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11-18
水燭當然不是一般人啊,她是水草。所以她理所當然的迴答:“這是水燭啊,長在水裏的。”她在天上大小也算是個花草仙,她雖不虛榮,但還是想著得給自己燒柱香,聊以慰藉。那一天,按著人間的說法,也是自己的生日,她要為自己多災多難的生活祈福。
不過話說迴來,天庭驟然拔高萬丈,有香火仙人估計也收不著。何況如今天界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她已經完全感應不到了。如果她的話說不定這人間香火還能收到些的吧,畢竟自己離得近不是麽?
水燭至今不解她為什麽感知不到六界,她也沒什麽人能夠商量,隻好將心事憋在心裏,倒也並不十分在意。其實從本心來講她覺得還好,好像忽然沒了人監視似的,讓她心裏寬鬆不少。
花朝節向哪位花神許願,都是全憑自個兒的心意的,為了心願能夠達成,大多數女子都是費勁機巧剪出符合心意的花樣子,或者富貴牡丹、或者芙蓉、或者海棠,玲瓏小姑娘也算是見多識廣的了,但是見了她做出這樣醜陋的花樣子來,還是好一陣感慨,好一個嫌棄。斐梓也很是不解。
正不知道怎麽跟好奇人心二人組解釋自己為什麽順手就剪了這個花樣子,就有小丫頭進來稟報說老爺往小姐這邊來了。沒等斐梓等人出門迎接,就見斐家老爺子氣唿唿的走了進來,對水燭點了點頭就對著斐梓一陣教訓:“小梓,你給為父聽好了,花朝節那天你哪裏也不準去,老老實實給我呆在家裏,當時叫你進城就是個錯誤,都是因為你哥哥心軟。”說著用拐杖指了指一屋子的衣服首飾還有花樣子“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統統給我收起來。再不聽話出去惹是生非就把你送迴去!”
在聽到斐嶽來了的時候,水燭想她今天陪斐梓大小姐的任務終於完成了,大概是可以走了。因為在她來的這兩、三天裏斐嶽已經來過不止兩、三次了,每次都是斐嶽匆匆而來,然後會非常迅速的進入父女二人針鋒相對的局麵,水燭忍住了想翻白眼的衝動等待著時機溜走。心中卻是感激的唿喊著,斐老爺你是電、你是光、你就是救苦救難的大神了,每次都出現的這麽及時啊。
斐嶽並不比斐辭更好說話,但顯然是斐梓的口才更好,不一會兒就能把她爹爹駁的啞口無言。在朝廷上圓滑善變的老狐狸硬被女兒的真情可貴論給壓製住了,每次辯到最後都是一個頭兩個大,張口結舌。
其實斐嶽並非真的辯不過女兒,而是人到晚年,溺愛之心更重,膝下一兒一女,斐辭這個兒子雖讓自己放心,但最近性格越來越冷,又時常因公事繁忙不在家中,並不能讓他在兒子身上享受到天倫之樂,所以對自己美麗聰慧的小女兒十分寵愛,哪怕她這小女兒給他在人前丟盡麵子,他其實也不甚在乎的。激憤之語也就是層窗戶紙,捅捅就破。斐家現在由斐辭當家,他如今隻顧天倫之樂,悠閑了也寂寥了,對自己三年不見小女兒充滿了想念之情。那日斐辭把人帶迴家中,雖也隨便數落了幾句,但心中還是十分歡喜的。
然而驚仙陣開啟,時局更加難料,斐嶽在朝為官多年,自然不像一般凡人那樣對緊張的局勢毫無知覺,心中隱隱覺得一定是要出大事的,女兒又對皇帝抱著那樣的想法,如此,他當然不肯女兒犯險胡來,在長安多生事端。所以才會幾乎每天過來叮囑,不過是一片為人父的慈愛之心罷了。
花朝節那日如常祭祀,那驚仙陣必會關閉,那時修真者進入王城與王室一定會發生衝突,普通人沾邊不死即傷。他家女兒雖然聰慧,但癡情一片,哪怕真心不改,那曾有的傷害已經是前車之鑒,絕不能再次重演。記得當日斐梓在鍾鼓樓跳下,雖被救起卻是有半年的時間心情鬱鬱,不肯開口說話。從小捧在手心嬌慣的小女兒那個樣子,斐嶽現在想起還是心疼不已。
……
然而,斐嶽真是老了,進門幾句話,就被斐梓甜甜的“爹爹”給迷惑住了,一副欣然自得的樣子。何必跟女兒較真兒呢,那日把她看住也就是了。
