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內特bbq迴來,林星終於得空進入係統,領取隔扣鯊魚的獎勵了。


    【成就任務:隔扣沙奎爾·奧尼爾已完成,係統獎勵徽章:背身巨齒鯊!】


    【徽章:背身巨齒鯊,提升宿主背身持球時碾開對手的成功率。(相關屬性:力量、背身單打。)】


    【因宿主超額完成任務,係統額外獎勵1億點血腥值。】


    係統內一連串的提示,一一通讀之後,林星又琢磨開了。


    任務完成獎勵的徽章是“背身巨齒鯊”,就這名字,林星用屁股就知道,它來自鯊魚。


    鯊魚的背打,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大殺器。


    甚至可以這麽說,年紀漸長之後,鯊魚的大部分得分,來自他的背打。


    從技術特點來說,鯊魚的背打技巧有,但總的來說,還是對抗大於技巧。


    所以,“背身巨齒鯊”的描述用了“碾開”一詞。


    從任務本身出發,隔扣鯊魚給一個鯊魚的背打徽章,很合理。


    從徽章的含金量看,這可是鯊魚的背打,含金量什麽的,很難再找到更高的了。


    但從林星自身的角度分析,他不太滿意。


    一方麵,他還沒有背身屬性。


    當然,他可以加點,加出一個合格的背身。


    但合格的背身配上這個背打徽章,他的背打離頂級還是有一些距離的。


    不是頂級的背打,就稱不上什麽殺招。


    對林星而言,也就隻剩下一個豐富武器庫的作用了。


    另一方麵,他一個控衛,要一個力量型背身的徽章有毛用?學習馬克·傑克遜嗎?


    林星很想搖頭,不過想想,隔扣鯊魚給個鯊魚的徽章,左右都離不開內線這兩個字。


    想到這,他也就坦然了。


    “背身……就先練著吧。”


    林星還是打算,先讓蒂姆·格洛弗給自己開個特訓,把背打屬性往上提一提,然後再伺機加點。


    主要是係統從“天賦流”轉為“加點流”之後,林星觀察發現,他的日常訓練,還是有那麽點作用的。


    自己練一練,血腥值什麽的,能省則省。


    徽章以外,係統還提示——


    因為超額完成任務,林星還得到了一億點血腥值的獎勵。


    “又發現一個獲取大量血腥值的渠道啊……”


    “超額完成任務,直接獎勵一億點血腥值,之前的那些個任務,怎麽就沒有超額完成呢?”


    林星的第一反應就是,後悔,後悔之前接到的那些任務他沒有超額完成。


    但仔細一想,之前的那些任務,似乎也沒給他超額完成的空間。


    單挑擊敗小蟲的任務,他贏都贏了,還怎麽超額完成啊?難道揍小蟲一頓麽?


    還有選秀大會成為狀元的任務,狀元就已經觸頂了,想超額,也沒有超額的空間了。


    “新秀賽季的主線任務完全按主線給,就沒有超額不超額的說法了,倒是師從名宿的任務,或許還有超額的可能?”


    林星琢磨開了,一段時間過後,他想到了。


    “我不僅要學習瑟蒙德的蓋帽,我還要學習瑟蒙德的籃板,瑟蒙德的協防,瑟蒙德各種各樣的籃下技巧……”


    “淦,真要都學了,我踏馬就真的成內線了!”


    為了血腥值,林星忍了。


    最後,林星又盤算了一下他現在所擁有的血腥值數量。


    雖然這場比賽進行的時候,他當場加點用掉了兩千多萬點。


    但加上超額完成任務得到的一億點血腥值,他所擁有的血腥值不減反增,隻差一千多萬點,就有足足3億點血腥值了。


    “留著,一方麵是以防像這場比賽的萬一。”


    以防萬一的原因是,林星現在的技術缺陷太多了。


    就像這場比賽,一度暴露的是——


    一旦遭遇強有力的協防,林星的上籃並不夠看。


    中距離又沒有,三分線外受幹擾的出手也沒有準頭。


    也就是他一直留著這些血腥值,才讓他有機會在比賽進行的時候,來了一手大變活人。


    下次再碰到類似的問題,隻要有這些血腥值在,他就可以依葫蘆畫瓢的再來一手大變活人。


    “另一方麵,我得留著這些血腥值,等待一個能把那些79的屬性變成80,或者80多的屬性,提升到90的機會。”


    ……


    “聖誕夜,勇士一場鏖戰,擊敗魔術。”


    “腳踝終結者+死亡之扣,暴君打出曆史最佳進球!”


    “鯊魚生涯最慘一戰,上半場他遭死亡隔扣,比賽最後時刻他又遭遇流氓戰術襲擾。”


    “唐·尼爾森靈光一現,砍張戰術重出江湖!”


