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戰勝馬刺,林星重入下水道。


    本賽季累積三雙數又多了一次,停在了31這個數字之上。


    距離大o的單賽季41次三雙紀錄,隻差10次了。


    而勇士的常規賽,還有28場比賽要打。


    原本磚家記者們都已經開始惋惜或者幸災樂禍:


    丹尼斯·羅德曼的到來,已經毀掉了斯大的三雙賽季。


    結果這場對馬刺的比賽,他們看到了羅德曼的刻意讓板。


    賽後,羅德曼也沒提他為什麽要讓板。


    這就給了這群磚家記者胡亂猜測的空間——


    “羅德曼居然給斯大讓板了,斯大做了什麽?或者唐·尼爾森做了什麽?”


    “是應該不是唐·尼爾森做了什麽,應該是斯大,他揍了羅德曼一頓!”


    這些磚家記者們覺得,籃板對羅德曼可太重要了。


    重要到了什麽程度呢?上個賽季,羅德曼被認為出場唯一的意義就是搶籃板。


    這場比賽的羅德曼都開始讓板了,那他出場還有什麽意義啊?


    這結論一出,他們很容易就得出,羅德曼會讓板,肯定是勇士做了什麽。


    要麽是老尼爾森壓服了羅德曼,要麽就是林星打服了羅德曼。


    對這些沒有根據的猜測,林星是無語的。


    打完馬刺之後,主場對國王的賽前,平日裏拒記者千裏的林星少見接受了采訪。


    為的,就是解釋幾句:


    “我隻是和丹尼斯聊了幾句,以我多給他傳球為條件,換來了他給我讓板……”


    結果,擋在他麵前的這群記者一臉的“你是在逗我嗎”的表情。


    反正就是認為,林星所謂的找羅德曼聊聊,其實就是給了羅德曼幾拳。


    林星一看他解釋不通,也隻能攤手,轉身就走。


    但記者們追問:“你讓丹尼斯·羅德曼給你讓板,是為了刷三雙嗎?”


    “刷”這個字眼一出,林星知道,這句追問,他必須迴答。


    “不,不僅僅是為了三雙,你們應該知道,勇士這套進攻打法的根本就是快打旋風,而快打旋風最具代表性、也是最輕鬆的得分方式就是反擊。”


    “想要打出輕鬆的反擊,最好的辦法就是,我來搶籃板……”


    林星給了一個很合理的解釋,並且,他也沒有避諱他對三雙的追求。


    除了那些天生的林黑記者,剩下的,都覺得沒什麽問題。


    畢竟能拿三雙,那也是林星的本事。


    隻要他一邊拿三雙的同時,一邊還能帶隊贏球,那就沒問題。


    像德裏克·科爾曼,後來的紮克·蘭多夫,以及森林狼時期的凱文·樂福,為什麽會被認為是數據刷子?


    因為他們一邊個人數據出色,一邊戰績稀爛。


    甚至非常明顯的為了數據犧牲了一些戰績,這才被認為是數據刷子。


    但林星呢?賽季場均三雙以外,球隊戰績44勝10負,高居聯盟頭名。


    這要是數據刷子,那這個聯盟就沒有不是刷子的存在了。


    贏了馬刺之後,時間就跨過了2月。


    2月,帶隊又一波長連勝,整個2月隻輸了一場背靠背馬刺的林星,連莊了月最佳。


    而當賽季進入3月的那一刻,常規賽季就到了衝刺的時刻了。


    44勝10負的勇士領先的足夠多,因此,他們倒也不需要過多的衝刺。


    3月,勇士按部就班,一上來先贏了一場國王。


    之後就在主場迎來了尼克斯的上門挑戰,這場比賽可以說是又一場強強對決。


    但……


    過去的勇士就是風格克製尼克斯的存在,現在又多了個羅德曼。


    原本可能還會小輸的籃板,這下反過來壓製了尼克斯。


    於是,主場勇士又迎來了一場大勝。


    這場大勝,林星再入一場下水道,連續三場三雙。


    他對羅德曼的承諾,也一直有效。


    這場比賽,即便內線有尤因,林星也幫羅德曼刷了一個16分16個籃板3個搶斷1個大帽的大兩雙。


    連續大兩雙,刷的羅德曼都有些後悔了。


    “後悔啊,後悔沒早點來!”


