一下,玉帥曆來用人不拘常理,越是要重用的人,越是要嚴格考驗,就拿周棟良來說,與他同期的保定生做旅長的人大有人在,可他直到今日才做了團長,論起埋沒委屈,他也不比你差了。”
韓百航心中微動,李濟臣的話他隻信了一半,反正話從口出,怎麽說都有對,對於他而言什麽日後的前途都是虛的,隻有實打實的好處是真的,想要他賣命可以,但不能當傻子指使。
“參謀長,我想知道永城的匪患到底有多嚴重。”韓百航抬頭問道。
李濟臣意味深長的笑了笑,指著他說道:“這你就問到點子上了。”
話間他起身來到書桌,取出一個圖囊展開後,指著地圖說道:“你來看。”
韓百航走到書桌定睛看去,隻見這是一幅河南省的地形圖,上麵畫著密密麻麻的等高線和路線圖,他順著李濟臣所指的方向,找到了永城所在。
“永城,地處於豫、魯、蘇、皖四省交匯處,北有芒碭山峙立,南有澮水環繞,東接徐淮平原,西連大別山區,素有豫東門戶之稱。”李濟臣先給韓百航上了堂軍事地理課,隨後語氣加重道:“豫東的匪盜雖不如豫西的猖獗,但其危害之處在於土匪不限於本省出沒,而是縱橫於四省交界的山區中,有時單獨行動騷擾地方,有時串聯成大股,常能與官兵正麵交鋒,之前河南督軍趙倜就曾派了一個團駐防永城,可不到半年的時間,官兵就折損近三成,土匪連續十三次攻入城內洗劫,致使地方苦不堪言,官兵甚至於不敢出城與土匪作戰,丟盡了我北洋政府的顏麵,因此,趙倜督軍向玉帥請一員驍將坐鎮剿匪,玉帥第一人就想到了你,這個期望可是不小啊。”
韓百航隻曉得豫東的匪患嚴重,但沒有想到已經到了這種境地,一個團的官兵都解決不了的土匪,讓他率一個連去剿匪,這不開玩笑嘛,但他知道吳佩孚和李濟臣都沒有和他開玩笑,軍令如山倒,剿匪他是去定了,除非半路做逃兵,但萬不得已他不會選擇這條路,略一沉吟後,道:“參謀長,我看永城駐軍之失敗不在土匪有多強,怕是自身出了原因吧。”
李濟臣向他投來讚賞的目光:“看來玉帥選你是對了,剿匪不利的原因,絕大原因是官匪勾結,這個官既有駐軍,也有本地土豪官紳,總之盤根錯節,我給你的忠告是,你去了永城之後,軍事上的行動先不要著急,要先穩下心觀察,梳理清楚本地的情況後,再去剿匪,才能一擊奏效,否則隻能重蹈失敗覆轍了。”
韓百航將李濟臣的忠告牢牢記在心中,這是老成謀重的主意,與他所想的不謀而合,好歹他也是看過智取威虎山、烏龍山剿匪記的人,對待土匪有的是辦法。
李濟臣又道:“你去了永城,一定要注意處理好和縣長的關係,在名義上,你這個駐軍連長是要聽從縣長的命令的,但你是玉帥委派下來的人,也不要處處怕他,總之要不卑不亢,綿裏藏針。”
韓百航遲疑道:“若是縣長通匪該怎麽辦?”
