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太極聞言,停下腳步。
“大師姐還有何吩咐。”
大師姐對著司徒太極,苦口婆心的說了一句:
“想必師弟也知道小師妹對你的一番情意,不要辜負了她,如果可以,就娶了她吧。”
說完這句,大師姐不再說話,算是臨別之時的贈言吧。
司徒太極在下山的時候,一直在思索大師姐的話。
小師妹對自己的感情,司徒太極是清楚的,思前想後,確實感覺很對不起她。
由於剛才的戰鬥,逍遙神劍尚未收入丹田,此時傳來師尊的意念。
【徒兒,你大師姐說的對,你確實很愧對滄海,為師以後不閉關了,你也暫且不要將逍遙神劍收入丹田溫養了,今日你吸入那四個人的內力,要不是為師幫你吸收到了劍中,隻怕你現在已經爆體而亡了。】
司徒太極其實也知道今天吸入體內的內力都進入了逍遙神劍中,所以一直沒有詢問。
【師尊,什麽時候才可以無限製的吸入內力,不會產生危險?】司徒太極詢問道。
【傻徒兒,在你過了眼前的生死境界的時候,隻要達到生死境界,一直到你四九小天劫以前,都沒有任何限製,完全就是內力的累積過程,所以生死境界才是除了天劫外的唯一一道坎。】
司徒太極可算放下心來否則不能吸人內力,多可惜啊。
【傻徒兒,剛才你大師姐的提議,你意下如何啊?】李逍遙的話語雖然是詢問,但是又帶有不容置疑的威嚴。
【迴去就向小師妹求婚,隻要她答應,立刻就娶。這迴您老滿意了吧?】
司徒太極終於給了痛快話了。
……
中嶽嵩山
中華武林的泰山北鬥,少林寺的所在地。
少室山。
司徒太極返迴汴梁城的必經之路。
離開天山已經十天了。
司徒太極一路趕迴,基本是馬不停蹄。
此時臨近傍晚,腹中空空,實在無法繼續趕路。
‘好再來客棧’
“客觀您是打尖還是住店?馬就交給小的就行了,您裏麵請。”
店小二殷勤的說著,伸手接過司徒太極的馬。
“先吃飯吧,給我的馬喂最好的草料。”
司徒太極走近客棧大廳,正待找位置坐下,突聞有人叫他。
迴頭一看,居然是結拜大哥慕龍,從外麵走進來。
“大哥,真是好巧啊,在這裏也能遇見你。”
司徒太極主動寒暄了一句。
慕龍麵露紅光,親切的對司徒太極說道:“先坐下,邊吃邊說。”
二人隨意點了幾個小菜,邊喝邊聊。
原來最近聽聞江湖傳言,吐蕃國師要來少林寺,挑戰少林寺方丈,探討佛學。
很多人都來湊熱鬧,想要看看是少林寺的佛法精深,還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大哥,這個事情都是和尚探討佛法,你來摻和什麽啊?”
司徒太極問出了心中所想。
慕龍連忙解釋道:“老弟啊,這你就有所不知了,相傳吐蕃國師的佛法固然厲害,但是最厲害的還是武功,據說這個吐蕃國的國師,還是他們太子的武學師傅。”
“莫非除了挑戰佛學,還要比武不成?那可有的看了,還可以學習不少經驗,大哥,什麽時候來?”司徒太極問道。
“應該明天到,所以我提前趕來了,一會你跟我走,我帶你去少林寺落腳。”慕龍喝了一口酒說道。
司徒太極點頭同意。
二人到了少林寺,發現人還是很多的。
幸虧慕龍帶著司徒太極過來的,否則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一夜無話。
翌日一早。
司徒太極吃過早飯。
與慕龍正在拜佛燒香。
外麵傳來了吹吹打打的聲音,甚是熱鬧。
同時一陣檀香沁入鼻心,耳畔傳來陣陣梵音。
司徒太極說道:“來了,我們走。”
二人起身來到會客大堂,此處已經來了不少人。
少林寺方丈見吐蕃國師進門說道:“善哉!善哉!國師原道而來,有失遠迎,還忘見諒。”
吐蕃國師道:“少林威名,中原大陸人盡皆知,小僧欽慕已久,今日得見莊嚴肅穆,大是歡喜啊。”
“國師請坐!”少林方丈將對方禮讓入座。
二人開始講經說法,完全不顧旁人。
此時司徒太極打量了一下眾人,發現吐蕃國師帶來的人不少。
除了隨行僧侶眾人外,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一位身著黃色長袍,頭戴金冠的少年郎。
目測大約二十歲左右年紀。
濃眉大眼,身材勻稱,一看就是自小習武之人,身體素質極佳。
大冷天的手中已然拿著一把白紙扇。
此時慕龍在司徒耳邊輕聲道:“那個拿扇子穿黃色長袍的年輕人,應該是吐蕃國的太子。”
正在國師與方丈講法最深處時,那吐蕃國太子對著身邊幾個人使了一個眼神。
雖然動作隱秘,奈何正巧被司徒太極看到。
司徒太極對著慕龍說道:“大哥,你去看看吧,估計一會要有事情發生。”
一個時辰後,佛法接近尾聲,吐蕃國師對著少林方丈施一佛禮。
“久聞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傳聞,今日即已到訪,不知方丈可否賜教?”