水燭對這對父女的相處模式,已習慣成自然,看到氣氛又一次毫無懸念的進入和緩期,便起身告辭,從斐府偏門走了出去。
斐嶽開始見水燭不是不懷疑的,但一聽說是斐辭同意的,就撒手不管了。他的兒子非常優秀,他無比信任。沒有必要再插手了,卻不知自己的兒子已經走入了自己不能掌控的軌跡。
……
出了斐府的大門,水燭長長地籲了口氣,斐府對她無疑是龍潭虎穴,去一次就扒一次皮,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應付斐梓這位大小姐也很痛苦,但好在這兩天一直沒有碰見過斐辭,而且由於百裏郅的堅持,他們二人也沒有住在斐府,而是由斐辭出麵打理出來一套裏外三進的小院,離千牛衛的軍營很近,說是便於保護。一陣清風吹過,她覺得有些涼意,摸了摸,領口和袖口都已經汗濕了。
她很奇怪,瞧著斐府和睦的樣子,實在是想象不出斐辭這個怪胎是怎麽生出來的。其實生出來也沒關係的,可是為什麽自己偏偏要認識他呢,其實認識他也是沒關係,可是為什麽偏偏已經死過一次了還是遇到他呢,而且他還是認得她的…真真正正的倒黴啊。
她一邊想著斐辭的事,一邊漫步在長安的街道上,看著長安城花重如錦的風景。花朝節前後,百花競相開放,長安城的居民們也湊趣的把自己養著的各種花草擺放出來,就像是元宵節的時候擺放花燈一樣,晚上還掌燈照著,仿佛怕花兒們寂寞,使人無論白天夜晚都仿佛生活在百花叢中,她把懷中剪出來的蒲草花樣子拿出來映著燈光看了看,心中一陣歎息,百花圖裏蒲草你的模樣實在是有夠醜的。
沒等她開始慣常的自我安慰,就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叫她“楚楚?楚楚。”
她聽著這名字還一時反應不過來,過了一會才迴過頭來,看到百裏郅站在迎春花叢裏,正對她揮手微笑。
百裏郅一身剪裁合體的月白衣衫,五官細致,眼神明亮,襯著明晃晃的開得正起勁兒的迎春花,清香浮動中滿臉笑容的揮著手,若說百裏郅的容貌有夏欽的七分好看,此時此刻,翩翩濁世佳公子,富貴功名總等閑的水準提上來了,就單以此幅圖畫震撼的視覺相論,他能壓倒世間一切雄性動物。水燭有些恍惚,仿佛被街上的燈籠晃的有點睜不開眼睛,退後了幾步,用手在眼前搭了涼棚又細瞧瞧,才確定真是百裏郅。於是他身邊左轉了一圈,右轉了一圈,慢慢說道:“花朝節,不是姑娘們過的麽,你打扮的花枝招展,你沒事吧。”
……
正在為了造型和水燭“癡迷”的目光陶醉的百裏郅差點沒岔了氣。“花枝招展你個頭啊,明明是公子我出身名門,玉樹臨風,芝蘭玉樹,風流倜儻,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百裏郅解釋說,這是名士必有的風雅氣度。早上斐辭帶他出門是要領他進宮的,哪想到居然又因皇帝下的諭令被攔了迴來。他想了想,跟水燭說皇宮一定是出了什麽變故。
“你說我們要不要大膽假設一下,我們偉大英明的皇帝陛下已經重傷不治啊。”百裏郅一邊說著聳人聽聞的話一邊悠閑自得的帶著水燭往花木繁盛處遊覽,說是要帶她一夜看遍長安花。
水燭覺得百裏郅其實很無聊。
不過剛才忐忑的心情卻是不知不覺間舒緩了下來,便跟著百裏郅到處遊逛起來。
……
百裏郅迴頭看見水燭還拿在手裏的花樣子,毫不客氣的拿過來翻來掉去的看:“這是什麽?”百裏郅衝著水燭抖了抖。這次水燭沒有忍著,大大地翻了個白眼,果然又被問了,
“這是水燭,就是長在水裏的那種。”水燭說道。
“你在斐府半天剪的花樣子就是這個啊,人家沒有笑話你?”百裏郅一臉真誠求解答的樣子望著水燭,水燭扭過頭不理他。
“好吧,水燭是這世間最嬌美的花,有一日我傾國傾城,我就拔盡這長安名花,獨種蒲草,讓全長安在花朝節裏以你為尊,淩霄花之流全都給你墊底。完後也學皇帝特書一句詩詞流傳世間‘何須深紅淺碧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水燭:“啊?”
“……怎麽樣?開心不?”