    “我踏馬為什麽要休息那兩個月啊……”


    羅德曼後悔的點在於,如果他早點加入勇士,早點接受林星的喂餅,這個賽季羅德曼甚至能爭一爭最佳陣。


    別看羅德曼總是一副打卡下班的樣子,那是他覺得他打卡下班就足夠了。


    但現在,林星用純熟的向內喂球,告訴羅德曼:


    他隻需要稍加努力,就能夠贏得更多的時候。


    羅德曼就來勁了……


    連勝終有被終結的一天,擊敗了尼克斯,連勝場次來到13場。


    隔天客場連戰掘金,勇士全隊的狀態跌落穀底。


    各種打鐵,砸的丹佛百事中心的計時器都碎了。


    勇士因此迎來了一場計劃之外的失利,結束了這段長連勝。


    不過隔天,迴主場,麵對上門挑戰的步行者。


    林星換防鎖死了雷吉·米勒,勇士輕鬆取勝。


    沒有連敗,同時也重新開啟了又一段長連勝。


    這段長連勝裏,包括了勇士本季對超音速的第三場比賽。


    和輸掉的第一場比賽,以及靠著林星爆種拿下的第二場比賽比,這場比賽,勇士贏得就輕鬆多了。


    林星繼續對位鎖住了佩頓,雖然他也被佩頓配合著坎普,防的夠嗆。


    一場比賽打下來,隻得到了23分。


    但林星的傳球不是蓋的,以及,勇士千方百計的搞來羅德曼,為的是什麽?


    難道隻是為了羅德曼的那點籃板嗎?隻是為了讓羅德曼吃餅嗎?


    要說籃板,林星加加特林加朗利加老酋長加去了馬刺的蒂龍·希爾,籃板保護的力度已經夠了。


    至於吃餅,加特林的吃餅,難道還不夠嗎?


    交易羅德曼,為的就是他的防守。


    此前媒體認為,羅德曼在場唯一的意義就是搶籃板,那太表象了。


    實際上,羅德曼的籃板隻是他突出的一個點。


    他對球隊更重要的,還是協防補防,以及單防。


    羅德曼的協防補防就不用多提了,他的單防值得好好說道一番。


    隻說單防,羅德曼防不了真正的中鋒。


    所以原本的曆史線,上將讓他去防大夢的時候,他迴了一句:你自己防不住嗎?


    他也防不了那些身強力壯、靠身體、力氣吃飯的大前鋒。


    所以公牛後兩連,他被卡爾·馬龍打爆了。


    他能防的,就是想坎普這種,看身體的靈活性吃飯的大前鋒了。


    坎普被羅德曼防的夠嗆,場邊的老尼爾森看的很滿意。


    他交易羅德曼的初衷,算是達成了。


    擊敗了超音速,還幹了一場黃蜂,一波六連勝。


    直到3月中旬,勇士主客場連戰火箭。


    打頭的客場比賽,勇士就輸了。


    “哈基姆·奧拉朱旺太強了,他一個人幹穿了勇士的內線,


    當然,這也和羅伯特·霍裏不斷外線發炮,逼得丹尼斯·羅德曼根本進不去禁區,也沒法協防大夢。”