少林方丈深知無法拒絕,而起此刻圍觀者眾多,也不便拒絕。
司徒太極正看得吐蕃國師與少林方丈互相比拚內力之時,忽感有人拉自己一把,迴頭發現是結拜大哥。
跟隨慕龍離開前堂,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慕龍說道:“那夥人去了藏經閣,與看守藏經閣的僧人打鬥起來,我們去看看。”
司徒太極知道,這夥人果然是奔著藏經閣的武學典籍而來。
故而,前去幫忙。
……
少林寺藏經閣門口。
四個錦衣黑袍的年輕人,正在與一老一少兩個合適在對峙。
此時老和尚已吐血,捂著心口坐在藏經閣門前的樓梯上,小和尚手持一根齊眉棍,站在老和尚身前,擋在四個錦衣黑袍的年輕人前進的道路。
這四個錦衣黑袍人就是吐蕃皇子的貼身侍衛。
正待四人準備出手繼續攻擊小和尚的時候。
司徒太極腳踏淩波微步,一陣風一般閃身到了小和尚身前。
忽的左掌向前斜劈,將其中一人剛伸出的手掌,劈歪。
小和尚躲過一劫。
腳下不停,徒然間斜上一步,有若鬼魅,閃身來到另一人身後,伸手橫批一掌,將另一人拍飛。
剩下兩人齊齊對準司徒太極,瞬間攻之。
二人雙拳齊出,共四拳轉瞬即到司徒太極麵前。
司徒太極立即使出剛學會的天山折梅手中的一記殺招。
分別點中四隻手腕中的脈門。
二人頓時向後退去。
此時剛才被打倒的兩人也起身參戰。
四人將司徒太極團團圍住。
司徒太極瞬間釋放自身內勁,雙手擺出太極起手式,準備迎戰。
全身氣血翻騰,北冥真氣全力運轉,在體內小周天不斷循環。
腳下按照伏羲六四卦方位,開始瞬間移動,飄忽不定。
四人也不甘落後,紛紛祭出自己的武器,竟是每人一柄短刀。
短刀約五寸長短,通體烏黑,但是刀刃處卻寒光閃爍。可見鋒利異常。
司徒太極仍未拔劍,畢竟佛門清靜之地,不易大開殺戒。
手中太極拳法,早已融會貫通,今日結合了大師姐的天山折梅手,太極拳確實是威力倍增。
與之單純使用天山折梅手,提升了許多柔韌後勁。
地上的老和尚,估計已經救不過來了。
小和尚則放棄老和尚,上前準備幫忙。
奈何眼見四人拿出短刀,無奈退去,快步離開去前堂,找尋方丈稟報此事。
司徒太極連連揮出蘊含十足內力的太極纏絲手,意圖將對方短刀擊落。
奈何四人配合極為默契。
始終不得成功。
見此情景,司徒太極不得已,拔出逍遙神劍。
左腳用力向後一蹬,身影瞬間向前竄去,突破其中一人防線,一劍橫劈砍出。
那人瞬間提刀橫於胸前抵擋。
“叮!”一聲脆響,火光四射。
司徒太極反手握劍,向左上跨出一步,身形一轉。
借剛才刀力反彈,將逍遙神劍刺入左側身旁另一人心口。
緊接著瞬間拔出,腳下用力一點,騰空而起。
隻見司徒太極,頭下腳上,劍指大地。
蘊含大量內力的一劍,帶著強橫無比的劍氣從天而降,正是逍遙神劍訣的漫天飛雪。
此時還站立的另外三人,頓感壓力巨大,紛紛後退。
可是還是遲了。
自司徒太極為中心,方圓三丈之內,皆被鎖劍招鎖定。
這次司徒太極沒有直接砍掉頭顱,而是紛紛刺入心口。
待司徒太極落地,收劍。
三人才紛紛倒地不起。
話說司徒太極在與眾人對戰之時,慕龍確不見蹤影。
待打鬥結束,
慕龍不知從何處出現在老和尚身旁。
對著司徒太極說道:“兄弟,這個老和尚沒氣了,怎麽辦?”