    “聖誕大戰,勇士雖勝,卻並不光彩。”


    睡了一覺,時間已經是第二天的一大早了。


    林星出門跑了一圈,順手買了幾份報紙迴來。


    一邊享用早餐,一邊瀏覽翻看。


    如他所料,滿屏的頭條都是他的那一扣。


    沒有人能夠否認,林星的這一扣很變態。


    甚至輿論大多已經認定了,林星的這一扣,已經預定本賽季nba的最佳進球了。


    除了這一扣,剩下的報道,幾乎都在批判勇士最後時刻的砍鯊戰術。


    “比賽的最後時刻,我們能看到的就隻有:沙克不斷的走上罰球線,不斷的罰丟罰球,比賽完全失去了它該有的觀賞性。”


    “我們是來看籃球比賽的,不是來看罰球比賽的!”


    “如果沙克的罰球能罰出一些觀賞性,或許我們還能稍微忍受忍受,但沙克的罰球,比裏克·巴裏的端尿盆還要醜陋。”


    “……”


    輿論的聲討是可以理解的,砍鯊戰術實在是太功利了。


    對球迷而言,一場比賽從頭到尾都是罰球,觀賞性也差到了極致。


    就拿這場比賽來說吧——


    前三節半的比賽,比賽的觀賞性可以說是拉滿了。


    勇士快打快攻,各種抓轉換。


    林星瘋狂的衝擊籃下,各種嚐試飛扣,最後還真就死亡隔扣了鯊魚一個。


    勇士的其他球員,也是各種遠投,比賽打得奇快無比,節奏飛快。


    魔術那邊,雖然鯊魚的單打多了點。


    但這個階段的鯊魚,打球那叫一個暴力,可以說就是暴力美學的極致。


    一邊飛天遁地,一邊籃下肌肉對撞。


    這觀賞性,說拉滿,沒問題吧?


    可最後半節比賽,鯊魚變得隻會罰球了,比賽也被鯊魚各種各樣的罰球切割的零零散散。


    這觀賞性,直接就觸底了。


    前三節半和最後半節比賽的對比,太強烈了。


    如此強烈的反差,讓很多勇士球迷都有些不滿了。


    “你知道聖誕夜的球票有多貴嗎?我們一家十一口,那就是十一張票!


    我花了巨資,結果就隻看到了鯊魚一直在罰球,一直在罰丟……”


    “我買票,不是為了看鯊魚罰球的!”


    看了看這些報道,還有記者對球迷的采訪,林星搖了搖頭。


    他也覺得,砍鯊這種戰術,關鍵場次為了勝利用一用,無可厚非。


    平常的比賽,能不用就不用。


    因為確實太破壞比賽的觀賞性了。


    可老尼爾森不這麽認為,賽後第一時間,他就在詢問球隊助教鮑勃·蘭尼爾:


    “鮑勃,去翻一下哈基姆·奧拉朱旺、大衛·羅賓遜和帕特裏克·尤因的罰球命中率……”


    這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另外三大中鋒的罰球命中率也低的話,砍鯊戰術就可以進化成為砍超級中鋒戰術了。


    勇士的內線劣勢,也就能夠得到緩解了。


    可鮑勃·蘭尼爾翻了翻,發現:“除了沙克,剩下三人的罰球命中率都有7成左右,砍不了。”


    老尼爾森覺得很可惜,大家都是超級中鋒,怎麽你們三個人的罰球命中率就這麽不合群呢?


    除了死亡之扣和砍鯊戰術,林星還看到了一些角度清奇的報道,也和他有關。


    “看到沙克的這一巴掌了嗎?他直接把想要飛扣的斯大拍了下去!”


    寫這篇報道的記者直指林星開場的那一扣,他被鯊魚迎麵一巴掌拍到臉上,因此扣失敗了。


    “可就是這麽重的一巴掌,斯大忍了,他並沒有衝上去報複沙克,是他被拍懵了嗎,還是他慫了?”


    一看這措辭,林星眼前一亮:對對對,你說的一點都沒錯,我就是慫了!


    “不管他是不是慫了,我們都能夠確定一點:他真的不配暴君這個綽號!”


    對對對,太對了,暴君這個綽號,我真不配!


    他最後瞄了一眼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紐約時報》一個叫馬克·斯坦恩的記者。


    “馬克·斯坦恩?你可真是個大聰明啊!”