    奧蒂斯·索普走後,火箭的首發大前鋒就變成了羅伯特·霍裏——


    一個能投三分,並且還要一顆大心髒的大前鋒。


    他的存在,讓很多球隊排不出能夠從容夾防大夢的陣容。


    這場比賽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羅德曼必須要防霍裏的三分,根本進不去禁區。


    大夢禁區內大殺四方,很快就帶動了隊友。


    客場先輸一場,緊跟著的主場,勇士調整了一波。


    狂人去了替補,克裏斯·加特林上了首發。


    內線就是朗利+加特林,羅德曼改打三號位,林星和穆林一起組成後衛線。


    一個究極大個陣容,老尼爾森的目的不言而喻,隻為了頂住大夢的衝擊。


    結果,勇士的確頂住了。


    和前一場轟下37分14個籃板6個助攻2個搶斷4個大帽的大夢比,這場比賽大夢就隻有27分11個籃板4個助攻2個搶斷2個蓋帽入賬,已經算是被防住了。


    靠著這套究極大個陣容,主場作戰的勇士贏了,但贏的比較慘烈。


    前三節,林星一如往常一樣,內外結合,並且中投投的比較多。


    但打著打著,他發現,比賽雖然焦灼,局勢卻一直被火箭牢牢掌控。


    就這麽打下去,勇士必輸無疑。


    想要破局,就得有不破不立的信念。


    於是,第四節,林星一轉開始衝擊禁區。


    衝擊大夢把守的禁區,聽著很像是在送菜。


    但最終,林星成功了。


    一方麵,比賽有點主場哨,再加上林星的球星哨,他進去了,大夢是有點不敢伸手的。


    另一方麵,一場焦灼的比賽進行到了最後階段,不論是大夢還是林星,其實都已經精疲力竭了。


    年輕的林星強撐了一口氣,大夢年紀大了,並且全場被包夾。


    最後又被年輕的林星各種衝擊,他屬實有些頂不住。


    於是,客場先輸一場,迴到主場的勇士又贏了迴來。


    常規賽交手三次,勇士2勝1負,倒還占了點上風。


    老尼爾森卻知道,這點上風,實在是不值一提。


    眼下還是常規賽,到了季後賽,比賽強度一上來,局麵立刻就不同了。


    並且別忘了,這個賽季,勇士和火箭還有一場比賽要打的。


    不過這場比賽倒是證明了一點——


    打火箭,大個陣容是有用的。


    ……


    三月,勇士的賽程是有點緊密的。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要打16場比賽。


    打完了火箭之後,勇士持續的麵對艱難的背靠背連客賽程。


    雖然對手都不是很強,但背靠背賽程,太耗費體能了。


    老尼爾森也清楚這一點,因此找了各種理由,各種輪休。


    輪休下來,球隊的體能狀況都保持的不錯。


    就是因此輸了幾場原本不該輸的比賽,比如,背靠背連戰籃網,勇士就輸了。


    大幅輪休,體能枯竭。


    雖然林星穩定發揮,但球隊整體狀態稀爛,防不住原本就有全明星實力的德裏克·科爾曼和肯尼·安德森,輸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包括賽季對超音速的第四戰,勇士也輸了。


    大幅輪換的情況下,即便贏了林星一局,佩頓也沒什麽可驕傲的。


    賽後,兩人放下一句:“季後賽見!”


    就把話題扯到了平日裏的生活上……


    四月,勇士還有12場比賽要打。


    不過對手大多孱弱,隻有一場火箭值得重視。


    最多最多,再加上一場湖人。


    對手都不強的情況下,勇士進一步輪換。


    隻有對火箭的那場比賽,他們用出了全力。


    “雖然這個賽季,火箭的戰績隻能排到西部第六,但那是因為前半賽季他們輸了太多不該輸的比賽。”


    “所謂先贏不算贏,後贏才叫贏,後半賽季狀態火熱的火箭,仍然不容小覷……”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仍然會是這個賽季西部最強的那支球隊。”


    因為已經把火箭視為西部最強最大的對手,老尼爾森的重視,也是為了季後賽。


    這場比賽被他視為季後賽的預演,他又上了一個大個陣容,相比常規賽的第三次交手,沒有任何的改變。


    但這場比賽,勇士輸了……


    林星衝擊禁區,像二仙橋,隻是製造了一點點威脅。


    和常規賽第三戰完全衝破了火箭內線大不相同,比賽從開場到最後,大夢牢牢控製了球場上的局勢。


    火箭因此獲勝,雖然比分焦灼,但從頭到尾,勇士都沒有真正拿到過優勢。


    如此強大的壓製力,實在是讓老尼爾森感到絕望。


    “所以,內線的時代,沒有一個優秀的中鋒,真的不行嗎?”


    他摸著下巴,不太信邪。


    當然,主要也是因為時間已經走到了賽季末。


    這個時候,他也找不到一個能和大夢比肩的中鋒了。


    不硬著頭皮衝,還能怎麽辦呢?


    輸了這場火箭,整個四月,勇士就沒再輸比賽了。


    包括兩勝小牛,再勝湖人……


    一路連勝,結束了1994-1995賽季常規賽的征程。


    “67勝15負,勇士高居常規賽第一,先不論季後賽如何,至少常規賽,他們要迎來豐收的一年了!”


    67勝15負的戰績,加上林星出戰77場比賽,場均27.1分10.7個籃板10.4個助攻2.4個搶斷2.0個蓋帽的數據。


    以及,整個賽季50次三雙,超過大o9次,破了nba單賽季三雙次數紀錄的表現。


    再以及,直接競爭對手——


    對馬刺3勝1負,雙殺魔術,雙殺尼克斯,對爵士雖然2勝2負,但林星出場的3場比賽裏2勝1負。


    隻要是能在戰績上威脅到林星的對手,互相交手,林星都占據了上風。


    種種因素疊加,這mvp不給林星,都離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打得真的是籃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文三不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文三不知並收藏我打得真的是籃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