司徒太極走過來,看了看老和尚,伸手摸了摸脈搏,確實斷氣,頗為無奈。
這迴不好解釋了,目前可以證明自身清白的,隻有那個小和尚啦。
慕龍也明白目前的處境,對著司徒太極說道。
“兄弟,你先下山,此地不宜久留,恐怕吐蕃太子不會讓小和尚出來指證他的人。”
司徒太極也想到了這一點。
無奈的點點頭,隨即閃身離開。
司徒太極下山了,但是慕龍沒有,潛伏迴去,隱藏在暗處。
待小和尚與方丈眾人趕來的時候,混入人群。
方丈上前查看老和尚的情況,發現已經死了。
正待詢問小和尚事情經過之時。
吐蕃國的太子說道:“方丈大師,我這四個護衛,怎麽會死在這裏?”
這句話一出,打亂了老方丈的問話。
此時小和尚說道:“剛才這四個人正要闖進去,我師父與我極力阻止,奈何其中一人給了師父一拳,打在心口,接著師父就吐血而倒地不起。”
“胡說,既然小和尚說我四個護衛要進入藏經閣,並且打傷了你的師傅,那為何現在卻死在這裏啊?”吐蕃皇子搶先說道。
“正待四人準備繼續對小僧出手之時,來了一位年輕的施主,出手與四人打鬥起來,小僧見狀,趕緊跑去請方丈大師,後麵的事情,小僧就不知道了。”小和尚補充迴答道。
“阿彌陀佛。慧明,那年輕施主你可曾見過?”方丈問道。
小和尚想了想,說:“迴方丈,未曾見過,那位施主是淩空落下的,看起來武功非常了得。與四人纏鬥起來,內勁四射,小僧無力靠前協助,所以……”
吐蕃國師向前一步,說道:“出家人不打妄語,小和尚,請問你如何可以證明我吐蕃國的護衛意圖進入藏經閣?又如何證實你的師傅是被他們打傷打死的?”
“對啊,我的護衛都是用刀的,小和尚,你的師傅是受了嚴重的內傷而死的,uu看書 ww.uukash可不刀傷,你可看清楚了在說。”吐蕃太子忙說了一句。
小和尚是急的直跺腳,但是卻無法證明自己說的話,臉色漲得通紅。
方丈出來打圓場說道:“既然如此,隻能派人找出那位年輕的施主了。”
“戒律堂首座何在?”
一個四方臉的大和尚走了出來,對著方丈說道:“阿彌陀佛,戒律堂靜慧聽從方丈調遣。”
“你且組織人員,查看藏經閣是否有異樣,同時派遣十八銅人立即下山攔截所有此時離開之人,切記不可莽撞傷人。”
方丈吩咐了下去,帶著眾人離開了。
……
司徒太極走在下山的道路上。
並不知道此刻少林寺已經亂作一團。
並不是因為他殺了幾個人。
而是少林寺易筋經被盜。
關鍵是據目擊證人小和尚講述。
此期間除了死掉的四人外,隻有一位年輕的施主出現在藏經閣門口。
而吐蕃國師一行隊伍,當時除了這四個已死之人,其餘人等都在前殿大堂。
其餘圍觀眾人,也都有人證實,未離開過前殿大堂。
就連慕龍,也有人給他作證,證明此人未曾離開過。
當司徒太極快要到山腳的時候,突然後麵竄出一個和尚,攔住了去路。
這個和尚與普通少林的和尚有較大區別。
此人身體為古銅色,穿著黃色的沙彌和尚袍。
頭頂並沒有結疤。
年紀大約三十歲左右。
“施主請留步,請隨貧僧返迴少林寺可好?”
