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馬路修到青石鎮,青山村的百姓富起來。
這路是修到了青石鎮,可青山村的村民們並沒有見得有多富裕。唯一的不同,就是去鎮子上的路好走了。再買些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比之前方便的多。
就讓有了路,石小凡就想讓青山村的村民們富起來。當然,要想讓村民們富起來的前提是,自己得先富。
有了在大宋朝的經驗,賺錢對於石小凡來說沒有絲毫的難處。
他本想著,和趙禎再次的依樣葫蘆,在青山村建個玻璃窯廠啥的造玻璃。可想想最終還是算了,畢竟青山村這地方,造玻璃有些不太現實。
首先,運輸就是個大問題。雖然通了路,可青山村離著青石鎮畢竟還有數十裏的山路。再有就是,造玻璃不是自己大口一張就行了的,需要投資。
自己不是之前那個家世顯赫腰纏萬貫的小公爺,想建一個玻璃廠,需要巨大的投資。自己和趙禎現在,倆人身上湊起來也就隻有十兩銀子。
再說造玻璃勞神費力的,雖然是個快速致富之道,但也容易惹來麻煩。
別的不說,如此新奇的物事一旦流入市場,必會引起一些人的覬覦之心。自己現在的身份卑微,並沒有什麽顯赫的家世。這種事,還是以後再說。
好在自己也並不發愁,單單是這些變異木耳還有哪些變異的綠茶,將來足夠使自己成為一方巨富。
現在他找到張大娘,就是因為人手不夠,想拉張大娘入夥。
石元孫肯定不會答應的,他深諳勤勞致富的真理。隻有種地種糧食,才能吃飽穿暖。
種木耳,這種不務正業的事,石元孫萬萬不屑去幹的。讓他整日泡在田裏種莊稼可以,讓他種木耳他是不會同意的。這東西能值幾個錢,萬一趕上行情不好,豈不餓死。
張大娘就不同了,她是個寡婦,家裏沒有什麽親人,也沒有其他吃飯的嘴。一個女人家能種的地也不多,今秋的稻穀也都割完了。
她一個人過活,吃的也不多,別人農忙的時候,她已經閑下來了。拉她入夥,最是合適不過。
不過一聽這要入夥兒,張大娘多少是有些不樂意的:“小凡啊,你大娘可沒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一個孤老婆子半截入土的人了,怎麽和你入夥。”
“不用你投錢,你隻需要跟我們幫忙收木耳就成了。”石小凡指著屋前屋後擺滿了的木樁說道。
青山村民風質樸,是沒有或者說是極少有偷盜行為的。畢竟村子就這麽大,一旦誰家喜歡偷東西被抓個現行,那他在青山村是待不下去的。
再者說了,都是一個村子的,大家也都窮的叮當響。除了涉及到金錢,別的東西也不叫偷。
比如說,你去人家地裏摘個瓜,在青山村是不叫偷的。甚至於,天熱的時候你路過瓜地,瓜農還會主動摘一個給你吃。摘的,也絕對是地裏最好的好瓜。
實際上,青山村也沒有種瓜的瓜農。即便是有,也是種點自己吃然後分給街坊四鄰的吃。
沒有路,大麵積種瓜賣都沒地方賣。
石小凡和趙禎忙活了好幾天,從山上運來了大量的腐木。這些腐木被他們插在地裏,房前屋後擺的密密麻麻。上麵,全都種上了木耳。
木耳在青山村百姓眼裏加倍的不值錢,這東西山上有的是。即便是有人想采,進山有大把。實在想吃,去石小凡家吱一聲,隨便要點就是。
偷,是絕無可能的。再說還有來福這條盡職盡責的看門狗,偷盜他家木耳的事是不會發生的。
張大娘看著這房前屋後密密麻麻的木耳:“小凡啊,不是大娘說你。你說你和趙禎也著實不務正業,想吃木耳去山上采便是。你們這種出來這麽多木耳,勞神費力的圖什麽。就算是曬幹了,拿到青石鎮又能賣幾個錢。想拉我入夥啊,你還是找別人去吧。”
