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圖片《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上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
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
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力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
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準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鬥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著名的關羽
“溫酒斬華雄”、
“過五關斬六將”、張飛
“威震長阪橋”、
“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
“七擒孟獲”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三國演義》雖以曆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
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麵的。
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
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個方麵,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
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
“三絕”,即曹操的
“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
“義絕”——
“義重如山”;孔明的
“智絕”——機智過人。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鬥爭中,放在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中來塑造。
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係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
它長於描述戰爭。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麵。
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最為出色。對於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役,作者總是著力描寫,並以人物為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麵,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淒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
它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
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
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迴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
這主要得力於作者構思的宏偉而嚴密。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鬥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後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
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三國演義》在藝術上的最大缺點,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發展變化。
這可能是受了民間傳說人物定型化的影響和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誇張有時不合情理。
魯迅先生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批評是很中肯的。
《三國演義》是古代曆史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廣泛流傳,魅力無窮,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深影響。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與《三國誌》中的人物真實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現舉幾個人物說明。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曆史人物樹立了榜樣。
曆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熱愛他。
可以說,諸葛亮在曆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曆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
《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麵,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曆史人物,而是曆史人物。
劉備: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
“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
“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
“仁愛”時卻又落入了
“無能”一麵,給人以
“無能”和
“虛偽”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麵,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
“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
“梟雄”、
“人傑”的真實形象。關羽:曆史上的關羽為
“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
“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馬超投降劉備後,封為平西將軍。
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
“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信時,稱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的
“絕倫逸群”,關羽
“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
“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係劉備,隻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
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
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
“義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曹操: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曆史上
“明略最優”,
“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
曹操禦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
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
“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麵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麵又誇大了。
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麵人物典型。
周瑜:曆史上的周瑜
“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
“雅量高致”。劉備稱他
“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讚他有
“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
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
“雄姿英發”,是
“千古風流人物”。魯肅:如果說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性格、形象雖被扭曲,但多少還有些根據的話,那麽,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名字外幾乎就全是杜撰了。
曆史上的魯肅
“雖在軍陣,手不釋卷”,
“思度宏遠”,
“有過人之明”。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
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相似之處。曹操大軍南征荊州時,孫權部屬都主降,唯獨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迴周瑜,共商戰守大計。
赤壁戰後,他又力主扶劉抗曹。在東吳曆史上,魯肅實為諸葛亮式人物,孫權對他也極為欣賞。
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略、戰略方針進行的。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成了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智鬥的犧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
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力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
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準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鬥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著名的關羽
“溫酒斬華雄”、
“過五關斬六將”、張飛
“威震長阪橋”、
“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
“七擒孟獲”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三國演義》雖以曆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
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麵的。
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
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個方麵,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
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
“三絕”,即曹操的
“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
“義絕”——
“義重如山”;孔明的
“智絕”——機智過人。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鬥爭中,放在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中來塑造。
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係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
它長於描述戰爭。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麵。
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最為出色。對於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役,作者總是著力描寫,並以人物為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麵,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淒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
它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
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
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迴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
這主要得力於作者構思的宏偉而嚴密。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鬥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後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
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三國演義》在藝術上的最大缺點,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發展變化。
這可能是受了民間傳說人物定型化的影響和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誇張有時不合情理。
魯迅先生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批評是很中肯的。
《三國演義》是古代曆史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廣泛流傳,魅力無窮,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深影響。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與《三國誌》中的人物真實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現舉幾個人物說明。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曆史人物樹立了榜樣。
曆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熱愛他。
可以說,諸葛亮在曆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曆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
《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麵,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曆史人物,而是曆史人物。
劉備: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
“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
“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
“仁愛”時卻又落入了
“無能”一麵,給人以
“無能”和
“虛偽”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麵,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
“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
“梟雄”、
“人傑”的真實形象。關羽:曆史上的關羽為
“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
“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馬超投降劉備後,封為平西將軍。
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
“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信時,稱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的
“絕倫逸群”,關羽
“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
“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係劉備,隻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
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
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
“義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曹操: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曆史上
“明略最優”,
“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
曹操禦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
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
“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麵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麵又誇大了。
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麵人物典型。
周瑜:曆史上的周瑜
“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
“雅量高致”。劉備稱他
“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讚他有
“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
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
“雄姿英發”,是
“千古風流人物”。魯肅:如果說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性格、形象雖被扭曲,但多少還有些根據的話,那麽,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名字外幾乎就全是杜撰了。
曆史上的魯肅
“雖在軍陣,手不釋卷”,
“思度宏遠”,
“有過人之明”。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
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相似之處。曹操大軍南征荊州時,孫權部屬都主降,唯獨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迴周瑜,共商戰守大計。
赤壁戰後,他又力主扶劉抗曹。在東吳曆史上,魯肅實為諸葛亮式人物,孫權對他也極為欣賞。
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略、戰略方針進行的。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成了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智鬥的犧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