李濟臣道:“這個你且不用擔心,上一任的永城縣長死在任上,這一任縣長剛從洛陽調任過去,不會這麽快和土匪勾結。如果縣長日後通了匪,我隻能告訴你見機行事四字。”
韓百航放下了心,躊躇道:“參謀長,我還有一個請求,希望您答應。”
李濟臣皺眉道:“你先說說看。”
“永城丁口四十餘萬,我這一個連的駐軍實在太少了,我是否能夠就地擴編呢?”韓百航不甘心的問,他指揮過了上萬人的軍隊,再指揮百餘人的部隊別提多別扭了,隻要李濟臣能打贏擴編,他有辦法在永城拉起一個團的兵力。
李濟臣斷然搖頭道:“不能,你的編製隻有一個連,多一個人都不行,軍中決不允許有人私自擴編,你先前已經犯了這個錯,千萬不要知錯犯錯了。”他嚴肅的警告著韓百航。
韓百航有些失望和惱火,這次剿匪真是困難重重,製約多多。這個不能那個不能,難怪土匪難剿。
李濟臣似乎察覺到了韓百航的不爽,話音一轉道:“陸軍編製有限,但地方民團不受限製,不過民國的指揮權在縣長手裏,怎麽取得這份兵權,就看你的手腕了。”
韓百航驚喜起來,隻要有一絲可能,總歸能想到解決辦法的,他現在想來去偏遠地方剿匪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了,畢竟是天高皇帝遠,手裏有槍杆子,未必不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吳佩孚輕嗯了一聲便不再說話,低頭審閱起了案牘,韓百航識趣的躬身告退,出了司令部,卻被一個佩戴著少將軍銜的儒雅中年人攔下,他愣了一下,忙立正敬禮道:“長官好。”
來人目光含笑的打量著他,問道:“你是韓百航?”
韓百航挺胸道:“正是卑職。”
“我是李濟臣。”來人自我介紹說。
“參謀長!”韓百航啪的打了個立正。
“不要拘禮,放輕鬆點。”
李濟臣和藹的擺了擺手,他似乎對韓百航很感興趣,道:“跟我來。”
說完走入了隔壁的屋子裏,韓百航心懷忐忑的緊隨其後,進了屋子後李濟臣摘掉帽子,韓百航忙接過小心的掛在衣帽架上,隨即束手而立著,等著李濟臣開口。
“玉帥讓你去河南,你心裏有什麽想法,說來聽聽。”李濟臣坐下後,目光炯炯的看著韓百航,頓了一下道:“我要聽實話!”
韓百航心念急轉,在李濟臣這樣智謀過人的人麵前,說謊話隻會適得其反,他壯著膽子道:“我以為玉帥讓我去河南剿匪,未免太大材小用了。”
“大材小用!”
李濟臣輕笑了一聲,淡淡道:“年輕人有傲氣是好事,但謙虛一點對會更好。”
韓百航並不認為自己是傲氣,不卑不亢道:“我想請問參謀長,以我大戰中的功勞,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自然是功大於過了。”李濟臣道。
“那既是功大於過,我之前便已經是連長,此刻不僅原地不動,還被發落到偏遠山區,說實話我想不通。”韓百航坦露心聲,抱怨道。
李濟臣笑了笑道:“想不通就慢慢想,總會想通的。”
韓百航默不吱聲了,李濟臣緩緩道:“你可懂簡在帝心的意義,你的所作所為都看在玉帥眼裏,又何必要執念有沒有得到晉升。我是看你是可造之材,這才有意提點你一下,玉帥曆來用人不拘常理,越是要重用的人,越是要嚴格考驗,就拿周棟良來說,與他同期的保定生做旅長的人大有人在,可他直到今日才做了團長,論起埋沒委屈,他也不比你差了。”
韓百航心中微動,李濟臣的話他隻信了一半,反正話從口出,怎麽說都有對,對於他而言什麽日後的前途都是虛的,隻有實打實的好處是真的,想要他賣命可以,但不能當傻子指使。
“參謀長,我想知道永城的匪患到底有多嚴重。”韓百航抬頭問道。