    不,準確的說,這貨就是林星的救星。


    他的這番主觀性很強的報道,直接幫助林星洗脫了一大半“球場惡漢”、“暴君”的嫌疑。


    這篇報道過後,接下來的比賽,林星覺得:他應該不會再碰到像馬龍那樣未戰先怯的怯戰蜥蜴了。


    他的一雙拳頭兩條腿,終於可以有用武之地了。


    ……


    聖誕大戰過後,勇士又打了兩場比賽,兩場全勝。


    就此結束了12月、結束了1993年這一整年的戰鬥。


    12月,勇士出戰了足足15場比賽。


    和11月一樣,他們還是輸了三場比賽。


    12勝3負的戰績,依然很出眾。


    算上11月,整體21勝6負的戰績也排名聯盟前列。


    西部,仍然排在勇士之前的,隻剩下了25勝4負的火箭,和23勝3負的超音速了。


    可以這麽說:先別管季後賽勇士能不能取得成功,隻論常規賽,他們已經有了成功的雛形。


    輿論感慨的是——


    “上個賽季,小蟲和克裏斯·穆林受傷病影響,全勤的之後狂人,勇士因此掉進了樂透區。”


    “所有人都在馬後炮勇士送走米奇·裏奇蒙德的操作,也有很多人在嘲笑勇士五換一換來林星的操作。”


    “可結果,就是林星,加上勇士的這群老臣,他們重新迴到了巔峰。”


    《波士頓先驅報》的比爾·西蒙斯寫了一篇專欄具體分析——


    “很多人都認為,斯大的加入,隻是給勇士的快打快攻加了一個八缸的發動機,讓他們跑得更快了。”


    “但他們都忽略了,斯大的單點突破,是勇士最有威脅的進攻戰術。”


    “他們也忽略了,斯大能夠站到四號位,提供硬度,提供勇士急缺的防守。”


    “唐·尼爾森的戰術思想,並不符合這個時代的潮流,但他找到了能讓他的戰術跑起來的球員。”


    “一個數據,斯大加入勇士的這個賽季,勇士打出了聯盟最好的進攻,場均111.8分。”


    有人疑惑:“明明斯大、小蟲、以及狂人都是需要有球在手才能發揮作用的球員,明明他們是不兼容的,為什麽他們組合在一起,還能打出聯盟第一的進攻?”


    對此,小蟲在一次采訪中,給出了他的答案——


    “實際上,我們並不會把球權集中到某一個人手中,我們的球權是分散的,


    打個比方,我們的進攻就好比擠奶,看誰手熱了奶漲了,就把球給他,讓他擠兩把。


    所以,看上去,我們互相並不兼容,實際上,我們隻是找準了,這個時間段,球應該交給誰。”


    聽到小蟲的這段迴答,林星豎起了大拇指:“擠奶?你可真是個打比方舉例子的天才。”


    除了滿屏的吹捧以外,12月,林星捧起了月最佳球員的獎杯。


    整個12月,林星15場全勤,帶隊12勝3負,場均26.3分8.1個籃板7.3個助攻2.5個搶斷0.5個蓋帽。


    壓過了12月輸了4場比賽的大夢,壓過了戰績更出色但數據相差甚遠的肖恩·坎普和加裏·佩頓。


    更關鍵的是,聖誕大戰正麵對決的勝利,幫助林星壓過了戰績、數據都不虛他的鯊魚。


    林星nba生涯的首個月最佳,就這麽到手了。


    係統同時給出提示——


    他到賬了5點榮譽點,原本55點的榮譽點,現在漲到了60點。


    於是,林星一邊吐槽著:“這破壁係統,太不智能了,什麽都得自己慢慢摸索。”


    一邊又摸索出了一個規律,即——


    林星拿過幾次的周最佳球員,和他已經連莊了的月最佳新秀,雖然也都是榮譽,卻不夠格得到榮譽點的獎勵。


    看這意思,月最佳球員,就是榮譽點獎勵的下限了。


    “就算隻為了榮譽點,這常規賽,也不能劃水啊!”


    榮譽點有多重要,林星可太清楚了。


    100點榮譽點,那就等於一項頂級的天賦。


    球感,身體的柔韌性,那可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他甚至認為,這些所謂的頂級天賦,和屬性是掛鉤的。


    打個比方,如果他能夠得到頂級球感,那他的傳球和控球,就不用再加點了。


    自己練,也能練到90往上。


    因為天賦上去了,屬性的潛力,相應的也應該上去了。


    除了月最佳,94年之初另一件刷屏的大新聞就是,全明星票選第一階段的結果公布了。


    所有人都認為以前鋒位置參選的林星,可能要和肖恩·坎普、卡爾·馬龍競爭第二個前鋒的首發位置的時候,林星爆冷了。


    “全明星票選第一階段,查爾斯·巴克利拿到了43萬張選票,但他並不是西部前鋒位置的頭名,斯大拿到了52萬張選票,直接壓過了他!”


    “而半程52萬張選票,也排到了本屆全明星票選第一階段的頭名位置!”


    “斯大·林,半程票王!”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打得真的是籃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文三不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文三不知並收藏我打得真的是籃球最新章節