“誒,開心,但什麽是你傾國傾城啊,百裏郅啊”
“你真是黎祝萬裏挑一的美人啊,哈哈”水燭說著便提起裙腳向前跑去。
兩人便在這驚仙陣紫色蒼穹下,在燈火照耀的花叢中,開始追鬧起來……前途險惡,但在這一刻似乎憂傷離他們很遠,快樂離得很近……
水燭當然不是一般人啊,她是水草。所以她理所當然的迴答:“這是水燭啊,長在水裏的。”她在天上大小也算是個花草仙,她雖不虛榮,但還是想著得給自己燒柱香,聊以慰藉。那一天,按著人間的說法,也是自己的生日,她要為自己多災多難的生活祈福。
不過話說迴來,天庭驟然拔高萬丈,有香火仙人估計也收不著。何況如今天界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她已經完全感應不到了。如果她的話說不定這人間香火還能收到些的吧,畢竟自己離得近不是麽?
水燭至今不解她為什麽感知不到六界,她也沒什麽人能夠商量,隻好將心事憋在心裏,倒也並不十分在意。其實從本心來講她覺得還好,好像忽然沒了人監視似的,讓她心裏寬鬆不少。
花朝節向哪位花神許願,都是全憑自個兒的心意的,為了心願能夠達成,大多數女子都是費勁機巧剪出符合心意的花樣子,或者富貴牡丹、或者芙蓉、或者海棠,玲瓏小姑娘也算是見多識廣的了,但是見了她做出這樣醜陋的花樣子來,還是好一陣感慨,好一個嫌棄。斐梓也很是不解。
正不知道怎麽跟好奇人心二人組解釋自己為什麽順手就剪了這個花樣子,就有小丫頭進來稟報說老爺往小姐這邊來了。沒等斐梓等人出門迎接,就見斐家老爺子氣唿唿的走了進來,對水燭點了點頭就對著斐梓一陣教訓:“小梓,你給為父聽好了,花朝節那天你哪裏也不準去,老老實實給我呆在家裏,當時叫你進城就是個錯誤,都是因為你哥哥心軟。”說著用拐杖指了指一屋子的衣服首飾還有花樣子“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統統給我收起來。再不聽話出去惹是生非就把你送迴去!”
在聽到斐嶽來了的時候,水燭想她今天陪斐梓大小姐的任務終於完成了,大概是可以走了。因為在她來的這兩、三天裏斐嶽已經來過不止兩、三次了,每次都是斐嶽匆匆而來,然後會非常迅速的進入父女二人針鋒相對的局麵,水燭忍住了想翻白眼的衝動等待著時機溜走。心中卻是感激的唿喊著,斐老爺你是電、你是光、你就是救苦救難的大神了,每次都出現的這麽及時啊。
斐嶽並不比斐辭更好說話,但顯然是斐梓的口才更好,不一會兒就能把她爹爹駁的啞口無言。在朝廷上圓滑善變的老狐狸硬被女兒的真情可貴論給壓製住了,每次辯到最後都是一個頭兩個大,張口結舌。
其實斐嶽並非真的辯不過女兒,而是人到晚年,溺愛之心更重,膝下一兒一女,斐辭這個兒子雖讓自己放心,但最近性格越來越冷,又時常因公事繁忙不在家中,並不能讓他在兒子身上享受到天倫之樂,所以對自己美麗聰慧的小女兒十分寵愛,哪怕她這小女兒給他在人前丟盡麵子,他其實也不甚在乎的。激憤之語也就是層窗戶紙,捅捅就破。斐家現在由斐辭當家,他如今隻顧天倫之樂,悠閑了也寂寥了,對自己三年不見小女兒充滿了想念之情。那日斐辭把人帶迴家中,雖也隨便數落了幾句,但心中還是十分歡喜的。
然而驚仙陣開啟,時局更加難料,斐嶽在朝為官多年,自然不像一般凡人那樣對緊張的局勢毫無知覺,心中隱隱覺得一定是要出大事的,女兒又對皇帝抱著那樣的想法,如此,他當然不肯女兒犯險胡來,在長安多生事端。所以才會幾乎每天過來叮囑,不過是一片為人父的慈愛之心罷了。
花朝節那日如常祭祀,那驚仙陣必會關閉,那時修真者進入王城與王室一定會發生衝突,普通人沾邊不死即傷。他家女兒雖然聰慧,但癡情一片,哪怕真心不改,那曾有的傷害已經是前車之鑒,絕不能再次重演。記得當日斐梓在鍾鼓樓跳下,雖被救起卻是有半年的時間心情鬱鬱,不肯開口說話。從小捧在手心嬌慣的小女兒那個樣子,斐嶽現在想起還是心疼不已。
……
然而,斐嶽真是老了,進門幾句話,就被斐梓甜甜的“爹爹”給迷惑住了,一副欣然自得的樣子。何必跟女兒較真兒呢,那日把她看住也就是了。
水燭對這對父女的相處模式,已習慣成自然,看到氣氛又一次毫無懸念的進入和緩期,便起身告辭,從斐府偏門走了出去。