“大師姐還有何吩咐。”
大師姐對著司徒太極,苦口婆心的說了一句:
“想必師弟也知道小師妹對你的一番情意,不要辜負了她,如果可以,就娶了她吧。”
說完這句,大師姐不再說話,算是臨別之時的贈言吧。
司徒太極在下山的時候,一直在思索大師姐的話。
小師妹對自己的感情,司徒太極是清楚的,思前想後,確實感覺很對不起她。
由於剛才的戰鬥,逍遙神劍尚未收入丹田,此時傳來師尊的意念。
【徒兒,你大師姐說的對,你確實很愧對滄海,為師以後不閉關了,你也暫且不要將逍遙神劍收入丹田溫養了,今日你吸入那四個人的內力,要不是為師幫你吸收到了劍中,隻怕你現在已經爆體而亡了。】
司徒太極其實也知道今天吸入體內的內力都進入了逍遙神劍中,所以一直沒有詢問。
【師尊,什麽時候才可以無限製的吸入內力,不會產生危險?】司徒太極詢問道。
【傻徒兒,在你過了眼前的生死境界的時候,隻要達到生死境界,一直到你四九小天劫以前,都沒有任何限製,完全就是內力的累積過程,所以生死境界才是除了天劫外的唯一一道坎。】
司徒太極可算放下心來否則不能吸人內力,多可惜啊。
【傻徒兒,剛才你大師姐的提議,你意下如何啊?】李逍遙的話語雖然是詢問,但是又帶有不容置疑的威嚴。
【迴去就向小師妹求婚,隻要她答應,立刻就娶。這迴您老滿意了吧?】
司徒太極終於給了痛快話了。
……
中嶽嵩山
中華武林的泰山北鬥,少林寺的所在地。
少室山。
司徒太極返迴汴梁城的必經之路。
離開天山已經十天了。
司徒太極一路趕迴,基本是馬不停蹄。
此時臨近傍晚,腹中空空,實在無法繼續趕路。
‘好再來客棧’
“客觀您是打尖還是住店?馬就交給小的就行了,您裏麵請。”
店小二殷勤的說著,伸手接過司徒太極的馬。
“先吃飯吧,給我的馬喂最好的草料。”
司徒太極走近客棧大廳,正待找位置坐下,突聞有人叫他。
迴頭一看,居然是結拜大哥慕龍,從外麵走進來。
“大哥,真是好巧啊,在這裏也能遇見你。”
司徒太極主動寒暄了一句。
慕龍麵露紅光,親切的對司徒太極說道:“先坐下,邊吃邊說。”
二人隨意點了幾個小菜,邊喝邊聊。
原來最近聽聞江湖傳言,吐蕃國師要來少林寺,挑戰少林寺方丈,探討佛學。
很多人都來湊熱鬧,想要看看是少林寺的佛法精深,還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大哥,這個事情都是和尚探討佛法,你來摻和什麽啊?”
司徒太極問出了心中所想。
慕龍連忙解釋道:“老弟啊,這你就有所不知了,相傳吐蕃國師的佛法固然厲害,但是最厲害的還是武功,據說這個吐蕃國的國師,還是他們太子的武學師傅。”
“莫非除了挑戰佛學,還要比武不成?那可有的看了,還可以學習不少經驗,大哥,什麽時候來?”司徒太極問道。
“應該明天到,所以我提前趕來了,一會你跟我走,我帶你去少林寺落腳。”慕龍喝了一口酒說道。
司徒太極點頭同意。
二人到了少林寺,發現人還是很多的。
幸虧慕龍帶著司徒太極過來的,否則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一夜無話。
翌日一早。
司徒太極吃過早飯。
與慕龍正在拜佛燒香。
外麵傳來了吹吹打打的聲音,甚是熱鬧。
同時一陣檀香沁入鼻心,耳畔傳來陣陣梵音。
司徒太極說道:“來了,我們走。”
二人起身來到會客大堂,此處已經來了不少人。
少林寺方丈見吐蕃國師進門說道:“善哉!善哉!國師原道而來,有失遠迎,還忘見諒。”
吐蕃國師道:“少林威名,中原大陸人盡皆知,小僧欽慕已久,今日得見莊嚴肅穆,大是歡喜啊。”
“國師請坐!”少林方丈將對方禮讓入座。
二人開始講經說法,完全不顧旁人。
此時司徒太極打量了一下眾人,發現吐蕃國師帶來的人不少。
除了隨行僧侶眾人外,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一位身著黃色長袍,頭戴金冠的少年郎。
目測大約二十歲左右年紀。
濃眉大眼,身材勻稱,一看就是自小習武之人,身體素質極佳。
大冷天的手中已然拿著一把白紙扇。
此時慕龍在司徒耳邊輕聲道:“那個拿扇子穿黃色長袍的年輕人,應該是吐蕃國的太子。”
正在國師與方丈講法最深處時,那吐蕃國太子對著身邊幾個人使了一個眼神。
雖然動作隱秘,奈何正巧被司徒太極看到。
司徒太極對著慕龍說道:“大哥,你去看看吧,估計一會要有事情發生。”
一個時辰後,佛法接近尾聲,吐蕃國師對著少林方丈施一佛禮。
“久聞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傳聞,今日即已到訪,不知方丈可否賜教?”