李濟臣意味深長的笑了笑,指著他說道:“這你就問到點子上了。”
話間他起身來到書桌,取出一個圖囊展開後,指著地圖說道:“你來看。”
韓百航走到書桌定睛看去,隻見這是一幅河南省的地形圖,上麵畫著密密麻麻的等高線和路線圖,他順著李濟臣所指的方向,找到了永城所在。
“永城,地處於豫、魯、蘇、皖四省交匯處,北有芒碭山峙立,南有澮水環繞,東接徐淮平原,西連大別山區,素有豫東門戶之稱。”李濟臣先給韓百航上了堂軍事地理課,隨後語氣加重道:“豫東的匪盜雖不如豫西的猖獗,但其危害之處在於土匪不限於本省出沒,而是縱橫於四省交界的山區中,有時單獨行動騷擾地方,有時串聯成大股,常能與官兵正麵交鋒,之前河南督軍趙倜就曾派了一個團駐防永城,可不到半年的時間,官兵就折損近三成,土匪連續十三次攻入城內洗劫,致使地方苦不堪言,官兵甚至於不敢出城與土匪作戰,丟盡了我北洋政府的顏麵,因此,趙倜督軍向玉帥請一員驍將坐鎮剿匪,玉帥第一人就想到了你,這個期望可是不小啊。”
韓百航隻曉得豫東的匪患嚴重,但沒有想到已經到了這種境地,一個團的官兵都解決不了的土匪,讓他率一個連去剿匪,這不開玩笑嘛,但他知道吳佩孚和李濟臣都沒有和他開玩笑,軍令如山倒,剿匪他是去定了,除非半路做逃兵,但萬不得已他不會選擇這條路,略一沉吟後,道:“參謀長,我看永城駐軍之失敗不在土匪有多強,怕是自身出了原因吧。”
李濟臣向他投來讚賞的目光:“看來玉帥選你是對了,剿匪不利的原因,絕大原因是官匪勾結,這個官既有駐軍,也有本地土豪官紳,總之盤根錯節,我給你的忠告是,你去了永城之後,軍事上的行動先不要著急,要先穩下心觀察,梳理清楚本地的情況後,再去剿匪,才能一擊奏效,否則隻能重蹈失敗覆轍了。”
韓百航將李濟臣的忠告牢牢記在心中,這是老成謀重的主意,與他所想的不謀而合,好歹他也是看過智取威虎山、烏龍山剿匪記的人,對待土匪有的是辦法。
李濟臣又道:“你去了永城,一定要注意處理好和縣長的關係,在名義上,你這個駐軍連長是要聽從縣長的命令的,但你是玉帥委派下來的人,也不要處處怕他,總之要不卑不亢,綿裏藏針。”
韓百航遲疑道:“若是縣長通匪該怎麽辦?”
李濟臣道:“這個你且不用擔心,上一任的永城縣長死在任上,這一任縣長剛從洛陽調任過去,不會這麽快和土匪勾結。如果縣長日後通了匪,我隻能告訴你見機行事四字。”
韓百航放下了心,躊躇道:“參謀長,我還有一個請求,希望您答應。”
李濟臣皺眉道:“你先說說看。”
“永城丁口四十餘萬,我這一個連的駐軍實在太少了,我是否能夠就地擴編呢?”韓百航不甘心的問,他指揮過了上萬人的軍隊,再指揮百餘人的部隊別提多別扭了,隻要李濟臣能打贏擴編,他有辦法在永城拉起一個團的兵力。
李濟臣斷然搖頭道:“不能,你的編製隻有一個連,多一個人都不行,軍中決不允許有人私自擴編,你先前已經犯了這個錯,千萬不要知錯犯錯了。”他嚴肅的警告著韓百航。
韓百航有些失望和惱火,這次剿匪真是困難重重,製約多多。這個不能那個不能,難怪土匪難剿。
李濟臣似乎察覺到了韓百航的不爽,話音一轉道:“陸軍編製有限,但地方民團不受限製,不過民國的指揮權在縣長手裏,怎麽取得這份兵權,就看你的手腕了。”
韓百航驚喜起來,隻要有一絲可能,總歸能想到解決辦法的,他現在想來去偏遠地方剿匪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了,畢竟是天高皇帝遠,手裏有槍杆子,未必不能幹出一番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