斐嶽開始見水燭不是不懷疑的,但一聽說是斐辭同意的,就撒手不管了。他的兒子非常優秀,他無比信任。沒有必要再插手了,卻不知自己的兒子已經走入了自己不能掌控的軌跡。
……
出了斐府的大門,水燭長長地籲了口氣,斐府對她無疑是龍潭虎穴,去一次就扒一次皮,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應付斐梓這位大小姐也很痛苦,但好在這兩天一直沒有碰見過斐辭,而且由於百裏郅的堅持,他們二人也沒有住在斐府,而是由斐辭出麵打理出來一套裏外三進的小院,離千牛衛的軍營很近,說是便於保護。一陣清風吹過,她覺得有些涼意,摸了摸,領口和袖口都已經汗濕了。
她很奇怪,瞧著斐府和睦的樣子,實在是想象不出斐辭這個怪胎是怎麽生出來的。其實生出來也沒關係的,可是為什麽自己偏偏要認識他呢,其實認識他也是沒關係,可是為什麽偏偏已經死過一次了還是遇到他呢,而且他還是認得她的…真真正正的倒黴啊。
她一邊想著斐辭的事,一邊漫步在長安的街道上,看著長安城花重如錦的風景。花朝節前後,百花競相開放,長安城的居民們也湊趣的把自己養著的各種花草擺放出來,就像是元宵節的時候擺放花燈一樣,晚上還掌燈照著,仿佛怕花兒們寂寞,使人無論白天夜晚都仿佛生活在百花叢中,她把懷中剪出來的蒲草花樣子拿出來映著燈光看了看,心中一陣歎息,百花圖裏蒲草你的模樣實在是有夠醜的。
沒等她開始慣常的自我安慰,就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叫她“楚楚?楚楚。”
她聽著這名字還一時反應不過來,過了一會才迴過頭來,看到百裏郅站在迎春花叢裏,正對她揮手微笑。
百裏郅一身剪裁合體的月白衣衫,五官細致,眼神明亮,襯著明晃晃的開得正起勁兒的迎春花,清香浮動中滿臉笑容的揮著手,若說百裏郅的容貌有夏欽的七分好看,此時此刻,翩翩濁世佳公子,富貴功名總等閑的水準提上來了,就單以此幅圖畫震撼的視覺相論,他能壓倒世間一切雄性動物。水燭有些恍惚,仿佛被街上的燈籠晃的有點睜不開眼睛,退後了幾步,用手在眼前搭了涼棚又細瞧瞧,才確定真是百裏郅。於是他身邊左轉了一圈,右轉了一圈,慢慢說道:“花朝節,不是姑娘們過的麽,你打扮的花枝招展,你沒事吧。”
……
正在為了造型和水燭“癡迷”的目光陶醉的百裏郅差點沒岔了氣。“花枝招展你個頭啊,明明是公子我出身名門,玉樹臨風,芝蘭玉樹,風流倜儻,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百裏郅解釋說,這是名士必有的風雅氣度。早上斐辭帶他出門是要領他進宮的,哪想到居然又因皇帝下的諭令被攔了迴來。他想了想,跟水燭說皇宮一定是出了什麽變故。
“你說我們要不要大膽假設一下,我們偉大英明的皇帝陛下已經重傷不治啊。”百裏郅一邊說著聳人聽聞的話一邊悠閑自得的帶著水燭往花木繁盛處遊覽,說是要帶她一夜看遍長安花。
水燭覺得百裏郅其實很無聊。
不過剛才忐忑的心情卻是不知不覺間舒緩了下來,便跟著百裏郅到處遊逛起來。
……
百裏郅迴頭看見水燭還拿在手裏的花樣子,毫不客氣的拿過來翻來掉去的看:“這是什麽?”百裏郅衝著水燭抖了抖。這次水燭沒有忍著,大大地翻了個白眼,果然又被問了,
“這是水燭,就是長在水裏的那種。”水燭說道。
“你在斐府半天剪的花樣子就是這個啊,人家沒有笑話你?”百裏郅一臉真誠求解答的樣子望著水燭,水燭扭過頭不理他。
“好吧,水燭是這世間最嬌美的花,有一日我傾國傾城,我就拔盡這長安名花,獨種蒲草,讓全長安在花朝節裏以你為尊,淩霄花之流全都給你墊底。完後也學皇帝特書一句詩詞流傳世間‘何須深紅淺碧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水燭:“啊?”
“……怎麽樣?開心不?”
“誒,開心,但什麽是你傾國傾城啊,百裏郅啊”
“你真是黎祝萬裏挑一的美人啊,哈哈”水燭說著便提起裙腳向前跑去。
兩人便在這驚仙陣紫色蒼穹下,在燈火照耀的花叢中,開始追鬧起來……前途險惡,但在這一刻似乎憂傷離他們很遠,快樂離得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