張大娘固執地認為這不是個好生意,即便是到了青石鎮,那裏木耳也不值錢。除非你拿到寶祥縣或者京城,那裏大概值些錢的。可路途遙遠,你連路費都不夠。
“張大娘,你拿個水碗來。”石小凡說。
張大娘莫名其妙,但還是依照石小凡的吩咐,端了個粗碗過來。
百姓的飯量都大,民間這種粗碗足有半個腦袋那麽大。張大娘裝了滿滿一碗涼水,端到了石小凡跟前:“小凡你渴了麽,喝點水吧。”
石小凡沒有喝水,而是對身後正在加固木樁的趙禎說道:“老趙,把咱們晾曬的幹木耳拿過來一把。”
趙禎忙的滿頭大汗,迴頭不滿的看了石小凡一眼:“你個王八蛋,屁大的事都指使老子,你沒長手是怎麽著。”
確實,石小凡能吩咐趙禎的時候,絕不會自己動手。他懶,趙禎加倍懶。
石小凡無奈,隻好自己走的院子竹簍裏晾曬的幹木耳,過去抓了一把。
他迴來的時候,手裏便有了一把幹木耳。張大娘端著一碗水站在那兒猶自發呆,不明白這臭小子想幹什麽。
石小凡並沒有把手裏的木耳都丟進碗裏,而是從中挑出一片木耳:“張大娘,我給你變個戲法。”
說著,他便把那片木耳扔進了水裏。然後,張大娘驚恐的睜大了眼睛。
因為那一片幹木耳入水,便迅速的長大。不同於一般的木耳,一片木耳泡發起來,居然將張大娘手裏的粗碗盛滿滿當當,
張大娘著實被嚇了一大跳:“小凡,這是什麽古怪物事?”
“這就是我精心培育的小凡靈耳,一小片就能泡發一碗。張大娘,這碗木耳送給你了。今晚你迴去爆炒一下,嚐嚐味道如何。或者,你煮粥燉湯都可以。”
張大娘驚恐的抱著一碗木耳迴了屋,活了大半輩子,她還沒見過這麽神奇的東西。
第二日,張大娘果斷的申請入夥。趙禎和石小凡負責種植木耳,張大娘負責采摘晾曬。
很快,不出半月,他們三個竟然存了兩大麻袋幹木耳。這些東西,可以滿足青山村村民一年的食物量。
這路是修到了青石鎮,可青山村的村民們並沒有見得有多富裕。唯一的不同,就是去鎮子上的路好走了。再買些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比之前方便的多。
就讓有了路,石小凡就想讓青山村的村民們富起來。當然,要想讓村民們富起來的前提是,自己得先富。
有了在大宋朝的經驗,賺錢對於石小凡來說沒有絲毫的難處。
他本想著,和趙禎再次的依樣葫蘆,在青山村建個玻璃窯廠啥的造玻璃。可想想最終還是算了,畢竟青山村這地方,造玻璃有些不太現實。
首先,運輸就是個大問題。雖然通了路,可青山村離著青石鎮畢竟還有數十裏的山路。再有就是,造玻璃不是自己大口一張就行了的,需要投資。
自己不是之前那個家世顯赫腰纏萬貫的小公爺,想建一個玻璃廠,需要巨大的投資。自己和趙禎現在,倆人身上湊起來也就隻有十兩銀子。
再說造玻璃勞神費力的,雖然是個快速致富之道,但也容易惹來麻煩。
別的不說,如此新奇的物事一旦流入市場,必會引起一些人的覬覦之心。自己現在的身份卑微,並沒有什麽顯赫的家世。這種事,還是以後再說。
好在自己也並不發愁,單單是這些變異木耳還有哪些變異的綠茶,將來足夠使自己成為一方巨富。
現在他找到張大娘,就是因為人手不夠,想拉張大娘入夥。
石元孫肯定不會答應的,他深諳勤勞致富的真理。隻有種地種糧食,才能吃飽穿暖。
種木耳,這種不務正業的事,石元孫萬萬不屑去幹的。讓他整日泡在田裏種莊稼可以,讓他種木耳他是不會同意的。這東西能值幾個錢,萬一趕上行情不好,豈不餓死。
張大娘就不同了,她是個寡婦,家裏沒有什麽親人,也沒有其他吃飯的嘴。一個女人家能種的地也不多,今秋的稻穀也都割完了。