少林方丈深知無法拒絕,而起此刻圍觀者眾多,也不便拒絕。
司徒太極正看得吐蕃國師與少林方丈互相比拚內力之時,忽感有人拉自己一把,迴頭發現是結拜大哥。
跟隨慕龍離開前堂,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慕龍說道:“那夥人去了藏經閣,與看守藏經閣的僧人打鬥起來,我們去看看。”
司徒太極知道,這夥人果然是奔著藏經閣的武學典籍而來。
故而,前去幫忙。
……
少林寺藏經閣門口。
四個錦衣黑袍的年輕人,正在與一老一少兩個合適在對峙。
此時老和尚已吐血,捂著心口坐在藏經閣門前的樓梯上,小和尚手持一根齊眉棍,站在老和尚身前,擋在四個錦衣黑袍的年輕人前進的道路。
這四個錦衣黑袍人就是吐蕃皇子的貼身侍衛。
正待四人準備出手繼續攻擊小和尚的時候。
司徒太極腳踏淩波微步,一陣風一般閃身到了小和尚身前。
忽的左掌向前斜劈,將其中一人剛伸出的手掌,劈歪。
小和尚躲過一劫。
腳下不停,徒然間斜上一步,有若鬼魅,閃身來到另一人身後,伸手橫批一掌,將另一人拍飛。
剩下兩人齊齊對準司徒太極,瞬間攻之。
二人雙拳齊出,共四拳轉瞬即到司徒太極麵前。
司徒太極立即使出剛學會的天山折梅手中的一記殺招。
分別點中四隻手腕中的脈門。
二人頓時向後退去。
此時剛才被打倒的兩人也起身參戰。
四人將司徒太極團團圍住。
司徒太極瞬間釋放自身內勁,雙手擺出太極起手式,準備迎戰。
全身氣血翻騰,北冥真氣全力運轉,在體內小周天不斷循環。
腳下按照伏羲六四卦方位,開始瞬間移動,飄忽不定。
四人也不甘落後,紛紛祭出自己的武器,竟是每人一柄短刀。
短刀約五寸長短,通體烏黑,但是刀刃處卻寒光閃爍。可見鋒利異常。
司徒太極仍未拔劍,畢竟佛門清靜之地,不易大開殺戒。
手中太極拳法,早已融會貫通,今日結合了大師姐的天山折梅手,太極拳確實是威力倍增。
與之單純使用天山折梅手,提升了許多柔韌後勁。
地上的老和尚,估計已經救不過來了。
小和尚則放棄老和尚,上前準備幫忙。
奈何眼見四人拿出短刀,無奈退去,快步離開去前堂,找尋方丈稟報此事。
司徒太極連連揮出蘊含十足內力的太極纏絲手,意圖將對方短刀擊落。
奈何四人配合極為默契。
始終不得成功。
見此情景,司徒太極不得已,拔出逍遙神劍。
左腳用力向後一蹬,身影瞬間向前竄去,突破其中一人防線,一劍橫劈砍出。
那人瞬間提刀橫於胸前抵擋。
“叮!”一聲脆響,火光四射。
司徒太極反手握劍,向左上跨出一步,身形一轉。
借剛才刀力反彈,將逍遙神劍刺入左側身旁另一人心口。
緊接著瞬間拔出,腳下用力一點,騰空而起。
隻見司徒太極,頭下腳上,劍指大地。
蘊含大量內力的一劍,帶著強橫無比的劍氣從天而降,正是逍遙神劍訣的漫天飛雪。
此時還站立的另外三人,頓感壓力巨大,紛紛後退。
可是還是遲了。
自司徒太極為中心,方圓三丈之內,皆被鎖劍招鎖定。
這次司徒太極沒有直接砍掉頭顱,而是紛紛刺入心口。
待司徒太極落地,收劍。
三人才紛紛倒地不起。
話說司徒太極在與眾人對戰之時,慕龍確不見蹤影。
待打鬥結束,
慕龍不知從何處出現在老和尚身旁。
對著司徒太極說道:“兄弟,這個老和尚沒氣了,怎麽辦?”