她一個人過活,吃的也不多,別人農忙的時候,她已經閑下來了。拉她入夥,最是合適不過。
不過一聽這要入夥兒,張大娘多少是有些不樂意的:“小凡啊,你大娘可沒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一個孤老婆子半截入土的人了,怎麽和你入夥。”
“不用你投錢,你隻需要跟我們幫忙收木耳就成了。”石小凡指著屋前屋後擺滿了的木樁說道。
青山村民風質樸,是沒有或者說是極少有偷盜行為的。畢竟村子就這麽大,一旦誰家喜歡偷東西被抓個現行,那他在青山村是待不下去的。
再者說了,都是一個村子的,大家也都窮的叮當響。除了涉及到金錢,別的東西也不叫偷。
比如說,你去人家地裏摘個瓜,在青山村是不叫偷的。甚至於,天熱的時候你路過瓜地,瓜農還會主動摘一個給你吃。摘的,也絕對是地裏最好的好瓜。
實際上,青山村也沒有種瓜的瓜農。即便是有,也是種點自己吃然後分給街坊四鄰的吃。
沒有路,大麵積種瓜賣都沒地方賣。
石小凡和趙禎忙活了好幾天,從山上運來了大量的腐木。這些腐木被他們插在地裏,房前屋後擺的密密麻麻。上麵,全都種上了木耳。
木耳在青山村百姓眼裏加倍的不值錢,這東西山上有的是。即便是有人想采,進山有大把。實在想吃,去石小凡家吱一聲,隨便要點就是。
偷,是絕無可能的。再說還有來福這條盡職盡責的看門狗,偷盜他家木耳的事是不會發生的。
張大娘看著這房前屋後密密麻麻的木耳:“小凡啊,不是大娘說你。你說你和趙禎也著實不務正業,想吃木耳去山上采便是。你們這種出來這麽多木耳,勞神費力的圖什麽。就算是曬幹了,拿到青石鎮又能賣幾個錢。想拉我入夥啊,你還是找別人去吧。”
張大娘固執地認為這不是個好生意,即便是到了青石鎮,那裏木耳也不值錢。除非你拿到寶祥縣或者京城,那裏大概值些錢的。可路途遙遠,你連路費都不夠。
“張大娘,你拿個水碗來。”石小凡說。
張大娘莫名其妙,但還是依照石小凡的吩咐,端了個粗碗過來。
百姓的飯量都大,民間這種粗碗足有半個腦袋那麽大。張大娘裝了滿滿一碗涼水,端到了石小凡跟前:“小凡你渴了麽,喝點水吧。”
石小凡沒有喝水,而是對身後正在加固木樁的趙禎說道:“老趙,把咱們晾曬的幹木耳拿過來一把。”
趙禎忙的滿頭大汗,迴頭不滿的看了石小凡一眼:“你個王八蛋,屁大的事都指使老子,你沒長手是怎麽著。”
確實,石小凡能吩咐趙禎的時候,絕不會自己動手。他懶,趙禎加倍懶。
石小凡無奈,隻好自己走的院子竹簍裏晾曬的幹木耳,過去抓了一把。
他迴來的時候,手裏便有了一把幹木耳。張大娘端著一碗水站在那兒猶自發呆,不明白這臭小子想幹什麽。
石小凡並沒有把手裏的木耳都丟進碗裏,而是從中挑出一片木耳:“張大娘,我給你變個戲法。”
說著,他便把那片木耳扔進了水裏。然後,張大娘驚恐的睜大了眼睛。
因為那一片幹木耳入水,便迅速的長大。不同於一般的木耳,一片木耳泡發起來,居然將張大娘手裏的粗碗盛滿滿當當,
張大娘著實被嚇了一大跳:“小凡,這是什麽古怪物事?”
“這就是我精心培育的小凡靈耳,一小片就能泡發一碗。張大娘,這碗木耳送給你了。今晚你迴去爆炒一下,嚐嚐味道如何。或者,你煮粥燉湯都可以。”
張大娘驚恐的抱著一碗木耳迴了屋,活了大半輩子,她還沒見過這麽神奇的東西。
第二日,張大娘果斷的申請入夥。趙禎和石小凡負責種植木耳,張大娘負責采摘晾曬。
很快,不出半月,他們三個竟然存了兩大麻袋幹木耳。這些東西,可以滿足青山村村民一年的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