司徒太極走過來,看了看老和尚,伸手摸了摸脈搏,確實斷氣,頗為無奈。
這迴不好解釋了,目前可以證明自身清白的,隻有那個小和尚啦。
慕龍也明白目前的處境,對著司徒太極說道。
“兄弟,你先下山,此地不宜久留,恐怕吐蕃太子不會讓小和尚出來指證他的人。”
司徒太極也想到了這一點。
無奈的點點頭,隨即閃身離開。
司徒太極下山了,但是慕龍沒有,潛伏迴去,隱藏在暗處。
待小和尚與方丈眾人趕來的時候,混入人群。
方丈上前查看老和尚的情況,發現已經死了。
正待詢問小和尚事情經過之時。
吐蕃國的太子說道:“方丈大師,我這四個護衛,怎麽會死在這裏?”
這句話一出,打亂了老方丈的問話。
此時小和尚說道:“剛才這四個人正要闖進去,我師父與我極力阻止,奈何其中一人給了師父一拳,打在心口,接著師父就吐血而倒地不起。”
“胡說,既然小和尚說我四個護衛要進入藏經閣,並且打傷了你的師傅,那為何現在卻死在這裏啊?”吐蕃皇子搶先說道。
“正待四人準備繼續對小僧出手之時,來了一位年輕的施主,出手與四人打鬥起來,小僧見狀,趕緊跑去請方丈大師,後麵的事情,小僧就不知道了。”小和尚補充迴答道。
“阿彌陀佛。慧明,那年輕施主你可曾見過?”方丈問道。
小和尚想了想,說:“迴方丈,未曾見過,那位施主是淩空落下的,看起來武功非常了得。與四人纏鬥起來,內勁四射,小僧無力靠前協助,所以……”
吐蕃國師向前一步,說道:“出家人不打妄語,小和尚,請問你如何可以證明我吐蕃國的護衛意圖進入藏經閣?又如何證實你的師傅是被他們打傷打死的?”
“對啊,我的護衛都是用刀的,小和尚,你的師傅是受了嚴重的內傷而死的,uu看書 ww.uukash可不刀傷,你可看清楚了在說。”吐蕃太子忙說了一句。
小和尚是急的直跺腳,但是卻無法證明自己說的話,臉色漲得通紅。
方丈出來打圓場說道:“既然如此,隻能派人找出那位年輕的施主了。”
“戒律堂首座何在?”
一個四方臉的大和尚走了出來,對著方丈說道:“阿彌陀佛,戒律堂靜慧聽從方丈調遣。”
“你且組織人員,查看藏經閣是否有異樣,同時派遣十八銅人立即下山攔截所有此時離開之人,切記不可莽撞傷人。”
方丈吩咐了下去,帶著眾人離開了。
……
司徒太極走在下山的道路上。
並不知道此刻少林寺已經亂作一團。
並不是因為他殺了幾個人。
而是少林寺易筋經被盜。
關鍵是據目擊證人小和尚講述。
此期間除了死掉的四人外,隻有一位年輕的施主出現在藏經閣門口。
而吐蕃國師一行隊伍,當時除了這四個已死之人,其餘人等都在前殿大堂。
其餘圍觀眾人,也都有人證實,未離開過前殿大堂。
就連慕龍,也有人給他作證,證明此人未曾離開過。
當司徒太極快要到山腳的時候,突然後麵竄出一個和尚,攔住了去路。
這個和尚與普通少林的和尚有較大區別。
此人身體為古銅色,穿著黃色的沙彌和尚袍。
頭頂並沒有結疤。
年紀大約三十歲左右。
“施主請留步,請隨貧僧返迴少林寺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